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毕节地区耕作制度改革

毕节地区耕作制度改革

毕节地区耕作制度改革
毕节地区耕作制度改革

毕节地区耕作制度改革

————————————————————————————————作者:————————————————————————————————日期:

毕节地区耕作制度改革

耕作制度是一个毕节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新中国成立时,毕节地区的耕作制度是以一熟制为主;近半个世纪,毕节地区一直把改革耕作制度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一、毕节地区耕作制度改革的进展

1.耕作制度改革的内容

1949年,毕节地区的耕作制度有休闲耕作制、连作耕作制和复种耕作制3种。面积最大的是连作耕作制,如玉米→玉米(本文采用耕作制度通用符号,→表示年际间连作,—表示年内接茬复种,/表示套作,||表示间作,+表示混作);复种耕作制又有间作复种如玉米||大豆、套作复种如小麦/玉米、接茬复种如油菜一水稻、混作复种如(玉米十莱豆)—高粱;休闲耕作制主要分布在毕节地区西部,即种植2—3年的玉米或马铃薯后休闲1—2年。

多年来该毕节地区耕作制度改革的内容,一是实施间套轮作,提高复种指数,发展夏收作物;二是研究品种合理搭配,调整作物布局;三是改进主要种植制度的耕作栽培技术。

2.耕作制度改革的成效

毕节地区耕作制度改革的研究和推广,采用的方法是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全面调查、总结、推广群众中耕作制度改革的经验,提出耕作制度发展的方向、新的作物布局方案及待研究课题;试验研究提出主要种植制度的技术规范。取得的成效有以下4点:

1)扩大复种,发展夏收作物1950年全区复种指数106.5%,夏粮2.85万吨,占粮食总产的6.9%;油菜籽3835.7吨。1995年复种指数提高到176.1%,夏粮40.05万吨,占粮食总产的27.4%,是1950年的15.1倍,年递增率6.22%,比同期粮食总产的递增率高3.21%;在增产的夏粮中,因扩大复种面积的因素占45.6%。同期内油菜籽产量上升为5.55万吨,是1950年的14.5倍,因扩大复种的份额占42.4%。复种指数中,没有计算绿肥面积。毕节地区从60年代推广绿肥,90年代取得突破性的进展,1995年为11.95万公顷(其中与夏收作物间作的约占48%),已占耕地面积的30.1%。

2)增加间作,发展了养地作物全区间作指数(含混作,下同)1950年为120.6%,1995年提高到178.1%。其中间作豆类的面积为36.12万公顷,产量13.48万吨,分别是1950年的3.13倍和6.67倍,所增产量中扩大间作复种的份额为37.2%;间作绿肥则是毕节地区耕作制度改革的创举。扩大间作增加豆科作物的面积,是该区农业生产中维持地力不衰的重要措施。

3)调整作物布局,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每推广一种种植制度,都伴随调整作物布局,两者相辅相成。如引进、推广甘蓝型油莱品种后,发展了油菜一水稻两熟制。70年代配套推广马铃薯/玉米和马铃薯良种,1970年全区马铃薯面积3.64万公顷,总产5.6万吨,占粮食总产的6.9%;1978年面积11.82万公顷,总产15.87万吨,占粮食总产的14.3%,8年间面积扩大2.24倍,产量增长1.83倍,新增产量全为扩大复种所得。同期内玉米产量由42.82万吨上升为56.8万吨,增长32.8%,实现了玉米不少收,多收一季薯。80年代扩大烤烟面积后,为缓解粮烟争地的矛盾,发展了小麦/烤烟两熟制。两粮一肥和麦肥烟种植制度的推广,则扩大了绿肥的面积。

4)改进主要种植制度的耕作栽培技术,提高了全年复合产量一种种植制度推广的初期,因扩大复种,增产的作用明显;面积基本稳定后,进一步提高产量,要靠改进耕作栽培技术。其主要内容为种植方式、品种搭配、密度配置、茬口安排、施肥技术及田间管理等。如1977—1980年,对马铃薯玉米套作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技术规范推广,1988—1990年,毕节地区推广地膜玉米、间作绿肥等技术后,又研究作了改进,到1995年套作马铃薯的面积在1978年8.89万公顷的基础上只增加0.2%,而产量则在19.9万吨的基础上增长了73.9%,这是靠改进耕作栽培技术和增加化肥等物资投入提高单产的结果。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全区的耕作制度已发展为一年两熟为主。

二、毕节地区现在的耕作制度

1.耕作制度的类型

1)一年一熟制基本都是粮食作物,有(玉米+菜豆)||大豆,(玉米+菜豆)||马铃薯,马铃薯||大豆或菜豆,一季水稻等。第二、三类种植制度主要分布在海拔1900m以上的毕节地区。

2)一年两熟制有以下几种类型:

(1)粮食型:面积大,全区都有分布的为小麦||豌豆或蚕豆/(玉米+莱豆)||大豆,马铃薯/(玉米+菜豆)||大豆;分布在河谷地带及东部的有小麦一水稻;分布在下等地及西部凉山毕节地区的有春荞一秋荞,燕麦/大豆,燕麦一秋荞;分布在中部的有马铃薯一水稻。

(2)粮烟型:小麦||豌豆或蚕豆/烤烟。

(3)油粮型:分布在毕节地区东部的有甘蓝型油莱一水稻;分布在毕节地区东部和中部的有芥菜型油菜/(玉米+菜豆)||大豆,白菜型油菜一(玉米+菜豆)||大豆;分布在毕节地区西部的有蓝花籽一秋荞,冬籽一秋荞。

