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堂堂清一课一练习题集.

人教版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堂堂清一课一练习题集.

人教版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堂堂清一课一练习题集.
人教版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堂堂清一课一练习题集.

四年级数学堂堂清

、根据下面的条件写出式子。 一个机器人玩具50元,一架玩具飞机m元,一辆玩具汽车n元。 1.买一个机器人和一辆辆玩具汽车,一共要元。 2.买一架玩具飞机和一辆玩具汽车,一共要元。 3.买一个机器人、买一架玩具飞机和一辆玩具汽车,一共要元。 4.买2架飞机和3辆汽车,一共要元。 5.一架飞机比一辆汽车贵元。 二、要修一段路,平均每天修c米,修了6天,还剩s米。 1.用式子表示这段路的长度 2.当c=50,s=200时,这段公路的长 三、按要求列式: 1.小华有铅笔x支,小强比小华多3支,小强和小华共有支铅笔。 2.学校买来一批篮球和足球。买来篮球12只,共用a元,买来足球b只,每只25元。 篮球的单价比足球贵多少元? 买这批篮球和足球共用了多少元?

一、填空 1.苹果每千克a元,买3千克()元。 2.一辆汽车t小时行了30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千米。 3.每袋面粉重a千克,每袋大米重b千克,8袋面粉和5袋大米共重()千克。 4.手机专卖店在5月5日这一天,某品牌的手机十分畅销,上午卖出75部,下午卖出100部,已知每部手机a元,这一天一共卖出()元,上午比下午少卖出()元。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丁丁比平平小,丁丁今年a岁,平平今年b岁,2年后丁丁比平平小()岁。 (1)2 (2)b-a (3)a-b (3)b-a+2 2.当a=5、b=4时,ab+3的值是()。 (1)5+4+3=12 (2)54+3=57 (3)5×4+3=23 3.甲数是a,乙数是甲数年的3倍少b,乙数是()。 (1)3a-b (2)(a-b)÷3 (3)(a+b)÷3 1)李伯伯家苹果园和梨园的面积一共有多大? (2)当a=12时,李伯伯家的苹果园和梨园的面积一共有多大?

(2019)六年级上册科学堂堂清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第一课使用工具 一、填空: 1、()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 2、工具和机械是神奇的,它是人类的伟大(),是人类智慧的()。 二、判断 1、很早以前,人类就开始使用工具和机械了。() 2、复杂的机械是由简单的机械组成的。() 3、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或方便地完成了。() 4、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但不同的工具有着相同的科学原理。() 三、选择 1、往墙上钉钉子应选用() (1)螺丝刀(2)剪刀(3)羊角锤 2、拧螺丝应选用() (1)小刀(2)锤子(3)螺丝刀 3、起图钉应选()

(1)螺丝刀(2w)镊子(3)开瓶器 四、实验: 在下列工具中(木板、滑轮、长木棍)要完成搬运油桶、撬大块石头、升国旗,这三件事,你如何来选合适的工具,并说出你的理由。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一、填空 1、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了。人们把这样的棍子叫()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 3、杠杆上有()个重要的位置:分别是()、()、()。 二、判断 1、压水井的压杆是杠杆,跷跷板不是杠杆。() 2、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 ) 三、填图

四、问答题 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一、填空 杠杆可以分为三类即()杠杆、()杠杆和()杠杆。 二、判断 1、我国人民很早就开始使用杆秤了。() 2、杆秤不是杠杆类工具。() 三、连线 开瓶器省力杠杆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3单元堂堂清

因数与倍数 第1课时 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因数 1、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在等式5×8=40中,()和()是()的因数,()是()和()倍数。 (2)16有()个因数。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最小的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是()。 2、我是上法官,对错我会判。 (1)1是最小的自然数,也是最小的整数。() (2)因为32÷4=8,所以32是倍数,4和8是因数。() (3)2的倍数的个数比20000的因数的个数少。() (4)一个数的因数一定不小于它的倍数。() 3、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64一共有()个因数。 A.3 B.5 C.7 D.8 (2)已知m×n=23,那么m等于()。 A.1 B.23 C.1或23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至少有()个。 A.1 B.2 C.3 D.4 4、动动小脑瓜,快来选一选。(在正确数字下面打“√”) (1)13的因数有:1,2,3,13。 (2)15的因数有:1,2,3,4,5,10,15。 (3)19的因数有:1,3,9,19。 (4)31的因数有:1,3,31。 5、我是小天才,答案我会猜。 (1)有两个数的和是17,其中一个数既是2 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两个数分别是()和()。 (2)在自然数中,有一种数,它等于除了它本身以外的所有因数之和,请你写出其中最小的一个数是()。 6、我是列式计算小专家。 (1)有两个自然数,其中一个是最大的两位数,另外一个数比第一个数的3倍少4,这两个数的和是多少? (2)有3个因数的最小自然数与有4个因数的最小自然数之和是多少?

