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高的战争:波音与空客全球竞争内幕》第章争夺市场4

《最高的战争:波音与空客全球竞争内幕》第章争夺市场4

《最高的战争:波音与空客全球竞争内幕》第章争夺市场4
《最高的战争:波音与空客全球竞争内幕》第章争夺市场4

《最高的战争:波音与空客全球竞争内幕》第2章

争夺市场4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最高的战争:波音与空客全球竞争内幕》第2章争夺市场4

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空客和波音之间针对单过道飞机市场的争斗进行得非常猛烈,这主要围绕着空客的A320和波音的737客机家族展开。低成本运营商,如美国的西南航空、捷蓝航空(JetBlue)和欧洲的易捷航空(EasyJet)以及其他航空公司的成功创建加大了两家飞机制造商之间的竞争态势。对波音来说,1998年的公司状况已经开始走向衰败,原因便是自己的老牌忠实客户英国航空公司(British Airways)没有光顾737的生意,而是购买了59架空客的A320和A319(A319是根据A320稍作改造的机型),并且之后还准备对该生产商进行一次同样规模的采购。

从刚开始就一直负责这个订单的空客管理人员克里斯多弗巴克利(Christopher Buckley)说:“这是一则意义重大的新闻,它可以称得上是飞机制造业历史上新的一页,也可能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刊登在世界最重要报纸头版头条上的关于飞机采购的消息。”当然,这么说有些夸张。

英国航空公司的员工中与这次的采购事件联系最紧密的是公司的高级副主管约翰帕特森(John Patterson),他说:“这是一个战略性的决策,也是一个客户对于所要享受的服务的挑选。它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代表着我们的公司与空客在商业关系的建立上取得了突破。我们希望此事能告诫波音和空客,不要再进行没有意义的斗争,而不是让双方对抗的进一步升级。”

然而,英国航空公司高层管理者中11位执行官都认为,这个决策如此重要恰恰就是因为它使得两家公司变得势不两立,波音和空客也是这种看法。从巴克利的表述来看,这场战争是在1998年春天开始的,他当时说:“一架瑞士人的包机飞抵了希斯罗机场,而波音的737-700正停在那里等待它的德国乘客们。双方碰面后,空客的机组成员允许波音的人员查看了A319的机舱内部,还把自己认为很不错的一些设备向对方做了些介绍。这种看似轻松的方式与波音销售团队的粗鲁行为产生了强烈的反差,经常会被空客的员工所采用。”

同一年,捷蓝航空公司也做出了一项惊人之举:它拒绝购买737而选择了A320,最不能接受这一现实的无疑就是波音。捷蓝航空的创建者,也是当时的首席执行官大卫尼尔曼(David Neeleman)在向外界发布这个决定时说道:“与其他同类飞机相比,A320能够让我们为乘客提供更宽敞的座位、更大的放脚空间和行李的存放位置。”捷蓝航空成了第一个使用这种全新机型的低成本运营商。

捷蓝航空所有的员工,包括尼尔曼自己,原本都是打算订购737的,那时他们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好的一款民航客机,很有使用价值。因为西南航空——世界上最好的航空公司就是737最大的采购商,而尼尔曼以前是为这家公司效力的,所以他对737的印象特别深刻。尼尔曼表示:“公司以前的首席财务官约翰欧文(John Owen)在西南航空任职时就钟情于购买737,这对我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时的捷蓝航空对A320一无所知,所有的商业计划里提到的只有737。”

后来我们访问了波音,去了它在西雅图的总部,我们下了大量的订单,而且并不指望能够像别的航空公司一样得到很低的报价,只要求与那些价格不会差太多。我们希望当天就能把生意给定下来。

“波音觉得我们提出的价格太低,对其不屑一顾,所以我们就开始尝试找空客谈谈。那时波音的人嘲笑我们说,‘你不可能愿意买他们那些糟糕的飞机。’而空客的销售人员也觉得我们并不打算采购他们公司的产品,而只是想利用一下他们(以此迫使波音降低737价格)。

“于是我们派了调查小组到一些使用波音飞机的航空公司比如联合航空、美国西部航空(America West)去了解情况。这些公司已经没有一个还会去购买737,而是开始喜欢A320。后来当我们再与波音磋商的时候,他们便开出了比以前低出很多的价格。”但这已经毫无意义了,捷蓝航空已经下定决心把订单交给空客。

波音的这种对客户的生硬态度给尼尔曼的印象很深。这位航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考虑到这一情况后,将两种飞机的性能进行了综合分析,还是对空客的产品给予了肯定。他表示,捷蓝航空认为A320在各个方面的条件都相当不错,可以适应航空公司自身的运输需要。特别是这款飞机宽敞的座位和很高的舒适度让他十分感兴趣:“无疑,这是一款我们需要的机型,这就是我们购买它的原因。”

尼尔曼另外还说道:“波音应该从737开始,将自己的777和空客的各种飞机的优点融入其中。也许这要花费十多亿美元的代价,但如果能把已经使用了20年的陈旧机身样式更换掉还是值得的。”事实上,这种机身样式已经被沿用了30年。

在业界人士看来,空客的产品之所以这次能够被选中,完全是因为波音傲慢自大,不把捷蓝航空这些小客户放在眼里。这种态度在其员工身上完全能够看得出来。

波音经常认为空客凭借政府的资金帮助开出比自己更低的报价,进而赢得了一些订单,很多情况下这一论断也的确属实。有一个案例很好地证明了波音的观点:2002年10月,空客打算向欧洲的一个低成本运营商易捷航空公司销售自己的A319型飞机。易捷航空的财务主管克里斯多弗沃尔顿(Christopher Walton)回忆说:“起初,我们和其他低成本运营商一样,觉得波音的737载客能力很强,这也是从西南航空公司以往的使用情况得知的。但是比较了一下737和A319,我们感觉两者的性能差不多——相对于我们的需要来说。后来,我们购买了A319,因为要将自己业务更多地托付在它身上,就必须给予这款机型充分的信任,相信它能够达到我们的要求,而且事实也证明了我们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

