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生物专题复习教案变异进化

高三生物专题复习教案变异进化

城东蜊市阳光实验学校专题六变异进

【教法指引】

本专题是新课标教材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染色体构造变异和数目变异、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转基因食品的平安以及有关人类优生与进化的关系,人类遗传病的相关问题由于与遗传定律联络严密,§K№☆S★5○U●和遗传规律并为一个专题。

K考S资5源U网【专题要点】

本专题考纲汇总本部分10§K№☆S★5○U●个知识点5个要求为Ⅱ,其中基因重组的类型,发生的时间是是、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是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区别,染色体变异的特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为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一、基因重组的理解

1.概念:在生物体有性生殖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2.方式:有性生殖〔减数分裂〕、重组DNA技术〔基因工程〕。

3.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基因重组两种类型: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穿插互换;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中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如图2〕。

图2

4.意义:产生了新的基因型,大大丰富了变异的来源;形成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之一、为生物变异提供丰富的来源、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5.基因重组概念的整合:〔如以下列图〕

归纳:

①基因工程也属于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属于非自然的基因重组,可以发生在不同种生物之间,可以定向改变生物性状。

②肺炎双球菌的转化也属于基因重组。

③基因重组产生了新的基因型,但未改变基因的“质〞和“量〞。

二、对基因突变的理解K考S资5源U网

归纳:

①概念内涵:DNA分子发生的碱基对的交换、增添和缺失;外延:基因突变是DNA分子程度上某一个基因内部碱基K考S资5源U网对种类和数目的变化,基因的数目和位置并未改变。

②突变特征:

普遍性〔所有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随机性〔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

不定向性〔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

低频性〔突变的频率比较低〕;

多害性〔多数有害,少数有利,也有中性〕。

③突变原因:外在因素诱发,如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也存在自发进展的基因突变,如DNA复制偶尔出现错误等。

④基因突变的时期: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任何生物的细胞中,一般发生于DNA复制的时候,突变的基因在细胞分裂的间期随DNA的复制而复制,通过细胞分裂而传递给子细胞,体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一般不能传递给后代,而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突变,可以通过生殖细胞的结合传给后代。

⑤意义:基因突变能产生等位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始材料。

三、基因突变对性状与子代的影响

1.基因突变对性状的影响

〔1〕改变性状

①原因:突变间接引起密码子改变,最终表现为蛋白质功能改变,影响生物性状。

②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2〕不改变性状,有以下两种情况:

①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多种密码子决定〔密码的简并性〕,当突变后的DNA转录成的密码子仍然决定同种氨基酸时,K考S资5源U网这种突变不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②突变成的隐性基因在杂合子中不引起性状的改变。

③突变发生在非编码区或者者真核细胞基因的编码区的内含子中。

2.基因突变对子代的影响

〔1〕基因突变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一般不遗传,但有些植物可以通过无性生殖传递给后代。

〔2〕假设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通过配子传递给后代。

〔3〕基因突变的频率比较:生殖细胞>体细胞;分裂旺盛的细胞>停顿分裂的细胞。

四、染色体组与染色体数目的判断

1.染色体组与染色体数目的差异

〔1〕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形态和功能各不一样,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要构成一个染色体组应具备以下几条:

①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②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一样。

③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物种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但不能重复。

〔2〕要确定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组的数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细胞中同种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细胞内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如图一〕

②根据基因型判断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根据细胞的基因型确定控制每一性状的基因出现的次数,该次数就

等于染色体组数〔如图二〕。如基因型AAaaBBbb的细胞生物体含有4个染色体组。

③根据染色体的数目和染色体的形态数来推算,染色体组的数目=染色体数/染色体形态数。

2.单倍体与二倍体、多倍体的断定

〔1〕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

〔2〕由配子发育而成的个体,不管含几个染色体组,都称为单倍体。如八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含有4个染色体组。单倍体个体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数一般为奇数,当其进展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由于同源染色体无法正常联会或者者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

〔3〕二倍体生物的配子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4〕含奇数倍染色体〔如3组染色体的三倍体和单倍体〕的个体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3.三倍体无子西瓜中果实各部分染色体

第一年所结果实第二年所结果实

〔三倍体西瓜〕

果实位置四倍体植株上三倍体植株上

果皮染色体组数43

种皮染色体组数43

胚染色体组数3无

胚乳染色体组数5无

归纳:无子番茄是不经传粉受精,子房经生长素处理后形成的二倍体果实,其无子性状不能遗传。

4.不同倍数的个体的基因的别离

基因型配子比例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只有

一个A就表现A性状〕

A A A

Aa1A:1a3A:1a

五、可遗传变异三种来源的比较

六、几种育种方法K考S资5源U网的比较K考S资5源U网

七、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1.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整合

2.自然选择的对象

〔1〕直接对象是生物的变异性状〔表现型〕。

〔2〕间接对象是相关的基因型。

〔3〕根本对象是与变异性状相对应的基因。即自然选择的本质是环境对变异所对应的基因的选择,因此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3.自然选择的因素:对生物的变异起选择作用的是个体所处的自然环境。

