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安徽省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数字化实验题》(word版包含答案)

2020年安徽省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数字化实验题》(word版包含答案)

2020年安徽省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数字化实验题》(word版包含答案)
2020年安徽省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数字化实验题》(word版包含答案)

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数字化实验》

一、选择题:

1、如图为运用数字化实验测量向盛满二氧化碳的密闭装置内注入石灰浆(含有氢氧化钙的白色浑浊液体)并振荡装置后相对压强的变化曲线,结合数据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①到②压强上升,是因为石灰浆注入装置时,挤压了瓶内气体

B.曲线②到③压强缓慢下降是因为没有振荡装置,装置内二氧化碳气体没有来得及和石灰浆反应

C.曲线③到④迅速下降是振荡装置后,石灰浆和瓶内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结果

D.曲线表明氢氧化钙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2、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微型实验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用数字化实验监测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时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形成三条曲线,如图所示,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注射器抽气并振荡,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

B.蜡烛在燃烧后生成了CO

2和H2O的曲线是a和c

C.数字化实验能为科学探究提供更为直观的证据

D.微型实验可探究得出蜡烛燃烧以后的部分产物

3、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 的变化图象,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B.图中b点表示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C.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

D.向c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色

4、某化学兴趣小组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如图所示,测定结果如图A、B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盐酸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B.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吸热反应

C.20s至40s之间的某一时刻,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60s时溶质为NaOH和NaCl

5、将稀盐酸逐滴匀速加入到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的溶液中,用数字化仪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pH 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所示。

基于证据推理不正确的是()

A.根据pH减小且低于7的事实,可以判断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B.该反应大约在60s时恰好完全反应

C.反应体系温度升高,是否为稀盐酸或稀氢氧化钠溶液被稀释所导致,还需要通过实验证明

D.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还可以通过检测反应物的消失或新物质的生成来进行验证

6、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 的变化图象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当氢氧化钠加入20克时恰好完全反应

B.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C.温度上升是由于中和反应放热,温度下降是因为增加液体降温

D.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

7、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准确地了解反应进行的程度。如图为常温下,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列断不正确的是()

A.当加入甲溶液5g时,加入无色酞溶液变红色

B.根据图示可知,甲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C.加入甲溶液10g时,所消耗的甲溶液的溶质质量为1.96g

D.现代化实验技术让无现象的实验变得数字化、显性化

8、为探究CO2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某兴趣小组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结果如图1、图2所示(实验条件下,Na

2CO3溶液和 NaHCO

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放热

B.图1中,BC段发生的反应是CO

2+Na2CO3+H2O=2 NaHCO3

C.图1中,pH=12时对应溶液中的溶质只含Na

2CO3和NaHCO3

D.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反应,可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反应过程的“可视化”

9、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发生反应,瓶内气压的变化如曲线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①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B.b点表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已停止

C.比较a、b两点,说明等质量碳酸钙产生的CO

2的质量,粉末状比块状多

D.对比分析点c、d 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粉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10、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 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B.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C.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二、填空题:

1、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 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3)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填“6”、“12”或“16”);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

B.取图2中d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

C.图2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

D.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2、小明测得石灰石与一定量的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pH为2,取适量该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并测得溶液pH随加入碳酸钠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点处溶液中的两种溶质是(写化学式);

(2)AB段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3)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CD段pH上升的原因是。

3、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某课外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研究.

(1)对于没有明显实验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要证明它们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可通过如下实验来进行.

①在盛有稀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逐滴加入到上述烧杯中,边滴边用玻璃棒搅拌,当观察到现象时,说明它们之间发生了中和反应,且恰好完全反应.

②将稀盐酸逐滴匀速加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数字化仪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pH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1、图2所示.

由图1、图2可知,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已发生中和反应的判断依据是.

(2)对于某些有明显实验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只要将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观察到某现象,就可说明反应已经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用“化学视角”认识身边的物质.

(1)空气

①空气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发生装置可选用以下如图1那个装置(填装置标号).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利用装置(填装置标号)收集.如果要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用这种装置收集氧气时应注意.

(2)二氧化碳

①降温将二氧化碳制成干冰,这一过程发生(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实验I 实验II

②实验I中可观察到甲试管中的紫色溶液变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乙试管的作用是.

③实验II采用“数字化实验”,由传感器采集信息描绘出曲线,其中纵坐标Y可表示为烧杯中的(填标号).

A.溶液的pH B.溶液的质量 C.二氧化碳体积

(3)水与溶液

①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常用来区别硬水和软水.热水壶的内胆常附有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下列厨房用品可用于清洗水垢的是(填标号).

A.食盐水 B.苏打水 C.食醋

②某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i)若将C点状态溶液变化为A点,简单的实验操作为.

(ii)取用任意体积该固态物质饱和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溶液的密度.

