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急值报告改进措施方案

危急值报告改进措施方案

危急值报告改进措施方案
危急值报告改进措施方案

危急值报告改进措施

1.危急值的定义及项目选择

(1)危急值是指一旦出现这样的检验结果,就需要将其立刻报告给临床医师,以便其立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否则将会因为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而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2)必须纳入卫生部所颁布的《患者安全目标》中明确规定的项目,包括有血钙、血

钾、血糖、血气、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3)除了这些项目之外,实验室还应该结合其所在医院特定来考虑。其中,儿童医院还应将氧分压、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胆红素、促甲状腺素作为儿童危急值项目。

(4)各临床实验室应该结合相关文件、查阅文献、咨询临床专家并根据所在医院的实际情况,与临床医师一起选择危急值项目。

2.危急值界限的设定

(1)以全国性的现况调查为基础,建立危急值界限数据库,并按照统计结果制定初步的界限值;

(2)根据年龄、种族、性别等人口统计学特点来设置不同亚组的界限值;

(3)与临床医师讨论,尤其是心内科、肾内科、血液科和消化科等科室的医师,就不同部门界限值的设置达成共识;

(4)儿童危急值界限应该比成人的界限更窄,以更好地检测出可能的危急值;

(5)周期性地评估危急值界限,根据危急值发生数及临床救治效果来调整界限值。

3. 危急值报告与接收制度

(1)报告人员与接收人员。实验室应该和临床进行协商,指定和授权危急值接收人员,并对其进行培训,尤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危急值报告的知晓率,规范危急值记录。(2)回读和记录。接获危急值的人员在接获结果之后,应该完整的复述一次报告结果,并在专用的《危急值结果记录本》中记录下报告的时间、人员、项目、结果、患者姓名、就诊号和接收人员姓名。

(3)定期检查危急值记录本,记录本使用完之后应保存两年;

(4)报告频率。如果在某段时期内同一患者每次检验都会出现危急值的情况下,实验室可与临床协商是否设定一个报告频次,一旦达到临床预先设定的值,则不需要做危急值报告。

4.其他

(1)一旦发现危急值,应立即报告给临床。实验室应将报告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2)规范分析前操作,杜绝因不规范抽血等引起的假危急值的产生。

(3)积极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所开展的危急值报告制度调查,通过同行比对来客观了解自身水平,发现和解决问题。

20**年患者安全目标年背景近年来,由于医院管理理念的进步和病人自主意识的增强,患者安全问题已经引起WHO 及众多国家医务界的高度重视,成为医院管理领域最重视的议题之一。2005 年患者安全国际联盟提出了患者安全未来六大行动计划。根据文献报告,发达国家医院住院患者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达3.5%--16.6%,其中70%的不安全事件导致暂时性失能,14%导致死亡。目前我国患者安全工作同样面临诸多的挑战,医院不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给患者造成新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WHO 多次呼吁各成员国密切关注患

