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明末清初_湖广填四川_人口迁徙及其影响

明末清初_湖广填四川_人口迁徙及其影响

明末清初_湖广填四川_人口迁徙及其影响
明末清初_湖广填四川_人口迁徙及其影响

2008年5月 第5期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Journal of Changshu I nstitute of Technol ogy (Phil os ophy &Scocial Sciences )M ay .,2008

No .5 

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人口迁徙及其影响

张 敏,柯 立,孙上茜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210093)

摘 要:“湖广填四川”是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移民浪潮,跨越多个朝代。本文选取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事件,对其迁徙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并阐述其对迁入地的经济、文化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湖广填四川;空间格局;影响;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794(2008)05-0080-03

收稿日期:2008-03-20 作者简介:张 敏(1976—),女,江苏盐城人,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

城市地理学和城市文化。

文化传播学派的先驱F 拉策尔认为:“一切的民族连同自然民族都有其历史性,有必要研究他们

的遭遇,这些遭遇大部分是迁徙的结果。民族及文化在迁徙时,互相接触互相影响,其相互影响程度,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中国历史上有多次大规模的移民浪潮,每次大规模人口的迁移对迁入地的社会、经济、文化都会带来影响,在此,我们择选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进行论述。

一、“湖广填四川”中移民人口分布格局及成因

明末清初,持续数十年的战乱造成四川的人口

锐减,“数千里城郭无烟,荆棘之所丛,狐狸豺虎之所游”,“成都所属州县,人烟断绝千里,内冢白骨无一存”。同时,瘟疫流行。至顺治18年,四川总人口只有“50万左右”。四川人口的锐减,不但造成了四川经济文化的萧条,限制并延缓了科技的发展,还降低了中央政府的赋税收入,四川的残破,不但危及西南,而且对清政府的统治造成不利后果。因此,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增加人口,恢复生产的措施。于是,由清政府倡导并组织的大规模移民四川的活动拉开了序幕。此次移民籍贯复杂,由于移民中以湖广人口为多,所以称之为湖广填四川。“湖广填

四川”从清初开始,到道光朝为止,前后百余年,规模之大前所未有。而人口“填四川”不仅有效缓解

了湖广地区的人口压力,避免了社会动荡,而且使人口分布趋于合理,“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图1 “湖广填四川”移民来源

从移民的来源看,以湖北、湖南、陕西为主(见图

1)。光绪年间《德阳县志续志》中的《陕西会馆田记》一文说:“……时朝廷功令他省民人入蜀报垦……当此之日,楚来最多,亦最选,秦次之,江右为后,粤、闽出于乱定数十所之外。故人邑人率皆五方杂处”。《成都通览》是这一论点的另一个佐证:当时填四川者,湖广籍占25%,云贵籍占15%,江西籍占15%,陕西籍占10%,安徽占5%,山东占5%,广东占5%,广

8

西占5%,而福建、山西、甘肃合占5%。这说明湖北、云贵、江西和陕西人占了湖广填四川人口的大多数。到嘉庆中期大规模移民接近尾声时,省内人口中移民或移民后裔至少占85%。

由于入川移民人口构成复杂,对定居地取舍各有不同,同时由于各自文化的差异以及对自有文化的认同,在移民初期往往在空间上形成不同地理位置的集聚。由于四川人口的急剧减少(可能是整个村落的消失),为后来伴随“湖广填四川”移民潮而来的新地名

提供了条件,“在原始地名出现大规模的、系统的转移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地名学方法)就更加有效,有可能据此复原整个移民过程。”因此,我们在此通过对四川移民地名的研究分析入川移民的总体定居偏好以及各省移民在入川后的空间分布。

表1 四川省各地区省籍移民地名统计表

籍贯地区

湖广江西广东陕西贵州云南福建浙江西蕃河南山西江南总

成都市128350*********德阳市715350100000085绵阳市3817500000000

51

内江市23158230300010257南充市12437100000000135乐山市123500010000021达县市310100000000036自贡市700110000000072泸州市9

1

103001000016宜宾市360200100000039渡口市0210010000004雅安市0211000000003凉山州27005812400340阿坝州0061000020004甘孜州0

0000000000

2

重庆市10370150110100126万县市673310001000075蓓菱市264

00000

32

总计

832515323161265

7

4

2

51035

从表1中可以看出,四川移民地名中地理位置反映的距离递减规律。先以湖广移民为例:川西平原和德阳、绵阳地区移民地名湖广籍有121个,占69.54%,川中91.49%,川东北90.64%,川东85.22%,宜宾、泸州、乐山地区为75%,川西高原不

足4%。在表2中,横轴表示四川不同位置的城市与湖广地区距离由近至远排列,纵轴为湖广籍地名数。由此可以大致体现距离递减规律,即距移民籍贯地(湖广)越远,移民聚居点越少。同样的情况在陕西移民,广东、福建移民和贵州移民上亦有所体现。如川西、川西北、陕西移民比例大,川东地区湖广移民占大半、广东、福建移民较少,而贵州移民相对较多。当然,形成这种移民定居点地域上的不均匀分布,除了距离衰减的规律还必须考虑其他情况,如形成该现象的原因也与明清之际战争对四川各地区的破坏程度以及移民在原籍的生产方式有关:川东、川中地区为当时张献忠破坏最大的地区,人口损耗较大,更需要大量移民补充;湖广移民以从事种植业为主,江西人经商见长,在移民定居点选择上,湖广籍多居丘陵、台地的沿江等区县,而江西、福建、浙江籍则择居城镇。“广东移民择适宜其原籍农夫作物生长的北纬30度以南的永州、江津地区,种植甘蔗和荔枝,永州地区与川南地区毗邻。”同时,移民入川都选择交通便利且自然条件优越的平原和平坝丘陵地区,长江及其川中支流移民点集中。 二、“湖广填四川”的影响

清朝前期的大量移民对长江上游地区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经济的发展与一定密度的人口紧密联系。为维持生产生活与整个社会活动的正常进行,必须有起码的人口数量。大量移民定居的过程就是经济恢复的过程,他们逐渐构成了四川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

1

8

(一)经济关系的多样化

大规模移民首先引起了经济关系的多样化,清前期的人口迁入,本质上是“入”对人地关系的调整。从康熙中叶大规模移民开始阶段的任意插占土地到雍正六年下诏规定“入川人民”,以一夫一妻为一户,“给水田三十亩或旱地五十亩”,使大量移民同土地重新结合,实际是土地的重新分配,解决人地关系问题。首批移民入川后进行圈地,成为移民的受益者,后续移民只能通过“租佃”方式糊口,这样产生了地主、佃农以及其间复杂的租佃关系,也引起了频繁的土地买卖。

(二)经济形式的多样化

大量的移民进入四川插占土地、辛勤垦殖,使残破的四川经济逐步得到恢复与发展,引起经济形式的多样化。

大量移民入川带来一些经济作物及种植技术的流入。如玉米、番薯的传入和推广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两者都是高产作物,使土地单位面积产量有所提高,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土地也能得到更大限度的利用,粮食总产量增加,刺激人口的增殖,大量剩余粮食沿江而下,外销发展,甘蔗、山蚕的引入,对成都乃至整个四川都有很深的影响。直至今日,四川盆地依然是我国甘蔗种植的最北界线,山蚕引入间接促进了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由于这些作物的种植基本为了销售,所以一种新的农业种植方式即商品性农业种植方式相应发展起来。促进了四川农业经济的多样性发展。