5、为探究CO2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某兴趣小组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

Ⅰ.20℃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见下表:

物质Na2CO3NaHCO3Ca(OH)2Ba(OH)2

溶解度/g 21.5 9.6 0.165 3.89

Ⅱ.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

【实验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实验一:下列实验不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实验是。

A.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通过颜色消失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B.将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置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通过试管内液面变化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C.分别向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倾倒入等体积的水或氢氧化钠溶液,通U形管内液面上升情况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2)实验二:为检验CO

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小亮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小红认为还有两种试剂也能证明它们发生反应,

请写出其它两种不同类别的试剂、。实验中不宜将BaCl

2溶液换成CaCl2溶液的原因是。

(3)实验三:小华取取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

2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1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色,证明溶液溶液中含有NaOH.小华将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处理,得到纯的氢氧化钠溶液,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4)实验四:兴趣小组将CO

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结果如图1、图2所示。

图1中,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图2中,DE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反思感悟】

(5)通过实验得到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现有称取20g久置的氢氧化钠样品,经溶解后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得到19.7g的白色沉淀,试求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已变质的氢氧化钠占变质前氢氧化钠的百分比。)

6、有甲乙两个环保小组,利用周日,完成了下面两个探究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废旧电路板中主要含有塑料、铜和锡(Sn)等,为实现对其中锡的绿色回收,某工艺流程如图1.已

知:Sn+SnC1

2=2SnCl4

(1)写出步骤①的操作为。

(2)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锡的(填“强”或“弱”),固体A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元素是。

(3)相比于直接焚烧废旧旧电路板回收金属,该工艺主要优点是(回答一点即可)。

乙:为了探究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等质量的铁片、镁片、锌片,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用温度传感器测得反应温度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1)请分析反应中温度升高的原因:;

(2)根据曲线总结出金属活动性的相关规律:。

7、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 的变化图象如下面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该变化对应的实验操作是将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当滴入溶液的质量为ag 时,溶液中的溶质为(填化学式)。当溶液的pH=7时,溶液中的溶质。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40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色。

(2)图二: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说明该反应伴随现象(填“放热”或“吸热”)。

(3)如果实验中用去了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根据图示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B

4、D

5、B

6、A

7、B

8、C

9、D 10、D

二、填空题:

1、答案为:

(1)NaOH+HCl=NaCl+H

2O;

(2)HCl;

(3)12;

(4)C。

2、答案为:

(1)CaCl

2和HCl;

(2)有气泡产生;

(3)Na

2CO3+CaCl2=CaCO3↓+2NaCl;

(4)加入Na

2CO3溶液增多PH升高。

3、解:(1)①在盛有稀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逐滴加入到上述烧杯中,边滴边用玻璃棒搅拌,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时,说明它们之间发生了中和反应,且恰好完全反应;

②由图1、图2可知,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已发生中和反应的判断依据是溶液温度升高;溶液pH由大于7降至小于7.

故填: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溶液温度升高;溶液pH由大于7降至小于7.

(2)将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时,能够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就可说明反应已经发生,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Ba(OH)

2+H2SO4═BaSO4↓+2H2O.

故填:Ba(OH)

2+H2SO4═BaSO4↓+2H2O.

4、答案为:(1)①混合物,21%;②2KMnO4K2MnO4+MnO2+O2↑,C,E,瓶内应留少量的水.

(2)①物理变化;②红,CO2+H2O═H2CO3,对比,③溶液的pH;

(3)①肥皂水,C;②.(i)降低温度.(ii)CD.

5、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

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

3+2HCl=CaCl2+H2O+CO2↑;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1)A.装置内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是没有明显现象发生;

B.装置内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造成试管内的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试管内的液面会上升;

C.装置内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造成集气瓶内的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U型管内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

故填:A;

(2)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因此用稀

盐酸或氢氧化钡溶液也能证明它们发生反应;实验中不宜将BaCl

2溶液换成CaCl2溶液的原因是:因为如果氢氧化钠溶液有剩余,形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也会有白色沉淀;故填:稀盐酸;Ba(OH)

2溶液;氯化钙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也生成微溶的氢氧化钙;

(3)实验三:小华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

2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1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红色,证明溶液X中有NaOH剩余;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

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填:红;Na

2CO3+Ba(OH)2=BaCO3 ↓+2NaOH;

(4)实验四,图1中,BC段发生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碳酸钠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化学方程式为:CO2+Na2CO3+H2O=2NaHCO3;

图2中,DE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放热;故填:Na

2CO3+H2O+CO2=2NaHCO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热;

5、(5)设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生成碳酸钠的质量为y。已知:CO2+2NaOH=Na2CO3+H2O,Na2CO3+BaCl2=BaCO3↓+2NaCl,

2NaOH--Na2CO3--BaCO3

80 106 197

x y 19.7g

80:197=x:19.7g

x=8g

106:197=y:19.7g

y=10.6g

则样品中含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0g-10.6g=9.4g

那么,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为:

8g

8g+9.4g

×100%≈46.0%;

故填:46.0%。

6、答案为:甲(1)过滤;

(2)弱,Cu;

(3)避免焚烧塑料产生污染,更加环保;

乙(1)金属与酸反应放出热量;

