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蒹葭》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水边的爱慕与追寻——《蒹葭》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分析

①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目标指出,第四学段(7-9年级),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在“梳理与探究”中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梳理、反思自己语文学习的经验”。

在课程内容部分,本课属于“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中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和“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在语言运用情境中,发现、感受和表现语言文字的魅力”,围绕诗文方面内容“策划开展语文学习、展示和交流活动,加深对语言文字及其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在学业质量水平部分,要求能够“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引导学生增强语言积累和梳理的意识,教给学生语言积累与梳理的方法,注重积累、梳理与运用相结合,重在培养兴趣、语感和习惯”,同时“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语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能分类整理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精彩段落和经典诗文名句,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作用”。

可见,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标准都要求,在学习诗歌时,应关注文学积累、语言特点和主旨内涵三个方面的内容。

②教材分析

《蒹葭》出自《诗经·秦风》,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和比、兴的写作手法手法歌咏真挚、美好情感,给人以怦然心动的感受。同时,诗中“伊人”意象的多样解读使诗歌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很适合用来训练学生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

a.单元位置

《蒹葭》位于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本单元以“怡情养性”为人文主题,整合了五篇古诗文(《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诗经》(二首)),强调通过阅读这些诗文,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他们的智慧,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在阅读方法与策略上,单元导语指出,学习本单元,需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通过反复诵读,“领会诗文的丰富内涵”“品味精美的语言”,并且,“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教学时应予以关注。

b.文本特征

《蒹葭》出自《诗经》,《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有几个字不同,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在写作手法上,《诗经》经常使用比、兴手法。比,即比喻;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从这两个角度品味《蒹葭》的语言特色,感受其节奏和韵味。

2.学习者分析

在前一节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关鴡》,初步掌握了《诗经》的文本特征,具有一定的《诗经》

阅读积累,但是还没有将《关鴡》一课所学的《诗经》语言特色迁移运用到《诗经》其他文本中的意识,因此,教学时要注意对学生迁移运用的引导。

同时,面对思想意蕴更为多元、复杂的《蒹葭》,学生阅读时容易停留在表层,无法深入分析其思想情感内涵,在教学中应予以指导。

3.学习目标确定

①通过反复诵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好节奏;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句大意,体会诗歌情感。

②将从《关雎》所学的读《诗》方法运用于《蒹葭》鉴赏中,能够从重章叠句的语言形式和比、兴的写作手法角度欣赏诗歌的语言特点。(重点)

③结合文本,勾连生活,探究诗歌内涵的丰富性和主旨的多元性。(难点)

4.教学方式与策略

①教法:讲授法、朗读体验法、对话教学法、追问点拨法。

②学法:通过朗读体验法、探究法等多种方式,进入情境,体会语言特色,感受作品意蕴。

活动内容活动意图时间分配

7.教学活动设计·导入语“一切都与水有关”

《蒹葭》,出自《诗经·秦风》,属于“风雅颂”的“风”,

以及“风”中的秦风。“蒹葭”是生长在水边的芦苇,《蒹

葭》也是一首与水有关的诗。水,不仅是故事展开的场所,

也是这一场追寻永恒的阻碍。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蒹葭》,感受水边的爱慕与追

寻。

简洁导入,解题、

点明学习主题,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为

课文讲解作铺垫。

1分钟

·活动一品读水边的蒹葭与白露

1.自主结合课下注释和字典,标注不认识的字词读音并

掌握诗歌大致含义,教师巡视指导。

2.自由朗读诗歌,读好节奏,注意重音和停连,在读的

过程中初步感受深秋渺茫的水边之景、体会诗歌情感。

明确:《蒹葭》描绘了深秋季节的水边追寻之旅,景色

渺茫、朦胧,追寻无果,情感基调应是哀而不伤的。

3.学生主动发言,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每节诗的1-4句,

并简要谈谈自己的感受。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象、感受。

明确:教师重点点拨、引导学生体会水边蒹葭、白露的

景物特点:朦胧、渺茫、美好,以及由这些景物渲染出的朦

胧、美好的氛围、意境。感受景与情的交融。

引导学生自主借

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

课文大意,契合学习

目标。同时,引导学

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

描绘的画面,体会诗

歌的情感。

进一步通过诵读

与想象画面体会水边

景物的特点,以及有

水边之景渲染出的渺

茫的氛围、意境。

15分钟

·活动二分析水边的伊人形象

明确诗歌“从”即追寻的目标——伊人,并分析伊人之

美。

问题:这首诗没有直接描写“伊人”,但其身影却无处

不在。为什么?请运用《关鴡》一课所学的《诗经》重章叠

句的语言特点和比、兴的写作手法角度进行分析。

活动形式: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对该问题的探究。划

10分钟

分重章叠句组和写作手法组。讨论5分钟,小组推选代表发言。

明确:

·从重章叠句的语言特点角度分析:诗歌的上下章基本相同,这样回环往复的咏叹可以衬托出追寻的回环往复、契而不舍,可见追寻的目标——伊人是值得被如此执著追寻的,这样的伊人形象自然很美、动人。

·从比、兴的写作手法角度分析:诗歌用水边的蒹葭与白露作比,引起所吟咏的伊人。蒹葭与白露先营造出渺茫、朦胧的意境,在此之后再写抒情主人公“溯洄从之”“溯游从之”的追寻故事,就更有味道,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伊人无处不在的美。

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关鴡》课所学的《诗经》鉴赏方法,进而深入品味《蒹葭》的语言特色。

·活动三探究水中追寻的内涵

1.问题一:追寻者,追到伊人了吗?

