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的体会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的体会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的体会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的体会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的体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循环水养殖方式的意义

彭卓群(发言提纲)

水产养殖业的集约化生产方式的发展,经历了池塘、开放式流水池和网箱方式等阶段,现在进入工厂化的循环水养殖发展阶段。相比较于前三种方式,工厂化养鱼具有以下一般意义上的优势:

1,降低了对环境和资源的依赖程度。

工厂化养鱼可以定义为封闭的循环水养鱼,即人工控制养殖工厂的环境温度和洁净度,以物理和生物的方法净化并循环使用养殖用水、控制水温水质和水的流量,提供全价配合饲料,使养殖对象全天候的处于更加合适的生长状态。以比较少的土地占有量,水资源占用量和能源消耗量获取更多产量的工业化的养殖方式。

因此,不必与农业的其它行业争地争水,利用有限的资源取得更多的产品;

不必为了气候和水资源到更加偏远的地区养鱼而离城市越来越远,有利于销售和员工队伍的稳定,减少经营管理成本;

不必靠天吃饭,气候的恶化和环境的污染对生产的影响程度降至最低,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更加有保证。

2,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对资源的较少占用、零排污、少量的经过无害化(沼气池技术)处理的有机肥料的排出供给了本系统内的植物种植区利用,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则,顺应了环境保护的发展要求。

从以上意义上来看,工厂化养鱼是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方向。

但是,工厂化养鱼的发展并不理想,国内现有的养鱼工厂多半没有正常运行。分析原因,主要应该是这样几点:

1,缺乏完整的消化吸收,缺乏创新能力。

一个行业的进步有赖于相关的多个行业的共同进步。工厂化养鱼是上个世纪中下叶就从国外引进的技术,从技术特征上说是工业化的设备主导型的高度集约化的养殖模式。在消化吸收和规模化应用上受到了水产业行业能力的限制;引进设备费用高,配套设施投入大,仿造设备水平低,监测和应急系统保障能力差,以及只重视了硬件的引进和仿造,没有重视软件系统的引进和学习。因此,作为水产养殖业,要么等待与相关行业共同进步,要么就只能是结合国情学习这个技术的精髓,在应用的方式上加以改造创新。

2,缺乏环境政策的支撑。

相对于粗放的自然养殖和开放的流水、网箱养殖,工厂化养鱼的企业在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上还是要高得多。但是,前者是以环境容纳能力的透支为代价的,企业的低成本是以社会的高成本为代价的。

在目前国家还没有要求水产养殖业付出环境成本的时候,实行工厂化养殖的企业,在相同产品的市场上,还缺乏竞争力。

3,缺乏产业链的支撑。

实行持续的大规模的工厂化养鱼,企业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还要有产品的高附加值予以支撑。而农产品的高附加值除了要有品种的独特性、技术的独创性之外,还要有加工的深度可发展性,有从繁殖到加工到市场营销的整个产业链的支撑。否则,好的技术也会湮灭在落后的产业模式之中。

本公司工厂化循环水方式相对于一般的工厂化养鱼的优势:

1,技术上有创新。

没有万能的技术,只有在特定的范围内、针对特定生产对象的技术。结合当地气候环境和水源特点,学习国内外成功经验,创建专门用于特定养殖对象的工厂化模式。相对于一般的或者说是经典的国外工厂化模式,本模式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1利用地温稳定水温。例如本地区的地温和地下水温常年为18摄氏度,将养殖池和水处理池全部或者部分建设在地面以下、使用具有保温隔热和调节采光功能的厂房保持和调节室内温度、抽取地下水作补充水源,就可以将养殖水温全年稳定在14--24摄氏度之间。无需另外的能耗。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地理地温和水源条件就可以选择不同的养殖对象。1-2利用设施代替设备。在水处理流程中,加大了沉淀池、生物净化池的分量,省略了过滤机、沙滤缸、蛋白质分离器等设备,既节省了设备购置和运行的投资也提高了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1-3利用种植促进养殖。在养殖水净化过程中,对于硝酸盐和磷酸盐的累积不太好处理,一般通过增加反硝化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加大换水量,同时也加大排污量,以控制盐的含量处在安全水平。这样做的问题是,仍然不能避免对环境的污染;除非再增加排放水的净化系统,可是这样又增加了建设和运行的投资、增加了对资源的消耗。本公司模式,是在水净化过程中增加了植物种植的环节,结合人工湿地无土栽培等阳光大棚种植技术,利用经济类观赏类植物,吸收水中的营养盐类,使养殖过程中的污染物在种植过程中得到资源化利用。既能调节养殖区的环境又完善了水净化环节,真正做到零排污少排放。实践证明,人工湿地的综合净化功能还远不止此,这种仿生态的做法,使养殖净化水更接近于自然,对提高养殖对象的品质有更深远的意义。

1-4将养殖池和净化池建在同一水平面。这是节能降耗的重要措施。通过空气扬液管推动水体低扬程大流量的循环,循环的同时实现曝气增氧。选择风机和调节空气扬液管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和节能降耗水平。

