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什么是住宅工业化

什么是住宅工业化

什么是住宅工业化
什么是住宅工业化

什么是住宅工业化?

国内第一个以工业化生产方式建造的商品住宅“万科新里程”日前通过封顶验收,这标志着国内“工业化商品住宅”由实验室进入了市场。记者从日前举行的“万科探索住宅新生之旅”研讨会上获悉,到2009年,上海万科新开工项目的产业化率将超过80%。

有利推进建筑节能

中国住宅建设正面临着由“量”到“质”的深刻转变时期,如果要跟上和接近国际住宅建设的步伐,工业化是住宅建设现代化的根本标志。所谓住宅工业化,即建筑商在工厂生产修建住宅所需的部件模块,然后运送到工地搭建。据统计,传统的住宅生产方式以劳动力密集为主,资源消耗较大。而房屋建造工业化可以提高工作效率3到4倍,工程周期缩减,人力成本降低,现场工人最多可减少89%。

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成为推进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此次上海试点项目的相关资料表明,住宅的预置率一旦达到37%,就可以节约用水36%,节约用电31%,同时降低噪音。钢模板等重复利用率提高;垃圾减少83%,材料损耗减少60%,建筑节能50%以上。目前,国内建筑节能已从试点起步阶段进入了全面强制实施的阶段。住宅工业化将有助于有关目标的实现。

提高住宅综合性能

在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住宅工业化早已流行。从日本、美国、丹麦、中国香港等地住宅工业化发展经验可以看出,通过建筑体系标准化、技术应用集成化建造的住宅,既能满足市民多样化的住房需求,更能从根本上提高住宅的综合性能。比如:住宅工业化在提高住宅结构安全性、防火安全性、耐久性、日常维护管理方便性、保温隔热性能、空气环境性能、采光照明性能、隔音性能等方面,都具有相当作用。

而在国内,当前住宅建造技求仍处在极度落后的状态,基本生产方式仍然是手工操作的湿作业劳动,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先进国家的1/7,产业化率为15%,增值率仅为美国的

1/20。1999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用现代科技对传统的住宅产业进行系统全面的改造,提高工业化和科技含量,提升综合性能,改善老百姓的居住条件。

作为全国的试点城市,上海的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近年来在逐步推进,其中,住宅全装修工业化作为示范目标已取得一定成效,“十五”期间累计推出全装修住宅近2000万平方米。但本市的住宅产业化还处在从粗放型向节约型转变的转型期,粗放的生产方式还没有根本性的转变。

专业人士指出,目前,本市的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已经达到了16平方米,市民将更加关注住宅的环境性、耐久性和实用性。住宅工业化应该大有作为。

住宅工业化:万科沉重的翅膀

住宅工业化:万科沉重的翅膀 ?字号 ? ? 欢迎发表评论2013年03月11日11:51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纠错|收藏将本文转发至: “2013年后,住宅工业化是万科的重点,我们将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在工厂化方面取得长足进步。”2013年2月,万科A(000002.SZ)董秘谭华杰在2012年业绩推介会上表示。 令人疑惑的是,尽管“住宅工业化”已跃居万科最核心的战略地位,但《证券市场周刊》采访发现,机构分析师却很少关注公司此块业务。未来两年,万科的目标是将住宅工业化率从18.5%提升到主流产品100%,但业内却有人质疑这个目标能否实现。 从契合走向主动,从零星试点走向规模化生产,历经13年孤独前行,万科的住宅工业化要真正突围,显然仍面临不少桎梏。 住宅工业化率远低于王石设想 在2012年年报中,万科首次将“住宅工业化”放在经营策略首位,其住宅工业化由装修房、工厂化和绿色建筑共同组成。 所谓住宅工业化,即标准化、批量化生产楼梯、墙体、外墙面砖、窗框、浴室等部件,将部件运输到项目现场后拼装组建成整体住宅。据万科内部人员介绍,以1-8层的小高层住宅为例,使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可提高生产效率40%-55%,提高设备周转率60%,还能最大程度地节省能源,改善结构精度,减少渗漏、墙体开裂等质量通病。 基于长远发展战略目标下的管理压力、成本削减以及效率和质量提升需求,加上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万科自1999年开始探索工业化生产模式。2007年,万科住宅工业化研究基地落成,并获批成为“国家住宅工业化基地”,开始了技术成果向实践转化的推广应用阶段。截至2012年底,公司累计交付工厂化住宅701万平米,2012年新开工住宅工业化面积272.29万平米,占比为18.5%。 18.5%,不仅离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的预想目标差距甚远,也远远赶不上同行业的长沙远大住宅 工业有限公司(下称“远大住工”)。 王石2007年底曾透露,未来五年内(至2012年底)公司工厂化生产比例将提高至50%。而早在2005年,远大住工的工业化率就达到60%,2009年就达到85%。 从衡量住宅工业化水平的另一指标——预制率来看,2007年万科住宅工业化技术在上海第一次运用,预制率30%,到2012年,万科南京上坊保障房项目预制率超75%,接近日本同行水平。从公开信息来看,万科住宅工业化项目的预制率从11%到75%不等。 万科建筑研究中心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每个项目的预制率与市场定位、国家规范、专家评审等多种因素相关,但按现阶段的产业链情况,预制率越高,成本越高,但像日本这种住宅产业体系完善的国家,预制率越高,平均成本越低。

