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亚里士多德:当前分析的形而上学中的核心课题

亚里士多德:当前分析的形而上学中的核心课题

亚里士多德:当前分析的形而上学中的核心课题
亚里士多德:当前分析的形而上学中的核心课题

当前分析的形而上学中的核心课题

一、历史与现状

在当代分析哲学发展初期,因为逻辑实证主义以及日常语言哲学都把取消形而上学作为它们事业的基石,并且其中领军的哲学家反复强调传统形而上学的无意义(meaningless),所以分析哲学常常被描述成是反形而上学的。这种描述在很大程度是不准确的,逻辑原子主义的罗素和早期维特根斯坦的形而上学倾向就非常明显,因为他们试图全面阐明现实的本体论结构。这个时期其它的分析哲学家也在不断地探讨传统的形而上学问题,只是他们用逻辑句法或者概念分析这样的术语来掩盖他们通常极端的反实在论?的形而上学立场。

但是的确在二十世纪三十及四十年代,当日常语言哲学和后期维特根斯坦如日中天的时候,在分析哲学中自称是一个形而上学家至少是一种不时尚的事情。这种对形而上学的偏见到六十年代初开始得到纠正。在这个转折过程中,奎因和斯特劳森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斯特劳森提出了“描述的形而上学”理论,它的目标是对我们在思考和谈论世界时所用的概念图式(conceptual scheme)的最一般的范畴和结构进行系统的刻画。而奎因却把本体论承诺和接受一种理论言谈(discourse)结合在了一起。

在奎因和斯特劳森之后,分析的形而上学哲学家中的代表人物是齐硕姆(Roderick Chisholm)和刘易斯(David Lewis)。他们俩都同意奎因的基本的本体论假设,即尽管本体论范畴的最终状态对我们来说是不透明的,但是我们仍然有希望做有意义的、甚至好的形而上学工作;因为我们关于终极本体论存在的可错的直觉可以通过我们的形而上学理论在其它我们了解更多的领域中的成功程度来得到约束和评估。然而奎因自己选择把本体论承诺完全和自然科学言谈捆绑在一起,在这一点上齐硕姆和刘易斯都以自己的方式和奎因分道扬镳。齐硕姆把意向的(心灵的)和内涵的(非外延的)概念作为他本体论承诺的一个最基本的部分。而刘易斯的模态实在论则把所有的可能世界的真实存在当作他本体论承诺的基础。

对目前活跃在分析的形而上学的第一线的新一代哲学家们来说,逻辑实证主义以及日常语言哲学对形而上学的攻击已经成为遥远的

过去,他们几乎不受这些历史事件的影响,他们正充满活力地从各个方面来探讨形而上学和本体论的问题。例如,对于我们在日常生活和科学实践中最常遇到的物质实体,他们在讨论关于这些物质实体的存在与同一性问题、共相(特性)与殊相(个体)问题以及抽象与虚构存在体的问题。从语义和逻辑命题出发,他们在讨论关于必然性和可能性的问题以及可能世界、本质等与模态理论相关的问题。同相对论、量子力学等最新科学理论相结合,他们在讨论空间、时间、时间中的物体存在以及因果等传统的形而上学问题。在由认知科学和其它相关学科刺激下而兴起的心灵哲学的框架中,他们在讨论伴随性和突现

性、还原性和实现性以及自由意志等问题。最后,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正在数学哲学、道德哲学、科学哲学以及几乎分析哲学的所有领域中展开。下面我们将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课题对其进行介绍和分析。[1]

二、问题与争论

1、存在(existence):“存在”这个词究竟表达了怎么样的一种概念呢?历史上,亚里斯多德认为一个实体存在就意味着它是其本质的自身(to be what it essentially is)。例如,苏格拉底存在就意味着苏格拉底是这样的或那样的,其中“这样的或那样的”是指苏格拉底的本质特性。休谟则指出我们不能从我们所有的关于对象的知觉中找到一个共同的、清晰的关于“存在”的印象(impression),这似乎意味着并没有一个作为实体的存在本身。康德也类似地断言,把“存在”加到一个东西上去就等于什么也没加,真实的东西并不比相应的可能的东西包含更多。在以上的论述中,“存在”都是被作为一个一级谓词(first-level predicate)。一级谓词修饰单个的实体,例如,“苏格拉底是智慧的”,其中“是智慧的”作为一级谓词修饰苏格拉底。二级谓词(second-level predicate)则是修饰一级谓词的,例如,“智慧(being wise)是好的”,其中的“是好的”就是二级谓词。弗雷格声称“存在”不是一级谓词而是二级谓词。也就是说,“苏格拉底存在”这个句子中的“存在”不能被读作“是存在的”而修饰苏格拉底。取而代之的是,

这个句子应该被解读为“至少存在一个东西同一于(identical with)苏格拉底”,这样“存在”就成了修饰“是同一于苏格拉底的”这个一级谓词的一个二级谓词。

弗雷格这样做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如果“存在”是一级谓词,那么存在就是个体的一个特性,这样不存在(non-existence)也应该是个体的一个特性。假定一个个体X具有不存在这个特性,因为具有一个特性,个体X就应该存在;但是具有不存在这个特性,X 又应该不存在,这样我们就变得自相矛盾。第二,类似的困难来自否定存在命题,我们通常会说“林黛玉不存在,凤凰也不存在”,因为它们只是经典和传说中虚构的人和物。但是如果不存在是作为个体的林黛玉和凤凰的特性的话,它们应该存在才能具有这样的特性,这样也会导致悖论。弗雷格把“存在”视为二级谓词就很好地解决了以上的困难。

也有哲学家不同意弗雷格把“存在”当作二级谓词的观点。对于上述把“存在”当作一级谓词时所面临的两个困难,他们至少提出两个解决方案。第一,这两个悖论都含有一个暗藏的假设,即如果存在是一个个体的特性,那么不存在也必须是个体所具有的特性,并且具有这个特性的个体也必须存在。他们争辩说这个暗藏的假设是可以被否定的。第二,有些哲学家(Terence Parsons, Edward Zalta)认为有两种意义的存在。虚构的人和物蕴含(encode)了许多特性,因此它们以“是(is)”的方式存在。而时空中实际存在的人和物却展

示了(exemplify)许多特性,因此它们以“存在(exists)”的方式存在。

上述的第二个方案又引发了哲学家们对虚构实体究竟是以何种意义而存在的问题展开了讨论。比如,范· 因瓦根(Peter Van Inwagen)在最近的论文中就坚持只有一种意义上的存在。他争辩说就象数学在科学言谈(scientific discourse)中的必不可少使他产生了对数学对象的存在的本体论承诺(ontological commitment)一样,虚构人物在虚构言谈(fictional discourse)中的必不可少也使他产生了对虚构人物的存在的本体论承诺。当然他对自己关于虚构人物以和现实世界中的人物同样的意义而存在的论断有进一步的理论解释。

我们看到范·因瓦根的上述立场是建立在本体论承诺这个概念之上的。卡尔纳普在其名著《经验主义,语义学和本体论》中对这个问题有过精彩的论述。卡尔纳普首先指出关于存在我们有两种类型的问题。所谓的内部问题(internal questions)是指在一个给定的语言学框架(linguistic framework)中或者说给定的言谈中,我们问某某物体是否存在。这种关于存在的问题可以按照给定框架中的假设和规范以经验的或者科学的或者逻辑的方式去求解。常见的语言学框架包括日常生活言谈、科学理论言谈、数学理论言谈等等。而所谓的外部问题(external questions)则是指有关一个给定的语言学框架的作为整体的存在问题。比如,是否我们日常生活言谈所假设的历史

和世界的整体本身就是一个大幻觉?是否我们数学理论言谈所涉及

的实体和定理的全部都是与实在无关而只是我们心灵中的虚构?卡

尔纳普说这类关于存在的外部问题是伪问题(pseudo questions),对它们而言没有是或否(yes or no)的解答。因为我们对一个语言学框架/言谈的整体的本体论承诺是建立在这个框架在我们整体生活中的效率(efficiency)、效益(expediency)以及成果(fruitfulness)之上的,这就决定了对存在的外部问题的解答不是非对即错、非黑即白的,而是一个关于程度(degree)的评估问题。

我们看到对于存在的外部问题以及相关的本体论承诺,卡尔纳普给出了一种实用主义的、非实在论的阐述。但是我们可以追问:这种理论选择的更深一步的道理是什么?会不会只是卡尔纳普及奎因这

样的哲学家的个人偏爱?为什么对于外部问题我们不能穷追不舍关

于对与错的终极答案?对此卡尔纳普有一个解释,他说在他看来,这种穷追不舍的本体论努力的双方都缺乏足够的证据去说服对方,所以他们的争论永远无法断案。但是这里他又依赖于“证据缺乏”这样一个概念,而对这个关键概念他并没有作进一步的说明。现在的问题是,这里所谓的“证据缺乏”也只是一种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反对方似乎有相当的空间来挑战卡尔纳普对本体论承诺的解读。双方的争论确实涉及到形而上学中的一个深层次的问题。