2,有产业链的支撑。

3,可以结合新农村建设予以推广。

工厂化养鱼现状及发展趋势

工厂化养鱼现状及发展趋势 工厂化养鱼,又名循环水养殖,工厂化养鱼是指运用建筑、机电、化学、自动控制学等学科原理,对养鱼生产中的水质、水温、水流、投饵、排污等实行半自动或全自动化管理,始终维持鱼类的最佳生理、生态环境,从而达到健康、快速生长和最大限度提高单位水体鱼产量和质量,且不产生养殖系统内外污染的一种高效养殖方式。应用学科主要为水产学和水产养殖学。使水产养殖过程达到理想状态,形成不受自然条件影响的循环式的高密度养殖方式,是取代传统池塘、流水、网箱、大棚温室等养殖方式的新型工业化生产方式。 1、我国工厂化养鱼的发展概况工 厂化养鱼亦称工业化养鱼,其特点是利用厂房设施及配套的机械仪器设备,高密度、集约化养鱼的一种类型。它立足于海洋环境保护,对养殖水体进行科学净化处理,营造出适合鱼类生长繁殖的良好环境条件,把养鱼置于人工控制状态,实现全年稳产、高产。 我国的工厂化养殖是逐步演进过来的,大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1978年我国开始发展对虾的大规模养殖以来,对虾养殖得到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海水工厂化养殖的概念。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90年代初以鲍鱼工厂化的养殖为代表的模式,对我国的工厂化养殖发生了重要影响,比较典型的是大连市水产研究所创造的工厂化养鲍。第三阶段时开始步入现代化设施的养殖方式,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于1998年建立了海水循环式养殖系统,建设模式比较先进,除生物净化外,还设立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国内工厂化养鱼多数尚处在起步阶段,养鱼工厂的设施配套不完善,科研滞后于生产,工厂化养鱼应具备高溶氧、控温、生态式防病等条件,另外,水质净化技术还比较落后,养鱼水质较差,饲养密度小,饵料系数高,病害频发,直接影响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近年来,以天津市现代渔业技术工程中心为代表的工厂化养殖技术,已经趋于形成配套完善的现代化养鱼工厂,配套设施有生物净化、液态纯氧、臭氧灭菌、高效内循环和水质监控等,可进行高密度养殖生产,在完全封闭式内循环条件下建立了高产高效益的养殖模式。 2、工厂化养鱼的类型

淡水渔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淡水渔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一节淡水渔业的特点 淡水渔业主要是指在淡水水域进行捕捞、养殖以获得淡水水产品以及对这些水产品进行加工的社会生产领域。在我国,随着淡水捕捞自然资源的日益衰减,淡水捕捞业在淡水渔业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减少,加之水产品加工产业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当前的淡水渔业主要是指淡水养殖业。淡水养殖主要是指利用池塘、水库、湖泊、江河以及其他内陆水域(含微咸水),饲养和繁殖水产经济动物(鱼、虾、蟹、贝等)及水生经济植物的生产,是内陆水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养殖的对象主要为适应淡水水域的鱼类及虾蟹类等。 一、池塘养鱼再创辉煌 二、城市渔业方兴未艾 三、宜渔水面潜力巨大 第三节淡水渔业的发展趋势 21世纪的我国淡水渔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充分体现,世界高新技术在渔业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崇尚自然及消费观念的更新等,其必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延伸其产业链。它主要体现在设施渔业、生态渔业、渔业结构调整、休闲渔业、水产品加工、渔业资源增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必然得到加强,使淡水渔业产业得以提升,其经济与社会及生态效益不断提高,并大力促进人与生物、自然环境的和谐与统一,渔业生态系统得到良性循环。

