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江苏科技大学考研试题 物理化学

2014年江苏科技大学考研试题 物理化学

2014年江苏科技大学考研试题 物理化学
2014年江苏科技大学考研试题 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朱传征第一章习题

例1-1 在25℃ 时,2mol 气体的体积为153dm ,在等温下此气体:(1)反抗外压为105 P a ,膨胀到体积为50dm 3;(2)可逆膨胀到体积为50dm 3。试计算各膨胀过程的功。 解(1)等温反抗恒外压的不可逆膨胀过程 {}53e 21()1010(5015)J 3500J W p V V -=--=-??-=- (2)等温可逆膨胀过程 {}2 1 2 1 d ln 28.314298.2ln(5015)J 5970J V V V W p V nRT V =-=-=-??=-? 【点评】题中虽未作说明,但可将气体视为理想气体。由题意判断得出:(1)为等温不可 逆过程;(2)为等温可逆过程。两种过程需采用不同的计算体积功公式。若知道p 1、p 2,可 逆功2 1 ln p W nRT p =。 例1-2 在等温100℃时,1mol 理想气体分别经历下列四个过程,从始态体积V 1=25dm 3变化到体积V 2=100dm 3:(1)向真空膨胀;(2)在外压恒定为气体终态压力下膨胀至终态;(3)先在外压恒定的气体体积50dm 3时的气体平衡压力下膨胀至中间态,然后再在外压恒定的气体体积等于100dm 3时的气体平衡压力下膨胀至终态;(4)等温可逆膨胀。试计算上述各过程的功。 解 (1) 向真空膨胀 p e =0 ,所以 10W = (2) 在外压恒定为气体终态压力下膨胀至终态 18.314(100273.15)kPa 31.02kPa 100nRT p V ??+?? = ==???? e {}2e 21()31.02(10025)J 2327J W p V V =--=-?-=- (3) 分二步膨胀 第一步对抗外压 p ′18.314373.15kPa 62.05kPa 50nRT V ???? = ==???? {}62.05(5025)J 1551J W p V '=-?=-?-=- 第二步对抗外压 p 〞=31.02kPa {}"31.02(10050)J 1551J W p V ''=-?=-?-=-

[考研类试卷]考研物理化学(热力学第一定律)模拟试卷1.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物理化学(热力学第一定律)模拟试卷1 一、填空题 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 1 1 mol理想气体从p1,V1,T1分别经(1)绝热可逆膨胀到p2,V2,T2和经(2)绝热等外压膨胀至p'2,V'2,T'2,若p2=p'2,则T2______T'2;V2______V'2。(填 “>”“<”“=”) 2 若要通过节流膨胀达到制冷的目的,则必要条件是μ______0。(填“>”“<”“=”) 3 298 K下,体积为2 dm3的刚性绝热容器中装有1 mol的O2(g)和2 mol的H2(g);二者发生饭应生成液态税,则该过程的△U=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4 关于热和功,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功和热只出现于系统中状态变化的过程,只存在于系统和环境问的界面上 (B)只有在封闭系统中发生的过程,功和热才有明确的意义 (C)功和热不是能量,而是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可称之为被交换的能量 (D)在封闭系统中发生的过程,如果内能不变,则功和热对系统的影响必互相抵消 5 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 (B)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 (C)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

(D)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 6 dU=C V dT及dU m=C V,m dT适用的条件完整地说应当是( ) (A)等容过程 (B)无化学反应和相变的等容过程 (C)组成不变的均相系统的等容过程 (D)无化学反应和相变且不做非体积功的任何等容过程及无反应和相变而且系统内能只与温度有关的非等容过程 7 盖斯定律包含了两个重要问题,即( ) (A)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三定律 (B)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热的基本性质 (C)热力学第三定律及热的基本性质 (D)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状态函数的基本特征 8 在下列涉及盖斯定律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对在等温等压且不做非体积功的条件下发生的各个化学反应过程和相变过程,可使用盖斯定律 (B)对在等温等容且不做功的条件下,发生的各个化学反应过程,可使用盖斯定律 (C)同一物质在盖斯定律涉及的几个反应中都出现时,只要无溶解等现象,相态不同也可加减 (D)利用盖斯定律求某个反应的热效应时可引入一些别的反应,设想一些中间步骤,无论实际反应是否按这些中间步骤进行都可以

