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膀胱肿瘤术后护理常规

膀胱肿瘤术后护理常规

膀胱肿瘤术后护理常规
膀胱肿瘤术后护理常规

膀胱肿瘤术后护理常规

1、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术后持续心电监护,并做好记录:生命体征平稳后可改为2~4h测1次血压。

2、卧位与饮食指导:术后去枕平卧6h,6h后可协助患者翻身,早期床上活动可防止皮肤压疮发生。肠蠕动恢复后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多吃粗纤维食物及新鲜蔬菜水果,预防便秘。

3、膀胱冲洗的护理:术后保持尿管引流通畅,行持续膀胱冲洗,严密观察尿液的颜色及量的变化,准确记录每日引流量。根据尿液的颜色决定冲洗的速度及时间。在冲洗的过程中如引流液颜色加重或有鲜血流出,应调快冲洗速度。如有血块堵塞尿管,可用无菌注射器冲洗。保持会阴的清洁干燥,每日行会阴擦洗2次,预防逆行感染。停止膀胱冲洗后,嘱患者多饮水。

4、膀胱痉挛的观察与护理:膀胱痉挛是膀胱肿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膀胱三角区的手术。(1)加强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术后一旦发生膀胱痉挛症状,立即给予心理疏导并耐心抚慰患者,嘱患者深呼吸,全身放松,保持安静,同时适时安排收听音乐或收看电视节目等转移注意力。(2)加强导尿管护理,确保持续膀胱冲洗及引流通畅。(3)术后应用镇痛泵可达到镇痛和抑制膀胱痉挛的双重作用。在应用期间,要注意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等,如发现血压下降可暂停药液的注入。(4)遵医嘱应用解痉止痛药,如消炎痛栓1枚肛塞,杜冷丁50㎎或吗啡10㎎肌肉注射。

5、刀口及耻骨后引流管的护理:膀胱部分切除术后要动态观察耻骨后负压引流管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每日更换负压引流袋,定期挤压引流管,避免引流管弯曲、折叠、受压,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刀口有无渗血、肿胀。

6、训练膀胱功能:对膀胱部分切除的患者,膀胱容量变小,拔除尿管后会导致尿频。因此在拔管前数天,指导患者定时放尿,开始每1~2h放尿1次,以后逐渐延长至3~4h,不断充盈膀胱,扩大膀胱容量,减少拔管后尿频的发生。

膀胱肿瘤术后护理常规

膀胱肿瘤术后护理常规 1、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术后持续心电监护,并做好记录:生命体征平稳后可改为2~4h测1次血压。 2、卧位与饮食指导:术后去枕平卧6h,6h后可协助患者翻身,早期床上活动可防止皮肤压疮发生。肠蠕动恢复后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多吃粗纤维食物及新鲜蔬菜水果,预防便秘。 3、膀胱冲洗的护理:术后保持尿管引流通畅,行持续膀胱冲洗,严密观察尿液的颜色及量的变化,准确记录每日引流量。根据尿液的颜色决定冲洗的速度及时间。在冲洗的过程中如引流液颜色加重或有鲜血流出,应调快冲洗速度。如有血块堵塞尿管,可用无菌注射器冲洗。保持会阴的清洁干燥,每日行会阴擦洗2次,预防逆行感染。停止膀胱冲洗后,嘱患者多饮水。 4、膀胱痉挛的观察与护理:膀胱痉挛是膀胱肿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膀胱三角区的手术。(1)加强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术后一旦发生膀胱痉挛症状,立即给予心理疏导并耐心抚慰患者,嘱患者深呼吸,全身放松,保持安静,同时适时安排收听音乐或收看电视节目等转移注意力。(2)加强导尿管护理,确保持续膀胱冲洗及引流通畅。(3)术后应用镇痛泵可达到镇痛和抑制膀胱痉挛的双重作用。在应用期间,要注意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等,如发现血压下降可暂停药液的注入。(4)遵医嘱应用解痉止痛药,如消炎痛栓1枚肛塞,杜冷丁50㎎或吗啡10㎎肌肉注射。 5、刀口及耻骨后引流管的护理:膀胱部分切除术后要动态观察耻骨后负压引流管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每日更换负压引流袋,定期挤压引流管,避免引流管弯曲、折叠、受压,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刀口有无渗血、肿胀。 6、训练膀胱功能:对膀胱部分切除的患者,膀胱容量变小,拔除尿管后会导致尿频。因此在拔管前数天,指导患者定时放尿,开始每1~2h放尿1次,以后逐渐延长至3~4h,不断充盈膀胱,扩大膀胱容量,减少拔管后尿频的发生。

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临床路径 一、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膀胱癌(ICD-10:C67) 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ICD-9-CM-3:57.490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 1.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或内窥镜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1.适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 2.能够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7膀胱肿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 所必需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胸片,心电图。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3天。 1.麻醉方式: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2.手术方式: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 4.输血:必要时。 (九)术后住院恢复≤5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拔除尿管。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

膀胱肿瘤的护理个案

膀胱肿瘤患者得个案护理引言:近年来,我国膀胱癌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导致膀胱癌得因素有很多,吸烟与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就是导致膀胱癌得重要因素之一。大多数患者得肿瘤仅限于膀胱,只有小于5%得出现转移。目前治疗以手术为主,放疗与化疗为辅助治疗。一般就是以间断肉眼可见血尿为症状就诊而被发现确诊得,患者与家属开始思想上难以接受,情绪低落,患者得心理特征主要有悲观恐惧、焦虑不安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病情得进展。 一、病史介绍: 主诉:无痛性间断性肉眼血尿3月余。 现病史:患者,蒋玉娣,女,83岁,住院号:45881,于2013年5月15日08:30入院,T:36、5℃,P:78次/分,Bp:130/60mmHg。主诉无痛性间断性肉眼血尿3月余。查体:神清,精神尚可,尿常规隐血(++),泌尿系B超及CT均示膀胱后壁有一4*5*4cm大小肿物,行膀胱镜检查并取活检,诊断为膀胱肿瘤。 既往史:无。 二、病理生理: 膀胱肿瘤得临床表现有:1、血尿,绝大多数以无痛肉眼血尿就医,为全程血尿,终末加重。2、膀胱刺激症状,以尿频、尿痛、排尿困难、尿潴留与下腹部肿块为起始病状就医者,多数晚期病状,常因肿瘤坏死,溃疡与合并感染所致。3、排尿困难与尿潴留,肿瘤大或阻塞膀胱出口时可能发生排尿困难,尿潴留。

