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附录B全国不同耕作区标准耕作制度

(整理)附录B全国不同耕作区标准耕作制度

(整理)附录B全国不同耕作区标准耕作制度
(整理)附录B全国不同耕作区标准耕作制度

附录B(标准的附录)

全国不同耕作区标准耕作制度

B.1 引言

为使农用地分等定级结果公平、可比、稳定,将全国进行耕作制度分区,并确定各区标准耕作制度。同一地区农用地分等定级按标准耕作制度计算。

B.2 术语与符号

B.2.1 术语

B.2.1.1 耕作制度(farming system):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

B.2.1.2 种植制度(cropping system):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总称。

B.2.1.3 养地制度(soil management system):对农田采取的保护与改善土地生产力的技术体系。

B.2.1.4 标准耕作制度(standard farming system):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水平、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下,有利于生产或最大限度发挥当地土地生产潜力,未来仍有较大发展前景,不造成生态破坏,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并已为(或将为)当地普遍采纳的农作方式。由于各地养地方式难以统一,因此这里的标准耕作制度主要指种植制度。

B.2.1.5 复种(seguential cropping):在同一田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二季或二季以上作物。

B.2.1.6 间作(row inter cropping):在同一田块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方式。

B.2.5 混作(mixed inter cropping):在同一田块上,同期混合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B.2.6 套作(relay cropping):在前季作物生产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B.2.2 符号

B.2.2.1 —表示年内复种

B.2.2.2 ‖表示间作

B.2.2.3 /表示套作

B.2.2.4 →表示隔年

B.3 全国耕作制度分区和标准耕作制度

B.3.1 全国耕作制度分区

根据影响耕作制度的主要环境指标:热量、水分、地貌以及社会经济条件进行耕作制度分区,将全国分为12个一级区和40个二级区(见表B1)。

B.3.1.1 一级区间主要反映水热条件与大的地形地貌差异。

B.3.1.2 二级区是在一级区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分。

B.3.1.2 分区根据1998年行政区划,分解到县级。

B.3.2 全国各分区标准耕作制度

根据耕作制度的面积比例以及发展前景,确定全国各分区标准耕作制度(见表B2)。

B.3.2.1 标准耕作制度表征一地区的典型作物组成、熟制、配置与种植方式。

B.3.2.2 标准耕作制度的作物一般为粮食作物,面积比例超过50%。如果某地区没有一种耕作制度的比例达到50%,则确定较为重要的几种耕作制度(种植面积比例之和超过50%)为该地区的标准耕作制度。

B.3.2.3 为突出粮食作物以外的经济作物或其他具有地区特色农作物的地位,特规定若其种植比例超过10%,也做为该地区标准耕作制度。

B.3.2.4 有些地区标准耕作制度因不同地貌及水旱条件(水田与旱地)而不同。

B.3.3 全国各分区标准耕作制度使用方法

B.3.3.1 全国标准耕作制度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位。根据县级行政区选择对应的二级分区。如漠河县为I1大小兴安岭山地区。

B.3.3.2 在表B2中找到对应的二级分区,选择标准耕作制度,如I1大小兴安岭山地区标准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的春小麦、春大豆。

B.3.3.3 所选标准耕作制度(一种或几种)为当地有发展潜力,并被普遍采纳的农作方式,是该县的标准耕作制度。具体到某一地块,则需根据当地的习惯、热量差异、水旱条件、山地丘陵及其土壤理化性质等确定该地的标准耕作制度(如豫西山地丘陵区根据海拔进一步确定一种标准耕作制度),或分别按所选耕作制度计算作物生产潜力,折算为标准粮,产量最高的一种为该地块的标准耕作制度。

B.3.3.4 对部分小地形地区,若当地气候与所列气候条件不符,应根据当地气候进行修正。具体方法为:

B.3.3.4.1熟制:确定熟制主要以热量条件为主, ≥0℃积温4000-4200℃.日为一熟带与二熟带的分界线,≥0℃积温5900-6100℃.日为二熟带与三熟带分界线。

B.3.3.4.2作物与作物组合:以当地普遍使用的标准耕作制度和当地的气候条件为依据,根据表B3调整作物或作物组合,当地的积温与降水须超过复种方式对水热的要求。

表B1 全国耕作制度分区表

表B2 全国各区气候特点及标准耕作制度表

精品文档

续表B2

精品文档

续表B2

精品文档

续表B2

精品文档

表B3 不同复种方式对水热的需要

耕作学习题

《耕作学》习题第一章耕作制度引论 ⒈耕作制度的含义和内容? ⒉简述中国农作制度的发展方向。 ⒊简述耕作制度在农业发展中的功能? ⒋耕作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⒌如何认识耕作学在农学学科中的地位? 第二章资源、环境与耕作制度 ⒈ 简述我国农业资源的特点。 ⒉ 自然资源的主要内容。 ⒊社会经济资源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作物布局 ⒈作物布局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 ⒉简述作物布局的原则。 ⒊作物布局为什么要以生态适应性为基础? ⒋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包括哪些内容? ⒌河北省作物布局与全国相比有什么特点? 第四章复种 ⒈复种的效益原理。 ⒉ 复种的技术要求。 ⒊ 复种对农业增产的作用。 ⒋ 复种的条件。 ⒌试述提高作物年单产的可能途径。 第五章间混套作

⒉间混套作的增产效益原理。 ⒊间混套作的技术要求。 ⒋举例说明河北省间混套作的类型。 ⒌简述多熟种植与间混套作的联系与区别。 第六章轮作与连作 ⒈ 轮作倒茬的作用。 ⒉ 连作的危害及其消除途径。 ⒊ 为什么连作能够一直存在于生产实际。 ⒋ 什么是茬口特性,如何评价。 ⒌ 作物布局与轮作关系。 第七章农牧结合 ⒈ 农牧结合的意义。 ⒉ 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是否有助于改善人民的food security状况?为什么? ⒊ 举例说明农牧结合的模式。 第八章农田养护 ⒈我国耕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⒉化肥能否作为养地手段?为什么? ⒊ 农田土壤培肥的措施有哪些? ⒋ 分析农田物质循环与养分平衡之间的关系。 ⒌为什么说用养结合是耕作学贯穿始终的根本问题? 第九章土壤管理 ⒈ 土壤耕作的的目的。 ⒉ 什么是土壤宜耕性,不同水分条件与土壤宜耕性的关系?