1、设施渔业前景广阔。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竞争日益激烈并达到白热化,特别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高技术的大力推广与应用以及产业化升级,必将影响和带动我国设施渔业的改善和发展。欧美设施渔业如德国、美国等主要是开展工厂化流水或封闭式循环水养鱼,水质调控达到机械化和自动化。美国高密度养殖系统程序控制采用两种自动控制系统:(1)通用控制系统,由微机输入/输出、数据 记录仪和遥控组件构成;(2)工业程序控制系统,由小型计算机和控制软件组成,该网络具16个控制器。两系统可以控制水体溶解氧、pH、温度、湿度、太阳辐射、风速、风向、能耗、电导率、混浊度,还可控制饲料机、泵、阀门、增氧机、空气压缩机等。德国具有自动控制系统和水质理化因子监测网络,并通过增加纯氧、生物净化、沉淀、过滤、曝气、脱氮等设施改良环境,做到循环用水。日本、挪威等国的网箱养鱼技术及设施先进。相对而言,我国的设施渔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整体水平显著提高,池塘高产达8 000 kg/hm2以上,工厂化养鱼、流水养鱼和三网养鱼高出池塘10多倍。机械化方面在原有机械排灌基础上,各种饲料加工机和增氧机械的研制与应用,特别是自动投饲机、挖塘机、清淤机的扩大使用并不断改进与完善,其性能与效率大为提高,也更加实用。在渔业自动化方面,利用微机自动控制增氧机的开与关已获进展,在对水环境理化与生物因子的自动监测和调控上还与国外存在显著差距。目前我国沿海一带工厂化养殖海产品发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的体会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的体 会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循环水养殖方式的意义 彭卓群(发言提纲) 水产养殖业的集约化生产方式的发展,经历了池塘、开放式流水池和网箱方式等阶段,现在进入工厂化的循环水养殖发展阶段。相比较于前三种方式,工厂化养鱼具有以下一般意义上的优势: 1,降低了对环境和资源的依赖程度。 工厂化养鱼可以定义为封闭的循环水养鱼,即人工控制养殖工厂的环境温度和洁净度,以物理和生物的方法净化并循环使用养殖用水、控制水温水质和水的流量,提供全价配合饲料,使养殖对象全天候的处于更加合适的生长状态。以比较少的土地占有量,水资源占用量和能源消耗量获取更多产量的工业化的养殖方式。 因此,不必与农业的其它行业争地争水,利用有限的资源取得更多的产品; 不必为了气候和水资源到更加偏远的地区养鱼而离城市越来越远,有利于销售和员工队伍的稳定,减少经营管理成本; 不必靠天吃饭,气候的恶化和环境的污染对生产的影响程度降至最低,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更加有保证。 2,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对资源的较少占用、零排污、少量的经过无害化(沼气池技术)处理的有机肥料的排出供给了本系统内的植物种植区利用,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则,顺应了环境保护的发展要求。 从以上意义上来看,工厂化养鱼是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方向。 但是,工厂化养鱼的发展并不理想,国内现有的养鱼工厂多半没有正常运行。分析原因,主要应该是这样几点:

1,缺乏完整的消化吸收,缺乏创新能力。 一个行业的进步有赖于相关的多个行业的共同进步。工厂化养鱼是上个世纪中下叶就从国外引进的技术,从技术特征上说是工业化的设备主导型的高度集约化的养殖模式。在消化吸收和规模化应用上受到了水产业行业能力的限制;引进设备费用高,配套设施投入大,仿造设备水平低,监测和应急系统保障能力差,以及只重视了硬件的引进和仿造,没有重视软件系统的引进和学习。因此,作为水产养殖业,要么等待与相关行业共同进步,要么就只能是结合国情学习这个技术的精髓,在应用的方式上加以改造创新。 2,缺乏环境政策的支撑。 相对于粗放的自然养殖和开放的流水、网箱养殖,工厂化养鱼的企业在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上还是要高得多。但是,前者是以环境容纳能力的透支为代价的,企业的低成本是以社会的高成本为代价的。 在目前国家还没有要求水产养殖业付出环境成本的时候,实行工厂化养殖的企业,在相同产品的市场上,还缺乏竞争力。 3,缺乏产业链的支撑。 实行持续的大规模的工厂化养鱼,企业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还要有产品的高附加值予以支撑。而农产品的高附加值除了要有品种的独特性、技术的独创性之外,还要有加工的深度可发展性,有从繁殖到加工到市场营销的整个产业链的支撑。否则,好的技术也会湮灭在落后的产业模式之中。 本公司工厂化循环水方式相对于一般的工厂化养鱼的优势: 1,技术上有创新。 没有万能的技术,只有在特定的范围内、针对特定生产对象的技术。结合当地气候环境和水源特点,学习国内外成功经验,创建专门用于特定养殖对象的工厂化模式。相对于一般的或者说是经典的国外工厂化模式,本模式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工厂化养鱼是现代设施渔业的具体体现之一

