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思想

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思想

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

CONTENT 01人物简介

02公民教育思想03反思与借鉴

01人

主要贡献|思想:创办劳作学校、劳作教育思想、公民教育思想

乔治·凯兴斯泰纳(Georg Kerschensteiner,(1854~1932)):是德国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改革家,德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1877年入慕尼黑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并兼修教育学和哲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大学毕业后,历任中学教师、校长、督学,并任慕尼黑市教育局长25年。退休后,以名誉讲座名义在慕尼黑大学主讲教育原理和学校组织等课程约13年。法、英、美等国都曾争聘他讲学。

人物简介:凯兴斯泰纳

02公民教育思想

国家应该是“法治和文化的国家”,能够满足人们的一些最基本的生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如安全、社交、自由等

这种国家的社会秩序应该建立在纯粹的“社会良心”上,这里的“社会良心”指的是:是能让各阶级的人们都心满意足, 人们心甘情愿地奉行一切社会规则。

使每一个公民都有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与机会

具有关于国家职责的知识,了解国家的任务

01具有从事某种职业技术的能力

02具备国家要求的道德品质(公民的关键),热爱祖国,愿意为国家服务

03

公民教育的对象与

目的

对象

目的

全体国民

培养一种甘于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有用的国家公民

对当时的学校剖析

当时德国中学是死记忆知识的教育当时国民学校忽视儿童实践兴趣的培养

当时职业学校只专注于技能的培养

提出应该用劳作学校代替旧的学校, 在劳作学校里, 或用新的内容,或用新的方法进行教学, 以实现公民教育的目的。

公民教育的内容

01

政治教育

对学生进行有关公民知识的教育是公民教育的基础和准备如:劳动集体

02

职业训练

使学生具备社会岗

位所要求的基本素

质和技能

如:劳作课程、劳

作训练

03

能力培养

公民能力培养指作为公民

所应具有的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如: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

培养、有逻辑组织的课程

与启发想象的教材

◆推动职业教育资源向基础教育开放

如:江苏省于3月28日颁发文件《关于加强中小学生职业体验教

育的指导意见》

有助于走向普职融合

谢谢!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对比分析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对比分析 公民教育是西方国家实现政治社会化的一种重要方式。从逻辑的角度看,它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相当的交叉,又有本质的区别。通过探究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看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从产生条件、传输的理念、教育方式和效果四个方面的不同。 标签: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对比分析 公民教育是一个舶来之物,它是西方国家实现政治社会化的一种重要方式。从逻辑的角度看,它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相当的交叉,又有本质的区别。探讨公民教育并将它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其成功经验,对提高我国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民及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 公民这一概念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涵义也不尽相同。公民一词最早使用于古希腊,后被古罗马所沿用。这时的“公民”主要指在法律上享有特权的一小部分自由民。进入中世纪以后,西方受到宗教势力和封建君主专制的束缚,整个社会陷入长时间的停滞。教会和封建君主成为国家和人民的主宰,个人是上帝的子民和封建君主的臣仆。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公民才被明确赋予特定内涵并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当中。西方学者对“公民”的含义给出了狭义和广义两种界定。狭义方面将公民认定为一个政治的概念,而且将其落归到一套特定的政治制度和价值上,强调公民身份与政治自由的关系。广义方面的界定则是把“公民”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在狭义理解的基础上扩大了公民概念的外延。“一方面,公民的身份几乎被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这个意义上,每当个人做出决定或者采取行动,不论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有意的或无意的,都是作为公民在行动。另一方面,公民的身份又超出了国家事务的范围。个人是许多团体的成员,是家庭、学校、宗教机构、工作场所以至世界的公民。”〔1〕由此可见,在西方,公民首先是一个政治概念,是民主政治原则向其他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延伸。在我国,公民“通常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的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2〕这也仅是从法律层面来界定的,在政治层面对公民这一概念还没有比较明确的界定。虽然在1953年的选举法中开始使用“公民”的概念,并且1954年制定的第一步宪法中就确定了公民的法律地位,但是随后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应用和发展。笔者认为,公民首先是一个社会人及政治人,他的身份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就意味着在这个国家的社会公共生活中享有不可剥夺的权利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公民应是一个个性自由独立发展的人,他具有强烈的自我选择和自我负责意识,富有社会批判和建设精神。 公民教育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是与公民概念相伴而生的。有些学者认为,最早提出“公民教育”(civileducation)并论证公民教育理论的是德国教育家凯兴斯坦纳。他认为国家的教育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造就公民。公民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为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培养合格的公民。由于人们在公民教育概念的理解上和使用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概述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概述 中国古代教育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其间涌现出数量众多的著名教育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的古代的教育思想有儒家教育思想、道家教育思想、法家教育思想、和墨家教育思想。 下面先说儒家教育思想。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历史上的各种哲学派别都曾对传统伦理道德规范的形成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其中以儒家思想的影响最为重要。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他特别向往西周时代的政治秩序,崇拜西周时代制礼作乐的典范人物,仰慕西周时代盛极一时的礼制和文化,并在继承西周时代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建构起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形成了相对系统的伦理道德思想。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这三个方面可以视为其三基德或三母德。在此之外,孔子还提出了孝、悌、忠、恕、恭、敬、诚、信、刚、直等德目,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进一步具体化。 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他在《孟子·公孙丑下》中集中阐述了他的四母德:“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种母德是与生俱来的,但他同时又强调,人们必须加强后天的自身修养,努力扩充四种母德,才能真正有所作为。“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可见后天修养是多么的重要。孟子将具