者安全,提出全球共同努力,开展保证患者安全的行动,并通过了成立患者安全国际联盟(World Alliance for Patien Safety)的决议。2004 年9 月,首届患者安全国际联盟大会在我国上海召开。会后,世界各国按照WHO 的倡议,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积极开展保障患者安全活动。我国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医院的质量管理和病人安全,自2005 年开始在全国开展了医院管理年活动,发布了《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对提升医院的质量和安全管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便于各类医疗机构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通过持续改进,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实践,参考了JCAHO 等文献资料和国际上开展患者安全工作的经验,选择了具有普遍性、可操作性强、重点明确的项目,中国医院协会提出了《2007 年患者安全目标》。2006 年10 月21 日,中国医院协会以医协会发[2006]第027 号文公布了《2007 年患者安全目标》(八大目标),并同时公布了实现这些安全目标应采取的措施(二十八条措施)。我国的安全目标是在借鉴了国际先进经验,在深入分析我国医疗卫生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也符合当前卫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和医院管理年的要求。目标一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识别的准确性,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三查:给药治疗前查、服药注射处置时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七对:核对姓名、床号、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这“三查七对”是医疗安全的根本,严格执行这些最基础的制度,对于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措施】 1.进一步完善与落实各项诊疗活动的查对制度,在抽血、给药或输血时,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识别的方法(不得仅以房号作为识别的依据)。2.在实施任何介入或其他有创高危诊疗活动前,责任者都要用主动与患者(或家属)沟通的方式,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3.完善关键流程识别措施,即在各关键的流程中,均有患者识别准确性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文件。(1)急诊与病房、与手术室、与ICU 之间流程管理的识别具体措施、交接规范与记录文书。(2)手术(麻醉)与病房、与ICU 之间流程管理的识别具体措施、交接规范与记录文书。(3)产房与病房之间流程管理的识别具体措施、交接规范与记录文书。4.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制度:至少应对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在诊疗活动中使用“腕带” ,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辨识病人的一种手段,并首先应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新生儿等科室中得到实施。2003 年,美国JCAHO(全美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提出的患者安全目标中的第一项就是“患者识别的准确性” ,据其后对这项目标中两项措施执行情况调查资料提示,在抽血、给药、输血时应至少使用两种识别病人方法的要求,未遵循的为4.6%、部分遵循的为16.5%;对于在执行任何外科手术或侵入性处置前,要以主动性的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步骤,以确保是正确的病人。而对手术程序及手术部位的要求,未遵循的为 2.1%、部分遵循的为6.8%。鉴于这一危及患者安全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而JCAHO 在其后的2004、2005、2006 乃至2007 年的患者安全目标中,患者识别的准确性都继续作为第一项目标予以保留。目标二提高病房与门诊用药的安全性对病人的治疗总体上包含了“药物、手术、康复”三大部分,而保证用药安全,是一个被国际上高度重视的问题。据美国医学会的报告,美国医院中药品的错用或差错是美国医院的主要质量问题之一,平均有7.0%的住院病人出现药物副作用。JCALO (全美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2004、在2005 和2006 年都将提高用药的安全性,特别是高危药物的安全性、增进输液泵使用的安全性列入患者安全目标当中。我国台湾地区近几年的患者安全目标当中也都有避免药物错误、提升用药安全的明确要求。今年JCI(全美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国际部)为WHO 患者安全联盟起草的《患者安全管理办法草案》当中,也列入了提高用药准确性、预防高浓度电解质错误、预防持续用药错误等项内容。我国虽然没有相应的统计,但据报道2002 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受理的医疗诉讼案件多达170 万件,其中涉及药物纠纷的占37.0%。前年安徽的“欣氟”等药品不良反应的事件引发全国公众的关注,足以说明保证用药安全是一个绝对不能

忽视的重要问题。医院有众多部门与用药安全相关,但护士是为患者配药、给药的直接操作者,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工作中担负着特别重大的责任。药房工作者的责任同样重大。【主要措施】1.病房药柜内的药品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核查均有相应的规范;存放毒、剧、麻醉药有管理和登记制度,符合法规要求。2.病房药柜存放高危药品有规范:不得与其他药物混合存放,高浓度电解质制剂(包括氯化钾、磷化钾及超过0.9%的氯化钠等)肌肉松弛剂与细胞毒化等高危药品必须单独存放,、有醒目的标志。 3.病区药柜的注射药、内服药与外用药严格分开放置。4.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都有严格核对程序,认真遵循。5.在下达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6.病房建立重点药物用药后的观察制度和程序,医师、护师须知晓这些观察制度和程序,并能执行。