工厂化养鱼是现代设施渔业的具体体现之一,是当今最为先进的养鱼方式,具有占地少,单产高,受自然环境影响小,可持续生产,经济效益高,操作自动化等优点。然而,工厂化养鱼又是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需要事前进行科学的分析论证,事中科学管理和事后的科学维护,才能降低风险,创造高效。同时工厂化养鱼又是跨生物、生态、物理、化学、机械、电子等多边学科的系统工程,其基础设施装备现代化是发展工厂化养鱼的最基本条件之一。本文将简要阐述工厂化养鱼基础设施的配置及其功能,旨为抛砖引玉。 一、养鱼车间和鱼池的配置 1?养鱼车间养鱼车间多为双跨、多跨单层结构,跨距一般来9?15米,砖混墙体,屋顶断面为三角形或拱形。屋顶为钢架、木架或钢木混合架,顶面多采用避光材料,如深色玻璃钢瓦、石棉瓦或木板等,设采光透明带或窗户采光,室内照明度以晴天中午不超过1000 勒克斯为宜。 2.鱼池系统鱼池多为混凝土、砖混或玻璃钢结构。底面积一般30?100平方米。如鱼池面积过大,水体不容易均匀交换,投撒的饵料不能均匀分布水面,容易造成池鱼摄食不均。同时,大池周转不便,灵活性较小。如韩国鲆鲽类养殖池多为8米X8米,中国多为6米X6米,鱼池水深一般不超过1米。若养殖游动性较强的鱼类,如鲈、黑裙、美国红鱼等,可适当增加鱼池高度(大于 1.5米),以免使鱼跃出池外。鱼池的形状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八角形、长椭圆形等。长方形池具有地面利用率高、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等优点,以前多被国内外厂家彩;圆形池用水量少,中央积污、排污,无死角,鱼和饵料在池内分布均匀,生产效益较长方形池好,但是对地面利用率不高;目前较为流行的为八角形池,它兼有长方形池和圆形池的优点,结构合理,池底呈锅底形,由池边向池中央逐渐倾斜,坡度为3%? 1 0%,鱼池中央为排水口其上安装多孔排水管,利用池外溢流管控制水位高度。进水管2? 4 条,沿池周切向进水,使池水产生切向流动而旋转起来,将残饵、粪便等污物旋至中央排水管排出,各池污水通过排水沟流出养鱼车间。 二、水质净化系统的配置 工厂化养鱼对水质要求较高,尤其是封闭式循环水养鱼系统,养鱼用水须回收利用,要达到鱼类最佳生活环境的水质要求,必须具有功能完善、运转良好的水质净化系统,这是工厂化养鱼的关键和技术核心。水质净化系统包括沉淀池、过

渔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渔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二)发展特点 1、宜渔水域快速增加,渔业发展潜力显著增强 (1)是全县现有小型以上水库32座(其中:小一型10座、小二型22座),总面积4589.2亩,水库库容量3175万立方米; (2)是正在启动实施白安河、毛竹林等3座小一型水库和詹家湾等4座小二型水库建设,又可以增加水库面积1629亩、新增水库库容量1240万立方米; (3)是构皮滩、大花、格里桥、南江、紫江等5个电站将相继建成,5年内开阳将形成总面积32.12平方公里的淹没区,新增水面48795亩(其中:构皮滩水库—开阳库区40935亩、大花电站—开阳库区2365亩、格里桥电站—开阳库区1757亩、南江电站库区1318亩、紫江电站—开阳库区

2420亩),可新增加库容量19.48亿立方米。5.5万亩大水面为开阳渔业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发展潜力显著增强。 2、池塘、山塘、水库养殖发展步伐加快 近年来,随着渔业养殖比较效益变化,开阳渔业养殖结构逐步调整,从20xx年以前以稻田养殖为主逐步调整为以池塘、山塘、水库养殖为主的结构模式,20XX年,池塘、山塘、水库养殖面积增加到250.47公顷,水产品产量达166吨、占养殖产量的61%,总产量的53%。 3、特种养殖起步,设施渔业从无到有 20xx年,我县申请国开资金实施《开阳花梨田坝大鲵养殖小区养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建大鲵养殖房280平方米、专用养殖池100口、配套饵料鱼养殖池塘1560平方米,饲养大鲵170尾。该小区建设标志着我县特种养殖已起步实施,设施渔业从无到有。此外,通过考察选址,冯三双山、双流三合等地有流水资源,为下一步特种水产养殖开发创造了资源条件。 4、执法力度加强,渔政管理工作有新的突破

全封闭循环海水工厂化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全封闭循环海水工厂化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前言 本规程吸取了全国各地全封闭循环海水工厂化养殖生产方式的先进经验,减少了复杂的工艺流程,其特点为水质净化能力高,病害发生率低,成活率高,工程建设经济实用,生产运行节能降耗,养殖鱼类生长快,达到了稳定高效的目的。 本规程规定了循环海水工厂化养殖的术语、定义、选址、装备、工艺流程、养殖管理、病害防治和收获等。 适用范围:规程适用于全封闭循环海水工厂化养殖生产方式。 第一章引用文件及术语定义 理论正确与否,决定了该生产方式的生命力,只有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循环海水工厂化养殖才能健康发展。 1.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 GB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5052 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57 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NY5071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5153 无公害食品大菱鲆养殖技术规范 NY5275 无公害食品牙鲆养殖技术规范 SC/T2006 牙鲆配合饲料

SC/T2021 牙鲆养殖技术规范 SC/T2031 大菱鲆配合饲料 DB33/T711-2008 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技术规范 2. 术语和定义 参照DB33/T711-2008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2.1工厂化养殖 指利用机械、生物、化学、自动控制、工程控制和企业管理等现代技术装备起来的车间,进行水生动植物集约化养殖的生产方式。 2.2循环水养殖 指对使用过的养殖水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进行无公害化处理后,其水质符合无公害健康养殖的水质标准,对净化后的水反复再利用进行养殖生产。 第二章循环水养殖理念 养鱼先养水,从工艺设计上确保日常管理做到循环系统是生态清洁的生产方式,水质为先,水质为上,使水质成为健康养殖的保障。1.养鱼先养水 水不仅是鱼类的生存环境,还是鱼类的保护屏障,又是病害的传播媒介,从这个意义上讲,水质好鱼类生长快,病害少,成活率高;反之,水质不好,则病原体数量多,病害多,成活率低。因而养鱼必须先养水,符合GB/T1840.7的规定。主要理念有以下几点: 1.1蓄存沉淀

