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

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

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
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

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

数据审核工作手册

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

抽样调查执行办公室

二○○七年四月

目录

一、调查资料审核原则与上报资料内容 (4)

(一)、审核原则 (4)

(二)、上报资料内容 (4)

1.死亡资料 (4)

2.人口资料 (4)

3.社会、经济卫生状况资料 (4)

4.质量控制资料 (5)

5.其它调查相关文件(本次不审核) (5)

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各省数据审核流程 (6)

二、完整性审核 (7)

(一)、调查表完成情况 (7)

1. 死亡资料 (7)

2. 人口资料 (7)

3. 社会、经济及卫生状况资料: (7)

4. 调查相关文件(本次暂不审核) (7)

审核表1 调查表完成情况记录表 (8)

(二)、质量控制表格完成情况 (9)

审核表2 质量控制表格完成情况记录表 (9)

(三)、检查各省上报的纸质材料和其它电子文档情况 (10)

审核表3 调查相关文件记录表 (10)

三、原始数据库审核 (11)

(一)、“数据审核处理”程序的主要模块的功能与使用方法简介 (11)

(二)、“数据处理”程序使用方法 (12)

(三)、主要调查信息逻辑关系与根本死因抽样检查 (17)

审核表4 原始数据逻辑检查与根本死因抽查记录表 (17)

四、汇总数据库审核 (19)

(一)、利用“调查数据采集系统”统计分析模块审核 (19)

(二)、利用国家执行办公室编制“数据处理(ACCESS查询、报表)”程序审核 (19)

(三)、利用“数据审核CHECK”程序抽查根本死因的填写及编码 (19)

(四)、人口资料审核 (19)

审核表5 质量控制指标记录表 (20)

五、数据审核结果汇总及评价 (21)

汇总表1. 调查数据完整性审核评价表(1) (22)

汇总表2. 调查数据完整性审核评价表(2) (23)

汇总表3. 质量控制指标汇总及有效性评价表 (24)

汇总表4 最终评价表 (25)

附录:国家标准疾病分类与代码(GB/T14396-2001) (26)

一、调查资料审核原则与上报资料内容(一)、审核原则

调查资料必须完整、准确,即国家调查实施方案确定的所有调查点必须全部上报资料,各调查表重点项目填报率达100%,调查数据间的逻辑关系检查一致率达98%以上,抽样检查的信息符合率达95%以上,汇总质量控制指标须达95%以上。

(二)、上报资料内容

1.死亡资料

(1)全部《居民死亡原因调查表》(卫调2006表1):包括A类地区调查收集的《居民死亡原因调查表》,B类地区调查登记的全部《死亡医学证明书》、漏报死者《居民死亡原因调查表》和死因登记质量验证调查《居民死因调查表》的电子文档。

(2)全部《死因推断量表》的电子文档。

2.人口资料

(1)从公安部门收集的2004~2005年调查县(区)年末按年龄、性别统计的户籍人口资料的电子文档。

(2)从统计部门收集的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调查县(区)按年龄、性别统计的人口资料的电子文档。

(3)从计划生育、公安、统计及卫生部门收集的2003~2005年调查县(区)按性别统计的出生人数的电子文档。

3.社会、经济卫生状况资料

从卫生、统计、妇幼等部门调查收集的《社会、经济及卫生基本状况调查表》的电子

文档。

4.质量控制资料

1.死亡数收集情况对比表(表4-3)的电子文档;

2.出生资料收集情况比较表(表4-5)的电子文档;

3.质量控制汇总表(县/区)(表4-7)的电子文档;

4.质量控制汇总表(乡、镇/街道)(表4-8)的电子文档;

5.死亡调查名单一览表电子文档(表2-2)。

5.其它调查相关文件(本次不审核)

1.调查县(区)基本信息与工作小结(电子和纸质);

2.本次调查前准备工作有关文字材料,包括政府文件等;

3.参加调查的所有单位及工作人员名单(电子文档,格式见表4-2)。

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各省数据

审核流程

二、完整性审核

(一)、调查表完成情况

以调查点为单位,采用本次调查开发的《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数据采集系统》的表格录入、统计分析、数据维护、质量控制等功能模块检查和检查数据,按照下列方法依据检查结果填写“审核表1 调查表完成情况记录表”,完成后上报国家审核组。

1. 死亡资料

(1)《居民死亡原因调查表》:进入“数据采集系统”统计分析模块导出卫统8表,分别获取2004、2005以及两年合计死亡数。

(2)《死因推断量表》A表、B表、C表:在“表格录入”窗口查看数据,记录各表记录数。同时查看死因不明者是否都使用了量表、使用量表的个案推断出明确死因的比例、推断出明确死因的个案其推断依据是否充分,以及量表中关于症状部分问题的回答,98%为“否”或“不知道”者所占比例。

2. 人口资料

(1)公安部门收集的2003-2005年末按性别年龄统计的户籍人口资料

(2)从计生、公安、统计、卫生等部门收集的2003-2005出生人数资料

(3)统计部门收集的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按性别年龄统计的资料

以上资料,在“表格录入”窗口查看数据,分别获得上述分性别人口数。

3. 社会、经济及卫生状况资料:

在“表格录入”窗口查看数据,检查是否按要求上报。

4. 调查相关文件(本次暂不审核)

审核表1 调查表完成情况记录表调查点:区划代码:

审核省(市、区):审核人:(签名)日期:

(二)、质量控制表格完成情况

在“数据采集系统”的“表格录入”窗口查看数据,依据窗口显示的各调查表的记录数,填写“审核表2 质量控制表格完成情况记录表”,完成后上报国家审核组。

审核表2 质量控制表格完成情况记录表

调查点:区划代码:

审核省(市、区):审核人:(签名)日期:

(三)、检查各省上报的纸质材料和其它电子文档情况填写“审核表3 调查相关文件记录表”,完成后上报国家审核组。

审核表3 调查相关文件记录表

资料上报省:

审核省(市、区):审核人:(签名)日期:

三、原始数据库审核

(一)、“数据审核处理”程序的主要模块的功能与使用方法简介

利用本次调查开发的《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数据采集系统》中的表格录入、统计分析、数据维护、系统设置、质量控制等功能模块,以及国家执行办公室编制“数据处理”和“数据抽查(CHECK)”程序,对上报数据库进行审核。

1.“数据处理”功能

包括综合查询和分项查询。主要针对表1 居民死亡原因调查表(JMSWYYDCB)数据库生成卫统8表的主要字段进行逻辑审核。筛选原则如下:

●女性疾病,如[30]、[31]、[74]-[83]不出现在男性

●男性疾病,如前列腺增生[72],不出现在女性

●孕产妇病[74]-[83],年龄在15—45岁之间

●年龄小于365天,“统计分类号”为7或8

●年龄小于等于15岁,“统计分类号”为25、26或29

●新生儿病[84]-[89],绝大部分在新生儿死亡中,不应有>0岁的死亡例数

●调查表“统计分类号”与ICD-10统计分类号不符的

●“统计分类号”字段非空

●出生日期<=死亡日期

●死亡日期不在2004.01.01-2005.12.31之间

●13位死亡病例编码与地区编码校验

●根本死因编码不在导致死亡的疾病编码内

●死亡年龄不大于130岁

●年龄小于6,文化程度不是(1)文盲和半文盲

●年龄小于18,婚姻状况是未婚或不详

2. “分类统计筛选”功能

对表1 居民死亡原因调查表(JMSWYYDCB)数据库中的性别、民族、主要职业及工种、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死亡地点、最高诊断单位、最高诊断依据字段进行检查,筛选填写错

误的记录。

3. “量表核查”功能

主要审核有“死因推断量表”病例记录,但在表1 居民死亡原因调查表(JMSWYYDCB)数据库中,没有对应记录的病例;多是由于表1为导入数据造成。

4.“空项统计”功能

对表1 居民死亡原因调查表(JMSWYYDCB)数据库中,主要字段的空项数进行统计。

5.“分类统计”功能

对表1 居民死亡原因调查表(JMSWYYDCB)数据库中,民族、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诊断依据、诊断单位、死亡地点进行统计;对表2-2 死亡调查名单一览表中的“调查结局”进行统计;

6. “报表预览”功能

对表4-3死亡数收集情况对比表和表4-5出生资料收集情况比较表进行浏览。(二)、“数据处理”程序使用方法

1. 导入程序

打开由“数据采集系统”导出的数据库,将“数据审核处理”程序导入:文件——获取外部数据——导入——数据审核处理”程序——将查询、窗体、报表中内容全部导入。

2. 打开窗体中“主窗体”:可见

“数据筛选”中包括“综合查询”和“分项查询”,及“保存错误数据”;“量表核查”中包括“运行查询”和“保存错误数据”;

“分类统计筛选”中包括“运行查询并保存错误数据”;

“空项统计”中为“填写/空项统计”;

“分类统计”中为表 1 居民死亡原因调查表:民族、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诊断依据、诊断单位、死亡地点进行统计;表2-2 死亡调查名单一览表:“调查结局统计”;

“报表预览”为:预览表4-3(死亡数收集情况对比表)、预览表4-5(出生资料收集情况比较表)。

注:各省检查完毕后,以调查点为单位将查出的全部错误记录结果导出存库,交国家审核组。

3. 数据筛选方法

打开“主窗体”,运行“数据筛选”中的“综合查询”,筛查出所有记录中有逻辑错误的记录。运行“分项查询”,按不同条件分别筛查出有错误的记录。以此类推,进行其它项目的审核。

(三)、主要调查信息逻辑关系与根本死因抽样检查

用“数据处理”和“数据抽查(CHECK)”程序进行数据检查。

1. 调查信息逻辑关系检查

全面检查原始调查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进入“数据处理”主窗体界面,点击“综合查询”模块。如有数据框弹出,即筛出的问题记录。根据查出的记录数计算检出率,并将问题记录导出存库。

2. 根本死因抽查

抽样检查根本死因及编码。用“数据审核(CHECK)”程序检查。方法:将CHECK程序拷贝入审核数据库中运行,每个调查点随机抽至少50份死亡病例,人工检查根本死因代码、统计分类号与规定的分类号、填报的根本死因与ICD对应的根本死因的一致性,并将检查结果导出存库。记录检查结果。根据上述检查结果填写“审核表4 原始数据逻辑检查与根本死因抽查记录表”。检查完毕后,将记录表与问题记录库和抽样检查库一同上报国家审核组。

审核表4 原始数据逻辑检查与根本死因抽查记录表资料来源:(省/市/自治区)

审核省(市、区):审核人:(签名)日期:

四、汇总数据库审核

(一)、利用“调查数据采集系统”统计分析模块审核

1. 汇总统计输出的卫统8表,与原始数据库比较,检查一致性;

2. 进行“死亡率分析”:取得总死亡率;

3. 进行“构成比分析”:取得各大类死因的死因构成,分析恶性肿瘤、死因不明占全部死亡的百分比;

4. “联合国人口指数”检查,计算2000年、2004年和2005年人口指数值。(二)、利用国家执行办公室编制“数据处理(ACCESS查询、报表)”程序审核

1. 各类诊断依据所占的比例:主要计算县级以上单位所占的比例

2. 不同诊断单位所占的比例;主要计算死后推断及不详所占的比例

3. 不同死亡地点所占的比例:主要计算在医院死亡的比例

4. 计算各民族、主要职业及工种、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的比例

(三)、利用“数据审核CHECK”程序抽查根本死因的填写及编码

人工检查根本死因代码、统计分类号与规定的分类号、填报的根本死因与ICD对应的根本死因的一致性,并将检查结果导出存库。

(四)、人口资料审核

将人口数据导出到EXCEL,计算各年龄组构成,做“人口金字塔”,检查性别年龄组人口分布。并打印保存。

根据检查结果,按调查点填写“审核表5. 质量控制指标记录表”,完成后上报国家审核组。

审核表5 质量控制指标记录表调查点:区划代码:

审核省(市、区):审核人:(签名)日期:

医院死因监测工作总结

医院死因监测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卫生局年初下达的,疾病预防控制责任目标书,开展好我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及时发现死亡病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好局部地区导致死亡疾病的趋向,我乡认真开展死亡原因监测工作,按照县疾控中心死因监测要求和统计方法,在上级相关领导的指导下,在我院死因监测人员和全体乡村医生的共同努力下,努力开展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离不开乡级人民政府领导和村干部的关心与支持,更需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足够重视。在年初乡级卫生工作会中,主管卫生副乡长为抓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和建议,使得我乡卫生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感和使命感,在死因走访调查过程中更是得到了村干部及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在人民群众知晓死亡原因调查工作的目的和责任后,对死亡原因调查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主要目的是调查好总结好局部地区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注意和及时发现局部地区突然升高的死亡原因,发现和排除传染性疾病、工业污染环境导致相关疾病,及时发现报告可能存在的高危致病因素,包括地理、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逐步提高居民平均寿命值。