“我们从一个盲目的趋势中脱离了出来。波音以前从来没有真正地把空客看作竞争对手。它们斗争的重点就是价格,价格,还是价格。”沃尔顿也赞成尼尔曼代表的捷蓝航空和其他航空公司对A320的看法,认为这款机型有着更高的舒适度,并能提供更大的

货物存放空间。不过他也表示:“两家飞机制造商不能完全在价格上做文章,它们的眼界应该放得更宽些。”

一个现在已经退休的空客管理者也对这件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场与易捷航空的交易对我们来说很关键,我们必须克服一个很大的障碍——这个低成本运营商想要达到西南航空那样的运营水平,同时还要使用与波音737的性能相媲美的飞机。所以空客必须尽一切努力使自己的价格比波音更低,这样才有可能拿到这批订单。”

事到如今,空客和波音都开始认真地考虑,将这些单过道客机的报价减少40%或者更多。此外,他们还需要根据客户的不同类型来分别进行更进一步的价格让步。

劳动力市场复习资料-自学考试

劳动力市场复习资料 (根据讲课内容整理,准确内容于12月28日下午复习才知道)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是通过劳动力供求双方自愿进行劳动力使用权转让和购买活动的总和。 2、劳动就业: 劳动就业是指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运用生产资料依法从事某种社会劳动,并获得赖以为生的报酬收入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3、实际工资: 实际工资是劳动者得到的货币工资实际能够购买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包括房租、水电、交通、教育等各项支出)的数量。也即剔除了物价影响的名义工资就是实际工资。 简答题: 1、如何理解劳动力市场的含义? 劳动力市场是通过劳动力供求双方自愿进行劳动力使用权转让和购买活动的总和。其含义为: (1)、劳动力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2)、劳动力市场有有形和无形之分。 (3)、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商品的交换场所和空间。 (4)、劳动力市场的基本要素是价格。 (5)、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受多种非市场因素的影响。 2、劳动力市场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具有作为生产要素市场的一般特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五点:市场性、竞争性、开放性、层次性、规范性。由于劳动力要素的特殊性,劳动力市场还有自身的特性,表现在: (1)、劳动力市场的交易关系是契约关系。 (2)、劳动力市场交易受大量非价格因素的影响。 (3)、劳动力市场交易主体地位不对等。 (4)、劳动力市场交易主体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性。 3、社会性因素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如何体现? 社会性因素是指家庭背景、所属阶层、文化、歧视和风俗等。社会性因素对劳动力市场的人员构成、劳动力供求状况和工资水平的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些影响因素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影响劳动力市场的人员构成,另一方面表现为影响劳动力的供求与工资。 另外,歧视也是影响劳动力市场配置的一个重要非经济因素,种族、性别、原有国籍、宗教等方面的差异都有可能引起工资差别,甚至职业差别。 论述题:1、试论述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 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是一般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上的表现,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价格机制所组成。 (1)、供求机制。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的基本要素,供求机制是供求双方矛盾运动的自身协调机制。完善的、原来意义上的供求机制,应该反映劳动力价格(工资)与供求关系的内在联系。一方面,供求关系影响工资。当劳动力供给超过社会需要时,工资会下降,反之亦然。另一方面,工资高低也反过来影响供求。(2)、竞争机制。 竞争机制是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双方优胜劣汰的选择机制,它反映劳动力商品在交换过程中,供求双方互相选择,以及劳动力供应者之间、劳动力需求者之间出于自我利益的考虑进行竞争的有机联系。 (3)、工资机制。 工资机制是劳动力市场竞争过程中的重要的自我制衡机制,它反映在工资变动与供求变动之间相互制约的有机联系和运动。市场经济中,工资是企业衡量人力投入、进行成本核算的依据。工资还是劳动者个人提供劳动能力,按劳动贡献获取劳动报酬,从社会获得消费资料,借以谋生的一种手段。所以,在利益驱动之下,工资水平影响着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也指示着劳动者的择业方向,激励其提高自身素质。 总之,劳动力市场是在价格机制与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自己有序地运行。在三大基本机制的交互作用中,市场运动不断循环往复的进行。 第二章 名词解释: 1、劳动力需求: 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到的劳动量。它是企业雇用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 2、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资率发生变动,将会引起劳动力需求量相应的变动,而此时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就是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 3、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 假设企业劳动力需求有两类:A和B,那么A类劳动力需求变动对B类劳动力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就称为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 第三章 名词解释: 1、劳动力供给: 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主体(家庭或者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劳动力供给者提供一定量劳动时间所愿意接受的工资率称为劳动力供给

人力资源第四章

第三章人力资源规划 回顾 考试要点: ?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人力资源总体规划与各业务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原则、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程序,人力资源规划制定的影响因素; ?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人力资源规划的控制、人力资源规划的评估、人力资源规划的修订; ?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技术(定性预测方法、定量预测方法)、人力资源的供给预测技术(马尔科夫预测法、档案资料分析法、管理者继任模型) 1.1.1 人力资源规划的涵义 ?人力资源规划是组织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进行的人力资源计划管理方式。 ?任务是预测组织发展中人力资源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组织在需要的和需要的获得所需要的人选(包括数量、质量和结构),以实现组织人力资源的,最终使组织与员工的需要都得到满足。 1.2.1 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对组织的贡献 ?人力资源是依组织的战略目标而制定的,是为了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制订的一种规划,它与组织的其他方面的规划如组织的营销、生产、财务等共同构成体系。 ?哪些变化必然导致人力资源供需之间的失衡? 1.2.2 人力资源规划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贡献 ?人力资源规划是的业务基础。人力资源规划的一项基本任务是对组织的进行分析,对员工进行评估与分析。人力资源规划的各项业务将为提供依据。 1.3.1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人力资源规划按照影响的范围,可分为两个层次:即 和。 1.3.2 人力资源的总体规划 ?人力资源总体规划是根据组织战略确定人力资源管理的、、 及,它是连接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桥梁。 1.3.3 人力资源的业务计划 ?调配计划: ?补充计划: ?晋升计划: ?培训开发计划: ?薪酬激励计划: ?职业生涯计划: 2.1.1 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原则 ?与相适应的原则 ?与相适应的原则

