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膀胱肿瘤护理常规

膀胱肿瘤护理常规

膀胱肿瘤护理常规
膀胱肿瘤护理常规

膀胱肿瘤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协助做好腹部平片和静脉肾盂造影,了解双侧输尿管

有无疾患。2.肠道准备

(1)术前5天进少渣饮食,术前2~3天进流质,术前1

天禁食。(2)术前3天按医嘱口服甲硝唑0.2g,每日3次。

(3)术前一天下午遵医嘱口服导泻药。

(4)术前晚及术晨清洁灌肠。

3.遵医嘱做好营养支持治疗。

4.加强心理护理,增强手术信心。

二、术后护理

1.回肠膀胱管及双侧输尿管支架管分别接引流袋,密切观察引流液颜色,分别记录引流量及24h总出入量。

2.胃肠减压者,注意观察胃管吸出的液体颜色、性质、量,并妥善固定管道,保持负压吸引通畅,做好记录。

3.盆腔乳胶管接负压引流者,保持引流通畅,并做好观察。

4.回肠代膀胱或乙状结肠代膀胱术,术后禁食2天,待胃管拔除后及肛门排气后方可进食。

5.观察代膀胱造口处乳头颜色。回肠膀胱管一般术后2—3周拔除,改用尿路造口袋,观察有无渗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尿路造口袋。

6.术后禁用促进肠蠕动恢复的药物,如新斯的明,以防输尿管吻合口受到损伤。

7.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腹部体征的变化,如腹胀腹痛等,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肠梗阻肠漏等并发症。

三、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学会使用尿路造口袋,保持局部清洁。

2.饮食及休息指导,改变不良习惯。

3.定期复查。

膀胱肿瘤术后护理常规

膀胱肿瘤术后护理常规 1、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术后持续心电监护,并做好记录:生命体征平稳后可改为2~4h测1次血压。 2、卧位与饮食指导:术后去枕平卧6h,6h后可协助患者翻身,早期床上活动可防止皮肤压疮发生。肠蠕动恢复后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多吃粗纤维食物及新鲜蔬菜水果,预防便秘。 3、膀胱冲洗的护理:术后保持尿管引流通畅,行持续膀胱冲洗,严密观察尿液的颜色及量的变化,准确记录每日引流量。根据尿液的颜色决定冲洗的速度及时间。在冲洗的过程中如引流液颜色加重或有鲜血流出,应调快冲洗速度。如有血块堵塞尿管,可用无菌注射器冲洗。保持会阴的清洁干燥,每日行会阴擦洗2次,预防逆行感染。停止膀胱冲洗后,嘱患者多饮水。 4、膀胱痉挛的观察与护理:膀胱痉挛是膀胱肿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膀胱三角区的手术。(1)加强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术后一旦发生膀胱痉挛症状,立即给予心理疏导并耐心抚慰患者,嘱患者深呼吸,全身放松,保持安静,同时适时安排收听音乐或收看电视节目等转移注意力。(2)加强导尿管护理,确保持续膀胱冲洗及引流通畅。(3)术后应用镇痛泵可达到镇痛和抑制膀胱痉挛的双重作用。在应用期间,要注意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等,如发现血压下降可暂停药液的注入。(4)遵医嘱应用解痉止痛药,如消炎痛栓1枚肛塞,杜冷丁50㎎或吗啡10㎎肌肉注射。 5、刀口及耻骨后引流管的护理:膀胱部分切除术后要动态观察耻骨后负压引流管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每日更换负压引流袋,定期挤压引流管,避免引流管弯曲、折叠、受压,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刀口有无渗血、肿胀。 6、训练膀胱功能:对膀胱部分切除的患者,膀胱容量变小,拔除尿管后会导致尿频。因此在拔管前数天,指导患者定时放尿,开始每1~2h放尿1次,以后逐渐延长至3~4h,不断充盈膀胱,扩大膀胱容量,减少拔管后尿频的发生。

