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气虚是中医的一种诊断,泛指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包括元气、宗气、卫气的虚损,以及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从而导致机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伤过度而耗损,或久病不复,或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减退,气的生化不足等所致。可分为心、肺、肾气虚,具体的治疗是需要根据气虚的种类来确定的。主要是使用一些益气的中药进行调理。

中医学从气是宇宙的本原,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最基本的元素这一基本观点出发,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生命的基本物质,除气之外,尚有血、津液、精等,但血、津液和精等均是由气所化生的。在这些物质中,“精、气、津、液、血、脉,无非气之所化也”。

宜忌原则

凡气虚之人,宜吃具有补气作用的食物,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忌吃破气耗气之物,忌吃生冷性凉食品,忌吃油腻厚味、辛辣食物。

适宜食物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粳米、糯米、粟米、玉米、番薯、豆腐、黄豆等。

2、肉、蛋、奶类的选择牛肉、狗肉、鸡肉、鲢鱼、鳝鱼、鳜鱼、牛肚、乌骨鸡、鹅肉、兔肉、鹌鹑、青鱼等。

3、蔬菜类的选择青稞、南瓜、马铃薯、山药、香蕈、草菇、青椒、洋葱、胡萝卜、白扁豆、平菇等。

4、水果的选择大枣、樱桃、葡萄、石榴、桃、杏等。

5、其他人参、蜂王浆等。

饮食禁忌

忌吃破气耗气之物,忌吃生冷性凉食品,忌吃油腻厚味、辛辣食物。如:海带、苦瓜、鸭、黑鱼、菜瓜、鱿鱼等。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人体脏腑机能的活动,都要依靠气。我们说的“气”大自然界的气不同,与中医说的“真气”是一致的。真气这种“气”在体内运行周身,成为人体生命的原动力,也可以发于体外作用于他人,成

为治病的一种手段。根据它分布在脏器的部分和不同功能,因而有不同名称。气在阳叫阳气,气在阴叫阴气,在脾叫脾气,在经络内叫营气,在经络外叫卫气,在中焦叫中气,在上焦叫宗气,在下焦叫元气。在一些中医医学文献中,还有心气、肝气、脾气、肺气、肾气以及大肠气、小肠气等。其实,这些名称只是活动动能和生理现象的局部反映。如果说生成与作用来说,只有“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四种。

元气就是真气,承受于天,随着生命而来,是由“元精”化生,所以名之为“元气”,藏之于肾,依赖后天之精气为断滋养,才能发挥作用。元气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通过经络运行于人体全身,五脏六腑得到元气的推动激发,从而发挥各自的功能。维持人体的正常发育和活动。五脏六腑之气的产生,都源于元气。因此,元气充足,脏腑功能就是强健,身体就健康。如果先天不足,或者久病而损伤元气,则身体衰弱,也容易患染其它疾病,所以,医学以培养元气为治病之本。

“宗气”,是由自然界吸入的氧气和由脾胃消化产生的水谷的精微结合而成的。它形成于肺而聚之于胸,具有帮助肺脏进行呼吸和贯通心脉以行营血的作用。因此,呼吸声间的强弱,血气的运行,肢体的活动能力,都与宗气有关,宗气不足,则可以引起血脉凝滞的病变。“营气”是脾胃转办理于肺中的精微物质,它进入脉道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随血液运动于周身。它的功能除了化生血液外,还有营养全身的作用。

“卫气是肾中阳气所化生,出自下焦,滋养于中焦,升发于上焦。卫气在发挥其功能时,必须依靠中焦脾胃化生水谷精微之气。卫气和营气一样,皆生于水谷,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卫气虽然行于脉外,却敷布全身,内而脏腑,外而皮毛,都有一种温暖和保卫的作用,是阳气的一部分,能使毛孔开合抵抗外邪,卫气虚则易汗易感冒。

在了解什么是气和气的作用后,就容易了解什么是气功了。气功是充分调动人体的本能力量并同疾病、衰老作斗争的一种方法。根据生理解剖学观察,人体内具有巨大的潜力,如果能进行合理的高速和锻炼,人的健康活动可以延至150岁到200岁左右。人的身体是由无数细胞构成,身体的生长、发育、衰老、死亡,这些现象都是细胞新陈代谢过程中逐渐演变的结果,而细胞新陈代谢的动力就是“气”。先天的真气结合后天的宗气,沿着一定的路线有节律地充养全身。由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失节,精气损伤,使直拨运行的轨道发生故障,身体逐渐衰弱下去,病魔便乘虚而入,因而未老先衰,甚至夭折。气功就是根据生命形成、生成的规律,恢复元气的动行,充分发挥肌体内在活力,修复自我建设的本能,达到祛病延年的根本办法。