活动形式:自由发言,主动举手。

明确:没有追到,因为——“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重点分析“宛”:好像是,表达相距不远却无法接近。“宛”字告诉了我们追寻的结果,也告诉我们:追寻,不一定要有所得。它可能只需要一眼,只需要一种朦胧的感觉,就足以为之奔赴了。

2.问题二:这场没有结果的追寻遗憾吗?值得吗?

活动形式: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对该问题的探究。讨论5分钟,小组推选代表发言。

说明:这一环节意图开拓学生的思维,从多种角度解读诗歌,不求标准答案的确定。

明确:《蒹葭》的追寻者已经用尽全力追寻美好的伊人,不弃也不怨。我们要感受到古人追寻的真谛:不在结果,在过程的无愧于心。

3.问题三:这一场追寻结束了吗?你认为,追寻者、伊人还可以是谁?

活动形式:自由发言,主动举手。

说明:这一环节同样不求一种标准的解读。

教师小结:只要心中有所寻,追寻的行动就可以生生不息,追寻者、伊人可以是《蒹葭》、不同文本中的他们,也可以是此刻的我们。

PPT链接其他文本材料: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

——泰戈尔《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承接前面两个教

学环节的任务,通过

设置三个环环相扣的

问题,引导学生进一

步探究水中追寻的深

刻意蕴,感受诗歌内

涵的丰富性和主旨的

多元性。

充分尊重学生的

阅读感受,意图引导

学生从不同的视角不

断深入诗歌主旨意

蕴、揣摩品味语言,

得出自己的体验、分

析。

15分钟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

处。”

——唐·贾岛《寻隐者不遇》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周·屈原《离骚》

8.板书设计

蒹葭

——水边的爱慕与追寻

9.作业设计

必做:

有感情地背诵《蒹葭》。

选做:

请你搜集几首与“追寻”有关的诗歌,写一写这些诗歌中的“追寻”代表着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第12课《诗经二首》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2.《诗经》二首 教材分析: 《关雎》和《蒹葭》是《诗经》中的名篇,分别选自《诗经•••周南》和《诗经•秦风》。《关雎》由雎鸠和鸣而起兴,引出对美丽贤淑的女子的爱慕之情。诗歌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蒹葭》由水边秋景起兴,渲染了萧瑟凄凉令人惆怅的气氛,抒发爱而不得的忧伤和惆怅。两首诗都用了比兴手法,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既有意境美,又有音韵之美,可在反复吟咏中感受诗歌纯真的美。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对于音韵和谐、意境优美的诗歌比较感兴趣,喜欢诵读诗歌。少年对于爱情有朦胧的向往和憧憬。《诗经》中的《关雎》和《蒹葭》,或许能触动他们的心弦,让学生获得美的愉悦,和爱的启迪。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诗经》内容及手法有关知识,能声情并茂地诵读两首诗。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读准节奏和重音能熟读成诵,体会诗歌音韵美。在联想和想象中体会诗歌意境美,把握诗歌主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对爱情的追求,体会诗歌纯真之美。 教学重点:诵读指导,体会节奏美和意境美。 教学难点:比较两首诗的异同,体会爱情的美好,赏析语言美。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比较分析法、想象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关雎 一、导入新课: 爱情是诗歌永恒的主题,看三千年前的《诗经》开篇《关雎》,就表现了一位君子对淑女的爱和追求,我们一起来体会古人的爱情吧!(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一)读准音韵 学生活动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结合注释给生字注音,再练读。活动2、听范读音频,感受语气、节奏。说说这首诗在音韵和形式上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点拨:每句四字,每两字停顿,第二和三章(节)形式相似(基本相同),只有几个字不同(见教材第64页“思考探究”一、“积累拓展四”)这叫做重章叠句,是《诗经》中常用的形式。还有很多词声母或韵母相同,这叫“双声叠韵”。 请同学们齐读这首诗。 活动3、学生齐读《关雎》,注意韵脚和重音(小组内交流展示)。说说哪些词语可以读重音,为什么? 预设:韵脚:“洲”、“逑”,重音:“好”、“窈窕”、“一友”、“乐”,理由。