(2)相同条件下,金属越活泼,与酸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

近三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报告

2011-2013年的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化 学试卷分析 2011-2013年的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的背景依然是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中考模式以毕业、升学两考合一为主,命题形式为化学、物理合堂分卷,2011、2012年满分为75分,2013年满分为70分。可以看出,这几年的中考模式是基本稳定的,这有利于初中的化学教学,有利于稳步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考试容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同时体现了化学关注科学探究,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风格,还关注了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 现将2011-2013三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总结如下: 一、试题特点 (一)、试题分析 1、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1)2011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2)2012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3)2013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2、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1)2011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2)2012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3)2013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以上数据体现了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以基本概念和元素化合物知识为框架的特点,符合简化纯化学计算的要求。 3、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1)2011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2)2012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3)2013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以上数据体现了试题易、中、难的比例基本符合7:2:1的要求。可以说试题容广泛,重点突出,精选得当,难易适中。 (二)、试题评价 1、立足教材,侧重学以致用。试题特别注重考查了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基础容,而且从应用入手,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以日常生活和社会建设所用到的化学知识为背景,融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考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运用最基础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些试题为学生体验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创设了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情境,既考查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促使学生体验化学的应用价值,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有助于学生建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这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功能。如2012年试题2关于“锌合金”的认识,试题12关于食物以及烧烤的知识,2013年试题3关于“微量元素”的知识,试题14中关于抗旱以及漂白粉的作用等等。 2、紧扣双基,着重化学基本素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初中化学课程的基本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是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及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也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的必要载体。试题容考查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少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试题将化学的基本知识放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学生对问

中考化学计算题专项练习

中考化学计算题专项练习 1. 现有一含杂质的固体氯化钡样品(杂质不溶于水),取1 2.5g样品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39.6g水使其充分溶解,静置后滤去杂质,取10g滤液,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完全反应后生成沉淀2.87g。试求:(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 2. 碘盐就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4),食用碘盐可以有效地预防碘盐缺乏病,(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_________mg碘酸钾中含碘20mg (2)成人每天约需0.15mg,假设这些碘盐主要是从碘盐中摄取的,若1000g碘盐中含碘20mg,则成人每天需食用碘盐____________.g 3、某课外兴趣小组对一批铁样品(含有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

请你认真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哪位同学所取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2)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3)计算恰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的质量为25.4g;计算结果精确到1%) 4、把4g硫粉放在给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实验中,参加反应的S的质量、O2的质量与生成的SO2的质量比是:_________. (2)请你通过计算求出第二次实验生成二氧化硫多少克? (3)在表中填写第三次实验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

5、将10g不纯的氯化镁样品(杂质不溶于水),50g水中,充分搅拌,待样品中的氯化镁全部溶解后过滤(滤液损失不计),将所得滤液与63.3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8g白色沉淀。 求:(1)样品中氧化镁的质量。 (2)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骨质疏松症”是由人体缺钙引起的,可服用补钙剂来治疗。乳酸钙(CaC6H10O6·5H2O)是一种常见的补钙剂,出售乳酸钙片剂每片含乳酸钙200mg.一个成年缺钙病人每天服用20片乳酸钙片剂可达到补钙目的。 计算:(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1)乳酸钙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2)该成年缺钙病人改用喝牛奶(每100mg牛奶中含钙0.104g)来补钙,每天至少需喝多少毫升牛奶。

初中化学专题训练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常见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醋 B.加碘食盐 C.啤酒 D.蒸馏水 2、通过化学学习,我们对早已熟悉的空气和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知道自然界的水是( ) A.纯净物 B.混合物 C.氧化物 D.化合物 3、人体所摄入的主要物质有:○1蛋白质○2糖类○3油脂○4维生素○5无机盐○6水○7空气等, 其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A.○1○2○3○4 B.○1○2○3○6 C.○2○5○6○7 D.○3○4○6○7 4、常见含氧化合物中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A.四氧化三铁 B.干冰 C.高锰酸钾 D.二氧化硫 5、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有机物、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A.干冰、空气、二氧化硫 B.煤、甲烷、生石灰 C.水、汽水、纯碱 D.明矾、大理石、纤维素 6、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A.NaCl B.CaO C.NaOH D.H2SO4 7、化学实验室中的药品按物质类别分类放置。下面是做“酸的性质”实验时,实验桌上部分药 品的摆放情况。小江取用了硫酸以后,应该把它放回的位置是() 二、填空及简答题: 8、请在“大理石、石墨、食盐、苏打、小苏打、生石灰、熟石灰、火碱、甲烷、二氧化硫、 氮气、盐酸、氨水、一氧化碳”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填空(填化学式) (1)农村大力推广使用的沼气(又名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2)一种有毒气体,可用于铁的冶炼: (3)少量存在于人体胃液中,可帮助消化的物质: (4)生活中常用于调味和腌制蔬菜、鱼、肉等食物的盐: (5)在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 (6)其水溶液显碱性的一种盐: (7)用作氮肥的一种碱 (8)具有优良导电性的非金属单质 (9)能形成硫酸型酸雨的空气污染物是 (10)用做建筑业的一种盐 (11)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可填入食品包装袋中起防腐作用的物质 9 10、形态各异的物质可按一定规律分类,现有以下八种物质,请选用各物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 填空: A.盐酸 B.氯化钾 C.氧化铜 D.淀粉 E.五氧化二磷 F.氮气 G.氢氧化钙 H.甲烷 11、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其中“●”和“〇”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a、 b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的物质。请回答: a b (1)a、b物质均属于(填物质分类),从微观角度说明你的判断依据是 (2)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根据微观模拟图,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安徽省中考化学总复习 分析与备考策略指导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分析与备考策略指导 一、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分析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严格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和《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命题。试卷延续了“以稳为主,稳中求变”的命题思路, 内容体现了“立足基础、突出主干、关注探究、体现能力”的指导思想。试卷图文并茂,注重联系安徽实际,贴近生活、注重探究,难易适中,既能全面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能为学生 进入高中学习化学知识起到衔接和导向作用。 1.试卷结构稳定,内容考查全面 通过上表可知,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结构稳定,命题方式与往年区别不大,题型、题量、赋分、考查方式几乎不变。试题结构:第一大题为选择题,10小题,分值为20分;第二大题为填空题,5小题,分值为34分;第三大题为计算题,1小题,分值为6分。整张试卷的命题紧扣考试大纲,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如物质的变化、环境保护、元素周期表、实验基本操作、化学 与生活、化学思想方法、化学式的意义及相关计算、微观示意图、实验设计、实验数据分析、化 学方程式的书写、材料以及金属的相关性质、常见气体的制取、工艺流程图、实验方案的设计与 评价、物质性质的探究、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等。 2.关注社会热点,密切联系实际 试题的素材选择了与化学有关的重大社会议题以及最新科技信息,如环境保护(第2题),科学 家研制出一种代号为DEPA的安全驱蚊剂(第7题),二氧化碳的绿色利用(第8题),“蛟龙号”深潜器、“神舟”五号宇航员航天服、新型水处理剂(第11题),废旧电路板中锡的绿色回收(第13题)等方面精心设计符合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试题,突出化学与生活、生产、社会、科技等的联系, 体现了化学源于生活、源于社会,又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时代主题。 3.注重考查学生的化学基本素养 试题既考查了初中化学的主干知识,又通过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来了解学生对基本 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考查的知识面宽、覆盖面广,减少了考查的片面性和偶然性。试题将化学的基本知识放在真实的情景中,考查学生“变化守恒观”“宏微结合”“实验与探 究”“绿色应用”、符号表征、科学精神、敢于质疑以及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4.突出探究,注重创新 2018安徽中考试题继续加强对以实验为核心的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注重创新,如选择题第9 题考查的是实验设计,安徽中考试卷中以往没有出现此内容,第10题今年考查的是对化学实验数据的分析,历年试卷的第10题是溶解度及相关曲线的考查,第15题探究物质的性质,加分题设计新颖,首先需要分析判断,然后再补充设计实验方案,最终进行计算,如此一来,提升加分题的难度,确保了考试的公平性与选拔性。 二、2019年备考策略指导