毕节地区耕作制度改革

毕节地区耕作制度改革 耕作制度是一个毕节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新中国成立时,毕节地区的耕作制度是以一熟制为主;近半个世纪,毕节地区一直把改革耕作制度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一、毕节地区耕作制度改革的进展 1.耕作制度改革的内容 1949年,毕节地区的耕作制度有休闲耕作制、连作耕作制和复种耕作制3种。面积最大的是连作耕作制,如玉米→玉米(本文采用耕作制度通用符号,→表示年际间连作,—表示年内接茬复种,/表示套作,||表示间作,+表示混作);复种耕作制又有间作复种如玉米||大豆、套作复种如小麦/玉米、接茬复种如油菜一水稻、混作复种如(玉米十莱豆)—高粱;休闲耕作制主要分布在毕节地区西部,即种植2—3年的玉米或马铃薯后休闲1—2年。 多年来该毕节地区耕作制度改革的内容,一是实施间套轮作,提高复种指数,发展夏收作物;二是研究品种合理搭配,调整作物布局;三是改进主要种植制度的耕作栽培技术。 2.耕作制度改革的成效 毕节地区耕作制度改革的研究和推广,采用的方法是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全面调查、总结、推广群众中耕作制度改革的经验,提出耕作制度发展的方向、新的作物布局方案及待研究课题;试验研究提出主要种植制度的技术规范。取得的成效有以下4点: 1)扩大复种,发展夏收作物 1950年全区复种指数106.5%,夏粮2.85万吨,占粮食总产的6.9%;油菜籽3835.7吨。1995年复种指数提高到176.1%,夏粮40.05万吨,占粮食总产的27.4%,是1950年的15.1倍,年递增率6.22%,比同期粮食总产的递增率高3.21%;在增产的夏粮中,因扩大复种面积的因素占45.6%。同期内油菜籽产量上升为5.55万吨,是1950年的14.5倍,因扩大复种的份额占42.4%。复种指数中,没有计算绿肥面积。毕节地区从60年代推广绿肥,90年代取得突破性的进展,1995年为11.95万公顷(其中与夏收作物间作的约占48%),已占耕地面积的30.1%。 2)增加间作,发展了养地作物全区间作指数(含混作,下同)1950年为120.6%,1995年提高到178.1%。其中间作豆类的面积为36.12万公顷,产量13.48万吨,分别是1950年的3.13倍和6.67倍,所增产量中扩大间作复种的份额为37.2%;间作绿肥则是毕节地区耕作制度改革的创举。扩大间作增加豆科作物的面积,是该区农业生产中维持地力不衰的重要措施。 3)调整作物布局,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每推广一种种植制度,都伴随调整作物布局,两者相辅相成。如引进、推广甘蓝型油莱品种后,发展了油菜一水稻两熟制。70年代配套推广马铃薯/玉米和马铃薯良种,1970年全区马铃薯面积3.64万公顷,总产5.6万吨,占粮食总产的6.9%;1978年面积11.82万公顷,总产15.87万吨,占粮食总产的14.3%,8年间面积扩大2.24倍,产量增长1.83倍,新增产量全为扩大复种所得。同期内玉米产量由42.82万吨上升为56.8万吨,增长32.8%,实现了玉米不少收,多收一季薯。80年代扩大烤烟面积后,为缓解粮烟争地的矛盾,发展了小麦/烤烟两熟制。两粮一肥和麦肥烟种植制度的推广,则扩大了绿肥的面积。 4)改进主要种植制度的耕作栽培技术,提高了全年复合产量一种种植制度推广的初期,因扩大复种,增产的作用明显;面积基本稳定后,进一步提高产量,要靠改进耕作栽培技术。其主要内容为种植方式、品种搭配、密度配置、茬口安排、施肥技术及田间管理等。如1977—1980年,对马铃薯玉米套作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技术规范推广,1988—1990年,毕节地区推广地膜玉米、间作绿肥等技术后,又研究作了改进,到1995年套作马铃薯的面积在1978年8.89万公顷的基础上只增加0.2%,而产量则在19.9万吨的基础上增长了73.9%,这是靠改进耕作栽培技术和增加化肥等物资投入提高单产的结果。

毕节地区耕作制度改革

毕节地区耕作制度改革

————————————————————————————————作者:————————————————————————————————日期:

毕节地区耕作制度改革 耕作制度是一个毕节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新中国成立时,毕节地区的耕作制度是以一熟制为主;近半个世纪,毕节地区一直把改革耕作制度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一、毕节地区耕作制度改革的进展 1.耕作制度改革的内容 1949年,毕节地区的耕作制度有休闲耕作制、连作耕作制和复种耕作制3种。面积最大的是连作耕作制,如玉米→玉米(本文采用耕作制度通用符号,→表示年际间连作,—表示年内接茬复种,/表示套作,||表示间作,+表示混作);复种耕作制又有间作复种如玉米||大豆、套作复种如小麦/玉米、接茬复种如油菜一水稻、混作复种如(玉米十莱豆)—高粱;休闲耕作制主要分布在毕节地区西部,即种植2—3年的玉米或马铃薯后休闲1—2年。 多年来该毕节地区耕作制度改革的内容,一是实施间套轮作,提高复种指数,发展夏收作物;二是研究品种合理搭配,调整作物布局;三是改进主要种植制度的耕作栽培技术。 2.耕作制度改革的成效 毕节地区耕作制度改革的研究和推广,采用的方法是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全面调查、总结、推广群众中耕作制度改革的经验,提出耕作制度发展的方向、新的作物布局方案及待研究课题;试验研究提出主要种植制度的技术规范。取得的成效有以下4点: 1)扩大复种,发展夏收作物1950年全区复种指数106.5%,夏粮2.85万吨,占粮食总产的6.9%;油菜籽3835.7吨。1995年复种指数提高到176.1%,夏粮40.05万吨,占粮食总产的27.4%,是1950年的15.1倍,年递增率6.22%,比同期粮食总产的递增率高3.21%;在增产的夏粮中,因扩大复种面积的因素占45.6%。同期内油菜籽产量上升为5.55万吨,是1950年的14.5倍,因扩大复种的份额占42.4%。复种指数中,没有计算绿肥面积。毕节地区从60年代推广绿肥,90年代取得突破性的进展,1995年为11.95万公顷(其中与夏收作物间作的约占48%),已占耕地面积的30.1%。 2)增加间作,发展了养地作物全区间作指数(含混作,下同)1950年为120.6%,1995年提高到178.1%。其中间作豆类的面积为36.12万公顷,产量13.48万吨,分别是1950年的3.13倍和6.67倍,所增产量中扩大间作复种的份额为37.2%;间作绿肥则是毕节地区耕作制度改革的创举。扩大间作增加豆科作物的面积,是该区农业生产中维持地力不衰的重要措施。 3)调整作物布局,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每推广一种种植制度,都伴随调整作物布局,两者相辅相成。如引进、推广甘蓝型油莱品种后,发展了油菜一水稻两熟制。70年代配套推广马铃薯/玉米和马铃薯良种,1970年全区马铃薯面积3.64万公顷,总产5.6万吨,占粮食总产的6.9%;1978年面积11.82万公顷,总产15.87万吨,占粮食总产的14.3%,8年间面积扩大2.24倍,产量增长1.83倍,新增产量全为扩大复种所得。同期内玉米产量由42.82万吨上升为56.8万吨,增长32.8%,实现了玉米不少收,多收一季薯。80年代扩大烤烟面积后,为缓解粮烟争地的矛盾,发展了小麦/烤烟两熟制。两粮一肥和麦肥烟种植制度的推广,则扩大了绿肥的面积。 4)改进主要种植制度的耕作栽培技术,提高了全年复合产量一种种植制度推广的初期,因扩大复种,增产的作用明显;面积基本稳定后,进一步提高产量,要靠改进耕作栽培技术。其主要内容为种植方式、品种搭配、密度配置、茬口安排、施肥技术及田间管理等。如1977—1980年,对马铃薯玉米套作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技术规范推广,1988—1990年,毕节地区推广地膜玉米、间作绿肥等技术后,又研究作了改进,到1995年套作马铃薯的面积在1978年8.89万公顷的基础上只增加0.2%,而产量则在19.9万吨的基础上增长了73.9%,这是靠改进耕作栽培技术和增加化肥等物资投入提高单产的结果。

附录B全国不同耕作区标准耕作制度

附录B (标准的附录) 全国不同耕作区标准耕作制度 B.1 引言 为使农用地分等定级结果公平、可比、稳定,将全国进行耕作制度分区,并确定各区标准耕作制度。同一地区农用地分等定级按标准耕作制度计算。 B.2 术语与符号 B.2.1 术语 B.2.1.1 耕作制度(farming system):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 B.2.1.2 种植制度(cropping system):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总称。 B.2.1.3 养地制度(soil management system):对农田采取的保护与改善土地生产力的技术体系。 B.2.1.4 标准耕作制度(standard farming system):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水平、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下,有利于生产或最大限度发挥当地土地生产潜力,未来仍有较大发展前景,不造成生态破坏,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并已为(或将为)当地普遍采纳的农作方式。由于各地养地方式难以统一,因此这里的标准耕作制度主要指种植制度。 B.2.1.5 复种(seguential cropping):在同一田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二季或二季以上作物。 B.2.1.6 间作(row inter cropping):在同一田块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方式。 B.2.5 混作(mixed inter cropping):在同一田块上,同期混合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B.2.6 套作(relay cropping):在前季作物生产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B.2.2 符号 B.2.2.1 —表示年内复种 B.2.2.2 ‖表示间作 B.2.2.3 /表示套作 B.2.2.4 →表示隔年 B.3 全国耕作制度分区和标准耕作制度 B.3.1 全国耕作制度分区 根据影响耕作制度的主要环境指标:热量、水分、地貌以及社会经济条件进行耕作制度分区,将全国分为12个一级区和40个二级区(见表B1)。 B.3.1.1 一级区间主要反映水热条件与大的地形地貌差异。 B.3.1.2 二级区是在一级区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分。