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蒹葭》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水边的爱慕与追寻——《蒹葭》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分析 ①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目标指出,第四学段(7-9年级),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在“梳理与探究”中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梳理、反思自己语文学习的经验”。 在课程内容部分,本课属于“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中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和“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在语言运用情境中,发现、感受和表现语言文字的魅力”,围绕诗文方面内容“策划开展语文学习、展示和交流活动,加深对语言文字及其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在学业质量水平部分,要求能够“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引导学生增强语言积累和梳理的意识,教给学生语言积累与梳理的方法,注重积累、梳理与运用相结合,重在培养兴趣、语感和习惯”,同时“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语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能分类整理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精彩段落和经典诗文名句,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作用”。 可见,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标准都要求,在学习诗歌时,应关注文学积累、语言特点和主旨内涵三个方面的内容。 ②教材分析 《蒹葭》出自《诗经·秦风》,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和比、兴的写作手法手法歌咏真挚、美好情感,给人以怦然心动的感受。同时,诗中“伊人”意象的多样解读使诗歌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很适合用来训练学生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 a.单元位置 《蒹葭》位于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本单元以“怡情养性”为人文主题,整合了五篇古诗文(《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诗经》(二首)),强调通过阅读这些诗文,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他们的智慧,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在阅读方法与策略上,单元导语指出,学习本单元,需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通过反复诵读,“领会诗文的丰富内涵”“品味精美的语言”,并且,“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教学时应予以关注。 b.文本特征 《蒹葭》出自《诗经》,《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有几个字不同,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在写作手法上,《诗经》经常使用比、兴手法。比,即比喻;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从这两个角度品味《蒹葭》的语言特色,感受其节奏和韵味。 2.学习者分析 在前一节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关鴡》,初步掌握了《诗经》的文本特征,具有一定的《诗经》

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学实录--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兼葭》课堂文字实录与点评 师:同学们好!都说有缘千里来相会,为了这美丽的缘分,老师想送给大家一首美丽的歌曲。(播放《兼葭》)这曲《兼葭》是2500多年前秦地的民歌, 《兼葭》讲的是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一个深秋的清晨,芦苇青青,河水悠悠, 一位痴情的人儿,百转千回的追寻心中的“伊人”,而“伊人”却若隐若现,若即若离。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深秋的清晨,走进那片长满芦苇的河畔,走进《诗经》中的《兼葭》,来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板题,读题)老师范读课文,听准字音,听清节奏,体会情感。 生自由读,齐读: 师:读来有音乐美,这就是双声叠韵的魅力。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哪几句?生:兼葭/苍-苍- 师:一唱三叹,有音乐之美,这种反复的吟诵就是重章叠句。在朗诵时,你体会出了诗歌怎样的感情基调? 生:我从“兼葭苍苍,白露为霜”中读出了凄凉、惆怅之感。 师:那我们带着惆怅之情,来读诗的第一小节. 生:…… 师:为了更好的品味诗歌的音乐美,我们来“和诗”,请一位同学来配合老师。(师生合作朗读,出示PPT) 兼葭/苍-苍-(师和)苍-苍- 师:请选你喜爱的一小节,找搭档合作朗读。(生自由合作朗读) 师: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现在请两组同学分别展示一下你们的风采,读得好,大家可要掌声鼓励哦!(请一组男同学配合朗读) 生:…… 师:(掌声)真是声情并茂啊!再请一组女同学展示风采! 生:…… 师:(掌声)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现在我们全班一起配合,男同学读,女同学“和”,老师也来当一会”女同学”。 师生配合朗诵:…… 师:真是一唱三叹,余音绕梁啊!为了更好的品味诗歌,大家结合课文注解, 说

第12课《诗经二首》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2《诗经》二首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文,把握好语气语调,读出韵律和节奏。 2.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和赋比兴的手法。 3.把握两首诗的情韵,理解诗人对了理想对象的执着追求和强烈思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和赋比兴的手法。 难点:把握两首诗的情韵,理解诗人对了理想对象的执着追求和强烈思念。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关雎 环节一:导入 提起诗歌,我们会不由自主的想到唐诗,人们常说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大家知道中国古诗的源头在哪里吗?是《诗经》。诗经产生于距今久远的年代。其中有许多诗句至今传唱不已。我们所熟悉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等,都源于《诗经》。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诗经》,走进《诗经》。 环节二:了解背景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 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承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新。 我们在第二课回延安中就学过比兴手法,如“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中诗人自比做羊羔,而延安就是作者的母亲。上句写羊羔吮吸母亲的乳汁成长,引出下句延安的小米饭养活了作者。表达了延安人民对作者的养育之恩。 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艺。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诗经》对于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极为深远。 环节三:积累寓言 1、请根据书下注释或查阅工具书,为下列字词注音并朗读。 2、思考核心问题:《关雎》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思考: ①这首诗歌写了什么内容? ②这首诗歌的语言形式有怎样的特点? 一、朗读诗歌,并对照书下注释,想一想这首诗歌在讲什么。圈画出诗歌中出现的人物,简单概括诗歌内容。 1、这首诗歌写了什么内容呢? 就是写一位君子追求意中人的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案

