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威尼尔杯第一届全国化学数字化实验大赛获奖作品

威尼尔杯第一届全国化学数字化实验大赛获奖作品

威尼尔杯第一届全国化学数字化实验大赛获奖作品
威尼尔杯第一届全国化学数字化实验大赛获奖作品

全国首届“威尼尔”(Vernier)杯化学数字化实验创新设计大赛

获奖名单(2011.3.12)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最新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技能创新大赛说课稿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技能创新大赛说课稿学校:兴义市则戎乡中学 参赛教师:马建春 参赛时间:2018年6月13日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早上好! 我是则戎乡中学的马建春老师,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我展示的创新实验是:《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2的内容,同学们都知道,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呼出二氧化碳气体,我们在实验室做实验时需要用到二氧化碳气体时,能不能收集我们呼出的气体,这样就引入该课题。 在课本上,实验是这样设计的,提供实验仪器,(都是玻璃仪器)长颈漏斗、锥形瓶、导管(带橡胶塞)、集气瓶、玻璃片、试剂有碳酸钙、稀盐酸。该实验的不足之处:1、不方便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2、用的都是玻璃仪器,容易破碎3、所用的仪器空间大,耗费大量的药品。因此我对该实验进行改进,我改进 后的实验设计体现5大理念: 1、变废为宝.我使用的仪器是塑料瓶、医院里输液用过的输液管,给动物 打针用过的注射器、我把它们高温消毒后拿来使用。可以循环使用的 橡胶塞、还有平时家里用剩的蜡烛、火机和木条。 2、容易携带,不易破碎,使用方便。 3、多功能.可用于实验室用固体与液体反应制取气体的装置(制二氧化 碳、氢气等)。 4、容易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节约药品,可根据需要气体的多少,选 择不同大小的塑料瓶和注射器。 5、所用药品能就地器材,所用的大理石(石头)就是我在路边捡的。 实验过程:介绍本次实验所需的仪器,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塑料 瓶中装入适量的碳酸钙(块状的石头),塞紧橡皮塞,把注射器里的稀盐酸(适量)推进塑料瓶里,观察实验现象,同时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并验满。要求学生完成下列表格:

中学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

中学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 【内容提要】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告诉我们:“理解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品。”学习不但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让学生去体验知识、原理的产生过程。本文从“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验”、中学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中学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过程和方法等三方面入手介绍中学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的经验和思考。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需要思考,掌握知识固然重要,但掌握方法,提升水平却更重要,实验教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的特点,但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实验,从设计形式上看多是协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的验证实验。这种实验的内容、原理、方法和步骤教材中均有明确的规定,实验的启发性和探索性受到限制使学生在实验中处于被动地位,易导致实验重结果、轻过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水平,不利于培养学生实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和训练,而且难于发挥实验的多重教育功能。为改变上述现状,我们选择了探索性实验为教学的突破口,并对此实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探索。 一、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在高中化学教材中安排了很多演示实验,这些实验往往只起到验证结论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往往达不到应有的作用,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把一些演示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实验,对当前化学学习中的重、难知识实行专项研究,可促使学生对当前学习到的知识予以巩固,达到对重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以便对难点知识的有效突破。例如:在用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到170℃制取乙烯时,发现得到的乙烯往往有刺激性气味,而课本明明告诉学生纯净的乙烯是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那就说明我们制取的乙烯不纯,有杂质,那么这杂质气体又是什么呢?是怎样产生的呢?又怎样能够把杂质除去而得到较纯净的乙烯气体呢?针对这些问题,我只作了启发性的点拨,至于整个探究过程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动手实验, 自己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在探索中既激活了原有知识,又获得了新的知识和方法。 所以“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是有区别的,那如何设计探究性实验,使用什么模式呢? 二、中学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 (一)对探索性实验教学的理解 探索性实验来自“探索性学习”,是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掀起的教育现代化运动中,由施瓦布(Schwab)倡导提出来。我们对探索性实验的定义是:由教师给出实验课题,提供实验器材,提出实验要求,让学生自己拟定实验方案,制订实验步骤,独立地通过实验的观测和分析去探索研究,从而发现“新”的化学现象,并通过解释实验现象,总结出他们原来并不知道的规律性理解的实验。 (二)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整体模式 提出问题(教师或学生)——→提出假说(教师或学生)——→收集资料设计实验(学生)——→论证假设实行实验(学生)——→作出判断得出结论(学生) 3.由整体模式而分的具体模式 1、引导探究模式 模式实例-氯气的化学性质 (1)样品展示、初步感知 [教师活动]展示氯气样品,初步感知氯气的物理性质 (2)系列实验、引导探究 [教师演示]实验一、氯气通入石蕊试液中-现象:先变红后褪色。 [学生分析]先变红:说明生成了氢离子。 [设疑]是谁使变红的石蕊褪色了? [教师演示]实验二、干燥的氯气中放入干燥的含石蕊的纸片-现象:不褪色。 实验三、干燥的氯气通过用水润湿的含石蕊的红色纸片-现象:先变红后褪色。 实验四、在氯水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数字化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74065797.html, 数字化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潘玉昕 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20年第10期 摘要: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发展和提升学生科学、实践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式。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实验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本文将从数字化实验能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攻克教学疑点难点,强化学生知识巩固三方面出发,分析与探究数字化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学化学; 数字化实验; 教学应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深入,教育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科学探究与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和全面发展,实验教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无法与现代化实验教学相适应,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验学习需求,因此实现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数字化已经迫在眉睫。中学化学教师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将数字化实验全面落实和应用到中学化学的实验教学过程中,以推动实验教学的转变与革新,促进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中学化学中的实验通常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抽象性,学生很难产生直观的感知和深刻的理解,这便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实验学习效率。因此,中学化学教师便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化实验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数字设备来开展实验教学,图片展示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视频播放实验操作的过程,让学生进行观看和仔细地观察,从而带给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官刺激,有效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加快学生的理解速度。 例如,在教授《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这部分知识时,为了增强学生们的直观感知,加深学生们对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用途关系的了解,我在教学中利用现代数字化媒体为学生们演示了该实验的实验过程,让学生们进一步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们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视频中,工人采集矿石,投放在专业的生产线中,通过视频的展示,学生们认识到了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根据视频的介绍及数据采集的展示,学生们了解了整个实验的流程。这样一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笔者通过利用数字化实验,有效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知,加快了学生的理解速度。; 中学化学的难度较大,教师在实验教学过中的教学语言往往不能很好地将知识清楚地讲解给学生,学生也无法理解,这便是化学实验教学的疑点和难点所在。因此化学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实验设备,为学生模拟真实的实验环境,呈现更加具体的实验过程,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思考和理解。 三、利用數字化实验,强化学生知识巩固;

