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某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某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某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某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设计

一、工程概况

本水库是该流域水利水电建设规划中的主体工程之一。坝址位于某乡上游3km处,控

制流域面积317km2,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11.1m3/s,年径流总量3.500击。本工程是一座兼有防洪、灌溉、发电、水产养殖效益的综合开发的水利枢纽工程。b5E2RGbCAP

工程总库容为1.6X 108m,正常高水位130.0m,死水位112.0m,设计洪水位130.74m, 校核洪水位132.4m,水库有效库容达1.0 X 108m,为年调节性水库。p1EanqFDPw

该工程拦河坝的坝型为砼重力坝,电站布置在河床右侧的非溢流坝段的后面,为坝后式布置,坝顶全长315m 坝顶高程135m其中左非溢流坝坝段长度为100m溢流坝段长度为48m右非溢流坝段长度167m溢流坝段布置在河床中部偏左岸,设有3孔6m X 12m的弧形

工作闸门,堰顶高程124m坝底最大宽度为54m消能方式为挑流消能,在坝后式厂房处,非溢流坝段的最大底度为46.6m,厂房最大宽度为13.7m,厂坝联结段为4m。DXDiTa9E3d

电站装机容量为2X 3200KW引水压力钢管设在非溢流坝段内,进水口底板高程为

95.0m,管径1.75m,采用单机供水的布置方式。水轮机安装高程85.0m,设计工作水头

36.0m,最大工作水头45.0m,最小工作水头27.0m。RTCrpUDGiT

工程枢纽处地形及工程布置见图1。

二、基本资料

1.工程水文资料

该水库库容在1X 108m以上,主坝工程为二级建筑物,坝址设计洪水过程线,是根据上游3km处水文观测站实测某年最大一次洪水典型加以修正,以洪峰、洪量控制进行放大而得。现将各设计频率洪水过程线、施工设计洪水等水文资料列于表1?表5。5PCzVD7HxA

表1 坝址设计洪水过程线单位:m3/s

表3 水文站实测历年月平均流量单位:m/s

2.坝址地形地质条件

(1)左岸:地形自然坡度为1: 1.5~2.0,覆盖层2~3m,全风化带厚3~5m,强风化加

弱风化带厚5m,微风化厚4m。jLBHrnAlLg

(2)河床:岩面较平整。冲积沙砾层厚约0~1.5m,弱风化层厚1m左右,微风化层厚3~6m。河床纵剖面地形中,迎水面坝踵处岩面高程约在86m左右,背水面坝趾处岩面高程约在83.5m左右。距坝趾下游15m处有一深潭。高程约81m,整个河床皆为微、弱风化的花岗岩组成,致密坚硬,强度高,抗冲能力强。XHAQX74J0X

(3)左岸:地形自然坡度为1:2左右,覆盖层4~6m,全风化带厚6~8m,强风化带厚2~4m,弱风化带厚2~4m,微风化厚1~12m。LDAYtRyKfE

(4)坝基开挖:强风化层要全部挖除。坝基的开挖范围应与建筑物的底部轮廓尺寸相适应,开挖的深度按坝底应力和坝基强度而定。Zzz6ZB2Ltk

(5)坝后式厂房基础:厂房设于坝后靠右岸的河床处,设计最低开挖高程为79~83m 之间,全部处于微风化新鲜基岩内。dvzfvkwMI1

3.主要施工条件

(1)对外交通:目前已有两条三级公路分别从两岸经过坝首和坝区。

(2)施工电源:目前已有35KV输电线路有县城架至G镇,距坝址仅3km,施工用电可利用本县电网中的水电,电源充足,质量可靠。rqyn14ZNXI

(3)主要建筑材料:本枢纽主坝为砼重力坝,坝体砼所需的卵石,在坝址上下游1~2km均可开采,河砂在距坝址10km处的下游采集。库内盛产竹木,自给有余。仅水泥、钢筋、机电设备等需要外购。EmxvxOtOco

5.施工年限

本工程主体部分的大坝和电站厂房,施工工期为两年左右,准备工程在第一施工年度的4~7月份完成,水库在第三施工年度的汛后开始蓄水,并在10月1日并网发电。SixE2yXPq5

三、施工导流设计过程

(一)施工导流设计标准选择

1?施工导流建筑物级别的选定

本工程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以及本工程的级别

和围堰工程规模,选定施工导流建筑物为W级。6ewMyirQFL

2.施工导流设计洪水标准的选择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以及导流建筑物的级别,

选定导流建筑物的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P=5%)。kavU42VRUs

(二)施工导流时段选择

根据本工程的特征条件采用分段围堰法导流,中后期用临时底孔泄流来修建混凝土坝。划分为三个时段:第一时段,河水由束窄河床通过,进行第一期基坑内施工;第二时段,河水由导流底孔下泄,进行第二期基坑内施工;第三时段,坝体全面升高,可先由导流底孔下泄河水,底孔封堵以后,则河水由永久泄水建筑物下泄,也可部分或完全拦蓄在水库中,直到工程完建。y6v3ALoS89

(三)施工导流设计流量及坝址处河床水位的选择

根据导流设计洪水标准和围堰施工分期,选定施工导流设计流量为Q=235m3/s。根据坝

址水位一流量关系曲线,采用内插法得到Q=235m3/s时的水位为86.09m,由于观测点距坝址有300m远,考虑到坡降,选择坝址处水位为86.39m。M2ub6vSTnP

(四)施工导流方案的选择

根据枢纽的自然条件及坝体的结构特点及工程的导流施工标准,选择采用分段围堰法施工,分为两段两期。第一期先围左岸,包括左岸非溢流坝段和溢流坝段,进行一期基坑内施工;第二期围河床右岸部分,包括右非溢流坝段(含厂房坝段),进行二期基坑内施工。本工程所在地,河流流量小,河床滩地宽,两岸坡度缓,采用两段两期的施工导流方式完全可以满足要求。0YujCfmUCw

(五)第一期导流设计

1.河床水面宽度及束窄度

河床水面宽度由图2所示确定为64m,束窄度取K=60%。

纵向围堰轴线

左岸I

图2单位(m)

2.水利计算

束窄度取K=60%,抗冲流速亠

(1)一期束窄段河床过流能力设计

(2)过水断面为梯形:假设边坡为1:1, = , 亠I ,出口处渠底高程83.5m

假定水深为2.5m

则:_____ ________ ■

2

1右岸

则过水断面面积:

假定水深为2.48m时, 束窄段河床平均流速:

(3)束窄河床段上游水位壅高:

(4)上、下游一期横向围堰堰顶高程:

3.纵向围堰长度的拟定及围堰轴线布置

根据施工要求及场地条件,拟定纵向围堰长度为150 m。纵向围堰轴线位置在河床中部

偏右岸约29m处,如图2。eUts8ZQVRd

4.围堰断面设计

(1)纵向围堰断面构造及尺寸

图3单位:mm

围堰主体采用块石、砂砾土料堆石体,防渗层为粘土斜墙,在粘土斜墙迎水位采用浆砌石护面。

(2)上、下游横向围堰断面尺寸

①上游横向围堰断面构造及尺寸

图4单位:mm

堆石体采用块石、砂砾土石料堆砌,防渗层为粘土斜墙,防冲采用浆砌石护面

②下游横向围堰断面构造及尺寸

L)

(m)

断面尺寸

(m x m)

-

:m2

)

id

(m)

1?

