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线电测向基本知识

无线电测向基本知识

无线电测向基本知识(总12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无线电测向运动做为一项竞技体育项目,同其它竞技体育项目一样,具有鲜明的竞技特征。具体来说,一是参加者必须共同遵守统一的竞赛规则,二是竞赛活动表现出强烈的竞争特点,三是每一个参加者在赛前和竞赛过程中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力求使自己的体力、智力、技术在比赛中得到最好的表现和发挥,以创造优异成绩,压倒对手,夺取胜利。竞技体育的这些特点表明它不同于娱乐和游戏,也不同于健身体育和康复体育。它要求参加者从事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全面掌握各种技术,锻炼并提高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去适应运动竞赛的需要。无疑,技术训练是任何一项竞技体育运动员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无线电测向运动对参加者的运动素质的要求无疑是很高的。以往曾有人以为,只要运动素质发展全面,体力充沛,跑得快,便可以成为优秀测向运动员。近几年,随着竞赛规则的修改,测向技术及相关理论的发展,特别是通过历年优秀运动员的观察和统计结果的分析,使越来越多的测向运动爱好者转而赞同这样一种观点:运动素质是运动和发挥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测向技术水平才是创造优异成绩的关键。在这一章里,将按起点技术、途中技术、近台区技术、地形学知识的顺序,向读者介绍无线电测向的各种技术。下一章再介绍技术训练的方法。

在学习有关技术,投入训练之前,先粗略地了解一下无线电测向技术构成是有好处的。知道了总的轮廓,在学习一个单项技术时,可以了解它在整体技术中所处的地位;在学习一项综合技术(例如近台区测向)时,可以知道它是由哪些基本技术或单项技术所构成。这样,既可以提高运动员参加枯燥的基本技术训练的自觉性,也有助于教练员把训练安排得更合理、更系统。

无线电测向技术如果以竞赛过程的先后分,可以划为以下三项:

(1)起点测向包括起点前技术、起点测向、离开起点三部分。

(2)途中测向包括首找台及找台顺序的确定、到位技术、途中跑及道路选择三部分。

(3)近台区测向近台区测向包含内容较多,许多基本技术和单项技术都可能在近台区得到综合运用。主要的有沿方向线跟踪、交叉定点、比音量、无信号找台、搜索等。

还有一些技术内容,例如指北针和地图使用、体力分配、复杂条件下对干扰、反射等特殊情况的处理等,难于划入上述三阶段中的某一阶段,但也必须掌握。

无线电测向技术如果以从易到难、先单项后综合的顺序划分,可视为包含以下内容:

(1)使用和掌握测向机

包括持机方法、收测电台信号技术的训练及掌握测向机性能。收测电台信号技术包括:信号的辨认、调谐和抗干扰接收、测出电台方向线的步骤等。掌握测向机性能包括:学会使用增益旋钮和衰减开关,了解测向机一般检查和简单故障的应急处理方法。

(2)基本技术包括测向技术、地图和指北针的使用和越野技术。测向技术的内容有:原地和移动中测记电台方向线;参照实地方位物按方向线前进;利用测向机的音量、指向、强度变化等判断关键距离(如近台区、一轮信号奔跑距离)和电台设置位置(如高低、向背);近台区技术(方向跟踪、交叉定点、比音量、无信号找台、搜索);测向点的选择:识别和排除环境等因素对方向的影响。地图与制北针的使用包括:地图的识读,分析、记背以及现地对照;指北针的安装、使用及利用指北针按方向线行进。

标绘电台方向线和地图上的远距离交叉。越野技术包括:越野奔跑技术和体力分配;选择道路的基本原则。

(3)专项技术包括确定首找台和找台顺序、到位技术、近台区测向和识图越野。

(4)综合技术包括综合运用各种技术的能力、体力和竞技状态的调整和心理控制及心理训练。

第二节无线电测向原理

一、无线电波的发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与“无线电”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播送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是通过发射到空间的无线电波把声音和图象神奇地传诵到千家万户的,这个道理已成为人们的常识。让我们再来简单地回顾一下发射和接收过程:广播电台(电视台)首先把需要向外发射声音和图象变为随声音和图象变化的电信号,然后用一中频率很高、功率很强的交流电做为“运载工具”,将这种电信号带到发射天线上去。再通过天线的辐射作用,把载有电信号的高频交流电转变为同频率的无线电波(或称电磁波),推向空间,并象水波一样,不断向四周扩散传播,其传播的速度在大气中为每秒30万公里。在电波所能到达的范围内,只要我们将收音机、电视机打开,通过接收天线将这种无线电波接收下来,再经过接收机大放大、解调等各种处理,把原来的电信号从“运载工具”中分离出来,逼真地还原成发射时的声音和图像,我们就能在远隔千里的地方收听(收看)到广播电台(电视台)播出的节目。

无线电测向也是利用类似的途径和方式实现的,只是它所发射的仅仅是一组固定重复的莫尔斯电报信号。电台的发射功率小,信号能到达的距离也极为有限。一般在10公里以内。下面,我们紧密结合无线电测向,介绍一些有关的无线电波的基础知识。

1. 无线电波的传播途径

无线电波按传播途径可分为以下四种:天波——由空间电离层反射而传播;地波——沿地球表面传播;直射波——由发射台到接收台直线传播;地面反射波——经地面反射而传播。

无线电测向竞赛的距离通常都在10公里以内,所以,除用于远距离通信的天波外,其它传播方式都与测向有关,160米和80米波段测向,主要使用地波;2米波段测向,主要使用直射波和地面发射波。

2. 无线电波在传播中的主要特性

无线电波离开天线后,既在媒介质中传播,也沿各种媒介质的交界面(如地面)传播,其传播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它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对它产生影响的因素却很多。无线电波在传播中的主要特性如下:

(1)直线传播均匀媒介质(如空气)中,电波沿直线传播。无线电测向就是利用这一特性来确定电台方位的。

(2)反射与折射

电波由一种媒介质传导另一种媒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传播方向要发生变化。图2-1所示的射线由第一种介质射向第二中介质,在分界面上出现两种现象。一种是射线返回第一种介质,叫做反射;另一种现象是射线进入第二种介质,但方向发生了偏折,叫做折射。一般情况下反射和折射是同时发生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但不一定等于折射角。反射和折射给测向准确性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反射严重是,测向机误指反射体,给接近电台造成极大困难。

(3)绕射电波在传播途中,有力图饶过难以穿透的障碍物的能力。绕射能力的强弱与电波的频率有关,又和障碍物大小有关。频率越低的电波,绕射能力越弱;障碍物越大,绕射越困难。工作于80米波段的电波,绕射能力是较强的,除陡峭高山(相对高度在200米以上)外,一般丘陵均可逾越。2米波段的电波绕射能力就很差了,一座楼房,或一个小山丘,都可能使信号难以绕过去。因此,测向点的选择就成为测向爱好者随时都要考虑的一大问题。

