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开挖技术标准

隧道开挖技术标准

隧道开挖技术标准

1 洞口开挖

1。1 隧道洞口边坡、仰坡的开挖范围及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开挖前要进行放线,严禁随意开挖。

1。2 隧道洞口边坡、仰坡开挖及地表恢复应符合环境保护规定,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

1.3 边坡、仰坡开挖不得采用大爆破,开挖后应及时进行防护施工,山坡危石应清除干净,不留后患。天沟和吊沟等排水系统应及早施作,以免冲刷洞门,影响洞门施工。

1.4路基及仰坡应自上而下开挖,当地质条件良好时,宜一次将土石方工程做完;当地质条件不良时,应采取稳定边坡和仰坡的措施.

1.5 洞口段施工,应根据地质条件及保障施工安全等因素,选择开挖方法和支护方法,并符合下列规定:

(1)不良地质地段应在进洞前对地表、仰坡进行防护,并施作超前支护。

(2)洞口邻近建筑物时,应采取微震动控制爆破,并对建筑物下沉、倾斜、裂缝以及振动等情况作必要的监测,确保隧道施工和建筑物的安全;

(3)洞口段开挖应加强支护,开挖后应尽快施作锚杆、喷射混凝土、敷设钢筋网或钢支撑等,并尽早施作衬砌;

(4)加强对地表下沉、拱顶下沉的监控量测,适当增加量测频率。

2 明洞开挖

2.1 明洞地段的土石方开挖应符合下列要求:

(1)开挖方式以及边坡和仰坡的坡度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边仰坡稳定程度和采用的施工方法确定;

(2)石质地段开挖时,应防止爆破影响边坡和仰坡的稳定;

(3)松软地层开挖时,宜边支护边开挖;

(4)开挖的土石方应弃置在不影响边坡及其他建筑物稳定的地点;

(5)不宜在雨季施工,当必须在雨季施工时,应加强防护,随时监测、检查山坡稳定情况。

3 洞身开挖

3.1 隧道施工方法应根据地质、覆盖层厚度、结构断面及地面环境条件等,经过经济、技术比较后确定.

3。2隧道开挖应根据采用的施工方法、施工机械,选择开挖方式和步骤,确定和理循环进尺及施工速度,保持各工序相互协调,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3。3 隧道开挖断面应以衬砌设计轮廓线为基准,考虑预留变形量、测量贯通误差和施工误差等因素作适当加大。

3.3.1其中线和高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每一开挖循环必须检

查一次,所用的仪器可以是激光断面仪、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仪器。

3。3。2 隧道开挖预留变形量应根据围岩级别、隧道宽度、埋置深度、施工方法和支护情况等采用工程类比法确定.当无法类比时,可按表3-1采用。

注:1 深埋、软岩隧道取最大值,硬岩隧道取小值;

2有明显流变、原岩应力较大和膨胀性围岩应根据量测数据反馈

分析确定。

3.3。3 隧道的允许施工误差宜为±5cm.

3。3。4测量贯通误差符合《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的规定。

3.4施工期间应作好量测、地质核对和描述,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变更意见,修改开挖方法和参数。

3。5开挖作业必须保证安全.采用钻爆法开挖时宜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开挖面及未衬砌地段随时检查,险情应及时处理。开挖工作面与衬砌之间的距离应在确保施工安全并力求减少施工干扰的原则下合理选定。

3.6 开挖不得危及衬砌、初期支护及施工设备的安全。

3。7 当两相对开挖工作面接近贯通时,两端施工应加强联系,统一指挥。当两开挖工作面间的距离剩下10~15m时,应从一端开挖贯通.

3.8 洞内开挖土石方的弃置不应影响既有建筑物的安全,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9 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初期支护。采用分部开挖时,应在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及以上时,方可进行下一步开挖。

3。10 隧道不应有欠挖。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方允许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1m2不大于0。1 m2)侵入衬砌,整体式衬砌应小于10cm,其他衬砌不应大于5cm。拱脚和墙脚以上1m内严禁欠挖。

3。11 隧道开挖断面允许超挖值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3-2的规定。

表3-2 隧道开挖断面允许超挖值(cm)和检验方法

3。12炮眼痕迹保存率(残留有痕迹的炮眼数/周边眼总数

×100%,硬岩≥80%,中硬岩≥60%,并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

3。13 开挖方法

隧道修建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地质条件、隧道长度、断面大小、设备条件、结构类型、工期要求以及经济效益等综合确定。根据我们承建隧道的实际情况,采用钻爆法施工。

3.13.1采用钻爆法开挖时,应根据地质条件、断面大小等具体情况选择下列主要施工方法:

(1)全断面开挖法;

(2)台阶法;

(3)分部开挖法(主要包括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双侧壁导坑法、中洞法、中隔壁法、交叉中隔壁法)。

3.13。2全断面开挖法可适用于Ⅰ~Ⅲ级围岩隧道施工,Ⅳ级围岩隧道在采用了有效的措施后,亦可采用台阶法施工.施工时应配备钻孔台车和台架及高效率装运机械设备。

3.13.3 台阶法可适用于Ⅲ~Ⅴ级围岩隧道施工,Ⅵ级围岩单线隧道,在采用了有效的措施后,亦可采用台阶法施工。台阶长度宜为隧道开挖宽度的1~2倍。

3。13.4 台阶法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拱部围岩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可适当延长或缩短台阶长度,确保开挖、支护质量及施工安全;

(2)上台阶的底部位置应根据地质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

可在起拱线以下;

(3)上台阶使用钢架时,可采用扩大拱脚和施作锁脚锚杆等措施,防止拱部下沉变形;

(4)二次衬砌施工宜采用全断面一次性衬砌或先墙后拱法。

3.13.5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可适用于Ⅴ~Ⅵ级围岩的双线隧道,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环形开挖每循环开挖长度宜为0。5~1m;

(2)开挖后应及时施作喷锚支护、安装钢架支撑,每两榀钢架之间宜采用连接钢筋连接,并应加锁脚锚杆;

(3)核心土面积不应小于整个断面的50%;

(4)当围岩地质条件差,自稳时间较短时,开挖前应在拱部设计开挖轮廓线以外,进行超前支护;

(5)二次衬砌应采用先墙后拱法施作。

3。13.6双侧壁导坑法可适用于Ⅳ~Ⅴ级围岩双线或多线隧道。采用先开挖隧道两侧导坑,并及时施作导坑四周初期支护及边墙衬砌,再根据地质条件、断面大小,对剩余部分断面进行一次或二次开挖。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侧壁导坑形状应近于椭圆形断面,导坑断面宜为整个断面的1/3;

(2)侧壁导坑领先长度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宜为30~50m;