主人公的追寻如梦如幻、如醉如痴。 情景交融,相辅相成。 (3)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渺远迷茫,忧郁缠绵,怅惘感伤。主人公渴慕倾心于伊人,执着地追求,不怕道路的艰险,然而伊人却宛在水中央,如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求而不得,故苦闷感伤忧郁。 四、比较阅读。 1.《关雎》和《蒹葭》都是爱情诗,它们的写作手法有什么不同? 【交流点拨】《关雎》一诗重在“叙事”,可以看出主人公爱慕、追求、幻想这样一条线索。《蒹葭》没有一个明确故事,只选一个场景。《蒹葭》比《关雎》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突出。“蒹葭”“水”“伊人”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比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2.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交流点拨】《关雎》是一首热情的恋歌,它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感情坦率、朴实。 《蒹葭》表现了主人公对“伊人”的一往情深,而且写出了他的欲见不得的焦急和怅惘的心情。 五、探究写法:《蒹葭》之美--音韵美、画面美、情感美、朦胧美 叠词押韵重章叠句起兴入笔情景交融朦胧飘渺虚实相生 六、当堂检测: 1.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D ) A 全诗分为三章,每章前两句以凄清冷漠的景致起兴,形成一种沉郁悲凉的氛围,同时又暗寓了时间的推移。后六句描写访求“伊人”而未得的迷惘之情。 B “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沚”是说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境,仿佛置身于州岛上,可望而不可及。 C “伊人”是诗人访求的对象,是美的化身,在诗人矢志不渝的追求中,犹如强烈地感受到了那“在水一方”的倩影。 D 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诗人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它应是一首叙事诗。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A.《蒹葭》选自《诗经·大雅》,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 B.全诗重章反复,一意化为三叠,具有音乐美,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 C.全诗三章,每章八句,诗的旨意在第一章就全部体现出来。 D.本诗的每章都是先写秋景,写心上人路远难寻。结尾却用“伊人”一转,似乎“她”就在面前,这里写的是一种想象。 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景物描写,这点明季节的景物描写既有烘托环境萧瑟、冷落的气氛的作用,又有主人公凄婉感情的流露。 板书设计 七、作业:

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学实录--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2)

《蒹葭》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三千多年前的民歌《蒹葭》, 你们知道什么是蒹葭吗? 生:芦苇。 师:长在水边,有诗意的植物,特别是秋天,芦苇在水中闪耀着光泽,带着诗意的美,有人说这首诗是最美的一首诗,选自诗经秦风,有没有同学知道什么是秦风? 学生:看注释,各地的民歌,秦风就是秦国的民歌。 师:这里他解释了两个字,风是民谣,秦师秦地方,在哪呢?陕西、甘肃。秦风的意思就是在秦地收集的民歌,在诗经里面,《秦风》一共收集了十首民歌。有九首都是表现西风紧,战士雄的尚武精神,只有一首和其他9不同,你们猜是哪首? 学生:蒹葭。 你们可以开始自由朗读。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有没有同学对某个词句是不理解的,可以问举手问老师。 生:道阻且右的右是“向右迂曲”,右的意思。 我们理解为弯曲,道路险阻,艰难。 宛在水中坻的坻。 教师:那“坻”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水中的小块的陆地,我们今天早读的时候,也布置了大家熟读成诵,现在我们来检测一下大家背的怎么样。 生背诵全诗。 这首诗好背吗?为什么

1:这首诗每章的句式差不多。 他只是在每章的同样位置换了词,这样我们就很好背了,这种形式在诗经是十分常见的,是什么?对,重章叠句,我们在哪里可以看到这种形式? 歌曲。 我们的校歌也是这种。 诗经是三千多年的歌谣,也是这种形式,为什么从古到今的歌谣都采取这种形式呢? 生2:你们思考一下。 章叠句一般用来主旨句,表达中心思想和情感。 你说是易于抒发情感,一遍不够来两遍,两遍不够来三遍。 3:因为重复,体现情感的悠长,虽然没有提到伊人,却体现了追寻者的情感。教师:你是从情感的角度分析的, 我刚刚的问题是“从古到今的歌谣为什么都喜欢用重章叠句?” 生:循环往复的感觉,富有音韵美。 教师:她的思考一下就很准确,说到音韵美。 刚刚我们总结了使用这种方式一是易于抒情,二是有助于音韵美。还有同学说说吗? 生沉默。 没关系,我们来看清代的文学家方玉润的评价(我们读一下) 方玉润:三章只一意,特换韵耳。其实首章已成绝唱。古人作诗,多一意化为三叠,所谓一唱三叹,佳者多有余音。 师:这里面他说,三章其实是一个意思,只是换了韵脚而已,首章已经成为绝唱。三章其实是一个韵脚,知识换了韵而已。所谓“一唱三叹”,我们去形容美的曲子用“余音绕梁”“一唱三叹”,所以重章叠句第一个是因为易于抒情,第二个呢就是循环往复,第三个就是一咏三叹,有余音绕梁之美。这里是诗经重章叠句的形式,我们阅读诗歌更重要的是对语言文字产生敏感,我们就要沉浸到字词里对文字产生细读,捕捉诗歌中细微的地方。 老师这里有几个问题,考一考你们对语言文字的敏感。 屏显: 三章中重章叠句仅仅是换了字吗?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案(1)

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下册 12.2 蒹葭学案 学习目标 1、诵读这首诗,把握语气语调,读出的韵律和节奏。 2、了解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和《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品味诗歌的语言特点。 3、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感受《诗经》独特的艺术魅力,体会其中蕴含的美好情感。 学法指导 1、把握这首诗的内容。 2、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诗歌的结构特色、艺术手法、语言特点。 3、结合注释和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内在情韵,感受主人公对心中理想对象的执着追求和强烈思念。 中考导航 1、“溯洄”等词为中考易考词。 2、中考常以默写的形式考查这两首诗中的重点语句。 3、古诗词比较阅读是近几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增加的新题型,难度比较大,对此考生应予以重视。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了解名家点评《蒹葭》:

朱熹:言秋水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皆不可得。然不知其所指也。(《诗集传》) 方玉润:此诗在《秦风》中,气味绝不相类。以好战乐斗之邦,忽遇高超远举之作,可谓鹤立鸡群,翛然自异者矣。(《诗经原始》) 王国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人间词话》) 高亨:这篇似是爱情诗。诗的主人公是男是女,看不出来。叙写他(或她)在大河边追寻恋人,但未得会面。(《诗经今注》)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作者作品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民谣,共160篇,其中大部分为周代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 “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大雅”31篇,用于诸侯朝会;“小雅”74篇,用于贵宾宴享。 “颂”是祭祖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祖,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部分,现存共40篇。 (二)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蒹葭》选自十五《国风》的《秦风》,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蒹葭的意思是“芦苇”,生于水边。 三、导读理解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2《蒹葭》教案

《蒹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蒹葭》中重章叠句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2.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品读诗歌的情感内涵。 3.把握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朴素追求和向往。 4.掌握两首诗歌在表现情感方面的异同点。 教学重点 学习《蒹葭》中重章叠句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品读诗歌的情感内涵。 2.把握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朴素追求和向往。 3.掌握两首诗歌在表现情感方面的异同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上节课,我们漫步在青青河畔,认识了先秦时期的君子和淑女,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诗经》,去寻觅最美的歌谣。 二、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1)欣赏情境课文,集体朗读课文,注意把握朗读节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2)疏通文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译文:河畔芦苇长得十分茂盛,深秋白露凝结成了霜。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站在对岸河边上。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她)仿佛就站在水中的沙洲上。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译文: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她就站在河的那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又高险。顺流而下寻觅她,(她)仿佛就站在水中的高地上。 四、合作探究 1.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描绘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造成了一种渺远迷茫的意境。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忧郁感伤的情怀。 2.诗歌中哪几个句子表现了主人公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着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道阻且长宛在水中央 道阻且跻宛在水中坻 道阻且右宛在水中沚 明确:这些诗句都表现了主人公渴慕伊人,执着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3.你认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渺远迷茫,忧郁缠绵,怅惘感伤。主人公渴慕倾心于伊人,执着地追求,不怕道路的艰险,然而伊人却宛在水中央,如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求而不得,他感到苦闷、感伤、忧郁。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关雎》《蒹葭》教学实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关雎》《兼葭》教学实录 --- 《关睢》《兼葭》教学实录 执教:纪丽娜 【课前准备】 1.整合《关雎》《兼葭》《子衿》,补充《木瓜》《野有蔓草》《采葛》《有女同车》《桃天》《榕木》,布置学生背诵诗歌。 2.走进春天,收集花草,制作“诗之书签”,送给“爱”人。 【课堂实录】 一、生活激趣,引用破题式积累 师:今天老师跟大家分享家中小儿的采春记。 (屏显) 家有小园 彼采艾兮,春之金华,如盛会兮 彼采艾兮,春之绿园,如乐土兮 彼采艾兮,春之青浆,如仙露兮 (配图:和13个月大的儿子一起采摘艾草、制作青团的照片) 生:老师仿用的是《采葛》。 师:请你背一下这首诗歌。 (生背)

师:生活本身就是诗歌。诗歌中的艾草,寄托了我们的情 (屏显) 诗者,吟咏性情也。 生:阳光、自然、艾草、春天、孩童,老师的小诗里充满了对万物的爱。 师: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什么是“爱” ? (屏显) 破题: 爱的定义:“从心无声。又亲也,恩也,惠也,怜也,宠也,好乐也,吝惜也,慕也,隐也”-------------------------- 《康熙字典》 师:今天,我们就在《诗经》的春木里,积累爱的诗篇,且行且吟,且悟且爱。 二、吟咏入文,波浪渐进式积累 师:首先,我们从朱熹对《诗经》的评价,把握诗的读法: (屏显) 朱熹:“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 师:上古诗歌多出于街头巷尾,吟之,诵之,歌之。我们用波浪符号划平仄,长短分明,强弱分明,高低分明。从第一首诗歌《关雎》开始歌唱吧。 (屏显) 原则:一二声平,三四声仄。平长仄短,平低仄高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关雎》和《蒹葭》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关雎》和《蒹葭》说课稿 12 《诗经》两首 一、说教材: 《〈诗经〉两首》是初中语文教材8年级下册第3单元的课文,单元教学重点旨在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发展进程、思想感情及其艺术效果,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本次课将要学习的《关雎》和《蒹葭》两首诗都是诗经的名篇,两首诗在主题内容上是相似的,情感基调是相近的,同时在艺术手法方面也都运用了重章叠唱和赋比兴的方式。 2、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特点,现将教学目标拟订如下: 知识目标: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体会赋、比、兴的艺术手法,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结合注释,读懂诗作的能力。背诵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艺术形象和思想感情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二、说教法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我在本课教学中,根据诗歌特点,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1、诵读法:指导学生读出四言诗的节奏和韵律,读出感情,在诵读中理解诗歌内容。