第四章-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第四章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第一节人力资源配置 第二节人力资源过剩分析 第三节人力资源不足分析 第四节改善就业格局的对策 第一节人力资源配置 按照经济学原理,就业是将生产的三项资源或者基本要素——自然、劳动、资本——结合在一起,进行有效益的运用。 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除了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各方面的条件外,关键就在于配置的方式。资源的配置可分为自然配置、行政配置、市场配置一种模式。 一、人力资源的配置(考纲1识记 *书P64页 *人力资源的配置类型) 1.人力资源的自然配置。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经济。 2.人力资源的行政配置。即一定的管理者对自己所管辖的资源直接进行配置。从管理模式的角度看,资源的行政配置是一种命令经济、管制经济。 3.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是需要配置的经济资源通过市场的途径而实现结合和配置。 二、市场配置方式存在的缺陷: 1.在供求的结合上还不可能尽善尽美,供或求的信息不可能让对方全面了解,市场配置中双方都有一定的比较选择,由此磨擦性失业就不可避免,而且可能数量较大。 2.市场配置从理论上来说是给供方或需方以充分的选择权利,但是,人力资源供方个体之间有着差异性。 3.市场配置方式会毫不留情地把过剩劳动力排斥出来,推向社会,形成失业大军,这除了会造成社会问题外,也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人力资源的浪费。 三、人力资源配置中的过剩与不足: 1.人力资源的基本状态:资源的不足;资源的过剩 2.不同国家的人力资源状态:(考纲2领会 *书P68页 *不同国家的人力资源的状态) 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大都过剩而资本相对短缺,通常还存在土地和其他物质资源规模狭小的情况。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资本要素富裕,而人力资源则因为人口老化、教育培训时间长和个人择业要求高等,而呈现稀缺状态,即处于供给不足状态。 四、人力资源的供求关系:可分为供过于求、供不应求、供求平衡三种基本类型。(考纲3 领会 *书P68页 *人力资源的供求关系的三种类型)

《劳动经济学》练习题库及答案

《劳动经济学》练习题库及答案本科 1. 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市场及其运行规律的学科。 2. 工资刚性货币工资水平一般没有向下浮动的可能性。 3. 自然失业率劳动力市场既不存在过多的供给,也不存在过多的需求时的失业率。 4. 就业弹性就业率与国民经济增长率变动百分比。 5. 工资指导线政府提出的关于工资增长比重的权威性建议。 6. 统计性歧视因统计标志的缺陷而使部分劳动力承受不公平的失业比重。 7. 家庭生产函数说明市场劳动时间、家务劳动时间、消费结构及余暇时间的相互关系的函数式。 8. 理性经济人市场经济下以自利为原则同时又在一定规则下行为的经济主体。 9. 劳动力生产费用指从母亲怀孕起到把子女培养成为劳动力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10. 内部劳动力市场 指企业中工作岗位上的劳动力供求不通过外部市场,而是通过企业内部原有人员之间进行调剂而实现的一种调整机制。 11. 劳动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在短期分析中,其他生产要素不变,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劳动投入,当等量增加单位劳动投入时,最初会使产量增加,超过一定量时产量开始递减。 12. 劳动力参与率反映一定范围内的人口参加市场性劳动程度的相对数。 13. 余暇时间劳动者在单位时间(24小时)内从事市场性劳动以外的全部剩余时间。 14. 非均衡分析 指在市场不完全竞争、主体非自愿、供求不相等的情况下而又研究市场的大致趋向和稳定状态的分析方法。 15. 职业流动率指某两年中改变职业的就业人数与总就业人数与之比。 16. 补偿性工资差别 对某些职业必须支付较高的工资以补偿不同职业间的非货币差异从而形成的一种职业间的工资差别。 17. 就业结构 指社会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各领域的分布、构成和联系。 18. 磨擦性失业 指由于劳动者在要求就业和获得工作岗位之间存在时间差而形成的失业现象。 19. 最低社会保障制度 指以国家和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而发生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基本生活的制度。 20. 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增加劳动时间可能不会增加工作量,也不会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时间可能不会减少工作量,也不会降低工作效率。换句话说,劳动时间的增长和产量的增加并不总是成正比,而呈现单峰形曲线,增加劳动时间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产量反而会下降,这一规律被称为“帕金森定律”。 二. 判断题 1. 劳动力交换是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结合。正确 2. 失业是价值规律调节劳动力供求的必然现象。正确 3.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组织原理是源于价格或经济关系。错误 4. 人均收入最大化目标的企业存在着让劳动力流动的倾向。错误 5. 从劳动力供给的意愿性看,劳动力供给量即劳动力资源数量不等同于劳动力的实际使用量。正确 6. 道格拉斯——有泽法则认为丈夫的收入越高,妻子的劳动参与率越低。正确 7. 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既有选择性又有流动性,而雇工只有选择性而没有流动性。错误 8. 福利按人而论,所以与劳动者的个人劳动量相关。错误 9. 计划经济假定人具有很高的觉悟,而市场经济假定人是合乎理性的经济人。正确 10. 我国所有的经济资源都是稀缺性的,惟有劳动力资源是相对过剩的。正确 11. 对劳动力市场的一般分析,是劳动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正确 12. 劳动力的生产费用即人力投资的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之和。正确 13. 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式是其供给主体和供给客体分属于不同的劳动者。错误 14. 劳动力价格等于人力资源成本。错误

房地产估价之市场比较法

房地产估价之市场比较法

第四章市场比较法 教学时数:6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市场比较法的基本原理,掌握交易实例的收集与可比实例的选取,掌握估价对象房地产比较修正,掌握市场比较法应用举例与分析 教学重点:交易实例的收集与可比实例的选取 教学难点:估价对象房地产比较修正 教学手段和方法:以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案例教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基本原理 一、市场法的概念 1、市场法又称为市场比较法,交易实例比较法,买卖实例比较法,市场资料比较法,现行市价法等,简称为市场法或者比较法,是指将估价对象房地产与在估价时点的近期发生了交易的类似房地产加以比较对照,对这些类似房地产的成交价格做适当的处理来求取估价对象房地产价值的方法。 2、市场法是房地产估价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很成熟的方法,其本质是以房地产的市场交易价格为导向求取估价对象的价值。 ——类似房地产:在用途、建筑结构、所处