(3)导坑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并尽早封闭成环。

3。13.7 中洞法可适用于双连拱隧道,采用先施作中墙混凝土,后开挖两侧的施工方法。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中洞开挖高度应大于中墙高度1m,开挖宽度应大于5m;

(2)中洞开挖长度可根据隧道长度、宽度以及地质情况综合考虑;短隧道可先贯通中洞,后开挖两侧;

(3)中洞开挖后,应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再分段灌注中墙混凝土,每一纵向段长度宜为4~6m;在中墙混凝土达到设计强调后方可拆模,并应及时进行临时支撑;

(4)施工中应注意力的转换,两侧应均衡开挖,并应设置临时横行支撑;

(5)中隔墙顶部应作好防排水工作。

3.13.8中隔墙法(CD)可适用于Ⅳ~Ⅴ级围岩的浅埋双线隧道.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中隔墙开挖时,应沿一侧自上而下分为二或三部进行,每开挖一步均应及时施作锚喷支护、安设钢架、施作中隔壁,底部应设临时仰拱,中隔壁墙依次分步联结而成,之后再开挖中隔墙的另一侧,其分步次数及支护形式与先开挖的一侧相同;

(2)各部开挖时,周边轮廓应尽量圆顺,减小应力集中;

(3)各部的底部高程应与钢架接头处一致;

(4)每一步的开挖高度,宜为3。5m;

(5)后一侧开挖应全断面及时封闭;

(6)左右两侧纵向间距,应拉开一定的距离,一般情况下为30~50m;

(7)中隔壁应设置为弧形或圆弧形;

(8)中隔壁在灌注二次衬砌时,应逐段拆除。

3。13.9交叉中隔壁法(CRD)可适用于Ⅳ~Ⅵ级围岩浅埋的双线隧道或多线隧道。采用自上而下分二至三步开挖中隔墙的一侧。并及时支护,形成左右两侧开挖及支护相互交叉的情形。采用交叉中隔壁法施工,除应满足中隔壁法施工的要求外,尚应满足下列要求:

(1)设置临时仰拱,步步成环;

(2)自上而下,交叉进行;

(3)中隔壁及交叉临时支护,在灌注二次衬砌时,应逐段拆除。

4 隧道底开挖

4.1 隧底开挖底部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隧底范围围岩石局部突出每平方米内不应大于0.1m2,侵入断面不大于5cm。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

4。2 边墙基础及隧底地质情况应满足设计要求,基底内无积水浮渣.

4.3 当隧道底需要进行加固处理时,应符合设计要求。

4。4 水沟应与边墙基础同时开挖,且一次成型。边墙基础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每一开挖循环用仪器检查一次。

4。5隧底轮廓符合设计要求,隧底允许最大平均超挖值为10cm,每一开挖循环用仪器检查一次.

5 钻爆开挖

5.1隧道开挖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开挖方法、掘进循环进尺、钻眼机具和爆炸材料等进行钻爆设计.钻爆设计应根据爆破效果调整爆破参数。

钻爆设计的内容应包括炮眼(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的布置、数目、深度和角度,钻爆器材、装药量和装药结构,起爆方法和起爆顺序,钻眼机具和钻眼要求等。

钻爆设计图应包括炮眼布置图、周边眼装药结构图、钻爆参数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必要的说明。

5。2炮眼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掏槽炮眼可采用直眼掏槽或斜眼掏槽;

(2)周边眼应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布置,保证开挖断面符合设计要求;

(3)辅助炮眼交错均匀布置在周边眼与掏槽眼之间,力求爆破出石块块度适合装碴的需要;

(4)周边炮眼与辅助炮眼的眼底应在同一垂直面上,掏槽炮眼应加深10cm;

5.3岩石隧道的爆破作业,应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参数应通过试验确定,当无试验条件时,有关参数可参照表5-1和表5-2。

表5-1 光面爆破参数

5.4 隧道爆破应选用适当的炸药品种和型号,并应采用导爆管或电力起爆,不宜采用火花起爆。在漏水和涌水的工作面以及有杂散电流、感应电流、高压静电等危险因素不能彻底清除时,应采用导爆管起爆。光面爆破宜采用低密度、低爆速、低猛度或高爆力的炸药.

5。5常用的周边眼装药结构有小直径连续装药、间隔装药、导爆索装药和空气柱状装药,一般情况下宜采用小直径连续装药或间隔装药结构;当岩石很软时,可采用导爆索装药结构;当眼深不大于2m时,可采用空气柱状装药结构。

5.6钻爆作业必须按照钻爆设计进行钻眼、装药、接线和起爆。

5。7钻眼前应画出开挖断面中线、水平和断面轮廓,并根据钻爆设计图标出炮眼位置,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钻眼。钻眼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炮眼的深度和角度应符合设计。掏槽眼眼口间距误差和眼底间距误差不得大于5cm;辅助眼眼口排距、行距误差不大于10cm;周边眼眼口位置误差不得大于5cm,眼底不得超出开挖断面轮廓线15cm。

(2)当开挖面凸凹较大时,应按实际情况调整炮眼深度,使周边眼和辅助眼眼底在同一垂直面上.

(3)钻眼完毕,按炮眼布置图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对不符合要求的炮眼应重钻,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装药。

(4)当采用凿岩台车开挖时,对钻眼的要求,可根据台车的构造性能结合实际情况另形规定。

(5)装药前应将炮眼内的泥浆、岩屑清除干净,所有装药炮眼应堵塞炮泥,周边眼的堵塞长度不宜小于20cm。采用预裂爆破时,应从药包顶端堵塞,不得只堵塞炮眼,

5.8起爆宜采用非电毫秒雷管、导爆管和导爆索.当采用电力起爆时,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有关规定外,应遵守下列规定:

(1)装药前电灯及电线应撤离工作面,到达安全距离。装药时可用探照灯或矿灯;

(2)起爆主导线应敷设在电线和管道的对侧,当设在同侧时与钢轨、管道、电线灯导电体的间距必须大于1。0m并应悬空架设;

(3)多工序掘进依次爆破时,对主导线的连接必须检查;确认起爆顺序正确后可起爆;

(4)所有爆破材料应能防水或采用放水措施,连接导线应采用塑料导线。敷设爆破网络时应避免接头侵在水中,并应加强接头的绝缘;

(5)起爆电源应使用直流电或低电压大电流起爆器,起爆器应保持干燥,并不得用湿手操作.

5.9爆破作业时,所有人员应撤至不受有害气体、振动及飞石伤害的安全地点。安全地点至爆破工作面的距离,在独头坑道内不应小于200m,当采用全断面开挖时,应根据起爆方法与装药量计算确定。

5。10爆破后检查其效果,爆破效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1)超欠挖符合表3-2规定;

(2)开挖轮廓圆顺,开挖面平整;

(3)爆破进尺达到设计要求,爆出的石块块度满足装碴要求;

(4)炮眼痕迹保存率[(残留有痕迹的炮眼数)/(周边眼总数)×100%],硬岩≥80%,中硬岩≥60%,并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

(5)两次爆破的衔接台阶尺寸不大于15cm(大型钻孔台车开

挖时另行规定).

