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药膳学资料

中医药膳学资料

中医药膳学资料
中医药膳学资料

药膳学基本理论

药膳的基本概念

药膳学发展简史

药膳学现代应用发展状况

药膳专著:饮膳正要食物本草随园食单中国药膳辨证治疗学

药物食物的性味

性味理论的核心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

一、四性(寒、热、温、凉)

寒和凉之间、热和温之间,是程度上的不同。

寒凉属阴,凉次于寒→治疗阳热证。温热属阳,温次于热→治疗阴寒证。

寒凉药食作用: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熄风温热药食作用: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源、回阳救逆

平性:是指寒热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的一类药物、食物。如:大米、玉米、党参、山药、甘草等。

五味

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药物和食物的滋味不止五种,辛甘酸苦咸是五种最基本的滋味。食物、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反应,更是对食物及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辛: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开窍、化湿作用。

–萝卜、洋葱、陈皮、生姜、芫荽

用于表证、气滞、血瘀、窍闭、神昏、湿阻等证。

甘: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山药、大枣、甘蔗、狗肉、粳米、鸡肉

用于正气虚弱、肢体诸痛、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

酸:具有收敛、固涩的功效。乌梅、五味子、覆盆子用于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等证。

苦:具有清热泻火、泻降气逆、通泻大便、燥湿祛湿、泻火存阴等作用。

苦瓜-用于治疗热证、火证、实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

咸: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海带、海蜇、淡盐水、鸭肉。用于大便燥结、瘰疬痰核、瘿瘤、癥瘕痞块等证。

淡:具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苡仁、冬瓜、茯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证。

涩:有收敛止汗、固精、止泻及止血等作用。菠萝、首乌、芡实、莲子。用于治疗虚汗、泄泻、尿频、遗精、滑精、出血等证。

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反映食物、药物作用的趋向性,是说明食物、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

升--上升、升提降--下降逆

浮--升浮、上行而发散

沉--重沉、下行泄利

升浮:

?味辛、甘、淡,性温热之药

?花、叶、皮、枝等质轻者

?酒制、姜炒升散

?沉降药配大量升浮药中

沉降:

?味苦、酸、咸,性寒凉之药

?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等质重者

?醋炒、盐炒收敛下行

?升浮药配大量沉降药中

临床意义:

顺应病位而治:

病在上在表者--宜升浮不宜沉降

病在下在里者--宜沉降不宜升浮

逆其病势而治:

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

病势下陷者--宜升不宜降

3、归经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即主要对某经(脏腑或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小或无作用。

肝经:生地、枸杞、甘蔗、醋心经:百合、牡蛎肺经:罗汉果、白果、枸杞脾经:鸡肉、芡实、无花果肾经:首乌、熟地、芡实、芝麻、枸杞大肠经:南瓜子、葵花子、松子

小肠经:莴苣膀胱经:西瓜、田螺胆经:茵陈三焦经:栀子心包经:益母草、钩藤胃经:无花果、竹笋

毒性

狭义:--药物具有的毒性或副作用。有―大毒‖、―小毒‖、―有毒‖、―无毒‖之分。

《神农本草经》

上品:大部分是日常食物

中品:有毒无毒均有

下品:大多有毒

药食禁忌

?配伍禁忌:―十九畏‖、―十八反‖

?证候禁忌

?妊娠禁忌

?服药饮食禁忌

1、药物配伍禁忌

十九畏: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药膳的应用原则

调理脏腑(五脏实质是五个系统)

三因制宜

1、因时施膳

春天温暖

荠菜、芹菜、薄荷、菊花

防治流行病、肝火旺、眩晕耳鸣

夏天炎热,多雨潮湿

荷叶粥、绿豆藿香粥、冬瓜薏米粥、

扁豆荷叶粥、银花菊花粥

消暑生津、散热祛湿

秋天凉爽、干燥

养阴清热、润燥止渴

南瓜粥、莲藕粥、百合莲子粥、

百合杏仁粥、杏仁川贝糯米粥

冬天寒冷

温补

狗肉、羊肉汤

2.因地施膳

东南沿海气候潮湿,居民易感湿热

清淡除湿

感冒桑菊薄荷水

西北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干燥

温阳散寒、生津润燥

感冒姜糖苏叶水

3.因人施膳

3·1性别

女性经、带、胎、产

耗气伤血

调气行血、补益气血、健脾和胃

男子解剖上有特有器官

生理有其固有特点

病理易患阳萎、遗精、不射精、少精或无精等疾病

根据不同病因、病证采取相应治疗方法

3.2 年龄因素

儿童

生机旺盛,生长发育快体质娇嫩,脾胃功能欠佳

性质平和、又能健脾开胃

不宜温补

青年

脏腑功能旺盛一般不需要使用进补的药膳

中年

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脏腑功能由强而弱工作、生活负担重,记忆力下降,性功能减退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失调

补肾、健脾、舒肝等功效的药膳

老年

气血渐趋虚弱,身体各部机能较低下

补益气血肝肾,十全大补汤、复元汤

慎用过于寒凉和温热及难以消化药膳

3.3 体质因素

人的体质因先天和后天等诸多因素而有所不同。只有根据个人体质的特点,选择合理的药膳,才能改善体质、有利健康。

胖人清淡化痰忌肥甘滋腻

瘦者滋阴生津忌辛温燥热

辨证论食

―辨证‖,就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状况,综合作出疾病诊断;―论食‖,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食疗方法。

证相同,食疗方可相同

例:

妇女子宫脱垂、胃下垂、头晕眼花、少气倦怠、易汗、食欲不振

补中益气汤配膳

证不同,方不同

例:失眠

性情急躁、小便黄、大便秘结

晒干西瓜皮15g 、草决明10g 煲瘦肉汤

心烦、手心脚心热、头晕、耳鸣、健忘

百合粥

例:虚证

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食欲不振、头晕耳

鸣、自汗的气虚证

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大枣、猪肉、猪肚

面色苍白或萎黄、唇甲色淡、失眠、经少

闭经的血虚证

红枣、桂圆、动物肝脏、鸡肉、蛋类、奶类、胡萝卜、菠菜

潮热盗汗、两颧发红、心烦、腰酸乏力、手足

心热、口燥咽干、大便秘结的阴虚证

百合、麦冬、蜂蜜、银耳、雪梨、鸭肉、甲鱼

面色苍白、恶寒肢冷、神疲嗜睡、泄泻、遗精

阳萎、性欲减退的阳虚证

核桃肉、韭菜、干姜、羊肉、狗肉、狗鞭、鳝鱼等温补阳气之品。

疾病的基本辨证:

一、表里

?表里辨证,是根据某些临床表现来辨别病变部位和病势深浅趋向的两个纲领。

?病在皮毛,肌腠,病位浅在者,属表证;

?病在脏腑、血脉、骨髓,病位深在者,属里证。

(一)表证

?病因:六淫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人体。

?证候:以发热恶寒(或恶风),舌苔薄白,脉浮为主,兼见头痛,鼻寒流涕,咽痛,咳嗽等症状。

?治法:辛温(凉)解表。

(二)里证

?病因:

1、外邪不解,内传入里,侵犯脏腑所致;

2、外邪直接侵犯脏腑而成;

3、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因素,直接损伤脏腑,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而出现种种病症。?证侯: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以脏腑的症状为主。

(三)表证里证的鉴别要点

①一般来说,新病、病程短者——表证

久病、病程长者——里证

②恶寒发热者——表证

发热不恶寒或但寒不热者——里证

③表证舌苔常无变化(舌苔薄白)、脉浮

里证舌苔多有变化(或黄或灰黑厚等)脉沉。

二、寒热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寒证与热证是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的具体表现。

1、寒证:感受寒邪,或阴盛、阳虚所表现的寒象的证候,是机体机能活动衰退所表现的证候。

2、热证:感受热邪,或阳盛阴虚所表现的热象的证候,是机体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一)寒证

?病因:外感寒邪,或内伤久病,阳气耗伤,或过服生冷寒凉,阴寒内盛所致。

?证候:冷(恶寒或畏寒喜暖、肢冷倦卧),白(面色苍白),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痰、涎、涕清稀),迟(脉迟)

舌淡苔白而润滑

治法:温里祛寒

(一)热证

?病因:外感火热之邪,或寒邪入里伤热,或七情过极化火;或饮食不节,积蓄为热或体内阳盛或阴虚。?证候:热(发热喜凉、口渴喜冷饮),红(面红目赤、小便短赤、舌质红),稠(痰、涕黄稠、大便干结),数(脉数)

舌红苔黄、或苔干少津

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

(1)恶寒喜热——寒恶热喜冷——热(2)面色白——寒面色红——热

(3)口淡不渴——寒口渴喜饮——热(4)手足厥冷——寒手足灼热——热

(5)小便清长、大便稀溏——寒小便短赤、大便干结——热

(6)舌淡苔白——寒舌红苔黄——热(7)脉迟——寒脉数——热

三、虚实

?虚与实,是指正邪盛衰的两个方面

?虚实辨证,即是根据某些临床表现来分析和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实证,即是病邪壅盛而正气未虚,正邪斗争激烈所表现的证候。

?虚证,即是正气虚衰,机能减退,抗病能力低下所表现的证候。

(一)虚证

?病因: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疾病耗损

1、气虚、阳虚

?共性:气虚与阳虚(气为阳),均为气不足,其临床表现亦相似:面色光白或苍白,神疲乏力,自汗懒言,声低,舌淡胖。

?不同点:

(1)气虚则属单纯的机能衰退,虚寒之象多不明显。

(2)阳虚则有明显虚寒之象

2、阴虚,血虚

?共性:消瘦,眩晕,失眠,心悸,少苔,脉细。

?不同点:

?(1)血虚所表现为全身虚弱性证候:

面色白而无华(失血)或萎黄(慢性失血),爪甲苍白,手足麻木,妇女月经量少,推迟或经闭,舌质淡。

(2)阴虚多伴见燥热内生的征象:

―阴虚生内热‖,如颧红潮热,五心烦热,口燥咽干,盗汗遗精,小便黄,大便干结,舌质红绛,或有裂纹,或苔剥,或无苔,脉细数。

(二)实证

?病因:一为外邪侵袭人体,一为由于内脏功能失调功能代谢障碍,以致痰饮,宿食,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蓄积停留于体内。

?主要症状:发热、腹部胀痛拒按,胸闷烦燥,甚则神昏谵语,呼吸喘粗,痰涎壅盛,大便秘结或下痢,小便不利或淋沥涩痛,舌苔厚腻,脉实有力等。

(三)虚证与实证的鉴别

?望诊:精神状态、形体、舌

?闻诊:声息

?问诊:病程、寒热

?切诊:疼痛、脉象

四、阴阳

?阴阳是概括病证类别的一对纲领。

?阴阳,它可概括其他六个方面的内容,为总纲。

?阴——里、虚、寒——(临床上的―虚、寒‖为代表)

?阳——表、实、热——(临床上的―实、‖热为代表)

基本舌象

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诊舌方法

先舌尖——再舌中、舌侧——后舌根

先看舌体的色质,再看舌苔

其他诊察方法:刮舌验苔;

对味觉及语言(舌体运动)的观察诊舌的注意事项光线影响:白天充足柔和的自然光线饮食或药物影响口腔对舌象的影响

基本脉象

诊脉的部位-寸口诊法

1、寸口含义:桡骨茎突内侧桡动脉搏动处

2、寸口诊法:指单独切按桡骨茎突内侧的一段桡动脉的搏动形象,以推测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的一种诊察方法。

平息和体位―平息‖的含义:医生诊脉时呼吸平静、调匀。以便以息计数,利于医生思想集中。平息定至:一息四~五至病人诊脉时体位:正坐、仰卧均可,心脏与寸口同水平,直腕、仰掌。