2、讨论法:联系诗歌中人物的言行,抓住关键诗句,让学生讨论文中主人公的感情及诗歌的艺术特色。 3、比较法:本节课,我采用了比较阅读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对两首诗进行比较,从而了解诗的内容及其艺术方法,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真正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效果。 三、说学法 善教人者,应教人方法,教学中应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做到“让学生自己读书,自行研讨。” 1、利用课件,创设有利于教学的环境,让学生进入角色,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根据学生好奇的特点,设置讨论题,在讨论中理清文章线索。 3、引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形成运用、鉴赏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课程安排为2课时,以《蒹葭》为例说环节) ㈠导入新课:(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创设情境。 我国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泱泱大国,在这里有数不尽的文人墨客,读不完的诗词曲赋。今天,我们将在璀璨如星的诗的长河中,撷取一颗最遥远但又最明亮的星斗——《诗经》,来一同欣赏她那雍荣典雅、古老质朴的独特魅力。 ㈡介绍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多媒体显示)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诗经二首》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诗经二首》 教案 明确:这首诗通过描写美丽善良的姑娘,表达了主人公对她的爱慕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主人公对于爱情的渴望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目标导学三:拓展思维,探究写作手法 1.这首诗中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请同学们列举并解释。 明确:这首诗中运用了赋、比、XXX等写作手法。其中 赋是铺陈直叙,比是比喻,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做铺垫,反复则是为了强感和意境。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表达更加深刻。 2.你认为这些写作手法对于诗歌的表现力有何帮助? 明确:这些写作手法可以丰富诗歌的表现手段,增强诗歌的表现力。赋可以使诗歌更加直接明了,比可以使诗歌更加形象生动,兴可以使诗歌更加引人入胜,反复可以使诗歌更加深刻印象。这些手法的巧妙运用,使得诗歌的表现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一年轻小伙子看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相亲相爱,听到它们和谐的鸣叫,自然引起了他的无限情思。他心目中有一位美丽贤淑的姑娘,希望她能成为他理想的配偶。 关雎》运用了比兴手法,以河中沙洲上相互和鸣的水鸟开头,引起读者的遐想。重章叠唱的形式营造了喜庆的气氛。语言富于表现力,运用双声叠韵,如“窈窕淑女”和“辗转反侧”,朗朗上口。 蒹葭》选自秦国民歌《秦风》,神韵缥缈,引人遐想。蒹葭的意思是芦苇,生于水边。诗歌采用了韵脚和叠词,重章叠句,反复吟唱,是《诗经》的特点。 该诗以四字一句的形式,节奏鲜明短促,重章叠句,回环复沓,产生了一唱三叹、余音绕梁的效果。 诗人表达了思念向往的情感,通过上下求索表达了对伊人的执着和坚贞不渝。重复使用“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等句子,强调了道路的艰难。即使道路艰难,诗人仍然一次又一次地去寻找,表现出执着和坚贞不渝的品质。同时,反复使用“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等句子,突出了诗人

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蒹葭》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是《诗经》中的名篇,描绘了一幅唯美而感伤的场景:深秋的清晨,主人公在长满芦苇的河畔苦苦追寻心中的“伊人”,而“伊人”始终飘渺模糊,可望而不可即。《蒹葭》的美贯穿它的音律、意象和人物,《2022年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创造提出“在语文学习学生通过感受、欣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所以,对本诗歌的解读着重放在欣赏诗歌的意境美上。 二、学生分析 八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在读中生疑,读中释义,读中品味。其中伴随着教师的启发、引导、提问、解说等活动一起进行的,朗读带动讲解,讲解促进朗读。从而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激发学生古典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韵律之美; 2.品读诗歌,体会意境之美;

3.学会从多种角度分析“伊人”的意义,体会诗人追求理想永不放弃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品读诗歌,体会意境之美; 教学难点:学会从多种角度分析“伊人”的意义,体会诗人追求理想永不放弃的精神。 五、教学方法 诵读法、情境法、赏析法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蒹葭》)《诗经》是一曲不朽的生活乐章,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这样评价道:“《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风是指国风,也就是国风中写的最美的,那这首诗究竟美在哪里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探寻《蒹葭》之美。 (二)关于《诗经》 1. 《诗经》概括:《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教学实录

遥望那一条芬芳的人间银河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关雎》《蒹葭》群诗教学实录 【教学设想】 《关雎》《蒹葭》是安排在部编本八下语文第三单元的两首诗歌,这一单元的总目标是让学生品味精美的语言,领会诗文的丰富内涵,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他们的智慧,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这样的定位,也是和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与传承相吻合的,所以我把本文定为诵读型+写作型文本。 【素养目标】 1.通过诵读,能读出两首诗歌的声之美,说出形之美。 2.通过比读,描摹画面,把握君子对淑女,男子对伊人的情之美 3.树立古典经学中传递的健康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能读出两首诗歌的声之美,说出形之美。 2.通过比读,描摹画面,把握君子对淑女,男子对伊人的情之美 【教学难点】 3.树立古典经学中传递的健康的爱情观。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共同穿越一条在地图上找不到名字的河流,这条河流的出名是因为那些美丽而执著的守望者而出名的,它是一条时光之河,是一条文化之河,是一条风华绝代的爱情之河,它就是《诗经》。下面我们就走近它,亲近它,了解它。 先来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屏显学案预习点: 一、课前检测 1.《诗经》先秦时叫作______或_________,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______”之一。《诗经》是我国最早的______________,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收录了诗歌______篇。这些诗歌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_____”“_____”“______”