(6)当在浅埋、软岩、邻近建筑物等特殊情况地段爆破时,应采用仪器检测围岩爆破扰动范围和垂直振速,并采用措施控制爆破对围岩的扰动程度.

6 装碴运输

6。1隧道施工中的装碴运输根据隧道的断面大小、施工方法、机械设备及施工进度等要求综合研究、制定可行方案。

6.2装碴运输设备的选型配套应使装碴能力、运输能力与开挖能力相适应,并保证装运能力大于开挖能力。

6。3施工中宜建立工程运输调度,根据施工进度编制运输计划,统一指挥,提高运输效率。

6.4施工中宜采用仰拱先行的方法,改善洞内环境,提高运输效率。

6。5双线隧道,独头坑道掘进长度在3000m以下时可采用无轨运输。单线隧道,长度在1000m以下时,宜采用无轨运输;长度大于1500m时宜采用有轨运输。

6.6有轨运输时,洞内应根据需要设调车、编组、卸碴、进料、设备维修等线路.线路铺设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轨类型:不宜小于38kg/m;

(2)道岔型号:应选择不小于6号的道岔,并安装转撤器;

(3)轨枕:间距不应大于0。7m;

(4)道床:厚度不应小于20cm;

(5)使用大型轨行式机械时,线路铺设标准应符合机械规格、性能的要求,并保证安全;

(6)有轨运输设单道时,每间隔300m应设一个回车道;

(7)采用轨行式或机械装碴时,应使轨道紧跟开挖面;调车设备应及时向前移动以缩短调车距离,加速调车。

6。7运输线路应设专人按标准要求进行维修和养护,使其经常处于良好状态,线路两侧的废碴和杂物应随时清除.

6。8机动车牵引的列车,在洞内施工地段、视线不良的曲线上,以及通过道岔和洞口平交道等处时,其运行速度不得大于10km/h,其他地段在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后,运输速度不应大于20km/h.

6。9有轨运输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机动车牵引不得超载;

(2)车辆装载高度不得大于斗车顶面50cm,宽度不得大于车宽;

(3)列车连接良好,机车摘挂后调车、编组和停留时应备有刹车装置;

(4)车辆在同方向行驶时,两组列车的间距不得小于100m,人推斗车的不得小于20m;

(5)轨道旁临时堆放的材料,距钢轨外缘不得小于80cm,

高度不得大于100cm;

(6)卸碴场线路应设安全线并设置1%~3%的上坡道,卸碴码头应搭设牢固,并设有挂钩、栏杆及车挡装置,注意防止溜车;

(7)车辆运行时,必须鸣笛和按喇叭,并注意了望,严禁非专职人员开车、调车和搭车,以及在运行中进行摘挂作业.

长隧道施工上下班的载人列车应制定保证安全的措施。

6.10应根据卸碴场地形条件、弃碴利用情况、车辆类型,妥善布置卸碴线和卸碴设备,提高卸碴速度。使用大斗车时,应有自动卸碴或机械卸碴设备。

6。11无轨运输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1)运输道路应铺设路面,应与仰拱、底板混凝土结合施工,并做好排水及路面的维修工作;

(2)施工作业地段的行车速度不得大于15km/h,成洞地段不得大于25km/h;

(3)洞内应加强通风,洞内环境应符合劳动卫生标准。

6.12 单线隧道采用无轨运输时,应在每隔150~300m处设一会车道。

6.13 单线隧道采用无轨运输时,宜采用轮式正铲侧卸装载机等小型装碴设备。当隧道开挖长度大于500m时、采用立爪轨行式装岩机时,在距开挖工作面70~80m范围内应铺设轨道,轨枕

可采用120型槽钢代替,并应与钢轨焊接成整体。

6。14隧道采用无轨运输时,严禁汽油车进洞,内燃机械宜采用尾气净化装置并加强通风。

隧道工程洞口开挖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洞身开挖应根据隧道长度、断面大小、结构形式、工期要求、机械设备、地质 条件等,选择适宜的开挖方案(包括开挖顺序、爆破、施工照明、通风、排水、支护、出渣等)。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围岩自承能力,必须采用有利于减少超挖、减少围岩扰动的开挖方法进行洞身开挖。 一般规定 1、洞身开挖应根据地质条件、断面大小、机械设备等,选择适宜的开挖方案(包括开挖顺序、爆破、施工照明、通风、排水、支护、出渣等)。为了最大 限度地利用围岩自承能力,必须采用有利于减少超挖、减少围岩扰动的开挖方法进行洞身开挖。 2、隧道爆破应采用光面爆破,必要时采用预裂爆破技术;施工中应优化钻爆设计、提高钻眼效率和爆破效果,降低工料消耗。对不宜爆破、挖掘机又难以挖 动的软弱围岩以及黄土地段,鼓励采用铣挖机配合装载机进行隧道开挖施工。 3、应有良好的通风、照明、调度、高压风、 给排水、供电系统。 说明 良好的通风系统、良好的调度系统、良好的高压风系统、良好的给排水系统、良好的供电系和照明系统是隧道快速施工的关键保障。 4、双向开挖隧道的贯通宜选择在围岩较好的地段。双向开挖距离接近时,两 端施工应加强联系、统一指挥,并采取浅眼低药量,控制爆破震动;当两开 挖面间的距离为15-30m时,应改为单向开挖,一端必须停止开挖、将人员机 具撤走,并在安全距离处设立警告标志。对采用单向开挖的隧道,出洞前应 反向开挖不少于30m或不小于洞口超前管棚长度,严禁在隧道洞口处贯通。 隧道选择在洞口位置贯通,造成洞口沉降变形 5、双洞开挖时,应根据两洞的轴线间距、洞口里程距离、地质条件及其他自然条件,选择适当的开挖方法,确定好两洞开挖的时间差和距离差,并采取措施 防止后行洞开挖对先行洞周壁产生不良影响。 施工工序