农作加简答论述

灌溉农业的作物布局原则? 答:(1)有水则水,无水则旱;(2)多种“雨季作物”;(3)同心圆型作物布局。 翻耕对土壤的作用? 一是翻土,将原耕层上层土翻入下层,下层翻到上层;二是松土,将原来较紧实的耕层翻松;三是碎土,犁壁有一曲面,犁前进的动力使垡片在曲面上破碎,进而改善结构,送碎成团聚体状态(水分适合时) 间混套作在种植形式、土地利用率、增产增收作用等方面有哪些异同? 种植形式:间作在同一田地上同一时期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套作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株间或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混作同一田地同一时期混合种植两种或多种作物。土地利用率:三者均充分利用了土地,间作主要表现出边际效应,可以解决作物争地的矛盾,但不计入复种指数;混作可以表现出密植效应,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也不计入复种指数;而套作则在空间和时间上加强了对土地的利用,边际效应和密植效应都可以体现出来,复种指数大大提高,充分发挥了土地潜力。合理的混作可以增产也可以增收,效果没有间作和套作明显;合理的间作一般可以既增产也可以增收,但一般以增收为目的;套作增产增收最为明显,既是增产也是增收的需要。 简述间套作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 (1)增产从自然资源来说,间、混、套作构成的复合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作的不足,能较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把它们转变为更多的作物产品。从社会资源利用来说,实行间、混、套作可以充分利用多余劳力,扩大物质投入,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实行劳动密集、科技密集的集约生产,在有限的耕地上,显著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生产力。 (2)增效合理的间、混、套作能够利用和发挥作物之间的有利关系,可以较少的经济投入换取较多的产品输出。 (3)稳产保收合理的间、混、套作能够利用复合群体内作物的不同特性,增强对灾害天气的抗逆能力。 (4)协调作物争地的矛盾间、混、套作运用得当,安排得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粮食作物与棉、油、烟、菜、药、绿肥、饲料等作物以及果林之间的矛盾。 7、简述提高年单产的途径 (1)增加投入,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增加能量与物质投入,开展农田水利与农田基本建设,改善肥力条件,是克服土地因素障碍、开发土地生产潜力的基础,更是商品生产日益发展条件下,开放性农业生态系统扩大再生产的必然趋势。 (2)努力提高单位播种面积产量我国人均耕地少,今后农业增产的主要途径是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是我国农业特点所决定的。提高单产的主要措施是: A改善生产条件,如扩大灌溉面积、增施肥料、防止病虫草害等;B采取先进的综合生产技术,如不断提高品种的增产潜力、改善种子质量、采用先进的耕作栽培技术等。 (3)实行多熟种植,提高年单产为了以光热水因素来弥补耕地不足之短,广泛实行间作、套种、复种等多熟种植,是我国农业的一个特色。它对充分开发耕地潜力,提高年单位面积产量具有重要作用。我们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其诀窍就在于此。在生长季长的长城以南地区,努力发展一年二熟,以至三熟,而全国广大地区应广泛提倡间作套种。 (4)因地种植,合理布局自然与人工资源环境吻合度最高的地区,也就是生产力最大的地区。应根据地域分类规律,尽量将各种作物分布在生态适应性最适宜或较适宜地区,实行区域化、专业化种植。 (5)保护耕地我国近20年每年减少耕地820万亩,新增人口1 380万,人均占有耕地不断减少。

耕作学复习试题和答案

《耕作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种植制度: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种植方式的综合。 2、耕作制度: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农作物的种植制度及相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 3、养地制度: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4、作物布局: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 5、作物结构:作物的种类与品种、面积与比例。 6、复种:在同一田块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二季或二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7、复种指数: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全年作物播种或收获的总面积与耕地面积的百分比,反应复种程度的高低。 8、熟制:一年内在同一块田地上种植作物的季数。 9、净作:又叫单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在一个完整的生长期内只种植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 10、间作:在同一田块上,于同一生长期内,成行或成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夹作、间种。 11、套作:在前季作物生长的后期(收获前)于其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套种、串种。 12、混作:在同一块田地上、在同一生长期(季节)内混合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又称为混种。 13、多熟种植:在一年内,于同一田地上种、收多种或多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14、边际效应:边行植株生长发育较中间的好或差的现象,包括边行优势和边行劣势。 15、单一群体:由同种(品种)植物不同植株构成的植物群体。

16、复合群体:由多种(品种)植物的不同植株构成的植物群体。 17、边行优势:边行植株生长发育较中间好的现象; 18、边行劣势:边行植株生长发育较中间差的现象; 19、连作:在同一块田地上,连年种植相同作物或相同复种方式的种植方式。 20、轮作:在同一块田地上,有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不同复种方式的种植方式。 21、土壤耕作:通过农机具的机械力量作用于土壤,调整耕作层和地面状况,以调节土壤水分、空温度和养分的关系,为作物播种、出苗和生长发育创造适宜土壤环境的技术措施。 22、免耕:又你零耕作(zero tillage),是指直接在前茬地上播种,作物播种前和播种后的整个生长期间不采用传统土壤耕作措施进行作物生产的一种耕种方式。 23、少耕:在常规耕作基础上尽量减少土壤耕作措施、次数和面积的耕作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热量资源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B 】 A. 纬度北高南低; B. 纬度北低南高; C. 经度低高西高; D. 海拔低高高低。 2、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方向是【 B 】。 A.提高劳动生产率; B.提高土地利用率; C.提高肥料利用率; D.提高资金生产率。 3、在进行作物布局时,应尽可能将每一种作物均安排种植在【 C 】。 A.生态最适宜区; B.生态次适宜区; C.生态经济最适宜区; D.生态经济次适宜区。 4、复种可以增加全年作物产量,提高光能利用率,最主要的是【 C 】。 A.提高光合效率; B.增加光合面积; C.延长光合时间; D.增加光合强度。

农业基础-中国耕作制度区划

中国耕作制度区划 一、综述 我国气候、地形、上壤、作物十分复杂,人多耕地少又是农业的根本特点,因而决定了耕作制度的集约性与复杂性。 (一)历史发展我国黄河流域六七千年前已开始了农业。商代(公元前16世纪至11世纪),实行刀耕火种的撩荒制。西周(公元前11 世纪)后到战国时期,休闲制逐步兴起,总耕地中己有1/3-1/2面积种植作物。秦汉以后,休闲已减少到总耕地1/3以下。唐宋以后,南方农业兴起。清朝开始,人口增加到1亿以上,人均耕地减少到5亩以下,集约耕作制渐渐增多。 (二)1949年以来的变化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耕作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①复种指数增加较多,1949年约为128%,而1978年已达151%。因复种而增加的播种面积3亿多亩。全国实行复种的耕地7亿多亩,约占耕地的1/2,复种播种面积则达全国总播种面积的2/3,它所生产的粮食已占全国3/4以上。可见,复种已是我国耕作制度的突出特点。1978年以后,由于调整结构,复种指数下降,到1983年为146.4%,但到1987 年又回升到151%的水平;②扩大间作套种。我国旱地上历来多间混套作。1949 年以后,混作面积减少,间作,

