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一、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一、各种元素相关知识归纳

化学元素能参与生物体物质的组成或能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N就植物而言,N主要是以铵态氮(NH4+)和硝态氮(NO2-、NO3-)的形式被植物吸收的。N是叶绿素的成分,没有N植物就不能合成叶绿素。N是可重复利用元素,参与构成的重要物质有蛋白质、核酸、ATP、NADP+,缺N就会影响到植物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N在土壤中都是以各种离子的形式存在的,如NH4+、NO2-、NO3-等。无机态的N在土壤中是不能贮存的,很容易被雨水冲走,所以N是土壤中最容易缺少的矿质元素。N是一种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化学元素;P参与构成的物质有核酸、A TP、NADP+等,植物体内缺P,会影响到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从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P还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能量传递过程,因为ATP和ADP中都含有磷酸。P对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必需的,但P也是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元素。在一般的淡水生态系统中,由于土壤施肥的原因,N的含量是相当丰富的,一旦大量的P进入水域,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就会出现“水华”现象,故现在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Fe2+是血红蛋白的成分;Fe在植物体内形成的化合物一般是稳定的、难溶于水的化合物,故Fe是一种不可以重复利用的矿质元素。Fe在植物体内的作用主要是作为某些酶的活化中心,如在合成叶绿素的过程中,有一种酶必须要用Fe离子作为它的活化中心,没有Fe就不能合成叶绿素而导致植物出现失绿症,但发病的部位与缺Mg是不同的,是嫩叶先失绿。I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原料;Mg是叶绿素的构成成分;B能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有利于受精作用;Zn有助于人体细胞的分裂繁殖,促进生长发育、大脑发育和性成熟。对植物而言,Zn是某些酶的组成成分,也是酶的活化中心。如催化合成吲哚乙酸的酶中含有Zn,没有Zn就不能合成吲哚乙酸。所以缺Zn引起苹果、桃等植物的小叶症和丛叶症,叶子变小,节间缩短;Na+是维持人体细胞外液的重要无机盐,缺乏时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甚至昏迷等症状;K+在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上起决定性作用,还能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的兴奋性,缺乏时心肌自动节律异常,导致心律失常;Ca是骨骼的主要成分,Ca2+对肌细胞兴奋性有重要影响,血钙过高兴奋性降低导致肌无力,血钙过低兴奋性高导致抽搐,Ca2+还能参与血液凝固,血液中缺少Ca2+血液不能正常凝固。

二、细胞亚显微结构中的相关知识点归纳

1.动、植物细胞一般均有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等。

高等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特有的细胞器是液泡、叶绿体。

动、植物细胞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低等植物细胞具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低等动物细胞具有的细胞器是液泡。

能合成多糖的细胞器有叶绿体、高尔基体。

2.具有膜结构的是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等。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核膜、线粒体、叶绿体;具有单层膜结构的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没有膜结构的是细胞壁、中心体、核糖体等。

3.能产生水的细胞结构有线粒体(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核糖体(脱水缩合)、叶绿体(暗反应)、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细胞核(DNA复制)。

4.与蛋白质合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运输)、高尔基体(加工、分泌)、线粒体(供能)。需说明的是,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装配机器,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主要合成某些专供运输到细胞外面的分泌蛋白,如消化酶、抗体等;而游离于细胞

质基质中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主要供细胞内利用。内质网是蛋白质的运输通道,是蛋白质的合成车间。高尔基体本身没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但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

5.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供能)、核糖体(合成载体蛋白)。

6.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或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光能转换:光能一电能一活跃的化学能一稳定的化学能)、线粒体(化能转换:稳定的化学能一活跃的化学能)。

7.储藏细胞营养物质的细胞器是液泡。

8.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9.能自我复制的细胞器(或有相对独立的遗传系统的半自主性细胞器)是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行为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10.参与细胞分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间期蛋白质合成)、中心体(由它发出的星射线构成纺锤体)、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分裂时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线粒体(供能)。

11.含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有色体(类胡萝卜素等)、液泡(花青素等)。

另外,在能量代谢水平高的细胞中,线粒体含量多,动物细胞中线粒体比植物细胞多。蛔虫和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无线粒体,只进行无氧呼吸。需氧型细菌等原核生物体内虽然无线粒体,但细胞膜上存在着有氧呼吸链,也能进行有氧呼吸。蓝藻属原核生物,无叶绿体,有光合片层结构,也能进行光合作用。高等植物的根细胞无叶绿体和中心体。附着在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所合成的蛋白质为分泌蛋白,如消化酶、抗体等。

12.原核细胞:无核膜,无大型细胞器,有核糖体,一般为二分裂。由于无染色体,因此不出现染色体变异,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13.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结构形式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核仁、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液泡。

三、“蛋白质”知识小专题复习建议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高分子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有关蛋白质的知识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知识点。在高中课本中有许多章节都讲述了有关蛋白质的知识,复习时我们可将蛋白质列为一个小专题进行复习。冲刺阶段,除选做一些该小专题的练习题(如专题训练题)之外,还应该建立好专题的知识体系:

1.教材中和蛋白质有关的知识点归纳:

2.自然界常见蛋白质的成分

(1)大部分酶: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除少数的酶是RNA外,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

(2)部分激素:如胰岛素、生长激素,其成分为蛋白质。

(3)载体:位于细胞膜上,在物质运输过程中起作用,其成分为蛋白质。

(4)抗体:指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等细胞外液中。

(5)抗毒素:属于抗体,成分为蛋白质。一般指用外毒素给动物注射后,在其血清中产生的能特异性中和外毒素毒性的成分。

(6)凝集素:属于抗体,成分为蛋白质。指用细菌给动物注射后,在其血清中产生的能使细菌发生特异性凝集的成分。另外,人体红细胞膜上存在不同的凝集原,血清中则含有相应种类的凝集素。

(7)部分抗原:引起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某些抗原成分是蛋白质。如红细胞携带的凝集原、决定病毒抗原特异性的衣壳,其成分都是蛋白质。

(8)神经递质的受体:突触后膜上存在的一些特殊蛋白质,能与一定的递质发生特异性的结合,从而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激起突触后膜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或发生抑制。

(9)朊病毒:近年来发现的,其成分为蛋白质,可导致疯牛病等。

(10)糖被:位于细胞膜的外表面,由蛋白质和多糖组成,有保护、润滑、识别等作用。

(11)单细胞蛋白:指通过发酵获得的大量微生物菌体。可用作饲料、食品添加剂、蛋白食品等。

(12)丙种球蛋白:属于被动免疫生物制品。

(13)细胞色素C:是动、植物细胞线粒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呼吸色素,由一条大约含有110个氨基酸的多肽链组成。

(14)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均为蛋白质。在凝血酶原激活物的作用下,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在凝血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纤维蛋白,起到止血和凝血作用。

(15)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的含Fe2+的蛋白质。其特性是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16)肌红蛋白:存在于肌细胞中,为肌细胞储存氧气的蛋白质。

(17)干扰素:由多种细胞产生的具有广泛的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的可溶性糖蛋白。正常情况下组织或血清中不含干扰素,只有在某些特定因素的作用下,才能使细胞产生干扰素。

(18)动物细胞间质:主要含有胶原蛋白等成分,在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用胰蛋白酶处理才能获得单个细胞。