但是,应该注意大量外省人口迁入,马铃薯、玉米、红薯等高产旱地作物的传入,致使人口膨胀成为可能,“进一步强化了固定的陡坡旱地垦殖业占主导的农业经济结构”。致使人口进一步膨胀后,土地资源与生产结构矛盾突出,技术进步的诱发机制表现不足,农业生态破坏严重,农业产出减少,形成恶性循环。进入到工业经济时代后,这种格局一旦形成,由山地生物多样性而来的产出多样性优势往往利用不足,形成了一种人与资源不协调的结构性贫困。

同时,清代四川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纺织纱布成为重庆农村普遍的家庭手工业,出现了以棉纺业、丝织业为主的专业厂镇。陶瓷、造纸等因大量外地工匠迁入而得以重新发展。煤、铁的大量开发,也促使了五金业的发展,出现了“五金之乡”,如大足县龙水镇。

(三)城市经济结构的多样化

大量移民还改变了城市经济结构,重庆的变化尤为显著,乾隆年间,重庆商人的原籍绝大多数为外省,“其中湖广江西占多数”。这种情况表明,由于大批商业性移民,使得重庆发展成为一座移民商贸城市,并促进了重庆的各种转口贸易,从而引起与各种贸易和转口等货运业务有关的一系列新行业的兴起,造成了城市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发展。由于四川的商品经济与商品贸易的发展,特别是长江一线的东西贸易有重大发展,粮食和棉、糖、盐汇流而下,集中在宜宾、泸州、重庆,从而形成了一个沿江的城市贸易系统。

除了对四川经济的影响,大规模的移民入川也引起了巴蜀文化多方面的流变,诸如方言、风俗时尚、建筑风格、行为方式、衣物饮食、歌舞戏剧、婚丧嫁娶、祭祀礼仪等都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但是,尽管四川籍土著为数甚少,但是巴蜀文化经数千年发展而凝聚起来的文化底蕴不但仍在四川各地顽强的保存流传,还不断影响从外省前来的移民的原籍文化。因此,在巴蜀文化与各省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又混合成新的文化面貌。

在这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对这段历史,现在的许多人或是知之甚少,或是一无所知,甚至一些四川、重庆的居民对祖先背井离乡的历史也并不了解。同样是历史上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山西大槐树就充分利用了史实作为其文化资源开发的立足点,开发大槐树的寻根旅游,发展当地经济的同时也推广了当地的形象,成为现下许多中国人寻根问祖的首选之地。相形之下,对“湖广填四川”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开发还没有深化。虽然在重庆,通过开发湖广会馆旅游对“湖广填四川”进行了一定的推广,但是对于波及大半中国、影响了之后数百年中国历史的“湖广填四川”,这点宣传实在不够。因此,我们认为在对四川、重庆文化旅游的开发之中,在重点介绍巴蜀文化时,可以利用“湖广填四川”加深文化旅游的含金量,使川渝的自然观光游览充实文化元素,提升川渝的旅游形象。

(下转第96页)

45-49.

[14]陈弱水.一九四九年前的陈寅恪———学术渊源与治学

大要[M]//新学术之路.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

究所,1998:105-108.

[15]俞大维.怀念陈寅恪先生[M]//钱文忠.陈寅恪印象.

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A Study of Chen Y i n queπs Acade m i c Thoughts

through Prefaces and Epilogues

LU Yuan

(Depart m ent of Soci ol ogy,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210093,China)

Abstract:Chen Yinque,the great hist orian,wr ote a series of p refaces t o the works by other scholars and ep il ogues with reference t o old docu ments,in which he reflected on his acade m ic experience and research methods,and exp ressed his feelings about life and worldly affairs.These writings are not only based on Chenπs inter p retati on and affir mati on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acade m ic researches with his“sy mpathy of understanding”,but als o serve as a way t o comf ort his friends,which can be seen as i m portant materials t o reveal Chen Yinqueπs acade m ic app r oaches and s p irits as well as his attitude t owards life.This article discusses Chenπs research methods in hist ory studies by analyzing dozens of his p refaces and ep il ogues collected in the Anthol ogy of Chen Yinque,and als o atte mp ts t o in2 ter p ret Chen Yinque both as a pers on and as a scholar in an alternative way.

Key words:Chen Yinque;p refaces and ep il ogues;research method;acade m ic s p irits

(上接第82页)

参考文献:

[1]芮逸夫.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人类学卷[M].台北:台

湾商务印书馆,1971.

[2]四川省富顺县志编纂委员会.富顺县志:卷2[M].成

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

[3]孙錤.蜀破镜:卷5[M].

[4]李世平.四川人口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

[5]江立华,孙洪涛.中国流民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

社.2001.

[6]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一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

社.1997.

[7]蓝勇.清代四川省土著移民分布的地理特征研究[J].中

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2.

[8]大清会典事例:卷166[M].

[9]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

1911[M].上海:中华书局.2001.

[10]隗瀛涛.近代重庆城市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

社.1991.

[11]段渝,谭洛非.濯锦清江万里流———巴蜀文化的历程

[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12]黄权生,杨光华.四川移民地名与湖广填四川———四川

移民地名空间分布和移民的省籍比例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

“Hu2Guang Fills Si chuan”i n Late M i n g and Early Qi n g

Dynasti es and its Effects

ZHAN G M in,KE L i,SUN Shang2qian

(School of Geographic and Oceanographic Sciences,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210093,China)

Abstract:“Hu2Guang Fills Sichuan”is the largest i m m igrati on in Chinaπs hist ory,which lasted for several dynas2 ties.This paper chooses the peri od fr om late M ing Dynasty t o early Q ing Dynasty t o analyze the s patial features of this event and expound on its effects on the l ocal economy and culture.

Key words:Hu2Guang Fills Sichuan;s patial structure;effects

必修二教案(三)人口迁移及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必修二教案(三)人口迁移及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一、人口迁移的概况 1.含义:人们变更居住地的空间流动行为,属于人口机械增长。 2.判断人口迁移的条件: ①是否跨越行政区(县级以上) ②是否变更居住地户籍 ③变更居住地的时间是否在一年以上。 以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才能属于人口迁移。 3.人口迁移类型: ①国际人口迁移: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 ②国内人口迁移:农村迁移到城市、城市迁到农村、农村迁到农村、城市迁到城市。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由农村迁移到城市(城市化)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等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1.经济因素——是引起人口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最根本原因。 ①迁移原因:地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②迁移目的:①寻求更多就业机会和成功机遇;②获得更好的经济待遇;③改善个人及家庭生活。 ③迁移方向:由经济落后地区迁往经济发达地区。 2.社会文化因素 ①文化教育②家庭婚姻③宗教信仰 3.政治因素①政策:上山下乡、三峡移民②战争:③政治变化

