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2篇

农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2篇

农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2篇
农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2篇

农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2篇

(一)

一、当前我国低碳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低碳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然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能耗日益加重,温室气体排放量加大

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在粮食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副产品。根据研究表明,我国每年生产各类农作物秸秆高达7亿吨左右,畜禽粪便40亿吨左右。由于我国对于农作物秸秆的处理技术和畜禽粪便的处理还不系统,技术还不成熟,导致每年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被就地焚烧,畜禽粪便随意排放,在污染环境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温室气体。此外,由于我国采用的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模式,使得我国农药、化肥使用量非常大。我国每年农业消耗的化肥量约占世界的1/4左右,农业用地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超过全球认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3,相当于150亿吨二氧化碳,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7%。

2、农业生产方式落后,资源浪费严重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干旱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我国,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喷灌、滴灌等先进的节水灌溉占总灌溉面积的比例还很小。化肥在世界农业生产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估计,世界农作物增产的30%~60%来自化肥。然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我国化肥利用率低,化肥生产效益长期徘徊在较低水平。据测算,我国化肥利用率与美国等发达国际差距明显。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平均每千公顷耕地上化肥使用量467.6吨,而美国每千公顷耕地上化肥使用量只有101.9吨。我国是美国的4倍多。大量使用化肥不仅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而且化肥利用率低

下,导致绝大部分的肥料不能被植物吸收,流入河流,变成地下水,导致地下水的污染日益严重。

3、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民种地积极性降低

随着我国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企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稳步上升。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平均工资主要数据显示,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46769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0%;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28752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4.0%。就以最低工资水平来说,每月平均超过2000元。而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5亩。若以每亩地收入粮食2000斤计算,种粮收入人均不到2000元。这种情况下,种地收入与打工收入相比差距进一步拉大。结果是农民种地积极性逐渐降低,有些地方土地撂荒现象有所抬头。由于没有对土地进行精心管理,导致土地固碳效果大打折扣。

4、缺乏土地的良性开发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非常重视粮食生产,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提高粮食产量上面。而对于如何让土地得以休养生息,恢复土地养分等问题考虑不够全面。简言之,我国很多地方对于土地采取的是重视使用,轻视保护的政策。反观西方发达国家情况大不相同,如美国有成熟的土地轮作制度。美国有2万多个生态有机农场采用豆科绿肥和覆盖作物为基础的轮作,通常豆科作物占总面积的30%~50%,轮作形式与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的轮作制相似。绝大多数生态农场不用壁形犁耕作,通常使用齿形或圆盘形装置浅耕,只是将土壤混合一下,但不把土壤翻转过来。而德国提倡少耕法,保护土壤结构,种植根系发达的豆科牧草,减少翻耕;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农场利用畜粪产生沼气用于发电,沼渣沼液用于肥料和病虫害防治,提高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发达国家采用的这些先进的农业土地耕作方法,能够大大减少由于土地不合理耕作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

5、高素质农业人才缺乏,农业科技贡献率低

农业科技人员主要有三个部分: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人民;农业技术

推广人员;农业科技成果的采用者———农民。有资料显示,美国、

日本等发达国家每万名农村人口中有4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我国仅有

6名,这方面差距很大。高素质的科技人员的缺乏,一方面使得我国科技研发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另一方面科技推广水平也落后于发达国家。结果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科技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20个百分点以上。由于不能及时使用高科技进行农业生产,导致我国多数地方还不能摆

脱粗放性生产模式。这种粗放性生产的结果是能源资源的大量浪费。

6、相关法律滞后低碳经济

这个概念刚刚提出,还没有形成全社会的共识。我国政府对于减少资

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非常重视。然而现在国家提倡的节能减排

指标主要是工业生产方面的,涉及到农业方面的还较少。已有的关于

环境保护、节约能源方面的法律主要有《环境保护法》和《循环经济

促进法》,专门针对农业如何进行低碳建设的法律还没有。相关法律

政策的缺失,使得农业生产过程中如何实现低碳式发展出现了无法可

依的现象。现在由于相关制度缺失,粮食、蔬菜生产过程中超标准使

用化肥、农药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增加了温室

气体排放量,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广

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促进低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要促进我国低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现有的粗放型生产方式,采用综合的手段,形成合力,从而解决低碳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具体来说,主要有几个方面。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发展低碳农业的认识

政府部门应该采用多种手段,可以有媒体宣传,文化下乡,在学校师

生中开展宣传等多种手段,让全社会特别是农业从业人员了解低碳农

业的内涵,增加对于发展低碳农业的认识,从思想上认识低碳农业发

展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自觉从事低碳农业生产的意识。

2、加大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

加大新种子的研发,特别重视新种子的抗病虫害功能,重视新种子的

高产功能。农业生产中使用化肥和农药一个主要原因是病虫害,如果

新的种子能够抗病虫害,农民就会自动减少对农药化肥的使用。加大

先进耕作技术的推广力度。如测土施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土地轮

作技术等,这些方面发达国家有较为先进的经验,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再根据我国农业生产实情进行相应的修改,并形成适合我国的新的农