建筑工业化体系PC与钢结构对比分析

建筑工业化体系的PC与钢结构对比 1、我国建筑工业化现状 目前国内建筑工业化主要采用的是预制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结构(简称:PC 结构)和钢结构这两种结构类型。 目前PC比较热门,应为采用PC工业化的主体单位都是以现浇混凝土结构为主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及土建施工总承包企业,熟悉混凝土工艺,把现场搬到工厂,容易搞起工业化,而且缺乏钢结构的人才;二是因为历史原因,社会上钢结构人才,少数钢结构专业人员集中钢结构企业;三是因为前几年钢材价格高,中厚板4600~5000元/吨,成品1万元/吨以上,钢结构成本居高不下,而现在中厚板2600 元/吨不到,成本下来了,钢结构工业化体系最大障碍没了,钢结构应该成为工业化的主流。 虽然建筑工业化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即使在大城市,工业化生产率也不高。目前,我国建筑业依然还是以粗放型为主,建筑标准化工作滞后,相应的部件标准化、通用化程度低,新型建筑结构体系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出现了大量的PC建筑工业化体系,都未经过市场的充分检验,但都有不少的示范性的工程,但往往是一个大项目的1、2栋,没有达到大规模工业化的要求,投产的产能都未释放,许多工厂形成了产能就出现产能过剩。 钢结构建筑工业化体系主要有轻钢结构住宅体系及多高层钢结构建筑体系。轻钢结构住宅体系国外工业化十分成熟,国内也大量引进并应用。多高层钢结构住宅体系由钢结构作为承重结构,又分为钢框架结构、钢框架-支撑结构,钢框架-型钢混凝土核心筒,钢框架-钢板剪力墙以及杭萧推出号称第三代体系的钢管束剪力墙结构体系,除钢管束外前面的几种钢结构形式都很传统而且成熟。 钢结构工业化建筑在我国的应用刚刚起步,在住宅上已有成功案例的主要企业有杭萧钢构、东南网架、宝钢集团、莱钢集团、武汉赛博思等。 2、PC体系分析 PC建筑工业化的核心环节是对装配式建筑技术本质的理解,深化设计的方

分层装配式钢结构工业化住宅体系研发与应用_杨建行_百度.

分层装配式钢结构工业化住宅体系研发与应用 杨建行 (宝业集团浙江建设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绍兴312000 摘要:分层装配式钢结构工业化住宅体系是一种新型低层工业化住宅结构体系,其主要特点为密柱、梁贯通、柱梁铰接、 水平力主要由柱间支撑承担、模数化集成设计及标准化生产和装配式施工安装。从体系研发背景、体系组成及设计原理与主要构造、各种主要性能试验研究、工程应用实例等几方面对该产品的特点、性能和产品推广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关键词:分层装配式;钢结构;梁贯通;工业化住宅 R E S E A R C H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N T H E H I E R A R C H I C A L A S S E M B L Y O F S T E E L I N D U S T R I A L I Z E D H O U S I N G S Y S T E M Y a n g J i a n x i n g (Z h e j i a n g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n d u s t r y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B a o y e G r o u p ,S h a o x i n g 31200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 h i e r a r c h i c a l a s s e m b l y o f s t e e l i n d u s t r i a l i z e d h o u s e s y s t e m i s a k i n d o f n e w s y s t e m w i t h m a i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c l o s e -c o l u m n ,b e a m t h r o u g h ,c o l u m n a n d b e a m h i n g e d ,b e a r i n g t h e h o r i z o n t a l f o r c e s b y

建筑工业化的结构体系和关键技术

建筑工业化的结构体系和关键技术 打印来源:碧野牛得草的博客 建筑工业化不仅是施工问题,而且与建筑、结构设计关系也极大。设计是龙头,应该为建筑工业化创造条件,建筑的结构体系施工,施工单位不能也无权决定或修改结构设计,就是一些建筑构件做法也都要经过设计认可,因此要求设计单位应该把建筑工业化揉在建筑结构设计的全过程中,为建筑工业化创造条件。设计成果的内容和深度是构件生产、施工阶段对设计需求的结果。而在装配式建筑中,设计与生产又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设计便于生产制造中成本降低;生产工艺改进促使设计灵活性提高,设计与工艺成为了一个互利互进的关键环节。 (一)工业化建筑的设计分析 1、从构件生产工艺角度来看深化设计需考虑以下几个环节: 1)构件详图:制作适合生产的构件详图,包括模板图、配筋图。 2)模具图纸设计:符合模具设计的初步构件图可以在构件外观尺寸确定后提供,设计师根据需要可审核模具图。 3)模具加工:尽量考虑模具使用的通用性及重复利用率。 4)工厂备料:设计确定构件的所有预埋件型号、外饰面材料、门窗型号等。 5)绑筋、组模、预埋:构件图中需明确表示配筋要求、预埋件的定位、防雷设置要求,注意位置避免互相干涉打架。 6)混凝土浇筑:构件图需表达不同构件所用混凝土的标号。 7)脱模、养护:构件图需表达脱模的吊点、吊具型号及位置。 2、从构件物流运输角度来看深化设计需考虑以下几个环节: 1)构件养护:是否达到脱模、起吊强度要求,要求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 2)成品堆放:构件详图明确构件编号、楼栋号、层号、轴线及构件顺序,构件表面喷涂相应信息。 3)成品质检:对应构件详图检验钢筋外露尺寸、构件尺寸等,发放合格证或准用证。 4)构件装车:构件拆分尺寸考虑车辆宽度及载重要求,配备专用构件运输架。 5)构件质量检查:深化设计图纸明确构件验收标准。 (二)工业化建筑的结构体系分析 工业化建筑是指采用构配件定型生产的装配施工方式,按照统一标准定型设计,在工厂内成批生产各种构件,然后运到工地,在现场以机械化的方法装配而成的建筑。 1)外墙挂板体系: 内墙用大模板以混凝土浇筑,墙体内配钢筋网架;外墙挂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配以构造柱和圈梁。便于施工,加快进度,提高建筑的工厂化加工,确保工程质量和不降低抗震能力的前提下节省建设投资。 预制部件:外墙、叠合楼板、阳台、楼梯、叠合梁 体系特点:竖向受力结构采用现浇,外墙挂板不参与受力,预制比例一般10%-50%,施工难度较低,成本较低。 适用高度:高层、超高层 适用建筑:保障房、商品房、办公建筑 2)装配式框架体系 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是按标准化设计,根据结构、建筑特点将柱、梁、板、楼梯、阳台、外墙等构件拆分,在工厂进行标准化预制生产,现场采用塔吊等大型设备安装,形成房屋建筑。 预制部件:柱、叠合梁、叠合楼板、阳台、楼梯等 体系特点:工业化程度高,内部空间自由度好,室内梁柱外露,施工难度较高,成本较高。 适用高度:60米以下 适用建筑:公寓、办公、酒店、学校等建筑