地区等方面,与估价对象房地产相同或相类似的房地产 ——估价对象房地产:一个具体项目中需要估价的房地产 ——前提:交易市场已经形成——比准价格 3、理论依据:替代原理 4、公式:待估宗地价格=比较案例宗地价格×交易情况修正系数×估价期日修正系数×区域因素修正系数×个别因素修正系数 二、适用条件与对象 适用:房地产市场较为发达情况,也就是要在同一地区或同一供求范围内的类似地区中,与估价对象房地产相类似房地产的交易较多时,才是有效方法。 不适用的情况: ——没有房地产交易的地方 ——在农村等房地产交易较少的地区 ——某些类型很少见的房地产,或交易实很少的房地产,如古建筑 ——难以成为交易对象的房地产,如教堂、寺庙 另外,对估价人员要求: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需要进行交易情况,交易日期,区域因素和个别情况的修正) 三、市场比较法的操作步骤 ①搜集交易实例②选取可比实例

劳动力市场学试题1

劳动力市场学 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 1、工资按()分为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1分) A:表现形式 B:分配形式 C:运用方式 D:性质 2、在所有阻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因素中最为基本的制度约束是()(1分) A:户籍制度 B:地方性就业政策 C:城市福利制度 D:社会保障制度 3、财政政策是国家通过选择对经济进行干预,以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对()所作的选择。(1分) A:政府的收入水平 B:政府的转移收入水平 C:政府的支出水平 D: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水平 4、在()条件下,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劳动安全水平与社会最优的保护水平相同。(1分) A:政府监督 B:信息不完备 C:信息完备 D:工会监督 5、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很多,但是其中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是()(1分) A:年龄因素 B:经济因素 C:地域因素 D:爱好因素 6、在解决弱势群体总是的过程中()(1分) A:政府是主导性的力量 B:个人是主导性的力量 C:家庭是主导性的力量 D:社会是主导性的力量 7、农村中人民公社的解体和农民流动自由度的提高形成了农村中的贫困阶层和农民群体。所有这些造就了弱势群体的()(1分) A:同一性

C:同质性 D:单一性 8、在工资率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动是()(1分) A:劳动务需求量的变动 B:劳动力供给的变动 C:劳动力代给量的变动 D:劳动力需求的变动 9、80年代初,在我国作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雏形应运而生的是()(1分) A:职业介绍所 B:职业培训机构 C:劳动服务公司 D:政府就业部门 10、凯恩斯认为解决失业问题最主要的政策手段是()(1分) A:货币政策 B:减少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干预 C:提高工资弹性 D:财政政策 11、在劳动力流动的理论模型中,把经济发展过程的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的是()(1分) A: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B: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C:托达罗模型 D:哈利斯对托达罗模型的修订 12、凯恩斯认为在一国的国民经济中,任何一个时期都有一个唯一决定性的就业量,这一就业量是由()(1分) A:产品市场的均衡决定的 B: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决定的 C: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决定的 D:单一市场均衡决定的 13、下列关于垄断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均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分) A:只存在买方垄断的条件下,劳动力市场会出现短缺的劳动力 B:双边垄断条件下,垄断的工资率和就业量都会大大低于竞争性市场 C:只存在卖方垄断的条件下,可以降低劳动力的雇佣量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D:只存在卖方垄断的条件下,可以降低劳动力价格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14、新古典综合派认为工资对劳动力市场的调节是()(1分) A:滞后的

市场比较法习题

第三章市场比较法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比较法适用的条件;是在同一供求范围内存在着较多的( )。 A.类似房地产的交易 B.相同房地产的交易 C.相关房地产的交易 D.房地产的市场交易 2.搜集交易实例时应注意所搜集内容的( )。 A.相关性和规范化 B.统一性和相关性 C.统一性和规范化 D.统一性和准确性 3.由于房地产的价值量大,成交价格往往采用( )的方式支付。 A.支付定金 B.分期付款 C.一次付清 D.预付房款 4.房地产正常成交价格的形成方式,是( )方式。 A.招标、拍卖 B.合同定价 C.通过市场交易成交 D.买卖双方经过充分讨价还价的协议 5.中国大陆招标、拍卖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价较能反映市场行情,而协议出让价( )。 A.往往偏高 B.往往偏低 C.往往高于或低于市场价 D.也基本与市场价吻合 6.正常成交价,是指在( )应缴纳的交易税费下的价格。 A.买卖双方缴纳 B.买方缴纳 C.卖方缴纳 D.买卖双方各自缴纳自己 7.如估价对象为一宗土地,选取的可比实例的土地面积( )。 A.应与该宗土地的面积相等 B.可大于或小于该宗土地的面积 C.应与该宗土地的面积近似 D.应与该宗土地的面积保持一定差距 8.可比实例的交易类型应与( )吻合。 A.估价目的 B.估价时点 C.估价对象 D.估价方法 9.为抵押、抵债目的的估价,应选取( )的交易实例为可比实例。 A.抵押、抵债 B.类似 C.一般买卖 D.市场实际成交 10.交易实例的成交日期与估价时点相隔( )以上的一般不宜采用。 A.半年 B.1年 C.2年 D.3年 11.选取可比实例的数量,一般要求选取( )的可比,实例即可。 A.5个以上 B.10个以下 C.5—10个 D.3—10个 12.估价中为便于比较,价格以( )为基准。 A.房地产总价 B.房地产单价 C.一次付清 D.分期付款 13.某宗房地产的交易总价款为50万元,其中首期付款20%,余款于半年后和一年后分两期平均支付。假设季利率为1.2%,则在成交日期时一次付清的价格为( )万元。 A.48.60 B.47.90 C.49.20 D.50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意义,特点及借鉴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特点 内部劳动力市场与直接受供求调节的外部劳动市场相比,具有一系列不同特点: 第一,内部市场主要以管理和惯例为调节手段。它是一个科层组织,其人力资源的配置过程完全被纳入到管理规则。与此同时,企业内部特有的惯例与传统作为非正式规则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外部市场则通常是以价格为调节手段。 第二,内部劳动市场的就业合约一般较长,这是其最典型特征。企业在完成初始雇佣后往往通过默契或承诺维系就业关系的稳定性,为职工在企业内提供职业生涯长期发展的机会,一般不轻易解雇员工,即使当经济环境不景气或企业面临经营困难时,也不立即把多余的员工推到社会,而是首先通过一系列内部优化重组的措施来应对。与此相对应,员工通常很少具有流动性或“跳槽”行为。这与外部劳动市场上供求关系的频繁波动形成反差。 第三,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决定机制也具有特点。在这里,工资是与工人的长期绩效相联系,实行所谓“年功工资”的分配制度。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意义 那么,在市场体制下,为什么除了外部市场调节之外,还需要企业内部的劳动力市场呢?这是因为内部劳动力市场可以弥补外部市场的不足,其存在具有客观的效率基础。 首先,内部劳动力市场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既可以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各种招募、筛选与培训成本,又能够弱化因经济当事人的机会主义行为而导致的风险成本。 其次,内部劳动力市场还有利于企业的人力资本开发。在短期的雇佣关系下,企业与雇员都缺乏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原因在于他们担心一旦雇佣关系中断将会使其投资面临损失。而内部劳动力市场增强了雇佣双方长期合作的预期,从而确立了人力投资的有效激励基础。 最后,内部劳动力市场也有助于实现长期激励相容,它通过工作阶梯与内部职位晋升制度、资历导向的薪酬制度等一套长期激励机制,可以确保企业的长期动态效率。 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的启示与借鉴 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在近年来西方经济学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现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劳动经济学与企业理论等方面研究的重大进步,深化了人们对于市场体制下制度安排多样性的认识。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对于当代劳动经济学的贡献,主要在于它从交易成本、合约、非对称信息等新视角出发,集中探讨企业内部的就业制度或劳动合约安排的性质、特点及运作机制,超越了新古典的简单框架,弥补了传统劳动经济理论的空白。它对于企业理