物化第一章练习题

气体的PVT 关系 自测题 1. T=400K ,V=2m 3的容器中装有2mol 理想气体A 和8mol 理想气体B ,则p B =( ) 2. 恒温100℃,在一个带活塞的气缸中装有 3.5mol 的H 2O (g ),在平衡条件下,缓慢的压缩到( )kPa 时,才可能有水滴H 2O (l )出现。 3. 在300K ,100kPa 下,某理想气体的密度为80.8275×10-3kg·m -3,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 4. 理想气体的微观特征是( ),理想气体恒温下,=??T m p V )(( ) 5. 一定量的范德华气体,在恒容条件下,=??V T p )(( ) 6. 在临界状态下,任何真实气体在宏观上特征为( ) 7.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压力增加,理想气体的pV m 值将 (增加、减小或不变) 8.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有足够多的某纯液态物质,在相当大的温度范围内能存在气液两相平衡,当T 升高时,液体的p*增大,则饱和液体的)(l V m ( );饱和蒸气的)(g V m ( );m V ?=)(g V m -)(l V m ( ) (填增大或减小) 9. 已知H 2的临界温度为-239.9℃,临界压力为1.297×103kPa ,有一H 2钢瓶,在-50℃时,瓶中H 2的压力为12.16×103kPa ,则H 2一定是( )态 A 、气 B 、液 C 、气-液平衡 D 、无法判断 10.在温度恒定为100℃、体积为2cm 3的容器中含有0.035mol 的水蒸气,若向该容器中再加入0.025mol 的液态水,则容器中水的状态是( ) A 、气 B 、液 C 、气-液平衡 D 、无法判断 11. 实际气体能液化,则对温度的要求是( ) A. T ≤ T c B. T ≥ T c C. 只有T=T c D. 以上都不对 12. 由A (g )和B(g)形成理想混合系统,总压B A p p p +=,体积**B A V V V +=, B A n n n +=,则正确的为( ) A 、RT n V p B B B =* B 、nRT pV A =* C 、RT n V p B B = D 、RT n V p A A A =* 13. 某真实气体的Z<1,则该气体( ),V m,真( ) V m,理 A 、易被压缩 < B 、难被压缩 > C 、易液化 < D 、难液化 > 14. 对临界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液相和气相的摩尔体积相同 B 、 C 、液相和气相的密度相同 D 、临界摩尔体积最容易测定 00c c 2m 2m =???? ????=???? ????T T V p V p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_百度文库(精)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材料、制造技术基础。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相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机械类车辆保险与理赔专业 ====推荐图书=== 高考专业详解与填报指南 开办院校 北京 [比较]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比较]中国农业大学[比较]中国地质大学[比较]北京化工大学 [比较]北京林业大学[比较]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比较]北方工业大学[比较]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比较]北京物资学院 天津 [比较]天津大学[比较]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比较]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上海

物理化学模拟题及答案

模拟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20分) 1.封闭系统 2. 内能 3. 标准摩尔生成焓 4. 电解池 5. 表面张力 6. 零级反应 7. 催化剂 8. 乳状液 9. 熵判据 10. 拉乌尔定律 二. 选择题(在A,B,C,D中选择最正确的答案,10分) 1.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 (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 (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 2. 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热不能自动从低温流向高温 (B)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作功而无其它变化 (C)第二类永动机是造不成的 (D)热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功 3.关于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方程仅适用于液-气平衡 (B)该方程既适用于液-气平衡又适用于固-气平衡 (C)该方程假定气体的体积远大于液体或固体的体积 (D)该方程假定与固相或液相平衡的气体为理想气体 4.二元恒沸混合物的组成 (A)固定 (B) 随温度而变 (C) 随压力而变 (D) 无法判断 5. 采用对消法(或称补偿法)测定电池电动势时,需要选用一个标准电池。这种标准

电池所具备的最基本条件是 (A) 电极反应的交换电流密度很大,可逆性大 (B) 高度可逆,电动势温度系数小,稳定 (C) 电池可逆,电势具有热力学意义 (D) 电动势精确已知,与测量温度无关 6. 法拉弟于1834年根据大量实验事实总结出了著名的法拉弟电解定律。它说明的问题是 (A) 通过电解池的电流与电势之间的关系 (B) 通过电解池的电流与超电势之间的关系 (C) 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与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D) 电解时电极上析出物质的量与电极面积的关系 7. 对于理想的水平液面,其值为零的表面物理量是 (A) 表面能 (B) 比表面吉布斯函数 (C) 表面张力 (D) 附加压力 8. 表面活性剂是 (A) 能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B) 能增加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C) 溶入少量就能显著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D) 溶入少量就能显著增加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9. 用物理方法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优点在于 (A) 不要控制反应温度 (B) 不要准确记录时间 (C) 不需要很多玻璃仪器和药品