(4)干涉直射波与地面反射波或其它物体的反射波在某处相遇时,测向机收到的信号为两个电波合成后的信号,其信号强度有可能增强(两个信号跌叠加)也可能减弱(两个信号相互抵消)。这种现象称为波的干涉。产生干涉的结果,使得测向机在某些接收点收到的信号强,而某些接收点收到的信号

弱,甚至收不到信号,给判断电台距离造成错觉。2米波段测向中,这种现象比较常见。

另外,如图2-2所示,天线发射到空间的电波的能量是一定的,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不仅在传播途中能量要损耗,而且能量的分布也越来越广,单位面积上获得的能量越来越小。反之,距电台愈近,单位面积上获得的能量愈大。在距电台数十米以内,电场强度的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测向机耳机中的音量变化也格外明显。这一特点有助于测向运动员在接近电台后判断电台的距离及其位置。

3.天线的架设与电波传播形式的关系

当发射天线垂直于地面时,天线辐射电磁波的电场也垂直于地面,我们称它“垂直极化波”;当天线平行于地面时,天线辐射电磁波的电场也平行于地面,我们叫它“水平极化波”。160米波段和80米波段,规定发射垂直极化波,因而要求发射天线必须垂直架设;2米波段规定发射水平极化波,因而要求发射天线必须水平架设。

二、无线电测向机的组成与特点

无线电测向机是测向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中赖以测向隐蔽电台方位的工具,根据工作波段的不同,测向机的电路和外形结构也不尽相同。但一部测向机,无论是简是繁,是大是小,都是由测向天线、收信机和指示器三部分组成的。其方框图如图2-3所示。

1.测向天线

测向天线接收被测电台发出的无线电信号,并对来自不同方向的电波产生不同的感应电势。这是测向机不同于一般收音机的主要区别。目前测向运动中,160米波段测向机使用磁性天线以及与它相配合的直立天线;80米波段测向机多数也用磁性天线加直立天线(过去也有用环形天线加直立天线的,但因环形天线体积大,不易看准方向线,已很少使用);2米波段测向机使用八木天线。

2.收信机

收信机对测向天线送来的感应电势进行放大解调等一系列处理,最后把所需信号送入指示器。一般测向机的收信部分与普通收音机基本相似,但根据测向的特殊需要,它还应具备以下特点:

(1)为保证远距离收到隐蔽状态下的小功率电台信号,应有较高的灵敏度。但为使近距离测向时信号不致阻塞,(信号过强时出现的现象)保持良好的方向性,以及能准确判断电台距离,收信机必须有整机放大量调整和衰减信号装置。

(2)测向机的音量应随天线感应电势的大小发生明显的变化。收音机中为提高音量稳定而设置的自动音量控制电路,不能用语测向机。

(3)测向机的外形结构设计应适应剧烈运动的需要,即坚固、防雨、防震、便于携带和操作。

(4)除天线外,其余部件不得接收电波,以防破坏测向机的方向性。因此,应使用金属外壳将整机屏蔽。

3、指示器

指示器将天线对不同方向电波的反应显示出来.目前,测向机都采用耳机作指示器,通过它将电信号还原成声音,依靠耳机中声音大小判断电台方向。

无线电测向基本技巧

无线电测向基本技巧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无线电测向基本技术短距离无线电测向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可归纳为下列几个方面: 一、收测电台信号 1、收听电台信号 当不了解被收听电台信号的强度时,如在起点收听首台或找到 某台后收测下号台(应迅速离开该台十余米),可将音量旋到最大,边转动测向机,边调整频率旋钮,听到信号后,首先辩认台号是不是你现在需要寻找的电台呼号,然后缓慢地左右细调,使声音最大,音调悦耳。最后,将音量旋钮旋至适当位置,进行测向。 2、测出电台方向线的基本方法: (1)80米波段测向的基本方法: 单向—双向法:按下单向开关,使本机大音面作环向扫动, 同时旋转频率钮,当耳机内出现需要测收的电台信号且声音最大时,测向机大音面所指方向即为电台方向。这一过程称测单向。由于大音面是一个较大的扇面,难以准确地确定电台方向线,因此在单向测完后要松开单向开关,用磁性天线的小音点(即磁棒)对着电台并左右摆动,声音最小时磁棒所指方向,即为电台的准确方向。后面的这个过程称为测双向。 双向—单向法:先不按单向开关,用磁性天线收到电台信号后,水平旋转测向机,找出小音点(或称哑点线)获得电台所在直线,然后按下单向开关并转动测向机90°,在此位置上,反复迅速的旋转测向机180°,比较声音大小,声音大时,本机单向大音面所指的方向,即为电台的方向。最后再用双向小音点瞄准。

(2)2米波段测向的基本方法: 单向法(也叫主瓣一次测向法): 当2米波段测向机收到电台信号后,转动天线360,依靠尖锐的主瓣方向图(此时引向器的前引伸方向声音最大),即可明确地测出电台方向线。若发现主瓣与后瓣难以分清(在前后两个方向上声音大小差不多),可将测向机音量关小,举过头顶,在主、后瓣两个方向上翻转天线(见图,应注意保持天线所在面与地面的平行),反复对比两边的音量大小,防止测反方向。此法多用于三元八木天线。 二、方向跟踪 沿测向机批示的电台方向,边跑边测,直接接近并找到电台的 方法叫方向跟踪。由于80米波段测向机双向小音点方向线清晰准确,因此跟踪时多使用此方向线。 因为短距离测向竞赛的信号源处于连续发信状态,因此该技术是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技术。 在地形简单、障碍较少的情况下,方向跟踪时可快速奔跑,并在跑动中左右摆动测向机,不停的校正方向(注意随时调小音量)。 方向跟踪时,容易出现从电台附近越过而并未觉察的情况,这时运动员虽已跑过电台,但测向机磁性天线指示的方向线,由于变化不大而未能及时发现,造成反方向跟踪,越跑越远,直至耳机中音量明显减弱时才会发觉。避免的方法是在跟踪中打几次单向,判断大音面是否已转到后面。 宁跑勿走,宁过勿欠,这是迅速到位的最基本要求,切忌尚未到位便进行搜索,耽误时间。

无线电测向基础原理.