(浙江)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七 第5讲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练习(含解析)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物质水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 B.蔗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 C.纤维素能水解成葡萄糖 D.油脂水解产物之一是甘油 解析:选A。A.蛋白质先水解成多肽,多肽再水解成最终产物氨基酸,故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各种氨基酸,A错误;B.蔗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B正确;C.纤维素属于多糖,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正确;D.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在碱性条件下,完全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肥皂)与甘油,D正确。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 B.高温或日常用的消毒剂可使禽流感病毒蛋白质变性 C.棉花、羊毛、木材和草类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D.误食重金属盐引起人体中毒,可喝大量的食盐水解毒 解析:选B。油脂因发生氧化反应而变质,生成具有难闻的特殊气味的物质,A项错误;羊毛的成分是蛋白质,C项错误;误服重金属盐后,可以喝含大量蛋白质的牛奶解毒,D项错误。 3.(2019·台州高三选考模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盐析可提纯蛋白质并保持其生理活性 B.淀粉是热值最高的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直接水解生成葡萄糖 C.氨基酸在人体中构成新的蛋白质属于加聚反应 D.油脂的水解反应叫作皂化反应 解析:选A。蛋白质的盐析是可逆过程,发生盐析时蛋白质的活性不变,所以盐析可提纯蛋白质并保持其生理活性,A项正确;淀粉在人体内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先水解成麦芽糖,最终变成葡萄糖,B项错误;氨基酸在人体中构成新的蛋白质属于缩聚反应,C项错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作皂化反应,D项错误。 4.(2019·湖州选考模拟)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酒历久弥香与酯化反应有关 B.人民币一元硬币的材质是纯净物 C.聚酯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无机非金属材料 D.淀粉和纤维素在人体内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人体生命六要穴保健法

人体生命六要穴保健法 ; 涌泉穴 是人体少阴肾经上的要穴。它位于足底中线前、中三分之一交点处,当足趾跖屈时,足底前凹陷处。 肾为“先天之本”,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肾为阴中之阴,心为阳中之阳,只有肾水充盈,人体各系统才能得以平稳运行。中医理论认为,肾藏经,主水,主骨,其功用是纳气,生髓,可管生殖发育。《难经·六十六难》言:“脐上肾间气动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内经》亦云:“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都说明,只有肾功能旺盛,才能精足,气壮,神全,人体生命力才会长盛不衰。 涌泉穴是人体长寿大穴,经常按摩此穴,则肾精充足,耳聪目明,发育正常,精力充沛,性功能强盛,腰膝壮实不软,行走有力。并能治疗多种疾病,如昏厥、头痛、休克、中暑、偏瘫、耳鸣、肾炎、阳萎、遗精、各类妇科病和生殖类病。 涌泉穴与人体生命息息相关。涌泉,顾名思义就是水如泉涌。水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水有浇灌、滋润之能。据人体科学研究表明,人体穴位的分布结构独特,功用玄妙。人体肩上有一“肩井”穴,与足底涌泉穴形成了一条直线,二穴是“井”有“水”上下呼应,从“井”上可

腑视到“泉水”。有水则能生气,涌泉如山环水抱中之源,给人体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气场,维护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涌泉穴的保健手法主要是按摩。方法:睡前端座,用手掌托来回搓摩涌泉及足底部108次,要满面搓,以感觉发烫发热为度,搓毕,再用大拇指指肚点按涌泉49下,以感觉酸痛为度,两脚互换。末了,再用手指点按“肩井”穴左右各49次即可。 足三里: 是人体足阳明胃经上的要穴。它位于腿部外膝下三寸,距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处。 中医理论认为,胃为“水谷之海”,是人体的给养加工厂。其主要功用是受纳、消化、腐熟、摄取水谷精微以营养全身。所以,又称脾胃为“后天之本”。《中藏经》说:“胃气壮,则五脏六腑皆壮也”。指出了脾胃消化功能对人体生命与健康的重要性。 足三里是个保健穴,经常用不同的方法刺激它,可健脾壮胃,扩张血管,降低血液凝聚,促进饮食的尽快消化吸收,扶正祛邪,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此穴主治:胃痛、腰痛、腹泻、痢疾、便秘、头痛眩晕,下肢瘫痪,半身不遂,膝胫酸痛,消化系统疾病。 常用保健手法是穴位点按、艾灸。点穴法:可用双手大拇指指肚点按足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设计人:审核人: 思维导图 考点分析 1.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的过程; 2.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3.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4.举例说明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模块一 夯实基础 概念导读 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这是生物的基本特质之一。那么生物是通过什么器官分辨外界的刺激呢?又是如何对刺激做出相应反应的呢?人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只有灵敏度地感知到外界环境的变化并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 核心概念 ①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②反射: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内容一:神经系统组成 1.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1)神经元结构包括①_______ ;② ________ 。 (2)在长的______外套有一层鞘,组成______,它的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_______。 (3)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有膜,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条__________。 2.构成神经系统的组织— 组织,具有感受 ,产生和传导 的作用 3.构成神经组成 内容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反射的结构基础— 2.反射弧的组成 (1)写出个部分的名称① ②效应器③传出神经④ ⑤ 3.与语言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特有的。