诊脉时间:

诊脉时间以清晨(平旦)未起床、未进食时最佳。因该时机体气血平和,内外环境安定,脉象能比较真实地反映生理病理情况。

一般每次诊脉时间每手不少于1分钟。两手不少于3分钟。

正常脉象

形象特征一息四~五至;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流利有力;寸关尺三部均有脉,沉取不绝。

食物类原料

粮食类

粳米

【性味】甘、平、无毒。

【归经】入脾、胃。

【功效】健脾益气,和胃除烦,固肠止泻。

【主治】脾胃气虚、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心烦口渴、泻下痢疾。

糯米

【性味】甘、温、无毒。

【归经】入脾、胃、肺经。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止泻,缩小便,敛汗,解毒

【主治】胃寒痛,消渴,夜多小便,小便频数,脾胃气虚泄泻,气虚自汗,劳动后气短乏力,体弱,痔疮。

小麦

【性味】甘、凉、无毒。

【归经】入心、脾、肾。

【功效】除热,益肾,除热,止渴

【主治】口干咽燥,失眠,外用有消炎,止疼,去湿作用。

玉米

【性味】甘、平。

【归经】入胃、大肠。

【功效】调中开胃,利尿消肿。

【主治】食欲不振,小便不通,水肿,尿路结石、高血压、。

薏苡仁

【性味】甘淡、微寒。

【归经】入脾、胃、肺。

【功效】清利湿热,除风湿,利小便,益肺排脓,健脾胃,强筋骨。

【主治】风湿痹痛,水肿,肺痈,带下,泄泻咳吐脓血,肠痈,小便淋沥。

【禁忌】脾虚无湿、孕妇及津枯便秘者忌用。

山药(怀山)

【性味】平、甘。

【归经】入肺、脾、肾。

【功效】健脾、益精、养肺、益肾。

【主治】脾虚泄泻,食少浮肿,肺虚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便频数。

【禁忌】感冒、温热、实邪及肠胃积滞者忌用。

【说明】鲜淮山是一种日常食物,可当作蔬菜食用,干淮山入中药用,性质平和,多食无妨。

黄豆

【性味】甘、平。

【归经】入脾、胃、大肠。

【功效】宽中下气、健脾利水、解毒消肿。

【主治】食积泻痢,腹胀食欲不振,疮痈肿毒,脾虚水肿,外伤出血。

黑豆

【性味】甘、平。

【归经】入脾、肾。

【功效】活血利水,祛风解毒,健脾益肾。

【主治】肾虚腰疼,遗尿,风痹痉挛,产后风痉,黄疸浮肿,腹胀水肿,风毒脚气,药物、食物中毒。 禁忌:脾虚腹胀、肠滑泄泻者慎用。

绿豆

【性味】甘、寒。

【归经】心、肝、胃。

【功效】清热解暑,止渴利尿,解毒。

【主治】暑热烦渴,感冒发热,霍乱吐泻,痰热哮喘,头痛目赤,口舌生疮,水肿尿少,疮疡痈肿,风疹丹毒,药物及食物中毒。

豆腐

【性味】甘、凉。

【归经】入脾、胃、大肠。

【功效】泻火解毒、生津润燥、和中益气。

【主治】目赤肿痛,肺热咳嗽,糖尿病,脾虚腹胀。

蔬菜类

冬瓜

【性味】味甘淡,性微寒。

【归经】肺、大肠、小肠、膀胱

【功效】利尿、清热、化痰、生津、解毒。

【主治】暑热烦闷、小便不利、咳喘、肝硬化腹水、高血压。

黄瓜

【性味】甘、凉。

【归经】入肺、脾、胃。

【功效】清热,利水,解毒。

【主治】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四肢浮肿,水肿腹胀,水火烫伤,痱子。

【禁忌】中寒吐泻及病后体弱者禁服。

苦瓜

【性味】苦寒。

【归经】心、脾、肺

【功效】清暑涤热、解毒、明目。

【主治】暑热烦渴、糖尿病、肝热目赤、痢疾、疮痈。

番茄

【性味】味甘、酸,性凉。

【归经】肝、脾、胃

【功效】清热生津、健胃消食

【主治】高血压、眼底出血、食欲不振。

萝卜

【性味】味辛、甘、凉。

【归经】脾、胃、肺、大肠。

【功效】消食下气、化痰止血、解渴利尿

【主治】消化不良、食积胀满、吞酸吐食、腹泻便秘、痰热咳嗽、咽喉不利、咳血吐血、消渴淋浊。外用疮疡,损伤瘀肿,烫伤冻疮。

【性味】味甘、寒。

【归经】心、肝、脾、胃

【功效】清热生津、凉血散瘀、止血

【主治】热病烦渴,吐衄,下血。

百合

【性味】味甘、微苦、微寒

【归经】心、肺

【功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主治】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火上浮,梦多失眠,肺虚干咳,心悸。

食用菌类

木耳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肺、脾、大肠、肝经

【功效】补气、养血、润肺止咳、止血、降压、抗癌

【主治】高血压、崩漏、血痢、便秘、肺虚咳嗽等。

银耳

果品类

【性味】味甘、微酸,性凉。

【归经】肺、胃

【功效】生津止渴、润肺止咳、清热化痰、去燥养血生肌、解酒毒。

【主治】肺热咳嗽、失音、眼目赤痛、便秘等。

【宜忌】脾胃虚寒、便溏、寒咳者不宜服。

大枣

【性味】甘、平

【归经】心、脾、胃

【功效】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调和药性

【主治】脾虚体弱、食欲不振、贫血、心烦失眠

苹果

【性味】酸、甘、微温

【归经】脾、胃、肝

【功效】消食健脾,行气消滞、活血止痛。

【主治】腹胀、泄泻、喘息性支气管炎、津液不足、饮酒过多 荔枝

【性味】味甘、微酸,性微温。

【归经】肝、脾

【功效】养血健脾、行气消肿

【主治】久病体虚、烦渴、呃逆、泄泻、外伤出血。

干果类

芝麻

【性味】甘、平。

【归经】肝、脾、肾

核桃

【性味】甘、涩、温

【归经】肾、肝、肺

【功效】补肾益精、温肺定喘、润肠通便

【主治】腰痛、尿频、遗尿、阳痿、久咳、便秘、

禽肉类

畜肉类

水牛-甘凉

黄牛-甘温

【主治】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消瘦、水肿

奶蛋类

牛奶

【性味】甘、微寒

【归经】心、肺、胃

【功效】补虚损、益肺胃、养血、生津润燥、解毒

【主治】虚弱劳损、反胃、消渴、便秘、下痢、黄疸

【性味】甘、平。

【归经】入肺、脾、胃。

【功效】补血,养阴,安胎。

【主治】心烦失眠,干咳,口渴声嘶,胎动不安,虚弱消瘦。 【性味】甘、凉。

【归经】入肺、心。

【功效】滋阴平肝,清肺止咳,止泻。

【主治】肝火上炎头痛、眩晕,阴虚咳嗽,口干咽燥。

水产类

鲫鱼

【性味】甘、平。

【归经】入胃、脾、大肠。

【功效】健脾,除湿利水,通血脉。

【主治】水肿,乳闭,痢疾,胃弱不思食。

甲鱼

【性味】鳖肉-甘、平鳖甲-咸、微寒

【归经】鳖肉-入肝、肾鳖甲-入肝、肾。

【主治】鳖肉:虚弱消瘦、各种阴虚。鳖甲:阴虚发热。

调味品及其他佐料

生姜

【性味】味辛,性温。

【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散寒、止呕化痰、健胃消食、利水消肿、杀虫。

【主治】用于伤风感冒、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咳逆痰饮、水肿、寄生虫。

蜂蜜

【性味】甘、平

【归经】脾、胃、肺、大肠

【功效】调补脾胃、止痛、润肺、通便、润泽肌肤、解毒。

【主治】肺燥咳嗽、便秘、溃疡、烫伤、腹痛。

【性味】甘、辛、温、有毒。

【归经】入心、肝、肺、胃。

【功效】通血脉,行药势。

【主治】少量白酒,能治风湿痹痛,酒浸药饮之,能助发药力。

【禁忌】目疾,咳喘、阴虚火旺肝热病者宜戒之。

感冒

一、定义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

证治分类

(一)、风寒束表证

1、证候

主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咳嗽.

兼证:咽痒,痰吐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舌脉: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3、治法:辛温解表。

4、药膳:

红糖姜汤:生姜6片,红糖15克。

将生姜洗净切丝,放入瓷杯内,以沸水冲泡5分钟,再调入适量红糖。每天早晚饭后喝一杯。生姜粥:粳米50g,生姜5片,连须葱数根,米醋适量。

橘皮饮:橘皮15g,白糖。趁热饮服。

或橘皮、生姜、苏叶各10g,加水煎服,服用时加红糖适量。

(二)、风热犯表证

1、证候:

主证: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鼻塞,流黄浊涕,咳嗽

兼证: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痰黏或黄,面赤,口干欲饮.

舌脉: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

3、治法:辛凉解表

4、药膳:

桑菊茶:桑叶10克、菊花各10克,绿茶6克。制法:以沸水泡茶。食法:每日代茶饮用。

三花茶:金银花10克,菊花10克,茉莉花3克。制法:以沸水泡茶。食法:每日代茶饮用。

银花茶:金银花20克,绿茶6克。制法:水煎服。食法:每日3次或随时饮用,连服2-3天。(三)、暑湿伤表证

1、证候:

主证: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鼻流浊涕,咳嗽痰粘.兼证:心烦口渴,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泛恶,腹胀,大便或溏,小便短赤舌脉: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3、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4、药膳:

香薷饮:香薷9克,白扁豆9克,厚朴6克,砂糖适量,水煎热服。

白扁豆汤:白扁豆60克、粳米100g、红糖适量。先将白扁豆用温水浸泡1晚,与粳米、红糖同煮粥。早晚餐服用。

荷叶菊花苡仁汤:鲜荷叶1张(或干荷叶12克),菊花12克,薏苡仁30克煮汤代茶饮用。

通用方:醋熏法

咳嗽

讨论范围

急慢性支气管炎、部分支气管扩张症、慢性咽炎等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

辨证要点

1. 辨外感内伤

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头痛等肺卫表证。

内伤咳嗽:多为久病, 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可伴它脏见证。

(一)、风寒袭肺证

1、证候:

(主)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咯痰稀薄色白(兼)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或见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脉)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3、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4、药膳:

生姜粥:生姜10g,大枣10枚,粳米100g。煮粥,日2-3次。

杏仁苏子饮:杏仁10g,苏子10g,白萝卜30g,生姜4-5片。煎汤,频饮,日1-2剂

(二)、风热犯肺证

1、证候:

(主)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黄,咳时汗出(兼)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身楚,或见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脉)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3、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4、药膳:

杏梨枇杷饮:杏仁10g,炙枇杷叶10g,鸭梨1个。前二者布包和鸭梨同煮。日2-3次。

蜜饯银花露:银花30g,芦根10g,甘草10g,加水400ml煎去渣,冷却后加蜂蜜50-80ml,调匀,日一剂。(三)、风燥伤肺证

1、证候:

(主)干咳,连声作呛,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兼)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脉)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

3、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4、药膳:

生梨汁:生梨榨汁每次服10-20ml,每日4-6次

萝卜汤:白萝卜、白糖2-3匙溶成糖水后,每次服20-30ml日4-6次。

杏仁饮:杏仁10g,梨皮20-30g,冰糖适量煎汤,日2-3次。

内伤咳嗽

痰湿蕴肺

1、证候:

(主)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痰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每于早晨或食后则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兼)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舌脉)舌苔白腻,脉象濡滑。