劳动力市场分割:一个文献综述

劳动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L ABOR E CONOMICS AND P UBLIC P OLICY R ESEARCH C ENTER ZHEJIANG UNIVERSITY 工作论文系列 LEPP W ORKING P APERS S ERIES

劳动力市场分割:一个文献综述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黎煦 一、引言 新古典学派作为当代劳动经济学中的主流学派,源自于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以及以19世纪经济学家为代表人物的古典经济学传统。以后,马歇尔,庇古,希克斯,道格拉斯,米歇尔,贝克尔等对此作了重要的发展。该学派对劳动力市场运行的主要观点是:(1)从理论框架来看,强调市场机制和市场性因素在决定工资水平和劳动力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新古典劳动经济理论一般把劳动力市场运行中的其他非市场因素的影响抽去或者视为假定,这些非市场因素包括:法律、企业制度、产权和财富分配等;(2)从市场的本质和劳动力市场运行的机制方面来看:虽然该学派承认劳动力市场具有某些特殊属性,(比如,他们认为由于地理的,生物的,特别是象年龄等因素会导致劳动投入要素之间不能完全替代,而使劳动市场存在某种程度的分割,)但既便如此,他们认为分析产品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的理论模型也同样适用于劳动力市场(认为这些因素的影响受到市场竞争的严格控制)。总之,新古典劳动学派强调竞争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作用,认为工资和劳动力资源主要是由市场性因素决定的。 由于劳动力市场是一个非常复杂,受非经济因素干扰最多的市场,而新古典理论又不能合理地解释工人的报酬差别、失业和歧视等现象,因此频频受到其他学派的攻击和责难,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制度学派。他们认为市场的力量“被软化、限制、甚至被社会及其他非经济性因素所替代”(Richard Lester,1951).该学派认为,制度性因素(如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工会)以及社会性因素(如社会阶层和歧视)会分割劳动力市场,从而形成非竞争性群体,并阻止了劳动力从一个部门向另一个部门的自由流动,因此市场因素在决定工资和劳动力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和效率远不象新古典学派认为的那么理想。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作为制度学派的重要代表,正是在与新古典学派的争论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约翰.穆勒和凯恩斯。他们曾公开反对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力市场具有竞争性质的学说,而倾向于具有非竞争性质的其他学派。(大卫.桑普斯福特,1999)。现代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即SLM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他们认为传统的理论无法解释劳动力市场的许多现实(如贫穷、歧视、与人力资本理论相悖的收入分配等),未能注意到妨碍工人选择的制度和社会因素,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决定劳动力市场职业结构的性质和制度因素的作用。该理论有两个主要特点:(1)劳动力市场不再被视为一个连续的统一体而被分割为几个不同的市场,各个市场有着不同的特点,有着自己分配劳动和决定工资的特点和方式;(2)各个劳动力市场之间是相对封闭的,造成这

劳动力市场学-名词解释

劳动力市场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劳动力需求分析 (1) 第二章劳动力供给分析 (2) 第四章劳动力市场均衡分析 (2) 第五章劳动力流动 (2) 第六章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一体化 (3) 第七章政府对劳动市场的调控与规制 (3) 第八章非正规就业与灵活就业 (4) 第九章劳动力市场中的弱势群体 (4) 第十章公共就业服务 (4) 第十一章劳动力市场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5) 第一章绪论 1.劳动力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某一专业的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双方自愿使用权转让与购买的一系列活动。广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许许多多狭义的劳动力市场综合而成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2.劳动就业:指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运用生产资料依法从事某种社会劳动,并获得赖以为生的报酬收入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3.实际工资:劳动者得到的货币工资实际能够购买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包括房租、水电、交通、教育等各项支出)的数量,即剔除了价格影响的名义工资就是实际工资。 4.劳动力: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指人的劳动力。二是指有劳动能力、从事劳动活动的人,即劳动者。三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者一个部门的劳动者的总合。 5.名义工资:即货币工资,它是以货币数量表示的工资,即根据劳动合同的规定,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 第二章劳动力需求分析 6.劳动力需求: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的劳动量。它是企业雇用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 7.等成本线:是用来表示企业在要素价格给定的条件下,用一定的资金可能购买的劳动和资本两种投入的最大数量界限,它实际上反映了企业实现一定产出水平的成本约束。 8.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相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可变要素的投入而言的,某种不变要素(如资本)和某种可变要素(如劳动力)的持续追加的搭配进行生产活动,一旦当可变要素的数量超过某一水平时,则持续增加的可变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量,也即边际产量会不断减少。 9.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资率发生变动,将会引起劳动力需求