三类。《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 答案:《诗》或《诗三百》“五经”诗歌总集305篇风、雅、颂赋比兴 2.注音 雎鸠(jūjiū)窈窕(yǎo tiǎo) 好(hǎo)逑(qiú)参(cēn)差(cī) 荇(xìng)菜寤寐(wùmèi) 辗(zhǎn)转左右芼(mào) 琴瑟(sè) 钟鼓乐(lè)之 沚(zhǐ)坻(chí)跻(jī) 湄(méi)晞(xī)溯洄(sùhuí) 生互批自改 屏显:第一部分:诵读比诗韵 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先读位于《诗经》三百篇之首的《关雎》,再读《蒹葭》。 1.读出声韵之美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语气语调 生先自由读《关雎》 抽一男生读。 师:谁来点评? 生1:君子好逑的“好”字应该读三声,他读成了四声。节奏读准了,就是语速太快,语调太深沉了,没有变化。 师:哈,听力不错,这首诗确实在情感上是有变化的,语气语调即使是初读也能感觉到的。来,我们听听名家范读,对比你刚才的朗读看能发现什么。 (生听名家方明的诵读)

12 诗经二首 教案-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

诗经二首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节的节奏特点。 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3.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4.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教学重点: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 关雎(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默一默 三、读一读 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停顿、节奏,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2.学生再读全诗,试着用生动的语言翻译全诗。 要求:①抓关键词②解释扩展③以诗译诗 四、想一想 1.理清男主人公情感发展的脉络。 男子追求女子,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变化过程? 2.《关雎》写一个男人对女人的思念之情,是一首爱情诗,为什么开头要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起? 蒹葭(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默一默

三、读一读 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停顿、节奏,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2.学生再读全诗,试着用生动的语言翻译全诗。 要求:①抓关键词②解释扩展③以诗译诗 四、想一想 1.诵读诗歌,想一想: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2.《蒹葭》没有直接诉说主人公的思念之情,但其思念却绵远悠长;没有直接描写“伊人”,但其身影却无处不在。说说这首诗是怎样达到这种效果的? 五、练一练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1.下面对诗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男主人公的口吻描述了一对恋人的约会经过。 B女主人公赠送给男主人公两样东西,男主人公更喜欢彤管。 C该诗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生动形象地把这对情人的恋爱活动描写出来了。 D“搔首踟蹰”表现了男主人公老实、憨厚、痴情。 2.下列和《静女》有关的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节选自《诗经﹒邶风》。《诗经》多为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静女/其姝。 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500篇。 C《诗经》按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为民歌,“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歌曲,“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其中“风”价值最大的。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单元 诗经二首

12 《诗经》二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与《诗经》有关的文学常识,理解《关雎》《蒹葭》这两首诗的内容。 2.熟读课文,了解“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 2.教师设疑,适当点拨;学生交流探讨,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正确理解诗中所表现的男女青年纯真美好的爱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了解“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我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最为人熟知的当属唐诗,那么,它的源头在什么地方呢?最古老的诗歌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开这个谜。 二、自主预习 1.知识链接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现存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雅”是周王朝国都附近的乐歌,即所谓正声雅乐,共105篇,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共40篇,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有“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的。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作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等来状物、拟声、穷貌。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诗经二首》教案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诗经二首》教案 教案是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它提出的一套确定、分析、解决教学问题的原理和方法也可用于其他领域和其他性质的问题情境中,具有一定的迁移性。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诗经二首》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诗经二首》课文原文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i]。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i]。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i]。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i]。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二首》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向往追求美好爱情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重章叠句的形式:即《诗经》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诵读的要领,掌握诵读技巧。 2、《诗经》的内容理解。 [教学时数]二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语设计 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今天我们学习的二首诗均出自于《诗经》。 二、解题 《诗经》本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是我国第一郎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编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论语》说:“不学诗,无以言。”占人认为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三、研习课文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2《诗经二首》【教案】