(4)粮菜型:作为城郊二线菜地生产的,有玉米+莱豆/大萝卜或大白菜、胡萝卜,小麦||大白菜或大头莱/玉米;远郊季节性蔬菜生产,利用河谷温热气候的有早春早熟菜(莱豆、瓜类)一水稻—大白菜;利用高山温凉气候的有玉米/秋豇豆或秋黄瓜、秋番茄;特色蔬菜生产有大蒜||玉米。

(5)粮肥和粮肥烟型:有绿肥一玉米,绿肥一水稻,小麦||绿肥/(玉米+菜豆)||大豆,小麦||绿肥/烤烟,绿肥/马铃薯/(玉米+菜豆)||大豆。

3)一年三熟制有小麦/玉米/甘薯,马铃薯/玉米/秋荞。

2.轮作制度的类型

1)年际间夏、秋作物的轮作主要有小麦||绿肥/烤烟一小麦||绿肥/(玉米+菜豆)||大豆,小麦||绿肥/烤烟一豌豆/(玉米+菜豆)||大豆。这种轮作方式中主作物玉米和烤烟的前作是绿肥或豌豆,有利于产量和质量的提高;而且豆科作物的比例大,有利于养地。

2)夏收作物轮作夏半年以种植玉米为主,冬半年由小麦、马铃薯、油菜、绿肥几种作物轮作。

3)一块地内年际间不同种植带的轮作在分带种植的两熟中加进一茬绿肥后,即使每年都是小麦||绿肥/玉米,但后一年的玉米带前作是绿肥,绿肥带前作是小麦,小麦带前作是玉米,加之(玉米+菜豆)||大豆,故两年内轮种豆科作物的面积大于1,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建设有良好的作用。

三、毕节地区主要种植制度的耕作技术

1.绿肥小麦玉米间套作技术

70年代以前,毕节地区内的麦玉两熟制有套作和接茬复种(即连作)两种方式。多年实践结果,毕节地区东部海拔1300m以下的地方,全年≥10℃的积温4000~以上,能满足两熟的热量需要,但伏旱频繁;海拔较高的中部和西部,则热量不足,秋季常有低温阴雨,这两种情况都导致密沟小麦收后夏播玉米不稳产,故以后都改为套作。

1)种植方式提倡双行宽窄行分带种植。第一年10月,前作收获后整地播小麦,同时在宽行内播种绿肥(早熟苕子或箭舌豌豆),第二年4月用绿肥做玉米基肥,在绿肥带聚垄种植双行玉米混播菜豆,在玉米和小麦行间播大豆。8月收大豆后,在玉米宽行内播绿肥(光叶紫花苕),10月在玉米带播种小麦,开始新的一轮种植。种植两年后必须在秋季耕犁一次。

2)种植规格如图10

3)密度配置玉米为单作的密度,小麦密度为单作的一半,播幅占地面积不低于25%,菜豆密度为玉米密度的1/3—1/2,大豆密度为单作的一半,即每亩3000窝,每窝3株留苗。

4)主要技术措施

(1)玉米:为缩短共生期和争取全苗壮苗,应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并在麦收后及时追肥、中耕。

(2)小麦:以穗数为基础,在足穗的基础上争粒多、粒重。争穗数先要保证基本苗不低于7万一8万,为此每亩播种4~5kg,做到匀播,苗期要匀苗补苗,在增施基肥的基础上及时追分蘖肥、拔节肥或孕穗肥。

(3)莱豆:服从全年高产,每隔一窝或两窝玉米混播一窝菜豆,每窝留苗数与玉米株数同。

(4)大豆:选耐阴蔽适宜晚播的早熟品种。毕节地区内大豆的适宜播期,西部是4月一5月上旬,中部是4月~5月中旬,东部是4月--5月下旬,为减少大豆在与小麦共生期受的影响,在适期范围内偏晚播种。

2.马铃薯玉米套作技术

1)套作方式中上等地或中等地施肥水平较高时,以双行宽窄套作即分带种植为好;下等地或中等坡地施肥较少的,以双行马铃薯套作单行玉米的复合产量高。

2)复合群体结构指标马铃薯/玉米亩产750kg(其中玉米占70%)的复合群体结构动态为:马铃薯最大叶面积1800m2左右,全生育期光合势7万一7.5万m2·日/亩,共生期内玉米叶面积增长率超过10%,收马铃薯时玉米光合势2.6万一3万m2·日/亩,最大叶面积指数2.7,稳定或略低于这个水平的天数340天左右,后期叶面积衰落的速度每天小于85cm2,全生育期光合势10万m2·日/亩,净同化率10—11g/m2·日,经济产量系数0.45左右。

3)几项关键技术

(1)种植规格:参照小麦/玉米规格,复合行距可稍宽,但不超过2m。

(2)密度配置:双行分带种植的,玉米密度与单作时相同,马铃薯密度为单作的80%;双行马铃薯套作单行玉米的,马铃薯密度与单作时相同,玉米密度为单作的67%。马铃薯基肥低时采用窝播,每窝2个薯块;基肥达到2500kg时采用条播。