膀胱肿瘤的护理个案

膀胱肿瘤患者得个案护理引言:近年来,我国膀胱癌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导致膀胱癌得因素有很多,吸烟与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就是导致膀胱癌得重要因素之一。大多数患者得肿瘤仅限于膀胱,只有小于5%得出现转移。目前治疗以手术为主,放疗与化疗为辅助治疗。一般就是以间断肉眼可见血尿为症状就诊而被发现确诊得,患者与家属开始思想上难以接受,情绪低落,患者得心理特征主要有悲观恐惧、焦虑不安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病情得进展。 一、病史介绍: 主诉:无痛性间断性肉眼血尿3月余。 现病史:患者,蒋玉娣,女,83岁,住院号:45881,于2013年5月15日08:30入院,T:36、5℃,P:78次/分,Bp:130/60mmHg。主诉无痛性间断性肉眼血尿3月余。查体:神清,精神尚可,尿常规隐血(++),泌尿系B超及CT均示膀胱后壁有一4*5*4cm大小肿物,行膀胱镜检查并取活检,诊断为膀胱肿瘤。 既往史:无。 二、病理生理: 膀胱肿瘤得临床表现有:1、血尿,绝大多数以无痛肉眼血尿就医,为全程血尿,终末加重。2、膀胱刺激症状,以尿频、尿痛、排尿困难、尿潴留与下腹部肿块为起始病状就医者,多数晚期病状,常因肿瘤坏死,溃疡与合并感染所致。3、排尿困难与尿潴留,肿瘤大或阻塞膀胱出口时可能发生排尿困难,尿潴留。

三、治疗方案: 辅助检查:膀胱镜及活检病理,B超,CT。 治疗方法:在全麻下行部分膀胱切除术,术后予以禁食,心电监护,吸氧,留置导尿管,耻骨后引流管,右输尿支架管,持续膀胱冲洗,并予止血、抗炎、营养等补液治疗。 四、护理诊断: P1:焦虑恐惧——与长期血尿,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焦虑减轻,能配合治疗与护理。 护理措施:1、给病人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空气清新得环境。 2、多与患者沟通,倾听患者主诉。 3、向患者讲述有关疾病得知识。 4、向病人介绍成功案例,说明手术目得,麻醉方式 增强手术信心。 P2:知识缺乏——与缺乏手术前后得相关知识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能正确叙述疾病得有关知识及手术前后得注意事项。 护理措施:1、评估病人得知识缺乏程度。 2、向病人讲解疾病得发病原因,经过及主要治疗方 法。 3、向病人讲述术前准备得内容及目得。 4、向病人讲述术后正确翻身,排痰得方法。术后留 置管道得注意事项及目得。

膀胱肿瘤临床路径

膀胱肿瘤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膀胱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膀胱肿瘤(ICD-10:C67, ,,,) 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ICD-9-CM-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1.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或内窥镜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1.适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 2.能够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7, ,,,膀胱肿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

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 所必需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胸片,心电图。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3天。 1.麻醉方式: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2.手术方式: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 4.输血:必要时。 (九)术后住院恢复≤5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十)出院标准。

膀胱肿瘤电切

护理查房 日期:2010年1月1日 参加人员:欧阳丽张敏卿吴榕英张枳琪柯亚真陈淑萍林凤刘晓青蓝秋香林小惠葛慧卿杨晓妹 题目:膀胱肿瘤电切 27-23,林文财,男,46岁,以“发现、‘膀胱肿瘤’4天”为主诉于2009年09月14日10时30分步行入院。缘于入院前4天于解放军95医院体检CT示:“膀胱三角区肿瘤,膀胱癌可能性大”。患者无肉眼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无畏冷、发热。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求诊我院,门诊拟“膀胱肿瘤”收入院。发病以来,一般情况沿可,精神食欲正常,大全正常,体重未见明显进行性下降。患者先天性聋哑残疾;既往“糖尿病史”约3年,未规则治疗;左眼“白内障”,未治疗。 体格检查:T:36.6℃ P:70次/分R:20次/分BP:107/79mmHg 神志清楚,精神正常,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表情自然,自动体位,查体合作。 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1、CT(2009-09-10,解放军95医院)示:膀胱三角区可见明显软组织块影,大小2.5cm×1.2cm,膀胱癌可能性大。 2、全腹B超(2009-09-09,解放军95医院)示:右肾上极一个27×23mm 囊性肿物半钙化;膀胱底部一34×11mm低回声,边界清楚,光滑。

膀胱镜检查:膀胱肿瘤 病理诊断:膀胱肿瘤 考虑该病人存在以下的护理问题 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创伤及侵入性操作有关 恐惧与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缺乏对疾病和手术的了解 便秘与长期卧床,摄入纤维俗不足有关 语言沟通障碍与先天性聋哑有关 感知的改变:视力障碍与晶状体混浊有关 知识的缺乏缺乏有关疾病和手术治疗配合的知识 睡眠形态紊乱与疾病术后预后 自我形象紊乱与先天性聋哑残疾有关 潜在并发症出血感染 根据上述护理问题,我们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做好病情的介绍,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消除 病人的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强与病人家属的沟通。告知接受汽化电切术治疗的病人,对术后反复多次灌注化疗不理解,甚至对手术效果产生怀疑,表现为悲观失望、烦躁、忧虑,护士要热情,主动关心患者,耐心讲解灌注化疗的目的和意义,约请术后回院灌注化疗的患者与之交谈、沟通现身说法,以消除忧虑情绪,使其树立治疗信心,并积极配合治疗。

