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J型无线电测向机实验报告

J型无线电测向机实验报告

J型无线电测向机实验报告

摘要:本实验通过搭建J型无线电测向机,研究无线电测向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工作原理和测向精度。通过一系列实验和测量得出了J型无线电测向机的工作特点和性能指标,并对其改进方向进行了探讨。

一、引言

无线电测向技术是一种通过测量来自不同方向的无线电信号强度的方法,用于定位无线电信号源的位置。J型无线电测向机是一种常见的无线电测向设备,它通过接收和比较来自不同方向的无线电信号强度来确定信号源的方位角。

二、实验器材和原理

1.实验器材:

-J型无线电测向机

-收音机

-信号源

-天线和导线

2.实验原理:

J型无线电测向机一般由两个同构的天线组成,分别称为接收天线和参考天线。接收天线用于接收信号源发出的信号,而参考天线则用来提供一个参考角度。通过比较接收天线和参考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可以确定信号源的方位角。

三、实验步骤和结果

1.搭建实验装置:将J型无线电测向机、收音机、信号源、天线和导

线按照实验要求连接。

2.测量信号源方位角:调节J型无线电测向机和收音机,使其接收信

号源发出的信号。通过比较接收天线和参考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强度,确定

信号源的方位角。

3.重复实验多次,得到一系列信号源方位角数据。

4.分析数据:根据测得的信号源方位角数据,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

评估J型无线电测向机的测向精度。

四、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计算了J型无线电测向机的测向精度。平均值为XXX°,标准差为XXX°。测向精度较高,符合设计要求。

五、问题讨论和改进方向

1.天线设计:考虑进一步改进天线设计,以提高测向精度。

2.接收器灵敏度:提高接收器的灵敏度,可以提高测向机的信号接收

能力。

3.信号处理算法:改进信号处理算法,提高信号源的方位角估计精度。

六、结论

通过搭建J型无线电测向机,我们研究了无线电测向技术在实际应用

中的工作原理和测向精度。实验结果表明,J型无线电测向机具有较高的

测向精度,并且可以通过改进天线设计、提高接收器灵敏度和优化信号处

理算法等方面进一步提高性能。无线电测向技术在军事、通信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无线电测向基本知识

无线电测向基本知识(总12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无线电测向运动做为一项竞技体育项目,同其它竞技体育项目一样,具有鲜明的竞技特征。具体来说,一是参加者必须共同遵守统一的竞赛规则,二是竞赛活动表现出强烈的竞争特点,三是每一个参加者在赛前和竞赛过程中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力求使自己的体力、智力、技术在比赛中得到最好的表现和发挥,以创造优异成绩,压倒对手,夺取胜利。竞技体育的这些特点表明它不同于娱乐和游戏,也不同于健身体育和康复体育。它要求参加者从事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全面掌握各种技术,锻炼并提高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去适应运动竞赛的需要。无疑,技术训练是任何一项竞技体育运动员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无线电测向运动对参加者的运动素质的要求无疑是很高的。以往曾有人以为,只要运动素质发展全面,体力充沛,跑得快,便可以成为优秀测向运动员。近几年,随着竞赛规则的修改,测向技术及相关理论的发展,特别是通过历年优秀运动员的观察和统计结果的分析,使越来越多的测向运动爱好者转而赞同这样一种观点:运动素质是运动和发挥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测向技术水平才是创造优异成绩的关键。在这一章里,将按起点技术、途中技术、近台区技术、地形学知识的顺序,向读者介绍无线电测向的各种技术。下一章再介绍技术训练的方法。

在学习有关技术,投入训练之前,先粗略地了解一下无线电测向技术构成是有好处的。知道了总的轮廓,在学习一个单项技术时,可以了解它在整体技术中所处的地位;在学习一项综合技术(例如近台区测向)时,可以知道它是由哪些基本技术或单项技术所构成。这样,既可以提高运动员参加枯燥的基本技术训练的自觉性,也有助于教练员把训练安排得更合理、更系统。 无线电测向技术如果以竞赛过程的先后分,可以划为以下三项: (1)起点测向包括起点前技术、起点测向、离开起点三部分。 (2)途中测向包括首找台及找台顺序的确定、到位技术、途中跑及道路选择三部分。 (3)近台区测向近台区测向包含内容较多,许多基本技术和单项技术都可能在近台区得到综合运用。主要的有沿方向线跟踪、交叉定点、比音量、无信号找台、搜索等。 还有一些技术内容,例如指北针和地图使用、体力分配、复杂条件下对干扰、反射等特殊情况的处理等,难于划入上述三阶段中的某一阶段,但也必须掌握。 无线电测向技术如果以从易到难、先单项后综合的顺序划分,可视为包含以下内容: (1)使用和掌握测向机

无线电猎狐

无线电“猎狐”在行动 ———抓住“科学”的狐狸 无线电测向,初听这个名字时,也许会因这个略显得有些专业的名字而拒之于千里之外。它其实类似于我们小时候都玩过的捉迷藏游戏,只不过原理内容要较之复杂得多。下面让我们来对无线电测向进行一些初步的了解。 一、定义及内容 从专业的定义上来看,无线电测向是利用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原理,来判定目标(发射台)位置的一项活动。 无线电测向可以被称为是一种群众体育项目,它也是业余无线电活动的主要内容。这项运动需要进行在优美、宽广的自然环境中,事先隐藏好数部信号源,定时发出规定的电报信号。参加者手持无线电测向机,测出隐蔽电台的所在方向,采用徒步方式,奔跑一定距离,迅速准确地逐个寻找出这些信号源。以在规定时间内,找满指定台数,实用时间少者为优胜。因为我们通常把事先巧妙隐藏起来的信号源比喻成狡猾的狐狸,故此项运动也被赋予了一个形象生动的名字:无线电“猎狐”或抓“狐狸”。 二、基本原理 无线电测向的基本仪器是电台。电台是依靠无线电波来传输信息的,无线电波在空气中具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如果能确定出电波传播方向,就可确定出发射台所在方向。当测向的地点确定之后,该点的北方与所测电台方向之间顺时针方向的夹角(也称示向度)也就确定了。如果只获得电台的一个示向度值,仅可以确定电台在某一直线上,但却无法判断其具体位置。若设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测向点,就可获得不同的示向度,将其标绘在地图上,其交点即为发射电台的位置。 但是由于受到场地范围的限制,有时我们距离发射源距离过近,导致原先判断“狐狸”方位的方法失效。这时候,我们需要tdoa电线单元帮我们找回猎狐的感觉。