业耕作技术。

3、加大农业科技人员培养力度,形成一支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

从根本上说,要使得我国低碳农业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取得实效,

关键靠科技的力量。农业科技人员不仅包括技术研发人员,也包括技

术推广人员,同时也应该包括广大的农民。国家应该制定一整套农业

科技人员培养计划。目前各个高校有农业科技人才,然而由于农业的

比较效益总体不高,许多农业科技人员无用武之地。要改变这种情况,国家需要加大投入,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地位。对于农业科技人员的

待遇可以采用补贴的方式,使得农业科技人员,特别是农业科技推广

人员的收入能够稳步提高。同时进一步加大对于农民的补贴力度,比

如土地轮作休闲时的补贴,这样可以做到土地资源有效利用,既有利

于土地可持续耕作能力的恢复,又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使得土地

由碳源变成碳汇,使得土地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4、制定相关法律和标准

要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农业发展方面的法律,用法律形式规定我国实施低碳农业的程序、措施和保障机制等。在条

件成熟的地方,可以制定农地耕作标准,严格控制每亩地化肥、农药

使用量,控制每亩地用水量,并且严格监管。这样既可以节约能源,

实行低碳生产,也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二)

一、存在的问题

翁牛特旗设施农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主要用于蔬菜、瓜果、花卉的生产,其中节能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发展最快,传统加温温室由于耗能大、费用高、产量效益低下而逐渐为节能日光温室所取代。翁牛特旗设施农业发展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而导致翁牛特旗设施农业技术的总体水平虽有提高,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1农牧民诚信素质低

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眼前利益影响了设施农业的效益,成为设施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在设施农业发展之初,农民还不了解市场的情况下,他们还能认真履行订单合同,在设施农业发展两年之后,其身上的小农思想就凸现出来,加之一些经纪人以一己之利任意抬价或降价,眼前利益让农民失去诚信。从而很难与市场建立固定的供货渠道,很难占据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因而有时会造成设施农业效益的大起大落。

1.2设施农业科技含量相对较低

在环境调控技术上,只能被动地保温降温、遮阳、防雨,而不能主动地调节光温水汽,这是限制设施栽培作物高产优质的主要障碍。2.3绿色食品生产意识不强,产品不能进入“绿色食品”系列随着人们营养意识和保健意识的日益增强,对蔬菜、瓜果高营养和保健的要求与日俱增,目前设施农业生产的产品很难满足日益强烈的高营养和保健要求。

1.4农民的文化素质低

主要体现在种植计划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而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施农业的效益,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给设施农业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

1.5品牌意识不强

从这几年设施农业的发展看,翁牛特旗的设施农业也已经步入了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轨道。虽然形成了产业化、规模化,但尚未步入规

范化生产、标准化分级和品牌化销售的发展轨道。

二、发展设施农业的几点建议

2.1建立高标准的设施生产体系

应用环境调控技术,主动地调节光温水气,增强设施本身抵御自然灾

害的能力。设施结构合理,配套设备完善,是设施农业取得较好经济

效益的保证。

2.2实行宏观管理

建立信息管理机构,积极获取市场信息,了解市场供求关系,向农民

提供较准确的信息,指导农民及时调整种植计划,减少盲目性。并根

据我旗旗情因地制宜,作出合理的规划,积极引导农民由小型的、分

散的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方向发展。

2.3掌握先进的种植与管理技术

提高设施农业的科技含量,从专用品种到配套技术要完善,设施内的

光温水气各个环境因子能够根据作物主动进行调控,为高产稳产提供

有力的保证。

2.4建立农牧民教育培训体系

提高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诚信素质、科技素质,树立绿色食品生产

意识。采用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使设施农业生产的产品符合现

代人们营养和保健的要求。在栽培上采用有机生态类型无土栽培技术,既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了农药用量,又克服了土壤栽培易

出现的连作障碍。

2.5由于设施农业投资大,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所以政府应制定优惠

政策

除了产前给予可靠的信息引导,还要在产中给予资金、物质、技术的支持和服务,提高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把他们培植成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的农民企业家。

2.6培育专业合作组织提高设施农业组织化程度,开辟并建立稳固的设施农产品销售渠道、有效增强农民市场竞争力,这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所以要规范专业合作社健康运行,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农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2篇

农业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思路

农业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思路 产业兴才能乡村兴,经济强才能人气旺。农业产业创新发展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助推器,是提升农村经济、完善农业发展链的强力抓手。农业产业创新发展实质上是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江苏农业生态特征多样,现代农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农业科技含量和发展效率较低,产业缺乏竞争力;农产品有良好的生产基础,具备叫响品牌的条件,但品牌多而不强、知名度有而不响,更缺少一批起点高、带动强、品牌亮的大型龙头企业;农村自我提升和发展的能力较弱,农民增收的动力缺乏。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不断完善农业产业结构,把创新发展农业产业作为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重塑农业产业发展新优?荨;?于功能区战略合理定位区域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实现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的转变,形成农业发展新格局。打造现代农业发展高地、生态优质农产品标杆产地、开放型农业生产基地和区域绿色农产品交易集聚区。立足农业农村资源条件与区域发展优势,以特色农业为基础、以农耕文化为灵魂、以田园