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03微型创新实验与数字化实验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03微型创新实验与数字化实验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0·河北期末)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 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 【答案】D 【解析】 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故不符合题意; B、由题干文字可得: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故不符合题意; C、升温至260℃的过程中,②中红磷被沙土覆盖,与氧气隔绝,不燃烧,③中红磷与空气中氧气接触,燃烧,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故不符合题意; D、④未燃烧,说明温度未达到无烟煤的着火点,故符合题意。 2.(2019·山东)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图2是用该装置测得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气压与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磷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B.集气瓶中气压瞬间变大是O2迅速消耗造成的 C.c点时反应刚好停止 D.b、c、d点时集气瓶中所含物质相同 【答案】D 【解析】 A、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红磷要过量,故A错误; B、集气瓶中气压瞬间变大是红磷燃烧放热造成的,故B错误; C、a点温度最高,由此可知,在a点时反应刚好停止,故C错误; D、在a点反应已经结束了,b、c、d点时集气瓶中所含物质相同,故D正确。故选D。3.(2019·广东)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O质量多 A.碳酸钙粉末产生的2 CO质量多 B.块状碳酸钙产生的2 C.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①表示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D.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块状碳酸钙需要时间短

走进化学实验室学案及课后练习

1.3 走进化学实验室 (课时1) :1.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能说出它们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 2.知道药品的取用规则,初步学会药品的取用方法。 3.学会误差分析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或实验视频知道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实验室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当堂作业】 1、下列仪器中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 ) A.烧杯 B.量筒 C.试管 D.集气瓶 2、现有下列仪器①量筒 ②试管 ③胶头滴管 ④酒精灯,量取25mL 的液体,应该选用的仪器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3、用量筒取50 mL 水时仰视读数,则所量水的实际体积是( ) A. 50 mL B. 大于50 mL C. 小于50 mL D. 无法得知 4、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1.3 走进化学实验室(课时1) 课后练习 1、某同学在实验时进行如下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 为节约药品,将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B. 在无用量说明时,液体取用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C. 用手指沾取实验中的食盐,品尝其味道 D. 用过的药匙或镊子立即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 2、下列实验项目所选择的仪器错误的是() A.少量实际的反应------试管 B.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 C.较多量液体加热-----烧杯 D.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 3、对10 mL量筒的刻度,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量筒上刻度的最小值是0,且0刻度在量筒的最下方 B.量筒上刻度的最小值是0,且0刻度在量筒的最上方 C.量筒上刻度的最小值是1mL,且1mL刻度在2mL刻度线的上方 D.量筒上刻度的最小值是1mL,且1mL刻度在2mL刻度线的下方 4、请你找出适合贴在存放初中化学教学常用的浓酸、浓碱药品柜上的图标() 5、写出下列错误操作引起的后果: (1)用手拿药品(2)把大块的药品垂直投入试管 (3)用一支滴管取不同的药液 (4)取用液体时,瓶塞正放在桌面上 (5)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 (6)用量筒量液体时,俯视(仰视)读数: 6、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是() A. 8mL B. 大于8mL C. 小于8mL D. 无法判断 7、用滴管吸取和滴加少量试剂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滴管垂直于试管口的正上方,逐滴滴入 B.不是滴瓶上的滴管用过后应立即用水冲洗 C.干净的滴管应胶头在上,插在干燥洁净的烧杯中 D.用过的滴管可放在桌面上,再取用其它的药品 1.3 走进化学实验室(课时2) 初三化学2015年8月22日