三、治疗方案: 辅助检查:膀胱镜及活检病理,B超,CT。 治疗方法:在全麻下行部分膀胱切除术,术后予以禁食,心电监护,吸氧,留置导尿管,耻骨后引流管,右输尿支架管,持续膀胱冲洗,并予止血、抗炎、营养等补液治疗。 四、护理诊断: P1:焦虑恐惧——与长期血尿,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焦虑减轻,能配合治疗与护理。 护理措施:1、给病人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空气清新得环境。 2、多与患者沟通,倾听患者主诉。 3、向患者讲述有关疾病得知识。 4、向病人介绍成功案例,说明手术目得,麻醉方式 增强手术信心。 P2:知识缺乏——与缺乏手术前后得相关知识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能正确叙述疾病得有关知识及手术前后得注意事项。 护理措施:1、评估病人得知识缺乏程度。 2、向病人讲解疾病得发病原因,经过及主要治疗方 法。 3、向病人讲述术前准备得内容及目得。 4、向病人讲述术后正确翻身,排痰得方法。术后留 置管道得注意事项及目得。

膀胱肿瘤术后膀胱灌注的护理

膀胱肿瘤术后膀胱灌注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2-03-01T10:29:11.227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9月(下)总第200期供稿作者:石全彩贺凤华刘慧[导读]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大多数病人的肿瘤仅局限于膀胱,只有<15%的病例出现转移。 石全彩贺凤华刘慧 (湖南省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418200) 【摘要】总结了49例膀胱肿瘤术后膀胱灌注的护理体会,包括膀胱灌注化疗前、中、后的护理观察,规范的护理措施,配合心理护理,有效的健康指导,使患者能主动积极配合,提高患者灌注的依从胜,从而有效的预防膀胱术后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关键词】膀胱肿瘤膀胱灌注护理 【中图分类号】R 4 7 3 . 7 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00 7 -8 2 31(20 11)0 9- 1 24 7 -0 1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大多数病人的肿瘤仅局限于膀胱,只有<15%的病例出现转移[1]。确诊后首选手术治疗,辅以化学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是浅表膀胱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一半以上病例可复发,对保留膀胱的病人,术后应当加强随诊,经导尿管给予膀胱化疗药物灌注,以消灭残余的肿瘤细胞和降低术后复发的可能性。本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对49例膀胱肿瘤患者术后实施了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效果较为满意,疗效肯定,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49例患者,其中男38例,女11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59岁,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 uRBt)。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膀胱移行细胞癌45例,磷癌3 例,腺癌1 例。4 9 例患者均为愈合出院,随访6 个月-2年,其中7例肿瘤复发,复发率为14%,未见药物性皮炎,3例出现轻微膀胱刺激症状,2例有肉眼血尿,经对症处理症状缓解。 1.2 方法:经TuRBt术后1周尿液转清后开始行膀胱灌注,灌注前排空膀胱将灭菌注射用水50ml+丝裂霉素40mg,经导尿管注入膀胱,保留2小时,每15分钟按仰、俯、左、右侧卧位更换体位[2],重复1次。每周一次,6次后改为每月1次。连续1年,1年后若无肿瘤复发,可将膀胱灌注间隔时间延长至2个月,终身灌注,每2-3年复查膀胱镜。 2 护理 2.1 灌注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膀胱肿瘤术后易复发,且需长时间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患者情绪波动较大,易产生情绪低落,悲观失望,不愿接受继续治疗,应主动和患者沟通,关心安慰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介绍膀胱灌注的目的、意义及配合要点,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感,药物不良反应及防范措施。并介绍手术后膀胱灌注化疗的成功病例,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促进康复。 2.1.2 评估患者膀胱灌注前应全面评估患者,包括患者的自觉症状,血尿常规检查、尿液检查、局部皮肤情况、会阴部有无发红、疼痛、肿胀等症状,注意保持皮肤和外阴的清洁,预防感染。了解患者膀胱贮尿功能,对长时间留置尿管患者,为防止膀胱萎缩或收缩无力,拔管前2天,开始间断夹管,训练膀胱括约肌功能,指导患者做提肛肌训练,有助于增加盆底肌的收缩力,提高贮尿功能。 2.2 灌注时护理 膀胱灌注前嘱患者禁饮水,防止尿液生成,同时排空膀胱,根据医嘱配制化疗药物,置于无菌治疗盘;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型号的硅胶导尿管,一般为10-14号。按无菌导尿操作原则插尿管,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灌注时缓慢推动药液,同时观察和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有尿频、尿急时深呼吸,药液注完后再注入10ml生理盐水或空气提高尿管末端,以免药液残留在尿管内。气体还可使膀胱壁扩张,有利于药液与膀胱粘膜充分接触,钳闭导尿管轻柔地拔除,以避免药液在拔除尿管时流入尿道内,刺激尿道粘膜。 2.3 灌注后护理:灌注药液后嘱患者按仰卧位、俯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各15分钟,重复一次,使药液达到膀胱各个部位并与膀胱粘膜充分接触,保证化疗效果。保留2小时后嘱患者排空膀胱,注意观察尿量、尿色变化,询问有无尿频、尿痛、尿道烧灼感。本组有3例出现轻微膀胱刺激症状2例出现肉眼血尿,尿痛症状。经指导多饮水,清淡饮食,遵医嘱口服抗生素等对症处理症状消失。 2.4 健康指导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膀胱灌注与肿瘤复发的关系,让患者和家属对治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做好坚持长期治疗的的准备。定期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B超、膀胱镜检查,以便了解疾病的转归。对早期复发的肿瘤再次手术切除仍有治愈的可能[3]。指导患者进食易消化、高营养、富含维生素丰富的饮食;忌烟酒,少食油炸、烧烤及含亚硝酸盐的食物,多饮水,每日2000-3000ml 为宜。要勤排尿,不憋尿,训练膀胱逼尿肌的功能。避免接触外源性致癌物质如染料、橡胶塑料等工业品。适量活动以增加机体抵抗力。 3 小结 膀胱肿瘤具有多发、易发、复发的病理特点。膀胱灌注是膀胱肿瘤术后治疗及护理措施之一,通过灌注化疗药物,达到局部治疗。使膀胱肿瘤的复发率降低。而膀胱灌注治疗的顺利进行,取决于医疗、护理、家庭等多方面的支持。加强灌注前心理护理、患者评估、灌注中的正确操作、灌注后的疗效观察及康复指导对膀胱灌注的疗效起到积极的作用,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6月,502. [2] 吴在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68 [3] 李学增,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83 [4] 徐杰、膀胱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J ] 黑龙江医学,2003,2(27):157. [5] 孙玉红,朱湘辉,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7):21 [6] 钟燋德、谢立平、钟朝晖,南中国区膀胱癌发病因素流行病学分析[M]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2010.10:60.