《物理化学》课后习题第一章答案

习题解答 第一章 1. 1mol 理想气体依次经过下列过程:(1)恒容下从25℃升温至100℃,(2)绝热自由膨胀至二 倍体积,(3)恒压下冷却至25℃。试计算整个过程的Q 、W 、U ?及H ?。 解:将三个过程中Q 、U ?及W 的变化值列表如下: 过程 Q U ? W (1) )(11,初末T T C m V - )(11,初末T T C m V - 0 (2) (3) )(33,初末T T C m p - )(33,初末T T C m v - )(33初末V V p - 则对整个过程: K 15.29831=末初T T = K 15.37331==初末T T Q =)(11,初末-T T nC m v +0+)(33,初末-T T nC m p =)初末33(T T nR - =[1×8.314×(-75)]J =-623.55J U ?=)(11,初末-T T nC m v +0+)(33,初末-T T nC m v =0 W =-)(33初末V V p -=-)初末33(T T nR - =-[1×8.314×(-75)]J =623.55J 因为体系的温度没有改变,所以H ?=0 2. 0.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始态为400K 、101.325kPa ,经下列两途径到达相同的终态: (1) 恒温可逆膨胀到10dm 3,再恒容升温至610K ; (2) 绝热自由膨胀到6.56dm 3,再恒压加热至610K 。 分别求两途径的Q 、W 、U ?及H ?。若只知始态和终态,能否求出两途径的U ?及 H ?? 解:(1)始态体积1V =11/p nRT =(0.1×8.314×400/101325)dm 3=32.8dm 3 W =恒容恒温W W +=0ln 1 2 +V V nRT

江苏科技大学2012届推免研究生名单

江苏科技大学2012年免试研究生公示来源:江心洲的日志 本部2814名毕业生共保送100人,张家港校区1501名毕业生共保送41人。 拟推荐免试研究生公示 经学生申请、学院推荐,我校2012年拟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候选名单已产生,现予以公示,正式推荐名单将从候选名单中确定。对公示名单如有异议,请于10月12日前向学校纪检部门或研究生部书面反映。 反映联系电话:纪检部门84401047 研究生部84402362 附:2012年拟推荐免试研究生候选学生名单 (按姓氏拼音排序) 江苏科技大学研究生部 2011年10月8日 2012年拟推荐免试研究生候选学生名单 (按姓氏拼音排序) 学院类别姓名本科专业 船海学院学院 自定 陈翔船舶与海洋工程 范依澄船舶与海洋工程 顾丽娟船舶与海洋工程 顾思琪船舶与海洋工程 李友竹船舶与海洋工程 孙琳船舶与海洋工程 王月船舶与海洋工程

吴梓鑫船舶与海洋工程严琦船舶与海洋工程杨玲玉船舶与海洋工程张建船舶与海洋工程张克勇船舶与海洋工程张云凤船舶与海洋工程 校选 杭岑船舶与海洋工程胡诚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徐洪彬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特推马天宇船舶与海洋工程 能动学院学院 自定 贾新旺热能与动力工程 雷洪涛热能与动力工程 李奎热能与动力工程 李雯文轮机工程 任祥翔轮机工程 桑晶晶轮机工程 杨欢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邹晓薇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校选 邓江伟轮机工程 韩龙源热能与动力工程特推赖海清轮机工程 机械学院学院 自定 高健工业设计 李青梅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刘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钱慧洁机械电子工程 苏延浩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孙小芹机械电子工程 校选 蒋玲花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张丽娟工业设计 学院类别姓名本科专业 电信学院学院 自定 陈荣测控技术与仪器 顾蓉电子信息工程 金银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雷盼灵自动化

湖南大学832物理化学(工)考研模拟试题一

湖南大学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一) 科目代码:832科目名称:物理化学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案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无效! 一、选择题(25*1) 1、一定量的液态环己烷在其正常沸点时变为同温同压下的蒸气,则:() (A)ΔU=ΔH,ΔA=ΔG,ΔS>0 (B)ΔU<ΔH,ΔA<ΔG,ΔS>0 (C)ΔU>ΔH,ΔA>ΔG,ΔS<0 (D)ΔU<ΔH,ΔA<ΔG,ΔS<0 2、某溶液由2mol A和1.5mol B混合而成,其体积为420cm3,此溶液中组分A的偏摩尔体积为30cm3?mol-1,则组分B的偏摩尔体积:() (A)200cm3?mol-1(B)300cm3?mol-1 (C)240cm3?mol-1(D)280cm3?mol-1 3.合成了一个新化合物B(s)的质量为1.5g,溶于1.0kg纯水中形成非电解质溶液,测得出现冰的温度比纯水凝固点下降了0.015K,已知水的凝固点降低常数 k f =1.86K?mol-1?kg,则该化合物的摩尔质量M B () (A)100g?mol-1(B)150g?mol-1(C)186g?mol-1(D)200g?mol-1 以冲入容器内的气体为系统,环境对它做功,系统热力学能升高 4.ΔH=Q p ,此式适用于下列哪个过程:() (A)理想气体从106Pa反抗外压105Pa膨胀 (B)0℃,105Pa下冰融化成水 (C)电解CuSO 4 水溶液 (D)气体从(298K,105Pa)可逆变化到(373K,104Pa) 5.一定量的液态环己烷在其正常沸点时变为同温同压下的蒸气,则:() (A)ΔU=ΔH,ΔA=ΔG,ΔS>0