(19)含蛋白质成分的实验材料:黄豆研磨液、豆浆、蛋清、蛋白胨、牛肉膏等。

3.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1)化学组成和结构可表示为下图。

可联系的内容有:组成蛋白质的化学元素、基本单位;氨基酸的概念、种类、结构通式、缩合成肽的过程;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数和控制合成蛋白质的基因中碱基数的关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症、病因;由肽链形成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2)结构特点——多样性。

4.蛋白质的性质

(1)两性。可联系的内容是:蛋白质分子结构中有游离的一NH2和一C00H。(2)盐析。可联系的内容是:蛋白质分子直径为10-7m~10-9m,具有胶体的性质;蛋白质的分离和提纯。(3)变性。可联系的内容是:高温消毒灭菌;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凝结,使人中毒。(4)水解反应。可联系的内容是:人体内蛋白质的消化过程。(5)显色反应。可联系的内容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可产生紫色反应;一般有苯环存在的蛋白质分子与浓硝酸作用时产生黄色反应。(6)被灼烧时,产生烧焦羽毛般的气味。可联系的内容是:毛织品、真丝织品及羊角梳鉴定。

5.蛋白质的功能

(1)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2)调节细胞和生物体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可联系的内容有:酶的化学本质——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酶的特性,酶受温度和pH的影响;胰岛素的产生及其主要生理作用;生长激素的产生及其主要生理作用。(3)其他作用。可联系的内容有:运载作用——载体;免疫作用——抗体;运输作用——血红蛋白;运动作用——肌肉蛋白。

6.蛋白质的代谢

蛋白质的代谢,可用下图表示。

可联系的内容有:蛋白质的化学性消化过程及部位;氨基酸被吸收的方式、途径;蛋白质的中间代谢(在细胞内);蛋白质代谢与糖代谢、脂肪代谢之间的关系。

7.蛋白质的应用

(1)生物学意义——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2)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可联系的内容有:动物的毛和蚕丝的成分都是蛋白质,它们是重要的纺织原料;动物的皮经过鞣制后,可加工成柔韧的皮革;白明胶是用骨和皮等熬煮而的,可用来制造照相感光片和感光纸;牛奶中的蛋白质一一酪素除做食品外,还能和甲醛合成酪素塑料;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酶广泛应用于食品、纺织、医药、制革、试剂工业上。

四、高中生物知识体系中的“水”

1.水的存在

(1)细胞中的水

水是活细胞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约占细胞鲜重的80%~90%,在干种子和休眠时的种子中含水量较少。水在细胞中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结合水在细胞中与某些大分子(如蛋白质)结合,自由水存在于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液泡等)和细胞质基质中。

实际上结合水与自由水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其中,自由水含量的多少决定细胞的代谢强度,细胞中(或生物体)的自由水含量越多,代谢越强,但抗性越弱;反之,则代谢减弱,但抗性增强。

(2)细胞外液中的水

多细胞植物的细胞间隙、各种分泌物(如某些浆汁等)和多细胞动物的内环境、分泌物(如消化液、泪液等)、排泄物(如尿液、汗液等)都含有水。

(3)生态环境中的水

大气、水体、土壤等非生物环境中都含有水。

2.水的功能

水是生命存在的先决条件,生命起源于具有水的海洋,没有水,则最基本的生命特征——新陈代谢及在其基础上的其他特征就会消失,生命就会终结。

(1)生物体内的水

①结合水:细胞或生物体结构的组成成分。

②自由水:

a.细胞内的良好溶剂,起运输代谢物质的作用

生物细胞中的有机物、无机盐等都溶解在自由水中,动植物的许多分泌物、代谢废物都是随自由水而排出体外的。

b.新陈代谢的反应物

有氧呼吸等许多生化反应需要水参与。正常生活的生物,其细胞中“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越大,新陈代谢越旺盛,反之则越弱。

c.维持细胞及生物体的固有形态

由于细胞含有大量的水分,从而能维持细胞的紧张度。对植物而言可使枝叶挺立,便于接受阳光和叶面蒸腾,同时还可使花朵张开,利于传粉,成熟的植物细胞失水会发生质壁分离而收缩,吸水时会变得硬挺膨胀;对动物而言,细胞失水会发生皱缩,过度吸水会胀破。

d.调节生物的体温

水具有很高的汽化热和比热容,又有较高的导热性,因此水在生物体内的不断流动、蒸发、叶面蒸腾等能够使热量顺利地散发,利于生物体体温的稳定和避免被炎热夏季的阳光灼伤。

e.水的其他功能

水分子的极性强,能使溶解于其中的许多物质解离成离子,利于生化反应的进行;水还具有润滑作用。

(2)生态环境中的水——生态系统结构的组成成分

水是生态系统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它保障着生物的生活和生存,影响着某些植物的形态结构,决定着陆生生物的分布,如干旱沙漠地区只有少数耐旱生物生存。另外它还是某些生物进化的重要选择因素。

3.水与新陈代谢

(1)水分的吸收

①吸水原理:吸胀作用、渗透作用

吸胀作用靠亲水性物质吸水,如干种子、分生区细胞;与细胞死活无关;亲水性强弱规律:蛋白质>淀粉>纤维素,脂肪不具亲水性;渗透吸水要有半透膜,靠浓度差吸水。

②吸水的部位和动力

细胞的吸水动力本质上主要来自细胞内、外液的浓度差(即渗透压)。对植物体而言,吸水外因是蒸腾作用和根压。就吸水部位而言,植物主要靠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其次还有叶片等;单细胞动物靠细胞直接吸收,如草履虫;低等多细胞动物靠消化腔吸收,如水螅;人和高等动物靠消化道中的胃、小肠、大肠吸收,肾小管、集合管对原尿中水的重吸收等。

③蒸腾作用、吸水与吸收矿质元素的关系

(1)蒸腾作用为水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提供动力,与水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无直接关系,但有利于水和矿质元素的吸收。

(2)水分的运输

低等多细胞生物通过细胞间的渗透运输。高等多细胞植物可通过共质体(无数活细胞原生质体通过胞间连丝形成的一个连续整体)间的渗透运输,即通过胞间连丝运输,这种方式速率慢;

也可通过质外体运输,即通过非原生质的部分,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导管运输,这种方式速率快。高等动物则通过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运输水分。

(3)水分的利用与产生

①新陈代谢利用水(消耗水)的生理过程及结构

a .大分子有机物的消化(水解)

多糖的消化,即“淀粉一麦芽糖一葡萄糖”;部位:细胞质基质(细胞内消化)、消化道(细胞外消化)。

蛋白质的消化,即“蛋白质一氨基酸”;部位:细胞质基质(细胞内消化)、消化道(细胞外消化)。

脂肪的消化,即“脂肪一甘油、脂肪酸”;部位:细胞质基质(细胞内消化)、消化道(细胞外消化)。

b .肝脏和肌肉细胞中糖元的分解过程消耗水。

c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部位: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

222

1][2O H O H +?→?酶 d .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部位:线粒体。