1 无线电测向基础 1.1 示向度 为了确定某个目标的方位,必须确定连接该目标至已知坐标的点的直线同某个起始方向(起始线之间的夹角。 例如,在点X 上有一个须要确定方位的目标,而点A 的地理坐标已知,那么,点X 和点A 的连线同地理正北方向之间的夹角A a 称为示向度(图1-1。这就是说,示向度是以已 知地理坐标的观测点A 的地球子午线的指北方向沿顺针方向旋转至点A 与被测目标连线所转过的角度。其取值范围:0≤示向度<360°。 无线电测向是用无线电技术手段确定来波.. 的示向度。请注意,无线电测向设备所测定的是来波.. 的示向度(到达角,由于电波传播中可能出现的不正常现象会导致其等相位面畸变,因而来波的到达角未必是其辐射源所在的方位。 图1-1 测向与定位 1.2 交会定位 只在一个已知地理坐标的点测向,只能得到一条方位线,而不能得到一个定位点。为了实现定位,必须产生两条或两条以上相互独立的方位线。

例如,点X 有一个须要确定位置的目标,而点A 与点B 的地理坐标已知,那么,由点A 和点B 测得示向度A a 和B a 与相应的方位线A LOP 和B LOP ,方位线A LOP 与B LOP 的交点,就认为是目标位置(图1-1。 如果用n 条方位线交会定位,那么,由于测向误差的影响,在目标真实位置W 周围将得出最多可达m 个交会点。m 由下式得出: 2 1(-=n n m (1-1 a 式中,n ——用于交会定位的方位线的条数。 目标真实位置w 仅以一定的概率位于这些交点所构成的多边形内。这个概率 121--=n n n p (1-2 式中,n ——用于交会定位的方位线的条数。 n p 随着用于交会定位的方位线的条数的增多而增大。 表1-1是根据式(1-2制得的。 表1-1 目标位于方位线交点多边形内的概率与方位线条数的关系 1.3 电磁波

无线电测向技术

第十一章无线电测向技术 (参考件) 一、无线电波与其传输特性 1.1 关于无线电波的一些基本概念 1.1.1 无线电波是电磁波的一种 从物理含义上讲,电磁波包含无线电波、光辐射和光子辐射。电磁波中波长小于0.1mm,或者说频率低于3000GHz的波,叫无线电波。把电磁波和无线电波视为同等概念,严格说是不确切的。但从当今应用目的看,习惯叫法也是可以的。 1.1.2 无线电波的分段和名称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则第二条(Article 2,20δ,Geneva,1982)频带命名如表示: 表1.(2)频带命名

关于无线电波的频带划分与命名,需补充几点: ①国际电联频带划分时规定,每个频率范围含上限而不含下限; ②实际工作中常有这样一些情况:仅使用频带的一部分,比如战术通信台工作频段为30~88MHz,这时仍称VHF电台;边沿垮接相邻频带,如2~30MHz的接收机,因其主要工作频率处于高频,这时仍称高频(HF)接收机;当工作频率范围跨接两个频带,又都为主要工作频段时,如25~1000MHz的测向机,这时,则惯称甚高频/特高频(VHF/UHF)测向机等。 ③国内一些部门习惯用短波、超短波、微波等称谓。显然短波与高频等效。超短波包括甚高频(VHF)和特高频(UHF),但界限含混,微波一般指频率高于300MHz的众多频带。 1.1.3 无线电波的一般传输特性 在2.1节介绍有关述语的函义中,已讲到无线电波的一些特性,为使读者便于理解后面的内容,现就电磁波传输的一般特性归纳如下: ●电磁场中电场和磁场具有确定的方向和数值,即 S(t) = E(t) . H(t) E=-ZH ●传输中的电场和磁场都具有极化特性; ●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传输时,其传输平面是一确定的大圆面,其传输方向不变,且相速度和群速度相同; ●电磁波在界质中传输时,将受到界质的影响。在各向同性的色散

无线电测向体制概述

无线电测向体制概述 无线电测向的一般知识。 随着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广泛应用和无线电通信的日益普及,为了有序和可靠地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以及确保无线电通信的畅通,无线电监测和无线电测向已经必不可少,其地位和作用还会与时俱进。 什么是无线电测向呢?无线电测向是依据电磁波传播特性,使用仪器设备测定无线电波来波方向的过程。测定无线电来波方向的专用仪器设备,称为无线电测向机。在测定过程中,根据天线系统从到达来波信号中获得信息以及对信息处理的方法,可以将测向系统分为两大类:标量测向系统和矢量测向系统。标量测向系统仅能获得和使用到达来波信号有关的标量信息数据;矢量测向系统可以获得和使用到达来波信号的矢量信息数据。标量测向系统仅能单独获得和使用电磁波的幅度或者相位信息,而矢量测向系统可以同时获得和使用电磁波的幅度和相位信息. 标量测向系统历史悠久,应用最为广泛。最简单的幅度比较式标量测向系统,是如图(1)所示的旋转环型测向机,该系统对垂直极化波的方向图成8字形。大多数幅度比较式的标量测向系统,其测向天线和方向图,都是采用了某种对称的形式,例如:阿德考克(Adcock)测向机和沃特森-瓦特(Watson-Watt)测向机,以及各种使用旋转角度计的圆形天线阵测向机;属于相位比较的标量测向系统,有如:干涉仪(Inteferometry)测向机和多普勒(Dopple)测向机等。在短波标量测向系统可以设计成只测量方位角,也可设计成测量方位角,同时测量来波的仰角。 矢量测向系统,具有从来波信号中获得和使用矢量信息数据的能力。例如:空间谱估计测向机。矢量系统的数据采集,前端需要使用多端口天线阵列和至少同时利用两部以上幅度、相位相同的接收机,后端根据相应的数学模型和算法,由计算机进行解算。矢量系统依据天线单元和接收机数量以及后续的处理能力,可以分辨两元以至多元波场和来波方向。矢量测向系统的提出还是近十几年的事,它的实现有赖于数字技术、微电子技术和数字处理技术的进步。目前尚未普及。 图1 比幅式环形测向 在上述的说明中,我们使用的是测定“来波方向”,而没有使用测定“辐射源方向”,这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我们在这里侧重的是:测向机所在地实在的电磁环境,但是,无线电测向,通常的最终目的,还是要确定“辐射源的方向”和“辐射源的具体位置”。 无线电测向从上个世纪初诞生至今,已经形成了系统的理论,这就是无线电测向学。无线电测向学,是研究电磁波特性及传播规律、无线电测向原理及实现方法、测向误差规律及减小和克服误差的方法。总之,无线电测向学,是研究无线电测向理论、技术与应用的科学。无线电测向学是与无线电工程学、无线电电子学、地球物理学、无线电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紧密相关的一门科学。

