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强夯作业指导书

强夯作业指导书

强夯作业指导书
强夯作业指导书

强夯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年月日

目录

强夯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路建工程强夯施工。

2.作业准备

配置可靠的架子队及合理的机械种类、数量。在开工前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和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建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施工场地征地应完成,场地应平整。生活、生产房屋应修建完成,生活、办公设施应配齐,并能够满足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

(1)清表并换填掺合土(黄土掺砾类土),平整施工场地;

(2)测量放点;

(3)设备检测;

(4)平整场地,并测量垫层标高,同时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

(5)夯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

(6)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7)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

(8)重复步骤(7),按设计规定的夯击击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夯击;

(9)重复步骤(6)-(8),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施工;

(10)在达到规定时间后,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

(11)标出第二遍夯点位置;

(12)重复步骤(6)-(8),完成第二遍全部夯点的施工;(13)在满足间隔时间后,用推土机进行平整,进行满夯;(14)在满足间隔时间后,用推土机进行平整,并测量标高;(15)在到规定间隔时间后,现场进行压实度检测等试验;(16)提交竣工资料。

附强夯平面布置图:

4.施工工艺与工艺流程

强夯施工工艺框图见下图

施工准备

测量

清表换填

夯点布设

夯机就位

试夯

强夯施工检验签证检验签证

是否否

5.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1)场地必须坚实平整,能满足大型车辆行走的要求。

(2)填料要求:采用掺合土(掺配比为黄土60%,砾类土40%)。路基0--80cm范围内填料最大粒径不大于100mm,80cm以下范围填料最大粒径不大于150mm。同时填料不得含有腐植土、草皮和植物根系。

(3)填筑后场地平整要求:按8m×8m方格排列,测量其层面标高,标高偏差应小于±10cm。

(4)施工现场排水系统必须完善,降水后应保证无积水。

(5)组织现场施工人员熟悉审查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5.2主要施工方法

1)、施工设备

根据设计单击夯击能和场地条件,决定采用设备

(1)夯锤:

采用2.5m直径,重10吨,底面积4.9平方米,锤底静压力30kpa。

(2)夯机:采用10吨QH3000B(型号)履带式起重机。起重臂杆接长19米;提升高度10米。

施工过程中,夯机不挂架,以自动脱钩装置直接提升夯锤进行强夯施工,为防止臂杆在脱钩时后仰以及锤钩回弹撞击臂杆,必须在臂杆的锤钩敲击处,设置防护装置,以保护臂杆不受损害。

2)、施工顺序

施工采用主夯(点夯 1000KN·m)、副夯(点夯 1000KN·m)、满夯(600KN·m)的顺序。场地清表换填平整→测量层面标高→主夯夯点定位放线→机械夯锤就位对点开夯→主夯完毕验收后场地整平→副夯夯点定位放线→机械夯锤就位对点开夯→副夯完毕验收后场地整平→满夯一遍并整

平→测量夯后标高→地基检测→强夯施工质量验收。

3)、夯击施工路线与锤击方法

开夯前应根据现场情况考虑夯机进出场顺序,并根据夯机性能提高施工效率。夯机采取退着夯的行走路线,夯机每就位一次以夯击两点为宜,对于整个场地遵循从低向高的夯击顺序。

(1)夯点的夯击次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权限确定,且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a、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当单击夯击能较大时不大于100mm;

b、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

c、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捶困难。

(2)击能点的位置、间距可根据试夯确定的夯击遍数确定。强夯范围应超出路基坡脚外有一列夯点。

(3)强夯处理后地基的承载力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夯后有效加固深度内土层的压缩模量采用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确定。

(4)强夯施工前,必须检查强夯对施工场坪周围的建筑物工程是否有影响,如存在不良影响,必须采取隔震、防震措施,确保周围建筑物的安全。

(5)当强夯施工附近存在桥涵等构筑物、复合地基加固桩、岩溶注浆工程时,应先进行强夯施工后,方可进行相关构筑物及其他地基加固措施的施工。

6.劳动力组织

6.1劳动力组织形式:采用架子队作业组织模式。

6.2施工人员结合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等进行配置下:

暂定作业人数14人,其人力资源组成情况如下表:

施工管理人员:4人吊车司机:2人

起重指挥人员:2人施工工人:2人

后勤人员:4人

特殊工种工人均持证上岗,施工工人均从事过此类工程的施工,具备熟练的操作技术。

7.设备机具配置

主要施工机械表

8.质量控制及检验

8.1 强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夯点测量放线准确,放线误差不超过5cm,用白灰或小木桩定出夯点位置,不得遗漏。

(2)详细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及特殊情况。

(3)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

(4)夯锺中心偏移应控制在15厘米以内,施工中如发生偏锤应重新对点。

(5)夯击过程中如出现歪锤,应分析原因并及时调整,坑底垫平后才能继续施工。

(6)及时排除夯坑及场地的积水。

(7)夯点定位放线时,夯点中心线位移不得大于10cm。

(8)夯坑整平后,场地标高测量按8m×8m方格排列,测量层面标高,标高偏差应在±10cm 。

(9)施工中各施工参数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10)施工中应对各施工参数和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11)若发现因坑底倾斜造成锤倾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后重夯。

(12)夯击出现异常情况或发现不良地质现象时,应暂停施工,待与设计监理单位协商后处理。

8.2 强夯过程中几个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

由于地基本身的不均匀和施工过程中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特别本地区降水量集中,因而在工程中遇到一些反常的现象也是正常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A:"弹簧土"的处理

产生的原因:

(1)由于地基表层土体的含水量高。

(2)由于夯击能过大,地基发生塑性剪切变形破坏。

(3)点夯后,遍与遍之间的间隔时间不够,孔隙水压力未消散。

采取的措施:

(1)排水。

(2)在夯间打设竖向排水通道,加快土体的排水固结。

(3)翻晒,暂停夯击。

(4)采取换填的方式,将局部"弹簧土"挖除,换填掺合土。

B:由于第一遍夯坑过深,引起使第二遍点夯时产生"土捣"。

采取的措施:

(1)增加换填厚度。

(2)调整施工工艺。

(3)调整强夯施工参数。

(4)加强排水。

C:有些夯点在达到规定的夯击次数后,最后两击仍达不到夯沉值的要求,或在夯击过程中夯坑周围隆起量过大,夯点出现剪切、重塑变形破坏。

采取的措施:

(1)将达不到要求的夯点,在平面图上标明,过一段时间以后推平,重新补夯,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2)在坑内回掺合土。

(3)改用底面积大的锤,调整锤击能量和夯击次数。

D:夯锤无法按规定击数夯击,造成拔锤困难。

采取的措施:

(1)加强场内排水和降水。

(2)调整夯锤底面积,采用锤底面积大,接地比压力小的夯锤。

(3)调整强夯施工参数。

8.3 检验与竣工验收

1)、地基强夯检测

强夯施工过程中应对各项参数及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有监理工程师签字。强夯施工完毕后,应对强夯区沉降量和强夯区压实度及时予以检测。检查强夯的施工记录,夯坑内每个点的累计夯沉量,不得小于试夯时各夯点平均夯沉量的95% 。

2)、检测方法和频率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基底强夯的压实度不得小于90%,采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强夯施工完7到10天,每2000m2抽检一处的检频率,每处理段落不少于一处。

3)、按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规定进行施工自检,及时将自检结果报告监理单位验收。不合格者,查出原因后采取补夯或重夯等措施。

4)、验收合格签字后,将竣工资料整理成册交甲方备案存档。

8.4 质量管理措施

(1)严格按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及设计要求组织施工。

(2)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严格质量控制。

(3)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领导及有关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奖惩分明。

(4)施工前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5)认真收集整理质量保证资料,作到及时准确齐全

9.安全及环保

9.1安全生产

1)、施工文明: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规定进行施工。

2)、施工配合:施工期间服务并服从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的监督、指挥,确保工程每一分区及步骤必须经业主和监理验收签字认可后进入下一步工序,同时配合好所有进入现场施工的专业队伍,共同将本工程优质高速完成,达到业主满意要求。

3)、安全工作要求:

(1)工人上岗前,要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工地要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定期开展现场工作活动,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规程及各项操作要求,严禁违章作业,杜绝各类事故发生。

(2)现场建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并设1--2名专职安全员。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的安全生产工作,专职安全员负责指挥施工现场过往车辆安全通行及检查、监督安全作业。

4)安全工作细则:

(1)坚持执行施工前的安全技术交底,认真填写安全日记.

(2)机电设备必须由专人操作,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特殊工种必须持上岗证.

(3)机械设备要定期检查,加强班前修养,禁止“带病”作业.

(4)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5)在地基施工区域内应设安全警戒线,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起吊过程中应由专人指挥,统一行动,防止乱指挥、瞎指挥,违章作业造成事故.

5)、施工现场安全设施配备

安全帽反光背心安全标记

6)、施工中具体安全工作

(1)起重机必须按其性能使用,并加强保养和维修,操作室挡风玻璃应有保护网。

(2)经常检查夯锤、自动脱钩装置、起重索具等,如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或进行更换方可施工。

(3)施工现场必须统一指挥,指挥人员指挥信号要明确,并严禁违章指挥,司机应按指挥信号进行操作。

(4)夯锤起升到落下过程中,机下人员必须离开夯点10米以外,并严禁在起重机正前方和起重机臂杆下站立。

(5)夯锤下沉达50cm以上时,起重机不要一次猛起,应多次试起,确认安全后方可加速提升。若需填料,锤底离地应保持小于50cm,待填料完毕人员离开后,夯锤方可继续提升。

(6)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

7)、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贯彻执行“国家监察,企业责任,行业管理,群众监督”四位一体的国家劳动保护体制。

8)、强夯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1)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2)强夯施工前,应先检查强夯机械是否正常,严禁机械带病作业。

(3)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钢丝绳索是否有破丝现象,需要更换钢丝绳时应及时进行更换,以免钢丝绳突然断裂出现安全事故。

(4)施工人员禁止酒后作业。

(5)现场人员禁止位于强夯机械正前或后方,以免机械出现意外伤人。

(6)非施工人员禁止在强夯机械周围围观,或至少保持在50m以外,以免施工过程中造成飞石伤人等安全事故。

9.2 环保措施

9.2.1、施工技术措施

1)施工便道及时洒水降尘。

2)固定施工机械行走路线,不可在施工便道以外随意行驶,保护植被及农田。

9.2.2水、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1)防止地表水污染

(1)在生活饮用水源地,不得新建排污口。保护饮用水源不受施工活动造成的污染。

(2)有排污地点设置处理措施,禁止直接排放。在涵洞、预制场等有污水产生的生产设施位置设废水处理池。在施工区和生活区设置污水沉淀池,不将有害物质和未经处理的施工废水直接排放。并备有临时的污水汇集沉淀设施过滤施工、生活排水。

(3)负责油料的储存、使用、保管,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土质、水体。

2)防止地下水污染

不得利用渗井、渗坑、裂隙和溶洞排放、倾倒含有毒污染的废水和其他废弃物,应设置沉淀池集中处理。

3)防止大气污染

(1)保护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定期清除垃圾,集运至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掩埋或焚烧处理。

(2)在施工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临时卫生设施,定期清扫处理。

液压机动泵使用说明书

液压机动泵使用说明书 BJQ-63/0.6 卧式机动泵,它的结构紧凑,造型美观,自重轻,工作平衡可靠,输出油量大,可作为各种液压器具的液压源。 一.技术参数:额定输出压力:63 M Pa 输出功率: 2 kw 储油量: 3 L 重量:25Kg 二.操作方法: 1.液压泵启动前先检查液压泵的油位,汽油机机油位; 2.将操作手柄放置待机位置,并将液压泵管接头与所配液压工具接头连接 (连接要可靠,到位); 3.启动汽油机(见汽油机使用说明书)。运转平衡后,将油门开至最大。 4.工作时,将液压泵操作手柄拉至工作方向关闭(向左边顺时针),液压 油即从高压出口输出,推动液压工具工作,工作完成后,将操作手柄推至回油方向的档位打开(向右边),此时液压油即从低压输出口输出推动液压工具回位,当液压工具恢复到原位时,即将操作手柄放置待机档位,一个工作循环完成。 三.液压泵的保养及注意事项: 1. 油泵使用N32 号液压油; 2.储油量必须在油窗之上范围内; 3.每次加油就换油时必须用80 目以上滤油网过滤; 4. 工作油温5 摄氏度至60 摄氏度;

5.启动油泵前需将操作手柄置于待机位置,工作时的输出压力不得 超过75MPa ; 6.液压泵在出厂前已调整好,不得随意调高压力,需从新调整时,压力不得 超过用具规定压力,以避免损坏工具。 7.由于胶管老化,检查时按技术参数中规定压力的1.4 倍进行试压, 如有爆破、凸起、渗油等现象则不得继续使用; 8.汽油机使用方法,详见汽油机使用说明。

