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批评(New

新批评(New

新批评(New
新批评(New

新批評(New Criticism)

新批評是二、三0年付形成於英美的文學批評流派,五0年付成為美國文學批評的主流。反對把文學當成文獻、傳記、史料,注重文學本身的價值。認為文學不同於科學,不是實用性的。

新批評強調文學內緣的研究(意象、格律、文體),主張細讀(close reading)。

新批評常用的術語:歧義(ambiguity,含混、模稜、多義)、反諷(irory)、矛盾語法(language of paradox)〃張力(tension),肌理(texture、紋理,質地)無我(impersonality),客觀相應物(objective correlative)。

敘事觀點、敘事語氣為小說討論的重點。提出敘事者不等於作者。

詩及小說的批評重視文字、意象、結構、肌理、語氣。強調作品必須包含各種複雜而互相矛盾的因素,只有這樣才能?掌握人類經驗範圍的各面?。

反對詩作為宣傳,反對大眾語言(mass language)。

新批評三0年付興起,至五、六0年付英美學術界影響仍然很大。但也有視野較闊的批評家,如特里林(Leonard Trilling)和威爾森(Edmund Wilson)等人對他們提出批評。

在中國方面,四0年付的袁可嘉,五、六0年付香港的葉維廉、李英豪、王敬羲,美國的夏志清,台灣的歐陽子、顏元叔,八0年付的黃維樑,都受新批評的影響。林以亮編選的《美國文學批評選》(1961)有艾略特、布魯克斯、泰德等論文。這種批評方法,在反對載道或泛政治的批評方面有其意義,產生於特殊的歷史斷層的處境有其必然性,對文章細讀有幫助,個別評論家有進一步發展(袁可嘉、夏志清、葉維廉),亦各有盲點,如顏元叔談古詩,黃維樑談新詩,弊端特別顯著。

新批評(New Criticism) 的起源

休姆(T.E. Hulme):〈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意象派詩Imagism

龐德(Ezra Pound)詩“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在地鐵車站(1914):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受俳句(Haiku)影響、受中國詩影響。原詩36行,六月後删成一半,一年後删剩兩行。龐德曾自述創作經驗。

荒木田守武(1473-1549)俳句:

落花飛返枝頭:

一隻蝴蝶。

英人張伯倫Basil Hall Chamberlain, Japanese Poetry (London, 1910)所譯:

Fallen flower returning to the branch;

Behold! It is a butterfly.

Ezra Pound 的改寫:

The fallen blossom flies back to its branch:

A butterfly?

The footsteps of the cat upon the snow:

(are like) plum –blossoms.

1914年意象派選集(Des Imagistes: An Anthology)中龐德有六首詩,其中四首取材自中國古典詩的「改作」;如劉徹( Liu Ch’u)改寫自漢武帝<落葉哀蟬曲>:

羅袂兮無聲

玉墀兮塵生

虛房冷而寂寞

落葉依于重扃

望彼美之女兮安得

感余心之未寧。

Giles ‘translation:

The sound of rustling silk is stilled,

No footfalls echo on the floor,

Fallen leaves in h eaps block up the door…

For she, my pride, my lovely one is lost

And I am left, in hopeless anguish tossed.

Pound 改寫的版本如後:

The rustling of the silk is discontinued,

Dust drifts over the courtyard,

There is no sound of footfall, and the leaves

Scurry into heaps and lie still,

And she the rejoicer of the heart is beneath them:

A wet leaf that clings to the threshold.

(Pound’s version in free verse自由體; Giles 双行押韻)

Ernst Fenollosa ‘s ?The Chinese Written Character as A Medium for Poetry?

1919年刊於英國《小評論》(Little Review)

中國文字作為象形結構:具體、接近自然、圖畫性、以具象表達抽象

言談、男、東、春、日、明、見

Imagism was a movement in early 20th-century Anglo-American poetry that favored precision of imagery, and clear, sharp language. The Imagists rejected the sentiment and discursiveness typical of much Romantic and Victorian poetry. This was in contrast to their contemporaries, the Georgian poets, who were by and large content to work within that tradition. Group publication of work under the Imagist name appearing between 1914 and 1917 featured writing by many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figures in modernist poetry in English, as well as a number of other Modernist figures prominent in fields other than poetry.

Based in London, the Imagists were drawn from Great Britain, Ire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Somewhat unusually for the time, the Imagists featured a number of women writers among their major figures. Imagism is also significant historically as the first organised Modernist English language literary movement or group. In the words of T. S. Eliot: "The point de repère usually and conveniently taken as the starting-point of modern poetry is the group denominated 'imagists' in London about 1910."[1] At the time Imagism emerged, Longfellow and Tennyson were considered the paragons of poetry, and the public valued the sometimes moralising tone of their writings. In contrast, Imagism called for a return to what were seen as more Classical values, such as directness of presentation and economy of language, as well as a willingness to experiment with non-traditional verse forms. The focus on the "thing" as "thing" (an attempt at isolating a single image to reveal its essence) also mirrors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s in avant-garde art, especially Cubism. Although Imagism isolates objects through the use of what Ezra Pound called "luminous details", Pound's Ideogrammic Method of juxtaposing concrete instances to express an abstraction is similar to Cubism's manner of synthesizing multiple perspectives into a single image.

The March issue of Poetry also contained Pound's A Few Don'ts by an Imagiste and Flint's Imagisme. The latter contained this succinct statement of the group's position:

1.Direct treatment of the "thing", whether subjective or objective.

2.To use absolutely no word that does not contribute to the presentation.

3.As regarding rhythm: to compose in sequence of the musical phrase, not in

sequence of the metronome.[12]

Pound's note opened with a definition of an image as that which presents an intellectual and emotional complex in an instant of time. (龐德的意象指在一剎那間呈現知性與感性的複合體)Pound goes on to state that It is better to present one Image in a lifetime than to produce voluminous works.[13] His list of don'ts reinforced Flint's three statements, while warning that they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dogma but as the result of long contemplation. Taken together, these two texts comprised the Imagist programme for a return to what they saw as the best poetic practice of the past.

胡適:八不:須言之有物,不摹倣古人、須講求文法、不作無病之呻吟、務力去爛調套語、不用典、不講對仗、不避俗字俗語

艾略特(T.S. Eliot):《聖林》,艾略特有謂「詩不是感情的宣洩,而是感情的逃避,不是表現個性,而是個性的逃避」,故有無我(Impersonality)之說,提議用客觀相應物(objective correlative)來寫詩。

T.S. Eliot (1888–1965). Prufrock and Other Observations. 1917.

Morning at the Window

T HEY are rattling breakfast plates in basement kitchens,

And along the trampled edges of the street

I am aware of the damp souls of housemaids

Sprouting despondently at area gates.

The brown waves of fog toss up to me 5

Twisted faces from the bottom of the street,

And tear from a passer-by with muddy skirts

An aimless smile that hovers in the air

And vanishes along the level of the roofs.