(m) (m

)

回三(m)

三J

(m)

(

m n3/ S)

Zl

3 (m /S)

图5单位:mm

5.围堰工程量的估算上游横向围堰长度:36m

下游横向围堰长度:68m

纵向围堰方量:长150m

(六)第二期导流水力计算本工程二期采用底孔导流,为了确保泄流能力,拟定采用2个底孔。1?底孔的布置及断面尺寸的选择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规范选定:底孔布置在主河床的溢流坝段中,底孔底板距基岩面的距离为

2m。底孔进口高程选定84.0m,出口高程83.9m,底孔全长57m。sQsAEjkW5T

由水利学原理,判定底孔出流为有压自由出流。其泄流能力计算公式为:,式中,(D为引化直径)。底孔进水口水头损失系数为

二],闸门槽水头损失二),沿程水头损失

时,出口处下游水位高程为86.39m,糙率取匚GMslasNXkA

1価

则底孔泄流量曲线如图6 (两个底孔)

图6底孔泄流能力曲线图

考虑到施工强度及防洪要求,选定采用两个 3 X 4.5的导流底孔。这样既可以满足施工

期间导流的要求,又适当减小混凝土的浇筑强度。TlrRGchYzg

2.二期导流水力计算

(1)上游水位壅高值

(2)上下游堰顶高程

■= ~■

■-- ----- ■

3.二期纵向围堰的上、下纵段长度及围堰的轴线平面布置

根据施工布置要求,定出纵向围堰上纵段长54m。纵向围堰下纵段主要靠一期工程时在

溢流坝段右边导墙来承担,右导墙长38m,再在右导墙上接24m的土石围堰。7EqZcWLZNx 纵向围堰上纵段轴线布置在一期纵向围堰轴线左边14m处,纵向围堰下纵段轴线布置与右导墙轴线重合。

4.围堰断面的结构及尺寸

(1)纵向围堰上纵段剖面

图7 单位(mm)

结构材料与一期一致。

(2)纵向围堰下纵段剖

结构材料与一期一致。

(3)上游横向围堰剖面

二期上游横向围堰采用钢筋石笼护面,粘土斜墙铺盖防渗,围堰长62m (4)下游横向围堰剖面

3.X

图10 单位(mm)

二期下游横向围堰结构材料与一期下游围堰相同,围堰长28m

5.围堰工程量计算

纵向围堰上纵段:

纵向围堰上纵段:

上游横向围堰:

下游横向围堰:

二期围堰总方量:

四、截流设计

1.截流时间的选择

根据表3的水文资料及工程施工条件的要求,选定截流时间在第二施工年度的9月初此时河流水量逐渐变小,进入枯水期。lzq7IGfO2E

2.截流流量的确定

根据表3的水文资料,选取9月份的流量作多年经验频率曲线。

根据表7数据绘制经验频率曲线

重力坝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措施

重力坝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措施 右岸重力坝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1.概述 香河水库拦水坝从左至右分为1#、2#、3#、4#、5#、6#坝段,布置在板老河床岸坡及台地上,沿坝轴方向总长94.0m,最低建基面高程448.0m。 根据施工进度安排要求在20xx年5月12日前完成EL76.0m 以下砼浇筑,20xx年9月12日完成重力坝混凝土浇筑施工。在重力坝上游侧布置一台DMQ540/30低架门机(1#门机)负责重力坝段混凝土施工,混凝土采用砼搅拌车从左岸拌和楼经迁江大桥运抵1#门机接料平台,经1#门机吊3m卧罐入仓。 重力坝凝土施工见附图《重力坝混凝土施工布置及分层分块图》。 2.施工布置 2.1施工道路布置 根据业主提供的场内交通条件,利用开挖出渣道路并作适当改建,本标混凝土施工主要运输线路如下: 左岸混凝土拌和系统→左岸对外公路→迁江大桥、迁江镇→右岸对外公路→右岸上坝公路→上游出渣路→ 1#门机取料平台,运距约4000m:主要为右岸重力坝段供料。 2.2施工机械布置

在重力坝段上游布置1台型号为MQ540/30型的低架门机,编号为1#门机,1#门机平行坝轴线布置,运行中心线桩号为上 0+011.50m,行走范围:0+016.00~0+056.00,安装高程 EL80.0m,起重臂杆变幅18.00m~37.00m,能控制整个重力坝。 1#门机于20xx年3月25日安装完成,安装前先用石渣填筑一个安装平台,采用50t汽车吊进行安装。1#门机负责浇筑重力坝全部混凝土18879m,20xx年9月12日完成重力坝混凝土浇筑后,采用汽车吊将1#门机拆除。 3 3 3.混凝土施工程序及施工方法 3.1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配合比试验原材料检验工作面清碴、冲洗立模前测量放样基底清理下一仓混凝土验基测量放样单元工程施工准备工作钢模、木模准备模板安装钢筋制作钢筋定位安装钢筋、模板调整止水片、预埋件加工止水片、预埋件安装和观测仪器埋设混凝土生产检查验收不合格混凝土运输与入仓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质量检验过程检验养护、拆模资料整理单元工程完工验收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 (1)施工准备工作 1)钢模、木模准备 根据混凝土结构物的特点及施工单位的材料、设备和工艺条件,在本工程的混凝土施工中宜优先采用钢模板。对大面积的表

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水库就是该流域水利水电建设规划中得主体工程之一。坝址位于某乡上游3km处,控制流域面积317km2,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11.1m3/s,年径流总量3、5×108m3。本工程就是一座兼有防洪、灌溉、发电、水产养殖效益得综合开发得水利枢纽工程。 工程总库容为1、6×108m3,正常高水位130.0m,死水位112.0m,设计洪水位130.74m,校核洪水位132.4m,水库有效库容达1、0×108m3,为年调节性水库。 该工程拦河坝得坝型为砼重力坝,电站布置在河床右侧得非溢流坝段得后面,为坝后式布置,坝顶全长315m,坝顶高程135m,其中左非溢流坝坝段长度为100m,溢流坝段长度为48m,右非溢流坝段长度167m,溢流坝段布置在河床中部偏左岸,设有3孔6m×12m得弧形工作闸门,堰顶高程124m,坝底最大宽度为54m,消能方式为挑流消能,在坝后式厂房处,非溢流坝段得最大底度为46.6m,厂房最大宽度为13.7m,厂坝联结段为4m。 电站装机容量为2×3200KW。引水压力钢管设在非溢流坝段内,进水口底板高程为95.0m,管径1.75m,采用单机供水得布置方式。水轮机安装高程85.0m,设计工作水头36.0m,最大工作水头45.0m,最小工作水头27.0m。 工程枢纽处地形及工程布置见图1。 二、基本资料 1、工程水文资料 该水库库容在1×108m3以上,主坝工程为二级建筑物,坝址设计洪水过程线,就是根据上游3km处水文观测站实测某年最大一次洪水典型加以修正,以洪峰、洪量控制进行放大而得。现将各设计频率洪水过程线、施工设计洪水等水文资料列于表1~表5。 3 3 单