乡村为载体,围绕沿江、沿海、沿运河、沿黄河故道及湖泊丘陵资源,打造不同类型的乡村田园。 推动地域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江苏农业生态多样,农林牧渔业品种资源丰富,地理标志资源丰富,具有进行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的良好条件。如阳澄湖大闸蟹、盱眙龙虾、邳州大蒜、阳山水蜜桃、灌南食用菌等。优先强化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以农产品深加工推动产业集聚,推动地域特色农产品产业集聚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及规模优势。 打造现代农业发展平台。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是现代农业在空间地域上的产业集聚区。围绕园区的提档升级,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高起点创新集成农业科技成果,高质量引进实施重点农业项目,高水平打造农产品知名品牌,高要求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打造公共服务平台,集成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示范带动区域现代农业发展。 以开放理念发展农业。全方位、多途径引进各种生产要素,实现资源在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助推开放型农业经济新发展,打造开放型农业新格局。优势农业企业通过全球化布局,聚焦多元化产业链和价值链,摒弃单一化种植养殖初级产品,挖掘和拓展农业产业的多维功能。 为现代农业提供智力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和核心是人才振兴。人才振兴要在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的基

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精)

中国农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作为世界农业大国,中国农业有其特殊性与复杂性。在农业发展的进程中,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也突显出我国农业发展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中国农业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农业将逐步由传统农业向市场化、科技化和生态化农业转变,从而实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农业、高原夏菜、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中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国家,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以不足世界10%的耕地生产出占世界近25%的粮食,养活了占世界22%以上的人口。中国农业的发展,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不难看出中国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下降,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等问题。因此,21世纪中国农业将要经历一场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模式及经营方式的深刻变革,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 一、中国农业发展的成就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问题。20世纪末,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强有力推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形势一直保持旺盛势头[1]。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自1999年,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已稳定在5亿吨以上,成为世界最大产粮国,畜产品和水产品产量每年都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目前,中国人均粮食、棉花、油料蔬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已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2)非农产业发展迅速。1978年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财政收入的1/4、创汇的1/3、工业增加值的1/2、农村社会增加值的2/3、农民收入的1/3来自乡镇企业。

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及重点和重大项目建议

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及重点和重大项目 建议 发展现代农业,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首要任务,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在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外向型农业,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全面推进粮食、畜牧、水产、蔬菜、食用菌等传统产业。 一、发展现代农业,充分发挥农业科研优势,农业科技支撑十分关键。 农业科研是农业发展的源泉,缺少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的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要进一步加大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选育及综合配套技术的研究力度,着力加强科技创新,进一步扩充种质资源,不断选育出高产优质的玉米新品种,以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建立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信息引导,

建立信息网络,及时整理和发布农产品供求状况和价格涨跌信息,介绍新技术、新品种,保证广大农民群众生产活动始终沿着市场需求这条主线运行,通过对市场的准确掌握,达到设施农业效益最**。 三、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树立“科技兴农”的理念,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农民建立长期联系,实现农民、专家“面对面”,农民有地方科技咨询,专家有指导服务对象,从而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抓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培训,重视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管理者对新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学习提高,使他们尽快掌握农业科技管理技术,真正成为农业方面的技术人才、行家、甚至专家。 四、积极探索建设现代农业,以项目建设带动培植区域性现代农业增长极,逐步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我市将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型,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化优势特色高效农业和产业化经营,加快种养结合和多模式生态农业发展,促进全市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粮食作物研究室中长期及近5年发展规划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

农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2篇

农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2篇 (一) 一、当前我国低碳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低碳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然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能耗日益加重,温室气体排放量加大 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在粮食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副产品。根据研究表明,我国每年生产各类农作物秸秆高达7亿吨左右,畜禽粪便40亿吨左右。由于我国对于农作物秸秆的处理技术和畜禽粪便的处理还不系统,技术还不成熟,导致每年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被就地焚烧,畜禽粪便随意排放,在污染环境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温室气体。此外,由于我国采用的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模式,使得我国农药、化肥使用量非常大。我国每年农业消耗的化肥量约占世界的1/4左右,农业用地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超过全球认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3,相当于150亿吨二氧化碳,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7%。 2、农业生产方式落后,资源浪费严重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干旱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我国,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喷灌、滴灌等先进的节水灌溉占总灌溉面积的比例还很小。化肥在世界农业生产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估计,世界农作物增产的30%~60%来自化肥。然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我国化肥利用率低,化肥生产效益长期徘徊在较低水平。据测算,我国化肥利用率与美国等发达国际差距明显。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平均每千公顷耕地上化肥使用量467.6吨,而美国每千公顷耕地上化肥使用量只有101.9吨。我国是美国的4倍多。大量使用化肥不仅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而且化肥利用率低

大别山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对策

大别山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对策 摘要:大别山区自然资源丰富,区内特色农产品加工虽由来已久但至今未形成产业规模。因地制宜推进大别山区特色农产品发展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对于该区域脱贫致富意义重大。分析了当前大别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在认识、资金、技术、市场与保障层面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大别山;特色农业;产业化;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df4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5-1226-03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n modern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of dabie mountain areas tian an-guo (huanggang vocational college, huanggang 438002,hubei,china) abstract: dabie mountain area is 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and the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cessing has a long history, but it has not been formed industrial scale. adjusting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promoting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is the actual need of the modern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dabie mountains area, which has great

