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形式主义新批评

形式主义新批评

形式主义新批评
形式主义新批评

形式主义新批评

形式主义—新批评是指产生于20世纪初期的俄国形式主义批评流派和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英美新批评流派的统称。

一、形式主义批评

首先,我们要理解形式主义批评,就要先知道它的定义,什么形式主义批评?形式主义的定义,其就是一种专注于分析作品自身的美学结构、形式特点和文学风格的文学批评,它要研究的是文学的语言形式问题,在文学自身的形式中寻找文学。

俄国形式主义发端于20世纪初,以什克洛夫斯基于1914年发表的《词语的复活》为诞生的标志。同时,以什克洛夫斯基于1930年发表的《学术错误志》而宣告结束。1915年成立的以雅各布森为代表的莫斯科语言学小组及1916年以什克洛夫斯基为代表的“诗歌语言研究会”,是形式主义的两大研究群体。从思想来源方面来分析,俄国形式主义深受索绪尔的结构语言思想、胡塞尔的现象学以及象征主义和未来派的影响。

俄国批评主义在思想上的形成来源于以上三者,那么他的基本特点有哪些呢?

一、文学性。雅各布森说:“文学科学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其文学性”文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学作品之所以成为审美产品的特殊性、文学性。而文学性存在于文学作品的语气、语言、技巧、结构、布局等因素中。

二、陌生化。陌生化的诗歌语言给读者带来了新异的审美体验。

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张爱玲?她的《倾城之恋》讲述的是传统家族白家小姐白流苏在婚姻失败后,在亲戚邻居的冷嘲热讽后遇到了范柳原,并为爱情出走的故事。从形式主义批评的角度,白流苏的为爱出走,在那个传统的观念年代就是一个陌生化的表现。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的,“范柳原在细雨迷蒙的码头上迎接她,他说她的绿色玻璃雨衣像一只瓶,又注了一句:“药瓶”,她以为他在那里讽嘲她的孱弱,然而他又附耳加了一句“你是医我的药”。从语言上看,绿色雨衣像药瓶,这就是一种陌生化语言的表现。

三、文学形式观。文学形式观是对传统的“内容决定一切”的一种攻击,从而进行对形式主义的新的界定。也就是关注形式主义的形式决定一切。

二、新批评

在20世纪英美文学批评领域,新批评是最重要的学派之一。

二.新批评的理论观点:

1.文学本体论。

这一观念由新批评的主将兰色姆提出。他将“本体”这一哲学术语首次用于文学研究。

新批评则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艺术客体,是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文学活动的本源。在作家——作品——读者共同建构的艺术有机过程中,新批评毫不犹豫地斩断了两端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批评是一种地道的作品本体论。

2.语境理论。

语境理论是新批评语义分析的核心问题,也是理解新批评方法的前提。语境指的是某个词、句或段与它们的上下文的关系,正是这种上下文确定了该词、句或段的意义。

3.结构—肌质论。

这一主张由兰色姆提出。他认为,结构与肌质是相互对应又联系紧密的概念,所谓结构是一首诗的逻辑线索和概要,

三.新批评的批评范畴

1.复义:又译为模糊、含混。意义含混这一术语的提出和运用将使我们从语言学的角度更好地对诗歌的复杂性和幽微曲折性加以解释,从而丰富诗歌的意蕴。

2.反讽:为“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语境能使一句话的含混意颠倒,这就是反讽。

3.张力:所谓张力就是指诗歌当中由词的字典意义与延伸意义所产生的相互牵制、相互依托的关系。

4.隐喻:隐喻是比喻中的一种,也是新批评诗歌分析中的又一重要概念。一般来讲比喻中的明喻是喻体对喻旨的直接说明,而隐喻则要求喻体与喻旨“远距离”、“异质”。

5.悖论:又译为诡论、反论、自否、似是而非,古典修辞学术语,原意是指表面上荒谬实际上却是真实的陈述。

6.细读法:是一种“细致的诠释”,是对作品作详尽分析和解释的批评方式。其操作过程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步骤:首先是了解词义,然后是理解语境,再次是把握修辞特点。

三、小学语文教材编排的形式化

形式主义批评是对作品内部要素的研究,内部要素包括了语言、结构、表达方式等。在小学语文课文的编排上,编排结构的形式主义化是非常突出的。

从整体上看,小学语文课本集中体现了新课标对其的要求,主要按照了新课标要求的五个部分来编排,即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但值得一提的是,课程目标的整体性与阶段性,体现在新课标下的1—2年级,3—4年级,5—6年级,各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充分展现了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特征。同时,虽然编排上是五大部分的表现,但在内容上却是循序渐进的排版,如一年级的教材,从汉语拼音入手,结合汉语拼音的学习安排识字和读儿歌的内容。汉语拼音之后是形式多样的识字课和内容丰富的课文。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穿插其中,但从一年级下册开始,课本开始分专题,分为8个专题,每个专题内涵都比较宽泛,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内容上蕴含了教育的价值,再如“语文园地”的编排,从名称到内容都彰显特色,内容丰富,综合性、趣味性强。“我的发现”等词语的使用,展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也成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其次,大家会发现,整个小学课文教材都是内容与彩图相结合的。儿童的专注性是较低的,他们的注意仅仅是十几分钟而已,不可能像成人那样,能控制自己的意识,做到高度的集中,这时,插图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教材的整本书的图画色彩都是以浅色系、暖色调为主,凸显温暖、美好之感。符合了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特点。图画的使用不仅让儿童感到学习的趣味性,同时也对

儿童的学习具有启发性,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如拼音与课文插图的整合,在学习g这个声母时,从图导入:从远方飞来了什么?学生看图可能就会回答:“三只鸽子”,这样的图片就很直观形象具体,方便学生学习。再如《狼牙山五壮士》的插图,就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了五壮士那种为国奋不顾身、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

在内容编排上,体现了爱国、人格道德的培养,时代性与传统性等符合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内容。所以,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结构上,编排方式上及内容上都体现了形式化。

四、小学课文分析

原理是为方法服务的,在理解了形式主义批评的原理之后,我们来利用它的分析方法分析几篇小学课文。

案例一、《望洞庭》

比喻是从事物的“不相似中的相似性”出发来表现事物。比喻变形就是运用比喻的手法,选取新奇的喻体,对客观事物的原有形态进行变形,以突出事物的特征。在唐诗中,诗人借助独特的喻体,使意向鲜活丰盈,呈现复杂丰富的蕴涵和审美特征,有强烈的陌生化魅力。如“望洞庭湖”。