交通导流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案审核表工程名称:xxxxxxxxxxx 工程类型:施工组织设计口专项施工案√

xxxxxxxx改造工程交通疏导施工案

交通疏导施工案 审批:职务(职称):审核:职务(职称):编制:职务(职称):

交通导流施工案 市区施工围挡指为了将建设施工现场与外部环境隔离开来,使施工现场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所采取的措施,包括采用各种砌体材料砌筑的围墙、采用各种成型板材构成的维护体等。 现场围挡文明施工: 1.建设工程工地四应按规定设置连续、密闭的围栏;在市区主要路段和市容景观道路的围栏高度 2.2m。 2.围挡使用的材料应保证围栏稳固、整洁、美观。市政工程项目工地,可按工程进度分段设置围栏或按规定使用统一的连续性护栏设施。施工单位不得在工地围栏外堆放建筑材料、垃圾和工程渣土。在

经批准临时占用的区域,应格按批准的占地围和使用性质存放、堆卸建筑材料或机具设备。 3.在有条件的地段时,四围墙、宿舍外墙等地,必须挂、书写反映企业精神、时代风貌的醒目宣传标语。 xxx沿线交通道路比较繁忙,施工中首先需要解决交通疏导问题。如保证施工期间的交通畅通,做好交通疏导工作,是本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落实解决的一个面。而交通畅通与否,主要依赖可行的交通疏导案,行车是否有序,管理是否到位。 我公司将根据实际路况,采取相应的交通疏导案。xxx路改造工程采取半封闭施工。同时配合当地交警部门,做好交通组织及交通疏导工作。 本案主要依据2017年施工计划,从起点到xxxx路段施工的现场交通状况及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进度等有关资料进行编写,并按期提交交警部门及有关单位审核批准。 一、编制原则 1、运用科学的管理原则,杜绝在本工地发生任交通事故,交通堵塞降到最低点。 2、强化综合协调与管理,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机械设备、保质保量,缩短工期,尽快开放交通是本组织的思想考虑。 3、高质量视安全管理,积极采取有针对性措施,保证施工安全,实现文明施工。

混凝土拦挡坝的施工方案

杭徽高速公路颊口至白果段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工程进展汇报材料 一、 二、工程量 1、基槽开挖土石方概算量:23000m3 2、C20砼概算量:6300 m3 3、M10水泥砂浆抹面:4600m2 4、M10浆砌块石排设施:2000m3 5、施工便道: 600m 3、坝高: 9m-12m之间; 3、有效坝高: 5m-8m之间; 4、模板工程概算量为: 3300 m2; 5、脚手架工程概算量为: 5000 m2; 三、管理人员及用工配置 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人员配备情况

四、投入施工机械 主要设备一览表

五、计划工期及工期安排: 3

4

六、施工布置 1、首先需完成“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场地平整; 2、拌合场地布置:拌合场地选在K107+450处土路肩外侧,C20砼全部采用自拌; 3、本工程现场设立现场指挥用房,并在便道进口和出口处各设2个看守点或工具房,生活服务用房设在项目部处。 七、施工方法 本拦挡坝采用平行流水、分坝施工法;按此法在施工过程中及调整施工时间,使其与进度相稳合;砼采用80型的混凝土泵输送,输送砼泵管两处共长600m(K107+500处250米,K107+230处350米),泵管采用钢管搭架做水平支撑和固定。 八、施工技术要求 (一)、测量控制 1、为了达到测量精度要求,为本项目配置了:全站仪一台、水准仪一台、50m钢卷尺一把、5m小卷尺3把、垂球两个。 2、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坐标系并委托专业测量单位对坝体位置进行坐标定位。 3、基槽开挖前对基槽进行开挖宽度测量放样,每挖1m 深时进行复测一次;直到基底设计标高为此。

TL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网络教育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TL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学习中心:奥鹏远程教育 层次:专科起点本科 专业:水利水电工程

内容摘要 重力坝是一种古老而迄今应用很广的坝型,因主要依靠自重维持稳定而得名。重力坝的断面基本呈三角形,筑坝材料为混凝土或浆砌石。在中国的坝工建设中,混凝土重力坝也占有较大的比重。 本次设计为TL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设计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基本资料的分析、坝型选择和枢纽布置。设计的主要内容首先是进行坝体的设计,进行坝型选择,设计采用混凝土重力坝方案,设计内容包括挡水坝段的设计,溢流坝段的设计,底孔坝段的设计等。然后是细节构造与坝基处理,有坝基清理、坝基加固、坝基防渗及坝基排水设计、断层处理等。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重力坝;剖面设计;荷载计算;应力分析 目录

引言1 1 设计资料2 1.1 某重力坝基本资料2 1.1.1 流域概况2 1.1.2 地形地质2 1.1.3 建筑材料2 1.1.4 水文条件2 1.1.5 气象条件3 1.2 某重力坝工程综合说明3 2 坝型及坝址选择5 2.1 坝型选择5 2.2 坝址选择5 3 挡水建筑物设计7 3.1 非溢流坝剖面设计7 3.1.1 坝顶高程的拟定7 3.1.2 坝顶宽度的拟定9 3.1.3 坝坡的拟定9 3.1.4 上、下游起坡点位置的确定9 3.2 荷载计算及组合9 3.2.1 自重10 3.2.2 静水压力10 3.2.3 扬压力10 3.2.4 泥沙压力11 3.2.5 浪压力11 3.2.6 荷载组合12 3.2.7.荷载计算成果14 3.3 抗滑稳定分析20 3.4 应力分析21

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水库是该流域水利水电建设规划中的主体工程之一。坝址位于某乡上游3km处,控制流域面积317km2,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11.1m3/s,年径流总量3.5×108m3。本工程是一座兼有防洪、灌溉、发电、水产养殖效益的综合开发的水利枢纽工程。 工程总库容为1.6×108m3,正常高水位130.0m,死水位112.0m,设计洪水位130.74m,校核洪水位132.4m,水库有效库容达1.0×108m3,为年调节性水库。 该工程拦河坝的坝型为砼重力坝,电站布置在河床右侧的非溢流坝段的后面,为坝后式布置,坝顶全长315m,坝顶高程135m,其中左非溢流坝坝段长度为100m,溢流坝段长度为48m,右非溢流坝段长度167m,溢流坝段布置在河床中部偏左岸,设有3孔6m×12m的弧形工作闸门,堰顶高程124m,坝底最大宽度为54m,消能方式为挑流消能,在坝后式厂房处,非溢流坝段的最大底度为46.6m,厂房最大宽度为13.7m,厂坝联结段为4m。 电站装机容量为2×3200KW。引水压力钢管设在非溢流坝段,进水口底板高程为95.0m,管径1.75m,采用单机供水的布置方式。水轮机安装高程85.0m,设计工作水头36.0m,最大工作水头45.0m,最小工作水头27.0m。 工程枢纽处地形及工程布置见图1。 二、基本资料 1.工程水文资料 该水库库容在1×108m3以上,主坝工程为二级建筑物,坝址设计洪水过程线,是根据上游3km处水文观测站实测某年最大一次洪水典型加以修正,以洪峰、洪量控制进行放大而得。现将各设计频率洪水过程线、施工设计洪水等水文资料列于表1~表5。 3 3 3