资产评估第四章习题及管案()

同步练习 ??? 一、单项选项题? 1.在用收益法评估土地使用权价格时,总费用不包括是( )。 A.房地产税金B.管理费用 C.利息D.保险费 2.某建筑物建成于1990年1月,为砖混结构一等,耐用年限为50年,残值率为2%。该建筑物2001年1月的重置成本500万元,2001年1月的评估价值接近( )万元. A.400B.392 C.402 D.390 3.随着房地产市场经营化的不断深化,建筑物权利人越来越多地通过改变建筑物的原有功能用途来实现收益最大化。这是建筑物评估原则中的( )。 A.替代原则B.最有效使用原则 C.供需原则D.房地合一原则 4.某种评估方法比较适用于房地产出售、购置、投资决策等经济行为,但受评估人员的知识经验约束较大,主观因素对价格影响较大,这种评估方法是( )。 A.成本法B.收益法 C.市场比较法D.残余估价法 5.建筑物残余估价法从评估原理的角度看,尤其适用于其他方法难以准确判断土地或建筑物的价格的情况,属于( )的一种。 A.成本法B.折现法 C.市场比较法D.收益法 6.使用残余估价法评估建筑物的前提条件是,建筑物()。 A.用途合理B.使用强度合理 C.能获得正常收益D.能获得超额收益 7.位置因素、地形地质因素、面积因素、地块形状因素、土地利用因素都是影响地产价格的因素,它们均属于( )。

A.个别因素B.一般因素C.区域因素D.普通因素 8.计算建筑期利息的工期应按( )计算。 A.合同工期 B.额定工期 C.协商工期D.实际工期 9.收益还原法适用于( )地产。 A.学校、机关、公园等公益性B.租赁或企业用C.医院、文化场所等D.农村宅基地 10.运用最佳使用原则评估房地产的前提条件是( )。 A.土地的非再生性 B.土地位置固定 性C.土地用途广泛性 D.土地利用永续 性 11.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所要修正的因素是()。 A.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B.出让年限、个别因素和市场转让条 件 C.容积率和覆盖率D.特别利害关系和特殊动机 12.假设开发法属于一种()。 A.加和法B.积算法C.类比法D.倒算法 13.某宗地年金收益额为8500元,剩余使用年限为20年,假定折现率为10%,其评估价最有可能为()。 A.85000元B.12631元C.72369元D.12369元 14.国家规定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工业用地使用权最高出让年限为()。 A.70年B.40年C.60年D.50年 二、多项选择题 1.建筑物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具有其特殊的属性,主要表现在( )。 A.固定性B.异质性C.耐久性D.贬值性 2.对房屋建筑物进行评估时,其一般程序包括( )。

《劳动力市场理论》word版

中国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的新解释1 陈广汉李军曾奕2 (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岭南学院510275 ) 内容提要: 中国的民工迁移过程时至今日有许多现象以现有理论无法得到很好的解释。刘易斯二元劳动力理论虽然能够很好地解释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迁移原因及其产业基础,但是却无法解释劳动力市场分割及其工资分化的原因。本文在刘易斯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的民工市场明显可分为非熟练劳动力市场和熟练劳动力(或技术工人)市场。这两种市场有不同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劳动供给曲线,前者正是刘易斯理论所说的无限劳动供给的市场;后者则是缺乏弹性的劳动供给市场。本文运用这个新的理论框架解释了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及其工资决定的机制。 关键字: 民工潮刘易斯二元劳动力理论(非)熟练劳动力市场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出现了“民工潮”现象——指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这被认为是刘易斯劳动力城乡迁移理论的最好印证。然而,劳动力迁移过程发展到今天,有许多重要的现象是现有理论模型无法得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的。 比如说,有调查显示,最近12年来,珠江三角洲民工的月工资只增加了68元(《廉价劳动力并非无限供给珠三角民工荒真相调查》,中华工商时报,2004.10.20);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也表示,“国家统计局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收入的一份调查数据说明该地区的农民工平均月工资只有600元左右,和他们父辈20多年前外出打工时的收益水平相差不大。”这就是说自出现民工潮以 1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004 :本文受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的资助(批准号:01JAZJDGAT004),是“中国二元劳动市场的工资决定与收入分配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陈广汉: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Email: lnscgh@https://www.doczj.com/doc/249130276.html,;曾奕: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生,Email:success@https://www.doczj.com/doc/249130276.html,;李军: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生,Email: limuran1127@https://www.doczj.com/doc/249130276.html,。