循环水工厂化养鱼技术规范

ICS 65.150 B 51 循环水工厂化养鱼技术规范 Guidelines for fish culture technology in industrial recirculation system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

前言 本标准由浙江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君卓、胡则辉、柴学军、吴祖杰。 Ⅰ

循环水工厂化养鱼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术语和定义、选址、设施设备及工艺流程、养殖管理、病害防治和收获。 本标准适用于海水鲆鲽类工厂化养殖,其它海水鱼类亦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 5052 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0 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NY 5071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T 5153 无公害食品大菱鲆养殖技术规范 NY/T 5275 无公害食品牙鲆养殖技术规范 SC/T 2006 牙鲆配合饲料 SC/T 2021 牙鲆养殖技术规范 SC/T 2031 大菱鲆配合饲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工厂化养殖industrial culture 指利用机械、生物、化学和自动控制等现代技术装备起来的车间进行水生动植物集约化养殖的生产方式。 3.2 循环水recycling water 指对使用过的养殖水,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后,符合无公害健康养殖水质要求,再用于养殖的水。 4 场址、设施设备及工艺流程 4.1 选址 宜选择环境安静、水资源充足、周围无污染源、交通供电便利、公共配套设施齐全的地点,并符合GB/T 18407.4的规定。 取水水源和水质符合GB 11607的规定,养殖用海水符合NY 5052要求。使用海水深井要特别注意海水中的二价铁离子和泥沙含量。 1

论工厂化水产养殖水质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

论工厂化水产养殖水质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 时间:2010-07-10 11:39来源:未知作者:admin 点击: 66次 摘要:随着我国工厂化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水调控系统受到了普遍的重视,本文综述了养殖水质调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各个组成单元的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对未来这项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关键词:工厂化水产养殖,水质调 摘要:随着我国工厂化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水调控系统受到了普遍的重视,本文综述了养殖水质调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各个组成单元的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对未来这项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工厂化水产养殖,水质调控,研究进展 水产养殖业是我国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渔业发展的主要增长点。我国的渔业发展重心由“捕捞为主”向“养殖为主”的转移,促使水产养殖业发生了巨大变化。2001 年中国水产养殖产量达到 2726 万t,比1978 年增长 16 倍,在世界渔业总产量中,养殖的产量占了20%,而我国水产养殖产量约占世界养殖产量的80%[1]。同时,由于水产养殖的不断发展,原来粗放型的养殖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生产的要求。在养殖过程中,因残留饵料、养殖生物的粪便及残体等的腐败,造成养殖水体恶化。这些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的水未加处理就随便排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诱发有害的水华或赤潮,损害养殖生产,甚至使整个生态环境遭到恶化。 1. 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是水产养殖业向现代化、企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养殖方式,实现高密度、高产量和高效率的渔业生产[2]。因其集约化和水质相对容易控制的特点,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美国采用工厂化养殖系统来养殖生物现已逐步形成和发展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技术和设备[3]。丹麦的工业化循环流水式养鱼系统和地下室循环过滤养鱼系统都是高水平的,设备已出口挪威,以色列等国。日本采用循环流水工业化养鱼系统也较早,主要养鲤鱼、鳗鲡等,前苏联,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瑞典也都先后设计生产了各种类型的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系统,用于养殖海、淡水名优鱼类,我国工业化养鱼起步于二十世纪70 年代,是受世界工业化养鱼潮流的影响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而自行设计生产的工业化养鱼系统以80 年代末建立的中原油田养鱼工厂较为著名[4]。刘伟[5]等利用流化床生物滤器循环水养鱼系统进行了培育鲤仔鱼至乌仔的育苗实验。结果表明:鱼苗在10—15万尾/m2的放养密度下,鲤仔鱼在15d内达到了乌仔规格,成活率达到87%。 2. 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中的污染物 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中的污染物主要是未被摄食的残饵、养殖生物的排泄物和分泌物、病原体及其他杂质。最终以悬浮的颗粒物、溶解有机物、氨氮的形式存在,为了使这些污染物的浓度达到养殖生物正常生长繁殖所要求的安全浓度之下,应具备不同的污染物处理单元,以维持整个养殖系统对水质、溶氧、温度及其他水化学参数的需要。 3. 目前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中的主要水处理单元与设备 根据养殖系统的特点和养殖生物对水质的要求,一般情况需要设的处理环节有:(1)去除悬浮颗粒物(粒径>100um);(2)去除微颗粒(粒径<30um)[6];(3)增氧;(4)杀菌消毒;(5)生物法除氨氮;(6)水质调控。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将这些环节组合,来净化养殖用水,现将各个处理环节所涉及到的有关设备及工艺分述如下: 3.1 固液分离去除悬浮颗粒物 在循环水养殖过程中,鱼类的粪便、及其所食饵料的20-60%最终以固体废弃物的形式排入水中,其中,悬浮性固体颗粒物占50% 左右[7],是养殖水体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按照悬浮颗粒物的特性(密度、颗粒的大小) , 又可分为机械过滤和重力分离两种技术[8]。