T.S.艾略特:窗前晨景

地下室餐厅里早点盘子咯咯响,

顺着人们走过的街道两旁,

我感到女佣们潮湿的灵魂

在大门口绝望地发芽。

一阵黄色的雾向我掷来

街后面人们的歪脸,

从穿着溅满污泥的裙子的过路人那里

撕下来一个空洞的微笑,它在空中飘荡,

朝屋顶那条水平线消失了。

--艾略特像

呂恰慈(I.A.Richards):

《文學批評原理》(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

《科學與詩》科學語言是實指的(referential),詩語言是感情性的(emotive);科學是與現實對應;詩是激發想像。科學的陳述是真實的陳述,詩是「擬陳述」

(pseudo-statement)。科學檢驗的是外在的真實,文學強調「內在的必然性」。

《實用批評》

《修辭哲學》

美國的新批評

蘭森(John Crowe Ransom):《詩的本體論》(Poetry, A Note on Ontology),《新批評》(The New Criticism)談結構(Structure)肌理(Texture質地、紋理),

本體(Ontology)指詩歌存在的現實。詩應該是不能撮要複述的,不能用散文解說。

阿倫〃泰特(Allen Tate):《詩的張力》(Tension in Poetry)反對mass language,反對詩作為宣傳。詩是外延(extension)與內涵(intension)的有機整體。是指涉(denotation)與意涵(Connotation,含蓄的意義)的結合。

布魯克斯(Cleanth Brooks):《怎樣讀詩》(Understanding Poetry);

《精雕的甕》(The Well-Wrought Urn) 。布魯克斯談矛盾語法(language of Paradox),重視詩的戲劇性。

羅伯特(Robert Penn Warren)

燕卜蓀(William Empson):《七種歧義》(Seven Types of Ambiguity)。意義的含混有許多理由,不是壞事。

《新批評》(New Criticism)又稱為文本批評(Textual Criticism),下述諸位評論家寫作文論史及課本,影響很大:

韋力克與華倫,René Wellek & Austin Warren:《文學理論》(Theory of Literature):把傳記、歷史、社會、心理或哲學研究文學的方法,稱為外在方法(extrinsic);把音韻、格律、文體、意義等因素討論稱為內在研究的方法(intrinsic)。

溫姆薩特與布魯克斯William K. Wimsatt, Jr & Cleanth Brook,《文論簡史》Literary Criticism, a Short History

文類(genre)觀念:Dramatic, heroic, satiric, lyric。

W.K. Wimsatt and M.C. Beardsley:意圖謬誤(intentional fallacy:托爾斯泰)

感受謬誤(affective fallacy)

袁可嘉的評論

袁可嘉<詩與迷信>

袁可嘉反駮某些文學上的誤解,其中一點是﹕感情氾濫等如詩

迷信一:對於激情的熱衷,深信詩是熱情產物,而不看情緒的質與量、情縮的前因後果

在詩裡或藝術的領域裡……尤其要鑒別人的情緒與藝術情緒的區分;人的情緒是詩篇的經歷材料,藝術情緒則是作品完成後的所呈現是現的情緒模式。許多人不假思索地相信讀者所接受的情緒激動正是一模一樣原作者情緒經驗的翻版,因此極容易迷信詩即情緒,把感情全盤出即足以成詩,其實並不如此(p.61)

其他的迷信:詩即真理、詩即科學、詩即歷史、詩即宗教。

詩與真理、與科學、與歷史、與宗教無關係?不,但各司其責。

袁可嘉介紹西方新批評的主要觀點:

普圖(F. A. Pottle)以“感覺到的信仰? (felt belief)觀點去反駮毫無保留的接受信仰。

艾略特(T. S. Eliot)強調信仰該從實質而成熟的經驗出發,反對過份著重抽象概念。

肯尼布克(Kenneth Burke)認為詩是一種「象徵性的行動」﹔

布拉莫(R. P. Blackmur) 認為語言作為一種姿勢(language as a gesture)﹔

布魯克斯(Cleanth Brooks) 談及矛盾語法(language of Paradox)﹔

呂恰慈(I. A. Richards)提出「包容」(inclusive)的詩與「排斥」(exclusive) 的詩,認為詩是相反的慾望的結合(unification of opposite impulse)。

袁可嘉借「新批評」的概念來反駮當時詩壇的兩種主要傾向﹕濫情與說教。無論詩的題材是愛或是政治,袁可嘉認為其中共同的錯誤是,它們對感情有盲目的信仰,認為只有?開動?感情,詩就會源源不絕從筆下湧流到紙上去了。袁可嘉認為這是詩的迷信的態度,亦包括盲目堅持詩是一種信仰,可以直接引發行動。

呂恰慈I.A. Richard : 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

艾略特(TS. Eliot):〈傳統與個人才能〉Tradition and Individual Talents

《穆旦詩全集》〈詩八首〉之2

水流山石間沉澱下你我,

而我們成長,在死底子宮裡。

在無數的可能裡一個變形的生命

永遠不能完成他自己。

我和你談話,相信你,愛你,

這時候就聽見我底主暗笑,

不斷地他添來另外的你我

使我們豐富而且危險。

在他倡議新詩現付化的文章裡,其中一個重要的詞彙是?詩的戲劇化?, 50 目的是把理智和感情轉化成詩的經驗。51 他所批判的兩種聲音,濫情的與說教的,正是由於缺乏這種過程而引起的。

關於詩的戲劇化,袁可嘉提出艾略特所說的客觀相應物(objective correlative)。

他提倡詩劇或內在戲劇,結合內在感覺和週圍環境,如里爾克的詩。另一個方法是外在戲劇。他引奧登的?小說家?作例子,討論奧登外在戲劇的手法。

客觀相應物還可參考艾略特的〈普魯佛洛克的情詩〉:

T.S.Eliot:?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 Prufrock?:

Let us go then, you and I,

When the evening is spread out against the sky

Like a patient etherized upon a table;

Let us go, through certain half-deserted streets,

The muttering retreats

Of restless nights in one-night cheap hotels

And sawdust restaurants with oyster shells:

Streets that follow like a tedious argument

Of insidious intent

To lead you to an overwhelming question

Oh, do not ask, “What is it?”

Let us go and make our visit.

「以與思想感覺相當的具體事物來付替貌似坦白而實圖掩飾的直接說明」(p16)

「客觀聯繫物係想表達一種詩思詩情,你只須避免直接敘述或說明。」(P.131)

袁可嘉談詩的戲劇性

通過心理的了解把詩作的對象搬上紙面,利用詩人的機智、聰明及運用文字的特殊把他們寫得栩栩如生,而詩人對處理對象的同情、厭惡、仇恨、諷刺都只從語氣及比喻得着部份表現,而從不坦然裸露(p.26)。特別推祟奧登的洞察力,廣泛多元的題材,他的溫煦與機智。

一、機智(wit)

二、似是而非(paradox) 包含矛盾事實,豐富

三、sense of irony 反諷、正言若反

四、辯証dialectic 此中有彼(不是簡化對立)

五、抽象觀念必須經過感覺才得着應有詩的表現,否則只是材料(p.26)

六、詩與意義(不可撮要paraphrase)

〈他用命在遠離文化中心的場所〉

他用命在遠離文化中心的場所:

被他的將軍和他的虱子所拋棄,

他給撩上了一條被,闔上了眼皮,

從此消失了。他不再被人提說,

盡管這一場戰爭編成了書卷:

他沒有從頭腦丟失了緊要的知識;

他開的玩笑是陳舊的;他沉悶,像戰時;

他的名字跟他的面貌都永遠消散。

他不知也不曾自選?善?,卻教了大家,

給我們增加了意義如一個逗點:

他變泥在中國,為了叫我們的女娃

好熱愛大地而不再被委諸狗群;

無端受盡了凌辱;為了叫有山,

有水,有房子地方也可以有人。

Far from a cultural centre he was used: Abandoned by his general and his lice,

Under a padded quilt he turned to ice

And vanished. He will never be perused

When this campaign is tided into books:

No vital knowledge perished in that skull;

His jokes were stale; like wartime, he was dull;

His name is lost for ever like his looks.

Though runeless, to instructions from headquarters He added meaning like a comma when

He joined the dust of China, that our daughters Might keep their upright carriage, not again

Be shamed before the dogs, that, where are waters, Mountains and houses, may be also men.

袁可嘉在中國四O年付對新批評的借用與調整

人的文學與人民的文學

上海

不問多少人預言它的陸沉,

說它每年都要下陷幾寸,

新的建築仍如魔掌般上伸,

攫取屬於地面的陽光、水分

而撒落魔影。貪婪在高空進行;

一場絕望的戰爭扯嚮了電話鈴,

陳列窗的數字如一串錯亂的神經,散佈地區面的是飢饉群真空的眼睛。到處是不平。日子可過得輕盈,

從辦兯房到酒吧間鋪一條單軌線,

人們花十小時賺錢,花十小時荒淫。

紳士們捧著大肚子走進寫字間,

迎面是打字小姐紅色的呵欠,

拿張報,遮住臉:等待南京的謠言。

1948年7月(原載《中國新持詩》第2集)

南京

一夢三十年,醒來到處是敵視的眼睛,

手忙腳亂裡忘了自己是真正的仇敵,

漫天飛舞是大潮前紅色的蜻蜓,

怪來怪去怪別人:第三期的自卑結。

總以為手中握着一支高壓線,

一己的喜怒便足以控制人間,

討你喜歡,四面八方都負責欺騙,

不騙你的便被你當作反動、叛變。

官民滿街走,開會領薪俸,

亂在自己,戡向人家,手持德律風,

向叛逆的四方發出訓仙:四大皆空。

糊塗虫看着你覺得心疼,

精神病學家斷定你發了瘋,

華盛頓摸摸錢袋:好個無底洞!

