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史学导论复习资料

史学导论复习资料

史学导论复习资料
史学导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史学导论

《史学概论》的性质与任务

史学概论是史学中一个新兴的分支学科,它不是直接考察客观的历史过程,而是以人类认识历史的主体活动、特别是历史学家认识历史的活动为研究对象。

其任务是从历史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出发,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成就,将人类认识历史的主体活动作为客观存在,系统地研究它的一般过程、主要特征、基本规律,确定现代史学发展的途径,推动历史研究活动和整个历史学进一步科学化与社会化,更加有效地发挥其积极的社会功能。

第二章历史认识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历史认识的结构

一、知识论

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又称知识论。

二、介绍古今中西关于历史认识论的有关学说。

人的意识能否正确地或客观地认识社会历史?

1)人们的意识完全能够达到对历史的客观认识,因为历史是人类创造的,因而人类就一定能够认识历史,并且比认识自然具有更大的优势和精确性。

2)历史认识不可能完全正确、客观地认识历史,因为历史认识必然要受到人们的立场、方法、心理、价值、伦理、宗教、时空等因素的影响。

3)对历史客观性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虽然人类不能正确地或客观地认识历史,但人们在认识的过程中却是在向客观性的认识逼近

三、考察影响历史认识的因素

历史认识的本质:历史事实属于过去,而研究历史的历史学家则属于现在,因此历史学家与其对象——过去之间是互相对立而又互相依赖的。把过去与现在,也就是说,把主体——历史学家与客体——历史事实统一起来则是历史学家的工作。要做好这个工作,历史学家必须克服历史时间间距所造成的主观偏见和曲解,要越过“现在”的障碍以达到客观的历史事实.

历史认识是主体、客体、中介的三者能动统一

历史实际的特点:客观性,不可再现性

历史实际的客观存在:历史实际是已经发生了的事变、过程,它一经发生,就成了不可能更改的既定存在。

历史中介的特征:历史实际的遗留和副产品;选择性:王子与平民;客观性;中介性

历史中介:历史研究只能通过目击者的记录来叙述以往的史事,因此,与对现在的了解相反,对过去的了解必然是“间接”的。然而除了前代留下的史料可供我们思索之外,没有其他办法能使时光倒转。

历史资料的种类:历史文献等文字资料;遗址、遗物;非物质文化,口述历史、传说、风俗等

史料传承与解读:假定过去是A、对过去的所有记载是B、流传下来的记载是C、流传下来且能被解读的记载是D、既流传下来又能被解读且能被史学家搜集到的记载是E ,则A>B>C>D>E

第二节、历史认识的感性、知性与理性认知过程

感性认识: 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片面的、现象的和外部联系的认识。感觉、知觉、表象等是感性认识的形式。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低级阶段。要认识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必须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其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形象性。内容是:现象

理性

1、意思和感性相对,指处理问题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进化原则来考虑的态度,考虑问题、处理事情不冲动,不凭感觉做事情

2、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其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

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内容是:事物的本质。

一、人类社会整体历史认识从感性、知性到理性的过程

1、感性阶段:历史认识者满足于亲身经历或口耳相传事实的记述,历史资料基本上是一鳞半爪的流水帐式的片段记录,历史实际只显示了若干个别的表象的方面。即“原始的历史”

2、知性阶段:人们对历史已不满足于先前的感性直观的了解,而要求比较完整地了解历史沿革的全过程,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对历史作出价值判断,从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中获得鉴戒。即“反省的历史”

3、理性阶段:历史资料比之先前范围大大扩展;要求对历史的内在联系、内在规律作深入的了解。即“哲学的历史”;“科学历史学”

二、具体历史事实被认识的过程

1、感性阶段:从相互矛盾的各种历史资料中清洗出一个个历史事实

2、知性阶段:集合相关的若干被清洗出来的历史事实,以复原历史过程

3、理性阶段:透过历史事实与历史过程探索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与内在规律,提高人们在历史所提供的现实基础上创造新的生活的自觉性。

三、历史认识与“范式”之间的关系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范式”是指特定的理论、观念体系,它包括世界观、信念、理论、方法、仪器等等。它给科学家提供了他们可信赖的观念工具和实用工具,使科学研究成为一种高度自觉的理性活动,但同时又把人们的思路限制在一定的方向上

第三节、历史思维的方式与范围

科学性:历史学家在尽最大的努力来保持对事实的忠实,并力求用曾在自然科学与其它科学中成功地运用了的方法去发现联络各种事实的因果律。

艺术性:历史学家对他所叙述的事件和他所描写的人物应该怀有感情,应当用丰富的想象力将事实像一出戏似地构成一个统一体,再用十分个人化的优美文体表现出来,以便使历

史认识成为广大的非历史学家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史料分析:

一)形象思维:历史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有情感的具体而生动的活动,是活生生的各个个人、各种群体在具体的时间、具体的地点进行具体的活动;没有形象思维,历史认识将无法再现历史过程,认识历史的本质特征;有助于一般成员接受;但不能虚构。

二)逻辑思维: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思维方式。它与形象思维不同,用科学的抽象概念揭示事物的本质,表述认识现实的结果,也叫抽象思维。

主体认识结构;史料的考证与辨析;寻找历史活动自身的内部联系;其范围限定于已经发生的各种事变;不能推理过度。

三)直觉思维:灵感、顿悟。

二、微观、中观、宏观的历史考察

一)微观研究将个别的历史事件和情节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以就事论事弄清事实真相为自己的任务

二)中观研究将一组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以根据时间、空间、内容等弄清它们之间的内外部联系为自己的任务

三)宏观研究将历史发展的全局与整体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以发掘历史的内在联系、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发展趋向为自己的任务

第四节、历史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

一、历史认识真理的相对性

1、人们的历史认识永远不可能达到永恒真理、绝对真理,这首先决定于人自身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与认识的主观性。这种情况贯穿历史研究工作的始终。

1)选题。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所关注的选题,每个学派、每个学者所关注的选题也不相同。

2)搜集与清理历史资料。

3)复原历史过程,对历史演变作出解释,探寻历史过程的内部联系与客观规律,给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发展以一定评价等,均受到认识者知识结构、价值取向、思维方法、个人素质乃至时代风尚、群众情绪、个人或集体利益等因素的制约。

4)历史资料所固有的残缺性、不完善性决定历史认识不能达到绝对真理。

5)历史实际自身的未完成性也决定了人们的历史认识不能达到绝对真理。

2、坚决反对否认历史认识真理性的观点。

1)历史是任人装扮的小姑娘。

2)历史是不可知的。

人的主观能动性固然会使认识活动带有来自主观方面的各种局限,但同时又会给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接近客观真理带来强大的动力。

历史认识活动不能脱离历史资料,历史资料的客观性限制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走向主观主义。

历史认识活动既是一项个人的认识活动,又是一种社会的认识活动,作为一种社会的认识活动,各种不同的个人认识互相制约、互相渗透,可以克服人们所难以避免的主观局限性,使历史认识的客观性获得保障。

事物本身就是无限性与有限性的对立统一。历史实际从它的全部影响和作用的延伸来讲,始终处于未完成状态,但从另一个意义上讲,历史实际之所以成为历史,又正是它已经

完成。因此,人们便有可能通过有限的认识去把握历史实际。

历史实际本身在发展,但人自身的认识能力也在提高。

对于历史的认识尽管有许多困难,但集合整个认识群体、整个社会的考察,人们正在认清越来越多的历史实际问题。

二、历史认识的真理性的检验

1、历史资料方面的检验

重要史料是否缺漏;史料种类;史料考证、诠释

2、科学认识总体方面

真理越辩越明;卓有建树的新成就,经过争论、交流,会为群体所承认;反之,就会为群体所鄙弃、淘汰。

3、社会实践方面的间接检验

股市预测测不准原理

第三章、史学方法论

第一节、历史研究的一般方法

研究历史的方法,是通向历史认识、揭示历史本质的桥梁和手段,它以特定的历史认识论为旨归,通过具体的操作程序和手段去完成对历史及其本质的认识。

还原历史事实,解释历史进程

历史事实的双重含义:

我们通常说的史料,就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

何为“史料学”概括地说,史料学就是关于搜集、分析和运用史料的知识方法和某些领域具体史料的研究。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是历史,它只能通过对史料的解读重现历史实际。从根本上说,史学研究的水平取决于占有史料和分析运用史料的水平,因此史料学是历史学的核心内容。

二、史料的种类:1、文字史料2、实物史料3、口传史料

1、文字资料:

1)经、史、子、集

经部: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

史部: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抄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

子部: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

集部: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诗文评类、词曲类

2)档案类。档案分公、私档案两种。

公家档案,我国早在商周时期就建立了国家档案制度,凡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大事,便记载下来,由专门机构加以保管。