封闭式循环水工厂化养殖项目工作可行性研究报告材料

全封闭式循环水工厂化养殖车间改建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申报单位: 项目申报时间:

目录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二、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二、项目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 三、项目建议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第三章:建设条件 一、项目概况 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第四章: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一、建设单位概况 二、研发能力 三、企业财务状况 第五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一、市场分析 二、销售策略与营销模式 三、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 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 一、建设任务和规模 二、生产技术方案 三、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 四、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第七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一、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二、资金来源与筹措 三、费用标准及价格依据 四、项目总投资 第八章:财务评价 一、财务评价依据 二、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 三、总成本费用分析 四、盈利能力分析 五、项目盈亏平衡分析 六财务评价结论 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 一、环境影响 二、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三、环境部门意见 第十章:节能减排 第十一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一、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二、项目经营管理模式 三、经营管理措施 四、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第十二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设 一、可行性研究结论 二、存在的问题与建设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全封闭式循环水工厂化养殖车间改建工程 2、建设性质:新建 3、项目建设单位:唐海县兴海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张相敏所有制形式:民营 4、建设地点:河北省唐山市唐海县 5、建设规模:高标准工厂化养殖车间四座,年可生产各种海产品10万斤。 6、建设期限:2012年1月到2014年7月 7、建设内容:全封闭工厂化养殖车间2500平米,60℃热水井一眼 8、项目申报单位: 9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本项目总投资165万元,所有资金全部自筹 10、项目筹措:本项目所需的资金由企业自筹,该企业为民营股份制企业。 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完成后,年可生产海参8000斤,中国对虾苗1亿尾,梭子蟹苗300斤。海参按每斤90计算,产值可达到72万元,中国对虾苗种按每万尾150元计算产值150万元,按利润40%计算,年实现利润88万元。 二、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 1、本项目建设对促进当地养殖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拉动本地农村经济建设具有关键性作用。通过该项目实施可充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的体会

循环水养殖方式的意义 彭卓群(发言提纲) 水产养殖业的集约化生产方式的发展,经历了池塘、开放式流水池和网箱方式等阶段,现在进入工厂化的循环水养殖发展阶段。相比较于前三种方式,工厂化养鱼具有以下一般意义上的优势:1,降低了对环境和资源的依赖程度。 工厂化养鱼可以定义为封闭的循环水养鱼,即人工控制养殖工厂的环境温度和洁净度,以物理和生物的方法净化并循环使用养殖用水、控制水温水质和水的流量,提供全价配合饲料,使养殖对象全天候的处于更加合适的生长状态。以比较少的土地占有量,水资源占用量和能源消耗量获取更多产量的工业化的养殖方式。 因此,不必与农业的其它行业争地争水,利用有限的资源取得更多的产品; 不必为了气候和水资源到更加偏远的地区养鱼而离城市越来越远,有利于销售和员工队伍的稳定,减少经营管理成本; 不必靠天吃饭,气候的恶化和环境的污染对生产的影响程度降至最低,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更加有保证。 2,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对资源的较少占用、零排污、少量的经过无害化(沼气池技术)处理的有机肥料的排出供给了本系统内的植物种植区利用,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则,顺应了环境保护的发展要求。 从以上意义上来看,工厂化养鱼是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方向。

但是,工厂化养鱼的发展并不理想,国内现有的养鱼工厂多半没有正常运行。分析原因,主要应该是这样几点: 1,缺乏完整的消化吸收,缺乏创新能力。 一个行业的进步有赖于相关的多个行业的共同进步。工厂化养鱼是上个世纪中下叶就从国外引进的技术,从技术特征上说是工业化的设备主导型的高度集约化的养殖模式。在消化吸收和规模化应用上受到了水产业行业能力的限制;引进设备费用高,配套设施投入大,仿造设备水平低,监测和应急系统保障能力差,以及只重视了硬件的引进和仿造,没有重视软件系统的引进和学习。因此,作为水产养殖业,要么等待与相关行业共同进步,要么就只能是结合国情学习这个技术的精髓,在应用的方式上加以改造创新。 2,缺乏环境政策的支撑。 相对于粗放的自然养殖和开放的流水、网箱养殖,工厂化养鱼的企业在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上还是要高得多。但是,前者是以环境容纳能力的透支为代价的,企业的低成本是以社会的高成本为代价的。在目前国家还没有要求水产养殖业付出环境成本的时候,实行工厂化养殖的企业,在相同产品的市场上,还缺乏竞争力。 3,缺乏产业链的支撑。 实行持续的大规模的工厂化养鱼,企业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还要有产品的高附加值予以支撑。而农产品的高附加值除了要有品种的独特性、技术的独创性之外,还要有加工的深度可发展性,有从繁殖到加工到市场营销的整个产业链的支撑。否则,好的技术也会湮灭