第一章 题解答 物理化学

第一章习题解答 1.1 物质的体膨胀系数αV与等温压缩率κT的定义如下: 试导出理想气体的、与压力、温度的关系 解:对于理想气体:PV=nRT , V= nRT/P 求偏导: 1.2 气柜储存有121.6kPa,27℃的氯乙烯(C2H3Cl)气体300m3,若以每小时90kg的流量输往使用车间,试问储存的气体能用多少小时? 解:将氯乙烯(M w=62.5g/mol)看成理想气体:PV=nRT , n= PV/RT n=121600?300/8.314?300.13 (mol)=14618.6mol m=14618.6?62.5/1000(kg)=913.66 kg t=972.138/90(hr)=10.15hr 1.3 0℃,101.325kPa的条件常称为气体的标准状况,试求甲烷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

解:将甲烷(M w=16g/mol)看成理想气体:PV=nRT , PV =mRT/ M w 甲烷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m/V= PM w/RT =101.325?16/8.314?273.15(kg/m3) =0.714 kg/m3 1.4 一抽成真空的球形容器,质量为25.0000g。充以4℃水之后,总质量为125.0000g。若改充以25℃,13.33kPa的某碳氢化合物气体,则总质量为25.0163g。试估算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水的密度按1 g.cm-3计算。(答案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1f17085061.html,) 解:球形容器的体积为V=(125-25)g/1 g.cm-3=100 cm3将某碳氢化合物看成理想气体:PV=nRT , PV =mRT/ M w M w= mRT/ PV=(25.0163-25.0000)?8.314?300.15/(13330?100?10-6) M w =30.51(g/mol) 1.5 两个容器均为V的玻璃球之间用细管连接,泡内密封着标准状况下的空气。若将其中一个球加热到100℃,另一个球则维持0℃,忽略连接细管中的气体体积,试求该容器内空气的压力。解:因加热前后气体的摩尔数不变: 加热前:n=2 P1V/RT1 加热后:n=P1V/RT1+ PV/RT2

江苏科技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机械加工中,不完全定位是允许的,而欠定位则不允许。(√) 机床的热变形造成的零件加工误差属于随机性误差。(×) 毛坯误差造成的工件加工误差属于变值系统性误差。(×) 磨削淬火钢时,影响工件金相组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磨削热。(×) 加工长轴外圆时,因刀具磨损产生的工件形状误差属于常值系统性误差。(×) 采用合适的切削液是消除积屑瘤、鳞刺和减小表面粗糙度值的有效方法。(√) 喷丸加工,工件表面产生拉应力。 ( ×) 所有金属表面的精加工均可采用磨削加工方法得到。(×) 误差复映系数ε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加工次数的多少。(×) 常值系统性误差不会影响工件加工后的分布曲线形状,只会影响它的位置。(√) 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全部被限制的定位称为(完全定位) 定位元件所限制的自由度预期(大小)(长短)(数量)(组合)有关 零件的加工质量包括(机械加工精度)(加工表面质量) 工艺系统是由(机床)、(夹具)、(刀具)、(工件)构成的完整系统。 加工原理误差是指采用了(近似的成型运动)或(近似的切削刃轮廓)的进行加工而产生的误差 机床主轴回转轴线的运动误差分解(径向圆跳动)、(端面圆跳动)、(倾角摆动)。 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是有(直接生产过程)和(辅助生产过程)所组成 产品的装配精度,一般包括(相互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相互配合精度) 在机械加工中直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性能使之变成所需零件的过程称为(D)。 A生产过程;B工艺过程;C工艺规程;D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编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生产计划和进行成本核算最基本的单元是(C)。 A工步;B工位;C工序;D安装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基准叫做(B) A设计基准;B工艺基准;C装配基准;D定位测量基准 零件的生产纲领是指( C )。 A.一批投入生产的零件数量B.生产一个零件所花费的劳动时间C.零件的全年计划生产量D.一个零件从投料到产出所花费的时间 在生产中批量愈大,准备与终结时间摊到每个工件上的时间就愈( A ) A、少; B、多; C、无关 在车床上用三爪卡盘夹持套筒外圆镗孔时,若三爪卡盘与机床主轴回转中心有偏心则镗孔时影响:( D) A、孔的尺寸变大 B、孔的尺寸变小 C、孔的不圆度误差 D、孔与外圆的不同轴度误差工艺系统刚度等于工艺系统各组成环节刚度( D ) A.之和 B.之和的倒数 C.倒数之和 D.倒数之和的倒数 机床部件的实际刚度( D )按实体所估算的刚度。 A 大于B等于 C 小于 D 远小于 误差复映系数与工艺系统刚度成( B ) A正比B反比C指数关系D对数关系

