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找规律》教案及设计思路

《找规律》教案及设计思路

《找规律》教案及设计思路
《找规律》教案及设计思路

《找规律》教学预案

执教:宁德市福安韩城一小郭育筱

指导:宁德市福安韩城一小阮志强何开平尤丽萍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力求从生活入手,让学生体会“生活处处有数学”,从生活的实例中找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灵活使用教材,基于教材内容又创造性地应用教材,创设一个和谐、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得更自在、更投入、更快速。主要采取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适当点拨引导下,让学生充分地探索思考,培养能力。无论是探索规律还是解决实际问题,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思维方式,凸显学习过程中的数学思考,重视体会符号感和建立模型。培养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应用规律的理性精神与应用策略、优化策略的自主解题意识,构建趣浓、灵动而又丰实的数学课堂。【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55-56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有序列举和列表思考等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培养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初步形成回顾与反思探索规律过程的意识。

3.深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有序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规律的发展过程。

【教学难点】

发现并掌握简单图形沿一个方向覆盖次数的规律。

【教、学具准备】

课件、1张10个数字纸条,能框出2个数、3个数、5个数7个数的长方形框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有10张票,咱们班有两个同学要拿两张连号票,你打算怎么拿?

为了便于表示,我们用数字1到10表示这10张票。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知探究做铺垫。】

二、自主探新

1. 10张电影票拿两张连号票,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你可以圈一圈,连一连,或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试看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展示学生方法。

2.介绍平移法

师:第一次框住的是(1、2),还剩几张票?还可以平移几次?

生动手体验,汇报

质疑:为什么平移次数是8,而拿法却有9种?

3.刚才同学们都试过了平移法,你认为使用平移法要注意些什么呢?

4.现在咱班有3个同学,5 个同学,7个同学想去看电影,要拿3张连号票,5张连号票,7张连号票,又各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请你选择一个问题来解决,同桌合作交流并完成表格。

生同桌合作交流并汇报

5.回顾过程,对照表格,静下心来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结合学生回答总结规律并板书

6.尝试列式

原来前面的这些问题还可以象这样列式计算,谁先来试试?

还剩下3个问题,请同学们选一个问题列式计算

7.小结: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你们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探索了一条很重要的数学规律,那就是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找规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在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运用和发展策略意识,形成对规律的体验,提高发现和概括数学规律的能力。这个环节从最简单的10张票拿2张连号票入手,教学平移的方法,得到初步结果后,放手留给学生自主探索规律的时空,突出探索规律的过程,实现学生对新知的自探自悟自得。】

三、练习拓展

应用大舞台

1.花边问题

(1)一共有16个花边,每次给相邻3个方格盖上红色的透明纸,一共平移了()次

A.12

B.13

C.14

(2)现在有100个花边,每次给相邻15个方格盖上红色的透明纸,共有()种不同的盖法

A.86

B.85

C.87

(3)有A个花边,每次给相邻的B个方格盖上红色的透明纸,共有()种不同的盖法

A. A-B

B. A-B+1

C. A-B-1

2.假期问题

师:暑假马上就要到了,老师打算在七月份去趟8日台湾游,哪8天去呢?老师共有多少个不同的选择?

生交流、计算并汇报想法。

3.猜价问题

最近老师给女儿新买了辆儿童自行车,这辆车的价格就在这排数字里,从左往右,由相邻的3个数字组成,猜一猜可能是多少?

4.座位问题

(1)咱们学校的多功能厅一排有12个座位,林涵和林涛一起看六一表演.他俩想坐在一起,并且林涵坐在林涛的右边,在同一排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

(2)如果拿掉”林涵坐在林涛的右边”这一条件,在同一排他们又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

同桌讨论交流

(3)如果这排座位变成一个圆形,林涵和林涛坐在一起,林涵坐在林涛的右边,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

学生汇报想法,集体验证。

【设计意图:通过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练习,既巩固了对规律本身的认识,又让学生体会要掌握规律后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便捷。通过最后对规律的变式拓展练习,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规律。】

四、总结提升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不管是前面的花边问题,假期问题,猜价问题,座位问题,都是问题总在变,但其中的规律却总是——不变,正如大科学家开普勒所说——数学是研究千变万化中不变的规律。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以不变应万变,去挑战神秘多彩的数学世界吧!

【板书设计】找规律

按序一次移一格

不重复来不遗漏

总张数 - 拿票数 +1 = 拿法

10 - 2 +1=9(种)

10 - 3 +1=8(种)

10 - 5 +1=6(种)

10 - 7 +1=4(种)

【设计思路】

一、生活情境,激趣引入。

课前由电影票引入,这是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甚至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件,这样的问题,更容易诱发并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让学生带着原有的力

量起跑,激发起学习的兴趣。智慧的培育,需要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二、自主探新,形成规律。

整个教学过程,自始至终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空,让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来解决问题,再引入平移法,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同桌合作交流,鼓励学生汇报多种解决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讨,循序渐进,揭示总票数、拿票数、拿法与规律的内在联系,从而建立数学模型,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学以致用,形成能力。

对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只有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得到深化、拓展,才能体会到它的作用和意义,从而内化成自己的策略。本课中的习题在立足教材本意的前提下,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不同的角度对例题中的问题进行“变式”,从而让学生感悟规律应用的广泛性。比如,花边问题中的三道选择题,引导学生标注数据,化归成已解决的“电影票”问题。假期问题,学生“无中生有”,构建了8个连续的自然数,自然也化归为“电影票”问题。座位问题更是逐层递进,发展学生思维,特别是最后的圆形座位问题,要学生应用规律去解决框一圈封闭数字的问题,让学生领略到规律世界的神奇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能力。