(3)播种期与田间管理:夏收马铃薯的适宜播期,毕节地区东部和中南部为冬至一大寒,中北部为大寒一雨水。在适宜播种期内,产量差异不明显,但马铃薯植株是随播期后延而增高,套作栽培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适期早播马铃薯,减少共生期内马铃薯对玉米的影响。马铃薯插花出土时就进行追肥培土,并及时播种玉米,5叶期要完成匀苗、补苗、定苗和第一次追肥中耕等田间管理措施,促使玉米苗较快高过马铃薯苗,有利提高全年亩产。玉米最好是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可减少与马铃薯的共生期。收马铃薯时,应将其茎叶施在玉米窝内,并结合追化肥进行培土。

3.绿肥小麦烤烟套作技术

麦烟套作的小麦占地面积,大于其他宽沟小麦,因此单产高,有利于缓解粮烟争地的矛盾;麦烟共生期短,对烤烟产量、质量无影响,因此这一种植制度于70年代后期通过鉴定后,在毕节地区内推广很快。90年代有所发展,在小麦行间增加一茬绿肥,利用绿肥作基肥,起垄移栽烤烟,形成小麦||绿肥/烤烟的种植制度。麦烟套作方式,有单行套作和双行套作两种,烤烟均为单作时的密度,小麦采用宽幅条播,麦占地面积可达25%一30%,为单作密度的50%一60%。单行套作的小麦产量较高,双行套作的绿肥起垄操作较方便。

4.油莱玉米复种技术

毕节地区内旱地种植的油莱,芥菜型品种的生育期长,不宜接茬复种玉米,但其分枝部位高,可与玉米套作;因其比较耐瘠,适应中下等地,故产量虽低,生产上仍在应用。白菜型油菜品种生育期短,可单作接茬复种玉米,复合产量高;玉米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的,产量更好。油菜的栽培技术要点为:9月下旬点播,每窝2—3株,每亩L2万一1.5万株,

早匀苗、补苗、定苗,每亩施基肥1500kg,苗期和薹期各追肥一次。

5.涉及大豆的种植制度及栽培技术

1)玉米||大豆这种方式占大豆播面的70%以上。前作为小麦、马铃薯和芥菜型油菜的,大豆种在玉米与套作作物的行间,受阴蔽较大,大豆产量较低,有待研究改进。前作为白菜型油菜、绿肥和休闲地的,间作方式以二间二为好,不适宜分带的坡耕地,采用单行玉米间作双行大豆。二间二的密度配置,以单作玉米的密度配单作大豆密度的一半(9000~10000株/亩)的产量、产值及蛋白质量为最高;一间二的大豆密度为1.2万一1.4万株/亩。气候正常年份,玉米大豆同期播种,春旱较重时,可先播玉米,后播大豆;点播,每窝留苗3株。要改点白籽,为每亩施基肥500k8,追尿素5kg。提高大豆产量,有利于提高复合产量,据试验,玉米技术措施不变时,大豆产量高的,玉米产量也高。

2)马铃薯||大豆原来单作马铃薯的地方,保持原有密度,实行扩行缩窝后间作一行大豆(密度为9000株/亩),与单作马铃薯比较,复合产量增长近10%,因大豆的比例占25%左右,故产值增长超过40%;而且大豆是养地作物。毕节地区内单作马铃薯的面积3万多公顷,推广这一种植制度的潜力较大。

6.稻田油莱栽培技术

毕节地区内油菜一水稻两熟制存在的问题,是秋季多绵雨,水稻收后不能及时播种或移栽油菜,影响产量;尤其是泥田。故水稻撒籽后要抓好排水,便于收获后耕犁整地。甘蓝型油莱亩产200kg的结构指标为:每亩角果数360万个以上,角粒数16—18粒,千粒重3.9g 以上。为此,12月上旬单株绿叶数应有10-12片,元月上旬有11—13片,单株第一次有效分枝8~10枝。相应的技术措施是:采用育苗移栽技术,移栽期10月中、下旬,苗龄35天,每亩5000窝1.2万株,施基肥1500kg,苗期和抽薹期各追肥一次,前轻后重,用量为纯氮lOkg左右,对水施用。

四、加强研究,促进耕作制度改革持续发展

如上所述,毕节地区内耕作制度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前进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研究解决。

1.进一步树立夺取全年高产的指导思想

毕节地区内的耕作制度,已经是以两熟制为主,农业方面的领导和农业技术人员,在指挥农业生产时,必须从全年高产着眼,从每季作物高产着手。构成每种种植制度的作物之间及区域内各种种植制度之间,耕作栽培技术上有矛盾之处,处理时应从全年高产出发,不应偏重各自的专业或某项作物。毕节地区内1990年以来获奖的农业丰收计划项目中,种植业有23项,其中21项是以单一作物的高产为指标,每年实施的高产竞赛,也只有单项作物的产量指标,忽略了与之套作或间作的作物产量指标,在技术措施上往往会失之片面,不利提高全年复合产量。

2.耕作制度改革的潜力有待发挥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总结,毕节地区内的主要耕作制度,已有一套规范化的技术,有复合亩产800kg的典型。但一些地方的大面积生产与规范化的差距还大。例如马铃薯/玉米,实行单行套作的还不少,就是分带种植的,耕作水平也还有待提高;小麦/玉米中,不少的地块小麦播幅占地面积低于20%,达不到单作密度的40%。弥补这些差距,就是潜力之所在。

3.关于作物的合理布局

1)全年农作物的布局按播种面积计算,毕节地区内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绿肥及饲料作物的比例,1980年为87.7:7.8:4.5;80年代开始调整,到1995年三类作物的比例为64.4:21.9:13.7,已具有三元种植结构的雏型。其中粮食作物的比例下降23.3%,但同期内复种指数提高较快,故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1980年仍增加13.9%。未来的10年,