3)地方志类。地方志是记载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的社会生活、历史变迁、地理沿革、风土

人情等情况的书籍。

4)甲骨和金石铭文类。甲骨文是商周时期人们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金文以商周青铜器为主。它们都是研究商周时代的珍贵史料,

5)外国人著述类。外国人有关中国历史的记载中不乏颇有价值者。近代以来,随着中国与国外的交往日益频繁,外国人关于中国的论述也越来越多,成为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资料来源。

2、实物史料

1)现存之实物:村落、住宅、祠堂、寺观、宫殿、纪念碑、道路、古家具等

2)地下之遗存;遗址:;遗物:古器物

3、口传史料

历史传说、民间史诗、乡风民俗、俚语、杂耍、庙会、法事等

三、史料的搜集

文献检索+田野考察

1、充分利用各种工具书。

1)字典、词典类

2)为搜集史料指引线索的目录、索引类。

3)类书等史料汇编。

4)网络检索:中国期刊网、四库全书全文检索

2、分类搜集法

3、追踪搜寻法

此法指的是研究者为搜求某事史料而览读某书时,发现某书提到与该项史事密切相关的另一些史事,或在注引中提到了与该项史事有关的另一些书名或篇名,便追踪寻读有关的史著,循此一直到未见新的踪迹方休。

4、通过平时读书与阅读报刊搜集史料

史料的搜集按照目的性与时空性,不外两种情况,一是在确定选题后,即遵循题目对号入座地搜集专门史料,希翼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史料的搜集问题;另一种是立足于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长远目标,广泛搜集与此有关的各种史料。后一种即属经常性地搜集史料,它需日积月累,甚至要穷毕生之力。

5、通过调查、采访收集口碑史料

口述史学方法也是搜集史料的基本方法之一。至于研究近现代史,对事件当事人进行调查、采访尤其重要。

四、史料的整理

1、按时间先后的整理。在完成史料的分类整理以后,还应当进行史料的分节,即把每一族的史料,以其所表示的史实之先后,加以再编排。如此一来,所突出的便不仅是史料的性质,而且也是它们依次发展的过程了。

2、按空间方位进行整理。即根据历史运动的空间范围和活动区域来安排史料。

3、按性质分门别类的整理。即把从各种书中搜集来的史料,不依其来源,而以其性质加以类别。经过这样的层层分门别类,既显出了史料的一致性,又显出了他们的特殊性。

五、史料的鉴别

1、史料鉴别的重要性

批判的历史学:最天真的警察也知道,取证不能仅仅以人们的证词为依据,尽管他对考证的理论一窍不通。同样,人们也早就知道,不可盲目地轻信所有的史料。

史料的鉴别:梁启超:史料以求真为尚。真之反面有二:一曰误;二曰伪。正误辨伪,是为鉴别。

鉴别史料的原则:鉴别史料之误者或伪者,其最直接之法,则为举出一极有力之反证

2、史料鉴别的方法:史料的鉴别或称考证,归纳起来不外两种:一是外考证,即史书的辨伪与文句的校勘;二是内考证,即对史事的真实性加以鉴别。

1)史书的鉴别:在我国汗牛充栋地古文献中,有不少伪书。伪书的出现,使史料真假难辨,是非不清,这些都为研究者征引史料带来了种种问题,不能不加以注意。伪书的利用;真伪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应客观地衡量伪书的价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利用其可取的一面。

2)史书的校勘

所谓校勘,就是核对勘误的意思,指用不同古书版本和有关的文献资料对某一本书进行校对勘误,目的在于校订古书中存在的字辞、语句上的错误。

“校法四例”:陈垣在《元典章校补释例》中提出:

(1) 对校法。(2) 本校法。(3) 他校法。(4) 理校法。

3)伪事的产生与史实的考证

历代流传下来的历史典籍中,记载的史事与历史事实之间经常存在着程度不同的背离关系,出现伪事。伪事的产生,有多种原因。主要的根源在于史学家的历史观和所处的阶级、社会地位的局限性,使他在史料的取舍、记载的方法和史事的评价上把自己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利益倾向折射到历史记述之中,因而其中掺杂了各种偏见和歪曲。

求源法:考证史事,就要追寻事情的来源。一般说来,同样内容的事情,就要有选择的用时代最早的记载。

本证法:(1)本证。本证又称内证,即是指利用某一书内部的资料发现问题,求得证据,以达到考订史事的目的。

旁证法:即利用本书以外的资料作为依据,对某一史事加以他证或补证,达到考订史事的目的。考据当中有“孤证不立”的原则,如果一个历史论断只有一项证据支持,而没有旁证,则该项论断不能成立。

反证法:即举出有力的反证,以判断是非。梁启超把反证法形象地比喻为“以矛陷盾”。

理证法:前代史事未必皆有记载,或原本有记载而现在亡佚或销毁,或找不到任何证据,需要以学理作为判定是非的标准,这就是理证法。

第二节、计量史学

一、计量史学

历史学的计量方法,是指把数学方法特别是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的一套方法。在西方著述中往往被称为Quantitative Method of History。

1、计量史学研究举例

1)勒·鲁瓦·拉杜里《15至18世纪的朗格多克农民》

2)康拉德和迈耶的《南北战争前的奴隶制经济》

3)福格尔《铁路与美国经济增长》

4)陈春声《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18世纪广东米价分析》

2、功用

1)计量史学方法有助于把传统史学中常见的定性论断中隐含着的模糊的数量判断明晰

化,从而对那些包含着模糊的数量判断的定性论断加以验证,或予以确证,或加以修正,或予以否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论断。这些都对历史学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研究实践表明,计量史学方法在帮助历史研究者探寻普通群众的历史和普通群众的动向在其中起着重大作用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的轨迹和深层奥秘方面,以及在探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历史演变过程和趋势方面,具有其他任何研究方法不能替代的独特功用,也拓宽了史料的来源。

3)促进经济史(包括农业史、工业史、商业史)、社会史(包括人口史、家庭史、妇女史)和心态史、政治史等史学领域,向以研究现实社会为主的各门社会科学和软科学接近和交汇。有利于促进历史问题的研究与现实问题的研究的互相配合和衔接。

3、局限性

1)计量史学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它只涉及历史现象中量的方面,只是从数量关系上帮助揭示事物的性质,并不能代替全部历史研究。

2)计量方法不能单独应用,必须同其他的历史研究方法相结合。

3)计量史学不可能完全排除历史学家的主观因素,以不同理论作指导的历史学家会从不同角度选取自己所需要的史料。

4)计量史学还存在大量尚未解决的理论和技术问题,比较突出的技术问题是研究成果的不可检验性。

第三节、历史的比较方法

1.概念

历史比较研究(Comparative study of history)是通过对不同时间、不同空间条件下的复杂历史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异同,发现历史本质,从而探寻历史共同规律与特殊规律的史学方法。

2、兴起:历史比较研究在专业学科里形成一种比较系统的方法并得到承认,是从法国著名历史学家马克·布洛克开始的。布洛克在1928年发表的《欧洲社会历史的比较研究》一文中,提出了比较完善和系统的比较史学的理论。他认为历史比较研究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对象之间要有一定的类似性,二是要有一定的共同点。而且自己率先在这方面做出了比较重要的贡献,因而被西方史学家称为“比较史学之父”。

3、功用:1)运用历史比较研究法有助于探求统一性和特殊性。

2)运用历史比较研究法有助于促进各个民族和国家人民之间相互了解和理解,有助于消除民族偏见。

3)历史比较研究法有助于促进历史学本身的理论与方法的发展。

4、历史比较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1)可比性原则:

即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时,必须具备共同的基础或联系。如果没有这个共同的基础或联系就不能进行比较,可比性是进行历史比较的先决条件。

2)防止机械类比。

3)历史比较类型:

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

宏观比较与微观比较

4)历史比较的运用程序

第一步,确定可比性主题;

第二步,分别比较可比项各方面的特点、过程与根本属性;

第三步,综合研究材料,比较异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第四步,提出命题假设;

第五步,验证假设,通过比较,说明所提出的新理论的真实性、科学性。

第四节、历史心理学

1、定义

西方历史心理学(心态史学)方法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说明历史进程和社会集团或历史人物的行为,对各种历史现象做出心理学上解释的一种新的史学方法。

2、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当代西方心态史学方法的产生,是以心理学中的一个分支——精神分析学说应用于历史研究为开端的。

3、历史心理学的实践及其局限

重要实践

1、弗洛伊德,1910年,《列昂纳多·达·芬奇及其对童年的一个记忆》;

2、埃里克森,1958年,《青年路德——对精神分析与历史学的研究》;