前言: 使用产品前请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本使用说明书能帮助您更有效、更安全地使用发动机。若发动机出现问题或您对发动机有任何疑问,请向嘉陵- 本田公司授权的特约服务店咨询。书中的所有内容均为印刷前所具有的最新产品资料。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保留此书内容而不事先通知和不承担任何责任的权利。此使用说明书是发动机产品的一部分,如果转卖时,应一并移交。熟读搭载本书发动机的设备而另外提供的有关放发动机的起动、停机、操作和调整以及其它特殊的保养说明的使用说明书内容。建议您阅读并理解保养条件,明白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安全启示: 您和他人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在本书中和发动机上,我们提供了安全警示内容,仔细阅读并理解其中的含义。 安全警示信息向您提供可能给您和他人带来伤害的潜在信息。每条信息前有一个!符号和危险、警告、注意三种用语的其中一个。这些警示词的含义是: !危险如果不遵守指示,将造成死亡或严重人身伤害。 !警告如果不遵守指示,可能造成死亡或严重人身伤害。 !注意如果不遵守指示,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每条警示告诉您存在的潜在 的危险,会发生什么,如何去避免这些危险,从而降低伤害的可能。 损害预警: 你还会看到下面的“重要事项”提示语信息。

强夯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强夯桩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

强夯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施工范围的强夯桩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 施工前应按设计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 工艺性试夯试验。通过强夯前后测试数据的对比,检验强夯效果,确定有关工艺参数。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每个连续施工区段为一个完整的作业区,根据强夯量大小配备一定数量的强夯机械。

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试桩→确定工艺→测量放样→夯击→检验验收 4.2 工艺流程 5.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5.1.1场地平整,清除表层土,进行表面松散土层碾压,修筑机械设备进出道路,排除地表水,施工区周边作排水沟以确保场地排水通畅防止积水。 5.1.2查明强夯场地范围内地下构造物和管线的位置及标高,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因强夯施工造成损坏。

5.1.3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强夯场地边线,标出夯点位置,并在不受强夯影响地点,设置若干个水准基点。 5.1.4施工前应按设计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工艺性试夯试验。通过强夯前后测试数据的对比,检验强夯效果,确定有关工艺参数。 5.2施工工艺 5.2.1确定施工参数 5.2.1.1机械设备的确定 强夯施工采用25t以上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或其 他专用设备。采用履带式起重机时,在臂杆端部设置辅助门架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防止落锤时机架倾覆。夯锤锤重及夯锤底面面积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的单击夯击能确定。夯锤底面采用圆形,对于粘性土、砂质土、碎石土,锤底面积为3-6㎡,对于淤泥及淤泥质砂等,锤底面积大于等于6㎡。夯锤中对称设置若干个上下贯通的气孔。自动脱钩采用开钩法或用付卷筒开钩。 5.2.1.2夯锤落距确定 锤重按下式初步确定:影响深度=系数×(锤重×落距)1/2,落距根据单击夯击能和锤重确定,即锤重(kN)×落距(m )=单击夯击能(kN·m) 5.2.1.3夯击遍数的确定 夯击遍数设计为2~3遍,具体工程根据消除黄土地基湿陷性的要求,以试验结果确定。一般第Ⅰ遍隔1点跳夯,第Ⅱ遍补第Ⅰ遍空

强夯地基处理

1.1 强夯地基处理 1.1.1基本规定 1、强夯地基处理可根据加固原理、适用条件和施工工艺划分为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两种类型。 2、确定强夯地基处理方案应具备下列条件: (1)详细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上部结构及基础设计资料; (2)对于人工填土地基,应详细了解填土场地原地表的地形地貌、地表植被、地表水分布及填土前的地表处理、排水、清淤等情况;了解填土的岩土成分、土石比及颗粒级配等; (3)根据工程的要求和地基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强夯地基处理的目的,处理范围和处理后要求达到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4)结合工程情况,了解当地强夯地基处理施工经验和施工情况,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尚应了解其它地区相似场地上同类工程的处理经验和使用情况等; (5)搜集临近建筑、地下工程和有关管线等情况; (6)掌握工程场地周围的环境情况。 3、在选择强夯地基处理方案时,应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的相互作用,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选用强夯地基处理地基或加强上部结构和强夯地基处理地基相结合的方案。 4、对已确定的强夯地基处理方案,宜按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和场地复杂程度,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或试验性施工,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检验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如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查明原因,修改设计参数或调整地基处理方案。 5、强夯地基处理可与其它地基处理方法组合形成联合地基处理方案。 6、经强夯地基处理后的地基,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而需对本规程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零; (2)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1.0。经处理后的地基,当受力层范围

施工过程作业指导书

施工过程作业指导书 编号:QW7.1/0301 1.目的: 保证本企业的桥梁加固、粘钢技术、碳纤补强、结构渗漏止水工程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从而使工程施工质量满足客户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承担的桥梁加固、粘钢技术、碳纤补强、结构渗漏止水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控制。 3.职责: 3.1工程部: 负责组织编制项目施工组织制定重大施工方案,必要时对工程项目进行施工技术交底;负责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和检查;负责监督施工过程的设备的安全运行,确保施工现场的设备正常使用。 3.2 行政人事部: 负责保证项目施工的各种规定岗位人员的配备和资格管理工作。 3.3工程部: 3.3.1项目经理负责组织现场施工并解决施工过程中有关问题。 3.3.2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施工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负责提供工程施工技术文件。 3.3.3 工程部质检人员负责工程施工所需原材料的验收,并做好记录,对试验设备、计量器具和材料的做好标识工作。 3.3.4 工程部质检人员负责对现场施工质量进行监控,对工程施工记录进行收集、整理,向主管部门提供有关的质量记录,负责工程的标识工作。 3.3.5工程部材料员负责提供现场施工所需的产品(原材料、设备、配件、机具、构件),记录产品在施工过程中的使用情况,并做好物资设备的标识和可追溯性工作。 4.程序: 4.1 工作流程 施工准备施工生产交付验收 4.2 施工准备过程 组建工程部直到工程项目具备开工的条件的过程。

4.2.1确定工程部 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和合同要求由公司组建工程部。 4.2.2合同交底 由经营管理部(或首席人员)对工程部进行合同交底,明确合同条款和客户的要求。 4.2.3施工组织施工方案的编审 4.2.3.1施工组织施工方案必须在开工前由工程部组织编制,工程部经理(或首席 人员)审核,必要时经客户或监理批准后方可执行。 4.2.3.2施工组织施工方案经过审批后,施工单位应认真贯彻实施,未经原审批人 员同意不得任意修改。 4.2.4施工图纸审核: 工程部组织有关人员认真熟悉图纸,详细掌握设计要求和施工要点,在图纸会审中澄清有关设计的问题,为组织施工做好充分准备。图纸会审应做好记录。 4.2.5技术交底 4.2. 5.1技术交底是施工中的首要环节,未经技术交底不得施工。 4.2. 5.2工程部对项目施工的重大工艺进行施工技术交底。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施 工组织设计,组织专业施工员向主要作业人员进行交底,并做好记录。 4.2.6施工现场的准备: 现场准备包括测量控制点的确定和保护、施工总平面的布置、临建施工、三通一平