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其中前三者属于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后两者则是家庭关系的放大或扩展。“五伦”中的每种社会角色都有着明确的行为规范: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这就是所谓的“五伦十教”。从孟子本人的观点来看,他对五种伦理关系中前后双方的要求是相互的,如“君不敬,则臣不忠”、“父不慈,则子不孝”等,但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其内容则逐渐被歪曲,成为前者对后者的单向约束,片面强调忠孝和恭顺。发展到后来,便形成了具有正统权威性的三纲伦理。 儒家的这种道德规范体系在整个封建社会时期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既促进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发扬光大,又在一定程度上给传统伦理道德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因素。 墨家的教育思想 墨子认为人的本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名翟,生卒年不可确考,活动于春秋与战国之际。墨子出身微贱,精于工技,曾经“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创立墨家学派。他一生的活动主要是“上说下教”,门下弟子众多,声势很大。儒、墨两家并称为“显学”。 墨家私学是一个组织严格、纪律性极强的宗派集团。其领袖称为“巨子”,墨子是第一代巨子。巨子是精通墨家之义的圣贤,而且还是墨家之法的执行者。巨子以自己的品格、道德力量和领袖地位对墨家弟子具有很大的约束力和震慑力。墨家弟子对巨子都绝对服从,并为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墨家以求天下之利为核心内容的教义,使得墨家成员有着一种共同的信仰和执着追求的精神境界,规范着墨家弟子的思想与行为。严格的自我磨炼,又使墨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含义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含义 《纲要》将爱国守法列为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首要规范,有其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爱国”是最基本的道德标准,是公民遵守各种道德规范的前提和基础;守法是“爱国”规范的延伸。爱国必须守法,守法是爱国的重要表现和必然要求。 “爱国”主要是规范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其内涵就是热爱祖国,报效人民,维护国家的统一,捍卫民族的尊严。“爱国”是每个中国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它要求所有公民都必须把热爱祖国作为自己的一个神圣的道德义务。维护国家的统一,保卫国家的利益,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是每一个公民的光荣责任。 “爱国”作为基本的道德要求,它渗透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各种规范之中,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相联系,主要体现在对祖国的强烈责任感上,同时它还必须具体落实到以高度的责任感作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每一件有利于祖国强盛的事情上。同样,它还必须具体落实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上。 “守法”规范也主要是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其内涵就是学法、知法、用法,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我国社会是法治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很强的法治意识,有必备的法律知识,认真执行各项法令、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自觉遵守和服从法律,有明确的法制观念,这是现代社会文明教养的基本要求。换句话说,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社会成员如果没有基本的法律知识,不遵守法律,不懂得维护宪法的尊严,那就 __是一个文明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在我国社会中,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两者紧密结合,相互作用。一般来说,违背法律的行为同时也是违背道德的行为。在有的情况下,违背道德的行为也是一种犯罪行为。所以,自觉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实质上也是在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 在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中,我们要切实加强“爱国守法”教育与宣传,引导广大师生员工进一步增强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的思想感情,增强学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做一个爱国守法的公民。 “明礼”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从狭义上讲,“明礼”就是讲究起码的礼节、礼仪和礼貌、无论是在公共场,还是在职业场所和个人家庭生活中,行为举止都得体、适宜;从广义上讲,“明礼”就是讲文明,特别是注重公共场合中言谈举止的文明,如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等等。讲究文明礼貌是做人的起点,每个人来到世上,