B 序号①②表示美国二战后的人口迁移序号③表示“闯关东”序号④为“雁南飞”人口迁移的因素①是气候②为经济因素③是土地④是经济

四、人口迁移的影响 1.对迁入地的影响: 有利:①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②促进商品流通③促进了经济发展④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不利:①住房困难②交通拥挤③环境污染加重④扰乱社会治安 2.对迁出地的影响: 有利:①缓解了人地矛盾②更好地开发土地资源 不利:①导致人才外流②导致劳动力不足③影响迁出地的经济发展。 五.重要知识点补充 1.发展中国家农村向城市人口迁移的原因:城市有较高的收入;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教育、卫生和文化娱乐设施。 2.人口流动是人口在地区之间所作的各种各样短期的、重复的或周期性的运动。(与人口迁移的最大区别是不改变定居地或户籍)根据人口流动的时间,可以把人口流动划分为:①季节性流动。如游牧和季节农工。前者每年夏季去高山牧场放牧,冬季回到山谷低地。后者指在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农村做临时工作,农忙时返回本乡生产;②每日性流动。如城市居民的通勤,指居住在郊区的居民每天到市区里的工作地点上班;又称钟摆式人口流动③不定期流动。如旅游等。随着经济收入和业余时间的增加,人们为购物、娱乐、度假而外出旅行的距离和次数正在日益增加。 中国的“民工流”(又称民工潮)现象:是农民纷纷外出打工或返乡所形成的潮流。每年春节前后,浩浩荡荡的民工大军南下北上,东奔西跑,铁路、公路车流如水,交织成一股逾月不退的“春运潮”。 ①原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城乡之间出现巨大差异;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国家的优惠政策。 ②方向:内地——沿海(经济);内地——东北、新疆(资源开发) ③影响: ★对农村: 有利:①缓解流出地的人口压力;②增加经济收入;③加强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 不利:①导致农村地区土地撂荒②出现留守儿童、留守家庭现象 ★对城市: 有利:①弥补了城市劳动力不足②提高了城市化水平③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湖广填四川及安岳姓氏源流.doc

湖广填四川与安岳姓氏源流 安岳县古称普州,位于四川东部,东邻重庆大足,南连内江,西接资阳,北靠 遂宁,西北距成都 166 公里,东南到重庆 174 公里,是成渝两市捷径中点,古为 巴蜀分治地。北周建德 4 年(575)置 县,因治所在铁峰山,“安居于山岳之上”,故名安岳。县域面积约 2700 平方公里,辖 70 个乡镇,人口 154 万,地形以丘陵为主,鱼龙乡、乾龙乡一带为县地理中心。据有关史料记载,在“湖广填四川”这一史无前例浩荡的移民大潮中,当时“户不盈十,丁不满百”的四川安岳,在历代尤其是康熙 29 年 (1690)以后,就大量接收了来自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西、浙江、福建、陕西、甘肃等省数 万移民来县定居。 根据安岳县志及热心网友提供的相关资料,我最近收集整理出了历代外省移民(当今许多安岳人的入川始祖)迁播安岳县姓氏源流及分布状况,希望对苦苦寻祖的你有所帮助。

氏族迁入时期迁出及定居地点 杨氏明、清年间由杨俸英于明洪武年间自湖北麻城孝感乡迁安岳永康乡;一支于清雍正年 间由江西 吉安迁安岳县永康乡。 清康熙年间湖南泸溪县一都阳始祖杨景聪后裔在康熙35 年至58 年间先后迁居安岳县各乡:康熙 58 年( 1719)景聪公第 14 世孙杨宣泰由湖南泸溪县永兴场乡一都阳桐木冲迁安岳喜井 乡石庙寺(遗 址在三耳石罗家坡)下庙河沟 (今鱼龙乡高塘村九组 );一支由杨启海迁喜井乡长徐沟(今协和乡); 一支由杨启像迁喜井乡石庙沟(今鱼龙乡彭堰村龙桥坝);一支由杨启银迁喜井乡半边 寺(今横庙 乡);一支由杨秀益迁喜井乡石板场(今石板乡);一支由杨秀兴迁永康乡毛店子场朝 阳洞(今朝 阳乡);一支由杨秀聘迁喜井乡鱼龙嘴(今乾龙乡);一支由杨荣韬迁喜井乡龙桥(今 兴隆镇); 一支由杨再思后裔各房康熙年间自湖南湘西州迁安岳各场。 一支由杨承金、杨承裕、杨承著、杨承璋、杨承瑛于清朝康熙36 年( 1697) 10 月自湖广靖洲府会同 县若水乡管洲村迁永康乡吴家凹(今千佛乡桥亭村)、刘家扁(今千佛乡桥亭村)、胥 家沟(今千 佛乡庙坡村 6 组)、杨家沟(今周礼镇马鬃岭)。 一支由杨登贵于康熙 36 年( 1697)自湖广永州府东安县宣义中乡新塘石除岩迁安岳县永 康乡高石坎 (今驯龙镇);一支由杨应学于康熙 54 年( 1715)二月初十自湖广永州府东安县宣义中乡 新塘石除岩 迁安岳县同化乡九龙寺河边场(今九龙乡李家沟)。 龙氏清朝年间一支由龙习承于康熙 3 年( 1664 )迁安岳县折桂乡吞口房子(今龙台镇花沟);一支由 龙玉升、龙当升于康熙丙午年( 1666)自湖南零陵县开善乡隆庆里中旱冲沙田坝迁安岳县 长林乡菜 子沟(今石羊镇冷家坝),又于康熙 57 年( 1871)再迁今思贤乡白石岩;一支由龙朝科于 康熙 36 年 (1697)自湖南新宁县太平村迁安岳县附廓乡天堂观(今通贤镇花台村),一支由龙 正实于康熙 35 年( 1696)自湖南新化县大阳乡八都湖清坪迁安岳县附郭乡龙家沟、关田沟(今石鼓乡、八庙乡); 一支由龙胜德于康熙 36 年( 1697)自贵州石阡府杨焉口司铜仁坪乡后寨坡迁安岳县附廓 乡五显庙( 今人和乡);一支由龙有灼、龙有焕、龙有秀、龙有松、龙有文于康熙 36 年( 1697),龙有纯于康

明末清初_湖广填四川_人口迁徙及其影响

2008年5月 第5期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Journal of Changshu I nstitute of Technol ogy (Phil os ophy &Scocial Sciences )M ay .,2008 No .5  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人口迁徙及其影响 张 敏,柯 立,孙上茜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210093) 摘 要:“湖广填四川”是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移民浪潮,跨越多个朝代。本文选取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事件,对其迁徙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并阐述其对迁入地的经济、文化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湖广填四川;空间格局;影响;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794(2008)05-0080-03 收稿日期:2008-03-20 作者简介:张 敏(1976—),女,江苏盐城人,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 城市地理学和城市文化。 文化传播学派的先驱F 拉策尔认为:“一切的民族连同自然民族都有其历史性,有必要研究他们 的遭遇,这些遭遇大部分是迁徙的结果。民族及文化在迁徙时,互相接触互相影响,其相互影响程度,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中国历史上有多次大规模的移民浪潮,每次大规模人口的迁移对迁入地的社会、经济、文化都会带来影响,在此,我们择选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进行论述。 一、“湖广填四川”中移民人口分布格局及成因 明末清初,持续数十年的战乱造成四川的人口 锐减,“数千里城郭无烟,荆棘之所丛,狐狸豺虎之所游”,“成都所属州县,人烟断绝千里,内冢白骨无一存”。同时,瘟疫流行。至顺治18年,四川总人口只有“50万左右”。四川人口的锐减,不但造成了四川经济文化的萧条,限制并延缓了科技的发展,还降低了中央政府的赋税收入,四川的残破,不但危及西南,而且对清政府的统治造成不利后果。因此,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增加人口,恢复生产的措施。于是,由清政府倡导并组织的大规模移民四川的活动拉开了序幕。此次移民籍贯复杂,由于移民中以湖广人口为多,所以称之为湖广填四川。“湖广填 四川”从清初开始,到道光朝为止,前后百余年,规模之大前所未有。而人口“填四川”不仅有效缓解 了湖广地区的人口压力,避免了社会动荡,而且使人口分布趋于合理,“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图1 “湖广填四川”移民来源 从移民的来源看,以湖北、湖南、陕西为主(见图 1)。光绪年间《德阳县志续志》中的《陕西会馆田记》一文说:“……时朝廷功令他省民人入蜀报垦……当此之日,楚来最多,亦最选,秦次之,江右为后,粤、闽出于乱定数十所之外。故人邑人率皆五方杂处”。《成都通览》是这一论点的另一个佐证:当时填四川者,湖广籍占25%,云贵籍占15%,江西籍占15%,陕西籍占10%,安徽占5%,山东占5%,广东占5%,广 8