能量酶++?→?+][2066222343H CO O H O H C

e .ATP 的水解过程部位: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质、线粒体等。

能量酶++?→?+Pi ADP O H ATP 2

f .ATP 水解成ADP 和Pi 时消耗水。

②细胞中产生水的结构及代谢

a .在叶绿体的基质中通过暗反应合成有机物的过程产生水。

b .在线粒体中通过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水。

c .核糖体上通过氨基酸的脱水缩合作用产生水。

d .高尔基体上通过台成纤维素产生水。

e .细胞核在DNA 复制过程中产生水。

f .动物肝脏和肌肉中合成糖元时产生水。

g .ADP 生成ATP 时产生水。

(4)水的排出

①植物:蒸腾作用(占95%~99%);叶片的吐水;随某些分泌物排出,如浆汁等。

②动物:呼出的气体中的水蒸气;汗液中的水;尿液中的水;随某些分泌物排出,如泪液、消化液等。

(5)小结:水与光合作用、细胞呼吸

水既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料,也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产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所需要的水和产生的水在植物的整个水分代谢过程中所占的比例是很小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充足的水分对于维持细胞及其叶绿体的正常形态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是必需的,如果缺水就使细胞内的环境变得不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叶片缺水萎蔫后气孔关闭,外界C0:不能进入叶片内部是缺水限制光合作用进行的一个主要因素。水分对呼吸作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种子的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与呼吸作用强度呈正比例关系,原因是种子吸水后,种子内水解

淀粉的酶活性迅速增高,淀粉被水解成葡萄糖,使呼吸作用的底物增加导致呼吸作用强度增加;充足的水分也是维持细胞和线粒体的正常形态和呼吸酶系统发挥催化效率的必要条件。叶片细胞在一定范围内失水会使呼吸作用增强,原因是细胞内的水分不足时,水解类酶的活性就会增强,将细胞内不溶性的糖转变成可溶性的糖,从而使呼吸作用的底物增加,呼吸作用强度增强。这种特性对植物来讲是对环境的一种很好的适应,细胞内可溶性物质的增加会使细胞内溶液的浓度增加,有利于保持细胞内的水分。

4.人体内的水平衡及其调节

人体内水平衡的调节是通过调节水的摄入量与排出量之间的平衡来实现的,肾脏中的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能力是可以调节的。人体内感受水分状况的感受器是渗透压感受器,当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血浆中的渗透压升高时,通过传人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到大脑皮层,通过产生渴觉来调节水的摄人量;传到下丘脑使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也称加压素)增加,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了尿的排出。当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血浆中的渗透压下降时,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抑制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从而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水的排出量增加。通过这种调节机制,人体的水分代谢保持了平衡。

5.水与生物的分布

水在陆地上的分布,决定了陆生生物的面貌。不论是在同一经度线的不同纬度线上,还是在同一纬度线的不同经度线上,水的分布郡是不均匀的。由于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匀,导致生态系统类型的分布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我国从东到西为:森林一草原一荒漠一沙漠。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林下的阴生植物只能在阴湿的环境中生长,若上层的乔木被大量砍伐后,这些阴生植物就不能直接在阳光下生长,其原因是:在阳光直射下蒸腾作用过于旺盛,体内水分散失过多而导致死亡。阴生植物不能在阳生条件下生长的原因之一还是水的限制作用。在水域生态系统中,生活在淡水中的动、植物,不能生活在海洋中,原因是海水中盐浓度高、

渗透压高,这些动、植物不能从海水中吸收水分。海洋中的动、植物如让其生活在淡水中,水分就通过渗透作用大量进入体内导致代谢障碍,甚至引起死亡。所以高中生物教材上讲,在水域生态系统限制生物分布的因素不是水分而是盐度,就是这个道理。

6.水的污染

水和空气、食品是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在不同种类的生物体中,水大约占体重60%~95%,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是生命之源。水污染在我国相当普遍,而且十分严重。造成水污染的物质主要有有机物、重金属、农药、过量的N、P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和致病微生物等。当水中的上述有害物质超出水体的自净能力(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时,就发生了污染。而水中污染物主要来自未净化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和医院废水等。不同污-染类型的净化过程不同。

可所看出,原核细胞仅有核糖体,无其它形式的细胞器。在原核细胞中,DNA分子不与蛋

白质结合,成游离态,所以一般讲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也就没有染色体变异,当然也不会遵循遗传的三大基体规律。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主要包括两大类:细菌和蓝藻。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真核生物,地球上绝大多数的生物属于真核生物,如酵母菌、霉菌等真菌、绿藻(如水绵)、褐藻(如海带)、红藻(如紫菜)等藻类以及全部高等植物和动物。蓝藻没有叶绿体但有光合色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原核细胞也没有线粒体,但很多种类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因为其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细胞膜上。

细菌、真菌和病毒简介:

1、细菌:从形态上看可以分为三类:球菌、杆菌和螺旋菌。所有细菌都是单细胞的个体。有的细菌相互连接成团或长链,但每个个体都是独立生活的。从结构上看,细菌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组成,无成形细胞核,所以属于原核生物。有些细菌有鞭毛,可游动。以分裂生殖方式进行繁殖。从代谢方式上看,绝大部分属异养型,营腐生或寄生生活,如枯草杆菌、葡萄球菌、乳酸菌、痢疾杆菌、甲烷细菌等;极少数种类属自养型,如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等。

2、真菌:酵母菌、霉菌和蘑茹都属于真菌。酵母菌为单细胞生物,营腐生生活,是一种兼气性微生物,在有氧气时主要进行有氧呼吸,把葡萄糖分解为CO2和H2O,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生殖方式在环境条件良好时通常为出芽生殖,发育到一定阶段时也可进行孢子生殖。霉菌的菌体是由许多菌丝组成的,每个菌丝就是一个细胞。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蘑菇是一类大型真菌,也由许多菌丝构成,细胞中不含叶绿素,营腐生生活,进行孢子生殖。

3、病毒:比细菌还小得多,一般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是一类无细胞结构的、专营寄生生活的生物。由于无细胞结构,就根本谈不上是真核生物或原核生物了。其结构通常由蛋白质的外壳和核酸的芯子两部分组成,是一类原始的生物。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生活在寄主细胞中,一旦离开寄主细胞就不再有任何生命活动。根据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根据核酸种类分DNA病毒和RNA病毒。

二、细胞的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

一、对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理解

1.正确区分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是形状、大小一般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且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能两两配对(即联会)的一对染色体;而形状、大小不同,且在减数分裂时不联会的染色体叫非同源染色体。在细胞分裂间期,由于染色体的复制,每条染色体形成两条完全一样的子染色体,但它们在同一个着丝点上连着,这样连接在同一个着丝点上的每条子染色体叫姐妹染色单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由于同源染色体的联会,使得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四条染色单体,这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就叫一个四分体。 2.理解并掌握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DNA数目的变化规律。在理解减数分裂过程的基础上,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变化情况,为便于掌握可绘制成表格,并能将其转换为曲线形式。

3.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仔细分析、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及其不同时期的特点,归纳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了便于分析和识记也可绘制成表格,主要从染色体复制次数、细胞分裂次数等方面比较。另外,对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也需要分析比较。

二、正确理解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是形状、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且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能两两相配对(即联会)的一对染色体。

人体x、y这对性染色体,形状、大小差别大,但有同源部分,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水稻(2n)中形状、大小相同的一对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能联会,但不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也称同源染色体;所以,同源染色体从根本上说是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一对染色体。

另外,无核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植物筛管细胞以及极核、雄蜂体细胞等都不含同源染色体。

三、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的鉴别

鉴别某一细胞图像属于哪种细胞分裂,是本专题中经常考查的内容。这里以二倍体生物为例,说明一下“三看鉴别法”:第一,看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若为奇数,一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且细胞中一定无同源染色体;若为偶数,继续往下鉴别。第二,看细胞中有无同源染色体。若无同源染色体,一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若有同源染色体,进行第三看。第三,看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若出现联会、四分体、着丝点位于赤道板两侧、同源染色体分离等现象,一定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若无上述同源染色体的特殊行为,则为有丝分裂。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多倍体或是单倍体生物的细胞,则需仔细考虑再作判断。