3、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4、药膳:

橘红酒:橘红30g,白酒500ml 浸泡7天,每日2次,每次20-30ml

四仁饮:冬瓜仁30g,杏仁、白果各10g,苏子仁15g。水煎去渣,加冰糖适量,每次20-40ml,每日一次。肝火犯肺证

1、证候:

(主)上气咳逆阵作,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量少质黏,或如絮条, (兼)咳时面赤,胸胁胀痛,咳时引痛,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舌脉)舌红或舌边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3、治法:清肺泻肝,顺气降火

4、药膳:

黄芩生地粥:黄芩、鲜生地各30克,粳米50克。煮粥,1日内分顿连续食用。

杏栀猪肺汤:山栀子9克,杏仁10克,桑白皮12 克,猪肺200克。加水煲煮,饮汤食肺。

肺阴亏耗证

1、证候:

(主)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或痰中带血丝,或声音逐渐嘶哑,(兼)口干咽燥, 或午后潮热, 颧红,盗汗,日渐消瘦,神疲,(舌脉)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3、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4、药膳:

蛤蚧饮:蛤蚧粉6克,蜂蜜30克,鲜萝卜适量。煎水冲服。

沙参粥:沙参15-30g,粳米100g。煮粥,熟后加冰糖。日服2-3次。

—咳嗽时作,白天多于夜间,咳而急剧,声重,或咽痒则咳作者,多为外感风寒、风热或风燥引起; —若咳声嘶哑,病势急而病程短者,为外感风寒、风热或风燥,病势缓而病程长者为阴虚或气虚;

—咳声粗浊者多为风热或痰热伤津所致;

—早晨咳嗽,阵发加剧,咳嗽连声重浊,痰出咳减者,多为痰湿或痰热咳嗽;

—午后、黄昏咳嗽加重,或夜间有单声咳嗽,咳声轻微短促者,多属肺燥阴虚;

—夜卧咳嗽较剧,持续不已,少气或伴气喘者,为久咳致喘的虚寒证;

—咳而声低气怯者属虚,洪亮有力者属实;

—饮食肥甘、生冷而咳嗽加重者多属痰湿;

—情志郁怒咳嗽加重者因于气火;劳累、受凉后咳嗽加重者多为痰湿、虚寒。

——咳而少痰的多属燥热、气火、阴虚;

——痰多的常属湿痰、痰热、虚寒;

——痰白而稀薄的属风、属寒;

——痰黄而稠者属热;

____痰白清稀,透明呈泡沫样的属虚、属寒;

——咯吐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

——脓血相兼的,为痰热瘀结成痈之候;

——咳嗽,咯吐粉红色泡沫痰,咳而气喘,呼吸困难者,多属心肺阳虚,气不主血;

____咳痰有热腥味或腥臭气的为痰热,味甜者属痰湿,味咸者属肾虚。

支气管哮喘

病理因素:

?痰的产生,主要在于脏腑阴阳失调,素体偏盛偏虚,对津液的运化失常,肺不能布散津液,脾不能输化水精,肾不能蒸化水液,而致凝聚成痰,若痰伏于肺则成为哮喘发病的潜在―夙根‖。因各种诱因如气候、饮食、情志、劳累等诱发,这些诱因每多错杂相关,其中尤以气候变化为主。

风寒束表

证候:(主)哮鸣喘咳(兼)胸闷胀,气急,痰多稀薄白,初起兼恶寒、发热、头痛、喉痒、鼻痒(舌脉)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紧

治法:宣肺化痰止咳平喘

药膳:

紫苏粥:紫苏15g,大枣10g,粳米100g 先以粳米煮粥,粥煮成后加入紫苏。日2次。

姜枣粥:生姜10g,大枣10g,粳米100g 先将粳米煮沸,再加入生姜、大枣煮成粥。日2~3次。

麻果粥:麻黄6g,白果10g,粳米50g,红糖20g 麻黄水煎2次,取药液,白果、粳米煮粥,粥成后加入药液、红糖。日一剂。

痰热壅肺

证候:(主)喘急(兼)面红,胸闷炽热,口干,痰黄而稠,咯吐不利(舌脉)舌苔黄腻而干,,质红,脉滑数。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药膳:

萝卜猪肺汤:白萝卜500g,苦杏仁15g,猪肺250g,生姜6g,食盐少许炖汤,每日或隔日一次,连服30日胆汁蜂蜜饮:鲜羊胆汁、蜂蜜各120g 混合蒸2小时,装瓶备用。每次15~20g,早晚各一次。

川贝牛肺汤:川贝12g,鲜芦根50g,牛肺500g,生姜9g食盐少许共煎汤。日一次,5~7日一疗程。

肺脾气虚

证候:(主)气短声低,喉中时有轻度哮鸣,痰多质稀,色白

(兼)自汗,怕风,常易感冒,倦怠无力,食少便溏

(舌脉)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肺,补气定喘

代表方:

人参红糖汤:人参6g,橘皮10g,苏子10g,红砂糖50g。前三味水煎,去渣,加入红砂糖熬化。日一剂,晨起代早餐服2月以上。

珠玉二宝粥:山药60g,薏苡仁60g,柿霜24g前二味熬成粥,加入柿霜煮15分钟即成。日一剂。

肺肾两虚证

证候:(主)短气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咯痰质黏起沫

(兼)脑转耳鸣,腰酸腿软,心慌,不耐劳累。

(舌脉)或五心烦热,颧红,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苔淡白,质胖,脉沉细。

治法:补肺益肾。

代表方:

芝麻姜蜜冰糖:黑芝麻250g,生姜250g,蜂蜜200g,冰糖200g。姜汁、冰糖煮溶,黑芝麻炒香、摊凉,拌生姜汁炒干。蜂蜜、冰糖浆拌均匀。早、晚服1匙。

人参核桃饮:人参6克、核桃肉3个。武火煮沸,文火熬煮1小时代茶饮用。

预防

1 注意保暖,防止感冒,避免因寒冷空气的刺激而诱发。

2 根据身体情况,作适当的体育锻炼,以逐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调护

1 饮食宜清淡,忌肥甘油腻,辛辣甘甜,防止生痰生火,避免海膻发物;避免烟尘异味;

2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影响;

3 劳逸适当,防止过度疲劳。

4 平时可常服玉屏风散、肾气丸等药物,以调护正气,提高抗病能力。

失眠

定义

失眠,即失去正常的睡眠;

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

轻者——人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

重者——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

病因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酿生痰热痰热上扰胃失和降

情志失常暴怒伤肝

五志过极脏腑功能失调邪扰心神

喜笑无度

暴受惊恐失眠

劳逸失调劳倦思虑太过伤脾气血生化乏源心神失养

病后体虚心血不足,心失所养

阴阳亏虚,心肾不交心神不宁

诊断依据

轻者人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连续3周以上,重者彻夜难眠。

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心神不宁、多梦等症。

本病证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倦、思虑过度,病后,体虚等病史。

经各系统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有妨碍睡眠的其它器质性病变。

相关检查

临床采用多导睡眠图来判断:

①测定其平均睡眠潜伏期时间延长(长于30分钟);

②测定实际睡眠时间减少(每夜不足6.5小时);

③测定觉醒时间增多(每夜超过30分钟)。

治疗不寐应掌握三个要领:

?①注意调整脏腑气血阴阳的平衡。

?②强调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施以安神镇静。

?③注意精神治疗的作用。消除顾虑及紧张情绪,保持精神舒畅。

活血化瘀法的应用:

?长期顽固性不寐,临床多方治疗效果不佳,伴有心烦,舌质偏暗,有瘀点者,依据古训―顽疾多瘀血‖的观点,可从瘀论治,选用血府逐瘀汤,药用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丹参活血化瘀,柴胡、枳壳理气疏肝,地龙、路路通活络宁神,生地养阴清心,共起活血化瘀,通络宁神之功。

2、辨病位

病位主要在心。且与肝、胆、脾、胃、肾相关。

肝火内扰——急躁易怒而不寐

胃腑宿食痰热内盛——脘闷苔腻而不寐

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心烦心悸,头晕健忘而不寐,

脾虚不运,心神失养——面色少华,肢倦神疲而不寐心烦不寐

心胆气虚——触事易惊

【辨证论治】

1.肝火扰心证

主证: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兼证:急躁易怒,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舌脉: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治法:疏肝泻火,镇心安神

药膳:

芹菜茼蒿汁:香芹500克,鲜茼蒿250克。捣烂取汁,每次饮20毫升,可用温水和服。

枸杞菊花茶:枸杞子、杭菊花各30克。沸水冲泡,加盖,浸泡10分钟代茶饮用。

2.痰热扰心

主证:心烦不寐,兼证:胸闷脘痞,泛恶嗳气,口苦,头重,目眩舌脉: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化痰热,和中安神

药膳:

莴笋汁:莴笋250g去皮切碎捣汁,炖温服,每次1汤匙睡前半小时服。

或:莴笋250g去皮洗净,切成细丝,少许食盐腌制,加少量味精、黄酒拌匀食之。

3.心脾两虚证

主证: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兼证:心悸健忘,神疲食少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脉: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药膳:

龙枣汤:龙眼肉10~30g、大枣10枚水煎煮,临睡前服用

或龙眼肉10~15g、红枣5~7枚、糯米15g 熬粥,加入白糖或蜂蜜少许临睡前2小时服用。

4.心肾不交证

主证:心烦不寐,心悸多梦兼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步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代表方:

莲心小麦粥:小麦30克,莲子心10克、小米50克。煨粥,调味服食。日服2次。

竹叶蛋汤:淡竹叶20g,莲子20g,肉桂粉2g,鸡蛋1只分早晚食

5.心胆气虚证

主证:虚烦不寐兼证:触事易惊,终日惕惕,胆怯心悸气短自汗,倦怠乏力舌脉:舌淡,脉弦细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代表方:

柏仁粥:柏子仁15克,小麦50克,大枣10克,大米100克。煮粥,代食服之。

酸枣仁粥:炒酸枣仁20克,牡蛎30克,龙骨20克,大米100克。先煎酸枣仁、牡蛎、龙骨,过滤取汁备用。大米加水煮粥,待半熟时加入药汁,再煮至粥稠,代晚餐食。

【预防调护】

1、重视精神调摄

2、讲究睡眠卫生

抑郁证

主要症状:

一、心理症状:抑郁心境、无价值感、过度内疚、兴趣减退、快感缺失和社交退缩、自杀观念、焦虑、哭泣发作

二、躯体症状:食欲障碍、体质量改变、失眠、思睡、精神运动性阻滞或激越、肌肉紧张、胃肠功能紊乱和一般性疼痛(如头痛、胸痛、背痛、关节痛和肌肉痛)

【病因病机】

病机:

病位主要在肝,但涉及心、脾;

病机重点在于气机郁滞;

病理性质初起多实,日久转虚或虚实夹杂。

【辨证论治】

治疗原则:理气开郁,调畅气机,怡情易性。

[辨证论治]

1.肝气郁结

主症:忧郁不欢,有轻生欲念;

兼症:失眠或早醒,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

舌脉:苔薄腻,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药膳:

双花茶:绿梅花3g,玫瑰花3g。沸水冲泡,3-5次。

佛手茶:佛手10g 沸水冲泡,3-5次。

2.肝郁脾虚

主症:多愁善虑,悲观厌世;

兼症:情绪不稳,唉声叹气,失眠多梦,两胁胀满,腹胀痛泻,神倦纳呆

舌脉: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疏肝解郁,健脾和营

药膳:

橘皮扁豆粥:鲜橘皮30g,白扁豆50g,粳米100g熬粥上下午分服。

橄榄萝卜饮:橄榄100g,萝卜500煎汤,任意服用。

梅花粥:白梅花5g,粳米100g先煮粳米,待粥煮成时加入白梅花。每天2次,空腹温热食。

3.肝血郁滞

主症:情绪抑郁,有自杀念头或行为,心情烦躁;