促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建议,现代农业发展政策建议

促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建议,现代农业发展政策建 议 促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建议 促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建议 作者:庄坤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XX年第15期 摘要:现代都市农业融合于城市现代化发展之中,有其特定的发展历史阶段,社会功能和经济作用,文章通过对山东省即墨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对即墨市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都市农业;发展;建议 我国学者普遍引用的一个都市农业定义是:“都市农业指在经济发达国家的一些大都市里,保留一些可以耕作的土地,由城里人耕种,即都市农业”。关于都市农业的定义,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诸学派众说纷纭,至今难有定论。这是因为都市农业不仅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最主要的是都市农业牵涉面广,涉及的问题错综复杂。但大体来说,都市农业是在大城市内及其周边地区,紧密依托并服务于大城市的农业,是以高质高效、生态绿色、观光休闲为标志,以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主要手段,不仅满足都市的物质需要,而且为城市提供精神文化、娱乐体验、扩大就业等多方面需求,是融生产性、

生态性和生活性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并与城市有机融合,成为都市整体功能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一、即墨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城市人对回归大自然产生了越来越浓的兴趣,向往环保生态的生活环境。大城市周边区域以及市区内适合农业生产的空间,以其优越的区位优势成为满足人们这种需求的理想场所。青岛农业总体上已进入到现代都市农业时代。即墨毗邻青岛城区,区位优越,在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农业有条件逐渐向园区化、设施化、工业化方向发展。人们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必然要求改变原来即墨农业的“城郊农业”定位,改变其仅提供农产品和原料的物质方面的单一功能,而向既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又能为人们提供精神文化等多方面需求的现代都市农业的方向发展。近年来,即墨市立足经济社会发展,以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不断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深度开发和拓展农业的新功能,增进产业融合,使现代农业产业服务青岛,融入青岛,成为青岛现代化大都市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一)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园区聚集引领发展 近年来,即墨市委、市政府连续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大发展设施农业的扶持力度,在资金、技术、设施配套等多方面进行了倾斜扶持。特别是最近几年,日光温室、大拱棚、中小拱棚发展较快,设施农业园区不断涌现,让农业项目在园区“抱团”,把园区打造成项目发展的“洼地”,使农业园区聚集效应逐步显现,全市的设施农业规模不断壮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对策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对策 作者:宜都市农业局王本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作者来稿) 一、什么是现代农业? 简而言之,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专家指出,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与传统农业相比,它具有四大特点: 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二、我市发展现代农业已经取得的成效 (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今年计划新发展多经面积2万亩,其中:柑桔1.1万亩,茶叶8000亩,桑园1000亩。截至10月中旬,各乡镇处已收柑桔苗木定金83.69万元,预计发展面积44221亩,已定植35400亩;已收茶苗(或茶

籽)定金104.12万元,预计发展面积9963亩;已收桑苗定金22.85万元,预计发展面积1962亩。到年底,全市农村基本可实现人平拥有1亩经济林的发展目标;种植业和水产畜牧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明显加快;农村从事二、三产业人员不断增加,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二)科技入户显见成效。通过办《宜都农业》报、农业“科技110”热线、农业科技短信、科技宣传车、技术培训和精品园示范等形式,扎实开展农技推广服务,积极创建、培育科技示范户,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全市农业科技入户率达到90%,到田率达到了80%以上。 1、实用技术推广工作扎实。组织市、乡两级农技干部举办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382场(次),累计培训农民18.3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33.4万份。编印发行《宜都农业》22期、8.8万份;编发《农民读本》8万册,发送农业科技短信息140万条(次)。推广玉米、水稻等各类良种18万公斤,合格率95%以上;引进推广农作物良种25个,选推高效种养模式17类。开展品比、肥效试验共计50项;创办油菜“一菜两用”基地100亩、“无盘抛秧”核心基地500亩,全市“无盘抛秧”面积达到了2000亩,推广面积居宜昌市首位;举办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阳光工程在行动”两个电视专题栏目。市水产局组织水产技术培训58场(次),培训6000余人(次),印发技术资料5400份,先后邀请13名专家教授深入库区指导网箱养殖。今春库区鮰鱼遭遇暴发性鱼病危害,由于防治及时,措施得力,成活率仍然达到70%以上。 2、机械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今年引进推广农机新技术 4项,引导农民新购置农田耕整机械、水稻插秧机械、粮油牧草收割机械、茶叶修剪采摘机械、新型植保机械500台(套),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了15.01万千瓦。今年完成机械耕整10万亩,机械收割5万亩,机械插秧3.09万亩,机械植保30万亩,机械化修剪茶叶 1.5万亩。池塘机械化清淤、水产养殖等机械化进一步发展。市农机局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农机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中国未来农业发展趋势

论文题目:中国未来的农业发展趋势——多 样化的农业模式

中国未来农业发展趋势——多样化的农业模式 摘要:现代化农业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与高效,但它遗留下的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也让人们不断反思现代化农业的弊端。“绿色”“健康”“有机”等词迅速在人们的生活中传播开来并被人们熟知。可以预见在未来中国农业发展趋势是要健康的、安全的、环保的农业。中国地大物博地形各异,单一的农业模式显然无法满足未来农业的发展,于是多样化的农业模式是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多样化农业模式未来农业 在未来,世界人口不断增加,环境压力加大,土地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不断减少。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来讲需要承担更多的压力以保证社会持续发展与稳定。未来的农业模式一定是多样化的,就像生态系统一样。农业模式的多样化有利于农业发展的稳定性和提供足够的食物以及在各种农业模式中取长补短,加快发展。 1当代农业 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社会生产力也必须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从而让人们追求更高的精神需求。所以在传统农业对现代化发展中不能满足其强大的后勤保障时,人们便开始使用以大量的化肥、农药、薄膜、灌溉、机械、设施为基础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以保证粮食的供应。石油农业便应运而生。高投入、高效益、高产出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提出,生活环境的日趋恶化,生态系统的破坏等高污染的弊端也开始凸显出来。现代化农业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在健康、安全和环保这方面的要求。于