JTJ041-201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隧道开挖技术标准15页word文档

隧道开挖技术标准 1 洞口开挖 1.1 隧道洞口边坡、仰坡的开挖范围及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开挖前要进行放线,严禁随意开挖。 1.2 隧道洞口边坡、仰坡开挖及地表恢复应符合环境保护规定,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 1.3 边坡、仰坡开挖不得采用大爆破,开挖后应及时进行防护施工,山坡危石应清除干净,不留后患。天沟和吊沟等排水系统应及早施作,以免冲刷洞门,影响洞门施工。 1.4路基及仰坡应自上而下开挖,当地质条件良好时,宜一次将土石方工程做完;当地质条件不良时,应采取稳定边坡和仰坡的措施。 1.5 洞口段施工,应根据地质条件及保障施工安全等因素,选择开挖方法和支护方法,并符合下列规定: (1)不良地质地段应在进洞前对地表、仰坡进行防护,并施作超前支护。 ( 2)洞口邻近建筑物时,应采取微震动控制爆破,并对建筑物下沉、倾斜、裂缝以及振动等情况作必要的监测,确保隧道施工和建筑物的安全; (3)洞口段开挖应加强支护,开挖后应尽快施作锚杆、喷射混凝土、敷设钢筋网或钢支撑等,并尽早施作衬砌; (4)加强对地表下沉、拱顶下沉的监控量测,适当增加量测频率。 2 明洞开挖 2.1 明洞地段的土石方开挖应符合下列要求:

(1)开挖方式以及边坡和仰坡的坡度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边仰坡稳定程度和采用的施工方法确定; (2)石质地段开挖时,应防止爆破影响边坡和仰坡的稳定; (3)松软地层开挖时,宜边支护边开挖; (4)开挖的土石方应弃置在不影响边坡及其他建筑物稳定的地点; (5)不宜在雨季施工,当必须在雨季施工时,应加强防护,随时监测、检查山坡稳定情况。 3 洞身开挖 3.1 隧道施工方法应根据地质、覆盖层厚度、结构断面及地面环境条件等,经过经济、技术比较后确定。 3.2隧道开挖应根据采用的施工方法、施工机械,选择开挖方式和步骤,确定和理循环进尺及施工速度,保持各工序相互协调,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3.3 隧道开挖断面应以衬砌设计轮廓线为基准,考虑预留变形量、测量贯通误差和施工误差等因素作适当加大。 3.3.1其中线和高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每一开挖循环必须检查一次,所用的仪器可以是激光断面仪、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仪器。 3.3.2 隧道开挖预留变形量应根据围岩级别、隧道宽度、埋置深度、施工方法和支护情况等采用工程类比法确定。当无法类比时,可按表3-1采用。 表3-1预留变形量

隧道开挖方法及适用条件

隧道开挖方法及适用条件 隧道开挖是指在地下岩土体中开挖出一条通道,为地下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 输等提供通道。隧道开挖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条件及优缺点,要根据具体 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本文将介绍主要的几种隧道开挖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一、盾构法 盾构法是一种现代化的隧道掘进技术,主要适用于交通运输、给排水、地铁等地下建 筑工程中。盾构机在进行盾构作业时,先把掘进面掏除,然后在掘进面前方放置一块钢模板,使地面承受压力。挖掘面前置一环铸钢壳,装机壳内承载有后续隧道衬砌所需的构件,随着推进掘进机的前进,钢模板的支持自由地推压壳体,移动推进机,同时进行衬砌工 作。 适用条件: 1. 地质条件:不适用于软质土壤和岩溶地区,对于稳定性差、地层不均匀和控制难 度大的地层也不适用。 2. 施工空间:盾构机尺寸大,施工空间要求较高,因此适用于较宽敞的地下空间。 3. 过境环境:盾构机施工过程比较稳定,不产生噪音和震动,适用于过境环境要求 较高的场所。 二、新奥法 新奥法是一种适用于大断面隧道的掘进法,其主要特点是反复循环的前进掘进过程, 掘进周期较长。具体来说,先在掘进面挖开一个近似于圆形的空间,然后按照一定顺序挖 掘爆破法炮孔,炮孔中装载爆炸物,然后进入爆炸松动时期,地质松散的物质破碎,又因 采用了一些生、死、缩、膨道等措施,控制爆破范围,同时进行支护,随后出渣,完成一 个循环。 1. 地质条件:适用于软、中硬岩石、粘土质岩层等地质条件。 2. 隧道断面:新奥法适用于较大断面的隧道施工,可以减少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提高施工效率。 3.深埋条件:新奥法适用于深埋隧道施工,如城市地下铁路建设等。 三、钻爆法 钻爆法是隧道开挖中常见的一种方法。先在掘进面挖掘出炮孔,然后在炮孔放置爆炸物,引爆炸药进行爆破,炸出空间,接着进行清理和支护,然后继续进行下一步掘进。

隧道施工工艺标准化手册

第一章洞口段施工工艺 1.1 洞口段施工方法 1、施工工艺流程 洞口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 2、洞口边、仰坡刷坡及支护 (1)首先按设计图放出边、仰坡开挖轮廓线,然后清表,做好洞顶截水天沟,以防地表水冲刷边、仰坡,导致边仰坡失稳坍塌。截水天沟在开挖线5米外,结合现场地形修建,施

工时首先将沟底虚土清理干净,然后施作砌体,坡面顺畅、不漏水。 依征地红线范围开挖截水沟截水沟施工 (2)隧道左、右洞边、仰坡开挖自上而下逐段分层开挖,分层厚度2~3m,边坡开挖时预留20~30cm厚用人工刷坡。当开挖至隧道拱顶下1米的高度时,停止开挖,修筑平台,以方便大管棚施工。 边仰坡开挖边仰坡砂浆钻孔 (3)边仰坡防护采用砂浆锚杆+钢筋网+喷混凝土的喷锚防护方式进行防护。 边仰坡喷射混凝土防护

3、套拱施工 隧道进出口明洞段石方开挖严格采用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法,按“强支护”的原则施工,明洞浅埋段在隧道拱腰以上采用明挖方式施工,开挖后设置钢架混凝土护拱,在护拱保护下进行大管棚施工。 明洞衬砌 C20砼套拱 隧道中心线 100 100 φ140mm孔口管 仰坡防护 明洞衬砌 设计长度 长管棚 C20砼套拱 单位:cm 1# 2# 3#4#5#6# 7# 8# 9#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洞口施工断面图 (1)明洞开挖到洞口位置时,在洞口处预留核心土,其作用为稳定掌子面围岩,并作为套拱装模拱部施工平台,模板均采用木模,模板采用型钢拱架和钢管支架作支撑。按设计固定好导向管后立模浇筑套拱混凝土。 预留核心土 钢架连接