【执教者简介】

郭育筱,女,1982 年生,1999年毕业从教,小学高级教师,现任教于宁德市福安韩城第一中心小学。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多次承担市、校各级教学观摩任务,撰写多篇教学论文在省市获奖并收入各级汇编,曾获“优秀教师、市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

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1、出示智慧星,初步感知规律 师:今天的数学课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串漂亮的智慧星,你们想看么? (从盒中先出示一串中的前两颗星) 这一串智慧星我们已经看到了前两颗是一颗黄星一颗蓝星,那下一颗智慧星的颜色,你能试着猜猜么?(指生猜色) 这几个小朋友猜的颜色都有可能,但今天老师准备的智慧星,他们的颜色可是有规律的,我们一起来看看下一颗到底是什么颜色呢?(揭示答案) 接下来一颗会是什么颜色呢?(指生猜色) 小朋友们已经看到了一颗黄星一颗蓝星一颗黄星一颗蓝星,如果老师让你猜接下来两颗星的颜色,你还能猜得准么?(指生猜色) 2、将一串智慧星贴在黑板上 师:我想把这串漂亮的智慧星奖励给课堂上爱动脑筋的孩子,你们今天可要加油啊! 3、揭示猜星窍门,感受其中的规律 师:刚刚我们在猜得时候,发现一开始有人猜错了,但后来猜得越来越准,你们一定有什么窍门,谁来说说?(生:一颗黄星一颗蓝星重

复出现。师同时在黑板上将每组用虚线分开)你们都是这样想的么? 4、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师:像这样一颗黄星一颗蓝星重复的排列,我们就叫它有规律的排列。(板书:规律,生读) 生活中像这样的事物有许多,你们想找出他们的规律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找规律。(课件出示课题) 教学新课,认识规律二、.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1、课件出示小学生联欢主题图 ⑴观察思考 师:我们一起先来看一幅图,你们看,六一儿童节那天,同学们在教室的上面挂起了漂亮的彩旗,彩花和灯笼,这些装饰品把教室打扮的多美呀!小朋友们也围成了一个圈,正开心的做游戏呢。请你们仔细观察,看看画面上哪些地方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又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呢? ⑵同桌讨论 师:轻轻的和你旁边的小伙伴说说,看谁发现的多! ⑶逐一说图中的规律(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 【××的排列是有规律的,一××一××重复出现。】 ⑷师小结(将所有有规律的事物逐一出示在屏幕上) 我们一起找到了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排列的规律,像彩旗的一面红旗一面黄旗(课件点击圈出这一组),彩花的一朵绿花一朵紫花(圈出),灯笼的一盏紫灯笼一盏蓝灯笼(圈出),小朋友的一个女孩

教学设计思路分析―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思路分析——教学目标 一、知识分析 在语文的教学设计中,主要考查阅读课和识字课两大类型,我们主要介绍阅读课的解题思路。在教师资格考试中,阅读课的考题中主要出现过以下几项考查内容:文本分析、教学目标、导入、课堂提问、课堂练习、板书设计。本文我们将对考频最高的教学目标部分进行讲解。 二、知识讲解 新课改的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语文的教学设计上,知识与技能目标可以改为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XXX等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XXX等5个生字;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小学低年段) 学生能够认识XXX等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XXX等5个生字;理解文中XXX 的基本含义(能够理解文中XXX的内容;能够利用XXX造句);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小学中、高年段) 【注意】在小学阶段,任何年级的知识与能力目标都要至少包括三个方面,即会认、会写、会读,中年段、高年段除了这三方面外,可以再从理解词或句的含义、理解文章内容、组词造句等方面挑选一到两点加入目标中。 【例】学生通过学习,能正确读写“拮、据、寐、驰、馈、惑、捎”7个生字,理解这些字词的基本含义;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阅读的方式,提高分析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 【注意】在实在不会写或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套用模板,但是很明显,这样的模板比较死板,不够切合课文。要想提高切合度,可以再结合文章添加一些内容。如下:

通过自主阅读的方式,掌握文中XX的修辞手法(理解文中XX的重要内容/体会文中XX的情感),提高分析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 【例】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文中大白鹅叫声、吃相、步态方面的特点,提高分析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会到文章表达的XX(大好河山的秀美,大自然的美,环保意识,人格魅力)的思想感情;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阅读习惯。(小学通用) (2)激发学生探索XX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中高年段) 【例】学生通过学习,体会作者对海底世界的赞美之情,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班语言教案设计方案设计意图大全

小班语言教案设计方案设计意图大 全 幼儿语言对幼儿的成长非常重要,它不但會影响幼儿的正常表达,而且会对幼儿以后的智力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小班语言教案设计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小班语言教案设计方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理解故事《一朵云帽子》,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2、通过观看图片和表演活动,理解小鸟把云帽子给太阳公公戴的原因。 3、体验与朋友交流和关心他人的欢乐。 活动准备: 故事《一朵云帽子》的幻灯片,小鸟、太阳、云帽子、小草、小花、大树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与幼儿谈话,引出主题。