4.自然选择的动力:生存斗争

〔1〕类型:包括种内斗争、种间斗争〔竞争〕、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

〔2〕意义:生存斗争对生物的某些个体的生存不利,但对物种的生存是有利的,并能推动生物的进化。

5.自然选择的结果:适者生存。

八、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单位

个体携带的基因随个体死亡而从基因库中消失,但随着繁殖它把自身一部分基因传给了后代,通过突变使新基因进入了基因库。假设一个个体不能与种群中其他个体交配产生后代,这个个体在进化上就没有意义。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1〕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变异。其中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统称为突变。

〔2〕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3〕突变的频率虽然很低,但一个种群往往由许多个体组成,而且每一个个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成千上万个基因,所以在种群中每一代都会产生大量的突变。

〔4〕生物的变异是否有利取决于它们的生存环境,同样的变异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

〔5〕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重组是随机的,只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而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1〕种群与物种的比较

〔2〕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其本质是阻止生物之间的基因交流,仅有地理隔离

不能产生新的物种,生殖隔离才是物种形成的关键。

〔3〕物种形成的两种方式

①渐变式:经过长期的历史年代逐渐形成。

②骤变式:在很短时间是是内即可形成,如自然界中多倍体的形成。

4.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九、一一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

1.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

两者都是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发生的。生物进化是指同种生物的开展变化,时间是是可长可短,性状变化程度不一。物种形成那么是指一个物种开展为另一个物种的过程。这其中不仅包括漫长的时间是是、较明显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变化,还应包括生殖隔离的存在。

判断生物是否属于同一个物种,根据是是否出现生殖隔离,即能否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假设出现生殖隔离,即不能交配或者者交配后产生不可育后代,那么说明不是同一物种。

2.一一共同进化与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

〔1〕一一共同进化

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互相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互相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开展。

〔2〕生物进化的历程

①生物进化的趋势:从原核生物到真核单细胞生物,再到真核多细胞生物;从异养生物到自养生物;从厌氧生物到需氧生物;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3〕生物多样性层次

①遗传多样性:指遗传信息的总和、包括地球上所有动植物、微生物个体的基因。

②物种多样性:地球上生物有机体的多样性。

③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圈中生态环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

④生物多样性成因:生物与环境一一共同进化的结果。 〔4〕进化过程中的关键点:

①氧气的出现:自养型生物的出现,为复原二氧化碳,夺得水中的氢,生成了氧气。

出现需氧型生物,使生物代谢的速度大大加快,从而加快了生物的进化;形成臭氧层,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线,从而减少陆地上紫外线的摄入量,使水生生物得以登陆。

②真核细胞的出现:出现了核膜及各种细胞器,形成丰富的生物膜系统。

出现有丝分裂,进而出现减数分裂,又形成有性生殖,大大增加了生物的变异类型;细胞分化,真核细胞才有细胞分化现象,才能形成多细胞生物。 十、基因频率和突变率的计算 1.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①基因频率=

的总数该种群中全部等位基因某种群中某基因的数目

②基因型频率=总个体数

某基因型的个体数

③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关系转换

设一对等位基因为A 和a,其频率分别为p与q〔p+q=1〕。亲代AA 和aa 自然交配后F1代具有AA 、Aa 、aa 三种基因型,其频率如以下公式:〔p 〔A 〕+q 〔a 〕〕2=p2(AA)+2pq(Aa)+q2(aa)即AA 的基因型频率为p2,Aa 的基因型频率为2pq ,aa 的基因型频率为q2,产生A 配子频率为:A =p2+2

1

×2pq=p2+pq =p 〔p +q 〕=p ,产生a 配子频率为:a =q2+

2

1

×2pq=q2+pq =q 〔p +q 〕=q 。可知F1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上式提醒了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关系,使用它时,种群应满足以下5个条件:种群

大;种群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没有突变发生;没有新基因参加;没有自然选择。满足上述5个条件的种群即处于遗传平衡。 2.种群基因突变率的计算

每一代出现的种群突变数=种群个体数×每个个体基因数×每个基因的突变率

高三生物专题复习教案变异进化

城东蜊市阳光实验学校专题六变异进 化 【教法指引】 本专题是新课标教材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染色体构造变异和数目变异、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转基因食品的平安以及有关人类优生与进化的关系,人类遗传病的相关问题由于与遗传定律联络严密,§K№☆S★5○U●和遗传规律并为一个专题。 K考S资5源U网【专题要点】 本专题考纲汇总本部分10§K№☆S★5○U●个知识点5个要求为Ⅱ,其中基因重组的类型,发生的时间是是、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是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区别,染色体变异的特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为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一、基因重组的理解 1.概念:在生物体有性生殖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2.方式:有性生殖〔减数分裂〕、重组DNA技术〔基因工程〕。 3.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基因重组两种类型: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穿插互换;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中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如图2〕。 图2 4.意义:产生了新的基因型,大大丰富了变异的来源;形成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之一、为生物变异提供丰富的来源、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5.基因重组概念的整合:〔如以下列图〕 归纳:

①基因工程也属于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属于非自然的基因重组,可以发生在不同种生物之间,可以定向改变生物性状。 ②肺炎双球菌的转化也属于基因重组。 ③基因重组产生了新的基因型,但未改变基因的“质〞和“量〞。 二、对基因突变的理解K考S资5源U网 归纳: ①概念内涵:DNA分子发生的碱基对的交换、增添和缺失;外延:基因突变是DNA分子程度上某一个基因内部碱基K考S资5源U网对种类和数目的变化,基因的数目和位置并未改变。 ②突变特征: 普遍性〔所有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随机性〔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 不定向性〔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 低频性〔突变的频率比较低〕; 多害性〔多数有害,少数有利,也有中性〕。 ③突变原因:外在因素诱发,如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也存在自发进展的基因突变,如DNA复制偶尔出现错误等。 ④基因突变的时期: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任何生物的细胞中,一般发生于DNA复制的时候,突变的基因在细胞分裂的间期随DNA的复制而复制,通过细胞分裂而传递给子细胞,体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一般不能传递给后代,而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突变,可以通过生殖细胞的结合传给后代。 ⑤意义:基因突变能产生等位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始材料。 三、基因突变对性状与子代的影响 1.基因突变对性状的影响

高三生物专题复习 生物的进化教案

复习生物的进化 一、教学内容 复习生物的进化 包括自然选择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生物进化的简单过程。 二. 学习重点 1. 能够运用达尔文自然选择的观点解释生命现象。 2. 利用基因频率的计算解决有关遗传问题。 3. 了解生物进化的进程。 三. 学习过程 (一)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提出 1. 内容 (1)过度繁殖:若理想状态(无制约因素),生物均呈现“J”型增长。 (2)遗传变异:子代与亲本的性状既有相同又有不同。 (3)生存斗争:(制约因素)与环境斗争、种内斗争、种间斗争。 (4)适者生存:在斗争中获胜,得以生存;有利变异遗传下来。 2. 核心 自然选择: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因此,现存生物均适应生存环境。 3. 意义 (1)给出生物进化的原因。 (2)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遗传变异)和适应性(自然选择)。 4. 不足 (1)没有说明遗传变异的本质。 (2)没有说明自然选择如何发挥作用。 (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1)种群: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2)种群是生物的繁殖单位:在种群中基因自由交流。 (3)基因库: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保护濒危物种——根本上是保护其基因库。 (4)基因频率:某种基因在种群中出现的比例。 基因频率可以反映种群特征:例如,有关白化基因——A. 正常、a. 白化,若A 为95%种群多数为正常人;若a为95%种群多数为白化病人。 2.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1)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使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2)基因重组:种群的个体差异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3.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例如,白桦树选择了灰色的桦尺蛾,工业兴起后黑色树皮选择了黑色的桦尺蛾。 4. 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1)物种:分布在一定自然区域内,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产生可与后代的一群生物

2023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生命系统的遗传、变异、进化 第1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四生命系统的遗传、变异、进化 第1讲遗传的分子基础 聚焦新课标:3.1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主要编码在DNA分子上。基础自查明晰考位 纵引横连————建网络 提醒:特设长句作答题,训练文字表达能力 答案填空: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⑪ ⑫ ⑬ ⑭ ⑮ ⑯ ⑰ ⑱ ⑲ ⑳ 边角扫描————全面清 提醒: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 1.有荚膜的肺炎链球菌可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有利于细菌在宿主体内生活并繁殖。(必修2 P43“相关信息”)() 2.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必修2 P45正文)( ) 3.单个脱氧核苷酸在DNA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必修2 P55正文)( ) 4.DNA分子复制时解旋酶与DNA聚合酶不能同时发挥作用。(必修2 P55正文)( ) 5.DNA分子复制与染色体复制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必修2 P56“概念检测”)( ) 6.反密码子的读取方向为由氨基酸连接端开始读(由长臂端向短臂端读取)。(必修2 P67图4-6)( ) 7.tRNA和rRNA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但是这两种RNA本身不会翻译为蛋白质。(必修2 P66“相关信息”)() 8.终止密码子一定不编码氨基酸。(必修2 P67表4-1注解)( ) 9.表观遗传现象由于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改变,因此生物体的性状也不会发生改变。(必修2 P74正文)( ) 10.吸烟会导致精子中DNA的甲基化水平升高,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必修2 P74“与社会的联系”)()

考点梳理整合突破 整合考点8 “追根求源”的遗传物质及其本质与功能考点整合固考基 一、遗传物质探索的经典实验分析 1.需掌握的两个实验 2.必须明确的三个问题 (1)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其蛋白质变性失活;而DNA在加热过程中,双螺旋解开,氢键断裂,但缓慢冷却时,其结构可恢复。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 片段整合到了R型细菌的DNA中,这种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 (2)两个实验遵循相同的实验设计原则——对照原则 ①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的相互对照 ________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相互对照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进化

专题六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进化 【知识网络】 【重点精析】 2、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适用范围 (1)适用生物类别:真核生物,凡原核生物及病毒的遗传均不符合。 (2)遗传方式:细胞核遗传,真核生物的细胞质遗传不符合。 (3)发生时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经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同源染色体分开等位基因分离(基因分离定律),而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进行有丝分裂的过程中不发生两大定律。 3、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的比较