此诗中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首句描写的澄澈空明的湖水和与素月青光相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表现出天水一色,王宇无尘的融合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了读者。第二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的表现了千里洞庭湖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两相和”可言。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辉映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

新批评

新批评的理论体系 新批评是英美现代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它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英国发端,三十年代在美国形成,并于四五十年代在美国蔚成大势。五十年代后期,新批评渐趋衰落,但新批评提倡和实践的立足文本的语义分析仍不失为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之一,对当今的文学批评尤其是诗歌批评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新批评”一词,源于美国文艺批评家兰色姆1941年出版的《新批评》一书,但这一流派的起源则可追溯到艾略特和瑞恰兹。艾略特可视为新批评的思想先驱。他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提出了一重要论点——非个性论,这一论点构成了新批评文论的基石。艾略特强调批评应该从作家转向作品,从诗人转向诗本身。为新批评提供方法论基础的是瑞恰兹,他通过引进语义学的方法使人们把注意力移向语言。新批评有几代批评家,其早期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休姆和美国诗人庞德,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是燕卜逊和兰色姆,第三代的代表人物是韦勒克和文萨特,他们共同完成了新批评的理论体系。 文学本体论 这一观念由新批评的主将兰色姆提出。他将“本体”这一哲学术语首次用于文学研究。 新批评则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艺术客体,是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文学活动的本源。以作品为本体,从文学作品本身出发研究文学的特征遂成为新批评的理论核心。持有同样观点的文萨特和比尔兹利则从另外的角度来阐述他们的主张,为此他们提出了两个著名的概念:其一是意图谬误。其二是感受谬误。文萨特和比尔兹利视对作者意图的探究为谬误,其锋芒所向直指实证主义或浪漫主义文学批评。同时他们认为以读者情感波动弧度的大小评判作品的优劣,是一种感受谬误。在作家——作品——读者共同建构的艺术有机过程中,新批评毫不犹豫地斩断了两端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批评是一种地道的作品本体论。 结构—肌质论 这一主张由兰色姆提出。他认为,结构与肌质是相互对应又联系紧密的概念,所谓结构是一首诗的逻辑线索和概要,它是一首诗可以用散文转述的部分,它给予一系列感性资料以秩序和方向。诗始终把握着具体事物的形象,这些具体事物和形象就是诗歌的肌质。诗的结构—肌质是一个不容分割的有机整体,正像一个活人的肉体和精神不可分离一样,文学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是不可分离的。 语境理论 语境理论是新批评语义分析的核心问题,也是理解新批评方法的前提。这一理论由瑞恰兹提出,后来得到新批评派的赞同和运用。 语境指的是某个词、句或段与它们的上下文的关系,正是这种上下文确定了该词、句或段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瑞恰兹进一步扩展了语境的范围。一是当时写作时的话语语境,二是指文本中的词语所体现的“表示一组同时再现的事件的名称”,这里词语蕴含了历史的积淀,一个词可能暗含着一个惊心动魄的事件,或某种强烈的情感。由此可见,新批评的语境理论具有十分开阔的视野,体现了新批评对文学语言的

第四章新批评

第四章新批评 发展过程 ?新批评是20世纪初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创作和西方批评理论发展的必然产物。现代主义文学重象征,语言晦涩玄奥,无形中促进了新批评的兴起;浪漫主义、象征主义、俄国形式主义向来都重视文学的形式维度。 ?英国的瑞查兹和美国的艾略特奠定了新批评的理论和方法;兰色姆1941年出版了《新批评》,确立了文本中心论,新批评正式命名;1945—1955《意图谬见》和《感受谬见》以及韦勒克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的发表, ?使新批评逐渐制度化,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俟诸百世而不惑的真理。但随着文学批评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异彩,各种各样的批评观念和批评方法纷纷出笼,新批评也因自己的局限,慢慢走向衰落。 理论概述 ?艾略特提出了诗歌的非个人化理论,认为诗歌并非诗人用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个性的工具,而是客观事物的象征;瑞查兹提出了“冲动平衡论”,认为优秀的诗就是“包含的诗”,它是复杂经验的调和,是多种对立冲动的平衡; ?兰色姆提出了“本体论批评”;“意图谬见”和“感受谬见”不应将一部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及作者的意图及读者的感受相混淆,作品是独立于作者与读者之上的。 ?理查兹在二十年代剑桥大学任课时,将各种各样的诗篇隐名后发给同学,由同学自己评论,意在切断作品的一切外在联系,让学生专注于作品本身。然后他进行讲解,他将这统称之为“草评”。1929年他出版的《实用批评》一书,就是对此进行的总结。这本书影响很大,成为推广“新批评”方法的典范之作。 ?他认为进行文学批评有如下十种困难或障碍:(一)“弄懂诗的明确意思的困难”;(二)“领悟美感的困难”;(三)“与了解意象的所在相关联的困难”;(四)“与记忆无关”(即不相干的个人的联想); (五)“陈腐的反应”;(六)“多愁善感”;(七)“压抑”;(八)“墨守成规”(即诗中出现的陈述可以在上下文中判定真伪);(九)“技术预测”(即读者对于哪些传统做法是可以接受并可能有效的先入之见); (十)“文学批评的一般先人之见” 。 ?而其中最根本的难点,就是把意义弄懂。只有把语言的意义弄懂,才不至于误解其他困难。?在理查兹看来,语言有四种作用、四种意义。 ?第一是“意思”。这就是通过说话来引起听者注意某种事物的状态,提出某些问题让听者考虑,并激发听者对这些问题产生某些想法。 ?第二是“感情”。这里所说的感情,包括人生的全部七情六欲——情感、激动、意愿、欲望、欢乐、不快等等。这是指作者对语言所表达的问题的一种态度、一种特殊的倾向、偏袒或者强调的兴趣,以及某种个人的感情风味和色彩及用语言表达这些感情的兴趣上的差别。听者或读者,当然也会受到这些感情色彩细微变化的影响。 ?第三是“语气”。这是说话人根据听话人不同关系所斟酌的不同措辞。当然也有说话人故意掩饰,乃至他不明智地流露出他本不是有意想表明的某种态度。

文学批评作业(附答案)