导流洞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一章施工总说明 1.1 工程概况 **水库工程位于重庆市*县境内,地处长江三峡区段小流域的二级支流桃溪河上游,坝址至*县县城47Km,距重庆市的公路里程为 350Km。**水库是以农业灌溉和城镇供水为主,兼有发电效益,并为妥 善安置三峡水库移民提供有利条件的综合利用工程,水库正常蓄水 位450.00m,总库容为1.042亿m3,属多年调节水库。 工程规模为Ⅱ等大(2)型,分枢纽和灌区两大部分,枢纽由面板堆石坝、溢洪道、排砂放空洞、引水道和装机6MW的坝后电站组成; 灌区由1条总干渠、2条分干渠、6条支渠和装机9MW的跌水电站组 成。 主洞由上游进口段、洞身段、下游出口段等组成,导流洞全长702.119m,其中进口段34.094m,洞身段652.180m,出口段16.206m, 导流洞断面为城门洞型,洞身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衬砌厚度30~ 50cm,衬砌后的过流断面为3m×4m(宽×高)。导流洞进口底板高程 为361.00m,出口底板高程350.00m。 1.2 水文气象及地形地质 1.2.1 水文气象 (1)水文 坝址控制流域面积235.8km2,坝址多年平均流量5.28m3/s,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66亿m3;经历史调查推测坝址最大洪峰流量为 1480m3/s,每年4~10月为汛期,11月~次年3月为枯水季节,主汛期 为6~8月份。 (2)气象 多年平均降雨量:1404.9mm 多年平均气温:18.6℃

极端最低气温:-4.5℃ 极端最高气温:42.0℃ 多年平均蒸发量:1141.3mm 实测最大风速:24m/s 多年平均风速:0.8m/s 多年平均雨日见表1-1. 1.2.2 地形、地质条件 **水库工程坝址位于桃溪河的小河滩,该处河道呈“S”形,河谷呈不对称“V”型横向谷,两岸山体完整、雄伟,岸坡左陡右缓,左岸 呈一陡岩状,坡角为60°~70°,右岸地形稍缓,坡角为30°~50°, 部分地段分布有残、坡积物及崩积物,河谷宽约50m,常水位355~ 362m,水面宽10~20m。河床覆盖层漂卵砾石夹砂层度0~3m。 坝址范围内出露地层为侏罗系中统千佛岩组第七岩性段,地基岩石为砂岩、粉砂岩及泥质岩、夹页岩。河床部位强风化层厚0~ 5.00m,弱风化层厚2.00~13.00m;左岸强风化层厚0~17.35m,弱风 化层厚 2.00~63.00m;右岸强风化层厚0~13.00m,弱风化层厚 2.00~34.00m。坝址区断层发育程度较低,已查明的6条断层中,F3、 F4规模稍大,F1、F2、F5、F6规模均较小。地下水在高程450m以上埋 藏较深,在高程450m以下埋藏较浅。 坝区地震基本烈度属6度以下地区,建筑物不考虑地震设防。

重力坝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措施

.. 右岸重力坝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1.概述 香河水库拦水坝从左至右分为1#、2#、3#、4#、5#、6#坝段,布置在板老河床岸坡及台地上,沿坝轴方向总长 94.0m,最低建基面高程448.0m。 根据施工进度安排要求在2007年5月12日前完成 EL76.0m以下砼浇筑,2007年9月12日完成重力坝混凝土浇筑施工。在重力坝上游侧布置一台DMQ540/30低架门机(1#门机)负责重力坝段混凝土施工,混凝土采用砼搅拌车从左岸拌和楼经迁江大桥运抵1#门机接料平3卧罐入仓。1#门机吊3m台,经。重力坝凝土施工见附图《重力坝混凝土施工布置及分层分块图》施工布置2. 施工道路布置2.1利用开挖出渣道路并作适当改建,根据业主提供的场内交通条件,本标混凝土施工主要运输线路如下:迁江镇→右岸→左岸对外公路→迁江大桥、左岸混凝土拌和系统 门机取料平台,运距约 1#对外公路→右岸上坝公路→上游出渣路→ 4000m:主要为右岸重力坝段供料。 2.2施工机械布置编号为MQ540/30型的低架门机,在重力坝段上游布置1台型号为,门机平行坝轴线布置,运行中心线桩号为上

0+011.50m1#门机,1#,起重臂杆变幅EL80.0m+056.00,安装高程行走范围:0+016.00~0 能控制整个重力坝。~37.00m,18.00m日安装完成,安装前先用石渣填筑一个月25门机于2007年31#门机负责浇筑重力坝全部混1#安装 平台,采用50t汽车吊进行安装。3采用汽车12月日完成重力坝混凝土浇筑后,9200718879m凝土,年门机拆除。吊将1#资料word .. 3.混凝土施工程序及施工方法 3.1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下一仓混凝 验基测量放 基底清理 立模前测量放样 模板安钢模、木模准 、板钢筋定位安钢筋制备止水片、预埋件加止水片预埋件安装观测仪器埋 原材料检验工作面清碴、冲 不合配合比试检查验混凝土生 混凝土浇筑、振混凝土运输与入 过程质量检验过检养护、拆 资料整单元工程完工验 资料word ..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XXXXXX 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 XXX水库 混凝土重力坝枢纽设计 专业水工 层次专升本 姓名 学号