泌尿系统肿瘤病人护理常规

泌尿系统肿瘤病人的护理 以膀胱癌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肾癌、前列腺癌。绝大多都是恶性的,预后不佳。病因尚不清楚,与接触染料化工毒物等有关。 膀胱癌 膀胱癌是全身常见的肿瘤之一,也是泌尿系最常见的肿瘤,常发生于50~70岁的人,男:女为4:1,以表浅的乳头状肿瘤最为常见。分化不良的浸润膀胱癌常发生在高龄病例。 膀胱癌发生的位置约有70%是在侧壁和后壁,尤其是接近膀胱三角区和两侧输尿管开口处。膀胱癌以上皮性肿瘤为主,约占95%以上,其中多数为移行细胞乳头状肿瘤,其特点:L恶性程度低复发率高。鳞癌的腺癌各占2%-3%。非上皮性肿瘤罕见,由间质组织发生,多数为肉瘤如横纹肌肉瘤。,好发于婴幼儿。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膀胱癌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其致癌因素有以下几种: 1、现已肯定萘酸、联苯胺、氨基双联苯等是膀胱癌致癌质,日常生活中接触染料,橡胶塑料、油漆、洗涤剂等也可能是致癌的原因之一。 2、色氨酸和烟酸代谢异常可为膀胱癌病因。 3、寄生在膀胱的埃及血吸虫病、膀胱血斑、腺性膀胱炎可能诱发膀胱癌。 (二)身心状况 1、血尿无痛肉眼血尿经常是最早出现的症状。早期时,血尿常是间歇性出现,可自行停止或减轻,容易造成“治愈”或“好转”的错觉。出血量或多或少,一般表现为全程血尿,终末加重。出血量和肿瘤大小、数目、恶性程度并不一致。 2、当发现尿频、尿痛、排尿困难、尿潴留和下腹肿块属晚期。膀胱刺激症状常因肿瘤坏死,溃疡和合并感染所致。肿瘤大或堵塞膀胱出口时可发生排尿困难、尿潴留。膀胱癌晚期下腹浸润性肿块,并伴有严重贫血、浮肿。 (三)诊断检查 1、尿常规及脱落细胞检查。 2、膀胱镜检查 3、B超和CT检查诊断率高,并能确定转移病灶。 4、膀胱造影显示有充盈缺损。 5、排泄性尿路造影可了解肾盂,输尿管有无肿瘤及肾功能情况。 【护理诊断/问题】 (一)血尿与肿瘤坏死有关。 (二)排尿异常与肿瘤浸润膀胱坏死组织、血块、瘤体、刺激有关。 (三)体液不足与失血及摄入不足有关。 (四)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肿瘤消耗有关 (五)有感染的危险与下尿路梗阻、肿瘤坏死脱落有关。 (六)焦虑与癌肿及手术治疗有关。 (七)疼痛与癌肿晚期及手术有关。 (八)尿潴留与组织、血块、瘤体阻塞有关。 【护理目标】