四、细胞的全能性

细胞全能性是指生物体细胞都具有使后代细胞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除哺乳类成熟的红细胞、植物导管细胞等外,具有完整细胞结构的细胞都具有全能性,因为细胞内含有该物种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或者含有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的全部基因。细胞全能性的体现必须满足离体、无菌、所需各种营养物质、植物激素、适宜温度、PH等环境条件。没有离体在生物体内的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这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不同的细胞体现细胞全能性的难易程度不同,受精卵最容易,其次是生殖细胞、体细胞,且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容易,保持分裂能力分化程度低的细胞比高度分化的细胞容易。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全能性受到限制,但是它的细胞核仍然保持全能性,能在一定条件下(如将其移植到卵细胞中)表现出来,有完整细胞结构的细胞具有全能性不等于就能体现全能性,体现全能性必须要发育成完整个体。

(浙江)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七 第5讲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练习(含解析)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物质水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 B.蔗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 C.纤维素能水解成葡萄糖 D.油脂水解产物之一是甘油 解析:选A。A.蛋白质先水解成多肽,多肽再水解成最终产物氨基酸,故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各种氨基酸,A错误;B.蔗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B正确;C.纤维素属于多糖,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正确;D.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在碱性条件下,完全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肥皂)与甘油,D正确。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 B.高温或日常用的消毒剂可使禽流感病毒蛋白质变性 C.棉花、羊毛、木材和草类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D.误食重金属盐引起人体中毒,可喝大量的食盐水解毒 解析:选B。油脂因发生氧化反应而变质,生成具有难闻的特殊气味的物质,A项错误;羊毛的成分是蛋白质,C项错误;误服重金属盐后,可以喝含大量蛋白质的牛奶解毒,D项错误。 3.(2019·台州高三选考模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盐析可提纯蛋白质并保持其生理活性 B.淀粉是热值最高的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直接水解生成葡萄糖 C.氨基酸在人体中构成新的蛋白质属于加聚反应 D.油脂的水解反应叫作皂化反应 解析:选A。蛋白质的盐析是可逆过程,发生盐析时蛋白质的活性不变,所以盐析可提纯蛋白质并保持其生理活性,A项正确;淀粉在人体内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先水解成麦芽糖,最终变成葡萄糖,B项错误;氨基酸在人体中构成新的蛋白质属于缩聚反应,C项错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作皂化反应,D项错误。 4.(2019·湖州选考模拟)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酒历久弥香与酯化反应有关 B.人民币一元硬币的材质是纯净物 C.聚酯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无机非金属材料 D.淀粉和纤维素在人体内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生命的物质基础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知识点归纳 第一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名词:1、微量元素:生物体必需的,含量很少的元素。如:Fe(铁)、n(门)、B(碰)、Zn(醒)、u(铜)、(母),巧记:铁门碰醒铜母(驴)。2、大量元素:生物体必需的,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探)、0(洋)、H(亲)、N(丹)、S(留)、P(人peple)、a(盖)、g(美)(家)巧记:洋人探亲,丹留人盖美家。3、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这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4、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着差异性。 语句:1、地球上的生物现在大约有200万种,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2、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和化合物。3、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①、H、、N、P、S6种元素是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大约占原生质的97%。②.有的参与生物体的组成。③有的微量元素能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B能够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当植物体内缺B时,花

药和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影响受精过程。) 第二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名词:1、原生质:指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包括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三部分。不包括细胞壁,其主要成分为核酸和蛋白质。如:一个植物细胞就不是一团原生质。2、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相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7、自由水:可以自由流动,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参与生化反应,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的废物。8、无机盐:多数以离子状态存在,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9、糖类有单糖、二糖和多糖之分。a、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动、植物细胞中有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b、二糖: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植物细胞中有蔗糖、麦芽糖,动物细胞中有乳糖。、多糖:是水解后能生成许多单糖的糖。植物细胞中有淀粉和纤维素(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和动物细胞中有糖元(包括肝糖元和肌糖元)。 10、可溶性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11、脂类包括:a、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生物体内主要储存能量的物质,维持体温恒定。)b、类脂(构成细胞膜、线立体膜、叶绿体膜等膜结构的重要成分)、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具有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和生殖过程的

细胞的基本结构主体单元设计

细胞的基本结构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标题细胞的基本结构 作者姓名所属单位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高一 所需时间5课时(每周 2 课时,共5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通过第2章的学习,学生对组成细胞的分子及其重要作用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这些生物分子固然重要,但是光有分子还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只有当这些分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细胞的各种结构,细胞才成为基本的生命系统。因此,本章对学生认识细胞这个基本的生命系统有重要意义。 与其他系统一样,细胞同样有边界,有分工合作的若干组分,有内部的调控机制。细胞的结构复杂而精巧,各种结构组分配合协调,使生命活动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自我调控、高度有序地进行。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3.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阐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能力目标:

1.制作用于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生物材料临时装片。 2.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3.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4.进行实验数据的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对应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 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有条件可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实验室。 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阐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的模型。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如何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 2、真核细胞在亚显微结构水平可以划分为哪三大基本结构体系? 3、细胞与病毒在起源上的关系有哪几种假说?你比较同意哪一种?为什么? 专题划分专题一:细胞膜──系统的边界(1 课时)专题二: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2课时)专题三: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2 课时) 专题一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所需课时 1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的问题是探究细胞膜结构的探究材料,简述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关键问题是引导学生构建并理解流动镶嵌模型。 首先,让学生充分了解细胞膜的功能,再通过生物学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思想,让学生明白有什么样的结构必然有什么样的功能,同理反之也是如此,有什么功能必然存在与之相适应的结构。 然后,通过分析材料让学生了解细胞的组成成分,先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主动的沿着科学家的探索历程一步步猜想并纠正自己的错误。最终导出流动镶嵌模型。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一、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一、各种元素相关知识归纳 化学元素能参与生物体物质的组成或能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N就植物而言,N主要是以铵态氮(NH4+)和硝态氮(NO2-、NO3-)的形式被植物吸收的。N是叶绿素的成分,没有N植物就不能合成叶绿素。N是可重复利用元素,参与构成的重要物质有蛋白质、核酸、ATP、NADP+,缺N就会影响到植物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N在土壤中都是以各种离子的形式存在的,如NH4+、NO2-、NO3-等。无机态的N在土壤中是不能贮存的,很容易被雨水冲走,所以N是土壤中最容易缺少的矿质元素。N是一种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化学元素;P参与构成的物质有核酸、A TP、NADP+等,植物体内缺P,会影响到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从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P还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能量传递过程,因为ATP和ADP中都含有磷酸。P对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必需的,但P也是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元素。在一般的淡水生态系统中,由于土壤施肥的原因,N的含量是相当丰富的,一旦大量的P进入水域,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就会出现“水华”现象,故现在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Fe2+是血红蛋白的成分;Fe在植物体内形成的化合物一般是稳定的、难溶于水的化合物,故Fe是一种不可以重复利用的矿质元素。Fe在植物体内的作用主要是作为某些酶的活化中心,如在合成叶绿素的过程中,有一种酶必须要用Fe离子作为它的活化中心,没有Fe就不能合成叶绿素而导致植物出现失绿症,但发病的部位与缺Mg是不同的,是嫩叶先失绿。I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原料;Mg是叶绿素的构成成分;B能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有利于受精作用;Zn有助于人体细胞的分裂繁殖,促进生长发育、大脑发育和性成熟。对植物而言,Zn是某些酶的组成成分,也是酶的活化中心。如催化合成吲哚乙酸的酶中含有Zn,没有Zn就不能合成吲哚乙酸。所以缺Zn引起苹果、桃等植物的小叶症和丛叶症,叶子变小,节间缩短;Na+是维持人体细胞外液的重要无机盐,缺乏时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甚至昏迷等症状;K+在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上起决定性作用,还能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的兴奋性,缺乏时心肌自动节律异常,导致心律失常;Ca是骨骼的主要成分,Ca2+对肌细胞兴奋性有重要影响,血钙过高兴奋性降低导致肌无力,血钙过低兴奋性高导致抽搐,Ca2+还能参与血液凝固,血液中缺少Ca2+血液不能正常凝固。 二、细胞亚显微结构中的相关知识点归纳 1.动、植物细胞一般均有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等。 高等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特有的细胞器是液泡、叶绿体。 动、植物细胞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低等植物细胞具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低等动物细胞具有的细胞器是液泡。 能合成多糖的细胞器有叶绿体、高尔基体。 2.具有膜结构的是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等。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核膜、线粒体、叶绿体;具有单层膜结构的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没有膜结构的是细胞壁、中心体、核糖体等。 3.能产生水的细胞结构有线粒体(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核糖体(脱水缩合)、叶绿体(暗反应)、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细胞核(DNA复制)。 4.与蛋白质合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运输)、高尔基体(加工、分泌)、线粒体(供能)。需说明的是,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装配机器,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主要合成某些专供运输到细胞外面的分泌蛋白,如消化酶、抗体等;而游离于细胞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归纳与整理(人教版选修5)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归纳与整理 第一单元糖类油脂 要点:1 糖类的结构及分类 2 常见的糖的性质 一糖类 【问】你知道糖类在生物体中起什么作用吗?你知道具体的哪些糖呢? 糖类是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问】那么糖类到底是怎样的一类物质?我们以我们熟悉的葡萄糖为例来研究糖类的结构。 1 糖类的结构 【活动与探究】葡萄糖结构的确定 (1)1.8g葡萄糖完全燃烧,得到2.64gCO2和1.08gH2O 结论:最简式为CH2O (2)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结论:分子式为C6H12O6 (3)在一定条件下,1.8g葡萄糖与乙酸完全酯化,生成的乙酸酯的质量为3.9g 结论:分子中有五个羟基 (4)葡萄糖可以直接发生银镜反应 结论:分子中有醛基 (5)葡萄糖可以被还原为直链己六醇 结论:分子中有一个醛基 关于葡萄糖分子结构的猜测: CH 2 OH CH OH CH OH CH OH CH OH CHO 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2 各类糖中常见糖的结构及性质 (一)单糖 (1)葡萄糖 分子式:C6H12O6 结构简式:CH 2 CH OH 4 CHO 所属类型:己糖、醛糖 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有甜味,易溶于水化学性质: A 能发生银镜反应 化学方程式: B 能与菲林试剂反应 化学方程式: 【拓展视野】葡萄糖的环状结构P92 (2)果糖 分子式:C6H12O6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结构简式:CH 2CH OH 3 C O CH 2OH 所属类型:己糖、酮糖 果糖也能发生银镜反应 (二)低聚糖——不到二十个单糖缩合而成的糖类,常见的为二糖 常见的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纤维二糖 分子式:都是C 12H 22O 11,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化学性质:二糖在稀硫酸催化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分子式 有无甜味 水解产物 能否发生银镜反应 蔗糖 C 12H 22O 11 有 葡萄糖+果糖 不能 麦芽糖 有 2葡萄糖 能 乳糖 有 半乳糖+葡萄糖 纤维二糖 无 【练习】1写出蔗糖、麦芽糖、半乳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2 某同学做蔗糖水解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如何证明蔗糖已经发生水解反应? (三)多糖 多糖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多糖有:淀粉和纤维素 (1)淀粉 物理性质:淀粉是一种白色常温下难溶于水的粉末,没有甜味。 分子式:(C 6H 10O 5)n 化学性质:本身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能在无机酸或酶的催化下,发生水解反应 (C 6H 10O 5)n + nH 2O n C 6H 12O 6 淀粉 葡萄糖 (2)纤维素 自然界中的存在:构成植物细胞壁的基础物质 分子式:(C 6H 10O 5)n 化学性质及用途: A 本身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能在无机酸或酶的催化下,发生水解反应 (C 6H 10O 5)n + nH 2O n C 6H 12O 6 纤维素 葡萄糖 B 制备硝化纤维 硝化纤维的制备:硝化纤维是纤维素与浓硝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 + 3nHNO 3 + 3nH 2O 硝化纤维俗称火棉,是一种烈性炸药。 稀H 2SO 4 △ 稀H 2SO 4 △ (C 6H 7O 2)OH OH OH n 浓H 2SO 4 △ (C 6H 7O 2)ONO 2ONO 2ONO 2n

(完整版)第三章生命的结构基础

第三章生命的结构基础 一、细胞膜(又称为质膜) 1.细胞膜的结构:(见下面细胞膜模式图) 1.1主要成份: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此外还有少量多糖,动物细胞膜上还有少量胆固醇。 注意:胆固醇可以调节细胞膜的流动性。当温度降低时可防止细胞膜凝固,当细胞膜流动性过大时,胆固醇可以环节细胞膜的流动性。 1.2基本骨架:磷脂双分子层 1.3蛋白质分布:覆盖、镶嵌、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间。 多糖的存在:多糖分别与蛋白质和磷脂结合成糖蛋白和糖脂 1.4细胞膜内外侧的判断:有多糖链的一侧是外侧,有细胞骨架的一侧为内侧 细胞骨架成分为蛋白质。 1.5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半流动性)——可通过磷脂双分子层实质上是一层半流动性的 “油”,膜上的蛋白质可以在磷脂双分子层中进行横向移动或自身旋转运动得出。 细胞膜的流动性对于细胞完成各种生理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如与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有关,巨噬细 胞吞噬病原菌 1.6细胞膜的功能:(1)保护细胞内部,维持相对稳定的细胞内部环境; (2)调节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完成细胞与周围环境的信息交流。 1.7糖蛋白作用:与细胞识别有关,与血性决定有关,与细胞间的黏连性有关(癌细胞已扩散)。 2.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 2.1扩散:离子、分子和微小的颗粒由浓度较高的区域向浓度较低的区域运动,这种运动叫做扩散。 2.2渗透: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扩散。其原理是由:单位体积内由水分子多的向水分子少的方向扩散。 2.4主动运输的意义:主动运输是物质进出活细胞的主要方式,能够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 动地选择性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2.5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前提:活细胞 2.6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胞吞和胞吐,利用了细胞膜的半流动性;如白细胞吞噬病菌,变形虫摄食和 排遗等 注意: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判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从运输特征出发如钠离子进入细胞为被动运输,钠离子出细胞则为主动运输,再如进食后葡萄糖的吸收初期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高 于细胞内为被动运输,当细胞外葡萄糖浓度低于细胞内时则为主动运输,所以葡萄糖吸收 的方式有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两种,主要为主动运输。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测试题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17·高考全国卷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解析:选C。糖类化合物一般可用通式C m(H2O)n表示,又称作碳水化合物,A项正确;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B项正确;蛋白质是由C、H、O、N等多种元素构成的物质,C项错误;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摄入过多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D项正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化合物都具有相同的官能团 B.酯类物质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 C.油脂的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和丙醇 D.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含有羧基和羟基 解析:选B。A项,糖类化合物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所以官能团并不都相同,错误;C项,油脂的皂化反应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丙三醇(甘油),错误;D项,蛋白质的水解产物为氨基酸,都含有羧基和氨基,错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灼烧和闻气味的方法区别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丝”和“泪”分别是蛋白质和硬化油C.用米汤检验加碘食盐中的碘酸钾(KIO3) D.为增强加酶洗衣粉对血渍、奶渍等蛋白质污物的去污能力,可在清洗同时加入甲醛溶液 解析:选A。纯毛织物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A正确;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但蜡的成分是烃类物质,而不是油脂,B不正确;KIO3不能使淀粉变蓝,C不正确;甲醛会使蛋白质变性,从而使酶失去活性,降低了洗衣粉的去污能力,D 不正确。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 B.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作人类的营养物质 C.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生命的结构基础知识点归纳(图片+文字解析)