化学数字化实验

化学DIS探究实验指南 南京师范大学

目录 第一部分教材实验 实验01 中和反应中和热现象 (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 P30页实验2-3) 实验 02 原电池中能量的变化 (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 P40-41页实验2-4) 实验03探究温度、催化剂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的影响 (选修4 P22)(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 P48页实验2-5 实验2-6) 实验04污水处理---电浮选凝聚法 (人教版选修6 实验化学P10 实验1-3 ) 实验05 渗析分离实验(人教版选修6 实验化学P17 ) 实验06 海水的蒸馏(人教版选修6 实验化学18-19 实验2-2) 实验07 氢氧化铝的制备实验(人教版选修6 实验化学P28 实验2-6) 实验08 酸碱中和滴定(人教版选修6 实验化学P41) 实验09酸碱滴定曲线的测绘(以及应用传感和数码技术研究酸碱滴定 过程)(人教版选修6 实验化学P49 实验3-4) 实验10 比色法测定抗贫血药物中铁的含量 (人教版选修6 实验化学P52 实验3-5) 实验11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 (人教版选修6 实验化学P53 实验3-6) 实验12纯净物与混合物性质的比较 (人教版选修6 实验化学P57 实验4-1) 实验13饮料的研究1饮料的PH值或酸性 (人教版选修6 实验化学P62 实验4-4) 实验14 食物的酸碱度测定 (人教版选修1 化学与生活P30)(PH) 实验15合成氨的反应原理 (人教版选修2 化学与技术P10)(ph) 实验16 电解氯化钠、氯化铝溶液 (人教版选修2 化学与技术P33) 实验17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人教版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P5) 实验18 比较不同盐溶液的PH值(人教版选修4 P54) 实验19锌铜原电池实验1(电流)(人教版选修4 P71) 实验20锌铜原电池实验2(电压)(人教版选修4 P71) 实验21 电镀铜

关于在高中化学中展开学生数字化实验的研究

关于在高中化学中展开学生数字化实验的研究 上海市浦光中学徐琤雅张玲杨宇翔 目前数字化实验已深入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对数字化实验的核心设备——各种传感器及微电极的研究为我国分析化学领域优先资助的前沿课题。 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引入数字化实验教学,一方面弥补了传统实验工具的缺陷,使实验的方法更加先进,实验的数据更加准确,实验的步骤更加清晰;另一方面革新了化学实验仪器与方法,拓展了化学实验的内容。 我校有非常有利的硬件条件——专属数字化教学的实验室。为了有效地利用学校现有资源,为了将数字实验与教学实践更好的结合,通过对几个典型的中学化学实验的研究与改进,将其传统的实验操作方法改进为数字化操作,定位于可广为推广的学生实验,应用于日常教学与学生的研究型学习。同时对中学化学教学中合理应用数字实验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进一步推进数字实验在教学中的优势发挥应用,从而有效地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本研究在高中化学新教材的教学中积累相关案例,从实践中研究与改进几个典型的中学化学实验,将其传统的实验操作方法改进为数字化实验,应用于日常教学与学生的研究型学习。对中学化学教学中合理应用数字实验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发挥数字实验在教学中的优势,使之与课堂教学更为合理、紧密地整合。 课题研究内容: (1)研究能广泛适用于高中化学教学的学生数字化实验案例。 (2)研究学生数字化实验方案及其实验报告的设计。 (3)研究比较学生数字化实验与传统学生实验的教学效果。 (4)研究学生数字化实验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实践价值。 (5)研究学生数字化实验对于提高学生能力的意义。 (6)研究在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研究结果: (一)能广泛适用于高中化学教学的学生数字化实验案例。 在高中学段化学理论体系中,理论上有不少可用数字化实验实现的实验。