第2课时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 1、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72÷8=9,所以()和()是()的因数,()是()和()倍数。 (2)3的倍数有(),说明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最大的倍数。(3)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42,这个数是()。 (4)在自然数1,5,10,15,20,40,60,120中,20的因数有();20的倍数有();既是20的因数又是20的倍数的数是()。 2、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3是因数,12是倍数。() (2)15是45 的倍数,45是15 因数。() (3)1是任何非零自然数的因数。() (4)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这个数的因数大。() 3、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A=m·n(A、m、n都不为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只是m的倍数 B.n不是A的因数 C.m、n都是A的因数 (2)15的因数有()个,倍数有()个。 A.3 B.4 C.5 D.无数 (3)30以内,既是4 倍数,又是6的倍数的有()个。 A.2 B.3 C.4 D.5 4、快来帮我找朋友。 2, 3, 4, 6, 8, 12, 24, 36, 30, 42, 72 6的倍数 24的因数 5、亲自练一练,动笔算一算。 12是6 的倍数,18也是6的倍数,那么12和18的和是6的倍数吗? 6、解决问题。 (1)小明有连环画的本数是小亮的3倍,小亮比小明少24本,小明、小亮各有多少本连环画? (2)某工厂要运1004吨煤,先用4辆载重3.5吨的卡车运36次,剩下的煤若用载重为4吨的卡车一次运完,需要几辆这样的卡车?

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堂堂清课课练习题资料

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堂堂清训练题 Unit1 My new teachers 第一课时 一、翻译单词 1. young _______________ 2. funny _________________ 3. tall ____________________ 4. strong __________________ · 5. kind ___________________ 6. old _________________ 7. short ________________ 8. thin __________________ 9. Mr __________________ 10. like _________________ 二、根据情景用适当的单词补全对话。 A: 1 2 art teacher | B: Mr Li is our art teacher. A: 3 he 4 B: He’s tall and srtong. He’s very kind. 第二课时 一、单项选择

( ) 1.—Who is your ____ teacher can draw pictures. A.English B. art C. Chinese * ( ) 2.—What’s he like ---He’s ________________. A.Young and old B. young and thin C. an old ( ) math teacher is very ______ . We all like ______. A.funny;he ; him ;him ( ) _______ man is my grandfather . A. old B. young C. art ( ) . teacher is not thin. He is ___________. % A. short B. tall C. strong 二、连连看 1. What’s Lucy like A. A cat and a dog. 2. What are they B. Mrs Wang. 3. Who is your English teacher C. He’s from Canada . 4. Where is he from D. She is tall . 第三课时 一、翻译词组 } 1 three new teachers ____________ 2 short and thin ____________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堂堂清练习题(彩色)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堂堂清练习题(彩色) (1)毫米的认识 年班姓名 一、认真观察,仔细填写。 1.( )厘米( )毫米 3.( )厘米()毫米 4.()厘米()毫米 二、慧眼识宝。 1.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A、1毫米 B、1分米 C、1米 2.一本辞海的厚度约是6()。 A、米 B、厘米 C、毫米 3.10枚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0()。 A、毫米 B、厘米 C、米 三、巧手补天窗(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个曲别针长约25()。 2.小明身高是135()。 3.一棵大树高约15()。 4.一枝铅笔长约20()。 5.一个笔筒的高度约是100()。 四、单位换算我能行。 2厘米=()毫米 5分米=()厘米6米=()分米30毫米=()厘米80厘米=()分米70分米=()米600厘米=()米 12厘米=()毫米6厘米5毫米=()毫米

35毫米=()厘米()毫米 3厘米-14毫米=()毫米 56毫米+44毫米=()厘米 五、我是小小测量员。 六、我是小小绘图员。 1.画一条长4厘米5毫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8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智慧宫殿长方体和正方体谁高,高多少毫米? (2)分米的认识 年班姓名一、巧手补天窗。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米=()分米 4分米5厘米=()厘米 60厘米=()分米 1米-2分米=()分米 2分米=()厘米 75分米-15分米=()分米70分米=()米 3分米-8厘米=()厘米8厘米=()毫米 32厘米+18厘米=( )分米 10分米=()厘米 57毫米+43毫米=( )厘米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单人床长2( ) 学习桌的高约是8( ) 一块橡皮长30( ) 轿车的长约是3( ) 大树高约是12( ) 水杯的高约是1( ) 三、慧眼识宝。 毫米厘米分米米 曲别针长29(),一枝铅笔长18(),一幢楼高30(), 课桌高80(),长100(),学校操场一圈约是200()。 四、数学门诊。 1.5枚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0毫米。() 2.数学书的宽大约是16厘米。() 3.电冰箱的高大约是160分米。() 4.一根跳绳大约长2分米。() 五、魔力圆圈。 1米8分米 40分米4米 60厘米7分米8米70分米