中国教育现状分析

中国教育现状分析 中国教育现状是怎么样的?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教育改革取得了些什么成绩?中国教育的未来是什么?中国思想文化的方向在哪里?从胎教、幼教到早教,似乎孩子们已经就被有条件或无条件地捆绑在教育的马车上,从此以后,孩子们分秒必争地努力学习,从小学升中学,从中考到高考,不仅仅是孩子,连同大人父辈和教师们一起陷入一种最清楚而又难以逃避的困惑——努力读书,出人头地,升官发财,似乎就是隐藏在这种现象后面的源动力——而其它的一切都似乎是冠冕堂皇的说辞。 中国的教育简史说起教育,不能不说说中国的教育史。中国原始社会时期,燧人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渔,伏羲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足见则教育是根据现实需要而变化的。而且教育应当是普及的,大众化的,教民育人是维持整个部族群体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关乎族群生死存亡的大事情。 到了奴隶社会时期,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奴隶贵族政治,垄断了文化教育,学在府尹,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也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会目的是维持社会统治职能。礼不下庶人,教育出现阶级性和等级分化,而对于奴隶,则是几乎不需要专门的教育的。而奴隶的生活技能几乎是在生活中相互交流学习、口授传播或家传的。这时谈教育,我们是站在那种角度谈呢?对于历史过去,我们无可厚非薄是。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

也是教育剧变的时代。传统贵族秩序完全被打乱,官学教育体制被打破,学术逐渐扩散到民间,出现了一个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士人群体的扩散,学术思想和教育活动又是统治者需要和重用的基础,为求生存和扩张,各国统治者极力网罗和重用这些贤士。于是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站在不同的阶级或阶层的立场上,各抒己见,相互辩驳,相互争鸣,而又相互吸收、补充,使得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终究在中国思想文化历史上出现了各种文化思想交相辉映,百家争鸣的奇特文化盛况,也由此开创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最为丰富多彩,最为璀璨的一页。而这个时期创办私学最为杰出的代表是孔子,他实行有教无类(最早的教育公平提法),主张有所为有所不为,创立了儒家学说,奠定了教育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论语》、《礼记》,尤其是其中《大学》、《中庸》更是儒家教育理论的力作,这以至于影响到了后来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的发展。这里还有一个重要学派——法家,这是以法治为思想核心的治国之术,其思想先驱可追溯到春秋时的子产,实际创始者是战国前期的李悝(约前455~前395)、商鞅、慎到、申不害等。战国末期韩非子成为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完整的法治理论和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又吸收道家思想,将法治理论系统化。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剪除私门势力,以法为教,厉行赏罚,奖励耕战。在历史观方面,他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观点,而商鞅则将其应用自如,在秦国实施变法图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3.1当前关于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几种看法 在我国社会快速转型及公民社会逐步发育的背景下,伴随着西方公民教育理论的引入以及人们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之间的关系逐渐被提上讨论日程。对于二者关系,理论界存在“替代说”“转型说”“融合说”几种不同的呼声,本论文在分析这几种主张后,比较赞同“融合”这一说法,并进一步讨论分析了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和区别。 3.1.1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替代说” 部分研究者,从我国社会急速转型和时代变化发展出发,针对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和弊端,强烈主张用公民教育理论和做法来修正思想政治教育。他们一致认为思想政治课应当以公民教育为发展形态,甚至应该被公民教育取代。(笔者称此类观点为“替代说”)持“替代说”者认为,在现代社会中,社会成员的身份“从‘革命者’到‘公民’目标的转换,意味着传统的政治教育必将被现代公民教育所融合”,“作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政治社会化’途径一一传统的政治教育大当代发展就必然要向着‘公民教育’转化”。们的基本主张是思想政治教育当以公民教育为基本定位,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要向公民教育延伸转与轨,并主张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为公民教育服务。他们一方面指出国内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民主社会中面临的缺陷以及公民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挑战,另一方面指出国外公民教育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公民教育在现代政治民主化方面的优越性以及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与功能上的相似性,从而得出思想政治教育已经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需要了,应当以公民教育来修正甚至代替思想政治教育的结论。 “替代说”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变迁,直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和问题,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敲响了警钟,并且有利于寻找思想政治教育陷于困境的原因及对策。但是"替代说"取消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立性,也挑战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合法性。学界一致认为,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依凭的社会结构不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语境下的产物,二者均与公民的政治生活相关连,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後,具有传递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功能。一国政治社会化的途径选择要本国当前的社会结构紧密契合。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典型的现代社会结构初见端悦,但并未完全成型。公民社会虽说正在充分发育,但并不成熟仍处于起步阶段,并且带有政府主导的色彩。而公民教育的出场主要依凭社会的公共领域,要求完全成熟的现代社会结构作为其发展土壤,它的基本目标是培养能够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公民,所强调的是公民个人独立自主参与国家政治与公共生活,摆脱政府的控制,这与我国当前尚未完全成型的社会结构存在着无法解决的矛盾。因此,我国当下社会结构现状决定着由国家推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旧发挥着重要社会作用,公民教育无法取代思想政治教育。 3.1.2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转型说” 部分学者在看到德育向公民教育成功转型后,产生了思想政治教育要向公民教育转型,以公民教育作为目标定位的的想法。他们认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定位在实践发展中巳显现出其局限性,因而主张思想政治教育转变理念,将公民教育作为基本定位,并逐渐向公民教育转轨。他们还提出应该在高校引入公民、公民教育与公民意识的概念,这“既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与创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历史转型”“公民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正曰益为人们所认识,在我国特别是在高校全面推行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乃是大势所趋”? “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调整其教育目标,按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把开展现代公民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持“转型说”者与持“替代说”的理论立足点基本一致,也是基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现代社会结构逐步构建,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的三大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的三大教育思想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见,“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2、“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统治阶级、士大夫为何不承认此,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学校给他们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陶行知反对这种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他指出:“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和“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象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道高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3、“教学做合一” 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傅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浅谈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浅谈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摘要中国古代教育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其间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思想家,积累了十 分丰富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教育思想传统文化 正文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丰富多彩,流派众多,几乎每个时代的教育思想都有自己的时代特色。但从总体上来说,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还是一脉相传的,从中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 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 古人十分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如孔子把教育作为治好国家的三大条件之一:“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孔子认为,治理国家,除了使人口增加、百姓富足之外,还要加强对人民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真正强盛。孟子也十分强调教育在社会政治中的地位,明确提出“善政”不如“善教”的教育观点。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下》)孟子认为,好的政治靠的是法度,是用刑罚约束百姓,使之畏惧国君,不敢违背;而好的教化靠的是德性,是用仁德去感化百姓,使之爱戴国君,由衷向善。好的政治得到的只是百姓的财物,而好的教化得到的则是百姓的人心。所以,作为统治者,应该把“善教”当作自己追求的最高目标。”(《新书·大政下》)董仲舒继承了孟子的“善教”思想,他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告诫统治者要用教化作为防范百姓的“堤防”,这种说法显然带有一定的阶级性,但他认为教化的作用远远大于刑罚,这无疑是正确的。唐代的孔颖达从儒家传统的政治观出发,充分肯定了教育在营造社会良好道德风尚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欲教化其民,成其美俗,非学不可”。宋代的朱熹也十分重视教育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他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并从当时的教育实际出发,反复强调国家办教育应“以明人伦为本”,只有“教明于上”,才能“俗美于下”,“其遗风余韵,又将有以及于方来”。可见,朱熹已将重视教育的眼光投向了未来。 2. 强调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很早就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如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只是由于后天所受到的社会影响不同,才有了君子与小人、好人与坏人之分,所以,加强后天的教育,对于人的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人虽然天生就有仁义礼智四种