7.药师应为门诊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方法及用药不良反应的服务指导。8.进一步完善输液安全管理制度,严把药物配伍禁忌关,控制静脉输注流速,预防输液反应。药物是医务人员治病最主要的武器,病人到医院看病几乎没有不使用药物的,如果用药安全得不到保证,医疗安全就无从谈起。在住院病人用药安全中,护理人员具有特别重要的责任。不仅要有相关的安全措施,更关键的在于这些措施的制度化、常态化。不良反应严重危及用药安全,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保证用药安全不仅仅是医师与患者之间的事。向患者和家属传授安全用药的知识,是护士的职责。患者和家属了解了相关知识,他们的用药安全才能得到保证。药物治疗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治疗疾病的正面作用,若使用不当也会产生负面作用。患者出院,用药安全的责任不能一起“出院” 。用患者和家属易于理解的方式为每一位出院患者提供出院后用药指导也是医院的一项重要职责。医院的用药安全可分为药品安全和安全用药两方面,从采购到保管,从医生处方到正确地用在病人身上,有许多容易发生差错的环节和各种不安全的因素。要把好整个用药流程的各个环节,鼓励护士(药师)处处关注,从细微的地方着手,从源头抓起,保证用药安全。目标三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在紧急抢救患者的情况下,由于时间紧迫,很多操作不能按常规进行,“三查七对”也很难做到,医务人员之间不能有效沟通,因此容易造成医疗事故和诊疗差错,给患者安全带来隐患。如何在不耽误救治患者的同时,又保证医嘱的正确执行呢?【主要措施】1.紧急抢救急危重症的特殊情况下,对医师下达的口头临时医嘱,护士应向医生重复背述,在执行时有双重检查的要求(尤其是在超常规用药情况下),事后应准确记录。2.对接获的口头或电话通知的“危急值”或其他重要的检验(包括医技科室其他检查)结果,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地记录检验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与电话,进行确认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紧急抢救危急重症患者的情况下,医生在下达口头医嘱时可能因为紧张等原因出现口误,执行医嘱的医护人员也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而听错或记错医生下达的医嘱。措施要求对医师下达的口头临时医嘱,护士应向医生重复背述,一方面可以让医生鉴别护士接受的信息是否正确,有无混淆,另一方面可使医生对下达的医嘱再次进行确认,避免医疗差错。对于“危急值”或其他重要的检验结果的记录要求,是为了确保“危急值”报告的准确性,避免口头报告所产生的误差。在临床中,“危急值”的数值不仅直接指导着临床用药,而且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如患者血钾浓度过低或过高时都必须及时抢救,否则将发生猝死,类似检验结果的记录必须准确、可靠。临床上,往往由于某些原因,检验结果不能及时被记录,医生多采取事后“补记”的方式,但由于记录不及时,容易发生遗漏。因此,按照措施之相关规定正确记录重要检验结果,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尤为重要。目标四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失去最佳抢救机会。这是一个表示危及生命的试验结果,因此就把这种试验数值称为危急值。当血清钙<

1.75mmol/L 时出现全身性痉挛的危险性极高,而>3.4mmol/L 时出现高血钙危象的可能性很大,过高和过低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这两个数值可以看做血钙的高、低危急界限值。【主要措施】1.临床实验室应根据所在医院就医患者情况,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危急值” 报告制度。

2.“危急值”报告有规定的可靠途径,检验人员能为临床提供咨询服务,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房等部门的急危重症患者。

3.“危急值”项目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认定,至少应包括血钙、血钾、血糖、血气、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