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开展方式主要为进村入户调查,配合周围群众走访调查,详细了解死者生前生活状况、疾病情况、生活居住环境、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乡村医生对以上情况进行汇总后上报卫生院防保组,卫生院防保组对乡村医生上报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做出具体死因的判断并填写死亡原因医学证明书,及时上报相关数据。 XX年我乡人口数为68886人,一至6月死亡270人,其中男性死亡:158人,女性死亡:112人,儿童死亡:2人死亡率为‰。 感染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5人:占死亡比例的(‰ ) 心血管系统疾病145人:占死亡比例的(‰) 癌症37人:占死亡比例的(‰) 损伤、中毒、和其他疾病2人:占死亡比例的(‰)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我乡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性和慢性非感染性疾病,但因为人们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正在成为危害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的另一个主要疾病。 1、由于我乡地处山区人口居住分散,对于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开展的及时性相对困难; 2、农村居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加之农村传统根深蒂固。死亡人员,特别是老年死亡人员,死前就诊基本不到医院,给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再就是死者家属对

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概况

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概况 字体【大中小】经国务院批准,我国进行了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并由民政部、国家统计局、国家计委、卫生部、国家教委、公安部、财政部和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等部门联合组成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统一部署和具体落实。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充分准备,大陆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1987年4月1日零时开始全面抽样调查。在各级政府直接领导下,民政、卫生、统计部门、残疾人组织通力合作,组织420个调查队、10815名队员和3万余名干部、陪调员共4万多人,逐村逐户认真调查登记,至5月中旬全部完成入户调查、复查和调查质量的抽查任务。经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手工和机器汇总数据,对调查质量进行综合审核,证明这次 调查是成功的。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这次调查采取概率比例抽样方法,在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抽取424个县(市、市辖区),再逐级抽取乡(镇、街道)和村民(居民)委员会,共3169个调查单位,平均每个调 查单位500个左右。 全国共调查了369816户、1579314人,调查总人数占全国当年总人口数1.50‰。 住户调查员入户见面1537455人,占调查总人数的97.35%;按照《残疾人筛查表》筛出可疑残疾人17688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1.20%。眼科、耳鼻喉科、儿科、骨外科和精神科医生分别对筛出的可疑残疾人逐个进行检查、诊断,并按分类的《残疾标准》 确定残疾人和划分残疾等级。 全面调查展开之前,由有关医学、康复专家依据国际残疾人分类标准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了盲、聋哑、肢残、智残、精神残疾五类残疾人标准,作为判定依据。 二、调查结果 这次调查汇总:有残疾人的家庭66888户,占调查总户数的18.10%;确定视力、听力、言语、智力、肢体、精神病五类残疾和多重残疾共77345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90%。 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及各占调查总人数的比例分别是:听力言语残疾26516人,占16.79‰;智力残疾15233人,占9.65‰;肢体残疾11304人,占7.16‰;视力残疾11303人,占7.16‰;精神病残疾2907人,占1.84‰,多重残疾10080人,占6.38‰。 根据调查结果推算总体:

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

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 数据审核工作手册 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 抽样调查执行办公室 二○○七年四月

目录 一、调查资料审核原则与上报资料内容 (4) (一)、审核原则 (4) (二)、上报资料内容 (4) 1.死亡资料 (4) 2.人口资料 (4) 3.社会、经济卫生状况资料 (4) 4.质量控制资料 (5) 5.其它调查相关文件(本次不审核) (5) 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各省数据审核流程 (6) 二、完整性审核 (7) (一)、调查表完成情况 (7) 1. 死亡资料 (7) 2. 人口资料 (7) 3. 社会、经济及卫生状况资料: (7) 4. 调查相关文件(本次暂不审核) (7) 审核表1 调查表完成情况记录表 (8) (二)、质量控制表格完成情况 (9) 审核表2 质量控制表格完成情况记录表 (9) (三)、检查各省上报的纸质材料和其它电子文档情况 (10) 审核表3 调查相关文件记录表 (10) 三、原始数据库审核 (11) (一)、“数据审核处理”程序的主要模块的功能与使用方法简介 (11) (二)、“数据处理”程序使用方法 (12) (三)、主要调查信息逻辑关系与根本死因抽样检查 (17) 审核表4 原始数据逻辑检查与根本死因抽查记录表 (17) 四、汇总数据库审核 (19) (一)、利用“调查数据采集系统”统计分析模块审核 (19)

(二)、利用国家执行办公室编制“数据处理(ACCESS查询、报表)”程序审核 (19) (三)、利用“数据审核CHECK”程序抽查根本死因的填写及编码 (19) (四)、人口资料审核 (19) 审核表5 质量控制指标记录表 (20) 五、数据审核结果汇总及评价 (21) 汇总表1. 调查数据完整性审核评价表(1) (22) 汇总表2. 调查数据完整性审核评价表(2) (23) 汇总表3. 质量控制指标汇总及有效性评价表 (24) 汇总表4 最终评价表 (25) 附录:国家标准疾病分类与代码(GB/T14396-2001) (26)

医院死因监测工作总结

医院死因监测工作总结 精品文档 医院死因监测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卫生局年初下达的,疾病预防控制责任目标书,开展好我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及时发现死亡病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好局部地区导致死亡疾病的趋向,我乡认真开展死亡原因监测工作,按照县疾控中心死因监测要求和统计方法,在上级相关领导的指导下,在我院死因监测人员和全体乡村医生的共同努力下,努力开展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关心、群众重视 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离不开乡级人民政府领导和村干部的关心与支持,更需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足够重视。在年初乡级卫生工作会中,主管卫生副乡长为抓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和建议,使得我乡卫生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感和使命感,在死因走访调查过程中更是得到了村干部及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在人民群众知晓死亡原因调查工作的目的和责任后,对死亡原因调查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二、责任与目标 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主要目的是调查好总结好局部地区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注意和及时发现局部地区突然升高的死亡原因,发现和排除传染性疾病、工业 1 / 7 精品文档 污染环境导致相关疾病,及时发现报告可能存在的高危致病因素,包括地理、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逐步提高居民平均寿命值。