中国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外国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

中国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外国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中国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 1. 孔子(公元前 551 —前 479 ) 孔子名丘,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家。他提出了“ 有教无类“ 的办学方针,并兴办私学。他“ 有教无类“ 的理论基础,是“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更可贵的是他的“ 庶、富、教“ 思想。他直观地看到了发展教育事业和社会物质条件的关系,并把教育的地位摆得较为恰当。他在教育工作中特别注意研究学生,他对学生个性特征有深刻的观察和分析。由于他的教育因人而异,宋代朱熹把这种教育原则概括为“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后人就简称为“ 因材施教“ 。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是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原则的人。他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孔子很重视立志教育,立志就是确立目的和理想。一个人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他说:“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他要求学生立志于学和道。他还重视学行结合、言行一致,对夸夸其谈、巧言令色的作风表示深恶痛绝。他最注意“ 行“ ,提倡“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耻其言而过其行“ 。他认为评价一个人要“ 听其言而观其行“ 。他还认为一个人犯了错误不要怕批评,提出了“ 过则勿惮改“ 的名言。他也非常重视道德信念的培养和意志性格的锻炼,要求做到“ 磨而不磷“ ,“ 涅而不缁“ ,“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不因困难、仓卒而违背道德标准;要“ 宁死善道“ ,在必要时宁愿“ 杀身以成仁“ ,也要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这说明孔子把意志性格的锻炼已经提到为道德献身的高度。

