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

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

铁建设[2007]88号文件

关于印发《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的通知

各铁路局,各客运专线公司(筹备组),太中银铁路公司筹备组,投资公司,铁科院:

为进一步落实建设新理念,全面提高铁路隧道建设水平,确保隧道施工安全、质量,现将《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发给你们,用于指导铁路隧道设计、施工工作。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应结合工程实践,积累资料,并及时将修改补充意见反馈铁道部建设管理司。

二OO七年四月二十一日

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

一.基本规定

第一条隧道是铁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铁路隧道勘察、设计、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是全面落实铁路建设新理念的重要体现。隧道工程必须精心勘察、精心设计、精心施工。

第二条隧道设计、施工应充分借鉴国内外隧道设计先进的理念、方法,积极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不断提高勘察设计和施工水平。

二.勘察、设计

第三条隧道应以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作为确定位置的前提条件,并选择稳定的地层,宜绕避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极为复杂,高地下水压以及严重不良地质地段。

第四条隧道地质勘探应采用综合方法,并符合下列要求:

(1) 钻孔位置和数量应视地质复杂程度而定。洞门附近覆土较厚,应布置勘探孔;地质复杂,长度大于1000m的隧道,洞身应按不同地貌及地质单元布置勘探孔查明地质条件;主要的地质界限,重要的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地段等处应有钻孔控制;洞身地段的钻孔位置宜布置在中线外8—10m。

(2) 钻探深度应至路肩以下3—5m;遇溶洞、暗河及其他不良地质时,应适当加深至溶洞及暗河底以下5m。

(3) 客运专线铁路和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隧道的洞身勘探应根据地层及地质构造发育情况,适当增加勘探与测试工作量:埋深小于100m的较浅隧道或洞身段沟谷较发育的隧道,勘探点间距不宜大于500m;埋深较大隧道勘探点的布置应根据地质调查及物探成果专门研究确定。

(4) 断层和物探异常点应设有勘探控制点,并请当地专家参与分析评估。

第五条隧道洞口设计应严格执行“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减小对洞口周围环境的影响;隧道口应优先采用切削式洞门,必要时考虑设置洞口缓冲设施;位于城镇、风景区、车站附近的洞门,宜考虑建筑景观与环境协调美化的要求;洞口边、仰坡土石有剥落可能时,应优先采用工程防护和绿色防护相结合的加固措施。

第六条隧道主体结构应按满足100年正常使用年限要求设计。

第七条隧道长度大于等于1000m时,隧道内应优先采用无砟轨道。

第八条隧道勘察设计、施工应全过程开展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工作,提出应对和减小风险的有效措施。

第九条地下水发育的岩深地区,长、特长隧道宜优先采用人字坡。

第一〇条长大及地质复杂隧道应开展施工及运营期间的防灾救援设计,长隧道及特长隧道应结合辅助坑道类型选择,综合确定运营期间防灾求援方案。

第一一条隧道设计应根据行车组织方式、地质条件、防灾救援、空气动力学效应、工程造价、施工方法以及隧道两端接线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采用两个单线隧道或单洞双线隧道方案。一般情况下,新建长度小于10km的隧道可采用单洞双线隧道方案;长度大于等于10km隧道,宜优先采用两个单线隧道方案。

第一二条新建铁路隧道内轮廓应根据下列因素综合确定:

(1) 隧道建筑限界;

(2) 隧道内股道数及线间距;

(3) 缓解空气动力学效应的措施及必需的断面面积;

(4) 机车车辆类型及其密封性;

(5) 轨道结构形式及其运营维护方式;

(6) 隧道设备空间;

(7) 救援通道和安全空间;

(8) 工程技术作业空间。

第一三条隧道设计必须考虑列车进入隧道或隧道群诱发的空气动力学效应对行车、旅客舒适度、车辆结构强度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当线路中隧道所占比例小于10%,且每小时通过隧道小于4座时,单线隧道允许的最大瞬变压力宜为2kPa/3S,双线隧道宜为3kPa/3S;当线路中隧道所占比例大于25%或每小时通过隧道大于4座时,单线隧道允许的最大瞬变压力宜为0.8kPa/3S,双线隧道宜为1.25 kPa/3S。

第一四条隧道的超前支护、初期支护、衬砌等措施应与地质情况相对应。对于地质变化特别快或勘探有疑问的重点地段应选用较强的支护、衬砌措施。

第一五条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24小时强度不应低于10Mpa。

第一六条隧道衬砌结构设计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1) 客货共线铁路隧道二次衬砌与仰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5,采用钢筋混凝土时,其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30。

(2) 客运专线铁路隧道二次衬砌与仰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30,采用钢筋混凝土时,其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35。

(3) 底板必须采用钢筋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30,厚度不得小于30cm。

(4) 仰拱填充可采用普通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可采用C20。

(5) 双线隧道Ⅳ~Ⅵ级围岩地段,二次衬砌应采用钢筋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的要求。

第一七条隧道防排水设计应采取“防、堵、截、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应进行环境评价,重视环境保护。对下穿江、河、城市及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隧道宜采取全封闭不排水的原则;对岩溶、高压和适当排放不会影响环境的隧道宜采取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排水对环境确无影响时宜采取排水的原则,并考虑排水措施的可维护性。

第一八条新建双线隧道,应根据排水量设置水沟。排水量较大时,应设置双侧水沟和中心水沟,干燥无水或排水量较小时,可只设双侧水沟。

第一九条采用复合式衬砌的隧道,应根据隧道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环境条件等综合因素研究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铺设分离式防水板,防水板厚度不应小于1. 5mm;干燥无水或渗水量很小时可不设防水板。

第二〇条铁路隧道铺设的防水板物理力学性能除应符合《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铁路隧道防水材料技术条件》相关要求。

三.施工

第二一条隧道应根据环境条件、地质条件、断面大小、结构形式、施工工期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施工方法。