强夯机使用安全作业指导书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2164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强夯机使用安全作业指导 书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强夯机使用安全作业指导书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吊装措施 1、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效操作证上岗。 2、参加吊装作业人员应培训合格后方可作业。 3、施工现场设吊装作业专职安全员,对吊装现场进行安全防护。 4、起吊前须由专职安全员对现场进行巡视,检查现场是否有高压线、低压线、临时用电线及对起重机、人工吊装作业有安全隐患的障碍物。并向现场施工负责人报告,如存在安全隐患,决不允许起。 5、起重机、人工吊装作业,要有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护。无关人员禁止入内。 6、起吊前所有人员都必须远离吊机回转半径和

吊物的下方。 7、在雨天、风力等于或大于五级时,严禁进行吊装作业。 8、吊装零星材料、小件工具等,须用结实的工具袋装好后捆绑吊运。 9、吊装作业时不得随意抛掷材料物体、工具,防止滑脱伤人等意外事故。 10、起吊构件时,速度不应太快,不得在高空停留过久,严禁猛升猛降,以防构件脱落。 二、使用措施 1、担任强夯作业的主机,应按照强夯等级的要求经过计算选用。用履带式起重机作主机的,应执行《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一2001)第4.2节规定。

不锈钢管道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内容

目录 1. 编制依据 (2) 2. 工程概述 (2) 3. 开工条件和施工准备 (3) 4. 人员及工器具配备 (3) 5. 主要施工工序和方法 (4) 6. 质量保证措施 (6) 7.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措施 (7) 8. 环境控制措施 (9) 9. 附图 (10)

1.编制依据 1.1 1.2 施工组织总设计和汽机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1.3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第五部分管道及系统DL/T5210-2009; 1.4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T5009.1-2002); 1.5 《锅炉压力容器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细则》[2002]109号; 1.3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技术规程》DL/T 821-2002; 1.4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 1.9 《焊接工艺评定规程》DL/T868-2004; 1.10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七部分焊接DL/T5210.7-2010; 1.11 《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DL/T819-2002; 1.12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T438-2009; 1.13 《火力发电厂异种钢焊接技术规程》DL/T752-2001; 1.14 1.15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6版; 1.16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L/T 5031-94。 2 工程概述 可实现集中供热,不仅能够满足石河子市区近、远期采暖热负荷增长的需要,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而且有利于改善城区生态环境和地区环境空气质量,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符合国家能源产业政策及环保政策。 2.2 施工内容 依据设计院设计图纸,不锈钢管道主要包括:仪用压缩空气系统、化学水系统、本体润滑油及抗燃油油等系统组成,为了在施工过程中提高焊接质量,特制订此作业指导书。 本机组不锈钢管道材质分别为:仪用压缩空气系统材质为0Cr18Ni9;本体套装油管道材质为0Cr18Ni9Ti;化学水系统材质均为1Cr18Ni9Ti。 仪用压缩空气系统:设计压力1.0MPa,常温,管道从汽机精处理接出至锅炉仪用压缩空气管道,管道主要规格为φ159×4.5。 本体润滑油管道为套装油管道,设计压力:0.3MPa,45℃,接口形式均为钢管对接,由主机油箱引出至前轴承箱,#1--#9各轴承箱进、排油管道,包括顶轴油管道规格有:φ219×6,φ610×10,φ57×4,φ108×4.5,φ325×8,φ89×4.5,φ20×2.5等。

冲击夯使用说明书样本

第一部分: 操作手册 目录 一、安全须知 二、用途 三、工作前检查 四、操作 五、停机 六、检查与维修 七、故障表 八、技术参数

一、安全须知 1、安全提示 1.1操作者在操作前应仔细阅读本操作手册, 并经过培训, 熟练掌握之后才 能独立操作本设备。 1.2该手册含有警告和提示以防止因不正确的操作、维护和维修而引起设备 损坏或人员损伤甚至死亡。 2、安全细则: 2.1安全使用该设备要求经过培训和有熟练的技能。设备操作不当或未经培训的人员操作会产生危险, 操作前应当仔细阅读、并熟练掌握本操作手册, 而且能正确地操作设备。非熟练操作者应先接受熟练操作者的培训和指导。

2.2发动机操作安全: 发动机在操作时和加油的过程中具有特别的饿危险! 如未遵守安全指示, 有可能导致严重的伤亡事故( 详细介绍请查看发动机生产商提供的安全手册) 。

警告: ?禁止在有火源的附近操作机器, 特别禁止在有火源的附近给发动机加油。?必须在通风处加油; 必须在加油后重新拧紧油箱盖; 必须在每次使用前检查是否有漏油现象, 如有漏油现象, 禁止启动设备。 ?禁止在发动机尚有余热或运行时加油; 工作时油箱燃油必须清洁并不能加得太满, 否则将甩出甚至堵塞化油器; 如果有油溢出油箱, 必须完全擦干净并干燥后才能起动发动机。 2.3安全维护: 为了能够使设备在较长的时间内能够安全并适当的操作, 定期的保养和不定期的维修是十分必要的。保养不佳的设备会成为安全隐患。 警告: ?操作时, 严禁清洁和维修振动平板夯。 ?禁止改机器的技术参数, 在需要调整时, 请调整至技术参数中规定的范围内。 ?必须在维护或修理后, 将安全和保护装置复位。 ?必须根据操作手册的建议, 做定期性的维护保养。 ?保养和维修机器时, 应拆开火花塞罩。

施工作业指导书(正文)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青岛润亿清洁能源有限公司综合利用安装工程Ⅰ标段安装工程一台Q415/567-75(11)-6.1(0.5)/530(210)型HRSG燃机余热锅炉整体水压试验。 2编制依据 2.1《青岛润亿清洁能源有限公司综合利用工程Ⅰ标段锅炉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2.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 5190.2 2012); 2.3《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 869—2012; 2.4《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锅炉机组篇)DL/T5210.2-2009; 2.5《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焊接工程篇)DL/T5210.7-2010; 2.6 南京奥能锅炉有限公司提供施工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 3作业项目概述 3.1工程项目概况 3.1.1工程概述 3.1.1.1 Q415/567-75(11)-6.1(0.5)/530(210)HRSG燃机余热锅炉是南京奥能专门为青岛润亿清洁能源有限公司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工程项目设计的一种新型双压余热锅炉;本项目由一台MHIW251型燃机、一台余热锅炉、一台蒸汽轮发电机组组成一套“1+1+1”建制的联合循环发电机组。 其中由南京奥能承担的余热锅炉采用室外卧式布置、无补燃、双压、自然循环,部分低温低压蒸汽用于热力除氧(除氧器为内置式,由余热锅炉自带)。具体由锅炉本体、烟气系统、蒸汽系统、给水系统、除氧系统、疏排水系统、汽水取样系统、加药系统、一次仪表及阀门等组成; 锅炉本体一般包括汽包、除氧器(包括除氧头和水箱)、过热器、蒸发器、省煤器、除氧蒸发器、本体钢架护板、平台扶梯、进出口烟道、烟囱及锅炉本体上安装的一次仪表阀门、加药点、取样点等; 锅炉受热面采用螺旋翅片管结构,一般包括过热器、蒸发器、省煤器、除氧蒸发器等; 余热锅炉的主要系统:烟气系统、蒸汽系统、给水系统、除氧系统、疏排水系统、汽水取样系统、加药系统、一次阀门仪表; 3.1.1.2锅炉水压试验是在锅炉承压部件安装完毕后,对承压部件的制造和安装质