第1题(2.0) 分 女权主义批评在方法论方面的特点是C A、单一性 B、科学性 C、多元化 D、复杂性 第2题(2.0) 分 提出“陌生化”概念的是俄国形式主义的 B A、雅各布森 B、什克洛夫斯基 C、艾亨保姆 D、韦勒克 第3题(2.0) 分 ???提出“陌生化”概念的是俄国形式主义的 B A、科学研究活动 B、艺术审美活动 C、创作实践活动 D、社会交际活动 第4题(2.0) 分 文学批评文章掌握好对象在真、善、美各方面所达到的度叫做 B A、警策 B、分寸感 C、章法 D、规格 第5题(2.0) 分 文学批评研究的对象是 B A、抽象思维的产品

B、艺术思维的产品 C、思辩活动的产品 D、逻辑活动的产品 第6题(2.0) 分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开创选本批评先例的是 A A、萧统的《文选》 B、陆机的《文赋》 C、《文心雕龙》 D、《诗品》 第7题(2.0) 分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开创“诗话”这种独特批评形式的是 A A、欧阳修的《六一诗话》 B、严羽的《沧浪诗话》 C、张戒的《岁寒堂诗话》 D、叶梦得的《石林诗话》 第8题(2.0) 分 20世纪文学批评变化发展的动力是 C A、继承与创新 B、改革与创新 C、批判与否定 D、思考与理解 第9题(2.0) 分 文学批评整体说来属于逻辑思维,但包含了不可缺少的 D A、抽象思维成分 B、艺术构思成分 C、艺术虚构成分 D、艺术思维成分

第10题(2.0) 分 文学批评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需要遵循形式逻辑规范和 C A、情感逻辑规范 B、生活逻辑规范 C、辩证逻辑规范 D、道德规范 第11题(2.0) 分 文学批评的基础是 B A、文学研究 B、文学欣赏 C、文学分类 D、文学创作 第12题(2.0) 分 印象主义思潮首先出自19世纪中期的印象主义 C A、音乐派别 B、雕刻派别 C、绘画派别 D、文学派别 第13题(2.0) 分 文学批评的成熟和繁盛在 D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第14题(2.0) 分 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批评方法的是 B

语义学与新批评派

0071、新批评派是什么? (1)新批评派是20世纪英美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 (2)新批评派在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形成,30年代至50年代在美国经过长足发展达到鼎盛,60年代之后逐渐衰落。 (3)流派特点: ①极端的文本中心主义。 ②对文学作品结构的分析较为深入细致,常常包含了某些辩证法的因素。 ③以语义学分析作为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高度重视对于文学语言的研究。 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较为紧密。 (4)代表人物:瑞恰兹、艾略特、休姆、兰色姆、燕卜荪等。 (5)评价影响: ①新批评与俄国形式主义与布拉格学派一起对之后的结构主义文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②但割裂了文学与作者、社会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关联,从而具有鲜明的狭隘性。 0072、语义学批评是什么? (1)语义学批评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为英国文艺理论家瑞恰兹。 (2)语义学批评带有鲜明的实证主义和心理学倾向,它将文学艺术中使用的语言与科学中使用的语言严格区分开来,将语义分析作为文学批评的最基本手段。 (3)瑞恰兹甚至认为文学批评从根本上说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在艺术鉴赏、艺术传达和艺术价值等重要问题上,语义学批评都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阐释。 (4)语义学批评还引入了类型学和词源学,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类型研究和语词分析,达到对作品各部分相互关系的了解并进一步理解作品整体。 (5)评价:语义学对西方文论产生了极大影响,尤其是新批评派直接来源于语义学批评。0073、细读法 (1)这是布鲁克斯的细读法。 (2)细读法可以说是新批评的阅读方式。 (3)它的目的不是要找出诗歌的意义,而是要从诗歌的整体内在结构上来阅读和理解诗歌语言。 (4)通过这种阅读,发现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否成功地形成了一个富有张力的和谐的整体,组成这个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又具有怎样的相互关系。 0074、I?A?瑞恰兹的语义学批评的特征: (1)语义分析方法。 ①瑞恰兹提出的“细读法”,能够准确的把握诗歌的意义,防止主观因素导致的误读。 ②“细读法”后来被新批评派广泛运用、继承和进一步发挥,产生了重大影响。 (2)十分重视心理学问题。细读法所排除的产生误读的主观因素都是从读者的心理原因出发

从新批评视角解读《别离辞莫悲伤》-最新文档

从新批评视角解读《别离辞莫悲伤》 、引言 新批评 20世纪 20 年代在英国形成, 30 年代至 40年代在美 国得到蓬勃发展, 50 年代达到鼎盛时期,很长时间内在西方文 学批评界中占主导地位。新批评派对玄学派诗歌具有浓厚兴趣, 其核心观点之一便是诗歌作品中应使感性与理性相结合。 以新批评为理论依据,分别从节奏,悖论、张力、隐喻四个角度 来探讨其中的语义结构,揭示《别离辞?莫悲伤》表达的主题意 义。 二、新批评主要理论概述 新批评得名于兰色姆《新批评》一书,强调对文学作品本身 的研究, 否定之前以实证主义和浪漫主义为主导的文学批评, 批 学的本体即作品,文学研究应以作品为中心,对作品的语 成、意象等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蓝仁哲: 2006: 48 )。其 主要代表人物为I - A ?瑞恰兹,T ? S ?艾略特,约翰?克罗? 色姆,克林思?布鲁克斯,威廉?燕卜荪,威廉? K ?维姆萨特 勒克。 1.理论发展 英国瑞恰兹的“语义学批评”和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 论直接从方法论的角度为新批评予以奠基, 两人被认为是新批评 该文将 判传统文学批评崇尚写作背景及情感自我表现的观点, 认为文 言、构

的先驱。瑞恰兹首次运用语义分析的方法,并借助心理学研究, 试图建立一种科学化的文学批评方法。他认为文学的价值是自证 的、内指的,完全不需要外在客观世界的干预。艾略特则把文学 作品看作客观的、有机的、独立自足的象征物,认为文学批评的 焦点和批评家们的注意力应由作家转向作品。 朱立元在其著作《当代西方文艺理论》2010:105 )中指 出:“兰色姆承上启下,对艾略特和瑞恰兹的批评理论加以理论总结和吸收,摒弃其中的心理主义,建立起以文本论为基础的新批评派理论”。兰色姆倡导本体论批评,并将其具体化,提出了 构架-肌质”理论。 另外,韦勒克和沃伦所合著的《文艺理论》是新批评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成果。马新国(1998)认为它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把文学研究的方法分为内部方法和外部方法。文学的外部研究注重的是文学的背景、环境等外因,而文学的内部研究则注重对文学作品本身的研究。他们把文学研究的焦点归结为作品本身,主张用内部研究来取代对文学的外部研究。 2. 批评方法 关于文学作品批评的方法,瑞恰兹提出语义学理论,主张对诗歌语言进行具体分析,并强调语境在理解词汇含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兰色姆曾从语义分析的角度深入分析玄学派诗歌,把新批评建立在文本中心论的基础上。燕卜荪承认“读者有权选择在一个细节上花多少时间”(兰色姆,2006:80 )。布鲁克斯