无线电测向

无线电测向(猎狐)知识介绍 BA4RC 一、测向比赛的简单过程 竞赛组织者事先将若干专用的测向信号源(发信机)隐藏于某一区域内,这些台被称为隐蔽台或“狐狸台”。每个隐蔽台边上还有相应的记时或记录装置(如电子读卡器、手动打卡器或印章)。参赛者从规定的地点出发,利用自己的测向机(方向性强的接收机),找到这些隐蔽台并刷卡或在自己携带的卡片上打卡记录,然后到达规定的终点。以找到台多、用时短为优胜。 二、测向有哪些项目? 从使用的频率分,一般有2米波段(144-146MHz)、80米波段(3.5-3.6MHz)和160米波段(1.8-2.0MHz)。从距离和难度又分为短距离测向和长距离测向。长距离测向是国际间的标准测向项目,从起点经各台到终点的直线距离有8-10公里,短距离测向则只有1-2公里。 三、隐蔽电台发出的是什么信号? 短距离的2米和80米波段测向最多可以设10个隐蔽电台,不同频率连续发信。隐蔽台发射功率均不大于0.5W。80m波段为等幅电报信号、2米波段为调幅电报信号。各台呼号:80米0-9号台分别为MO、MOE、MOI、MOS、MOH、MO5和数码6、7、8、9;2米的0-9号分别为MO,数码1-9。短距离测向信号都是垂直极化波。 四、电台藏在哪里? 一般都藏在室外,不应紧靠电线杆、金属栅栏等容易引起测向误差的地方。2米信号源天线与机器连在一起,总是悬挂在某处;80米信号源的天线是一根约3-4米长的深色导线,自己“立”不直,只好挂在树枝上或缠在干燥的树干上,但发信机还是摆在地上。这些机器体积都很小,所以应该依靠测向机帮助你接近电台。到了电台边上,那里的打卡计时设备便很容易看到了。 五、测向机怎么使用? 测向机都有调谐旋钮,音量控制旋钮和信号衰减开关,用耳机收听信号。打开机器后,首先是在不减小音量不衰减信号的情况下,通过转动调谐旋钮找到你要的电台信号,然后开始测方向。 80米测向机都有一根长长的磁棒天线。手持测向机,保持磁棒天线于水平位置,靠手腕转动测向机,此时你收到的电台信号大小会发生变化。找出信号变得最小的那个位置(“哑点”,此时,电台应该在磁棒天线的延长线上。但是,是在延长线的哪一端呢?此时就要借助于测向机上的另一根天线──拉杆天线了。拉出直立天线,把“单──双向”开关置于“单向”;在先前测出的方向线的基础上,把测向机分别转90度和180度,比较这两个位置上信号的大小,这时,你就可以确定,电台是在刚才测定的磁棒天线延长线上用单向测出信号大的这一方向上。 在基本确定电台在哪个方向后,在朝此方向行进中,可以运用磁棒天线可准确测出方向线的特点,在不同位置上测到不同方向线,方向线交汇处便是电台所在地。 当然,你还可以利用信号强度的变化来判断,跑快一点,信号由小变大,一下子又小了下去,那信号最大处肯定离电台最近。 2米波段测向机用八木天线,引向器指向电台方向时信号最大。由于发出的是垂直极化波,测向机振子垂直于地面时收电台信号较强。 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离你要找的电台距离较远时,你需要开足音量不加衰减,但在接近电台过程中,要及时进行衰减,否则信号阻塞,方向性会变坏。

无线电测向的方法

无线电测向技术简介 测定电波来波方向,往往需要以几个位置不同的测向站(台)组网测向,用各测向站的示向度(线)进行交汇。条件允许时,也可以用移动测向站,在不同位置依次分时交测。 无线电测向的方法 无线电测向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2.1、幅度比较式测向体制 幅度比较式测向体制的工作原理是:依据电波在行进中,利用测向天线阵或测向天线的方向特性,对不同方向来波接收信号幅度的不同,测定来波方向。 幅度比较式测向体制的特点:测向原理直观明了,一般来说系统相对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存在间距误差和极化误差,抗波前失真的能力受到限制。频率覆盖范围、测向灵敏度、准确度、测向时效、抗多径能力和抗干扰能力等重要指标,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 2.2、干涉仪测向体制 干涉仪测向体制的测向原理是:依据电波在行进中,从不同方向来的电波到达测向天线阵时,在空间上各测向天线单元接收的相位不同,因而相互间的相位差也不同,通过测定来波相位和相位差,即可确定来波方向。在干涉仪测向方式中,是直接测量测向天线感应电压的相位,而后求解相位差,其数学公式与幅度比较式测向的公式十分相似。

相关干涉仪测向:是干涉仪测向的一种,它的测向原理是:在测向天线阵列工作频率范围内和360度方向上,各按一定规律设点,同时在频率间隔和方位间隔上,建立样本群,在测向时,将所测得的数据与样本群进行相关运算和插值处理,以获得来波信号方向。 干涉仪测向体制的特点:采用变基线技术,可以使用中、大基础天线阵,采用多信道接收机、计算机和FFT技术,使得该体制测向灵敏度高,测向准确度高,测向速度快,可测仰角,有一定的抗波前失真能力。该体制极化误差不敏感。干涉仪测向是当代比较好的测向体制,由于研制技术较复杂、难度较大,因此造价较高。干涉仪测向对接收信号的幅度不敏感,测向天线在空间的分布和天线的架设间距,比幅度比较式测向灵活,但又必须遵循某种规则。例如:可以是三角形,也可以是五边形,还可以是L形等。 2.3、多普勒测向体制 多普勒测向体制的测向原理:依据电波在传播中,遇到与它相对运动的测向天线时,被接收的电波信号产生多普勒效应,测定多普勒效应产生的频移,可以确定来波的方向。 为了得到多普勒效应产生的频移,必须使测向天线与被测电波之间做相对运动,通常是以测向天线在接收场中,以足够高的速度运动来实现的,当测向天线完全朝着来波方向运动时,多普勒效应频移量(升高)最大。 多普勒测向,通常不是直接旋转测向天线,因为这在工程上难于实现,它是将多个天线架设在同心圆的圆周上,电子开关顺序快速接