它的原理与多普勒效应近似。Tdoa是通过检验每个天线接收到的视频信号的相位差来工作的。如果从射频源到达两个天线的距离一样,没根天线的射频信号的相位是一样的,不存在相位差。如果旋转阵列,或者射频源移向左边或者右边,那么有一根天线将比另外一根更加靠近射频源,造成接收到的信号存在较小的相位差。Fm接收机会检测出天线切换单元快速来回切换两根天线使接收信号的突发相位变化。对于接收机来讲,信号看上去像方波调制Fm。接收机的扬声器将会发出和天心切换频率一致的音频信号。当相位差变大时,音频信号将变响。当两根天线与射频源等距离时,音调几乎完全消失。 Tdoa的一个不足在于,当发现“零信号点”或者天线方向处于音调消失的位置时,不能指明射频源到底是在前面还是后面。但是有一种快速判断的方法:如果使用手持机,可以用“身体屏蔽”方法——断开天线,把手持机紧贴胸部,观察信号强度指示,然后转动身体。当指示的信号强度为最小,那么射频源在身后的某个地方。 三、参加准备及积极意义 参加这项运动,首先,需要我们对无线电方面的知识进行初步的了解,掌握测向机或其他电子制作技能,这无疑将为我们单调的学习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同时扩展了我们的知识,增强了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也丰富了我们对电子技术的了解。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被称为信息时代的世界,拥有这样的一技之长,显然会使我们受益良多。 但因为无线电测向不是纯科技性的室内制作,它需要我们拥有较好的体力,身体素质做以保障,因此也间接促进了我们的身体锻炼。 无线电测向运动是一项能同时锻炼头脑和身体的运动,一项赋现代理念的融体育与科技为一体的、令人快乐的活动。由于这项运动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动手与动脑、室内与户外、体能与智力的结合,有利于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增强体魄、磨练意志,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判断能力,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增强实践能力,让他们充分展现潜在的创造力,因此这项运动在许多国家、包括我们中国都有比较广泛的开展,深得中小学老师、家长的喜爱。其中既有在中小学校、大专院校普及和家庭。 四、无线电测向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无线电测向最早出现于100多年前。早期无线电通信中,为了节省电台的功率和确保通讯质量,人们致力于研究电磁波的定向发射和接收。其中关键部分便是定向天线的研究。定向天线的研究和应用,为无线电测向奠定了基础。 20世纪初,无线电测向的主要设备——无线电测向仪投入使用。这标志着无线电测向的起步。限于当时设备的体积和重量,仅用于航海。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研制成功小型测向仪装上飞机,利用伦敦广播电台的广播导航,实现了对伦敦的轰炸。战争中,交战双方竞相研制和改进机载测向设备,大大推进了测向技术的发展。 近些年来,较为先进的助航仪器,如罗兰、奥米伽、雷达大量使用,它们同测向仪相比,具有工作简便、定向精度高的优点,逐渐在许多方面替代了测向设备。但是无线电测向仪以其独特的优点,直至今日仍在发挥着作用。 在航海中,航海规范及有关国际公约中规定1600总吨数以上的海船必须安装测向仪。因为在海上遇险救助中,测向仪有重要意义。各个拥有海岸线的国家

无线电测向

温州市学生实践学校劳动与技术考核方案 (无线电测向) 一、项目名称:无线电测向 二、项目介绍 无线电测向运动是竞技体育项目之一,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也叫无线电“捉迷藏”、“猎狐”。参加者手持无线电测向机,测出隐藏电台的所在方向,采用徒步或奔跑方式,迅速准确地逐个找出这些信号源,在规定时间内,找满指定台数、用时少者为优胜。该项运动不仅要进行体能训练,还需要运用无线电方面的知识,具有体育性、科技性和趣味性。是一项深受青少年喜爱的竞技体育活动项目,能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身体素质、心理品质等方面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三、考查要求: 1、能调整频率和音量收听到电台信号,使音量合适、音调较悦耳。 2、能区分不同的信号台,搜索到一个信号台后能调节频率旋钮搜索下一个信 号台。 3、根据找台技术能在20分钟内找到5个电台中的1个电台。 四、活动准备 1、器材:80米波段测向机50部(每人一部)、5个电台 2、点标旗、针式打卡器和考核记录表 五、考核步骤 1、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无线电测向知识,测向机频率和音量旋钮的使用,收 听电台和识别不同的电台呼号。

2、指导学生学习判断电台的方位和找台技术。 3、学生收听到一个电台后出发寻找电台、找到某个电台后在考核记录表指定 的位置用针式打卡器打孔登记。 4、时间允许可以收听和寻找下一个电台,找到电台后在考核记录表指定的位 置用针式打卡器打孔登记。 5、校园广播通知找台结束就回到集合点上交考核记录表,由带队老师进行考核。 六、参考评价标准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在20分钟内寻找到5个电台的中一个电台考核结果即为合格。 七、安全提醒 电台没有架设在河边或电线柱等危险区域,请同学们不要进入河边或电线柱等危险区域寻找电台。电台一般架设在路边附近的树丛中,这样在校园石板路上奔跑找台是比较安全的,当需要进入树丛中找台时,要减慢速度,以免头部、脸部碰到树枝而刮伤。 八、学习材料 (一)80米波段短距离测向机各旋钮、开关的功能 1、频率旋钮 寻找需要收测电台的信号,要求被收测信号的音调清晰、悦耳,其它电台信号尽可能小,减少其干扰。 2、音量旋钮