(完整版)膀胱肿瘤病人的护理查房

膀胱肿瘤病人的护理查房 1、病例介绍 患者,男,62岁。患者于三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程无痛性血尿,伴有暗红色血块,无畏寒、发热、恶心、呕吐,无尿频、尿急、尿痛等,不伴腰痛,未予以特殊治疗。彩超检查后,以"膀胱占位性病变"入院治疗。 既往史: 1)患者有糖尿病病史10余年,一直口服迪沙片5mgTid-Bid,自行随机调整药物,但平素几乎未监测血糖; 2)有高血压病史1年,最高血压170/100mmHg,口服尼群地平降压,偶测血压在150/90mmHg左右; 3)过去有大量吸烟史; 4)近10年偶有轻微左侧心前区针刺样胸痛,每次持续时间数秒钟,近3年这种针刺样疼痛频率有增加,但口服丹参片后疼痛缓解。平素活动量不受限制。无呼吸困难、下肢浮肿,夜尿无增多。 体格检查:T36.6℃ P84次/分 R20次/分 BP170/95mmHg听诊律齐,主动脉瓣可闻及舒张期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及,肠鸣音正常。双肾区无叩痛,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神经系统未及异常,双下肢不肿。 辅助检查:彩超提示膀胱前壁实性占位病变。心电图示心肌缺血;膀胱镜示膀胱颈部占位,取活检送病理回报:低分化移行细胞癌。请内分泌科会诊,协助控制血糖, 平板试验示可疑阳性,心脏彩超示EF67%。行冠脉造影检查完善术前准备后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膀胱镜下经尿道肿瘤电切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 2、护理问题 ①恐惧/焦虑:与担心手术创伤有关 ②自我形象紊乱:与术后留置导尿管有关 ③有感染的危险:与术后免疫力低下有关 ④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 ⑤潜在并发症:出血 ⑥知识缺乏:缺乏术后灌注化疗药物的相关知识 护士甲:该病人可能还存在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长期血尿、癌肿消耗、手术创伤有关。所以在手术前后均应指导患者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手术其对手术的耐受性。指导进食含热、氮含量高的,食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同时注意监测病人的血糖变化,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护士丙:还可以提出排尿形态异常:与术后留置导尿管和手术刺激有关。告知患者留置三腔气囊导尿管和持续盐水膀胱冲洗的必要性。防止血凝块堵塞管道引起膀胱痉挛,从而发生尿外渗。 护士丁:便秘:与长期卧床、活动受限、液体摄入不足有关。注意调整饮食结构,保持大便的松软通畅,勿用力排便,预防再出血,必要时可口服一些软化大便的药物,多吃一些蔬菜。 3、护理措施 护士甲:应加强该患者的心理护理。随着护理模式改变,护理人员不再单纯是护理病人、执行医嘱,更多的是向病人、家属以及社会提供卫生咨询、

膀胱肿瘤的护理个案

膀胱肿瘤患者的个案护理引言:近年来,我国膀胱癌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导致膀胱癌的因素有很多,吸烟与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是导致膀胱癌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多数患者的肿瘤仅限于膀胱,只有小于5%的出现转移。目前治疗以手术为主,放疗和化疗为辅助治疗。一般是以间断肉眼可见血尿为症状就诊而被发现确诊的,患者和家属开始思想上难以接受,情绪低落,患者的心理特征主要有悲观恐惧、焦虑不安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病情的进展。 一、病史介绍: 主诉:无痛性间断性肉眼血尿3月余。 现病史:患者,蒋玉娣,女,83岁,住院号:45881,于2013年5月15日08:30入院,T:36.5℃,P:78次/分,Bp:130/60mmHg。主诉无痛性间断性肉眼血尿3月余。查体:神清,精神尚可,尿常规隐血(++),泌尿系B超及CT均示膀胱后壁有一4*5*4cm大小肿物,行膀胱镜检查并取活检,诊断为膀胱肿瘤。 既往史:无。 二、病理生理: 膀胱肿瘤的临床表现有:1、血尿,绝大多数以无痛肉眼血尿就医,为全程血尿,终末加重。2、膀胱刺激症状,以尿频、尿痛、排尿困难、尿潴留和下腹部肿块为起始病状就医者,多数晚期病状,常因肿瘤坏死,溃疡和合并感染所致。3、排尿困难和尿潴留,肿瘤大或阻塞膀胱出口时可能发生排尿困难,尿潴留。