1948年7月〈原載《中國新持詩》第2集〉

夏志清的評論

《中國現付小說史》的論爭:普實克指出小說史對社會問題考慮不充份,缺乏對過去文學的聯繫、對社會問題考慮不充份、對抗戰文學缺乏了解(大陸新版補回端木蕻良及蕭紅的討論)。

印象派批評:對錢鍾書的推崇

人的文學:對顏元叔的批評

對魯迅的評論:對作者與敘事的混淆、批評〈阿Q正傳〉結構、對〈肥皂〉稱譽,比較魯迅與海明威、喬哀思。

對張愛玲的評論:集中在〈茉莉香片〉、〈金鎖記〉、《秧歌》,最先在文學史肯定張的地位。

五、六O年付的文學史寫作:除國內王瑤、尚有香港李輝英、曹聚仁、司馬長風、劉以鬯諸人努力。

C.T. Hsia,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David Der-wei Wang,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9 (3rd ed).

夏志清著,劉紹銘等譯:《中國現付小說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

Jaroslav Pr?s?k,, “Basic Problems of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 T. Hsia,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In The Lyrical and the Epic: Studies in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0, pp. 195-230.

雅羅斯拉夫〃普實克著,齊心譯:〈中國現付文學史的根本問題〉,《普實克中國現付文學論文集》,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87年。(原載《通報》第49期(1962年),頁357-404)。

C.T. Hsia, “On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 A Reply to Professor Pr?s?k.”In Jaroslav Prusek, The Lyical and the Epic: Studies in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0, pp. 231-266.

李渝:〈抖抖擻擻過日子:夏志清教授和《中國現付小說史》〉(上、下),《中央日報》,2005年3月14日、15日。

李英豪的評論

最先在《中國學生周報》、60年付初的《香港時報,淺水灣》等發表評論,推動現付文學。1963年組成「文學美術協會」與崑南等合辦《好望角》,並為台北《創世紀》編委,翻譯及寫作評論,文章還發表在香港的《海光文藝》、台灣

的《文星》、《詩、散文、木刻》等刊物上。評論詩的文章收入文星版《批評的視覺》,亦曾評論劉以鬯、崑南,台灣的司馬中原、陳映真等人小說,見張默、管管主編《從流動出發:現付小說批評》。

《批評的視覺》中有《略論現付批評》等文,可見他反對歷史批評的方法,推祟新批評的理論,主張集中在文字、技巧、文體的分析,提出「矛盾」、「多面性」、「模稜」等新批評學者常用名詞。

李英豪的論文,如〈剖論中國現付詩的幾個問題〉可見他的主張。〈論現付詩之張力〉頗有付表性,論洛夫詩一文亦可見強調「張力」問題。

「張力」一詞來自「新批評」派泰特(A. Tate)最有名的〈論詩的張力〉(Tension in Poetry, 1938)一文。提出外指(denotation)的詩不及意涵(connotation)的豐富。所指tension是「外延」(extension)與「深涵」(intension)的有機結合,在於表達人類經驗與感情的複雜性。李英豪用這詞更強調力量、爭奪、拉扯等意涵,對泰特觀念有所轉化,對台灣當時詩壇頗有影響。

建議同學可深入比較李英豪、袁可嘉與泰特原意「張力」的不同,及轉化後的意義與作用。

各種文學批評特色

雅克慎的六種溝通要素:

Roman Jakobson: 6 constituent factors that make up any speech event.

codes

contact

a ddressee

message

addresser

context

借用以作文學批評的各種模式:

codes

reader

medium

author

text

context

N ew criticism (formalism)新批評,形式主義批評

S ocio-cultural馬克思主義、新馬克思主義、法蘭克福學派、歷史主義、後殖民

論述

Writer-oriented/ Interpretation/ hermeneutics闡釋學、解經學

Reader-oriented/ reader response criticism讀者反應理論

Linguistic, stylistic語言學、風格學

Semiotics符號學、符碼(付碼)、語碼

文學研究、文學批評:

包括資料搜集、書目整理、分析、欣賞、批評、評價、評論、研究、導讀、寫作作家評傳、編輯研究論著目錄

不同的文學批評法如何有助於魯迅研究、張愛玲研究--?評論家如夏志清、熊秉明、葉維廉有何貢献?

新批评

新批评的理论体系 新批评是英美现代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它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英国发端,三十年代在美国形成,并于四五十年代在美国蔚成大势。五十年代后期,新批评渐趋衰落,但新批评提倡和实践的立足文本的语义分析仍不失为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之一,对当今的文学批评尤其是诗歌批评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新批评”一词,源于美国文艺批评家兰色姆1941年出版的《新批评》一书,但这一流派的起源则可追溯到艾略特和瑞恰兹。艾略特可视为新批评的思想先驱。他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提出了一重要论点——非个性论,这一论点构成了新批评文论的基石。艾略特强调批评应该从作家转向作品,从诗人转向诗本身。为新批评提供方法论基础的是瑞恰兹,他通过引进语义学的方法使人们把注意力移向语言。新批评有几代批评家,其早期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休姆和美国诗人庞德,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是燕卜逊和兰色姆,第三代的代表人物是韦勒克和文萨特,他们共同完成了新批评的理论体系。 文学本体论 这一观念由新批评的主将兰色姆提出。他将“本体”这一哲学术语首次用于文学研究。 新批评则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艺术客体,是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文学活动的本源。以作品为本体,从文学作品本身出发研究文学的特征遂成为新批评的理论核心。持有同样观点的文萨特和比尔兹利则从另外的角度来阐述他们的主张,为此他们提出了两个著名的概念:其一是意图谬误。其二是感受谬误。文萨特和比尔兹利视对作者意图的探究为谬误,其锋芒所向直指实证主义或浪漫主义文学批评。同时他们认为以读者情感波动弧度的大小评判作品的优劣,是一种感受谬误。在作家——作品——读者共同建构的艺术有机过程中,新批评毫不犹豫地斩断了两端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批评是一种地道的作品本体论。 结构—肌质论 这一主张由兰色姆提出。他认为,结构与肌质是相互对应又联系紧密的概念,所谓结构是一首诗的逻辑线索和概要,它是一首诗可以用散文转述的部分,它给予一系列感性资料以秩序和方向。诗始终把握着具体事物的形象,这些具体事物和形象就是诗歌的肌质。诗的结构—肌质是一个不容分割的有机整体,正像一个活人的肉体和精神不可分离一样,文学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是不可分离的。 语境理论 语境理论是新批评语义分析的核心问题,也是理解新批评方法的前提。这一理论由瑞恰兹提出,后来得到新批评派的赞同和运用。 语境指的是某个词、句或段与它们的上下文的关系,正是这种上下文确定了该词、句或段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瑞恰兹进一步扩展了语境的范围。一是当时写作时的话语语境,二是指文本中的词语所体现的“表示一组同时再现的事件的名称”,这里词语蕴含了历史的积淀,一个词可能暗含着一个惊心动魄的事件,或某种强烈的情感。由此可见,新批评的语境理论具有十分开阔的视野,体现了新批评对文学语言的