总结起来,关于存在我们有下面三个尚存争议的问题:(1)“存在”究竟是一级谓词还是二级谓词?(2)关于虚构物体的存在是否

涉及两种意义的存在还是只有一种意义的存在?(3)关于本体论承诺,是否只有实用主义的、非实在论的解读,还是即便对于外部问题而言我们仍然可以追寻实在论的终极解答?[2]

2、同一性(identity):在一种给定的语言L中,我们可以这样来定义一个二元的谓词(binary predicate)“=”,“=”满足下面这两个条件:

(R)对任意实体x, x = x

(L)对任意实体x, y及任意特性p, x = y-> [p(x)—> p(y)] 条件(R)代表同一性的自返性,即每个实体都与其自身同一。条件(L)代表关于同一性的莱布尼兹法则,即如果两个实体是同一的,那么它们必定拥有完全相同的特性。

对于上述的关于绝对意义上的同一性的标准阐述,有些哲学家提出了质疑。奇曲(Peter Geach)指出,在给定的语言L中,关于特性p的资源是有限的,在一个包含L的但比L更丰实的语言L’中,原来的同一性关系就可能不存在。也就是说,可能存在两个实体a和b,它们对于语言L中的特性来说拥有完全相同的特性,所以按上述定义a同一于b。但是L’中可能存在新的特性q使得a和b中一个拥有q而另一个不拥有q,这样根据莱布尼兹法则,a和b就不是同一的了。

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二阶逻辑来如下地定义同一性关系呢?对于任意实体x和y,如果对任意特性p,p(x)当且仅当p(y),那么我们说x同一于y。奇曲说这样的定义也很值得怀疑,因为它建立在对无限制的全体特性的量化上,而这一点是否允许我们也不清楚。

在否定了绝对同一性的概念之后,奇曲提出了相对同一性(relative identity)的概念。根据这个概念,对于任意两个实体x和y,我们只能说对于某个类(sortal)F而言x和y是同一的。也就是说,x和y是相对于类F而同一的。让我们用一个例子来展示相对同一性概念的用处。假设地毯上有一条卷毛小狗吉米,我们将它身上的卷毛均匀分成1000份,然后从1到1000给它们编上号。吉米-i 是指这样一个实体,它是吉米除去第i份卷毛,i从1到1000。这样加上吉米我们就有1001个在绝对意义上互不同一的实体。但是直觉上我们又觉得它们应该是同一的,也就是说,我们觉得地毯上只有一条狗,而不是1001条狗。用奇曲的相对同一性概念我们就可以将这一情形解释如下:这1001个实体虽然在绝对意义上互不同一,但是相对于狗这个类而言它们却都是同一的,即它们都是小狗吉米自身。

豪森(John Hawthorne)在他最近的论文中对上述的解答提出了批评。他的批评的要点是上述的解答会导致诸如“小狗吉米拥有第1份卷毛而同时吉米又不拥有这一份卷毛”这样的悖论。豪森指出相对同一性使我们关于专名的用法变得自相冲突且不融合一致。另外豪森也给出了他对绝对同一性概念的辩护。

在其《同一性,实指和本在》一文中,奎因提出了另一种相对同一性的概念。奎因指出,如果有一组实体在一种给定的言谈中是无法分辨的(indiscernible),那么这些实体相对于这种言谈而言就是同一的。例如,在不同的时刻一条流动的河中的水分子全体所组成的实体是不同的,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言谈中这些实体都是不可分辨的。因此相对于这样的言谈,这些实体是同一的,它们都同一于那同一条河。奎因进一步深入地讨论了这样的相对的同一性的本体论地位问题,并且暗示了一种实用主义的、非实在论的观点,即我们是出于实用上方便的考量,而在给定言谈中不分辨本来不同的实体的。因此这些实体的相对的同一性并不存在于世界中,而是我们投射到世界中去的。这种关于同一性的投射主义的观点和关于道德的投射主义观点有相似之处,因为我们似乎可以把关于道德投射主义的争论平行地移到这里来进行对比研究。

克里普克在《命名与必然性》中给出了一些关于同一性陈述的例子:“晨星=暮星”,“水=H2O”,“热=分子运动”。克里普克论证说这些等式是后天必然真的。更普遍地,他指出如果等式两边都是固定指示词(rigid designator),那么这样的等式一旦在现实世界中为真,则一定是必然真的。克里普克的这一观点在当前语言哲学、心灵哲学以及形而上学中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心灵哲学中的物理主义哲学家就宣称:象“疼痛=大脑肿胀C-纤维”这样的身心同一性陈述也是后天必然真的,关于意识的物理主义同一性命题也因此而得证。

也有哲学家(Allan Gibbard, Stephen Yablo)对克里普克上述的普遍意义上的后天必然同一性断言提出了质疑。他们指出有些同一性是偶然的。例如,一个面团M和由这个面团捏制成的塑像S在现实世界中可以是同一的,但这种同一只是偶然的,只要我们把面团捏得完全变形,这种同一性就不存在了。也许有人会说这种偶然同一性不是绝对同一性,但是类似的挑战可以被用到克里普克给出的范例上去。我们可以想象在一个可能世界中作为“晨星”指称的那个天体永远只在夜空中出现,那么它还是暮星,但它好象不再是晨星了吧?我们也可以想象在另一个可能世界中因为自然法则的完全不同,同样的分子运动却使我们所有的人都冷得要命,并且不停地有人被冻死。这种情形下,我们应该说这同样的分子运动不是热了吧?因此克里普克所给出的例子本身就不是绝对的必然同一性的例子,心灵哲学中的物理主义哲学家想借用克里普克的例子来论证身心同一性命题的策略是非常可疑的。

总结起来,关于同一性我们谈到了三个尚有争议的问题:(1)绝对同一性与相对同一性这两个概念究竟哪一个更合理更可取?(2)相对同一性的本体论地位究竟是怎样的?关于相对同一性的投射主义与关于道德的投射主义之间是否有类同和可比性?(3)后天必然的同一性到底是存在还是不存在?克里普克在这方面的工作究竟能否给心灵哲学中的物理主义提供理论支持?[3]

3、共相/特性(universal/property):现实世界中到处存在着

不同的对象具有相同的属性(attribute)的现象。例如,许许多多个苹果每个都是红色的,许许多多堆鸡蛋每堆正好12个,许许多多位外婆每位都很慈祥。在对于这类现象的本体论研究中,实在论者认为,当一些对象具有相同的属性时,它们实际上是在分享一个共同的东西。这个共同的东西是另一种类型的实体或者说存在体(entity),实在论者把这种被个体对象所共同分享的存在体称为共相。在上述的例子中,红色、12以及慈祥就都是共相,实在论者认为所有的共相都是确实存在的实体。实在论的主要代表是柏拉图主义,柏拉图认为作为抽象实体(abstract entities)的共相都是存在于时空之外的形式(Form),时空中的具体对象通过“参与”某个形式而具有相应的属性。当代的实在论者的立场虽然各有差别,但是他们都认为作为抽象实体的共相是存在的,并且个体对象通过“例示(instantiate)”或者“展示(exemplify)”的方式和某个共相发生关系从而具有相应的属性。

在这个问题上,作为反实在主义的唯名论(nominalism)者都认为所有的抽象实体及共相都是不存在的。让我们看一看三种主要的唯名论观点。简洁唯名论(austere nominalism)认为只有具体的个体(concrete particulars)是真实存在的,具体的个体主要是指时空中的单个对象,如单个的人、植物、动物、物质对象等等。并且持有这种观点的哲学家认为具体个体分享共同属性是一个最基本的、不能再被进一步还原的事实。因此当我们说“某个个体x具有属性p时”,我们就是在指称(谈论)“x具有p”这个基本事实。元语言学唯名

论(metalinguistic nominalism)也认为只有具体的个体是真实存在的,但是持这种观点的哲学家认为当我们说“某个个体x具有属性p时”,我们不是在指称(谈论)像“x具有p”这样非语言的事实,我们实际上只是在谈论一些语言中的表达式(linguistic expressions)。最后,特普论(trope theory)认为,除了具体的个体是真实存在的之外,这些具体个体在时空中所具有的属性也是真实存在的。比如,上面提到的例子中,每个红苹果都拥有它自身的一个真实存在的红色属性。但是特普论者反对有一个超越所有具体的红色属性之上的一个关于红色的共相在时空外的存在,从这点上可以看出他们仍然是关于共相及抽象实体的唯名论者。

上述关于共相与抽象实体的不同理论都各有自己的优势和弱点,而往往实在论和唯名论的优缺点正好是互补的。乍宝(Zoltan Gendler Szabo)在他最近的论文中对唯名论的长处与短处作了比较前沿的介绍和分析,他讨论了唯名论的两大优点:一是唯名论比较符合目前分析哲学中自然主义化及物理主义化的大趋势,并且它在本体论假设上是比较经济简约的。二是唯名论避免了作为时空外存在物的抽象实体和作为时空内存在物的我们之间的因果隔绝的难题。但是乍宝也谈到了目前反唯名论者对因果隔绝难题所提出的几种尝试解决