九年级化学实验创新大赛修订版

九年级化学实验创新大 赛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的改进 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在九年级化学人教版教材中,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会利用实验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教材的第12页安排了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 教材中,对于探究蜡烛及其燃烧实验是这样来进行探究的: 1、取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仔细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测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了什么物质。 2、取一个内壁蘸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仔细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测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了什么物质。 两个实验在实际操作时难得到预期的效果。 实验1不足之处: 1.实验现象易受外界温度的影响。此实验是课本上的第一个探究实验,一般在在开学不久后就会做这个实验,九月份的南方白天平均温度还在三十度以上,做这个实验时,往往受天热的影响,加之蜡烛燃烧的产生的较高温度影响,烧杯壁迅速变热烫手了,水汽较难凝结在烧杯壁上。 2.蜡烛燃烧产生的黑烟影响观察。 实验2不足之处: 1.不少同学探究的实验现象不明显。可能是二氧化碳与石灰水接触不够充分,所以看不到明显的现象。 2.实验设计不严谨。有的同学探究的实验现象是烧杯内壁稍稍变得模糊,就回答说:蜡烛燃烧后有二氧化碳生成,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这也是教材设计实验的本意。然而,有的同学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及疑问,这是不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热量使烧杯内壁上的水分蒸干,溶解在澄清石灰水里的物质附着在烧杯内壁上,使烧杯内壁

初中化学创新实验设计

初中化学创新实验设计 实验题目:盐酸的化学性质微型实验学校名称:卢龙县潘庄镇中学 实验教师:何秀芳

实验方案 实验内容:在教学中酸的化学性质是以实验的形式分散进行教学的,学生对知识缺少系统性,实验较多操作较麻烦,改进后把酸的性质系统化简化了实验的操作过程。 一、改进实验名称:盐酸化学性质微型实验 二、改进实验目的: 1、将初中化学课标实验教材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中的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酸的化学性质的知识实验的形式加以系统化和具体化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简化实验步骤,使学生获得鲜明突出的印象。 实验创新点: 三、实验仪器及用品:一个100毫升洗净的盛放过氯化钠注射液的玻璃瓶、用输液器和输液管改进的导管、五个洗净的盛放过青霉素的玻璃小瓶、带铁圈的铁架台、、药匙、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指示剂、石蕊指示剂、硝酸银溶液、锌粒、氧化铁 四、实验装置图及说明: 如图所示,此装置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1、铁架台及铁圈:对装置起固定作用。 2、对输液器进行改进,利用三通做成连通 器,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瓶内液体顺着输 液管往下流,通过简易的连通器流到各个 不同的反应容器中,避免做多个实验多次 添加药品的麻烦。 3、在干路导管和支路导管间都安装了控制 器,可以根据反应得需要打开不同的控制器,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通过调整控制器,控制滴入液体的速度,从而达到控制反应速度的目的。

4、该装置还可以用于部分液体与固体反应的对比试验,比如通过金属与酸反应验证金属活动性强弱时,在大玻璃瓶中加入稀盐酸,在小玻璃瓶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打开控制器,就可以同时进行几个反应,节约实验时间,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5、可以根据实验的需要调整支路导管的条数,如果拔掉一个三通就可以减少一组反应,由五组变成四组。 五、实验操作: 1、连接反应仪器并添加反应物,注意要使导管保持通畅,在开始实验之前要关紧控制器,在盛有氢氧化钠的玻璃瓶中预先滴入酚酞指示剂,溶液变成红色。 2、打开干路控制器和支路一的控制器,使液体流下来滴入到盛有石蕊指示剂的小玻璃瓶中。观察到溶液变红,验证了盐酸可以使石蕊指示剂变红这条酸的通性。 3、顺次打开各个支路控制器,使盐酸滴入不同的反应器中,观察现象,验证盐酸不同的性质 六、装置改进的意义: 1、缩短了反应时间,操作简单 2、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反应的个数 3、把零散的实验集中在一起,复习物质的性质时更具有直观性,加深印象