2017年物理化学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某气体状态方程为p=f(V)T,f(V)仅为体积的函数,恒温下该气体的熵随体积V的增加而()。 A.增加 B.下降 C.不变 D.难以确定 【答案】A ???? 【解析】由麦克斯韦关系式知(S/V)T=(p/T)v=f(V)=p/T>0。 2.已知下列两反应所对应电池的标准电动势 则两个的关系为()。 【答案】B 【解析】电池的标准电动势与反应方程的系数无关。 3.一个纯物质的膨胀系数α=(T为绝对温度),则该物质的摩尔恒压热容C p将()。 A.与体积V无关

C .与温度T 无关 D .与V 、P 、T 均有关 【答案】B 【解析】根据 即在等压条件下V 对T 的二阶导数, 所以与P 无关。4.反应CO (g )+H 2O (g )CO 2(g )+H 2(g )在973K 时压力平衡常数K p =0.71,若此时各物质分压为P CO =100kPa ,=50kPa ,==10kPa ,则 2H O p 2CO p 2H p ( )。 A .反应向右进行 B .反应向左进行 C .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D .反应进行的方向难以确定 【答案】A 【解析】计算此时的压力J p =<K p ,,所以反应向右进行直到J p = K p 使10100.0250100?=?得反应达平衡为止。 5.焦耳-汤姆逊系数μJ -T =()H =-()T /()p ,则对于理想p T/??p H/??T ??H/气体,有μJ -T ( )。 A .>0 B .<0

C .=0 D .不能确定 【答案】C 【解析】理想气体中H 是温度T 的单值函数,所以-()T =0,由μJ -T =(p H/??)H =-()T /()p ,得μJ -T =0。 p T/??p H/??T ??H/6.-5℃,101.325 kPa 下的过冷水,凝固成同温同压下的冰,则此过程有( )。 A .△G=0 B .△S>0 C .△S 孤立>0 D .△S 孤立<0 【答案】C 【解析】过冷水是亚稳相,-4℃是它的相转变温度,所以该过程为不可逆过程,△G <0,由于转变温度-5℃低于-4℃,所以反应为自发反应,由克劳修斯不等式判据得△S 孤立>0。 7.杠杆规则适用于二组分相图上的区域为( )。 A .液相区 B .共晶混合物区 C .任意两相平衡区 D.仅适用于液-固平衡区 【答案】C

物理化学历年考题

学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江 苏 科 技 大 学 2008 -2009学年 第二学期 物理化学A 课程试题 ( A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20分) 1. 理想液态混合物的通性是 A. Δmix V = 0 Δmix H = 0 Δmix S > 0 Δmix G > 0 B. Δmix V = 0 Δmix H = 0 Δmix S > 0 Δmix G < 0 C. Δmix V > 0 Δmix H > 0 Δmix S > 0 Δmix G < 0 D. Δmix V = 0 Δmix H = 0 Δmix S = 0 Δmix G = 0 2.下列偏微分属于偏摩尔量的是 ,属于化学势的是 A. B C n n P T B n H ≠? ??? ????,, B. B C n n V T B n G ≠? ??? ????,, C. B C n n V S B n U ≠? ??? ????,, D. B C n n P T B n A ≠? ? ?? ????,, E. B C n n P T B n G ≠? ??? ????,, F. ,,C B B T V n n A n ≠?? ? ? ??? 3. 在同一温度压力下,一定量某物质的熵值 A. S (气) > S (液) > S (固) B. S (气) < S (液) < S (固) C. S (气) = S (液) = S (固) D. S (气) > S (液) = S (固) 4. 克拉贝龙-克劳修斯方程式可用于 和 A. 固 气两相平衡 B. 固 液两相平衡 C. 固 固两相平衡 D. 液 气两相平衡 5. 下列叙述中违反平衡移动原理的是 A.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B. 增加压力,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C. 降低压力,平衡向减小分子数的方向移动 D. 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向产物浓度增加的方向移动 6. 光气 COCl 2 热分解的总反应为: COCl 2 ? →?CO+Cl 2 该反应分以下三步完成: Cl 2 2Cl 快速平衡 Cl +COCl 2 ? →?CO +Cl 3 慢 Cl 3 Cl 2 +Cl 快速平衡 总反应的速率方程为:﹣d c (COCl 2) /d t == kc (COCl 2) ·{c (Cl 2)}12 此总反应为 A. 1.5级反应,双分子反应 B. 1.5级反应,不存在反应分子数 C. 1.5级反应,单分子反应 D. 不存在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