(2)套拱型钢钢架的加工及安装 钢架定位钢架连接 钢架校正安装导向管安装套拱底模安装套拱边模

隧道开挖施工作业标准

隧道开挖施工作业标准 4.1.1施工作业标准 4.1.1.1开挖总体要求 1)隧道开挖应按照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同时应根据隧道通过地层的水文地质情况,考虑围岩变化时施工方法变更的适应性,避免因施工方法或技术措施不当造成施工延误。 2)根据地质条件、断面开挖宽度的不同,隧道施工可采用全断面法、台阶法、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中隔壁法(CD法),交叉中隔壁法(CRD法)、双侧壁导坑法等方法,各施工方法的适用条件参见下表。 隧道各类施工(开挖)方法一般地质适用条件一览表 3)特殊岩土和不良地质地段选择隧道施工方法时,应以安全及工程质量为前提,综合考虑隧道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断面、尺寸、隧道埋深、施工机械设备、工期要求、经济和技术可行性等因素而确定。

4)隧道施工地质条件变化时,应及时变更设计,调整施工方法,做好工序衔接,并采用相应的辅助施工措施,以保证施工安全。 5)仰拱和填充应超前拱墙衬砌施工,并适度紧跟开挖工作面。 4.1.1.2全断面法 1)全断面开挖法是按设计断面将隧道一次开挖成型,再施做衬砌,一般适用Ⅰ~Ⅲ级围岩。其施工流程参见下图。 全断面法开挖施工流程图 2)隧道采用全断面法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时应配备钻孔台车或台架及高效率装运机械设备,以尽量缩短循环时间,各道工序应尽可能平行交叉作业,提高施工进度; (2)使用钻孔台车宜采用深孔钻爆,以提高开挖进尺; (3)初期支护应严格按照设计及时施做; (4)为控制超欠挖,提高爆破效果,有条件时可采用导洞超前的方法进行全断面开挖。 4.1.1.3台阶法 1)台阶开挖法是将隧道设计断面分两次或三次开挖,其中上台阶超前一定距离后,上下台阶同时并进的施工方法。其施工流程参见下图。 2)隧道采用台阶法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围岩条件,合理确定台阶长度,一般应不超过1倍洞径,以确保开挖、支护质量及施工安全; (2)台阶高度应根据地质情况、隧道断面大小和施工机械设备情况确定; (3)上台阶施作钢架时,应采用扩大拱脚或施作锁脚锚杆等措施,控制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 (4)下台阶应在上台阶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时开挖。当岩体不稳定时,应采用缩短进尺,必要时上下台阶可分左、右两部错开开挖,并及时施做初期支护和仰拱。 (5)施工中应解决好上下台阶的施工干扰问题,下部施工应减少对上部围岩、支护的扰动。

最新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最新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规范 篇一: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tz204—20xx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20xx—10—33发布20xx—12—01实施 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发布 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04—20xx 主编单位: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 施行日期:20xx年12月01日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xx年·北京 前言

本技术指南是根据铁道部《关于编制20xx年铁路工程 建设标准计划的通知》(铁建设函[20xx]1026号)和铁道部 经济规划研究院《关于确定部分20xx年新开标准项目主编 单位的通知》的要求,在《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xx)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本技术指南共分18章,另有8个附录。其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施工准备,洞口工程,施工方法,辅助施工方法与措施,钻爆开挖,初期支护,二次衬砌,防排水,施工机械与设备,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辅助坑道,通风防尘、风水电供应与通信系统,特殊岩土和不良地质地段隧道施工,环境保护及施工阶段的风险评估等。 本技术指南与《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xx) 相比,章节和内容的增减情况主要有: 1.增加了超前地质预报、环境保护、辅助施工方法与措施四章。 2.增加了施工工艺流程图。 3.增加了近年来修建隧道较成熟的施工技术,如黄土隧道、高原冻土隧道、斜切式洞口、混凝土耐久性等的内容。 4.施工机械与设备章按作业工序分节,并增加了机械配置参考表及施工实例。 5.删除了有关整体式衬砌、喷锚衬砌和隧道塌方等内容。 希望各单位在执行本技术指南过程中,结合工程实践,

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1. 概述 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适用于铁路隧道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营阶段,旨在确保隧道工程的安全、高效、环保、质量可控。 2. 设计阶段 2.1 隧道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包括隧道轴线、纵断面、横断面、坡度、曲线、超高、排水等设计参数。 2.2 隧道设计应考虑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震影响等因素,并采用适当的支护结构、排水系统和防灾设施。 2.3 隧道设计应考虑施工阶段的安全性,包括地下水的排泄、 测量监测、通风和通信设备的设置等。 3. 施工阶段 3.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地质勘察、设计图纸的制定、设备 的采购和施工队伍的组建等。 3.2 施工过程中应确保安全生产,包括岩层探测、支护结构的 施工和监测、开挖和临时支护等。 3.3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噪声、震动和灰尘的产生,保护环 境和周边设施的安全。 3.4 施工质量要求包括隧道的几何尺寸、纵断面和横断面的平 整度、支护结构的牢固性等。 3.5 施工过程中应与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协调,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的控制。

4. 验收阶段 4.1 隧道竣工验收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包括隧道的几何尺寸、纵横断面的平整度和支护结构的牢固性等。 4.2 验收过程中应进行必要的功能测试,包括通风、排水和通信设备的使用性能等。 4.3 隧道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但仍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5. 运营阶段 5.1 隧道的使用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了解隧道的安全、应急和维护等知识。 5.2 隧道的通风、排水和通信设备应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5.3 隧道内应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如灭火器、应急电话等,确保安全事故的及时处理。 5.4 隧道的使用应遵守相关交通规则,包括限速、禁止逆行和超载等规定。 综上所述,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对于确保隧道工程的安全、高效、环保、质量可控起着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营,确保隧道工程能够满足正常的使用需求。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隧道施工的监督和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创新。

混凝土地铁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混凝土地铁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一、前言 地铁是现代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地铁建设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混凝土地铁隧道作为地铁建设的主要形式之一,其施工技术规范的制定对于保障地铁建设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施工前准备 1.施工方案设计 混凝土地铁隧道施工前,应根据地质、地形、环境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包括隧道纵断面、横断面、支护方式、开挖方式、排水方式等内容。 2.施工人员培训 混凝土地铁隧道施工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素质。

3.施工材料准备 混凝土地铁隧道施工需要大量的施工材料,包括水泥、砂、石料、钢筋、预制构件等。施工前应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准备好必要的施工材料。 三、隧道开挖施工 1.开挖方式选择 混凝土地铁隧道开挖方式主要有切削法、爆破法、盾构法等。在选择开挖方式时,应根据地质条件、施工环境、隧道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开挖方式。 2.开挖进度控制 混凝土地铁隧道开挖施工应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控制好开挖进度。在开挖过程中,应注意保持隧道稳定,防止土体塌方等事故的发生。 3.地下水控制 混凝土地铁隧道开挖过程中,地下水会对隧道稳定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地下水控制。地下水控制可以采用降水井、水封墙、排水管等