强夯作业指导书

强夯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年月日

目录 强夯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路建工程强夯施工。 2.作业准备 配置可靠的架子队及合理的机械种类、数量。在开工前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和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建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施工场地征地应完成,场地应平整。生活、生产房屋应修建完成,生活、办公设施应配齐,并能够满足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 (1)清表并换填掺合土(黄土掺砾类土),平整施工场地; (2)测量放点; (3)设备检测; (4)平整场地,并测量垫层标高,同时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 (5)夯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 (6)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7)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 (8)重复步骤(7),按设计规定的夯击击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夯击; (9)重复步骤(6)-(8),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施工; (10)在达到规定时间后,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 (11)标出第二遍夯点位置;

(12)重复步骤(6)-(8),完成第二遍全部夯点的施工;(13)在满足间隔时间后,用推土机进行平整,进行满夯;(14)在满足间隔时间后,用推土机进行平整,并测量标高;(15)在到规定间隔时间后,现场进行压实度检测等试验;(16)提交竣工资料。 附强夯平面布置图:

4.施工工艺与工艺流程 强夯施工工艺框图见下图 施工准备 测量 清表换填 夯点布设 夯机就位 试夯 强夯施工检验签证检验签证 是 是否否

浙江省2016年上半年网络安全员试题

浙江省2016年上半年网络安全员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振动冲击夯作业前重点检查项目应符合的要求不包括__。 A.各部件连接良好,无松动 B.内燃冲击夯有足够的润滑油,油门控制器转动灵活 C.电动冲击夯有可靠的接零或接地,电缆线表面绝缘完好 D.转动部分有防护装置,并进行试运转,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 2、施工安全检查的评定结论为优良的标准为__。 A.汇总表得分在80分(含80分)以上 B.保证项目中不得有得零分的项 C.有一检查评分表未得分,则汇总表得分必须在75分及以上 D.当“起重吊装”检查评分表或“施工机具”检查评分表未得分,但汇总表得分在80分及以上 E.保证项目小计得分不少于40分 3、盛装腐蚀性气体的气瓶、潜水气瓶以及常与海水接触的气瓶__检验一次。A.每1年 B.每2年 C.每3年 D.每5年 4、土石方机械设备施工过程中需立即停工的情况有__。 A.填挖区土体不稳定,有发生坍塌危险时 B.气候突变,发生暴雨、水位暴涨或山洪暴发时 C.在爆破警戒区内发出爆破信号时 D.施工标志、防护设施有轻微损害时 E.工作面净空不足以保证安全作业时 5、微型计算机键盘上的Back Space键称为__。 A)控制键 B)上档键 C)退格键 D)回车键 6、起重机的吊索与物件的夹角宜采用45°~60°,且不得小于__,吊索与物件棱角之间应加垫块。 A.20° B.25° C.30° D.35° 7、建筑施工企业所有安全规章制度的核心是__。 A.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B.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C.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地基处理方法-强夯法

地基处理方法-强夯法 第一节一般规定 1、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对高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等地基,当采用在夯坑内回填块石、碎石或其他粗颗粒材料进行强夯置换时,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2、强夯施工前,应在施工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上选取一个或几个试验区,进行试夯或试验性施工。试验区数量应根据建筑场地复杂程度、建设规模及建筑类型确定。 第二节设计 1、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应根据现场试夯或当地经验确定。在缺少试验资料或经验时可按下表预估。 单击夯击能(KN·m)碎石土、砂土等粉土、黏性土、湿陷性黄土等 1000 5.0~6.0 4.0~5.0 2000 6.0~7.0 5.0~6.0 3000 7.0~8.0 6.0~7.0 4000 8.0~9.0 7.0~8.0 5000 9.0~9.5 8.0~8.5 6000 9.5~10.0 >8.5~9.0 注: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应从起夯面算起。 2、强夯的单位夯击能量,应根据地基土类别、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和要求处理的深度等综合考虑,并通过现场试夯确定。在一般情况下,对于粗颗粒土可取1000~3000KN·m/m2;细颗粒土可取1500~4000KN·m/m2。 3、夯点的夯击次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且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A.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当单击夯击能量较大时不大于100mm。 B. 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 C. 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 4、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一般情况下,可采用2~3遍,最后再以

强夯施工标准

强夯地基施工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强夯加固地基施工的工程。当强夯所产生的振动,对现场周围已建成或正在施工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有影响时不得采用,必须采用时应采取防振措施。 2 施工准备 2.1 主要施工机具 2.1.1 夯锤 强夯锤锤重可取10~40t,底面形式宜采用圆形或多边形。夯锤的材质最好为铸钢,如条件所限,则可用钢板壳内填混凝土。夯锤底面宜对称设置若干个φ250~300mm与顶面贯通的排气孔,以利于夯锤着地时坑底空气迅速排出和起锤时减小坑底的吸力。锤底面积宜按土的性质确定,对于砂质土和碎石填土,采用底面积为2~4m2较为合适;对于一般第四纪粘性土建议用3~4m2;对于淤泥质土建议采用4~6m2为宜。锤底静接地压力值可取25~40kPa,对于细颗粒土锤底静接地压力宜取较小值。 2.1.2 起重机具 宜选用15t以上的履带式起重机或其他专用的起重设备。当起重机吨位不够时,亦可采取加钢支腿的方法,起重能力应大于夯锤重量的1.5倍。采用履带式起重机时,可在臂杆端部设置辅助门架,或采用其他安全措施,防止落锤时机架倾覆。 2.1.3 脱钩器:要求有足够强度,起吊时不产生滑钩;脱钩灵活,能保持夯锤平稳下落,同时挂钩方便、迅速。 2.1.4 推土机:用T3-100型,用作回填、整平夯坑。 2.1.5 检测设备:有标准贯入、静载荷试验、静力触探或轻便触探等设备以及土工常规试验仪器。 2.2 作业条件 2.2.1 应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强夯场地平面图及设计对强夯的效果要求等技术资料。 2.2.2 强夯范围内的所有地上、地下障碍物已经拆除或拆迁,对不能拆除的已采取防护措施。 2.2.3 场地已整平,并修筑了机械设备进出道路,表面松散土层已经预压。雨期施工周边已挖好排水沟,防止场地表面积水。 2.2.4 已选定检验区做强夯试验,通过试夯和测试,确定强夯施工的各项技术参数,制定强夯施工方案。 2.2.5 当强夯所产生的振动对周围邻近建(构)筑物有影响时,应在靠建(构)筑物一侧挖减振沟或采取适当加固防振措施,并设观测点。 2.2.6 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强夯场地边线,钉木桩或点白灰标出夯点位置,并在不受强夯影响的处所,设置若干个水准基点。 2.3 作业人员 2.3.1 主要作业人员:机械操作人员、壮工。 2.3.2 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主要作业人员已经过安全培训,并接受了施工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 3 施工工艺 3.1 工艺流程