护理干预在膀胱肿瘤病人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膀胱肿瘤病人经尿道绿激光 汽化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朱怀娣,吴 蓉,李红艳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膀胱肿瘤病人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64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病人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病人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术后不适和护理问题发生情况以及住院时间和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不适和护理问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膀胱肿瘤病人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后不适和护理问题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关键词:膀胱肿瘤;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护理干预;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31.036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11A-2933-02 膀胱肿瘤是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男性多见,其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表浅膀胱肿瘤越来越多地采用激光治疗。2009年5月—2011年9月我科采用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病人,同实施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进行比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5月—2011年9月我院采用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病人病人64例,男36例,女28例;年龄24岁~82岁(59±6岁);病史7d至2年(70.0d±14.6d);无痛性间隙性肉眼血尿57例,镜下血尿4例,体检发现3例。单发肿瘤53例,多发肿瘤11例;肿瘤2个~8个;术前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CT、膀胱镜检查及病理组织活检确诊为膀胱肿瘤。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病人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针对膀胱肿瘤绿激光汽化术病人术后病人易出现的不适及护理问题,制订出护理干预措施。①针对病人术后易出现低落、焦虑、紧张及担心预后等不良情绪所进行的护理干预。医护人员应热情接待病人,在病人入院后及时了解病人的个人情况。如病情、手术类型、经济情况、心理状态等,并进行评估。护士应经常巡视病房,注意举止轻柔文雅,工作忙而不乱,说话温和谨慎,用心去赢得理解和尊重[1]。护士应多与病人沟通交谈,耐心回答病人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和疑惑,使病人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介绍手术效果好,积极配合治疗的病友相互认识,现身说法,激发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使病人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疾病、配合治疗,以达到满意的预后效果。②针对病人手术麻醉产生的不适进行护理干预。病人从手术室安返病房后,护士应安慰病人放松心情;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去枕平卧6h,尽量减少头部活动,避免因抬高头部引起颅腔内压力降低造成头痛;同时也要反复解释,不要过度紧张,可以活动四肢,避免因解释不到位,病人紧张不敢活动肢体,导致长时间处于一个卧位,引起四肢僵直及肌肉酸胀等不适。护士应鼓励病人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的恢复,减少肠粘连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③针对术后留置尿管引起的不适所进行护理干预。膀胱肿瘤绿激光汽化术后,病人一般留置尿管1d~3d。导尿术也是一种应激,可加重病人的恐惧、焦虑情绪[2]。多数病人感到不适难受,病人可由于气囊尿管的气囊注水后压迫尿道内口或直肠,常有想排尿或排便的感觉。此时可让病人适当更换体位,从而减轻压迫感,必要时可适当抽出气囊内的水。亦可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如听音乐、看书、与人交谈等,以减轻不适感。留置尿管期间,每天用0.1%碘伏消毒外阴及尿道口周围2次,每次大便后及时清洗会阴及擦洗尿道口,保持尿道清洁无菌。应嘱病人多饮水,保持尿量≥2 500mL/d,防止尿管扭曲、滑脱,尤其病人在床上翻身活动时注意不可拉扯尿管。下床活动时,集尿袋的位置应低于膀胱,发生尿道口污染后,应进行早期局部治疗,防止细菌逆行感染。如果病情允许,应尽早拔除尿管,以减少尿路感染的机会。 ④饮食护理干预。病人安返病房后,一般禁食6h后可进食。向其说明,可先饮少量水,然后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空腹进食牛奶及甜食引起胃肠产气增多而造成不适。少食多餐,不可进食过多过快,增加胃肠道的负担。随着胃肠功能的恢复,可指导病人摄入足量的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及利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忌食辛辣肥腻之品。指导病人家属根据病人的喜好为其提供可口的食物,注意调节食物的色、香、味。由于膀胱肿瘤绿激光汽化术后局部组织可形成痂块,术后用力排便腹压增加,可能导致痂块脱落而继发出血。因而指导病人多饮水,多食新鲜水果、蔬菜、蜂蜜(糖尿病不宜)或口服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⑤针对术后化疗及复查等相关知识缺乏进行的护理干预。对病人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术后早期化疗可以防止残留细胞种植转移,减少复发率[3,4]。术后6h内行丝裂霉素30mg稀释至30mL膀胱灌注,保留1h。术后1周开始丝裂霉素50mg膀胱灌注化疗,每周1次共6次,后每2周1次共6次,后每月1次共6次。第1年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第2年、第3年每个6月复查膀胱镜,4年以上每年复查膀胱镜1次。灌注前应尽量减少饮水,排尽膀胱内尿液,以减少对药物的稀释。灌注后协助病人分别采取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和俯卧位各15min,保留1h后排尿。此时嘱病人多饮水,使尿液稀释,以减轻化疗药物对尿道黏膜的刺激。根据膀胱肿瘤病人灌注化疗周期长、次数多,多数病人不能清楚记清灌注时间次数及膀胱镜检查的日期等原因。我院护士设计了专门的膀胱肿瘤灌注时间表,

膀胱肿瘤临床路径

膀胱肿瘤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膀胱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膀胱肿瘤(ICD-10:C67, ,,,) 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ICD-9-CM-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1.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或内窥镜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1.适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 2.能够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7, ,,,膀胱肿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

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 所必需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胸片,心电图。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3天。 1.麻醉方式: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2.手术方式: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 4.输血:必要时。 (九)术后住院恢复≤5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十)出院标准。

膀胱肿瘤电切

护理查房 日期:2010年1月1日 参加人员:欧阳丽张敏卿吴榕英张枳琪柯亚真陈淑萍林凤刘晓青蓝秋香林小惠葛慧卿杨晓妹 题目:膀胱肿瘤电切 27-23,林文财,男,46岁,以“发现、‘膀胱肿瘤’4天”为主诉于2009年09月14日10时30分步行入院。缘于入院前4天于解放军95医院体检CT示:“膀胱三角区肿瘤,膀胱癌可能性大”。患者无肉眼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无畏冷、发热。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求诊我院,门诊拟“膀胱肿瘤”收入院。发病以来,一般情况沿可,精神食欲正常,大全正常,体重未见明显进行性下降。患者先天性聋哑残疾;既往“糖尿病史”约3年,未规则治疗;左眼“白内障”,未治疗。 体格检查:T:36.6℃ P:70次/分R:20次/分BP:107/79mmHg 神志清楚,精神正常,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表情自然,自动体位,查体合作。 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1、CT(2009-09-10,解放军95医院)示:膀胱三角区可见明显软组织块影,大小2.5cm×1.2cm,膀胱癌可能性大。 2、全腹B超(2009-09-09,解放军95医院)示:右肾上极一个27×23mm 囊性肿物半钙化;膀胱底部一34×11mm低回声,边界清楚,光滑。

膀胱镜检查:膀胱肿瘤 病理诊断:膀胱肿瘤 考虑该病人存在以下的护理问题 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创伤及侵入性操作有关 恐惧与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缺乏对疾病和手术的了解 便秘与长期卧床,摄入纤维俗不足有关 语言沟通障碍与先天性聋哑有关 感知的改变:视力障碍与晶状体混浊有关 知识的缺乏缺乏有关疾病和手术治疗配合的知识 睡眠形态紊乱与疾病术后预后 自我形象紊乱与先天性聋哑残疾有关 潜在并发症出血感染 根据上述护理问题,我们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做好病情的介绍,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消除 病人的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强与病人家属的沟通。告知接受汽化电切术治疗的病人,对术后反复多次灌注化疗不理解,甚至对手术效果产生怀疑,表现为悲观失望、烦躁、忧虑,护士要热情,主动关心患者,耐心讲解灌注化疗的目的和意义,约请术后回院灌注化疗的患者与之交谈、沟通现身说法,以消除忧虑情绪,使其树立治疗信心,并积极配合治疗。