方式进行。 四、支护结构施工 1.支护结构选择 混凝土地铁隧道支护结构主要有钢筋混凝土拱形支撑、钢筋混凝土平板支撑、钢支撑等。在选择支护结构时,应根据地质条件、隧道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2.支护结构施工 混凝土地铁隧道支护结构施工应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证支护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防止施工事故的发生。 五、混凝土浇筑施工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地铁隧道浇筑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应考虑混凝土强度、流动性、抗渗性等因素。 2.混凝土浇筑控制

隧道工程建设标准及施工技术

第四章隧道工程建设标准及施工技术 第一节隧道工程设计要求 客运专线铁路的隧道设计是由限界、构造尺寸、使用空间和缓解及消减高速列车进入隧道诱发的空气动力学效应两方面的要求确定的。研究表明,以上两方面要求中,后者起控制作用,但隧道工程设计及施工过程中以隧道横断面的限界、构造尺寸、使用空间为控制要点。 一、隧道横断面有效净空尺寸的选择 在确定隧道横断面有效净空尺寸之前,首先要正确地选择隧道设计参数.高速列车进入隧道时产生的空气动力学效应,与人的生理反应和乘客的舒适度相联系。这就要制定压力波动程度的评估办法及确定相应的阈值,目前较通用的评估参数是相应于某一指定短时间内的压力变化值,如3s或4s内最大压力变化值。我国拟采用压力波动的临界值(控制标准)为3.0Kpa/3s。 根据ORE提出的压力波动与隧道阻塞比关系可以推算出满足舒适度要求时,阻塞比β宜取为:当V=250km/h时,β=0.14;当V=350 km/h时,β=0。11。 隧道横断面形式一般为园形(部分或全部)、具有或没有仰拱的马蹄形断面。而影响隧道横断面尺寸的因素有: (1)建筑限界; (2)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标准限界及接触网支承点和接触网链形悬挂的安装范围; (3)线路数量:是双线单洞还是单线双洞; (4)线间距; (5)线路轨道横断面; (6)需要保留的空间如安全空间,施工作业工作空间等; (7)空气动力学影响; (8)与线路设备的结构相适应。 二、客运专线隧道与普通铁路隧道的不同点 1.当高速列车在隧道中运行时要遇到空气动力学问题,为了降低及缓解空气动力学效应,除了采用密封车辆及减小车辆横断面积外,必须采取有力的结构工程措施,增大隧道有效净空面积及在洞口增设缓冲结构;另外还有其它辅助措施,如在复线上双孔单线隧道设置一系列横通道;以及在隧道内适当位置修建通风竖井、斜井或横洞。 2.客运专线隧道的横断面较大,受力比较复杂,且列车运行速度较高,隧道维修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复合衬砌和整体式衬砌比喷锚衬砌安全,且永久性好,故一般不采用喷锚衬砌。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第一篇: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一、概述 公路隧道是重要的交通工程,其施工技术直接关系到隧道的质量和安全性。本文以国内公路隧道施工的实践经验和标准为基础,结合国际通行的相关规范,对公路隧道的施工技术进行规范化描述,以保证隧道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 隧道工程的造价和施工周期需要进行规划和预算,明确项目的资金来源和进度计划。 2. 选址、勘察和设计阶段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隧道的施工方案,并确定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3. 对施工过程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4. 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查和踏勘,并进行隧道标高和水平线的测量。 5. 制定施工计划和进度表,明确各项工程的施工顺序和时间节点,并提出风险分析和应对措施。 6. 进行环境评估和管理,制定环境保护和治理方案,确保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三、隧道施工的技术要求 1. 土方开挖 隧道开挖的土方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避免对周边建筑物和设施产生不利影响。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加强通风、

排水和检测,确保安全施工。 2. 支护结构 隧道支护结构的施工要求应符合设计要求,选用合适的支护材料和设备,并确保施工质量,避免对隧道内部结构的损坏。 3. 周边环境管理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周边环境的保护,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避免对周边居民和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4. 安全管理 施工过程中要保证安全生产,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程,加强安全技术培训和教育,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四、施工样式及流程 1. 根据施工计划,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开挖完毕后,进行支护结构的施工。 2. 安装通风、水电、信息等管线和设备,并进行检测和调试,确保正常运行。 3. 进行隧道内部的清洁、消毒和防火处理,保证施工的卫生和安全。 4. 完成隧道的主体结构施工,包括隧道路面、墙面、顶部结构等。 5. 进行抹灰、喷涂、涂装等内部装修工作,建立施工档案和隧道启用手续。 五、质量与安全监测 1. 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质量、安全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2. 实施常规监测和临时监测,包括隧道内外的变形观测、地下水位、气象等监测。