住宅产业化与PC结构体系

住宅产业化与PC结构体系 “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是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很多人经常将这几个概念混淆,下面有必要先理清三者的不同内涵和意义。 1.1 建筑工业化 建筑工业化是指按照大工业生产方式改造建筑业,使之逐步从手工业生产转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它的基本途径是建筑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组织管理科学化,并逐步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建设速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 建筑工业化是伴随西方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出现的一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60年代,当时工业革命对纺织、汽车、造船等工业领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大工业的崛起,以及城市发展和技术进步,建筑业的发展受到了深刻影响。20 世纪初,欧洲兴起新建筑运动,主张建造房屋应该像制造机器一样,采用标准构件,实行工厂预制、现场机械装配,从而为建筑业转向大工业生产方式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一些国家急需解决住房荒,但劳动力严重不足,因此推行了建筑工业化并取得了成效。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建筑工业化。1956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和发展建筑工业的决定》指出:“为了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建筑工业,必须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工厂化、机械化施工,逐步完成对建筑工业的技术改造,逐步完成向建筑工业化的过渡。”经过20多年的实践,发展了建筑标准化,建立了工厂化和机械化的物质技术基础。在一些大中城市,因地制宜地发展了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建筑体系,并逐步向全面建筑工业化的方向发展。在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统计的1982年新建的住宅建筑中,采用工业化建筑体系的比重北京市高达70%左右,不少城市在20%以上。 1.2住宅产业化 住宅产业化是指利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住宅产业,实现以工业化的建造体系为基础,以建造体系和部品体系的标准化、通用化、模数化为依托,以住宅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以节能、环保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为特色,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提升住宅的质量与品质,最终实现住宅的可持续发展。

装配式住宅与住宅工业化分析

装配式住宅与住宅工业化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乡村与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速,人们对于住宅数量以及质量的需求近几年来逐步提升,传统的住宅建设已经呈现出诸多的缺陷,严重地落后于居民的住宅需求。我国为了有效应对这种状况目前正在大力推动装配式住宅的建设,致力于通过建设装配式住宅的建造来推动住宅的工业化建设。本文通过对装配式住宅以及住宅工业化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谈论了推动住宅建设的工业化发展的几点建议,以求推动我国住宅建设现状与人们需求的匹配。 标签装配式住宅;住宅工业化;相关问题;实施建议 装配式住宅作为我国建筑行业应对住宅建筑需求的一个主要措施,在我国的住宅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逐步确立起来,成为当前的住宅工业化建设的关键方式。装配式住宅具有传统的住宅建设方式所不及的诸多优势,近年来受到了国家各个建筑企业的青睐,为住宅建筑的工业化发展提供了诸多的助益。本文从装配式住宅和住宅工业化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这两个方面的相关问题,谈论了通过建设装配式住宅以推动住宅工业化建设得以实现的建议,希望对相关的住宅建设人员有所启示。 一、装配式住宅和住宅工业化的相关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大力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人们对于住宅建筑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家为了应对人们急遽增长的住宅需求,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就开始慢慢着手推动住宅的工业化建设。而到2010年为止,装配式住宅作为住宅工业化发展中呈现出来的一种事物,开始在国家建筑行业工作中确立起来。 装配式住宅是作为住宅工业化的建设产物和关键环节而存在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以轻钢结构为主,辅以木结构和轻钢-木结构、轻钢-钢结构等的装配式住宅建设体系。而这种装配式住宅从含义上来讲,就是指以这些钢结构、混凝土结构、木结构等作为基本的建筑构件而建造的一种住宅。而且,这种住宅中的非受力建筑构建以及建筑配件,诸如内、外墙板以及室内的厨卫设备等,都是提前在工厂中生产,建设人员只需要在施工现场将这些部位进行组装,便可建造出一栋完整的住宅建筑。 而住宅工业化则是作为住宅产业化发展的一个核心环节而存在的一项工作,它与住宅设计的标准化、住宅生产经营的一体化、住宅构件生产的工厂化及住宅协作服务的社会化四个方面一同构成住宅的产业化。建筑企业通过对住宅建筑实施工业化的建设,可以极大地提升住宅建设的装修工作的精细程度,从而推动住宅建筑精装修的发展。可以说,住宅建筑的工业化发展程度直接决定着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水平,对住宅的产业化发展发挥着极大的影响。当今时代,我国的住宅工业化建设在装配式住宅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我国传统的住宅建筑建设方式长期以来处于一种粗放型的建设及经营管理状态中,为建筑行业造成了极高的能源消耗,并产生了诸多的建设垃圾,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而住宅建筑的工业化建设则能够推动住宅建设的精细化发展,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还可以实现建筑行业建设效益的有效增长。但是,这些工业化建设效益的实现还都需要依赖于装配式的住宅建筑的建设才能够得以实现。因此,我国建筑企业必须采取措施以推动装配式住宅建筑的发展,同时提高住宅建筑工业化的建设程度。