无线电测向原理

无线电测向原理 无线电波在均匀介质 (如空气)中,具有直线传播的特点。只要测出电波传播的方向,就可以确定出信号源(发射台)所在方向。无线电测向是指通过无线电测向机测定发射台(或接收台)方位的过程,但是无线电测向运动中,要快速寻找隐蔽巧妙的信号源,必须掌握无线电波的传播规律。 一、无线电波 无线电波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却充满了整个空间。广播、移动通讯、电视等,已经是现代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线电波属于电磁波中频率较低的一种,它可直接在空间辐射传播。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很宽,频段不同,特性也不尽相同。我国目前开展的无线电测向运动涉及三个频段:频率为1.8—2兆赫的中波波段,波长为150—166.6米,称160米波段测向;频率为3.5—3.6兆赫的短波波段,波长为83.3—85.7米,称80米波段测向;频率为144—146兆赫的超短波段,波长为2.08—2.055米,称2米波段测向。 二、天线 天线是一个能量转换器,可将发射机馈给的高频电能转换为向空间辐射的电磁能,也可将空间传播的电磁能转换为高频电能输送到接收机,前者称为发射天线,后者称为接收天线。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主要参数和特性都是相同。例如,某根天线用作发射天线时,它向某一方向辐射的无线电波最强,而当用作接收天线时,同样也是对这个方向来的天线电波接收最强,说明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具有可逆性。 天线的方向性 天线的方向性是指天线向一定方向辐射或者接收来自某一方向无线电波的能力。某一天线向空间辐射无线电波时,并不是向任何一个方同辐射的强度都一样。不同的天线向各方向辐射的场强也不同,说明天线发射无线电波具有方向性。为了表达天线的方向性,在离天线等距离的地方,不同的方向上测量天线辐射电波的电场强度,并将其值按比例标在以方向为坐标 (极坐标)的图上,得到了天线的方向图。 三、磁性天线的工作原理 因此,测向机的声音大小会随磁性天线输出电势的大小而变化,但对极性的变化无法分辨。当磁棒轴线对准电台时,耳机声音是小,甚至完全没有声音,此时磁性天线正对着电台的那个面,称小音面或小音点、哑点;当磁棒轴线的垂直方向对准电台(即图2-1-10中的90o和270o两个方向)时,耳机声音最大,此时磁性天线正对着电台的那个面,称大音面或大音点。因此在测向过程中,只要旋转测向机的磁性天线,找出"哑点"(或小音点),发射台一定位于磁棒轴线所指的直线上;或找出大音面,发射台必定位于与磁棒轴线相垂直的方向上。四、单方向的测定 由磁性天线的方向图可知,天线旋转一周,测向机将出现两个声音最大处和两个声音最小处。尽管天线转动180度后电势的极性有了变化,但这种变化在听觉上是不能辨别。磁性天线的方向图具有双值性,它可测定发射台所处的一条位置线,但不能判断它处在位置线的哪一边。测定具体位置,可在这条直线以外的点,再测出该电台的另一条位置线,使两条位置线在地图上相交,其交点为即为发射台的位置,但是具有双值性的测向机在测向运动中是不能用,测向机必须具有单值性,合运动员在任何一个测向地点,均可获得明确的方向,从而迅速接近电台。

无线电测向原理

无线电测线原理 无线电测向是利用无线电测向仪测量无线电发射台所在方位的方法。无线电发射台发出的无线电波,也叫电磁波,它是一种交替变化的电场和磁场。无线电波属于电磁波中频率较低的一种。我国目前开展的无线电测向运动涉及三个频段:频率为1.8—2兆赫的中波波段,波长为150—166.6米,称160米波段测向;频率为3.5—3.6兆赫的短波波段,波长为83.3—85.7米,称80米波段测向;频率为144—146兆赫的超短波段,波长为2.08—2.055米,称2米波段测向。1、无线电波的发射及传播 无线电波是通过天线发射到空间的。当电流在天线中流动时,天线周围的空间不但产生电力线 (即电场),同时还产生磁力线。如果天线中电流改变方向,空间的电力线和磁力线方向随之改变。如果加在天线上的是高频交流电,由于电流的方向变化极快,根据电磁感应的原理,在这些交替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的外层空间,又激起新的电磁场,不断地向外扩散,天线中的高频电能以变化的电磁场的形式,传向四面八方,这就是无线电波的发射。电力线 (即电场)方向与天线基本平行,磁力线 (磁场)的形状则是以天线为圆心,与天线相垂直的方向随之变化的无数同心圆。无线电波的传播随着空间的不同而不同,按其传播途径,可分为地波、天波、直接波、地面反射波四种。其中80米波段主要是地波方式,2米波段是直射波方式或地面反射波方式。在体育项目中,我们用到的是地波的传播方式。电磁波的特点是直线传播以及衍射干涉。 2、磁性天线及检测原理 小型晶体管收音机收听中波广播时,会出现收音机在某个方向时声音小,转动一个角度后,声音却变大的现象,其原因是收音机采用了具有方向性的天线——磁性天线。磁性天线由磁棒、绕在磁棒上的天线线圈、引线及屏蔽等组成。电磁波在传播时,是以交替的磁场和电场传播的。磁场方向与地面平行,电场方向垂直于磁场方向并垂直于地面。磁棒轴线对准电台,磁棒轴线与电波传播方向平行(θ=0°、θ=180°),磁场方向与磁棒轴线垂直,即磁力线与天线线圈截面平行,磁力线无法顺着磁棒穿过线圈,线圈中没有变化的磁力线,线圈感应电势为零,耳机声音最小;当磁棒轴线与电波传播方向垂直(θ=90o、θ=270o)时,磁场方向与磁棒轴线平行,即磁力线与磁性天线线圈截面垂直,磁力线可顺着磁

无线电测向运动原理与方法

无线电测向运动原理与方法 一、测向机的使用 1、测向机各旋钮、开关的功能 (1)频率旋钮。用来寻找需要收测电台的信号,要求被收测信号的音调清晰、悦耳,而其他电台信号尽可能小,减少其干扰。 (2)音量旋钮。用来控制音量大小。 (3)单向开关。用来判断电台的方位。 (4)电源开关。短距离用的PJ-80型测向机不单设电源开关,插入耳机即接通电源,拔出耳机即断开电源。 2、正确的持机方法 (1)80M波段的测向析持机方法:以80M波段直立式测向机为例,正确的持机方法是右手持机,大拇指靠近单向开关,其他四指握测向机,手背一面是大音面,松肩、垂肘,测向机举至胸前,距人体约25CM,尽量保持测向机与地面垂直。 (2)2M波段测向机的持机方法:基于2M波段标准距离测向时电台发射电波方式为水平极化波(短距离测向时电吧发身电波方式为垂直极化波)及测向时多用单向大音面的特点,通常为右手持机,左手调整旋钮和开关;将测向机举至胸前,并使天线所在平面与地面保持平行(或垂直)引向器始终处于前方,以便准确观察电台方向线,当信号弱或收不到信号时,可将测向机举过头项。 3、熟悉电台呼号 每一部隐蔽电台(或称信号源)均有自己的编号和呼号,并具有连续短距离测向)或轮流(标准距离测向)自动拍发等幅电报的功能。判断电台台号时,要注意分辨长音、短音出现的先后顺序和长、短音的数目。电台发信时,重复循环各自的电码符号,在语言中,通常用“嗒”表示长音,用“嘀”表示短音。如:1号台MOE电台呼号为“嗒嗒、嗒嗒嗒、嘀”,2号台MOI电台呼号为“嗒嗒、嗒嗒嗒、嘀嘀”。其他分别是: 1号台:MOE—————·或·———— 2号台:MOI—————··或··——— 3号台:MOS—————···或···—— 4号台:MOH—————····或····— 5号台:MO5—————·····或····· 6号台:6—···· 7号台:7——··· 8号台:8———·· 9号台:9————· 0号台:0————— 信标台MO————— 备用呼号(当2M波段某频战法遇到严重干扰时,可腹胀其他频点的备用电台): MA台——·— MU台——·—