内容三:人体对环境外界的感知 1.眼球的结构和视觉形成 (1)完成填图1 ;2 ; 3瞳孔;4 ;5 ; 6 ;7脉络膜;8 ; 9 ;10视神经。 (2)视觉的形成:物体的反射光线→ →瞳孔 →晶状体→玻璃体→ →视神经→视觉中枢。 2.耳和听觉 (1)完成填图1 ;2 ; 3 ;4听小骨股室; 5咽鼓管;6 ;7 ;8 。 (2)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外耳道→ →听小骨→耳蜗→ →听觉中枢。 小试牛刀 1.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 ( ) A .小脑 B .大脑 C .脊髓 D .神经 2.杂技团演员在表演走钢丝时神经系统起着主要作用的结构是 ( ) A .大脑 B .小脑 C .脑干 D .脊髓 3.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 ( ) A .脑 B .脊髓 C .神经组织 D .神经元 模块二 重点突破 知识升华 3 4 5 6 7 8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一、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一、各种元素相关知识归纳 化学元素能参与生物体物质的组成或能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N就植物而言,N主要是以铵态氮(NH4+)和硝态氮(NO2-、NO3-)的形式被植物吸收的。N是叶绿素的成分,没有N植物就不能合成叶绿素。N是可重复利用元素,参与构成的重要物质有蛋白质、核酸、ATP、NADP+,缺N就会影响到植物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N在土壤中都是以各种离子的形式存在的,如NH4+、NO2-、NO3-等。无机态的N在土壤中是不能贮存的,很容易被雨水冲走,所以N是土壤中最容易缺少的矿质元素。N是一种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化学元素;P参与构成的物质有核酸、A TP、NADP+等,植物体内缺P,会影响到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从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P还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能量传递过程,因为ATP和ADP中都含有磷酸。P对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必需的,但P也是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元素。在一般的淡水生态系统中,由于土壤施肥的原因,N的含量是相当丰富的,一旦大量的P进入水域,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就会出现“水华”现象,故现在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Fe2+是血红蛋白的成分;Fe在植物体内形成的化合物一般是稳定的、难溶于水的化合物,故Fe是一种不可以重复利用的矿质元素。Fe在植物体内的作用主要是作为某些酶的活化中心,如在合成叶绿素的过程中,有一种酶必须要用Fe离子作为它的活化中心,没有Fe就不能合成叶绿素而导致植物出现失绿症,但发病的部位与缺Mg是不同的,是嫩叶先失绿。I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原料;Mg是叶绿素的构成成分;B能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有利于受精作用;Zn有助于人体细胞的分裂繁殖,促进生长发育、大脑发育和性成熟。对植物而言,Zn是某些酶的组成成分,也是酶的活化中心。如催化合成吲哚乙酸的酶中含有Zn,没有Zn就不能合成吲哚乙酸。所以缺Zn引起苹果、桃等植物的小叶症和丛叶症,叶子变小,节间缩短;Na+是维持人体细胞外液的重要无机盐,缺乏时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甚至昏迷等症状;K+在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上起决定性作用,还能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的兴奋性,缺乏时心肌自动节律异常,导致心律失常;Ca是骨骼的主要成分,Ca2+对肌细胞兴奋性有重要影响,血钙过高兴奋性降低导致肌无力,血钙过低兴奋性高导致抽搐,Ca2+还能参与血液凝固,血液中缺少Ca2+血液不能正常凝固。 二、细胞亚显微结构中的相关知识点归纳 1.动、植物细胞一般均有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等。 高等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特有的细胞器是液泡、叶绿体。 动、植物细胞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低等植物细胞具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低等动物细胞具有的细胞器是液泡。 能合成多糖的细胞器有叶绿体、高尔基体。 2.具有膜结构的是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等。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核膜、线粒体、叶绿体;具有单层膜结构的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没有膜结构的是细胞壁、中心体、核糖体等。 3.能产生水的细胞结构有线粒体(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核糖体(脱水缩合)、叶绿体(暗反应)、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细胞核(DNA复制)。 4.与蛋白质合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运输)、高尔基体(加工、分泌)、线粒体(供能)。需说明的是,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装配机器,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主要合成某些专供运输到细胞外面的分泌蛋白,如消化酶、抗体等;而游离于细胞

专题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有答案版)

专题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知识点一:眼与视觉 1.眼球的结构 2.视觉的形成 外界物体的反射光线→ 角膜 → 瞳孔 → 晶状体 → 玻璃体 → 视网膜 (形成物像)→视觉神经→ 大脑皮层 的特定区域(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3.近视及其预防 (1)近视成因:眼球的前后径过 长 ,或者晶状体曲度过 大 且不易恢复原状,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到 视网膜前方 ,看到的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物像。这种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叫做近视眼。 (2)矫正:配戴近视镜—— 凹透 加以矫正。 (3)预防近视:做到“三要”和“四不要”。 知识点二:耳与听觉 1.耳的结构 ?????????→?????????????????????耳郭外耳外耳道鼓膜:声波 中耳鼓室:连通 :传到振动半规管内耳前庭耳蜗:内有听觉 ,将振动转化为神经冲动 2.听觉的形成 (1)外界声波→外耳道→ 鼓膜 (振动)→ 听小骨 → 耳蜗 →听觉神经→ 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形成听觉)。 (2) 耳蜗 感受声波的刺激,听觉在 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形成。 3.耳的保健 (1)耳聋分为传导性耳聋和 神经性耳聋 。 (2)遇到巨大响声时,要迅速 张口 ,使 咽鼓管 张开,或 闭嘴 、 堵耳 ,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 (3)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 外耳道 或 鼓膜 。 知识点三:神经系统 1.神经系统的组成 晶状体 虹膜 角膜 睫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巩膜 脉络膜 振动 咽 听小骨 感受器