兼症:思维联想缓慢,运动迟缓,面色晦暗,胁肋胀痛,妇女闭经,

舌脉:舌质紫黯有瘀点,苔白,脉沉弦。

治法:疏肝行气,活血化瘀

药膳:

桃仁粥:桃仁20g,粳米100g

熬粥,上下午分服

当归尾赤芍散:当归尾100g,赤芍100g 晒干研粉每日2次,每次10g

4.心脾两虚

主症:失眠,健忘,心悸易惊,善悲易哭;

兼症:多思善虑,精神恍惚,喜悲欲哭,心下痞

满,纳呆腹胀,便溏,倦怠无力,面色萎

黄,妇女月经量少、色淡

舌脉: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健脾,补心安神

药膳:

酸枣仁:酸枣仁30粒剥除核壳,捣碎后,每晚临睡前吞服

柏子仁煮花生:柏子仁15g,花生50g 二者共煮,上下午分服

甘麦红枣饮:浮小麦30g,红枣10枚,炙甘草3g,蜂蜜30g 煎水调蜂蜜,上下午分服

5.肝肾阴虚

主症:急躁易怒,喜怒无常

兼症:头痛,胸胁胀痛,腰膝酸软,

视物昏花,失眠多梦,盗汗,头晕耳呜

舌脉: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治法:为滋补肝肾,疏肝理气

方药:

麦冬莲心茶:麦冬20g,莲子心2g,沸水冲泡,日饮3-5次。

玉竹茯苓饼:玉竹20g,茯神30g,粳米100g,白糖30g,共研粉,调糊,烙成薄饼,随意服用

[预防调护]

1.正确对待各种事物,避免忧思郁虑,防止情志内伤;

2. 作好精神治疗的工作,使病人能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

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指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劳,常伴有情绪烦恼和一些心理生理症状的一种神经症。

青壮年期发病较多,脑力工作者较常见。占门诊就诊神经症患者的半数以上。

?[临床表现]

衰弱症状(包括脑力与体力均易疲劳)、情绪症状、兴奋症状、紧张性头痛或肢体肌肉酸痛时轻时重、睡眠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诊断依据]

一、主诉多而体征少,症状表现以易兴奋、易疲劳为主。

二、起病与精神因素或某些躯体因素有关。

三、病程迁延,症状波动;病程不足3个月时可先诊断为神经衰弱状态。

四、自知力良好,要求治疗

原则上以精神治疗为主,辅以必要的药物治疗,加强身体锻炼、调整生活规律也有重要意义。?中医根据临床表现一般分为肝气郁结、肝肾阴虚、心脾亏虚、阴虚火旺、肾阳不足等证型。

(一)肝气郁结证

[病因] 情志不遂。

[临床表现] 精神抑郁,夜卧不安,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女子月经不调,舌淡红苔薄,脉弦。

[食疗原则] 舒肝理气,解郁除烦。

?【佛香梨】佛手5g,制香附5g,梨2个。

?佛手、香附研末,梨去皮,切开剜空,各放入一半药末,合住放碗内,上锅蒸10分钟。作点心食用。?【茉莉花糖水】

茉莉花3~5克,白砂糖适量。

茉莉花、白砂糖加清水750毫升,煎至500毫升,去渣饮用。或茉莉花以沸水冲泡加适量白糖频频饮用。每日1次,代茶饮。

?(二)心肾不交证

[病因] 忧愁思虑;久病失养。

[临床表现] 精神恍惚,心神不宁,胸闷心悸,多疑易惊,虚烦不眠,噩梦纷纭,神疲健忘,潮热盗汗,腰酸膝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食疗原则] 滋阴补肾,养心安神。

【百合莲心羹】:

百合100克,莲心3克,冰糖20克。百合煨至酥烂,加莲子心、冰糖,小火煮10分钟. 早、晚2次分服。

【地黄枣仁粥】:

生地黄30g,酸枣仁30g,粳米100g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以药液煮粳米。每日1~2次,连服5~7天。

【百合莲心羹】:

百合100克,莲心3克,冰糖20克。百合煨至酥烂,加莲子心、冰糖,小火煮10分钟. 早、晚2次分服。

【地黄枣仁粥】:

生地黄30g,酸枣仁30g,粳米100g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以药液煮粳米。每日1~2次,连服5~7天。

?(三)心脾两虚证

[病因] 久病失调;思虑过度;饮食不节;慢性失血。

[临床表现] 多思善疑,头晕神疲,心悸胆怯,失眠健忘,腹胀纳呆,面色不华,倦怠乏力,女子月经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食疗原则] 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糖渍龙眼】鲜龙眼500克;白糖50克。

鲜龙眼去皮和核加白糖,反复上笼蒸晾3次,至色泽变黑,再拌白糖少许,贮瓶备用。每日2次,每次食龙眼肉4~5粒。

【姜枣龙眼蜜膏】

龙眼肉250g,大枣250g,蜂蜜250g,鲜姜汁2匙。龙眼肉、大枣洗净,煮至熟烂。加入姜汁、蜂蜜,文火煮沸。

每日2次,每次取1汤匙,开水化开,饭前食用

【莲子芡实荷叶粥】

莲子、芡实各30克,鲜荷叶半张,糯米60克。武火煮沸后,文火至粥成,去荷叶即可。随量服食。

?(四)心虚胆怯

?[病因]心神失养,再受惊吓

?[临床表现] 多疑善惊,坐卧不安,过分注意身体的各种变化,遇事易惊,梦中惊悸,紧张则自汗出,舌淡苔白,或滑腻脉象弦细。

[食疗原则]养心安神,益气镇惊

【酸枣仁汤】酸枣仁75g,乳香90g,牛黄0.5g,糯米50g,朱砂15g,蜂蜜60ml

前五味共研为极细末和匀。以酒5ml和蜜慢火煎如稀饼

不计时,每次15g,以温酒送下

?神经衰弱的禁忌食物

?烟草、胡椒、浓茶、烈性白酒、肉桂、辣椒、槟榔、萝卜籽

便秘

[概述]

一、定义

1、定义: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

2、包括:排便周期延长,秘结不通;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饮食不节

2.情志失调

3.年老体虚

4.感受外邪

(二)病机

饮酒过多

过食辛辣肥甘厚味,导致肠胃积热大便干结;

恣食生冷阴寒凝滞,胃肠传导失司造成便秘。

忧愁思虑过度

久坐少动气机郁滞,不能宣达通降失常,传导失职,

糟粕内停,不得下行大便秘结。

素体虚弱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气血两亏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

血虚则津枯肠道失润

病后、产后及年老体虚之人阴亏则肠道失荣大便干结,便下困难

阳虚则肠道失于温煦,阴寒内结,便下无力

外感寒邪阴寒内盛,凝滞胃肠失于传导糟粕不行冷秘。

热病之后肠胃燥热,耗伤津液大肠失润大便干燥,排便困难。

(三)病因病机小结

1、病位及涉及脏腑:在大肠,同时与肺、脾、胃、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

2、病性:可概括为寒、热、虚、实四个方面。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主症:1、排便间隔时间超过自己的习惯1天以上,或两次排便时间间隔3天以上。

2、大便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

兼症:常伴腹胀、腹痛、口臭、纳差及神疲乏力、头眩心悸等症。

病史及诱发因素: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劳倦过度等病史或诱发因素。

发病特点:起病较缓,多表现为慢性病变过程。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便秘的辨证当分清虚实,实者包括热秘、气秘和冷秘,虚者当辨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的不同。

二、治疗原则:以通下为主

实秘----祛邪(泻热,温散,通导)虚秘----扶正(益气温阳,滋阴养血)

三、证治分类

1.热秘

主症: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

兼症:面红心烦,或有身热,小便短赤

舌脉: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多食鲜菠菜、苹果、香蕉、冰糖、麻油。

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药膳方:

番泻叶鸡蛋汤:番泻叶5~10g,鸡蛋1个,菠菜少许煎汤,每日2~3次。

决明炖茄子:决明子10g,茄子2个佐餐。

鲜笋拌芹菜:鲜竹笋、芹菜各100g. 佐餐。

海蜇荸荠汤:海蜇100g,荸荠150g,香菜煎汤

香蕉粥:香蕉200g,粳米50g 粳米煮为稀粥,起锅前10分钟将香蕉薄片入锅

2.气秘

主症: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肠鸣矢气

兼症:腹中胀痛,嗳气频作,纳食减少,胸胁痞满

舌脉:舌苔薄腻,脉弦。

治法:顺气导滞。

药膳:

香槟粥:木香、槟榔各5g,粳米100g,冰糖适量水煎木香、槟榔,去渣留汁,入粳米煮粥。分3次食用。

油焖枳实萝卜:枳实10g,白萝卜,油煎炒。

爆炒地瓜叶:地瓜叶500克,花生油30克煎炒。

红薯、盐水、冰糖、黄豆皮、香蕉。

3.冷秘

主症: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

兼症:胁下偏痛,手足不温,呃逆呕吐

舌脉:舌苔白腻,脉弦紧。

治法: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代表方

猪肺煲:猪肺250克,陈皮10克,杏仁25克,当归25克,肉桂6克,生姜6片。炖至猪肺烂熟

胡桃仁、葱白、阿胶、杏仁、当归。

(二)虚秘

1.气虚秘

主症: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用力努挣

兼症:汗出短气,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

舌脉: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益气润肠。

代表方:

人参芝麻饮:人参5~10g,黑芝麻15g,白糖适量煮沸食用。

土豆苁蓉蜜膏:土豆1000g,肉苁蓉20g,蜂蜜适量。

桂花核桃冻:石花(洋菜15克),核桃仁250克,糖桂花少许,菠萝蜜适量,奶油100克。

黄芪蜂蜜饮:黄芪30g,陈皮10g,蜂蜜30g。黄芪、陈皮加水煮20分钟取汁300毫升兑入蜂蜜搅匀即可服。

2.血虚秘

主症:大便干结,面色无华

兼症: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健忘,口唇色淡

舌脉:舌淡苔白,脉细

治法:养血润燥。

代表方:

大枣五仁泥:松子仁、麻子仁、柏子仁、黑芝麻、杏仁各100克、大枣500克大枣煮熟,去皮仁,制成枣泥五仁捣为细碎与枣泥混匀

黑芝麻、杏仁、粳米、白糖、白木耳、冰糖、大枣、鲜桑椹。

3.阴虚秘

主症: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形体消瘦,潮热盗汗

兼症:头晕耳鸣,两颧红赤,心烦少眠,腰膝酸软

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通便。

代表方:

香蕉蘸黑芝麻:香蕉500克,黑芝麻25克。香蕉蘸炒半生的黑芝麻嚼吃。每日分3次食完。

松核蜜汤:松子仁50克,核桃仁50克,蜂蜜500克。松子仁、核桃仁去衣,烘干研为细末,与蜂蜜和匀即成。早晚各服2匙。

4.阳虚秘

主症: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四肢不温,腹中冷痛

兼症:小便清长,面色咣白,或腰膝酸冷

舌脉: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阳通便。

代表方:

锁蓉羊肉面:锁阳5g,肉苁蓉5g,羊肉50g,面粉200g 锁阳、肉苁蓉水煎去渣留汁,以药汁合面做面条,用羊肉汤煮面作主食或点心食用。

锁阳红糖饮:锁阳15克,红糖适量。水煎锁阳,去渣留汁,加红糖适量每日1剂,分两次服完。

苁蓉羊肾:肉苁蓉30克,羊肾1对。肉苁蓉水煎,去渣留汁。再入羊肾同煮至水沸每日1次,分早晚2次

服完。

具有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

番薯 、芝麻 、阿胶 、香蕉 、苹果 、桑椹 、甘蔗、松子仁 、柏子仁 、胡桃 、韭菜 、萝卜 、苋菜 、菠菜 、马铃薯 、芋头 、慈菇 、海蜇 、蜂蜜 、当归 、肉苁蓉 、决明子