即使采用现有的品种和耕作技术,全区复种指数还有可能再增加10%以上,有一部分乡(镇)可超过200%,因此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中的油菜,还有可能适当增加播种面积。另外发展间作绿肥和坡地绿肥的潜力还很大,因此三类作物的比例,可调整为60—62:19~18:21~20。

2)夏收粮食作物的布局1995年夏粮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的42.4%,而产量占27.3%,平均亩产lllkg,是历史上较好的水平,但还有提高的潜力。夏粮中,小麦面积占47.2%,产量占46.9%,应该稳定面积,主攻单产,使之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夏收马铃薯面积占34.5%,产量占44.9%,还可适当扩大面积,并同时提高单产;夏收杂粮面积占18.3%,产量占8.2%,亩产仅51.1kg,亟待提高。

4.进一步提高复种的途径

1)旱地扩大复种的途径一是实行小麦/玉米、马铃薯/玉米的地方,大力推广在小麦或马铃薯的宽行内间作豌豆、蚕豆或绿肥,或实行马铃薯/玉米/秋马铃薯或秋荞等三熟制;二是种植春荞、燕麦、冬籽等作物的地方,或是高寒,或是土壤肥力很低,可以复种大豆或绿肥;三是一时难于退耕的坡地,应复种豌豆、蚕豆或绿肥;四是河谷地带热量条件好的地方,扩大小麦/玉米/甘薯三熟制。

2)稻田扩大复种的途径一是海拔1400m以上的稻田,应大力复种油菜、马铃薯或绿肥;二是扩大旱育秧后,每年预留的秧田可以复种。

5.正确处理用地与养地的关系

讲究耕地的用养之道,是传统农业的精华,是生态农业研究的重要内容,是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毕节地区内用地与养地的关系,建议实行下等地养重于用,中等地用养并重,上等地大用大养的方针。80年代以来大力发展绿肥,加上豆类,耕作制度上走出了一条用养结合的道路,应该继续发展。

仅靠增加有机肥满足不了农田生态的平衡,达不到全年高产、持续增产的目的。现阶段毕节地区的化肥用量还不足,尤其是不平衡,是制约作物高产的重要因素,还需继续重视化肥的生产、流通和合理施用。

6.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土

各种种植制度全年复合产量的提高,受中低产田土比例过大的严重制约。过去10年全毕节地区的生态建设,含水土保持工程、植树造林工程、坡改梯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工程、中低产田土改造工程等,已见成效,中低产田土的比例已下降近20%,但仍高达70%以上。未来仍应抓紧改造中低产田土,这是我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以水土保持、林业、农田水利、坡改梯、环境保护为内容的生态建设仍应坚持,逐步改变生态脆弱的状况,有利于基本农田的建设。

7.加强研究工作,促进耕作制度改革的持续发展

耕制改革的持续发展,有赖于科技进步。如品种搭配上,在高产优质的前提下,选育早熟的小麦和大豆品种,搭配能在麦收后移栽、低温成熟性能好的夏玉米品种,则可改小麦/玉米||大豆为小麦一玉米||大豆,复合产量将有大幅度的提高。各项作物的育种目标,还需服从耕作制度的需要研究改进。如玉米杂交种之间,前后期生长速度不相同,单作时需苗期生产慢的品种,有利蹲苗;而套作的则要求前期生产快的品种。

多年来对杂粮的研究较少,有的甚至未开展过研究。杂粮中的每项作物播种面积都不大,但总面积不小,如1995年占粮食作物面积的19.2%,从地方品种整理、新品种选育到耕作栽培技术,都有待研究。

1955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7.39万公顷,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8%,并涌现出一批利用当地自然条件为基础、以商品生产为目的与粮食作物复种的专业性菜地。这类菜地对城镇蔬菜均衡供应及农村经济的发展都有成效,但粮莱复种技术有待提高。

在高产区域,需以农田生态系统持续平衡、持续高产为目标,研究合理的轮作制及规范化的耕作栽培技术,乃至以种植业为基础的农业生态系统的合理结构。

谌志铭

水田农业实用技术

杂交水稻栽培技术

目前,所称呼和推广的杂交水稻(杂稻),是指水稻雄性不育系与恢复系进行杂交所获得的第一代种子,在生产上表现杂种优势更突出的一种高产水稻。其优势主要是长势旺、分蘖多、根系发达、耐肥抗倒、穗大粒重、米质好、产量高;随着育种的进展,一些新的组合更具有较广的适应性。

杂稻在毕节地区大面积推广,不仅对全区粮食增产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促进了耕作制度的

耕作学习题

《耕作学》习题第一章耕作制度引论 ⒈耕作制度的含义和内容? ⒉简述中国农作制度的发展方向。 ⒊简述耕作制度在农业发展中的功能? ⒋耕作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⒌如何认识耕作学在农学学科中的地位? 第二章资源、环境与耕作制度 ⒈ 简述我国农业资源的特点。 ⒉ 自然资源的主要内容。 ⒊社会经济资源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作物布局 ⒈作物布局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 ⒉简述作物布局的原则。 ⒊作物布局为什么要以生态适应性为基础? ⒋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包括哪些内容? ⒌河北省作物布局与全国相比有什么特点? 第四章复种 ⒈复种的效益原理。 ⒉ 复种的技术要求。 ⒊ 复种对农业增产的作用。 ⒋ 复种的条件。 ⒌试述提高作物年单产的可能途径。 第五章间混套作