强夯法在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强夯法在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3-06T09:58:30.53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3期作者:常中伟[导读] 而施工技术也符合建筑业的要求,可以节约施工资金和施工资源,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河北省平泉市城乡规划和管理综合执法局河北平泉 067500 摘要:强夯法施工工艺简单、操作模式,容易掌握,施工效率更高,更强的实用的优点,因此,在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中,经常使用的应用基础力量的方法可以提高三次或者更多次,所以,强夯法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效果,而施工技术也符合建筑业的要求,可以节约施工资金和施工资源,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强夯法;建筑工程;地基处理;应用 一、强夯地基处理技术 经过动力密实等方式将软土当中的空隙消除掉,从而全面提升软土地基自身的强度以及承载能力,使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由此可见,强夯地基处理技术的原理便是加固原理。强夯地基处理技术的作用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地基施加冲击波,从而使地面转换为密实的状态。这种方法与其他对于地基处理所使用的方法存在着根本上的不同,强夯地基处理技术可以对于多孔、颗粒大的饱和土地进行。相关工作人员利用强夯法进行工程软基处理时,不仅要严格遵循工艺流程,还要善于总结经验,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和质量控制意识。进而提高工程软基处理效果和工程建设质量。其次,强夯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的范围较广,例如建筑、公路、仓库及跑道等碎砂石土较多的地基。强夯地基处理技术拥有着经济适用等特点,但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强夯地基处理技术的施工工艺 在工程的地基建设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塌方问题,必然会使地基土受到扰动,进而影响到地基的整体承载力,不仅会对自身的工程建设造成危害,同时还会影响周围建筑物的安全,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特别是在基坑开挖深度较深并穿过不同的土层时,施工方如果不去根据不同土层的工程特性(地基土的内摩擦角、黏聚力、湿度、重度等)来确定地基基坑的边坡开挖坡度和支护方法,就会使边坡顶部受到堆载或外力的振动产生变形,由此引发塌方问题。或者是因为工程施工方在开挖土方时施工不当,在应该作支护的时候没有去做应有的保护,也会造成塌方。如果相关施工人员没有按照施工工艺的规定进行施工,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问题与麻烦。强夯地基处理技术主要包扩对于施工机械设备的挑选、施工之前相关工作人员的准备工作及施工过程当中的具体步骤等。对于施工机械设备的挑选,最好使用拥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等专用机械设备,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提高地基处理工作的效率与水平,在施工前期的工作准备很重要,如对于施工场地内的积水进行及时处理,做好预备工作才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三、强夯法在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1、工程内容介绍 某建筑施工基地原址是水塘,地势倾斜,在对其进行挖高填低处理后,地势基本处于平坦。但在建筑施工地的周围形成了大范围的填土,且建筑稳固性难以得到保障,故采用强夯法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以确保建筑工程稳定性与安全性符合当前社会对建筑物的基本要求。 2、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建筑工程地基夯实需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后续施工作业在把控范围内,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地形地质勘查、重型机器设备等的准备、夯实工艺的确定等。 首先,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地形进行勘查,预测其未来发展状态。其次,根据勘查结果合理选择强夯机、起重机及其他大型施工设备。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根据强夯工艺来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在进行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开展活动,进而从根本上确保夯实牢固。施工现场的勘查是前期准备工作的重点,勘探人员要利用专业的设备进行钻探,并进行原位测试,组织土木试验,分析施工现场的填土面积、成分、地下水位和未来地质的变化等。经过勘查发现,该建筑工程的回填区水分含量较高,且由于原址为水塘,因此土层较为湿润。该区域土壤的主要成分为粉土、粉质黏土、粗砂,且包括大量砂砾与少量卵石。根据勘查结果,继续开展试夯工作。试夯能为强夯工作奠定基础。根据勘探人员对地质的考察结果,对回填区域进行试验作业,进而获取实际的夯实距离及锤重等信息。本次试验场地为回填区南北两侧,设计填土的厚度为9m。准备强夯设备,将其击能设计在3000kN/m2。试验时间为30d。试验后,根据国家规定的有关条款对地基进行检测,检验强夯效果。本次试验的沉量为2m,有效加固深度5m,夯击次数7~8击,夯距5m。在相同面积进行第二次试验,结束后与第一次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5.5m以内土层结构基本达到要求,由此可以判断有效加固深度为5.3~5.9m,但底部仍旧有2.4~3m的土层结构未能达到标准。在两次试验结束后,最终确定对厚度大于4m的土层应分成两步进行夯实工作。 3、实际夯实工作 通过试夯得出:土层若大于4m,将得不到有效的夯实处理。因此,对于大于4m的土层,需要进行两次夯实处理,但两次强夯击能值应控制合理范围内,这样才能满足回填土的实际需求。本工程第一次夯击能为4000kN/m2,第二次夯击能为1500kN/m2。两次夯距均设定为5m。在正式开展强夯工作后,每一次的夯实都应按照施工方案严格进行。通常,会将两次的夯击点穿插进行,以确保夯击时所传递的能效均衡。在整个夯击工作进行中,都应以降低夯锤质量、缩短落锤距离的方式,尽可能发挥夯击的有效性,提升土层结构的稳固性。 由于回填土层的水分含量较高,在夯击时又常遇到降雨天气,场区内出现大量积水。因此,为疏通排水,在场区内设置了30m×30m的集水井,并利用钢筋笼包过滤网,填满碎石,利用水泵抽水,通过消防水带将水引向周围水沟。 四、施工注意事项 强夯法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将夯实的遍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增强夯实的有效性。通常,应根据施工场地的土壤性质、土层特点、土壤质地等确定夯实遍数。将夯实遍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通常为2~3次,最后一次以低能满夯的方式进行。同时,夯实遍数的确定与回填土层的结构存在关联,土层不同,夯实次数也存在相应变化。若回填区域的土层结构为粗颗粒土,渗透性较强,则应适当减少夯实次数。若回填区域的土层中细颗粒较多,渗透性差,则应适当增加夯实次数。