呃 逆

?一、定义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病 因 病 机

?一、病因

? 1.饮食不当 2.情志不遂 3.体虚病后

诊查要点

诊 断 依 据

主证 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主症,其呃声或高或低,或疏或密,间歇时间不定。

兼证 常伴有胸膈痞闷,脘中不适,情绪不安等症状。

诱因 多有受凉、饮食、情志等诱发因素,起病多较急。

虚:呃逆时断时续,气怯声低乏力。

实:呃逆声高,气涌有力,连续发作。

寒:呃声沉缓有力,得寒则甚,得热则减。

热:呃声洪亮,冲逆而出。

辨证要点:虚、实、寒、热

二、治疗原则

1、 呃逆一证,总由胃气上逆动膈而成,所以理气和胃、降逆止呃为基本治法

2、止呃要分清寒热虚实,分别施以祛寒、清热、补虚、泻实之法。

3、应在辨证的基础上和胃降逆止呃。

4、对于重危病证中出现的呃逆,治当大补元气,

急救胃气。 饮食因素情志因素久病体虚生冷寒凉 辛热

燥情志抑郁 恼怒

燥热内盛胃阳被遏气逆痰阻

肝气犯或吐下

太过 久病及肾胃气上

逆肾失摄纳

冲气上动膈 气逆上冲于喉间

中医药膳学A

《中医药膳学》试题 A 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40 分)1.药膳的组成是 A药物为主,食物为辅 B 药食的比例相当 C食物为主,药物为辅 D 食物为主,调味品为辅2. 我国最早的首设“食治”专篇的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 难经 C 千金要方 D 饮膳正要 3. 苦味的作用是 A发散,行气,行血 B 补益,和中,缓急止痛 C清热,燥湿,泄降 D 软坚,泻下 4.酸味的作用是 A软坚,泻下 B 发散,行气,行血 C补益,和中 D 收敛,固涩,生津 5. 具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的味是 A甘味 B 酸味 C 辛味D 苦味 6.淡味多用于 A外感表证 B 阴阳俱虚C水肿尿少 D 气血虚证7.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寒凉药食的作用 A清热 B 泻火 C 凉血D 回阳 8.平性是指 A无毒之品 B 作用范围广泛的药食 C毒性不显著的药食 D 寒热之性均不明显的药食9.下列哪种食物归脾胃经 A粳米 B 杏 C 芝麻D 枸杞子 10.升降浮沉的特点是A升浮药食上行向外,沉降药食上行向内 B升浮药食下行向内,沉降药食上行向外 C升浮药食上行向内,沉降药食下行向外 D升浮药食上行向外,沉降药食下行向内 11.可以降低或消除副作用的配伍关系是 A相须相使 B 相杀相畏 C 相恶相反D 相杀相反 12.可以降低或消除副作用的配伍关系是 A相须,相使 B 相杀,相畏 C 相恶,相反D 相杀,相反13.人参与莱菔子同时服用,属于哪种配伍 A相须 B 相使C 相杀D 相恶 14. 下列哪种食物属于辛辣 A黄豆 B 葡萄C 红糖D 辣椒 15. 下列哪种病症适宜稍喝冷饮 A气郁血瘀 B 肠胃实热 C 气血虚弱D 脾胃虚寒 16.下列哪种病症不宜食用海鱼 A虚劳 B 哮喘C 胸痹D 心悸 17.粳米的功效是 A健脾益气 B 养心安神 C 下气消积D 健脾渗湿 18.小麦适用于 A心烦失眠 B 脾虚湿阻 C 气滞血瘀D 肾虚腰痠 19.下列哪项不是香菇的功效是 A养血活血 B 理气化痰 C 健脾开胃D 解毒抗癌 20.苹果的功效是 A益胃生津 B 清热化痰 C 清热化湿D 健脾止泻

中医食疗学1

中医食疗学 第一章绪论 1、中医食疗学: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食物的性能、配伍、制作和服法,以及食 物与健康的关系,并利用食物来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 2、“食疗“,又称”食养“、食治”。 第二章中医食疗学的发展史 1、中医食疗学的显著特点:(1)历史悠久,文献丰富; (2)独特的食养卫生学说; (3)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4)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 (5)防治并重,以防为主。 2、我国食疗已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3、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著的《饮膳正要》,是我国第一部有名的营养学专著。 第三章中医食疗学的理论基础 1、阴阳学说:机体阴阳双方的协调统一-----维系着------人体正常生理活动。 基本病机:“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阴虚则热”,“阳虚则寒”,饮食治疗利用食物的寒凉或温热之性来补偏救弊,泄气有余,不其不足,目的在于调整阴阳,恢复机体阴阳的动态平衡。 2、精气学说:精微物质化生为气,气则滋养脏腑,维持脏腑的各种功能。 中医认为,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 3、脏器互补理论:协调脏腑,脏器互补。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腑之间、脏腑与躯体之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脏腑病变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到躯体表面某一部位,局部病变可以体现着某一脏腑病变。 一个脏腑发生病变会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 动物脏器是“血肉有情之品”,能产生“同气相求”的效果,在防治疾病、调补虚损、强壮体质等方面有着药物不及的作用。 4、辨证施食观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就是辨证论治观的体现。 传统的食疗原则:“证同食亦同”,“证异食亦异”----------------传统食疗原则 5、四气五味学说 四气:又称四性,即指寒、热、温、凉。 五味:即指辛、甘(淡)、酸(涩)、苦、咸。 辛味:“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行气、行血、化湿、开胃的作用,多用于表征。 酸味:“能收能涩”,具有敛汗、止泻、涩精的作用。 6、食物禁忌原则:(1)病中禁忌; (2)配食禁忌; (3)药食禁忌(相反); (4)胎产禁忌; (5)时令禁忌; (6)质变腐烂禁忌; (7)偏食禁忌。(有必要的解释一下)各种性质食物禁忌: 生冷:脾胃虚寒腹泻患者所禁; 粘滑:脾虚纳呆或外感初起患者所禁;

中医药膳学

上篇总论第一章药膳学的概念及发展简史第二章药膳的特点分类和应用原则第三章药膳学的基本理论第四章药膳制作的基本技能第一章药膳学的概念及发展简史第一节药膳的概念及内容一药膳的概念药膳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调加工制成的食品进而言之药膳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人体健康状况和药食同源之理将适当的有药用功效的食品和适当的中药相配伍运用各种烹调技术制成具有一定色香味形和特定功效的食品它是既有食品作用又具有药品作用的美味佳肴它比普通食品更有营养保健和治疗作用它是中国传统的医药知识与食品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之目的的营养保健及治疗食品二药膳的意义和作用药膳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经数千年不断探索积累而成的独具特色的一门实用学科是中华民族的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药膳的作用一是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二是治疗疾病康复保健三是延年益寿美容抗衰第二节中国药膳发展简史一先秦两汉时期药膳发展情况在我国自文字出现以后甲骨文与金文中就已经有了药字与膳字药膳之词最早见于《后汉书·列女传》《周礼·天官》记载周朝宫廷医生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科食医专司饮食营养卫生《内经》中记载了半夏粳米汤等6个药膳方《黄帝内经》特别强调了药治与食治相结合的重要毒药攻邪五谷为养

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益精气《神农本草经》中收载药物365 种其中药用食物就达50种左右包括有米谷菜蔬虫鱼禽肉等食药物《金匮要略》有禽兽虫鱼禁忌并治和果实菜谷禁忌并治两篇专门论述了食禁内容并有当归生姜羊肉汤的药膳记载二魏晋隋唐时期药膳发展情况晋代葛洪《肘后救卒方》用海藻酒治疗瘿病用羊肝治雀夜盲用猪胰治疗消渴病等孟诜《食疗本草》中共收载食物药261种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孙思邈《千金方》夫为医者当须先洞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痊然后命药并设食治专篇王焘《外台秘要》在膳食食疗保健方面有十分宝贵的记述除在食物禁忌方面外还有药膳食疗保健方如气嗽用杏仁煎下痢用生姜汁加白蜜方干姜加杂面为烧饼熟食方等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太平圣惠方》总结了药膳的作用并列举了多种食疗药膳保健食品如软食之粥羹硬食之索饼饮料之酒浆茶乳等《圣济总录》包含有食治方285个食膳类型又增加了散饮汁煎饼面等三宋金元时期药膳发展情况宋金著名医家李杲《脾胃论》十分强调营养饮食药膳保健的重要张子和主张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补者以谷肉菜养品体者也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收载常用食物203种并逐一介绍食物的性味有毒无毒及效用至为实用在膳食方面很讲究配膳详尽记载了各种烧饼馒头包子及其他食物的制作方法四明清时期药膳发展情况明代著名医家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收载了大量食物包括乳腐酥鱼鲊等并

中医药膳学课程标准成

《中医药膳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一)课程的性质 该课程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药膳的起源、发展、理论、应用及开发的一门学科,在中医养生康复专业为主干课程,在康复治疗专业属于能力拓展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中医药膳的基本理论,常用药材、食材的性能应用,以及常用药膳配方的制作与应用。

(二)与前后课程之间的联系、要求 中医药膳学是集合中医药理论、食品营养学、烹饪学等相关理论,逐渐形成的一门相对独立的分支科学,是中医药学在饮食过程的实践应用,也是养生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知识体系。 二、课程的设计理念与思路 (一)课程设计理念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紧扣普专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为后续临床工作服务”为指导思想,合理选取教学内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实践教学,强化实践能力。通过教、学、做,实现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并将素质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针对康复治疗专业,培养的对象是面向基层的高级康复治疗人员,掌握各种康复治疗技术和综合调理能力,药膳是一门不可或缺的知识。药膳不仅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而且可以作为日常养生方法,适宜所有人群,有非常广泛的实用空间。所以本课程要求以应用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本位,为了更好的工作、生活而学习,学习的内容是为了提高工作、生活水平。学习地点不局限于学校,还要包括家庭、社会,由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教师起启发、引导、督促、检验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其中,达到教、学、做、品—体化。本课程总课时数为36,其中理论30学时、实训6学时。考核方式有理论考试(占50%)、实践技能(占30%)、单元检查(占20%)三方面。

药膳饮食在北方的发展分析

药膳饮食在北方的发展分析 药膳是药材与食材通过科学搭配形成的有益于养生的美食,色香味与药效的合理配搭,让药膳具有了广阔的市场。使用药膳,既可以强身健体,亦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是药膳得到广泛认可的原因所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的药膳市场的发展受到其本身的社会认知度低、制作费时、利润较薄等限制因素的影响,其进一步的发展收到了很大的局限。今后的发展中,如何调整药膳的推广,如何提升大众对药膳的认知,是今后药膳发展的重点。笔者结合北方地区药膳的发展进行探究,通过揭示其发展现状,指出今后药膳的营销拓宽策略,希望对相关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作为饮食、营养、保健和长寿相结合的药膳,它是中国药膳文化的结晶,并积淀了几千年。经过二千年的传统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药膳疗法经历了几千年。近年来,对药膳的研究逐渐增多,有一批相关的研究作品不断涌现。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原因,笔者展开了对这一课题的探究。 以上文章很有见地,从不同角度、以新的视野对药膳的运用做了分析,代表了最近以来学界的最新研究情况,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以上研究背景下,笔者紧抓这一研究本体,就其实质进行探究,部分做到了独辟蹊径,希望在这一新的视角上有新的发现。 (二)研究目的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是运用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对药膳饮食在北方地区的创新发展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并提出合理的意见建议供大家参考。笔者在全面梳理相关材料的基础上选取其中的代表性作品作为分析探究的切入点,从而更鲜明准确的揭示这个研究课题的本质,更明晰的揭示今后研究的方向。 从写作意义层面上讲,笔者的写作着眼于药膳饮食在北方地区地发展进行研究,着力于理论探究,希望更客观直观的呈现这个论题最前沿的内容,这也是本文写作的最为直接地现实意义。总之,希望通过本文的写作,能为本主题的研究提供宝贵的参考,使整个研究更进步更客观。