1.师:谁来说说看你身上穿的是什么衣服?(裙子、短袖、短裤等)什么季节才穿裙子、短袖和短裤的呢?(夏天) 2.师:夏天外出的时候,太阳照在身上很热很热,我们该怎么办呢?(戴帽子、撑伞等)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一朵云帽子》。 二、欣赏故事,初步感知理解故事内容。 1.,师:图上有什么?(小草、小花、大树、云帽子)小草、小花、大树的心情怎么样?(很开心、很高兴等)在观察完图片后,教师讲述幻灯片一的内容。 2、出示幻灯片二,师:这幅图上小草、小花、大树的心情怎么样?(不开心、不高兴等)它们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它们很热)那么请小朋友猜猜看,当小草看见云帽子时会说什么话?(幼儿回答)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小朋友有没有猜对(教师讲述小草说:我戴、我戴)小花又会说什么话呢?大树呢? 3、出示幻灯片三,师:图片上的太阳公公怎么啦?(流汗了)它为什么会流汗呢?(热)瞧!谁飞来了?(小鸟)那小鸟看见太阳公公流汗会说什么话呢?(幼儿回答)我们来听听看,小朋友有没有说对(教师讲述画面内容) 4、出示幻灯片四,师:太阳公公戴上云帽子后有没有流汗了呀?(没有)教师讲述图片内容。 三、教师打开幻灯片,带领幼儿讲述画面内容,在讲述对话的地方,采用放慢速度和等待的方式,引导幼儿大声的跟述。

大班艺术蚂蚁和西瓜教案及设计思路

大班艺术《蚂蚁和西瓜》教案及设计思 路 一、活动背景 《蚂蚁和西瓜》是一本极富于趣味性的图画书。漫画似的夸张,和简单的线条,让这本书从头至尾都散发出一种轻松、幽默的味道,很受孩子们的喜欢。于是,我们挖掘绘本中教育因素,结合语言、艺术领域开展相关的活动,本活动设计侧重于艺术领域的绘画活动,通过绘本的阅读帮助幼儿理解画面的主要情节,观察角色的动态、表情,以及背景,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蚂蚁与西瓜间所发生的故事展开绘画活动,运用线条符号添加,增加蚂蚁动态的表现,使画面更生动,形象。 二、活动设计 活动名称:《蚂蚁和西瓜》 活动目标: 1.回忆绘本故事《蚂蚁和西瓜》的主要情节及绘本中蚂蚁的各种表情和动作,感受绘本色彩简约、情趣生动的美。 2.尝试用剪贴的方法制作西瓜,大胆想象,用简单的形象表现蚂蚁的各种动态。

3.体验用不同的绘画方式作画以及创意绘画带来的愉悦感。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你们还记得昨天看过《蚂蚁和西瓜》的故事吗?故事里的小蚂蚁发现了一块大西瓜,为了把大西瓜搬回家,他们想出了各种办法,最后,他们还把西瓜皮当成了一个西瓜大滑梯呢!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你喜欢故事里哪只小蚂蚁的样子呢? @_@我是分割线@_@ 二、故事回忆,欣赏幻灯片。 1. 师:让我们再来回忆一下《蚂蚁和西瓜》的故事吧! 2.集体阅读故事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小蚂蚁们又热又渴,出门找水喝,他们惊喜地发现了一块大西瓜,便迫不及待的爬上大西瓜尝了起来。“真好吃啊,咱们把它搬回家吧!”一只小蚂蚁跳下来,伸开了胳膊,蹬开了两腿,咬着牙使出了浑身力气推西瓜,瞧,连小触角也来帮忙了,可还是推不动。于是,他们只好跑回家,请来更多的蚂蚁兄弟帮忙,你们瞧,大家忙开

找规律教案 (1)

第7单元找规律 第1课时找规律(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拼摆、涂色等活动发现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3.激发学生喜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难点: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两方面发现规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生:喜欢。 师:那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吧!游戏的名字叫做“动作接龙”,老师先来做,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做的,(拍手,拍手,跺脚)你们能猜一猜接下来该做什么吗? 师:你们真聪明,下面再看老师做一次。 师:通过这个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找规律。(出示课题) 二、新课讲授 1.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出示例1主题图。

师: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1:新年要到了,同学们把教室布置得非常漂亮。 生2:有彩旗、灯笼和花朵。 生3:有很多小朋友在跳舞。 师:这些彩旗、花朵和灯笼是不是乱摆放的? 生:不是,是有顺序的。 师:对他们的摆放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今天我们就来找其中的规律。(出示课题) 2.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1)认识彩旗图的规律。 课件演示:彩旗一面一面地闪动。 师:从画面上,你发现了什么? 生1:第1、3、5、7、9……面旗子的颜色一样,第2、4、6、8、10……面旗子的颜色一样。 生2:小旗是按照黄色、红色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 生3:小旗的规律是1面黄色、1面红色,又1面黄色、1面红色重复出现的。 生4:小旗的规律是按照“黄色、红色”重复排列的。 师:同学们真聪明!发现了彩旗图的规律是按“黄色、红色”重复排列的。 师:猜一猜,最后面这面没有涂色的旗会是什么颜色?