膀胱癌动手术后的6个注意事项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近年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膀胱癌恶性程度较高,临床上多数患者确诊就已经到了晚期,大大增加治疗难度。临床上手术是治疗膀胱癌常用的方法,能够直接切除病灶,快速控制病情,但是手术也是一种创伤性较大的治疗,而且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膀胱癌动手术后的6个注意事项也要引起注意。 膀胱癌患者动手术后,需要注意的6个事项有: 1、由于手术是一种有创治疗,因而术后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和后遗症,如出血、疼痛、切口感染、吻合口瘘等。因此,膀胱癌患者动手术后一定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掌握和处理病情变化,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度过术后危险期,以及术后恢复期。 2、膀胱癌是一种消耗性疾病,而手术也会对机体造成损伤,导致术后出现营养不良、消瘦、贫血、乏力等,影响术后机体恢复,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因此,膀胱癌患者动手术后一定要重视患者的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高营养食物,满足患者营养所需,改善患者体质。 3、患上膀胱癌后,患者往往会遭受极大的打击,心理较为脆弱,而术后又时常担心手术效果,很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绝望等负面情绪,影响术后生活质量,甚至治疗效果。因此,手术后一定要注意患者的心理,给予患者充分的精神、心理支持,鼓励患者说出心中感受,给予纠正、指导,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4、膀胱癌患者的体质普遍较差,尤其是经过损伤较大的手术时,因而术后往往会长时间卧床,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而且还会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因此,膀胱癌患者动手术后一定要注意适当活动,初期时可在家属帮助下活动,随后可鼓励患者自主活动,活动量以不产生劳累感为度。 5、临床上,很多患者和家属都误认为手术后就可以万事大吉了,殊不知手术只能切除局部可见病灶,即使是根治性手术也存在复发、转移风险。因此,膀胱癌动手术后一定要重视防复发工作,如坚持服用中药,既可以促进机体的恢复,又可以清除残留微小、转移病灶,巩固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复发、转移风险。 6、目前的医疗水平还无法使膀胱癌达到根治效果,因而即使做好防复发工作也无法完全杜绝复发的出现。由于术后复发、转移是导致患者治疗失败,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在做好防复发工作的同时,还需要注意术后复查,以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改善复发患者的预后。 对于动手术的膀胱癌患者和家属来说,最担心的莫过于复发、转移,其是导致患者治疗失败,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膀胱癌动手术后一定要做好巩固治疗工作。在预防复发、转移方面,中医治疗可以发挥独特的优势,一方面是其可以清楚残留术后微小、转移病灶,另一方面可以调理机体,恢复气血、阴阳、脏腑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杜绝癌细胞的复发环境,促进患者早日实现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因此,膀胱癌动手术后一定要尽快配合中医治疗,

(完整版)膀胱肿瘤病人的护理查房

膀胱肿瘤病人的护理查房 1、病例介绍 患者,男,62岁。患者于三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程无痛性血尿,伴有暗红色血块,无畏寒、发热、恶心、呕吐,无尿频、尿急、尿痛等,不伴腰痛,未予以特殊治疗。彩超检查后,以"膀胱占位性病变"入院治疗。 既往史: 1)患者有糖尿病病史10余年,一直口服迪沙片5mgTid-Bid,自行随机调整药物,但平素几乎未监测血糖; 2)有高血压病史1年,最高血压170/100mmHg,口服尼群地平降压,偶测血压在150/90mmHg左右; 3)过去有大量吸烟史; 4)近10年偶有轻微左侧心前区针刺样胸痛,每次持续时间数秒钟,近3年这种针刺样疼痛频率有增加,但口服丹参片后疼痛缓解。平素活动量不受限制。无呼吸困难、下肢浮肿,夜尿无增多。 体格检查:T36.6℃ P84次/分 R20次/分 BP170/95mmHg听诊律齐,主动脉瓣可闻及舒张期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及,肠鸣音正常。双肾区无叩痛,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神经系统未及异常,双下肢不肿。 辅助检查:彩超提示膀胱前壁实性占位病变。心电图示心肌缺血;膀胱镜示膀胱颈部占位,取活检送病理回报:低分化移行细胞癌。请内分泌科会诊,协助控制血糖, 平板试验示可疑阳性,心脏彩超示EF67%。行冠脉造影检查完善术前准备后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膀胱镜下经尿道肿瘤电切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 2、护理问题 ①恐惧/焦虑:与担心手术创伤有关 ②自我形象紊乱:与术后留置导尿管有关 ③有感染的危险:与术后免疫力低下有关 ④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 ⑤潜在并发症:出血 ⑥知识缺乏:缺乏术后灌注化疗药物的相关知识 护士甲:该病人可能还存在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长期血尿、癌肿消耗、手术创伤有关。所以在手术前后均应指导患者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手术其对手术的耐受性。指导进食含热、氮含量高的,食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同时注意监测病人的血糖变化,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护士丙:还可以提出排尿形态异常:与术后留置导尿管和手术刺激有关。告知患者留置三腔气囊导尿管和持续盐水膀胱冲洗的必要性。防止血凝块堵塞管道引起膀胱痉挛,从而发生尿外渗。 护士丁:便秘:与长期卧床、活动受限、液体摄入不足有关。注意调整饮食结构,保持大便的松软通畅,勿用力排便,预防再出血,必要时可口服一些软化大便的药物,多吃一些蔬菜。 3、护理措施 护士甲:应加强该患者的心理护理。随着护理模式改变,护理人员不再单纯是护理病人、执行医嘱,更多的是向病人、家属以及社会提供卫生咨询、