2.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神经元 ,由 细胞体 和 突起 组成。功能是接受刺激后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 知识点四: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概念:指人体通过 神经系统 ,对外界或内部 刺激 作出有规律的反应。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1)各组成结构的功能: 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 神经冲动 。 传入神经:将神经冲动传至 神经中枢 。 神经中枢:接受信号,产生冲动,并将冲动传给 传出神经 。 传出神经:将来自神经中枢的冲动传至 效应器 。 效应器:接受冲动,作出 反应 。 (2)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 3.反射的类型 (1) 简单 反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经过大脑的分析和判断。 (2) 复杂 反射: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或学习形成的,在 大脑皮层 参与下完成。 (3)与 语言文字 有关的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知识点四:激素调节 名称 腺体 作用 过少 过多 生长激素 垂体 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幼年:侏儒症 幼年:巨人症 成年: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 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 奋性 幼年:呆小症 成年:地方性甲状腺肿 成年:甲状腺功能亢进 胰岛素 胰岛 调节糖类的吸收、转化和糖尿病 低血糖 神经中枢 协调运动 心跳 呼吸 脊髓 脑神经

《生命活动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经典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说课内容包括说课标,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作业设计和说板书,最后简单说一下教学反思。 一、说课标 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的最主要依据,课标对本节的知识点表达为: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概述”属于理解水平,理解水平的要求比了解水平要高,比应用水平低,所以要求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难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说教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蛋白质的结构》选自高中生物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必修1模块力图让学生从分子水平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而《蛋白质的结构》是以上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学习为基础,帮助学生从分子水平理解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明确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同时,《蛋白质的结构》也为后面的核酸、载体蛋白、酶以及必修2基因表达等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后面各章节的学习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课时安排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分为氨基酸的结构、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的功能三个部分。我计划用两个课时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其中第一课时完成氨基酸的结构以及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形成肽链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剩下内容的教学。我现在说课的内容是本节课的第一课时——《蛋白质的结构》。, 2、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新课标的解读,我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理解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的过程; 简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①教材中并没有直接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而是让学生观察 4种氨基酸的结构,通过思考与讨论,找出氨基酸的共同特点,加深对氨基酸结构的理解。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②通过探讨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键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相关计算的能力;③关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教材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学生在获取形象、丰富的信息内容的同时,培养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家第一次人工 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这两项重大科研成果,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多肽链、蛋白质的过程。 难点:⑴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⑵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三、说学生 在上述教材分析的基础上,我将针对具体的授课对象进行以下的学情分析。 第一,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高一学生还没有学习有机化学,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知识,而细胞的分子组成是微观、抽象的内容。所以要安排学生进行课前准备与资料搜集。在教学时,为了加强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利用“大头娃娃”、“三鹿”奶粉事件等生活实例展开教学,从而增加教学内容的亲和力。

人体生命活动的解读

下图是某试验小组的同学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实验过程:取两个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每天记录蝌蚪的生长发育情况。请回答: (1)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有两个环节不够严谨,请你指出,并加以补充完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⑤步中,为什么要在A缸中加入少许甲状腺激素制剂,而B缸不加呢?_________________。(3)如果实验按你修改后的方案进行,预计结果是怎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食物中的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缺碘会使甲状腺

激素合成减少,使人患_______ _病,常吃________等食品对于防治这种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1)①加入同样水质的水、④加入若干只蝌蚪 (2)形成对照 (3)A缸中先发育成蛙、B缸需要的时间比较长(4)地方性甲状腺肿海带(紫菜 张大爷患有糖尿病。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以 下糖尿病病因、治疗等问题: (1)胰岛位于___________上,它分泌的胰岛素直接

进入细胞周围的________血管,随血液运到全身,发挥调节作用。这种调节属于_________调节。(2)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使之稳定在0.1%左右。由此可知,上图中表示张大爷餐后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是[]。针对张大爷的病情,医生建议他注射胰岛素治疗。胰岛素不能口服的原因是:它是一种蛋白质,进入消化道后会在________ __内被初步消化,从而失去疗效。 (3)平时张大爷的手偶然碰到刺会立即缩回,而注射时虽感疼痛手却不缩回。从神经调节方式看,前者属于____________反射,后者属于_________反射。注射时感到疼痛,痛觉形成的部位在_________皮层。

高中生物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含答案)