新批评(New

新批評(New Criticism) 新批評是二、三0年付形成於英美的文學批評流派,五0年付成為美國文學批評的主流。反對把文學當成文獻、傳記、史料,注重文學本身的價值。認為文學不同於科學,不是實用性的。 新批評強調文學內緣的研究(意象、格律、文體),主張細讀(close reading)。 新批評常用的術語:歧義(ambiguity,含混、模稜、多義)、反諷(irory)、矛盾語法(language of paradox)〃張力(tension),肌理(texture、紋理,質地)無我(impersonality),客觀相應物(objective correlative)。 敘事觀點、敘事語氣為小說討論的重點。提出敘事者不等於作者。 詩及小說的批評重視文字、意象、結構、肌理、語氣。強調作品必須包含各種複雜而互相矛盾的因素,只有這樣才能?掌握人類經驗範圍的各面?。 反對詩作為宣傳,反對大眾語言(mass language)。 新批評三0年付興起,至五、六0年付英美學術界影響仍然很大。但也有視野較闊的批評家,如特里林(Leonard Trilling)和威爾森(Edmund Wilson)等人對他們提出批評。 在中國方面,四0年付的袁可嘉,五、六0年付香港的葉維廉、李英豪、王敬羲,美國的夏志清,台灣的歐陽子、顏元叔,八0年付的黃維樑,都受新批評的影響。林以亮編選的《美國文學批評選》(1961)有艾略特、布魯克斯、泰德等論文。這種批評方法,在反對載道或泛政治的批評方面有其意義,產生於特殊的歷史斷層的處境有其必然性,對文章細讀有幫助,個別評論家有進一步發展(袁可嘉、夏志清、葉維廉),亦各有盲點,如顏元叔談古詩,黃維樑談新詩,弊端特別顯著。 新批評(New Criticism) 的起源 休姆(T.E. Hulme):〈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意象派詩Imagism 龐德(Ezra Pound)詩“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在地鐵車站(1914):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陕师大 中文本科——《当代西方文论》作业题及答案

《当代西方文论》作业题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意识流 :它是19世纪由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创造的,指人的意识活动持续流动的性质。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一股切不开、斩不断的“流水”。他说:“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不断流动着的。用一条‘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它是最自然的了。此后,我们再说起它的时候,就把它叫做思想流、意识流或者主观生活之流。 2.新批评派:新批评是英美现代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它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英国发端,三十年代在美国形成,并于四五十年代在美国蔚成大势。五十年代后期,新批评渐趋衰落,但新批评提倡和实践的立足文本的语义分析仍不失为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之一,对当今的文学批评尤其是诗歌批评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新批评”一词,源于美国文艺批评家兰色姆1941年出版的《新批评》一书,但这一流派的起源则可追溯到艾略特和瑞恰兹。艾略特可视为新批评的思想先驱。他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提出了一个重要论点——非个性论,这一论点构成了新批评文论的基石。艾略特强调批评应该从作家转向作品,从诗人转向诗本身。为新批评提供方法论基础的是瑞恰兹,他通过引进语义学的方法使人们把注意力移向语言。新批评派有几代批评家,其早期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休姆和美国诗人庞德,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是燕卜逊和兰色姆,第三代的代表人物是韦勒克和文萨特,他们共同完成了新批评的理论体系。 3.艺术即直觉即表现:意大利美学家 B.克罗齐就认为,直觉就是艺术活动,而人类的“知识有两种形式:不是直觉的就是逻辑的。”这样,克罗齐就把直觉排除在逻辑思维之外,从而把艺术活动、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也排除在逻辑思维之外。根据艺术的典型形象直接把握艺术美的本质的能力,指人的审美功能。审美功能是对美的认识功能。艺术家由于有丰富的经验积累和深厚的艺术修养,能够在众多的表象中熟练、准确地挑选出最能表现对象美的本质的表象,并对这些表象进行创造性的加工、组合成比对象(文学艺术中的原型、美术中的模特儿)更美更新的艺术形象;有经验的艺术鉴赏者,能够透过艺术形象直接把握艺术美的本质。这种熟练的审美技能可造成一种假象,似乎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是凭人的一种非意识、非思维、非逻辑分析的天赋审美功能来完成的。一些哲学家根据这种假象或根据非艺术领域中的类似假象,建立了非理性主义的直觉论。 4.陌生化 :陌生化”理论是二十世纪初兴起的俄国形式主义的一面旗帜,主要代表人物是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他认为艺术技巧的特殊性在于“陌生化”。(是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在1914年提出)“陌生化”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虽然他并没有正式提出“陌生化”。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主张使用“奇异词”,如外来词、隐喻词、延伸词,使得“言语既要清晰又不能流于一般”“给平常的事物赋予一种不平常的气氛,这是很好的,人们喜欢被不平常的东西所打动。”“言语的美在于明晰而不流于平庸。用普通词组成的语言最明晰,但却显得平淡无奇……使用奇异词可以使语言显得华丽并摆脱生活用语的一般化。因此,“陌生化”又称为“反常化”、“间离化”、“奇异化”。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方法,“陌生化”手法能够迎合广大受众的“猎奇”、“求新”心理,被广泛应用于广告设计等领域之中 5.文学性:文学性是指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独特性质。文学性就是文学的性质和文学的趣味,它存在于文学语言的联系和构造之中。文学性不存在于某一部文学作品中,而是一种同类文学作品普遍运用的构造原则和表现手段,如结构、韵律、节奏、修饰等。文学性的诗性功能:雅各布森认为,文学性存在于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之中,诗歌是具有独立价值的词的形式显现,即诗歌的本质不在指称叙述外在世界的事物,而在具有表达目的的诗歌语言形式显现。诗歌语言往往打破符号与指称的稳固的逻辑联系,而为能指与所指的其他新关系和审美功能的实现提供可能。诗歌语言虽然有提供信息的功能,但应以自指的审美功能为主。