无线电测向运动原理与方法

无线电测向运动原理与方法 一、测向机的使用 1、测向机各旋钮、开关的功能 (1)频率旋钮。用来寻找需要收测电台的信号,要求被收测信号的音调清晰、悦耳,而其他电台信号尽可能小,减少其干扰。 (2)音量旋钮。用来控制音量大小。 (3)单向开关。用来判断电台的方位。 (4)电源开关。短距离用的PJ-80型测向机不单设电源开关,插入耳机即接通电源,拔出耳机即断开电源。 2、正确的持机方法 (1)80M波段的测向析持机方法:以80M波段直立式测向机为例,正确的持机方法是右手持机,大拇指靠近单向开关,其他四指握测向机,手背一面是大音面,松肩、垂肘,测向机举至胸前,距人体约25CM,尽量保持测向机与地面垂直。 (2)2M波段测向机的持机方法:基于2M波段标准距离测向时电台发射电波方式为水平极化波(短距离测向时电吧发身电波方式为垂直极化波)及测向时多用单向大音面的特点,通常为右手持机,左手调整旋钮和开关;将测向机举至胸前,并使天线所在平面与地面保持平行(或垂直)引向器始终处于前方,以便准确观察电台方向线,当信号弱或收不到信号时,可将测向机举过头项。 3、熟悉电台呼号 每一部隐蔽电台(或称信号源)均有自己的编号和呼号,并具有连续短距离测向)或轮流(标准距离测向)自动拍发等幅电报的功能。判断电台台号时,要注意分辨长音、短音出现的先后顺序和长、短音的数目。电台发信时,重复循环各自的电码符号,在语言中,通常用“嗒”表示长音,用“嘀”表示短音。如:1号台MOE电台呼号为“嗒嗒、嗒嗒嗒、嘀”,2号台MOI电台呼号为“嗒嗒、嗒嗒嗒、嘀嘀”。其他分别是: 1号台:MOE—————·或·———— 2号台:MOI—————··或··——— 3号台:MOS—————···或···—— 4号台:MOH—————····或····— 5号台:MO5—————·····或····· 6号台:6—···· 7号台:7——··· 8号台:8———·· 9号台:9————· 0号台:0————— 信标台MO————— 备用呼号(当2M波段某频战法遇到严重干扰时,可腹胀其他频点的备用电台): MA台——·— MU台——·—

无线电测向原理

无线电测向原理 无线电波在均匀介质 (如空气)中,具有直线传播的特点。只要测出电波传播的方向,就可以确定出信号源(发射台)所在方向。无线电测向是指通过无线电测向机测定发射台(或者接收台)方位的过程,但是无线电测向运动中,要快 速寻找隐蔽巧妙的信号源,必须掌握无线电波的传播规律。 一、无线电波的发射与传播 无线电波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却充满了整个空间。广播、挪移通讯、电视等,已是现代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份。无线电波属于电磁波中频率较低的 一种,它可直接在空间辐射传播。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很宽,频段不同,特性也不尽相同。我国目前开展的无线电测向运动涉及三个频段:频率为 1.8—2 兆赫的中波波段,波长为 150—166.6 米,称 160 米波段测向;频率为 3.5—3.6 兆赫的短波波段,波长为 83.3—85.7 米,称 80 米波段测向;频率为 144—146 兆赫的超短波段,波长为 2.08—2.055 米,称 2 米波段测向。 (一)无线电波的发射过程 无线电波是通过天线发射到空间的。当电流在天线中流动时,天线周围的空间非但产生电力线 (即电场),同时还产生磁力线。其相互间的关系,如图 2-1-1 所示。如果天线中电流改变方向,空间的电力线和磁力线方向随之改变。如果加在天线上的是高频交流电,由于电流的方向变化极快,根据电磁感应的原理,在这些交替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的外层空间,又激起新的电磁场,不断地向外扩散,天线中的高频电能以变化的电磁场的形式,传向四面八方,这就是无线电波。从图 2-l 可知,电力线 (即电场)方向与天线基本平行,磁力线 (磁场)的形状则是以天线为圆心,与天线相垂直的方向随之变化的无数同心圆。 图 2-1-1 无线电波的发射 (二)无线电波的特性 l.无线电波的极化 交变电磁场在其附近空间又激起新的电磁场的现象称无线电波的极化。空间传播的无线电波都是极化波。当天线垂直于地平面时,天线辐射的无线电波的电场垂直于地平面称垂直极化波。天线平行于地平面时,天线辐射的无线电波的电场平行于地面称水平极化波。无线电测向竞赛规则规定, 160 米波段和 80 米波段测向使用垂直极化波, 2 米波段测向使用水平极化波。 2.电场、磁场与电波传播方向之间的关系 天线辐射的无线电波,电场方向与天线平行,磁场方向与天线垂直,电场与磁场相互垂直,又都垂直于电波传播的方向,并且电场和磁场同时浮现最大值和最小值 (即相位)相同。 3.频率和波长的关系

1无线电测向教案

无线电测向教案 无线电测向运动是竞技体育工程之一,也是无线电 活动的主要内容.类似于众所周知的捉迷藏玩耍,但它是查 找能放射无线电波的小型信号源,是无线电捉迷藏,是现代 无线电通讯技术与传统捉迷藏玩耍的结合. 一,大致组织流程 在营区,操场等空旷场地,隐蔽好数部信号源定时发出 规定的电报信号.学生手持无线电测向机测出隐蔽电台的所 在方向,承受徒步方式,奔驰肯定的距离,快速,准确逐个查找,台数多者优胜. 短距离无线电测向竞赛规章本规章适 用于 80 米波段短距离无线电测向竞赛。 二、竞赛器材 〔一〕竞赛时设 3 至 10 部隐蔽电台。起点与各台及各 台间距为 30 一 200 米,并应互看不见。 〔二〕电台的发信频率在 3.5 一 3.6NHZ 的范围内选 定但各台不在同一频率上工作。 〔三〕电台连续自动拍发等幅电报,各台拍发呼号为: -- ---.〕0号台MO〔-----〕1号台MO〔E 或l〔. ------ 〕 2 号台 MOI〔-- ---..〕或2〔..---〕 3 号台MOS 〔-- ---...〕或 3〔...--〕 4 号台 MOH〔-- ---....〕或 4〔....-〕 5 号台 MO5 〔-- ---.....〕威5〔 ........... 〕 6 号台6〔-....〕 7 号台7〔-- ...... 〕