第二二条新建铁路隧道长度大于10km,且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施工场地、运输条件适宜时,宜优先考虑掘进机法施工方案。

第二三条软弱破碎围岩宜积极采用岩土控制变形分析法施工技术。

第二四条隧道施工应进行超前地质预报,超前地质预报应纳入正常施工工序。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复杂的长隧道和特长隧道,可能存在诱发重大地质灾害的隧道,地下水活跃、围岩软弱、含富水断层的隧道,高瓦斯、高地应力的隧道,可能发生突水、突泥的隧道,可委托专业队伍,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开展第三方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第二五条铁路隧道施工应根据《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的规定开展监控量测工作,监控量测工作应纳入正常施工工序,监控量测结果应及时反馈,指导设计与施工。隧道开挖后的围岩变形量测应按规定实施,量测数据应绘制成图。

第二六条隧道岩石爆破应采用光爆方法,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控制变形。较破碎岩石隧道、水平层岩石隧道,每循环爆破进尺不宜过大,并严格控制光面爆破的参数,优化施工工艺,控制线性超挖量。

第二七条隧道施工应严格执行《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工序及作业指南》等有关规定。隧道初期支护应紧跟开挖面及时施做,尽快封闭;软弱及不良地质隧道仰拱应紧跟,仰拱距开挖面距离宜控制在40m以内;洞口段、浅埋段、断层破碎带,二次衬砌应及时施作。

第二八条浅埋隧道、黄土隧道应以控制变形为重点,遵循“预支护、短开挖、少扰动、强支护、早封闭、实回填、严治水、勤量测”的原则。分部开挖台阶长度一般不应超过1.0倍开挖洞径。浅埋隧道、黄土隧道应采取措施防止地面水渗入洞内,洞内积水应尽快疏排。

第二九条锚杆端头必须设置垫板,锚杆孔灌浆应密实,锚杆材质的断裂伸长率不得小于16%,允许抗拉力和极限抗拉力应符合设计要求。拱部采用的中空锚杆或其他带排气装置的锚杆,必须采用沿锚孔进浆,以锚杆中孔或排气管做回浆孔的工艺。

第三〇条隧道内仰拱、底板混凝土应整体浇筑,一次成型。仰拱与仰拱填充混凝土应分开施工,仰拱底部虚砟、杂物、积水必须清理干净。

第三一条隧道拱部超挖部分应采用与二次衬砌同强度等级混凝土一次灌筑。

第三二条防水板铺设基层平整度(凹槽深度与宽度之比,即D/L)不应大于1/ 10,防水板的焊缝宽度、搭接宽度、焊接质量应符合有关规定。

第三三条隧道施工中应根据隧道长度、断面大小、施工组织等选择施工通风方式和通风设备,确保隧道内作业环境指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第三四条施工单位应编制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报警、救援、逃生设施。隧道开工前应进行应急演练。

第三五条铁路隧道施工必须严格执行《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J0 40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培训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第三六条本规定由铁道部建设司负责解释。

第三七条本规定自2007年4月20日起施行。

隧道施工检验标准及施工指导

铁路隧道施工检验标准及施工指导 一、洞身开挖 1、隧道不应欠挖。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方允许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1 m2 不大于0.1 m2)侵入衬砌,整体式衬砌应小于10 cm,其它衬砌不应大于5 cm。拱脚和墙脚以上1 m内断面严禁欠挖。 2、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的炮眼痕迹保存率,硬岩应大于等于80%,中硬岩应大于等于60%,并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周边眼间距40cm。 3、出口掌子面围岩为粉质沙土,采用上中下三台阶法开挖,上台阶需预留核心土。中台阶及下台阶左右两侧需交错施工,每次开挖不得超过1榀拱架长度,各台阶长度不得超过2/3的隧道宽度,出口目前为Ⅴ级围岩W=20,隧道宽度B=670cm,即各台阶长度不超过450cm。 4、进口目前为Ⅳ级围岩,开挖不得超过2榀拱架长度。 二、钢拱架加工及安装 1、钢拱架弯制尺寸、弧度须满足施工轮廓断面要求,不合格产品不得用拉到现场进行立架施工。 2、工字钢与连接钢板应焊接牢固,焊缝饱满,焊渣须敲掉。 3、工字钢之间焊接之后,接头两侧须邦焊钢板,焊缝饱满,焊渣敲掉。 4、钢架安装不得侵入二次衬砌断面,脚底不得有虚碴,拱脚处需垫实,以避免拱架下沉。 5、钢架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钢架间距允许偏差为±100 mm; (2)钢架横向允许偏差为±50 mm; (3)高程偏差允许偏差为±50 mm; (4)垂直度偏差允许偏差为±2°。 (5)钢架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为-5 mm。 6、拱架之间采用螺栓连接,螺栓孔对齐,螺栓需上紧,不得少或是漏上螺栓。 7、仰拱工字钢安装,仰拱工字钢与下导工字钢须焊接牢固,封闭成环,腹板焊缝处采用钢板邦焊加固,焊缝饱满,不准漏焊,而且焊渣须敲掉。 8、工字钢纵向采用Φ22螺纹钢连接,环向间距1m,内外交错布置,纵向连接筋应外露出拱架30cm,以便于与下一循环搭接,连接筋应与拱架焊接牢固。 三、钢筋网挂设 1、钢筋应冷拉调直后使用,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锈蚀。 2、钢筋网应与隧道断面形状相适应并与锚杆或其他固定装置联结牢固,钢筋网宜在喷射一层混凝土后铺挂,一般为3cm。 3、钢筋网尺寸规格应满足图纸设计要求,采用φ8钢筋,网格加工尺寸:Ⅴ级、Ⅳ级围岩20×20cm,Ⅲ级围岩25×25cm,网格尺寸允许偏差为±10 mm,钢筋应焊接牢固。 4、钢筋网搭接长度应为1~2个网孔,允许偏差为±50 mm。 5、Ⅴ级、Ⅳ级围岩全断面单层挂设,Ⅲ级围岩拱部单层挂设。 四、系统锚杆(径向锚杆)施工