初三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 试题及答案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第一单元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课下作业 1、(2008年山东烟台)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在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 (B)移走蒸发皿 (C)倾倒液体 (D)稀释浓硫酸 2、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下列实验操作安全的是() A.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B.点燃一氧化碳前先检验其纯度 C.将水直接倒人浓硫酸中稀释浓硫酸 D.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管口对着人 3、(2007·南昌)对容器口进行磨砂处理可提高容器的密封性。下列仪器中对容器口没有进行磨砂处理的是() 4、(2006年·金华)下列关于实验方法的归纳,错误的是 () A.实验时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纯度 B.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给玻璃仪器加热时,均应垫上石棉网 D.取用液体药品可用滴管吸收,也可直接倾倒 5、(2008年江苏南京)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8.取少量液体 C.加热液体 D.称取氯化钠 6、(2007·河北)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一只烧杯的质量时,当天平的右盘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稍微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偏斜,为了使天平平衡,应该() A.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外旋出一些 B.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里旋进一些 C.把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一些 D.把天平右端的底部垫高一些 7、以下是某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或实验操作,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吴明用10 mL 的量筒量取6.5 mL的食盐水 B.王倩用pH试纸测得某Na 2CO 3 溶液的pH为10 C.朱林用200 mL的烧杯量取了125 mL 的NaOH溶液 D.张哲用托盘天平称取了16.5 g硫酸铜晶体 8、(2008年黑龙江哈尔滨)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9、(2008年江苏南通)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______________mL的量筒。 (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___________,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3)实验室用烧瓶制取蒸馏水时,烧瓶的底部应垫放______________。 (4)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段______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课下作业答案: 1、C 解析:C项操作准确无误。 2、B 解析:基本操作往往和物质的性质综合起来出题,所以对一些常见基本操作要非常熟悉,提高辨析的效率。“三不”原则中,对任何药品都不可用鼻子直接去闻药品的气味,要采取“扇闻”的办法,故A错;对任何可燃性气体在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漫议中学实验的设计能力

漫议中学化学实验的设计能力 一、化学实验设计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要求 1.深刻理解化学基本理论的实验基础 化学学科中,任何理论(或假设)的提出、发展和完善,都有一定的实验事实作根据,如:原子结构理论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实验根据是电离能的测定;原电池原理的实验根据是铜—锌原电池实验;某些有机物之间反应机理的确定是在实验中利用了示踪原子等。许多类似的实例道出了以下规律:实验事实→理论的建立(或假设的提出)→再实验→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这是人类在自然科学中发现真理、认识真理的过程。要让学生明白:化学家就是这样去认识化学世界的。 2.熟练掌握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实验事实以及单质、化合物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化学实验是证实某物质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唯一手段。中学阶段的大部分化学实验都是定性实验,这些实验虽然简单,但确实可以培养学生透过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看清反应实质,进而推断物质的微观组成、结构与实验结果的相互关系。物质的制备原理是以物质的性质为基础的,某一物质的制备方法不止一种,但教材上采用的方法则是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最好方法,熟悉了这些实验,在设计实验时就能够灵活选择实验原理。 3.能查阅、运用有关图表、数据和其它资料。 4.掌握中学化学常规实验手段,熟悉常见仪器的规格、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 常规实验手段是化学实验的基础,综合实验是常规实验的综合运用,即使那些高、精、尖的实验也离不开常规实验,因而教材中所有实验(包括教师的演示实验)都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在课内或课外一丝不苟地完成。通过动手,一方面达到对常规实验操作(加热、蒸发、过滤、分液、称量、滴定、仪器的组装等)的熟练掌握,同时熟悉常见仪器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注意事项。 二、设计实验必须有化学实验总体观 任何一个化学实验都包含以下内容:(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设计(4)实验药品、仪器、装置(5)实验操作及操作规程(6)实验结果的处理,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可称为化学实验的六要素。实验目的是核心;实验原理是达到实验目的的理论根据;实验程序是能否完成实验的关键,它的设计以实验原理为基础;药品、仪器、装置是物质保证,这些物质条件的选择是由实验原理和实验程序决定的,同时对实验程序也起着制约作用;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是实验得以顺利、安全进行的保证,它的制定要由实验程序和实验用品来决定;实验结果的处理是对实验是否达到预期目的所进行的检验,在解释实验现象、处理所测得的数据、分析实验误差等项工作中必须对各要素进行综合分析。

2020年安徽省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数字化实验题

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数字化实验》 一、选择题: 1、如图为运用数字化实验测量向盛满二氧化碳的密闭装置内注入石灰浆(含有氢氧化钙的白色浑浊液体)并振荡装置后相对压强的变化曲线,结合数据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①到②压强上升,是因为石灰浆注入装置时,挤压了瓶内气体 B.曲线②到③压强缓慢下降是因为没有振荡装置,装置内二氧化碳气体没有来得及和石灰浆反应 C.曲线③到④迅速下降是振荡装置后,石灰浆和瓶内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结果 D.曲线表明氢氧化钙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2、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微型实验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用数字化实验监测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时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形成三条曲线,如图所示,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注射器抽气并振荡,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 B.蜡烛在燃烧后生成了CO 2和H2O的曲线是a和c C.数字化实验能为科学探究提供更为直观的证据 D.微型实验可探究得出蜡烛燃烧以后的部分产物 3、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 的变化图象,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B.图中b点表示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C.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 D.向c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色 4、某化学兴趣小组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如图所示,测定结果如图A、B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盐酸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B.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吸热反应 C.20s至40s之间的某一时刻,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60s时溶质为NaOH和NaCl 5、将稀盐酸逐滴匀速加入到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的溶液中,用数字化仪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pH 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所示。 基于证据推理不正确的是() A.根据pH减小且低于7的事实,可以判断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B.该反应大约在60s时恰好完全反应 C.反应体系温度升高,是否为稀盐酸或稀氢氧化钠溶液被稀释所导致,还需要通过实验证明 D.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还可以通过检测反应物的消失或新物质的生成来进行验证 6、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 的变化图象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化学实验技能大赛