2019年公民基本道德规范.doc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 《纲要》将爱国守法列为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首要规范,有其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爱国”是最基本的道德标准,是公民遵守各种道德规范的前提和基础;守法是“爱国”规范的延伸。爱国必须守法,守法是爱国的重要表现和必然要求。 “爱国”主要是规范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其内涵就是热爱祖国,报效人民,维护国家的统一,捍卫民族的尊严。“爱国”是每个中国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它要求所有公民都必须把热爱祖国作为自己的一个神圣的道德义务。维护国家的统一,保卫国家的利益,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是每一个公民的光荣责任。 “爱国”作为基本的道德要求,它渗透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各种规范之中,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相联系,主要体现在对祖国的强烈责任感上,同时它还必须具体落实到以高度的责任感作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每一件有利于祖国强盛的事情上。同样,它还必须具体落实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上。 “守法”规范也主要是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其内涵就是学法、知法、用法,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我国社会是法治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很强的法治意识,有必备的法律知识,认真执行各项法令、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自觉遵守和服从法律,有明确的法制观念,这是现代社会文明教养的基本要求。换句话说,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社会成员如果没有基本的法律知识,不遵守法律,不懂得维护宪法的尊严,那就不能说是一个文明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在我国社会中,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两者紧密结合,相互作用。一般来说,违背法律的行为同时也是违背道德的行为。在有的情况下,违背道德的行为也是一种犯罪行为。所以,自觉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实质上也是在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 在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中,我们要切实加强“爱国守法”教育与宣传,引导广大师生员工进一步增强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的思想感情,增强学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做一个爱国守法的公民。 明礼诚信 “明礼”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从狭义上讲,“明礼”就是讲究起码的礼节、礼仪和礼貌、无论是在公共场,还是在职业场所和个人家庭生活中,行为举止都得体、适宜;从广义上讲,“明礼”就是讲文明,特别是注重公共场合中言谈举止的文明,如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等等。讲究文明礼貌是做人的起点,每个人来到世上,学习做人就是从讲文明礼貌开始的。文明礼貌不仅给他人、给社会带来愉快和谐,也能创造充满爱心的环境,给自己带来快乐,带来温馨。如你向同学的一句不经意的问候,一个小小的帮助等等都会使同学感觉友谊的存在。 “诚信”是对“明礼”规范的进一步深化和“升华”,即古人所说的“礼于外,诚于内”。它的基本内容是诚实、诚恳、信用,也就是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曾说:做人的第一要素是诚信。试想一个习惯于坑蒙拐骗的人能赢得他人的信赖吗?在我们校园曾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一位需要贷款助学的同学拿着助款银行的宣传单对银行工作人员说:“要是我以后不还怎么办?”弄得银行工作人员面面相觑,不知如何解释是好。诚信、是道德赖以维系的前提,它既是市场经济领域中基础性的行为规范,也是个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道德规范。不管前面这位同学当时是如何想的,但从他的问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对当代大学生加强信誉教育,还是十分必要的。 “明礼”“诚信”作为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在落实到行动中看起来都是一件件小事,但是正所谓“见微知著”,就是这些小事,从另一个侧面能反映出一个人,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形象,因此,

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内涵: 1、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社会公德主要规范: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3、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4、家庭美德的主要规范: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一、公民道德的内涵 所谓公民道德,就是一个国家所有公民都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规范的综合。这个道德规范的总和,包括道德核心、道德原则、道德基本要求和一系列的道德规范。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德建设作为整个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德着力点。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德整个工作中,如何把上述内容和要求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德行为规范,是摆在我们面前德一项重要而紧迫德任务。 因此,我们说,公民道德和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一般说来,公民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础。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是先进性和群众性的统一,它既包括对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要求的共产主义道德;也包括对广大公民要求的公民道德。对于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来说,要求他们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不应当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同时,对于广大群众来说,不应当也不可能要求他们都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当然,我国是社会主义的国家,仍然要对所有的公民提倡和宣传共产主义的高尚品德。 二、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内涵 《纲要》在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中,以广大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语言,将我国公民应遵守、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的基本道德规范概括为20个字,即: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些规范是第一次系统地、集中地作为我国公民地基本道德规范被提出来,应当引起全社会地高度重视。在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纲要》地过程中,需要把这20个字当作一个重点,使这些基本道德规范真正深入到每一个公民地内心,并落实在具体的道德行为上。 《纲要》提出地20个字可以再细分为这样10个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公民道德这10个基本规范,在调整整个公民个人与社会、与国家,与他人的关系中,各有不尽相同的功能,大致说来可以对这些功能作这样的认识和划分:

(完整版)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一.名解 1.课程: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中介和手段,是对教学目标、教学科目、教学内容范围、教学程序、教学活动、教学分量标准的规划设计,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获得促进自身发展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和经验。 2.教学模式:是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教学规律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比较典型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的策略体系。 3.说课:是在备课时或在评课前,由授课教师谈谈课时教学的设计情况。通过这一教学活动,可以使参与备课的同行或参与评课的热播了解授课人的教学设计整体情况,以便有关人员进行学术和业务交流。它也是对说课人业务水平评价的一种方式。 4.教学最优化:是指根据国家规定的教学目标,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案,是教师和学生耗费最少的教学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5.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运用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而不要用向学生“灌知识”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是一种教学思想它是各种带有启发性的具体教学方法的总称。 6.教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教学时采用的教学策略、手段、方法、途径和操作程序,简言之,就是教师教学生时采用的方法。 7.快乐学习法:是自觉自愿地学,主动积极地学,生动活泼地学,满怀信心地进取,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为依据,从情感入手,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或模式。 8.教学艺术:就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为取得教书育人的最佳效果,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技艺进行的创造性教学方式。 9.案例教学法:就是用案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种典型、特殊事情的情景和境况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10.终身学习:终身教学首先是一种观念,起中心词是“学习”。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支持的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和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的应用它们。11.学习力:是学习中最活跃、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学生改变自身精神和知识结构的作用,是促进学生自身潜质发挥的力量,是人提高自身素质的力量。是蕴藏在人本身内部的一种力量,它是由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两种力量因素聚合构成的。这两种力都有大小,但决定的方向和动力作用的是非智力系统。 12.微格教育:就是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许多容易掌握的具体的单一的技能。 13.素质教育:就是人在先天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培养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也可以说,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14.教学评价:就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及其标准,利用学科的。可行的方法和技术,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和评估。 15.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到实习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的实践活动。它是师范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实战演习”,也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和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选择 1.素质教育的特征: ①目的性②育人性③全体性④全面性⑤基础性⑥主体性 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范畴.(多选)①.教师与学生②.教育与教学③.传授与接受④.内化与外化⑤.理论与实践 2.学习力的要素构成:①.学习动机②.学习情趣③.学习毅力④.学习能力⑤.学习方法

中国当代教育思想

中国当代教育思想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的变化。我们这组归纳出的中国当代教育思想主要有:五育并举思想、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五好教育思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思想、民主化教育思想、素质化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个性化教育思想、信息化教育思想等等。 具体看来如下: 1)五育并举——五育是指:是蔡元培一九一二年初在出任教育总长时提出的,有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及美感教育五项主张。 2)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思想——这是有蔡元培提出来的主张教育思想自由并且兼容并包。 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这是由张之洞提出来的,“中体”是指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是指近代西方的先进科技。“西学”为“中体”服务。 4)五好教育思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写进了教育方针的基本表述,培养五好学生就是现今教育目标。 5)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由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6)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思想——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历代流传下来的,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它包含了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方面。这一思想针对我国出现的崇洋媚外现象,主张对我国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展。 7)素质教育思想——这一思想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8)民主化教育思想——教育界和社会上将教育民主化归为教育机会均等、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一、教育思想 我国的教育传统源远流长,所包含的思想博大精深,先秦诸子百家各具特色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基础。汉以后,儒家的独尊地位使得儒家的教育思想得到贯彻,成为正统,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正统和核心。 1.教育目的 即培养的人规格和标准。“明人伦”,即按照伦理道德去处理人际关系,维护封建社会的秩序,培养统治人才。 2.教育内容:主要是儒经 夏商:武备教育和礼制教育。春秋战国:儒家:六经,局限于伦理道德;墨家:生产知识,应用技术。汉代:三纲五常。宋代:理学。元明清:程朱理学。 二、教学思想(略) 1、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中国古代教育家认为每个学生的个性是存在差异的,每个学生的自然秉性也不一样,所以教育方法也应因人而异。特别重视启发教育,注意开发每一个人的智力潜能。二、温故知新学思并重 2、循序渐进由博返约 孟子认为教学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一方面应自强不息,不可松懈或间断,另一方面,也不应该流于急躁。 3、长善救失教学相长 这是《礼记》提出来的:“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者,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者也。” 4、言传身教尊师爱生 孔子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荀子言:“诗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严师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 三、总体特征 1、伦理道德与教育的统一:教育以道义人身为目标,把功利排斥在外。重人文轻自然贱技艺,核心在于道德伦理,即教人做人,从而使教育与宗法伦理一体化 重整体关系,轻个体发展; 强调知识教学道德化; 重义轻利,忽视教育的使用价值。 注重塑造人的和谐品质。孔子就提倡把知、仁、勇三者统一起来。 2、教学过程的辩证统一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统一 3、注重内省与内求 4、重政务而轻自然,政教合一,教育为政治服务,培养官员 5、重世俗而轻神性 以儒家教育思想为主体的世俗性与以佛道宗教教育思想为主体的宗教性并存、互补,在相互关系上是以世俗性为主导、以宗教性为补充,从而使古代的中国成为一个非宗教国家 6、综合教育:六艺;经学; 中国古代伦理思想 一、基本特征 与哲学政治融为一体 强烈的血缘关系和宗法制度色彩 强烈的中庸气息,朴素辩证法 重视人伦日用和实际生活 二、伦理思想体系的基本结构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按照道德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和维护社会秩序,这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根本要求。在善与恶、美与丑、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问题上,每一个公民要自觉在实践中提高道德觉悟,培养首先情感,锻炼道德意志,争做高尚精神生活的拥有者,先进文化的代表者,精神文明的传播者…… 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内容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 尊老爱幼:继承传统发扬美德 幼有所教老有所养 男女平等:尊重妇女保护儿童 优生优育男女一样 夫妻和睦:互敬互爱互信互勉 互帮互让互慰互谅 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生活俭朴 婚丧节庆从简为上 邻里团结:和睦友善互相帮助 不弄是非彼此谦让