生命的结构基础生命的结构基础 非细胞生物病毒 1、结构简单 病毒外壳 2、分类

3、形态多样,极小,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4、代谢特点: 体内无核糖体,缺乏独立的代谢系统 5、生活方式: 寄生,并在宿主细胞内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装备”和“原料”快速复制增殖。在非寄生时,呈结晶状态 6、与人类的关系: 一方面病毒给人类带来很多危害,如病毒传染病。另一方面可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如利用病毒的某些特性对付细菌感染,利用昆虫病毒防治害虫,还可以应用于转基因技术 7、预防病毒感染: 病毒耐冷怕热怕干燥、对射线和一些化学药物以及干扰素敏感(注意对抗生素不敏感) 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 细菌、蓝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 基本结构:

细胞壁——肽聚糖 细胞膜 细胞质——核糖体、质粒(环状闭合DNA) 核区——裸露的DNA 代谢方式: 自养——硫细菌、铁细菌、硝化细菌、光合细菌、 蓝细菌等 异养——乳酸菌、大肠杆菌等 细菌 1)一般情况下,凡是菌前面有“杆”、“球”、“螺旋”、“弧”等字的都是细菌如:大肠杆菌、结核分枝杆菌、乳酸杆菌、肺炎双球菌、炭疽芽孢杆菌、幽门螺菌、霍乱弧菌等 2)细菌具有多样性 蓝细菌——有光合色素 1.DNA 2.核糖体 3.细胞壁 4.细胞膜 放线菌 放线菌是一类具有菌丝,以孢子进行繁殖的生物。

放线菌主要生活在土壤中,它们能降解各类有机物,能产生抗生素,常用的抗生素,绝大多数都是放线菌的产物,如氯霉素、链霉素、金霉素、红霉素、土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而常见的中药如灵芝、猴头菇属于真菌,青霉菌、头孢霉、根霉、曲霉、毛霉也属于真菌。 支原体 支原体最小的可以独立生存的生物体,它没有细胞壁结构。 衣原体——如:沙眼的病原体 立克次氏体——如:“斑疹伤寒”的病原体 原核生物(细胞)/真核生物(细胞)的区别 原核生物(细胞):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无染色体,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包括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生物(细胞):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有染色体,有多种细胞器。包括真菌(酵母菌、霉菌、蕈)和原生生物(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黏菌)以及动植物 原生质、原生质体和原生质层 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专题五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一、内容分析: 1.课程标准 (1)认识油脂、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油脂、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能说出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查阅资料了解氨基酸、蛋白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认识人工合成多肽、蛋白质、核酸等的意义,体会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作用。 2.地位和功能 糖类、油脂、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有机物质,是人体需要的只要营养素,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本专题学习内容与人的生活、生命及社会活动息息相关,通过学习,能够提高科学素养,丰富生活常识,,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化学”“生命的化学”,欣赏化学魅力,热爱学习化学。 从知识内在联系看,是前四个专题有机物知识的延续和发展。 3.主要内容及呈现 此部分内容在必修2中均有涉及,在必修2中,糖类、油脂、蛋白质课程要求只是从组成和性质上认识。在选修5中由于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有机化学基础,对烃的衍生物中各种官能团的结构、性质和反应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对有机化学感兴趣的学生则要求从结构角度认识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性质。 光合作用是地球生命得以维持的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葡萄糖、淀粉、纤维素等糖类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来源。课标要求对糖类进一步从结构上认识其所具有的性质,及其在生命活动、食品加工、新能源开发中的重要意义。 油脂是人类主要食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课标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油脂的组成和结构,掌握油脂的性质和应用。 蛋白质是生命基石,氨基酸是蛋白质水解产物。课标要求学生了解氨基酸的组成和结构,介绍手性分子的概念,拓展学生视野。对蛋白质的认识也上升到对其结构的初步研究。生命科学是21世纪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这部分知识是学习生命科学的基础,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科学的发展对生命科学的促进作用。 4.内容结构

1、生命的物质基础

一、生命的物质基础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中,包含糖类和脂类的组合是[ ] A.纤维素和性激素B.脱氧核糖和甲状腺激素 C.维生素D和胆固醇D.乳糖和植物生长素 2、现有两块外观、颜色和手感都一样的纺织物,其中一块是全棉的,另一块是羊毛的。区别它们的最好方法是:各取一些纤维[ ] A.加稀硫酸水解B.浸入水中 C.加碘检测D.在火上灼烧 3、下列均属于蛋白质的一组物质是[ ] A.性激素、胰岛素、纤维素 B.解旋酶、抗体、胰岛素 C.血红蛋白、胆固醇、维生素D D.载体、抗体、核糖体 4、细胞内的亲水性物质与水相结合的方式是[ ] A.共价键B.氢键 C.离子键D.范德华力 5、纤维素、纤维素酶和控制纤维素酶合成的基因,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 ] A.葡萄糖、葡萄糖和氨基酸 B.葡萄糖、氨基酸和核苷酸 C.氨基酸、氨基酸和核苷酸 D.淀粉、蛋白质和DNA 6、下列细胞内的结构中,含脂类成分最多的是[ ] A.线粒体B.核糖体 C.中心体D.染色体 7、现有10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有1020个,羧基有1050个,则由此合成的4条多肽链中共有肽键、氨基、羧基的数目是[ ] A.999、1016、1046 B.999、1、1 C.996、24、54 D.996、1016、1046 8、已知是许多酶的活化剂,例如能激活硝酸还原酶。植物缺就无法利用硝 酸盐,这说明无机盐离子[ ] A.对维持生物体内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B.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C.对维持细胞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D.对调节细胞内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9、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由10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其分子量约为:[ ] A.12800 B.11000 C.11018 D.8800 10、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 A.糖类B.脂类 C.核酸D.蛋白质 11、下列哪项不是蛋白质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 ] A.能量的主要来源 B.酶的催化作用 C.激素(胰岛素)的调节作用 D.组织和细胞的更新材料 12、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指[ ] A.各种细胞器 B.蛋白质和核酸 C.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 D.水和无机盐 13、已知20种氨基酸平均分子量为128,现有一种蛋白质分子由两条肽链组成,共有肽键98个,此蛋白质的分子量应是[ ] A.12800 B.12544 C.11036 D.12288 14、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脱水生成二肽,脱去的水分子中的氢来自于[ ] A.羟基B.氨基 C.R基D.羧基和氨基 15、人体的肌肉主要是由蛋白质构成的,但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的功能各不同,这是因为[ ] A.肌细胞形状不同 B.在人体的分布位置不同 C.支配其运动的神经不同 D.构成肌细胞的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 16、硫元素可能存在于下列哪类物质中[ ] A.蛋白质B.核酸 C.糖元D.脂肪 17、下列哪一组是构成细胞内生命物质的最主要有机成分[ ] A.蛋白质和核酸B.水和蛋白质 C.蛋白质和脂肪D.水和核酸