语义学与新批评派

0071、新批评派是什么? (1)新批评派是20世纪英美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 (2)新批评派在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形成,30年代至50年代在美国经过长足发展达到鼎盛,60年代之后逐渐衰落。 (3)流派特点: ①极端的文本中心主义。 ②对文学作品结构的分析较为深入细致,常常包含了某些辩证法的因素。 ③以语义学分析作为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高度重视对于文学语言的研究。 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较为紧密。 (4)代表人物:瑞恰兹、艾略特、休姆、兰色姆、燕卜荪等。 (5)评价影响: ①新批评与俄国形式主义与布拉格学派一起对之后的结构主义文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②但割裂了文学与作者、社会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关联,从而具有鲜明的狭隘性。 0072、语义学批评是什么? (1)语义学批评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为英国文艺理论家瑞恰兹。 (2)语义学批评带有鲜明的实证主义和心理学倾向,它将文学艺术中使用的语言与科学中使用的语言严格区分开来,将语义分析作为文学批评的最基本手段。 (3)瑞恰兹甚至认为文学批评从根本上说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在艺术鉴赏、艺术传达和艺术价值等重要问题上,语义学批评都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阐释。 (4)语义学批评还引入了类型学和词源学,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类型研究和语词分析,达到对作品各部分相互关系的了解并进一步理解作品整体。 (5)评价:语义学对西方文论产生了极大影响,尤其是新批评派直接来源于语义学批评。0073、细读法 (1)这是布鲁克斯的细读法。 (2)细读法可以说是新批评的阅读方式。 (3)它的目的不是要找出诗歌的意义,而是要从诗歌的整体内在结构上来阅读和理解诗歌语言。 (4)通过这种阅读,发现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否成功地形成了一个富有张力的和谐的整体,组成这个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又具有怎样的相互关系。 0074、I?A?瑞恰兹的语义学批评的特征: (1)语义分析方法。 ①瑞恰兹提出的“细读法”,能够准确的把握诗歌的意义,防止主观因素导致的误读。 ②“细读法”后来被新批评派广泛运用、继承和进一步发挥,产生了重大影响。 (2)十分重视心理学问题。细读法所排除的产生误读的主观因素都是从读者的心理原因出发

新批评(New

新批評(New Criticism) 新批評是二、三0年付形成於英美的文學批評流派,五0年付成為美國文學批評的主流。反對把文學當成文獻、傳記、史料,注重文學本身的價值。認為文學不同於科學,不是實用性的。 新批評強調文學內緣的研究(意象、格律、文體),主張細讀(close reading)。 新批評常用的術語:歧義(ambiguity,含混、模稜、多義)、反諷(irory)、矛盾語法(language of paradox)〃張力(tension),肌理(texture、紋理,質地)無我(impersonality),客觀相應物(objective correlative)。 敘事觀點、敘事語氣為小說討論的重點。提出敘事者不等於作者。 詩及小說的批評重視文字、意象、結構、肌理、語氣。強調作品必須包含各種複雜而互相矛盾的因素,只有這樣才能?掌握人類經驗範圍的各面?。 反對詩作為宣傳,反對大眾語言(mass language)。 新批評三0年付興起,至五、六0年付英美學術界影響仍然很大。但也有視野較闊的批評家,如特里林(Leonard Trilling)和威爾森(Edmund Wilson)等人對他們提出批評。 在中國方面,四0年付的袁可嘉,五、六0年付香港的葉維廉、李英豪、王敬羲,美國的夏志清,台灣的歐陽子、顏元叔,八0年付的黃維樑,都受新批評的影響。林以亮編選的《美國文學批評選》(1961)有艾略特、布魯克斯、泰德等論文。這種批評方法,在反對載道或泛政治的批評方面有其意義,產生於特殊的歷史斷層的處境有其必然性,對文章細讀有幫助,個別評論家有進一步發展(袁可嘉、夏志清、葉維廉),亦各有盲點,如顏元叔談古詩,黃維樑談新詩,弊端特別顯著。 新批評(New Criticism) 的起源 休姆(T.E. Hulme):〈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意象派詩Imagism 龐德(Ezra Pound)詩“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在地鐵車站(1914):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20世纪西方文论讲义-第二章英美新批评文论

第二章英美新批评文论 一、发展概述 新批评(TheNewCriticism )是关注文学文本主体的形式主义批评,认为 文学的本体即作品,文学研究应以作品为中心,对作品的语言、构成、意象等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新批评20 世纪在英美流行,一度在文学研究中占统治地位。大致讲,新批评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年代,英国的T. S.艾略特、I. A.理查兹和威廉?燕卜荪以及美国的约翰?克罗?兰瑟姆和艾伦?泰特等人,开始提出一些新批评的基本观点并付诸实践。30年代和 40 年代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认同并支持新批评这种形式主义的人大量增加,新批评的观点迅速扩展,直接影响到文学期刊、大学教学和课程设置。主要代表人物除上述五人外,还有R. P.布莱克默、科林斯?布鲁克斯、雷内?韦勒克和W. K.韦姆萨特等。第三个阶段从40 年代末延续到50 年代后期,这一时期新批评占据了主流地位,形成了制度化的批评模式,失去了“革命的”气息,批评家的著作大多阐述新批评的原则而缺乏创新。到50 年代末,新批评失去了它的生命力,虽然在大学教学中仍被应用,但许多人认为它已经过时,开始以新的理论观念对它进行批判和超越。 新批评与俄国形式主义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目的都是探讨独特的文学性所在,都否认后期浪漫主义诗学中“软弱的”精神性,一味主张经验主义阅读方式。但新批评与俄国形式主义又有许多不同,它有自身的特性。布鲁克斯把新批评的特征概括为五点:(1)把文学批评从渊源研究中分离出来,使其脱离社会背景、思想史、政治和社会效果,寻求不考虑“外在”因素的纯文学批评,只集中注意文学客体本身;(2)集中探讨作品的结构,不考虑作者的思想或读者的反应;(3)主张一种“有机统一”的文学理论,不赞成形式和内容划分的二元论观念,强调探讨作品中词语与整个作品语境的关系,认为每个词对独特的语境都有

李商隐诗歌中的形式主义与新批评

李商隐诗歌作品简析 汉语言文学王丽娟一、形式主义与新批评 形式主义—新批评是指产生于2世纪初期的俄国形式主义流派 和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英美新批评流派的统称。形式主义开 启了新批评的“本体论”的先声。 我认为形式主义—新批评是一种文本批评方法,它们的重点都不 在于研究作者的生平经历或是其他除作品外的客观因素影响,淡化文 学作品与各种外部因素的联系,只是单纯的从文本本身出发来探讨文 学作品本身的语言和特点。形式主义偏重与研究构成文学作品的材料 包括语音、形象、情感、思想因素以及叙述技巧、整个作品的结构布 局等形式,通过对语言的诸如变形、扭曲、前突等陌生化处理,把人 们的注意力引向诗歌本身,还注意到了节奏、韵律等诗歌表达形式的 意义上的功能。而新批评则重点关注文学语言中各个层次的特征不同,重视挖掘文学语言的意义语言的语义以及其中的修辞手段。 二、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新批评主义评价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读完这首诗我们就会有一个特别直接的感觉,这是一首情诗,而 且还是以女性口吻来写的情诗,新批评主义理论中首先就有一个观点,瑞恰兹提出,语言有两种用途:科学用途和情感用途。“就科学语言 而论,指称方面的一个差异本身就是失误,没有达到目的。但是就情 感语言而论,只要在进一步的效果即态度和情感方面符合要求,指称 方面的差异再大也无关紧要。”因此,他认为文学的本质特征是“非 指称性的伪陈述”。从李商隐的诗歌来看,李商隐本身是一个男性, 但是诗中第三句写到“晓镜但愁云鬓改”可以看出诗中的“我”是一 个女性的角色,也就是说他从一个女性的角度出发,写下了这首情诗,