房屋建筑学十章(建筑工业化)

第十章建筑工业化 一、试题 (一)填空题 1.建筑工业化的特征是、、和 。 2.工业化建筑体系分为和两种。 3.砌块按重量和尺寸分为、和。 4.小型砌块的重量在 kg以内。 5.砌块墙的拼缝有、和。 6.大板建筑的内墙板按构造形式有和两种;外墙板有材料墙板和材料墙板两类。 7.大板建筑构件之间的连接有和两种。 8.大板建筑外墙板接缝处的防水措施有、以及三种方法。 9.钢筋混凝土框架按主要构件的组成可分为框架系统、框架系统和框架系统三种类型。 10.框架轻板建筑的外墙板按其构造形式和所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和墙三类。 11.大模板建筑按其墙体构造的不同,分为、和 三种类型。 12.用盒子组装的建筑大体上可分为、、、 和。 (二)名词解释 1.建筑工业化: 2.专用体系: 3.通用体系: 4.大板建筑: 5.干法连接: 6.湿法连接:

7.大模板建筑: 8.滑模建筑: 9.升板建筑: 10.框架板材建筑: 11.盒子建筑: 12.工业化建筑体系: (三)简答题 1.何谓砌块建筑?有何优点? 2.大板建筑外墙板接缝处的防水构造做法有哪几种?各自的防水原理是什么? 3.框架建筑外墙板有哪几种布置方式?外墙板与框架的连接有哪几种方法? 4.简述建筑工业化的含义及特征。 二、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设计标准化构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组织管理科学化 2.专用体系通用体系 3.小型砌块中型砌块大型砌块 4.20 5.平缝凹槽缝高低缝 6.实心墙板空心墙板单一复合 7.干法湿法 8.材料防水构造防水弹性盖缝条防水 9.梁板柱板柱剪力墙 10.单一墙板复合墙板玻璃幕 11.内外墙全现浇内浇外板内浇外砖 12.重叠组装交错组装盒子板材组装盒子框架组装盒子筒体组装。 (二)名词解释 1.是指用现代工业的生产方式代替传统的手工业生产方式来建造房屋。

什么是住宅工业化

什么是住宅工业化? 国内第一个以工业化生产方式建造的商品住宅“万科新里程”日前通过封顶验收,这标志着国内“工业化商品住宅”由实验室进入了市场。记者从日前举行的“万科探索住宅新生之旅”研讨会上获悉,到2009年,上海万科新开工项目的产业化率将超过80%。 有利推进建筑节能 中国住宅建设正面临着由“量”到“质”的深刻转变时期,如果要跟上和接近国际住宅建设的步伐,工业化是住宅建设现代化的根本标志。所谓住宅工业化,即建筑商在工厂生产修建住宅所需的部件模块,然后运送到工地搭建。据统计,传统的住宅生产方式以劳动力密集为主,资源消耗较大。而房屋建造工业化可以提高工作效率3到4倍,工程周期缩减,人力成本降低,现场工人最多可减少89%。 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成为推进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此次上海试点项目的相关资料表明,住宅的预置率一旦达到37%,就可以节约用水36%,节约用电31%,同时降低噪音。钢模板等重复利用率提高;垃圾减少83%,材料损耗减少60%,建筑节能50%以上。目前,国内建筑节能已从试点起步阶段进入了全面强制实施的阶段。住宅工业化将有助于有关目标的实现。 提高住宅综合性能 在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住宅工业化早已流行。从日本、美国、丹麦、中国香港等地住宅工业化发展经验可以看出,通过建筑体系标准化、技术应用集成化建造的住宅,既能满足市民多样化的住房需求,更能从根本上提高住宅的综合性能。比如:住宅工业化在提高住宅结构安全性、防火安全性、耐久性、日常维护管理方便性、保温隔热性能、空气环境性能、采光照明性能、隔音性能等方面,都具有相当作用。

而在国内,当前住宅建造技求仍处在极度落后的状态,基本生产方式仍然是手工操作的湿作业劳动,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先进国家的1/7,产业化率为15%,增值率仅为美国的 1/20。1999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用现代科技对传统的住宅产业进行系统全面的改造,提高工业化和科技含量,提升综合性能,改善老百姓的居住条件。 作为全国的试点城市,上海的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近年来在逐步推进,其中,住宅全装修工业化作为示范目标已取得一定成效,“十五”期间累计推出全装修住宅近2000万平方米。但本市的住宅产业化还处在从粗放型向节约型转变的转型期,粗放的生产方式还没有根本性的转变。 专业人士指出,目前,本市的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已经达到了16平方米,市民将更加关注住宅的环境性、耐久性和实用性。住宅工业化应该大有作为。

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汇总

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企业简介 1.天津建工集团二建公司一一钢管混凝土 2.北京北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一一钢结构 北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北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新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直属管理中央企业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的旗下企业。公 司是在邓小平同志的直接批示下,于1979年由国家投资建设的国内最大的新型建材产业基地,现已发展成为集建材产业投资、木制品开发、物流贸易以及集成房屋业务为一体,总资产逾600亿元,销售额超300 亿元的综合性大