五年级下册数学堂堂清

五年级下册数学堂堂清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因数与倍数 第1课时 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因数 (1)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在等式5×8=40中,()和()是()的因数,()是()和()倍数。 2、16有()个因数。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最小的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是()。 3、我是上法官,对错我会判。 (1)1是最小的自然数,也是最小的整数。() (2)因为32÷4=8,所以32是倍数,4和8是因数。() (3)2的倍数的个数比20000的因数的个数少。() (4)一个数的因数一定不小于它的倍数。() (1)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64一共有()个因数。 3、已知m×n=23,那么m等于()。 或23 4、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至少有()个。 3、动动小脑瓜,快来选一选。(在正确数字下面打“√”) (1)13的因数有:1,2,3,13。 (2)15的因数有:1,2,3,4,5,10,15。 (3)19的因数有:1,3,9,19。 (4)31的因数有:1,3,31。 4、我是小天才,答案我会猜。 (3)有两个数的和是17,其中一个数既是2 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两个数分别是()和()。 (4)在自然数中,有一种数,它等于除了它本身以外的所有因数之和,请你写出其中最小的一个数是()。 (1)我是列式计算小专家。 1、有两个自然数,其中一个是最大的两位数,另外一个数比第一个数的3倍少4,这两个数的和是多少 2、有3个因数的最小自然数与有4个因数的最小自然数之和是多少 第2课时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第6单元堂堂清

数与代数 第1课时 数的认识 1、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最小的自然数是( ),( )最大的自然数。 (2)( )是自然数的单位。 (3)四亿四千零五十万三千四百写作( ),改写成亿为单位的数是 ( ),四舍五入到万位是( )。 (4)一个数由4个1,9个0.1、8个0.01组成,这个数是( ),用四舍五入保留一位 小数是( )。 (5)4.3和4.37比较,( )大,( )的计数单位大。 (6)52 =( )÷15= = =( )%。 (7)甲数是乙数的2.5倍,则甲数和乙数的比是( )。 2、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所有整数都比小数大。( ) (2)因为0.5和0.50相等,所以它们的计数单位也是相同的。( ) (3)去掉小数点后面的零,小数大小不变。( ) (4)所有带分数都大于1。( ) (5)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 ) (6)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3、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把72 千克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它的( )。 A.72千克 B.71千克 C.72 D.7 1 (2)一个循环小数2.8585…的简记法写作( )。 . . . . . . . A.2.85 B.2.85 C.2.858 (3) 52和10 4 这两个分数的( )。 A.分数单位相同 B.意义相同 C.大小相等 30 4

(4)下列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A. 159 B.185 C.305 D.28 4 4、将8,0.2,38,42 1 ,15,9,7,2填在最适当的方框里面。 5、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再化成百分数。 4÷5 0.25÷2 2.4÷5 3 1.8÷0.75 6、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0.38 8 3 37% 0.373 第2课时 数的运算 1、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把1.82的小数点去掉,所得的数是原来小数的( )倍。 (2)甲数比乙数多5,乙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是0.25,原来甲、乙两数的和是( )。 (3)0与任何数相乘,积都等于( )。一个数与1相乘,积等于( )。0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商等于( )。一个数除以1,商等于( )。相同数(0除外)相除,商等于( )。 (4)两个数的差是3.2,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0.2,差是( )。 2、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一个数的32一定大于这个数的5 2。( ) (2)31÷3=51÷5=71 ÷7。( ) (3)421减去它的2 1 ,等于4。( ) (4)a- b- c=a-(b+c )。( ) (5)a ÷b =ac ÷bc (c ≠0)。( ) 3、直接写得数。 41+81= 71+14 5 = 2×6.5= 2.67+1.33=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堂堂清测试卷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堂堂清测试卷姓名_______ 一、填空题。(18%) 1.长方体有()个顶点,有()条棱,有()个面。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8分米,它的棱长总和是()分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分米。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7.9立方分米=()升 86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980立方分米=()立方米 9.4立方米=()立方分米 4.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80平方厘米,高是7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5.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不小心前面的玻璃被打坏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6、把30升盐水装入容积是250毫升的盐水瓶里,能装()瓶。 7.至少要()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如果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那么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8、一个正方体的底面积是25平方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 1.所有的长方体都有六个面。………………………………() 2.长方体的表面中不可能有正方形。………………………() 3.长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 4.把两个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体积和表面积都不变。()5.一瓶白酒有500升。…………………………………………()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7%) 1.我们在画长方体时一般只画出三个面,这是因为长方体()。 A.只有三个面 B.只能看到三个面 C.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60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A.21600平方厘米 B.150平方厘米 C. 125立方厘米 3.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表面积扩大()。 3eud教育网https://www.doczj.com/doc/1511225548.html,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2020-2021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堂堂清(人教版)正多边形与圆(原卷版)