李商隐诗歌中的形式主义与新批评

李商隐诗歌作品简析 汉语言文学王丽娟一、形式主义与新批评 形式主义—新批评是指产生于2世纪初期的俄国形式主义流派 和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英美新批评流派的统称。形式主义开 启了新批评的“本体论”的先声。 我认为形式主义—新批评是一种文本批评方法,它们的重点都不 在于研究作者的生平经历或是其他除作品外的客观因素影响,淡化文 学作品与各种外部因素的联系,只是单纯的从文本本身出发来探讨文 学作品本身的语言和特点。形式主义偏重与研究构成文学作品的材料 包括语音、形象、情感、思想因素以及叙述技巧、整个作品的结构布 局等形式,通过对语言的诸如变形、扭曲、前突等陌生化处理,把人 们的注意力引向诗歌本身,还注意到了节奏、韵律等诗歌表达形式的 意义上的功能。而新批评则重点关注文学语言中各个层次的特征不同,重视挖掘文学语言的意义语言的语义以及其中的修辞手段。 二、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新批评主义评价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读完这首诗我们就会有一个特别直接的感觉,这是一首情诗,而 且还是以女性口吻来写的情诗,新批评主义理论中首先就有一个观点,瑞恰兹提出,语言有两种用途:科学用途和情感用途。“就科学语言 而论,指称方面的一个差异本身就是失误,没有达到目的。但是就情 感语言而论,只要在进一步的效果即态度和情感方面符合要求,指称 方面的差异再大也无关紧要。”因此,他认为文学的本质特征是“非 指称性的伪陈述”。从李商隐的诗歌来看,李商隐本身是一个男性, 但是诗中第三句写到“晓镜但愁云鬓改”可以看出诗中的“我”是一 个女性的角色,也就是说他从一个女性的角度出发,写下了这首情诗,

新批评理论

什么是新批评理论? 新批评理论也称文本细读,是英美现代文学中比较有影响的流派之一,那么什么才是新批评理论呢? 首先从字面意思理解。批评这词在字典中有2种含义:1、指出优点和缺点;评论好坏。2、专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而批评在这里很显然就是第一种意思:指出优点和缺点;评论好坏。那么它有哪些特征呢? 第一,新批评理论以文本为中心,它强调文本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布鲁克斯认为:文学批评就是对作者本身的一种评价和描述。至于作者的设想和作者写完作品以后的回忆,这些都不能作为文学批评的依据,只有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才能作为文学批评的理由。也就是说,新批评理论强调利用文本客观地分析语言与思想之间的关系,而自己的情感因素,是不能参夹进批评中的。要准确把握文章的意思,感情,语气,意向,才能准确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第二,新批评理论重视联系上下文来分析文章,它认为联系上下文能够更加准确的理解作者的意图,也能更好的分析文章。 第三,新批评理论注重于文学作品的内部结构,韦勒克认为对文学背景、环境和外因的研究决不可能解决对作品这一对象的描述、分析和评价等问题。批评文学作品需要认真仔细地去刨析文章的结构。 总而言之,新批评就是去除作者本身因素,外界环境因素,运用联系上下文,分析文章结构的手法去分析这个文学作品的好与坏的一种文学分析方法。

新批评理论对文学作品持有一种什么样的观点? 新批评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艺术客体,是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文学活动的本源。以作品为本体,从文学作品本身出发研究文学的特征遂成为新批评的理论核心。在作者——作品——读者的关系之间,新批评将三者的关系毫不犹豫地截断。简单地说新批评理论认为文学作品从被创作出来后,就已经脱离了作者,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事物。 根据这种理论,我们应该怎么分析文学作品? 前文已经提到,新批评理论反对利用作者写作背景来分析文学作品。如果要用新批评理论来批评文学作品,首先应该细读文学作品而不去考虑作者写作背景。这与我们平时上课的阅读方法有很大区别,我们更主张了解时代背景,根据背景来分析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第二,读者应该着重注意文学作品中所使用的技巧。作者在文学作品中常常会运用多种手法,例如:反讽、张力、节奏等。读者应该去思索作者是如何将这些手法运用到一个文学作品中,如何将他们很好地联系在一起,如何让这些手法发挥作用。就好比张力这种手法,读者应该去思索作者他是如何把思维扩散开来,是如何表达出字面之

英美新批评分析唐诗 作业

新批评分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sàn)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qīn)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chè )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首先,照诗歌的文本含义大致可以理解如下: 北风迅猛的刮着大地,连地上的草大都刮折了,胡地的八月就开始下雪了,就像一个晚上春风吹过后,众多的树木都开花了。雪花飘散进了用珠子做的帘幕,让人感到衣服和被窝都非常的薄,将军控制不了角弓了,都护穿着铠甲冷的睡不着。浩瀚的大海成了百丈冰,将士们的忧愁凝聚成了万里云。中军拜访酒席招待将要回去的客人,用胡琴琵琶羌笛演奏,傍晚的雪继续下着,风刮着军旗,这时在东门送别客人,客人走的时候漫山遍野都被雪覆盖,山路崎岖很快就看不见客人了,能看到的只有地上客人所骑的马留下的脚印。 再了解本文的文本含义时,可以发现本诗歌采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和含混、悖论、隐喻、张力的手法。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冬雪,新颖别致,是为千古名句。这个比喻含有广阔而美丽的想像,创造了一个瑰丽的、富有诗意的、春意融融的境界,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意盎然的壮观景象,给萧条寒冷的边塞平添了无限的温暖与希望。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百丈”“万里”是夸张写法,突出了奇寒,也暗喻(以万里云喻忧愁)行路难之意。 含混手法的运用:含混手法的运用首先体现在诗歌的第一联,“卷”与“折”字既可以用于表示人的主观行为,也可以表示物的被动行为,而这里用被动表主动,给北风赋予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更能突出北风的迅疾猛烈,极力渲染环境的恶劣,为下面的描写做了铺垫。其次表现在:“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一联,“百丈”“万里”是夸张写法,现实中是不可能有百丈厚的冰的,但他却实实在在的刻画出了当时天气的奇寒,这也是一种悖论,以云来暗喻忧愁,也暗喻行路难之意,这一联诗歌至少有两层含义, 所以含混手法的运用也比较突出。 诗歌的张力则主要体现在隐喻和夸张手法的运用,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冬雪,新颖别致,这个比喻含有广阔而美丽的想像,创造了一个瑰丽的、富有诗意的、春意融融的境界,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意盎然的壮观景象,给萧条寒冷的边塞平添了无限的温暖与希望。以及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百丈”“万里”是夸张写法,突出了奇寒,也暗喻行路难之意。使得一个意象不仅有本身的意义,还具有了被修饰后的喻体的意义,还有如“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意象的自由组合,都给读者的阅读以足够的自由想象的空间。 总之,诗歌通过先对风雪、珠帘罗幕、狐裘锦衾等普通事物的描写,再用夸张和隐喻的修辞手法对于寒冷的环境以渲染,诗歌构建起一副在寒冷中送别的美丽画卷,使得极其恶劣的寒冷环境中的送别更具深远的意义,使帐外之寒与帐内送别情景之热相互映衬,让诗歌所表达的送别之情更加的真挚感人。 邓云刚汉语言文学6班40902290