(1)共同点:都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多样性、适应性。 (2)不同点:①达尔文进化论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的作用机理,而现代进化论着重研究克服了这个缺点,强调生物进化是因为种群中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强调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②达尔文的进化论研究的是生物个体的进化,而现代进化论则强调群体的进化,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3)联系:现代进化论是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基础上建立的。 【基础训练】 1、科学家常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的过程。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常用32P 标记一部分噬菌体,用35S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分别感染未被标记的细菌。试问:如何才能使一部分噬菌体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2P () A、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B、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含32P的细菌培养噬菌体 C、用含32P的活鸡胚培养噬菌体 D、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 2、下列关于基因表达的两个重要阶段及其发生场所正确的是() A、转录细胞质 B、逆转录细胞核 C、翻译细胞质 D、复制细胞核 3、下列关于基因结构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水稻细胞基因的编码区中存在非编码序列 B、大豆细胞基因结构中内含子存在于编码区,是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C、大肠杆菌基因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位于编码区的下游 D、乳酸菌与酵母菌基因结构中都存在外显子和内含子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专题复习 生物的变异教案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专题复习生物的变异教案 一. 教学内容: 复习生物的变异 生物的变异⎪ ⎪ ⎩ ⎪ ⎪ ⎨ ⎧ ⎪ ⎩ ⎪ ⎨ ⎧ 染色体变异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遗传的变异 化引起不遗传的变异:环境变 二. 学习重点: 基因突变的特点及人工诱变的应用,多倍体育种及单倍体育种。 三. 学习过程: (一)基因突变: 1. 概念:由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改变,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实例:镰刀型贫血症。 2. 结果:形成等位基因。 3. 时期:在DNA复制时——有丝分裂的间期、减数分裂的间期。 4. 意义: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始材料。 5. 特点: (1)普遍性:各种生物体均可能发生。 (2)随机性:生物体的各个细胞随时可能发生。 发生在体细胞不可遗传给后代,发生在生殖细胞可能遗传给后代。 发生时期越早,对生物个体性状影响越大。 (3)突变率低: (4)多害少利:利、害不是绝对的,依据环境的变化而定。 (5)不定向:变为何种等位基因不确定,并且突变是可逆的。 6. 突变分类: 自然突变: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 人工诱变:人为诱发产生的,提高突变率,提供更多的变异性状以便选择。 方法:物理——射线、紫外线、激光等。 化学——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秋水仙素 太空技术——特殊环境条件 (二)基因重组: 1. 时期:减数分裂: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 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 受精作用:不同的精子和不同的卵细胞结合。 2. 意义: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之一,生物个体性状的差异,主要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为变异提供了丰富的来源。 3. 基因工程:不同生物的基因进行重新组合。 比较: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学案

第3讲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内容标准] 1.阐明基因重组及其意义。2.阐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及意义。3.描述某些基因突变能导致细胞分裂失控,甚至发生癌变。4.举例说明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5.说明自然选择导致生物更好地适应特定的生存环境。 6.概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为地球上的生命进化史提供了科学的解释。 7.阐述变异、选择和隔离可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网络构建·理主干] [教材细节·全扫描] 1.镰状细胞贫血症能够遗传,突变后的DNA分子复制,通过减数分裂形成带有突变基因的生殖细胞,并将突变基因传递给下一代。(必修2 P81思考与讨论2) 2.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但有些植物的体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可通过无性生殖遗传。(必修2 P81正文) 3.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这类基因一旦突变或过量表达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就可能引起细胞癌变。相反,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这类基因一旦突变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也可能引起细胞癌变。(必修2 P82正文) 4. 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DNA; 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DNA 。(必修2 P83正文) 5.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为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可

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以及同一个DNA分子的不同部位。(必修2 P83小字) 6.对生物体来说,基因突变可能破坏生物体与现有环境的协调关系,而对生物体有害。但有些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利或中性的。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使生物有可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能够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必修2 P83正文) 7.基因组编辑的CRISPR/Cas9系统包括:作向导的与被编辑的DNA序列结合的短链RNA 和切断DNA双链的核酸酶Cas9 。(必修2 P85生物科技进展)。 8.果蝇的缺刻翅是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缺失引起的;其棒状眼是染色体中某一片段增加引起的;染色体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引起果蝇产生花斑眼;染色体的某一片段位置发生颠倒使果蝇产生卷翅。(必修2P90图5—7) 9.X射线照射后的链孢霉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某种维生素后,经过射线照射的链孢霉又能生长了,说明经X射线照射后的链孢霉发生基因突变不能合成该种维生素。(必修2 P98非选择题2) 10.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除此之外还有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证据,以及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必修2 P104正文) 11.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的表型,但研究生物的进化不能只研究个体表型是否与环境相适应,还必须研究群体的基因组成的变化。(必修2 P112探究·实践2) 12.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必修2 P119小字) 13.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它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必修2 P121正文) 14.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进而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过程; 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必修2 P123正文) [真题易错·辨析清] 1.判断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的正误 (1)紫外线照射导致的DNA损伤是皮肤癌发生的原因之一。(2021·河北卷)(√) (2)肺部细胞癌变后,癌细胞彼此之间黏着性降低,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2021·湖南卷)(√) (3)高等植物细胞每个染色体组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2020·全国卷Ⅱ)(×) (4)弱小且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进行加倍处理后可用于育种。(2019·江苏卷)(√) (5)杂合体雌果蝇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相应片段发生对等交换,导致新的配子类型出现,其原因是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易位。(2018·海南卷)(×) (6)题干信息说明:某膜蛋白基因在其编码区的5′端含有重复序列CTCTT CTCTT CTCTT ,CTCTT重复次数改变不会引起基因突变,CTCTT重复次数越多,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2020·江苏卷)(×) (7)某条染色体经处理后,其结构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这种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属于倒位。(2021·浙江1月选考)(√)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四 生物的遗传规律、变异和进化