1.2人口迁移作业

1.2 人口迁移(巩固案) 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除流出地的“推力”(如气候严寒、文化生活落后等)和流入地的“拉力”(如生活条件好等)外,还要受到“中间阻力”(如技能、费用、亲情等)的影响。此外,人口的流动还会受到流入地的“反推力”(如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的影响。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大城市,人口总规模不断扩大,外来常住人口点常住人口比例的1/4多,据此完成1-2题: 1.大量人口迁入上海的主要拉力是() A、自然条件差 B、人口密度大 C、经济发展水平高 D、地均寿命长 2.造成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现象(人口从城区迁往郊区)的主要推力是() A、乡村环境优美 B、地铁和高速公路向郊区延伸 C、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D、城市就业机会多 右图为某地人口迁移数量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 A.人口的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4.图中甲~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 有明显相关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丁 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的数据显示,在2009年春节后外出的农民工中,有21.2%调整了目的地,其中因金融危机影响失业而返乡的农民工中,更有28%调整了外出目的地。进入2010年,这种调整仍在继续。准备外出的务工人员中,打算去中西部的占29%,比往年增加了7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出现了

5.农民工调整外出打工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中西部经济发达 B.东部农民工多,就业困难 C.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完成,不再需要廉价劳动力 D.近年来产业转移,促进了中西部经济发展 6.面对此现象,东部地区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B.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C.加快产业升级 D.调整产业结构 读右图和下面材料,回答7~9题。 由于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迁入现象,称为“闯关东”。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以其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成为改革开放的首批获益省份之一,经济增长迅速,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省,由此导致了两地之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7.吸引山东人“闯关东”的基本动因是( ) A.经济差距 B.战争 C.气候 D.水源 8.现在黑龙江人口出现“雁南飞”迁往山东的原因是( ) A.人口密度差异 B.两地城镇化水平差异 C.两地经济收入差别 D.两地资源丰富程度的差异 9.当华北人口大批移民东北时,东北人口金字塔最可能接近图中的( )

江西填湖广和湖广填四川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这个事件发生在那个朝代?之间又相距多久? 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一次又一次移民浪潮。这点可以从当年移民活动流传下来的“走西口”、“闯关东”、“充军云南”等民谚中,得到一丝信息。本文将回答你:今天的湖南、湖北人从何而来! 在湖南、湖北两省的民间有一个“说法”,叫作“江西填湖广”。“湖广”是古代省一级政区的名称,在元代包括今湖南、广西、海南全省区以及广东、湖北、贵州的一部分。到明代则变化为基本上辖有今湖南、湖北两省。清代将湖广分为湖南、湖北两省后,“湖广”的名称仍在使用,把两省总督叫作湖广总督,只是不再是一级政区的名称。民谚中所说的湖广,其范围是指明清时期的辖区。与这句民谚相伴的还有许多生动的传说。比如:不少湖南、湖北人(尤其在乡村)称自己是“江西种”,并说凡江西人后裔其小脚指的指甲多一块。又如,两湖一些地方把上厕所称为“解手”,当地人解释说,因为其祖先是被捆绑着用船押运来的,途中要方便时,须先呼押送官兵解开手上的绳索,于是“解手”便成了上厕所的代名词,一直沿袭至今。 移民的来源 从已掌握的资料来看,湖南、湖北人中除极少数是土著的后裔外,绝大部分人的祖先是从两湖以外其它省迁来的。考查其原籍,发现移民来自十多个省区,有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内蒙、四川等。居前三位的是江西、安徽、广东。 从大流域看,长江中下游的江、浙、皖、赣约占移民总数的90%。也就是说,长江流域内有—个由东向西的移民趋势,而且是两湖移民来源的主要特征。在这90%中,江西移民又占90%。据推算,两湖人口中有60—70%是江西移民的后代。“居楚之家,多豫章(指江西)籍”。所以,民间以“江西”来代称移民的来源,确实是再恰当不过了。一个“填”字表现得是那么生动形象。江西移民主要出自今南昌、丰城、九江、德安、景德镇、乐平、鄱阳、余干、吉安、泰和等市县,也就是明清时期的饶州、南昌、吉安、九江四府。赣北多于赣南。从流域看,开发早、经济文化发达的赣江中下游迁出人口最多。 移民的分布

湖广填川

“湖广填四川”是指在明末清初的数十年间,四川由于战乱、瘟疫及天灾接踵而至,境内人口锐减,耕地荒芜。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清王朝为了解决四川劳动力和生产粮食的问题,采取“移民垦荒”的举措,全国包括湖北、湖南在内的湖广省等十余个省的移民相继到四川定居,其中来得最多的是湖北、湖南省。据统计这次移民的持续时间长达一百多年,入川人数约一百多万人,其中湖北、湖南省的人数达一半之多。而在湖北省的移民中,麻城移民又占居重要地位。本文对麻城移民在“湖广填四川”中的地位和作用谈点看法。 一、实施“湖广填四川”政策的背景 在中国移民历史上,清代前期的“湖广填四川”是历史上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四川之所以要“填”,是人口极度稀少,需要充实。明末清初30年战乱,四川被祸最惨。1644年,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等入川,12月称帝建立政权,国号“大西”,定成都为“西京”。四川成了四战之地:明军滥杀,清军滥杀,地方豪强滥杀,乡村无赖滥杀邀功,张献忠也有滥杀之嫌。继而是南明与清军的战争;还有吴三桂反清后与清军的战争。四川人民遭到了一次次的战乱和屠戳。据官方统计,1668年四川成都全城只剩下人丁7万人。一些州县的户口存损比例,原有的人口只剩下10%或20%。四川全省残余人口约为60万人。 清政府在统一后,施行了一系列“填四川”政策;主要是鼓励外省移民入川垦荒。如规定凡愿入川者,将地亩给为永业。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者,准其入籍等。对入四川招民优惠政策与各级官吏的政绩升迁、奖励垦荒招民紧密联系起来;在赋税政策上实行额外的优惠。康熙下诏对移民垦荒地亩,规定五年起才征税。并对滋生人口,永不加赋。还规定对移民原籍地当局和入四川落业定居地当局,要求配合移送核实,安排上户籍、编入保甲。这些政策为移民创造了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麻城移民入川的条件、形式和人数 据《光绪广安州新志》提供的数据,湖北黄、麻籍占入广安州人数的26.64%。湖北、湖南合计约占60%。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麻城移民入川占有重要地位。 麻城移民入川的条件从地理位置来看,湖北省地理位置离四川最近,又有长江通入四川盆地,在古代的条件下,是最佳进入四川的路线了。所以湖北麻城从元代至清前期的移民填