化学实验技能大赛方案 一、大赛目的和意义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系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激发学生对基础化学实验学习的兴趣、引导广大学生崇尚科学,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培养创新意识,树立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适应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学生综合实验能力,进一步提高我系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激发广大学生夯实基础,勤奋进取的实干精神。 二、大赛精神: 脚踏实地,务实求真。 三、主办单位 忻州师范学院化学系 四、承办单位 化学系分团委、学生会、化学化工创新实践基地 五、大赛筹办委员会 主任:范建凤、李永平 副主任:任光明、刘成琪、刘素平 成员:各教研组组长、实验员、赵强、王振、李笑峰、张国荣、学生会干部 六、参赛对象 化学系2012级、2013级、2014级全体学生 七、报名时间2015年4月26-2015年5月5日 八、竞赛时间地点 活动时间:2015年5月5日——2015年5月底 活动分预赛和决赛 预赛:另行通知地点:阶梯教室 决赛:时间:另行通知地点:化学楼实验室 九、活动流程 本届比赛分为筹备与宣传、报名与整理、预赛、决赛四个阶段。具体安排和要求如下: 1、宣传动员工作 (1)化学系宣传部负责前期宣传工作,展出竞赛展板、悬挂条幅 (2)各年级辅导员、组织部、网络部在各个班级为此次大赛的报名做工作。 2、大赛组织工作 (1)赛前:秘书部协助系老师做好竞赛前准备工作。 (2)预赛:联系我系教研室老师出竞赛试题,学习部、实践部负责笔试时考场的布置和考场秩序的维持。 (3)决赛前:及时了解初赛比赛结果,同时向各班公布笔试成绩并对成绩有异议的同学联系查看试卷,最后公布进入复赛学生的名单。 (4)决赛:实践部、学习部、班督部布置考场以及考场卫生,协助老师以及维持秩序。 3、大赛后期工作 (1)以展板、海报、微博、QQ、各班通知等方式以及化学系网站公布获奖名单。 (2)颁发证书以及奖品 十、竞赛大纲:见附表1 十一、比赛活动具体安排

九年级化学实验创新大赛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的改进 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在九年级化学人教版教材中,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会利用实验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教材的第12页安排了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 教材中,对于探究蜡烛及其燃烧实验是这样来进行探究的: 1、取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仔细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测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了什么物质。 2、取一个内壁蘸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仔细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测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了什么物质。 两个实验在实际操作时难得到预期的效果。 实验1不足之处: 1.实验现象易受外界温度的影响。此实验是课本上的第一个探究实验,一般在在开学不久后就会做这个实验,九月份的南方白天平均温度还在三十度以上,做这个实验时,往往受天热的影响,加之蜡烛燃烧的产生的较高温度影响,烧杯壁迅速变热烫手了,水汽较难凝结在烧杯壁上。 2.蜡烛燃烧产生的黑烟影响观察。 实验2不足之处: 1.不少同学探究的实验现象不明显。可能是二氧化碳与石灰水接触不够充分,所以看不到明显的现象。

2.实验设计不严谨。有的同学探究的实验现象是烧杯内壁稍稍变得模糊,就回答说:蜡烛燃烧后有二氧化碳生成,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这也是教材设计实验的本意。然而,有的同学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及疑问,这是不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热量使烧杯内壁上的水分蒸干,溶解在澄清石灰水里的物质附着在烧杯内壁上,使烧杯内壁变得模糊呢? 这说明学生充分思考了,因为烧杯内壁上蘸有的是少量的石灰水,确实不能排除被蒸干的可能。那么,教材中设计的实验也就存在着不足之处。 科学必须要有严谨性和逻辑性,必须一丝不苟,不能存在模糊认识。对于出现的疑虑必须要弄清楚。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我们怎样得出正确的结论呢?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教材中探究蜡烛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实验做如下改进。 实验用品:1000ml烧杯、石棉网、两块木块、一支蜡烛,一瓶澄清石灰水,镊子