24.3 正多边形与圆 建议用时:45分钟总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2020?集美区模拟)若正多边形的中心角为72°,则该正多边形的边数为()A.8B.7C.6D.5 2.(2020?和平区一模)在圆内接正方形ABC D中,正方形的边长AB是8,则这个正方形的中心角和边心距是() A.90°,4B.90°,1C.45°,4D.45°,1 3.(2020?和平区模拟)正六边形的边长与边心距之比为() A.1:2B.2:√2C.2:√3D.√3:2 4.(2020?双柏县二模)如图,正六边形ABCDEF内接于⊙O,连接B D.则∠CDB的度数是() A.90°B.60°C.45°D.30° 5.(2020 ?沈河区月考)如图,⊙O的周长等于4πcm,则它的内接正六边形ABCDEF的面积是() A.√3B.3√3C.6√3D.12√3 6.(2020?和平区模拟)如图,ABCDEF是中心为原点O,顶点A,D在x轴上,半径为4的正六边形,则顶点F的坐标为() A.(2,2√3)B.(﹣2,2)C.(﹣2,2√3)D.(﹣1,√3)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9分) 7.(2020?沈河区二模)圆内接正方形的边长为3,则该圆的直径长为.8.(2020?鼓楼区一模)如图,点O是正五边形ABCDE的中心,连接BD、OD,则∠BDO =°. 9.(2020?东阳市期末)如图,要拧开一个边长为a=8mm的正六边形螺料,扳手张开的开口b至少为mm. 三、解答题(7+8+8=23分) 10.(2019?黄山期末)如图,以△ABC的一边AC为直径的⊙O交AB边于点D,E是⊙O上一点,连接DE,∠E=∠B. (1)求证:BC是⊙O的切线; (2)若∠E=45°,AC=4,求⊙O的内接正四边形的边长. 11.(2020?东台市期中)如图,⊙O的周长等于8πcm,正六边形ABCDEF内接于⊙O.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堂堂清

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一、填空: 1、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 )和( ),沉浮状况不会改变。 2、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自身的()、()无关。 二、判断: 1、轻的一定浮,重的一定沉。() 2、把一整块橡皮擦放入水中橡皮擦沉入水中,但切成八分之一放入水中,橡皮擦就会浮起来。() 三、简答题: 试述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有什么规律.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一、填空: 1.同样大小的物体,我们可以改变它的()来改变它在水里的沉与浮,如用塞子塞好的空瓶,会()在水面上,往瓶里加些沙,增加瓶的(),它就会()到水底了。 2. 同样重量的物体,我们可以改变它的()来改变它在水里的沉和浮。如一块铁放在水里会(),把它压成铁片,再制成盒子,放在水里,它会()。 3、在判断在水中的沉浮时,往往采取改变()、控制其它因素不变的的方法来研究。

4、不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大小相同看(),()的容易浮,()的容易沉; 轻重相同看(),()的容易浮, ()的容易沉。 二、简答你知道潜水艇的原理吗?试着说一说。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一、填空: 1、要让橡皮泥浮起来,可以在大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如挖空成船或碗形。重量不变的下改变(),如做成空心的各种形状。 2、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有关。 3、全部沉入水里的物体排开的水量就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 二、选择: 1、用钢铁制成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这是改变了() ①它的重量②液体浓度③它的体积 三、简答:铁制的轮船为什么能漂浮在水中? 4、造一艘小船 一、填空: 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它的装载量也随之()。 二、简答: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下沉的,你有什么办法让橡皮泥浮起来吗? 5、浮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提分宝典堂堂清课课练题库

思源教育六年级数学上册提分宝典 思源教育 六年级数学寒假 提分训练 (上册) 姓名:_______________ 授课老师:___________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提分练习 一、想一想,填一填 1. 分数乘分数,用( )相乘的积作( ),( )相乘的积作( )。 2.132+132+132+132=( )×( )= = 。 3. 35×21 表示( ),35×2表示( )。 4. 95的31 是( ),7吨的83是( )。 5. 已知a ,b ,c 都大于0,如果98×a =65 ×b =c ×1,那么a ,b ,c 按照从大到 小的顺序排列应是( )。 6.比较大小 65×54 21× 21 25×65 32×45 89×151 121×9494 7. 175×81×17 = ( )×( )×81 。 8. (117+54 )×55= ( )×( )+( )×( )。 9. 六(5)班男生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85。85 表示把( )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 )份,男生占其 中的( )份;女生占其中的( )份,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 10. 一条路,修了52 ,表示把( )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 )份,修完的占这样的( )份,剩下的占( )份。 11.用心观察,找出单位“一” 甲是乙的43 。 表示单位“1”的量是( ) 爸爸年龄的65 是妈妈的年龄。 表示单位“1”的量是( ) 黑兔只数的53 相当于白兔的只数。表示单位“1”的量是( ) 一桶油用去了73 。 表示单位“1”的量是( ) 12. 一瓶墨水,已经用去52 ,应该把( )看作单位“1”。 13. 草莓酱的瓶数比沙拉酱的瓶数多41 ,应该把( )看作单位“1”。 14.( )没有倒数,421 的倒数是( ),( )和0.75互为倒数。 15. 最小的质数的倒数是( ),最小的合数的倒数是( )。 ( ) ( ) ( )×( ) ( )