三、具体调查方式方法 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开展方式主要为进村入户调查,配合周围群众走访调查,详细了解死者生前生活状况、疾病情况、生活居住环境、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乡村医生对以上情况进行汇总后上报卫生院防保组,卫生院防保组对乡村医生上报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做出具体死因的判断并填写死亡原因医学证明书,及时上报相关数据。 四、居民死亡数据及死亡原因分析 (一)死亡数据20XX年我乡人口数为19886人,一至十月死亡55人,其中男性死亡:34人,女性死亡:19人,儿童死亡:2人死亡率为4。25‰。 (二)死亡原因分类感染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4人:占死亡比例的(0.70‰)心血管系统疾病8人:占死亡比例的(0.45‰)癌症2人:占死亡比例的(0.05‰)损伤、中毒、和其他疾病31人:占死亡比例的(3.03‰) (三)死亡原因分析根据以上数据分析,我乡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性和慢性非感染性疾病,但因为人们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正在成为危害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的另一个主要疾病。 2 / 7 精品文档 五、死因调查日前存在的问题 1、由于我乡地处山区人口居住分散,对于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开展的及时性相对困难; 2、农村居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加之农村传统根深蒂固。死亡人员,特别是老年死亡人员,死前就诊基本不到医院,给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再就是死者家属对于死者生前所患疾病描述不够准确,容易造成民死亡原因调查结果不准确。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 (2006年12月1日)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进行了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由国家统计局、民政部、卫生部和中国残联等16个部委、团体组成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部署。经过两年多的充分准备,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2006年4月1日开始全面调查,通过调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调查的各项任务已基本完成。现将初步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抽样方法,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抽取734个县(市、区),2980个乡(镇、街道),共5964个调查小区,平均每个调查小区420人左右。 本次调查标准时间为2006年4月1日零时,入户调查时间自2006年4月1日起至5月31日结束。在各级政府直接领导下,组织了738个调查队、2万余名调查员、近6千名各科医生、730余名统计员以及5万余名陪调员,逐户进行询问登记、筛查和残疾评定,现已全部完成入户调查、复查和调查质量的核查工作。 全国共调查了771797户、2526145人,调查的抽样比为1.93‰。入户见面210841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83.46%;按照《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筛查方法》7岁以上疑似残疾人筛出率为15.66%,疑似残疾人检查率达到99.15%。 二、残疾人数及其比例 根据调查初步汇总,被调查户中有残疾人的家庭共142112户,确定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和多重残疾共161479人。其中,视力残疾23840人,听力残疾38370人,言语残疾2510人,肢体残疾48045人,智力残疾10844人,精神残疾11790人,多重残疾26080人。 根据调查数据推算,全国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8296万人。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5年末全国人口数,推算出本次调查时点的我国总人口数为130948万人,据此得到2006年4月1日我国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及各占残疾人总人数的比重分别是:视力残疾1233万人,占14.86%;听力残疾2004万人,占24.16%;言语残疾127万人,占1.53%;肢体残疾2412万人,占29.07%;智力残疾554万人,占6.68%;精神残疾614万人,占7.40%;多重残疾1352万人,占16.30%。 与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比较,我国残疾人口总量增加,残疾人比例上升,残疾类别结构变动。影响这一变化的因素有,两次调查间人口增长与结构变动、社会与环境变化、残疾标准修订等,更深入的分析有待于在详细数据汇总和更全面的资料收集后进行。 三、调查质量评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入户调查、复查完毕后,按照《事后质量核查工作细则》规定,随机抽取99个调查小区重新入户核查。核查结果显示,登记人数的漏报率为1.31‰,残疾人数的漏报率为1.12‰,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比例的允许误差为0.97‰,符合调查方案设计的要求。经对调查实施过程和数据质量进行综合评估,本次调查是一次成功的调查,数据真实可信。调查获得的丰富数据,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可靠依据。 注: 1.本公报为初步汇总数。 2.本次调查登记对象为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的

死因监测结果分析

死因监测结果分析 分析大竹县2009年居民主要死亡原因。方法按国际疾病(ICD)-10对大竹县居民死因报告资料进行分类,使用《死亡医学登记系统》Deathreg 2005死因专用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审核、汇总及统计分析。结果监测人口1085041人,全年报告死亡6905例,居民粗死亡率6.36‰,其中男性4162例,死亡率为7.4‰;女性2743例,死亡率为5.22‰。报告全人群期望寿命74.42岁;死因前5位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传染病;减寿率顺位依次为: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精神障碍。讨论死因谱发生变化,慢病成为大竹老年人的主要卫生问题,伤害控制成为大竹40岁以下人口的主要卫生问题,新生儿病降至死因第11位。 1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依据大竹县死因监测网络报告居民死亡资料。人口资料为大竹县公安局提供。 1.2 统计分析死因分类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1];寿命和减寿率《死亡医学登记系统》Deathreg 2005死因专用软件统计分析;使用《死亡医学登记系统》Deathreg 2005死因专用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审核、汇总及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报告粗死亡率全年报告死亡病例6905例,男性4162例、女性2743例,男、女之比为1.5:1。男性死亡病例占总死亡数的60.26%,女性死亡病例占总死亡数的39.73%,男性是女性的1.5倍。报告粗死亡率为6.36‰,其中男性7.4‰,女性5.22‰。 2.2 寿命和减寿率 2.2.1期望寿命全人群期望寿命为74.42岁,其中男性71.59岁,女性77.70岁,低于四川省农村居民望寿命76.16岁[2]。 2.1.2减寿率减寿率最高是损伤和中毒,14.45%,第2位是循环系统疾病11.15%,第3位是恶性肿瘤为10.93%。男性第1位是损伤和中毒,第2位是恶性肿瘤,第3位是循环系统。女性第1位是循环系统疾病,第2位是损伤和中毒,第3位是恶性肿瘤(表1)。 2.3 各年龄组死亡首因分析0岁组首位死因为围生期疾病,1~40岁年龄组男性首位死因是损伤和中毒,45岁年龄组男性首位死因是肿瘤,50岁年龄组男性首位死因是肿瘤、循环系统疾病,55岁年龄组以后男性首位死因是循环系统疾病;1~35岁年龄组女性首位死因是损伤和中毒,40岁年龄组女性首位死因是肿瘤,45岁年龄组以后女性首位死因是循环系统疾病(表2)。 2.4 前4位死亡原因分析 2.4.1 循环系统疾病报告死亡2780例,死亡率为2.56‰,占总死亡的40.26%,其中男性1577例,死亡率为2.81‰;女性1203例,死亡率为2.29‰,其中脑血管病死亡1937例,死亡率为1.78‰,男性死亡率为2.81‰,女性2.29‰,男性略高于女性,50岁组以上死亡随年龄增加而死亡率增高。心脏病死亡807例,死亡率为0.74‰,男性死亡率0.73‰,女性死亡率0.76‰,50岁组以上死亡随年龄增加而死亡率增高(表3)。 2.4.2 呼吸系统疾病报告死亡1797例,死亡率为1.65‰,占总死亡的26.02%,男性为958例,死亡率为1.7‰;女性为839例,死亡率为1.6‰。慢性下呼吸道疾病1601例,死亡率为1.48‰,占总死亡的2 3.19%,男性死亡率为1.52‰,女性死亡率为1.42‰,男性高于女性,男女均为55岁组以上死亡随年龄增加而死亡率增高,该病为单个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病种(表4)。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最新数据公报