8 号台8〔---..〕9 号台9〔----.〕 拍发速度为每分钟40-70 字。 〔四〕可依据实际需要确定是否在终点设置信标台,通 常以 0 号台作为信标台。 〔五〕电台的放射功率为 0.3 一 1W,承受水平平面无方 向性的直立无线放射垂直极化波。 〔六〕隐蔽电台应标明该台台号或呼号,并设有打卡器 具或其它作印装置。 〔七〕测向机在竞赛频率范围内向外辐射的信号,不得 被 10 米外具有 3 一5 微伏灵敏度的接收机听到。 三、竞赛方法 〔一〕赛前,以抽签方式确定运发动的动身批次或赛位。 〔二〕起点需设一集中侍动身运发动的预备区和动身线。 〔三〕每批动身间隔时间为 1 一 3 分钟。 〔四〕每场竞赛的规定时间、动身间隔时间、各组别找台数及台号、找台挨次、终点是否设信标台等,赛前向运动员宣布。 〔五〕运发动需按要求佩戴组织者发的号码布和携带竞 赛卡片。 〔六〕运发动必需以徒步方式独立完成竞赛,不得帮助 他人或猎取他人的帮助。 〔七〕运发动找到隐蔽电台时,应在竞赛卡片上按规定自行打卡或作印〔信标台无需查找或作印〕,以作为找到该台的凭证。

无线电测向心得体会(精选7篇)

无线电测向心得体会(精选7篇) 无线电测向心得体会篇1 无线电测向是体育与科技相结合的趣味运动,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体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深受学生的喜爱。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了解这项活动,11月27日下午在西湖区少年宫举行了“走进无线电测向,感受猎狐的魅力”的第二课堂活动,来自区测向队的同学和之江外语学校的无线电爱好者参加了本次活动。 首先少年宫的刘老师对无线电测向活动进行了详细、全面的讲解,无线电测向运动(又称无线电猎狐运动)是利用无线电测向机(一种具有方向性的接收机),在自然环境中,以徒步、奔跑方式快速、准确逐个寻找预先设置隐蔽电台,在规定时间内找完指定电台数量、实用时间少者为优胜的运动项目,是现代无线通讯技术与传统捉迷藏游戏的结合。接着区测向社团同学和爱好者们进行了一对一的师徒结对,进行无线电测向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找台方法和技巧等方面的知识交流和技能传授。随后,猎狐行动正式开始。同学们分组出发,手持测向仪,寻找信号源。寻找信号源的过程充满乐趣与挑战,电台位置极为隐蔽,即使走到近处也很难被发现。猎狐活动持续了近两个小时,活动的最后大家围坐一起,交流猎狐经验。 通过培训使同学们对无线电测向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使用和训练方法有了清晰的认识。无线电社团的同学进一步增强了自己对测向机的使用能力和对无线电的了解,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无线电测向心得体会篇2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便接触了无线电测向科技活动的基础知识,有了第一次拿到能接收无线电波的测向机的好奇,有了第一次在校园里听老师讲测向机制

作的疑惑,有了第一次在烈士陵园开始运用理论进行实地找台训练的紧张。我现在仍清晰地记得自己刚开始时对测向还一片茫然——只会随着流水似的电波跟着学长疯跑,在限定时间内慌慌张张满头大汗的跑回来,到后来一起面红耳赤地激烈讨论电台的位置,判断信号的反射和传播轨迹。随着时间飞逝,学校、测向俱乐部培训次数的增加,以及自己不断地努力训练,我逐渐找到了测向的感觉,也理解到了运用无线电波找台的规律,在接下来的省冠军赛、省锦标赛、全国赛上通过实践不断进步,取得了很多优异的成绩,且获得过各项赛事冠军。特别是在—期间,我有幸参加了美国、保加利亚、乌克兰等国际无线电测向世界杯的比赛,面对国际国内强手如林的局面,我坦然面对,尽情挥洒自己的汗水,这些赛事我自己不仅获得了多个好成绩,同时我还收获了测向团队的互帮互助的情谊,我不仅扩展了国际视野,还斩获了来自国外的宝贵经验,这一切都让我感觉到测向运动的道路充满了挑战也洒满了阳光。 八年的无线电测向活动,是我从小学至今影响最大的,参与时间最长的运动,它给我带来很多的领悟和思考。 无线电测向心得体会篇3 无线电测向运动是群众体育项目之一。大致过程是:在野外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事先隐藏好数部信号源,定时发出规定的信号。参加者手持无线电测向机,测出隐藏电台的所在方向,采用徒步方式,奔跑一定距离迅速准确地逐个寻找出这些信号源,以在规定时间内找满指定台数,实用时间少者为优胜。 我们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训练,初步掌握这方面的知识。记得我参加广东省无线电测向锦标赛时,我当时特别紧张。随着滴滴的响声后,我出发了,没用多久就找到了三个台,就差一个台就成功了,我仔细地聆听着信号的声音,分辨着它的位置,可就是找不到它。而此时我全身都被汗水湿透了,体力也有点不支。“不要紧张,不要慌”,我积力告戒自己,要镇定下来,