2020年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3单元堂堂清(原创)

图形的变换 第1课时 轴对称 1、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 (2)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特征是()重合,()重合,对应点到()的距离相等。 2、下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在()里打“√”。 ()()()() 3、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将长方形分成相等的四份,你有几种分法,请画出来。(至少画出三种) (2)下面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请画出来。 (3)下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请在()里打“×”,是轴对称图形的请打“√”。并画出对称轴。 ()()() 4、画出下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1)(2)

旋转 1、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请写三例:()、()、()。 (2)从中午12:00到下午3:00,时针按()方向旋转()度。 2、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下图中,()是以点A为中心旋转的。 (2)时针从3时到9时,按()。 A.顺时针旋转60° B.顺时针旋转90° C.顺时针旋转180° (3)下列属于旋转现象的是()。 A.推开房门 B.拉开抽屉 C.升降机运动 (4)右图中,由图A到图B是()。 A.平移 B.旋转 C.对称 3、动动小脑瓜,一起画一画。 (1)画出下图绕点A顺时针旋转90°、180°、270°后的图形。 (2)画出下图绕点O逆时针旋转3次图形,每次旋转90°。 (3)按照图中的变化规律画出图中的阴影部分。 (4)如下图,点M是线段AB上一点,如果线段AB绕点M逆时针旋转90°,画出AB所在的位置。 4、亲自练一练,动笔填一填。 (1)图A绕点О按()方向旋转()度到图B。 (2)图A绕点О按()方向旋转()度到图C。 (3)图C绕点О按()方向旋转()度到图B。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时作业习题一课一练全套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堂堂清一课一练习题集 一、想一想,填一填。 1.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同( )的意义相同,都是求( ) 的和的简便运算。 2 2 2. 5 ×3 表示( ),3×5表示( )。 2 2 2 2 3. +++=( )×()=( )×( ) =( ) 。 13 13 13 13 ( ) ( ) 二、涂一涂,算一算(先涂色,再算一算涂色部分一共占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2 1.涂出 3 个7 2 2.涂出 2 个9 算式:算式: 三、看图列式。 3 3 加法算式: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乘法算式: 四、请你来当小裁判。 6 1. 5 ×6 = 7 6 5×6 7 1 = 5 。( ) 2. 9 ×1= 1 9 1 。( ) 2 3. 2 米的5比1 米的5 长一些。( )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 年班姓名

5 4. 1 吨的 8 1 和 5 吨的 8 一样重。 ( ) 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 1 5 7 ×2= 9 5 5 9 ×6= 24 4 ×8= 16 7 ×36= 11 3 ×4= ×4= 7 21 × 7 = 5 × 7 = 24× 27 =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 1. 一箱香蕉重 20 吨,15 箱这样的香蕉重多少吨? 1 2. 小红每分钟走 13 千米,她 26 分钟能走多少千米? 3 3. 一根钢管锯成 2 段需要 4 分钟,如果锯成 9 段需要多少分钟? 2 4. 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 7 公顷,3 台拖拉机 14 小时耕地多少公顷? 七、智力大比拼! 3 3 3 1. 计算。 4 + 4 +……+ 4 3 = ( )×( )=( ) 2000 个 4 2. 看谁算得快。 1 1 1 1 1 1 2 + 6 + 12 + 20 + 30 + 42 你一定是最快的! 相信自己!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堂堂清一课一练习题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堂堂清一课一练习题集 第一单元1.小数乘整数 年班姓名 一、认真思考填一填。 1. 2.5+2.5+2.5=()×()。 4.8×4=()+()+()+()。 2.0.57×6的积是()位小数。 3.把15.6的小数点去掉后,原来的数就扩大到它的()倍。 4.0.52扩大()倍是52。 86缩小为原来的()是0.086。 5.2.45×16可以转化成245×16,计算后把所得的积缩小到它的()。6.一本《成语接龙》14.8元,买2本应付()元。 二、火眼金睛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 1.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10倍。() 2.7.35×4的积是一位小数。() 3. 5.47×6可以转化成547×6,积的大小不变。() 4. 4.8×3表示3个4.8的和是多少,也表示4.8的3倍是多少。()5.2.5×5与5×2.5的结果相同,读法也相同。() 三、聚精会神算一算。 1.我会口算。 0.8×4= 2.5×100=0.06×7= 0.5×100= 1.3×5= 4.2×3= 2.根据28×15=420,我能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280×15= 2.8×15=0.28×15=