⒉间混套作的增产效益原理。 ⒊间混套作的技术要求。 ⒋举例说明河北省间混套作的类型。 ⒌简述多熟种植与间混套作的联系与区别。 第六章轮作与连作 ⒈ 轮作倒茬的作用。 ⒉ 连作的危害及其消除途径。 ⒊ 为什么连作能够一直存在于生产实际。 ⒋ 什么是茬口特性,如何评价。 ⒌ 作物布局与轮作关系。 第七章农牧结合 ⒈ 农牧结合的意义。 ⒉ 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是否有助于改善人民的food security状况?为什么? ⒊ 举例说明农牧结合的模式。 第八章农田养护 ⒈我国耕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⒉化肥能否作为养地手段?为什么? ⒊ 农田土壤培肥的措施有哪些? ⒋ 分析农田物质循环与养分平衡之间的关系。 ⒌为什么说用养结合是耕作学贯穿始终的根本问题? 第九章土壤管理 ⒈ 土壤耕作的的目的。 ⒉ 什么是土壤宜耕性,不同水分条件与土壤宜耕性的关系?

附录B全国不同耕作区标准耕作制度

附录B (标准的附录) 全国不同耕作区标准耕作制度 B.1 引言 为使农用地分等定级结果公平、可比、稳定,将全国进行耕作制度分区,并确定各区标准耕作制度。同一地区农用地分等定级按标准耕作制度计算。 B.2 术语与符号 B.2.1 术语 B.2.1.1 耕作制度(farming system):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 B.2.1.2 种植制度(cropping system):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总称。 B.2.1.3 养地制度(soil management system):对农田采取的保护与改善土地生产力的技术体系。 B.2.1.4 标准耕作制度(standard farming system):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水平、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下,有利于生产或最大限度发挥当地土地生产潜力,未来仍有较大发展前景,不造成生态破坏,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并已为(或将为)当地普遍采纳的农作方式。由于各地养地方式难以统一,因此这里的标准耕作制度主要指种植制度。 B.2.1.5 复种(seguential cropping):在同一田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二季或二季以上作物。 B.2.1.6 间作(row inter cropping):在同一田块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方式。 B.2.5 混作(mixed inter cropping):在同一田块上,同期混合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B.2.6 套作(relay cropping):在前季作物生产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B.2.2 符号 B.2.2.1 —表示年内复种 B.2.2.2 ‖表示间作 B.2.2.3 /表示套作 B.2.2.4 →表示隔年 B.3 全国耕作制度分区和标准耕作制度 B.3.1 全国耕作制度分区 根据影响耕作制度的主要环境指标:热量、水分、地貌以及社会经济条件进行耕作制度分区,将全国分为12个一级区和40个二级区(见表B1)。 B.3.1.1 一级区间主要反映水热条件与大的地形地貌差异。 B.3.1.2 二级区是在一级区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分。

农业基础-中国耕作制度区划

中国耕作制度区划 一、综述 我国气候、地形、上壤、作物十分复杂,人多耕地少又是农业的根本特点,因而决定了耕作制度的集约性与复杂性。 (一)历史发展我国黄河流域六七千年前已开始了农业。商代(公元前16世纪至11世纪),实行刀耕火种的撩荒制。西周(公元前11 世纪)后到战国时期,休闲制逐步兴起,总耕地中己有1/3-1/2面积种植作物。秦汉以后,休闲已减少到总耕地1/3以下。唐宋以后,南方农业兴起。清朝开始,人口增加到1亿以上,人均耕地减少到5亩以下,集约耕作制渐渐增多。 (二)1949年以来的变化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耕作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①复种指数增加较多,1949年约为128%,而1978年已达151%。因复种而增加的播种面积3亿多亩。全国实行复种的耕地7亿多亩,约占耕地的1/2,复种播种面积则达全国总播种面积的2/3,它所生产的粮食已占全国3/4以上。可见,复种已是我国耕作制度的突出特点。1978年以后,由于调整结构,复种指数下降,到1983年为146.4%,但到1987 年又回升到151%的水平;②扩大间作套种。我国旱地上历来多间混套作。1949 年以后,混作面积减少,间作,