4.对属“危急值”报告的项目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如有标本采集、储存、运送、交接、处理规定,并认真落实。“危急值”出现后,检验者首先要确认检验过程是否正常。确认无异常环节,核准者应即刻告知有关医生或护士,了解病情及标本采集情况,如与临床病情相符,结果可以发出。如果结果与临床病情不符或标本采集有问题,应重新采标本复查。对于检验结果过低或过高的标本,即使过程全部正常,但与临床沟通得不到证实者,应重新复查并注明该结果已经复查,建议临床再重新留取标本复检,并在《危急值结果登记记录》上详细记录,注明临床反馈信息。目前,“危急值”应用的管理在我国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危急值”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医院有关部门不重视。第二、许多实验室没有建立或没有完善的“危急值”制度、试验项目,有的没有制定“危急值”的界限值。第三、报告时间要求不明。第四、报告记录不全。第五、临床对“危急值”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接电话人不愿意告诉姓名,接到结果后因某些原因未能及时向值班医师传达。目标五严格防止手术患者、部位及术式错误的发生很多人都对几年前一起本不该发生的医疗事故记忆犹新。在一家医院,两个孩子同时手术,一个是扁桃体切除术,一个是需要开胸的心脏手术,结果要切扁桃体的孩子被开了胸,要做心脏手术的孩子被切除了扁桃体,尽管发现得早,没有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但这仍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如何防止手术患者、部位及术式错误的发生呢? 【主要措施】 1.建立与实施手术前确认制度与程序,有交接核查表,以确认手术必需的文件资料与物品(如病历、影像资料、术中特殊用药等)均已备妥。 2.有术前由手术医师在手术部位作标示的制度与规范,并主动邀请患者参与认定,避免错误的部位、错误的病人、实施错误的手术。对于手术前的确认制度以及手术医师在手术部位作标示的做法,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相应的制度。目前,国内很多医院都有相似的制度要求规范,但是,如何认真落实到每一例手术,仍是每个医院需要努力的。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先进的设备对手术的准确定位有很大帮助。但是,有一些手术差错是由于主观因素造成的,如果医生在术前能够有一个确认的程序,差错完全可以避免。当进入手术程序时,患者已经处于麻醉状态,他们不可能鉴别手术部位是否就是病灶部位,这恰恰需要制度和规范来保障。按照一定的程序完成手术前的确认,在影像片的角上标注患者的详细资料,手术前确认手术必要的文字资料与物品均已备妥,手术医师在手术部位作标示并尽可能邀请患者参与确认……这些看似微小的行为却能避免很多差错的发生。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从三方面措施防范手术差错:一是要严格落实医疗规章制度,尤其是核心制度的落实。术前诊断要严谨,病历书写要规范,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不能流于形式。手术前科室主任、主治医师、参与手术的医师、麻醉师、护士要进行认真的会诊和讨论,认真查阅病历。二是要保障患者的知情权。术前医生要向患者本人及家属交待病情和手术的方式、部位、将要采取的麻醉方式、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和风险、签订手术同意书等。三是要坚持手术前的复述制度。患者在进入手术间接受手术之前,麻醉师、主刀大夫和助手要再次复述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别、诊断、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手术部位等,确认患者身份后再行手术。制度落实是前提,术前确认是关键,知情同意是保障,并且要求全员参与,分工负责,环环相扣。目标六严格遵循手部卫生与手术后废弃物管理规范2004 年08 月中国疾控中心曾光教授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医护人员洗手消毒频率和日常工作量