施工作业指导书内容及格式要求

关于规范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的要求 根据《西成铁路管理制度标准化》相关要求,现对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要求如下: 一、施工作业指导书主要编制依据: 国家和铁道部颁布的规范、验收标准和施工指南; 经审核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 合同及相关协议; 国家级工法和成熟的施工工艺; 《关于积极倡导架子队管理模式的指导意见》 二、施工作业指导书的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明确施工作业指导书适用工程类别、地质、环境等作业条件。对特殊地质等条件有不合适情况时,应予说明。 作业准备:说明作业开始应具备的条件和应完成的工作,包括技术准备、人员配备、机械设备及施工器具配备、材料、试验等。 技术要求:明确工程类别和项目应达到的技术指标、相应的技术标准。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说明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内部施工阶段划分,各组成部分的作业顺序和先后顺序。(可绘制施工流程图、工艺流程图) 施工要求:分解说明作业方法、采取的相关措施,需要控制的内容和参数。

劳动组织:说明建设项目的劳动力组织方式,完成施工项目需要的人员构成、数量、使用安排和作业指标。 材料要求:说明完成施工项目的材料总类、型号、数量、和使用计划,相关技术要求。 设备机具配置:说明施工项目需要的设备、机具的型号、性能和数量。 质量控制及检验:明确施工项目的质量标准,控制要点,检查方法、验收程序及指标、 安全及环保要求: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并按照级别进行分级管理,明确施工项目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和卡控措施;按照文明施工要求,对施工现场和作业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控制要点,指定具体的环境保护措施和要求。对设计既有线、公路、航道、高空作业等安全重点工程,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三、重要的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必须都编制作业指导书。 根据我项目特点,现将需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的项目汇总如下:桥梁: 基坑开挖、砌体工程、钻孔桩、桩基钢筋笼、水下灌注砼、承台、大体积承台、墩身、空心墩身、翻模、施工脚手架、托架施工、0#块施工、挂篮施工(安、运行、拆)、线型控制、合拢、综合接地、桥面系、钢筋施工、模板施工、砼施工、预应力施工(孔道、张拉、注浆)、支座施工。 路基:

强夯机使用安全作业指导书(标准版)

强夯机使用安全作业指导书 (标准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944

强夯机使用安全作业指导书(标准版) 一、吊装措施 1、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效操作证上岗。 2、参加吊装作业人员应培训合格后方可作业。 3、施工现场设吊装作业专职安全员,对吊装现场进行安全防护。 4、起吊前须由专职安全员对现场进行巡视,检查现场是否有高压线、低压线、临时用电线及对起重机、人工吊装作业有安全隐患的障碍物。并向现场施工负责人报告,如存在安全隐患,决不允许起。 5、起重机、人工吊装作业,要有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护。无关人员禁止入内。 6、起吊前所有人员都必须远离吊机回转半径和吊物的下方。 7、在雨天、风力等于或大于五级时,严禁进行吊装作业。

8、吊装零星材料、小件工具等,须用结实的工具袋装好后捆绑吊运。 9、吊装作业时不得随意抛掷材料物体、工具,防止滑脱伤人等意外事故。 10、起吊构件时,速度不应太快,不得在高空停留过久,严禁猛升猛降,以防构件脱落。 二、使用措施 1、担任强夯作业的主机,应按照强夯等级的要求经过计算选用。用履带式起重机作主机的,应执行《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一2001)第4.2节规定。 2、夯机的作业场地应平整,门架底座与夯机着地部位应保持水平,当下沉超过100mm时,应重新垫高。 3、强夯机械的门架、横梁、脱钩器等主要结构和部件的材料及制作质量,应经过严格检查,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不得使用。 4、夯机在工作状态时,起重臂仰角应置于70°。 5、梯形门架支腿不得前后错位,门架支腿在未支稳垫实前,不

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内容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本线路分为两个工程,我公司承担该工程施工。一是静乐220KV站至泉庄110kVⅠ回,线路全长8.531公里,线路起止点直线距离8.2公里,曲折系数1.04。全线共用铁塔30基,新建直线铁塔22基,占新建杆塔总数的73.3%,转角耐张及终端铁塔8基,占新建杆塔总数的26.7%。二是静乐220kV站至泉庄110kVⅡ回,线路全长8.507公里,线路起止点直线距离8.2公里,曲折系数1.04。全线共用铁塔29基,新建直线铁塔20基,占新建杆塔总数的68.9.%,转角耐张及终端铁塔9基,占新建杆塔总数的31.1%。导线采用LGJ-300/25钢芯铝铰线;地线一侧架设一根OPGW光缆,另一侧架设良导体。 1.2杆塔编号顺序及铁塔塔腿编号 本工程杆塔编号顺序是由新建静乐220KV变电站向泉庄110KV变电站方向递增为准,并以此方向区分线路的左右和前后。顺时针方向转动分别为A、B、C、D,线路左右转亦以面向前进方向为准。 铁塔塔腿编号如下图所示: 大号侧(泉庄110KV站) 小号侧(静乐220KV站)A、B、C、D腿编号图 第二章基础配置表 2.1线路复测 施工对设计的杆位中心桩及线路径进行复测,复测的内容和方法如下: (1)以设计勘测标定后的两相邻直线桩为基准,用正倒镜分中法检查塔中心桩,若发现中心桩偏移,应将中心桩移正,若有误差时,其横线路方向的偏值应不大于50mm。 (2)用方向法复测线路转角值,对设计值的误差不应大于1′30〞。 (3)用经纬仪视距法复核档距,其误差不应大于设计档距的1%。