物理化学上册练习题

练 习 题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 选择题 1。 等压过程是指:( )。 A.系统的始态和终态压力相同的过程; B.系统对抗外压力恒定的过程; C.外压力时刻与系统压力相等的过程; D.外压力时刻与系统压力相等且等于常数的过程。 2。 系统经某过程后,其焓变H = Q p ,则该过程是 ( ) . A.理想气体任何过程; B.理想气体等压过程; C 。真实气体等压过程; D 。封闭系统不作非体积功的等压过程. 3。 下列说法中( )是正确的。 A 。只有等压过程才有焓的概念; B 。系统的焓等于系统所含的热量; C.系统的焓等于系统在等压过程中吸收的热量; D 。在等压且不作非体积功的条件下,系统吸收的热在数值上等于焓的增量。 4。 2 1,m d T p T H nC T ?=?公式可用于计算:( )。 A 。真实气体的变温过程; B 。任意系统的可逆过程; C 。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 D 。等压进行的化学反应。 5. 物质的量为n 的单原子理想气体等压升高温度,从T 1至T 2,U 等于:( )。 A 。 nC p ,m T ; B. nC V ,m T ; C 。 nR T ; D. nR ln (T 2 / T 1)。 U 可能不为零的过程为:( )。 A 。隔离系统中的各类变化; B 。等温等容过程; C 。理想气体等温过程; D.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 7. 理想气体等温自由膨胀过程为:( )。 A.Q 〉 0; B. 0U ?<; C. W 〈 0; D. 0H ?=。 8. 对于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下述提法正确的是: ( ). A.系统和环境之间没有热和功的过程; B.系统的温度改变,内能变化值不为零; C 。系统的压力不变; D 。系统对外作功。 9。 热力学能及焓同时守恒的过程为:( )。 A 。隔离系统中的各类变化; B 。等温等压过程; C.节流过程; D.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 10.凡是在孤立体系中进行的变化,其U ?和H ? 的值一定是:( )。 A. 0U ?>, 0H ?>; B. 0U ?=, 0H ?=; C 。 0U ?<, 0H ?<; D. 0U ?=,H ?大于、小于或等于零不能确定。 11。 已知反应H 2(g ) +12O 2 (g) == H 2O (g )的标准摩尔反应焓为r m ()H T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r m ()H T ?是H 2O(g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B.r m ()H T ?是H 2(g)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C 。 r m ()H T ?是负值; D. r m ()H T ?与反应的r m ()U T ?数值不等。

考研(物理化学)模拟试卷5.doc

考研(物理化学)模拟试卷5 (总分:7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28.00) 1.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恒容下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其热力学能将( )(分数:2.00) A.降低 B.增加 C.不变 D.无法确定 3.系统发生了一个等温变化,系统与环境之间( )(分数:2.00) A.一定有热交换 B.一定没有热交换 C.不一定有热交换 D.等温过程与热交换无关 4.在等温等压的条件下,有一个A和B组成的均相系统,若A的偏摩尔体积随浓度的改变而增加,则B的偏摩尔体积随浓度将( )(分数:2.00)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5.在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以后( )(分数:2.00) A.dγ/dc>0,产生正吸附 B.dγ/dc>0,产生负吸附 C.dγ/dc<0,产生正吸附 D.dγ/dc<0,产生负吸附 6.下列物系中属于非胶体的是( )(分数:2.00) A.灭火泡沫 B.空气 C.雾 D.珍珠 7.在一定的温度下,在4个装有相同体积的As 2 S 3溶胶的试管中,分别加入浓度和体积相同的下列不同电解质,能使As 2 S 3溶胶最快发生聚沉的是( )(分数:2.00) A.KCl B.NaCl C.ZnCl 2 D.AlCl 3 8.将纯的H 2 O(l)放入抽空密闭的石英容器中,将容器不断冷却,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 )(分数:2.00) A.沸腾现象 B.三相共存现象 C.升华现象 D.临界现象 9.已知反应3O 2 (g)=2O 3 (g)在25℃时△r H mΘ =一280 J.mol -1,则对该反应有利的条件是( )(分数:2.00) A.升温升压 B.升温降压 C.降温升压