隧洞施工规范

隧洞开挖 隧洞进、出口的边坡开挖要按照所设计的洞脸开挖坡比进行,进、出口洞脸和两侧边坡宜避免边坡开挖,当无法避免时,要边开挖边支护;隧洞横断面的最小尺寸,一般情况下,圆形断面的内径不宜小于1。8m,非圆形断面的高度不宜小于1。8m,宽度不宜小于1.5m, 可采用掘进机、架钻台车、钢模台车等较大型设备施工,但其断面尺寸应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确定;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及建筑物的安全,隧洞进洞之前,最好先施工洞外建筑(明洞或暗渠),稳定洞脸及提高洞口施工的安全系数;水利工程隧洞施工规范规定,洞室开挖严禁欠挖,控制超挖,径向超挖值不大于1 0cm,且所有松散岩块要彻底清除,超挖回填必须用同标号混凝土回填,且不予计量。 2 隧洞支护与衬砌 隧洞支护形式与围岩类别、隧洞的工况、隧洞的大小、开挖形式及支护的材料和设备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开挖方式一般为全断面开挖、上下台阶开挖、先导洞开挖和眼镜法开挖等多种形式。其支护手段一般为:喷混凝土、锚喷混凝土、锚网喷混凝土、锚网结合钢支撑 (或格栅钢架)喷混凝土、混凝土衬砌、钢筋混凝土衬砌等.针对软弱破碎喂岩,为确保施工安全,常常在掌子面进行超前预支护,其方法一般包括,超前锚杆、超前小导管、管棚、预衬砌、水平高压旋喷压注、围岩注浆等手段。另外对特殊洞段宜采用超前管棚、预注浆及钢拱架支撑等特殊支护措施。 隧洞衬砌形式与断面形状和尺寸、运行条件、内水压力、围岩条件(覆盖厚度、围岩分类、承担内水压力能力、地下水分布及连通情况、地质构造及影响程度)、防渗要求、支护效果、施工方法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其衬砌一般为平整衬砌、单层衬砌、锚喷衬砌、混凝土衬砌、钢筋混凝土衬砌和预应力混凝土衬砌(机械式或灌浆式);当隧洞在穿过断层、软弱破碎带以及和竖井交接处时出现较大的相对变位时,衬砌需要加厚应设置横向变形缝,围岩地质条件比较均一的洞身段只设施工缝;根据浇筑能力和温度收缩等因素确定沿洞线的分段长度,一般采用6~12m 底拱和边拱,顶拱的环向缝不得错开。 3 隧洞围岩的开挖与支护 ①隧洞V 类围岩。Ⅴ类围岩选择上导洞先进、两侧面跟进的环形开挖法,采用喷钢纤维混凝土及挂网;在隧洞进口区明挖支护完毕后,进行隧洞开挖,采用大断面开挖;隧洞开挖炮孔布置,施工时的爆破参数应根据现场爆破试验确定. ②隧洞Ⅲ- Ⅳ类围岩。Ⅳ类围岩采用上部台阶先进的分部开挖法,要求短进尺,弱爆破、多循环。可采用挂网锚喷;采用全断面开挖;钻孔深度3.50m,循环进尺 3 .20m,开挖炮孔布置,施工时的爆破参数应根据现场爆破试验确定。 ③隧洞Ⅱ类围岩。隧洞Ⅱ类围岩的开挖采用全断面开挖;钻孔深度 3 .50m,循环进尺 3 .20m,开挖炮孔布置,施工时的爆破参数应根据现场爆破试验确定. 4 锚杆的施工技术 根据设计要求和喂岩情况确定孔位,并做出标记,开孔位置允许偏差为10cm;钻孔前要选好钻头尺寸,采用“选注浆后插杆”的程序,钻头直径应比锚杆直径大15mm 以上,若采用“先插杆后注浆”的程序,孔口注浆时,钻头直径比锚杆直径大25mm 以上,孔底注浆时,钻头直径应比锚杆直径大40mm 以上;而钻孔的深度则由不同的锚杆而有不同的规定;在钻孔结束后,应清除干净孔内的岩粉和积水;在IV 类、V 类围岩及特殊地质围岩中开挖的隧洞,应根据现场情况先喷湖拧土或挂网喷混凝土,再安装锚杆,为防止塌孔,应在锚杆孔钻完后及时安装锚杆杆体,当成孔困难时,可采用自钻式注浆锚杆或管式锚杆。 5 隧洞混凝土衬砌 水利隧洞混凝土有抗渗要求,混凝土粗骨料一般要求双级配及以上;在衬砌时,单层钢筋混凝土衬砌厚度不宜小于250mm,双层钢筋混凝土衬砌厚度不宜小于300mm;钢筋混

隧洞开挖技术规范

隧洞开挖技术规范 篇一:隧洞施工技术要求 1总则 1.1本施工技术要求根据*************工程施工图及相关规程、规范进行编制,主要用于隧洞段工程的施工,其它次要及临时工程可以参照执行。 1.2施工应满足设计要求,施工单位在监理的监督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同时严格执行本施工技术要求和有关规范。 1.3施工单位应尽可能的搜集该工程的相关资料,结合施工场地条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经监理审批同意后方可施工。 1.4枢纽工程区所修施工道路的道路排水及路面处理应有具体措施,以保证工程场内交通的畅通无阻。 1.5施工废水及泥浆应经适当处理后方可排入河道,施工场地不允许泥水漫浸。做好施工期环保。 1.6工程完工后,由建设方工程管理局召集建设、监理、设计、施工方共同进行初验,不合格者由施工方返工,直至合格。 1.7施工中如发现本要求和设计图纸有不妥之处,或遇到实际情况有特殊变化时,可提出建议或处理措施,并与设代或有关单位共同研究解决。 1.8施工中若对设计和本要求有异议,应及时通过施工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向监理和设计单位提出建议或意见,但在未得到修

改通知时,不得随意变更设计进行施工,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自负。 2测量放线 2.1隧洞施工前,由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提供相关测量资料并进行技术交底。 2.2隧洞开工时,施工单位应对控制点进行复核,再对隧洞的轴线、里程、高程等作施工定线放样,相关单位根据规定必须进行复核,无误方可施工。 2.3洞外高程标识可根据需要埋设,但每个洞口附近至少应有两个高程控制 点。 2.4洞口附近的控制点,应有利于施工放样及测设进、出口地形点。隧洞控制座标点应延长埋点,以防施工中破坏。 2.5洞内施工导线点,宜50m左右选埋一点,施工导线必须注意校核,杜绝错误的发生。 2.6隧洞贯通后,应及时进行贯通测量,对贯通误差进行调整和分配,并将绘制的纵、横剖面图提交建设单位。 2.7其余应遵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相关规定。 3开挖 3.1说明 3.1.1本章规定适用于施工图纸中竖(斜)井和隧洞段的开挖。

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一、工程概况 ...略… 二、施工原则 施工前软弱围岩现场进行认真调查、深入理解设计意图,根据不同地质情况编写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施工中严格遵守"重地质,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勤量测,早封闭”的原则,严格执行隧道施工有关规定。 三、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案 隧道皿级围岩地段采用全断面法施工,IV、V级围岩地段采用台阶法开挖。采用锚、网、喷初期支护,仰拱超前,拱墙一次衬砌,活动断裂带地震设防衬砌地段采用拱墙全环格栅钢架及拱部双层屮42小导管超前支护,洞内衬砌采用衬砌台车。 施工时,进行隧道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加深炮孔探测,红外探测法,进行超前地质确认,是否存在在设计差异。对图纸提到重点地质危险段采用超前水平钻探,认真做好测量工作,分析沉降观测。 四、洞身开挖与支护 第1页共21页

洞身开挖采用新奥法施工。 V级围岩地段采用三台阶七步法开挖。V级围岩浅埋段位于隧道入口,超前地质预报,短进尺,弱爆破,早封闭,勤量测,确保施工安全。 施工作业流程:超前导管支护-上台阶开挖-初喷-安设格栅或型钢钢架-拱部组合中空锚杆-挂网-复喷-开挖中台阶-初喷-立边墙格栅钢架-挂网-边墙径向锚杆-复喷-开挖下台阶-初喷-立边墙格栅钢架-挂网-边墙径向锚杆-复喷。 IV级围岩地段采用弧形导坑台阶法开挖。 施工作业流程:超前导管支护-上台阶开挖-初喷-安设格栅或型钢钢架-拱部组合中空锚杆-挂网-复喷-开挖下台阶-初喷-立边墙格栅钢架-边墙径向锚杆-复喷。 III级围岩地段台阶法开挖。 施工作业流程:上台阶开挖-初喷-拱部组合中空锚杆-挂网-复喷-开挖下台阶-初喷f边墙径向锚杆f复喷。