的方案。

关于唯名论所面临的困难,乍宝主要提到了两个:一是不可或缺论证(the indispensability argument),奎因和普特南曾指出,数

学理论对当代科学及物理学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这些数学理论对相应的抽象实体是有本体论承诺的,这样物理学及科学也应持有相应的本体论承诺。对这个论证唯名者有两种回应策略,一是否认数学理论必须假设抽象实体的本体论存在,二是否认数学理论对科学及物理学是不可或缺的。这些都是目前仍在热烈争论着的话题。唯名论所面临的第二个困难来自弗雷格的语境原则(the context principle),这个原则是说一个词只有在句子的语境中才有意义,达米特等人对这一原则的解读是我们可以用真理和逻辑形式的问题来代替或压倒本体论问题。具体的论证是:句子“2+2=4”明显是真的,那么在这个句子语境中,“2”这个词应该有意义并指称一个(抽象)对象。

关于共相及抽象实体,从上面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三个尚有争议的问题:(1)在这个课题上众多互相竞争的实在论及唯名论的观点中,有没有一个观点可以胜出?(2)关于抽象实体的因果隔绝难题的最佳解决方案是什么?(3)关于不可或缺论证对唯名论所提出的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回应和解读?其中后两个问题分别涉及到元伦理学以及数学哲学中的前沿争论。[4]

4、殊相/个体(particular/individual):当对存在于时空中的具体的个体(concrete particulars)进行本体论分析时,哲学家们大都假定这些个体是由比它们更基本的本体论元素所构成的。具体地他们提出了两种相互对立的理论:基质(substratum)理论以及捆束(bundle)理论。根据基质理论,一个具体的个体首先有一个作为基

底的东西(underlying subject),这个东西(即基质)自己没有什么特性,所以说基质是一个裸露的东西(bare particular)。但是这个基底处的裸露的东西却拥有这个具体个体的各式各样的属性,或者说这个裸露的东西使这些属性有个地方得以展示。这个理论和我们通常的直觉比较相符。比如,我们通常觉得一个苹果作为一个具体个体首先是一个东西,然后这个东西具有各种各样这个苹果的属性(颜色、味道、气味、软硬、形状等等)。我们知道传统的经验主义哲学家反对基质的存在,他们提出的捆束理论认为一个具体个体只是由它的各种属性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和特定的结构组合而成的。比如一个苹果就是由它相应的触觉属性、视觉属性、味觉属性、嗅觉属性等等以特定的形式结合而成的,而所谓的作为裸露的承载体的“东西”只是我们投射到现实世界中去的。

关于具体个体的本体论状态还有第三种理论,即亚里斯多德的物质理论。这种理论反对具体个体是由本体论上更基本的元素所构成的假设,转而认为我们通常所熟悉的具体个体就是本体论意义上最基本的一类实体。这类具体个体展示了和它相结合的相关共相,只是有些共相对这个个体来说只是偶然的特性而有些共相对这个个体来说却

是本质的特性。

以上三种理论也是各有自己的长短,对它们的优劣并没有一个一致的评判。另外,在和具体个体的本体论状态相关联的前沿讨论中,个体化(individuation)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所谓个体化问题是指

究竟是什么使一个具体的对象被挑选和分离出来变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或者说是什么使一个具体个体变成它自己?罗尔(E. J. Lowe)在他最近的论文中分析讨论了近来人们是如何从各个方面入手尝试

对个体化问题进行解答的,这些方面包括:关系与特性、物质与形式或者两者的组合、时空与时间、特普、基质、以及“关于这个个体本质的那个特性,或者说此性”(haecceities)。罗尔指出,从所有这些方面着手的解答都没有能够完满地解决个体化问题。另外他还介绍讨论了类概念(sortal concept)与个体化的可能内在关系,以及同一性标准(criteria of identity)和个体化的关系,后者还涉及诸如跨世界同一性(transworld identity)等难题。这些问题和当前语言哲学及逻辑哲学是有深刻联系的。比如语言哲学中目前最流行的直接指称理论就断定一个单称词(singular term)的意义就是作为它指称的那个具体的物理个体。但是直接指称理论家们没有对“那个具体的物理个体”究竟是什么意思作进一步的解释。他们说这是一个形而上学的本体论问题,是形而上学家的任务,而不是他们语言与逻辑哲学家的任务。可是我们看到形而上学家们现在还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从上面的讨论中我们看到关于具体个体的本体论状态,目前可以继续探讨的问题有:(1)对基质理论、捆束理论以及亚里斯多德物质理论的比较研究;(2)对个体化问题和与之相关的类概念的作用以及跨世界同一性等问题的研究。[5]

5、可能性/必然性(possibility/ necessity):可能性与必然性(即所谓的模态概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言谈以及形而上学的本体论言谈中似乎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模态概念在当前分析哲学的各个主要领域中也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这里我们首先需要区分两种类型的模态概念。当我们谈论一个命题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时,我们涉及的是所谓的“从言”模态(de dicto modality)。当我们谈论一个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所具有的特性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时,我们涉及的是所谓的“从物”模态(de re modality)。

尽管模态概念非常有用,但是也有经验主义传统下的哲学家一直反对这种概念,比如奎因就一直反对模态概念。因为“从物”模态谈论的是独立于我们认知的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所具有的性质,而一些经验主义哲学家认为我们在经验中能够观察到的只有在现实世界中确实发生的事(what happens/what is),我们在经验中从来观察不到可能发生的事或必然发生的事,因此按照经验主义的教条,他们拒绝接受“从物”模态。“从言”模态的情形似乎要好一点,因为毕竟我们可以把握相应的命题,比如“单身汉是未婚的”这一命题根据相关词项的意义应该是必然真的。但是这里的必然性也依赖于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的区分,而我们知道奎因恰恰是对这种区分提出了挑战和批判。

历史上的哲学家们大都把我们头脑中在认识上可以掌握的可想象性与不可想象性以及先天性与后天性等同于客观世界中的可能性

与必然性,突出的例子有休谟和康德。休谟提出了著名的口号:“凡是可想象的皆是可能的”(简记为CP),这也得到早期维特根斯坦的认同。但是对命题CP本身人们并没有进行论证,而是似乎都把它当成不证自明的公理来应用。克里普克在《命名与必然性》中向这种“不证自明的公理”提出了质疑。他辩论说可想象性与先天性都只是认识论层面上的概念而可能性与必然性却都是本体论层面上的概念,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并不是很清楚。克里普克进一步给出了后天必然真以及先天偶然真的具体例子。但是这些例子都依赖于一些语义学上的操纵,在语言哲学的领域中,大部分哲学家(比如Nathan Salmon, Scott Soames)都否认这些例子的合法性。

然而克里普克的上述工作却极大地刺激了心灵哲学中物理主义

哲学家们的工作。尽管这些哲学家也认可克里普克给出的具体的反例本身有问题,但是他们却坚持认为克里普克对以命题CP为代表的传统的模态理性主义所提出的质疑是有道理的。目前心灵哲学中关于意识的物理主义与反物理主义的争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双方关于象CP 这样的命题以及关于模态理性主义的争论。怎样推进后一个争论的深入而有成果的展开是当前分析的形而上学与心灵哲学交界处的一个

关键课题。[6]

6、可能世界(possible world):当代分析哲学中涉及模态的论述大都是在可能世界的语境中进行的。比如我们说一个命题是可能真的当且仅当它在某些可能世界中是真的;又比如我们说一个对象必然

地拥有一个特性当且仅当在每个此对象存在的可能世界中它都拥有此特性。因此可能世界的本体论地位以及可能世界与模态概念的内在关联就成了当前分析的形而上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话题。

关于可能世界的本体论地位,我们有相互对立的两类理论:实在论以及抽象实体论。可能世界实在论的主要倡导者是刘易斯(David Lewis)。刘易斯认为,所有的可能世界都和我们生活的这个现实世界一样是真实存在着的一个个具体的个体。按照刘易斯的意思,我们可以把真实的存在想象成四维的,因为除了空间的三维外,还有一个模态的维度,这个维度(坐标轴)上的每一个点都对应着一个和我们这个世界(宇宙)平行地真实存在着的世界(宇宙)。在无数个这样平行存在着的真实世界中,我们所在的世界没有任何本体论特权,仅仅因为我们正好在这个世界中我们才把它误称为“现实世界”。生活在每个这样的世界中的人都会把他们自己所在的世界称为“现实世界”而其它所有的世界称为“可能世界”。因此所有这些真实存在的世界的本体论地位都是一样的。

刘易斯的本体论理论只假设这些作为具体物理个体的可能世界和其中的具体的物理对象的存在,其它的本体论上相对怪异的对象(如特性、命题、必然性、可能性等等)都可以被还原为这些具体物理个体的各种集合。例如,红色这个特性就是(在本体论意义上同一于)这样一个集合,这个集合中的每个成员由两个具体个体构成:一个是可能世界,另一个是这个可能世界中的一个红色的个体。另外一