前言 关键词:重力坝剖面稳定应力细部构造地基处理 本次设计内容为河南南潘家口水利枢纽,坝型选择为混凝土重力坝,坝轴线选择和枢纽布置见1号图SG-01潘家口水库平面图所示。 整座重力坝共分53个坝段,主要有非溢流挡水坝段、溢流表孔坝段、溢流底孔坝段和电站厂房坝段。其中非溢流挡水坝段每坝段宽15米,分布于大坝两端;厂房坝段每段宽16米,布置在靠近右岸的主河床上,装机3台机组;底孔坝段每段宽22米,布置在厂房坝段左侧的主河床上;溢流坝段每段宽18米,布置在滦河主河床上。详见1号图SG-02下游立视图。 挡水坝段最大断面的底面高程为128米,坝顶高程为228米,防浪墙高1.2米,最大坝高为101.2m,属高坝类型。坝顶宽12米,最优断面的上游坝坡坡率为1:0.2,上游折坡点高程为181米,下游坝坡坡率为1:0.7,下游折坡点高程688.98英尺,详细情况参见1号图SG-03挡水坝剖面图。 溢流坝段最大断面的底面高程为126米,堰顶高程210米,溢流堰采用WES曲线设计,直线段坡率为1:0.7,反弧段半径取25.0米,鼻坎高程取159米,上游坝坡坡率取1:0.2,折坡点高程为181米,上游坝面与WES曲面用1/4椭圆相连,详细情况见1号图SG-02溢流堰标准横断面图所示。 本枢纽溢流堰采用挑流方式消能,挑角取250。止水采用两道紫铜中间加沥青井的形式。坝基防渗处理(主要依据上堵下排的原则),上游帷幕灌浆(两道),下游侧设置排水管。 以非溢流挡水坝段为计算选择断面,进行了抗滑稳定分析和应力分析,分别采用抗剪断计算法和材料力学法计算法进行计算,最终验算满足抗滑稳定,上游坝踵没有出现拉应力,设计剖面合理可行。 本次设计只是部分结构物设计,考虑问题较单一,采用基础资料一般以书本为主,跟实际情况难免有出入,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8.9

导流洞基础处理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概述 1.1概述 拉西瓦水电站导流隧洞进口及洞身段工程总体地质条件良好,岩石以Ⅱ类和Ⅲ类围岩为主。根据设计要求,对II、Ⅲ类围岩采取混凝土衬砌方式,并要求对所有衬砌部位(含永久封堵段)进行灌浆处理。灌浆的范围包括导流洞出口段、闸室段、隧洞段、启闭机交通洞及1#施工支洞封堵段等,灌浆类别主要为混凝土回填灌浆、岩石固结灌浆、岩石高压固结灌浆以及永久排水孔等。 考虑到施工组织的合理性及确保导流洞施工工期,本次基础处理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将我局中标的拉西瓦水电站导流隧洞工程2#施工支洞以下游~1+298.118m洞身标段与导流洞出口标段结合起来,统一进行编制。 由我局中标承建的拉西瓦水电站导流隧洞工程2#施工支洞以下游~出口明渠段,总长846.31m,本标段地质条件良好,洞内固结灌浆主要集中在Ⅲ类围岩洞段和Ⅱ类围岩永久衬砌段。固结孔的设计参数为:孔径50mm、入岩4m、间排距3×3m,顶拱回填孔与固结孔结合布置,间排距3×3m,入岩0.3m,回填灌浆和固结灌浆的设计压力分别为0.2Mpa 和0.5 Mpa。另外,还在主洞封堵部位设了3排深孔高压固结灌浆。其参数为:孔径80mm、入岩7.0m、间排距3×3m,设计压力为1.0Mpa 隧洞内的排水孔主要布置在0+830.00~1+398.565 m间的顶拱部位。排水孔入岩4m, 孔径为50mm 。在有灌浆的部位,排水孔和灌浆孔间隔布置。 (1)导流隧洞出口段1+298.118m~1+517.364m,长219.246m,灌浆类别主要为混凝土回填灌浆、岩石固结灌浆以及永久排水孔。 (2)隧洞段 0+668.5m~1+298.118m,长629.618m,其中0+773 m~0+830m为封堵及永久衬砌段;1+028m~1+040m、1+202m~1+214m、1+298.118m~1+335m段为Ⅲ类围岩全断面衬砌段;1+335m~1+398.565m段为Ⅳ类围岩全断面衬砌段,灌浆类别主要为混凝土回填灌浆、岩石固结灌浆、岩石高压固结灌浆以及永久排水孔。 (3)启闭机室交通洞及1#施工支洞后期封堵。闸室交通洞总长为246m,衬砌部分在靠近闸室处,长为144m;施工支洞设计断面为9 m×7m,在靠导流洞侧进行封堵, 1#施工支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2004

S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303—2004 替代SDJ 338—89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Construction Planning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2004—08—23发布 2004—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

前言 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水总局科[2001]1号)文件和《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2002)的要求,对1990年1月1日发布的行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试行)》(SDJ 338—1989)进行修订。 和SDJ338-89相比,本标准基本上保持了原标准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作了局部调整。全标准分为8章38节284条和8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 ──明确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规定了标准的适用范围; ──规定了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工作依据、所需资料和引用标准; ──对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工作(施工导流、主体工程施工、施工交通运输、施工工厂设施、施工总布置和施工总进度)的一般要求、采用标准、设计原则和有关技术问题作了具体规定。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适用范围增加了“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参考使用本标准; ──标准中尽力反映了“市场经济”对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 ──标准中体现了“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对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 ──增加了施工组织设计的“引用标准”; ──施工导流中列入了“风险度分析法”; ──修订了“坝体施工期临时度汛洪水标准”; ──取消了“过木设施”的内容; ──增加了部分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 ──强调了“料场规划”的作用; ──增加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的有关施工要求; ──增加了“金属结构及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方法的有关要求; ──增加了“施工总布置堆场及仓库面积估算”的有关要求; ──施工总进度中补充了“工程准备期”和“地面厂房”的施工进度。 本标准的强制性条文有3.2.1、3.2.2、3.2.4、3.2.5第2款、3.2.6、3.2.7、3.2.12、3.2.16、3.2.17、3.4.10、3.4.12、4.2.7、4.6.13黑体部分、4.7.14第4款、6.5.6黑体部分、7.3.3,以黑体字标识,应严格执行。 本标准为全文推荐。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版本为: SDJ 338—1989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

某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某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设计 一、工程概况 本水库是该流域水利水电建设规划中的主体工程之一。坝址位于某乡上游3km处,控 制流域面积317km2,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11.1m3/s,年径流总量3.500击。本工程是一座兼有防洪、灌溉、发电、水产养殖效益的综合开发的水利枢纽工程。b5E2RGbCAP 工程总库容为1.6X 108m,正常高水位130.0m,死水位112.0m,设计洪水位130.74m, 校核洪水位132.4m,水库有效库容达1.0 X 108m,为年调节性水库。p1EanqFDPw 该工程拦河坝的坝型为砼重力坝,电站布置在河床右侧的非溢流坝段的后面,为坝后式布置,坝顶全长315m 坝顶高程135m其中左非溢流坝坝段长度为100m溢流坝段长度为48m右非溢流坝段长度167m溢流坝段布置在河床中部偏左岸,设有3孔6m X 12m的弧形 工作闸门,堰顶高程124m坝底最大宽度为54m消能方式为挑流消能,在坝后式厂房处,非溢流坝段的最大底度为46.6m,厂房最大宽度为13.7m,厂坝联结段为4m。DXDiTa9E3d 电站装机容量为2X 3200KW引水压力钢管设在非溢流坝段内,进水口底板高程为 95.0m,管径1.75m,采用单机供水的布置方式。水轮机安装高程85.0m,设计工作水头 36.0m,最大工作水头45.0m,最小工作水头27.0m。RTCrpUDGiT 工程枢纽处地形及工程布置见图1。 二、基本资料 1.工程水文资料 该水库库容在1X 108m以上,主坝工程为二级建筑物,坝址设计洪水过程线,是根据上游3km处水文观测站实测某年最大一次洪水典型加以修正,以洪峰、洪量控制进行放大而得。现将各设计频率洪水过程线、施工设计洪水等水文资料列于表1?表5。5PCzVD7HxA 表1 坝址设计洪水过程线单位:m3/s 表3 水文站实测历年月平均流量单位:m/s