型企业集团。作为中国新型建材工业的摇篮,北新集团多年来一直在品牌、质量、技术、规模等方面引领中国新型建材工业的发展,致力于为社会大众提供健康环保的建筑建材产品。近年来,通过资本运作及资源整合,北新集团已形成了“以投资建材制造企业为依托,以全球物流贸易为发展基础,积极发展木制品及集成房屋事业”的业务架构。目前,北新集团建材产业投资的业务触角从新型建材行业延伸到水泥、复合材料及工程服务的领域,并依托产业、品牌和资本等优势,以全球化为视角,致力于大木业、大物流格局的构建和节能省地型生态人居的开发推广。 3.山东青岛海尔集团——家居部品 海尔集团 海尔集团是全球拥有7万多名员工、2010年营业额1357亿元的全球化集团公司,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2001 年9 月,青岛海尔家居集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依托海尔集团位居世界白电二强、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的卓越实力及品牌优势,开创了中国家居集成先河,致力于为房地产开发商提供精装修房一站式全程系统解决方案。率先提出“精装修专家”口号和“像造冰箱一样做装修”的理念,并以丰富的精装修经验、领先的研发优势、专业的部品集成能力、先进的工厂化管理、完善的交房模式与售后服务五大优势支持,为开发商提供了从精装楼盘前端设计开始直到交房与售后的全过程、全方位一站式服务。 4.浙江温州正泰集团——住宅电器部品 正泰集团 正泰集团是中国民营企业的代表企业之一,全国最大的低压电器生产商

建筑工业化技术标准体系与标准化分析

建筑工业化技术标准体系与标准化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行业都取得很大发展与进步,建筑行 业也不例外。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各环节的有效衔接能够提升工程整体水平,而 做好管理工作,就正好起到有效的衔接,并为工程质量与安全提供可靠保障。所以,建筑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要对管理工作引起足够重视,并不断对管理方 法进行创新,以促进企业的稳步发展。基于此,文章先对建筑工业化技术标准体 系与标准化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同行业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创新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用 引言 以往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其关注点主要是针对单个的施工技 术或者是单项施工环节的技术管理,但是,这种方式应用范围比较小,对于保障 建筑工程施工系统性与协调性方面而言十分不利,并且容易出现失误和隐患,对 后期的管理,技术与质量等来说十分不利。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技 术管理进行创新研究,找到利于建筑工程发展的施工技术管理方法。 1建筑工业化 所谓建筑工业化,就是运用现代化科学管理、制造以及运输等生产方式,对 传统建筑业手工业生产方式进行取代的建设模式。其有着较为明显的组织管理科 学化、建筑设计标准化以及构配件生产工厂化等方面的特征,可以达到降低施工 成本、提高施工质量的目标,是今后我国建筑业发展主要方向。建筑工业化特征 主要分为三点:第一,施工、设计系统性。所有施工项目各个阶段施工,从市场 分析到工程竣工都需要按照规定进行;第二,施工生产与过程重复性。构配件生 产重复性实现,需要满足各种使用目的、环境以及规模建筑都可对构配件进行使 用的条件,如果可对其展开批量化生产,就需要对其形式进行确定,即定型;第三,建筑构配件生产批量化。工业化结构很难完全满足所有建筑建设要求,所以 在实施建筑工业化时,需要组成多种建筑类型构配件。 2如何加强建筑工业化技术标准体系与标准化分析 2.1以政府为主导,完善设计标准体系 由于目前国内建筑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将企业标准提升为社会标准存在着 较大难度,因此为保证建筑工业化设计标准化实施质量,建议由国家政府为主导,构建起以设计标准为核心的建筑标准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完成工业化建筑模数体 系以及部品设计标准、标准图集编制。以政府为主导的建筑工业设计标准体系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第一,建筑模数标准化。政府应在现有建筑 模数标准基础上,按照工业化建筑特点,展开建筑模数体系优化与构建工作,要 做好部品、构建件模数协调,并要在工业化相关标准中加入建筑模数应用内容, 要对工业化建筑模数体系运用形成有效推动;第二,预制部品与构配件设计标准化。政府要加快预制补品、构配件设计标准出台进程,确保构件以及补品表面机理、尺寸以及形状等,都能满足工厂化生产需求;第三,优化建筑工业化标准图集。政府应以现有工业化图集为基础,通过对标准图集实施全面完善的方式,对 工业化建筑设计展开指导与规范。在完成标准体系建设后,政府不仅要运用体系 对国内工业化建筑设计标准化进行管理,同时还应借助其对规模经济效益发展之 路进行探索。 2.2对管理模式与管理技术实施优化 建筑公司在实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时应将自身的经营的具体情况,以及建筑

住宅产业化与PC结构体系

住宅产业化与PC结构体系 1、住宅产业化与建筑工业化 “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是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很多人经常将这几个概念混淆,下面有必要先理清三者的不同内涵和意义。 1.1建筑工业化 建筑工业化是指按照大工业生产方式改造建筑业,使之逐步从手工业生产转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它的基本途径是建筑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组织管理科学化,并逐步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建设速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 建筑工业化是伴随西方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出现的一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60年代,当时工业革命对纺织、汽车、造船等工业领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大工业的崛起,以及城市发展和技术进步,建筑业的发展受到了深刻影响。20世纪初,欧洲兴起新建筑运动,主张建造房屋应该像制造机器一样,采用标准构件,实行工厂预制、现场机械装配,从而为建筑业转向大工业生产方式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一些国家急需解决住房荒,但劳动力严重不足,因此推行了建筑工业化并取得了成效。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建筑工业化。195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和发展建筑工业的决定》指出:“为了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建筑工业,必须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工厂化、机械化施工,逐步完成对建筑工业的技术改造,逐步完成向建筑