是生态农业模式和循环农业模式的理念被大家所接受并大量应用于实践生产中。而且取得良好的效果,是当代农业发展的先锋,让更多的人知道和运用到生活生产里。 2多样化的未来农业模式 2.1精准农业 未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给农业发展带来巨大的优势,精准农业就是这样高科技的产物。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其基本涵义是根据作物生长的土壤性状,调节对作物的投入,即一方面查清田块内部的土壤性状与生产力空间变异,另一方面确定农作物的生产目标,进行定位的“系统诊断、优化配方、技术组装、科学管理”,调动土壤生产力,以最少的或最节省的投入达到同等收入或更高的收入,并改善环境,高效地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精准农业由十个系统组成,即全球定位系统、农田信息采集系统、农田遥感监测系统、农田地理信息系统、农业专家系统、智能化农机具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系统集成、网络化管理系统和培训系统。[1] 精准农业无疑在技术上有着独特的优势,有着其他农业模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条件。但是显然它的优点也变成了缺点。技术的高要求以及前期的高投入就令许多人望而却步。所以,精准农业一般在平原地区或者大规模机械化地区比较实用,它将覆盖中国所有的粮食主要产区。在面临人多地少的情况下,精准农业是未来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调研报告

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调研报告 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地形地貌特征为三山六丘一分川,现有农村人口60.4万人、耕地97.2万亩,是农业大县。近年来,在中央5个“一号文件”的正确指引下,坚持把农业发展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强力实施产业富民战略,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总思路,强调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一条符合宜阳实际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子,对于在推动跨越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近期,我们围绕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就全县农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一、当前我县农业发展的现状 当前,我县农业发展同全国一样,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的新阶段,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农业现代化程度显著提高。2007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为42.4万千瓦,农用拖拉机2.13万台,农用运输车8500辆,农村用电量24760万千瓦时,农机综合作业能力不断增强。二是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农林牧业总产值达到288740万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37.3%。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37.9万吨,人均产量居全市第一。林业总产值15404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3%。

全县共有规模化养殖小区10个,以民正牧业、大壮牧业等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力进一步增强。初步形成以10万亩烟叶、8万亩大豆、8万亩油菜、8万亩花生、2万亩大蒜、2万亩大枣等为主的优质农产品基地,以优质肉牛、瘦肉型猪为重点的畜牧业养殖基地和以韩城肉牛市场等为代表的农业专业市场。三是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第二、第三产业蓬勃发展,2007年底三次产业比例达到23.5:44.1:32.4,从根本上改变了单一的农村经济格局,初步形成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多元化的农村经济体系。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达到35%以上,劳务输出19万人次,年创收9.5亿元。结构调整继续深入,经济作物种植面积60.5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2.1%。非农产业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5.7%上升到76.5%。四是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累计投入搬迁扶贫资金8768万元,对20个村1096户4499人实施了整体搬迁。投资3.33亿元,新建村村通公路1003公里,铺设通组入户道路680公里,发展户用沼气32145座,解决安全饮水18.99万人,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0万亩。截至2007年底,全县所有行政村实现了通电、通公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的村庄达到了211个,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 二、我县农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当前我县农业发展水平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虽然国家近年来不断加大对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分析

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及趋势分析 武汉市农业局种植业(蔬菜处)处长王火明 一、概述 建设现代农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把“农业、农民、农村”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现代农业是当前国内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如何结合我国实际国情,理清和挖掘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农业的概念和内涵,明晰国内外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是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要求。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推进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亟需思考的问题。 二、现代农业的概念与内涵 当前,学术界关于现代农业的定义较多,有些从阶段论的角度来定义现代农业,认为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也另有观点认为现代农业是一种包含现代科技、管理等在内产业体系。笔者认为,阶段论和产业体系论分别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对现代农业进行解释的。 现代农业解释之一: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体上起始于19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农业迅速发展。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商品率等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农业发展成国民经济中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基础产业。 现代农业解释之二:卢良恕(原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认为我国现代农业一般可定义为,以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基础。重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根据国内外市场需要和WTO规则.建立起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运用现代工业装备、推行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农业综合体系。 现代农业解释之三:所谓现代农业,实质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水平、现代工业技术及其装备水平、现代管理技术及其管理水平、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及其加工水平、现代农产品流通技术及其营销水平为基础的产供销相结合的、贸工农一体化的高效率高效益科技创新产业。它既包涵有水平的综合生产能力,诸如有现代科技、现代装备、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等特征;又包涵有现代制度,诸如有现代管理、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标准化等特征的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产业体系。 现代农业解释之四: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科学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现代工业技术及其装备、现代管理理论及其实践、现代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为基础的.产供销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的,高效率与高效益相统一的新型农业。 三、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 从2004-2012年中共中央连续发了9个“一号文件”.这9个“一号文件”都有着自己的主题。 2004年的“一号文件”主题: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的收入,这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核心问题; 2005年的“一号文件”主题是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这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2006年的“一号文件”主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一个根本性任务; 2007年“一号文件”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建设现代农业放在首位.这