主要局限:第一,历史心理学方法的理论基础是精神分析学说, 精神分析学说坚持自己的普遍性,不论何时何地都适用,它是“非历史的”。此外,在对人物心理发展的研究中,往往在幼年与成年之间进行推论上的跳跃,缺乏对中间的变化的分析。

第二,与弗洛伊德相比,埃里克森等人无疑更加强调社会文化环境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影响。但是,他们的精神分析解释的基本方式是取决于对一个中心或核心问题的发现,认为一个人的一切行为都出自这个中心或核心问题,仍没有摆脱心理因素决定论。

4、历史心理学的新趋向

(1)由“心理因素决定论”向“外在环境决定论”转变。

(2)方法论的突破。即不再仅仅是将心理学理论作为解释历史现象的史学方法,而把历史上的心理现象本身作为研究对象。

(3)社会学对心理史学的渗透。强调不是心理驱力决定外在现实,而是外在现实决定心理状态。

(4)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史学中的应用。强调了人的认知模式会影响和决定人们的心理和行为。

第五节、口述史学

一)口述史学方法兴起的背景

1、定义

简单地说,口述史学就是搜集、传播口述史料,并以此进行历史研究和历史写作的方法二)口述史学的实践

1、采访者与被采访者心灵上的沟通

2、访谈对象选择中的反差(A权力、地位,上、中、下;B年龄结构,老、中、青、少;C性别结构,男、女;D文化结构,高、中、低)

3、时间造成的困境

4、对研究者严格、高难的要求

(三)、口述史学方法的功用与缺陷

1、功用

首先,口述史学对普通民众的研究有助于以纠正文献史料的偏见,使历史学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进程。

第二,口述史学对普通民众的研究可以增强普通民众的主体意识,从而有助于历史学的教育和启迪功能的实现。

2.主要缺陷

口述史学方法在运用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由于这一方法是建立在人们对以往情况回忆的基础之上的,而回忆的情况往往是难以保证准确的,这里既有因年代久远,记忆不清而出现的失实,也有回忆者因自己的立场、观点所导致的偏颇,如果将这样的口述材料不加分析地运用于历史著作,那将导致历史著作与历史事实的背离,口述史学方法的优势、功用均将无从谈起。

第四章、历史实际的本体论探究

第一节、探索历史本质的艰难历程

1、历史哲学

历史哲学一词是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最早应用的,他指的是人们对于历史不应该只以堆积史实为能事,还应该达到一种哲学的或理论的理解。近、现代的历史哲学一词,一般多用于专指西方唯心主义的历史哲学。至于唯物主义的历史哲学则一般通称为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2. “历史哲学”的论争

主要有两种相互对立的解释

一种将历史实际解释为具有超验性的神或绝对理念的显现过程;

一种将历史实际解释为由自然主义的一般法则所决定。

3.历史哲学的转向

分析的历史哲学就把研究的重点从解释历史事实的性质转移到解释历史知识的性质上面来,即把重点从对历史的形而上学的研究转移到对历史的知识论的研究上面来。

4.历史哲学之用

(1)对于历史实际的本质及其演变规律的认识,直接关系着人们基于历史认识能够在社会实践和人类历史总运动中获得多大程度上的自由。

(2)人类历史本体之谜仍然吸引着历史学家与哲学家去解决。

(3)思维、想象的训练。

二、东方对历史本质的探索

1、诸子百家,儒、道、法

2、经今文学:儒学与阴阳五行、谶纬思想的结合

3、经古文学

4、理学:儒学与佛家及道家思想相汇合

5、经学的重新分化

6、西方史学观念的传入及影响

三、西方对历史本质的探索

一)古希腊、罗马对历史的人本主义认识

二)西方中世纪的“神圣历史”

三)近代西方对历史本质的思考

1、古希腊、罗马对历史的人本主义认识

1)人文主义:它是人类历史的叙述,是人的的事迹、人的目的、人的成功与失败的历史。2)实质主义:历史学不能解释一个行动者是怎样产生的或经历过任何性质上的变化;因为行动者既是一个实质,就永远不可能产生也永远不可能经历任何性质上的变化。

2、西方中世纪的“神圣历史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对历史本质的追寻

一、在积极扬弃人的异化中认识历史本质

异化理论与历史本质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认为,异化是人的生产及其产品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的主要根源是私有制,最终根源是社会分工固定化。在异化中,人丧失能动性,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甚至畸形发展。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达到最严重的程度,必将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消亡以及僵化的社会分工的最终消灭而被克服。

二、唯物主义历史观

1、马克思要求在观察历史时,从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从先前各个世代得到的现成条件,以及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的物质生活条件出发。

2、社会经济形态及社会形态学说

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

3、社会发展动力

马克思发展了阶级斗争学说,使阶级、阶级斗争成为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以及旧的社会经济形态嬗变为新的社会经济的钥匙。

4、历史的分析方法

马克思要求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都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从发展中观察它产生、发展、演化的全过程,给与历史的分析与评价。

5、历史创造的主体:关于创造历史的群众队伍逐步扩大的学说。

6、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创新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问题(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先建立先进的生产关系如社会主义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经济形态演进序列及其规律问题(不同的说法)

如何正确估计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思想文化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现实的个人同社会的关系问题

第三节、西方现代历史哲学理论对历史本质认识的多元倾向

一、韦伯的宗教社会学研究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在本书中,韦伯提出了一个知名的论点:那就是清教徒的思想影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韦伯认为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以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和无限度的积累为目的,以由企业合理组织劳动和生产为手段,两者相结合才产生了资本主义,某些禁欲的新教教派—尤其是喀尔文教派,教义逐渐转变为争取理性的经济获利,以此表达他们受到上帝的祝福。因此新教教义催生了资本主义精神

三种政治支配形式及其演变:魅力型支配(家族和宗教)、传统权威支配(宗主、封建制度、官僚型支配(现代的法律和国家、官僚)

二、汤因比的文明史研究

他对历史有其独到的眼光。其《历史研究》讲述了世界各个主要民族的兴起与衰落,被誉为“现代学者最伟大的成就”。

《历史研究》:文明具有两个特点:第一,都经历起源、生长、衰落、解体和死亡5个发展阶段。第二,文明和文明之间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或称“亲属关系”。在哲学意义上,所有文明社会都是同时代的,也是等价的。汤因比认为,要揭示文明的起源,首先要了解原始社会与文明社会的本质区别,这一本质区别就是模仿方向的不同。由此看来,文明起源的性质就是从静止状态到活动状态的过渡。这种过渡之所以能够实现,既不是由于种族,也不是由于地理,而是由于人类面对某种困难的挑战进行了成功的应战。

三、年鉴学派

年鉴学派,是法国自1929年以来主持、编纂《经济与社会史年鉴》的几代历史学家。这些历史学家反对以兰克为代表的旧的史学传统,主张把新的观念和新的方法引人历史研究领域。他们试图糅合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对历史进行总体的研究。他们的理论不仅震撼了法国的史学界,而且深刻影响了整个现代西方史学的发展。

主要著作:《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规则》、《自杀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验证和揭示假说;揭示不同社会的独特性;发现和提出问题

回溯复原方法:从现代到古代,从已知到未知

创建阶段的特点;一是提倡总体历史学,把研究的触角伸人到人类历史的每一个细节;二是提倡对历史学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广泛应用历史学方法以外的社会学方法、心理学方法、计量方法和比较方法,并注意开拓史料的来源;三是对经济史、社会史和心理史给予足够的重视,其中经济史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启发;四是强调历史学与现实的联系,强调历史学家不断进取的精神;五是用问题史学代替传统的叙述史学,所谓问题史学即不是让史料自己说话,而是史学家带着现实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在语言表达形式上也由描述转向解释和分析。

长时段理论:地理时间、社会时间、个体时间、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结构、局势、事件

四、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当代挑战

1、概念;后现代主义是一场发生于欧美60年代,并于70与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的思潮。其要旨在于放弃现代性的基本前提及其规范内容。

后现代主义则是对现代主义的怀疑,最极端的情况是整个地排斥现代性观点。如果现代主义是寻求永恒真理,那么后现代主义就是对这些永恒真理的怀疑;如果现代主义是寻求知识的明确表征,那么后现代主义认为“知识的状态随着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以及文化进入后现代时代而改变着”。

这样,后现代主义的规定特性就是对现代主义规定特性的排斥,并代之以(1)信仰多元化;(2)全方位地审视技术所带来的结果;(3)审视发展是否总是必然的,“技术发展”可能根本就不是发展。联系到信息技术时代的知识状况,后现代主义是以存在论代替现代主义的认识论,用模拟取代现实。