工厂化养鱼现状及发展趋势

工厂化养鱼现状及发展趋势 张泽周 西南大学水产系重庆荣昌 402460 摘要:工厂化养鱼是当今最为先进的养鱼方式,具有占地少、单产高、受自然环境影响小、可全年连续生产、经济效益高、操作管理自动化等诸多优点,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养殖方式。本综述对工厂化养鱼的现状及发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关键词:工厂化养鱼现状发展趋势 工厂化养鱼,又名循环水养殖,工厂化养鱼是指运用建筑、机电、化学、自动控制学等学科原理,对养鱼生产中的水质、水温、水流、投饵、排污等实行半自动或全自动化管理,始终维持鱼类的最佳生理、生态环境,从而达到健康、快速生长和最大限度提高单位水体鱼产量和质量,且不产生养殖系统内外污染的一种高效养殖方式。应用学科主要为水产学和水产养殖学。使水产养殖过程达到理想状态,形成不受自然条件影响的循环式的高密度养殖方式,是取代传统池塘、流水、网箱、大棚温室等养殖方式的新型工业化生产方式。 1 我国工厂化养鱼的发展概况 工厂化养鱼亦称工业化养鱼,其特点是利用厂房设施及配套的机械仪器设备,高密度、集约化养鱼的一种类型。它立足于海洋环境保护,对养殖水体进行科学净化处理,营造出适合鱼类生长繁殖的良好环境条件,把养鱼置于人工控制状态,实现全年稳产、高产。 我国的工厂化养殖是逐步演进过来的,大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1 978年我国开始发展对虾的大规模养殖以来,对虾养殖得到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海水工厂化养殖的概念。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90年代初以鲍鱼工厂化的养殖为代表的模式,对我国的工厂化养殖发生了重要影响,比较典型的是大连市水产研究所创造的工厂化养鲍。第三阶段时开始步入现代化设施的养殖方式,江苏

全封闭式循环水工厂化养殖车间改建工程项目实施建议书

全封闭式循环水工厂化养殖车间改建工程项目建议书

目录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二、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二、项目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 三、项目建议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第三章:建设条件 一、项目概况 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第四章: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一、建设单位概况 二、研发能力 三、企业财务状况 第五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一、市场分析 二、销售策略与营销模式 三、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 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 一、建设任务和规模 二、生产技术方案 三、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容 四、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第七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一、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二、资金来源与筹措 三、费用标准及价格依据 四、项目总投资 第八章:财务评价 一、财务评价依据 二、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 三、总成本费用分析 四、盈利能力分析 五、项目盈亏平衡分析 六财务评价结论 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 一、环境影响 二、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三、环境部门意见 第十章:节能减排 第十一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一、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二、项目经营管理模式 三、经营管理措施 四、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第十二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设 一、可行性研究结论 二、存在的问题与建设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全封闭式循环水工厂化养殖车间改建工程 2、建设性质:新建 3、项目建设单位:某水产品养殖法人代表:相敏所有制形式:民营 4、建设地点:某县 5、建设规模:高标准工厂化养殖车间四座,年可生产各种海产品10万斤。 6、建设期限:2012年1月到2014年7月 7、建设容:全封闭工厂化养殖车间2500平米,60℃热水井一眼 8、项目申报单位: 9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本项目总投资165万元,所有资金全部自筹 10、项目筹措:本项目所需的资金由企业自筹,该企业为民营股份制企业。 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完成后,年可生产海参8000斤,中国对虾苗1亿尾,梭子蟹苗300斤。海参按每斤90计算,产值可达到72万元,中国对虾苗种按每万尾150元计算产值150万元,按利润40%计算,年实现利润88万元。 二、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 1、本项目建设对促进当地养殖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

2018年循环水生态养鱼产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

2018年循环水生态养鱼产业项目可 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申请资金、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招商引资、投资合作、政府立项、银行贷款等领域常用的专业文档,主要对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如何实施、相关技术方案及财务效果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

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投资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关联报告: 循环水生态养鱼产业项目建议书 循环水生态养鱼产业项目申请报告 循环水生态养鱼产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多少钱