第3讲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基础巩固 1.分析一种可溶性的有机小分子样品,发现这种样品中含有C、H、O、N等元素,这种样品很可能是() A.葡萄糖B.氨基酸 C.脂肪酸D.蛋白质 2.2013·青岛检测关于生物体内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氨基酸是蛋白质分子的单体,由氨基和羧基组成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的结构是 CH2NCOOHH C.每个氨基酸分子都只含有C、H、O、N四种元素 D.组成人体的氨基酸都能在人体内合成 3.2012·德州模拟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功能的发挥并非依靠单个蛋白质独立起作用,蛋白质相互作用才是执行功能的主要途径。这种互作现象说明() A.蛋白质性质稳定 B.蛋白质空间结构复杂 C.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 D.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功能 4.已知某种氨基酸的R基是—CH2CH2NH2。在一个该氨基酸分子中,含有的C、H、O、N的原子数依次是() A.4、8、2、2 B.3、10、2、2 C.4、10、2、1 D.4、10、2、2 5.某蛋白质由3条多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下列关于该蛋白质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该蛋白质时产生了N个水分子 B.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N个肽键 C.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羧基 D.合成该蛋白质至少需要20种氨基酸 能力提升 6.甘氨酸(C2H5O2N)和某氨基酸反应生成二肽的分子式为C7H12O5N2,则此氨基酸是() A.CHOOCNH2HCH2CH2COOH B.CHHOOCCNH2CH2COOH C.CHCOOHCH3CH2NH2 D.(CH2)3H2NCOOH 7.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为() A.798、2和2 B.798、12和10 C.799、1和1 D.799、11和9 8.2013·合肥模拟肉毒杆菌是一种致命病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毒素。军事上常将这种毒素用于生化武器。人们食入和吸收这种毒素后,神经系统将遭到破坏。该毒素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专题五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一、内容分析: 1.课程标准 (1)认识油脂、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油脂、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能说出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查阅资料了解氨基酸、蛋白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认识人工合成多肽、蛋白质、核酸等的意义,体会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作用。 2.地位和功能 糖类、油脂、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有机物质,是人体需要的只要营养素,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本专题学习内容与人的生活、生命及社会活动息息相关,通过学习,能够提高科学素养,丰富生活常识,,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化学”“生命的化学”,欣赏化学魅力,热爱学习化学。 从知识内在联系看,是前四个专题有机物知识的延续和发展。 3.主要内容及呈现 此部分内容在必修2中均有涉及,在必修2中,糖类、油脂、蛋白质课程要求只是从组成和性质上认识。在选修5中由于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有机化学基础,对烃的衍生物中各种官能团的结构、性质和反应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对有机化学感兴趣的学生则要求从结构角度认识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性质。 光合作用是地球生命得以维持的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葡萄糖、淀粉、纤维素等糖类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来源。课标要求对糖类进一步从结构上认识其所具有的性质,及其在生命活动、食品加工、新能源开发中的重要意义。 油脂是人类主要食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课标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油脂的组成和结构,掌握油脂的性质和应用。 蛋白质是生命基石,氨基酸是蛋白质水解产物。课标要求学生了解氨基酸的组成和结构,介绍手性分子的概念,拓展学生视野。对蛋白质的认识也上升到对其结构的初步研究。生命科学是21世纪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这部分知识是学习生命科学的基础,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科学的发展对生命科学的促进作用。 4.内容结构

元素角度看人体生命

元素角度看人体生命 姚东阳 (陕西德融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陕西汉中723200) 摘要:建立直观的思维模型,从元素角度分析人体生命,有助于对体内环境与外环境物质信息交换过程细化观察和宏观整合,理解生命本质,对整合现有相关理论,健康养生有益。 关键词:元素;思维模型;人体生命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Elements of human YAO Dong-yang (Shaanxi Derong New Energy Corporation Limited,Hanzhong723000,Shaanxi,China) Abstract:By a thinking model,the elements of human help to study the material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process of body,or may help to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life.This may integrate the existing relevant theory and beneficial health keeping. Key words:elements;thinking model;human life 不同的观察层面和角度有不同的观察结果,综合分析有助于接近客观的理解和合理应用。不断深入细化观察和宏观整合是接近本质的一种方法。 宏观上看,人体由表面的皮肤毛发和皮肤下包容的生命组织形成。在头部和躯干部,由皮肤、肌肉和骨骼围成为两个大的腔:颅腔和体腔。以功能分:消化、神经、呼吸、循环、运动、内分泌、生殖、泌尿系统[1]。 再细分则为组成各类组织器官的细胞和相关联的液体、气体或固体环境。细胞内又存在各类细胞器和细胞内溶液。再进一步细化则为各类大分子结构,再分则是组成大分子的小分子单元,以及溶解或吸附的离子。以目前物理、化学、生物学认识的极限则为各类元素、电子。人体内物质充满变化和运动,在微观粒子和宏观人体层面上存在复杂的和谐、平衡。 本文从硬件方面以元素层面观察为基础,综合分析,以期有助于对人体健康养生,代谢调理方面做一些有益探讨。 1原理 人体由60多种元素组成。氧、碳、氢、氮这四种元素占人体总量的96%,钙、磷、钾、硫、钠、氯、镁这七种占3.95%.,以上十一种元素占人体总量的99.95%,称为人体内必需的宏量元素。所余仅占0.05%的其它元素称为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组成人体元素的性质决定了相关各类组成物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质。宏观的生命结构和生命机能与这些元素相关联[2-4]。 人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大气圈、水圈和地壳中的元素含量,是人体选择化学元素的先决条件。元素在地球上丰度的总趋向一般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降低。目前公布的人体必需的11种常量元素,在地壳、海洋或大气中大量存在,,生物可得性高,尤其氧、碳、氢、氮