第五章、历史编纂学

一、史学体例的多样性

1、中国传统史学体例分析

1)古人著书立说的三个层次:述、作、论

2)章学诚史书编纂的层次:纂辑之史、著作之史

3)史书体裁:

刘知几:六家、二体

魏应麟《中国史学史》:三体、四端

述、作、论: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

撰述与记注:撰述欲其圆而神,记注欲其方以智也。

六家:自古帝王编述文籍,《外篇》言之备矣。古往今来,质文递变,诸史之作,不恒厥体。榷而为论,其流有六:一曰《尚书》家,二曰《春秋》家,三曰《左传》家,四曰《国语》家,五曰《史记》家,六曰《汉书》家。

二体:丘明传《春秋》,子长著《史记》

魏应麟《中国史学史》:三体、四端(三体: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

四端:文化史、传记史、学术史、史评)

关于史书体裁的名目:甲、就史书编纂结构而言: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章节体等

乙、就史书的文章体裁而言:述史体、论史体、考史体等

丙、就史书文字特点而言:记言体、记事体

丁、就史书内容而言:典制体、方志体

二、史书编纂结构: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典制体;学案体;章节体

1、西方历史学家对历史编纂体例的看法:

1)历史与编年史: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历史是活的编年史,编年史是死的历史;历史是当前的历史,编年史是过去的历史;历史主要是一种思想活动,编年体主要是一种意志活动

2)一般史与专门史:克罗齐:坚定地反对一般史的学说,主张除了专门史以外并无任何真实的东西。因为在他看来,历史永远是特殊的和专门的。

2、清史编纂体例的讨论与当代史学编纂体例的思考

历史著述:是指历史记录者、研究者、认识者通过对客观历史的记录、描述、研究而成的历史书籍,它是客观历史经过记录者、研究者的主体加工而成的含有主体烙印的历史。

历史记录;史学著作

三、史学编纂的基本原则

1、信史原则

2、历史主义

3、言之有文

4、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5、史法与史意的统一

三、现代科技手段与新型史学体裁

1、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历史学编纂的冲击

2、目前新型史学体裁的探索

3、影视史学

4、多媒体史学

5、历史研究者如何适应新型史学体裁的出现

影视史学是以视觉影像和电影话语表现历史和我们对历史的见解,即探讨、分析如何用视听媒体如电影或电视来表现历史和我们对历史的见解,或者说如何将书写史“翻译”成影视史。

多媒体史学是运用音像、文字等多种媒介物来进行史学编纂的史学方法。

四、现代史学论著书写的基本样式与规范化要求

1、如何提出论文主题

2、如何引用已有研究

3、如何作注解

4、论文的基本架构举例

第六章、历史学家的基本素养

一、历史学家的素养

历史学的结构功能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历史认识论;历史研究方法;历史实际的本体论探究;

史才三长: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

史德;心术:能具史识者,必知史德。德者何?谓著书者之心术也。

社会责任;忧患意识;群体意识

陈寅恪的史学素养与史学成就:国学功底;西学素养;独立人格;主要成就;治史特点

历史学家的群体之学

首先,史学家中专门从事资料编纂、资料考证、史事史实推求、史著撰述等等各有所长者通力合作,分工愈来愈精细的通史研究者、各分科研究者、各个案研究者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互相切磋、互相支持;其次,指史学家与其他学科专家互相交流、互相渗透,取长补短形成跨学科的新型演剧组合;再次,是一批志同道合的历史学家,形成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派,或者形成一个时间长短不等的研究集体,有计划、有组织地分工合作地去完成一项相当规模的研究计划或专门课题。

年鉴学派发展的三个阶段:创建阶段(1929-1945):费弗尔、布洛赫;斯特拉斯堡大学;综合研究讨论会;《经济与社会史年鉴》;注重社会结构的分析

第二阶段(1945-1968):布罗代尔;《经济·社会·文明年鉴》;高等实验研究院第六部(经济和社会科学部);长时段

第三阶段(1968-):勒高夫、拉迪里;正统;社会科学研究院;新史学;长时段;历史人类学;精神状态史;事件史

《项目管理精华》读书笔记

《项目管理精华》读书笔记 图书推荐指数:五颗星 书名:项目管理精华:给非职业项目经理人的项目管理书 作者:科丽·科歌昂,叙泽特·布莱克莫尔,詹姆士·伍德著 下面是书中的部分精华内容。 你也不需要把这份工作想得太复杂,因为项目管理专家解释道,只要保证基本原则正确,就不会出什么大问题,他说,大多数复杂的项目之所以会失败,主要因为项目经理们把眼光都放在复杂的程序上,而忘记了最简单也最重要的事。 因为效率和控制从来都是成反比的,特别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非正式权力来自于领导者的性格和能力,只有在重压下人们才能展现出自己真实的性格。 四个基本行为准则,一,展现尊重。第二先聆听。第三,明确期望,第四,承担责任。 展现尊重,主要体现在,有时他也会给我们一些几乎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他会花时间给我们解释这样做的原因,尊重别人并不意味着放弃尊严。 先聆听,主要体现在,必须克制住说个不停的冲动,缺少倾听,可能会导致同事关系紧张,效率降低,错过学习机会以及判断失误。一定要克制自己,想要不断的说话的欲望,尽可能地倾听,你会发现没有谁是无所不知的项目,不是你一个人的,还是整个团队的,你的工作是管理流程,更重要的是激励团队的热情,来激励来自于你的倾听,而不是说个不停。 明确期望体现在,项目经理的非正式权力,意味着不断向项目成员灌输项目阶段及整体的预期。对角色和目标的预期模糊不清,是导致所有关系恶化的根源。 承担责任体现的,长期以来掩盖真相才是最可怕的。确保所有人都在同一战线上。 项目管理的五大流程,第一,发起。式项目得到正式授权。第二,规划。定义和修正目标。第三,执行。协调人员和资源来执行规划,第四,关于控制,保证目标能够实现,第五,结束。让大家认可项目的成果。 为了每次都能够回答这些问题,你需要遵循下面的步骤,第一,确定所有利益相关方,第二,确定主要利益相关方,第三,有效地对主要利益相关方进行访谈。

史学理论与方法参考阅读书目

史学理论与方法参考阅读书目 1、黎澍主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历史科学》人民出版社1980年。 2、黎澍主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历史人物评价》人民出版社1981年。 3、[德]黑格尔:《历史哲学》(中译本)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4.[英]格鲁内尔:《历史哲学》(中译本)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 5.韩震:《西方历史哲学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 6 张尚仁:《社会历史哲学引论》人民出版社1992年。 7、韩震:《20世纪西方历史哲学》北师大出版社2003年。 8、庄国雄等:《历史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9、[美]威廉?德雷:《历史哲学》(中译本)三联书店1988年。 10.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 11.佘树声:《历史哲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12.田汝康、金重远编选:《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13.张文杰等译:《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 14、葛懋春、姜义华主编:《历史比较研究法》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 15.葛懋春、姜义华主编:《历史计量研究法》山东教育出版1987年。16.[美]雷蒙德?格鲁:《比较历史研究概论》(中译本)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2 年1期。 17.[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18.[苏]茹科夫:《历史方法论大纲》(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19.[波]托波尔斯基:《历史学方法论》(中译本)华夏出版社1989年。20.[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2年。21.[莫]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22.[法]勒高夫:《新史学》(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23.[美]詹姆斯?哈威?鲁滨孙:《新史学》(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97年。24.[美]汤普森:《历史著作史》(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8年。25.[美]伊格尔斯:《欧洲史学新方向》(中译本)华夏出版社1989年。26.[美]伊格尔斯:《历史研究国际手册》(中译本)华夏出版社1989年。27.[英]卡?波普尔:《历史主义的贫困》(中译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28.[美]唐纳德?凯利:《多面的历史》(中译本)三联书店2003年。29.[英]乔治?皮博迪?古奇:《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97年。30.[美]乔伊斯?阿普尔比等:《历史的真相》(中译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31.何兆武:《历史理性批判论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32.李幼蒸:《历史符号学》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 33.蒋大椿:《史学方法论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34.蒋大椿:《唯物史观与史学》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 35.蒋大椿:《史学探渊》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年。 36.[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37.[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38.[法] 迪拉里:《历史学家思想和方法》(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39.袁吉富:《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40.严建强、王渊明:《西方历史哲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

(完整版)一建项目管理个人整理笔记(呕心沥血)