房地产估价之市场比较法

第四章市场比较法 教学时数:6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市场比较法的基本原理,掌握交易实例的收集与可比实例的选取,掌握估价对象房地产比较修正,掌握市场比较法应用举例与分析教学重点:交易实例的收集与可比实例的选取 教学难点:估价对象房地产比较修正 教学手段和方法:以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案例教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基本原理 一、市场法的概念 1、市场法又称为市场比较法,交易实例比较法,买卖实例比较法,市场资料比较法,现行市价法等,简称为市场法或者比较法,是指将估价对象房地产与在估价时点的近期发生了交易的类似房地产加以比较对照,对这些类似房地产的成交价格做适当的处理来求取估价对象房地产价值的方法。 2、市场法是房地产估价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很成熟的方法,其本质是以房地产的市场交易价格为导向求取估价对象的价值。 ——类似房地产:在用途、建筑结构、所处地区等方面,与估价对象房地产相同或相类似的房地产 ——估价对象房地产:一个具体项目中需要估价的房地产 ——前提:交易市场已经形成——比准价格 3、理论依据:替代原理 4、公式:待估宗地价格=比较案例宗地价格×交易情况修正系数×估价期日修正系数×区域因素修正系数×个别因素修正系数 二、适用条件与对象 适用:房地产市场较为发达情况,也就是要在同一地区或同一供求范围内的类似地区中,与估价对象房地产相类似房地产的交易较多时,才是有效方法。 不适用的情况: ——没有房地产交易的地方 ——在农村等房地产交易较少的地区 ——某些类型很少见的房地产,或交易实很少的房地产,如古建筑 ——难以成为交易对象的房地产,如教堂、寺庙 另外,对估价人员要求: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需要进行交易情况,交易日期,区域因素和个别情况的修正) 三、市场比较法的操作步骤 ①搜集交易实例②选取可比实例 ③建立价格可比基础④进行交易情况修正 ⑤进行交易日期修正⑥进行区域因素修正 ⑦进行个别因素修正⑧求出比准价格 第二节搜集交易实例 应具有充足的初级资料——尽可能搜集较多的交易实例,是运用此法的先决条件,如果太少,不仅会影响准确性、客观性,甚至会使市场法无法使用。搜集交易实例要日积月累,时刻留意。 一、途径 1、查阅政府资料 2、报刊租售信息 3、以购买者身份与经办人、交易当事人洽谈 4、交易展示会 5、同行相互提供 6、其他途径:如向当事人、四邻、经纪人、房地产登记代理人、金融机构、司法机关等调查了解 二、搜集交易实例的内容

劳动经济理论(不含选择题)

劳动经济理论 选择题20分略 三、名词解释 1、派生需求又称“引致需求”,是由阿弗里德·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的经济概念,是指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意味着它是由对该要素参与生产的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对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自(派生自)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其中该生产要素对这一最终产品会作出贡献,如对轮胎的需求派生自对汽车运输的需求。在劳动经济学中,对劳动力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即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是一种最终产品的需求,它实际上是对产品生产需求所派生和所导引出来的一种需求。因此,在研究劳动经济学问题时,不可能摆脱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来孤立进行劳动经济的分析和研究,即所谓不能就劳动来谈劳动,就劳动力来谈劳动力。(P43) 2、收入效应在保持工资不变(W)的条件下,收入变动(△Y)所引起的工作时数变动(△H)的比例。如果闲暇是正常品,收入效应的符号为负:收入效应=△H/△Y<0。收入效应试图描述收入变化所产生的净影响(收入可能来自各种可能的途径),排除因闲暇价格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也就意味着,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工资率的上升或者非劳动收入的增加而导致劳动者的实际收入的增加,会刺激劳动者增加对闲暇的需求并降低工作时数,这就是收入效应。(P108 & P118) 3、内部收益率法(IRR法)又称内部报酬率法或内含报酬率法,是用内部收益率来评价项目投资财务效益的方法。所谓内部收益率,就是使得项目流入资金的现值总额与流出资金的现值总额相等的利率,换言之就是使得净现值(NPV)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在实际中,计算这种内部收益率时,首先通过使收益的现 值与成本相等,即根据∑ =+ t i i i r B 1 ) 1( =∑ = + n j j n r C 1 ) 1( 求出内部收益率r,即是个人所能接受的最低利息率。然后再 将这种内部收益率r与其他投资的报酬率s加以比较。如果人力资本投资的内部收益率r超过了其他投资的报酬率s,则人力资本投资计划就是有利可图的。(P164) 4、工资歧视是指从事相同工作的员工,一部分人由于非经济个人特征而导致所获工资收入低于另一部分人的现象。最明显的工资歧视就是男女同工不同酬,还有工资支付中的种族歧视现象。例如,雇主支付给女性雇员的工资比其支付给那些与这些女职员处于同一职业、具有相同工作经验、具有相同生产率的男性雇员的工资要低。(P314) 5、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工作类型与寻找工作的人的不匹配所产生的。这种不匹配可能与个人的技能、学历、地理位置或年龄相关。结构性失业表现在技能结构的失衡、文化结构的失衡、区域结构的失衡、年龄结构的失衡等多个方面。其特点有:1)倾向于集中在确定的群体,即那些受技术改变,所在企业衰退或在整个国家内的工作移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的群体。2)失业时间相对较长。3)在结构性失业情况下,市场上同时存在着工作空缺和失业者,甚至从长期看,也不会很容易匹配。(P378) 四、简答题 1、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有哪些?(P341) 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归结起来,可从下述四个角度进行分析: (1)经济增长和发展。①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明显扩大了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农业和非农业劳动人口之间收入的差距上。②城镇经济中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极大扩大了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而国民经济不同产业发展不平衡,也是导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③地区工资差别与地区间在经济增长速度(可用地区人均国民收入衡量)、制造业的发展程度(制造业中的就业人数)、与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地区平均教育水平)等有关。 (2)制度或体制性因素。主要集中表现在行业性垄断经营、制度外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三个方面对工资水平的影响。①行业垄断性经营的形成,既有生产要素占有的初始不平等的原因,也有制度障碍的原因。

浅析市场比较法

浅析市场比较法 市场比较法是将估价对象与较近时期内已经发生交易的类似房地产加以比较对照,从已发生交易的类似房地产的价格,修正得出估价对象房地产的价格的一种估价方法。这里所谓类似房地产,是指在用途、建筑结构、所处地区等方面,与估价对象房地产相同或相似的房地产。 市场比较法是房地产估价最重要、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一种技术上成熟、最贴切实际的估价方法,是以替代原则为理论基础,因此具有现实性和富有说服力,要求房地产市场活跃,能够获得足够的可比实例,因此它更适宜于房地产市场比较发达地区经常性交易的房地产价格的评估。 一、市场比较法的特点 1、具有现实性,有较强的说服力; 2、以替代关系为途径,所求得的价格称“比准价格”; 3、以价格求价格,在不正常市场条件下难以与收益价格相协调; 4、需要估价人员具有较高素质; 5、以替代原则为基础,正确选择比较案例和合理修正交易价格是保证评估结 果准确性的关键; 二、市场比较法的适用条件 1、仅适用于市场比较稳定,有大量丰富交易案例的地区,并且交易案例与待 估地块应有相关性和替代性; 2、有足够数量的比较案例(不少于3个); 3、与待估土地具有相关性和替代性; 4、交易资料的可靠性; 5、交易的合法性。 三、市场比较法的适用范围 从适用条件来看,主要用于房地产市场发达、有充足的具有替代性的房地产交易案例的地区,交易案例甚少或无交易案例的地区则不适用。从评估目的和评估结果的形式来看,可直接用于评估房地产的价格或价值,还可用于评估房地产的租金,以及用于其他估价方法中有关参数的求取。