工业化的过渡。”经过20多年的实践,发展了建筑标准化,建立了工厂化和机械化的物质技术基础。在一些大中城市,因地制宜地发展了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建筑体系,并逐步向全面建筑工业化的方向发展。在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统计的1982年新建的住宅建筑中,采用工业化建筑体系的比重北京市高达70%左右,不少城市在20%以上。 1.2住宅产业化 住宅产业化是指利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住宅产业,实现以工业化的建造体系为基础,以建造体系和部品体系的标准化、通用化、模数化为依托,以住宅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以节能、环保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为特色,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提升住宅的质量与品质,最终实现住宅的可持续发展。 住宅产业化的理念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由日本提出,为了迅速制造出质优价廉的房子,日本举全国之力开发住宅以满足国民对住房的需要。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已经针对住宅产业化建立了完整的设计、制造、施工、认证、监管体系。我国早在1993年,住宅科研设计领域就率先提出了“中国住宅产业化”这一概念,1998年7月,原建设部的住宅产业化办公室成立,现已更名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工作内容就是统一管理、协调和指导全国有关住宅产业化方面的工作,并提供相应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199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住宅产业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9]72号)文,明确提出:“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加快住宅建设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

美国住宅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美国住宅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2014-10-10 10:47 专业分类:建筑设计浏览数:484 上世纪的五十年代后,美国对于住房的需求大幅攀升。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种因素。其一,美国出现“婴儿潮”美国家庭平均人数增加。其二,与此同时,二战后的现役军人大规模复原。复员军人回归社会,产生住房需求。其三,从世界各地涌入美国的移民,又增加了美国人口总数。在这多方因素的推动下,美国住房供需缺口不断扩大。为了迅速解决住房短缺的矛盾,美国政府放松了政策限制,许可简易房屋的使用。使用汽车作为简易房屋的替代品的现象由此产生。这种民间自发产生的现象,给予房屋制造商以启发,部分房屋制造商发明了可移动房屋。他们都被统一制作,外观与传统房屋类似,功能与传统房屋一致。但是房屋的重量较轻便于搬运。如有需求,房屋制造商可以使用运输设备,将其运输至指定地点简易安装即可。至此,工业化、标准化住宅的雏形出现了。 由于美国的传统居住习惯和丰富的土地原材料资源,政府在住宅建设方面,没有采用预制构件装配的住宅建造模式,而延用了传统的低层木结构建造模

式。这样的方式更注重住宅的舒适性、多样性。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适应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住宅设计和建造出现了细化的社会分工。住宅部件和结构构件逐渐标准化和系列化,房屋制造商根据客户的功能需求,设计出不同样式和不同品类的产品,供客户自由挑选。获得订单后,拆分订单到不同的部件和工种。最终归类订购标准构建,委托专业承包商建设,形成一整套流水线作业方式。这样既保证了建造速度,又保证了工程质量。 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先的简易房屋已经不能满足美国国民的需求。更大居住面积,更全使用功能,更美观并突出个性的房屋,成为消费者的新诉求。1976年,美国政府批准通过《国家工业化住宅建造及安全法案》并制定了HUD国家标准以适应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需要。HUD国标对房屋设计、施工和建造的诸多指标进行了规范,并要求所有标准化工业化住宅必须遵守。在其出售时,建造商必须出示第三方检查机构的证明。 到2001年,美国已经建成使用约一千万套工业标准化住宅,供2200万人口居住。2007年,美国的工业化住宅国民生产总值总值达到118亿美元。 由于工业化住宅的成本只有非工业化住宅成本的50%,成本优势促进了工业化住宅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低收入人群、无福利购房者住房问题。

浅谈国内住宅工业化与新型住宅结构体系

工管14-4 1410210425 浅谈国内住宅结构体系的认识 摘要:目前,我国的建筑数量和建设速度都属于世界发展史上所罕见,本文针对我国存在的不同适应工业化建筑形式做了简要分析,主要有钢结构住宅体系、砌块砌体结构、预制混凝土构件装配体系、预制预应力结构体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及其他结构体系。 关键词:住宅结构体系工业化 2.1 钢结构住宅体系 1)钢框架体系和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核芯筒)体系 包括全钢框架体系,钢框架-支撑体系(中心支撑、偏心支撑)。当框架体系层数较多时,由于侧向作用力的增大,为减小梁柱等构件尺寸,增设支撑,形成框架支撑体系。钢框架-核芯筒体系是由外部的钢框架和混凝土剪力墙(核芯筒)构成。钢结构在工厂制作,现场安装易于工厂规模生产和标准化、系列化。 2)轻钢轻板结构住宅体系 按照结构形式不同主要有框架结构和框架支撑结构等。采用的钢材主要有热轧或焊接H型钢、冷弯型钢、T型钢、焊接或无焊缝钢管(圆形或方形)及其组合构件等。围护结构大都采用与钢结构体系配套的具有保温、隔热、节能性能的轻质墙体(板材)。设计标准定型,组合灵活多样。构件制作为工厂化生产,加工精度高、质量好。工业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施工周期约为传统结构的1 3。运输组装简便,对起重设备要求不高。结构构件尺寸相对较小,所有管线可暗埋在墙体及楼板结构中。可采用大开间布置,使建筑面积能够合理分隔,灵活使用,由于减少结构面积而增加使用面积约8%。楼盖主要采用的体系:由压型钢板和混凝土构成的组合楼盖,预制、现浇或叠合式混凝土楼盖,轻钢桁架上铺板或上设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 3)轻钢龙骨(冷弯薄壁型钢)体系 这种体系工业化程度最高,在欧美有成熟的技术和广泛的应用,如在美国普通的低层民用住宅中所占的比例从20世纪90 年代初的5%已发展到2002年的25%左右。冷弯薄壁型钢住宅建设研究已列入欧