专题四生物的遗传规律、变异和进化 一、重难点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3、伴性遗传 4、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5、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6、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8、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二、专题知识网络构建 1.遗传的基本规律

2.伴性遗传

实例实例

3.可遗传的变异与进化 专题四限时训练一 一、选择题 1、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B.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 C.为了验证提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测交后代性状比为l: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2、宝宝那胖胖的小脸颊有没有可爱的小酒窝(由A基因决定),有没有富于情感表达的双眼皮(由d基因决定),是由准爸爸和准妈妈共同决定的。如果有酒窝双眼皮女孩与无酒窝单眼皮男孩结婚,理论上,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 A.1:1 B.1:1:1:1 C.1:0 D.以上均有可能 3、图甲为某种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某种方法能够使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致病基因则显示为位置不同的另一个条带。用该方法对上述家系中的每个个体进行分析,条带的有无及其位置标示为图乙。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有关该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1号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7单元 第3讲 生物的进化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案

第3讲生物的进化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22页 [基础突破——抓基础,自主学习]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①生物不是神造的,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而来的。 ②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③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某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①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②基因频率: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①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突变⎩⎪⎨⎪⎧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②生物突变的有利和有害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环境。 ③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变异是不定向的――→经自然选择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逐渐积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 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不断进化。 (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①隔离⎩⎨⎧ ――→类型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实质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②物种 形成⎩⎪⎨⎪⎧ 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形成标志:出现生殖隔离 3.共同进化 (1)概念: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原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4.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内容: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形成原因:生物的进化。 (3)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化石。 [重难突破——攻重难,名师点拨] 1.正确认识生物进化与新物种形成 (1)物种指的是不存在生殖隔离的全部生物(可以是不同地域内);而种群指的是一定地域内同一物种个体的总和。 (2)种群基因库指种群内全部个体的所有基因,假设有n 个个体,每个个体平均有m 个基因,那么基因库中应有nm 个基因。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学案(人教版)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和进化第3课时生物的进化

第3课时生物的进化 课标要求 1.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2.概述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 考点一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1.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主要组成 (1)共同由来学说:指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进化来的。 (2)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机制,解释了适应的形成和物种形成的原因。 2.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1)地层中陈列的证据——化石 (2)当今生物体上进化的印迹——其他方面的证据

3.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1)适应的概念 ①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 ②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2)适应的特性 ①普遍性:适应是普遍存在的,所有的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特征。 ②相对性:适应是针对一定的环境条件而言的,是一种暂时的现象。 4.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拉马克进化学说 ①主要观点:彻底否定了物种不变论,提出当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各种生物的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②评价: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但他对适应形成的解释是肤浅的,未被人们普遍接受。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提醒 变异在前且是不定向的,环境变化在后且是定向的。环境只起选择作用。 (3)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 ①发展原因: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性状水平深入到基因水平,人们逐渐认识到了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关于适应以及物种的形成等问题的研究,已经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种群为基本单位。 ②发展的结果:形成了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归纳总结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分析 (1)过度繁殖⎩⎪⎨⎪ ⎧ 各种生物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可产生大量后代,相对于环境的承载能力, 繁殖能力表现为“过度” (2)生存斗争⎩⎪⎨⎪⎧ 起因:过度繁殖与生存条件之间的矛盾 斗争的方式⎩⎪⎨ ⎪⎧ 种内斗争、种间斗争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 斗争的结果:优胜劣汰 (3)遗传变异⎩⎪⎨⎪⎧ 变异是不定向的⎩ ⎪⎨ ⎪⎧ 有利变异不利变异遗传的作用:有利于微小有利变异的积累 (4)适者生存⎩⎪⎨⎪⎧ 生物产生的不定向变异,由自然选择决定其保留或淘汰 与环境相适应的变异类型,通过多次的选择得以保留

2023高考生物通用版提分大二轮复习讲义专题三遗传变异与进化第1讲Word版含答案

2023高考生物通用版提分大二轮复习讲义专题三遗传变异与进化第1讲Word版含答案 第1讲遗传的分子基础 [考纲要求]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Ⅱ)。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Ⅱ)。3.基因的概念(Ⅱ)。4.DNA分子的复制(Ⅱ)。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Ⅱ)。6.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 1.比较肺炎双球菌和T2噬菌体 (1)相同点:都营寄生生活,遗传物质均为DNA。(2)不同点 ①肺炎双球菌:为原核生物,具有独立的物质和能量供应系统。 ②T2噬菌体:为非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和能量进行增殖。 2.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 (1)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而非基因突变;转化的只是少部分R型细菌。 (2)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的存在,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 3.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不能标记C、H、O、N这些DNA和蛋白质共有的元素,否则无法将DNA和蛋白质区分开。 (2)35S(标记蛋白质)和 32