【人体结构经络穴位】中医十二经络养生法

【人体结构、经络穴位】中医十二经络养生法 中医十二经络养生法 1、小指尖端——心脏健康 所属经络:手少阴心经。 具体方法:经常摩擦、按压小指尖端,有利于心脏健康。 2、拇指尖端——呼吸系统健康 所属经络:手太阴肺经。 具体方法:经常摩擦、按压拇指尖端,具有宣肺、利肺的功效,有助于维持呼吸系统健康。咳嗽时用力重掐拇指尖端,可有效缓解其症状。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按摩拇指尖端,具有增加面部色泽的作用。 3、手掌中央——宁心安神 所属经络:手厥阴心包经。 具体方法:经常用食指指关节挤压手掌中心,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使面部红润,减少皱纹,并能宁心安神。 4、肩窝——增强免疫力 所属经络:手少阳三焦经。 具体方法:用力按压肩窝处,不仅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还能刺激大脑皮层,放松神经,改善头痛、耳鸣、目痛、咽喉痛等身体不适。

中医12经络养生法 5、屈肘外侧凹陷处——小肠保健 所属经络:手太阳小肠经。 具体方法:按摩手肘外侧凹陷处,能进行小肠保健,促进营养吸收。 6、鼻翼两侧——大肠健康 所属经络:手阳明大肠经。 具体方法:用食指指腹轻轻按压鼻翼两侧,对大肠健康有益,便秘或腹泻时可按压此处。 7、脚底中心——改善过敏体质 所属经络:足少阴肾经。 具体方法:睡前按摩脚底中心,能提高睡眠质量;清晨按摩脚底中心,能带来一天的旺盛精力;经常按摩脚底中心,可改善过敏体质,同时对色斑、面色晦暗、面部浮肿等也有较好疗效。 8、腿伸直时膝盖内侧凹陷处——调理脾脏功能 所属经络:足太阴脾经。 具体方法:可用拇指按压或热水袋热敷。按压时尽量用力,以有酸胀感为宜,具有调理脾脏功能的作用。 9、大腿根部——促进肝脏排毒 所属经络:足厥阴肝经。

(完整版)《药膳学》教学大纲

《药膳学》教学大纲 前言 中医药膳学是具有保健、防病、治病等作用的特殊膳食,是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药膳起源、发展、理论、应用及开发研究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食品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课堂讲授,要求学生掌握中医药膳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熟悉及了解常用于药膳的食物及药物、一些药膳方的配方、制法、功效主治、方解等。 本课程是食品专业的限选课。总学时为32,讲课32学时,2.0学分。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讲授,并适当运用多媒体等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 第一章药膳学的概念及发展简史 【目的要求】 1、掌握药膳学的概念及内容。 2、熟悉药膳学的现代研究与应用。 3、了解药膳学的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 1、药膳学的概念及内容。 2、药膳学的发展简史。 3、药膳学的现代研究与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二章药膳的特点、分类和应用 【目的要求】 1、掌握药膳的特点及应用原则。 2、了解药膳的分类。 【教学内容】 1、药膳的特点。 2、药膳的分类。 3、药膳的应用原则。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三章药膳学的基本理论 【目的要求】 1、熟悉药膳学的基础理论。 2、了解药膳学的药性理论、配伍理论、治法理论。 【教学内容】 1、药膳学的基础理论。 2、药膳学的药性理论。

3、药膳学的配伍理论。 4、药膳学的治法理论。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四章药膳制作的基本技能 【目的要求】 1、掌握药膳制作的工艺。 2、熟悉药膳原料的炮制。 【教学内容】 1、药膳原料的炮制。 2、药膳制作工艺。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五章食物类原料 【目的要求】 1、熟悉7种粮食类食物、5种蔬菜类食物、3种食用菌类食物、7种果品类食物、6种肉禽乳蛋类食物、3种水产品食物及3种调味品的功效、主治、常用药膳选方及使用注意。 2、了解其余的食物类原料的功效、主治、常用药膳选方及使用注意。。 【教学内容】 1、粮食类:粳米、糯米、小麦、黄大豆、绿豆、赤小豆、豆腐。 2、蔬菜类:冬瓜、苦瓜、胡萝卜、旱芹、菠菜。 3、野菜类:马齿苋、蕨。 4、食用菌类:蘑菇、香菇、木耳。 5、果品类:梨、桃、柿子、苹果、菠萝、罗汉果、黑芝麻。 6、禽肉类:鸡肉、鸡肝。 7、畜肉类:牛肉、猪心。 8、奶蛋类:牛奶、鸡蛋。 9、水产类:蟹、海参、鳝鱼。 10、调味品及其他佐料:大蒜、生姜、蜂蜜。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六章药物类原料 【目的要求】 1、熟悉4种根和根茎类药物、4种果实和种子类药物、2种茎叶类药物、2种全草类药物、3种花类药物、2种菌类药物及4种动物类药物的常用药膳选方。 2、了解其余的药物类原料的常用药膳选方。 【教学内容】 1、根和根茎类:人参、当归、黄芪、何首乌。 2、果实和种子类:五味子、枸杞子、杏仁、木瓜。 3、茎叶类:鸡血藤、肉苁蓉。 4、全草类:藿香、茵陈蒿。 5、花类:丁香、红花、金银花。 6、树皮和根皮类:杜仲。 7、菌类:灵芝、冬虫夏草。 8、动物类:阿胶、鳖甲、鹿茸、海狗肾。 【教学方法】

中医药膳学 试题A

《中医药膳学》试题 A 卷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考生所有答案必须写到答题卡上,试卷上答案无效) 1 分,共4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药膳的组成是 A药物为主,食物为辅 B 药食的比例相当 C食物为主,药物为辅 D 食物为主,调味品为辅2. 我国最早的首设“食治”专篇的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 难经 C 千金要方 D 饮膳正要 3. 苦味的作用是 A发散,行气,行血 B 补益,和中,缓急止痛 C清热,燥湿,泄降 D 软坚,泻下 4. 酸味的作用是 A软坚,泻下 B 发散,行气,行血 C补益,和中 D 收敛,固涩,生津 5. 具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的味是 A甘味 B 酸味 C 辛味 D 苦味 6. 淡味多用于 A外感表证 B 阴阳俱虚C水肿尿少 D 气血虚证 7.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寒凉药食的作用 A清热 B 泻火 C 凉血 D 回阳 8. 平性是指 A无毒之品 B 作用范围广泛的药食 C毒性不显著的药食 D 寒热之性均不明显的药食 9. 下列哪种食物归脾胃经 A粳米 B 杏 C 芝麻 D 枸杞子 10. 升降浮沉的特点是 A升浮药食上行向外,沉降药食上行向内 B升浮药食下行向内,沉降药食上行向外 C升浮药食上行向内,沉降药食下行向外 D升浮药食上行向外,沉降药食下行向内 11. 可以降低或消除副作用的配伍关系是 A相须相使 B 相杀相畏 C 相恶相反 D 相杀相反 12. 可以降低或消除副作用的配伍关系是 A相须,相使 B 相杀,相畏 C 相恶,相反 D 相杀,相反

13. 人参与莱菔子同时服用,属于哪种配伍 A相须 B 相使 C 相杀 D 相恶14. 下列哪种食物属于辛辣 A黄豆 B 葡萄 C 红糖 D 辣椒15. 下列哪种病症适宜稍喝冷饮 A气郁血瘀 B 肠胃实热 C 气血虚弱 D 脾胃虚寒16. 下列哪种病症不宜食用海鱼 A虚劳 B 哮喘 C 胸痹 D 心悸 17. 粳米的功效是 A健脾益气 B 养心安神 C 下气消积 D 健脾渗湿 18. 小麦适用于 A心烦失眠 B 脾虚湿阻 C 气滞血瘀 D 肾虚腰痠 19. 下列哪项不是香菇的功效是 A养血活血 B 理气化痰 C 健脾开胃 D 解毒抗癌 20. 苹果的功效是 A益胃生津 B 清热化痰 C 清热化湿 D 健脾止泻 21. 有消食积、散瘀血功效的是 A龙眼 B 山楂 C 香蕉 D 柚子 22. 有滋阴润燥,养血安胎功效的是 A鸡肉 B 鸭肉 C 鸡蛋 D 鹅蛋 23. 下列哪种食物不适于脾虚证 A马铃薯 B 山药 C 粟米 D 荞麦 24. 下列哪种食物具有下乳汁的功效 A绿豆 B 赤豆 C 黄豆 D 刀豆 25. 具有清热利尿除烦功效的是 A白菜 B 胡萝卜 C 菠菜 D 香菜 26. 具有养血润燥功效的是 A卷心菜 B 菠菜 C 芹菜 D 莴笋 27. 功能为舒筋活络的药物是 A桑寄生 B 木瓜 C 五加皮 D 红花 28. 适用于单纯性甲状腺肿大的是 A海带 B 木耳 C 白木耳 D 蘑菇 29. 适用于血瘀证的是 A苹果 B 梨 C 桃 D 杏 30. 具有开胃理气功效的是 A橘子 B 梨 C 桃 D 杏 31. 二冬膏的功效是 A润肠通便 B 补肾滋阴 C 润肺止咳 D 滋阴润肺

最新中医药膳学考试大纲

《中医药膳学》 (供中药,制药专业用) 考 试 大 纲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

《中医药膳学》考试大纲 (供中药,制药专业用) 一,教材 《中医药膳学》(第一版),陈静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二,考试方法和时间 《中医药膳学》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三,考试题型和试卷结构 题型:名词解释,单选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 试卷结构:名词解释15%,单选题30%,填空题10%,判断题10%,简答题15%,论述题20%。 成绩结构:卷面100分,占总分80%,平时成绩20分,占总分20%。 四,内容及要求 绪论 【掌握】 中医药膳的概念 【熟悉】 1.中医药膳学的概念 2.中医药膳学的基本内容 【了解】 中医药膳学发展简史 第一章中医药膳的特点,分类与应用原则 【掌握】 1. 中医药膳的特点 2. 中医药膳的分类 3. 中医药膳的应用原则 第二章中医药膳学的基本理论 【掌握】 1. 中医药膳学的基本理论 2. 中医药膳学的药性理论

3. 中医药膳的配伍理论 【了解】 中医药膳的治法理论 第三章中医药膳制作的基本技能 【掌握】 1. 中医药膳的制作要求 2. 中医药膳的制作方法 【熟悉】 中医药膳的制作特点 【了解】 中医药膳学发展简史 第四章食物类原料 【掌握】 1. 粳米,薏苡仁,黄豆,绿豆,赤小豆食物的功效和应用 2. 冬瓜,黄瓜,番茄食物的功效和应用 3.马铃薯,山药,萝卜,胡萝卜,百合食物功效和应用 4.白菜,芹菜,葱白,韭菜食物的功效和应用 5.山楂,梨,苹果,香蕉,葡萄,西瓜,大枣食物的功效和应用 6.白果,花生,核桃仁,芝麻等食物的功效和应用 7.鸡肉,鸭肉,猪肉,牛肉等食物功效和应用 8. 牛奶,鸡蛋等食物的功效和应用 9. 虾,鳖,鳜鱼,鲫鱼,鲤鱼,海带,紫菜等食物的功效和应用 【熟悉】 1. 豆类食物的注意事项 2. 梨,香蕉的注意事项 3. 肉类食物的注意事项 4. 大蒜,生姜,胡椒,花椒,茴香,红糖,白砂糖,蜂蜜,醋,酒等食物功效和应用 5. 水产品食物的注意事项