无线电定向测向教学大纲

无线电定向测向教学大纲 无线电定向测向教学大纲 引言: 无线电定向测向是一门关于无线电波传播和定位的学科,它通过测量接收到的信号的参数来确定信号源的方位。在现代通信和无线电技术中,无线电定向测向被广泛应用于定位无线电干扰源、搜索失踪的无线电设备以及进行无线电导航等领域。为了规范无线电定向测向教学,本文将提出一个无线电定向测向教学大纲,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这门学科。 一、基础知识 1. 无线电波的基本概念 - 无线电波的定义和特性 -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 - 无线电波的频率和波长关系 2. 定向测向的原理 - 定向测向的定义和作用 - 定向测向的基本原理 - 定向测向的分类和应用领域 3. 信号参数的测量 - 信号强度的测量方法 - 信号频率的测量方法 - 信号到达时间的测量方法 二、测向技术

1. 单站定向测向技术 - 单站定向测向的原理和步骤 - 单站定向测向的误差和精度 - 单站定向测向的实际应用2. 多站定向测向技术 - 多站定向测向的原理和步骤 - 多站定向测向的误差和精度 - 多站定向测向的实际应用3. 高级定向测向技术 - 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 - 超分辨率测向技术 - 多普勒测向技术 三、测向设备 1. 定向天线 - 定向天线的种类和特点 - 定向天线的选择和布置 - 定向天线的校准和维护 2. 无线电接收机 - 无线电接收机的基本原理 - 无线电接收机的选择和使用 - 无线电接收机的参数和性能3. 测向系统

- 测向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测向系统的配置和调试 - 测向系统的应用案例 四、实验与实践 1. 室内实验 - 使用模拟信号源进行定向测向实验 - 使用数字信号源进行定向测向实验 - 分析和处理实验结果 2. 室外实践 - 使用实际信号源进行定向测向实践 - 处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 总结和反思实践经验 结语: 无线电定向测向作为一门重要的无线电技术学科,对于现代通信和无线电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的无线电定向测向教学大纲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系统地学习和理解这门学科,从基础知识到测向技术,再到测向设备和实验实践,全面掌握无线电定向测向的理论和实际应用。通过系统的教学和实践,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无线电定向测向专业人才,为无线通信和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无线电测向原理

无线电测向原理 一、导言 随着无线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广泛推广,无线电测向原理作为无线通信领域的重要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围绕无线电测向原理展开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探讨。 二、无线电测向原理概述 无线电测向原理是通过测量和分析无线电信号的特性来判断信号源的方位和位置的技术。它利用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的强度、到达时间差、多普勒效应等特征参数,运用三边测量、多边测量等方法进行位置定位。无线电测向原理可以应用于通信系统的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无线电频谱监测、无线电定位和导航等领域。 2.1 无线电测向原理的基本流程 无线电测向原理的基本流程包括信号接收、信号测量和信号处理三个步骤。首先,无线电接收器接收到信号源发出的无线电信号;然后,通过测量信号的强度、到达时间差和多普勒效应等参数,得到信号源的位置信息;最后,通过信号处理算法对测量得到的信号参数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信号源的方位和位置。 2.2 无线电测向原理的关键技术 在无线电测向原理中,有一些关键技术对于实现高精度的测向结果非常重要。 2.2.1 天线阵列技术 天线阵列技术是无线电测向原理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它通过使用多个天线元件组成的阵列,来实现对信号的方向敏感性。通过对不同天线元件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加权、相位差分析等处理,可以较准确地确定信号的方向。 2.2.2 超宽带技术 超宽带技术是一种通过在时间域上产生极短脉冲信号来实现测向的技术。它具有带宽宽、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可以实现对信号的高精度测向。

2.2.3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是指将来自多个不同传感器的数据进行集成和处理,以提高测向精度和鲁棒性。通过利用不同传感器的特点和优势,可以更好地抑制噪声、提高信号检测和估计的性能。 三、无线电测向原理的应用领域 无线电测向原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1 通信系统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 在通信系统的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中,无线电测向原理可以用于确定基站的布设位置和方位,优化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和质量。通过测量和分析信号源的方位和位置,可以有效地优化无线网络的布局,提高网络的覆盖率和性能。 3.2 无线电频谱监测 无线电频谱监测是指对无线电频谱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以识别和定位干扰源、非法信号等。无线电测向原理可以通过测量信号的强度和到达时间差等参数,实现对干扰源和非法信号的快速定位和识别。 3.3 无线电定位和导航 无线电测向原理在无线电定位和导航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接收到的多个信号源进行测向分析,可以确定接收器的位置,并实现无线电导航的功能。在无人机、车载导航等领域,无线电测向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实现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 3.4 无线电情报收集与分析 无线电测向原理在情报收集与分析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无线电信号的特征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可以获取相关情报信息,如通信网络拓扑、无线电设备部署等,为军事、情报等领域提供支持。 四、总结 通过对无线电测向原理的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探讨,我们了解到无线电测向原理是一种通过测量和分析无线电信号的特性来判断信号源的方位和位置的技术。

无线电测向及应用

无线电测向及应用 无线电测向是一种通过测量无线电信号到达接收器的力度和方向来确定发送器 位置的技术。它是一个重要的无线通信工程技术,在军事、民用通信、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关于无线电测向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和应用领域。 无线电测向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的力度和到达时间差来确定 信号的来源方向。在无线电测向系统中,通常会使用多个接收天线,将接收到的信号和信号到达时间差进行计算和分析,从而确定信号的方向。这些接收天线可以以不同形式布置,如线性阵列、圆形阵列等。 常见的无线电测向方法包括干扰测向、信标测向和多普勒测向。干扰测向是指通过对干扰信号的特征进行测量和分析,确定其来源方向。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无线电窃听、干扰源定位等应用。信标测向是通过接收到的信标信号的力度和到达时间差来确定信标的位置。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无线定位系统、定位导航系统等应用。多普勒测向是通过测量接收到的信号频率的变化,确定信号源的速度、运动方向和位置。这种方法通常用于雷达、航空航天等应用。 在军事领域,无线电测向被广泛应用于通信情报获取、电子战、空中战术等领域。通过对敌方通信无线电信号进行测向分析,可以确定敌方通信的位置和通信线路,为军事作战提供情报支持。在电子战中,无线电测向可以用于探测和定位敌方无线电干扰源,采取相应的对抗措施。在空中战术中,无线电测向可以用于确定敌