(化学)中考化学化学计算题专项训练及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化学计算题专项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碳酸钠溶液和熟石灰制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相关数据如图所示。请计算: (1)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__。 (2)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答案】10 10% 【解析】 【分析】 【详解】 (1)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195.6g-185.6g=10g (2)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 ()2332Ca OH + Na CO CaCO + =1002N 8x aOH 10g ↓ 10080=10g x x=8g 所的溶液的质量=185.6g-105.6g=80g 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8g 80g ×100%=10% 答:(1)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g ;(2)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一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13.25g 碳酸钠样品(杂质既不溶于酸也不溶于水)放入烧杯中,加入95.8g 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测得反应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当加入212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为_____g。 (2)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加入106g稀盐酸(即A点)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答案】4.4g 80% 5.6%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图像,可以看出当加入106g稀盐酸的时候,反应就结束,产生气体质量为 4.4g,所以当加入212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仍然为4.4g (2)发生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根据方程式中碳酸钠与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可算出碳酸钠的质量,进而可以计算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反应后得到的是NaCl溶液,所以也可根据方程式中NaCl与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求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解: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NaCl质量为y。 2322 Na CO+2HCl=2NaCl+H O+CO 10611744 x y 4.4g ↑ 106x = 44 4.4g x=10.6g 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10.6g 100%=80% 13.25g ? (3)又由于反应后溶液质量=10.6g+95.8g+106g-4.4g=208g 根据方程式可知: 117y = 44 4.4g y=11.7g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1.7g 100%=5.6% 208g ?。 3.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经过长期试验,研制出安全炸药。炸药三硝酸甘油酯(C3H5N3O9)发

2019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实验探究题(冲刺卷)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冲刺卷) 1.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随加入液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及相关的实验操作,请从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①烧杯中盛放的是溶液。 ②曲线上坐标为(18,7)的点所表示的意义。 ③曲线上坐标为(15,12)的点表示的溶液中的微粒有(用化学用语表示)。 (2)小明完成上述实验几天后发现,忘记盖上盛放氢氧化钠溶液试剂瓶的瓶塞,请帮助小明完成如下实验方案来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①请写出方案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你认为方案一的实验设计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2.在学习“酸和碱”后,瑞娟同学对“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进行再探究。想到实验生成的二氧化硫是非金属氧化物,提出疑问:二氧化硫能否与水反应生成酸? 为此,瑞娟同学做了如F实验:将点燃的硫伸人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有少量的水)中,反应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反应后,盖紧集气瓶口的玻璃片,振荡集气瓶;再打开玻璃片,仍能闻到刺激性气味;随后向其中滴入几滴紫色的石蕊试液,瓶中液体变为红色。