尤其是套作发展甚快,主要形式是玉米大豆间作、小麦玉米间作、小麦玉米套作、麦棉套作、稻田套种绿肥等。目前,世界上约有复种的耕地面积15亿亩左右,间混套10亿亩左右,我国分别占世界的1/2与1/3。 (三)现状 1949年前,我国南方以单季稻和麦稻两熟为主,双季稻较少(仅6000万亩)。50年代,长江以南改间作稻为前后连作稻,并开始单季稻改双季稻,淮河秦岭以南长江以北则扩大小麦油菜冬种,发展稻麦(油菜)两熟。60年代,双季稻北移至长江流域。到70年代,改两熟为三熟,发展冬闲-稻-稻、油菜-稻-稻、麦-稻-稻、绿肥-稻-稻。双季稻与单季稻播种面积之比接近2:1。1979年,三熟制(包括绿肥-稻-稻在内)面积达1.5亿亩,约占南方稻田面积的一半。近10年来,这种双季稻为主体的三熟制面积略有减少。目前,长江以南(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浙江、皖中南、鄂中南)以双季稻或双季稻三熟制占多数,长江以北、淮河以南以及西南地区则以麦(油菜)稻两熟居多数。 华北平原在1949年以前,以一年一熟与两年三熟(如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为主。1949年以后,随着灌溉面积的扩大,小麦-玉米、小麦-大豆等一年两熟面积扩大。目前,复种指数约150%。棉花在过去以一年一熟为主,近年来麦棉套种两熟在迅速发展。 东北、西北以玉米、春小麦、谷子等一年一熟为主。有少量麦后种植 填闲作物,也有极少量休闲田。 (四)展望随着人均耕地的减少,发展多熟多层种植势在必行。经研究,在2000年前,全国复种指数的可能潜力达到160%上下,约可增加播种面积1.5亿亩。复种的土地不必从头建设,而且投资少见效快,因为这些土地水、热、土、肥条件较好,一亩复种耕地产量往往等于在边远地区开荒的5倍以上。据预测,复种潜力最大的在粤、桂、闽三省,主要是开发冬闲田,约有复种指数50%的潜力,由当前的188%增加到247%;长江中下游(浙、苏、赣、湘、鄂)可从206%发展到223%;西南三省可由170%增加到185%;华北的京、津、冀、鲁、豫从151%增加到158%;西北与东北主要是减少休闲,只局部地区可复种,西北复种指数可由103 %增加到109%,东北由99%增加到102%。此外,各种类型的间套作,立体种植模式可因地制宜推广。当然,间套复种的增加,必须以增加投入,改善农田质量为前提。 二、分区简述 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地域差异性极大、耕作制度多种多样,若只按同一指标逐级分区就难以反映实际情况,故在本区划中采用了分级分类方法。即同一0级带内的一级区划分指标是一致的,但不同0 级带间一级区的具体指标是不同的。在指标中,环境指标主要是热量、水分、地貌、人均耕地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种植制度主要指标是熟制,其次是作物类型。按此,全国共分3个0级带(一熟带、二熟带、三熟带),12个一级区与38 个二级区。各一级区主要特征如下。

耕地分等技术过程

耕地质量分等二Ο一四年十二月

目录 一、项目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目的与任务 (3) 三、工作内容 (4) 四、准备工作与资料搜集 (5) 五、外业补充调查 (6) 六、技术路线与工作流程 (8) 七、工作方法 (10) 八、耕地质量等级成果数据库建设 (22) 九、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成果 (29) 十、工作进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技术方案 一、目的与任务 通过开展基于兴城市土地调查区域的土地调查成果的耕地质量等别成果完善工作,与土地利用现状相衔接,建立耕地质量等别定期调查评价制度、耕地质量等别与产能年度报告制度,为切实加强耕地质量管理和提升耕地资源保障能力提供支撑。 (一)目的 1.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为严格实行耕地补偿制度、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目标、科学核算耕地生产潜力提供依据。分等成果将运用于兴城市土地调查区域划定粮食主产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农用地产能核算及粮食增产规划等方面。 2.科学量化耕地质量及其分布,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准确、翔实的耕地质量数据,为科学量化农用地数量、质量和分布提供依据。 3.基于国家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进行兴城市土地调查区域耕地质量等别划分评定,分等结果在全国、全省范围内具有纵向和横向的可比性。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等别的土地分等系数的修正,可以为耕地占补平衡、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耕地生产潜力核算等提供定量化标准和依据。 4.研究成果客观地反映了农用地自然条件、利用状况和经济价值的优劣差异,为深化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制定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征地区综合地价、促进农村土地流转、解决征地矛盾等提供依据。 (二)任务 根据耕地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对兴城市土地调查区域的全部耕地(主要指旱田、水田和水浇地,暂不包括自然保护区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划定的林地、牧草地及其他农用地。)的质量优劣进行综合、定量评定,并划分等别。 耕地分等成果要求在全省和全国范围内具有可比性。