英美新批评分析唐诗 作业

新批评分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sàn)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qīn)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chè )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首先,照诗歌的文本含义大致可以理解如下: 北风迅猛的刮着大地,连地上的草大都刮折了,胡地的八月就开始下雪了,就像一个晚上春风吹过后,众多的树木都开花了。雪花飘散进了用珠子做的帘幕,让人感到衣服和被窝都非常的薄,将军控制不了角弓了,都护穿着铠甲冷的睡不着。浩瀚的大海成了百丈冰,将士们的忧愁凝聚成了万里云。中军拜访酒席招待将要回去的客人,用胡琴琵琶羌笛演奏,傍晚的雪继续下着,风刮着军旗,这时在东门送别客人,客人走的时候漫山遍野都被雪覆盖,山路崎岖很快就看不见客人了,能看到的只有地上客人所骑的马留下的脚印。 再了解本文的文本含义时,可以发现本诗歌采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和含混、悖论、隐喻、张力的手法。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冬雪,新颖别致,是为千古名句。这个比喻含有广阔而美丽的想像,创造了一个瑰丽的、富有诗意的、春意融融的境界,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意盎然的壮观景象,给萧条寒冷的边塞平添了无限的温暖与希望。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百丈”“万里”是夸张写法,突出了奇寒,也暗喻(以万里云喻忧愁)行路难之意。 含混手法的运用:含混手法的运用首先体现在诗歌的第一联,“卷”与“折”字既可以用于表示人的主观行为,也可以表示物的被动行为,而这里用被动表主动,给北风赋予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更能突出北风的迅疾猛烈,极力渲染环境的恶劣,为下面的描写做了铺垫。其次表现在:“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一联,“百丈”“万里”是夸张写法,现实中是不可能有百丈厚的冰的,但他却实实在在的刻画出了当时天气的奇寒,这也是一种悖论,以云来暗喻忧愁,也暗喻行路难之意,这一联诗歌至少有两层含义, 所以含混手法的运用也比较突出。 诗歌的张力则主要体现在隐喻和夸张手法的运用,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冬雪,新颖别致,这个比喻含有广阔而美丽的想像,创造了一个瑰丽的、富有诗意的、春意融融的境界,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意盎然的壮观景象,给萧条寒冷的边塞平添了无限的温暖与希望。以及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百丈”“万里”是夸张写法,突出了奇寒,也暗喻行路难之意。使得一个意象不仅有本身的意义,还具有了被修饰后的喻体的意义,还有如“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意象的自由组合,都给读者的阅读以足够的自由想象的空间。 总之,诗歌通过先对风雪、珠帘罗幕、狐裘锦衾等普通事物的描写,再用夸张和隐喻的修辞手法对于寒冷的环境以渲染,诗歌构建起一副在寒冷中送别的美丽画卷,使得极其恶劣的寒冷环境中的送别更具深远的意义,使帐外之寒与帐内送别情景之热相互映衬,让诗歌所表达的送别之情更加的真挚感人。 邓云刚汉语言文学6班40902290

新批评理论

什么是新批评理论? 新批评理论也称文本细读,是英美现代文学中比较有影响的流派之一,那么什么才是新批评理论呢? 首先从字面意思理解。批评这词在字典中有2种含义:1、指出优点和缺点;评论好坏。2、专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而批评在这里很显然就是第一种意思:指出优点和缺点;评论好坏。那么它有哪些特征呢? 第一,新批评理论以文本为中心,它强调文本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布鲁克斯认为:文学批评就是对作者本身的一种评价和描述。至于作者的设想和作者写完作品以后的回忆,这些都不能作为文学批评的依据,只有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才能作为文学批评的理由。也就是说,新批评理论强调利用文本客观地分析语言与思想之间的关系,而自己的情感因素,是不能参夹进批评中的。要准确把握文章的意思,感情,语气,意向,才能准确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第二,新批评理论重视联系上下文来分析文章,它认为联系上下文能够更加准确的理解作者的意图,也能更好的分析文章。 第三,新批评理论注重于文学作品的内部结构,韦勒克认为对文学背景、环境和外因的研究决不可能解决对作品这一对象的描述、分析和评价等问题。批评文学作品需要认真仔细地去刨析文章的结构。 总而言之,新批评就是去除作者本身因素,外界环境因素,运用联系上下文,分析文章结构的手法去分析这个文学作品的好与坏的一种文学分析方法。

新批评理论对文学作品持有一种什么样的观点? 新批评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艺术客体,是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文学活动的本源。以作品为本体,从文学作品本身出发研究文学的特征遂成为新批评的理论核心。在作者——作品——读者的关系之间,新批评将三者的关系毫不犹豫地截断。简单地说新批评理论认为文学作品从被创作出来后,就已经脱离了作者,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事物。 根据这种理论,我们应该怎么分析文学作品? 前文已经提到,新批评理论反对利用作者写作背景来分析文学作品。如果要用新批评理论来批评文学作品,首先应该细读文学作品而不去考虑作者写作背景。这与我们平时上课的阅读方法有很大区别,我们更主张了解时代背景,根据背景来分析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第二,读者应该着重注意文学作品中所使用的技巧。作者在文学作品中常常会运用多种手法,例如:反讽、张力、节奏等。读者应该去思索作者是如何将这些手法运用到一个文学作品中,如何将他们很好地联系在一起,如何让这些手法发挥作用。就好比张力这种手法,读者应该去思索作者他是如何把思维扩散开来,是如何表达出字面之

新批评学派

第八章新批评学派 第一节新批评的历史轨迹 一、新批评的发生与发展: 新批评是20世纪最重要的美国文学批评流派。它形成于20世纪三十年代末,兴盛于20世纪四十年代,并逐渐美国文学批评界的霸主。20世纪四十年代开始走下坡路。 二、新批评的代表理论家: 第一代理论家——新批评学派的奠基者: (美)艾略特,以写诗出名,代表作是《荒原》、《圣林》、《诗的功能和批评的功能》、《论诗与诗人》等。 (英)瑞恰兹,是一位语义学家,代表作是《文学批评原理》、《意义的意义》、《科学与诗歌》、《美学基础》、《孟子论心:多义性实验》、《修辞哲学》等。 第二代理论家——承上启下者: (英)威廉·燕卜荪,代表作《七种含混形态》、《论几种田园诗》等。 (英)李维斯; (美)兰色姆,代表作《新批评》及他的三个学生:阿伦·退特、克林斯·布鲁克斯、罗伯特·潘·沃伦。被称为“南方集团”。 第三代理论家——新批评学派的后期核心: (美)威廉·维姆萨特、韦勒克、克林斯·布鲁克斯、罗伯特·潘·沃伦。 影响最大的是韦勒克,代表作有《康德在英国》、《文学的学问》、《批评的概念》、《捷克文学散论》、《英国文学溯源》、《文学理论》、《现代文学批评史》等。 第三代理论家20世纪四十年代后都共事于耶鲁大学,被称为“耶鲁集团”。 三、新批评派崛起的原因: 对当时流行的批评模式强烈不满,主要是以下几种: 1、实证主义批评; 2、印象主义批评; 3、新人文主义批评; 4、马克思主义批评。 新批评的“新”,就是对它之前批评方法的反动。 第二节新批评的文学理论 一、文学的本质: 1、文学是一个完整的、自给自足的和封闭的客观实体。 “诗不应该表现,而应该存在。” 2、文学不是对现实的反映而是反应,因此它不是现实而是我们对现实的经验。 3、文学的创造就是靠想象力对现实进行剪辑加工,改头换面,甚至歪曲夸大,无中生有,还要用暴力把毫不相干的东西强扭到一起。 二、文学的功能: 1、文学具有一种认知功能,它教给人们知识和真理。 兰色姆认为,科学的知识是片面的和抽象的,使世界失去了肌体,留下了骨架。文学的知识是具体的丰富的和完整的,它为世界重新赋予肌体。 2、语言的特性决定着文学的特性。