高中化学:《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测试卷(含答案)

高中化学:《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测试卷(含答案)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物质中,难溶于水的是() A.乙醇 B.乙醛 C.乙酸 D.乙酸乙酯 2.最新研发的波音787客机具有更省油、更舒适的特点,波音787还是首款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超过50%的客机,开创了在航空领域复合材料大范围代替传统金属材料的新时代,如图所示的某聚酰胺树脂是波音飞机材料中的一种,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耐水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纤维复合材料中,碳纤维是增强材料,该树脂是基体材料 B.复合材料是未来材料发展的趋势,因此应该停止对金属材料的研究 C.该树脂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该树脂可以由单体和通过加聚反应得到 3.加热聚丙烯费塑料可以得到碳、氢气、甲烷、乙烯、苯和甲苯,用图所示装置探究废旧塑料的再利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装置乙的试管中可收集到芳香烃 B.装置丙中的试剂可吸收烯烃以制取卤代烃

C.最后收集的气体可做燃料 D.聚丙烯的链节是﹣CH2﹣CH2﹣CH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B.氨基酸是两性化合物,能与酸、碱反应生成盐 C.福尔马林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D.蔗糖和麦芽糖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5.以下不属于酯类物质的是() A.甘氨酸 B.硝化甘油 C.脂肪 D.硝酸纤维 6.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发生变性 B.淀粉、油脂和蛋白质均可水解并都是重要的营养物质 C.乙酸和葡萄糖均属电解质 D.在轮船船身嵌上锌块可保护船体 7.关于组成油脂的高级脂肪酸的饱和程度,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植物油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常温下一般呈液态;动物油含较多饱和脂肪酸,常温下一般呈固态 B.简单甘油酯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常温下一般呈液态;混合甘油酯含较多饱和脂肪酸,常温下一般呈固态 C.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内都能合成 D.高级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熔点的影响不大 8.有关下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既可以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2发生取代反应 B. 1 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 mol NaOH反应

高中生物《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测试题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测试 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题,每题4分,共6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观察下列生物体内组成蛋白质的两种氨基酸,可以确定共同的结构特点是() A.都只含有一个氨基(—NH2) B.都只含有一个羧基(—COOH) C.都只含有一个氢原子 D.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2.下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概念图,下列对图示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一个分子量大于10000的多肽中A的种类可能有20种 B.蛋白质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B中 C.多肽中A的数目一般大于B的数目 D.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取决于A的多样性 3.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 B.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则甜味肽是一种二肽 C.某二肽的化学式是C8H14N2O5,水解后得到丙氨酸(R基为-CH3)和另一 H9NO4 种氨基酸X,则X的化学式应该是C 5 D.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氨基数为m-n 4.三鹿牌等不合格婴幼儿奶粉中掺入了一种“假蛋白”——三聚氰胺。右图为三聚氰胺分子的结构式。下列有关“假蛋白”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聚氰胺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B.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含量比碳元素的含量还高 C.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后提高了蛋白质的含量 D.三聚氰胺分子中含有三个肽键 5.如下图表示一个由153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分子中含有152个肽键

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5专题综合检测:专题5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如图所示是某有机物分子的简易球棍模型,该有机物中含C、H、O、N四种元素。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3H7NO2 B.能发生取代反应 C.能通过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D.不能跟NaOH溶液反应 解析:选D。根据“碳四价、氮三价、氧二价和氢一价”原则和球棍模型,可以确定该有 机物的结构简式为(α氨基丙酸),故其能与NaOH溶液反应。 2.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油脂、蛋白质均是高分子化合物 B.聚氯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食品包装 C.“地沟油”可以食用,也可以用来制肥皂 D.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解析:选D。A项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项聚乙烯可用于包装食品,聚氯乙烯不可以;C项“地沟油”不可以食用。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淀粉、蔗糖和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得到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 C.棉、麻、羊毛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D.蛋白质是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中一定含有C、H、O、N四种元素 解析:选D。A项,葡萄糖不能水解,A错;B项,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产物为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B错;羊毛属于蛋白质,燃烧时还会有含氮物质生成,C错。 4.下列关于糖类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纯净物 B.低血糖症状出现时,吃馒头要比喝葡萄糖水见效快