瑞娟同学产生许多困惑:这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物质是什么?怎样防止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去? 瑞娟询问老师,老师告知:在涉及的反应中,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性质相似;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化学式为H2SO3);亚硫酸还可进一步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 请你帮助瑞娟同学解答下列问题: (1)请结合下列图示中所给实验用品,设计一个实验用来验证:二氧化硫不能使石蕊变红色。 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写出生成亚硫酸、硫酸的两个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3)以上两个化学反应都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亚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价。 (4)亚硫酸、硫酸、盐酸和碳酸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 (5)为更多的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散发至空气中。有以下试剂,你认为用来代替集气瓶中的水最为合适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饱和氧氧化钙溶液;②饱和氯化钠溶液;③浓盐酸;④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3.某兴趣小组计划对空气成分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的实验设计方案: (1)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图1中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A、B顺序能否颠倒_________(填“能”或“否”)。 (2)除去氧气:该小组根据教材中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原理,除去了(1)中得到的气体中的氧气。

(完整版)2017年安徽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安徽省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卷共三大题16小题,满分60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 共12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0-16 Na-23 Al-27 Fe-56 Cu-64zYNzpBpEy4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项序号填入下面的答题表内。zYNzpBpEy4 题 12345678910 号 答 案 1.我省环保部门按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着力做好细颗 粒物(PM2.5>和臭氧等新增指标的监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zYNzpBpEy4 A.直接焚烧植物秸秆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B.吸入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C.化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 D.臭氧(03>是一种氧化物 2.下列几种常见的食物中,维生素含量最丰富的是

A.M饭 B.苹果 C.蛋糕 D.大馍zYNzpBpEy4 3.C3 N4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高,可做切割工 具。在C3N4中,C的化合价为+4,则N的化合价是zYNzpBpEy4 A.+5 B.+3 C.+1 D.-3zYNzpBpEy4 4.三甲醚是一种清洁燃料,能替代柴油作车用能源,具有广 阔的市场前景。下列有关二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 zYNzpBpEy4 A.由C、H、0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分子中含有 3个氢分子 C.相对分子质量为46 D.属于有机化合物5.以色列科学家因发现准晶体独享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准晶体具 有许多优良性能,如准晶体A165Cu23Fe12耐磨、耐 高温,可用作高温电弧喷嘴的镀层。右图是铁元素的部 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zYNzpBpEy4 A.Fe的原子序数为26 B.Al、Cu、Fe的单质在空气中很稳定 C.Al、Cu、Fe的金属活动性逐渐增强 D.该准晶体中Al、Cu、Fe的质量比为65:23:12 6.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水是常见的 溶剂,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

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计算题含解析

计算题 1.某班同学在做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后,废液缸中盛有大量的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不考虑其它杂质).为了对废液进行处理,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废液缸上层清液20.0g于烧杯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3%的碳酸钠溶液至过量,滴入碳酸钠溶液质量(/g)与生成沉淀的质量(/g)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求:(1)当废液中盐酸完全反应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2)实验过程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多少? (3)当废液中两种物质刚好消耗完毕时,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2.将一些氧化铜粉末加入到100克质量分数为14%的硫酸溶液中,微热至氧化铜全部溶解,再向蓝色溶液中加入W克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烘干,得到干燥的固体物质仍是Wg,求: (1)原先氧化铜的质量是多少? (2)最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当W为何值时才能满足加入的铁粉和得到的固体质量相等? 3.市场上某补钙制剂的说明书如图所示:请计算(不要求写计算过程):(1)葡萄糖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葡萄糖酸钙中碳、氢、氧、钙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此钙片中含葡萄糖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4.20℃时硫酸的密度和溶质质量分数对照表: 密度(克/厘米3) 1.07 1.14 1.30 1.50 1.73 1.84 溶质质量分数(%)102040608098 为测定铜锌合金的组成,取试样5克,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收集到0.04克氢气.试计算: (1)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测定时用去10%的稀硫酸多少毫升? (3)要配制上述质量分数的稀硫酸500毫升,需98%的浓硫酸多少毫升?5.尿素是常用的一种化肥,其化学式为CO(NH2)2,根据其化学式进行计算 (1)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 (2)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60克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多少克? (4)多少克碳酸氢铵(NH4HCO3)中所含的氮元素与60克尿素中所含的氮元素质量相等? 6.某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

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2017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今年中考化学试卷整体来看,难度处于中等,但是考查学生的能力各方面如分析能力,文字叙述及探究等。整体来看,试题坚持了“重视基础、突出能力、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的命题思路;试题“稳中有变、变中有新”,既注重基础知识及其内在联系的考查,同时又注重科学方法和能力的考查;试题突出了化学学科的特点,既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一、试题结构 化学试题仍然采用选择题、填空、实验(常规实验和探究实验)、计算应用题等几种题型。四种题型在考查和区分学生时有着不同的功能。选择题每个小题综合了多个知识点,增大了整套试题对知识点的覆盖面,对全体考生有一定的区分。填空及简答题比较基础,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能够把中上水平的学生区分出来。实验探究题和计算应用题对能力要求较高,能够把水平较高的学生选拔出来。同一题型中的化学试题由易到难排列,利于学生答题。这样的试卷结构避免了学生因题型不确定而造成的答题障碍,能更好的考查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低。

与前几年试题相比,2017年试题较大的变化是实验探究题,更加注重学生分析能力和实验探究的能力,对于实验现象描述的化学用语等,使得整份试卷的阅读量减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更充分,更能考查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二、试题特点及措施 1.知识分布合理,学科重点突出。初步形成层次的全部内容,如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性顺序、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金属与矿物、溶液的有关知识、微粒构成物质、基本的实验技能、化学用语的书写和化学计算等,突出了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 2.回归教材,指导教学 回归教材是今年中考试题的一个突出特点。立意均源自于教材,充分体现出了教材的重要性,同时也对教师在教学中挖掘教材的内涵有很好的导向性。 3.突出能力考查,体现学科思想 试题既体现了《课程标准》对化学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又体现了对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试题的能力结构见表3 4.强化知识迁移,注重联系实际 试题与现在最新的社会热点事件相连,试题情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体现了化学新课程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完整版)初三化学计算题专题练习题