无线电测向基本技巧

无线电测向基本技术 短距离无线电测向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可归纳为下列几个方 面: 一、收测电台信号 1、收听电台信号 当不了解被收听电台信号的强度时,如在起点收听首台或找到某台后收测下号台(应迅速离开该台十余米),可将音量旋到最大,边转动测向机,边调整频率旋钮,听到信号后,首先辩认台号是不是你现在需要寻找的电台呼号,然后缓慢地左右细调,使声音最大,音调悦耳。最后,将音量旋钮旋至适当位置,进行测向。 2、测出电台方向线的基本方法: (1)80米波段测向的基本方法: 单向一双向法:按下单向开关,使本机大音面作环向扫动,同时旋转频率钮,当耳机内出现需要测收的电台信号且声音最大时,测向机大音面所指方向即为电台方向。这一过程称测单向。由于大音面是一个较大的扇面,难以准确地确定电台方向线,因此在单向测完后要松开单向开关,用磁性天线的小音点(即磁棒)对着电台并左右摆动,声音最小时磁棒所指方向,即为电台的准确方向。后面的这个过程称为测双向。 双向一单向法:先不按单向开关,用磁性天线收到电台信号后,水平旋转测向机,找出小音点(或称哑点线)获得电台所在直线,然后按下单向开 关并转动测向机90。,在此位置上,反复迅速的旋转 测向机180°,比较声音大小,声音大时,本机单向大音面所指的方向,即为电台的方向。最后再用双向小音点瞄准。

(2)2米波段测向的基本方法: 单向法(也叫主瓣一次测向法): 当2米波段测向机收到电台信号后,转动天线360,依靠尖锐的主瓣方向图(此时引向器的前引伸方向声音最大),即可明确地测出电台方向线。若发现主瓣与后瓣难以分清(在前后两个方向上声音大小差不多),可将测向机音量关小,举过头顶,在主、后瓣两个方向上翻转天线(见图,应注意保持天线所在面与地面的平行),反复对 比两边的音量大小,防止测反方向。此法多用于三元八木天线。 二、方向跟踪 沿测向机批示的电台方向,边跑边测,直接接近并找到电台的方法叫方向跟踪。由于80米波段测向机双向小音点方向线清晰准确,因此跟踪时多使用此方向线。 因为短距离测向竞赛的信号源处于连续发信状态,因此该技术是 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技术。 在地形简单、障碍较少的情况下,方向跟踪时可快速奔跑,并在跑动中左右摆动测向机,不停的校正方向(注意随时调小音量)。 方向跟踪时,容易出现从电台附近越过而并未觉察的情况,这时运动员虽已跑过电台,但测向机磁性天线指示的方向线,由于变化不大而未能及时发现,造成反方向跟踪,越跑越远,直至耳机中音量明显减弱时才会发觉。避免的方法是在跟踪中打几次单向,判断大音面是否已转到后面。 宁跑勿走,宁过勿欠,这是迅速到位的最基本要求,切忌尚未到位便进行搜索,耽误时间。

无线电测向原理

无线电测向原理 一、无线电波的发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与“无线电”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播送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是通过发射到空间的无线电波把声音和图象神奇地传诵到千家万户的,这个道理已成为人们的常识。让我们再来简单地回顾一下发射和接收过程:广播电台(电视台)首先把需要向外发射声音和图象变为随声音和图象变化的电信号,然后用一中频率很高、功率很强的交流电做为“运载工具”,将这种电信号带到发射天线上去。再通过天线的辐射作用,把载有电信号的高频交流电转变为同频率的无线电波(或称电磁波),推向空间,并象水波一样,不断向四周扩散传播,其传播的速度在大气中为每秒30 万公里。在电波所能到达的范围内,只要我们将收音机、电视机打开,通过接收天线将这种无线电波接收下来,再经过接收机大放大、解调等各种处理,把原来的电信号从“运载工具”中分离出来,逼真地还原成发射时的声音和图像,我们就能在远隔千里的地方收听(收看)到广播电台(电视台)播出的节目。 无线电测向也是利用类似的途径和方式实现的,只是它所发射的仅仅是一组固定重复的莫尔斯电报信号。电台的发射功率小,信号能到达的距离也极为有限。一般在10公里以内。下面,我们紧密结合无线电测向,介绍一些有关的无线电波的基础知识。 1. 无线电波的传播途径 无线电波按传播途径可分为以下四种:天波——由空间电离层反射而传播;地波——沿地球表面传播;直射波——由发射台到接收台直线传播;地面反射波——经地面反射而传播。

无线电测向竞赛的距离通常都在10公里以内,所以,除用于远距离通信的天波外,其它传播方式都与测向有关,160米和80米波段测向,主要使用地波;2米波段测向,主要使用直射波和地面发射波。 2. 无线电波在传播中的主要特性 无线电波离开天线后,既在媒介质中传播,也沿各种媒介质的交界面(如地面)传播,其传播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它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对它产生影响的因素却很多。无线电波在传播中的主要特性如下: (1)直线传播均匀媒介质(如空气)中,电波沿直线传播。无线电测向就是利用这一特性来确定电台方位的。 (2)反射与折射电波由一种媒介质传导另一种媒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传播方向要发生变化。图2-1所示的射线由第一种介质射向第二中介质,在分界面上出现两种现象。一种是射线返回第一种介质,叫做反射;另一种现象是射线进入第二种介质,但方向发生了偏折,叫做折射。一般情况下反射和折射是同时发生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但不一定等于折射角。反射和折射给测向准确性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反射严重是,测向机误指反射体,给接近电台造成极大困难。 (3)绕射电波在传播途中,有力图饶过难以穿透的障碍物的能力。绕射能力的强弱与电波的频率有关,又和障碍物大小有关。频率越低的电波,绕射能力越弱;障碍物越大,绕射越困难。工作于80米波段的电波,绕射能力是较强的,除陡峭高山(相对高度在200米以上)外,一般丘陵均可逾越。2米波段的电波绕射能力就很差了,一座楼房,或一个小山丘,都可能使信号难以绕过去。因此,测向点的选择就成为测向爱好者随时都要考虑的一大问题。 (4)干涉直射波与地面反射波或其它物体的反射波在某处相遇时,测向机收到的信号为两个电波合成后的信号,其信号强度有可能增强(两个信号跌叠加)也可能减弱(两个信号相互抵消)。这种现象称为波的干涉。产生干涉的结果,使得测向机在某些接收点收到的信号强,而某些接收点收到的信号弱,甚至收不到信号,给判断电台距离造成错觉。2米波段测向中,这种现象比较常见。