铁路隧道规范

1 总 则 1.0.1 为了贯彻国家有关法规和铁路技术政策,统一铁路隧道设计技术标准,使铁路隧道设计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铁路网中客货列车共线运行、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 160h m /k 、货物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120h m /k 的 Ⅰ、Ⅱ级标准轨距铁路隧道的设计。 1.0.3 隧道按其长度可分为: 特长隧道 全长10000m 以上; 长 隧 道 全长3000m 以上至10000m; 中长隧道 全长500m 以上至3000m; 短 隧 道 全长500m 及以下。 注:隧道长度是指进出口洞门端墙墙面之间的距离,以端墙面或斜切式洞门的斜切面与设计内轨顶面的交线同线路中线的交点计算。双线隧道按下行线长度计算;位于车站上的隧道以正线长度计算;设有缓冲结构的隧道长度应从缓冲结构的起点计算。 1.0.4 隧道勘测设计,必须遵照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重视隧道工程对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影响。隧道建设应注意节约用地、节约能源及保护农田水利,对噪声、弃碴、排水等应采取措施妥善处理。 1.0.5 隧道设计应依据可靠完整的资料,针对地形、地质和生态环境的特征,综合考虑运营和施工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分析,使选定的方案、设计原则和建筑结构符合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1.0.6 新建铁路隧道的内轮廓,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GB146.2)的规定及远期轨道类型变化要求。对于旅客列车最高行车速度160km/h 新建铁路隧道内轮廓尚应考虑机车类型、车辆密封性、旅客舒适度等因素确定,隧道轨面以上净空横断面面积,单线隧道不应小于422 m ,双线隧道不应小于762 m ;曲线上隧道应另行考虑曲线加宽。设救援通道的隧道断面应视救援通道尺寸加大,救援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25m 。 双层集装箱运输的隧道建筑限界应符合铁道部相关规定。 位于车站上的隧道,其内部轮廓尚应符合站场设计的规定和要求。 1.0.7 改建既有线和增建第二线时,新建隧道应采用新建铁路标准,改建隧道宜采用新建铁路标准。 1.0.8 隧道建筑物应按满足100年正常使用的永久性结构设计,建成的隧道应能适应运营的需要,方便养护作业,并具有必要的安全防护等设施。 1.0.9 隧道建筑结构、防排水的设计及建筑材料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地区环境的影晌。 1.0.10 隧道设计应贯彻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积极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

铁建设[2007]88号文件

铁建设[2007]88号文件 关于印发《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的通知 各铁路局,各客运专线公司(筹备组),太中银铁路公司筹备组,投资公司,铁科院: 为进一步落实建设新理念,全面提高铁路隧道建设水平,确保隧道施工安全、质量,现将《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发给你们,用于指导铁路隧道设计、施工工作。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应结合工程实践,积累资料,并及时将修改补充意见反馈铁道部建设管理司。 二OO七年四月二十一日

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 一.基本规定 第一条隧道是铁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铁路隧道勘察、设计、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是全面落实铁路建设新理念的重要体现。隧道工程必须精心勘察、精心设计、精心施工。 第二条隧道设计、施工应充分借鉴国内外隧道设计先进的理念、方法,积极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不断提高勘察设计和施工水平。 二.勘察、设计 第三条隧道应以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作为确定位置的前提条件,并选择稳定的地层,宜绕避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极为复杂,高地下水压以及严重不良地质地段。 第四条隧道地质勘探应采用综合方法,并符合下列要求: (1) 钻孔位置和数量应视地质复杂程度而定。洞门附近覆土较厚,应布置勘探孔;地质复杂,长度大于1000m的隧道,洞身应按不同地貌及地质单元布置勘探孔查明地质条件;主要的地质界限,重要的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地段等处应有钻孔控制;洞身地段的钻孔位置宜布置在中线外8—10m。 (2) 钻探深度应至路肩以下3—5m;遇溶洞、暗河及其他不良地质时,应适当加深至溶洞及暗河底以下5m。 (3) 客运专线铁路和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隧道的洞身勘探应根据地层及地质构造发育情况,适当增加勘探与测试工作量:埋深小于100m的较浅隧道或洞身段沟谷较发育的隧道,勘探点间距不宜大于500m;埋深较大隧道勘探点的布置应根据地质调查及物探成果专门研究确定。 (4) 断层和物探异常点应设有勘探控制点,并请当地专家参与分析评估。 第五条隧道洞口设计应严格执行“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减小对洞口周围环境的影响;隧道口应优先采用切削式洞门,必要时考虑设置洞口缓冲设施;位于城镇、风景区、车站附近的洞门,宜考虑建筑景观与环境协调美化的要求;洞口边、仰坡土石有剥落可能时,应优先采用工程防护和绿色防护相结合的加固措施。 第六条隧道主体结构应按满足100年正常使用年限要求设计。 第七条隧道长度大于等于1000m时,隧道内应优先采用无砟轨道。 第八条隧道勘察设计、施工应全过程开展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工作,提出应对和减小风险的有效措施。

铁路隧道专业规范大全

铁路隧道专业规范大全 铁路隧道专业规范大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隧道专用规范 1.《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2016):规定了铁路隧道的设计标准和要求。 2.《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2014):规定了高速铁路隧道的设计标准和要求。 3.《铁路隧道极限状态法设计暂行规范》:规定了铁路隧道的极限状态设计标准和要求。 4.《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TB-2000):规定了铁路隧道的防排水技术标准和要求。 5.《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指南》(TZ331-2009):对铁路隧道的防排水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说明。