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 “湖广”一词,最早是指元代设立的“湖广行省”,相当于湘、鄂、桂及粤黔部分地区,元末明初,因连年战乱,湖广一带田园荒芜,人口减少,明朝政府将江西等省民众迁徙至湖广地区,允许其“插旗占地”,明末清初,历经战乱的四川荒凉凋敝,地旷人稀,清政府鼓励外省人入川垦荒,这就是广泛流传于巴蜀地区“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民谣的历史背景。 湖广填四川是指发生在中国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的两次大规模的湖南、湖北(即湖广行省)、广东(主要是客家人)等省的居民迁居到四川各地的移民潮。根据考证表明,还有江西、福建、广西等十几个省份的居民迁入。清康熙初年,四川巡抚张德地经重庆到泸州,沿途巡查,乘船组了好多天,张德地都没有看到几个人,为此感到好生奇怪:当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随从回答:都死了。原来,明末清初的30多年间,四川境内战乱频发,加上灾荒、瘟疫不断,造成四川人口锐减。据考证,清初四川人口只剩下50来万,重庆城(现朝天门到七星岗通远门一带)只剩下数百家人,重庆所辖的州县内,有的只剩下十几家人!张德地赶紧把这一情况报告给朝廷。康熙下旨,鼓励向四川(包括重庆)大规模移民,清政府还为此颁布了一系列移民优惠政策。湖南、湖北、广东、河南等省的移民,浩浩荡荡往四川涌来,长达数十年的“湖广填四川”移民活动由此拉开序幕。《四川通志》:“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晨星。”据康熙二十四年人口统计,经历过大规模战事的四川省仅余人口9万余人,清朝康熙年间,经历过兵荒马乱、刀光剑影的四川盆地终于平息下来,一批批新任地方官员也开始走马上任了。在这些踌躇满志的官员眼中,四川不知是怎样的丰肥沃土。然而当他们骑马、坐轿赶到新的官邸以后,才发现传说中的天府之国竟然是这般的荒凉残破、千疮百孔。康熙七年,四川巡抚张德地忧心忡忡地向康熙皇帝上了一道奏折,表露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他说:“我被皇上荣幸地任命为四川的最高地方官员,来到这片饱受战火摧残的地方一展宏图。但现在当我站在满目疮痍的昔日天府,增赋无策,税款难征,使我感到局促不安、寝食俱废。我等下官受皇上差遣,惟有精忠报国效忠朝廷。经过几日思索,我觉得要重振四川天府之美名,惟有招徕移民开垦土地,重建家园,除此似无别的良方上策。”《明清史料·户部题本》。张巡抚还在奏折中提及了一些移民办法。比如,可以命令与四川相邻各省的地方官清查那些因战争而背井离乡的四川原籍人口,加以登记注册,然后由四川“差官接来安插”。或者直接由政府出台一项移民政策,通过行政手段把人口密集省份的人民移来四川。康熙皇帝坐在紫禁城的龙椅上也正为全国的税收和重建问题焦头烂额。他接二连三地接到四川地方官的奏折,召集相关部门听取有关汇报,正式颁布了一份名为《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的诏书,下令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大举向四川移民。 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背景 在今天的四川汉族地区,如果你去访问一些老人,问他祖籍何在,十有八九会是同样的回答:“我家祖辈是湖广填四川迁进来的。如继续问:“你是否知道为什么你们的祖辈会有湖广填四川的行动呢?”往往还是同样的回答:“八大王剿四川嘛!”由此可知,大多四川人都认为境内的汉族人的祖辈都不是四川土著,而是从湖广迁入的。而迁入的原因又是因为八大王即明末农民战争时张献忠(张献忠起义不久,即以八大王为称)剿四川。这种说法的影响很广深。所谓“湖广”,是指湖广行省。元初时管辖今湖北、湖南、贵州、广东、广西、海南六省区和

从洪武时期的人口迁徙窥视中国古代的人口思想

从洪武时期人口迁徙探视中国古代的人口思想 10历史文化遗产班徐浩(31) 摘要: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现状。不同地区多民族聚居形成的过程,已经渐渐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显得不那么清晰。但是中国古代的人口思想还是或多或少的依托历次的人口迁徙而显现出来。因此对于历朝历代人口迁徙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中国古代人口思想的变迁。本文试图通过明朝洪武时期的人口迁徙,来阐述人口思想对于统治阶级的影响,进而进一步探视人口的迁徙。 关键词:人口迁徙;人口思想;洪武时期 人类从迁徙到定居经历了蛮长的过程。人口迁徙自古有之,但是人口思想却是后来产生的。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丰富的人口思想。儒、墨、道、法各家的代表人物都曾在不同程度上考察了人口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们的人口思想包括对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迁移的看法,成为中国古代各种人口思想的主要渊源。 中国古代人口思想大致包括增加人口数量、小国寡民、加强对人民的教化、重男轻女、加强人口的调查和管理、掌握人口数量是治国之本等等。如管仲、孔子、商鞅、孟子等都提出过增加人口数量的言语,老子则觉得小国寡民更好。同时,从秦朝开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后,统治者意志下的大规模移民使得人口思想开始出现在移民戍边上。如王符(约公元85—163年)就提出:“先圣制法,亦务实边,盖以安中国也。”即反对放弃边地,保卫边防的思想。中国古代的人口思想对于人口迁徙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王朝建立初期人口思想对于人口迁徙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以统治者意志为主导的人口迁徙可能受到前朝人口思想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明朝初期人口的迁徙,窥视中国古代的人口思想。 一、明朝以前的人口迁徙

大迁徙_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_

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 绪论 绪言 公元1713年(清康熙五十二年)5月的一天,刚刚于上个月过完60岁生日的清圣祖康熙大帝,端坐在金銮宝殿之上,开始临朝理事。他首先把主管田粮户册的户部尚书、四川遂宁人张鹏翮(he,音"和")宣进殿来,询问有关四川大移民的事情。 原来,上个月康熙大帝在接见各省老人祝寿团时,已同一位来自四川的87岁长者、张鹏翮的父亲张娘有过接触。他从这次接触中了解到,当时各省移民响应朝廷的诏谕,源源不断地涌进四川,大事垦荒种地,使得"四川之荒田,已尽开垦"。由此,他决定就四大移民起因背景等问题,诏问张鹏翮。于是,一段关乎本课题研究内容的君臣诏对就这样开场了。 康熙帝首先问:"明末时张献忠兵到四川,杀戮甚惨,四川人曾有记其事之书籍否?"张鹏翮奏:"无有记其事者。"康熙接着说:"尔父今年八十有七,以张献忠入川时计,约已十七八岁,必有确然见闻之处,尔问明缮折进呈。"这段对话,虽然一问一答,只有寥寥数语,但却富于史料价值,故被收录在《清朝实录》里面。这次宠遇,使张氏家族满门生辉,同时此事也被保存在遂宁《张氏族谱》之中。 不久,张鹏翮遵旨,根据其父张煨的口述,由他缮疏上闻,总算向康熙帝交了一份答卷。至于是否令皇上满意,不得而知。不过,他的父亲张娘却从这次人京觐见和诏对中受到了启发,是该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下这段大移民起因的背景,以填补这段历史空白的时候了。后来,他殚精竭虑,不遗余力,果然写出了一本名叫《烬余录》的书。该书以他的生平见闻为依据,从明熹宗天启七年(1627年)一直到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记述了明末清初80余年自己在四川的所见所闻。其中,对康熙皇帝所特别关心的张献忠据蜀时期的情况,记载得尤为详尽。.根据《烬余录》可以知道,张氏家族从明朝起,即由湖北麻城迁居遂宁,300年间,族姓繁盛,计十三房,人口凡万余人。但是经过明末四川大乱之后,该族仅存"三世一宅,童仆百余人"。及至清初,四又遭浩劫,居民死伤无数,于是,