试论新批评派关于比喻的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d1361438.html, 试论新批评派关于比喻的分析 作者:赵心阳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年第07期 摘要:赵毅衡在《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一书中,谈及新批评派关于比喻的分析,强调明喻与隐喻并无本质差别。本文旨在说明在远距化原则与异质原则的影响下,明喻与隐喻在具体创作语境中产生的凝视功能及重生力量,尝试探讨新批评派在研究比喻过程中出现的矛盾辨析,如何使其理论走向狭隘化。 关键词:新批评;比喻;凝视;重生;矛盾 一、前言 形式主义批评,包含产生于20世纪初期的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学派和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兴起的英美新批评。赵毅衡在《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一书中,主要分析以兰色姆、瑞恰慈为首的英美文学理论派,探讨文学本体论、语境理论、结构一肌质论等具体理论中,由词、句、段及上下文关系建筑的批评机制,是否能够构成完整、自足的作品世界。本文旨在分析作者在回应新批评派关于比喻的分析中是否有失公允,并尝试说明新批评派其比喻研究中凝视功能、重生力量及矛盾辨析的显现。 二、比喻:凝视与“奇迹” 西方关于隐喻历史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替代论”,即由一个词直接替代一个词,表达共同意义的语言手段。尽管后期亚氏得出,通过比较两个事物的相似性分析人的直觉的比较研究方法,然而,比喻研究却仍未涉及人的思维及符号使用等问题。在迈入20世纪以后,比喻研究由最初的修辞学、语义学分析,逐渐转向于心理学、社会学的研究场域,在耗尽界限可能性的同时,实可看出比喻研究于现代视域转换下的学术反思新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高度重视比喻,尤其是隐喻,实是新批评派诗学研究的一大特色。赵毅衡先生于《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一书中谈及,“明喻与隐喻之间似乎只是措辞上有所不同,在新批评派看来却有本质的区别。他们认为明喻表现了浪漫主义之‘浪漫与因循’,而隐喻则表现了玄学派式的‘独创和凝练’。”事实上,明喻与隐喻究其本质区别,并非是暖昧不明的。一方面,尽管两者均具有违反日常语义逻辑的力量,然而,隐喻实则更加具备创造神秘性与趣味性的能力,且具有向远方无限延展的意义;另一方面,比喻是具有游戏性的。明喻究其游戏范围,可使读者窥见全貌,而隐喻在为读者带来“享乐”感受的同时,则包含可供追究的特性,即为读者提供进入神秘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享乐”并非是由结构单一的精神轨迹所构成,愉悦、痛苦、愤怒恐惧等诸多情感实皆包含其中。

世纪西方文论第二章英美新批评文论

第二章英美新批评文论 一?发展概述 新批评(TheNewCriticism)是关注文学文本主体的形式主义批评,认为文学的本体即作品,文学研究应以作品为中心,对作品的语言?构成?意象等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新批评20世纪在英美流行,一度在文学研究中占统治地位?大致讲,新批评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年代,英国的T. S. 艾略特?I. A. 理查兹和威廉·燕卜荪以及美国的约翰·克罗·兰瑟姆和艾伦·泰特等人,开始提出一些新批评的基本观点并付诸实践?30年代和40年代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认同并支持新批评这种形式主义的人大量增加,新批评的观点迅速扩展,直接影响到文学期刊?大学教学和课程设置?主要代表人物除上述五人外,还有R. P. 布莱克默?科林斯·布鲁克斯?雷内·韦勒克和W. K.韦姆萨特等?第三个阶段从40年代末延续到50年代后期,这一时期新批评占据了主流地位,形成了制度化的批评模式,失去了“革命的”气息,批评家的著作大多阐述新批评的原则而缺乏创新?到50年代末,新批评失去了它的生命力,虽然在大学教学中仍被应用,但许多人认为它已经过时,开始以新的理论观念对它进行批判和超越? 新批评与俄国形式主义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目的都是探讨独特的文学性所在,都否认后期浪漫主义诗学中“软弱的”精神性,一味主张经验主义阅读方式?但新批评与俄国形式主义又有许多不同,它有自身的特性?布鲁克斯把新批评的特征概括为五点:(1)把文学批评从渊源研究中分离出来,使其脱离社会背景?思想史?政治和社会效果,寻求不考虑“外在”因素的纯文学批评,只集中注意文学客体本身;(2)集中探讨作品的结构,不考虑作者的思想或读者的反应;(3)主张一种“有机统一”的文学理论,不赞成形式和内容划分的二元论观念,强调探讨作品中词语与整个作品语境的关系,认为每个词对独特的语境都有其作用,并由它在语境中的地位产生意义;(4)强调对单个作品的细读,特别注意词的细微差别?修辞方式以及意义的微小差异,力图具体说明语境的统一性和作品的意义;(5)把文学与宗教和道德区分开来——这主要是因为新批评的许多支持者具有确定的宗教观而又不想把它放弃,也不想以它取代道德或文学? 新批评的基础是艾略特的“艺术的非个人化”和理查兹的“内在的必然性”?因此它主要关注“诗作为诗的结构”?所谓结构,指的是文本中意义的组织安排,它在优秀的文学作品里的特征不同于在普通话语里的?新批评认为,诗的主要特征是一致性,但并非逻辑上的一致性,而是使矛盾的意义和谐的一致性?正如韦姆萨特所指出的,诗具有客观的特性,因为它有一种“通过内部区分的形式和对各不同部分的调和而确立的意义的完整性”?于是一致性便和综合性与复杂性联系起来?就是说,文本的意义是由它的各部分相互作用的产物?所以对新批评来说,综合性?复杂性和一致性共同构成文学作品分析的关键因素? 在新批评里,“意义”的概念至关重要?它处于许多基本看法的交叉点上,对阅读习惯的形成发生重要的作用?新批评认为,作品的价值不在于内容,而在于它的结构?从诗里寻求内容,对文本进行概括或释义,都违背新批评的原则,因为这样做会使“意义”变成观点或陈述,使形式失去内容,使文学与哲学和政治相争?如果把“意义”等同于释义,就会贬低“意义”的价值,因为释义并不是构成诗歌精髓的意义的核心?在新批评看来,“意义是结构的一个方面?布鲁克斯认为:“所谓的结构是[文本的]意义?批评家和解释的结构;而使结构充满意义的统一性原则,乃是平衡和调谐含义?态度和意义的原则?”因此,阅读的任务就是要考察和评价结构,而结构由文本诸因素综合组成,包括语言学?修辞学?语义学?哲学和心理学等各方面的因素?于是结构变成了最主要的批评概念?对新批评来说,意义既是结构的从属范畴,同时也是结构不可分割的一种因素;统一性的文学结构不仅不涉及生成和接受,而且也不会归之为可释义的成分和可推断的观点,意义的陈述至多起框架作用? 按照新批评的看法,在阅读当中,只有找出结构上的统一?平衡及和谐,阅读才能算完成

新批评与精神分析批评阅读书目

作者:兰塞姆年份:2010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格式: 图书链接: 新批评 重访新批评 作者:赵毅衡年份: 2009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格式: 图书链接: 新批评 : 中国后现代性批评话语 作者:支宇, 年份: 2008 出版社: 河北美术出版社 格式: 图书链接: 新批评 作者:兰塞姆年份: 2006 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格式: 图书链接: “新批评”文集 作者:赵毅衡年份: 1988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格式:图书链接: 新批评 : 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 1986 作者:赵毅衡年份: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社: 格式:图书链接: 贝克特小说的后现代精神分析 作者: 曹波年份:2011 格式: 图书备注:评级: 精神分析新论 作者: 弗洛伊德年份:2011 格式: 图书备注: 梦醒时分解梦:精神分析学说下的梦的分析 作者: 顾歌年份:2011 格式: 图书备注: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 作者: 荣格年份:2011 格式: 图书备注: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 作者: 荣格年份:2011 格式: 图书备注: 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在精神分析中找到自己 作者: 沙夫 格式: 图书 精神分析的伴侣治疗:一种客体关系的观点 作者: 沙夫年份:2011 格式: 图书备注: 弗洛伊德与安娜·O :重温精神分析的第一个案例:reopening a clo 作者: 斯库斯年份:2011 格式: 图书备注:

中国当代诗歌的精神分析 作者: 敬文东, 年份:2010 格式: 图书备注: 精神分析和阅读的风景 作者: 雅各布斯年份:2010 格式: 图书备注:

叶嘉莹的文学研究与英美新批评

叶嘉莹的文学研究与英美新批评 2007-11-21 21:29:20 原文地址: https://www.doczj.com/doc/1d1361438.html,/u/4b2f75ec01000hf2 [查看原文] (这是我在2000年写的一篇比较诗学论文,发表在2004年的大学学报上.原来的底稿早丢了,最近在网上搜索到.特存于此.——张德明) 加拿大籍华人学者叶嘉莹先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已有半个多世纪,先后出版的著作有《杜甫秋兴诗八首集说》、《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迦陵论诗丛稿》、《迦陵论词丛稿》、《唐宋词名家论稿》、《清词丛论》、《古典诗词讲演录》、《汉魏诗词讲演录》、《唐宋词十七讲》、《我的诗词道路》、《灵谷奚词说》等,是一位在当今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的海外汉学家。她早年在台湾学习和工作,20世纪60年代赴美任密西根州立大学、哈佛大学客座教授,后定居加拿大温哥华,任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89年退休后,当选 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自20世纪70年代末返大陆讲学,先后任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之客座教授,南开大学中国文学比较研究所所长及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 叶嘉莹学贯中西,她不仅曾接受过系统的国学熏陶,熟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而且也较为熟悉西方20世纪文论。在众多的西方现代文论中,新批评对叶嘉莹古典文学研究的影响无疑是最大的,这不仅因为40年代当叶嘉莹初次步入古典文学研究殿堂时,正值英美新批评这种批评范式在欧美极为盛行,并迅速为世界各国的学者所采纳之机,更是因为新批评的一些研究方法和学术理论,如细读法、文本自足论、张力论、反讽论等,为她的研究创设了一个崭新的观照视角,搭建了一个治学的知识平台,并促使她在对中西文艺理论的不断比照、深刻反思中,通过调和中西、各取所长,从而逐步形成了自己研究古典文学的独具个性的学术观念和研究风格。 一 叶嘉莹1924年出生于燕京旧家,自幼就蒙学父母亲,接受传统文化的熏染和启发。后移居台湾,40年代从辅仁大学国文系毕业,攻读的是古典文学专业,在一些名师的指导下系统学习了中国古代文学。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叶嘉莹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基础,对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的学习和掌握为她进入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同时,叶嘉莹从不把自己封闭在传统的文学批评范式中,而是敏锐地感知到西方理论对于文学研究的重大意义,并时刻注意 向西方学习,注意对西方现代文论的移植和借鉴。在谈到对西方理论的理解时,她曾说:?我不赞成死板地套用西方理论,但是我认为,西方理论可以使我们多一个思考的角度,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发。?[1]这种开放的学术胸襟也许是叶嘉莹在漫长的研究生涯中不断获得学术生长点的重要原因。叶嘉莹在台湾从事教学和科研的五六十年代,是她古典文学研究的起步阶段,这个时候台湾学术界正在掀起?现代派?的热潮,这股热潮对她的学术研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据叶嘉莹回忆,五六十年代在台湾正是?西风?劲吹的时候,当时,一些大专学校的师生创办了几种文艺性刊物,如《文学杂志》、《现代文学》、《剧场》等,对于欧美现代派的作者、作品及新批评理论,做了大量的翻译和介绍的工作。?西风?劲吹之下,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都留下了现代派影响的印迹。受这股?现代?风潮的波及,叶嘉莹也开始接受新批评理论,尝试把它运用到古典文学研究之中。从此,她便与新批评结下了不解之缘,新批评因此成为了她观照古代文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视角。 在对文学作品的阐释过程中,新批评一向主张?文本自足?。这种理论认为,每一个文学文本都是一个独立的意义世界,与创作者无关,也与读者和批评家无关。新批评理论家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曾经指出,诗歌不是批评家自己的,也不是作者自己的,?它一生出来,就立即脱离作者来到世界上。作者的用意已不复作用于它,它也不再受作者支配?,[2](P236)这样,我们能进入诗歌世界的途径只有它的语言,因为?它是通过语言这个特殊的公有物而得到体现?。[2](P236)为了把握文本的意义,我们就必须对语言进行?细读?,细读法也就成为了新批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细读?的英语写作?Close Reading?,在英语中,?Close?既有?接近的、靠近的、彻底的?等意思,又有?封闭的、关闭的?意思,也就是说,新批评要求文学研究者把文本封闭起来加以研读,尽可能地排除作者与读者(?主观?的读者)等因素的干扰,只对组成诗歌的各个语词进行细致的考察,来确定诗歌的意义。受新批评?文本独立自足?理论和?细读?法的影响,叶嘉莹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始终注重对文学作品的语言作精微的分析,通过文学语言揭示出文本所潜藏的美学信息,让人领会到文学的无穷奥秘。例如她分析李商隐的《锦瑟》一诗,通过逐字逐句的品读,读出了这首诗丰富的内涵和美妙的意味。我们不妨摘抄几句,看看她是如 何解读该诗的头两句的: 首句?锦瑟无端五十弦?,?锦瑟?二字,《朱注》引《周礼〃乐器图》云:?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是锦瑟乃乐器中之极精美者。至于?五十弦?三字,则《朱注》引《汉书〃郊

新批评主义

1.Background and History 2.Definition 3.Representatives and Key Ideas 4.Close-Reading and Key Terms 5.Contribution and Limitation ? 1. The emergence of New Criticism mbolist poets experimented with poetic language. Expressionists proposed externalization and art dichotomy (二分法). The aestheticism insisted on the autonomous existence of art. The European literary movement found their response in the US. ? 2. Three periods of the New Criticism There are different ways to periodize the New Criticism. Most critics would divide it into three periods: the initiative (1910-1930) the formative (1930-1945) the dominant (1945-1957) New Criticism was a movement in literary theory that dominated American literary criticism in the middle decades of the 20th century. It emphasized close reading, particularly of poetry, to discover how a work of literature functioned as a self-contained, self-referential aesthetic object. T. S. Eliot (1888-1965) I. A. Richards (1893-1979) Allen Tate (1899-1979)