农作学试题C

农作学试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5月)农学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2分) 1、持续农业 2、作物布局 3、免耕 4、轮作 5、茬口 6、叶日积 7、套作 8、休闲 9、耕作制度10、LER:是指土地当量比,用来衡量间作对土地利用程度的指标。11、复种指数12、生态位13、冠竞争14、轮作15、种植制度16、边际效应是指作物边行的生态条件不同于内行,由此而表现出来的特有产量效益。17、土壤耕作18、生态适应性19、根竞争20、农业资源21、间作22、多熟种植23、农牧结合24、立体种植25、养地制度26、密植效应27、立体种养 二、填空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世界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是指农业、农业和农业阶段。 2.耕作制度包括与两部分。 3.在耕作学中符号“/”表示_____ 。 4.按水旱条件可将耕作制度划分为。 5.间套作复合群体的六种互补效应分别是。 6、在耕作学中符号“‖”表示____ 。 7、是间套作的基本单元。 8、耕作学的研究任务就是。 9、带宽包括各个作物的和。 10、间套作共处期间的“五早”管理技术是指。 11、是种植制度的主要内容与基础。 12、是轮作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茬口。 13、粮食作物中,最主要的是五种作物。 14、土壤培肥途径有、、。 15、在耕作学多熟种植中符号“—”表示__ __。 16、我国最主要的亚热带作物有种,我国最主要的热带作物有。 17、农业结构是指农业内部的比重与关系。 18、耕作制度的分区指标是指。 19、农业自然资源包括等七大类。 20、耕作学的研究对象是。 21、是决定一个地区能否复种的首要条件。 22、耕作制度包括与两部分。 三、单项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下列哪种属于多熟制

耕作学知识点总结

绪论 什么是耕作学? Cropping System & Soil Management;是研究建立合理耕作制度的技术体系及其理论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研究对象:耕作制度。 耕作学的主要特点? 研究对象:耕作制度;耕作制度本身具有系统性、结构性、目标性。 第一章耕作制度原理 基本概念:耕作制度、种植制度、养地制度 耕作制度: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种植制度(Cropping System)+养地制度(Soil Management)。 ★种植制度:农作物组成配置、熟制、种植方式的总称。(考其包含哪些内容)(1)★作物布局: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组成和配置的总称。 组成(结构):作物种类、品种、面积比例; 配置:作物在区域或田地上的分布。 (2)种植方式:包括复种、间作、套种、混作等多熟种植方式;以及轮作、连作。 (3)熟制:即同一块农田上一年之内种植作物的季数。 种什么?种哪里?——作物布局 如何种?何时种?——熟制 茬口衔接、经济效益——种植方式 养地制度:与种植制度相适应;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综合技术体系。 (1)土壤耕作:常规耕作;少免耕、残茬覆盖耕作 (2)农田培肥:土壤水分、养分、有机质管理、平衡 (3)农田保护:土壤侵蚀(风蚀、水蚀)、水土流失控制、农田防护林建设。 二者关系:种植制度是耕作制度的主体、养地制度是耕作制度的基础 从原始农业到现代农业耕作制度经历了哪几个历史阶段? 撂荒——休闲——连年耕种——集约农作制 自然条件是基础,社会需求是动力,用地养地程度提高是内涵 耕作制度的功能? 技术、宏观布局 ★我国耕种制度基本特点、发展方向 方向:集约、高效、可持续 目前趋势: 1、作物结构、复种方式优化,复种指数波动 2、种植模式:高产——高产高效 3、连作面积扩大,单一化加重 4、保护性耕作技术逐渐推广

耕作制度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耕作制度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农业―人类社会赖以发展的基础生产部门,是人类食物、畜牧业饲料以及多种工业原料的给源,它以独特的生产手段与生产方式使农业具有与工业等其它国民经济生产部门迥然不同的性能[1]。揭示农业生产本质,探查农业得以世代绵延和持续发展的共同规律,是建立合理耕作制度的基本任务。我国耕作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一个逐步完善的历史进程,这是农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 1.耕作制度 耕作制度亦称“农作制度”是指一定区域内作物的耕作方式、种植安排及与之配套的技术措施的统称。包括作物的种植方式、程序、轮作、茬口安排、复种休闲、施肥、灌溉等的农田经营管理方式。因地制宜地采用科学的耕作制度, 可以充分地利用和有效地保护土地资源, 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耕作制度逐渐向科学化与系统化方向发展。我国农业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经历了原始耕作制度、传统耕作制度和现代耕作制度3个阶段。丰富和完善的耕作制度是提高土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性战略措施。 1.1耕作制度现状 近些年,现代耕作制度研究不断深入,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巨大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1种植方式在广度和深度上的突破 复种和间作套种是我国现代农业种植方式区别于国外的基本特点。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种植方式集中体现在复种和间套作的突破性进展。例如西南丘陵地区的“麦—玉—豆”新三熟高效种植模式,广西地区的木薯与西瓜、花

生、大豆等作物间作种植模式,华南地区的“菜—稻—菜”多熟高效种植模式,华北地区的“玉米—小麦”轮作种植模式,东北地区的“林粮(经)”间作复合生态种植模式等,对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的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1.2作物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发展 “九五”开展的“区域农业综合开发与中低产田的攻关研究”“持续高效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等,从自然、经济、社会大系统出发,结合当前农业发展的趋势与特点,提出的区域农作制度调整优化理论得到发展和实践应用。针对沿海发达地区、粮食主产区、西部干旱地区及山区、城郊地区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经济区域,应用生产力要素结合及资源优化配置理论,提出了适宜不同区域农作制度持续高效发展的理论、模式及技术体系[2]。 1.1.3土壤耕作制度的优化及发展多种形式的旱作耕作制度 近些年,各地提出一些适应不同生态类型区的土壤耕作技术。例如东北平原地区的深松耕作技术、浅旋耕作技术等,有利于蓄水保墒、提高抗旱能力,南方地区的少免耕技术、土壤轮耕技术等,不仅能促进作物增产,而且能防止土壤流失。半干旱区在强调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的同时,注重增加作物单产和提高农民收入的结合。例如东北地区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内蒙古地区的粮草轮作、甘肃和宁夏地区的砂田耕作制度等。 1.1.4轮作制度向高产高效化方向发展及适于机械化的耕作制度的提升 在轮作制度改革上,各地把高产高效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例如黑龙江垦区的玉米—大豆轮作,在改善了大豆连作障碍的同时,培肥了土壤地力;双季稻地区的稻菜轮作,既有利于双季稻换茬,又能肥田和增加农民收入;稻田的水旱轮作,解决了连续淹水种稻造成的耕层变浅、土壤板结等问题,又达到了节水增产的目的;华南地区的水稻与甘蔗、蔬菜、香蕉的轮作,既改善了土壤的性能,又提高了经济效益。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形成了一批机械化的耕作制度。全面机械化作业是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必由之路,除了技术问题需要研究和试验外,还要改变生产管理(耕作栽培)和育种技术[3]。 另外,耕作制度理论研究也有了新的发展,如关于多熟制、土壤轮耕体系、连作、保护性耕作等问题,并在实践中得到充实和完善。