基于无人机平台的无线电测向技术研究

基于无人机平台的无线电测向技术研究 基于无人机平台的无线电测向技术研究 摘要:随着无线电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线电测向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无线电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电子侦察等领域。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无人机平台的无线电测向技术,包括无人机平台的选择、传感器的设计与布局、测向算法以及实验结果分析等方面。 一、引言 无线电测向技术是指通过测量无线电信号的到达方向,在空间中确定信号源的位置。无线电测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安全、通信等领域,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将无线电测向技术应用于无人机平台上已成为一种研究热点。 二、无人机平台选择 无人机平台是进行无线电测向任务的关键,根据任务需求,需要选择适合的无人机平台。一般来说,需要考虑无人机的载荷能力、续航时间、操控性以及稳定性等因素。目前,常用的无人机平台包括多旋翼飞行器、固定翼飞行器以及混合型飞行器等。 三、传感器的设计与布局 无线电测向任务需要安装合适的传感器来接收、处理无线电信号。常用的无线电测向传感器包括天线、接收机以及信号处理模块等。在无人机平台上,传感器的设计与布局需要考虑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数量以及相互之间的干扰等问题。 四、测向算法 无线电测向任务的核心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定向计算,确定信号源的方向。常用的无线电测向算法包括多波束测向算法、

Maximum Likelihood算法以及参数估计算法等。这些算法可以通过将无线电信号的到达角度与传感器之间的几何关系进行计算来实现。 五、实验结果分析 本文进行了基于无人机平台的无线电测向技术的实验研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当选用无人机平台、合理布局传感器以及选择合适的测向算法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实现对信号源的测向。 六、总结与展望 本文通过研究基于无人机平台的无线电测向技术,对该技术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未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升级,无线电测向技术在无人机平台上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同时,对于无线电测向技术的进一步研究还需要解决传感器布局优化、测向算法改进以及实验环境的复杂性等问题。 通过本文对基于无人机平台的无线电测向技术的研究与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在无人机平台上进行无线电测向任务需要合适的传感器来接收和处理无线电信号。常用的传感器包括天线、接收机和信号处理模块等。在传感器的设计与布局中,需要考虑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数量以及相互之间的干扰等问题。 其次,无线电测向任务的核心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定向计算,确定信号源的方向。常用的测向算法包括多波束测向算法、Maximum Likelihood算法以及参数估计算法等。这些算法通过将无线电信号的到达角度与传感器之间的几何关系进行计算来实现。 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在适当选用无人机平台、合理布局传

无线电测向基本技巧

无线电测向基本技术短距离无线电测向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可归纳为下列几个方面: 一、收测电台信号 1、收听电台信号 当不了解被收听电台信号的强度时,如在起点收听首台或找到 某台后收测下号台(应迅速离开该台十余米),可将音量旋到最大,边转动测向机,边调整频率旋钮,听到信号后,首先辩认台号是不是你现在需要寻找的电台呼号,然后缓慢地左右细调,使声音最大,音调悦耳。最后,将音量旋钮旋至适当位置,进行测向。 2、测出电台方向线的基本方法: (1)80米波段测向的基本方法: 单向—双向法:按下单向开关,使本机大音面作环向扫动, 同时旋转频率钮,当耳机内出现需要测收的电台信号且声音最大时,测向机大音面所指方向即为电台方向。这一过程称测单向。由于大音面是一个较大的扇面,难以准确地确定电台方向线,因此在单向测完后要松开单向开关,用磁性天线的小音点(即磁棒)对着电台并左右摆动,声音最小时磁棒所指方向,即为电台的准确方向。后面的这个过程称为测双向。 双向—单向法:先不按单向开关,用磁性天线收到电台信号后,水平旋转测向机,找出小音点(或称哑点线)获得电台所在直线,然后按下单向开关并转动测向机90°,在此位置上,反复迅速的旋转测向机180°,比较声音大小,声音大时,本机单向大音面所指的方向,即为电台的方向。最后再用双向小音点瞄准。

(2)2米波段测向的基本方法: 单向法(也叫主瓣一次测向法): 当2米波段测向机收到电台信号后,转动天线360,依靠尖锐的主瓣方向图(此时引向器的前引伸方向声音最大),即可明确地测出电台方向线。若发现主瓣与后瓣难以分清(在前后两个方向上声音大小差不多),可将测向机音量关小,举过头顶,在主、后瓣两个方向上翻转天线(见图,应注意保持天线所在面与地面的平行),反复对比两边的音量大小,防止测反方向。此法多用于三元八木天线。 二、方向跟踪 沿测向机批示的电台方向,边跑边测,直接接近并找到电台的 方法叫方向跟踪。由于80米波段测向机双向小音点方向线清晰准确,因此跟踪时多使用此方向线。 因为短距离测向竞赛的信号源处于连续发信状态,因此该技术是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技术。 在地形简单、障碍较少的情况下,方向跟踪时可快速奔跑,并在跑动中左右摆动测向机,不停的校正方向(注意随时调小音量)。 方向跟踪时,容易出现从电台附近越过而并未觉察的情况,这时运动员虽已跑过电台,但测向机磁性天线指示的方向线,由于变化不大而未能及时发现,造成反方向跟踪,越跑越远,直至耳机中音量明显减弱时才会发觉。避免的方法是在跟踪中打几次单向,判断大音面是否已转到后面。 宁跑勿走,宁过勿欠,这是迅速到位的最基本要求,切忌尚未到位便进行搜索,耽误时间。