项目管理 一、建设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 本章包含组织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概论、风险管理和建设工程监理等。 (一)建设工程管理的内涵和任务 1.建设工程管理的内涵 ①全寿命周期(3阶段)决策实施,使用,项目立项是决策的标志。决策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定义(具体包括) ②设施管理属于使用阶段。 ③设施管理过程一般可分为前期管理、使用期管理和维修保养管理三个阶段。 2.建设工程管理的任务 ①工程项目管理仅仅涉及实施期。 ②建设工程管理工作是一种增值服务工作,核心任务是为工程的建设和使用(运行)增值(建设包括建设安全、质量、投资、进度) (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项目实施阶段包括设计前的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动用前准备阶段和保修期; 招投标工作分散在前三阶段; 项目实施阶段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管理使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 项目管理的定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项目管理的内涵。(费用进度质量) 设计准备阶段:编制设计任务书 设计阶段: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 施工阶段:施工 动用前准备阶段:竣工 保修阶段 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是项目的目标控制,因此按项目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没有明确目标的建设工程不是项目管理的对象。业主方的项目管理往往是该项目的项目管理的核心。 项目管理五方。(业主设计施工方建设物资供货方建设项目总承包方) EPC属于建设项目总承包方的项目管理 1.业主方、设计方和供货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①业主涉及投资目标、进度目标、质量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实施阶段的全过程。在各阶段的工作任务(三控(投资、进度、质量)三管(安全、合同、信息)一协调(组织和协调)),其中安全管理是最重要的任务。 ②设计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包括设计的成本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以及项目的投资目标。涉及项目实施阶段(主要在设计阶段),任务:与设计有关的(三控(造价、进度、质量)、三管理(安全、合同、信息))一组织协调) ③供货方,目标:成本、进度、质量目标。涉及项目实施阶段(主要在施工阶段,但也涉及设计准备阶段、设计阶段、动用前准备阶段、保修期);项目管理任务也是三控三管一协调。 ④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传统、项目集、项目组合、变更 ⑤设计方项目管理工作涉及项目设计准备阶段至保修期 2.项目总承包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①项目总承包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安全、总投资、成本、进度、质量目标。 ②涉及实施阶段全过程 ③任务:四控三管理一协调(多一个总投资控制) ④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三点)。项目范围管理的定义。 3.施工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①目标:安全成本质量和进度

历史学何以成为科学

历史学何以成为科学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中曾学过这样一段话:“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联系的。”这段话虽然最终被他们删去,但是,这却是对历史学在科学发展中地位的精辟概括。1902年,英国实证主义历史学家、剑桥历史学派重要代表人物柏里在任剑桥大学近代史讲座钦定教授的就职演说《历史科学》中,以如下一句话语作为结束:“历史学是一门科学,不多也不少。”西方著名的兰克学派,就是把历史学作为科学来研究的,主张客观主义和科学方法。实证主义史学家比客观主义的史学主张又前进了一步,认为历史学可以借助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它与心理学、动物学一样,也是一门科学。前苏联科学院院士哈利挈夫在《历史——真理的母亲》一文中说:“历史不仅是真理的母亲,而且是对艺术作品作艺术欣赏的起点,因而再说有形式——从作品原文的历史、生活的历文学的历史,一般的历史到所讨论的问题的历史——历史的态度是我们科学的精神,作为文学批判来说,也是我们科学的论据的根源和独立的美的根源。”历史学被定位为一门唯一的科学,其意义当在这里吧! 历史学的科学要求直接起因于近现代自然科学的激励。科学不仅促成了人类社会的一系列革命性变化,也对人类传统的知识状况形成了猛烈冲击。

曾受尊奉的一些学说理论如今陡显空洞、无聊,凭心而论,改革的冲动和要求至今仍不失其正当性。对于还没有被公认为“科学”的各知识领域来说,科学化成了一句时兴的口号,一种诱人的前景。科学地位毋庸置疑地成了单一的目标。可是为什么一定要科学化,就因为科学的巨大成功吗?一个方面的成功并不意昧着其它方面也能仿此而成功己属老生常谈,而且,我们有无充分理由认定科学能够彻底解决一切人类知识疑难?恐怕只好和大多数人一样相信其能、祈愿其能吧。受惠太多的当代人很容易忽视或有意视而不见一个事实,即科学毕竟还未能完满解决自身领域内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总体上依然处于摸索之中。科学在知识地位上的至尊特权匆匆便得到了假定。比方说在我们国家,一切学科的研究都不分青皂地冠以“科研”之名,致使人们可以心安理得地把诸如文艺创作等方面的理论称之为“科学理论”,适当性和必要性问题仿佛本不存在。科学无论有多么成功,只要还剩下什么没做,就有可能接近于什么也没做。这是一个有益的告诫。革新知识传统并不能作为全部人类知识科学化的正当根据,一者为正当要求,一者却属僭妄之主张——正如科学主义常常被视为的那样。另一因素则是近两个多世纪西方史学的急速发展。专业学科的成形和规模壮大自然而然地导向学科地位的擢升要求。 在现代学科分类体系中,历史学应当归属于人文科学。与人文科学其他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材笔记精华归纳整理

教材结构 第一章信息化基础知识 1、信息化基础知识 2、电子政务 3、企业信息化 4、商业智能 第二章信息系统服务管理 1、信息系统服务管理体系 2、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 3、信息系统工程监理 4、ITIL与IT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审计 第三章信息系统集成专业技术知识 1、信息系统集成简述 2、信息系统建设 3、软件工程 4、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 5、软件架构 6、典型应用集成技术 7、计算机网络知识 第四章项目管理一般知识 1、什么是项目 2、项目的组织方式 3、项目生命周期 4、典型的信息系统项目的生命周期模型 5、单个项目的管理过程 6、项目管理高级话题 第五章立项管理 1、立项管理内容 2、建设方的立项管理 3、承建方的立项管理 4、签订合同

第六章项目整体管理 1、项目整体管理的主要活动和流程 2、项目启动 3、编制项目范围说明书(初步) 4、制定项目管理计划 5、指导和管理项目执行 6、监督和控制项目 7、整体变更控制 8、项目收尾 第七章项目范围管理 1、产品范围与项目范围 2、编制范围管理计划 3、范围定义 4、创建工作分解结构 5、范围确认 6、范围控制 第八章项目进度管理 1、项目进度管理概述 2、活动定义 3、活动排序 4、活动资源估算 5、活动历时估算 6、制定进度计划 7、项目进度控制 第九章项目成本管理 1、项目成本管理概述 2、制定项目成本管理计划 3、项目成本估算 4、项目成本预算 5、项目成本控制 第十章项目质量管理 1、质量管理基础 2、制定项目质量计划 3、项目质量保证 4、项目质量控制

1、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及有关概念 2、项目人力资源计划编制 3、项目团队组织建设 4、项目团队管理 第十二章项目沟通管理 1、项目沟通管理的基本概念 2、沟通管理计划编制 3、信息分发 4、沟通管理对组织过程资产的邮箱 5、绩效报告 6、项目干系人管理 第十三章项目合同管理 1、项目合同 2、项目合同的分类 3、项目合同签订 4、项目合同管理 5、项目合同索赔处理 第十四章项目采购管理 1、采购管理的相关概念和主要过程 2、编制采购计划 3、编制询价计划 4、询价 5、招标 6、合同及合同收尾 第十五章信息(文档)和配置管理 1、信息系统项目相关信息(文档)及其管理 2、配置管理 第十六章变更管理 1、项目变更的基本概念 2、变更管理的基本原则 3、变更管理组织机构与工作程序 4、项目变更管理的工作内容

史学理论书单

《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参考书目 《史通笺注》,(唐)刘知几著;张振笺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 《文史通义校注》,(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上海:商务,1922年) 《历史是什么?》爱德华·霍列特·卡尔(Carr,E.H.)著;吴柱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克罗齐著,傅任敢译,商务印书观1986年 《历史的观念》柯林武德:,何兆武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李振宏,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 《克丽奥之路—历史长河中的西方史学》张广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 《史学导论》姜义华、赵吉惠、瞿林东、马雪萍,陕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 《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的兴起》,柯文著,林同奇译,中华书局1989年 《近九十年史学理论要籍提要》刘泽华主编,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 《计量史学方法导论》Floud,R.,王小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 《计量史学基础——理论与方法》霍俊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法国史学对史学理论的贡献》利科(Ricoeur,Paul)著;王建华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西方历史哲学导论》韩震,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 《历史学家的技艺》布洛赫著,张和声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历史的心镜:心态史学》彭卫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西方史学史》郭小凌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西方史学思想导论》陈勇、罗通秀编着,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 《历史学的思想和方法》杨豫、胡成,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项目管理必备笔记