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教学进度表

课型复习课周次星期月日

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和结构基础 一、基础知识要点 第一册绪论: (一)、什么叫生物科学? 思考:1、什么是生命现象? 2、什么是生命活动规律? 3、什么是生物? (二)、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1)物质基础指的是什么? 2)结构基础指的是什么? 2、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1)什么叫新陈代谢? 2)新陈代谢包括哪两个方面? 3)新陈代谢是生物体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也是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根本特征。为 什么这么说? 3、生物体都有应激性 1)广义的应激概念? 2)狭义的应激概念? 3)反射的概念? 4)应激的结果? 5)适应的概念? 6)应激性、适应、遗传的关系? 4、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生殖的现象 注意辨析生长、发育、生殖的概念和关系? 5、生物体都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6、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三)、生物科学的发展 (四)当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 第一册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一)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1、生物体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由10页表总结出来): 1)C、H、O、N最多,其中C是基本元素(为什么是基本元素?请看11页小资料)。 2)组成不同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

3)同一种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差异很大 4)组成生物体的全部化学元素都可以在无机自然界找到,所以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 统一性的一面。 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两大类: 1)大量元素(大于1/1000000):C、H、O、N、P、S(主要元素)、K、 Ca、Mg等(其中C也是基本元素)。 2)微量元素(小于1/1000000):Fe(半)、Mn、B、Zn、Cu、Mo等。 3、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作用 1)组成细胞或生物体的结构。(其中C、H、O、N、P、S占细胞的97%) 2)构成生物体内的各种重要化合物:如:Mg是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Fe是构成血 红蛋白的重要元素,Zn组成DNA、RNA聚合酶等。 3)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B(书11页);Zn能调节苹果叶的发育(缺乏锌会患小 叶症);K能调节西瓜糖的代谢,增强糖的合成和运输,从而增加西瓜的甜度。 4、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统一性是指什么? 2)差异性是指什么? (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化学元素化合物细胞(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叫原生质,它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物:水、无机盐 有机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1)、含量(85---90%):A、不同生物不同。水生>陆生 B、不同年龄不同。年幼>年老 C、不同部位不同。 D、不同组织、器官不同。 (2)、存在形式:? (3)、作用:A、结合水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 B、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C、自由水为多细胞生物的体细胞的生活提供液体环境。 D、自由水参与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 E、自由水的流动可以运输养料和废物。 1)含量: 2)存在形式:? 3)作用:A、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专题一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工程)【考点透视】 一、网络构建 二、复习重点 [ [ [ (1)植物组织培养 原理:细胞的全能性 过程: 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愈伤组织 根、芽植物体 (2)动物的组织培养过程 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器官、组织单个细胞 (3)细胞融合 ①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 ②基本步骤:如下图。 细胞衰老(主要 特征、原因) ① 胞及非细胞结构比较 ②生物膜的结构功 能及联系 ③线粒体、叶绿体的 结构功能及其他细 胞器的功能 细胞癌变(癌细 胞特点、原因) ①植物组织培养 ②植物体细胞杂交 ④动物细胞融 合 ⑥胚胎移植 ⑤单克隆抗体 ③动物细胞培养 ⑦动植物细胞工程比较 细胞分裂(有丝分裂、无 丝分裂及减数分裂比较) 胰蛋白酶、剪碎动物血清、葡萄糖、氨 基酸、无机盐、维生素 细胞株 脱分化 营养物质、激素 再分化 激素、光

三、可能出现的考点 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是整个生物学的基础,近几年的高考显示,在本专题的得分率还是较高的,复习本专题应注意以下热点问题: ① 细胞的化学元素,与无机自然界的元素的关系,探索生命的起源,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差异性和物质性。 ② 蛋白质与核酸分子的结构特点、合成方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相关计算。两大有机物的特异性和多样性体现了生物界的多样性。 ③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叶绿体、线粒体等几种细胞起的生理功能于其结构上物质组成的关系。 ④ 动植物细胞工程、方法、步骤、特点,尤其是在当今人类社会生活、生产、医药卫生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应用。 ⑤ 构成生物组织或细胞的化合物种类、生理功能的实验探究或验证。 【例题解析】 关键词:生物学 研究 经历 过程 【例1】在生物学的研究过程中,一般经历下列过程( ) A.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B.进行实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C.发现问题、进行实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D.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解析:如同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一样,生物学的研究是针对生物方面发现的问题,然后作出一些猜想和假设,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验证,得出正确的结论。答案:D [例2] 关键词:细胞 模式图 叙述 下图是一细胞的模式图。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 B .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 C .有核孔的细胞 D .有纤维素的细胞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能够识图,测试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的知识,主要考查理解能力。通过对细胞模式图的分析可知,此细胞为植物细胞,但细胞内的细胞器有线粒体、细胞核、液泡,此外出现了细胞壁、细胞膜。由图可得出结论A 错误。答案:A [例3] 关键词:诺贝尔生理学 医学奖 授予 3位科学家 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3位科学家,这3位科学家发现了在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规则。这项工作对人类战胜疾病将发挥重大作用。下图示癌细胞内的相关变化和及某种药物治疗导致癌细胞死亡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是一种正常的生命观象。下列属于衰老红细胞特征的是( ) ①水分减少,细胞萎缩 ②新陈代谢的速度减慢 ③某些酶的活性降低 ④呼吸速率上升 ⑤色素积累增多 ⑥细胞的呼吸速率减慢 ⑦细胞核体积增大 ⑧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 A.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⑥⑧ D .①②③④⑤⑧ (2)人的受精卵开始分裂,逐渐形成大量功能不同的细胞,从分子水平看,这是 的结果。 (3)人的胚胎在发育初期是有尾的,但在胚胎发育成熟时失去尾,从细胞水平看,这是由于 。 (4)后来的科学家研究发现,控制“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基因有两类:一类是控制细胞死亡;另一类是启动或促进细胞死亡。两类基因相互作用控制细胞的正常死亡。如果该死亡的细胞没有死亡,不该死亡的细胞大批死亡,就会患病,如癌症、艾滋病等。请你运用这个理论对癌症、艾滋病的治疗进行大胆的设想。 解析: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如何延缓细胞的衰老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本题围绕细胞的衰老、死亡及基因调控的知识,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解释有关现象及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1)衰老的细胞一般具有以下5项特征:Ⅰ.在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新陈代谢速度减慢;Ⅱ.衰老的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降低;Ⅲ.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Ⅳ.衰老的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颜色加深;V.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根据上述特征可判断①②③⑤⑥⑦⑧都符合衰老细胞的特征,由于衰老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也不含有色素,因此,还应除去⑤⑦,故选C 。 (2)人的受精卵分裂,逐步形成大量的功能不同的细胞,这些功能不同的细胞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而由受精卵分裂产生的体细胞中遗传物质相同,基因也相同,因此从分子水平看,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3)人的胚胎在发育初期是有尾的,但在胚胎发育成熟时失去尾,尾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那么尾哪里去了呢?从细胞水平看,这是由于组成尾的细胞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进行了程序性死亡。 (4)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我们知道人类的癌症、艾滋病等就是由于该死亡的细胞没有死亡,而不该死亡的细胞大批死亡所形成的病患。根据“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理论,我们对癌症、艾滋病的治疗可进行下列设想:首先找到与癌症、艾滋病相关的所有调控基因,分析其功能,然后,研究出能发挥或抑制这些基因功能的药物,就可以让癌细胞加速自杀死亡,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同时,提高免疫细胞的生命力,以达到根治爱滋病的目的。 答案:(1)C ;(2)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3)组成尾的细胞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进行了程序性死亡; (4) 首先找到与癌症、艾滋病相关的所有调控基因,分析其功能,然后,研究出能发挥或抑制这些基因功能的药物,就可以让癌细胞加速自杀死亡,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同时,提高免疫细胞的生命力,以达到根治爱滋病的目的。 [例4] 关键词:下列 细胞分化 叙述 (07重庆2题)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肠胚的形成与囊胚细胞的分化直接相关 B .红细胞的形成与基因表达有关而与细胞分化无关 C .胡萝卜叶肉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后不具全能性 D .癌细胞的产生与细胞畸形分化无直接关系 解析:考查目标是①细胞分化的概念;②囊胚与原肠胚;③细胞分化的实质;④植物细胞的全能性;⑤癌细胞的产生。答题思路是①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