6.《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2002)及2009年局部 修订(铁建设【2009】62号):规定了铁路瓦斯隧道的设计 标准和要求。 7.《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规定了铁路隧道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标准和要求。 8.《铁路隧道辅助坑道技术规范》(TB-95):规定了铁 路隧道辅助坑道的设计标准和要求。 9.《铁路隧道运营通风设计规范》(TB-2000):规定了 铁路隧道的运营通风设计标准和要求。 10.《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铁建设【2007】88号):对铁路隧道的设计施工进行了补充规定。 11.《铁路特长隧道防灾救援技术规范》:规定了铁路特 长隧道的防灾救援技术标准和要求。

二、施工规范 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规定了铁路隧道工程施工的技术指南和要求。 2.《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21-2007):规定了铁路隧道监控量测的技术规程和要求。 3.《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2009):规定了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的技术规程和要求。 4.《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对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说明。 5.《新建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补充规定》:对新建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进行了补充规定。 6.《铁路隧道施工机械配臵的指导意见》:对铁路隧道施工机械的配备进行了指导。

中铁股份安全关于印发中国中铁股份公司强制性贯彻隧道施工安全九条规定实施细则的通知

中铁股份安全﹝2014﹞188号 关于印发《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强制性贯彻〈隧道施工安全九条规定〉 实施细则》的通知 股份公司各子、分公司,各直属项目部、指挥部:为进一步加强施工生产安全工作,有效防范重大险情,坚决遏制隧道坍塌事故,2014年9月19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交通运输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铁路局四部委联合颁发了《隧道施工安全九条规定》,规定适用于建筑领域所有隧道工程。针对我公司在建隧道数量大、覆盖地域广、不良地质风险高、易诱发“关门”塌方、瓦斯爆炸、突泥突水、民用爆炸物品爆炸等恶性生产安全事故的实际情况,为更好贯彻“九条规定”,防风险、夯基础,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股份公司结合国家相关法规和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要求,特制定《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强制性贯彻〈隧道施工安全九条规定〉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细则》与《隧道施工安全九条规定》中条款一一对应、内容细化,是隧道施工的强制性要求,要求各单位和隧道施工项目全体管理和作业人员,深刻领会《细则》要求,把每一条细则落实

到施工现场、作业工序和岗位人员,切实做到“铁规定、刚执行、全覆盖、真落实、见实效”。 各单位应根据本《细则》规定,进行企业管理和隧道施工项目管控。本实施细则在隧道施工项目落实情况须纳入各级企业组织、股份公司各督导巡视组、集团公司片区稽查队稽查范围。发现违反,各级须依规严肃问责。 本通知须发至所有项目经理部。 本实施细则自发文之日起生效。 中国中铁 2014年12月10日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强制性贯彻 《隧道施工安全九条规定》实施细则 第一条必须证照齐全,严禁无资质施工、转包、违法分包和人员不经教育培训上岗作业。 实施细则: 1.公司从事隧道施工、勘察设计、监理和质量检测单位必须按照《建筑法》要求,必须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从事隧道施工、勘察设计、监理及检测工作。 2.公司从事隧道施工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按照《建筑法》要求,依法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从事隧道施工的“三类人员”,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17号)要求,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 3.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试行)》(建市[2014]118号)规定【注1】,严禁隧道施工单位承包工程后,不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将其承包的全部工程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工程肢解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给其他单位或个人施工;严禁把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违法分包给其他单位或个人施工。

新建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补充规定

新建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补充规定 (暂行) 5.1一般规定 5.1.1 开工前应对基础、结构、构筑物等位置进行现场测量。如有不符者,应及时反馈有关单位协调处理。 5.1.2 接触网基础施工时,应与路基、桥梁等有关专业做好协调工作。 5.1.3 接触网支柱上部紧固件安装时,应采用力矩扳手紧固,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严禁用活口扳手。 5.2基础 5.2.1 接触网支柱基础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基坑纵向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最大跨距不宜大于65m。 2 当受地下建筑物或地下设施影响时,调整后的跨距,行车速度为160km/h路段,相邻两跨之比不宜大于1.5:1,桥梁、隧道口、站场咽喉等困难地段不宜大于2.0:1;行车速度为200km/h路段,相邻两跨距之比不宜大于1.15:1,桥梁、隧道口、站场咽喉等困难地段不宜大于1.25:1。 5.2.2 基坑开挖宜采用机械作业方式。人工开挖应严格控制开挖尺寸,减小对原路基影响。 5.2.3 基础中心与线路中心线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允许偏差为+1000 mm。5.3支持结构安装 5.3.1 支柱装配的预配应在预配车间利用专用预配台具上进行,预配的各项长度尺寸偏差不应大于10mm。预配完毕,应进行复测。防风拉线制作应在预制平台上采用专用煨弯器制作。 5.3.2 支柱装配安装后,应对上、下底座及下底座至轨面的间距进行复测,施工允许偏差为+-10mm。 5.3.3 上、下底座均应与线路平行,双腕臂、三腕臂施工允许偏差为+-10mm。 5.4架线 5.4.1 承力索、接触线架设前应按设计锚段长度核对生产厂家提供的产品,架设时应对号架设。承力索、接触线不得有接头。 5.4.2 承力索、接触线应采用恒张力架线,承力索张力2~3kN,接触线张力为3~4kN,架线张力偏差不得大于8%。 5.4.3 承力索、接触线架设应采用专用放线滑轮,接触线架设应在每个跨距内均匀悬挂2~3组S钩滑轮。 5.4.4 承力索、接触线的张力应符合设计要求,补偿坠砣串的质量允许偏差为+-1%。同一锚段两坠砣质量的相对偏差不大于1%。 5.4.5 正线接触悬挂工作支改变方向时,该线与原方向的水平夹角,行车速度为160km/h 路段,正线不大于6°,站线及接触线在非工作支部分改变方向时,不宜大于10°;行车速度为200km/h路段不宜大于4°,困难情况不得大于6°。 5.5接触悬挂安装与调整