中药药膳学课程论文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班级:一班姓名:学号: 课程论文题目:枸杞的药膳价值 课程名称:中药药膳学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枸杞的药膳价值 学生:XXX XXX学院 XXX班学号 摘要:药膳发源于我国传统的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药膳是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指导下,严格按药膳配方,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采用我国独特的饮食烹调技术和现代科学方法制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当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生活的幸福,而健康首当其冲。药膳与食疗用自然的方式既给予人健康,又很少负作用,必将赢得人们的青睐。本文旨在介绍枸杞的药膳作用。介绍了枸杞在我国古代的食用和药用情况,指出枸杞不仅具有很高营养价值,而且有促进免疫、抗衰老、抗肿瘤、清除自由基、抗疲劳、抗辐射、保肝、生殖功能保护和改善等作用。 关键词:枸杞,药膳,营养价值,药用价值。 枸杞是茄科枸杞属的多分枝灌木植物,高0.5-1米,栽培时可达2米多。国内外均有分布。枸杞全身是宝,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枸杞嫩叶亦称枸杞头,可食用或作枸杞茶。现代研究,枸杞子有降低血糖、抗脂肪肝作用,并能抗动脉粥样硬化。此外,枸杞还可用园林作绿篱栽植、树桩盆栽以及用作水土保持的灌木等。 一、枸杞的简介 枸杞这个名称始见于中国二千多年前的《诗经》。明代的药物学家李时珍云:“枸杞,二树名。此物棘如枸之刺,茎如杞之条,故兼名之。” 道书言:千载枸杞,其形如犬,故得枸名,未审然否?颂曰:仙人杖有三种:一是枸杞;一是菜类,叶似苦苣;一是枯死竹竿之色黑者也。 在中国枸杞有很多民间叫法,如苟起子、枸杞红实、甜菜子、西枸杞、狗奶子、红青椒、枸蹄子、枸杞果、地骨子、枸茄茄、红耳坠、血枸子、枸地芽子、枸杞豆、血杞子、津枸杞。在宁夏枸杞主产区,宁夏省中宁县,农民们习惯称呼枸杞为“茨”,茨即蒺藜。这是由于野生枸杞与蒺藜相似,常被混采作烧柴,在民间把“茨”当作枸杞的俗名叫惯了。在中宁农村,枸杞园称为茨园,拘杞树称为茨树,枸杞枝称为茨条。于是,盛产枸杞的中宁农村又被称为茨

十二经络养生方法 十二经络养生

十二经络养生方法十二经络养生 十二经络养生方法十二经络养生,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十二经络养生方法十二经络养生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十二经络养生方法 十二经络养生缓解疲劳 按摩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帮助人体减缓疲劳,更是疾病养生的最佳方法。下面大家一起和我来了解一下这些简易且有效的按摩方法吧。 最易操作:小腹和脚底 揉小腹,有助健脾胃。肚脐是精气比较集中的地方,也是中医里的一个重要穴位“神阙”。 周围分别还有中脘、关元、气海等穴,轻轻揉按,对调整人体气血、改善体内脏腑功能都有好处。

捏脚底,促进血液循环。脚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此处穴位较多,有成千上万个末梢神经,与人体各个脏器的健康密切相关,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隔两三天用热水泡泡脚,每次半小时,是非常简便易行的一种保健方法,可以起到温经通络、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十二经络养生 功效最全:双耳和脊椎 搓双耳,全身都受益。中医讲“肾开窍于耳”,做好耳部保健,对强肾效果更好。 按摩耳朵应用力轻柔,通常以揪、揉、拉为主,时间以5分钟为好,不要超过10分钟。 向上揪揪耳朵,可以调节和促进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有益于增强体质;轻揉双耳并摩擦,可疏通经络,对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推脊椎,增强免疫力。脊椎及其两侧,是人体两条最大的经脉之一,督脉的行经之地,且有肝腧、肾腧等重要经络通过,属阳经汇集之处。 平时可由家人帮助,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来回推拿脊柱及两侧,可边捏边向前推进,或拍打前进,每次5分钟即有疏通经脉之效。 最易忽略:腋窝和前胸 按腋窝,宁神宽心胸。中医认为腋窝处有一个重要穴位,名为极泉,针灸或按摩极泉有宽胸宁神的功效。 按摩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揉按。用右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先顺时针、后逆时针按摩腋窝各15次,然后换左手按摩右侧腋窝,每次持续3~5分钟即可。

2020智慧树,知到《中医食疗学》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中医食疗学》章节测 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医食疗学》章节测试答案 见面课:第一次见面课:中医食疗食材的选择与判断 1、问题:在中医食疗学中,食养、食疗、药膳可以完全等同。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2、问题:五谷主要是指稻、黍、稷、麦、菽这五种谷物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3、问题:按照古代的说法五果指枣、李、杏、栗、桃五种果品,现在也包含多种鲜果、干果和坚果。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4、问题:夏季饮食原则主要有少吃热、要吃苦、多喝水、吃清淡。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5、问题:秋季食疗原则的首务为滋阴润燥。其次,饮食当多温少寒,并适时进补。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见面课:第二次见面课:中医食疗处方的设计 1、问题:正常人:淡红舌,薄白苔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2、问题:气郁的人舌苔表现:肝气郁结又化火的舌头伸出来是尖尖的,发红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3、问题:阴虚的人舌苔表现:舌红苔少(当舌头由红变白,提示

由阴虚转为血虚)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见面课:第四次见面课:中医食疗剂型制作之药膳 1、问题:膳食是人体营养的主要来源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2、问题:辨证施膳是辨证论治在药膳中的具体应用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3、问题:气: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见面课:观舌把脉,辩证施膳

1、问题:正常人:淡红舌,薄白苔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2、问题:气郁的人舌苔表现:肝气郁结又化火的舌头伸出来是尖尖的,发红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3、问题:阴虚的人舌苔表现:舌红苔少(当舌头由红变白,提示由阴虚转为血虚)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见面课:食忌--饮食禁忌背后的真伪反思 1、问题: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的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脾胃寒症,胃寒呕吐,肺寒咳嗽,解鱼蟹毒 选项:

中医药膳食疗期末考试大题

中医药膳所感——愿我的家人永葆健康 一、前言 先来说说药膳,药膳发源于我国传统的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药膳是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指导下,严格按药膳配方,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伍,采用我国独特的饮食烹调技术和现代科学方法制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简言之,药膳即药材与食材相配伍而做成的美食。它是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而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中医的了解深入,中医药膳食疗法也渐渐受到人们的推崇,因为它属于自然疗法,与西医的药物疗法不同,是一种既能治病,又不损伤机体,安全可靠的方法。相比之下,西医所使用的药物,虽然能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但由于采用化学合成等各种现代工艺,不少药物会对人体产生某些不良影响,有的还有毒副作用,不利于身体康复甚至损害身体。 三、亲身经历 接着,说到药膳的亲身体会还要追溯到我的孩提时代,小时候的我经常容易上火,也经常感冒,咳嗽,发烧。而那时家里的保姆姐姐经常给我煲红萝卜马蹄竹蔗水给我喝,给我下火,因为马蹄的爽口以及竹蔗水的甘甜,我总是会贪得无厌想多喝几碗,直到小肚子撑起来为止。这个方剂是民间常用的清凉饮品,可作为儿童防治热性病经常饮用,或热病后调养饮用。而且它营养丰富,既能生津解毒祛热邪,又能补充儿童生长所需营养,很适合儿童食用。同时,因为我时常久咳不止,她也会给我煲猪肺炖萝卜的汤,其中的白萝卜药食兼用,可以清热化痰。也有句古话是这样说的:“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更可以说明白萝卜在药膳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猪肺则以肺治肺,补肺润燥,要是烹调得好,更加是润滑至极,美味佳品啊。所以说,要是能善于使用药膳来调理身体治理疾病,用不着皱着眉头去喝口服液,或者吞大粒的药丸,只需要适当吃下美味佳肴,搭配得理,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药效。 四、愿我的家人永葆健康 说完自己的经历,不得不谈一下我的家人,他们有些人不同程度的患有不同疾病。以下针对于我的家人们的各种疾病,我根据所学药膳知识,给他们列了些自己觉得可行的食疗方法,希望能有所帮助,如有不妥,还望老师指正。 首先是我妈妈,因为工作压力大加上饮食不规律,喜欢暴饮暴食,少运动,她所患的高血压一直没有太大的好转,只能靠长期的吃药来压制病情。她首先应该多吃蔬菜、水果等清淡食品,少吃肥甘厚腻之品,多餐少食,有规律按时饮食,然后是多休息,多运动,定期做血压的检查。相对应降血压的食疗处方是: 芹菜瘦肉丝:用鲜芹菜250克,猪瘦肉150克。将鲜芹菜洗净后用开水略氽,切丝;猪瘦肉切丝。二者炒熟调味后佐餐食用,每日两次。 荸荠玉米须瘦肉汤:用荸荠10个,海带50克,玉米须25克,猪瘦肉50克。将猪瘦肉洗净切丝,与上药加水共同煎汤,调味后服食,每日一剂。 双豆鸡蛋粥:黑豆、黄豆各10粒,大枣7枚,鸡蛋2只,核桃2个。先将豆类泡好;将蛋煮熟剥皮,将上述食物一起放入沙锅中煮至豆熟。 淮山红枣粥:山药150克,粳米120克,红枣30克。将山药洗净,刮去外皮,切碎后捣成糜糊状。将红枣洗净,用温水浸泡片刻,去核,与淘净的粳米一起拌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煎熬成粥,粥将熟时,调入山药糊,拌匀,继续煨煮10分钟即可。 双叶粥:桑叶10克,新鲜荷叶一张,粳米100克,砂糖适量。先将桑叶、鲜荷叶洗净煎汤,取汁去渣,加入粳米同煮成粥,兑入砂糖调匀即可。

中医药膳学C

《中医药膳学》试题 C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40 分) 1.药食升降浮沉的特点是 A 升浮药食上行向外,沉降药食上行向内 B 升浮药食下行向内,沉降药食上行向外 C 升浮药食上行向内,沉降药食下行向外 D 升浮药食上行向外,沉降药食下行向内 2.蜜膏、米粥均具有的作用是 A 泻实 B滋补 C 调和 D 疏理 3.米粥、面食均适用于 A 气滞血瘀 B 阴阳俱虚 C 脾胃虚弱 D 肝肾阴虚 4.下列哪种食物属于粘滞食品 A 菜汤 B面条 C糯米饭 D米粥 5 具有清热利尿、清热除烦功效的是 A 白菜 B卷心菜 C 菠菜 D芹菜 6.具有养血润燥功效的是 A 卷心菜 B 菠菜 C芹菜 D莴笋 7.可以治疗食欲不振的蔬菜是 A 卷心菜 B 白菜 C菠菜 D韭菜 8.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寒凉药食的作用 A 清热 B泻火 C 凉血 D 回阳 9.平性是指 A 无毒之品 B作用范围广泛的药食 C 毒性不显著的药食 D寒热之性均不明显的药食 10.下列哪种食物归脾胃经A 粳米 B杏 C芝麻 D 枸杞子 11.下列哪种食物属于生冷 A 花茶 B红茶 C冰淇淋 D大米粥 12.银耳的功效是 A 养血和血 B 滋阴润肺 C 清热化湿 D 健脾止泻 13.鲤鱼的功效是 A 养血柔肝,滋阴清热 B利水消肿,下气通乳 C 滋补强壮,健脾益肾 D温中益气,补肾助阳 14.有滋阴补肾、清退虚热功效的是 A 虾 B鳖 C牡蛎 D鲈鱼 15.有滋阴养血功效的是 A 虾 B龟 C牡蛎 D鲈鱼 16.海参的功效是 A 养血柔肝,滋阴清热 B健脾开胃,填精壮阳 C 滋补强壮,健脾益肾 D补肾益精,养血润燥 17.下列哪种食物最适用于食积 A 荞麦 B小麦 C薏苡仁 D粳米 18.玉米适用于 A 产后缺乳证 B 脾胃虚弱证 C 心烦失眠 D 小便不利 19.赤豆的功效是 A 补中益气 B 调和脾胃 C 利水消肿 D 健脾化湿 20. 千金要方的作者是 A 孙思邈 B 扁鹊 C张仲景 D 葛洪 21.我国第一部老年病专著是