施工导流及围堰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太平河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一期) 总承包工程施工(二标段) 导流明渠及围堰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黄河明珠水利水电建设

太平河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一期)总承包工程施工(二标段)项目部二0一七年六月十二日

导流明渠及围堰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太平河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一期)施工图图册(箱涵分册)》 2、《堤防工程设计规》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 4、相关技术标准、规、规程 二、工程概况 太平河位于市西部,是皂河的一级支流,自高新区市政箱涵出水口至入皂河口,太平河全长24.84KM,为市城市排水系统中皂河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太平河在沣东新城的长度约为19.7KM,其主要接纳西高新二次创业区域及河道沿途经过的长安区斗门街道办和 王寺街道办、市雁塔区和未央区、都区沿途的雨污水排放。 本工程设计太平河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一期)施工总承包工程(二标段),桩号为K1+000~~~K1+833.90,总体布置采用箱涵、飘带水系、堤顶道路及绿化林带结合形式。采用明渠改箱涵方式进行提升改造。箱涵在充分考虑现有地形条件及规划市政排水口高程的前提下,确定涵底高程,保留箱涵左侧现防汛抢险维护道路,箱涵顶部覆土并设置飘带水系,道路两侧设绿化带,绿化带以植草绿化为主,涵顶外侧可种植常青树木及高大乔木。

三、施工方案选择 我施工总承包单位决定在采用设计导流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施工。但我施工总承包单位进场后,施工该标段的导流时段处在本地区汛期阶段,非汛期的导流流量是否满足汛期阶段施工的需要,需设计单位核算。经和建设单位多次充分沟通,建设单位指示按图施工。 优化后具体如下: 该段施工导流时段设计为非汛期导流,设计导流流量为10M3/S。本工程设计采用堤导流。采用混凝土导流墙进行导流,导流明渠分两期实施。一期导流利用右堤开挖出的砂石填在现状河道中心与现状左堤形成导流明渠。导流渠底宽为2.86米,设计水深1.4米,导流渠超高为0.5米,渠深为1.9米,左边坡1:1.5,右边坡1:1,右边坡采用编织袋护坡,编织袋下铺复合土工膜防渗。一期导流形成后在右堤开挖出的区域修建二期混凝土导流墙,二期导流墙与右堤开挖出的边坡形成导流明渠。二期导流渠尺寸分别为:底宽1.5米,设计水深1.9米,渠深为2.2米,左边坡为C20混凝土导流墙,边坡1:0.4,右边坡为开挖断面,边坡1:1,导流渠迎水面铺设复合土工膜防渗。 根据现状实际情况及工程设计要求,在K1+000处设置封堵围堰挡水,二期导流墙施工时利用一期导流明渠导流,一期导流明渠在太平河的左侧河道,箱涵施工时利用二期导流明渠导流,二期导流明渠设置在箱涵右侧河道,K1+833.9断面下游箱涵出口设置围堰挡水,将导流渠来水引至下游太平河河道。工程起点K1+000和终点

混凝土坝(埋石)施工方案

目录 1. 坝体混凝土浇筑 (2) 1.1坝体施工的整体安排 (2) 1.2混凝土入仓方式选择 (2) 1.3混凝土分层分块原则 (3) 1.3.1分层、分块原则 (3) 1.3.2分层、分块方法 (3) 1.4运输及吊运设备选择 (3) 1.4.1塔吊的选型及布置 (3) 1.4.1.1塔吊的选型 (3) 1.4.1.2塔吊的布置 (3) 1.4.2自卸车、反铲的选型 (4) 1.5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 (6) 1.5.1施工工艺流程 (6) 1.5.2施工方法 (6) 1.5.2.1基面验收 (6) 1.5.2.2仓面准备 (7) 1.5.2.3测量放样 (7) 1.5.2.4支立模板 (7) 1.5.2.5钢筋制安 (10) 1.5.2.6止水片加工及安装 (10) 1.5.2.7混凝土、块石入仓 (10) 1.5.2.8混凝土铺料及平仓 (11) 1.5.2.9混凝土振捣 (12) 1.5.2.10混凝土施工缝处理 (12) 1.5.2.11混凝土养护及保护 (13) 1.6质量控制措施 (13) 1.6.1块石的埋放控制 (13)