社会公德主要内容: 文明礼貌:举止大方语言文明 和气谦让礼貌待人助人为乐:敬老爱幼帮孤助残 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爱护公物:热心公益关心集体 勤俭节约利国利民保护环境:珍爱自然美化家园 爱护绿化讲究卫生遵纪守法:维护秩序严守法纪 见义勇为弘扬新风 职业道德主要内容: 爱岗敬业:立足本职忠于职守 钻研业务工作勤奋诚实守信:言而有信童叟无欺 以诚为本取信于人办事公道:坚持原则廉洁奉公 公平正直是非分明服务群众:学习雷锋不谋私利 热情周到方便他人奉献社会;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多作贡献报效国家

市民文明守则 一、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二、遵纪守法,维护公德。 三、讲究卫生,美化环境。四、诚实守信,优质服务。 五、关心集体,爱护公物。六、尊师重教,勤奋学习。 七、相信科学,移风易俗。八、尊老爱幼,邻里和睦。 九、语言文明,礼貌待人。十、艰苦奋斗,建设慈溪 市民“十不”行为规范 一、不随地吐痰二、不乱丢垃圾 三、不损坏公物四、不毁坏绿地 五、不乱穿马路六、不在公共场所吸烟 七、不说粗话脏话八、不乱涂乱贴 九、不乱堆乱占十、不随地便溺 市民文明守则 一、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二、遵纪守法,维护公德。 三、讲究卫生,美化环境。四、诚实守信,优质服务。 五、关心集体,爱护公物。六、尊师重教,勤奋学习。 七、相信科学,移风易俗。八、尊老爱幼,邻里和睦。 九、语言文明,礼貌待人。十、艰苦奋斗,建设东海

柏拉图公民教育思想浅析_张岩阳

第38卷 第2期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3月V ol.38 N o.2 J 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M ar.2011 柏拉图公民教育思想浅析 张岩阳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872) 摘 要:柏拉图认为,城邦不仅是由公民组成的政治共同体,还是一个大型的公民教育组织。公民教育使城邦追求至善成为可能。作为实现这一高远目的的唯一途径,公民教育应当是城邦统治者最重要的职责。在讨论正义的过程中,柏拉图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公民教育体系。建立正义城邦所需的哲学王,正是这一体系的最终产物。 关键词:柏拉图;正义;公民教育;哲学王 中图分类号:D5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59(2011)02-0232-04 作者简介:张岩阳(1983—),男,山西陵川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西方政治思想研究。 作为柏拉图政治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出他融汇百家、自成一系的理论风格。凭借广博的理论基础、传奇的人生经历及杰出的创造力,柏拉图对公民教育的探讨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也使他成为古希腊公民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柏拉图是系统研究公民教育的第一人。现代共和国与古代城邦都是由公民组成的政治共同体。在共和国时代,公民教育关系到美德的培养乃至国家的兴衰。因此,柏拉图的公民教育思想,因其议题之重要、思路之独特、探讨之系统、见解之精辟,虽跨越千年,仍可启迪今人,有益于国。本文依托《理想国》这一经典文本,尝试概括柏拉图公民教育思想的基本面貌并作一简要评介。 一、城邦:一个大型的公民教育组织 作为古代希腊的基本政治单元,城邦是由若干公民组成的自治团体。在希腊文中,公民(Po lities)一词由城邦(Polis)一词衍生而来,意为“属于城邦的人”。公民属于城邦,又是城邦的主人。这种紧密的联系经过血缘、宗教等因素的强化,使城邦成为一个封闭的政治共同体。希腊的城邦对公民权的授予有严格的规定,外邦人获得公民权的难度据说不亚于宣战或通过一项法案[1]。由于牵涉到血缘、政体、地缘、性别、宗教、职业等因素,“公民”一词的内涵并不固定,需要仔细辨析。 在“公民”的各种定义中,亚里士多德的最为有名。他认为,公民是“凡得参加司法事务和治权机构的人们”[2]。这里的“人们”专指成年男子,未达法定年龄的儿童和超过服役年龄的老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公民。由于工匠不具备一个好公民应有的良好品德,亦不被视为公民。女性、外侨和奴隶则彻底排除在公民范围之外。与亚里士多德的定义相比,柏拉图对公民的理解另有新意。在他看来,城邦是一个大规模的公民教育组织,有资格参加教育活动的人即为城邦的公民,工匠、女性也被柏拉图纳入公民之列。对比可知,柏拉图对公民的理解显然是较为宽泛的。 视城邦为一个大规模的教育机构,这种观念在古代希腊并非罕见,现实中亦有其例。凭借在希波战争及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出色表现,斯巴达的公民教育制度就曾引起广泛的关注,给柏拉图以极大的启发。而强大的雅典沦落到衰败的深渊,根本原因就在于统治者不懂得公民教育是其最重要的职责,这一失误是致命的。由于城邦不重视公民教育,作为公民的私人事务的教育最终沦为追逐私利的工具。日益膨胀的欲望侵蚀了公民的灵魂,公民意识淡漠使城邦与公民原本紧密的联系愈发疏离。城邦的统治者要么自私无能,要么野心勃勃,讨好民众是他们的唯一任务。当自私像病菌一样渗透到公民灵魂深处,扩展至城邦每一个角落之时,雅典仍在繁荣的迷梦中昏睡不醒。一个看似繁荣强大实则危机四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BZZ022)收稿日期:2010-11-02 DOI:10.16366/https://www.doczj.com/doc/1d14853638.html, ki.1000-2359.2011.02.027