C.蔗糖和淀粉都不显还原性 D.欲证明放入硫酸溶液中的纤维素加热已发生水解,可向所得溶液加入银氨溶液,放在热水浴中 解析:选C。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中n值不唯一,是混合物,A错;馒头中淀粉要经过水解反应后才缓慢转化生成葡萄糖,B错;蔗糖和淀粉都是非还原型糖,C对;欲证明加入硫酸溶液中的纤维素加热后是否发生水解,应先向所得水解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放在热水浴中,D错。 5.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纳的说法中正确的数目是() ①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都可用(C6H10O5)n表示,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②聚乙烯、油脂、光导纤维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③氨水、冰醋酸、水都是电解质 ④漂白粉、水玻璃、福尔马林都是混合物 ⑤干馏、裂化、盐析都是化学变化 ⑥植物油、直馏汽油、环己烷都可以用来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 A.1B.2 C.3 D.4 解析:选A。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都可用(C6H10O5)n表示,但它们不是同分异构体,①错误;聚乙烯是高分子化合物,油脂、光导纤维不是高分子化合物,②错误;冰醋酸、水都是电解质,氨水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③错误;漂白粉、水玻璃、福尔马林都是混合物,④正确;干馏、裂化是化学变化,盐析是物理变化,⑤错误;植物油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不能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⑥错误;选项A符合题意。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B.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均是两性化合物 C.用甘氨酸和丙氨酸缩合最多可形成4种二肽 D.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发生皂化反应的饱和酯类 解析:选D。麦芽糖及其水解生成的葡萄糖中均含有—CHO,可以发生银镜反应,A 项正确;蛋白质、氨基酸中均有—COOH和—NH2,B项正确;甘氨酸和丙氨酸缩合可以发生甘氨酸与甘氨酸、丙氨酸与丙氨酸、甘氨酸中—COOH 与丙氨酸中—NH2、甘氨酸中—NH2与丙氨酸中—COOH反应,生成4种二肽,C项正确;花生油是不饱和酯类,D项错误。 7.生活中常常碰到涉及化学知识的某些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的皮肤在强紫外线的照射下将会失去生理活性 ②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③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蛋白质教案复习课程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概述蛋 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教材中并没有直接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而是让学生观察4种 氨基酸的结构,通过思考与讨论,找出氨基酸的共同特点,加深对氨基酸结构的理解。这种让学生通过主探究得出结论的处理方式,是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落实探究性学习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教材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学生在获取形象、丰富的信息的同时,培养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重要性。“认同蛋白 质是生命活动的要承担者”。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的诞生,是我国科学家在生物学史上创造的奇迹。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的又一项大规模的国际性科技工程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领衔国际重大科研协作计划。科学史话和科学前沿分别介绍了这两项大科研成果,让学生在了解蛋白质研究有关的科学史和前沿进展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多肽链、蛋白质的过程。 2、难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三、教方法学:讲授法、问答法、导论法 四、课时:2个课时 五、板书 一、基本单位:氨基酸 二、氨基酸的种类及其结构 1、氨基酸的通式: 2、元素组成:C H O N S 3、种类:20 必需氨基酸8种,非必需氨基酸12种

三、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1、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 2、多肽的形成: 3、蛋白质的多样性 (1)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不同 (3)氨基酸的排列方式不同 (4)多肽盘曲折叠的方式及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四、蛋白质的功能: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同学们上课了,在上课之前,老师问一下大家,今天早上同学们吃早餐的时候有喝牛奶了么? 学生:有/没有 老师:那同学们有自己买过牛奶么?同学们平时买牛奶或喝牛奶的过程中有没有多那么一点用心,注意到牛奶列表上大量含有那些物质么? 学生:蛋白质 老师:很好,同学们都是很细心的人,牛奶是一类含高蛋白的物质,那么除了牛奶之外,同学们还有没有留意的到生活中哪些物质含有高蛋白的吗? 学生:鸡蛋,豆浆,瘦肉等 老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每天都摄入大量的蛋白质,蛋白质是我们生命活动中一类中要的物质,同学想一下我们摄入的蛋白质能不能被我们人体直接吸收? 学生:能/不能/不知道 2、新授 老师: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需要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那么氨基酸又是一种什么物质呢?它有具有什么结构特点呢? (老师板书: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学生思考,讨论。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几种氨基酸的结构) 老师:现在同学们观察黑板上这几个氨基酸有什么特点? 学生:中心都有一个碳原子,与碳原子相连的三个共价键都含有相同的基团,但一个共价键所含的基团不同。 老师:同学们都观察的很仔细。结构的中心是碳原子,-NH2称之为氨基,-COOH 称之为羧基,-H 为氢原子,那么与另一个键连接的那个不同基团我们用一个-R 基来表示。其实不仅这些氨基酸有这个结构特点,其它氨基酸也符合这个结构。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个通式来表示。下面同学跟老师写这个通式