隧道验收标准

《隧道验收标准》摘录(TB10417) 目次 1 总则 (2) 3 基本规定 (2) 3.1 一般规定 (2) 3.3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4) 3.4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程序和组织 (5) 4 洞口工程 (7) 4.1 一般规定 (7) 4.2 开挖 (8) 4.3 衬砌 (8) 5 洞身开挖 (8) 5.1 一般规定 (8) 5.2 洞身开挖 (9) 5.3 隧道开挖 (9) 6 支护 (10) 6.1 一般规定 (10) 6.2 喷射混凝土 (10) 6.3 锚杆 (11) 6.4 钢筋网 (12) 6.5 钢架(格栅钢架、型钢钢架) (13) 6.6 管棚 (14) 6.7 超前小导管 (14) 7 衬砌 (15) 7.1 一般规定 (15) 7.2 隧道衬砌模板 (15) 7.3 钢筋 (16) 7.4 混凝土 (16) 7.6(7.7仰拱)[7.8仰拱填充] (18) 7.9 回填注浆 (18) 8 防水和排水 (19) 8.1 一般规定 (19) 8.3 洞内排水沟(槽) (19) 8.4 施工缝与变形缝处理 (20) 8.5 防水板防水 (21) 《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铁建设[2007]88号) (21)

1 总则 1.0.3 施工单位作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体,应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勘察设计单位等各方应按有关规定的要求对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进行控制。 3 基本规定 3.1 一般规定 3.1.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施工质量检验制度。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应由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按表3.1.1 的规定填写,总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并做出检查结论。 3.1.1(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隧道工程施工现场应建立必要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检验制度。强调施工质量的控制应为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全过程控制不仅要包括原材料进场控制、工艺流程控制、施工操作控制、每一道工序质量检查、各相关工序间的交接检验等中间环节的质量控制,还包括了施工单位应通过内部的审核与管理者的评审,找出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制定改进措施和跟踪检查落实等措施,使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与提高。施工现场应配齐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施工单位要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要建立必要的施工质量检验制度;施工准备工作要全面、到位。 施工前,监理单位(未委托监理的项目为建设单位,下同)要对施工单位所做的施工准备工作进行全面检查。这是对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两方提出的要求,是保证开工后顺利施工和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一般情况下,每个单位工程应检查一次。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由施工单位的现场负责人填写,由监理单位的总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验收,做出合格或不合格及限期整改的结论。 3.1.2隧道工程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1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构配件,施工单位应对其外观、规格、型号和质量证明文件等进行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凡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施工单位应进行检验,监理单位应按规定进行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检测。 2各工序应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施工单位应进行检查,并形成记录。 3工序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上道工序应满足下道工序的施工条件和技术要求。相关专业工序之间的交接检验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未经检查或检查不合格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与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增减项对照手册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3-2018)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7-2018) 前言 TB 10753-2018:本标准共分15章,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原材料,构配件和半成品,加固处理,洞口、明洞(棚洞)及缓冲结构,洞身开挖,支护,衬砌,防水和排水,辅 助坑道,附属设施,明挖工程,盾构(TBM)隧道工程,隧道单位工程质量综合验收等,另 有6个附录。 TB 10417-2018:本标准共分15章,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原材料,构配件和半成品,加固处理,洞口及明洞(棚洞),洞身开挖,支护,衬砌,防水和排水,辅助坑道,附 属设施,明挖隧道,盾构(TBM)隧道工程,隧道单位工程质量综合验收等,另有6个附录。 1 总则 1.0.2 TB 10753-2018:本标准适用于新建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TB 10417-2018: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建设计速度200km/h及以下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1.0.8 TB 10753-2018: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承包合同文件和工程技术文件等对施工质 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标准的规定。当设计要求的质量指标高于本标准的规定时,应按设计要 求办理。 TB 10417-2018: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承包合同文件和工程技术文件等对施工质 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标准的规定。当高于本标准时应按工程设计文件和合同文件要求验收。 2 术语 2.0.4 TB 10753-2018: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随机地从进场的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设备或工 程检验项目中,按检验批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所进行的检验,抽样样本应分布均匀,并具有 代表性。 TB 10417-2018: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随机地从进场的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设备或工 程检验项目中,按检验批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所进行的检验。 3 基本规定 3.1.3 TB 10753-2018:4 隐蔽工程覆盖前应按国家法律法规和本标准要求全数检查并形成记录,经 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TB 10417-2018:4 隐蔽工程覆盖前应按国家法律法规和本标准要求全数检查并形成记录,经 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1.5

隧道安全管理补充规定

隧道安全管理补充规定 一、概述 隧道是现代道路和铁路交通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 其特殊的地下环境和复杂的结构给安全管理带来了挑战。为了提高隧道的安全性,确保人员和车辆的安全通行,制定隧道安全管理补充规定是必要的。 二、隧道安全管理补充规定的目的 隧道安全管理补充规定旨在加强对隧道安全管理的规范, 确保隧道的设计、建设、使用和维护都符合安全要求,提高隧道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三、隧道安全管理的责任分工 1.政府部门: –负责制定隧道安全管理政策和法规; –组织开展隧道安全检查和评估; –确保隧道相关人员接受必要的培训和证书认证。 2.道路和铁路运营方: –负责隧道的设计、建设和维护; –制定隧道安全管理制度; –配备专业化的隧道安全管理人员; –定期组织隧道安全培训。 3.隧道使用方: –遵守隧道交通规则; –配合隧道安全检查和评估; –及时上报隧道安全问题。 四、隧道设计与建设 1.隧道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和防灾能力; –采用合理的通风系统,确保隧道内气体清洁; –设计合理的照明系统,确保良好的可见性; –考虑应急逃生通道和疏散设施。 2.隧道建设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步骤、安全措施等;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 –监控施工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完工后进行验收,确保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 五、隧道使用管理 1.隧道使用方应制定详细的使用管理制度,包括: –隧道交通规则,明确车辆和行人的通行要求; –隧道应急预案,包括火灾、事故等应急处理措施; –隧道定期检查和维护计划。 2.隧道使用方应加强对隧道使用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包括: –培训人员必须了解隧道交通规则和安全操作方法; –进行定期考核,确保培训人员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建立记录和档案,及时更新安全培训信息。 3.隧道使用方应建立完善的隧道巡查和维护制度,包括: –定期巡查隧道设备和通风系统; –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隧道内部污染问题; –定期进行隧道安全评估。