12《诗经二首》教案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并掌握诗歌内容。 2.体会诗歌中的情感,朗读背诵。 3.欣赏诗歌的艺术特点:“兴”与“重章叠句”。 4.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中情感,朗读背诵。 2.欣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教学准备: 学案、课前搜集资料、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关雎 课时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并掌握诗歌内容。 2.着重体会诗歌中的思想感情。 3.欣赏诗歌的艺术特点:“兴”与“重章叠句”。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理解并掌握诗歌内容。 2.欣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教学内容 教学《关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不学《诗经》就不懂怎么说话。可见《诗经》的重要影响力,那么同学们读过《诗经》吗? 二、七嘴八舌话《诗经》 1.请学生谈谈对《诗经》的认识、了解 (PPT展示《诗经》文学常识) ①《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称《诗》,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也叫《诗三百》。孔子将《诗三百》作为道德教育的教材,后来儒家学派把它当成经典,奉为“五经”之一,才称为《诗经》。《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②《诗经》六义: 作品分类:风、雅、颂 表现手法:赋、比、兴 三、反复吟读——叹《关雎》 1.全班齐读(明确字音) 窈窕yǎo tiǎo 淑shū女好hǎo逑寤寐wù mèi 琴瑟sè芼mào之 2. 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读准、体会节奏—四言二字一顿) 3.学生个读、评读 4.男女和读 四、译读,解诗意 1.再次朗读诗歌,理解诗中表述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将诗歌内容描述一遍。 ①学生想读诗歌,展开想象以文译读 ②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③请学生有感情地吟诵诗文。 明确: 那在水中的陆地上不停地鸣叫的雎鸠鸟,互相唱和的样子,与君子、淑女恭敬相处相似。文静美丽的姑娘才是小伙子的理想配偶(对象)。 长短不一的荇菜,就应当想尽办法在船的左右两边采择;文静美丽的女子,就应当醒着梦着都要念念不忘、执着追求。追求不到,小伙子非常忧虑,日夜思念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在梦中,小伙子与心上人终于相会了,小伙子亲近她,爱慕她,为她弹琴鼓瑟,敲钟打鼓,取悦她,心中充满了欢喜之情。 2.既然大家都认为它是爱情诗,那么它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 明确:

《诗经二首——蒹葭》教学实录+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兼葭》教学实录 一、导入师:大家困不困?(上课时间为下午4:15左右)有谁想睡觉的,可以先睡一觉,(没有)刚才你们都干什么去了? 生:学《诫子书》。 师:《诫子书》,哦,背过了吗? 生:背会啦。 师:那背一遍好不好? 生:好学生背诵《诫子书》 师:背得很好,我建议你们回家之后啊(学生笑)不是给家长讲啊。用毛笔或者是硬 笔把它给写I、.来,贴在你的床头或者贴在你的写字台前。会写毛笔字的举手? 师:你们就用毛笔字写,小楷,好吧,不会毛笔字的,用硬笔把它写下来。那张纸用 的时候要讲究一点,不是随随便便的一张纸,最好是宣纸,学古代的诗文还要和书法 结合在一起。 二、上课师:好,同学们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 师:一下午连着上课累不累啊? 生:不累。 师:假话吧? 生:真话。 师:好,真话,不累就好啊。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一首诗,叫《兼葭》。打开书, 找到了吧,以前学过《诗经》吗? 生:没有。 师:好的,距离,距离产生美,是吧。好的,请坐。但是呢,这个距离还是比较明显的,不在一起,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那边,这个不能说是朦胧美。或者说呢,你再进一步的来讲,正是因为有了距离…你来接着讲,你来接着讲。正是因为有了距离,所以看上去怎么着啊?看得真切吗?看得清晰吗?比如说她在水中央,他在这边,她看上去只是一个什么?

生:一个轮廓。 师:对,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就是这个轮廓,这就是伊人,就是他内心所说喜欢的。看不真切,还想看真切,想看真切又看不真切,这就美了。正因为看不真切,所以瞪大了眼睛想看,越瞪大了眼睛,越看不清楚,这就是朦胧美。他就想象啊,长的什么样啊,请坐。 师:我们从这些地方初步体会到了朦胧美。但是我觉得呢,其实最核心的一个问题。我们来看看这个,这个伊人,刚才涉及到这个伊人的性别的问题。“伊人”是男的还是女的?认为是男的举手,认为是女的举手。(多数)师:那么既然她是女的。那么想这个“伊人”的人就是一个男的。那么这首诗呢,就是这个男的想这个女的,是吧?但是问题就来了,如果这样理解的话,这个问题就来了。什么问题?从古汉语的角度来讲,这个“伊”,在那个时候不表现女人。恰恰相反,在很多情况下表现男子,是不是问题就来啦?这个“伊” 表现女的,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白话文著作里面这个时候开始用这个“伊”作女性的专用代词,作代词,但是它在中国古代更多的情况下,是来表现男性的。如果你去读《诗经》整本书,《诗经》里面这个“伊”出现的次数比较多。多数情况下,非常明确的就是表现男性。 师:问题来了吧?他是一个男的,怎么办吧?那我们接下来基本上明确了,他是一个男的,不是一个女的,那你说,想这个伊人的是个男的,是个女的?生:是个女的。师:噢,是个女的,想这个小伙子,是个姑娘想这个小伙子。同意的举手。不同意的举手。(1个)师:好,你说,你说说。 生:老师,你知不知道有个成语叫作“断袖之癖” ? 师:你说吧。 学生不好意思往下讲师:不就是说同性恋的问题吗。如果说这个思念的人是个男的,这 个伊人又是个男的,就是同性恋了,这可不是朦胧美了。 师:同学们注意啦,我们就说这个伊人是个男的,想他的那个人也是个男的。但又不 是同性恋。谁来讲,老师,我认为是这样的…生:我认为他们应该是思念之情。 师:思念之情。谁思念谁?你说思念怎么就找不着他呢?到这儿找到那儿找,怎么就 找不着呢,你思念他你过去找他,不就完了吗?谁来说?同学们这就叫做学诗的时 候,我们知道朦胧美,我们很难把它解释清楚,我们可以试着来把它解释一下啊。这 个“伊人”,如果是一位君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