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依据教育教学原理、教学艺术原理,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需要使用的教学手段进行的策略。 教学设计的概念涉及了教学目标、学生学情、教学过程、教学内 这许多课时组成一个教学单元,其中的每个课时都是为了完成某一项小目标。等到单元结束时,我们的大目标也就实现了。 二、学生学情 当教师为教学单元中的一节课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比方说: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技术,接下来就要分析学生以往的知识结

构和学生对这个动作的接受能力。在我们学校,学生喜欢玩着一个《跳房子》的游戏,游戏中用到了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动作,但是这个动作与我们要学的技术有很大区别。所以我们只能用这个动作做引子,引出我们要学习的技术,再通过纠正摆动腿的高度,以及落地要屈膝缓冲来教会学生正确的技术。 远与游戏》部分)作为本节课的拓展内容,为下节课做准备。在副教材中,我们可以选择投掷,也可以选择跑的游戏,选择的依据是学生整节课运动负荷的大小。 四、组织形式 教学内容确定以后,这节课的框架就基本确定了。但学生在课堂

上并不是无序站立的,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教学,考虑上课学生的人数和练习密度,要有一个或者几个队形,这就是组织形式。有很多教师在上课时用过圆形场地,或半圆形,或四排横队散开的队形,都是与学生人数和练习密度有关。如果学生人数多,四排横队比较合适,教师与所有学生的距离适中,学生能听清楚教师的讲解,但四排横队轮 接也不显得突然。 六、教学手段 个人理解就是用来应对课堂上的突发状况的手段,方法,策略。虽然我们完成了上面的教学设计,但并不能保证课堂实际效果会按照我们的设想走,这就需要教师预设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状况,并想好应

《找规律》教案及设计思路

《找规律》教学预案 执教:宁德市福安韩城一小郭育筱 指导:宁德市福安韩城一小阮志强何开平尤丽萍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力求从生活入手,让学生体会“生活处处有数学”,从生活的实例中找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灵活使用教材,基于教材内容又创造性地应用教材,创设一个和谐、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得更自在、更投入、更快速。主要采取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适当点拨引导下,让学生充分地探索思考,培养能力。无论是探索规律还是解决实际问题,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思维方式,凸显学习过程中的数学思考,重视体会符号感和建立模型。培养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应用规律的理性精神与应用策略、优化策略的自主解题意识,构建趣浓、灵动而又丰实的数学课堂。【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55-56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有序列举和列表思考等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培养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初步形成回顾与反思探索规律过程的意识。 3.深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有序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规律的发展过程。 【教学难点】 发现并掌握简单图形沿一个方向覆盖次数的规律。 【教、学具准备】 课件、1张10个数字纸条,能框出2个数、3个数、5个数7个数的长方形框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有10张票,咱们班有两个同学要拿两张连号票,你打算怎么拿? 为了便于表示,我们用数字1到10表示这10张票。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知探究做铺垫。】

小学一年级找规律教学设计详案教案

“找规律”教学设计 清溪镇文烨小学:冉雪莲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例1——3及部分练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设计意图: 1.关于教材和目标定位:本课内容是安排在第八单元找规律的第一课时。 本单元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数学课程标准在探索规律的内容中明确说明:“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并给出了具体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有规律的事物总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2.激发兴趣,让兴趣主导课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让学生通过观 察、操作、等活动去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3.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以学生的兴趣主导课堂,利用小组 合作等方式贯穿整堂课。 教学过程: 一、利用游戏,感知规律 1.孩子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好,现在冉老师就和大家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动作接龙”,看谁听得最认真,准备好了吗?好,开始,冉老师做三次,然后按冉老 师做的做下去,好吗?。 口念:嘣嚓嚓嘣嚓嚓嘣嚓嚓 动作:击掌拍肩拍肩击掌拍肩拍肩击掌拍肩拍肩 看清楚了吗?你们真棒,现在冉老师的动作要加快了,看看谁能接得上? 2.小朋友们真厉害,你们是怎么知道这样接老师的动作的? 对,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就是一种规律。(板书:“规律”。齐读规律2字)生活中到处都有规律,只要你做个爱观察的孩子,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1.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学校准备布置会场,开联欢会,你们想去给他们帮帮忙吗?帮好了老师有小小的奖励。 2.课件出示主题图。 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1)课件逐步出示彩旗图,这里的彩旗需要大家帮帮忙,谁会想办法,红旗后面挂什么颜色的旗子? 首先来研究彩旗图中的规律。 a.猜一猜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 都猜是黄色?看看对不对。 (点击鼠标,出现黄旗)。猜得真准!你们是怎么想的? b.如果让你给彩旗分分组,好把彩旗排列的规律看得更清楚。你准备怎样分?谁来指指? 谁能用因为所以来说给大家听(小旗就是这样一组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就看得特别清楚了。)一面红旗一面黄旗为一组,所以红旗后面是黄旗。 这个任务已经完成了,表扬一下自己。我们来看看彩花的布置还需不需要我们帮忙。

教案及设计思路

教案及设计思路 中班艺术活动:蝴蝶找花 海安县角斜镇中心幼儿园缪亚琴实施日期:2009年4月24日 活动背景: 《蝴蝶找花》是《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中班下学期中的一节艺术活动。本着尊重原教材,创新实施的原则,我搜索了一些相关素材,制作了相应课件,并改编了游戏玩法,融入了情感目标,以游戏的形式串联整个活动。活动设计中,我将本节课的重点定位在感知6/8拍节奏,将根据音乐创编飞舞和停飞的造型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6/8拍节奏的音乐,初步感知乐曲优美抒情的性质。 2.根据说唱音乐尝试创编蝴蝶飞舞的优美动作和停飞时的造型。 3.在集体游戏中体验蝴蝶和花的亲密友情。 活动准备: 1.蝴蝶翅膀、触角若干、花的头饰(红、黄、蓝、紫) 2.春天背景图、蝴蝶和花的图片、音乐图谱各一副 3.课件《蝴蝶找花》、音乐《蝴蝶找花》、音乐《化蝶》、 活动过程: 1.律动《毛毛虫的舞》,激发幼儿兴趣 师:春天来了,毛毛虫们快出来玩玩吧!(随春天的背景、音乐《化蝶》律动) 师:吃饱了我们睡一觉吧。(播放音乐《蝴蝶找花》,教师给幼儿粘上蝴蝶翅膀。) 设计说明: 游戏化的口吻和组织形式能让中班的孩子较快进入游戏的情境。在“毛毛虫”睡觉的过程中长出翅膀既符合科学规律,又充满了神奇的色彩,能够充分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 2.感知音乐,根据节奏创编蝴蝶飞舞的动作