住宅产业化产业链概述及现状分析

住宅产业化产业链概述及现状分析 ?住宅产业链 定义:住宅产业链即为由各个利益相关企业,围绕为住宅消费者提供住宅产品及各类服务来实现价值增值目标,而组成动态变化的企业集合。 建筑工业化是包括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和一体化实施,工厂化生产只是其中一部分。缺乏大体系的支撑,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就不可持续。 只有建立和完善整个建筑行业的工业化体系,整合现有产品和技术,才能形成产业链的有机衔接,才能实现质量和效益的最大化。 ?产业价值链 每个企业都处在产业链中的某一环节,不同环节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并获得相应的利益。通过对企业价值链分析找出企业内部的哪些作业是企业产生高附加值,形成价值增值的关键来源,从而对这些环节进行有效管理以形成企业竞争优势。 作为一个项目重要利润来源,主要包括前期投资策划、规划设计、营销策划与物业经营,在国家土地交易透明化,土地价格市场化后,原来通过土地环节获取高额利润的粗放型模式将成为历史。 通过对住宅产业价值链的重构,建立起以用户为中心的高效、高附加值的综合联动型的共和式产业链,在实现产业链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使得产业链各价值也达到各自价值最优。 ?我国住宅产业化的现状 住宅产业化与建筑工业化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住宅产业化仅仅指住宅业的现代化过程,它是建筑行业的一部分,而建筑工业化是指整个建筑行业的工业化过程。 从历史上看,建筑工业化的第一推手是人工成本的上涨,国外很多发达国家都是在人工快速

上涨是开始推行住宅产业化的。 国内从开发商角度来说目前推广住宅产业化的动力不足,主要原因是政策不足以刺激开发商,人工成本的压力还不够大,购买者对房屋的品质要求还不够高。 ?我国住宅产业化的问题 目前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仍然处于一个较低水平。 一、科研没有形成体系,且深度不足 二、从业人员对工业化的理解不够 三、没有形成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 即每个专业领域都有相当出色的企业和产品,但缺乏一个平台去整合成一个大体系。 ?我国未来住宅产业化发展进程预测

工业化集成住宅(简约)

工业化集成住宅围护体系发展 目录 一、工业化集成住宅优势 二、工业化集成住宅着重解决的技术问题 1、节能复合外墙系统 2、节能复合屋面系统 3、节能铝合金门窗系统 三、住宅设计模数化标准化 四、如何解决工业化住宅连接安装问题 五、如何解决工业化住宅质量通病(开裂、渗漏) 六、真正实现工业化生产施工

一、工业化集成住宅优势 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目前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严峻的事实表明,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刻不容缓。全球日益关注节能减排,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已成为当前和未来住宅建设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工业化集成住宅作为推进中国住宅产业化的重要载体,正在被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快速发展。工业化集成住宅是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具体体现,也是世界的建筑设计大潮流,同时又是建筑科学技术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工业化集成住宅节能围护体系的研究和开发自然就成为住宅工业化的首先命题。 工业化集成住宅通过集成化、模数化设计,使得组成住宅的部件标准化,且易实现工厂大规模生产,降低材料损耗,保证产品质量。通过现场组装,实现快速安装,从而改变以往现场建造带来的环境、水、噪声污染等问题。 工业化集成住宅具有传统住宅无可比拟的优势。 二、工业化集成住宅着重解决的技术问题 一个住宅的节能与否,除采用一些节能设备和有利于节能的建筑朝向和平面形状布局外,关键问题是围护系统是否节能,住宅围护系统主要指住宅的外墙系统、住宅屋面系统及住宅门窗系统三大方面。 1、节能复合外墙系统 住宅外墙系统在住宅围护系统中所占面积最大,在住宅节能降耗中所占比例也最大,因此开发出新型复合保温隔热外墙体系至关重要,通过几种新型材料的复合,研究材料所达到的一些相关参数,最终达到设计所要求的节能性能。传统外墙保温系统种类比较多,主要是用在多、高层混凝土建筑和砌体结构外墙中。 1)、砂加气块外墙外保温系统: 导热系数:K=0.20(W/(m.k),蓄热系数:D=3.20(W/(m2.k) 2)、EPS板(30mm)薄抹灰外墙(190混凝土砌块)外保温墙体系统: 导热系数:K=1.0(W/(m.k),蓄热系数:D=1.88(W/(m2.k) 3)、EPS板(30mm)薄抹灰外墙(240混凝土砌块)外保温墙体系统:

装配式住宅与住宅工业化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15813613.html, 装配式住宅与住宅工业化分析 作者:郑磊 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7年第16期 摘要: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的必然发展趋势。我国目前每年新建建筑量约20亿㎡,居世界之首,相当于全世界每年新建建筑的近40%,水泥和钢材消耗量占全世界的40%。这是因 为我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需要建造大量的建筑,预计这一过程还要持续25年~30年。 关键词:装配式住宅;住宅工业化;分析 1 导言 回顾我国近30年的发展历史可知,广大从业人员对建筑工业化追求一直没停止过,我国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发建设了不少的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建设部于1979年颁布实施了行业标准JGJ1-79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暂行规定,吹响了建筑工业化的冲锋号,后又于1991年10月1日修订为《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但由于种种原因,其结果并不如人意,我国建筑工业化的步伐曾一度停滞。纵览目前我国建筑业的诸方面的发展,笔者认为启动我国建筑工业化的步伐已万事俱备。 2 准确定义建筑工业化的概念 建筑工业化从狭义上讲是搭积木方式建造,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装配式建筑。而从广义上讲,建筑工业化是从事与装配式建筑有关的制造、设备、材料的生产和销售,也包括与之相关的出租、金融等。所以,建筑部件的工业化或者工厂化都不是建筑工业化,“化”代表的是知识产权,是包括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采购施工到后期运营管理的全产业链的一个系统。因此,建议我们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建立市场准入制度,避免一些部品部件企业或单一生产加工企业,以及单一以广告形式做企业招揽业务的企业,也作为建筑工业化进入市场,扰乱市场。 3 正确认识建筑工业化的意义 目前,部分地方对“新常态和转型升级”的理解产生了偏颇,单纯认为转型升级就是“转行”,一味追求听起来“高大上”的产业,对建筑工业化的接受度不高,甚至对其概念和意义都不太清楚。新产业呼唤新理念,其实世界上只有夕阳的企业,没有夕阳的产业,只要改变技术和管理制度,传统产业仍可以变成现代产业,而建筑工业化就是这样一个从传统产业中蜕变出来的新产业。 4 关于工业化建筑的技术特征分析