精选-膀胱癌护理常规

膀胱癌护理常规 一、专科评估 1、术前评估: ①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有无焦虑、恐惧,对排尿形态改变的认知程度, 是否 保密治疗等。 ②营养状况: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 ③临床表现:无痛性血尿的性状、颜色,有无血块及膀胱刺激症状等。 ④实验室及特殊检查结果:常规术前检查、膀胱镜检查及活检报告,静脉肾 盂造影,盆腔CT,必要时肺功能、心超等检查)。 2、术后评估 ①手术的情况:手术方式、术中情况、麻醉情况。 ②一般评估:生命体征、疼痛,观察面色、末梢循环、静脉穿刺情况。 ③心理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无焦虑、失眠。 ④重点评估:切口敷料,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如有 膀胱冲洗是否通畅,全膀胱切除者造瘘口的颜色,形状,大小等。 ⑤镇痛泵、背部皮肤。 二、术前护理 1、体位与活动:防跌倒。 2、饮食:普食,做全膀胱切除时,术前3 天进无渣饮食。 3、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和家属情感支持,能坦然接受疾病,可让患 者和家属与同种手术患者交谈,消除思想顾虑。 4、呼吸道护理:戒烟,指导作深呼吸及有效咳嗽。 5、完善各项检查:常规术前检查、膀胱镜检查、脏器功能检查等。 6、术前一天准备:根据医嘱常规备血、皮试、清洁肠道、告知患者禁食水 及术前宣教。 三术后护理 (一)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术后护理 l 、体位:去枕平卧6 小时。 2、输液及饮食:术后肠蠕动恢复后根据医嘱给予流质、半流质饮食 根据医嘱及患者情况调节输液速度。多饮水。

3、疼痛护理: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睡眠等。 4、膀胱冲洗的护理:妥善固定导尿管,确保冲洗通畅,冲洗速度可根据尿色 而定,色深则快、色浅则慢,根据医嘱准确记录出入量,评估进出是否基本平衡。若引流不畅应及时报告医生用甘油注射器进行抽吸血块,以免造成膀胱充盈、膀胱痉挛而加重出血。 5、并发症的观察 ①出血: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颜色鲜红或突然发生变化时要警 惕,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②TUF综合征:观察患者有无因冲洗液大量快速吸收引起的血容量过多和低 钠血症,主要表现为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如烦躁、表情淡 漠、恶心、呕吐、呼吸困难、低血压、少尿、惊厥和昏迷等。 ③穿孔:穿孔多发生在手术中,术后观察腹部体征,有无腹胀,腹痛,发 热等情况。 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a患者术后如无禁忌,应尽早进行肢体的主 动或被动活动。病情允许时早日下床活动。b指导合理饮食:多饮水,进食低脂、清淡、高纤维、易消化的食物,防止便秘。C保护血管: 避免同一血管反复穿刺;避免在下肢和瘫患肢体穿刺,尽量缩短深静脉留置的时间,戒烟。 6、膀胱灌注化疗:术后I周开始膀胱灌注化疗,I周1次,6—8次后, 改为1月1次,持续1—2年。 (二)膀胱全切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人意识和生命体征,注意伤口和引流液的量、颜 色、性状,早期发现出血倾向。 2、体位与活动:按全麻术后常规护理,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取 半坐卧位,以利于引流。卧床休息6—10天,可在床上活动。卧床期间注意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 3、饮食与输液:禁食直到肠蠕动恢复,先进食流质,半流质逐渐过渡到普 食,嘱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根据病情适当控制输液速度。 4、心理支持:帮助病人接受自我形象改变的认识,并学会自我管理造瘘

膀胱肿瘤的护理个案

膀胱肿瘤患者的个案护理引言:近年来,我国膀胱癌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导致膀胱癌的因素有很多,吸烟与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是导致膀胱癌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多数患者的肿瘤仅限于膀胱,只有小于5%的出现转移。目前治疗以手术为主,放疗和化疗为辅助治疗。一般是以间断肉眼可见血尿为症状就诊而被发现确诊的,患者和家属开始思想上难以接受,情绪低落,患者的心理特征主要有悲观恐惧、焦虑不安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病情的进展。 一、病史介绍: 主诉:无痛性间断性肉眼血尿3月余。 现病史:患者,蒋玉娣,女,83岁,住院号:45881,于2013年5月15日08:30入院,T:36.5℃,P:78次/分,Bp:130/60mmHg。主诉无痛性间断性肉眼血尿3月余。查体:神清,精神尚可,尿常规隐血(++),泌尿系B超及CT均示膀胱后壁有一4*5*4cm大小肿物,行膀胱镜检查并取活检,诊断为膀胱肿瘤。 既往史:无。 二、病理生理: 膀胱肿瘤的临床表现有:1、血尿,绝大多数以无痛肉眼血尿就医,为全程血尿,终末加重。2、膀胱刺激症状,以尿频、尿痛、排尿困难、尿潴留和下腹部肿块为起始病状就医者,多数晚期病状,常因肿瘤坏死,溃疡和合并感染所致。3、排尿困难和尿潴留,肿瘤大或阻塞膀胱出口时可能发生排尿困难,尿潴留。

三、治疗方案: 辅助检查:膀胱镜及活检病理,B超,CT。 治疗方法:在全麻下行部分膀胱切除术,术后予以禁食,心电监护,吸氧,留置导尿管,耻骨后引流管,右输尿支架管,持续膀胱冲洗,并予止血、抗炎、营养等补液治疗。 四、护理诊断: P1:焦虑恐惧——与长期血尿,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焦虑减轻,能配合治疗和护理。 护理措施:1、给病人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空气清新的环境。 2、多与患者沟通,倾听患者主诉。 3、向患者讲述有关疾病的知识。 4、向病人介绍成功案例,说明手术目的,麻醉方式 增强手术信心。 P2:知识缺乏——与缺乏手术前后的相关知识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能正确叙述疾病的有关知识及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 护理措施:1、评估病人的知识缺乏程度。 2、向病人讲解疾病的发病原因,经过及主要治疗方 法。 3、向病人讲述术前准备的内容及目的。 4、向病人讲述术后正确翻身,排痰的方法。术后留 置管道的注意事项及目的。