1.6.2混凝土的拌制控制 (13) 1.6.3混凝土铺料间隔控制 (13) 1.6.4混凝土裂缝控制 (14) 1.6.5混凝土温度控制 (14) 1.6.6块石、混凝土入仓控制 (14) 1.7坝体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15) .8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15) 1. 坝体混凝土浇筑 1.1坝体施工的整体安排 在2018年10月初,底孔部位坝基开挖完成后,利用预留土坎挡水,进行底孔坝段的混凝土浇筑,浇筑到814.00m度汛高程。 截流并完成导流底孔浇筑后,进行左岸剩余坝基及基坑的二期开挖,完成后开始进行坝体混凝土的浇筑;2019年3月底,完成814.00m度汛高程以下坝体混凝土的浇筑。 2019年3月底,完成814.00m度汛高程以下溢流坝段面板及消力池抗冲耐磨混凝土的浇筑。 坝体上、下游面板混凝土随坝体埋石混凝土同步浇筑,取水口、交通桥等混凝土施工与坝体混凝土同步进行,2019年10月底,完成坝体全部混凝土的施工;2019年11月底完成导流底孔的封堵。 1.2混凝土入仓方式选择 本工程由于受现场条件和工期限制,同时大坝下部坝体混凝土量较大,月高峰浇筑强度较高。采用塔机吊运的方式进行混凝土施工,浇筑强度较低,很难满足度汛安排和工期计划要求;采用有轨运输的方式进行混凝土施工,不能将混凝土和块石运输至各个坝段,而同一个仓内的混凝土和块石都要经多次转运,生产效率过低且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无法满足生产要求。 经过综合考虑,确定采用自卸汽车运输和塔机吊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混凝土施工。坝体下部利用开挖的临时道路并结合坝肩预留马道,利用大坝开挖的渣石铺设道路,根据现场地势分别设置于左、右岸的上游侧;道路随坝体混凝土的不断上升,利用开挖期预留的马道并砌筑浆砌石加固回填,采用自卸汽车直接拉运块石和混凝土入仓,挖掘机配合人工进行铺料。 坝体上部、溢洪道、消力池、取水口、消力池等部位采用塔机吊运卧罐进行混凝土施工。在大坝下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19-04-24T10:27:54.7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作者:马莉莉[导读] 摘要:为了研究如何提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质量的有效方式,本文以高粱坝水库为例,重点研究和分析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施工管控措施和施工技术。 中国水利电力对外有限公司 100120摘要:为了研究如何提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质量的有效方式,本文以高粱坝水库为例,重点研究和分析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施工管控措施和施工技术。研究发现:在进行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的过程中做好质量控制是十分重要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施工技术要在温度控制仿真模拟、分层浇筑和混凝土配合比这几个方面进行加强,而加强施工质量管理需要在整改管理、防开裂管理和雨季施工管理这 三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质量控制;施工技术;碾压混凝土重力坝 1工程基本情况某水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坝高最高113 m、坝长466 m、坝顶的高度为458 m、总共有16个坝段。在此之中,进水口坝段位于3号~5号坝段;泄洪坝段位于9号~12号坝段;剩下的都是挡水坝段。大坝使用的混凝土总共有140万m3,在此之中,有94万m3的碾压混凝土。此次工程道德进行截流,再浇筑首仓垫层混凝土,浇筑碾压混凝土到坝顶。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主供水管线出现断裂而造成的供水中断、山体塌方所造成的交通中断、超标洪水所造成的水淹基坑等情况,大坝依然做到了月浇筑混凝土11万m3,而且碾压混凝土浇筑超过8万m3。 2施工技术 2.1设计中的混凝土配合比 碾压式混凝土重力坝成型质量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而且混凝土配合比也会对大坝耐久性造成影响,在本次施工过程中,需要从配合比和原材料来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有效提升碾压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碾压混凝土中包含的原材料有:外加剂、细骨料、掺合料、粗骨料、水泥等。开始混凝土搅拌前要按照有关规定限定原材料。其中使用的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设计为42.5MPa,并按照《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中的有关标准对进场材料进行检测。选用的掺合料为Ⅱ级粉煤灰,选择的粗骨料为附近石料厂生产的砾石、卵石等,并且选用粗骨料的质量还要满足《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DL/T5151-2001)中的有关标准。使用砂子作为细骨料,而且砂子粒径不能超过0.5~5mm,沙子的质地要坚硬,级配也要达到良好的程度,在符合碾压混凝土对减水率的要求和初凝时间要求的基础上合理使用外加剂,在本次施工过程中碾压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要保持 7~9 h的范围内,减水率需要保持在18%~22%的范围内。按照碾压混凝土标号的差异,在重力坝施工的时候选用不同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2施工中的分层浇筑 通常使用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高度都比较高,而且要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在进行碾压式重力坝施工的时候,怎样划分施工分层不但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在进行分层施工的时候,开始上层施工前,一定要把高于成型混凝土一个等级的砂浆敷设在成型混凝土表面,并且砂浆的坍落度要保持在10cm 上下,厚度保持在 15mm上下,在结束砂浆铺设工作后马上开始砂浆上层混凝土浇筑,防止混凝土发生失水或初凝情况,这样就能避免对混凝土的性能造成严重影响。按照以往的施工经验,在本次施工中设计的重力坝的浇筑分层厚度1.5m,总共能分成三个不同的浇筑仓,在此之中1号浇筑仓总共有19个浇筑层,2号和3号浇筑仓总共有40个浇筑层,使用的平仓设备为湿地推土机,铺料厚度设计为35cm,压实厚度设计为30cm。按照实际的施工情况,在利用斜层铺筑法的过程中,斜层坡度不能超过1,需要把坡脚位置的薄层尖角清除出去。平仓过程中要对二级配和三级配碾压混凝土的分界进行严格控制。 2.3施工中的温度控制仿真模拟 在施工过程中因为总工程量较大,要是在浇筑的时候混凝土体积浇筑过大,就会造成水泥出现大量水化热现象,混凝土不能达到初凝,甚至会出现失效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在施工中除了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分层施工外,还可以通过温度控制仿真模拟的方式来仿真模拟坝体的温度。在本次施工中使用的温度仿真软件为ansys软件,在建基面高程下面的基岩厚度选取为坝高的1.6倍,坝基岩体和离散坝体使用的参实体单元是空间8节点等,利用ansys软件得出计算结果,这个大坝总共分成了78个温度控制单元。在开始温度仿真计算前,根据已经确定的施工顺序,在软件里面输入施工方案从而构建温度仿真计算模型,仿真计算的基础条件使用第三类边界条件。然后对构建的模型采取温度模拟计算。根据施工方案,在秋季时开始对大坝的底部位置施工,在冬季时结束中部位置的施工,在春季时完成上部结构的施工,计算数据也能看出中部位置的水化温度相对较低,并且在这个方案中底部和上部位置的水化热温度也能达到混凝土初凝要求,这样就能符合碾压混凝土施工要求。 3对工程的质量进行管控的措施由于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对工程质量的要求比较高,而造成施工质量无法达到要求的原因除了技术条件外,管理措施的不到位也是造成工程质量无法达到要求的重要原因。针对这种情况,就要加强质量管控,提升对施工质量的管理水平。 3.1雨季施工管理 在本次施工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雨季施工管理:(1)随时关注天气变化,工程安排施工之前需要根据天气预报情况对施工内容进行合理安排,防止在阴雨天施工影响工程质量。(2)定期对排水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在下雨之后要使用排水设施排出雨水,及时将雨水从排水设施排出去,从而防止积水影响已浇筑的混凝土。(3)提升对斜层平铺法的应用。斜层能够提升雨水排出的效率,可以有效防止结合层碾压混凝土。(4)提高雨天对建筑的防护措施。较好的防护措施可以避免建筑在雨天受到侵蚀,影响混凝土的碾压质量。 3.2防抗裂管理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经常会出现后期开裂的情况,造成大坝开裂的原因有很多,开裂管理不到位是比较关键的因素之一。在本次施工中针对这种情况主要采取了以下3种措施:(1)提升对预埋降温水管的管理水平,避免水管内部水流发生堵塞,保证及时降低内部温度,同时还要定时检查内部温度。(2)加强表面混凝土养护工作,在混凝土表面在成型后,应当按照实际的环境条件及时浇水、保温。(3)做好混凝土后期的保护工作,对出现裂缝的部位进行混凝土浇筑修补工作。 3.3整改方式