2011年一级建造师项目管理必备笔记 1、 决策阶段管理的主要任务及包括容?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2、 。 项目管理分: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供货方;建设项目总承包方的项目管理。⑧项目全寿命 3、 组织论?(重点每年必考) 4、 建设工程项目决策、实施阶段策划的主要任务?策划的目的?过程? 5、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是?阶段?属于的畴?包括哪二类?分别由谁编制? 6、 施工总承包与总承包管理?(见附表) 7、 国际上建设工程总承包?采购?设计?业主项目管理?★国际上,项目总承包模式:独立地;设 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组成联合体或合作体,项目结束后联合体或合作体解散;施工单位承接;;设计单位承接★国际上业主方物资采购模式:自行采购;与承包商约定某些物资指定供货商;承包商采购。★设计任务委托模式:设计总负责单位(视需要再委托) ;平行委托多个设计单位。★国际上业主方项目管理方式:自行;委托项目管理咨询公司;共同(在咨询公司委派项目经理领导下工作)。 8、 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程序?★拟定施工方案后才可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施工总进度计 划后才可编制资源需求量计划;★施工的总体部署和施工方案往往可以交叉进行。 9、 动态控制的纠偏措施?(与19、45一同详见附表)(每年必考) 10、 项目目标动态的核心?设计过程与施工过程计划值与实际值?(每年必考) 11、 项目经理的职责和权限?(基本隔年考一个) 12、 ①项目经理是建筑施工企业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工程项目上的代表人②是否担任项目经理, 由企业自主决定。③项目施工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在施工中处于中心地位,对施工负有全面管理的责任④人力资源管理目的:调动所有项目参与人的积极性。 13、 ①建设工程风险包括:组织风险、经济与管理风险、工程环境风险、技术风险。②

《史学理论参考书目》

史学理论经典书目 [中文书目] 1.〔清〕章学诚,《文史通义》 2.〔唐〕刘知几,《史通》 3.〔汉〕司马迁,《史记》 4.杜维运,《中国史学史》(二)(台北:三民,1998) 5.杜维运,《中国史学史》(一)(台北:三民,1993) 6.周佳荣,《中国史学名著概说》(台北:唐山,1989) 7.钱穆,《中国史学名著》(一)(台北:三民,1973) 8.钱穆,《中国史学名著》(二)(台北:三民,1973) 9.麦劲生,《近代史学与史学方法》(台北:五南,2000) 10.王晴佳、古伟瀛,《后现代与历史学》(台北:巨流,2000) 11.杨豫、胡成,《历史学的思想与方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12.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台北:三民书局,1999增订新版) 13.李守常,《史学要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4.于沛主编,《现代史学分支学科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98) 15.王旭东,《史学理论与方法》(合肥:安徽人民初版社,1998)

16.周梁楷等,《史学导论》(台北:国立空中大学,1995) 17.周梁楷,《历史学的思维》(台北:正中,1993) 18.姜义华,《史学概论》(台北:水牛,1992) 19.甲凯,《史学通论》(台北:台湾学生,1985) 20.王尔敏,《史学方法》(台北:东华书局,1977) 21.李家祺,《历史纂述的方法》(台北:台湾商务,1970) 22.姚永朴,《史学研究法》(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53) 23.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商务,1922) 24.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上海:商务,1933) 25.李思纯译,《史学原论》(上海:商务,1968) 26.何炳松,《历史研究法》(上海:商务,1927) 27.何炳松,《通史新义》(上海:商务,1928) 28.卫聚贤,《历史统计学》(上海:商务,1934) 29.李则纲,《史学通论》(上海:商务,1935) 30.杨鸿烈,《历史研究法》(长沙:商务,1939) 31.蔡尚思,《中国历史新研究法》(昆明:中华,1940) 32.吴泽,《中国历史研究法》(重庆:峨嵋,1942) 33.吕思勉,《历史研究法》(台北:华世,1974) 34.陆懋德,《史学方法大纲》(台北:独立,1945) 35.许冠三,《史学与史学方法》(香港:自由,1958) 36.许冠三编译,《历史哲学与历史解释》(初版未详;台北有环宇刊 本)

项目管理学习笔记

一、项目管理框架 1、术语:Buy-in:参与,所有项目干系人共同分担项目所有权。 Rolling Wave Planning:滚动计划,计划的渐进细化。当前项目阶段的工作细节和后续阶段的初步描述。 Project Expeditor:项目联络员,没有决策权。 Project Coordinator:项目协调员,有一定的决策权,更多的职权和责任。 2、项目:为创建独特的产品或服务,以达到独特目的而临时进行的一次努力。 3、项目的目标和范围应该保持恒定,但项目的产品和服务是逐步求精的。 4、项目管理是面向目标的创新管理。 5、项目管理对组织的利益:组织方面,更好的财务、资源和人力资源控制;改进的客户关系;增加的项目干系 人信赖;改进的项目控制和成功;缩短开发时间;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质量和增加的可靠性;更高的利润幅度;改进的生产效率;更好的内部协调;更高的士气。个人方面,提高公司领导的未来资源;建立项目结果的高可见度;提高职业和个人成长机会;构建你的名声和人际网络;发展技能和经验。 6、矩阵组织:最大限度利用组织的资源和能力,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管理方面职责,职能经理负责职能管理职责。 7、计划由项目团队和项目经理共同制定。 8、常用信息收集技术:头脑风暴法,集体讨论方法,就某一主题或问题,提出不同想法,注重的是收集信息的 数量;合意(Consensus),是一种决策,是大家达成一致的协议;德尔斐技术(Delphi Technique),是一种预测技术,请一组专家对一组问题提供未来项目可能事件的信息 9、项目过程组关系:

10、常用计划编制过程 二、范围管理 1、术语:假设,通常包括一定程度的风险 三重约束,范围、时间和成本目标的平衡。项目经理很难控制间接成本。 回收期,到某一个时间点的时间周期数目,在此累计的收入超过累计的成本,因此是项目盈利点。 价值分析,一个包括对设计或项目的仔细分析,以识别设计或项目的所有的功能和成本的成本降低工具。价值分析考虑每个功能是否必须的,并且在没有质量和性能下降的前提下,以更低的成本提供该功能。 学习曲线理论,活动程度得到提高,相应的生产率也会相应提高,生产成本也会相应下降。学习曲线用来估计大量产品的项目的成本。 边际利润,收入与利润的比率,利润/收入 投资回报率,收入/投资的比率 贴现率,一个收入最少期望收益率,也是可以接受的最低投资回报率 净现值分析,通过在现在时间点对所有预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进行折现来计算一个项目的预期净货币损益方法。回收期,以净现金流入的方式来补偿一个项目的投资所需要的时间

《历史学理论》参考书目

辽宁大学历史学专业2010级任课教师:耿元骊《历史学理论》参考书目 说明: 1)以中文书为主,有多种版本则著录较新出版且版本较好者 2)分类以该书的主体分类,个别书跨多个主题,但是只放入某个主题之下。 3)论文未列入。 一、历史、历史学、史学史 【书名】历史学与社会理论 【作者】(英)彼得·伯克著 【出版商】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01 【书名】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 【作者】(美)格奥尔格·伊格尔斯(Georg G. Iggers)著;何兆武译 【出版商】济南市: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5.08 【书名】西方历史学名著提要 【作者】陈启能主编 【出版商】南昌市: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 【书名】历史学是什么 【作者】葛剑雄,周筱贇著 【出版商】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08 【书名】历史学基础文献选读 【作者】包伟民选编 【出版商】杭州市: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书名】为历史学辩护 【作者】(法)马克·布洛赫(Marc Bloch)著;张和声,程郁译 【出版商】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书名】历史与历史学 【作者】何兆武著 【出版商】武汉市: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7

【书名】中国世界历史学30年:1978-2008 【作者】于沛,周荣耀主编 【出版商】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10 【书名】西方历史学经典名著选读 【作者】王宪明选编/导读 【出版商】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07 【书名】中华大典历史典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分典全3册 【作者】《中华大典》委员会编纂委员会【出版商】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书名】历史研究 【作者】(英)汤因比(Toynbec,A.J.)著【出版商】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01 【书名】《历史研究》导读 【作者】(英)汤因比原著 【出版商】天津市: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9.04 【书名】历史之源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英汉对照 【作者】(英)约翰·H.阿诺德(John H. Arnold)著【出版商】南京市:译林出版社, 2008 【书名】历史是什么? 【作者】(英)E.H.卡尔著 【出版商】北京市:商务印书馆, 2007.06 【书名】史学导论 【作者】姜义华等著 【出版商】上海市: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书名】论“历史是什么?”从卡尔和艾尔顿到罗蒂与怀特 【作者】(英)基思·詹金斯著 【出版商】北京市:商务印书馆, 2007 【书名】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 【作者】(英)彼得·伯克(Peter Burke)著;刘永华译 【出版商】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二、史学理论与历史哲学 【书名】史学理论读本 【作者】刘北成,陈新编 【出版商】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书名】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作者】(德)康德著;何兆武译