P(标记DNA)不能同时标记在同一噬菌体上,因为放射性检测时只能检测到存在部位,不能确定是何种元素的放射性。4.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1)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DNA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DNA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2)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既有利于提高翻译速度,又可增强容错性,减少蛋白质或性状差错。5.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1)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有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有的性状是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如人的身高),有的基因可决定或影响多种性状。 (2)性状并非完全取决于基因。生物体的性状从根本上是由基因决定的,同时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即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1.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 2.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 3.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细胞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 4.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5.使DNA双链不能解开的物质可导致细胞中DNA的复制和转录发生障碍()6.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7.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8.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高三生物教案:生物的进化新

高三生物教案:生物的进化 本文题目:高三生物教案:生物的进化 第九讲生物的进化 考向指南 一现代生物进化论 命题热点(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2)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比较 命题角度此类问题常从以下角度考查:一是以选择题形式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二是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生物适应性和新物种形成的分析 [例1](2022苏、锡、常、镇四市模拟)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如下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图中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则Z是隔离 B.依据达尔文的观点可认为,有利性状在蜥蜴个体世代间不断保存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该岛上蜥蜴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肯定发生变化 D.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和蜥蜴新种共同组成为一个种群 [解析]隔离导致新物种的产生;自然选择过程中保存有利性状,淘汰不利性状;生物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肯定发生变化;蜥蜴原种和蜥蜴新种是两个物种,不能共同组成一个种群。 [答案]D [例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进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进展表现在()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①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①自然 23 选择打算生物进化的方向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转变①隔离导致新物种形成①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①①①①① B.①①①① C.①①①① D.①①①①① [解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没有从根本上解释进化的缘由,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从基因的角度解释了进化的缘由,①①①正确;达尔文自然

选择学说认为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单位,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及繁殖的基本单位,所以①正确。 [答案]C (1)达尔文认为环境条件对生物变异不是诱导而是选择,生 物产生了大量不定向变异后,由环境打算其生存与否,即变异在前,选择在后。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无论是环境的选择还是种群内部 发生突变、迁移等,一切转变基因频率的因素必将引起生物的进化。二进化与基因频率 命题热点(1)基因频率与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关系 (2)基因频率的计算 命题角度此类问题在高考中常从以下角度考查:一是通过进化与基因频率的关系考查进化的实质;二是结合遗传规律考查基因频率的计算 [例3](2022江苏高考)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打算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转变 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转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D.种群内基因频率转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种群基因频率转 变的特点。生物变异的方向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故自然选择打算了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转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转变;种群基因频率转变的偶然性是随着种群数量下降而增大的。 [答案]C [例4](2022广东高考)登革热病毒感染蚊子后,可在蚊子唾液腺中大量繁殖。蚊子在叮咬人时将病毒传染给人,可引起病人发热、出血甚至休克。科学家拟用以下方法掌握病毒的传播。 (1)将S基因转入蚊子体内,使蚊子的唾液腺细胞大量表达S蛋白,该蛋白可以抑制登革热病毒的复制。为了获得转基因蚊子,需要将携带S基因的载体导入蚊子的__________细胞。假如转基因胜利,在转基因蚊子体内可检测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2)科学家获得一种显性突变蚊子(AABB)。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

2020届高三生物复习《变异育种与进化》学案含答案

变异、育种与进化 班级 姓名 学号 【夯实基础】 1.判断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的方法 两类变异的本质区别是遗传物质是否改变。遗传物质改变产生的变异可以遗传,但是否遗传给后代,关键要看遗传物质的改变是否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由环境引起的性状改变,由于遗传物质并未改变故不能遗传。 2.比较三种可遗传的变异 (1)都可遗传的原因: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2)变异的实质 ①基因突变:基因结构 ,基因数量 。(改变或不改变) ②基因重组:基因的结构和数量 。 ③染色体变异:可能改变基因的数量和排列顺序,但不改变其 。 (3)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 水平的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 (可以或不可以)观察到;染色体变异是 水平的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 (可以或不可以)观察到。 (4)关于“互换”问题: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 ,参与互换的基因为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 ,参与互换的基因为 。 (5)关于“缺失”问题:DNA 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属于 ;基因内部若干“碱基对”的缺失属于 。 3.“二看法”判断单倍体、二倍体与多倍体 一看发育起点,若是 发育成的个体,不论有几个染色体组都是单倍体;若是由 发育成的,再看有几个染色体组。 4.据图理清“5”种生物育种 (1)“亲本――→A 、D 新品种”为 育种,原理是 。 (2)“亲本――→B 、C 新品种”为 育种,原理是 。 (3)“种子或幼苗――→E 新品种”为 育种,原理是 。 (4)“种子或幼苗――→F 新品种”为 育种,原理是 。