38 语言康复的规律,更要求我们在学习和借鉴现有研究成果及国外成功经验的同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更好地结合起来,在发展中坚持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大胆进行探索,不断更新观念,努力吸收一切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方法,使聋儿语言康复能够真正科学地发展。 3.2 尊重规律,从头做起 提高聋儿语言康复质量的关键在于发现和尊重规律。要把对聋儿的语言康复训练从小学教育模式中解脱出来,以聋儿需求为本,从人类认识事物、掌握语言的共性和聋儿学习语言的特性出发,为聋儿的后续教育和终生学习着想,不回避差距,不跨越阶段,用科学的语训方法弥补差距,从头做起,打好基础,增加感知学习和互动成分,把语言训练变成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充分调动聋儿的积极性,合理利用聋儿的好奇心,努力激活聋儿的兴奋点,不断满足聋儿的表现欲,持续增加聋儿的成功感,学习和运用结合、鼓励和满足并用,使聋儿对学习语言有兴趣、有信心、有效果,为提高语言康复质量打好基础。 3.3 坚持不懈,持续康复 语言是随着社会进步不断发展变化的,聋儿对语言的学习是长期的。就具体的语言学习内容来讲,从 参考文献 [1] 刀维洁.康复会诊在聋儿康复个别化指导中的应用.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6,1:58-60. [2] 岑运强,主编.语言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0. [3] 吕明臣.语言功能与聋儿语言获得的性质及途径.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4,3:22-25. [4] 宋彩霞.关于聋儿感知觉互动语言训练的实践与思考.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5,3:40-43. 收稿日期 2006-5-11责任编辑 张 章 初次接触到最后熟练掌握和应用需要有一个过程。有了好的方法只是具备了科学康复的前提和基础,还需要把好的方法运用到整个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去,坚持不懈、持续康复,才能真正提高聋儿语言康复的质量和聋儿的语言水平。聋儿的语言是从无知到有知、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语言康复教育质量的提高也要以聋儿的所知为支点向纵深和多元化扩展,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教学,坚持把基础工作做好,把每一个环节和细节的工作做好,逐步使聋儿由被动性学习转变为主动性学习,这样才能使聋儿语言康复质量得到真正提高。 本刊讯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最新调查数据表明,截至2006年4月1日,全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34%。 最新的数据显示,与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比较,我国残疾人口总量增加,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残疾类别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本次调查中60岁及以上的残疾人约有4416万人,占全国残疾人新增总数的75.5%。 据初步统计,我国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及占残疾人总数的比重分别是:视力残疾1233万人,占14.86%;听力残疾2004万人,占24.16%;言语残疾127万人,占1.53%;肢体残疾2412万人,占29.07%;智力残疾554万人,占6.68%;精神残疾614万人,占7.40% ;多重残疾1352 万人,占16.30% 。(薛静)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 最新数据公报 H

死因监测方案

孝感市死因监测实施方案(试行) 一、死因监测目的 居民病伤死亡原因(以下简称死因)监测工作是通过定期、系统地收集人群死亡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人群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和规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死因统计分析的指标可反映当地社会经济水平和文化发展状况,为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卫生政策,评价当地居民健康的水平,确定不同时期疾病防治的重点及效果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又是医学、人口学、社会学等科学研究的基础信息。 二、死因监测网 (一)死因监测行政管理:由孝感市及各县市区卫生局统一领导,协调公安、民政、统计部门组织、管理本辖区内的死因监测工作。 (二)死因监测网构成:死因监测网由孝感市及县(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辖区内各级各类哨点医疗机构组成。 三、死因监测网职责 (一)孝感市疾控中心职责 1、根据国家统一制定的工作规范和湖北省的工作要求,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督导、考核方案,组织县市区开展死因监测工作。 2、根据死因监测工作进展,针对死因报告责任人的技术需求,不定期组织培训。 3、负责日常技术指导,协助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不定期组织开展死亡漏报调查,核实和校正死亡信息。 4、及时收集本市网络直报的死因监测数据,进行质量审核,定期分析本市的死亡信息,提供给有关部门参考利用。 (二)县市区疾控中心职责 1、根据国家统一制定的工作规范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的工作要求,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考核方案,组织指导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开展死因登记报告工作。 2、根据本县市区实际情况,针对各級各类医疗机构死因报告责任人的技术需求,不定期组织培训。 3、负责审核各级医疗机构网络报告的死亡病例,并按时编制各类统计报表,定期分析本县市区居民病伤死亡的信息,提供给有关部门参考利用,同时及时反馈给各乡镇防保站。 4、参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对各种死因原始资料、统计资料等相关资料进行管理与保存。 5、定期与当地公安、民政、妇幼和计生等有关部门核对死亡信息,及时做好补报工作。

死亡病例调查表

附件1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死亡病例调查表 (死亡病例报告表编码:) 调查人:电话:单位:调查时间: 一、患者一般情况 患者姓名:张亚正性别:男民族:汉年龄:64岁出生年月:1952.10 体重:86公斤身高:176cm 病历号/门诊号:046245 原患疾病:直肠癌术后、肝脏转移瘤介入后 既往疾病史:1)无?2)肝病史□肾病史□3) 不详□ 吸烟史:1)无□2)有?3) 不详□ 饮酒史:1)无?2)有□3) 不详□ 妊娠期:1)无?2)有□3) 不详□ 过敏史:1)无?□2)有□3) 不详□ 既往药品不良反应/事件:1)无?2)有□3) 不详□ 家族药品不良反应/事件:1)无□ 2)有□3) 不详? 其他重要信息:1)无?2)有□3) 不详□ 二、怀疑/并用药品使用情况 组别药品 类型 通用名/ 商品名 批准文号/ 规格 生产厂家/ 批号 用法用量 (途径、次剂量、日剂量) 用药起止 时间 用药原因怀疑 用药 注射用奥 沙利铂 H20000337 江苏恒瑞 /16110315 动脉灌注、100mg 2017-03-22 14:58-14:59 化疗 并用 药 5%葡萄 糖注射液 H37020773 山东齐都 药业 /9C161016 06 6 动脉灌注、100ml 2017-03-22 14:58-14:59 稀释药品