尤其是套作发展甚快,主要形式是玉米大豆间作、小麦玉米间作、小麦玉米套作、麦棉套作、稻田套种绿肥等。目前,世界上约有复种的耕地面积15亿亩左右,间混套10亿亩左右,我国分别占世界的1/2与1/3。 (三)现状 1949年前,我国南方以单季稻和麦稻两熟为主,双季稻较少(仅6000万亩)。50年代,长江以南改间作稻为前后连作稻,并开始单季稻改双季稻,淮河秦岭以南长江以北则扩大小麦油菜冬种,发展稻麦(油菜)两熟。60年代,双季稻北移至长江流域。到70年代,改两熟为三熟,发展冬闲-稻-稻、油菜-稻-稻、麦-稻-稻、绿肥-稻-稻。双季稻与单季稻播种面积之比接近2:1。1979年,三熟制(包括绿肥-稻-稻在内)面积达1.5亿亩,约占南方稻田面积的一半。近10年来,这种双季稻为主体的三熟制面积略有减少。目前,长江以南(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浙江、皖中南、鄂中南)以双季稻或双季稻三熟制占多数,长江以北、淮河以南以及西南地区则以麦(油菜)稻两熟居多数。 华北平原在1949年以前,以一年一熟与两年三熟(如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为主。1949年以后,随着灌溉面积的扩大,小麦-玉米、小麦-大豆等一年两熟面积扩大。目前,复种指数约150%。棉花在过去以一年一熟为主,近年来麦棉套种两熟在迅速发展。 东北、西北以玉米、春小麦、谷子等一年一熟为主。有少量麦后种植 填闲作物,也有极少量休闲田。 (四)展望随着人均耕地的减少,发展多熟多层种植势在必行。经研究,在2000年前,全国复种指数的可能潜力达到160%上下,约可增加播种面积1.5亿亩。复种的土地不必从头建设,而且投资少见效快,因为这些土地水、热、土、肥条件较好,一亩复种耕地产量往往等于在边远地区开荒的5倍以上。据预测,复种潜力最大的在粤、桂、闽三省,主要是开发冬闲田,约有复种指数50%的潜力,由当前的188%增加到247%;长江中下游(浙、苏、赣、湘、鄂)可从206%发展到223%;西南三省可由170%增加到185%;华北的京、津、冀、鲁、豫从151%增加到158%;西北与东北主要是减少休闲,只局部地区可复种,西北复种指数可由103 %增加到109%,东北由99%增加到102%。此外,各种类型的间套作,立体种植模式可因地制宜推广。当然,间套复种的增加,必须以增加投入,改善农田质量为前提。 二、分区简述 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地域差异性极大、耕作制度多种多样,若只按同一指标逐级分区就难以反映实际情况,故在本区划中采用了分级分类方法。即同一0级带内的一级区划分指标是一致的,但不同0 级带间一级区的具体指标是不同的。在指标中,环境指标主要是热量、水分、地貌、人均耕地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种植制度主要指标是熟制,其次是作物类型。按此,全国共分3个0级带(一熟带、二熟带、三熟带),12个一级区与38 个二级区。各一级区主要特征如下。

耕作制度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耕作制度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农业―人类社会赖以发展的基础生产部门,是人类食物、畜牧业饲料以及多种工业原料的给源,它以独特的生产手段与生产方式使农业具有与工业等其它国民经济生产部门迥然不同的性能[1]。揭示农业生产本质,探查农业得以世代绵延和持续发展的共同规律,是建立合理耕作制度的基本任务。我国耕作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一个逐步完善的历史进程,这是农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 1.耕作制度 耕作制度亦称“农作制度”是指一定区域内作物的耕作方式、种植安排及与之配套的技术措施的统称。包括作物的种植方式、程序、轮作、茬口安排、复种休闲、施肥、灌溉等的农田经营管理方式。因地制宜地采用科学的耕作制度, 可以充分地利用和有效地保护土地资源, 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耕作制度逐渐向科学化与系统化方向发展。我国农业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经历了原始耕作制度、传统耕作制度和现代耕作制度3个阶段。丰富和完善的耕作制度是提高土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性战略措施。 1.1耕作制度现状 近些年,现代耕作制度研究不断深入,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巨大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1种植方式在广度和深度上的突破 复种和间作套种是我国现代农业种植方式区别于国外的基本特点。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种植方式集中体现在复种和间套作的突破性进展。例如西南丘陵地区的“麦—玉—豆”新三熟高效种植模式,广西地区的木薯与西瓜、花

生、大豆等作物间作种植模式,华南地区的“菜—稻—菜”多熟高效种植模式,华北地区的“玉米—小麦”轮作种植模式,东北地区的“林粮(经)”间作复合生态种植模式等,对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的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1.2作物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发展 “九五”开展的“区域农业综合开发与中低产田的攻关研究”“持续高效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等,从自然、经济、社会大系统出发,结合当前农业发展的趋势与特点,提出的区域农作制度调整优化理论得到发展和实践应用。针对沿海发达地区、粮食主产区、西部干旱地区及山区、城郊地区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经济区域,应用生产力要素结合及资源优化配置理论,提出了适宜不同区域农作制度持续高效发展的理论、模式及技术体系[2]。 1.1.3土壤耕作制度的优化及发展多种形式的旱作耕作制度 近些年,各地提出一些适应不同生态类型区的土壤耕作技术。例如东北平原地区的深松耕作技术、浅旋耕作技术等,有利于蓄水保墒、提高抗旱能力,南方地区的少免耕技术、土壤轮耕技术等,不仅能促进作物增产,而且能防止土壤流失。半干旱区在强调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的同时,注重增加作物单产和提高农民收入的结合。例如东北地区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内蒙古地区的粮草轮作、甘肃和宁夏地区的砂田耕作制度等。 1.1.4轮作制度向高产高效化方向发展及适于机械化的耕作制度的提升 在轮作制度改革上,各地把高产高效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例如黑龙江垦区的玉米—大豆轮作,在改善了大豆连作障碍的同时,培肥了土壤地力;双季稻地区的稻菜轮作,既有利于双季稻换茬,又能肥田和增加农民收入;稻田的水旱轮作,解决了连续淹水种稻造成的耕层变浅、土壤板结等问题,又达到了节水增产的目的;华南地区的水稻与甘蔗、蔬菜、香蕉的轮作,既改善了土壤的性能,又提高了经济效益。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形成了一批机械化的耕作制度。全面机械化作业是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必由之路,除了技术问题需要研究和试验外,还要改变生产管理(耕作栽培)和育种技术[3]。 另外,耕作制度理论研究也有了新的发展,如关于多熟制、土壤轮耕体系、连作、保护性耕作等问题,并在实践中得到充实和完善。