四、市场比较法的估价步骤 1、调查与选择比较案例; 2、确定价格可比基准; 3、进行交易情况修正; 4、进行估价期日修正; 5、区域因素比较与修正; 6、个别因素比较与修正; 7、其他相关修正:使用年限修正、容积率修正等; 8、确定比准价格。 五、可比实例的选择要求 1、应选择与估价对象处于相同地段或邻近地段的房屋或土地。 2、应与估价对象的用途相同。其中,住宅房屋的可比实例必须用途相同,非 住宅房屋的可比实例应按技术细则的分类与估价对象的类别相同。 3、应与估价对象的建筑结构相同。建筑结构主要指五大类建筑结构,一般分 为:(1)钢结构,(2)钢混结构,(3)砖混结构,(4)砖木结构,(5)简易结构。 4、交易类型应选取一般买卖或租赁的交易实例为可比实例,其交易价格应是 正常市场交易价格。 5、可比实例的成交日期应与估价时点接近,一般应不超过12个月。 6、采用可比实例修正测算确定评估价格的,选用的可比实例的数量应为3个 及以上数量。 7、可比实例为成套房屋的,其价格在适用前应统一修正为标准价格,标准价 格为可比实例所处单元各楼层房屋的平均销售价格。 8、选择的可比实例的成交单价相互间的价格差异一般不应超过±20%,在交 易实例较少的情况下,该价格差异最大不应超过±30%。 9、对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的系数修正每项不得超过±20%,综合系数修正不 得超过±30%。 六、可比实例的取得方式

《劳动经济学》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劳动经济学》练习题库 一. 名词解释 1. 劳动经济学 2. 工资刚性 3. 自然失业率 4. 就业弹性 5. 工资指导线 6. 统计性歧视 7. 家庭生产函数 8. 理性经济人 9. 劳动力生产费用 10. 内部劳动力市场 11. 劳动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12. 劳动力参与率 13. 余暇时间 14. 非均衡分析 15. 职业流动率 16. 补偿性工资差别 17. 就业结构 18. 磨擦性失业 19. 最低社会保障制度 20. 帕金森定律 二. 判断题 1. 劳动力交换是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结合。 2. 失业是价值规律调节劳动力供求的必然现象。 3.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组织原理是源于价格或经济关系。 4. 人均收入最大化目标的企业存在着让劳动力流动的倾向。 5. 从劳动力供给的意愿性看,劳动力供给量即劳动力资源数量不等同于劳动力的实际使用量。 6. 道格拉斯——有泽法则认为丈夫的收入越高,妻子的劳动参与率越低。 7. 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既有选择性又有流动性,而雇工只有选择性而没有流动性。 8. 福利按人而论,所以与劳动者的个人劳动量相关。 9. 计划经济假定人具有很高的觉悟,而市场经济假定人是合乎理性的经济人。 10. 我国所有的经济资源都是稀缺性的,惟有劳动力资源是相对过剩的。 11. 对劳动力市场的一般分析,是劳动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12. 劳动力的生产费用即人力投资的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之和。 13. 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式是其供给主体和供给客体分属于不同的劳动者。 14. 劳动力价格等于人力资源成本。 15. 劳动力市场即买卖劳动者的市场。 16. 劳动力供需均衡是经常的、永久性的。 17. 劳动投入收益理论,是揭示劳动投入与劳动成本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理论。

第三章 市场法 教案

第三章市场比较法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交易情况修正、交易日期修正、区域因素和个别因素修正的公式和应用;熟悉市场比较法的含义及原理,可比实例的选取及价格可比基础的确定等。 [学习方法]:讲述及案例研究 [学习重点、难点]:区域因素、个别因素、交易情况及日期修正内容及计算方法 [时间安排]:4学时 [基本内容]: 3.1市场比较法概述 3.1.1市场比较法概念 市场比较法是将估价对象与估价时点近期有过交易的类似房地产进行比较,对这些类似房地产的已知价格作适当的修正,以此估算估价对象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的方法,采用比较法求得的房地产价格又称比准价格。 [复习房地产估价的技术原则有哪些,思考市场法应用的技术原则是什么?] 市场法基本原理是替代原则(替代原理作用于房地产市场,表现为效用相同、条件相近的房产价格总是相互牵引,趋于一致)该种方法应用的关键是选择类似房地产 [复习与提问:类似房地产的概念,此概念已在第二章做过介绍] 3.1.2市场比较法的基本前提及应用条件 1)基本前提

(1)要有一个活跃的公开市场; (2)公开市场上要有可比的房地产。 2)应用条件 A.房地产市场发达、活跃和完善的地区,有大量市场交易资料(可选取的交易实例应数量充足,一般要求理想的交易实例有10个以上,其中与待估房地产状况最接近的实例要有3~4个) B.交易时间接近:(不超过一年以内) C.成交实例与待估房地产差异小 D.交易实例资料应完整、准确、可靠,各种因素对价格影响易量化 3.1.2市场比较法的基本程序 搜集交易实例-选择可比实例-建立可比基础-交易情况修正-交易日期修正-区域因素修正-个别因素修正-计算比准价格 3.2可比实例的搜集与选取 3.2.1搜集交易实例 1)收集交易实例的途径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他们想到的搜集交易实例的方法后再讲解] (1)查阅政府有关部门的房地产交易登记等资料 如成交价格、交易登记资料,近期政府出让土地价格,公布的基础地价、标定地价和房屋重置价格资料等。 (2)查阅报刊上有关房地产出售、出租广告、信息资料 (3)参加房地产交易会,了解房地产价格行情,搜集价格信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