方无线电信号的来源,对敌方通信进行干扰和破坏。 在民用通信领域,无线电测向被应用于定位导航、安全防范、频谱管理等方面。定位导航系统如GPS可以通过无线电测向和测距原理进行卫星定位,实现精确定位和导航功能。安全防范系统如无线电监控系统可以通过无线电测向和监测原理对可疑信号进行定位和跟踪,保障安全防范工作。频谱管理系统通过无线电测向对无线电信号进行监测和测量,实现对频谱资源的合理管理和利用。 在航空航天领域,无线电测向被应用于飞行导航、空中交通控制等方面。通过对无线电信号的测向,飞机可以确定自身的位置和方向,实现飞行导航和航线规划。在空中交通控制中,无线电测向可以用于对航空器进行监测和跟踪,提供航空安全保障。 总之,无线电测向作为一种重要的无线通信工程技术,在军事、民用通信、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通过测量无线电信号的力度和方向,无线电测向可以实现对信号源的定位和跟踪,为各领域的应用提供支持和保障。

无线电测向原理

无线电测向原理 无线电测向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号测向的技术,它可以用于确定信号的 方向和位置。无线电测向技术在军事、民用通信、天文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本文将介绍无线电测向的原理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无线电测向的基本原理。无线电测向的基本原理是利用 天线接收信号,并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确定信号的方向和位置。在实际的应用中,通常会使用多个天线来接收信号,通过对比不同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和相位差异,可以计算出信号的方向和位置。 无线电测向技术主要包括两种方法,一种是方位测向,另一种是距离测向。方 位测向是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方位角的测量,确定信号的方向;而距离测向则是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距离的测量,确定信号的位置。这两种方法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测向。 在实际的无线电测向系统中,通常会采用多种测向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 测向的准确度和可靠性。例如,可以通过使用多个天线阵列来实现高精度的方位测向;同时结合多普勒效应来实现距离测向。这样可以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实现更加灵活和精准的测向。 无线电测向技术在军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军事侦察、雷达导航、通信干 扰监测等方面,都需要使用无线电测向技术来获取目标的方向和位置信息。同时,在民用通信领域,无线电测向技术也可以用于无线电定位、无线电导航等应用。此外,无线电测向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天文学领域,用于天体信号的测向和观测。 总的来说,无线电测向技术是一种重要的信号测向技术,它可以通过对接收到 的无线电信号进行分析,确定信号的方向和位置。在实际的应用中,无线电测向技术可以应用于军事、民用通信、天文学等多个领域,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随着无线电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电测向技术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应用。

无线电测向基本知识

无线电测向运动做为〜项克技体育项日,同其它克技体育项目一样,具有鮮朗的克技特征。具体来说,一是参加者必、须共同連守统一的克癱规则,二是克界活动表现出强烈的克争特点,三是每一个参加者在躱前和克癱过程中要采取一糸列措施,力求使自己的体力、智力、技术在比界中得到最好的表现和发挥,以创凌优异成绩,庄倒对手,夺取胜利。克技体育的这些特点表朗它不同于娱乐和游戏,也不同于健身体育和康复体育。它要求参加者从事糸统的科学的训练,全面拿握各种技术,锻炼并提嵩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去适应运动克癱的需要。无賤,技术训练是任何一项克技体育运动员训练的重要彖之一。 无线电测向运动对参加者的运动素质的要求无疑是很為的。以往曾有人以为,只要运动素质发畏全面,体力充沛,跑得快,便可以成为优秀测向运动员。近几年,随着克赛规则的修改,测向技术及相关理论的发很,特别是通过历年优秀运动员的观疼和统计结果的分析,使越来越多的测向运动爱好者转而赞同这样一种观点:运动素质是运动和发挥技术、提需运动成绩的基础,测向技术水平才是创凌优异成绩的关键。在这一章里,将•按起点技术、途术、近台区技术、地形学知识的顺序,向读者介绍无线色测向的各种技术。下一章再介绍技术训练的方法。 往学习有关技术,投入训练之前,先粗略地了鮮一下无线电测向技术构成是有好处的。知道了总的轮廊,在学习一个单项技术时,可以了鮮它莊整体技术中所处的地住;在学习一项综合技术(例如近台区测向丿时,可以知道它是由哪些基本技术或单项技术所构成。这样,既可以提需运动员参加枯燥的基本技术训练的自觉性,也有助于教练员把训练安排得更合

理、更纟统。 无线电测向技术如果以克癱过程的先后分,可以划为以下三项: (1丿起.点测向包括起点前技术、起.点测向、禽开起.点三部分。 (2)變中测向包括耆找台及找台顺序的确定、到住技术、途中跑及道路选择三部分。 (3)近台区测向近台区测向包含彖较多,许多基本技术和单项技术都可能在近台区得到综合运用。主要的有沿方向线跟琮、交叉定点、比音量、无信号找台、搜素等。 还有一些技术彖,例如指北针和地图使用、体力分配、复杂条件下对干扰、反射等特珠情况的处理等,难于划入上述三阶段中的某一阶段,但也必须拿握。 无线电测向技术如果以从易到难、先单项后综合的顺序划分, 可视为包含以下彖: (1丿使用和拿握测向机包括持机方法、收测电台信号技术的训练及•拿握测向机性能。收测电台信号技术包括:信号的辨认、调谱和抗干扰接收、测出电台方向线的步骤等。•拿握测向机性能包括:学会使用增益炎钮和衰减开关,了解测向机一般松查和简单畋障的应急处理方法。 (2)基本技术包括测向技术、地图和指北针的使用和越野技术。测向技术的家有:原地和移动中测记电台方向线;参照卖地方住物按方向线前进;利用测向机的音量、指向、强度变化等判断关键距离(如近台区、一轮信号奔跑距禽丿和电台设置住置 (如寓低、向背丿;近台区技术(方向跟踪、交叉定点、比音量、无信号找

无线电测向原理、基本技术

无线电测向原理 人们常用“狐狸的尾巴藏不住”这句话来形容秘密事物的破绽之处。隐蔽电台也有一条藏不住的尾巴-发射天线,因为无论将电台如何隐蔽,天线终究要伸向空间.因此,运动员可依靠手中测向机的指引,将隐蔽电台找到。由此看来,无论是发射机或测向机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即天线. 天线是一个能量转换器,它可将发射机馈给的高频电能转换为向空间辐射的电磁能,也可将空间传播的电磁能转换为高频电能输送到接收机.前者称为发射天线,后者称为接收天线。 常用的天线有直立天线、环形天线、磁性天线、八木天线等。磁性天线就是将线圈绕在铁氧体制成的磁棒上,160米和80米波段测向机多采用这种天线. 磁性天线的工作原理: “双向”测定:在用小型晶体管收音机收听中波广播时,常常会有这样的现象:收音机在某个方向时声音小,转动一个角度后,声音却变大了.其原因就在于收音机采用了具有方向性的天线――磁性天线。测向时,运动员借助测向机的磁性天线以及与它们相配合的直立天线来确定电台的方向。