隧道施工的基本要求标准版

隧道施工的基本要求 一、隧道工程测量 1、洞外控制测量 1.1隧道洞外平面控制,应符合测规的有关精度要求和作业要求.高程控制应采用水准测量进行施测。 1。2洞外控制测量应在每个洞口附近测设不少于三个平面控制点和两个水准点,作为洞内测量的起测依据。 1.3隧道水准测量的高程应利用一端洞口线路定测水准点的高程作为起始高程进行测量,并传算到隧道另一端洞口进行闭合。 2、洞内控制测量 布设洞内导线应以洞口投点为起始点组成多边形闭合导线环.导线边的边长应根据测量设计要求,并考虑通视条件,宜选择长边,在直线地段不宜少于200米,曲线地段不宜短于70米. 3、洞内施工测量及竣工测量 3.1洞内施工测量 3。1。1用导线测设,中线点间距直线地段150~250米,曲线地段60~100米;应根据导线设立,其距离可用导线边长距离;用中线法进行洞内控制测量的隧道,中线点间距距离直线地段不宜短于100米,曲线地段不宜短于50米。 供衬砌用的临时点必须用经纬仪测定,其间距可视放样需

要适当加密,以不大于10米为宜。 3。1。2洞内施工用的水准点应根据洞外、洞内已设定的水准点按施工需要加设,并应经常复核,其精度可按中线复测精度执行。待控测后该水准点应再作修正。为保证隧道底部按图纸所示的纵坡开挖并满足衬砌的正确放样,洞内每隔50米应设一个水准点,隧道中线测桩之间距,在直线上不得超过10米,在曲线上不得超过米。 隧道的衬砌内轮廓应符合设计要求,在立模前应复核中线和高程,并放出横断面十字线方向,标出拱架顶、边墙底和起拱线高程.立模后必须进行检查及校正,以确保无误。 3。1.4隧道贯通后,应将相向两方向测设的中线,各自向前延伸一适当距离,如贯通面附近有曲线始终点时,则应延伸至曲线以外的直线上一定距离,以确定中线调整. 当隧道贯通后,中线及高程的实际贯通误差应在未衬砌地段进行调整.该段的开挖及衬砌均应以调整后的中线、高程进行放样。其调整方法按«测规»办理. 3.2竣工测量 隧道竣工后,应在直线地段每50米、曲线地段每20米,以及其他需要的地方,均应测量隧道净空断面,包括内拱顶高程、起拱线宽度、轨顶面以上1.1、3。0、5.8米处宽度,均以线路中心为准. 3.2。2隧道竣工测量后应埋设永久中线点。直线上每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标准规范

1 、洞口开挖土石方应遵守下列规定: 1.1 、进洞前应及早完成洞口排水系统。 1.2、安设计要求进行边、仰坡放线,自上而下逐段开挖,不得掏底开挖或者上下重叠开挖。 1.3、清除洞口上方有可能滑塌的表土,灌木及山坡危石,不留后患。1.4、石质地层拉槽爆破后,应及时清除松动石块;土质地层开挖后应及时夯实整平边(仰)坡。 1.5、洞门端墙处的土石方,应视地层稳定程度、洞口施工季节和隧道施工方法等选择施工时机和施工方法。 1 .6 、不得采用深眼大爆破开挖边(仰)坡。 1.7、开挖中应随时检查边坡和仰坡,如有滑动、开裂等现象,应适当放缓坡度,保证边(仰)坡稳定和施工安全。 1.8、开挖的土石方不得弃在危害边坡及其他建造物稳定的地点,并不得影响运输安全。 1 、9 、洞口支挡工程应结合土石方开挖一并完成。 1 、10、开挖进洞时,宜用钢支撑紧贴洞口开挖面进行支护,围岩差时可用管棚支护围岩,支撑作业应紧跟开挖作业,妥帖前进。 1 、11、洞门衬砌施工应按《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02)的有关规定办理,并符合下列要求:

(1)土质地基应平整夯实,土质松软时,应加碎石,人工夯实,将基础置于稳固的地基上。 (2)基础处的渣体杂物、风化软层和积水应清除干净。 (3)洞门衬砌拱墙应与洞内相联的拱墙同时施工,连成整体。 如系接唱明洞,则应按设计要求采取加强连接措施,确保与已成的拱墙连接良好。 (4)端墙施工放样时,应保证位置准确和墙面坡度平顺。 (5)灌注砼时应保证模板不挪移。 (6)洞门端墙的砌筑与墙背回填两侧同时进行,防止对衬砌边墙产生偏压。 (7)、洞门衬砌完成后,及时处治洞门上方仰坡脚受破坏处,当边(仰) 坡地层松软、破碎时,应采取坡面防护措施。 (8)当端墙顶水沟砌筑在填土上时,填土必须夯实。 (9)洞门的排水、截水设施应与洞门工程配合施工,并应与路垫排水系统连通。 1 、明洞衬砌施工可选用下列几种方法: (1)当边坡能稳定时,可采用先墙后拱法; (2)当边坡稳定性差,但拱顶承载力较好,能保证拱圈稳定时,可采用先拱后墙法; (3)半路堑式明洞施工时,可采用墙拱交替法,且宜先做外侧边墙,继做拱圈,再做内侧边墙;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标准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J042—94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Tunnel (附条文说明) 1994—11——30发布1995—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

关于发布《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的通知 交公路发[1994]1134号 (不另行文) 部批准《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编号为JTJ042—94)作为行业标准,自1995年7月1日起施行。 该规范由交通部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负责解释。希各单位在执行中注意积累资料,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部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以便修订时参考。 该规范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三十日

目录 1 总则 ································································································· 2 施工准备······························ 3 施工测量······························3.1一般规定····························3.2洞内施工测量··························3.3 贯通误差的测定及调整······················3.4竣工测量 ·····················································································3.5辅助坑道测量 ···············································································4洞口、明洞与浅埋段工程·······················4.1洞口工程····························4.2明洞工程···························· 4.3浅埋段工程··························· 5 开挖································5.1 一般规定····························5.2 开挖方法···························· 5.3超欠挖控制···························5.4 钻爆设计····························5.5钻爆作业···························· 5.6掘进机开挖··························· 6 出渣与运输·····························6.1 装渣与卸渣··························· 6.2 运输······························ 7 施工支护······························7.1一般规定····························7.2锚杆施工····························7.3 喷射混凝土···························7.4 锚喷支护的质量要求·······················7.5 构件支护····························7.6构件支护的架设·························8衬砌································8.1 一般规定····························8.2拱(墙)架与模板·························8.3模筑衬砌···························· 8.4二次衬砌···························· 9 监控量测 9.1 一般规定····························9.2 量测内容与方法·························9.3 量测数据处理与应用·······················9.4 量测管理····························10防水和排水····························10.1 一般规定··························· 3 / 6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