(整理)附录B全国不同耕作区标准耕作制度

附录B(标准的附录) 全国不同耕作区标准耕作制度 B.1 引言 为使农用地分等定级结果公平、可比、稳定,将全国进行耕作制度分区,并确定各区标准耕作制度。同一地区农用地分等定级按标准耕作制度计算。 B.2 术语与符号 B.2.1 术语 B.2.1.1 耕作制度(farming system):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 B.2.1.2 种植制度(cropping system):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总称。 B.2.1.3 养地制度(soil management system):对农田采取的保护与改善土地生产力的技术体系。 B.2.1.4 标准耕作制度(standard farming system):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水平、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下,有利于生产或最大限度发挥当地土地生产潜力,未来仍有较大发展前景,不造成生态破坏,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并已为(或将为)当地普遍采纳的农作方式。由于各地养地方式难以统一,因此这里的标准耕作制度主要指种植制度。 B.2.1.5 复种(seguential cropping):在同一田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二季或二季以上作物。 B.2.1.6 间作(row inter cropping):在同一田块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方式。 B.2.5 混作(mixed inter cropping):在同一田块上,同期混合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B.2.6 套作(relay cropping):在前季作物生产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B.2.2 符号 B.2.2.1 —表示年内复种 B.2.2.2 ‖表示间作 B.2.2.3 /表示套作 B.2.2.4 →表示隔年 B.3 全国耕作制度分区和标准耕作制度 B.3.1 全国耕作制度分区 根据影响耕作制度的主要环境指标:热量、水分、地貌以及社会经济条件进行耕作制度分区,将全国分为12个一级区和40个二级区(见表B1)。 B.3.1.1 一级区间主要反映水热条件与大的地形地貌差异。

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

耕地质量分级规定的主要内容如下:1.耕地质量分级的范围;2。2.农田质量分类的规范性参考文件;3.耕地质量分级原则;4.农田质量分级技术组织;(五)农业地质定级技术路线;6.农田质量分级的具体内容7.本标准规定了一般原则,准备工作和数据安排,田间补充调查,标准耕作制度和参考作物,包括分级单位的划分,农业土地质量的评估,建立标准的样地系统,汇编,验收,更新,归档和应用成果。本标准适用于县级行政区域内现有的农业用地和适合耕种的未利用土地。它不适用于自然保护区和一般土地利用计划中指定的林地,牧场和其他农业用地。22.农业土地质量分类的规范性参考文件,农业土地质量分类的标准2.1,中华人民共和国GB / T 2260行政区划代码,GB / T 19231-2003基本土地术语2.2,GB / T 2.3 21010-2007年土地利用状况分类,33,农业土地质量分类的原则,3.1农业土地质量分类的原则,3.1综合分析3.2,分层控制原则3.3,主导因素原则3.4,土地收入差异原则3.5,组合原则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3.6,跟踪检查原则33,农业土地质量分类原则,农业土地质量分类原则3.1,综合分析原则:农业土地质量是各种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结果分类应基于综合分析是引起等

级差异的各种相对稳定因素;3.2,分级控制原则:农田分类的目的是建立统一的国家等级序列。实际上,农田分类是在国家,省和县各级进行的。县级分类的结果应在县范围内具有可比性;省级协调和总结的结果应在省范围内具有可比性;国家一级的协调和总结结果应在国家范围内具有可比性;3.3,主导因素原理:农用地分类应基于相对稳定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着眼于对土地质量和土地生产力起重要作用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主要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在分类结果中的作用;33.农业土地质量分类原则,农业土地质量分类原则3.4,土地收入差异原则:农业土地分类应反映自然质量条件,土地利用水平,社会和经济水平差异对区域土地生产力的影响级别5.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农用地分类应基于定量计算。定性分析的结果可用于调整和确定农用土地分类结果,提高农用土地分类结果的准确性;3.6,跟踪检查的原则:在农用土地分类工作中,应对每一步结果进行测试,并进行专家咨询和论证,以确保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4.1。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建立了统一的农业用地分类标准参数体系,包括光温(气候)生产力潜力指数,标准耕作制度和国家成果汇总。4.2。省土地行政主管

我国农作物生产耕作制度现状与问题思考

目录 一、我国农作物生产耕作制度现状 (2) 二、我国农作物耕作制度存在主要问题 (10) 三、农业机械在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中的发展情况 (5) 四、我国农作物耕作制度研究进展 (11)