三、治疗方案: 辅助检查:膀胱镜及活检病理,B超,CT。 治疗方法:在全麻下行部分膀胱切除术,术后予以禁食,心电监护,吸氧,留置导尿管,耻骨后引流管,右输尿支架管,持续膀胱冲洗,并予止血、抗炎、营养等补液治疗。 四、护理诊断: P1:焦虑恐惧——与长期血尿,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焦虑减轻,能配合治疗和护理。 护理措施:1、给病人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空气清新的环境。 2、多与患者沟通,倾听患者主诉。 3、向患者讲述有关疾病的知识。 4、向病人介绍成功案例,说明手术目的,麻醉方式 增强手术信心。 P2:知识缺乏——与缺乏手术前后的相关知识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能正确叙述疾病的有关知识及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 护理措施:1、评估病人的知识缺乏程度。 2、向病人讲解疾病的发病原因,经过及主要治疗方 法。 3、向病人讲述术前准备的内容及目的。 4、向病人讲述术后正确翻身,排痰的方法。术后留 置管道的注意事项及目的。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护理常规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护 理常规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供良好的环境保证患者良好的睡眠 2,,协助患者做好术前检查 3术前给予高热量、高蛋白、粗纤维饮食,防止患者便秘 4戒烟戒酒,术前晚及术日晨灌肠,术前晚十点后禁食禁水。 5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稳定患者的情绪, 二.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根据麻醉方式选择合适卧位,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全身情况 2.保持引流通畅,妥善固定引流管:定时挤压尿管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导管扭曲、受 压,每日消毒尿道口2次,更换尿袋1次,保持尿袋低于膀胱,防止逆行感染,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持续膀胱冲洗的速度可根据引流液颜色调节,不可过快,过快会引起膀胱痉挛性疼痛,过慢不能将渗血冲出,造成堵塞。冲洗液转清可改为间断冲洗。一旦出现膀胱痉挛,可经尿道注入利卡因,夹管20 min,缓解后继续冲洗。 3加强营养:不能进食的患者应给予静脉高营养补充蛋白质和脂肪乳,促进患体力恢复,待患者能进食后先给予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 4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术后24 h冲洗液带有血色,若鲜红而浓的冲洗液,提示术后出血,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停持续膀胱冲洗后,观察留置尿管病人的、量、,如中含乳白

色絮状物,提示尿路感染,报告医生加强抗感染治疗,并嘱患者日饮水2 500~3 000 ml,以达内冲洗的。预防压疮,定时翻身保持皮肤及床单位清洁干燥 5术后的患者如无出血现象,恢复良好,应在术后下地适当活动。 6及时拔除导管:置管患者术后应按时拔除导管,耻骨上膀胱造瘘患者停止膀胱冲洗后即可拔除尿管,留置一般导尿管患者术后3天~5天即可拔除,部分患者根据恢复情况可适当延长至1周拔除。 三。出院指导 1向病人说明膀胱癌治疗后的易复发倾向,要定期复查,一般术后3月做膀胱镜检查,以后每6个月至1年做一次膀胱镜检查。 2定期做膀胱化疗,以防止复发。 3治疗膀胱慢性感染,应大量饮水,达到内冲洗作用。 4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