铁路隧道规范

铁路隧道规范 1.0.1 为了贯彻国家有关法规和铁路技术政策,统一铁路隧道设计技术标准,使铁路 隧道设计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铁路网中客货列车共线运行、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 Ⅰ、Ⅱ级标准轨距铁路隧道的160km/h、货物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120km/h 的 1.0.3 隧道按其长度可分为: 特长隧道全长10000m以上; 长隧道全长3000m以上至10000m; 中长隧道全长500m以上至3000m; 短隧道 全长500m及以下。 注:隧道长度是指进出口洞门端墙墙面之间的距离,以端墙面或斜切式洞门的斜切面 与设计内轨顶面的交线同线路中线的交点计算。双线隧道按下行线长度计算;位于车站上 的隧道以正线长度计算;设有缓冲结构的隧道长度应从缓冲结构的起点计算。 1.0.4 隧道勘测设计,必须遵照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重视隧道工程对生态环境和水 资源的影响。隧道建设应注意节约用地、节约能源及保护农田水利,对噪声、弃碴、排水 等应采取措施妥善处理。 1.0.5 隧道设计应依据可靠完整的资料,针对地形、地质和生态环境的特征,综合考 虑运营和施工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分析,使选定的方案、设计原则和建筑结构符合 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1.0.6 新建铁路隧道的内轮廓,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GB146.2)的规定及远期轨道类型变化要求。对于旅客列车最高行车速度160km/h新建铁 路隧道内轮廓尚应考虑机车类型、车辆密封性、旅客舒适度等因素确定,隧道轨面以上净 空横断面面积,单线隧道不应小于42m,双线隧道不应小于76m;曲线上隧道应另行考虑曲 线加宽。设救援通道的隧道断面应视救援通道尺寸加大,救援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 1.25m。 双层集装箱运输的隧道建筑限界应符合铁道部相关规定。 位于车站上的隧道,其内部轮廓尚应符合站场设计的规定和要求。 1.0.7 改建既有线和增建第二线时,新建隧道应采用新建铁路标准,改建隧道宜采用 新建铁路标准。 1.0.8 隧道建筑物应按满足100年正常使用的永久性结构设计,建成的隧道应能适应 运营的需要,方便养护作业,并具有必要的安全防护等设施。

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

铁建设[2007]88号文件 关于印发《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的通知 各铁路局,各客运专线公司(筹备组),太中银铁路公司筹备组,投资公司,铁科院: 为进一步落实建设新理念,全面提高铁路隧道建设水平,确保隧道施工安全、质量,现将《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发给你们,用于指导铁路隧道设计、施工工作。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应结合工程实践,积累资料,并及时将修改补充意见反馈铁道部建设管理司。 二OO七年四月二十一日

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 一.基本规定 第一条隧道是铁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铁路隧道勘察、设计、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是全面落实铁路建设新理念的重要体现。隧道工程必须精心勘察、精心设计、精心施工. 第二条隧道设计、施工应充分借鉴国内外隧道设计先进的理念、方法,积极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不断提高勘察设计和施工水平. 二。勘察、设计 第三条隧道应以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作为确定位置的前提条件,并选择稳定的地层,宜绕避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极为复杂,高地下水压以及严重不良地质地段。 第四条隧道地质勘探应采用综合方法,并符合下列要求: (1)钻孔位置和数量应视地质复杂程度而定.洞门附近覆土较厚,应布置勘探孔;地质复杂,长度大于1000m的隧道,洞身应按不同地貌及地质单元布置勘探孔查明地质条件;主要的地质界限,重要的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地段等处应有钻孔控制;洞身地段的钻孔位置宜布置在中线外8—10m. (2) 钻探深度应至路肩以下3—5m;遇溶洞、暗河及其他不良地质时,应适当加深至溶洞及暗河底以下5m。 (3) 客运专线铁路和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隧道的洞身勘探应根据地层及地质构造发育情况,适当增加勘探与测试工作量:埋深小于100m的较浅隧道或洞身段沟谷较发育的隧道,勘探点间距不宜大于500m;埋深较大隧道勘探点的布置应根据地质调查及物探成果专门研究确定。 (4) 断层和物探异常点应设有勘探控制点,并请当地专家参与分析评估. 第五条隧道洞口设计应严格执行“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减小对洞口周围环境的影响;隧道口应优先采用切削式洞门,必要时考虑设置洞口缓冲设施;位于城镇、风景区、车站附近的洞门,宜考虑建筑景观与环境协调美化的要求;洞口边、仰坡土石有剥落可能时,应优先采用工程防护和绿色防护相结合的加固措施。 第六条隧道主体结构应按满足100年正常使用年限要求设计. 第七条隧道长度大于等于1000m时,隧道内应优先采用无砟轨道. 第八条隧道勘察设计、施工应全过程开展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工作,提出应对和减小风险的有效措施。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相关规定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相关规定资料 、围岩类别的确定 (一)根据岩体特性分六级 Ⅰ: 极硬岩,岩体完整 Ⅱ: 极硬岩,岩体较完整,硬岩,岩体完整 Ⅲ: 极硬岩,岩体较破碎;硬岩或软硬岩互层,岩体较完整;较软岩,岩体完 Ⅳ: 极硬岩,岩体较破碎;硬岩,岩体较破碎或破碎;较软岩或软硬岩互层, 且以软岩为主,岩体较完整或较破碎;较软岩,岩体完整或较完整Ⅴ: 软岩,岩体较破碎至极破碎;全部极软岩及全部极破碎岩 Ⅵ: 受构造影响很严重呈碎石、角砾及粉末、泥土状的断层 二)铁路隧道围岩分类 铁路隧道围岩分类,见表14.2-10 和表14.2-11 铁路隧道围岩分类表14.2-10