物理化学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 下一章返回 一、判断题(说法对否): 1.1.当系统的状态一定时,所有的状态函数都有一定的数值。当系统的状态发生 变化时,所有的状态函数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变化。 2.2.体积就是广度性质的状态函数;在有过剩NaCl(s) 存在的饱与水溶液中, 当温度、压力一定时;系统的体积与系统中水与NaCl的总量成正比。3.3.在101、325kPa、100℃下有lmol的水与水蒸气共存的系统, 该系统的状态完全确定。 4.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热力学能与温度确定之后,则所有的状态函数也完全确定。 5.系统温度升高则一定从环境吸热,系统温度不变就不与环境换热。 6.从同一始态经不同的过程到达同一终态,则Q与W的值一般不同,Q + W的 值一般也不相同。 7.因Q P= ΔH,Q V= ΔU,所以Q P与Q V都就是状态函数。 8.封闭系统在压力恒定的过程中吸收的热等于该系统的焓。 9.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一定时热力学能与焓的值一定, 其差值也一定。 10.在101、325kPa下,1mol l00℃的水恒温蒸发为100℃的水蒸气。 若水蒸气可视为理想气体,那么由于过程等温,所以该过程ΔU = 0。 11.1mol,80、1℃、101、325kPa的液态苯向真空蒸发为80、1℃、101、325kPa 的气态苯。已知该过程的焓变为30、87kJ,所以此过程的Q = 30、87kJ。 12.1mol水在l01、325kPa下由25℃升温至120℃,其ΔH= ∑C P,m d T。 13.因焓就是温度、压力的函数,即H = f(T,p),所以在恒温、恒压下发生相变时, 由于d T = 0,d p = 0,故可得ΔH = 0。 14.因Q p = ΔH,Q V = ΔU,所以Q p - Q V = ΔH - ΔU = Δ(p V) = -W。 15.卡诺循环就是可逆循环,当系统经一个卡诺循环后,不仅系统复原了, 环境也会复原。 16.一个系统经历了一个无限小的过程,则此过程就是可逆过程。 17.若一个过程中每一步都无限接近平衡态,则此过程一定就是可逆过程。 18.若一个过程就是可逆过程,则该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就是可逆的。 19.1mol理想气体经绝热不可逆过程由p1、V1变到p2、V2,则系统所做的功为。 20.气体经绝热自由膨胀后,因Q = 0,W = 0,所以ΔU = 0,气体温度不变。 21.(?U/?V)T = 0 的气体一定就是理想气体。 22.因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与体积压力无关,所以(?U/?p)V = 0,(?U/?V)p = 0。 23.若规定温度T时,处于标准态的稳定态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零,那么该 温度下稳定态单质的热力学能的规定值也为零。

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2012年教职工“斗牛”篮球比赛 秩 序 册 主办:江苏科技大学工会 协办:江苏科技大学体育学院、教职工篮球俱乐部 赞助单位:镇江四洋柴油机制造有限公司 2012年9月28日

竞赛规程 一、报名办法:以各部门工会为单位组队,每队报领队兼教练1人,队员6人,于2012年9月26日前把名单报到工会办公室。 二、比赛时间:2012年10月8日下午4:15分 三、比赛地点:东校区塑胶篮球场地(遇雨顺延) 四、竞赛办法: 1.每队必须统一服装(深、浅各一套),并印有清楚的号码。 2.第一阶段为小组循环赛,各组前两名出线,第二阶段采用小组交叉淘汰赛。按照2011年的名次讨论确定种子队,抽签分组。 3.以抛硬币决定开球权和时间终了比分相等时罚球的先后顺序(先开先罚)。 4.每场比赛用时20分钟(毛时间,不分上、下半场)。 5.三分线外投篮命中为3分, 三分线内投篮命中为2分,罚球命中为1分。 6.对投篮队员的犯规,如投中记录得分、对方个人及全队犯规次数,不追加罚球,由守方发球;如投篮不中,则判给攻方罚球3次(三分线外)或2次;每队累计犯规达5次后,该队第6次以后的侵人犯规由对方执行2次罚球。所有罚球都不站位,不论中否,都由攻方在发球区发球继续比赛。 7.攻守转换:守方队员断球或抢到篮板球后,必须将球运(传)出3分线外,控制球队员必须双脚接触3分线外地面视为完成攻守转换,方可组织反攻,否则判违例。攻守转换完成前,如被对方反断,对方无需进行新的攻守转换。 8.双方争球时,采用轮换发球制。 9.替换:每场比赛前两队都应在计录表上登记上场队员(每场限报6人),比赛中替换人次数不受限制。每名队员允许3次犯规,第4次犯规必须被替换下场。如因犯规次数和受伤等原因而导致合法上场队员不足三人时,由对方在该场的记录表名单中指定替补队员。在替换时停止计时。 10.暂停:比赛中每队均可暂停一次(时限一分钟),暂停时停止计时。 11.成绩计算:时间终了,得分高者为胜方。如得分相等,场上3名队员排序以一对一依次罚球的形式决胜,某队领先1分时即为胜方,比赛结束。 12.比赛其他相关事宜遵行中国篮球协会颁布的“三对三”篮球竞赛规则。 13.仲裁委员会拥有最终解释权。 五、奖励办法:本届比赛取前八名给予奖励,设立精神文明风尚奖、评选道德风尚裁判员、最佳运动员、精神文明运动员。 主办:江苏科技大学工会 承办:江苏科技大学体育学院、教职工篮球俱乐部