2010年一级建造师考试《项目管理》精华笔记(一)

2010年一级建造师考试《项目管理》精华笔记(一) ★项目管理核心任务是项目的目标控制 ★项目决策期管理主要任务:确定项目的定义。实施期任务是通过管理使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 ★业主方项目生产过程的总集成者、总组织者,业主方的项目管理是管理的核心。 ★按工作性质和组织特征,项目管理分: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供货方;建设项目总承包方的项目管理。 ★业主方:投资方、开发方和由咨询公司提供的代表业主方利益的。施工方:施工总承包方和分包方的,供货方:材料和设备供应方。建设项目总承包:设计和施工任务综合承包,设计、采购和施工任务综合承包(EPC承包)。 ★业主方项目管理的目标:投资(总投资)、进度(动用或交付的时间)和质量。 ★全寿命周期包括决策、实施、使用阶段。 ★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最重要的任务,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合同管理物质利益。 ★设计方管理目标:设计的成本目标、设计的进度目标和设计的质量目标,以及项目的投资目标。 ★施工方管理目标:施工的成本目标、施工的进度目标、施工的质量目标。 ★总承包管理目标:项目的总投资目标和总承包方的成本目标、项目的进度目标和项目的质量目标。 ★推行监理制度目的: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提高建设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监理依据:国家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及其他工程建设合同 ★必须实行监理: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大中型公用事业工程;成片开发建设的住宅小区工程;利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组织贷款、援助资金;其他工程 ★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属于国际上业主方项目管理的范畴。 ★建设监理:高智能有偿技术服务,国际上归为工程咨询(工程顾问)服务。 ★监理内容:控制建设的投资、建设工期、工程质量;进行合同管理,协调有关单位 ★组织研究系统的组织结构模式、组织分工、工作流程组织。 ★组织结构模式:职能组织结构、线性组织结构、矩阵组织结构。 ★职能:传统的,每一个部门可能有多个矛盾的指令源。线性:每个部门只有一个指令源,指令路径过长。矩阵:较新型的,设纵向和横向部门,指令源两个,用于大的组织系统。 ★组织结构模式反映各子系统间或各元素(各工作部门)间的指令关系。组织分工反映各子系统或各元素分工。组织结构模式和组织分工都是相对静态的组织关系。 ★工作流程组织反映各项工作间逻辑关系,动态关系。包括管理工作、信息处理流程、设计工作、物资采购、施工流程。 ★项目管理的组织是项目管理的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由此可见项目管理的组织的重要性。 ★控制目标措施:组织措施、管理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组织措施最重要。 ★项目结构图(Project Diagram)或WBS:通过树状图对项目的结构逐层分解,反映组成该项目的所有工作任务,表达项目总体的结构框架。 ★项目组织结构图(OBS图):反映各子系统间和各元素(如各工作部门)间组织关系,反映的是各工作单位、各工作部门和各工作人员之间的组织关系。 ★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供货方和工程管理咨询方的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都可用各自的项目组织结构图予以描述。 ★项目组织结构图应反映项目经理和费用(投资或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等主管工作部门或主管人员之间的组织关系。 ★合同结构图反映业主方和项目各参与方之间,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合同关系。

史学导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史学导论 《史学概论》的性质与任务 史学概论是史学中一个新兴的分支学科,它不是直接考察客观的历史过程,而是以人类认识历史的主体活动、特别是历史学家认识历史的活动为研究对象。 其任务是从历史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出发,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成就,将人类认识历史的主体活动作为客观存在,系统地研究它的一般过程、主要特征、基本规律,确定现代史学发展的途径,推动历史研究活动和整个历史学进一步科学化与社会化,更加有效地发挥其积极的社会功能。 第二章历史认识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历史认识的结构 一、知识论 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又称知识论。 二、介绍古今中西关于历史认识论的有关学说。 人的意识能否正确地或客观地认识社会历史? 1)人们的意识完全能够达到对历史的客观认识,因为历史是人类创造的,因而人类就一定能够认识历史,并且比认识自然具有更大的优势和精确性。 2)历史认识不可能完全正确、客观地认识历史,因为历史认识必然要受到人们的立场、方法、心理、价值、伦理、宗教、时空等因素的影响。 3)对历史客观性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虽然人类不能正确地或客观地认识历史,但人们在认识的过程中却是在向客观性的认识逼近 三、考察影响历史认识的因素 历史认识的本质:历史事实属于过去,而研究历史的历史学家则属于现在,因此历史学家与其对象——过去之间是互相对立而又互相依赖的。把过去与现在,也就是说,把主体——历史学家与客体——历史事实统一起来则是历史学家的工作。要做好这个工作,历史学家必须克服历史时间间距所造成的主观偏见和曲解,要越过“现在”的障碍以达到客观的历史事实. 历史认识是主体、客体、中介的三者能动统一 历史实际的特点:客观性,不可再现性 历史实际的客观存在:历史实际是已经发生了的事变、过程,它一经发生,就成了不可能更改的既定存在。 历史中介的特征:历史实际的遗留和副产品;选择性:王子与平民;客观性;中介性 历史中介:历史研究只能通过目击者的记录来叙述以往的史事,因此,与对现在的了解相反,对过去的了解必然是“间接”的。然而除了前代留下的史料可供我们思索之外,没有其他办法能使时光倒转。 历史资料的种类:历史文献等文字资料;遗址、遗物;非物质文化,口述历史、传说、风俗等

我读《史学导论》的几点体会

我读《史学导论》的几点体会 ——读姜义华等的《史学导论》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我读的书目是姜义华、赵吉惠、瞿林东、马雪萍等合著的《史学导论》,出版于1989年。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觉得《史学导论》这本书与老师所讲的史学通论课相仿,都和史学理论有关。在我的印象中,由多人合著的书大多有结构不够明晰,思想不够统一的毛病,然而我读了这本书却没有这种感觉。我读了这本书感觉收获颇多。当然由于版本较早,这本书有些人名翻译不够准确,里面有一些错别字等等,这些缺点也是有的。 关于绪论 《史学导论》的绪论部分比较长,大约占了全书的四分之一,这也许是本书的一个瑕疵,然而这一部分还是介绍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绪论部分回顾了历史学的历史发展,并对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和科学地位做出了评价。“历史学源于人类自身的历史活动,具有比一般科学更古老的历史。文字产生以前的神话、传说、诗歌当中就包含了人们对于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忆。文字产生以后,历史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鉴戒史学、理性史学和科学史学三个阶段。”①这里所说的鉴戒史学从赵老师的讲课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传统史学”,这大体包括古代社会和中世纪的史学。巧合的是,传统史学在中西方都起源于大约公元前5世纪。然而中国的传统史学一直延续到戊戌维新运动之前,比西方多延续了大约600年的时间。中国的传统史学何以能够延续这么长的时间,理性史学为何姗姗来迟,这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从老师的课堂上,我认识到中国的传统史学有5个特点,也许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这5个特点是: 1.史官文化与史学政治化。中国的史书起源于政府行政的记录,历史成为“王官之学”, 私人史学不可避免地处于边缘地位。这一方面使得历史文献和历史编纂工程可以 大规模、持续的进行,一方面也使得史学本身与政治紧密结合。 2.史学道德化。历史学承担了道德评价和功过评价的终极性功能,这就使得道德化史 学与官史学结合起来。 3.历史循环论。在《史学导论》中,我认识到历史循环论是有它出现的根源的。“古 代,农业文明速率与节奏缓慢,原来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同一规模、同一面 貌不断重复产生,时间的流逝在那里除了几百年一次的周期性危机爆发时显得较 为急迫外,确乎近于停滞,或仅仅平静而均匀地默默自行运转着,历史在时间上 便显得没有发展,没有突破,充其量只有同样类型历史变故的循环往复。”②我 们国家封建社会很长时期的运转就是这样显得从容不迫。 4.经史结合。经书在我国古代社会被看做真理,是只能解读不能更改的。史学在这一 传统中得到极大注重,同时也成为表述与解读经典的工具。史学恒在经学的笼罩

项目管理术语总结(PMP培训笔记)