四川话的历史与介绍

四川话 现今四川话形成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运动时期,是由明之前流行于四川地区的蜀语和来自湖广、广东、江西等地的各地移民方言逐渐演变融合而形成的。成都话是川剧和各类曲艺的标准音,同时由于四川话内部互通度较高,各方言区交流并无障碍,因而四川话本身并没有标准音。 语言学家认为,四川话并不等同于“四川方言”,因为除四川话外,四川省境内较为常见的汉语言还有土广东话(属客家话)和老湖广话(属湘语)等,其都以方言岛的形式分布于四川各地。同时,四川省境内还拥有大量藏语、彝语、羌语的使用者。但由于四川话在四川具有强势地位,是事实上的通用语,一般而言,土广东话与老湖广话的使用者同时也是四川话的使用者[,而部分藏族、彝族、羌族地区,特别是康定、雅江、昭觉、马尔康、松潘、丹巴等州府、县府所在地,也通用口音接近的四川话。 中文名:四川话 外文名:Sichuan Language 使用地区:中国西南大部、缅甸掸邦 使用人数:9000万 语系:西南官话- 汉藏语系 口音:26种

明此时的蜀语已经属于汉语的一个分支。 西汉末形成的蜀语作为上古时期汉语族的一个独立分支,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声调与词汇两方面。在声调方面,陆法言《切韵序》有“秦陇则去声为入,梁益则平声似去”的记载。同时黄鉴《杨文公谈苑》中称:“今之姓胥、姓雍者,皆平声。春秋胥臣、汉雍齿旨是也。蜀中作上声、去声呼之,盖蜀人率以平为去。”这说明此时蜀语声调具有自身特色。而词汇方面,此时蜀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吸收了来自非汉语的古蜀语的词汇。扬雄《方言》以及其他一些历史文献中都记载了大量四川地区的特殊词汇,来自古蜀语的词汇包括“坝”(平地)、“姐”(母亲)、“不律”(笔)、“养”(您)、“曲鲙”(蚯蚓)、“阿婸”(我)等,其中“坝”、“姐”、“养”、“曲鲙”至今仍保存于四川话之中。 中古时期 中古时期,蜀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鼎盛,作为一个独立的语言区,蜀语继续得到发展,此时的蜀语独立性很强,与蜀地区以外的语言较难沟通。宋范成大旅居蜀地时在《石湖诗集》卷十七《丙申元日安福寺礼塔》诗注中有如下记载:“蜀人乡音极难解,其为京洛音,辄谓之…虏语?。或是僭伪时以中国自居,循习至今不改也,既又讳之,改作…鲁语?。”从中可以看出蜀与中原语音完全两异。以宋代蜀语为例,首先蜀语韵部与宋代通语比较,韵部的分野或归字不同,如阳声韵寒先部的“言”字读人眞文部、药铎部的“祈”读与屋烛部的“秃”相同等。其次,蜀语介音有合口化倾向,在一些字音上三个阳声韵尾相混。同时,蜀语声纽保留了诸如“古无舌上”、“照二归精”等的古音遗迹。此外,声调方面,蜀语在平声字与上去声字归派与通语也有较大不同,如通语音归平声的“青雍句”在蜀语中“青”归人上声,“雍句”归去声。 近古时期 宋末元初,长达52年的蜀抗元战争使自唐以来经济文化高度较发达的蜀地区遭受重创,人口锐减,经济凋敝。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蜀地区有259万户(约1200万人,占南宋全国的23.2%);而到元占领蜀之后的至元十九年(1281年)便只余12万户(约60万人,占元全国的0.7%),减少了约95%。元末明初,在这种低人口背景下,来自湖广、广东、江西等地的移民开始陆续进入蜀,形成了蜀历史上的第一次“湖广填蜀”大移民运动。中古蜀语和各地移民方言融合演变,现今四川话由此开始逐步形成。明代四川土著居民人数较移民仍占优势,蜀话也仍以宋元蜀语为基础继续发展,但已经与现今川西、川南一带的老派四川话(灌赤片)较为接近。 根据明末清初成书的《蜀语》以及其它文献的记载,明代蜀话音韵上的主要特征包括: 一、入声仍然保留,独立成调,但川东、川北地区的入声尾(喉塞音)已经式微。 二、平声未分阴阳,因而明代蜀话中仅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 三、[-m]韵尾已经消失,并入[-n]韵尾。这三个特点与此时的官话迥异,首先,依据《中原音韵》记载,北方官话早在元代就已经入声消失,平分阴阳;同时北方官话中[-m]韵尾并未消失,因此蜀话与北方官话并没有同步发展。

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

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 一、选择题 (2018·高考海南卷)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2017年常住人口达6 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下图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据此回答1~2题。 1.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 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B.外出务工人员激增 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D.外来务工人员剧减 2.2013年后该省() A.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B.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 C.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D.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 解析:第1题,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经济地带,是外出务工人员供应大省,受务工目的地对劳动力需求变化的影响,该省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出现增减实属正常,B选项合理,排除D选项。出省求学人员主要为大学生,但外省市在安徽省的招生人数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而且在安徽省的招生量也不可能达到数十万(2005年)甚至上百万(2010年),排除A选项。外出旅游人员不属于常住人口范畴,排除C选项。第2题,2013年后安徽省常住人口增长率稳定在0.7%以上,但“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需要省外人口的迁入来补足两者的差距,C选项正确,排除A选项。安徽省是否存在劳动力缺口(实际上不大可能)及老龄化问题,是无法从图文信息中得到依据的,排除B、D选项。 答案:1.B 2.C 利用等边三角形构建增长与收缩的分析框架,以三角形的三条轴线分别表示经济、人口和用地三个维度,根据不同维度之间的增长或收缩变化关系,可将城镇划分成以下四个类型(如下图所示)。某年金融危机对东莞的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造成其城镇显著收缩。据此回答3~5题。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历史大迁移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历史大迁移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历史大迁移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一次又一次移民浪潮。这点可以从当年移民活动流传下来的“走西口”、“闯关东”、“充军云南”等民谚中,得到一丝信息。本文将回答你:今天的湖南、湖北人从何而来!在湖南、湖北两省的民间有一个“说法”,叫作“江西填湖广”。“湖广”是古代省一级政区的名称,在元代包括今湖南、广西、海南全省区以及广东、湖北、贵州的一部分。到明代则变化为基本上辖有今湖南、湖北两省。清代将湖广分为湖南、湖北两省后,“湖广”的名称仍在使用,把两省总督叫作湖广总督,只是不再是一级政区的名称。民谚中所说的湖广,其范围是指明清时期的辖区。与这句民谚相伴的还有许多生动的传说。比如:不少湖南、湖北人(尤其在乡村)称自己是“江西种”,并说凡江西人后裔其小脚指的指甲多一块。又如,两湖一些地方把上厕所称为“解手”,当地人解释说,因为其祖先是被捆绑着用船押运来的,途中要方便时,须先呼押送官兵解开手上的绳索,于是“解手”便成了上厕所的代名词,一直沿袭至今。移民的来源从已掌握的资料来看,湖南、湖北人中除极少数是土著的后裔外,绝大部分人的祖先是从两湖以外其它省迁来的。考查其原籍,发现移民来自十多个省区,有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山东、山西、陕西、河北、

河南、内蒙、四川等。居前三位的是江西、安徽、广东。从大流域看,长江中下游的江、浙、皖、赣约占移民总数的90%。也就是说,长江流域内有—个由东向西的移民趋势,而且是两湖移民来源的主要特征。在这90%中,江西移民又占90%。据推算,两湖人口中有60—70%是江西移民的后代。“居楚之家,多豫章(指江西)籍”。所以,民间以“江西”来代称移民 的来源,确实是再恰当不过了。一个“填”字表现得是那么生 动形象。江西移民主要出自今南昌、丰城、九江、德安、景德镇、乐平、鄱阳、余干、吉安、泰和等市县,也就是明清时期的饶州、南昌、吉安、九江四府。赣北多于赣南。从流域看,开发早、经济文化发达的赣江中下游迁出人口最多。移民的分布成千上万户外省移民扶老携幼,远途跋涉,迁入两湖,自主择居,在分布上看似无序,实际上很有规律。受相对地理位置和迁移距离的影响,各省移民有一个大致的分布范围。陕西、山西等北方移民集中落户在湖北的北部和西北部,比如陕西移民占郧阳地区人口的40%。越往南,数量越少,远徙湖南的就极其有限了。而广东、福建移民又主要定居在湖南的南部。以江西为主的长江中下游移民在两湖的分布,由东向西逐渐减少。湖北东部的家族比例中,江西移民达80%,而在西北部还不到30%。湖南北部的家族中, 江西移民占60%左右,中部有80%强,而西部只有41%。湖南的移民分布还有一个特点,南部的江西移民少于北部和