我国农作物生产耕作制度现状与问题思考 一、我国农作物生产耕作制度现状 耕作制度是作物种植制度与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既包括熟制、作物布局、种植结构与方式、轮连作等,也包括土壤耕作、地力培育、农田保护等。 按照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作物种类与熟制的不同,以及区域特征的相异性,我国耕作制度可粗略分为三个带(即一熟带、二熟带和三熟带)和12个一级区、38个二级区。一熟地区主要是东北、西北地区,华北与西南丘陵旱地;二熟地区主要是华北、西南、江淮、长江中下游、东南丘陵;三熟地区主要是西南盆地,长江中下游、东南及华南水田。 我国农业耕作制度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发 展历程。耕作制度也相应经过了撂荒制、休闲制、连年耕种制和集约农作制等典型阶段。当前,我国耕作制度发展现状如下: 1、东北地力保育、机械化节本增效、“秸秆还田+交替休闲耕作”等模式与技术,为东北平原粮食持续增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2008-2010年在东北平原中部地区玉米田进行了大面积示范推广,其中改垄耕作技术与传统耕作相比有机质3年提高了2.46g/kg,产量提高了10.2%-13.8%,节约成本17-30元/亩;换垄留茬播种技术与传统耕作相比3年产量提高了5%以上,生产成本降低10% 2、西北旱作农区抗蚀减灾农作制模式与技术有效地减少了风蚀

对我国北方土壤侵蚀区农田生产的危害,实现区域农业及生态经济的持续发展。 开发的林农间作综合防控技术体系能够有效减少风蚀,风蚀量与常规耕作相比降低了28.32%,产量较常规耕作提高了27.28%;集成示范的农田地膜覆盖微集水旱减灾模式与技术,大幅度提高了旱地水分利用效率和作物高产稳产能力。 3、西北绿洲灌区将保护性耕作、高效节水技术与产业化经营有效集成到制种玉米、多熟高效农作制模式,显著提高了西北灌区农田可持续利用能力和整体效益。 4、西南丘陵旱地新三熟“小麦/玉米/大豆”模式及技术,成功替代了传统“小麦/玉米/甘薯”模式,在实现增产增收同时,推进了丘陵旱地可持续发展。 与传统“麦/玉/薯”模式的比较,“麦/玉/豆”模式省工省力节约工费100多元,适应西南丘陵地区农村劳动力缺乏的需求,对提升南方大豆生产能力也有积极贡献。2008-2010年累计推广面积达436万亩,获综合经济效益5.36亿元,新增大豆49.27万吨。 5、黄淮海麦玉两熟区小麦-玉米两熟超高产农艺与农机配套、一体化资源高效利用模式与技术,为协调粮食主产区高产与节本增效矛盾提供了新途径。 超高产农艺与农机配套技术2008-2010年累计示范面积40万亩,单产增加6-10%,节本增效80-100元/亩,肥水效率提高12%。

2014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历史试题

2014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历史试题 (开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13.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下列情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可能生活在( ) A .秦国 B .韩国 C .楚国 D .燕国 14.思想活跃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化的表现之一,在诸子百家中,其思想体系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是( ) A .儒家 B .墨家 C .道家 D .兵家 15.科举制度始于隋朝,是我国实行了1300多年的职官制度,下列俗语和诗词,与科举制有关的是( ) 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②风吹金榜落风尘,三十三人名字香 ③“天下英雄尽人吾彀中矣” 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6.小明同学制作了一张知识总结卡片,在卡片的横线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 ) 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②唐朝对外交通发达、长安是陆路交通中心,广州是最大的外贸港口 ③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④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⑤唐太宗创立了三省六部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17.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 ) ①创办军事工业 ②创办民用工业 ③筹划海防 ④培养人才 ⑤改革行政机构,任用维新人士 A .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⑤ 18.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孙中山领导的,发生在1912年 ②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③建立了中华民国 ④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⑤ 19.《2004—2010年全国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l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下列图片中能生动反映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探索历程,已经成为红色旅游区的是(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 南昌起义 遵义会议会址 卢沟桥 赵州桥 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指挥部 ① ② ③ ④ ⑤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20.这组词语:“华清池 兵谏 联共抗日 和平解决 统一战线”反映的是L936年发生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重庆谈判 D .西安事变 21.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下列事件与时间一一对应正确的是( ) ①周恩来亚非会议,求同存异 ②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③中美正式建交 ④中美关系正常化

建立基本烟田保护制度和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

建立基本烟田保护制度和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建立基本烟田保护制度和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 促进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 符云鹏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烟草系) (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 一、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障碍分析 烟叶是烟草行业发展的基础,实现烟叶可持续发展是烟草行业平稳发展的需要,是巩固行业改革成果、有效推进品牌扩张的重要保证,是解决烟草行业“三农”问题 的关键措施. 2004年国家局提出,要把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规划摆到重要议程上来认真研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来保持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烟叶可持续发展”有两层含义:一是烟叶生产自身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二是烟叶生产要立足于持久性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它是烟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但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目前的烟叶生产方式限制了烟叶品质的进一步提高和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部分烟区生态环境不适宜 我国烟叶生产分布区域广泛,气候、海拔、土壤等生态环境因子的复杂性造就了我国烟叶风格的多样性,同时也对烟叶生产提出了挑战。据中国烟叶可持续发展调研报告,我国目前有72%烟叶种植于坡地,缺少覆盖等栽培措施,存在水土流失问题;南方烟区大于20度的坡耕地,年土壤侵蚀量相当于冲失肥沃表土0.8cm,损失大量养分;全国烟区约有23%的土壤PH值不适宜种烟;约21%的耕地海拔偏高不适宜种烟;约有27%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不适宜植烟。 2.基本烟田质量有待改善 基本烟田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两年或两年以上轮作要求,统筹安排宜烟耕地面积的总和。目前我国烟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植烟耕地质量不均衡,相当部分烟地存在质地粘重、结构不良、酸碱不当、营养失调等问题,土壤改良力度不够,影响烟叶内在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二是缺乏基本烟田规划,土地资源利用方式不科学,耕作制度不合理,轮作措施不到位,没有形成以烟为主的耕作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