不成比例。医生每天要为患者查体、听诊、做穿刺性操作等,护士则负责测体温、血压,还要输液、抽血和吸痰。但他们做这些事情前后,却不是每次都洗手。一位病房内的医生平均每天要接触12 名病人,而一位护士则要接触22 名病人,但他们平均每天只用普通肥皂洗7 次手,或是用酒精类快速消毒剂洗3 次。【主要措施】1.制定并落实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管理制度和手部卫生实施规范,配置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执行手部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2.制定并落实医护人员在手术操作过程中使用无菌医疗器械(器具)规范,手术后的废弃物应当遵循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医护人员的手部保持卫生,是预防院内感染最基础的环节。清洁手既保护自己,也保护别人。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教授说,手部卫生是关系医患安全,提高医院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的大事。美国曾做过统计,每年约有200 万例医院内感染发生,有1/3 是可以预防的,而手部卫生在其中至关重要。我国《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征求意见稿)已出台。手术后的废弃物属于医疗废弃物,其处置应当符合国家《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和部颁《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之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不具备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条件的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要求,自行就地处置其产生的医疗废物。自行处置医疗废物的,应当符合以下基本要求:(一)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和容易致人损伤的医疗废物应当消毒并作毁形处理;(二)能够焚烧的,应当及时焚烧;(三)不能焚烧的,应当消毒后集中填埋。目标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压疮事件的发生跌倒是老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原因很多而且经常出现。Rubenstein 等人在上世纪80 年代末针对老年人跌倒防治计划的效果进行研究。在长期护理机构居住的老年人于跌倒后被随机分配到特殊护理组和一般护理组。此计划包含了详细的体检、实验室检查以及环境评估,并将治疗建议告知病人的基层临床医师。两年后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跌倒次数减少了,住院次数减少26%,住院天数减少52%。《医学的证据》P.166)(美国:23.7%和39.5%康复治疗的截瘫与四肢瘫病人至少有一个部位发生压疮(Chen 等,1999);年发病率23.0%(Whiteneck 等,1992)日本:85.7%截瘫病人曾患压疮,17.9%仍患难治性压疮(Sumiya,1997) 2003-12/2004-12 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住院治疗的各种急症患者306 例, 出现压疮者95 例(31.0%) 2005 年8 月-2006 年4 月对石河子和乌鲁木齐市7 所医院住院两周以上的病人419 例调查结果:发生意外伤害的有35 例(8.35%)。其中跌伤7 例(1.7%)、锐器伤6 例(1.4%)、烧烫伤5 例(1.2%)、压疮(press she sore; bedsore)5 例(1.2%)和坠落伤4 例(0.95%)、中毒 3 例(0.7%)。医院该怎样防止就诊患者的非医疗损害?【主要措施】1.认真实施有效的跌倒与压疮防范制度与措施。2.建立跌倒与压疮的报告与认定制度。3.做好基础护理,要配好用好护理人力资源,开放床位与病房,上岗护士配比为1∶0.4。医疗机构应尽可能地为病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治疗性环境,提高病人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加强医院质量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和排除意外伤害发生的环境危险因素,创造一个减少或杜绝危险因素的环境;医护人员要及时有效地与病人及陪护进行沟通,采取适当的方式向病人讲解其病情、所采取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增强其治愈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对病人及陪护进行健康安全教育,提高他们对意外伤害的预见性,主动采取避免意外伤害发生的措施,从而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目标八鼓励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医院要倡导主动报告不良事件,有鼓励医务人员报告的机制。积极参加《中国医院协会》自愿、非处罚性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医院形成良好的医疗安全文化氛围,提倡非处罚性、不针对个人的环境,鼓励员工积极报告威胁病人安全的不良事件。医院能够将安全信息与医院实际情况相结合,从医院管理体系上、从运行机制上、从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医院每年至少有两件系统改进案例。1999 年美国医学研究所(IOM)发表的著名报告——《错误凡人皆有:构建一个更安全的卫生系统》估计,每年约 4.4 万至9.8 万人