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推进“四个全面”的关键时期,也是农业转变发展 方式,加速现代农业发展的攻坚期。为明确“十三五”农业发展的目 标任务和方向重点,进一步夯实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根据 **市“十三五”规划编制要求,对接上级主管部门规划,制定《**市 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本规划期为2016-2020年。 一、现实背景 “十二五”以来,我市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旅游兴市、城市发展、产业支撑总体工作布局的突出位置,深入贯彻“一核一极三区三基地”总体部署,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大力发展优势特色效益农业、生态 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我市整体上已经迈过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保持了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建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在保持粮油生产稳定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中药材、生姜产业两个“**第一市”建设,倾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 园区,强力抓好城郊商品蔬菜生产,奋力推进特色水果向“一村一品”发展,曾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省粮食生产“丰收杯”奖,成功 争创**省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县,农业产业结构和经营效益明显提升。2015年,粮食总产万吨,油料总产万吨,种植中药材万亩,生姜万亩,建立城郊商品蔬菜基地万亩、场镇商品蔬菜基地万亩,发展“一 村一品”特色水果万亩;初步形成东北部低山区中药材、生姜基地, 东南部和西南部丘陵区优质粮油基地,中部浅丘区商品蔬菜和特色 水果基地三大板块;农产品品质不断提升,累计通过“三品一标”认 证种植业基地面积万亩。 ——新型主体快速成长。坚持走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道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 到2015年底,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达到家,其中省级重点家、**市级家,产值过亿元的家,农民专合社家,家庭农场拥有各类农业产业

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 郭红东 郑伟强 [摘要]当前我国有机农业在生产、市场和认证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食品消费选择,也提高了我国农业在世界上的竞争能力。但是,我国有机农业在发展过程仍然存在着政府支持力度不大、生产技术缺乏及生产组织方式落后等诸多问题,本文借鉴国外发展有机农业的经验,提出了推进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有机农业 生产 市场 认证 [中图分类号]F 3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470(2011)—11—0034(04)[作者]郭红东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浙江杭州 310058 郑伟强 硕士研究生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浙江杭州 310058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中国农业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与发展对策研究”(编号:10JJ D790018)的部分研究成果。 一、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我国有机农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在我国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态农业的发展对于有机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是对长期传统农业生产实践的一个新的替代,也是一种生态的、有机的演进,为有机农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国有机农业经历了研究探索阶段、奠定基础阶段和规范化快速发展阶段,现已成为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 1.有机农业生产发展情况 根据我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有机和有机转换产品已有约50大类,400~500个品种,包括蔬菜、豆类、杂粮、水产品、野生采集产品,截止2007年底,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企业750家,产品实物总量195.5万吨,认证面积246.9万公顷,其中种植面积12.6万公顷,放牧面积60万公顷,水域面积24.9万公顷,野生采集面积 149.4万公顷。未来十年,我国有机农业生产面积以及产品生产年均增长20%~30%,在农产品生产面积中占有1~1.5%的份额,达到1800~2300万亩。国际有机运动联盟(IFOAM )和有机农业研究所(FiBL )2011年2月发布了《T he Wo rld of Organic Ag ricult ure -St at ist ics and Emerg ing T rends 2011》。该报告显示,截止2009年,世界现有有机农田3720万公顷,约占世界农业用地总量的0.85%。其中,中国的有机农田面积为185万公顷,占到中国 农业土地面积的0.34%(见表1)。〔1〕 我国有机农产品 主要有两大生产区:一是我国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和辽宁。生产和出口的产品主要包括:谷物、豆类、葵花籽等。二是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鲁、苏、京、沪、浙、闽地区主要向国内市场供应和向日本出口有机蔬菜。浙、赣、闽地区是有机茶叶的主要产地。有机加工产品主要集中 在京、沪、浙、鲁和苏等省区。 〔2〕?产业结构研究? 农村经济 2011期第11期

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支农的重点。笔者结合河南省泌阳县现代农业发展实践,通过分析近年来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就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个人浅见。 一、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泌阳县的实践看,现代农业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产业发展缺乏整体规划。不少产业项目仍停留在指标数字上,没有细化实施方案,有些产业发展目标缺乏前瞻性。 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龙头企业少,带动力不强。大部分产业没有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无公害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发展较为滞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处于初始阶段,缺乏政府的有力引导和支持,缺乏领军人物,没有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三是农村务农劳动力素质偏低。年轻力壮的人一般外出打工,在家搞产业的多是老人和妇女。在这个群体中,懂技术、善经营、有文化的人不多,整体素质偏低。 四是投入严重不足。由于农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农民实际上成为农村投资的主体。但农民收入水平较低,一般