施工组织设计

云南玉溪集团有限公司、禄丰县沙龙水库导流输水隧洞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述 1.1工程简介 沙龙水库导流输水隧洞位于禄丰县勤丰镇沙龙村上游2.5Km处的沙龙河上,距安丰营—武定公路4Km,距禄丰县城直线距离20Km,距安宁市50Km。属中型水库,设计坝高64.3m,水库控制径流面积44.3Km2。 m3-2导流输水隧洞布设在大坝左岸,进口附近地形坡度60°,地层岩性为pt 2 含硅质条带板岩,岩性坚硬,岩层倾向70°,倾角60°,岩体风化,岩体中节理裂隙发育,洞脸成型条件差,围岩属IV类围岩。洞身段上覆盖层厚度为30—50m,地层岩性与进口段相同,岩层倾向70°——80°,倾角60°——65°,岩层走向与洞轴线夹角在转点前为10°——30°,在转点后为20°——30°,岩体弱风化,节理裂隙发育,围岩属III类围岩。出口位于水文站山咀下部,山体单薄, m3-2砂质板岩夹硅质板岩,岩性较脆,岩层倾向地形坡度25°, 地层岩性为pt 2 68°,倾角74°岩体节理裂隙发育,洞脸成形一般,围岩属IV类围岩。 本合同为沙龙水库导流输水隧洞工程及进场公路工程(合同编号:LFSL-SG-01),主要由导流输水隧洞(桩号0+000~0+414.5)、灌溉管道及竖井组成。竖井所处桩号为0+092.5,灌溉管道所处桩号为0+426.492。主洞开挖断面为圆型,洞径为2.7m,衬砌后洞径为1.8m。主要工作项目为:明挖土石方、洞挖石方、回填土石方、钢筋混凝土、浆砌石、回填灌浆、固结灌浆及金属结构制作安装等。1.2自然条件 水库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气候十分明显,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干湿季界限分明,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降水量占全年的11%,5月至1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9%。多年平均气温14.9°C,多年平均降雨量1160mm,蒸发量1955.6 mm,无霜期233.4d。 工程距沙龙县城54 km,距安宁市48km,距昆明75 km,有三级公路、高级公路及成昆铁路分别通往三地(其中有3.5公里等级外公路从三级公路直达坝址区),对外交通十分方便,除3.5Km等级外公路需改造外,其它公路已满足对外施工运输的要求。 第二章施工布置 2.1施工组织机构设置及分工 项目部决策层由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生产副经理等组成。项目经理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进度、安全负全面责任,主管资金和财务管理等工作;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协助经理分管生产管理、生产经营等具体业务工作。其中生产副经理主要负责项目部施工组织、生产管理、进度控制、施工设备调配、使用及维护管理、定期主持召开生产会议;负责项目部经营管理工作,对成本控制、计划统计、合同管理等,负责工程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安全保卫工作。总工程师主要负责项目部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主持制定工程总体施工技术方案、重大施工技术措施、施工总进度计划及质量、安全技术措施等。

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设计方案

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 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水库是该流域水利水电建设规划中的主体工程之一。坝址位于某乡上游

3km处,控制流域面积317km2,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11.1m3/s,年径流总量3.5×108m3。本工程是一座兼有防洪、灌溉、发电、水产养殖效益的综合开发的水利枢纽工程。 工程总库容为1.6×108m3,正常高水位130.0m,死水位112.0m,设计洪水位130.74m,校核洪水位132.4m,水库有效库容达1.0×108m3,为年调节性水库。 该工程拦河坝的坝型为砼重力坝,电站布置在河床右侧的非溢流坝段的后面,为坝后式布置,坝顶全长315m,坝顶高程135m,其中左非溢流坝坝段长度为100m,溢流坝段长度为48m,右非溢流坝段长度167m,溢流坝段布置在河床中部偏左岸,设有3孔6m×12m的弧形工作闸门,堰顶高程124m,坝底最大宽度为54m,消能方式为挑流消能,在坝后式厂房处,非溢流坝段的最大底度为46.6m,厂房最大宽度为13.7m,厂坝联结段为4m。 电站装机容量为2×3200KW。引水压力钢管设在非溢流坝段内,进水口底板高程为95.0m,管径1.75m,采用单机供水的布置方式。水轮机安装高程85.0m,设计工作水头36.0m,最大工作水头45.0m,最小工作水头27.0m。 工程枢纽处地形及工程布置见图1。 二、基本资料 1.工程水文资料 该水库库容在1×108m3以上,主坝工程为二级建筑物,坝址设计洪水过程线,是根据上游3km处水文观测站实测某年最大一次洪水典型加以修正,以洪峰、洪量控制进行放大而得。现将各设计频率洪水过程线、施工设计洪水等水文资料列于表1~表5。 表1 坝址设计洪水过程线单位:m3/s

三峡大坝混凝土施工工艺

三峡大坝混凝土施工工艺 1 概述 三峡工程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81m,枢纽工程混凝土浇筑总量达2800万m3。如此巨大的混凝土工程施工总量,导致了三峡工程混凝土施工浇筑的高强度施工。 1.1 混凝土施工强度 三峡工程混凝土浇筑高峰集中在第二阶段工程,其混凝土浇筑总量达1860万m3。根据施工进展及总进度的安排,1998年为118万m3,1999年为458万m3,2000年为548万m3,2001年为403万m3,2002年计划完成142万m3。施工高峰时段主要集中在1999~2001年三年间,其中,以2000年的混凝土浇筑强度为最高,要求年最高浇筑量达到500万m3,月最高达到40万m3,日最高达到2.0万m3以上。 1.2 混凝土施工手段 根据对浇筑强度和施工场地分析,采用传统的门塔机浇筑施工手段是不能满足浇筑强度要求的,必须寻找新型高强度的浇筑手段。 另外,大型门塔机浇筑方案从拌和楼出机口到浇筑仓,均采取间歇式给料方式,供料的中转环节多,供料效率低下,多座拌和楼与多座门塔机再与多个浇筑仓之间生产组合错综复杂,易于错料,更增加了施工管理的难度。 1.3 混凝土施工工艺 三峡大坝沿纵向分若干坝段,沿坝段分若干坝块,沿坝块分几十个升层,每个升层又分若干浇筑层。一个升层即构成混凝土的一个浇筑仓位。一个混凝土仓的施工全过程是从两个同步进行的流程开始的,一个流程是混凝土浇筑的仓面准备;另一个流程是混凝土生产及运输,当两个流程汇集到一起时,便形成仓面混凝土浇筑流程,紧后的流程则是混凝土护理。如此循环推进,三峡第二阶段工程高峰期大坝施工部位将出现20多个仓面同步浇筑的景象。由此可见,采用传统的混凝土浇筑工艺如散装钢模板,人工手持式振捣等已远不能满足如此高强度和十分复杂的混凝土浇筑需要,必须相应采取新的施工仓面配套和施工工艺。 2 大坝混凝土快速施工布置及方案 以塔(顶)带机为主,辅以大型门塔机和缆机的施工方案总体思路是:塔带机浇筑一条龙作业,生产效率高,适应于连续高强度的混凝土施工,承担混凝土浇筑的主要任务;配备大型门塔机、缆机等作为辅助设备,负责金结安装、备仓、仓面设备转移和浇筑部分混凝土等任务,避免因塔(顶)带机的工况转换而影响效率。拌和能力的配备留有一定余地,以利塔(顶)带机效率的充分发挥。塔(顶)带机供料线布置为一机一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