1. 项目管理简介 (1) 项目管理定义 项目管理定义 : 将知识, 技能, 工具与技术应用与项目活动, 以满足项目的要求; (2) 现代项目管理 现代项目管理与传统项目管理区别 : -- 传统项目管理 (风险) : 只关心项目计划和项目实施, 很少考虑风险; -- 现代项目管理 (风险, 内涵) : 现代项目管理则强调对项目目标的主动控制, 对项目实现过程中遭遇的风险和干扰因素防防患与未然, 以避免和减少损失, 现代项目管理 的内涵已经扩展到了项目前期和项目后期; 现代项目管理特点: 全球化, 多元化, 专业化; (3) 项目管理的特点 项目管理特点 : 目标管理, 系统工程, 创新与应变, 协作与共享; (4) 按项目方式管理 项目方式管理简介: -- 管理方式: 把日常运作的许多方面视为项目, 并运用项目管理技术进行管理; -- 优点 : 组织灵活, 分散的管理责任, 以目标为导向的解决问题过程; -- 示例 : 研发过程中, 分为设计和编码工作, 将设计和编码分开管理; 2.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1) 项目管理知识领域 项目管理知识领域简介 : -- 项目管理独有知识 : 关键路线法, 工作分解结构, 项目声明周期; -- 一般管理学知识 : 系统科学, 行为科学, 组织学, 金融与会计, 市场营销, 战略规划, 沟通, 激励, 领导, 谈判; -- 应用领域知识 : 软件开发, 医药, 能源, 交通, 军事, 航空, 环保, 金融等; (2) PMI 与 PMP PMI 简介 : 全称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A Guide of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 PMBOK) : 由 PMI 开发, 是 IOS10006 的前身;

pmbok项目管理知识重点笔记

p m b o k项目管理知识重 点笔记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第一章项目管理框架部分 【本章知识重点】 ★项目及其特点; ★项目和运营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项目管理及其几个过程; ★Program / project / subproject的区别与关系。 【电子笔记】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 PMBOK是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提出的一个涵盖面很广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内容包括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这一职业的知识总和。PMBOK不是教科书,它并没有详细地解释知识体系中的那些术语,它只提供了项目管理的一种正确思路和管理技能与知识。 PMBOK是以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尤其是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来看待项目管理问题的,所以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习惯他们考虑问题的思路。PMI一直不遗余力地促使为项目经理放权,期望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给项目团队。PMI很重视历史资料和检验教训,PMBOK知识体系将这些信息作为数据库的一部分,供项目以及执行组织的其它项目使用。数据库是知识管理的基础。 项目管理是管理偶然性的职业。我们成为PM(Project Manager)通常都是偶然的。组织任命某人为PM,有时只是对其技术绩效的嘉奖。 什么是项目 项目(Project)的定义:为创造某项独特产品、服务或结果所做的一次性努力。

1.2.1一次性( Temporary ) 一次性是指每个项目都有确定的(Definite)开始和确定的结束。当项目目标达到时,项目也就结束了。如果项目目标明显无法完成时,一般来说项目会终止。一次性一般不适用于项目所产生的产品或服务。项目经常会产生比项目本身更久远的,事先想到或未曾料到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 1.2.2独特( Unique ) 项目所进行的都是以前没有进行过的事情,因而是独特的。一项产品或服务尽管其所属的类别范围很大,依然会是独特的。例如办公楼已经建造了成千上万座,但其中每一座都是独特的:不同的业主、不同的设计、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承建人等等。 什么是项目管理( Project Management ) 项目管理:就是将各种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于项目之中,用来满足或超过项目干系人对项目的要求和期望。项目管理是通过诸如启动、规划、实施、控制、收尾5个过程进行的。 Program / project / subproject的区别与关系 大型项目( programs ):是以协同的方式获取单独管理所无法取得之效益的一组项目。许多计划还包括持续营运部分。 子项目( sub-programs ):项目常常被划分为若干个较易管理的组成部分,称为子项目。子项目又常常分包给外部的承包商或内部的其它职能单位。子项目一般被视为项目,并按项目进行管理。 第二章项目管理的环境 【本章知识重点】 ★项目生命周期及其特点; ★项目生命周期和产品生命周期的定义与区别; ★项目干系人的定义、冲突如何解决 ★组织结构(每种组织的优缺点、项目经理的权限与称呼)。

2011最新项目管理背诵笔记

1、 2、 工作性质和组织特征,项目管理分: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供货方;建设项目总承包方的项目管理。⑧项目全 签字的,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⑦旁站监理人员实施旁站监理时,发现施工企业有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行为时,发现施工活动已经或者可能危及工程质量的,

17、①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由直接成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和施工措施费)和间接成本(管 理人员工资、办公费、差旅费等)。②施工成本管理:保证工期、质量满足要求,用组织、经济、技术、合同措施把成本控制在计划内,寻求最大程度成本节约。

41、双代号代表工作的实箭线末端对应的时标值为该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 双代号网络图中以波形线代表自由时差。 双代号网络图关键线路是自始自终由关键工作(总时差最小的工作)组成的线路,线路上总的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单代号网络图关键线路从起点节点开始到终点节点均为关键工作(总时差最小=机动时间最少),且所有工作的时间间隔为0的线路为关键线路。(自由时差为0) 关键线路的关键工作总时差等于自由时差。 42、单代号搭接网络★FTS完成到开始的时距(修一条堤坝的护坡,土堤自然沉降后才能修,等待的时间就是FTS)。★FTF完成到完成的时距(相邻二工作,紧前工作的施工速度小于紧后工作,则必须考虑为紧后工作留有充分工作面);

★STS开始到开始的时距(铺设路基和浇筑路面,路基开始一段时间为路面创造一定工作条件);★STF开始到完成的时距(挖掘带有部分地下水的土壤,降低地下水位的完成与何时挖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壤有关); 43、在缩短持续时间的关键工作时,应考虑下述因素。 44、网络计划的调整方法? 45、管理措施:选择适用的网络计划方式,选择合理承发包模式,合理的物资采购模式,考虑影响项目进度的风 险,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经济措施:资金需求计划、资金供应条件、经济激励措施。(与9、19详见附表)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风险评价?(必考) 70、事故发生的原因分类? 71、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分类? 72、四不放过?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73、安全事故统计规定? 74、废水处理技术? 75、噪声限值表? 76、固体废物的处置?

项目管理必备笔记

项目管理必备笔记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2011年一级建造师项目管理必备笔记 1、决策阶段管理的主要任务及包括内容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2、 质和组织特征,项目管理分: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供货方;建设项目总承包方的项目管 、使用阶 3、组织论(重点每年必考) 4、建设工程项目决策、实施阶段策划的主要任务策划的目的过程 5、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是阶段属于的范畴包括哪二类分别由谁编制 6、施工总承包与总承包管理(见附表) 7、国际上建设工程总承包采购设计业主项目管理★国际上,项目总承包模式:独立地;设计单位 和施工单位组成联合体或合作体,项目结束后联合体或合作体解散;施工单位承接;;设计单位承接★国际上业主方物资采购模式:自行采购;与承包商约定某些物资指定供货商;承包商采购。★设计任务委托模式:设计总负责单位(视需要再委托);平行委托多个设计单位。★国际上业主方项目管理方式:自行;委托项目管理咨询公司;共同(在咨询公司委派项目经理领导下工作)。

8、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程序★拟定施工方案后才可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施工总进度计 划后才可编制资源需求量计划;★施工的总体部署和施工方案往往可以交叉进行。 9、动态控制的纠偏措施(与19、45一同详见附表)(每年必考) 10、项目目标动态的核心设计过程与施工过程计划值与实际值(每年必考) 11、项目经理的职责和权限(基本隔年考一个) 12、①项目经理是建筑施工企业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工程项目上的代表人②是否担任项目经理, 由企业自主决定。③项目施工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在施工中处于中心地位,对施工负有全面管理的责任④人力资源管理目的:调动所有项目参与人的积极性。 13、 ② 14、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 15、

西方史学史参考文献

外国史学史参考文献 一、参考书目 1、杜经国等《历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2、董进泉等《历史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 3、宁可等《史学理论与方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3年。 4、陈耀林等《西方社会历史观》,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 5、陈海宏等译《历史研究国际手册》,华夏出版社,1989年。 6、何兆武《历史理性批判散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 7、杨豫译《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8、严建强《西方历史哲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 9、宋瑞之等《西方史学史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 10、郭圣铭《西方历史概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11、孙秉莹《欧洲近代史学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12、庞卓恒等《西方新史学述评》,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13、张广智等《现代西方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14、张广智等《史学,文化中的文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15、万斌《历史哲学论纲》,浙江大学出版社,1992年。 16、郭小凌《西方史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7、姜义华等《史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18、杨豫等《历史学的思想和方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9、李振宏等《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20、[美]伊格尔斯《20世纪的历史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 二、扩展参考书目 1、爱德华?卡尔:《历史是什么?》,吴柱存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2、比德:《英吉利教会史》,陈维振、周清民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3、布罗代尔:《长时段:历史和社会科学》,载布氏论文集《资本主义论丛》,顾良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 4、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5、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吴模信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6、费尔南?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资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三联书店1992年版。 7、费尔南?布罗代尔:《法兰西的特征》,商务印书馆1994-1997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