(4)对线路地形变化较大和杆塔间有跨越物时,应复测杆塔中心桩处,在凸起点被跨越物的标高,对设计测值的误差应不超过0.5M。 (5)对丢失的直线杆塔中心桩,可用正倒镜分中法补测,丢失转角桩补测,可按图1所示, 将全站仪安平于C 2点,用正倒镜分中法定出A、B两点,再将仪器安平在C 3 点,用同样方法 定出C、D点,AB、CD两线之交点J 1 ,就是转角点。 图1 转角桩的补测 2.2 施工基面的测量 施工基面由设计给出自杆塔中心桩地面处下降多少米作为施工基面,施工基面是基坑深度的起算标准面,施工基面的测量如图2所示,首先在杆塔桩2安平经纬仪,前视和后视相邻杆塔中心桩3和1,并分别定出辅助桩A、B;然后用经纬仪或水准仪按照测高的方法,根据给定的施工基面,I—I的标高,测出施工基面桩C、D、E,并根据杆塔根开尺寸测出开挖施工基面的范围桩。施工基面开挖完毕后,利用辅助桩就可以恢复杆位中心桩2。 图2 施工基面测量 平面图(左)断面图(右) 1、施工前必须复测线路直线、转角度数、档距、塔位间高差、地形地物、ABCD四个塔角与中心桩的高差、塔基断面的远近点与中心桩的高差等,其结果应与《平断面等路径图》《杆位明细表》《基础配置》相同后方可开挖。 2、为保证施工无误,在基础施工前,应根据塔位现场地形地貌校核塔基剖面图,及时通知工程科尽早申报设计单位处理。 3、在复测塔基断面时,要特别注意不能让基础成形后陷在凹坑内如可能出现此情况时,应联络技术人员报告设计处理; 4、如发现基面及基面附近地形有裂纹、滑坡等不稳定地质现象,以及根据现场地形地势需新增基础保护措施的塔位也应及时申报处理; 5、要复核沿线路的交叉别跨越物是否与设计相符,线路通道内是否有新的跨越物,同时要将各跨越物相对最近塔位中心桩的距离、与线路方向的交叉角度以及相对标高作精确测量并

强夯机操作规程

强夯机安全操作规程 1、凡患有高血压及视力不清等症的人员,不得进行机上作业。 2、强夯机操作手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懂得强夯机的构造、性能、操作规程,能维护保养和排除一般故障。 3、强夯作业时,严禁夯击电缆线。 4、每天开机前,必须检查吊锤机械各部位是否正常及钢丝绳有无磨损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吊锤机械停稳并对好坑位后方可进行强夯作业,起吊夯锤时速度应均匀,夯锤或挂钩不得碰吊臂,应在适当位置挂废汽车外胎加以保护。 6、夯锤起吊后,工作人员远离夯击点30m以外,非工作人员远离夯击点50m以外。 7、干燥天气作业,在夯击点附近洒水降尘。吊锤机械驾驶室前面宜在不影响视线的前提下设置防护罩。驾驶人员应戴防护眼镜,预防落锤弹起砂石,击碎驾驶室玻璃伤害驾驶员眼睛。 8、夯机的作业场地应平整,门架底座与夯机着地部位应保持水 平,当下沉超过100mm寸,应重新垫高。 9、强夯机械的门架、横梁、脱钩器等主要结构和部件的材料及制作质量,应经过严格检查,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不得使用。 10、夯机在工作状态时,起重臂仰角应置于70°。

11、梯形门架支腿不得前后错位,门架支腿在未支稳垫实前,不得提锤。 12、变换夯位后,应重新检查门架支腿,确认稳固可靠,然后再 将锤提升100?300mm检查整机的稳定性,确认可靠后,方可作业。 13、夯锤下落后,在吊钩尚未降至夯锤吊环附近前,操作人员不得提前下坑挂钩。从坑中提锤时,严禁挂钩人员站在锤上随锤提升。 14、当夯锤留有相应的通气孔在作业中出现堵塞现象时,应随时清理。但严禁在锤下进行清理。 15、当夯坑内有积水或因粘土产生的锤底吸附力增大时,应采取措施排除,不得强行提锤。 16、转移夯点时,夯锤应由辅机协助转移,门架随夯机移动前,支腿离地面高度不得超过500mm。 17、作业后,应将夯锤下降,放实在地面上。在非作业时严禁将锤悬挂在空中。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地基处理----强夯法

地基处理----强夯法 强夯法又名动力固节法或动力压实法.这种方法是反复将很重的锤(一般为10~40T)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落距一般为10~40米)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从而提高地基的强度并降低其压缩性。 强夯法处理地基是60年代末由法国Menard技术公司首先创用的。开始时仅用于处理砂土和碎石地基,后来由于施工方法的改进和排水条件的改善,逐步推广应用到细粒土基地。强夯法由于具有加固效果显著、适用土类广、设备简单、施工方便、节省劳力、施工期短、节约材料、施工文明和施工费用低等优点,很快就传播到世界各地。 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它不仅能提高地基土的强度、降低其压缩性、还能改善其抗振动液化的能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所有还常用于处理可液化砂土地基和湿陷性黄土地基等。 强夯法虽然适用土类很广,但对于饱和度较高的粘土性,用一般强夯处理效果不明显。针对这类情况,国内相继进行了大量试验,采取强排水加强夯和置换强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在南方己广泛使用。(强排水加强夯首先就是在小范围(约1万M2)内采用高真空泵排地下水,减少土壤中的水量,然后用强夯加固土体。) 二、原理及加固机理 (一)强夯原理 1﹑强夯法处理地基是利用夯锤自由落下的冲击波使地基密实。这种由

冲击引起的振动在土中是以波的形式向地下传播的。 2﹑强夯理论认为:压缩波大部分通过液相运动,使孔隙水压力增大,同时使土粒错位,土体骨架解体,而随后到的剪切波使土颗粒处于更密实的状态。 (二)加固机理 1﹑填石层强夯:用冲击型动力荷载,使填石﹑填渣等粉碎,填石层中的孔隙体积减少,石层变得更为密实,从而提高其强度。检验指标主要是密度和变形模量。(如禄口机场强夯﹑连云港Grs区强夯等) 2﹑填土强夯:用冲击型动力荷载,使土体中的孔隙体积减少,土体变得密实,从而提高其强度。检测指标主要是强度和变形模量。(如熊猫新港区强夯﹑江宁天正基地强夯等) 3﹑粉土﹑砂土面强夯:用冲击型动力荷载,使土体中的孔隙体积减少,土体变得密实,从而提高其强度。检测指标主要是强度和变形模量,抗液化性等。(如宿迁电厂强夯﹑龙潭物流强夯等) 4﹑非饱和强夯: 用冲击型动力荷载,使土体中的孔隙体积减少,土体变得密实,从而提高其强度。检测指标主要是强度和变形模量,湿限性等。(如黄土区强夯﹑华新挖方区强夯等) 以上四种均可理解为一种机理,即土体是由固相﹑液相和气相三部分组成。在压缩波能量的作用下,土颗粒相互靠拢,因为气相的压缩性比固相和液相的压缩性大得多,所以气体部分首先被排出,颗粒进行重新排列,由天然的紊乱状态进入稳定状态,孔隙大为减少,当然,在波动能量作用下,土颗粒和期间的液体也受力而可能变形。也就是说,非饱和土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