初三化学计算 1、已知尿素的化学式为CO(NH2)2,则一个尿素分子中含有个原子;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碳、氧、氢、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填计算式)100kg 尿素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某农田需2.8kg氮元素,则应施kg尿素。 2、某农田去年用了60 3 ] 3、人体中钙元素主要存在牙齿和骨骼中,以羟基 磷酸钙[Ca10(PO4)6(OH)2]形式存在,其相对分子质 量为1004,右图是小青同学收集的纯牛奶的包装说明 阅读答题: ①一盒牛奶中至少含钙克 ②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中钙元素的质 量分数为(保留0、1%) ③若人体每天需要0、6克钙,且这些钙有90%来 自牛奶,则一个人每天至少喝盒牛奶。 4、、20 kg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可冶炼含杂质2% 5、已知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克,加热膨胀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7克,求①生成氧气多少克,在标准状况下为多少升?②10、7克固体是什么,各多少克?(2KClO3 ==== 2KCl+3O2-↑) 6、把一根铁钉放入到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称量,质量增重0、8克,则有多少克铁参加反应?同时有多少克铜生成? 7、某同学用混有二氧化锰的高锰酸钾8克加热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佘固体的质量7、36克,则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多少? M n O2

8、我国规定在食盐中加入碘梭钾KIO3的方法补碘,已知食盐中加碘的量每千克食盐中含碘为0、035克,相当干每千克食盐中含多少克碘酸钾? 9、20克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加热完全反应后,称量为15、6克,求原 混合物中碳与氧化铜的质量比。 10、将171克石灰石高温煅烧(杂质不含氧也不参加反应),待反应完全后测得残佘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减少了24克,求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020年安徽省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数字化实验题

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数字化实验》 一、选择题: 1、如图为运用数字化实验测量向盛满二氧化碳的密闭装置内注入石灰浆(含有氢氧化钙的白色浑浊液体)并振荡装置后相对压强的变化曲线,结合数据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①到②压强上升,是因为石灰浆注入装置时,挤压了瓶内气体 B.曲线②到③压强缓慢下降是因为没有振荡装置,装置内二氧化碳气体没有来得及和石灰浆反应 C.曲线③到④迅速下降是振荡装置后,石灰浆和瓶内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结果 D.曲线表明氢氧化钙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2、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微型实验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用数字化实验监测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时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形成三条曲线,如图所示,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注射器抽气并振荡,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 B.蜡烛在燃烧后生成了CO 2和H2O的曲线是a和c C.数字化实验能为科学探究提供更为直观的证据 D.微型实验可探究得出蜡烛燃烧以后的部分产物 3、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 的变化图象,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B.图中b点表示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C.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 D.向c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色 4、某化学兴趣小组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如图所示,测定结果如图A、B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盐酸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B.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吸热反应 C.20s至40s之间的某一时刻,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60s时溶质为NaOH和NaCl 5、将稀盐酸逐滴匀速加入到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的溶液中,用数字化仪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pH 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所示。 基于证据推理不正确的是() A.根据pH减小且低于7的事实,可以判断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B.该反应大约在60s时恰好完全反应 C.反应体系温度升高,是否为稀盐酸或稀氢氧化钠溶液被稀释所导致,还需要通过实验证明 D.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还可以通过检测反应物的消失或新物质的生成来进行验证 6、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 的变化图象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docx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和建议 寿县三中沈国军 一、命题指导思想 一模考试命题的依据是教育部的《化学课标》,考试范围涵盖了 三维目标的要求,在考查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命题时没有过分追求知识点的覆盖面,没有过分苛求知识的细节,更没有过分拘泥于概念的准确辨析。让学生能够从化学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解释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因此本次命题是按照以下几个“有利于”而进行的。 1、命题有利于教师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要求教师转变教 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 活泼、主动地学习。因此我在命题时主要是考查学生学科知识的应 用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命题有利于学生及早适应安徽省中考的题型。我省往年中考 化学试题的难度在全国属于中等偏易,主要是照顾到所有学生,设置有开放性、探究性试题,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真实地表现出自己的水平。本次一模试题基本上是仿照我省去年中考的题型模式,让学生提前了解我省化学学科考试的特点。 3、命题有利于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本次考试是第一次模拟 考试,学生们刚刚结束新课,对于有些知识点还没有掌握熟练,所以 试卷的难度不能太大,不能出偏题、难题,这样才不会打击学生学习 化学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4、命题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不足。比较平时的月考试题,本 次命题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几乎每个单元都能牵涉到,但两个探究题和计算题的考试内容还是侧重于九年级下册化学课本的有关知识,这