28×150=0.28×150=0.028×15= 3.竖式计算我能行。 0.32×6= 4.5×18=32.5×12= 4.列式计算我最棒。 (1)50个6.5是多少?(2)15.4的3倍是多少? (3)12个3.5连加的和是多少? 四、解决问题做一做。 1.甜瓜每千克3.2元,奶奶爱吃甜瓜,冬冬为奶奶买了5千克,需要多少钱? 2.数学书封面长18.5厘米,宽1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五、动脑思考拼一拼。 要相信自己哟! 试一试,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0.28.5 ×3× 2112 4 5.89.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第1周堂堂清

六 年级 数学 科 分数乘整数 第一周第 1 课时 班级: 学号: 姓名: 评分: 必做题: 一、填空。 1. 52 ×3表示( ), 12×61表示( )。 2. 258平方米=( )平方分米 时4 3( )分 二、准确计算: 132×5= 18 3×6= 21 ×74= 5 ×73= 三、列式计算: 15个52的和是多少? 18 7的9倍是多少? 四、一只乌龟每分钟爬行54 m ,6分钟爬行多少米?20分钟呢? 选做题:李峰家在5楼,已知他每爬一层楼梯平均用时 125 分钟,那么他从1楼到5楼爬楼梯共用时多少分钟? 六 年级 数学 科 分数乘分数 第一周第 2 课时 班级: 学号: 姓名: 评分:

必做题: 一、想一想,填一填。 1. 分数乘分数,用( )相乘的积作( ),( )相乘的积作( ),( )与( )能约分就先( ),再计算。 2. 35×21表示( ), 35×2表示( )。 3. 95的31是( ),7吨的83是( )。 二、请你来当小裁判。 1. 一堆煤的53与一堆煤重53吨的意义相同。 ( ) 2. 16×54和54 ×16的意义相同,计算结果也相同。 ( ) 3.一个数乘真分数,积小于这个数。 ( ) 三、计算下列各题: =?4131 =?4352 =?9283 =?7 2127 选做题:1t 油菜籽可以榨出菜籽油 t 2512,照这样计算,3 1t 油菜籽可以榨出菜籽油多少吨? 六 年级 数学 科 练习(1) 第一周第 3课时 班级: 学号: 姓名: 评分: 必做题: 一、直接写出得数。 452×10= 365×6= 65×8= 207×2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堂堂清练习答案

北师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第1课时认识几何体 1.B 2.D 3.B 4.D 5.12632cm 6.①②③⑤⑦④⑥ 第2课时立体图形的构成 1.D 2.C 3.B 4.C 5.解:如图所示. 6.解:此立体图形是由3个面围成的,它们是两个平面和一个曲面. 2展开与折叠 第1课时正方体的展开图 1.B 2.A 3.C 4.解:答案不唯一,如图. 第2课时柱体、锥体的展开与折叠1.B 2.A 3.B 4.四棱锥 5.三棱柱五棱柱六棱柱长方体圆柱圆锥

3 截一个几何体 1.B 2.D 3.B 4.正方体和圆锥(答案不唯一) 5.④ 6.解:依次为长方形,圆,梯形,长方形. 4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 1.A 2.C 3.C 4.A 5.解:图略.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1 有理数 1.A 2.C 3.D 4.1,+13 ,0 5.中国队输1场 6.解: 2 数 轴 1.C 2.D 3.B 4.(1)〈 (2)〉 (3)〈 5.0或-2 6.-1,0,1,2 7.解: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由数轴可得3.1〉52 〉1.8〉1〉0〉-1〉-2.6. 3 绝对值 第1课时 相反数 1.B 2.D 3.-1 4.(1)3.5 (2)-35 (3)0 (4)-28 (5)2018 第2课时 绝对值 1.C 2.B 3.〈 〉