是小规模分散经营,资本积累少,扩大再生产能力十分有限。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力度不够。加上县级财力紧张,没有资金大量投向农业。 五是农业科研水平较低。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相脱节,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严重不足,科技对现代农业支撑力度不够。基层虽有农业技术方面的机构,但推广体制不活、手段落后、知识老化,影响了现有技术的推广普及和潜在效益的发挥。 二、财政支持现代农业问题分析 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折射了财政支农措施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还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 ――财政支农投入相对偏少,基础产业难以做大做强。农业规模小、效益低,没有规模和效益优势,而财政支农投入政策强调规模,扶优扶强,致使一些困难县难以争取到上级财政的支持。 ――财政支持偏重农田水利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忽视其它软件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多年来,财政支持一般局限在农田水利、农村清洁能源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对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农业市场体系、服务体系、执法体系、检验检测体系等方面的建设支持不够。由于农村现代物流体系没有建立,服务水平低,标准化生产难以推广,品牌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难以加强,致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低,难以

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我县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业农村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农区畜牧业、林果业、特色产业在大农业和人均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过低,南部山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方式落后,尤其是传统畜牧业仍然占主导地位。二是农民的传统农业的生产观念和生产模式根深蒂固,习惯于小而全、多而杂和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机械化水平较低。三是农业科技支撑能力薄弱,农业科技人员数量少,服务机制僵化,科技服务水平不高,良种程度、单产水平还明显低于周边团场,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困难;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农村缺乏能够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四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不大,产业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有些产业还没有龙头企业带动。工业反哺农业和带动产业发展的能力弱,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十分紧密,多数合作经济组织运作不规范,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牵引作用发挥不充分。五是以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管养滞后,农业抗风险机制不健全,致使农业抗御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能力较差,农业生产盲目性、短期性、脆弱性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六是土地流转机制建设滞后,土地难以向优势产业和大户集中,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规模集约发展。七是农产品营销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外销平台建设滞后,农产品品牌意识不

强,市场竞争力弱。 二、加快推进农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一是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和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实施沃土工程,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突出灌区配套建设、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结合项目建设,引导和鼓励农民通过“一事一议”,搞好投入资金少、建设周期短、见效受益快的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的抗灾防灾能力。二是抓好农村道路建设。积极争取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充分调动农民修路积极性,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切实改善农业农村生产公路交通条件,加快农村商贸流通。三是积极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加速推进乡村清洁工程,推广普及沼气等洁净能源,搞好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的综合治理和转化利用。四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生态公益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有效保护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防止水土质量退化恶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突出经营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一是建设特色基地,夯实产业基础。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围绕棉花、番茄、辣椒、无公害蔬菜、设施农业、经济林果等农业特色产业,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沿国道经济区主要依托区位交通优势,扩大番茄、辣椒、蔬菜、林果种植,大力发展牛羊育肥、奶牛养殖业;老沙湾经济区主要依托水土光热资源,着力建设棉花生产、加工、转化基地;

(完整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第一讲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第一部分农业发展的阶段分析 一、原始农业阶段 1、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生 动机:环境变化引起新的食物来源的需要 产生:驯化野生动植物 标志:“神农氏”的出现(约6000年前) 过程:黄河流域的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仰韶文化,长江下游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 2、原始耕作技术 刀耕火种,使用的工具主要有石刀、石斧之类,这些都是用来砍伐树木。 3、原始动物的驯养 (1)由于狩猎的需要,最先驯养的动物可能是狗。(2)到四、五千年前,家畜饲养进一步发展,狗、猪、牛、羊的数量增加。(3)新石器时代晚期,马和鸡在成了饲养的家畜、家禽,后世所称的“六畜”此时都已被人们驯养了。(4)种植业和养殖业开始发展。 二、传统农业阶段 (1)产生:奴隶制后期至蒸汽机发明之前时期。 (2)内涵:在生产过程中以精耕细作、农牧结合、利用自然环

境条件进行生产经营;不使用合成农用化学物资,充分利用有机肥进行地力培肥,保持土壤良好的结构性和耕性,延长土壤的使用寿命;采用农业和人工措施,如多种种植、增加天敌、人工捕捉、合理倒茬和换茬、筛选和种植抗病品种等措施,进行病虫草害防治,逐步地形成了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农业耕作体系。 (3)特点: 1、铁制农具和畜力的广泛使用。 2、畜牧业出现以放牧或游牧为主的生产方式。 3、经济形式以自给自足、生产规模小的自然经济为主体。 三、石油农业发展阶段 “石油农业”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现代化模式。这一模式之所以被称为“石油农业”,是因为它大量地使用以石油产品为动力的农业机械,大量使用以石油制品为原料的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 特点:追求产量,不计成本和环境破坏。 后果: 1、破坏土壤,加速水土流失。美国每年流失的土壤高达31亿吨,由土壤流失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每年超过400亿美元。 2、化肥农药造成环境污染。美国31个州存在化肥污染地下水的问题,农村钦用水中63%被农药污染。 3、单一作物种植减少了遗传的多样性。单一作物种植造成了农业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减退,病虫害加重。