是否存在不合理用药:1)无?2)滴速过快□浓度过高□配伍禁忌用药□联合禁忌用药□ 超适应症用药□超剂量用药□过敏体质用药□具体表现: 其他: 静脉给药时,多组药品使用同一输液器,是否使用中间液体间隔?1)无□2)不详□3)有□如果有,间隔液体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间隔液体剂量:_________________ml 加药注射器:一人一器□一药一器□多人一器□ 说明:组别是指用药的组数,依次用数字编号,同一输液器内混合给药的多种药品组别相同(药品与稀释液、溶媒组别相同);药品类型是指药品是怀疑药还是并用药。 三、器械使用情况 器械名称注册证号/规格生产厂家/批号有效期四、不良反应/事件情况 发生时间:2017年03月22日15时用注射液奥沙利铂药过程中1分钟 或输液ml后发生 持续时间:1分钟 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症状、体征、相关检查指标及治疗措施,以时间顺序记录有关内容)患者因直肠癌术后肝转移行TACE术给予下述 1 组(填用药总组数)药品: 第1组:注射液奥沙利铂第2组: 第3组:第4组: 第5组:第6组: 在时分第组用药(过程中?给药后□)后发生不良反应/事件。 上述需要说明的用药情况: 不良反应/事件具体表现如下: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一、残疾人数及其比例 根据调查初步汇总,被调查户中有残疾人的家庭共142112户,确定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和多重残疾共161479人。其中,视力残疾23840人,听力残疾38370人,言语残疾2510人,肢体残疾48045人,智力残疾10844人,精神残疾11790人,多重残疾26080人。 根据调查数据推算,全国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8296万人。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5年末全国人口数,推算出本次调查时点的我国总人口数为130948万人,据此得到2006年4月1日我国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及各占残疾人总人数的比重分别是:视力残疾1233万人,占14.86%;听力残疾2004万人,占24.16%;言语残疾127万人,占1.53%;肢体残疾2412万人,占29.07%;智力残疾554万人,占6.68%;精神残疾614万人,占7.40%;多重残疾1352万人,占16.30%。 与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比较,我国残疾人口总量增加,残疾人比例上升,残疾类别结构变动。影响这一变化的因素有,两次调查间人口增长与结构变动、社会与环境变化、残疾标准修订等,更深入的分析有待于在详细数据汇总和更全面的资料收集后进行。二、有残疾人的家庭户人口全国有残疾人的家庭户共7050万户,占全国家庭户总户数的17.80%;其中有2个以上残疾人的家庭户876万户,占残疾人家庭户的12.43%。有残疾人的家庭户的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9.98%。有残疾人的家庭户户规模为3.51人。 二、有残疾人的家庭户人口全国有残疾人的家庭户共7050万户,占全国家庭户总户数的17.80%;其中有2个以上残疾人的家庭户876万户,占残疾人家庭户的12.43%。有残疾人的家庭户的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9.98%。有残疾人的家庭户户规模为3.51人。 三、残疾人口的性别构成全国残疾人口中,男性为4277万人,占51.55%;女性为4019万人,占 48.45%。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6.42。 四、残疾人口的年龄构成全国残疾人口中,0-14岁的残疾人口为387万人,占4.66%;15-59岁的人口为3493万人,占42.10%;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416万人,占53.24%(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755万人,占45.26%)。 五、残疾人口的城乡分布全国残疾人口中,城镇残疾人口为2071万人,占24.96%;农村残疾人口为6225万人,占75.04%。 六、残疾人口的残疾等级构成全国残疾人口中,残疾等级为一、二级的重度残疾人为2457万人,占 29.62%;残疾等级为三、四级的中度和轻度残疾人为5839万人,占70.38%。 七、残疾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全国残疾人口中,具有大学程度(指大专及以上)的残疾人为94万人,高中程度(含中专)的残疾人为406万人,初中程度的残疾人为1248万人,小学程度的残疾人为2642万

死因监测培训材料文稿

2013年南江县 死因监测培训资料 一、死因监测报告的意义、对象及时限 1、死因监测报告的意义:死因登记和报告是生命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准确,可靠的 人群死亡信息对制定我国的人口和卫生政策,确定资源配置和干预重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死因监测报告的对象:发生在辖区内的所有死亡个案均为死因登记报告的对象,包括在 辖区内死亡的户籍和非户籍中国居民,以及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公民。 各医疗报告单位死因监测负责人必须及时发现辖区内的死亡病例并及时报告,不得怠慢,查重由县疾控中心负责。 3、死因监测网络报告的时限:县疾控中心要求随时发现死亡病例随时报告。 二、《居民医学死亡证明书或推断书》的使用 1、《居民医学死亡证明书》:院内、入院时已死、“120”出急诊经医院医生抢救无效死亡 的必须填写,填写后要求有执业资格的医生签名,卡片加盖单位公章生效。《居民医学死亡证明书》具有法律效应。对死亡有怀疑是谋杀或他杀等情况要报告公安局 2.《居民医学死亡推断书》:院外、在家庭死亡的由乡或村级有执业资格的医生填写。卡 片的正反两面都要填写。填写调查记录时必须开展入户调查,让被调查者签字。卡片加盖单位公章生效。 3.《居民医学死亡证明书或推断书》四联安排 第一联:由出证单位存根 第二联:用于计算机的录入,统计分析使用,并定期上交县疾控中心存档。 第三联:户籍管理部门注销户口凭据。 第四联:殡葬火化凭据。 4.关于第二联上交县疾控中心的要求: 卡片内容项目填写完整,用黑色墨水钢笔或黑色签字笔填写,要求卡片干净整洁,两边沿虚线剪裁整齐。 三. 直接死亡原因和根本死亡原因。 1. 直接死亡原因就是临死前的疾病或情况。《居民医学死亡证明书》第一部分是按照导致死亡的顺序填写死因链。由(c)病(根本死因)发展(b)病(中介原因)发展(a)病(直接死因)导致死亡。 每行只填一个死因。 死亡原因填写应用医学专业疾病名称,并用中文书写,不用英文或缩写(肺Ca),时间间隔应尽量填写。

小草死因调查报告6篇

小草死因调查报告6篇 小草死因调查报告1 一、调查目的 为了能够亲身了解市民对于水葫芦与三尖草的普遍了解情况。 二、调查方法 个案研究与内容分析相结合。 三、调查时间 7月23—8月26号 四、调查样本情况 近几年来水葫芦与三尖草每逢夏季便大量爆发,连片地出现在辽宁大量河道内。水葫芦,又称凤眼莲,原产于南美,1901年曾作为一种观赏性水生植物引入中国。三尖草,又称圆果水麦冬,生于湿地、沼泽地或盐碱湿草地,百合纲百合科植物。这两种看上去清脆碧绿的水生植物在失去天敌的威胁后大量滋生,在我国泛滥成灾。除了严重危害航运外,同时滋生虫害,污染饮水资源,对水域生态系统带来巨大破坏。 五、调查内容 主要是调查市民对水葫芦与三尖草灾害及防治现状的了解程度和其价值的了解程度。 六、调查结果 (一)水葫芦大量繁殖的危害如下:

1.限制水体流动 水体无阳光照射变得发臭,使水体溶氧量减少,抑制浮游生物生长,破坏河涌生态环境2.为血吸虫和脑炎流感等病菌提供滋生地、滋生蚊蝇,为蚊子幼虫提供了呼吸和繁殖机会 3.破坏饮水资源由于造成堵塞,水体不能自由流动,各种污染源如重金属元素及其他对人体危害的其他微量元素不能有效清除,人直接或间接吸纳到有污染的水源。 4.覆盖水面也加大了水的蒸发量,比敞开的水面的蒸发量高出8-10倍,造成水源流失 5.阻断航道,影响航运和排泄。 (二)水葫芦与三尖草大量繁殖的益处如下: 水葫芦与三尖草也有很多利用价值,除了作为饲料、肥料供应外,同时还可以净化污水,加工生产家具、生物柴,甚至成为防治感冒的药材和餐桌上的一道菜。目前辽宁已有回收水葫芦并将其加工成环保家具的公司,这就足以看出这种看似有害的植物背后蕴藏着在环境和经济上的巨大效益。 从调查中得知,目前大多数对于水葫芦与三尖草的防治工作只停留在打捞清理以及简短的新闻播报中,并没有真正进入过人们的生活。 七、自己的看法 如今,“低碳”,“节约资源”等呼声渐渐占据生活的主流,人们的环保意识正逐渐增强,但可以改善的方面仍有很多。实际上,对资

两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的比较与分析_田宝

两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的比较与分析 田 宝*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北京,100089) 张 扬 (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秦皇岛,066000) 邱卓英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100068) 摘要 介绍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背景、过程和方法。运用文献法比较1987 年和2006年两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主要结果。发现与1987年全国第一次抽样调查相比,2006年我国残疾人口总量增加,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肢体残疾人数大幅增 加,而智力残疾人数有较大幅度下降。 关键词 残疾人 抽样调查 残疾率分类号 G760 1 背景 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以来,中国残疾人的状况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为掌握全 国残疾人的数量、结构、地区分布、致残原因及康复、就业、教育、婚姻、家庭等新的实际状况,国务院批准于2006-2007年开展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经过两年多的充分准备,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2006年4月1日开始全面调查。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所有数据的时间界定为2006年4月1日0时。为了与国内同行交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有关信息,并回答同行关心的问题,我们结合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发布公报的内容,主要针对智力残疾全国抽样调查问题以系列文章进行探讨。 2 方法 2.1 抽样方法及样本量 根据调查目的,本着既保证调查数据有广泛代表性,又适当控制规模的原则,采用分层、等距、概率比例、多阶段抽样的方法[1] 。以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为分总体,先按照分层原则和当地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对省内各县、市、市辖区进行合理分层,对县、乡两级进行隐含分层,分层后编制抽样框。再进行三级抽样,省(自治区、直辖市)抽取县、市、市辖区;被抽中的县(市、市辖区)抽取乡、镇、街道; 被抽中的乡(镇、街道)再抽取村民、居民委员会。在全国三十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13亿人口的范围内,抽出734个县(市、区),2980年乡(镇、街道),共5964年调查小区,平均每个调查小区420人左右。共调查了771797户,样本量为2526145人 [2] 。 2.2 调查内容及标准 此次调查涉及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肢体残疾和多重残疾等七类残疾。每类残疾的定义及标准见附件1、2、3、4、5、6、7(如果有文字上的出入,以中残联抽样办公布的 标准为准)[3] 。2.3 调查程序 由国家统计局、民政部、卫生部和中国残联等16个部委、团体组成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部署。本次调查工作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调查准备阶段(2006年4月1日以前);现场调查阶段(2006年4月1日-5月底);数据汇总处理阶段(2006年6月-2007年12月)。调查准备阶段分为两个方面,首先组织专家对七类残疾的定义、标准及筛查诊断方法进行重新修订,然后分别于2004年冬和2005年春和夏进行三次预调查。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标准时间为2006年4月1日零时。 2.4 调查质量评价 调查质量的评价方法是,随机抽取99个调查小 *田宝,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智力残疾康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职业生涯与指导。E -mail :tianbao65@https://www.doczj.com/doc/185475395.html, 。 《中国特殊教育》2007年第8期(总第86期) Chines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Monthly ) No .8,2007(Serial No .86)

第三次全国死因回顾调查揭示残酷现实

第三次全国死因回顾调查揭示残酷现实:败战癌症 ●中国人癌症死亡率在过去30年增长八成以上, 中国每年死于癌症的总人口,接近200万人,癌症在中国城市已成为首位死因,在农村为第二位死因, 在城市,癌症已经占到死亡总数的25%;在农村,这一数字为21%;换句话说,平均每四到五个死亡的中国人中,就有一人死于癌症。 肺癌取代肝癌高居中国癌症死亡“排行榜”首位 平均每10万人中,每年就有约136人死于癌症。相比之下,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第一次死因调查中,这一数据为 74人;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第二次死因调查中,这一数据为108人。 “今年上半年,我已经参加了三个朋友的葬礼了。两个死于胃癌,一个死于肺癌。年龄最大的只有37岁。”就职于北京市建国门外一家美资企业的刘女士告诉《财经》记者。“不是说只有老年人才容易得癌症么?”她感慨叹息。 刘女士所讲述的,折射出一个无比残酷的事实:癌症已经深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08年5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在其最新公布的报告中就明确指出,非传染性疾病正在成为人类最为致命的“杀手”。 其中,癌症位列首位。 2004年,全球有740万人死于癌症。 ●癌症高发折射环境恶化与烟控不力, 吸烟:从中国人群的吸烟流行状况来看,到2025年,中国每年新增肺癌病例将超过100万例。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 2007年,中国烟草行业产销卷烟4200万箱,同比增长5%;实现工商税利3880亿元,同比增长25%。至此,中国烟草行业实现了连续五年工商税利平均年增长20%的奇迹。国家烟草专卖局还在2007年推出针对低价烟的补贴措施,美其名曰“让农民兄弟抽得起烟”。 支修益教授曾经对《财经》记者自嘲说:“靠我们这一小拨人,很难与烟草行业抗衡。” 在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则将推行控烟等措施作为控制癌症的重要策略。今年3月底,在北京举行的中国肿瘤学进展学术峰会上,韩国国立癌症中心主任、教授柳槿永(Yoo Keun-Young)介绍说,韩国不仅推行了烟草加税措施,并利用烟草加税所得成立了健康促进基金,用于癌症等疾病的防控。 或许是借力于奥运会即将在北京举行,2008年,中国控烟运动终于取得了有限进步。自今年5月1日起,北京市实行在医疗机构室内区域、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禁烟。