生命的物质基础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1) 1.生命的物质基础 班级____ 学号____ 姓名___________ 知识要点: 一、元素 1.大量元素、微量元素: 2.基本元素、最基本元素 3.作用:①② 4.研究意义: 二、水 1.结合水:概念、功能:①② 2.自由水:概念、功能:①②③④ 三、无机盐 1.含量、存在形式: 2.功能及例:①②③④ 四、糖类 1.组成元素、含量: 2.种类:单糖:概念、种类 二糖:概念、种类及水解产物 多糖:概念、种类及水解产物 还原糖:种类、鉴定方法及原理 非还原糖: 3.功能:①②③ 五、脂质 1.脂肪:组成元素、功能①②③、鉴定试剂及方法 2.类脂:种类、组成元素、功能 3.固醇类:种类、功能 六、蛋白质 1.基本组成元素: 2.含量:鲜重、干重 3.基本单位:种类、通式、结构特点、来源①②③ 4.二肽的形成反应式 5.蛋白质:合成场所、加工场所、结构多样性的原因、功能及举例 七、核酸 1.种类:全称、空间结构 2.功能:①②③ 3.基本单位:组成元素、种类、图解 4.分布、鉴定试剂

1.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及含量: 2.组成细胞的主要化合物及其相对含量: 4. 5. 7. 6. 8. 9. 10. 巩固练习

2 39 1 8 4 5 6 710 A T C G 1. 判断并改正: (1) 细胞内的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和氧等元素。 [ ] (2) 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 是最基本的元素,在细胞中的含量最多。 [ ] (3) 结合水在细胞中可通过氢键与蛋白质、糖类、核酸、脂肪等亲水性物质结合在一起。[ ] (4) 干旱时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代谢旺盛,有利于抵抗不利的环境。 [ ] (5) 可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蒸馏水来鉴定葡萄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质。 [ ] (6) 真核生物以DNA 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 为遗传物质。 [ ] (7) 乳糖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糖原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 ] (8) 脂肪酸和磷脂含有的元素相同。 [ ] (9) 脂质具有的生物学功能有构成生物膜、调节生理代谢和储存能量。 [ ] (10) 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 ] 2. 如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 ] A.若图中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B.若②是由高尔基体合成的糖类,其最可能存在于细胞膜上 C.若③为多聚体,且能贮存生物的遗传信息,则③是染色体 D.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 3.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图示中a 、b 为有机小分子物质,甲、乙、丙代表有机大分子物质。已知核糖体是由RNA 和蛋白质构成的。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 A.在人体细胞内,a 共有8种 B.b 在细胞核中经缩合反应合成丙 C.区分甲与乙的依据是组成它们的五碳糖不同 D.在某人的神经细胞和肝细胞中,甲一般不同,丙一般相同 4. 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 A.在多种氨基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呈蓝色 B.沸水浴时肽键断裂,导致胰岛素生物活性丧失 C.某环状蛋白质分子含有n 个氨基酸,则该分子至少含n +1个氧原子 D.R 基为―CH 3和―C 3H 5O 2的二肽分子中,C 、H 、O 原子的比例分别为8、14、5 5. 如图为DNA 分子的平面结构,虚线表示碱基间的氢键。请据图回答: ⑴从主链上看,两条单链________平行;从碱基关系看,两条单链___________________。 ⑵构成DNA 分子的骨架元素是____,它存在于图 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中。 ⑶从图中可看出,无机盐和糖类都具有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7]的全称是________________,它与A TP 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含有200个碱基的某DNA 片段中碱基间的氢键共有260个。请回答:

高中化学:《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测试卷(含答案)

高中化学:《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测试卷(含答案)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误食重金属盐可立即喝鲜牛奶或鸡蛋清解毒 B.高温结构陶瓷及压电陶瓷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服用Al(OH)3胶囊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无任何副作用 D.高铁酸钾(K2FeO4)是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既能消毒杀菌又能净水 2.化学无处不在,运用化学知识判断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可用于制肥皂和加工食用油 B. SO2能漂白纸浆等,故可广泛用于食品的漂白 C.高空臭氧层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低空过量臭氧是污染气体,对人体有害 D.为防止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氢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向稀H2SO4中滴加少量Cu(NO3)2溶液 B.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其晶体主要以内盐形式存在,调节溶液的pH可改变它的溶解度 C.在苯酚和乙醇性质比较实验中,将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苯酚置于试管中,再投入金属钠,从而可以比较出羟基氢的活泼性 D.抽滤完毕,直接用玻璃棒刮下布氏漏斗中滤纸上的固体 4.下面鉴别葡萄糖与果糖的方法正确的是() A.银镜反应 B.新制的氢氧化铜 C.氢氧化钙溶液 D.羧酸溶液 5.下列有机物既能在常温下溶于水,又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A.甲醇 B.甲酸乙酯 C.葡萄糖 D.苯酚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油脂的分子中含有酯基,属于酯类 B.煤经处理变为气体燃料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C. Al2O3可以与水反应得到其对应水化物Al(OH)3 D.可以用加热使蛋白质变性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7.下列关于葡萄糖的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葡萄糖具有醇羟基结构,能跟酸起酯化反应 B.葡萄糖的还原性能使溴水褪色 C.葡萄糖的还原性能被硝酸氧化 D.葡萄糖能水解生成乙醇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多肽、油脂、纤维素、淀粉、蔗糖和葡萄糖在一定条件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蛋白质是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分子中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C.棉、麻、蚕丝、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D.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大小介于溶液与胶体之间 9.下列有关有机物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可以与酸、碱或重金属盐反应 B.芳香烃都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 CH3CH2OH与氢溴酸不能反应 D.石油的分馏可获得乙烯、丙烯等不饱和烃 10.有机物X、Y、M(M为乙酸)的转化关系为:淀粉→X→Y乙酸乙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 B.由Y和M制取乙酸乙酯时可用饱和NaOH溶液来提纯 C.由Y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D.可用碘的四氯化碳溶液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 B.用乙醇和浓硫酸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