样既考查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便于教师发现学生对刚学过 新知识的不足。有利于教师在复习时能有的放矢,补差补缺。 综上所述,命题力求贴近我省中考试卷的结构和特点。此次化学 试题,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加强了对学生技能与方法(知 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 习方式,力求做到扣紧中考、活用教材、体现课标、联系实际、开放 有度、着眼基础、注意能力、指导教学、有利创新的总体要求,体现 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今后复习教学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情况分析 1、选择题共 10 道小题,每题 2 分,总计 20 分。基本上都是基 础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总的来说,10 道选择题 中1、2、4、5、6 小题较易,得分率都在 80%以上, 3、8、9、10 小 题难度中等,得分率都在 60%以上,只有第 7 小题难度稍大,得分率只 有 30%,实际上这道题就是考查学生对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条件,只是 换了一种说法,造成很多同学在理解时产生了偏差。 2、填空题共 5 小题,满分 34 分,还有附加题 4 分。主要考查学生 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中等。第 11 小题是把金属材料与燃料组合在一起,主要考查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第 12 小题是实验题,既考查学生认知常见化学仪器的能力,又考查学生组合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 气体装置的能力;第 13 小题是工艺流程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合价和过滤操作等综合应用能力;第 14 小题是实验探究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氯 水中哪种成分使品红试纸褪色而进行的猜想和探 究,最后拓展了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的化学方程式,结果很多同 学写成了氯化亚铁 (FeCl 2) 的化学式 , 导致不必要的丢分;第 15 小题也 是实验探究题,主要考查氧化钙的变质问题,从得分情况看,得分偏低,特别是加分部分学生的失分率较高。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计算题及详细答案汇总教学文案

中考化学计算题分类复习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题 1、计算CuSO 4·5H 2O 的式量 2、计算NH 4NO 3中所含各元素的质量比 3、某黄铁矿中含FeS 2为72%,计算该黄铁矿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A.36% B.38.4% C.42.6% D.48% 4、某元素R 的单质跟氧气化合生成的氧化物中,R 元素跟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原子个数比为3:4,又知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元素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24 B.27 C.56 D.65 5、在SO 3和SO 2的两种物质中,相同的是( ) A.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B.硫元素的质量分数 C.元素种类 D.原子个数比 6、A 、B 两种化合物均由R 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化合物A 和B 中,R 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0%和40%,若A 的化学式为RO 2,则B 的化学式为( ) A.R 2O B.RO C.R 2O 3 D.RO 3 7、在FeSO 4和Fe 2 (SO 4) 3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该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2a% B.1-a% C.1-0.5a% D.1-1.5a% 8、甲、乙两种化合物x 2y 和yz 2中,y 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约为40%和50%,则在丙化合物x 2yz 3中y 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 A.20% B.25% C.30% D.35% (一)标签型化学式计算题: 1、(2008 甘肃兰州)锌是人体健康必需的元素,锌缺乏容易造成发育障碍,易患异食癖等病症,使人体免疫功能低下。市售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对治疗锌缺乏病具有较好的疗效。下图是某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请根据标签信息回答: (1)葡萄糖酸锌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 (2)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 。(精确到0.01%) (3)某患者除正常饮食吸锌元素外,还需服用该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若治疗一个疗程需补充104mg 锌元素,而这些锌有75%来自该口服液,则患者共需服用 支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简写出解题过程) (二)叙述型化学式计算题: 1、(2008 四川)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丙氨酸:CH 3CH(NH 2)COOH 等]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人体通过食物获得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试计算: ××牌口服液 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 化学是:C 12H 22O 14Zn 每只口服液含葡萄糖酸锌45.5mg ××制药厂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归类及解法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归类及解法 实验探究活动是新课标理念中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但不少同学对于实验探究类试题,往往不知如何入手去解答。实验探究题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平时学习(实验)或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只是命题形式新颖,选择素材陌生度高,但基础知识或原型实验来源于教材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很多同学做题时联想不到,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要多想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注意从化学的视角去观察思考学习和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能根据自己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做出有意义的猜想和假设,并设法用实验去检验验证它。在解答实验探究类试题时要①通读全题划出关键的语句,审清题意,明确要求;②回归教材确定知识点;③细心分析明确设计意图,灵活应用基础知识解决探究题中的问题(关键是分析题中的设计方案和实验装置图)。现从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中选取数题,进行简要的归类与评析。 根据探究题的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气体成分的探究 如人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探究、酒精和蜡烛等可燃物燃烧后产生气体成分探究、两种物质反应后产生气体成分探究、鱼瞟内气体成分探究等。涉及的知识点有空气、O2、N2、H2、CO、CO2等这些物质的制法及检验,以及它们与氧气、水、碱溶液等反应产生的特有现象。

例1.(07长春)请你阅读下列短文后,回答有关问题。 “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所以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该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1)根据上述短文,提出一个你想探究的问题:。 (2)对你的问题做出一个比较合理的猜想:。 (3)请自选用品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并填写下表。