(1)自由飞舞 师:呀!快看!一觉醒来我们变成美丽的蝴蝶了。快飞起来吧。(播放音乐《蝴蝶找花》) 动作要求:脚后跟抬起,小碎步移动,翅膀尽量伸展开。 (2)根据图谱,有节奏的飞舞 教师带领幼儿观看图谱,随音乐有节奏的飞舞。 设计说明: 图谱的应用能够鲜明、直接的感知节奏。将动作要领自然的融入孩子的游戏中,孩子易接受,也不打断孩子的游戏。 (3)创编飞舞动作 师:小蝴蝶还可以怎样飞呢? 3.借助课件,丰富感知,创编蝴蝶停飞的动作 (1)师:小蝴蝶在花园里飞来飞去找什么呢?(幼儿猜想,出示图片) (2)播放课件,讲述故事 小蝴蝶是怎样和花做朋友的呢?(播放课件)。 提问:小蝴蝶是怎样和花做朋友的? ①采花粉②闻一闻③比美④悄悄话 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 设计说明: 课件的使用一是让孩子在观看的过程中稍作休息,二是借助课件生动、直观的形象帮助孩子们创编动作。 4.借助游戏,巩固创编,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游戏规则:当听到音乐信号时,小蝴蝶可以自由飞舞,当听到儿歌指令时,停在任意一朵花上造型。(请客人老师扮演四朵花) 结束语:小蝴蝶们,我们再去找找其他颜色的花儿做朋友吧!(幼儿飞出活

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课例研究—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教学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和程序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具体包括:分析学习需求、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方法、反馈调整方案四个具体过程。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七个基本要素优化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以及系统论和程序论的思想。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和交往素质。 2、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发展个性: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同时,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 3、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上要着力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思维活跃、平等和谐、积极参与和探索的教学氛围以及教学情景; 4、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主要是要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学会生活:主要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交往能力和健康生活的能力,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学生做人:重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爱国情操,做一个遵纪守法、文明有礼的现代公民;学会生存:重点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 1.目标导向原理 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起着导向的作用。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主要有三种: ①目标的指向作用:使师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与目标有关的问题上; ②目标的激励作用:能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与意向; ③目标的标准作用:一是目标成为检查教学效果的尺度;一是反过来教学效果成为评价教学目标的合理性、适切性的依据,以便调整目标。 2.教学结构的整体优化原理 教学过程中各要素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必须从动态的、综合的角度加以考察。

一年级找规律教学设计

找规律(一)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发现事物中存在的规律,能根据发现的规律(重复现象的规律,有序变化中的规律)解决问题。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找出事物变化的规律,培养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3.激发学生感受数学、发现美的情感。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规律的美及其对于生活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感知、体会什么叫规律,使学生初步学会发现事物中存在的规律 三、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规律不仅存在于重复性的事物中,在变化之中也有规律。 四、教学具准备:课件、学生用灯笼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提出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规律的欲望 1.出示记忆题,老师知道同学们的记忆力不错,出两组数考考你,好!开始记忆 【课件演示】(1)9236742985371027 (2)1234123412341234 2.说说你记住了哪组 追问:为什么第2题记得又准又快,而第1题记不住呢? 小结:象这样12341234的重复下去,我们就说这列数是有规律的。有规律记得快,还能帮我们解决问题。其实,生活中许多地方都在运用着规律,这节课

我们就一起来找规律。 3.板书揭示课题:找规律 (二)研究与讨论 设置生活化的学习场景,体验探索规律的乐趣。 激趣:动物王国来了马戏团,让我们去发现马戏团里的规律吧! 1.情境:小动物布置会场 (1)小猴挂灯笼 红黄红黄红黄红黄…… ·灯笼是怎样排列的?接下来该挂什么颜色的了? 追问:你为什么挂红的? ·同样用这两种颜色的灯笼,老师还有别的挂法,快来看看,猜猜后面该挂什么颜色的灯笼了? 说说理由 小结:都是按顺序重复出现的,按顺序重复出现就是规律。 ·你们是聪明的孩子,按你的想法,用红黄两种颜色的彩笔涂颜色,让你的灯笼有规律的挂起来。 收集学生的作品,抽样展示一学生作品。 引导发现:他是怎么涂的,谁重复出现? 指导学生交流,让你的同桌欣赏你涂的作品,并让他找找规律。

小班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1)

小班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主要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下面是关于小班教学设计方案模板的内容,欢迎阅读! 一、区域活动内容: 班级区域活动名称:生活区、美工区、益智区、阅读区。 公共区域活动名称:娃娃家、建构区、小餐馆、小医院、美发屋、小超市。 二、区域活动创设背景: 小班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是结合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同伴之间的交流较少,语言交往能力,普通话以及自制能力较差,动手能力薄弱,思维比较有局限的年龄特点,与主题活动相融合,兼顾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而创设的。本次区域活动我们小班组以“能干的小手”为主题,计划每班开放四个区域——生活区、美工区、益智区、阅读区。 三、区域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体验活动的快乐。 2、引导幼儿自主地在区域活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自由地玩耍;乐意与他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 3、鼓励幼儿能够使用各种材料、工具和方法,探索游戏中的乐趣。 4、活动结束能将材料放回原处,在老师的提示下整理场地。 四、区域活动设置以及材料准备: 班级区域:阅读区、美工区、益智区、生活区 (一)阅读区: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看书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养成坚持讲普通话的习惯。