比较文学作业

比较文学作业 第一次作业: 当代的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的发展有哪些基本方面? 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中历史最悠久的基本方法。 概括地说,当代的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向着接受研究各自研究方向的延伸和拓展,并呈现出综合的趋势。 首先,因哲学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的推动,影响研究调整了注意的重点,向着接受研究延伸。哲学阐释学是在古典阐释学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认识超越和现代转化而建立起来的新学科,从而形成了具有认识论色彩和普遍方法论特征的一般阐释学。在二战后,哲学阐释学更是给西方哲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促使了接受美学的诞生。所以,接受理论认为任何一种文学研究,都必然会表现出主观性和历史性的特点,并以此为契机来解毒作品文本的内容和意义,以得出某种目的性的解释。接受理论因而在文学领域就称为文学阐释学。 接受理论的特点就是把焦点从作家或作品转移到读者身上,在文本、阅读、读者之间建立三者的新关系。“接受理论”提出的读者中心论,就是为读者和作品建立相互融合的产物。它认为文学作品不是在所有的时代、所有的读者面前都以同样面貌出现的,读者的阅读是具有创造性和开拓性的,这也是文学作品能否传世流行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和力量。文学作品的价值和作家的历史地位也不是一层不变的。这就是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读者,前一个时代的作家作品,到了下一个时代,就有可能经不起读者的考验,这点很正常,因为文化和历史在不经意间转变了,流下来的那些经典,虽然说很有哲理,也值得一看,但现在的年轻人,要看古典文学甚至一些外国文学的阅读,都显得不屑一顾,反而,青春文学倒占据了半壁江山,还有许多文学现象值得推敲,例如读者不关注作品,却关注作者的一些附属品,比方说私生活。这也没办法,现在不少读者的价值观就是这样的,但我相信一定会改变。 接受还可以分为垂直和水平接受,即从历史纵向角度入手,考察读者接受同一作品的情况,水平接受则是同一时代不同读者横向接受多种作品的情况,他们是相互联系的,垂直接受的情况决定了一部作品的历史地位,也能直接对后来的作品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换而言之,水平接受的作品,则是垂直接受作品的一层层累积。 由此可见,传统的影响研究,已经变成了多个方向的文学研究,促成了中外文学交往关系的多种新理解。 其次,平行研究进一步兼收并蓄,包容百家,向着科际综合研究的更大范围拓展。坚持文学自身的审美特性,我认为就是文学艺术性的体现。当今的文学,不仅仅是文学,已经涉及多个学科,多种内涵。它已经成为了一个复杂的系统,如社会、历史、思想、心理、道德、民族、文化、宗教等等。真可称谓跨学科研究了。 最后,从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新批评”为根据,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以作品文本为中心,找到了彼此的契合点,得以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同时,随着现代科学的分工细蜜化而在比较文学内部衍生的各门分支,也出现了影响与平行综合运动的普遍趋势。

新批评学派

第八章新批评学派 第一节新批评的历史轨迹 一、新批评的发生与发展: 新批评是20世纪最重要的美国文学批评流派。它形成于20世纪三十年代末,兴盛于20世纪四十年代,并逐渐美国文学批评界的霸主。20世纪四十年代开始走下坡路。 二、新批评的代表理论家: 第一代理论家——新批评学派的奠基者: (美)艾略特,以写诗出名,代表作是《荒原》、《圣林》、《诗的功能和批评的功能》、《论诗与诗人》等。 (英)瑞恰兹,是一位语义学家,代表作是《文学批评原理》、《意义的意义》、《科学与诗歌》、《美学基础》、《孟子论心:多义性实验》、《修辞哲学》等。 第二代理论家——承上启下者: (英)威廉·燕卜荪,代表作《七种含混形态》、《论几种田园诗》等。 (英)李维斯; (美)兰色姆,代表作《新批评》及他的三个学生:阿伦·退特、克林斯·布鲁克斯、罗伯特·潘·沃伦。被称为“南方集团”。 第三代理论家——新批评学派的后期核心: (美)威廉·维姆萨特、韦勒克、克林斯·布鲁克斯、罗伯特·潘·沃伦。 影响最大的是韦勒克,代表作有《康德在英国》、《文学的学问》、《批评的概念》、《捷克文学散论》、《英国文学溯源》、《文学理论》、《现代文学批评史》等。 第三代理论家20世纪四十年代后都共事于耶鲁大学,被称为“耶鲁集团”。 三、新批评派崛起的原因: 对当时流行的批评模式强烈不满,主要是以下几种: 1、实证主义批评; 2、印象主义批评; 3、新人文主义批评; 4、马克思主义批评。 新批评的“新”,就是对它之前批评方法的反动。 第二节新批评的文学理论 一、文学的本质: 1、文学是一个完整的、自给自足的和封闭的客观实体。 “诗不应该表现,而应该存在。” 2、文学不是对现实的反映而是反应,因此它不是现实而是我们对现实的经验。 3、文学的创造就是靠想象力对现实进行剪辑加工,改头换面,甚至歪曲夸大,无中生有,还要用暴力把毫不相干的东西强扭到一起。 二、文学的功能: 1、文学具有一种认知功能,它教给人们知识和真理。 兰色姆认为,科学的知识是片面的和抽象的,使世界失去了肌体,留下了骨架。文学的知识是具体的丰富的和完整的,它为世界重新赋予肌体。 2、语言的特性决定着文学的特性。

春西方文论》作业

春《西方文论》作业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12春《西方文论》作业3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选题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 1. 女性主义批评与新历史主义批评所体现出的一种关联是( A ) A. 二者都从重读经典开始,并在自己的立场上剥离出曾被湮没的意义 B. 二者都将批评指向了统治者的意识形态 C. 二者都采用了一定的政治运动方式 D. 二者都对经典作家提出了批评的质疑 满分:5 分 2. 其思想被称为“批判哲学”的是(D )。 A. 柏克 B. 鲍桑葵 C. 鲍姆加登 D. 康德 满分:5 分 3. 一般认为,“新批评”之说来自( B )的着作《新批评》. A. 布鲁克斯 B. 兰色姆 C. 燕卜荪 D. 理查兹 满分:5 分 4. 西方文论史上第一个严格区分了“美”与“崇高”的思想者是( B)。 A. 休谟 B. 柏克 C. 鲍桑葵 D. 艾布拉姆斯 满分:5 分 5.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还应用到下面哪一派的分析理论?( A ) A. 心理分析 B. 形式主义