《物理化学》课后习题第一章答案

习题解答第一章 1. 1mol 理想气体依次经过下列过程:(1)恒容下从25℃升温至100℃,(2)绝热自由膨胀至二 倍体积,(3)恒压下冷却至25℃。试计算整个过程的Q 、W 、U ?及H ?。 解:将三个过程中Q 、U ?及W 的变化值列表如下: 过程 Q U ? W (1) )(11,初末T T C m V - )(11,初末T T C m V - 0 (2) (3) )(33,初末T T C m p - )(33,初末T T C m v - )(33初末V V p - 则对整个过程: K 15.29831=末初T T = K 15.37331==初末T T Q =)(11,初末-T T nC m v +0+)(33,初末-T T nC m p =)初末33(T T nR - =[1×8.314×(-75)]J =-623.55J U ?=)(11,初末-T T nC m v +0+)(33,初末-T T nC m v =0 W =-)(33初末V V p -=-)初末33(T T nR - =-[1×8.314×(-75)]J =623.55J 因为体系的温度没有改变,所以H ?=0 2. 0.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始态为400K 、101.325kPa ,经下列两途径到达相同的终态: (1) 恒温可逆膨胀到10dm 3,再恒容升温至610K ; (2) 绝热自由膨胀到6.56dm 3,再恒压加热至610K 。 分别求两途径的Q 、W 、U ?及H ?。若只知始态和终态,能否求出两途径的U ?及 H ?? 解:(1)始态体积1V =11/p nRT =(0.1×8.314×400/101325)dm 3=32.8dm 3 W =恒容恒温W W +=0ln 1 2 +V V nRT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排名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 上海交通大学a 14 燕山大学a 227 合肥产业大学a 2 西安交通大学a 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a 28 北京交通大学a 3 清华大学a 16 华南理工大学a 29 华东理工大学a 4 浙江大学a 17 西北产业大学a 30 西安理工大学a 5 哈尔滨产业大学a 18 天津大学a 31 太原理工大学a 6 吉林大学a 19 同济大学a 3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 7 华中科技大学a 20 上海大学a 33 河北产业大学a 8 西南交通大学a 21 北京科技大学a 34 东南大学a 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a 22 中南大学a 35 北京产业大学a 10 重庆大学a 23 湖南大学a 36 广东产业大学a 11 大连理工大学a 24 武汉理工大学a 37 哈尔滨工程大学a 12 东北大学a 25 江苏大学a 38 南京理工大学a 13 北京理工大学a 26 山东大学a 9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a b 等(60 个) : 四川大学、兰州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大连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湖北产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浙江产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南昌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太原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中北大学、福州大学、长安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沈阳产业大学、郑州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河南科技大学、西华大学、贵州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上海理工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广西大学、沈阳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华侨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厦门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长春产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新疆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辽宁产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大连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北方产业大学、湘潭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天津产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b 等(59 个) : 江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南京产业大学、沈阳航空产业学院、安徽产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扬州大学、南华大学、内蒙古产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济南大学、江西理工大学、苏州大学、重庆工学院、西安石油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南昌航空产业学院、西安产业大学、鞍山科技大学、华

物化考研试题

A 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75分) 1.反应A(g)+B(g)?D(g)在固体催化剂下进行,在等温下达到吸附平衡时,覆盖度:q A = k A P A / (1+k A P A+k B P B) q A = k A P A /(1+k A P A+k B P B)当A是弱吸附,而B是强吸附时,反应速率为 A. r=KP A B. r=KP B C. r=K(P B/P A) D. r=K(P A/P B) 2.对于化学吸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吸附是单分子层 B. 吸附力来源于化学键力 C. 吸附热接近反应热 D. 吸附速度快,升高温度能降低吸附速度 3.晶体颗粒大小与其溶解度关系是,微小晶体的溶解度 A. 大于大块、大粒晶体 B. 小于小块、小粒晶体 C. 等于大块、大粒晶体 D. 与大块、大粒晶体溶解度的关系不好确定 4.固体吸附剂在溶液中的吸附量 A. 总是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B. 随溶解度的增加而增加 C. 随溶质极性的增加而增加 D. 能使固液表面自由能降低最多的溶质被吸附的量是最多 5.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与下列哪一个因素无关 A. 温度 B. 液体密度 C. 附加压力 D. 大气压力 6.一分散体系,在温度T每当高度升高4′10-2m时,体系浓度降低一半,则粒子在分散介质中的重量为 A. 0.02272 kT B. 17.33 kT C. 39.9 1 kT D. 0.02272/kT 7.下列有关冷光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原子或分子吸收外界光变为激发分子,发出与原光源不同的光 B. 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激发分子回到基态时发出的光 C. 切断电源后继续发出的光 D. 由物体反射回来的光 8.将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形成下列四种半径为R的液滴或气泡,受到附加压力最大的是 A. 在空气中形成的液滴 B. 在空气中吹成的气泡 C. 在溶液中吹出的气泡 D. 将此溶液滴入石蜡中形成液滴 9.将浓度为0.5 mol×dm-3的KI溶液和0.1 mol×dm-3的AgNO3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制的得AgI溶胶,下列三种电解质,其聚沉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A. FeCl3>MgSO4>K3Fe(CN)6 B. K3Fe(CN)6>MgSO4>FeCl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