安徽省蚌埠市中考化学精选探究题100题汇总

一、探究题 1.学习完“酸、喊、盐的性质”后,老师将两瓶未贴标签的饱和石灰水、饱和碳酸钠溶液摆放在实验桌上,让同学们区分.下面是“雄鹰小组”同学们的探究过程: (讨论交流) 李壮(组长):区分两种物质的原理是:依据物质的性质,选择一种试剂与两种物质混合,产生两种不同的现象。大家椐此来说一说,区分这两种溶液应选用哪种试剂,并说明理由; 王志:我认为可以选择稀盐酸,理由是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有气泡产生,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无明显现象。 马凌:我选择的是碳酸钠溶液.理由是. (实验探究)大家按照王志的方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同学们根据现察到的现象,判断出甲试管中原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乙试管中原溶液为石灰水。则乙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后王志将甲、乙两试管中的废液倒入烧杯中,发现烧杯中液体澄清,大家对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探究兴趣,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 ①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仍为无色,由此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填化学式)可能含有HCl。 ②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该废液中还含有HCl。(反思评价) 欲从烧杯废液中得到纯净的NaCl,可先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溶液,经过滤后进行蒸发即可得到纯净的NaCl。 探究活动结束了,同学们充分体验到合作探究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2.用下列微型实验进行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相关性质研究。

(1)同时挤压滴管B和C,控制相同液体量于球形容器中。 ①写出I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关上述对比实验,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写字母)。 A.MnO2加快反应速率 B.半分钟内球形III中产生气体少 C.反应过程中球形II比球形III内反应剧烈 D.MnO2一定分解产生气体 (2)微热燃烧器,蜡烛b、c燃烧,蜡烛a不燃烧。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关于燃烧器中的实验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写字母)。 A.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B.探究可然物燃烧需要氧气 C.说明红磷与白磷是同素异形体 D.可以比较白磷、红磷着火点的高低 (3)挤压滴管A,将足量稀盐酸滴于球形I中,球形I中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蜡烛c熄灭,然后蜡烛b也熄灭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蜡烛熄灭后,将玻璃尖嘴管对着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内,烧杯内壁变模糊,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此反应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证明蜡烛一定含有碳元素。 (5)充分燃烧相同物质的量的碳和磷,消耗氧气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 3.课外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

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分析含解析版试卷剖析

2014年中招化学试卷逐题分析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运用题

以上是我个人对2014年河南中考化学试卷与《说明与检测》、考试范围与要求的对照,指导今后中考复习工作,希望老师们用好《说明与检测》,同时,配以专题复习、强化训练、针对性训练。比如,今年的《说明与检测》与往年大不相同:1、增加难度;2、2012、2013河南预赛卷的题几乎都在《说明与检测》中找到;3、新思想、新方法、新解题技巧的出现预示着中考试卷的方向。所以,我即使捕捉到这些信息,没有数据的计算题、关系式法计算题、框图推断题(氢循环、碳循环、钙循环、铁循环、铜循环等),首次总结化学方程式出现氢氧化铜受热分解,我猜测今年一定有铜循环题,最后20天专门做《说明检测》上册,详细讲评特色的题目,一些知识点要求学生会背会写会描述。 总之,我在今后教学中注意关注河南中考动向,多参加省教研室组织的更新 获得,搜集各省市的特色试题,更好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河南省2014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下列各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1分)(2014?河南)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蒸馏B.升华C.爆炸D.燃烧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蒸馏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爆炸过程中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例如锅炉爆炸就属于物理变化. D、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1分)(2014?河南)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A.S O2B.O2C.C O D.NO2

中考化学化学计算题专题经典

中考化学化学计算题专题经典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现将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与一定质量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284.7 g滤液。计算: (1)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 (2)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23.3 g。(2)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解析】 试题分析:解:设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x,反应的氯化钡的质量为y。 H2SO4质量为:10 0g×9.8%=9.8 g 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 208 98 233 y9.8 g x 233/98 =x/9.8x=23.3 g 208/98 =y/9.8y=20.8 g (2)氯化钡溶液的质量为:284.7 g+23.3 g-100 g=208 g 氯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8 g/208 g×100%=10%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取10克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60克稀硫酸分六次加入烧杯中,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 101010101010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 (g) 剩余固体的质量(g)9.358.78.057.4 6.75 6.75 (1)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步骤,下同) (2)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答案】(1)32.5%;(2)9.8% 【解析】 质量分数的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是分别计算出目的物质的质量和样品的总质量,然后求比值。第(2)问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以及计算是关键。 (1)10g样品反应完全后,剩下6.75g为铜的质量,所以锌的质量为

全国中考化学探究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 1.)已知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发生的主要反应:C+2CuO2Cu+CO2↑.化学兴趣小组对该实验产物(假设反应物已完全反应)作如下探究: 探究一:检验产物的成份 (提出问题)实验产物是暗红色固体,很难观察到紫红色固体.暗红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氧化亚铜(Cu2O)为红色固体;Cu2O+H2SO4═CuSO4+Cu+H2O. (猜想与假设)暗红色固体除铜外还可能含有Cu2O. (设计实验)取少量暗红色固体,加入稀硫酸,如果观察到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暗红色固体含有Cu2O. 探究二:测定产物中Cu2O的含量 原理:Cu2O+H2Δ 2Cu+H2O,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样品,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固定装置略 去,碱石灰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d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 (1)装置a中用稀硫酸而不用稀盐酸,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不加装置e,实验结果会偏高,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点燃酒精灯前涉及的部分操作如下,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 ①打开K2,关闭K1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连接仪器④关闭K2,打开K1,通氢气一段时间 (4)还可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______(填“a”、“b”或“c”)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变成蓝色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能被碱石灰吸收,影响测定结果 d中的碱石灰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③②④① c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探究一: [设计实验]取少量暗红色固体,加入稀硫酸,如果观察到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变成蓝色,说明暗红色固体含有Cu2O.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