3.养成良好的看书习惯。 材料投放:各种幼儿图书、各种蔬菜水果卡片图、小白兔、小红帽等一系列的故事书,点读笔。 指导重点:指导幼儿能够掌握正确的拿书的方法,能一页一页地翻,告诉幼儿看书的时候不能大声讲话影响别的小朋友看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美工区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手指的灵活性。 2、对美术活动感兴趣,会自由地涂鸦和进行简单的粘贴。 3、尝试用小手大胆地撕纸和团纸。 4、学会用橡皮泥搓圆的技能。 5、知道做完手工之后要把东西收拾整齐。 材料投放:橡皮泥、旧报纸、印泥(手指点画)、涂鸦地KT板、发型设计。 指导重点:指导幼儿如何把橡皮泥搓圆;怎样将纸撕成细条。 (三)益智区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会区分常见的颜色。(红色、黄色、绿色等) 2.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练习排序,学会简单的排序。 材料投放:不同颜色的毛根、简单的图形、玩具配对、穿珠(不同颜色、形状)、毛毛虫排序(每个班图案不一样)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进行穿珠游戏,能随意穿成项链、手链,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四)生活区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会扣纽扣、拉拉链。

《找规律》教学设计与说明

《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6册第41~42页“找规律”。[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熟悉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有序地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2.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适时地渗透数学符号化思想,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有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能够找出衣服搭配规律并能够找到乘法规律。 [教学难点]:找到乘法规律。 [课前准备]:彩色的纸质服装道具,5支彩笔,答题纸1张和相应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马上要到圣诞节了,大人们都忙着为自己的孩子挑选圣诞礼物呢。这 一天,小红的妈妈带她去商店买一套衣服作为她的圣诞礼物。看,商店 的衣服可真多啊!(课件出示)小红要选一套衣服,那么怎样才算是一套 衣服呢? 妈妈为小红选了其中一件上装和两件下装,你看看她能搭配成几套不同的穿法呢?(板书:1 2 ) 而小红比妈妈多选了一件上装,也就是选了两件上装和两件下装,这时候又能搭配成几套不同的穿法呢?(板书:2 2 ) 营业员阿姨又向她们推荐了一条裙子,这时候又可以搭配成多少套不同的穿法呢?(板书:2 3 )这时我们的穿法比较多,那么我们 以小组来分别讨论研究,看看到底可以搭配成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评析:用学生比较熟悉的情境导入,用学生比较喜欢帮助老师的手段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激发了学生浓厚的研究兴趣。) 二、展开研究 (一)、搭配衣服 1.首先请大家来把我们搭配时的要求读一读(课件出示):请小组长把材料袋中的学具倒在桌上,小组成员商量一下,动手摆一摆,看有多少种不 同的搭配方法,注意搭配时不能够重复和遗漏。 2.指名说说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 提问:你们小组是怎样搭配的?(课件演示) 3.小结:看来大家都是找到一定的规律来进行搭配的,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达到了不重复也不遗漏。(出示课题:找规律) (评析:利用小组合作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另外,学生缺少读题意识,所以在动手以前把操作要求给读一读)(二)、选配帽子 谈话:颜老师有三个表妹,我给他们每人准备了一个木偶作为圣诞礼物,为了好看,我还想为每个娃娃配一顶帽子。(课件演示:三个娃娃, 五顶帽子)你们能帮我看看会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课件同 步出示:三个娃娃和五顶帽子一共有()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请你先独立想一想,用笔连一连,再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的搭配方法。 1.为了书写方便,颜老师用三角形来表示帽子,用梯形来表示木偶,下

写教学设计思路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 (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 (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课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 (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 (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部分的写作要求: 三个操作要求: (1)确定知识目标。 (2)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3)确定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A、述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人们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一般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须注意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通过……

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而不是“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等表述方式行为条件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如“通过收集资料”“通过观看影片……”“通过本课学习”行为动词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可测量、可评价的。如知道、归纳、列举、感受、参加等等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平,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达到的程度。比如自己以前写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教材第三目(行为条件),能够背写出(行为动词)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表现程度),了解(行为动词)战争的经过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表现程度) B、叙述最好有不同层次根据《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差异性,按照教学内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设计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如南京市溧水县教研室的周红英老师把《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1)知识与能力: A .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仁”的学说及其对教育和文化的贡献;学生能了解思想家老子及其辩证法思想;学生能了解“百家争鸣”及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 B. 通过学习,学生能列表归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形成利用图表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学生能运用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解释历史现象,并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思想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设计方案大全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设计方案大全篇 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设计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设计方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穿爸爸、妈妈、自己的鞋子的体验,学习词语:拖拖拉拉、摇摇晃晃、蹦蹦跳跳。 2、能大胆表述出观察到的不同鞋子的区别和穿上后的感受,在探索中获得知识的乐趣。教学准备 1、爸爸、妈妈的鞋若干双。 2、布置鞋屋的场景,男鞋区、女鞋区。 教学过程 一、带幼儿听音乐参观鞋屋,激发幼儿的兴趣。 引导语:今天,我们一起到鞋屋去玩,好吗?(进活动室) 二、让幼儿观察并表述不同的鞋子都有什么特点: 引导语:哇!鞋屋里有好多鞋呀! 1、鞋屋里有些什么鞋呢?(皮鞋,高跟鞋、布鞋、运动鞋) 2、这些鞋都是谁穿的?(爸爸穿的鞋,妈妈穿的鞋) 3、爸爸的鞋子和妈妈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爸爸穿的是皮鞋,跟低;妈妈穿的高跟鞋,很高)颜色一样吗? (不一样,有白色的、黑色的……) 4、大家小脚并拢,看看自己穿的鞋子和旁边小朋友的鞋子有什么不一样? 5、谁的?谁的比较大?小朋友的鞋子呢? (爸爸的;妈妈的比较大;我的鞋子最小) 6、小结。爸爸、妈妈、小朋友的鞋子都不一样,现在鞋屋里有这么多爸爸妈妈的鞋子,我们一来起穿上试一试,好吗? 三、通过尝试让幼儿体验穿不同鞋子的感觉。(脱下自己的鞋放到椅子底下) 1、第一次尝试,集体体验穿上爸爸妈妈的鞋的感觉。