膀胱癌患者的护理措施

膀胱癌患者的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7-05-05T15:19:28.353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5期作者:王霞 [导读] 膀胱灌注治疗占有重要地位,其目的是清除未能完全切除的病灶或预防复发,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者康复。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辽宁省沈阳市 【摘要】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膀胱癌的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且随着年龄增加。男女比例约为3:1,好发于膀胱三角区和输尿管口周围,其次为侧壁、后壁、顶部、前壁,甚至侵犯全膀胱。 【关键词】膀胱癌;护理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其中70%~80%为非浸润性膀胱癌。男性是女性的3~4倍,吸烟和从事暴露于致癌物的职业是主要危险因素。超过90%的膀胱肿瘤来源于尿路上皮。对于浅表性膀胱癌,保留膀胱的手术后2年肿瘤复发率较高。膀胱灌注治疗占有重要地位,其目的是清除未能完全切除的病灶或预防复发,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者康复。 1病因病理 病因至今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吸烟;②职业接触,如芳香胺、联苯胺等;③局部刺激,如感染、结石、尿路梗阻等;④内源性色氨酸代谢异常。膀胱癌的大体分型分为乳头状膀胱癌和浸润性膀胱癌。按组织学分型分为上皮性肿瘤和非上皮性肿瘤。膀胱癌的转移方式包括淋巴转移(最主要)、直接浸润、血行转移。 2诊断 2.1临床表现 ①血尿:最常见。特点为肉眼血尿、突然出现、间歇性、无痛性、全程性。②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③其他症状:排尿困难或尿潴留、肾积水、下肢水肿、下腹部肿块等。 2.2辅助检查 ①尿常规;②尿液脱落细胞检查;③膀胱镜检查;④腹部超声;⑤CT或MRI。 3护理措施 3.1围手术期护理 3.1.1术前常规护理 多和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医护人员产生充分的信任,告知患者良好的心态能够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嘱患者家属理解患者受疾病折磨的痛苦,多给予患者关心和照顾,使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配合临床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瘦患者注意观察皮肤状况并加强护理,观察患者血尿程度,有无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术前3日指导患者进食流质,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术前1日晚行清洁洗肠,术晨不排尿,利于术中识别充盈的膀胱,防止误伤;做好备皮准备,上至双乳连线平面,下至耻骨联合,两侧至腋中线,麻醉后留置尿管。 3.1.2术后常规护理 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若有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更换敷料观察腹部体征,有无腹痛、腹胀等;输液管保持通畅,留置针妥善固定,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尿管引流护理.管按照胃管护理常规进行,一般放置48~72小时至肛门排气后拔除;做好口腔护理、尿管护理、定时翻身、皮肤清洁等工作。 3.2引流管护理。 妥善固定勿折叠、扭曲、压迫管道持续膀胱冲洗,保持尿管引流通畅;观察膀胱冲洗及引流液速度,注意引流液的颜色变化;根据出血情况用生理盐水间断或持续膀胱冲洗,防止血块堵塞造成膀胱充盈出血;术后2-3日拔管,并注意患者自行排尿情况。 3.3术后特殊护理 拔除造瘘管后予油纱填充造瘘曰,并换药1次/d保持造瘘口干燥,2~3日后取出油纱,观察造瘘口皮肤愈合情况及有无漏尿,术后3~4日开始行结肠膀胱冲洗,即先从结肠造口管注人生理盐水100~200ml后,再从结肠造瘘管引出目的是冲洗出结肠膀胱内的分泌物,保持尿液引流通畅,密切观察成形皮肤乳头的血运情况及有无回缩现象,及时发现造口并发症保持伤口、造口部位敷料的干燥,监测体温,注意预防感染;告知患者灌注前半小时及灌注后l小时控制饮水量,以防止灌注后膀胱过度充盈影响化疗药物保留时间及药物浓度;告知患者灌注前排空膀胱,灌注后药物保留2小时,每20分钟更换体位,即仰卧、俯卧、左侧卧、右侧卧交替变换,使药物与膀胱壁充分接触;告知患者由于药物对膀胱、尿道黏膜有刺激,常发生尿频、尿急、尿痛或轻微肉眼血尿等症状。嘱患者增加饮水量使尿液稀释,每昼夜尿量达2500mL以上,可减轻尿道黏膜的刺激,一般在1~3天内症状会消失灌注后指导患者的饮食,告知患者灌注的化疗物会引起胃肠道反应,应鼓励患者食易消化、高营养、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3.4尿路改道造口患者的护理 使用一次性造口袋前,应先清洁造口周围皮肤并保持干燥,根据造口大小将造口袋胶板剪下一个适宜的孔径,一般胶板孔比造口孔大O.5~1cm;将胶板放在造口部位的皮肤上,反复按压使其牢固粘贴,然后扣上尿袋,在使用造口袋过程中,定时放出尿液穿着宽松的内裤,内裤外可缝制一个口袋,外出活动时将尿袋放于口袋中,起到一个支撑作用和美观作用;观察造口的颜色,周围皮肤有无更换造口袋时,用生理盐水清洗造口及周围皮肤,并用纱布轻轻擦干,切忌用力过猛损伤造口皮肤;在护理时应注意:定时导尿,无菌操作;导尿前,将尿管用水煮沸10~20分钟进行消毒;用生理盐水或消毒液状石蜡润滑尿管前端后将尿管缓慢插入造口处引出尿液;若出现尿管堵塞,可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肠膀胱;穿棉质衣裤,防止造口皮肤被磨。 参考文献: [1]洪艳辉.膀胱肿瘤患者中断膀胱灌注治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刊,2013年03期 [2]王凤英.膀胱肿瘤病人焦虑与抑郁情绪的护理干预[J].全科护理,2010年08期 [3]厉月春,张海燕,陈丽钦.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年07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