个命题也是一个可能世界的集合,这个命题在这个集合中的每个可能世界中都为真。进一步地,一个命题是必然真的则是指使这个命题为真的可能世界的集合包含了每个可能世界。

刘易斯的模态实在论的弱点是他关于无数个平行的真实世界的

假设在直觉上令人感到难以置信,但是刘易斯辩解说为了他的理论的强大的解释功能,付出的这点直觉上感到别扭的代价是值得的。

关于可能世界的抽象实体论的一个主要代表是普兰廷格(Alvin Plantinga)。根据这种理论,只有现实世界是真实存在的,而所有的可能世界都只是一种抽象实体(abstract entities)。普兰廷格将事态(states of affairs)当成抽象的、必然存在的实体,他然后将可能世界等同于最大化的可能事态。普兰廷格的理论的优点是它更符合我们的模态直觉,但缺点是他需要用可能性这个模态概念本身来定义可能世界,因此他的理论的解释功能就相对较弱。

关于可能世界或者更一般地说是可能对象

(possibilia/possible objects)的本体论地位的问题在当前分析的形而上学中仍然是热门话题。方恩(Kit Fine)在他最近的论文中把关于包含可能对象的言谈的理论分为四种:第一种理论认为,这类言谈根本就令人无法理解(unintelligible)。第二种理论认为,这类言谈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这些言谈不是在谈论事实

(non-factual)。第三种理论认为,这类言谈是在谈论事实(factual)并且我们可以把这类言谈还原为不涉及可能对象的言谈。最后第四种

理论认为,这类言谈是在谈论事实并且这类言谈不能被还原为其它类型的言谈。方恩在论文中为第三种理论作了比较详细的辩护。另外,关于可能世界目前比较有影响的理论还有模态虚构主义,关于这种理论我们在本专栏的第二部分再作介绍和讨论。[7]

7、本质(essence):“本质”是与模态以及可能世界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我们说一个对象O本质地拥有一个特性P(或者说P是O的一个本质特性),那么必然地,在每一个对象O存在的可能世界中,O一定具有特性P。在我们的日常生活言谈中就常常涉及本质的问题。举个例子来说,关于三国中的人物关羽,我们可以谈及他下列的这些特性:

(1)关羽不是一个音符。

(2)关羽是一个人。

(3)关羽不是一个背叛他兄长刘备的小人。

(4)关羽用刀作为武器。

可能大家都会同意(1)是关羽的一个本质特性,而(4)不是关羽的一个本质特性。因为在任何一个可能世界中只要关羽存在,他就不能是一个音符;而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可能世界在其中关羽不使刀只使枪。关于(2)和(3)可能存在争议,也许大部分人会说(2)是关羽的本质特性但(3)不是。但也有人会争辩说:也许存在一个可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一)已完成 1 “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出自: ?A、季羡林 ?B、王国维 ?C、郭沫若 ?D、鲁迅 我的答案:B 2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作者是谁? ?A、康德 ?B、尼采 ?C、叔本华 ?D、黑格尔 我的答案:C 3 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是: ?A、费尔巴哈 ?B、黑格尔 ?C、费希特 ?D、康德 我的答案:D 4 拉普拉斯星云学说是由谁提出的? ?A、哥白尼 ?B、康德 ?C、伽利略 ?D、叔本华 我的答案:B 5 王国维主要采用哪位西方哲学家的思想来研究《红楼梦》的??A、康德 ?B、克罗齐 ?C、叔本华 ?D、尼采 我的答案:C 6

以下关于康德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人。 ?B、他的学说对早年的马克思产生了影响。 ?C、他是一个生活作息极其规律的人。 ?D、他是现代哲学的创始人。 我的答案:D 7 牛顿和卢梭对康德有很大影响。 我的答案:√ 8 康德曾经去过巴黎求学。 我的答案:× 9 “哲学之说,大多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是王国维说的?我的答案:√ 10 王国维没有任何怀疑地接受了康德的学说? 我的答案:× 11 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通常会作为政策制定的依据。 我的答案:√ 12 康德在自然科学上很有成就。 我的答案:√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二)已完成 1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可以看作是哪本书的改写本? ?A、《辩证理性批判》 ?B、《纯粹理性批判》 ?C、《实践理性批判》 ?D、《判断力批判》 我的答案:C 2 主要讨论审美和崇高两个范畴问题的是: ?A、《辩证理性批判》 ?B、《纯粹理性批判》 ?C、《实践理性批判》 ?D、《判断力批判》 我的答案:D 3 康德的三大批判作品不包括哪一项? ?A、《辩证理性批判》 ?B、《纯粹理性批判》 ?C、《实践理性批判》 ?D、《判断力批判》 我的答案:A 4 以下关于对“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充满敬畏说法错误的是?()?A、它由康德所提出 ?B、海德格尔也讨论过畏和怕 ?C、现代人不会遇到类似问题 ?D、“头上的星空”具有一种自然界的必然性 我的答案:C 5 三大批判中哪一部主要探讨的是美学问题? ?A、《实践理性批判》 ?B、《纯粹理性批判》 ?C、《批判哲学的批判》 ?D、《判断力批判》 我的答案:D 6 以下哪项不属于康德的三大批判? ?A、《实践理性批判》 ?B、《纯粹理性批判》 ?C、《批判哲学的批判》

马克思的后形而上学视域与人的生存本性理论

马克思的后形而上学视域与人的生存本性理论 认识自我,一直是哲学关注的重要问题,哲学史上对人的研究始终没有停止过。卡西尔指出,自我认识,它已被证明是阿基米德点,是一切思潮的牢固而不可动摇的中心。即使连最极端的怀疑论思想家也从不否认认识自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1]3 。哲学以认识自我为最高目标。然而,考察哲学史,我们发现,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确立的自我理解的雄心,却在近代因人的物化而失落。如何实现对活生生的人的合理理解,是现代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内容。本文试图探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的问题上的重要理论贡献,从而推动人的自我理解的深化。 一、现成性:形而上学的解释原则 追问自我,与追问宇宙一样古老,人被宣称为一种应当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哲学史上对人及人的本性的描述纷繁复杂,但差异中包含着一个共同的解释原则,通过一种流行的提问方式即人是什么来窥其实质。 哲学史惯以人是什么这一命题来描述人的本性。是字一出,就意味着要给人下一个定义。这种定义方法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他在《形而上学》中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存在是什么。亚里士多德说,‘是’有几种涵义,其中之一即为事物是‘什么’,&&是通过综合判断而得出的事物的具体的、有内容的本质。&&综合判断与归纳分析比较起来,着重处已从经验对象的‘存在’转移为经验对象的‘本质’ [2]49 。是什么这种发问,追寻的是变中之不变、动中之不动者。可见,以下定义的方式考察人,追问的就是人所具有的不变的本质。追问人是什么,已经将人的问题变为形而上学问题了。 西方哲学发展到近代,哲学主题发生了重大转变,认识论成为哲学家关注的首要问题。近代哲学发端于笛卡尔,笛卡尔做的是一个重建哲学基础的工作,他通过普遍怀疑的方法,寻求到了确定无疑的基础,即自我:‘我’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基础的东西,&&从此以后,‘我’就被特别地看作了基体,被视为了‘主体’。 [3]95 笛卡尔这一工作对近代哲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胡塞尔将其称为哲学根本特征的改变,称笛卡尔成功地塑造了一种转向主体自身的哲学。也正是因为这一重大的功绩,笛卡尔开创了近代主体性哲学之先河。 近代哲学虽然发生了主题重大的变化,但仍然属于形而上学的理论形态。现代哲学普遍认同的是,同一性是形而上学的典型特征,哈贝马斯就如此说道:自柏拉图以来,形而上学就明确表现为普遍统一的学说;理论针对的是作为万物的源泉和始基的‘一’,普罗提诺之前,这种‘一’叫做善的理念或第一推动者;在他之后,则被称为最高存在、绝对者或绝对精神。 [4]137 哈贝马斯的这段论说已经将古代本体论和近代认识论哲学共同含有的同一性原则阐释出来。一作为抽象的无限者,被视为有限的多之根基,用不变的一去化约变化的多,是形而上学的理论特征。近代认识论哲学将主体视为那种只有与之相关,其余的物才得以规定自身的东西 [3]96 ,实质上也是将主体作为多中之一,独一的主体是众多存在者的本质和价值的源泉。基于古代本体论和近代认识论共同具有的同一性原则,哈贝马斯将巴门尼德至黑格尔的哲学历程视为形而上学的发展史。因此,近代主体性哲学也就是主体性形而上学。 以形而上学来考察人,存在着重大的理论困境。威廉•巴雷特这样概括:古希腊哲学虽然已经对人的问题有所研究,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哲学使用的存在论的基本范畴,如质、量、时间、空间等,都是关于物质对象的范畴,以至于对人这一存在的把握,也带有了物质对象的特征。笛卡尔也未能免于这一传统的影响,虽然笛卡尔将思执的我和广袤物的世界区分开来,作为两个独立的实体,但是,事实上,当来理解人的存在时,事物的存在却居优先的地位&&虽然人和自然的分离无可挽回,但是暗地里发生的事是:对人的存在的了解总