新批评理论述评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新批评理论述评 王宏飞 沈阳师范大学 摘 要:新批评是英美现代文学史中最有影响力的流派之一,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影响颇深。本文依据赵毅衡编撰的《新批评文集》,从新批评的理论与方法、新批评对诗歌语言的研究、细读法以及这一理论的局限着手,对新批评进行研究述评。 关键词:新批评;本体论;诗歌语言;细读法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4-047-01 新批评这一文学理论得名于美国著名的批评家兰色姆,他所写的《新批评》,这本书的许多观点来自于理查斯和艾略特。新批评可以说是英美现代文学史中最有影响力的流派之一,影响深远。这一理论之所以叫新批评,是由于对旧批评进行了反驳,其中的旧批评有两个:一是作者中心论,把文学研究变成作家生平、传记和考订,作品反而成了作家传记的零件;二是把文学作品当做时代经济、宗教、政治状况的图解。新批评以文学文本词语及其关系为中心,倡导文本细读的批评理论,从文本内部着手研究。 一、新批评的理论与方法 新批评的理论是指文学和现实之间的关系、文学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作品的内在构成等问题的理论;方法论指的则是新批评的指导方针。两者显然是相互联系的,方法论是从基本理论推演出来的。[1]新批评比较注重对文学文本本身进行形式主义批评,认为文学的本质就是文学作品,文学研究应该以作品研究为中心,从而对作品的构成、语言、意象等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研究。新批评将“本体论”作为它的批评术语,兰色姆在《世界的形体》中首次提出了文学批评应着眼于诗的“本体”理论,进行局部的和整体的研究。这种研究不关心阅读者的个人感受、作者的背景、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形势等外部问题,而是主张应该进入作品内部,全面又细致地对作品的内容、形式、结构等进行整体把握和分析。新批评的这种理论和方法有助于人们从总体上加深对作品本身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新批评的诗歌语言研究 新批评理论主要适用于诗歌这种文学作品类型,在诗歌的语言研究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新批评家是把诗与文学作品等同来看待的。诗人在创作时设法找到新的形象以表达体会到的感情,最后逐步把这一行行模糊组合起来的词汇构成诗歌。瑞恰慈又把语境的范围从传统的“上下文”意义扩展到最大限度,不仅是共时性的“与我们诠释每个词有关的某个时期中的一切事情”,而是历时性的“一组同时复现的事件”。[2]艾伦?泰特的“张力”说,是根据形式逻辑中的外延(extension)与内涵(intension)的概念,用以对待诗进行语义学的诠释。外延指的是词的本义,内涵则指词的引申义。“张力说”将外延与内涵的前缀“ex”和“in”去掉,创造出新词“张力(tension)”,并指出诗歌的意义在其张力,研究诗的张力就是研究其丰富的语言。 “反讽”这一手法也普遍应用在诗歌的语言之中,实际上,诗的语言就是反讽语言。瑞恰慈认为,“反讽”能使通常相互冲突排斥的对立面达到平衡。新批评将诗歌的感染力归结为修辞结构的胜利,要想读懂一首诗的真正意义,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会识别诗中的反讽手法。诗人常常用反讽的手法揭示诗中的意象,从而营造意境。 三、细读法 所谓细读法 ,就是要求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从细节着手,耐心揣摩、仔细推敲文学作品的语言和结构。[3]主张对作品进行仔细推敲,从语言及其结构中寻找线索,对作品中出现的每一个词语都反复研读、推敲。新批评的细读法主要适用于诗歌批评,由于一首诗是一个独立主体,它的内在结构具有张力,语言充满反讽、悖论和含混,因此适用细读法。 新批评的追求目标是在文本的“内部”,但是又不能涉及情感,这样看来似乎对诗歌的语言更有可研究性。新批评是一种立足于文本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批评方法,它要求运用隐喻、反讽、含混、悖论、张力等概念和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尽可能详细的分析和理解,从而将作品中的真正含义和神韵都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诗人总是把平常的现象写得不平常,如丁尼生的诗歌《泪水,无端的泪水》的头一节:泪啊,无端的泪,我不知道它为了什么 泪啊,它来自神圣的绝望的深渊 这里“无端的”和眼泪的痛苦含义有着冲突,“绝望的深渊”是表明绝望的情感,和前面不知道为什么也是不相容的,这就有反讽的意味,而“神圣的”和“绝望的深渊”也有冲突,这也是一种反讽。又如古诗《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的首联:“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读起来像是在交代这样一个事实:黑夜即将过去,情人不在身旁。但是稍微推敲一下就会发现一个悖论:来是空言,可得知是没来,既然没来又何来的去呢?第二句解开谜题,梦为远别,去绝踪应该是在梦里。 作为文学批评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新批评对现代文学批评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细读法这一方法过于专注对文本的自身研究,导致其忽略了文学与社会、政治、历史等方面的联系,比较孤立、片面,不仅割断了作品与社会历史的联系,还破坏了文学研究的整体性,不利于文学规律的总结和创作实践,从而这一理论从六十年代开始走下坡路,最终被其他理论超越。 注释: [1]赵毅衡,《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4月,第12页。 [2]赵毅衡,《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4月,第303页。 [3]王一川,《文学批评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第66页。 参考文献: [1]朱炎皊,《新批评的理论、方法及其在文学欣赏中的应用》,安徽文学,2008年第4期. [2]赵毅衡,《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4月,第12页. [3]赵毅衡,《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4月,第303页. [4]王一川,《文学批评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第66页. 47

新批评派

新批评派 新批评(The New Criticism)是关注文学文本主体的形式主义批评,认为文学的本体即作品,文学研究应以作品为中心,对作品的语言、构成、意象等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新批评从来不是一个统一的批评流派,而是文论史家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在英美的一批文学批评家所形成的一种批评倾向的概括。在英国,以I.A.瑞恰兹、威廉·燕卜荪、F.R.里维斯等为代表;在美国,以J.C.兰色姆、克里恩斯·布鲁克斯艾伦·泰特、罗伯特·沃伦、W.K.维姆塞特、R.P.布莱克穆尔等为代表。“新批评”这一具体称谓则得名于J.C.兰色姆出版的一部同名论著《新批评》(1941)。为了有别于俄国形式主义批评,有时又称之为英美新批评。英美新批评是20世纪影响巨大、专注于文本的文学阅读与批评理论,新批评源出于英国,繁荣于美国,是现代英语学界文学研究中影响最大的一个理论流派,持续时间也最长,不但在20世纪前半期的英语世界风靡一时,而且在东方、尤其是在40年代和80年代的中国也甚为引人注目。那套成形之后便“过于局限于英语世界,几乎可以说是地方性的”理论(韦勒克语)在东亚大陆影响甚巨,在20世纪40年代被迅速吸收并中国化。新批评在中国的传播具有显著特点,一是传播时间早,二是时间跨度长,三是新批评的主要代表人物瑞恰兹、燕卜荪等人曾长期在中国

讲学,特别是最后一个特点,其他西方文艺批评流派难以望其项背。1929年华严书店就出版了新批评派早期代表人物瑞恰兹的《科学与诗》,其时新批评派正在英国兴起。曹葆华译本《科学与诗》于193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瑞恰兹1929-1931年应邀来清华大学讲学,燕卜荪于1937年和1947-1952年间先后来北京大学任教。 艾·阿·瑞恰兹(Ivor Armstrong Richards18931979)是英国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和诗人,西方现代文学批评的创立者之一。早年在剑桥大学主修道德学,1918年获硕士学位后,继续学习心理学。1922年任剑桥大学讲师,四年后晋升为研究员。由于他并非“科班出身”,所以他在语言学和文学研究方面与传统路数很不相同,并常有惊人的创新之举正如特里·伊格尔顿所指出的,他所幸的是没有受到“纯文学教育”,从而“避免了偏狭的缺点”,使他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常常另辟蹊径,独树一帜。瑞恰兹既是一位语义文学家又是一位文学批评家,他把语义学引入文学批评。在《文学批评原理》(The Principles ofLiterary Criticism,1925)里,他强调科学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区别。他认为,文学文本是文学语言的本质特征决定的。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大异其趣。科学语言依靠其本意,即辞典意义(denotation),目的在于指称其欲表示的事物或 概念,并不求美或带有情感;文学语言正相反,

英美新批评知识梳理

新批评是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20年代发端于英国,20年代形成于美国,40至50年代在美国文坛占据了统治地位,60年代虽然逐渐衰落,但在今天的欧美理论界仍有一定的影响,其影响时间之长,范围之大,在20世纪英美现代文学理论中无出其右。 一、艾略特 艾略特“无个性理论”是其对新批评的主要贡献。艾略特认为,“诚实的批评和敏感的鉴赏,并不注意诗人,而注意诗。”这就将作者的地位大大降低,而强调了“诗”在批评中的本体论地位,使得文学文本在理论研究中占据了中心地位。同时,诗人的创作不仅是个人行为,还要在和前人的比较过程中、在文学传统的历史长河中获得对诗人的客观评价。所以艾略特认为,诗是一切诗的有机整体。在创作中,诗人需要不断地放弃自己,“一个艺术家的前进是不断地牺牲自己,不断地消灭自己的个性。”诗人应当避免吧作品当做个人情感的表现形式,而是要用客观的事物或者意象来暗示自身的情感和心境。这种意象便是“工具”,即“客观对应物”,只能在文本中才能找到。因而是文本本身而不是诗人才是文学批评研究的对象。所以,诗人在文学中的地位是低于文本本身的。 这种“无个性论”将文学理论研究中心转移到作品,只有文本才是读者批评和鉴赏的中心,也只用通过文本,才能找到作者意义参照的基点。 二、瑞恰兹 如果说艾略特为新批评派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基础的话,那么瑞恰兹则为新批评派提供了具体的方法论。 1、科学语言和诗歌语言 在瑞恰兹看来,科学能够告诉我们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和各种机会,能使人正确地认识到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但科学不能告诉我们事物的本质。信仰在科学的发张中缺失。诗歌在现代社会中承担了重新组织人们心灵的重任。 诗歌对事物的陈述是“伪”的,但却使我们面对人性和心灵,拓宽了人们的感受力,进而使人们重新面对世界,恢复它的诗性。 2、语境理论 瑞恰兹通过语义学分析找到诗歌语言的特征、功能和价值。他认为,对于意义的分析应当从思想、语词符号以及事物三者之间的关系入手。语言符号要经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