中国人口大迁徙流动与社会经济文化的承载力

论中国人口流动迁徙与社会经济文化承载能力研究导言 中国正进入人口大迁徙流动时代,中国的经济属于典型的转型经济,中国人口流动迁徙的结构与规模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达到2.3亿人,占总人口的17%,即每6名中国人中就有1人是流动人口。未来的人口迁徙流动会形成高校学生流动,进城务工人流,人才交流等形式。中国正在打破地域限制的人口流动形式正在形成,形成对流模式的人口迁徙模式,突破地区原有生存方式,将会形成,地区人口文化经济的同质化,趋同化,逐渐弱化淡化地区特色,同时对地方的社会经济形成挑战和威胁。 关键词:人口迁徙文化特色同质化趋同化、人口对流模式 第一章,中国人口迁徙流动的现状 中国正进入人口大迁徙大流动时代。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达到2.3亿人,占总人口的17%,即每6名中国人中就有1人是流动人口。未来中国将会基本上形成了务工流,学生流,高级人才对流模式,商业产业转移人员流动迁徙。中国人口迁徙流动将变成常态式流动模式,会越来越多样,迁徙流动速度会越来越

快,稳定式传统式的中国人口结构模式将彻底被打破,会形成新的人口格局,人口流动迁徙将具有中国特色形式的,这里主要讨论中国国内人口流动迁徙的主要模式,不讨论中国出国人口流动迁徙形式。 目前的中国,人口正在发生人口迁徙变动的剧变期,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人民思想素质的调高,促使人口的迁徙变化,随着新生代流动人口逐步成为主体,举家迁移和在流入地长期居留趋势明显,他们对就业、住房、社保、教育、健康等需求日益增长,维权意识显著增强。 现在人口迁徙流动方向基本形成这几类,西南向沿海,北方向南,南方向北,西部向东部,中部向四周的迁徙的模式。迁徙人群主要有这么几类:务工流,高校学生流,高等人才流,商业产业转移带来的人口迁徙流动等。 迁移人口年龄结构偏轻。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的流动人口中,迁移年龄高度集中在青年人口:其中迁出率最高的是20-24岁之间的人口,迁出率达到了10.21%,其次是25-29岁的人口,迁出率为6.71%,15-19岁的人口迁出率为5.98%,位列第

湖广填四川蜀湘张氏简介

“湖广填”蜀湘氏简介 ——作者:居高2019.7 目前南宋宰相浚后裔主要分布在南、浙北、川东、渝西及全境。 浚后裔多出自其长子南轩先生栻,按其源流及居地,主要由四大集团组成。即: 一、以镗为始祖的龙塘集团,该集团世居宁乡龙塘,其后主要分布在湘中宁乡、安化(含涟源)、新化、桃江等处。 二、以铿为始祖的集团,该集团元末明初由迁湘,其后主要分布在湘中宁乡、、湘乡等处。 三、以炳为始祖的江左集团,该集团始居江浙杭一带,宋末至明初经临淮、、永福、、谷城等处辗转迁湘,其后主要分布在湘中宁乡、、湘乡、湘东浏阳、湘北、汉寿等处。 四、以翔为始祖的江右集团,该集团原籍江右(一说洪州,一说),后因官居沅陵,分为庚、申、器、允四大房,后裔散居湘江、资江中上游及沅江流域诸县市(即湘南、湘西、

湘北地区)。庚房居湘西溆浦,后有迁武冈、洞口等处;申房居湘西沅陵;器、允二房宋末迁、丰城、庐陵等处,元末明初返迁。器房主要居湘北、沅江、汉寿,允房主要居湘南、、永州零陵、祁阳等处。 四大集团按其汉唐族系源流(即良至九皋世系)又分属两大体系。其中龙塘、、江左属同一体系,本《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其世系为: 良——不疑——典——默——金——千秋——嵩——壮——胤——皓——宇——逊——孟成——平——华——祎——舆——次惠——穆之——弘籍——缵——伟——守礼——君政——子胄——弘愈——九皋。 江右翔公集团属另为一体系,其世系为:

良——辟疆——释之——琪——游——霸——楷——义——颢——英——硕——富——祐——崇——朝——宣——名——懋——虔——滉——后宗(字军政)——宁(字子)——左恩(字宏愈)——九皋。 蜀湘氏:川东及渝西氏多言先世来自南楚(湖广填时迁入),为江右集团之后。 ?栻先祖唐宋世系(即九皋至栻世系):九皋——抗——仲——孟常——克勤——浔——纪——璘——庭坚——文矩——紘——咸——浚——栻。 始祖南轩先生栻,先祖为南宋名相浚,原籍绵竹,后谪居潭州,葬于宁乡,后栻占籍宁

湖广填四川的由来

湖广填四川的由来 尽管四川盆地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区,但四川的历史竟然是一部移民史。今天看来丰饶多产的天府之国,从远古时期开始就不断接受着来自各地的移民,让川渝文明变得多彩。这当中也有着不少的历史传说,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湖广填四川”的历史。 “湖广填四川”的序曲开始于宋末元初,兵荒马乱的年代。 蒙古军队南下四川,和川地宋军耗了整整半个世纪,四川人口损失严重。宋末四川的600 万人口,到元初只剩下了60万。由于失衡的男女比例和元末的战乱,到了元末川人只剩下了40万。富饶的四川盆地变成了地广人稀的荒野。 宋末元初,四川就被蒙古人大肆屠戮了一番 元末明初又是一次... 明末清初更是一次... 巨大的人口损失给明代的移民留下了空间。抗元将领明玉珍从湖北带兵二十万进入四川,驻扎在四川盆地和湖北相接的前线重庆。这20万士兵陆续又接来了滞留湖北的家属,保守估计这一波移民有40万之众,和残留土著人数相等。 这一波大规模移民,也带出了“湖广填四川”这个历史事件中最重要的地点——麻城孝感乡。今天很多对家谱感兴趣的四川人还会说自己祖上是从”湖广麻城“或者”麻城孝感乡“迁 来川地的。但是这个乡很难在史册中找到踪迹。 大量迁入四川的移民都以小小县城为故地,显然是不合理的。真正的原因可能有两个:第一,入川的明玉珍是湖北随州人,这支军队的创始人徐寿辉和邹普胜则都是黄冈人,都在麻城附近。没有文化的底层士兵套用大帅的籍贯作为自己的籍贯省心省力。(《南溪县志》的说法) 第二,为了逃避明朝廷的税收,后来的四川居民往往几户冒称一户,共用一个籍贯和祖宗。年深日久,人们也就忘记了自己的真正籍贯。(胡世宁·《胡瑞敏公奏议》的说法)这些明朝的居民,则是从明初洪武年间以后迁入四川的80万两湖移民。这些人主要起到的作用还是充实四川盆地内的人口数,完成四川的复苏。“成都故田数万亩,皆荒芜不治。请以迁滴之人开耕,以供边食,庶少抒民力。”(《明实录》) 今日川渝的人口相当于日本全国 很难想象整个四川只有百万左右的人口 这其中当然也有打散陈友谅旧部和为明军攻打云南作准备的意味,但绝非主要考量。 可惜前后120万移民还是没有让四川恢复到宋末的人口水平和繁荣程度。甚至因为明末张献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题检测:人口迁移和地域文化和人口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题检测:人口迁移和地域文化与人口 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市市内跨区(县)人口迁移流动分布示意图(箭头粗细表示迁移量大小)。读图完成1~2题。 1.影响该市跨区(县)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 A.中心城区的旧城改造B.郊区经济的持续增长 C.寻求更好的医疗条件D.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 2.该市跨区(县)人口迁移可能促使( ) A.全市总人口减少B.近郊区人口密度减小 C.远郊区人口密度增加D.城边缘区人口分布不均衡 解析:1.C 2.D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内部人口向周边地区迁移,原因可能是郊区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心城区的旧城改造、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市区的医疗条件比周边地区好。第2题,迁移是市区的,全市总人口没有减少;近郊迁入大于迁出,近郊区人口密度增大;远郊区迁出大于迁入,人口密度减小;城市边缘区人口不可能分布均衡。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占39%,下图为该省级行政区外来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3~4 题。 3.根据材料判断,下列有关该省级行政区人口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住人口的男女比例不平衡 B.人口流入缓解了本地人口老龄化问题