运用工厂化养殖设备对于整个养殖行业来说意义重大,除此之外,他们还可以提供很多养殖便利,并且降低成本。需要多少钱才能购买到一套合适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相信这是很多人关系的问题。 跟传统土塘相比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优势不言而喻,虽然前期投入成本很大,运行成本也高,觉得无法接受,也觉得不划算。现在我们就好好来算下这笔帐,看哪一种比较划算。以我了解到的信息,租一口塘(按亩计算),一年的租金每个地方不同,加上现在水质普遍不好,越来越难养,存活率跟密度都大幅下滑,而且租金每年都要交。 其实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只是前期投入会大,但这是一次性投入,一套设备正常使用寿命可达二十年以上,平均下来给租一口塘还要便宜,而且还不受天气影响,存活率高了,养殖密度也大了。再减掉一点人工,算起来还是可以盈利不少的。主要的是产量稳定、收入稳定,而且产量随着养殖技术的提升还会增加。 工厂化水产养殖是一种新将传统渔业工业化的养殖模式。它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对水产品进行高密度、集约化生产。经过科学的论证、精心的设计、具有可行性强的运作,实现水产养殖行业低污染、风险低、效益高的效果。 工厂化水养殖模式采用的是室内养殖的工业模式,因此不会受这样的恶劣天气的影响。工厂化水产养殖模式可大量节约用水。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传统水产养殖业在防治病害方面的问题日渐突出。而大量用药的结果不仅导致致病病毒基因突变更难应付,更会造成周边水环境的二次污染。绿色环保、高密度的工厂化水产养殖是现实形势所逼的必然趋势。 上海海圣生物实验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从事水生物养殖设备制造的专业生产型企业,专为各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度身设计、制造水生物实验养殖系统,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生院东海水

工厂化养鱼现状及发展

工厂化养鱼现状及简介 工厂化养鱼,又名循环水养殖,工厂化养鱼是指运用建筑、机电、化学、自动控制学等学科原理,对养鱼生产中的水质、水温、水流、投饵、排污等实行半自动或全自动化管理,始终维持鱼类的最佳生理、生态环境,从而达到健康、快速生长和最大限度提高单位水体鱼产量和质量,且不产生养殖系统内外污染的一种高效养殖方式。应用学科主要为水产学和水产养殖学。 工厂化养鱼是当今最为先进的养鱼方式,具有占地少、单产高、受自然环境影响小、可全年连续生产、经济效益高、操作管理自动化等诸多优点,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养殖方式。一、我国工厂化养鱼的发展概况 工厂化养鱼亦称工业化养鱼,其特点是利用厂房设施及配套的机械仪器设备,高密度、集约化养鱼的一种类型。它立足于海洋环境保护,对养殖水体进行科学净化处理,营造出适合鱼类生长繁殖的良好环境条件,把养鱼置于人工控制状态,实现全年稳产、高产。 我国的工厂化养殖是逐步演进过来的,大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1978年我国开始发展对虾的大规模养殖以来,对虾养殖得到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海水工厂化养殖的概念。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90年代初以鲍鱼工厂化的养殖为代表的模式,对我国的工厂化养殖发生了重要影响,比较典型的是大连市水产研究所创造的工厂化养鲍。第三阶段时开始步入现代化设施的养殖方式,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于1998年建立了海水循环式养殖系统,建设模式比较先进,除生物净化外,还设立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国内工厂化养鱼多数尚处在起步阶段,养鱼工厂的设施配套不完善,科研滞后于生产,工厂化养鱼应具备高溶氧、控温、生态式防病等条件,另外,水质净化技术还比较落后,养鱼水质较差,饲养密度小,饵料系数高,病害频发,直接影响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近年来,以天津市现代渔业技术工程中心为代表的工厂化养殖技术,已经趋于形成配套完善的现代化养鱼工厂,配套设施有生物净化、液态纯氧、臭氧灭菌、高效内循环和水质监控等,可进行高密度养殖生产,在完全封闭式内循环条件下建立了高产高效益的养殖模式。 二、工厂化养鱼的类型 陆上工厂化养鱼形式多样,主要有普通流水养鱼、温流水养鱼和循环流水养鱼三种类型。普

工厂化养殖循环水控制系统设计

工厂化养殖循环水控制系统设计

目录 摘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Abstrac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I 第一章绪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1利用PLC设计工厂化养殖循环水控制系统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2利用PLC设计工厂化养殖循环水控制系统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4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二章工厂化养殖的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1工厂化养殖的发展历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2工厂化养殖循环水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3工厂化养殖的水质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4工厂化养殖的发展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5本章小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第三章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3.1控制系统设计的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3.2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3.3控制系统的原理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3.4控制系统的工艺流程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3.5本章小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第四章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4.1可编程控制系统与继电控制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4.1.1继电器控制的优点和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4.1.2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的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4.2PLC设备选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4.2.1 PLC选型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4.2.2 PLC机型的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4.3变频器的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4.4 水位传感器的选择及PID算法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4.4.1 水位传感器的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4.4.2 水位PID算法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4.5 消毒方法的比较及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4.6 溶解氧传感器的选择及PID控制参数的设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4.7 固体废物去除设备的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4.8 输入/输出点数分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4.8.1输入/输出点数的估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4.8.2 输入/输出分配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4.9本章小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第五章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5.1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语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5.1.1 STEP 7简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5.1.2 PLC程序设计的常用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