男孩穿上爸爸的鞋,女孩儿穿妈妈的鞋走一走,试一试。 (1)交流讨论:穿上爸爸的鞋,有什么感觉呢?走路很慢、我不会走路了、要拖着走, 很不舒服。 (2)我请一位小朋友穿爸爸的鞋走一走让大家看看是不是跟我们说的感觉一样? (3)穿爸爸的鞋走的时候鞋子离开地面了没有? 在地面上不断的发出声音,走得很慢,我们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叫拖拖拉拉, 穿上爸爸的鞋,拖拖拉拉走得慢! (4)我们穿爸爸的鞋,拖拖拉拉走得慢,穿妈妈的鞋走路有什么感觉呢? 妈妈的鞋跟太高了,走路时想要摔倒。 (5)请两位小朋友穿妈妈的鞋走一走让大家看看是不是跟我们说的感觉一样? (6)穿妈妈的鞋子走路的时候身体怎么样了? 摇晃了,想要摔倒,我们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叫摇摇晃晃,穿上妈妈的鞋,摇摇晃晃要 摔倒! 2、第二次尝试,交换穿鞋,验证。 (1)男孩穿上妈妈的鞋子走一走,边走边说:"穿上妈妈的鞋,摇摇晃晃要摔倒" (2)女孩穿上爸爸的鞋子试一试,学说:"穿上爸爸的鞋,拖拖拉拉走得慢" 3、第二次尝试,穿上自己的鞋子体验。 (1)我们来穿上自己的鞋走走跑跑会有有什么感觉呢? 不大也不小正好,很舒服,穿自己的鞋跑得快,又蹦又跳的。 (2)那我们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蹦蹦跳跳,穿上自己的鞋,蹦蹦跳跳跑得快! 4、小结:穿鞋真有趣,穿上爸爸的鞋,拖拖拉拉走得慢;穿上妈妈的鞋,摇摇晃晃要 摔倒; 穿上自己的鞋,蹦蹦跳跳跑得快。 四、情景延伸 1、听是谁在吵架?小鞋子你怎么了?(穿反了) 那该怎么办?我们班的小朋友可聪明了没有把鞋子穿反,穿反鞋会很不舒服,也会摔倒。 2、我们在家里不要随便穿大人的鞋子,如果想穿,要有爸爸妈妈的搀扶,否则会摔倒或扭到脚,很危险,大家能做到吗? 教学结束

找规律教学设计及思路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及思路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科书第85页--86页例1 教学目标 1.基本技能: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筒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2.数学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解决问题: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体会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 教学手段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讨论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学具、水彩笔、练习卡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感知规律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孩子们,今天有3位小朋友给我们带来了个小节目哦,你们想看吗? 生:想 师:想看那就坐好来吧 师:哇,同学们看得真认识,有谁看清楚了她们做了什么动作? 生:个别表演 师:你是怎么这么快就学会了她们动作的? 生:因为她们的动作是有规律的?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是的,它们的动作都是有规律的,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领着学生认读)想不想跟她们一起做一做呀? 生:想 师:好的,全班起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初能否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因此,课始我安排了“做律动”的游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感知了规律的存在】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过度语:(调控坐好)同学们,跳得真好!在一座美丽的魔法城堡里面呀,也有一群小朋友在 举行联欢会呢,请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1.出示例1主题图 生:有彩旗,灯笼和花朵,有很多小朋友在跳舞 师:眼睛真亮,它们是不是随意摆放的? 生:不是,是有顺序的。 师:那请同学们先来看一看这些小旗是怎样摆放的? 2.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1)寻找彩旗的排列规律 1-1:找一找:让学生自己观察,去找一找小旗的排列规律。 1-2:说一说:

教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何谓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指在上课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对教学活动所进行的一种安排和策划。 教学设计应具备的特点: 一、教学设计强调运用系统方法。 二、教学设计以学习者为出发点。教学设计重视对学习者不同特征的分析,并以次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 三、教学设计以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其理论基础。 四、教学设计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 教学设计模式的要素: 一、教学对象:以谁为中心进行教学系统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根本问题。也是在教学设计之前,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教学设计要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展开教学设计。要分析学习者的特点;评定学习者的初始状态;预测学习者发展的可能空间。 包括1、学习需要的分析,如:开展教学设计具备了那些条件,有哪些不利因素?哪些因素必须要考虑,哪些因素从次考虑?在分析中必须解决教师“为何教”学生“为何学”的问题。2、学习内容的分析:着重分析学习者需要学习哪些知识和技能,达到什麽程度和水平。培养何种能力和态度,使身心获得怎样的发展。分析中必须解决教师“教什麽”,学习者“学什麽”的问题。3、学习者的分析:分析学习者在进入学习过程前所具备的一般特征、确定学习者的初始状态、注意学习者的认知结构特点、了解学习者的准备状况。总之要考率“谁学”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在分析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对学习者学习和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智能获的怎样的发展,培养什麽样的能力,达到什麽水平,培养什麽样的态度等内容都要用具有可观察、可测定性的术语精确地加以表述。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具体、有层次、有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一节课的开始,同时也是本节课的归宿。 三、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确定之后要选择教学策略,以期实现预期的目标。包括的几方面: 1、主要采用何种经济而有效的教与学的形式。 2、安排什麽样的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 3、设计何种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 4、选择什麽样的教学媒体及怎样设计。 5、安排什麽样的课型。 6、设计教学环节和步骤。 四、教学评价:是对本课所采用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安排的教学活动、步骤是否具体、可行等问题的一个检验。