注:1、层状岩层的层厚划分;巨厚层大于1.0m;厚层:0.5-1m ;中厚层:0.1 ~0.5m;薄层:小于0.1m; 2、风化作用对围岩分类的影响可从以下两方面考虑:结构完整状态方面:当风化作用使岩体结构松散、破碎、软硬不一时,应结合因风化作用造成的各种状况,综合考虑确定围岩的结构完整状态;岩石类别方面;当风化作用使岩石成分改变,强度降低时,应按风化后之强度确定岩石类别; 3、遇有地下水时,可按下列原则调整围岩类别:在Ⅵ类围岩或属于V 类的 硬质岩中,一般地下水对其稳定影响不大,可不考虑降低;在Ⅳ类围岩或属于V 类的软质岩石,应根据地下水的类型、水量大小和危害程度调整围岩类别,当地下水影响

围岩稳定产生局部坍塌或软化软弱面时,可酌情降低1 级;Ⅲ类、Ⅱ类围岩已成碎石状松散结构,裂隙中并有黏性土充填物。地下水对围岩稳定性影响较大,可根据地下水的类型、水量大小、渗流条件、动水和静水压力等情况,判断其对围岩的危害程度,适当降低1~2 级;在Ⅰ类围岩中,分类已考虑了一般含水情况的影响,但在特殊含水地层(如处于饱水状态或具有较大承压水流时)需另作处理; 4、本表中“类别”和“围岩主要工程地质条件”栏,适用于单线、双线和多线隧道,但不适用于特殊地质条件的围岩(如膨胀性围岩、多年冻土等)。来源: 二、附录A 铁路隧道围岩基本分级 A.1 围岩基本分级 A.1.1 分级因素及其确定方法应符合以下规定: 1、围岩基本分级应由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度两个因素确定; 2、岩石坚硬度和岩体完整程度,应采用定性划分和定量指标两种方法综合确定。 A.1.2 岩体坚硬程度可按表A.1.2 划分。 表A.1.2 岩体坚硬程度的划分

新建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补充规定

新建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补充规定

————————————————————————————————作者:————————————————————————————————日期:

新建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补充规定(暂行) 1 总则 1.0.1 为统一新建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技术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补充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旅客列车设计时速等于或小于2OOkm的新建客货共线标准轨距铁路工程施工,改建铁路可参照执行。 1。0。3 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标准,施工质量应达到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确保铁路开通速度达到设计速度或符合有关规定。 1。0。4 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工程设计进行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 1.0.5 施工单位应在施工中做好各专业间的协调,后施工的专业(工种)不得影响己完成专业的施工质量。 1.0。6 工程施工应严格执行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加强现场管理,并做到文明施工。 1.0.7 工程施工中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确保工程质量。 1。0。8 本规定是对现行施工规范的补充,两者应配套使用.现行施工规范与本规定不一致处,应按本规定执行。 2 路基 2.1 一般规定 2.1。1铁路路基是轨道的基础,应按土工结构物精心施工,保证质量。同时应防止因施工而诱发地质灾害。 2。1.2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地区应加强对地质资料核查工作,当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反馈。 2.1.3时速200km铁路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基桩、沉降观测桩,施工时应保护观测设施完好无损。 2.1。4岩溶及人工洞穴灌浆工程、软土及松软土的地基加固处理工程、各类桩基等隐蔽工程, 应按《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l0414)进行质量检测,处理效果应符合设计要求。路基工后沉降量及沉降速率应在允许范围内。 2。1.5路基填料应满足设计要求,其质量检验应符合有关规定。改良土进行填筑前,应对配比进行重型击实试验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2。1。6在进行大面积填筑前应选取有代表性地段进行填筑压实试验与质量检测试验,确定

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1. 概述 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适用于铁路隧道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营阶段,旨在确保隧道工程的安全、高效、环保、质量可控。 2. 设计阶段 2.1 隧道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包括隧道轴线、纵断面、横断面、坡度、曲线、超高、排水等设计参数。 2.2 隧道设计应考虑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震影响等因素,并采用适当的支护结构、排水系统和防灾设施。 2.3 隧道设计应考虑施工阶段的安全性,包括地下水的排泄、 测量监测、通风和通信设备的设置等。 3. 施工阶段 3.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地质勘察、设计图纸的制定、设备 的采购和施工队伍的组建等。 3.2 施工过程中应确保安全生产,包括岩层探测、支护结构的 施工和监测、开挖和临时支护等。 3.3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噪声、震动和灰尘的产生,保护环 境和周边设施的安全。 3.4 施工质量要求包括隧道的几何尺寸、纵断面和横断面的平 整度、支护结构的牢固性等。 3.5 施工过程中应与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协调,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的控制。

4. 验收阶段 4.1 隧道竣工验收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包括隧道的几何尺寸、纵横断面的平整度和支护结构的牢固性等。 4.2 验收过程中应进行必要的功能测试,包括通风、排水和通信设备的使用性能等。 4.3 隧道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但仍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5. 运营阶段 5.1 隧道的使用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了解隧道的安全、应急和维护等知识。 5.2 隧道的通风、排水和通信设备应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5.3 隧道内应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如灭火器、应急电话等,确保安全事故的及时处理。 5.4 隧道的使用应遵守相关交通规则,包括限速、禁止逆行和超载等规定。 综上所述,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对于确保隧道工程的安全、高效、环保、质量可控起着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营,确保隧道工程能够满足正常的使用需求。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隧道施工的监督和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创新。