最新护理资格知识:膀胱肿瘤术后化疗灌注常用药物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1.膀胱肿瘤术后化疗灌注常用药物为 ( C ) A.等渗盐水 B.0.02%呋喃西林 C.塞替派 D.3%硼酸溶液 E.庆大霉素 2.晚育是指按法定年龄推迟多少年以上生育的: ( C )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3.杨女士,50岁,因患尿毒症而入院,患者精神萎靡,食欲差,24小时尿量80ml。下腹部空虚,无胀痛,请评估病人目前的排尿状况是: ( C ) A.尿潴留 B.少尿 C.无尿 D.尿失禁 4.应用破伤风抗毒素的目的是 ( B ) A.杀死破伤风杆菌 B.中和血液中游离毒素 C.抑制破伤风杆菌生长 D.中和与神经结合的毒素 E.清除毒素来源 5.静脉输液时造成病人急性肺水肿发生的原因是: ( B ) A.输入致热物质 B.输液速度过快 C.长时间输入高浓度药液 D.输液过程中无人守护 6.护理的4个基本概念不包括哪一项 ( B ) A.人 B.整体 C.环境 D.健康 E.护理 7.少尿是指24小时尿量少于 ( D ) A.2000mL B.1000mL C.800mL D.400mL E.100mL 8.使用约束具时,不恰当的护理措施是: ( B ) A.使用前向病人和家属解释使用目的 B.扎紧约束具,防止滑脱 C.安置病人的肢体处于功能位

D.记录约束具使用的原因 9.拔牙时不需行心电监护的病人是: ( B ) A.年老体弱的病人 B.有恐惧心理的病人 C.无拔牙禁忌证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 D.并发心血管病变的肺、肝、肾、糖尿病患者 10.破伤风最早发生强直性痉挛的肌群是 ( C ) A.咽肌 B.面肌 C.咀嚼肌 D.颈背肌 E.腹肌 11.卵巢分泌的激素是 ( A ) A.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 B.雌激素、孕激素 C.雌激素、孕激素、促黄体素 D.雌激素、孕激素、促卵泡激素 E.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 12.下列哪项不是心绞痛的疼痛特点。 ( E ) A.阵发性前胸、胸骨后部痛 B.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易发作 C.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 D.胸痛一般持续3~5分钟 E.多数患者伴有心律不齐 13.产前检查时间应从何时开始: ( D ) A.孕3月 B.孕4月 C.孕5月 D.从确诊早孕开始 14.联苯胺通常可引起 ( A ) A.膀胱癌 B.皮肤癌 C.肺癌 D.鼻咽癌 E.造血系统肿瘤 15.下列消毒剂中属中效消毒剂的是 ( E ) A.戊二醛 B.过氧乙酸 C.氯己定 D.臭氧 E.碘伏 16.大量不保留灌肠时,灌肠筒液面高出肛门的适宜距离是 ( E ) A.7~10cm B.15~20cm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护理常规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护 理常规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供良好的环境保证患者良好的睡眠 2,,协助患者做好术前检查 3术前给予高热量、高蛋白、粗纤维饮食,防止患者便秘 4戒烟戒酒,术前晚及术日晨灌肠,术前晚十点后禁食禁水。 5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稳定患者的情绪, 二.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根据麻醉方式选择合适卧位,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全身情况 2.保持引流通畅,妥善固定引流管:定时挤压尿管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导管扭曲、受 压,每日消毒尿道口2次,更换尿袋1次,保持尿袋低于膀胱,防止逆行感染,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持续膀胱冲洗的速度可根据引流液颜色调节,不可过快,过快会引起膀胱痉挛性疼痛,过慢不能将渗血冲出,造成堵塞。冲洗液转清可改为间断冲洗。一旦出现膀胱痉挛,可经尿道注入利卡因,夹管20 min,缓解后继续冲洗。 3加强营养:不能进食的患者应给予静脉高营养补充蛋白质和脂肪乳,促进患体力恢复,待患者能进食后先给予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 4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术后24 h冲洗液带有血色,若鲜红而浓的冲洗液,提示术后出血,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停持续膀胱冲洗后,观察留置尿管病人的、量、,如中含乳白

色絮状物,提示尿路感染,报告医生加强抗感染治疗,并嘱患者日饮水2 500~3 000 ml,以达内冲洗的。预防压疮,定时翻身保持皮肤及床单位清洁干燥 5术后的患者如无出血现象,恢复良好,应在术后下地适当活动。 6及时拔除导管:置管患者术后应按时拔除导管,耻骨上膀胱造瘘患者停止膀胱冲洗后即可拔除尿管,留置一般导尿管患者术后3天~5天即可拔除,部分患者根据恢复情况可适当延长至1周拔除。 三。出院指导 1向病人说明膀胱癌治疗后的易复发倾向,要定期复查,一般术后3月做膀胱镜检查,以后每6个月至1年做一次膀胱镜检查。 2定期做膀胱化疗,以防止复发。 3治疗膀胱慢性感染,应大量饮水,达到内冲洗作用。 4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的护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43321075.html,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的护理 作者:张玉枝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30期 【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5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 切术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55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经综合治疗及有效护理痊愈出院。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的首选。临床观察及护理 工作在其中起相当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膀胱肿瘤;电切术;护理 作者单位:466000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 膀胱肿瘤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治疗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肿瘤的分期和分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是治疗膀胱肿瘤最常用的方法,主要适应表浅型膀胱癌。但有些年老体弱不适于做开放性手术者,也可施行TURBT,作为治愈疾病或减轻症状的姑息疗法[1]。该手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等特点。我科自2004~2010年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 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5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5例患者,男40例,女15例,年龄28~82岁,无痛性肉眼血尿41例,排尿困难2例,病程7 d~2年。单发肿瘤38例,多发肿瘤17例。肿瘤直径0.4~4.0 cm,以1.0~2.0 cm 为多。术前均行彩色B超、CT检查,常规行膀胱镜检查加活检并经病理证实。 2 术后护理 2.1 生命体征的观察术后要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对术前有心肺功能欠佳及术中出血多者术后应用监护仪监护患者,每30分钟监测血压、脉搏一次,待病情平稳后酌情测量。本组3 例患者回病房后血压80/50 mm Hg,及时报告医生,即给予强心、利尿、升压、抗休克治疗,患 者的血压逐渐回升至正常。 2.2 管道护理加强留置尿管的护理,严密观察气囊导尿管固定及通畅情况,确保膀胱持续冲洗及引流通畅,术后常规膀胱冲洗,冲洗液吊瓶高度与患者的心脏距离60~70 cm,冲洗液