C. 后殖民主义 D. 新历史主义 满分:5 分 6. 新历史主义批评所采纳的主要素材是( C )。 A. 古希腊神话 B. 古希腊史诗 C. 莎士比亚的作品 D. 悲剧 满分:5 分 7. “延异”的概念是由( C )提出的。 A. 福柯 B. 托多洛夫 C. 德里达 D. 艾柯 满分:5 分 8. 提出“可读性文本”与“可写性文本”的是( D ) A. 格林布拉特 B. 蒙特罗斯 C. 格登伯格 D. 罗兰.巴尔特 满分:5 分 9. 《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的作者是(C )。 A. 柏克 B. 鲍桑葵 C. 鲍姆加登 D. 沃尔夫 满分:5 分 10.《符号的研究:符号学、文学、解析》一书的作者是( D ) A. 罗兰.巴特 B. 皮尔士 C. 克里斯托娃 D. 卡勒 满分:5 分

20世纪西方文论讲义 第二章英美新批评文论

第二章英美新批评文论 一、发展概述 新批评(TheNewCriticism)是关注文学文本主体的形式主义批评,认为文学的本体即作品,文学研究应以作品为中心,对作品的语言、构成、意象等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新批评20世纪在英美流行,一度在文学研究中占统治地位。大致讲,新批评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年代,英国的T. S. 艾略特、I. A. 理查兹和威廉·燕卜荪以及美国的约翰·克罗·兰瑟姆和艾伦·泰特等人,开始提出一些新批评的基本观点并付诸实践。30年代和40年代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认同并支持新批评这种形式主义的人大量增加,新批评的观点迅速扩展,直接影响到文学期刊、大学教学和课程设置。主要代表人物除上述五人外,还有R. P. 布莱克默、科林斯·布鲁克斯、雷内·韦勒克和W. K.韦姆萨特等。第三个阶段从40年代末延续到50年代后期,这一时期新批评占据了主流地位,形成了制度化的批评模式,失去了“革命的”气息,批评家的著作大多阐述新批评的原则而缺乏创新。到50年代末,新批评失去了它的生命力,虽然在大学教学中仍被应用,但许多人认为它已经过时,开始以新的理论观念对它进行批判和超越。 新批评与俄国形式主义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目的都是探讨独特的文学性所在,都否认后期浪漫主义诗学中“软弱的”精神性,一味主张经验主义阅读方式。但新批评与俄国形式主义又有许多不同,它有自身的特性。布鲁克斯把新批评的特征概括为五点:(1)把文学批评从渊源研究中分离出来,使其脱离社会背景、思想史、政治和社会效果,寻求不考虑“外在”因素的纯文学批评,只集中注意文学客体本身;(2)集中探讨作品的结构,不考虑作者的思想或读者的反应;(3)主张一种“有机统一”的文学理论,不赞成形式和内容划分的二元论观念,强调探讨作品中词语与整个作品语境的关系,认为每个词对独特的语境都有其作用,并由它在语境中的地位产生意义;(4)强调对单个作品的细读,特别注意词的细微差别、修辞方式以及意义的微小差异,力图具体说明语境的统一性和作品的意义;(5)把文学与宗教和道德区分开来——这主要是因为新批评的许多支持者具有确定的宗教观而又不想把它放弃,也不想以它取代道德或文学。 新批评的基础是艾略特的“艺术的非个人化”和理查兹的“内在的必然性”。因此它主要关注“诗作为诗的结构”。所谓结构,指的是文本中意义的组织安排,它在优秀的文学作品里的特征不同于在普通话语里的。新批评认为,诗的主要特征是一致性,但并非逻辑上的一致性,而是使矛盾的意义和谐的一致性。正如韦姆萨特所指出的,诗具有客观的特性,因为它有一种“通过内部区分的形式和对各不同部分的调和而确立的意义的完整性”。于是一致性便和综合性与复杂性联系起来。就是说,文本的意义是由它的各部分相互作用的产物。所以对新批评来说,综合性、复杂性和一致性共同构成文学作品分析的关键因素。 在新批评里,“意义”的概念至关重要。它处于许多基本看法的交叉点上,对阅读习惯的形成发生重要的作用。新批评认为,作品的价值不在于内容,而在于它的结构。从诗里寻求内容,对文本进行概括或释义,都违背新批评的原则,因为这样做会使“意义”变成观点或陈述,使形式失去内容,使文学与哲学和政治相争。如果把“意义”等同于释义,就会贬低“意义”的价值,因为释义并不是构成诗歌精髓的意义的核心。在新批评看来,“意义是结构的一个方面。布鲁克斯认为:“所谓的结构是[文本的]意义、批评家和解释的结构;而使结构充满意义的统一性原则,乃是平衡和调谐含义、态度和意义的原则。”因此,阅读的任务就是要考察和评价结构,而结构由文本诸因素综合组成,包括语言学、修辞学、语义学、哲学和心理学等各方面的因素。于是结构变成了最主要的批评概念。对新批评来说,意义既是结构的从属范畴,同时也是结构不可分割的一种因素;统一性的文学结构不仅不涉及