在美国医院因医疗错误而死亡,使医源性错误成为美国第8 位致死因素,高于因交通事故、乳腺癌及艾滋病死亡的人数。哈佛大学的研究发现,4.0%的住院患者遭受某种不良事件的伤害,70.0%的不良事件导致暂时性失能,14.0% 的异常事件导致死亡。英国的研究也表明,有10.0%的住院患者经历了某种不良反应事件。虽然我国目前尚无系统研究的结果,但近年来报道的相关事件,如医院火灾、伪劣药品致人死亡、尤其是抗生素滥用等事件均在警示我们,患者安全并不只是管理者的事,它就隐藏在我们身边。发生医疗不良事件怎么办?我国抗菌药物使用现状调查,存在的主要问题:1、经验性或臆断性用药太多2、适应症过宽甚至失控3、药物选择失当4、用药方法错误5、不用药代学和药效学指导用药6、不重视不良反应对病人和疾病的影响7、我国抗菌药物使用现状调查8、滥用抗菌药物(抗生素)的误区9、抗生素就是消炎药10、越贵的抗生素越能消炎11、使用越多越能发挥作用(1)使用5 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 (2)使用6-7 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 (3)使用11-15 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2% (4)使用16-20 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 (5)使用使用16-20 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 (6)使用21 种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0%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1、诊断为细菌感染者,方有指针应用2、尽早查明病原菌,根据病原种类和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至少两个部位)3、按照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4、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品种选择、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次数、疗程、联合应用指针)预防应用的基本原则:1、内科和儿科2、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基本原则)3、给药方法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1、肾功能减退患者2、肝功能减退患者3、老年患者4、新生儿患者5、小儿患者6、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原则:1、非限制使用: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较低(年轻医生)2、限制使用:与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相比,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性使用。3、特殊使用: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药品价格昂贵。分级管理办法: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一般轻度与局部感染患者应首先选用非限制类;遵循。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感染或病原菌只对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敏感时,可选用限制类;特殊使用类从严掌握。2、临床医师可以根据诊断和病情开具非限制类;需要使用限制类时,应经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签名;患者病情需要应用特殊类的,应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针或确凿依据,经抗感染或有关专家会诊同意,处方需经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签名。3、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于一天用量。【主要措施】1.医院要倡导主动报告不良事件,有鼓励医务人员报告的机制。 2.积极参加中国医院协会自愿、非处罚性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为行业的医疗安全提供信息。3.形成良好的医疗安全文化氛围,提倡非处罚性、不针对个人的环境,有鼓励员工积极报告威胁病人安全的不良事件的措施。4.医院能够将安全信息与医院实际情况相结合,从医院管理体系上、从运行机制上、从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医院每年至少有两件系统改进案例。传统观念上将患者安全事件的发生常归责于某个人,在预防处理措施上以谴责和处罚为主。其直接后果是参与医疗活动的人员对医疗行为中的错误处于极度的恐惧和烦恼之中,对报告和揭露错误行为持防范态度,甚至故意隐瞒错误。增进患者安全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有能力捕获关于不良事件、医疗事故和高风险的综合信息,进行分析,将应吸取的教训广为传播,为未来的预防工作奠定基础。因此建立有效、通畅、无障碍的事件报告系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医疗不