4.(1)7 (2)58 (3)5.4 (4)3.5 (5)0 4 有理数的加法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B 2.B 3.B 4.A 5.49.3 6.解:(1)原式=-26.(2)原式=-6.(3)原式=-2016. (4)原式=0.(5)原式=4.(6)原式=-59 . 第2课时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D 2.交换 结合 -17 +19 2 3.解:(1)原式=(-6)+(-4)+8+12=-10+20=10. (2)原式=147+37+????-213+13 =2+(-2)=0. (3)原式=(0.36+0.64)+[(-7.4)+(-0.6)]+0.3=1+(-8)+0.3=-6.7. 4.解:1000+(-1200)+1100+(-800)+1400=(1000+1100+1400)+[(-1200)+(-800)]=3500+(-2000)=1500(m). 答:该运动员跑完后位于出发点的东边1500m 远处. 5 有理数的减法 1.A 2.B 3.B 4.解:(1)原式=9+(+6)=9+6=1 5. (2)原式=-5+(-2)=-7. (3)原式=0+(-9)=-9. (4)原式=-812-112+312=-12 . 5.解:五天的温差分别如下:第一天:(-1)-(-7)=(-1)+7=6(℃);第二天:5-(- 3)=5+3=8(℃);第三天:6-(-4)=6+4=10(℃);第四天:8-(-4)=8+4=12(℃);第五天:11-2=9(℃).由此看出,第四天的温差最大,第一天的温差最小. 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1.A 2.A 3.D 4.C 5.解:(1)原式=-3.5+1.7+2.8+(-5.3)=-4.3.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堂堂清一课一练习题集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 年班姓名 一、认真思考填一填。 1. 2.5+2.5+2.5=()×()。 4.8×4=()+()+()+()。 2. 0.57×6的积是()位小数。 3.把15.6的小数点去掉后,原来的数就扩大到它的()倍。 4. 0.52扩大()倍是52。 86缩小为原来的()是0.086。 5.2.45×16可以转化成245×16,计算后把所得的积缩小到它的()。6.一本《成语接龙》14.8元,买2本应付()元。 二、火眼金睛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 1.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10倍。() 2.7.35×4的积是一位小数。() 3. 5.47×6可以转化成547×6,积的大小不变。() 4. 4.8×3表示3个4.8的和是多少,也表示4.8的3倍是多少。()5.2.5×5与5×2.5的结果相同,读法也相同。() 三、聚精会神算一算。 1.我会口算。 0.8×4= 2.5×100=0.06×7= 0.5×100= 1.3×5= 4.2×3= 2.根据28×15=420,我能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280×15= 2.8×15=0.28×15= 28×150=0.28×150=0.028×15=

3.竖式计算我能行。 0.32×6= 4.5×18=32.5×12= 4.列式计算我最棒。 (1)50个6.5是多少?(2)15.4的3倍是多少? (3)12个3.5连加的和是多少? 四、解决问题做一做。 1.甜瓜每千克3.2元,奶奶爱吃甜瓜,冬冬为奶奶买了5千克,需要多少钱? 2.数学书封面长18.5厘米,宽1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s://www.doczj.com/doc/1511225548.html, 课件|视频|试卷|无需注册 五、动脑思考拼一拼。 试一试,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0. ×3× 12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堂堂清练习题(彩色)

第一单元测量 (1)毫米的认识 年班姓名 一、认真观察,仔细填写。 1.( )厘米( )毫米 2.( )厘米( )毫米 3.( )厘米()毫米 4.()厘米()毫米 二、慧眼识宝。 1.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A、1毫米 B、1分米 C、1米 2.一本辞海的厚度约是6()。 A、米 B、厘米 C、毫米 3.10枚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0()。 A、毫米 B、厘米 C、米 三、巧手补天窗(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个曲别针长约25()。 2.小明身高是135()。 3.一棵大树高约15()。 4.一枝铅笔长约20()。 5.一个笔筒的高度约是100()。

四、单位换算我能行。 2厘米=()毫米 5分米=()厘米6米=()分米30毫米=()厘米80厘米=()分米70分米=()米600厘米=()米 12厘米=()毫米6厘米5毫米=()毫米 35毫米=()厘米()毫米 3厘米-14毫米=()毫米 56毫米+44毫米=()厘米 五、我是小小测量员。 六、我是小小绘图员。 1.画一条长4厘米5毫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8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智慧宫殿长方体和正方体谁高,高多少毫米? (2)分米的认识