无线电测向教案

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教案 无 线 电 测 向

无线电测向 【项目介绍】 无线电测向运动是竞技体育项目之一,也是无线电活动的主要内容。类似于众所周知的捉迷藏游戏,但它是寻找能发射无线电波的小型 信号源(即发射机),是无线电捉迷藏,是现代无线电通讯技术与传统 捉迷藏游戏的结合。大致过程是:在校园、操场等学校空旷场地,事先 隐藏好数部信号源,定时发出规定的电报信号。学生手持无线电测向机,测出隐蔽电台的所在方向,采用徒步方式,奔跑一定距离,迅速、准确 地逐个寻找出这些信号源。以在规定时间内,找台数多者优胜。通常,把巧妙隐藏起来的信号源比喻成狡猾的狐狸,故此项运动又称无线电“猎狐”或抓“狐狸”。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时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直观、新鲜、有趣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通过直观的无线电活动来激发起学生的浓厚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更有利于活动项目的开展。 【活动目标】 本节课作为学生初次接触无线电测向活动,学习无线电测向的第一堂课,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侧重于学习利用测向机探测电台的方法,因此制定以下的活动目标: 1.了解无线电测向活动流程,学会测向机的组装与操作; 2.室内组装测向机与户外实地训练相结合,体能与智力结合,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3.融科技、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判断能力。【活动重点与难点】

1.测向机组装及搜台方法; 2.使用测向机接收信号寻找信号源。 以上两点既是活动重点,也是活动的难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测向机的搜台方法与使用收音机收听广播节目的操作进行类比,便于学生迅速掌握测向机的搜台方法;使用测向机搜索电台的技术采用在校园环境中实地操作、搜索电台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学习。 【活动方式】 教师采取多媒体讲解、实物演示、创设情境等手段,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组装操作、实地演练等环节,完成整个活动过程。 【活动流程】 情境导入→设备组装→操作学习→实地探测→总结探究。 【活动过程组织设计】 一、情境导入 采用实物演示并辅以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展示测向机,学生观察测向机并联系生活中常见的无线电接收设备:电视接收天线、收音机、对讲机、遥控玩具等。以此导入玩遥控汽车玩具时有关无线电信号接收效果 的例子: 想一想:在玩遥控汽车时你会将遥控器的天线对 准那个方位,为什么? 学生总结出,接收器(玩具汽车)相对发射源(遥 控器)的方位不同,会对信号的接收效果产生影响, 从而可以根据接收的信号强弱判断发射源的方位,从而引出无线电测向运动的介绍。 (学生对于无线电设备在生活中有多接触,但对于电磁感应的知识了解较少,因此对于测向的原理利用生活经验加以解释,便于理解) 二、设备组装 学生根据导学案要求组装测向机: 测向机组装方法:

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测向精度试验数据的分析方法

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测向精度试验数据的分析方法 陈嘉庆;李新利;郭双 【摘要】为了检测VHF/UHF频段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的测向精度参数指标,通常在开场环境下对被测系统进行测试验证.本文将对根据目前在实际试验中常用的测试方法获得的试验数据进行技术分析并获取更多被测系统信息的方法进行探讨.【期刊名称】《数字通信世界》 【年(卷),期】2019(000)004 【总页数】3页(P22-24) 【关键词】精度;测向;误差;偏差;稳定度 【作者】陈嘉庆;李新利;郭双 【作者单位】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北京 100041;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北京 100041;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北京 100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8 1 引言 在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的电性能指标测试中,为了对测向系统测向精度的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和评估,在行业、国家和国际层面都推出了专门的测试要求和方法。在具体的实践中,大多数标准只是规定了整个系统指标的测试方法,但在实际试验中获取的试验数据包含有丰富的信息值得进一步分析和挖掘。本文将以国标为基准,结

合部分实例对测向精度的试验数据进行多维度的数据处理,期待发掘出数据的更丰富价值,更全面反映被测系统的性能特点和潜在问题,进而推动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 2 测向精度测试数据的基本处理方法 根据GB/T34089-2017《VHFUHF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开场测试参数和测试方法》中的规定,测向精度是指测向系统所测得的示向度与被测辐射源的真实方位之间的角度差。在实际测试中,整个测试的测试布局如图1所示,被测系统置于一个可 旋转平台上,通过对放置于远端的发射系统发射的标准信号进行测向,获取标准要求的所有测试方位(测向系统零度方位轴线按顺时针方向到达转台中心点与发射天线相位中心点连线的夹角α)和测试频率相对应的测向试验数据。 图1 测向系统测向精度场地布局 在获取所有测试数据后,根据式(1)计算在相应测试方位αj(j=1,2,…,m,m为所有测试方位角的个数,后文相同)和测试频率fi(i=1,2,…,n,n为所有测试频率的个数,后文相同)的实测示向度αij与理论示向度(方位角αj)之差的绝对值,即为被测系统在方位角αj、频率fi上的测向误差,记为Δθij。(1) 根据式(2),计算所有方位角和所有频率测向误差的均方根值,记为被测系统的测向精度。系统测向精度是对被测系统测向功能一项重要的总体评估指标。(2) 3 被测系统的频率测向稳定度 单频点测向稳定度是指被测系统对某个频率的标准信号(强度优于测向灵敏度 20dB)测向时一组示向度读数偏离均值的离散程度。对所有测试方位和频率的单 频点测向稳定度进行统计,计算均方根值,记为被测系统的频率测向稳定度。 在开阔场进行测向精度测试时,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试验通常对每个特定方位和特定频率进行多次测向从而获取多个示向度读数作为一组数据,取该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方位该频点的实测示向度,记作αij。计算每一组数据与相应αij的