(整理)附录B全国不同耕作区标准耕作制度

附录B(标准的附录) 全国不同耕作区标准耕作制度 B.1 引言 为使农用地分等定级结果公平、可比、稳定,将全国进行耕作制度分区,并确定各区标准耕作制度。同一地区农用地分等定级按标准耕作制度计算。 B.2 术语与符号 B.2.1 术语 B.2.1.1 耕作制度(farming system):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 B.2.1.2 种植制度(cropping system):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总称。 B.2.1.3 养地制度(soil management system):对农田采取的保护与改善土地生产力的技术体系。 B.2.1.4 标准耕作制度(standard farming system):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水平、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下,有利于生产或最大限度发挥当地土地生产潜力,未来仍有较大发展前景,不造成生态破坏,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并已为(或将为)当地普遍采纳的农作方式。由于各地养地方式难以统一,因此这里的标准耕作制度主要指种植制度。 B.2.1.5 复种(seguential cropping):在同一田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二季或二季以上作物。 B.2.1.6 间作(row inter cropping):在同一田块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方式。 B.2.5 混作(mixed inter cropping):在同一田块上,同期混合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B.2.6 套作(relay cropping):在前季作物生产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B.2.2 符号 B.2.2.1 —表示年内复种 B.2.2.2 ‖表示间作 B.2.2.3 /表示套作 B.2.2.4 →表示隔年 B.3 全国耕作制度分区和标准耕作制度 B.3.1 全国耕作制度分区 根据影响耕作制度的主要环境指标:热量、水分、地貌以及社会经济条件进行耕作制度分区,将全国分为12个一级区和40个二级区(见表B1)。 B.3.1.1 一级区间主要反映水热条件与大的地形地貌差异。

耕作学知识点总结

绪论 什么是耕作学? Cropping System & Soil Management;是研究建立合理耕作制度的技术体系及其理论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研究对象:耕作制度。 耕作学的主要特点? 研究对象:耕作制度;耕作制度本身具有系统性、结构性、目标性。 第一章耕作制度原理 基本概念:耕作制度、种植制度、养地制度 耕作制度: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种植制度(Cropping System)+养地制度(Soil Management)。 ★种植制度:农作物组成配置、熟制、种植方式的总称。(考其包含哪些内容)(1)★作物布局: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组成和配置的总称。 组成(结构):作物种类、品种、面积比例; 配置:作物在区域或田地上的分布。 (2)种植方式:包括复种、间作、套种、混作等多熟种植方式;以及轮作、连作。 (3)熟制:即同一块农田上一年之内种植作物的季数。 种什么?种哪里?——作物布局 如何种?何时种?——熟制 茬口衔接、经济效益——种植方式 养地制度:与种植制度相适应;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综合技术体系。 (1)土壤耕作:常规耕作;少免耕、残茬覆盖耕作 (2)农田培肥:土壤水分、养分、有机质管理、平衡 (3)农田保护:土壤侵蚀(风蚀、水蚀)、水土流失控制、农田防护林建设。 二者关系:种植制度是耕作制度的主体、养地制度是耕作制度的基础 从原始农业到现代农业耕作制度经历了哪几个历史阶段? 撂荒——休闲——连年耕种——集约农作制 自然条件是基础,社会需求是动力,用地养地程度提高是内涵 耕作制度的功能? 技术、宏观布局 ★我国耕种制度基本特点、发展方向 方向:集约、高效、可持续 目前趋势: 1、作物结构、复种方式优化,复种指数波动 2、种植模式:高产——高产高效 3、连作面积扩大,单一化加重 4、保护性耕作技术逐渐推广

建立基本烟田保护制度和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

建立基本烟田保护制度和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建立基本烟田保护制度和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 促进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 符云鹏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烟草系) (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 一、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障碍分析 烟叶是烟草行业发展的基础,实现烟叶可持续发展是烟草行业平稳发展的需要,是巩固行业改革成果、有效推进品牌扩张的重要保证,是解决烟草行业“三农”问题 的关键措施. 2004年国家局提出,要把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规划摆到重要议程上来认真研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来保持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烟叶可持续发展”有两层含义:一是烟叶生产自身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二是烟叶生产要立足于持久性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它是烟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但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目前的烟叶生产方式限制了烟叶品质的进一步提高和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部分烟区生态环境不适宜 我国烟叶生产分布区域广泛,气候、海拔、土壤等生态环境因子的复杂性造就了我国烟叶风格的多样性,同时也对烟叶生产提出了挑战。据中国烟叶可持续发展调研报告,我国目前有72%烟叶种植于坡地,缺少覆盖等栽培措施,存在水土流失问题;南方烟区大于20度的坡耕地,年土壤侵蚀量相当于冲失肥沃表土0.8cm,损失大量养分;全国烟区约有23%的土壤PH值不适宜种烟;约21%的耕地海拔偏高不适宜种烟;约有27%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不适宜植烟。 2.基本烟田质量有待改善 基本烟田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两年或两年以上轮作要求,统筹安排宜烟耕地面积的总和。目前我国烟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植烟耕地质量不均衡,相当部分烟地存在质地粘重、结构不良、酸碱不当、营养失调等问题,土壤改良力度不够,影响烟叶内在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二是缺乏基本烟田规划,土地资源利用方式不科学,耕作制度不合理,轮作措施不到位,没有形成以烟为主的耕作制