笛卡尔与形而上学

浅谈笛卡尔与形而上学 勒奈·笛卡尔作为近代唯理论哲学的创始人不仅奠定了近代唯理论哲学的主要原则,更是为17世纪形而上学奠定了基础,在西方近现代哲学思想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时至今日,笛卡尔在西方哲学中仍有着广泛的影响。一些流派、观点都直接或间接与他产生关系,从他的思想和方法中汲取灵感。而他对形而上学问题的思考就是他对西方哲学发展的主要贡献之一。 一、笛卡尔之前的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这个词源于希腊文ta meta ta physica ,字面意思是“在物理学之后”。它最初只是安德罗尼柯(Androicus)在整理和分类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时,把讨论终极本原问题的著作排在其物理学之后而得名。此书进入中国,由于其内容具有超感性、非经验对象的性质,与魏晋时期的玄学相似,曾被译为“玄学”。后来严复据《易传系辞上》中“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之说,把“物理学之后”译为“形而上学”。再后来,在黑格尔那里,“形而上学”被赋予与辩证法相对的,某种机械的,静止的和绝对僵化的思想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也是在这一含义上使用该概念的。 形而上学问题涉及到哲学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问题,在西方哲学传统中尤有重要意义,它是哲学问题的核心和基点,甚至成为哲学的同义词。

1.形而上学意义的开端 从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泰勒斯关于“水是万物本原”的思想开始,西方哲学就把探索“始基”,即宇宙自然永恒普遍之本质的形而上学问题提了出来。后来巴门尼德提出更为一般的“存在”作为万物的“始基”,从而奠定了他在形而上学史上的“开端”地位。巴门尼德认为有两条不同的研究途径:一条是主张“存在着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另一条是主张“存在者不存在,非存在必然存在。” 保罗·爱德华兹(P.Edwards)在其主编的《哲学百科全书》的“形而上学”篇中这样认为:“最恰当地说,形而上学开始于巴门尼德,因为在他残留的作品中表现,至少是暗示了作为一门独特的哲学探索的形而上学的一些典型特征”。[1] 在巴门尼德之后,苏格拉底(Socratee, 公元前468—前399)对形而上学成为一门学科的形成起了一定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他把神和心灵作为哲学的对象,对事物的目的进行研究。其次,他提出“美德就是知识”命题。这个命题的重要性就体现在它不仅可以推出善就是真,且具有“合理的利己主义”。再次,他对一般伦理定义进行寻求,为形而上学的基本对象的确定提供了前提。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读后感

《形而上学》读后感 内容概要: 【1】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人类善于和喜欢用感觉来感知和观察世界。 【2】人类和动物不同在于人类通过感觉产生记忆并从而积累经验,而经验通过总结推广会形成技术。 【3】经验是个别的具体的知识,而技术则是更抽象普遍的知识。技术由经验而来并且高于经验。 【4】经验高于感知,技术高于经验,无为的技术高于有为的技术,抽象理论高于实际技术。从而可以知道,智慧是关于抽象、普遍的原理和原因的知识,有智慧的人不仅 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5】原理越普遍、越基本就越接近智慧和真理,真正的智慧就是终极的原理,解释万物的原因。这也就是我们追求的方向。 【6】这种普遍的原理和学术是无用的,不能带来物质的好处和利益,这就是为学术而成立的唯一自由学术——哲学。 【7】哲学思考的是最深奥、最接近神的问题,因此哲学也就是最光荣和最神圣的学术,即使它和其他学术相比不切实用。 【8】哲学就是为了让我们通过思考了解从而知道我们所不知道的事情,让我们解开对世界的疑惑。这是哲学这门学术的结果和目的。 感想和思考: 哲学是什么?在古希腊的语言中哲学的字面意义是“爱智慧”。那么智慧又是什么?是聪明吗?还是博学?在这篇文章中亚里士多德将这个问题一步步解构开来,剖析其中的内涵。 首先,人类的感知和思考体系是怎样的?亚里士多德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并归纳下结论说:人类像其他一些动物一样感知这个世界,我们看、听、闻、触摸,通过这些感觉的官能识知事物,而且可以产生相应的记忆,这是人类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基础。 在这个基础上,人类还凭借记忆不断积累相关经验,某些事情的重复出现让我们从中得知了内在规律并获得经验;根据经验的不断积累,我们又逐渐产生对某一类事物的普遍性判断——这比单纯的经验要更高一层——也就从而得到了知识和技术。技术和经验的最大差别在于普遍性,也就是将对单个事物的经验拓展开来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知识,从而可以对某些事情看得更加明白透彻——不仅知道规律,并且知道为什么会如此。 可以说,这就是亚里士多德对于我们如何认识世界的观点,可是这不是亚里士多德想要谈的主要问题,他想要说的是,怎样的学术是更接近真理更有意义的。他的认识论是为了引出什么才是智慧,从而知道什么才是最接近智慧的学术,也就是对“形而上学”进行定义。 从上面对人的认识的剖析中可以看出,记忆高于单纯的感官,经验高于单纯的记忆,技术高于单纯的经验,亚里士多德从而认为:知道更普遍规律的人更有智慧,为学术本身探求知识比思考实际应用的人更近于智慧。这就是亚里士多德关于智慧的诠释。

自律主题班会教案

“学会自律”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 自律的宗旨为“自爱、自省、自控”。通过本次班会加强自律,让学生从小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为祖国、为人民、为自己的将来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未来撒下阳光、雨露和希望。 活动过程: 一、开场白: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一次班会的主题是“自律”,那么谁能说一说自律的含义呢?(通过举手发言,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得到正确的答案后)对,我们要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生,就必须能够做到自律,自律的宗旨“自爱、自省、自控”。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本次班会加强自律,从小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为祖国、为人民、为自己的将来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未来撒下阳光、雨露和希望。 二、宣布开始:五年级一班“自律”主题班会“让花儿在自律中绽放”,现在开始。 三、演讲开场:现在有请张昕同学来为我们讲一个故事,题目是《周恩来的故事》:1913年,15岁的周恩来,以优异成绩考入天津南开学校。在天津,他见到洋人、军阀任意蹂躏中国人民,心里充满了忧国忧民之惰,痛感改造中国、改造社会的必要。为了长大后能够报效祖国,他严格规定自己要做到五个"不虚度":读书不虚度,学业不虚度,习师不虚度,交友不虚度,光阴不虚度。他在学校四年,不折不扣地履行对自己的要求,得到了全面的锻炼,严格自律的良好品质也从此坚持下来。在1943年,他又写下了《我的修养要则》七条,规定自己加紧学习,努力工作,要有创造,发扬长处,弥补短处,遵守纪律,联系群众,与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做斗争,保持合理的生活规律。新中国成立后,

他身居高位,始终不放松自己的修养。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是周恩来一生修养和自律的实际要求。 四、故事提问:听完这个故事,我们不禁要提出几个问题: 1、增强自律能力与个人心理品质的完善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有什么关系呢? (2-3人回答) 2、我们应当怎样学会自律? 3、自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 五、说说身边自律的人:刚刚我们听了伟人的自律故事,那么我们身边有没有自律榜样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请几位同学发言)。现在大家有了心中的榜样,那么你们心中的理想的自我形象是怎么样呢?请分组讨论并回答。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几位同学为自己设计了几个理想的自我形象。 六、设计自我形象小结:看过了一个又一个同学所描绘的“自我形象”,在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的同时,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都拥有自爱的精神。自爱,不仅仅是爱护我们的外在形象,维护我们在他人心中的地位,更要求我们维护、塑造自己的内在的美。但是,人人都懂得自爱了吗?看,某地又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品《事故》。 七、小品小结:在刚才的小品中,我们看见A同学因为贪图一时的方便,而走上机动车道,结果造成一起“车毁人亡”的恶性交通事故,在当今的社会中,这种情况也是屡见不鲜的,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自律,自珍,自爱,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九、班主任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是自律,一直以来,我们班级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觉得我们的同学是非常可爱的,你们团结活泼,有良好的集体荣誉感,是些很有感情的孩子,在我们班集体的活动中,大家所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即现代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基本内核',在总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系统科学的逻辑理论思维形式。 辩证唯物主义(即现代唯物主义)是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批判地吸取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机械唯物论的'基本内核',在总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系统科学的逻辑理论思维形式。 与辩证唯物论的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是指一理论体系的逻辑理论思维形式。 辩证唯物论是指人们关于哲学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关系的观点和看法。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派系繁多,相互斗争、相互推翻。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争论的焦点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凡是认为存在是思维的反映,思维是第一性的属于唯心论学派,凡是认为思维是派生的,存在是第一性的属于唯物论各种学派。另方面,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但绝大多数哲学家作了肯定的回答。 辩证唯物论 在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上,辩证唯物论批判了唯心论和唯物论抽象的、僵死的形而上学的认识观点和方法,以辩证的理论思维方式发展了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科学的解决了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人们解决疑难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dialectical materialism)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哲学理论,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它是唯物主义的高级形式。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83页)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既唯物地又辩证地解决了人的认识的内容、来源和发展过程的问题。它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而这种主观和客观辩证统一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无限发展的过程。因此,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和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和广大革命人民科学地认识世界和革命地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辩证唯物主义及辩证唯物论的中国版 早在中国战国时期出现的墨家思想,创始人是墨翟。