无线电测向原理、基本技术

无线电测向原理 人们常用“狐狸的尾巴藏不住”这句话来形容秘密事物的破绽之处。隐蔽电台也有一条藏不住的尾巴-发射天线,因为无论将电台如何隐蔽,天线终究要伸向空间.因此,运动员可依靠手中测向机的指引,将隐蔽电台找到。由此看来,无论是发射机或测向机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即天线. 天线是一个能量转换器,它可将发射机馈给的高频电能转换为向空间辐射的电磁能,也可将空间传播的电磁能转换为高频电能输送到接收机.前者称为发射天线,后者称为接收天线。 常用的天线有直立天线、环形天线、磁性天线、八木天线等。磁性天线就是将线圈绕在铁氧体制成的磁棒上,160米和80米波段测向机多采用这种天线. 磁性天线的工作原理: “双向”测定:在用小型晶体管收音机收听中波广播时,常常会有这样的现象:收音机在某个方向时声音小,转动一个角度后,声音却变大了.其原因就在于收音机采用了具有方向性的天线――磁性天线。测向时,运动员借助测向机的磁性天线以及与它们相配合的直立天线来确定电台的方向。

磁性天线平行于地面放置,并接收垂直极化波;电波从左向右传播,其磁场方向(图中虚线所示)必定垂直于电波传播方向并与地面平行;磁棒轴线与电波传播方向的夹角为θ。则磁性天线的输出感应电势E磁随θ的变化而变化。 当磁棒轴线对准电台,磁棒轴线与电波传播方向平行(θ=0°、θ=180°),磁场方向与磁棒轴线垂直,即磁力线与天线线圈截面平行,磁力线无法顺着磁棒穿过线圈,线圈中没有变化的磁力线,线圈感应电势为零,即e磁=0。耳机声音最小,甚至完全没有声音,此时磁性天线正对着电台的那个面,称小音面或小音点、哑点;当磁棒轴线与电台的面成一定的角度,磁场方向也与磁棒成一定的角度,会有部分磁力线穿过线圈,线圈中有一定感应电势输出,即e磁为某一定值,耳机声音不是最小,音量会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在测向运动中,只要旋转测向机的磁性天线,找出“哑点"(或小音点),发射台必定位于磁棒轴线所指的直线上,也就是说,利用磁性天线可确定电台所在的直线,但不能确定在直线的哪一边,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测“双向”。 单方向的测定:具有双值性的测向机在实际测向运动中是不能使用的。为了使运动员在任何一个测向点,都可获得电台明确的“线”和“面”就要求测向机天线具有单值性。磁性天线和直立天线组成的复合天线是具有单方向性的天线。当测出电台所在在直线时,运用直线天线和磁棒天线,按下单向按钮,磁性天线转动一周时,只有一个方向使信号消失;也只有一个方向信号最强。这样就克服了磁性天线的双值性,获得了单方向性能.我们把信号强的这个面叫单向大音面,简称大音面。利用大音面就可直接定出电台在那一边。

无线电测向基本知识

无线电测向运动做为〜项克技体育项日,同其它克技体育项目一样,具有鮮朗的克技特征。具体来说,一是参加者必、须共同連守统一的克癱规则,二是克界活动表现出强烈的克争特点,三是每一个参加者在躱前和克癱过程中要采取一糸列措施,力求使自己的体力、智力、技术在比界中得到最好的表现和发挥,以创凌优异成绩,庄倒对手,夺取胜利。克技体育的这些特点表朗它不同于娱乐和游戏,也不同于健身体育和康复体育。它要求参加者从事糸统的科学的训练,全面拿握各种技术,锻炼并提嵩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去适应运动克癱的需要。无賤,技术训练是任何一项克技体育运动员训练的重要彖之一。 无线电测向运动对参加者的运动素质的要求无疑是很為的。以往曾有人以为,只要运动素质发畏全面,体力充沛,跑得快,便可以成为优秀测向运动员。近几年,随着克赛规则的修改,测向技术及相关理论的发很,特别是通过历年优秀运动员的观疼和统计结果的分析,使越来越多的测向运动爱好者转而赞同这样一种观点:运动素质是运动和发挥技术、提需运动成绩的基础,测向技术水平才是创凌优异成绩的关键。在这一章里,将•按起点技术、途术、近台区技术、地形学知识的顺序,向读者介绍无线色测向的各种技术。下一章再介绍技术训练的方法。 往学习有关技术,投入训练之前,先粗略地了鮮一下无线电测向技术构成是有好处的。知道了总的轮廊,在学习一个单项技术时,可以了鮮它莊整体技术中所处的地住;在学习一项综合技术(例如近台区测向丿时,可以知道它是由哪些基本技术或单项技术所构成。这样,既可以提需运动员参加枯燥的基本技术训练的自觉性,也有助于教练员把训练安排得更合

理、更纟统。 无线电测向技术如果以克癱过程的先后分,可以划为以下三项: (1丿起.点测向包括起点前技术、起.点测向、禽开起.点三部分。 (2)變中测向包括耆找台及找台顺序的确定、到住技术、途中跑及道路选择三部分。 (3)近台区测向近台区测向包含彖较多,许多基本技术和单项技术都可能在近台区得到综合运用。主要的有沿方向线跟琮、交叉定点、比音量、无信号找台、搜素等。 还有一些技术彖,例如指北针和地图使用、体力分配、复杂条件下对干扰、反射等特珠情况的处理等,难于划入上述三阶段中的某一阶段,但也必须拿握。 无线电测向技术如果以从易到难、先单项后综合的顺序划分, 可视为包含以下彖: (1丿使用和拿握测向机包括持机方法、收测电台信号技术的训练及•拿握测向机性能。收测电台信号技术包括:信号的辨认、调谱和抗干扰接收、测出电台方向线的步骤等。•拿握测向机性能包括:学会使用增益炎钮和衰减开关,了解测向机一般松查和简单畋障的应急处理方法。 (2)基本技术包括测向技术、地图和指北针的使用和越野技术。测向技术的家有:原地和移动中测记电台方向线;参照卖地方住物按方向线前进;利用测向机的音量、指向、强度变化等判断关键距离(如近台区、一轮信号奔跑距禽丿和电台设置住置 (如寓低、向背丿;近台区技术(方向跟踪、交叉定点、比音量、无信号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