中医养生 十二时辰经络行走时间表

中医养生十二时辰经络行走时间表 养生之道网导读:中医养生,十二时辰经络行走时间表。中医认为,十二时辰正好和中医中的十二经络对应起来,每条经络对应一个时辰中运行最为活跃。下面一起来看看十二时辰经络行走时间表,大家按照时间来养生吧。 十二时辰经络行走时间表 【卯时记得上厕所】 时辰时间对应经络 卯时05:00-07:00大肠经 此时大肠经最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颖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步入兴奋状况,完成对食品中水分与营养的吸收,排出渣滓。这时起床,大肠蠕动旺盛,适合排泻。 【辰时勿忘吃早餐】 时辰时间对应经络

辰时07:00-09:00胃经 此时胃经最旺,在7:00过后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表现为嘴唇干,重则豁嘴或生疮。胃经胃最活跃,此时一定吃早餐,每一天这时敲胃经最佳,开始工作人体的发电系统。 【巳时喝水六杯】 时辰时间对应经络 巳时09:00-11:00脾经 此时脾经最旺,“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效好,表现为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嘴唇红润。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这个时辰要喝至少6杯水,慢慢饮,让脾脏处于最活跃的程度。我们不能等口渴了再喝,要平时就均匀地喝水。因为感到口渴那代表你的身体已经缺水,这时候补充就略显迟了些。 【午时小憩助精力】 时辰时间对应经络 午时11:00-13:00心经 此时心经最旺,“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表”。心气鞭策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此时保持心情舒畅,适当休息或午睡。但午睡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否则会夺觉,容易引起晚上失眠。午睡起床后要适量运动,以利疏通周身气血,增强脏腑的功能活动。 【未时吸收营养物】

16学时《药膳学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药膳学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药膳学基础知识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课程学时: 16学时 课程学分: 1.0 课程简介: 药膳学是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研究具有保健、预防和治疗疾病等作用的中医药膳食的相关理论、处方调配、合理应用及开发研究的一门学科。课程以药食同源为出发点,主要阐述药膳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介绍常用于药膳的食物37种、药物23种,每种食物或药物下设出处、来源、异名、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药膳应用和使用注意事项等;并按功效分类介绍生活和临床中常用的药膳方35个,注重药膳的实用性、制作的易行性、功效主治的多向性。通过合理膳食,强身健体,调节和治疗疾病。 选用教材: 《中医药膳学》(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陈静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ISBN: 9787802310155,2006年第1版 参考书: 《中医药膳学》,谭兴贵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年第1版 《中医药膳学》,周俭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 《中医药膳学》,马继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第1版 二、课程教育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课堂讲授,要求学生掌握中医药膳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熟悉常用于药膳的食物及药物、一些常用药膳的配方、制法、功效主治、方解等。从而使学生了解中医药膳的相关知识,增强药膳养身、保健和治疗疾病的知识。 三、课程学时分配 章内容学时 第一章药膳学的概念及发展简史 1 第二章药膳的特点、分类和应用 2 第三章药膳学的基本理论 2 第四章药膳制作的基本技能 1 第五章食物类原料 3 第六章药物类原料 3 第七章药膳配方 4 四、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

中医药膳学课程标准(成)讲解学习

中医药膳学课程标准 (成)

《中医药膳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一)课程的性质 该课程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药膳的起源、发展、理论、应用及开发的一门学科,在中医养生康复专业为主干课程,在康复治疗专业属于能力拓展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中医药膳的基本理论,常用药材、食材的性能应用,以及常用药膳配方的制作与应用。 (二)与前后课程之间的联系、要求 中医药膳学是集合中医药理论、食品营养学、烹饪学等相关理论,逐渐形成的一门相对独立的分支科学,是中医药学在饮食过程的实践应用,也是养生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知识体系。 二、课程的设计理念与思路 (一)课程设计理念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紧扣普专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为后续临床工作服务”为指导思想,合理选取教学内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实践教学,强化实践能力。通过教、学、做,实现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并将素质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针对康复治疗专业,培养的对象是面向基层的高级康复治疗人员,掌握各种康复治疗技术和综合调理能力,药膳是一门不可或缺的知识。药膳不仅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而且可以作为日常养生方法,适宜所有人群,有非常广泛的实用空间。所以本课程要求以应用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本位,为了更好的工作、生活而学习,学习的内容是为了提高工作、生活水平。学习地点不局限于学校,还要包括家庭、社会,由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教师起启发、引导、督促、检验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其中,达到教、学、做、品—体化。本课程总课时数为36,其中理论30学时、实训6学时。考核方式有理论考试(占50%)、实践技能(占30%)、单元检查(占20%)三方面。 三、课程总体目标 知识目标熟悉中医药理论,熟悉常用食材、药材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药膳应用和使用注意。掌握各种烹饪方法的特点。熟悉影响病人恢复的诸多因素,设计适宜的药膳治疗方案。 能力目标能根据中医理论辨证施膳。能掌握常用药食的特点及应用。能采用科学的烹饪方法,制作出色、香、味、形、效的药膳食品。 素质目标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等。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协调人际关系,医患沟通的能力。培养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 四、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二)技能训练任务与教学方法建议

十二经络养生方法

每日十二经络养生 每日的十二时辰与人体的十二条经脉联系在一起,而这些经脉又和人体的五脏六腑相配。 寅时梦里深呼吸 时辰时间对应经络:寅时03:00-05:00 肺经 人体状况:肺经最旺。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大地阴阳从此刻转化,由阴转阳。人体此时也进入阳盛阴衰之时。此刻肺经最旺。肺朝百脉,气运输于全身.肝脏在头两个小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神充沛。而肺不好的人会经常咳嗽,就算是睡着后也会咳嗽,有些人可能在睡着后,咳得更厉害。 养生之道:此刻人体需要大量呼吸氧气,进行深呼吸,所以要求较深的睡眠。如果家里有肺衰竭病人,一定要特别注意观察他此时的反应和症状。很多肺癌病人,心脏病人都在寅时去世。哮喘病人在寅时服药比白天常规服药效果好。在这个时候,如果咳醒的话,最好是喝杯温开水,能够缓解一下,还可以去肺燥。 建议饮食多选择:白菜、梨子、豆腐、豆浆、牛奶。 虚症:皮肤免疫力下降,天寒手足冰冷、麻痹、咽喉干、咳嗽等。 实证:呼吸不畅、咽喉异常、胸闷、气喘、扁桃炎、咳嗽、肩背酸痛易患痔疮等 卯时记得上厕所 时辰时间对应经络:卯时05:00-07:00 大肠经 人体状况:大肠经最旺。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这是大肠经活跃的最佳时段。“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养生之道:赶紧起床,起床后喝杯温开水,然后奔进茅房把一天积攒下来的废物,都排出体外吧!又因为肾脏系统此时最弱,所以很多人在此时嘿咻的话,会一整日精神不振,久之,还会有因为气不足而阳痿可能哦。所以要注重自己的肺脏保养。不过上厕所不要太赶,很多老年人中风是因为这样引起的。我们不如休息10-20分钟清醒清醒头脑再去。 建议饮食多选择:茄子、菠菜、香蕉、蘑菇、木耳、玉米、扁豆、豌豆等。 虚症:腹痛,腹鸣腹泻、大肠功能减弱、肩膀僵硬、皮肤无光泽、肩酸、喉干、喘息、宿便等。 实症:腹胀、易便秘、易患痔疮、肩背部不适或疼痛、牙疼、皮肤异常、上脘异常等。

《药膳学》教学大纲

药膳学》教学大纲 、八 前言 中医药膳学是具有保健、防病、治病等作用的特殊膳食,是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药膳起源、发展、理论、应用及开发研究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食品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课堂讲授,要求学生掌握中医药膳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熟悉及了解常用于药膳的食物及药物、一些药膳方的配方、制法、功效主治、方解等。 本课程是食品专业的限选课。总学时为32,讲课32 学时, 2.0 学分。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讲授,并 适当运用多媒体等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 第一章药膳学的概念及发展简史 【目的要求】 1、掌握药膳学的概念及内容。 2、熟悉药膳学的现代研究与应用。 3、了解药膳学的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 1、药膳学的概念及内容。 2、药膳学的发展简史。 3、药膳学的现代研究与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二章药膳的特点、分类和应用 【目的要求】 1、掌握药膳的特点及应用原则。 2、了解药膳的分类。 【教学内容】 1、药膳的特点。 2、药膳的分类。 3、药膳的应用原则。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三章药膳学的基本理论 【目的要求】 1、熟悉药膳学的基础理论。

2、了解药膳学的药性理论、配伍理论、治法理论。 【教学内容】 1、药膳学的基础理论。 2、药膳学的药性理论。 3、药膳学的配伍理论。 4、药膳学的治法理论。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四章药膳制作的基本技能 【目的要求】 1、掌握药膳制作的工艺。 2、熟悉药膳原料的炮制。 【教学内容】 1、药膳原料的炮制。 2、药膳制作工艺。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第五章食物类原料 目的要求】 1、熟悉7 种粮食类食物、5 种蔬菜类食物、3 种食用菌类食物、7 种果品类食物、6 种肉禽乳蛋类食物、3种水产品食物及3种调味品的功效、主治、常用药膳选方及使用注意。 2、了解其余的食物类原料的功效、主治、常用药膳选方及使用注意。。 教学内容】 1、粮食类:粳米、糯米、小麦、黄大豆、绿豆、赤小豆、豆腐。 2、蔬菜类:冬瓜、苦瓜、胡萝卜、旱芹、菠菜。 3、野菜类:马齿苋、蕨。 4、食用菌类:蘑菇、香菇、木耳。 5、果品类:梨、桃、柿子、苹果、菠萝、罗汉果、黑芝麻。 6、禽肉类:鸡肉、鸡肝。 7、畜肉类:牛肉、猪心。 8、奶蛋类:牛奶、鸡蛋。 9、水产类:蟹、海参、鳝鱼。 10、调味品及其他佐料:大蒜、生姜、蜂蜜。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六章药物类原料 目的要求】 1、熟悉4 种根和根茎类药物、4 种果实和种子类药物、2 种茎叶类药物、2 种全草类药物、3 种花类药物、2 种菌类药物及 4 种动物类药物的常用药膳选方。 2、了解其余的药物类原料的常用药膳选方。 教学内容】 1、根和根茎类:人参、当归、黄芪、何首乌。 2、果实和种子类:五味子、枸杞子、杏仁、木瓜。 3、茎叶类:鸡血藤、肉苁蓉。 4、全草类:藿香、茵陈蒿。 5、花类:丁香、红花、金银花。 6、树皮和根皮类:杜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