初中化学创新实验设计

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 青龙满族自治县 高春民、高建全 一、实验目的 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是氧气重要性质的实验之一。以前有很多对该实验的改进,有的改进为密闭容器中进行,但是装置变得复杂,操作也不简便,成功率很低。所以我本次改进试着从实验的微型化入手,以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实验仪器及试剂 1.仪器 集气瓶、橡胶塞、注射器、燃烧匙、酒精灯、火柴、玻璃棒。 2.药品 硫粉、NaOH溶液、氧气。 三、实验仪器装置图及仪器的组装说明 1.仪器装置图(见附图) 2. 组装说明 将燃烧匙插进橡胶塞固定好,将燃烧匙铁丝上部分弯曲以便于控制燃烧匙底部和玻璃棒正对;再将玻璃棒如图穿过橡胶塞(玻璃棒上涂有少量凡士林);塞紧胶塞。 四、实验操作部分 1.先将燃烧匙旋转,将玻璃棒向下移动,使燃烧匙和玻璃棒分开,向燃烧匙中加入少量硫粉,再将玻璃棒放在酒精灯上加热1分钟左右。 2.迅速旋转燃烧匙,燃烧匙底部和玻璃棒正对,将胶塞塞紧集满氧气的集气瓶。 3.将热的玻璃棒下移,使玻璃棒下端与硫粉接触,再将玻璃棒上移,可观察到玻璃棒下端硫的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火焰熄灭后,再将热的玻璃棒下移,使玻璃棒下端与硫粉

接触,再将玻璃棒上移,可再次观察到玻璃棒下端硫的燃烧。(此实验可反复观察现象) 4.反应完毕后,用空注射器抽取集气瓶中少量气体,闻气体气味。 5.反应完毕后,用注射器吸取少量NaOH溶液,向集气瓶中注入少量NaOH溶液震荡,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 注:将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换成充满空气的集气瓶用同样的方法实验,可观察硫在空气中燃烧。进行对比试验。 五、装置改进的意义 装置简单,并且实验中减少了硫粉的用量,且在密闭的容器中反应,并用NaOH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使实验微型化、绿色化。用生活中废旧注射器,变废为宝,使物品再利用。

中考化学专题—数字化实验探究题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数字化实验探究题 x=________ mL,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来比较铝与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反应速率不同。 )实验过程中,发现:相同温度下,铝与稀盐酸反应更加剧烈,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试管Ⅰ中氯离子对反应起促进作用; 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三:以上两种猜想同时成立。 (3)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向试管Ⅰ中加入少量________(填序号),向试管Ⅱ加入少量_______(填序号),作对比实验。A.硫酸铜B.氯化钠C.硫酸钠D.浓盐酸 【实验验证】 通过(3)的对比实验,观察到试管Ⅰ中反应快慢无明显变化,试管Ⅱ中反应明显加剧,则猜想____成立。 【拓展探究】(4)老师在密闭容器中,利用压强传感器测定铝片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容器内压强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写出AB段压强变化不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铝与稀盐酸反应停止是_________(用图中序号表示); ③CD段压强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进行以下实验: 【探究一】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1)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设计实验: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固体中倒入20 mL 4 %盐酸,用温度计测量反应前后各溶液的温度。乙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方案: (4)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实验3溶液升高的温度远大于实验1与实验2溶液升高的温度之和,由此你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浅议中学化学实验的自我设计能力