C.人口流入加重了本地人口老龄化问题 D.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超过本地人口 4.图中甲、乙、丙、丁四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有明显相关性的是( ) A.甲、乙B.乙、丙 C.丙、丁D.丁、甲 解析:3.B 4.A 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该省的外来人口所占比重较高,应该属于经济发达省份;另外由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可知,20~44岁之间的人口比重大,即迁入人口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缓解了当地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外来人口的比重约为39%,外来人口并未超过本地人口。第4题,由上题可知,迁入人口主要以青壮年为主,迁移过程中,青少年儿童往往随其父母到迁入地就学,所以这两个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性。 “丁克”家庭,也称自愿不生育家庭,是“Double income,no kids”缩写的音译,其含义是“双份收入,不要孩子”。据此完成5~7题。 5.“丁克”家庭反映的地域文化是( ) A.传统农业文化B.宗教文化 C.欧美文化D.现代大城市文化 6.“丁克”文化对当地人口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人口素质提高B.社会负担减轻 C.人口流动性加强D.性别比例失调 7.要改变“丁克”文化的不良影响,需要( ) A.完善养老保险制度B.培养居民社会责任感 C.加强基础设施建设D.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解析:5.D 6.C 7.B 第5题,传统农业文化与宗教文化一般都是提倡生育;欧美文化宣扬自由民主,但并非不提倡生育;“丁克”家庭是现代大城市中存在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与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状况、经济收入、个人价值观等息息相关。第6题,“丁克”家庭多是知识分子家庭,遗传素质好,拒绝生育,会造成区域人口整体素质下降;没有孩子的拖累,人口的流动性加强,不会带来性别比例的变化。短期看抚养儿童负担虽然下降,但老龄化现象会加剧,长期来看社会负担不会减轻,还会出现严重的劳动力短缺问题。第7题,“丁克”

四川方言

中华五千年 2007年12月05日16:15 (来源:中华五千年) 【简繁大中小】【收藏此页】【打印此页】【关闭】四川话在西南地区有很大的影响,属于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的一个分支,语音、词汇、语法等和普通话有很大的一致性,也有自己不同的特点,而以语音方面的差异最大。四川话语音系统共有20个声母、36个韵母、4 个声调,还有韵母儿化现象。声母 四川话有20个声母,总数比普通话少。只有舌尖前音,没有舌尖后音。[n]与[l]不分等特点。 韵母 四川话有36个韵母,总数比普通话少。 声调 四川话通常有阴平、阳来、上声、去声4个声调,古入声字绝大多数归入阳平调。4个声调的调值分别为55、21、53、213,在条目中,本馆以1、2、3、4分别表示。名词名词约占四川话方言条目总数的三分之一, 特点是其与普通话的词干相同,词缀不同。四川话常在名词后加“子”、“巴”等词尾构成方言。动词四川话的普通话差异较大,有的与普通话的动词貌似相同,但词义和使用范围不同;有的由于语音和词义不同。四川话中动词一般不用重叠式。短暂动作常用动词后面加“一下[i21 xa213]”来表示,例如“转一下”、 “看一下”,不用“转转”、“看看”。 形容词 四川话里的形容词,有的用特有的方言字来表示,如莽[man55](意:傻、憨、身材粗壮等)。有的借用普通话中的同音字,如汤水[tan55 suei53]。四川话中形容词的生动形式相当丰富,在形容词词根的前后都可加单音节或多音节词缀构成生动形式,表达各种不同的状态、感情色彩。如“瓜(傻)”,除了“瓜稀稀”,还常说“瓜不稀稀”、“瓜眉瓜眼”、“瓜眉日眼”等形式。代词四川话的代词主要有哪个[na53 ko21](谁)、啥子[sa213 ts53](什么)、哪阵[na53 tsen213](什么时候)、咋个[tsa21 ko213]、啷个[nan53 ko213](怎么)等。量词四川话的物量词,如:匹:一匹瓦、几匹肋巴骨。坨:一坨钱(一万元)、一坨线。动量词,如:道[tau213](遍、次):他试了一道又一道。副词四川话表示程度的副词较多,如:多[to55]:她对你多巴适的。飞[fei55]:飞辣。焦[tciau55]:焦苦。 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北、东、南、东南、西、中部6全方言。四川彝族分布在凉山州、攀枝花市、乐山市、甘孜州、雅安地区、宜宾地区有关各县,主要讲彝语北部方言。使用彝语的人口约有150多万。彝语外 来词占一定比例,其中汉语借词校多。 彝文旧称罗罗文或倮文,史书上又彝文。各地的字数多少不同。四川彝文字数1万余个。1980年国务院批准使用四川省凉山规范彝文常用字数为21150多个,是表音文字,现已在教科书,广播、书刊、报纸、公文上大力推行。 规范彝文已进入彝区中、小学使用。 藏文7世纪上半叶图弥三菩扎参照当时梵文创制。属拼音文字,由30个表示辅音的字母和4个表示元音的符号构成。书面语和现代口语有一些距离。自左向右横写。读音和各地方言有对应规律,各地都可拼读,故能成为藏共同使用的书面交际工具。历史上曾用藏文撰写和翻译过大量书籍,对藏族文化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四川省出版有藏文杂志、报刊,开办有藏语语文专业,甘孜州和阿坝州有藏文学校。藏文教学已进入中、小学。 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安多、康三个方言。四川省有安多和康方言,安多方言分布在阿坝州的一些县,康方言分布在甘孜州和凉山州的木里县。全省使用藏语的人口约65万。有较丰富的借词和仿制词。羌语属汉藏语系藏顷语族羌语支。羌语分布在阿坝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以及北川、丹巴等县部分地区。黑水县部分藏族操羌语。使用羌语的人口约134200人。分为南部和北部两种方言。南部方言有声调;北部方言 没有声调,但有较为丰富的复辅音韵尾。 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系藏缅语族,语支末定。分布在黔江地区的石柱、西阳、秀山、北部方言。现能讲土家语的,只分布在酉阳县酉酬、大溪和秀山县的石堤3个区的部分地方,约有居民中。四川土家族使用的土家语与邻 近湖南省湘西土家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一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