(5)“植物细胞――→G 新细胞――→H 愈伤组织――→Ⅰ胚状体――→J 人工种子―→新品种”为 育种,原理是 。 5.关注育种方法的“3”个注意点 (1)原核生物不能运用杂交育种,如细菌的育种一般采用 育种。 (2)杂交育种:不一定需要连续自交。 (3)花药离体培养:只是单倍体育种中的一个程序,要想得到可育的品种,一般还需要用 处理单倍体使染色体加倍。 6.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1) 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突变包括 。 (2)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 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包括 。 7.明确隔离、物种形成与进化的关系 (1)生物进化≠物种的形成 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的产生。 ②生物发生进化,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但是新物种的形成要经过生物进化,即生物进化是物种形成的基础。 (2)物种形成与隔离的关系: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要经过 隔离,但必须要经过 。 8. 共同进化: , 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共同进化的结果形成生物的多样性,主要包括 三个层次的多样性。 9. 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 (1)定义法 :基因频率=种群内某基因总数种群内某基因和其等位基因的总数 ×100%。 (2)基因位置法 ①若某基因在常染色体,则:基因频率=种群内某基因总数种群个体数×2 ×100%。 ②若某基因只出现在X 染色体上,则:基因频率=种群内某基因总数雌性个体数×2+雄性个体数 ×100%。 (3)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 若已知AA 、Aa 、aa 的频率,求A(a)的基因频率,则A%=AA%+12×Aa%;a%=aa%+12 ×Aa%。 (4)根据遗传平衡定律计算 若A%=p ,a%=q ,则:AA%=p 2,aa%=q 2,Aa%=2pq 。 【题组练习】 1.生物变异的相关判断 (1)DNA 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2011·江苏,22A)( ) (2)A 基因突变为a 基因,a 基因还可能再突变为A 基因(2011·上海,8A)( )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 变异、进化和育种专题教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变异、进化和育种专题教案 班次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典例分析 例1.控制人的血红蛋白基因分别位于人的11号、16号染色体上,在不同的发育时期至少有α、 β、γ、ε、δ和ξ基因为之编码。人的血红蛋白由四条肽链组成,在人的不同发育时期,血红蛋白分子的组成是不相同的。例如人 的胚胎血红蛋白由两个ξ肽链(用ξ2表 示)和两个ε肽链(用ε2表示)组成。 下图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 (1)合成ε2的直接模板是, 场所是。 (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分子遗传 病,其病因是β基因发生了突变。假 设某人的一个α基因发生突变不一定 导致α肽链改变,β基因发生突变, 往往导致β肽链改变。根据上图分析 说明理由。 。 (3)根据上图基因控制血红蛋白的合成过程,你对人类染色体上基因种类的分布、数量及基因表达的顺序,有何启示?(至少说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分子病理学研究证实,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很多原因是由于β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 若已知正常血红蛋白β链的氨基酸序列,能否推知正常β基因的碱基序列?为什么? 。 (5)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治疗途径是基因治疗,是将编码β链的β基因,通过质粒或病毒等导入患者的造血干细胞,导入β基因的造血干细胞能否,这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 例2()下图表示以某种作物中的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三个新品种的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①和②培育成⑤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Ⅰ和Ⅱ 分别称为杂交和测交 B.用③培育出④常用的方法Ⅲ是花药离体培养 C.③培育出⑥常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进行诱变处理 D.培育出⑤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例3()如果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基因型Aa的比例占50%,基因型a a占25%。已知基因型aa的个体失去求偶和繁殖的能力,则随机交配一代后,基因型aa 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A.1/16 B.1/9C.1/8 D.1/4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四遗传、变异与进化教案

专题四遗传、变异与进化 一、高考考什么:明确考纲要求 (一)遗传的分子基础 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Ⅱ)。 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Ⅱ)。 3.基因的概念(Ⅱ)。 4.DNA分子的复制(Ⅱ)。 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Ⅱ)。(二)遗传的基本规律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 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Ⅱ)。 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 4.伴性遗传(Ⅱ)。 5.人类遗传病类型(Ⅰ)。6.人类遗传病类型监测和预防(Ⅰ)。 7.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Ⅰ)。 (三)变异、育种和进化 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 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 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Ⅰ)。 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Ⅱ)。 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 6.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 二、高考怎么考:往年真题重现 1、(2015新课标卷Ⅰ,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c 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sc (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sc可以诱导更多的PrPc转变为PrPsc,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c转变为PrPB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2、(2015新课标卷Ⅱ,6)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 的 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 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 的 3、(2015安徽卷,4)Qβ噬菌体的遗传物质(QβRNA)是一条单链RNA,当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QβRNA立即作为模板翻译出成熟蛋白、外壳蛋白和RNA复制酶(如图所示),然后利用该复制酶复制QβR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021生物学案考能提升(五)变异、育种与进化含答案

2021新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学案:考能提升(五)变异、育种与进化含答案 考能提升(五)变异、育种与进化 一、核心综合归纳 1.三类“无子果实” (1)无子西瓜—利用染色体变异原理,由四倍体(♀)×二倍体(♂)→三倍体,无子的原因是三倍体联会紊乱,不能正常产生配子. (2)无子番茄—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培育而来,其无子的原因是“未授粉" (3)无子香蕉—天然三倍体,无子的原因在于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正常产生配子。 以上三类无子果实中,无子西瓜、无子香蕉,其遗传物质均已改变,为可遗传变异,而无子番茄则属不可遗传变异。 2.可遗传与可育 “可遗传”≠可育:三倍体无子西瓜、骡子、二倍体的单倍体等均表现“不育”,但它们均属可遗传变异——其遗传物质已发生变化,若将其体细胞培养为个体,则可保持其变异性状—-这与仅由环境引起的不遗传的变异有着本质区别.如无子番茄的“无子"原因是植株未授粉,生长素促进了果实发育,这种“无子”性状是不可以保留到子代的,将无子番茄进行组织培养时,若能正常授粉,则可结“有子果实"。 3.四倍体AAaa(由Aa秋水仙素诱导后形成)产生的配子类型