浅议中学化学实验的自我设计能力 发表时间:2010-03-24T13:29:55.060Z 来源:《当代教育之窗》2009年第12期供稿作者:项刚(广饶县第一中学山东广饶257300) [导读] 课堂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化学知识,促进其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摘 要】课堂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化学知识,促进其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学生自我设计实验必须有化学实验总体观,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化学实验设计的核心,学生的创造性是实验设计的灵魂。 【关键词】中学化学;实验;自我设计能力 【中图分类号】G8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236-3619(2009)11-30-028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通过课堂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学生可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概念,促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进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何完成一个出色的化学实验呢?答案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仅就中学化学实验的自我设计能力简述一下个人的浅见,以资共商。 1.中学化学实验自我设计能力既是素质教育倡导的方向,又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 学生自我设计实验能使学生获得直观生动的感性知识,把难以理解的化学理论知识或现象更好地理解、巩固,更好地将所学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概念,从而促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从中学化学教学实际来看,学生自我设计实验还具有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积极性、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培养学生优良个性品质等功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以下几点: (1)化学基本理论来源于化学实验又指导化学实验。化学中任何理论(或假设)的提出、发展和完善,都是以一定的实验事实做基础,都遵循着以下规律:从实验到理论的建立(或假设的提出),再到最后使理论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科学一般过程。要让学生知道发现的规律,但也不可墨守成规。 (2)熟练掌握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实验事实以及单质、化合物的制备原理和方法。化学实验是验证某物质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唯一手段。中学阶段的大部分化学实验都属于定性实验,这些实验虽然简单,但可培养学生透过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看清反应实质,进而推断物质的微观组成、结构与实验结果的相互关系。物质的制备原理是以物质的性质为基础的,某一物质的制备方法不止一种,但教材上采用的方法则是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最好方法,熟悉了这些实验,在设计实验时就能够灵活选择实验原理。 (3)掌握中学化学常规实验手段,熟悉常见仪器的规格、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规实验手段是化学实验的基础,综合实验是常规实验的综合运用,即使那些高、精、尖的实验也离不开常规实验,因而教材中所有实验(包括教师的演示实验)都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在课内或课外一丝不苟地完成。通过动手,一方面达到对常规实验操作的熟练掌握,同时熟悉常见仪器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注意事项。 (4)引导学生在学好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初步学会查阅、运用有关图表、数据和其它资料。扩大阅读的范围,增加化学知识面,紧跟化学发展的脚步。 2.学生自我设计实验必须有化学实验总体观 任何一个化学实验都包含以下内容:(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药品、仪器(4)实验过程设计和装置图(5)实验操作及操作规程(6)实验结果的处理,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可称为化学实验的六要素。实验目的是核心;实验原理是达到实验目的的理论根据;药品、仪器是物质保证,这些物质条件的选择是由实验原理和实验程序决定的,同时对实验程序也起着制约作用;实验程序是能否完成实验的关键,它的设计以实验原理为基础;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是实验得以顺利、安全进行的保证,它的制定要由实验程序和实验用品来决定;实验结果的处理是对实验是否达到预期目的所进行的检验,在解释实验现象、处理所测得的数据、分析实验误差等项工作中必须对各要素进行综合分析。 3.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化学实验设计的核心 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化学实验的设计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探索、创造的过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层次较高,而中学生的思维活动还处于从经验型向抽象型过渡的阶段,这就要求教师设法加速这一转化,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尽快趋于成熟,尽早地具备辩证思维的能力,同时培养出较好的思维品质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4.学生的创造性是实验设计的灵魂 学生在设计实验时,首先是通过模仿、移植现有的实验方案,然后通过独立思考、探索摸索,逐步在设计中体现自己的个性,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可引导学生阅读、查找一些实验小窍门、实验药品及仪器的代用品、实验装置的改进等有关资料,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同时也应经常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和创造兴趣的问题,尽量给学生一些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活动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培养中学生化学实验的自我设计能力,能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和参与性。学生的主体作用一经发挥,便会使教与学达到和谐发展,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来。

数字化实验在高中化学必修实验中的应用研究

数字化实验在高中化学必修实验中的应用研究 郑玉微 镇海区龙赛中学宁波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数字化实验的特点及意义,统计了适合开展数字化实验的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实验,并分析了数字化实验在高中化学必修实验中的三个应用案例,最后探讨了教师在寻求数字化实验与高中化学必修实验融合过程中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数字化实验高中化学必修实验 数字化实验的应用特点及其意义 数字化实验,主要指在传统实验的基础上利用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含配套软件)进行的实验,并对数据进行准确的分析。数字化实验基本设备如图: 中学化学实验常用的传感器的类型有:压强传感器、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氧气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常见的离子传感器、电流、电压传感器等。数据采集器的作用是将来自传感器的数据进行采集, 通过接口传送到计算机显示、存储、分析。使用时仍需要与传统的实验仪器配合,才能获取信号并转化。 实验在化学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化学教案中实验教案是最生动的、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教案形式,它有利于帮助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践,创造真实的、生动的、活泼的活动情境,有利于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全面养成。因此高中化学必修实验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召唤,每个学校都要积极开展必修实验创新,争取实验效果最大化。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进,数字化实验在教案中体现出较大的优势,将微观事物通过软件等信息技术清晰地展现,能让学生掌握微观变化的原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微观的原理和变化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并对变化产生感性的认识,而这是传统实验无法办到的。由于高中化学多数实验现象不明显,或实验耗时过长不易观察到明显的变化,而应用数字化实验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如利用氧气传感器,可以直接从图像上感受氧气的变化。利用分光光度计,能将肉眼很少捕捉的光读取,并借助于专门的软件将图像表现出来,数字化实验对于做图和处理数据这种要求高的难题,也能轻松解决。 南京师范大学马宏佳教授曾说过:“数字化实验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它是感官的延伸,能见原先之不可视,听原先之不能闻,触原先之不宜碰;它表征多元化,有图形,表格等;它数据可靠,既准确又实时;还有处理科学性,有斜率求算,曲线拟合,积分,统计等。”高中化学教师可以根据教案实际将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