农业资源与区划

区划: 1.农业区划:是在查明农业资源的基础上,从自然、经济、技术的综合角度揭示农业资源的 时空分布规律和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工规律,研究区域资源的优势、劣势、生产发展潜力,按市场需要论证其生产方向和任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与布局,合理配置农业资源的一门应用基础科学,同时也是一门因地制宜、分区分类指导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宏观发展决策的应用科学。 2.农业自然条件区划:指对发展农业生产有关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地貌、地质、水文、水文 地质、土壤、植被等分别进行的区划;主要包括农业地貌区划、农业气候区划、植被区划、土壤区划等; 3.农业部门区划:是对农业生产部门及作物的地域分布进行的区划。它是依据各个农业生 产部门及各种作物生产的特性、生物学特性和生态适应性,分析评价它们对各种自然资源条件的适应性、地区分布、存在问题,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各部门、作物的生产条件,结合市场对该项产品的需求趋势,作出的部门及作物生产的发展区划。包括中国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区划等。 4.资源容量临界值:指在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或劳动对象的经济系统中,经济活动对这种资 源的最高消耗量不得超过该生态系统固有调节机制可以维持的自然再生产量。过牧、过渔。 5.环境容量临界值:一方面指经济活动排入生态系统的废物量不得超过生态系统的承受力, 及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另一方面指农业生产中投入品,如农药、化肥等,经过生产周期后的残留量不得超过生态系统的降解能力。 6.共享资源:是指由于自然原因或人为原因而不能划定边界或归属权,从而只能由某一个社 区或集团所共同拥有的自然资源。地下水、公海 7.经度地带性差异:因距海远近而引起的自东南向西北以水分条件为主的差异,反映了自然 条件的经度(海陆)地带性差异。 8.纬度地带性差异:因地球与太阳位置不同而造成的纬度高低、南北之间以热量条件为主的 差异叫纬度地带性差异。除青藏高原地势高亢,气候以垂直变化为主,属高寒气候外我国大部分地区,以热量条件为主的气候变化,都呈鲜明的纬度地带性差异,从北而南,可分为9个温度带。 9.垂直地带性差异:其规律主要表现为在一定的山体范围,由于地形、地貌和地势起伏等不 同而引起的热量、降水、光照等气候因子呈现的规律性差异变化。 10.典型调查:指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有意识地选择一个单位或者个人作为典型,并通过对典 型的调查来认识研究总体情况的调查。 11.抽样调查:就是从被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用以推算总体。 12.定性分析分区法:是指在掌握一定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依据区划的目的,确定分区原则 和指标体系或绘制有关指标的单因子分区图,相互叠加进行分区,对分区中存在的不确定边界或有争议的分区界线,由区划研究人员运用自己拥有的经验,在实地调查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和完善。 13.定量分区法:根据分类单元及其指标体系所含的特征量经过数学处理,对研究地区进行分 区划片。 14.农业资源:是人类从事农业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既包括天然 存在的物质和能量,又包括人类社会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种劳动工具、科技产品以及技术手段。 15.自然资源:是指存在自然界中能被人类利用,或在一定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下能被利用 的作为生产、生活原材料的物质和能量 16.社会资源:即农业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自然资源利用和农业生产力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中可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主要包括人口和劳动力,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城市、工业、运输、邮电等发展状况,农业资金条件,农村经济体制和农业经济政策、法规、信息与管理等。 17.土地退化:是指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土地质量及其可持续性下降,

全国耕作制度分区表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全国耕作制度分区表 篇一:全国各地耕作制度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表b2全国各县(市)标准耕作制度速查表 说明:本表提供已经开展与即将开展农用地分等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标准耕作制度,是《农用地分等规程》附录b中表b2的完整版。 b2.1使用说明 a)本表用于各县(市)农用地分等查算标准耕作制度; b)利用本表可以直接获得县级行政区域农用地分等标 准耕作制度,表中“-”表示年内复种,“/”表示套作,“→”表示隔年;c)各级行政单位名称按拼音顺序排列; d)本表县名根据为《中国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 (20xx)》。 b2.2标准耕作制度分省速查表 表b2.1安徽省标准耕作制度 表b2.2北京市标准耕作制度

表b2.3重庆市标准耕作制度 表b2.3重庆市标准耕作制度(续) 表b2.4福建省标准耕作制度 篇二:耕作制度 我国耕作制度的改革主要取得了以下七方面成就:调整作物布局,扩大了高产作物、经济作物面积;提高复种指数,发展多熟制;发展了多形式规范化的间套作制度;发展多形式的短期换茬轮作与连作;发展了多种形式的旱农耕作制度;发展了适于机械化的耕作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养地制度。 我国耕作制度改革的主要成就 (一)调整作物布局,扩大了高产作物、经济作物面积 主要扩大了稻谷、小麦、玉米、薯类的面积,扩大了油料、糖料、烤烟的面积,压缩了高梁和谷子的面积,对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细粮比重起了积极作用。 (二)提高复种指数,发展多熟制 复种指数从解放初期的128%提高到1990年的155%左右,以南方地区和黄淮海地区增加较显著,增加复种的主要形式是: ::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过去以稻麦两熟为主,双季稻较少,通过50年代的“单改双”、“间改连”,60年代双季稻早熟品种的育成,70年代杂交稻、80-90年代的杂交早稻的出现,推动了双季稻面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