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优质课

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光华道小学王海燕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8至89页的例1到例3,“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色、摆学具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能发现事物的规律。 教学难点:学生能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并引导学生能从颜色和形状两方面发现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各10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感知规律。 师:同学们,咱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师:老师发一串口令,你们用动作来完成。 师:拍拍手,拍拍手,跺跺脚。 师:同学们,你们猜猜接下去应该做什么呢? 师:哇,你们真聪明,猜得很准。谁来说说你们是怎么猜到的?师:同学们,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好多像这样按照一定方式来排列的事物,我们把这种排列方式叫做规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找规律。 1、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大家开心吗?一年级的小朋友准备开联欢 会庆祝自己的节日,想把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小猪哼哼和小青蛙博士也来帮忙,他们都对教师进行了装饰,想不想去看看?(想)请看大屏幕。2.课件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你喜欢哪种布置,为什么? 生1:我们认为小青蛙布置的漂亮,因为这样看起来很整齐

生2:我们认为小猪布置的好,因为花和灯笼放在一起好看。 生3:小青蛙布置的漂亮,因为它的布置是花和花,小旗和小旗,我觉得这样的好。 生4:我们认为小青蛙布置的漂亮,因为小旗是一红一黄,灯笼是一紫一黄,很有顺序。 师:大家有各种不同的意见,那么你们喜欢哪一种就可以选择哪一种,刚才有人说到小青蛙的布置中小旗是一红一黄一红一黄排列的,象小旗这样一红一黄一红一黄的重复出现,我们就说小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你发现了那些东西都是重复出现的? 师:他们的摆放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都有规律的。其实规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会经常遇到的,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课件出示彩旗图。 师:我们先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 (彩旗按红、黄交替出现,最后一面没有颜色。) 师:猜一猜,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 生1:是黄色的。 生2:下一面是黄旗。 师:都猜是黄旗,看看对不对(点击鼠标,最后一面旗是变为黄色,学生欢呼)。猜得真准!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小旗是按照红色、黄色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所以红旗的后面是黄旗。 师:.如果让你给彩旗按你找到的规律分分组,好把彩旗排列的规律看得更清楚。你准备怎样分?谁来指指?为什么这样分?(小旗就是这样一组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就看得特别清楚了。)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设计思路: 在学习了一课的基础上,学生对远古人类的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要从距今的年代、生产生活状况等方面来学习。因而本课决定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既积极学习现在要学的知识,又联系过去学过的知识,通过对比比较,自己学会归纳总结采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除了渔猎之外,山顶洞人还怎样获取食物?(采集)这种方法有什么不方便?如何改进它? 集体朗读“导入框”内容,指出那时人们已从采集者变为生产者,但这仅是神话而已,还有大量考古发现的文物可以证明。河姆渡和半坡居民就是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代表。请大家阅读教材第8页“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并找出这两种居民所在的地点及生活的河流流域。 河姆渡居民居住在浙江余姚,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居民居住在陕西西安,生活在黄河流域。这两个遗址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不同的原始农耕风貌,请大家阅读教材第7页的材料《白虎通》原文。这一段话的意思是:神农氏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制造工具,教人种植。那么,天时、地利指的是什么呢?是自然环境,包括气候、水土、植被等。因为这些直接影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状况。让我们带着疑问、好奇走进河姆渡和半坡居民,感受一下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二、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落实目标)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8页正文并“动脑筋”: 1、学生观看第7页的骨耜图,讨论回答:你觉得这把骨耜可以做什么事情(翻土、打猎等)?怎样操作才会省力?(脚踩横棒) 2、学生先看第11页的“自由阅读卡”,再观看第10页的“活动与探究1,看图分析”,讨论回答:你能说出这种陶器的用途吗? (蒸食物) 3、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学生讨论)开始种植农作物,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种植水稻、建筑房屋、挖掘水井;饲养家畜,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 (一起总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比较。 从食物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主要靠采集、渔猎;而河姆渡人有了固定的食物来源,种植水稻,发展原始农业,会挖掘水井,饮水更方便。 从居住条件来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住在天然的洞穴里;而河姆渡人已会建造自己的房屋,而且能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房屋的结构和样式。 从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来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河姆渡人则使用磨制石器,并用耒耜耕地,而且会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 4、指导学生观看教材第8页遗址图,回答:图上有哪几个遗址?它们分别位于哪条江河之旁?为什么要在江河之旁定居?(红山、半坡、大汶口、河姆渡,辽河、黄河、长江,农耕对于沃土和水源的需要。) 5、过渡:黄河旁的遗址是半坡原始居民遗留下来的。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我们已经有了基本了解,现在以同样的方式,从时间、地点、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