试论新批评派关于比喻的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916786983.html, 试论新批评派关于比喻的分析 作者:赵心阳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年第07期 摘要:赵毅衡在《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一书中,谈及新批评派关于比喻的分析,强调明喻与隐喻并无本质差别。本文旨在说明在远距化原则与异质原则的影响下,明喻与隐喻在具体创作语境中产生的凝视功能及重生力量,尝试探讨新批评派在研究比喻过程中出现的矛盾辨析,如何使其理论走向狭隘化。 关键词:新批评;比喻;凝视;重生;矛盾 一、前言 形式主义批评,包含产生于20世纪初期的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学派和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兴起的英美新批评。赵毅衡在《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一书中,主要分析以兰色姆、瑞恰慈为首的英美文学理论派,探讨文学本体论、语境理论、结构一肌质论等具体理论中,由词、句、段及上下文关系建筑的批评机制,是否能够构成完整、自足的作品世界。本文旨在分析作者在回应新批评派关于比喻的分析中是否有失公允,并尝试说明新批评派其比喻研究中凝视功能、重生力量及矛盾辨析的显现。 二、比喻:凝视与“奇迹” 西方关于隐喻历史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替代论”,即由一个词直接替代一个词,表达共同意义的语言手段。尽管后期亚氏得出,通过比较两个事物的相似性分析人的直觉的比较研究方法,然而,比喻研究却仍未涉及人的思维及符号使用等问题。在迈入20世纪以后,比喻研究由最初的修辞学、语义学分析,逐渐转向于心理学、社会学的研究场域,在耗尽界限可能性的同时,实可看出比喻研究于现代视域转换下的学术反思新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高度重视比喻,尤其是隐喻,实是新批评派诗学研究的一大特色。赵毅衡先生于《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一书中谈及,“明喻与隐喻之间似乎只是措辞上有所不同,在新批评派看来却有本质的区别。他们认为明喻表现了浪漫主义之‘浪漫与因循’,而隐喻则表现了玄学派式的‘独创和凝练’。”事实上,明喻与隐喻究其本质区别,并非是暖昧不明的。一方面,尽管两者均具有违反日常语义逻辑的力量,然而,隐喻实则更加具备创造神秘性与趣味性的能力,且具有向远方无限延展的意义;另一方面,比喻是具有游戏性的。明喻究其游戏范围,可使读者窥见全貌,而隐喻在为读者带来“享乐”感受的同时,则包含可供追究的特性,即为读者提供进入神秘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享乐”并非是由结构单一的精神轨迹所构成,愉悦、痛苦、愤怒恐惧等诸多情感实皆包含其中。

试以英美新批评解读《欢乐》和《印象》两首诗

一种新鲜的解读方式 ——试以英美新批评解读《欢乐》和《印象》两首诗 英美新批评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英国,至三十年代在美国形成,四五十年代在美国达到鼎盛状态。“新批评”因兰色姆于1941年出版的《新批评》一书而得名。新批评不同于实证主义批评和浪漫主义批评:实证主义批评注重作家个人生平和心理,社会历史和政治等方面因素对文学的影响;浪漫主义批评强调研究作家主观情感、天才、想象等,批评家将自己的个人经验和情感态度带到文学批评中;而新批评则极力凸显对文学本文的本体研究,因此新批评也被称为“本文批评”、“本体论批评”。新批评提倡一种文本“细读法”,并创造出了一系列批评范畴来维系他们的批评体系和实践,这些范畴包括复义、张力、悖论、反讽、隐喻、象征等。 本文将尝试用新批评的这种文本细读法和一系列相关范畴对何其芳的《欢乐》和戴望舒的《印象》两首诗进行一种新鲜的、不同于传统批评方法的解读。 一、对《欢乐》的解读 欢乐 告诉我,欢乐是什么颜色? 像白鸽的羽翅?鹦鹉的红嘴? 欢乐是什么声音?像一声芦笛? 还是从簌簌的松声到潺潺的流水? 是不是可握住的,如温情的手? 可看见的,如亮着爱怜的眼光? 会不会使心灵微微地颤抖, 或者静静地流泪,如同悲伤?

欢乐是怎样来的?从什么地方? 萤火虫一样飞在朦胧的树阴? 香气一样散自蔷薇的花瓣上? 它来时脚上响不响着铃声? 对于欢乐我的心是盲人的目, 但它是不是可爱的,如我的忧郁? 燕卜荪给复义下的定义是:“任何语义上的差别,不论如何细微,只要它使同一句话有可能引起不同的反应”,【1】就会造成语言复义现象的产生。单读这首诗的题目,便发现了其中的复义现象。题名为“欢乐”,既可能是描写对欢乐的认识、感受,又可能是向我们介绍什么是欢乐,或欢乐是什么,既可能是向我们讲述一件让人欢乐的事情或对往昔的一件令人欢乐的事情的回忆,也可能是想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创造欢乐或把握欢乐……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出发,就会通过题目对文章产生不同的阅读期待和预想。不过,也许正是作者对“欢乐”也不了解,所以才命了这个题目。 接下来读完全诗后,首先发现这首诗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疑问句的方式,全诗共14行,竟用了15个问号,对“欢乐”的一连串发问正是暗示了“我”对“欢乐”的不能把握,就如诗的最末一节写到的“对于欢乐我的心是盲人的目”,至此便可以知晓:“我”虽命题“欢乐”,但自己对于“欢乐”却如同个盲人,作者并不能在诗中告诉我们有关“欢乐”的确切信息,读者阅读前的期待与读后的巨大反差形成了一种张力,艺术的美也便在这矛盾所构成的张力中显现。 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感受来写对于“欢乐”的感受:“欢乐是什么颜色?”,“欢乐是什么声音?”,“是不是可握的”,“欢乐是怎样来的?从什么地方?”,将“欢乐”这一抽象的概念与具体可感的视觉、听觉、触觉放

文学批评学作业word版

1.第1题 文学批评思维的审美性主要是强调在文学批评过程中要尊重文学的 A.意识性 B.科学性 C.真实性 D.文学性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精神分析批评的核心是 A.文学文本 B.潜意识 C.读者 D.作者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4题 在新批评中,布鲁克斯用“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歪曲”来定义 A.含混 B.反讽 C.悖论 D.张力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5题 为新批评提供方法论基础的是 A.瑞恰兹 B.艾略特 C.克罗齐 D.柏格森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5.第6题 把格式塔心理学引进文艺领域,用来解释视知觉艺术的是 A.弗洛伊德 B.拉康 C.韦特默 D.阿恩海姆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6.第7题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开创选本批评先例的是 A.萧统的《文选》 B.陆机的《文赋》 C.《文心雕龙》 D.《诗品》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7.第8题 在现代文体学中,对于语言常规的违反叫做 A.异延 B.变异 C.绵延 D.陌生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8.第9题 古罗马文学评论家贺拉斯用来归结文学批评对文学创作作用的比喻是 A.绊脚石 B.风景石 C.磨刀石 D.试金石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9.第10题 文学批评文章掌握好对象在真、善、美各方面所达到的度叫做 A.警策 B.分寸感 C.章法 D.规格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0.第11题 用“敏锐的诗意感觉”来说明批评感知的是 A.黑格尔 B.别林斯基 C.席勒 D.普列汉诺夫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1.第13题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空前繁荣的时期是 A.先秦时期 B.两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唐宋时期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2.第14题 文学批评需要一种与经验思维相对的纯粹思维,所以具有 A.审美性 B.实证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