康德对形而上学的拯救资料

康德对形而上学的拯救 提要:形而上学是传统哲学的核心,但是形而上学的命运却多灾多难。在当代,形而上学的合法性已经成为哲学家们经常讨论的话题,反形而上学的浪潮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形而上学向何处去?在今天重新审视对传统形而上学进行过严厉批判又力图拯救形而上学的康德的思想,我们或许能够得到一些启迪。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康德对形而上学的拯救:康德为什么要拯救形而上学?在康德眼里何为形而上学?康德怎样拯救形而上学?康德拯救形而上学的结果如何? 引子 220年前,康德为《纯粹理性批判》写了一个简写本:《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在该书的“导言”里他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如果形而上学是科学,“为什么它不能象其他科学一样得到普遍、持久的承认?如果它不是科学,为什么它竟能继续不断地以科学自封,并且使人类理智寄以无限希望而始终没有能够得到满足?……其他一切科学都不停在发展,而偏偏自命为智慧的化身、人人都来求教的这门学问却老是原地踏步不前,这似乎有些不近情理。同时,它的追随者们已经东零西散,自信有足够能力在其他科学上发挥才能的人谁也不愿意拿自己名誉在这上面冒风险。而一些不学无术的人却大言不惭地做出一种决定性的评论……。”(⑴P.P.3-4)220年过去了,这样的情况有多大改观呢?形而上学不但没有能够成为科学,而且连存在的合法性都成了问题,自黑格尔以后反形而上学的呼声一再高涨。愿意在形而上学上面“冒风险”和花时间的有才能的人越来越少,“不学无术”又“大言不惭”地对形而上学指手划脚、作出“决定性评论”的人却越来越多。康德在不经意间竟成了伟大的预言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康德本人给出了答案:“这是因为在这个领域,实在说来,人们还不掌握确实可靠的衡量标准用以区别什么是真知灼见,什么是无稽之谈。”(⑴P.4)那么,康德是怎样对待形而上学的呢?一个能够如此尖锐地提出问题并且指出问题的症结所在的人必有

浅谈儒家政治哲学比较研究中的形而上学和薄化理论.doc

浅谈儒家政治哲学比较研究中的形而上学 和薄化理论- 在当今儒家政治哲学的比较研究的成果中,白彤东的近作《旧邦新命》无疑是一份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它对儒家的政治思想和民主社会之间的关系做出了颇具洞察力和启发性的对比与分析。我赞同其中绝大多数的分析细节和结论,也毫不怀疑其研究价值。但在原则性的态度和方法上,却有两点颇难苟同:一是白彤东对儒家形上学如果不是否定起码也是某种排斥的态度;二是他所使用的疑似过于泛化的薄化策略。由于这两个不同点对于理解儒家政治哲学以及儒家思想均至关重要,我愿在此对它们作一些反思。本文第一节到第三节试图论证排斥儒家形上学的态度是由于对儒家资源所涉及的各种维度之间的关系未能予以正确理解造成的。第一节简介排斥儒家形而上学的态度,第二节讨论儒家思想的四个维度及其之间的关系,第三节运用这四个维度及其之间关系来说明为什么排斥儒家形上学的态度不成立。最后,第四节讨论泛化的薄化策略所引起的问题。 白彤东对儒家形上学的排斥态度可从以下这一段话看出: 我们都知道,宋明儒家发展了儒家的形而上学,而新儒家在这点上基本是追随宋明儒家的。这是很多人偏好晚期儒家的原因。但是,如果我们对形而上学的意义有怀疑,那么晚期儒家很强的形而上学倾向就成了问题。与此对照,恰恰因为早期儒家是前形而上学(gre一metaphyical)或非形而上学的,他们的哲学就变得更可取。它更接近于政治问题之根;它对这些问题的处理的锋芒还没有被形而上学的套话(( jargons所掩盖;它们不是形而上

学的而是政治的这一事实也使它更有普适性,因为它更能被持有不同形而上学观点或罗尔斯所称的全能教义( comprehensive doctrines)的人所接受。 这一段涉及了许多问题,有些有争议性如政治的比形而上学的更有普适性吗?早期儒学比宋明儒学更接近政治问题之根吗?如果政治问题之根是个清楚的概念的话;有些不具争议性如早期儒学与宋明儒学相比,形而上学关怀相对要少。我在这里想讨论的是这一段中所透露的如下态度:对形而上学问题的关怀,尤其是新儒学对宋明儒家的形上问题的讨论,妨碍或掩盖了对儒家政治哲学的理解与研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2.7课文注释:康德与《纯粹理性批判》

课文注释:康德与《纯粹理性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是18世纪德国著名古典哲学家康德撰写的一部认识论巨著。康德是一位有着苏格兰血统的皮匠的儿子,1724年,出生于东普鲁士柯尼斯堡一个虔诚的教徒家庭,并在这个天光阴暗、单调乏味的滨海小镇度过了他漫长的一生。 康德16~22岁时就读于柯尼斯堡大学,在温文尔雅的学校气氛和平静如水的环境中学习牛顿的物理学和沃尔夫哲学,这使他对生活的态度更加严肃。他完成大学学业并获博士学位后成为母校的一位低级教师。此后他潜心自然科学研究,教学著书,声望日隆,1755年发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提出不同于牛顿的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学说,在自然科学界引起轰动。1770年后,他转向哲学研究。浓郁的宗教家庭气氛和严肃的生活态度成为他哲学的重要背景之一,这使他热切地感到有必要巩固基督教信仰的基础。而随着统治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四分五裂和新型现代国家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出现,更使他迫切地感到需要为人们建立一个最完善的道德法则世界。 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努力的钻研终于使他于1781年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这一巨型哲学著作。在这部最重要的著作中,康德承担了为数学和物理学的严密性和确定性辩护的任务,他高举理性的火炬,猛烈地批判了长期以来弥漫于欧洲的以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形而上学体系,以及桎梏人们思想的封建神学,以至于在这次批判之后,“那种被叫做形而上学的东西,可以说已经被连根拔掉,从科学的行列里消失了。”1788年,康德发表《实践理性批判》,论证宗教信仰的合理性,证实道德法则的理性的确定性和普遍性。在1790年出版的《判断力批判》中,康德详细论述了他的美学理论。 这三部被人们誉为“三大批判”的哲学巨著以尖锐激烈、富于挑战性的言辞在极广阔的领域内提出一系列有独创性的见解,形成了康德“真”“善”“美”的庞大批判哲学思想体系,在德国哲学界引发了一场革命,将自古希腊泰利斯开创的西方哲学推向了辉煌灿烂的高峰。 《纯粹理性批判》很早就被介绍到中国,被认为是最难读懂的哲学著作之一。其中译本分别于1957年由三联书店和196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译者蓝公武。 “纯粹理性”是指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批判”是指对纯粹理性进行考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全部形而上学的终洁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全部形而上学的终洁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全部形而上学的终洁 【作者】吴晓明 【作者简介】吴晓明,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200433 【内容提要】欲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必先把握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根本性质;而这一性质首先通过与理性形而上学的关系呈现出来。其要义在于从理论上批判地终结了全部形而上学。这一革命是由存在论基础上发动的。先前对马克思哲学的领会往往忽略或者回避了这一点,从而导致某种退化的理解。本文力图通过与当代哲学的对话,特别是通过阐释尼采、基尔凯郭尔及海德格尔对超感性世界及柏拉图主义的抨击,指证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如何先期终结了全部形而上学并洞穿了它的秘密。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不是对形而上学之一种的批判,而是对形而上学之一切的批判。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当代哲学的进展使得马克思哲学的这一划时代功绩它曾被历史地遮蔽被历史地再度揭示出来。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全部形而上学/终结 对马克思哲学之当代性的估价,实际上是对其哲学革命的估价。而这一估价,最关本质地牵扯到这一哲学革命与全部理性形而上学的关系。如果说,先前人们对马克思哲学之当代性的意识还相当表面和薄弱(基本上还只是言辞方面的),那么,为了使这种当代性得到更充分的表现和理解,就必须使上述关系在哲学上得到深入的阐述。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核心内容,是在本体论(ontology,或存在论、存有论)基础方面发动和展开的,其否定性的结果,便是从根本上终结了全部理性形而上学。为了把握这一结果(仅仅是在否定性结果的意义上),一种较为简便的方式是使马克思的批判与当代哲学之同一趋向的努力形成对照;因此,在这里我们将要提到的是这样一些理性形而上学的反叛者,即基尔凯郭尔、尼采和海德格尔。 (一) 对马克思哲学之当代性的理解构成真正危胁的,是把这一哲学完全局限在近代哲学的范围内,并在这一范围内构成马克思哲学与其他哲学的种种对立。这不仅是一种虚构的神