年班姓名 一、巧手补天窗。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米=()分米 4分米5厘米=()厘米60厘米=()分米 1米-2分米=()分米2分米=()厘米 75分米-15分米=()分米70分米=()米 3分米-8厘米=()厘米8厘米=()毫米 32厘米+18厘米=( )分米10分米=()厘米 57毫米+43毫米=( )厘米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单人床长2( ) 学习桌的高约是8( ) 一块橡皮长30( ) 轿车的长约是3( ) 大树高约是12( ) 水杯的高约是1( ) 三、慧眼识宝。 毫米厘米分米米 曲别针长29(),一枝铅笔长18(),一幢楼高30(),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中期堂堂清测试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中期堂堂清测试题姓名____ 一、直接写出得数。15分 0.2×5= 2.8÷0.5= 0.1×3.5= 4×0.5= 0.3×0.3÷0.3×0.3= 1.5×0.4= 1÷0.2= 3.6÷0.6= 1.25×8= 0.8× 2.5= 1.2÷0.3= 3.3×0.3= 5.4÷0. 6= 8.4÷4= 0.85+0.15= 1.6+7.4= 0.64÷0.16= 0.25-0.18= 0.5÷0. 5= 1.4×0.8= 0.7×0.4= 0.5÷0.25= 0.5× 2.1= 3.4-1.04= 0.84÷0.06= 2.8+19= 5×1.4×2= 2÷4÷0.25= 1.8×0.8+1.2×1.8= 3-2.5= 二、填空20分(其中4、5、7、8、9为2、1、2、4、4分) 1、2.06×0.5的积有()位小数。 2、4.2÷()= 4200÷36 3、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字母公式是(), 4、计算5.2÷(6.4-0.16×6)时,应先算()法,再算() 法,最后算()法。 5、1.8×()= a×() 6、135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1.02公顷= ()平方米 0.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28公顷=()平方千米 7、(χ+5)×20 =()×()+()×() 8、一个三角形形的底是12厘米,高8厘米,它的面积是()平 方厘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平方厘米。9、食堂买来5袋大米和3袋面粉,每袋大米重a千克,每袋面粉重b千克, 买来大米和面粉共()千克。 当a=50 ,b=25时,买来大米和面粉共()千克。 三、判断题5分 1、一个非0的数乘一个小数,结果一定比原数小。() 2、三角形的面积是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3、把一个小数扩大100倍,只要在这个小数末尾添上两个0 。() 4、因为方程是等式,所以等式也是方程。() 5、0.5×2÷0.5×2= 1。() 四、选择题5分 1、下面不能表示2a的式子是()①a×2 ②a×a ③a+a 2、一个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四条边长度不变,它的面积()。 ①不变②比原来大③比原来小 3、下面各式是方程的是()。 ①36+χ>0 ②3×8=24 ③3χ=4+0 ④3χ+25 4、在2.54 、2.54 、2.545这三个数中,最大和最小的一组是()。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堂练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堂练习 1、 分数乘法应用题 练习一 【知识要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和解答方法。 【课内检测】 1、一本书100页,看了1 4 ,看了多少页? 想:看了14 ,是看了 的1 4 ,就是把 看作单位“1”,求看了多少页,就是 求 的 是多少? 2、小刚每分钟行50米,小李每分钟行的是小刚的4 5 ,小李每分钟行多少米? 想:根据“小李每分钟行的是小刚的4 5 ,把 看作单位“1”,求小李每 分钟行多少米,就是求 的 是多少? 3、饲养小组养了60只白兔。 ①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25 ,黑兔有多少只? ②灰兔的只数是白兔的5 4 倍,灰兔 有多少只? 【课外训练】 ★1、一篮桃子共48个,小猴子吃掉了篮桃子的一半少5个,大猴子吃掉这篮桃子的1 3 多5 个,哪只猴子吃的多?计算说明 ★2、甲、乙两站相距720千米,一列火车从甲站开往乙站,已经行了全程的5 8 ,这时火车超 过两站中点多少千米? ★★3、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剪掉了12 米,第二根剪掉了1 2 ,哪一根剪下的多?为什么?

练习二 【知识要点】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 【课内检测】 1、用“~~~”画出各题中单位“1”的量,再把关系补充完整。 ①母鸡的只数比公鸡的只数多1 4 。( )×( )=( ) ②彩电现价比原价降低了 1 10 。( )×( )=( ) 2、李大伯家养鸡60只,养的鸭比鸡少1 6 ,鸭比鸡少多少只? 想:根据“养的鸭比鸡少1 6 ”。把看作单位“1”,求鸭比鸡少多少只,就 是求的是多少。 3、应用题。 ①一件上衣原价是280元,现价比原价降低了3 7 ,降低了多少元? ②去年小王家收入28000元,今年比去年增加了1 7 ,今年比去年多收入多少元? 【课外训练】 1、有20个桃子,小俊第一天吃掉了一些后,还剩1 5 ,还剩多少个?小俊第一天吃掉多少个? ★2、儿童乐园的碰碰车项目,原来每玩10分钟收5元,六一儿童节那天调整了价格,降低 了1 5 ,这样每玩10分钟碰碰车,比原来可以少付多少元? ★3、小区里栽水杉400棵,栽的梧桐比水杉多1 4 ,栽了梧桐多少棵? ★★4、小明倒了杯牛奶,先喝了1 2 ,接着加满咖啡,又喝了这杯的 1 3 ,再加满,最后把这杯 牛奶全部喝完,那么小明喝的牛奶多还是咖啡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