膀胱癌患者的护理措施

膀胱癌患者的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7-05-05T15:19:28.353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5期作者:王霞 [导读] 膀胱灌注治疗占有重要地位,其目的是清除未能完全切除的病灶或预防复发,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者康复。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辽宁省沈阳市 【摘要】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膀胱癌的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且随着年龄增加。男女比例约为3:1,好发于膀胱三角区和输尿管口周围,其次为侧壁、后壁、顶部、前壁,甚至侵犯全膀胱。 【关键词】膀胱癌;护理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其中70%~80%为非浸润性膀胱癌。男性是女性的3~4倍,吸烟和从事暴露于致癌物的职业是主要危险因素。超过90%的膀胱肿瘤来源于尿路上皮。对于浅表性膀胱癌,保留膀胱的手术后2年肿瘤复发率较高。膀胱灌注治疗占有重要地位,其目的是清除未能完全切除的病灶或预防复发,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者康复。 1病因病理 病因至今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吸烟;②职业接触,如芳香胺、联苯胺等;③局部刺激,如感染、结石、尿路梗阻等;④内源性色氨酸代谢异常。膀胱癌的大体分型分为乳头状膀胱癌和浸润性膀胱癌。按组织学分型分为上皮性肿瘤和非上皮性肿瘤。膀胱癌的转移方式包括淋巴转移(最主要)、直接浸润、血行转移。 2诊断 2.1临床表现 ①血尿:最常见。特点为肉眼血尿、突然出现、间歇性、无痛性、全程性。②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③其他症状:排尿困难或尿潴留、肾积水、下肢水肿、下腹部肿块等。 2.2辅助检查 ①尿常规;②尿液脱落细胞检查;③膀胱镜检查;④腹部超声;⑤CT或MRI。 3护理措施 3.1围手术期护理 3.1.1术前常规护理 多和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医护人员产生充分的信任,告知患者良好的心态能够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嘱患者家属理解患者受疾病折磨的痛苦,多给予患者关心和照顾,使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配合临床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瘦患者注意观察皮肤状况并加强护理,观察患者血尿程度,有无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术前3日指导患者进食流质,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术前1日晚行清洁洗肠,术晨不排尿,利于术中识别充盈的膀胱,防止误伤;做好备皮准备,上至双乳连线平面,下至耻骨联合,两侧至腋中线,麻醉后留置尿管。 3.1.2术后常规护理 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若有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更换敷料观察腹部体征,有无腹痛、腹胀等;输液管保持通畅,留置针妥善固定,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尿管引流护理.管按照胃管护理常规进行,一般放置48~72小时至肛门排气后拔除;做好口腔护理、尿管护理、定时翻身、皮肤清洁等工作。 3.2引流管护理。 妥善固定勿折叠、扭曲、压迫管道持续膀胱冲洗,保持尿管引流通畅;观察膀胱冲洗及引流液速度,注意引流液的颜色变化;根据出血情况用生理盐水间断或持续膀胱冲洗,防止血块堵塞造成膀胱充盈出血;术后2-3日拔管,并注意患者自行排尿情况。 3.3术后特殊护理 拔除造瘘管后予油纱填充造瘘曰,并换药1次/d保持造瘘口干燥,2~3日后取出油纱,观察造瘘口皮肤愈合情况及有无漏尿,术后3~4日开始行结肠膀胱冲洗,即先从结肠造口管注人生理盐水100~200ml后,再从结肠造瘘管引出目的是冲洗出结肠膀胱内的分泌物,保持尿液引流通畅,密切观察成形皮肤乳头的血运情况及有无回缩现象,及时发现造口并发症保持伤口、造口部位敷料的干燥,监测体温,注意预防感染;告知患者灌注前半小时及灌注后l小时控制饮水量,以防止灌注后膀胱过度充盈影响化疗药物保留时间及药物浓度;告知患者灌注前排空膀胱,灌注后药物保留2小时,每20分钟更换体位,即仰卧、俯卧、左侧卧、右侧卧交替变换,使药物与膀胱壁充分接触;告知患者由于药物对膀胱、尿道黏膜有刺激,常发生尿频、尿急、尿痛或轻微肉眼血尿等症状。嘱患者增加饮水量使尿液稀释,每昼夜尿量达2500mL以上,可减轻尿道黏膜的刺激,一般在1~3天内症状会消失灌注后指导患者的饮食,告知患者灌注的化疗物会引起胃肠道反应,应鼓励患者食易消化、高营养、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3.4尿路改道造口患者的护理 使用一次性造口袋前,应先清洁造口周围皮肤并保持干燥,根据造口大小将造口袋胶板剪下一个适宜的孔径,一般胶板孔比造口孔大O.5~1cm;将胶板放在造口部位的皮肤上,反复按压使其牢固粘贴,然后扣上尿袋,在使用造口袋过程中,定时放出尿液穿着宽松的内裤,内裤外可缝制一个口袋,外出活动时将尿袋放于口袋中,起到一个支撑作用和美观作用;观察造口的颜色,周围皮肤有无更换造口袋时,用生理盐水清洗造口及周围皮肤,并用纱布轻轻擦干,切忌用力过猛损伤造口皮肤;在护理时应注意:定时导尿,无菌操作;导尿前,将尿管用水煮沸10~20分钟进行消毒;用生理盐水或消毒液状石蜡润滑尿管前端后将尿管缓慢插入造口处引出尿液;若出现尿管堵塞,可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肠膀胱;穿棉质衣裤,防止造口皮肤被磨。 参考文献: [1]洪艳辉.膀胱肿瘤患者中断膀胱灌注治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刊,2013年03期 [2]王凤英.膀胱肿瘤病人焦虑与抑郁情绪的护理干预[J].全科护理,2010年08期 [3]厉月春,张海燕,陈丽钦.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年07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