死因监测工作方案

五华区居民死亡原因监测工作方案 居民死亡报告和死亡原因监测统计工作是通过持续、系统地收集人群死亡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人口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和规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构建公共卫生系统的基础数据,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和科学价值。死亡资料分析产生的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等健康指标和死因统计信息,是反映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水平和文化发展状况的重要科学指标,是政府制定社会经济以及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卫生政策和评价人口健康水平及社会卫生状况的重要依据,也是医学、人口学、社会学等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为规范我区死亡报告和死亡原因登记统计工作,提高死亡报告工作质量,及时准确地发现诊断不明的死亡病例,为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监测和预警提供基线数据,特制定本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1、建立持续、高效的五华区居民死亡登记报告和死亡原因监测系统。 2、开展死因监测工作,了解五华区居民病伤死亡水平、主要死因分布及其变化趋势。

3、分析、评价我区居民死亡水平、死亡原因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以及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卫生政策和疾病预防控制对策、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状况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监测工作机构建设 1、成立五华区死因监测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全区死因监测网络直报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管理和监督考核。 组长:郭亦兵区卫生局副局长 副组长:罗燕平区卫生局防保科科长 张洁区疾控中心主任 成员:陈宇宁区卫生局医政科科长 蒋青区卫生局基层卫生科科长 江家云区疾控中心副主任 周丽区疾控中心慢病科科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卫生局防保科,负责全区死因监测网络直报工作的日常管理与组织实施。局属各单位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协调、管理本辖区死因监测工作。

四年级语文下册 小树死因调查报告教材分析 语文S版

小树死因调查报告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调查报告,作者通过对小树死因的调查、分析,得出结论:小树的死亡,大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并且与集贸市场有很大关系。最后提出建议,采取相应措施来保护绿化成果。 课文作者先讲述自己调查的原因:一是“我”特别喜爱马路两侧的那些小树,从“看着一棵棵长满绿叶的小树,我心里真高兴”可以看出来;二是盛夏时,“我”发现有些小树枯萎了,有些小树成了一根木棍,还有一些小树只剩下半截。“我”觉得很奇怪,因而产生了调查小树死因的想法。“于是,我对小树的死因进行了调查”这一句,引出下文。 接着,作者讲述了自己是怎样调查的,怎样分析的,得出了什么结论,提出了什么建议。分四个部分介绍。 第一部分写调查的情况。先写调查的过程和方法。作者实地考察,运用步量法、统计法以及画图、拍照等方法进行细致的调查。用步量法测量了树间的距离和种树带的长度,又统计了新种树的数量、成活树和死树的数量,并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了考察、画图、拍照。然后写了调查的结果,采用了数据说明法,用事实说话,增强了可信度。还告诉人们死树大多集中在潘家园东路的集贸市场上。这一点很重要,是“我”的重要发现,为后面的分析、结论、建议提供了事实依据。 第二部分是对调查结果进行的分析。这里写了两点:第一点是说这些国槐品质优良,今年的气候好,又没有发现病虫害。照理说树苗应该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成活率,而实际却比正常情况多死亡了33棵。第二点是写了死树大都靠近集贸市场。作者还对集贸市场的环境进行了分析,环境卫生差,垃圾遍地。 第三部分是根据调查、分析得出的结论。先具体讲了小树非正常死亡的四大原因:一是小树经常受水烫、火烤、烟熏而死亡;二是小树过早承重,造成根基不稳而死亡;三是小树无法吸收水分而死亡;四是小树被人和车辆碰撞而死亡。然后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小树的死亡,大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并且与集贸市场有很大关系。正由于非正常死亡的树木较多,园林部门每年又得增加投资去补种,这的确是一笔巨大的浪费,因而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第四部分是作者的建议。作者建议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合作,坚决制止毁树的不良现象,并与每个摊主订立“保护绿化成果合同书”,制定一些具体措施,做到护树有奖,毁树必罚。 本文语言通俗易懂,结构条理清楚,各部分内容看似独立,其实紧密联系,环环相扣。每一部分用一个过渡句来衔接,使文章浑然一体。调查、分析、结论、建议,摆事实,讲道理,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选编本文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了解小树非正常死亡的原因,让学生树立环保的意识;另一方面,本文属于一种实用性文体,学生通过学习本文,初步学习写调查报告的方法。

残疾人情况调查篇

残疾人数量及生活 安徽省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1987年4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我国进行有史以来首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我省根据民政部等10部委《关于在全国开展残疾人抽样调查》通知要求,成立由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基余为组长,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张汶祥、民政厅副厅长吴泰康、卫生厅副厅长武从祥、省统计局副总统计师黄立山为副组长,民政厅等9个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省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原民政厅办公室主任李振甫任主任。全国样本设计会议确定,我省这次抽样调查样本量为6万人。按照分层、等距、整群的抽样方法,分淮北平原等7个层。随机抽中我省临泉等16个县(市、区)为调查县,67个乡(镇),130个村(居委会)为调查整群,每个整群平均460人。全省调查登记13604户,60157人,调查总人数占全省总人口数的1.15‰,确定五类残疾和综合残疾的276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59%。历时两年多的抽样调查,根据其定性率和1986年底全省人口总数推算:我省五类单纯残疾和综合残疾的总人数约为239万人。其中,听力语言残疾约78万人,智力残疾约48万人,视力残疾约43万人,肢体残疾约27万人,精神残疾约7万人,综合残疾约36万人。同时,调查还对残疾人的性别、年龄结构、婚

姻、劳动力状况等进行统计和分类。这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的结果,为政府和各部门制定社会发展规划,为我省做好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等工作提供了珍贵而丰富的资料和可靠的依据。 安徽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2004年9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通知》(国办发…2004?73号),决定于2006—2007年开展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这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调查准备阶段,从2005年4月到2006年3月底;第二阶段是现场调查阶段,从2006年4月1日到5月底;第三阶段是数据处理汇总和总结表彰阶段,从2006年7月到2007年12月底。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全省各级残疾人抽样调查机构组织广大调查工作人员,先是完成了调查准备阶段和现场调查阶段的任务,之后又进行快速汇总、事后质量核查、调查表格资料验收与编码、数据录入、净化、汇总、数据处理开发利用、残疾人数据库建立等工作。 这次残疾人抽样调查,从全省17个市中抽取31个县(市、区)、124个乡(镇、街道)、248个村(居委会),共248个调查小区,平均每个调查小区430人左右。自2006年4月1日至2006年5月31日,全省31个调查队、496名调查员、248名各科医生、31名统计员和2480名陪调员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