我国创意农业发展的现状-思路及对策研究

我国创意农业发展的现状\思路及对策研究 摘要:创意农业作为借助创意产业的发展理念,将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与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资源高度融合,对农业生产经营的形式、过程、方法、产品等进行的构思设计,是提升农业产业增加值的一种新型业态。创意农业颠覆了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对催生农村商贸服务业、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统筹城乡经济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创意农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必须加快推进特色化、产业化和品牌化,着力解决资金、人才、技术、市场四个难题,推动创意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创意农业;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1)06—0080—03 创意农业是指借助创意产业的发展理念,将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与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资源高度融合,对农业生产经营的形式、过程、方法、产品等进行构思设计,以提升农业产业增加值的一种新型业态。我国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发展创意农业具有特殊优势,而且意义重大,它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也是拉动内需的新引擎。 一、我国创意农业发展的现状 (一)基本情况 我国创意农业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引领新型消费潮流的创意产品层出不穷。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也趋于多样化和优质化,这就为“新、奇、特”的创意农产品提供了市场空间。与传统农产品追求高产量不同,创意农产品更注重高品质、高附加值。当前我国农产品的创意主要是利用生物科学技术改变农产品的外观、口味、用途等,增加农产品的艺术含量,满足消费者味觉、视觉、嗅觉等多方面的需求。(1)改变外观,这是创意农产品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包括色彩、大小、形状等的改变,如种植五彩辣椒、贴字贴图苹果、迷你南瓜、方形西瓜、足球葫芦等。(2)转化用途,赋予农产品更多、更奇妙的功能,如用谷物、豆类制作的画和饰品以及观食两用的盆景蔬菜和盆景水果。(3)变废为宝,是将农业生产生活废弃物充分利用,加工制作成工艺品,如麦秸画、蛋壳和果核雕刻等。 2.融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创意旅游蓬勃发展。创意旅游是目前国内创意农业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主要集中在接近目标市场的都市郊区。经营者通过整合城市现代要素和农村特色资源,开发经营参与性、互动性较强的项目,不断拓展农业功能。(1)观光采摘。这是创意农业旅游较为常见的形式。主要是以园区为依托,大规模种植创意水果、蔬菜、花卉,供游客欣赏、游玩、采摘品尝。如上海嘉定马陆葡萄主题公园、郑州丰乐百万葵园等。(2)休闲体验。一种是农耕体验型,由经营者将土地分割成小块,供市民租种,从中

中国农业未来发展九大趋势

中国农业未来发展九大趋势 当前,中国农业已迈入新的发展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也已经到来。想做什么就去做,农业这个大市场包容性很强,但是误闯误撞的结果一定是失败。只有把握好了未来趋势,才有可能创业成功!日前,有关专家预测,中国农业未来 发展主要是以下九大趋势: ◎规模化农业 一直以来,我国农业生产以小农经营为主,生产规模比较小,效率比较低, 成本却很高。未来,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规模化趋势也将加强。中 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张子雨表示:农业生产转型升级,就需要经营主体,生产方式从量变走向质变。而农村土地流转则给农业带来了新的活力。未来,农业的适度规模化经营将会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 ◎新型农业主体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相对于传统的小规模、自给半自给农户家庭经营提出的。通常指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和新农人等。据相关 数据表明,截至目前,我国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主体数量已经超 过270 万家。专家认为,不同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发展实践中承担的角色和作用各不相同,各主体间专业分工的深化,有助于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作为被国家大力扶持的对象和中国农业的中坚力量,未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领作用必将增强。 ◎互联网 +农业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面临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生产成本“地板”抬升、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剧等新挑战。为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互联网 +农业”被提上发展日程。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升农业生产、 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方式、销售方式的转变,以此来实现农产品 的生产和销售。未来,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普及,互联网在农业领域的运用将会显 得更加宽泛,互联网 +农业将取得显著成绩。 ◎高科技农业 科技对现代农业的推动力量非常明显。未来,农业发展应是高度的自动化和 精确化。全环控植物工厂,自动空气循环系统、半自动采收系统、农业机器人、农 业无人机等都是高科技农业的产物。今后一、二十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 济的不断发展,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会不断向农业科技领域渗 透和融合。最后分子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数字农业技术、节水农业技术、食品 加工技术、航天育种技术等农业高技术体系将会大肆兴起。 ◎农产品加工

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及举措研究

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及举措研究 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及重要举措研究 一、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重庆市现代农业发展站在新的起点。一是现代农业理念深入人心。中央连续5年以1号文件部署“三农”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加快建立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始终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大城市带大农村的优势,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农业农村领域出现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二是支农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促进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发展的惠农政策,提前免除“农业税”,将公共财政向农业农村延展、扶农资金向优势产业倾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激励、调控、支持和促进政策体系,始终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直辖以来,市级财政对“三农”投入年均增长24.3%,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农业健康发展。三是农业发展方式积极转变。现代生产要素加速引进,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到45%,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14%。农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建成优质农产品商品基地1315万亩,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37家,主要农产品商品率达60%,粮油优质率达50.8%。外向型农业快速发展,与全国和世界农业关联度显著提高。四是现代农业基础初步奠定。过去5年,农村经济总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2%、6.9%,2007年分别达1391 亿元、3509元。农业增加值303.1亿元,农林牧渔业结构调整为 53.6,4.8,38.1,3.5,粮经结构调整为72.9,27.1,从事一、二、三产业农村劳动力比调整为59,15,26,粮食、肉类、蔬菜产量分别为1088万吨、159.3万吨、855.3万吨,人均占有量增加到343公斤、50.2公斤、270公斤,其他农,畜、水,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建成中型水库17座,开县鲤鱼塘水库和“泽渝”一期15座中型水库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