亚里士多德:当前分析的形而上学中的核心课题

当前分析的形而上学中的核心课题 一、历史与现状 在当代分析哲学发展初期,因为逻辑实证主义以及日常语言哲学都把取消形而上学作为它们事业的基石,并且其中领军的哲学家反复强调传统形而上学的无意义(meaningless),所以分析哲学常常被描述成是反形而上学的。这种描述在很大程度是不准确的,逻辑原子主义的罗素和早期维特根斯坦的形而上学倾向就非常明显,因为他们试图全面阐明现实的本体论结构。这个时期其它的分析哲学家也在不断地探讨传统的形而上学问题,只是他们用逻辑句法或者概念分析这样的术语来掩盖他们通常极端的反实在论?的形而上学立场。 但是的确在二十世纪三十及四十年代,当日常语言哲学和后期维特根斯坦如日中天的时候,在分析哲学中自称是一个形而上学家至少是一种不时尚的事情。这种对形而上学的偏见到六十年代初开始得到纠正。在这个转折过程中,奎因和斯特劳森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斯特劳森提出了“描述的形而上学”理论,它的目标是对我们在思考和谈论世界时所用的概念图式(conceptual scheme)的最一般的范畴和结构进行系统的刻画。而奎因却把本体论承诺和接受一种理论言谈(discourse)结合在了一起。

在奎因和斯特劳森之后,分析的形而上学哲学家中的代表人物是齐硕姆(Roderick Chisholm)和刘易斯(David Lewis)。他们俩都同意奎因的基本的本体论假设,即尽管本体论范畴的最终状态对我们来说是不透明的,但是我们仍然有希望做有意义的、甚至好的形而上学工作;因为我们关于终极本体论存在的可错的直觉可以通过我们的形而上学理论在其它我们了解更多的领域中的成功程度来得到约束和评估。然而奎因自己选择把本体论承诺完全和自然科学言谈捆绑在一起,在这一点上齐硕姆和刘易斯都以自己的方式和奎因分道扬镳。齐硕姆把意向的(心灵的)和内涵的(非外延的)概念作为他本体论承诺的一个最基本的部分。而刘易斯的模态实在论则把所有的可能世界的真实存在当作他本体论承诺的基础。 对目前活跃在分析的形而上学的第一线的新一代哲学家们来说,逻辑实证主义以及日常语言哲学对形而上学的攻击已经成为遥远的 过去,他们几乎不受这些历史事件的影响,他们正充满活力地从各个方面来探讨形而上学和本体论的问题。例如,对于我们在日常生活和科学实践中最常遇到的物质实体,他们在讨论关于这些物质实体的存在与同一性问题、共相(特性)与殊相(个体)问题以及抽象与虚构存在体的问题。从语义和逻辑命题出发,他们在讨论关于必然性和可能性的问题以及可能世界、本质等与模态理论相关的问题。同相对论、量子力学等最新科学理论相结合,他们在讨论空间、时间、时间中的物体存在以及因果等传统的形而上学问题。在由认知科学和其它相关学科刺激下而兴起的心灵哲学的框架中,他们在讨论伴随性和突现

自律主题班会.

自律主题班会 主题语——(写黑板上) 流程—— 参考资料如下:活动目的: 自律的宗旨为“自爱、自省、自控”。通过本次班会加强自律,让学生从小培养自己高尚的 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为祖国、为人民、为自己的将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未来撒下阳光、雨露和希望。 活动过程: 一、开场白(林浩):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一次班会的主题是“自律”,那么谁能说一说自律的 含义呢?(通过举手发言,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得到正确的答案后)对,我们要做一名优 秀的中学生,就必须能够做到自律,自律的宗旨“自爱、自省、自控”。希望同学们能通过 本次班会加强自律,从小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为祖国、 为人民、为自己的将来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未来撒下阳光、雨露和希望。 二、宣布开始:初一(4)班“自律”主题班会“让花儿在自律中绽放”,现在开始。 三、演讲开场(傅晓萍):现在有请张昕同学来为我们讲一个故事,题目是《周恩来的故事》: 1913年,15岁的周恩来,以优异成绩考入天津南开学校。在天津,他见到洋人、军阀任意 蹂躏中国人民,心里充满了忧国忧民之惰,痛感改造中国、改造社会的必要占为了长大后能 够报效祖国,他严格规定自己要做到五个不虚度:读书不虚度,学业不虚度,习师不虚度, 交友不虚度,光阴不虚度。他在学校四年,不折不扣地履行对自己的要求,得到了全面的锻 炼,严格自律的良好品质也从此坚持下来。在过了将近三十年飞归之后的1943年,他又写 下了《我的修养要则》七条,规定自己加紧学习,努力工作,要有创造,发扬长处,弥补短 处,遵守纪律,~联系群众,与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做斗争,保持合理的生活规律。新中 国成立后.他身居高位,始终不放松自己的修养。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是周恩来一 生修养和自律的实际要求。 四、故事提问(吴律蓁):听完这个故事,我们不禁要提出几个问题: 增强自律能力与个人心理品质的完善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有什么关系呢? (2-3人回答)我们应当怎样学会自律?自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 五、说说身边自律的人:刚刚我们听了伟人的自律故事,那么我们身边有没有自律榜样呢?

马克思 如何看待形而上学

在当代的哲学环境中为形而上学正名显得不但不合时宜,而且显得困难重重。这主要是由于从近代哲学开始的对形而上学的据斥和科学主义的滥觞所形成的对形而上学问题理 解的混乱。虽然形而上学在历史上多次受到批判,但是,从来也没有象当代这样对待形而上学---无论中外哲学都对形而上学形成了严厉的批判和据斥。可以说,形而上学被康德在他的古典阶段证明了是一种科学的形式而后被黑格尔完善为古典形式的形而上学大成以后,形而上学的哲学前途被人类的意志取消了,形而上学的前途被科学的前途所取代。但是,正象我们看到的科学在当代所经历的那样,当科学本身的形而上学本质逐渐暴露出来,对科学的本体论反思发现它的形而上学的特征以后,以至于它的发展及其需要形而上学的哲学的支持时,形而上学的哲学复兴将是一种历史的和理性的必然。 之所以形而上学在哲学中有着持久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在哲学中,“存在”是一切哲学都必须回答的问题,因为它是所有哲学都在回答却始终存在的问题。随着理性的进步,应该认为存在问题是哲学应回答的最大的哲学问题。“存在”究竟怎样存在,或者说应当怎样存在是我们的当代的哲学要回答的。人类的知性能否认识存在,以及认识的存在是否就是存在的自在,对这些问题的回答的过程构成形而上学的问题。我们所熟悉的西方哲学的形式化的形而上学在证明着存在的形式化,以形式作为把握存在的方法---从存在到存在形式的思维形式构成的西方形而上学的哲学方法不能引导我们继续深入的研究存在之为存在的问题时---当存 在的形式出现了形式化的困难之后,当代的哲学必须首先对存在何以为存在的问题给予回答。 但是,我们在回答存在问题之前,首先要考查主体自身的存在,这一作为人的主体性存在的形式问题,由于人类对自己的存在---形式的自在从来都没有被怀疑过,这就引起我的怀疑,这一问题就是:人怎样证明自身的存在。我的研究发现,西方哲学除了把人的存在作出 形式化的证明之外,即人具备的时空形式和人以自身的时空形式所进行的思维以外,没有对存在和存在的形式化给出更为可靠的证明,由此,我提出的进一步的问题就是,人类怎样证