西方共和主义的公民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西方共和主义的公民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共和主义是西方历史悠久的政治思想传统和在当代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政治理论流派。西方共和主义的传统可溯源至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亚里士多德和西塞罗,还包括意大利的马基雅维里、英国的弥尔顿与哈林顿、美国的杰斐逊与麦迪逊、法国的卢梭等现代思想家。当代的共和主义被统称为“新共和主义”。这一阵营的部分学者强调“参与”对于公民共享自治的自由的固有价值,因此也与当代西方的参与民主理论有着紧密的关联;另一些学者则主张参与的重要性在于实现公民的无支配的自由。这些共和主义思想家共同探索的一个主题,是如何为一个以“共同善”为宗旨的、以民主法治为治理形式的共和国的理想蓝图培养好的公民。“共同善”是共和主义的核心理念,它表达了公民通过合作的政治行动而一起追求的目标或共同的关切。因此,共和主义也包含了一种“积极的公民资格”模式,不仅把公民视作享有共和国法定权利的成员,也把公民视作这项事业的共同的参与者和承担者,并且要求公民在参与的过程中、尤其在参与政治审议的过程中超越对狭隘的个别和局部利益的关切,聚焦“共同善”。因此,共和主义的公民资格还具有“公民德性”的重要内涵。共和主义的积极公民资格可转化为公民教育的目标,即为实现“共同善”而培养积极参与的、有德性的公民。共和主义的好公民担负着积极参与和致力于“共同善”的责任,这种责任是公民德性的首要的表现形式。因此,共和主义要实现培养有德性的积极公民的目标,就意味要通过教育使公民或作为未来公民的学生承担公民责任;而若要使之自觉地而非出于强迫

做出这种承诺,则需要培养一种整全的公民资格意识,它包括了权利与义务,公民之间相互依赖关系以及时间的连续性,使公民意识到他们是社会历史负载的主体,而并非孤立的权利享有者。公民责任教育的内容还包括对共和主义公民资格的认同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而公民责任教育的方式是引导学生探索共和国的历史与法制制度,参与共和国的公共生活等。共和主义公民教育还要求塑造道德自主(自律)的品格类型和与之相关的品格特质,才能防范人的腐败倾向,使公民责任得到良好地履行。公民品格教育的内容包括了历史上的共和主义思想家详尽阐释的勇毅、节制、友爱与同情、公正、明智,也包括新共和主义更强调的、与公民参与相关的、与共和国的法制和社会规范相协调适应的基本品格,以及对多样的社群伦理的欣赏。培养公民品格,需要引导学生运用理智审辨行为的善恶,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塑造以及社区参与和服务,则是这种教育的实践途径。此外,共和主义的公民教育还要培养民主审议的能力。尤其在公共精神衰落和异质性日益显著的当代西方社会背景中,审议民主被视为通往有关“共同善”的健全共识的不可或缺的渠道,因此,民主审议能力成为了一种愈来愈重要的公民德性。这一方面的教育内容是,要求公民理解共和主义审议民主的价值,具备相关的公民知识,承诺民主审议的规则和预期结果,养成在审议过程中所需的与其他公民进行交流的能力,例如言说与倾听,移情与反思,以及如何达成健全的共识的能力。教育的方式则是在公民课堂、学校治理以及非正式的社会教育背景中,引导学生参与审议民主的实践。西方共和主义公民教育思想为公民教育的方案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