及比例 AAaa产生配子状况可按下图分析,由于染色体①~④互为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时四条染色体分至细胞两极是“随机”的,故最终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及基因状况应为①③与③④(AA与aa)、①③与②④(Aa与Aa)、①④与②③(Aa与Aa),由此可见,AAaa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1AA∶4Aa∶1aa而不是AA∶Aa∶aa=1∶2∶1。 4.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的比较 比较项 目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变异的本质基因的分子结构发 生改变 原有基因的 重新组合 染色体结构或数 目发生改变 发生时间主要在有丝分裂间 期和减数第一次分 裂前的间期 减数第一次 分裂前期和 后期 有丝分裂和减数 分裂过程中 适用范围所有生物 真核生物、有 性生殖、核基 因遗传 真核生物(细胞 增殖过程) 产生结 果产生新的基因 产生新基因 型,没产生新 基因 未产生新基因, 基因数目或顺序 发生变化

广西玉林高中2021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变异育种进化讲义(3.22)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考点1 生物变异的类型及特点 (一)变异的类型 不可遗传变异: 仅由环境的影响造成,没引起遗传物质改变 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提醒:①“可遗传”≠“可育” 如:可遗传变异:三倍体无子西瓜、骡子、单倍体等不可遗传的变异:无子番茄 ②不育原因?

(提示:基因突变导致配子发育异常、合子致死等;染色体变异导致联会紊乱) 例1:可遗传变异有三种类型: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关于这三种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可遗传变异产生的变异个体都是可育的 B.黑藻和颤藻都可以发生染色体变异 C.利用单倍体育种的过程中可遗传变异的三种类型都可能发生 D.XYY个体的形成及三倍体无子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均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行为有关(2013·安徽,4改编) C (二)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核心概念的理解 1.基因突变(概念) ①基因突变≠DNA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②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但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③举例解释基因突变的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 例.

基因突变与基因表达(15安徽卷)(1)B基因控制色素合成酶的合成,后者催化无色前体物质形成黑色素。科研人员对B和b基因进行测序并比较,发现b基因的编码序列缺失一个碱基对。据此推测,b基因翻译时,可能出现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导致无法形成功能正常的色素合成酶。 答案:提前终止从缺失部位以后翻译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 (午练5)16.水稻核基因 hw(t)表达的蛋白参与光合作用,该基因发生了单碱基替换,导致表达的蛋白减少 251 个氨基酸。已知突变使 mRNA发生改变的碱基在下图所示区域内(终止密码: UAA、UAG 或 UG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中数字表示 mRNA中从起始密 码开始算起的碱 基序号) A.hw(t)基因编码的蛋白通过被动运输进入叶绿体B.碱基替换只可能发生在第 257号核苷酸位置 C.突变后参与基因转录的嘌呤核苷酸比例降低 D.突变前基因表达的蛋白共含有 336 个氨基酸 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 拓展6(B)6. 实验探究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课堂练(7)2.

2021届高三生物复习学案-第23讲-生物的进化-含解析

第23讲生物的进化 [考纲展示] [核心素养]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 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 1.生命观念——通过现代生物进化 理论等知识,理解生命的延续和发 展,认识生物界及生物多样性,形成 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正确的自然 观。 2.科学思维——通过物种形成、种 群的基因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培养 归纳与概括、逻辑分析和计算能力。 3.社会责任——通过由于人类大量 服用抗生素导致抗药性病菌增多的 现象,引导人们高度关注不正确使用 抗生素带来的危害,关注人体健康。 [考情统计] 2018·全国卷Ⅰ(29);2016·全国卷Ⅱ(6) ‖基础梳理‖ 一、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项目自然选择 主要观点 ①过度繁殖②1生存斗争③遗传变异 ④2适者生存 评价 贡献 ①论证了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解释 ②科学地解释了生物3多样性的形成 不足 ①对4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②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5个体水平 ③强调物种形成都是6渐变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7物种大爆发等现象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①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8全部基因。 ②基因频率: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9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③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①可遗传变异的来源错误! ②生物突变的有利和有害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12环境。 ③生物的变异是13不定向的,只是产生了生物进化的14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15方向。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变异是16不定向的K――→自然选择 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逐渐积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17定向改变K――→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缓慢进化 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①隔离⎩⎪⎨⎪⎧―― →类型地理隔离和18生殖隔离― ―→实质19自由交流②物种形成⎩ ⎪⎨⎪⎧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20自然选择及隔离 形成标志:21出现生殖隔离 5.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共同进化 22物种之间、23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4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25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2)生物多样性 所含内容 基因多样性、26物种多样性、27生态系统多样性 形成原因 28共同进化 进化证据 主要是29化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