良事件包括医疗差错、医疗事故。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的程序,发生医疗事故或出现可能引引发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后,有关医务人员要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向本机构内负责处理医疗事故的有关部门报告。有关部门在接到科室报告后,应立即向医疗机构负责人报告。医疗机构负责人应根据《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向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其次,要明确发生医疗事故或出现可能引发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后,医务人员在按规定程序上报的同时,还应组织最强的技术力量,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损害后果的扩大,减少给患者造成的损失。第三,要明确在上述两项工作完成之后,医疗机构还要进行专门调查,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2007 年患者安全目标》以及采取的必要措施,督促医院在实施医疗行为的过程中更加规范,控制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患者安全是医疗质量的前提和最基本的要求。医务人员实施医疗行为、提供医疗服务的整个过程都会涉及患者安全问题,让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享受安全便捷的医疗服务是医院的中心工作之一。中国医院协会提出的《2007 年患者安全目标》在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深入分析我国医疗卫生工作实践的基础上,选择了具有普遍性、可操作性强、重点明确的项目。也许有人会感觉这几项目标太平常,太简单了,是所有医务人员天天都在做的,还需要作为全行业的目标出具体措施吗?确实,保证病人不用错药,不被错做手术,不被医疗废弃物感染,不仅是医院管理最低限度的目标,也是病人对医院最起码的要求。然而正如专家指出的,这些年我国医院的医疗事故差错不断,严重危及病人安全。究其原因,主要就是这些最基础的制度在一些医院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近些年,我国医院得到了迅速发展,各种先进的设备不断引入,但医疗差错并没有相应减少。据医院协会评价与评估部张振伟副主任介绍,2004 年在我国上海举行的首届患者安全国际联盟大会上,关于患者安全问题有两点结论:1.卫生事业和科技发展不能自然地减少或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2.社会秩序、管理水平和医务人员素质是影响医疗安全的主要因素。结论说明,对患者安全的危害并不会随医院诊断治疗技术的进步而自然减少。无论在大医院还是小医院,患者是否安全,最重要的因素还是要看医务人员是否能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等最基础的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医院管理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医务人员真正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将患者安全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不怕麻烦,不存侥幸,认真核对每一个环节,使这些基础制度得到有效的落实。患者安全:整体安全1、医疗安全:诊断、治疗、操作、用药2、生命安全3、经济安全4、饮食安全5、病房安全(安静)6、心理安全7、语言安全(医务人员要注意语言安全,避免语言伤害患者使患者有不安全感甚至引发纠纷)患者安全:五知道五明白五知道:知道主管医生和主管护士的姓名知道接受诊疗时应遵守的程序和制度知道医患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知道做特殊检查和有创治疗前应履行的手续知道发生医疗纠纷后的处理程序五明白:明白“一日清制”的含义和使用方法明白自己病情的诊断结果明白做检查的目的明白治疗疾病的方法明白病情转化应注意的事项患者安全:医院管理新目标面对医学科学发展这把双刃剑,为维护患者安全,医院管理者和所有的医务人员都应该在医疗技术和患者安全间寻求一种均衡。中国医院发展战略第九届高级论坛(2008 年 4 月)1、关注患者安全,强化医院管理(主题)2、将关注患者安全作为医院管理的新目标(易利华)以制度确保安全1、完善制度是患者安全的保证和切入点2、“在整个医疗过程中,有80%的流程完全可以固定下来。我们通过流程的改进来保证患者安全,医护人员只要严格遵守制度,犯错误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荷兰奥比斯医疗” 集团詹森)以文化延续制度1、创建开放的医院安全文化2、创建非惩罚性的环境,鼓励上报意外事件3、医护人员是医疗隐患信息的提供者,并且是最佳提供者。因为他们不仅是知情人,而且往往是当事人实施患者安全目标要做到制度化,保障执行力度。由于医务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多为单个实施,因而确保每个人行为的准确性极为重要。没有执行制度要比没有制度更为可怕。我们要

学习先进经验,吸取失败教训,加大步伐推动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形成医疗安全文化的新理念,促进患者安全工作。“安康杯”竞赛活动主题提高安全健康整体素质实现安全健康科学发展“安康杯”竞赛活动:2008 年为国家“隐患治理年” 一是要在职工中广泛开展“职工查一条隐患”活动二是在广大职工(家属)中开展以“安全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写一封安全家书”活动三是为万名农民工送安全生产知识活动“安康杯”竞赛活动“两个提高”

1、不断提高管理者安全生产意识和管理水平

2、不断提高职工安全生产知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安康杯”竞赛活动“两个为零” 1、实现死亡事故为零2、重伤事故为零“安康杯”竞赛活动“八个加强” 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2、加强工会群众监督

3、加强安全健康经费投入

4、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5、加强职工安全健康教育

6、加强班组(科室)安全建设

7、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

8、加强竞赛互查力度

宁可累死在路上,也不能闲死在家里!宁可去碰壁,也不能面壁。是狼就要练好牙,是羊就要练好腿。什么是奋斗?奋斗就是每天很难,可一年一年却越来越容易。不奋斗就是每天都很容易,可一年一年越来越难。能干的人,不在情绪上计较,只在做事上认真;无能的人!不在做事上认真,只在情绪上计较。拼一个春夏秋冬!赢一个无悔人生!早安!—————献给所有努力的人.. ..