康德的法权论形而上学之大意

康德的法权论的形而上学之大意 侯健 一、康德之谜 康德(1724-1804)出生在东普鲁士的偏远小城柯尼斯堡(今天俄罗斯境内)的一个工匠家庭。1740年,他进入柯尼斯堡大学学习。大学毕业后,康德当了大约8年时间的家庭教师,1755年成为柯尼斯堡大学的讲师,1770年被任命为哲学教授。他写过很多著作,其中关于法律思想方面的主要著作有《道德的形而上学》(1797年)一书的第一部分《法的形而上学原理》(又译为“法权论的形而上学初始根据”)。 康德的法哲学思想属于美国法理学家庞德所说的哲理法学。哲理法学是对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康德、黑格尔、费希特等人的哲学体系中所包含的法律思想的通称。相比古典自然法学派,哲理法学派的法律思想具有浓厚的哲理性。古典自然法学家一般使用清晰、明澈的概念和术语来表达法律思想,具有一定的思辨色彩,但是这种思辨色彩并不浓厚。康德和黑格尔的法律思想是他们的哲学思想的一部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浓厚的思辨色彩。这种法律思想比较晦涩。康德与黑格尔有重要区别。康德将法归结为形式性的伦理概念、绝对命令的准则,他划分了正当与善,主张个人价值高于共同体价值。黑格尔将法解释为客观精神、自由意志的体现,主张个人只有在国家中才能实现他的价值。他们虽然都将自由作为法的中心问题,但在国家、法与个人的关系上,康德的法学具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色彩,黑格尔的法学则具有国家主义、绝对主义特征。 康德的个人生活平淡无奇。他一生没有离开过柯尼斯堡,也没有领导或参与过什么重要的政治或社会运动。康德是思想史上一个著名的光棍,和一个男仆生活在一起。他的生活极有规律,他每天4点半踱出家门,在一条小道上来回走8趟,邻居可以根据他的散步时间来对表。这就是一个谜:康德的生活范围如此狭隘,他何以创造出反映时代要求和进步趋向、意义深刻的思想体系的?他是如何超越柯尼斯堡这个小城的限制的? 第一,康德具有天才的思辨能力,而他又主要研究的是思辨哲学。借助已有文献资料,躬身自问、自我反思,就可以进行研究。 第二,康德并不是一个一心只写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我们也许可以从以下线索来发现康德何以从社会实践中汲取他的思想灵感的。从库恩的《康德传》的人物列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康德交往范围非常广泛。他曾经或一直保持密切交往关系的就有25人。这些人三教九流,有学者、教授、书商、牧师、商人、官员、贵族,有男人也有女人。康德的社会活动比较多,他与社会人士的交往并不仅仅限于书信往来,有各种聚会、宴会、沙龙等。18世纪的柯尼斯堡是多元文化汇聚的地方,生活着许多民族和国籍的人们,例如荷兰人、英国人、立陶宛人、波兰人、法国人等,当然还有当地的普鲁士人。他们有自己的社区。康德不用走出这个小城,便可以接触不同的人们和文化。康德非常注意了解外界的重要变化,了解在柯尼斯堡之外的世界中发生的重要事情。有一位船长从外地回来,康德专门请他吃饭,请教国外的事情。

形而上学与实践美学

形而上学与实践美学 胡鹏林 【内容提要】由于形而上学与反形而上学思想的对立而产生的唯心论与唯物论之间的争论,使马克思主义之前的哲学和美学往往陷入二元对立的思维困境。十九世纪末期随着拒斥形而上学思潮的深入而产生的后形而上学思想,使哲学美学领域产生深刻变革。在旧形而上学思想的支配下仍然以主体论美学、意识哲学美学和语言论美学为主体,而实践美学否定了这种旧形而上学的普遍性、永恒性和必然性,使现代美学得到长足发展。 【关键词】形而上学、后形而上学、交往理性、实践美学 形而上学、反形而上学与后形而上学 从意识哲学向语言哲学的范式转换,导致了二十世纪哲学美学领域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使哲学美学走出了唯心论和唯物论的二元对立局面,亦即不再纠缠于形而上学思想和反形而上学思想。这场变革的思想渊源是从尼采开始的“拒斥形而上学”的思潮,它主要表现为语言学的转向。哈贝马斯认为:“语言符号先前一直被认为是精神表现的工具和附件,然而,符号意义的中间领域现在展现了其特有的尊严。语言世界以及命题与事态之间的关系取代了主客体关系。建构世界的重任从先验主体性头上转移到语法结构身上。语言学家的重任工作代替了难以检验的反思。由于连接符号、构成命题和作出表达等遵守的规则可以从作为先验之物的语言结构中推导出来,所以,不仅分析哲学和结构主义创立了一种崭新的方法论基础,胡塞尔的意义理论和形式语义学之间也建立起了联系,甚至批判理论最终也未能摆脱语言学转向。”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建构的哲学体系之后,形而上学思想就一直像幽灵一样伴随着哲学美学的发展,而康德的自我意识理论则是先验主体性高扬的突出表现。这种自我意识就是认知主体与自身的关系,是为了找到通向我们对于对象的内在绝对想像领域的途径,形而上学思想在此也表现为先验的主体性理论;自我意识不是先验能力的本源,而是作为一种精神本身被提到了纯粹的绝对高度。因此,哈贝马斯所说的“语言符号先前一直被认为是精神表现的工具和附件”就是指向这一形而上学思想的,这种主客体关系理论也就是“自我关涉的反思”,它继承了形而上学遗产,“断定同一性先于差异性,精神先于物质。黑格尔的逻辑学把一和多、无限和有限、普遍和特殊、必然和偶然相应地联系了起来,但即使这样逻辑学最终也不得不确定一元性、普遍性和必然性在唯心论中的统治地位。因为中介概念本身就同时贯穿着整体性和自我关涉的理性活动”。而在语言符号获得了自己特有的尊严之后,我们似乎可以从语言结构中推导出一切,分析哲学、结构主义、胡塞尔、霍克海姆等等都没有摆脱语言学的转向。语言学转向从表象上看,可以认为它是局部地避免了形而上学思想的弊端,对黑格尔所谓的同一性、精神、一、无限、普遍性、必然性先于差异性、物质、多、有限、特殊性、偶然性的思想精神有所匡正,也使哲学美学走出了唯心论和唯物论之间无休止的争论怪圈;但是从本质上讲,语言学转向虽然把哲学美学带出了意识理论的困境,但是这种本体论语言观使哲学美学研究把语言图景的变换神化为一种充满诗意的原始事件。因此,这种新的方法论(语言学)并没有使哲学美学走出真正的困境,只是暂时缓解了其本身固有的矛盾。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针对旧形而上学和反形而上学也有精彩论述,他们认为必须把宗教、哲学和道德等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同物质生产、生产方式、交往形式联系起来,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其产生的过程。这种唯物主义历史观既不同于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更不同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历史现实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由此还可以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思想、观念、

形而上学的两种定义

形而上学的概念 黑格尔认为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指与辩证法对立的,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它把事物看成是彼此孤立、绝对静止、固定不变的,看不到事物的相互联系,忘记了它的产生、消灭和运动以及点动的相对趋势,把变化仅仅归结为位置移动和单纯数量的增减,视为外力推动的结果,有似于物理学中的矢量(位移)。 两种意思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理性在人文领域中的强劲蔓延,

查出《易经》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比较虚,形而下比较实,形而上与形而下学是不同的:形而上是指思维和宏观的属于虚的范畴;形而下学则是指认识事物走到了极端,是僵化的。老子有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为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 这就是你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因为,我们可以想,当我们用自

界的本质(理性主义),有人主张必须通过直观经验去把握(经验主义)。这个就是“认识论”,广义上的形而上学,应该包括本体论和认识论。 广义上说,研究超越感性经验存在的学问,都可以叫做形而上学。而开头给出的形而上学的定义,指的就是这个。“实在”指的是事物被现象掩盖了的本质(其实没有不被掩盖的本质,这种说法本来就欠妥,此处这么用乃是便于理解),人们通过一个事物的现象认识其本质。但是人类的认识是发展的,许多过去认识到的“实在”被新的科学发现证明也只是现象,因此人们必须思考,一个事物存不存在终极的实在。有认为存在终极实在的,即世界的原理事先已有定论的;也有认为认识是不断发展,不存在终极实在的。此外,如果存在终极实在,人类能不能掌握这个终极实在也是一个问题。如果掌握了,就等于掌握了宇宙根本规律,算命等就具有了科学性。 因此,简而言之,大概可以这样认为,形而上学就是研究本质的学问。它是高于物理学的,物理学研究现象及规律,而形而上学研究其存在及实质。 在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人的著作里,“形而上学”,还有另外一个意义。 先说个古老的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传统的思维方式,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是:是即是,非即非,所以,这个世界上如果不是先有鸡,就是先有蛋。然而,这种思维方式在这里陷入了窘迫之境:如果先有鸡,那么这只鸡是怎么孵出来的呢?如果先有蛋,那么这个蛋是怎么生出来的呢?从而陷入了无穷的循环之中。 科学的回答是:这个世界上,鸡不是从来就是这样的鸡,意为鸡不一定从来都是孵化出来的;蛋,也不是从来就是这样的蛋,也不一定从来都是鸡生出来的。而是在生物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这样的形态的。这就跳出了非此即彼的思维怪圈,完成了一个“对立统一”(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矛盾”),因而解决了这个问题。 鸡和蛋是进化而来的这只是依据,并非问题的答案,题目要求是分先后,也就是时间顺序。如果解决问题找不到答案,就可以弄一种模棱两可的说法,然后以之为真理的话,那么世界上所有的无赖都是先知了。 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鸡和蛋作为一种存在,鸡生蛋,蛋成鸡,交替出现这是一种存在形式。在时间轴上,鸡和蛋的形态一直在变化,如果把当今存在的鸡和蛋的形态作为标准,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