SSGF工业化建造体系2.0基准工期标准做法

附件1-6: XX集团SSGF工业化建造体系2.0基准工期标准做法(2018试行版)

目录 一、目的 (3) 二、适用范围 (3) 三、编制说明 (3) 四、工期要求 (3)

一、目的 明确新体系基准工期标准做法,规范基础阶段、主体阶段、后主体阶段、地下室土建及安装工程、交楼阶段等工期时间节点要求,指导项目“360工期”目标达成。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XX集团所有采用SSGF工业化建造体系1.0项目。 三、编制说明 本标准做法原则上要求所有采用SSGF工业化建造体系1.0项目均按此做法执行。 四、工期要求 (一)新体系基准工期要求 项目“360”理论模型条件:高层洋房30层,地下室一层,预制管桩,自然放坡,郊区项目出土不受限。

1.3.3 米及以下普通住宅工期计算公式: T=T0+287+ ( N1-30 )*5++N2*3+T1 说明:T:SSGF 工业化体系建造周期; 287:SSGF“360”标准工期从正负零到交楼联合验收工期,标准层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工期分别为7 天、6 天、5 天,详见附表1《标准层主体结构工期5天/层施工计划》。 T0:正负零以下工期天数,详见附表2《正负零以下工期表》,特殊基础类型由项目提交基础施工专项方案到集团SSGF工业化体系推进团队评审确认。 T1:冬歇期及春节停工时间;冬歇期/春节项目按照附表2:《碧桂园集团SSGF 工业化体系冬歇期/春节表》要求执行。 N1:计划施工标准层数; N2:商业及避难层层数。 2.4.0 米及以上办公类、公寓住宅等装修(不含改造类)工期计算公式:T=T0+320+(N1-30)*7+N2*3+T1 320:集团“360”标准工期从正负零到交楼联合验收工期,4 米层数集团标准按照7 天/层计算标准工期。标准层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工期分别为10 天、9天、8天。 T、T0、T1.N1.N2 的定义同上。 3.超高层建筑等特殊项目工期,区域上报专项方案,由集团新体系推进团队评审确定。

建筑工业化体系PC与钢结构对比分析

建筑工业化体系P C与 钢结构对比分析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建筑工业化体系的P C与钢结构对比1、我国建筑工业化现状 目前国内建筑工业化主要采用的是预制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结构(简称:PC结构)和钢结构这两种结构类型。 目前PC比较热门,应为采用PC工业化的主体单位都是以现浇混凝土结构为主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及土建施工总承包企业,熟悉混凝土工艺,把现场搬到工厂,容易搞起工业化,而且缺乏钢结构的人才;二是因为历史原因,社会上钢结构人才,少数钢结构专业人员集中钢结构企业;三是因为前几年钢材价格高,中厚板4600~5000元/吨,成品1万元/吨以上,钢结构成本居高不下,而现在中厚板2600 元/吨不到,成本下来了,钢结构工业化体系最大障碍没了,钢结构应该成为工业化的主流。 虽然建筑工业化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即使在大城市,工业化生产率也不高。目前,我国建筑业依然还是以粗放型为主,建筑标准化工作滞后,相应的部件标准化、通用化程度低,新型建筑结构体系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出现了大量的PC建筑工业化体系,都未经过市场的充分检验,但都有不少的示范性的工程,但往往是一个大项目的1、2栋,没有达到大规模工业化的要求,投产的产能都未释放,许多工厂形成了产能就出现产能过剩。 钢结构建筑工业化体系主要有轻钢结构住宅体系及多高层钢结构建筑体系。轻钢结构住宅体系国外工业化十分成熟,国内也大量引进并应用。多高层钢结构住宅体系由钢结构作为承重结构,又分为钢框架结构、钢框架-支撑结构,钢框架-型钢混凝土核心筒,钢框架-钢板剪力墙以及杭萧推出号称第三代体系的钢管束剪力墙结构体系,除钢管束外前面的几种钢结构形式都很传统而且成熟。 钢结构工业化建筑在我国的应用刚刚起步,在住宅上已有成功案例的主要企业有杭萧钢构、东南网架、宝钢集团、莱钢集团、武汉赛博思等。 2、PC体系分析 PC建筑工业化的核心环节是对装配式建筑技术本质的理解,深化设计的方法和PC 构件生产工艺也是关键,而装配节点是PC建筑工业化的的核心。关系到体系的安全与抗震性能,也是现场构件装配形成结构体系的核心。 目前业内的主流系统大的方向分为装配式剪力墙和装配式框架结构,对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来说,采用预制墙板和叠合楼板构件,墙板连接仍然需要现场灌浆(对灌浆技术工人的要求非常高),且叠合楼板之间还需要再打模,并现场浇筑混凝土,另一种两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