最新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最新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规范 篇一: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tz204—20xx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20xx—10—33发布20xx—12—01实施 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发布 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04—20xx 主编单位: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 施行日期:20xx年12月01日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xx年·北京 前言

本技术指南是根据铁道部《关于编制20xx年铁路工程 建设标准计划的通知》(铁建设函[20xx]1026号)和铁道部 经济规划研究院《关于确定部分20xx年新开标准项目主编 单位的通知》的要求,在《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xx)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本技术指南共分18章,另有8个附录。其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施工准备,洞口工程,施工方法,辅助施工方法与措施,钻爆开挖,初期支护,二次衬砌,防排水,施工机械与设备,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辅助坑道,通风防尘、风水电供应与通信系统,特殊岩土和不良地质地段隧道施工,环境保护及施工阶段的风险评估等。 本技术指南与《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xx) 相比,章节和内容的增减情况主要有: 1.增加了超前地质预报、环境保护、辅助施工方法与措施四章。 2.增加了施工工艺流程图。 3.增加了近年来修建隧道较成熟的施工技术,如黄土隧道、高原冻土隧道、斜切式洞口、混凝土耐久性等的内容。 4.施工机械与设备章按作业工序分节,并增加了机械配置参考表及施工实例。 5.删除了有关整体式衬砌、喷锚衬砌和隧道塌方等内容。 希望各单位在执行本技术指南过程中,结合工程实践,

高速铁路隧道设计技术规范

高速铁路隧道设计技术规范 1.1 一般规定 1.1.1 隧道设计必须考虑列车进入隧道诱发的空气动力学效应对行 车、旅客舒适度、隧道结构和环境等方面的不利影响。 1.1.2 隧道衬砌内轮廓应符合建筑限界、设备安装、使用空间、结构 受力和缓解空气动力学效应等要求。 1.1.3 隧道结构应满足耐久性要求,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 年。 1.1.4 隧道主体工程完工后,应对其特殊岩土及不良地质地段基底的 变形进行观测。 1.1.5 隧道辅助坑道的设置应综合考虑施工、防灾救援疏散和缓解空 气动力学效应等功能的要求。

1.1.6 隧道结构防水等级应达到一级标准。 1.2 衬砌内轮廓 1.2.1 隧道衬砌内轮廓的确定应考虑下列因素: 1 隧道建筑限界; 2 股道数及线间距; 3 隧道设备空间; 4 空气动力学效应; 5 轨道结构形式及其运营维护方式。 1.2.2 隧道净空有效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计行车速度目标值为300、350km/h 时,双线隧道不应小于100 m2, 单线隧道不应小于70 m2。 2 设计行车速度目标值为250km/h 时,双线隧道不应小于90 m2,单 线隧道不应小于58 m2。 1.2.3 曲线上的隧道衬砌内轮廓可不加宽。

1.2.4 隧道内应设置救援通道和安全空间,并符合下列规定: 1 救援通道 1)隧道内应设置贯通的救援通道。单线隧道单侧设置,双线隧道双侧 设置,救援通道距线路中线不应小于2.3m。 2)救援通道的宽度不宜小于1.5m,在装设专业设施处可适当减少;高 度不应小于2.2m。 3)救援通道走行面不应低于轨面,走行面应平整、铺设稳固; 2 安全空间 1)安全空间应设在距线路中线3.0m 以外,单线隧道在救援通道一侧 设置,多线隧道在双侧设置; 2)安全空间的宽度不应小于0.8m,高度不应小于2.2m。1.2.5 双线、单线隧道衬砌内轮廓如图~4 所示。

铁路隧道施工规范

铁路隧道施工规范 TB10204——2002 J163——2002 1总则 1.0.1 为统一铁路隧道施工的技术要求,保证工程质量,使隧道施工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的标准轨距铁路隧道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1.0.3 隧道工程必须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当需要变更时,应按铁道部现行的变更设计管理办法执行。 1.0.4 铁路隧道采用钻爆法施工时,宜优先采用喷锚构筑法,实施动态管理。 1.0.5 铁路隧道的长度等级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长度在500m及以下为短隧道; 2 长度在500m以上至3000m为中长隧道; 3 长度在3000m以上至10000m为长隧道; 4 长度在10000m以上为特长隧道。 1.0.6 铁路隧道的开挖断面等级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断面积在10㎡及以下为小断面; 2 断面积在10㎡以上至50㎡为中等断面; 3 断面积在50㎡以上至100㎡为大断面; 4 断面积在100㎡以上为特大断面。

1.0.7 隧道施工应根据铁路修建的总体施工组织计划,结合施工单位具体情况,做好以下工作: 1 针对现场特点,结合勘测设计文件,正确选定施工方法; 2 做好施工准备和洞口附属工程,为隧道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3 合理安排工序进度和关键工序的作业,组织均衡生产; 4 根据施工条件和工期要求,进行施工机械的选型配套,充分发挥设备的综合能力,逐步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 5 加强通风、照明、防尘、降温和防止有害气体,确保作业人员身体健康; 6 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严格遵守安全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7 做好技术交底和现场试验工作,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确保工程质量; 8 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改进施工技术,完善现场管理,提高施工技术水平,节约能源,降低材料消耗,提高隧道施工的综合经济效益。 1.0.8 隧道施工应根据规定的测量精度,采取相应的施测方法,建立复核制度,保证隧道的中线、水平、开挖断面、衬砌厚度和净空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1.0.9 隧道竣工时应根据施工特点编写单项和全面的施工技术总结,及时提交竣工文件。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收集原始数据、资料,做好有关的施工记录。 1.0.10 隧道施工应保护环境,文明施工,防止污染。对环境影响无法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