磁性天线平行于地面放置,并接收垂直极化波;电波从左向右传播,其磁场方向(图中虚线所示)必定垂直于电波传播方向并与地面平行;磁棒轴线与电波传播方向的夹角为θ。则磁性天线的输出感应电势E磁随θ的变化而变化。 当磁棒轴线对准电台,磁棒轴线与电波传播方向平行(θ=0°、θ=180°),磁场方向与磁棒轴线垂直,即磁力线与天线线圈截面平行,磁力线无法顺着磁棒穿过线圈,线圈中没有变化的磁力线,线圈感应电势为零,即e磁=0。耳机声音最小,甚至完全没有声音,此时磁性天线正对着电台的那个面,称小音面或小音点、哑点;当磁棒轴线与电台的面成一定的角度,磁场方向也与磁棒成一定的角度,会有部分磁力线穿过线圈,线圈中有一定感应电势输出,即e磁为某一定值,耳机声音不是最小,音量会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在测向运动中,只要旋转测向机的磁性天线,找出“哑点"(或小音点),发射台必定位于磁棒轴线所指的直线上,也就是说,利用磁性天线可确定电台所在的直线,但不能确定在直线的哪一边,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测“双向”。 单方向的测定:具有双值性的测向机在实际测向运动中是不能使用的。为了使运动员在任何一个测向点,都可获得电台明确的“线”和“面”就要求测向机天线具有单值性。磁性天线和直立天线组成的复合天线是具有单方向性的天线。当测出电台所在在直线时,运用直线天线和磁棒天线,按下单向按钮,磁性天线转动一周时,只有一个方向使信号消失;也只有一个方向信号最强。这样就克服了磁性天线的双值性,获得了单方向性能.我们把信号强的这个面叫单向大音面,简称大音面。利用大音面就可直接定出电台在那一边。

无线电测向基本知识

无线电测向运动做为一项竞技体育项目,同其它竞技体育项目一样,具有鲜明的竞技特征。具体来说,一是参加者必须共同遵守统一的竞赛规则,二是竞赛活动表现出强烈的竞争特点,三是每一个参加者在赛前和竞赛过程中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力求使自己的体力、智力、技术在比赛中得到最好的表现和发挥,以创造优异成绩,压倒对手,夺取胜利。竞技体育的这些特点表明它不同于娱乐和游戏,也不同于健身体育和康复体育。它要求参加者从事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全面掌握各种技术,锻炼并提高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去适应运动竞赛的需要。无疑,技术训练是任何一项竞技体育运动员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无线电测向运动对参加者的运动素质的要求无疑是很高的。以往曾有人以为,只要运动素质发展全面,体力充沛,跑得快,便可以成为优秀测向运动员。近几年,随着竞赛规则的修改,测向技术及相关理论的发展,特别是通过历年优秀运动员的观察和统计结果的分析,使越来越多的测向运动爱好者转而赞同这样一种观点:运动素质是运动和发挥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测向技术水平才是创造优异成绩的关键。在这一章里,将按起点技术、途中技术、近台区技术、地形学知识的顺序,向读者介绍无线电测向的各种技术。下一章再介绍技术训练的方法。

在学习有关技术,投入训练之前,先粗略地了解一下无线电测向技术构成是有好处的。知道了总的轮廓,在学习一个单项技术时,可以了解它在整体技术中所处的地位;在学习一项综合技术(例如近台区测向)时,可以知道它是由哪些基本技术或单项技术所构成。这样,既可以提高运动员参加枯燥的基本技术训练的自觉性,也有助于教练员把训练安排得更合理、更系统。 无线电测向技术如果以竞赛过程的先后分,可以划为以下三项: (1)起点测向包括起点前技术、起点测向、离开起点三部分。 (2)途中测向包括首找台及找台顺序的确定、到位技术、途中跑及道路选择三部分。 (3)近台区测向近台区测向包含内容较多,许多基本技术和单项技术都可能在近台区得到综合运用。主要的有沿方向线跟踪、交叉定点、比音量、无信号找台、搜索等。 还有一些技术内容,例如指北针和地图使用、体力分配、复杂条件下对干扰、反射等特殊情况的处理等,难于划入上述三阶段中的某一阶段,但也必须掌握。 无线电测向技术如果以从易到难、先单项后综合的顺序划分,可视为包含以下内容:

无线电测向运动基本技术

无线电测向运动基本技术 第一节无线电测向技术的内容 无线电测向运动做为一项竞技体育项目,同其它竞技体育项目一样,具有鲜明的竞技特征。具体来说,一是参加者必须共同遵守统一的竞赛规则,二是竞赛活动表现出强烈的竞争特点,三是每一个参加者在赛前和竞赛过程中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力求使自己的体力、智力、技术在比赛中得到最好的表现和发挥,以创造优异成绩,压倒对手,夺取胜利。竞技体育的这些特点表明它不同于娱乐和游戏,也不同于健身体育和康复体育。它要求参加者从事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全面掌握各种技术,锻炼并提高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去适应运动竞赛的需要。无疑,技术训练是任何一项竞技体育运动员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无线电测向运动对参加者的运动素质的要求无疑是很高的。以往曾有人以为,只要运动素质发展全面,体力充沛,跑得快,便可以成为优秀测向运动员。近几年,随着竞赛规则的修改,测向技术及相关理论的发展,特别是通过历年优秀运动员的观察和统计结果的分析,使越来越多的测向运动爱好者转而赞同这样一种观点:运动素质是运动和发挥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测向技术水平才是创造优异成绩的关键。在这一章里,将按起点技术、途中技术、近台区技术、地形学知识的顺序,向读者介绍无线电测向的各种技术。下一章再介绍技术训练的方法。 在学习有关技术,投入训练之前,先粗略地了解一下无线电测向技术构成是有好处的。知道了总的轮廓,在学习一个单项技术时,可以了解它在整体技术中所处的地位;在学习一项综合技术(例如近台区测向)时,可以知道它是由哪些基本技术或单项技术所构成。这样,既可以提高运动员参加枯燥的基本技术训练的自觉性,也有助于教练员把训练安排得更合理、更系统。 无线电测向技术如果以竞赛过程的先后分,可以划为以下三项: (1)起点测向包括起点前技术、起点测向、离开起点三部分。 (2)途中测向包括首找台及找台顺序的确定、到位技术、途中跑及道路选择三部分。 (3)近台区测向近台区测向包含内容较多,许多基本技术和单项技术都可能在近台区得到综合运用。主要的有沿方向线跟踪、交叉定点、比音量、无信号找台、搜索等。 还有一些技术内容,例如指北针和地图使用、体力分配、复杂条件下对干扰、反射等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