人体生命活动能供给

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 1、右图是人体心脏结构模式图。 (1)当心房和心室同时有血液进入时,心脏所处的状态是_ _ _。 (2)当⑩收缩时,其中的血液流入图中____。心脏收缩时所需要的能 量是通过__ __作用分解___ _提供的。 (3)血液从④到⑧的循环途径是____,这个循环中血液的变化是__ __, 这个变化发生在___ _。 2、下图是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请回答: (1)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序号模拟人体的膈,序号模拟人 体的胸廓。 (2)图2模拟的是人体在时膈肌所处的运动状态,此时由于膈肌 的收缩,胸廓的径增大。 (3)若用此实验装置探究人体吸气和呼气的原理,则此实验装置 还存在不足,因为它无法模拟胸廓前后径和径的变化。 3、右下图表示人体不同组织处血管示意图(A、B、C分别表示 不同类型的血管),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与A、C比较,血管B的结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中流动的是静脉血,C中流动的是动脉血,则B是 ____________处的毛细血管网;在B处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若B为肾小球处的毛细血管网,则在A、C内流动的都是 _______血,C内血液中浓度明显升高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4)若B为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则A所示血管为___________, 在B处完成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若B为臀大肌内的毛细血管网,则C内流动的是______血。 (6)若B为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网,C内血液与A内血液相比较,除二氧化碳外,含量明显增加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下表是某同学的血液常规检验单,请根据表中的信息回答: ⑵若某人的血清与该同学的红细胞能发生凝集反应,则此人可能是__ _______血型。 ⑶若该同学感染了乙肝病毒,则其血液中的淋巴细胞会产生特定的物质来消灭该病毒。通过给易感者接种_________________,可以使他(她)在健康状况下获得针对乙肝的特异性免疫力。 5、右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图中下列标号中结构名称:A :E 。 (2)通过F处气体交换后,血液由血变成血。(3)临床上常给肺炎病人点滴青霉素,青霉素随着血液的流动最先到达心脏的。(只填字母代号,不能填结构名称) (4)被子植物的茎中也有在功能上类似血管的结构,请写出这些结 构的名称和。 6、右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能嗅到各种气味,是因为上部黏膜内有 接受气味刺激的嗅觉细胞。 (2)既是气体的通道,也是食物的通道的是[ ] 。 (3)痰形成的部位是[ ] 。 (4)完成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是[ ] 。 7、21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在这 场自然灾害面前,灾区群众与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请你结 合下图及所学生物学知识,解答地震中伤员救援的一些问题: 地震发生后,不论是自救还是他救,都必须保持呼吸系统 的畅通,才能保证氧气的供给。氧气从外界到达组织细胞需 依次经过 (即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 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间的气体交换四个过程。 (2)某伤员被救出时,下肢受伤,血液喷射而出,救援人员应在他下肢的 (填“近”或“远”)心端用止血带止血;若该伤员失血过多,需立即输 血,应以输型血为原则。若血型不合,受血者体内会凝聚 成团,阻碍血液循环。之后该病人出现贫血,为治好 该病人的病,他应多吃含和铁质丰富的食物。 (3)从废墟中救出的伤员需点滴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随血液流动最先到达心脏的 [B] ,血液流经葡萄糖物质明显减少,最终送达全身细胞组织,供作用分 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8、图7 为人体内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A 、B 、C 表示物质,①、②表示过程。回答: (1)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成分中,不经过过程①直接进行过程②的有机物是 (2)在观察活体材料时,发现某血管只允许甲细胞单行通过,那么,该血管在结构上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是 (3)在肺泡内发生气体交换后,血液发生的变化是。物质B 进入乙细胞后的作用是 (4)除A 外.人体新陈代谢还产生许多其他废物,它们随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形成尿液。 (5)如果C 为葡萄糖,在正常情况下它在血液中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某人空腹时的血糖浓度经常高于正常范围,最可能的原因是他体内的分泌不足。 ( 6 )人体各项生命活动能够统一协调进行,有赖于的调节作用。 项目正常范围 参考值 单位结果项目 正常范围 参考值 单位结果 红细胞 3.5~5 ×1012/L 3.8 血小板100~300 ×109/L 220 血红蛋白110~150 g/L 130 血型/ / A型白细胞 3.5~10 ×109/L 13.2 淋巴细胞0.7~4 ×109/L 2.5 A B C D ↑ N M H ←← E G ↑ F ↓ ←↓ ↓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七第5讲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练习(含解析)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如果你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另祝您成绩进步,学习愉快!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物质水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 B.蔗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 C.纤维素能水解成葡萄糖 D.油脂水解产物之一是甘油 解析:选A。A.蛋白质先水解成多肽,多肽再水解成最终产物氨基酸,故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各种氨基酸,A错误;B.蔗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B正确;C.纤维素属于多糖,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正确;D.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在碱性条件下,完全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肥皂)与甘油,D正确。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 B.高温或日常用的消毒剂可使禽流感病毒蛋白质变性 C.棉花、羊毛、木材和草类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D.误食重金属盐引起人体中毒,可喝大量的食盐水解毒 解析:选B。油脂因发生氧化反应而变质,生成具有难闻的特殊气味的物质,A项错误;羊毛的成分是蛋白质,C项错误;误服重金属盐后,可以喝含大量蛋白质的牛奶解毒,D项错误。 3.(2019·台州高三选考模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盐析可提纯蛋白质并保持其生理活性 B.淀粉是热值最高的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直接水解生成葡萄糖 C.氨基酸在人体中构成新的蛋白质属于加聚反应 D.油脂的水解反应叫作皂化反应 解析:选A。蛋白质的盐析是可逆过程,发生盐析时蛋白质的活性不变,所以盐析可提纯蛋白质并保持其生理活性,A项正确;淀粉在人体内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先水解成麦芽糖,最终变成葡萄糖,B项错误;氨基酸在人体中构成新的蛋白质属于缩聚反应,C项错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作皂化反应,D项错误。 4.(2019·湖州选考模拟)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酒历久弥香与酯化反应有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