.. ..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1、“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2、根据临床工作需要,医院建立危急值项目表,制定危急限值。并根据临床需要定期修改,删除或增加某些试验项目,以适合于本院病人群体的需要。检验地带网 3、检验科建立实验室人员处理、复核确认和报告危急值及了解临床对患者处理情况的制度及程序,并在《检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检验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具体到分钟)、报告人等项目。检验地带网 4、科室应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接到检验科电话的医务人员应及时登记,登记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病案号、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报告人、报告时间(具体到分钟)。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时,应立即通知临床医师并做好登记、签字等。 5、临床医生接到危急值的电话报告后应及时识别,在半小时内做出相应处理,并在病程记录中详细分析、记录,并及时复查。若与临床症状不符,要关注样本的留取存在缺陷。如有需要、即应重留取标本进行复查。

6、临床实验室管理委员会应该定期检查和总结“危急值报告”的工作,每年至少要有一次总结,重点是追踪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或是否由于有了危急值的报告而有所改善,提出“危急值报告”的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附件:危急值报告流程 检验“危急值”报告流程 1.住院病人检验“危急值”报告流程

1.1、凡检验科工作人员遇到检验结果达到检验“危急值”时,应立即向本组专业主管(组长)报告,经审核和复核后立即电话通知病区护士,电话报告检验结果,记录对方接电话者的姓名。小组做好记录,包括报告时间、检验者、报告者和复检结果。 1.2、病区护士接到检验科电话通知,可派人到检验科取报告单,并及时将书面检验报告交床位医师或值班医师。检验地带网 1.3、检验“危急值”检测确认后,通过LIS和HIS接口直接实时向病区护士和医生工作站发出屏闪或警示框,给出危急值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检测项目、检测结果等),并立即通过电话通知病区护士,请临床医护人员作相应的处理。 2.门、急诊病人检验“危急值”报告流程 2.1、凡检验人员遇门、急诊病人检验“危急值”时,同样立即电话报告本组专业主管(组长),经审核和复核后立即通知门、急诊医师。如果无法通知时,应通知门诊部或急诊护理部门或通知医院总值班医师,同时通过医护工作站以屏闪或警示框方式报告医护人员,请临床医护人员作相应的处理。 2.2、作好相关记录,记录内容同住院病人检验“危急值”报告程序。 3.医护工作站接到危急值电话通知后和屏闪或警示框后,必须以工号或密码形式登陆方可退出屏闪恢复工作站,同时系统自动保留执行者相关记录,并可通过HIS系统自动跟踪记录随后的相应诊疗处理过程。 4.检验科、护理部、医务处分别制定相应的危急值处理程序,危急值项目的标准操作规程和危急值报告登记制度等。检验地带网 5、危急值的定义进行不定期的维护:

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

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 根据《卫生部关于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行业规范》,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特制订我院危急值报告制度。 一、定义 “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或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相关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目的 使临床能及时掌握病人情况,并提出处理意见。 三、危急值报告制度 1、医技检验科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检验标本是否有错,检验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需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并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 2、医技、检验科按危急值登记要求详细记录患者姓名、门诊号(或住院号、科室、床号)、出报告时间、检查(验)结果(包括记录重复检测结果)、向临床报告时间、报告接收人员姓名和检查(验)人员姓名等。 3、对于首次出现危机值的病人,操作者应及时与临床联系并告知检查(验)结果及检查(验)人员姓名等。

4、临床科室人员在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主班或值班护士应及时向主管或值班医生报告,并将“危急值”信息、接收危急值时间、接收护士姓名、接收医生姓名、医生接收时间详细、规范登记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 5、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应关注检查或标本留取情况。必要时,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若该结果与临床相符,应在30分钟内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同时及时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 6、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接报告后,应立即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签字,需讨论、会诊者,及时通知上级医师、科主任。事后应于6小时内在病程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所采取的相关诊疗措施。 四、“危急值”登记制度 “危急值”报告与接收遵循“谁报告、谁登记;谁接收、谁记录”的原则。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应分别建立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临床科室人员在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应在临床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做好记录,同时及时通知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 五、“危急值”考核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情况,将纳入医院绩效考核。医技科室如未按要求向临床科室报告危急值结果,一次扣罚2分;临床科室未及时处理一次扣罚2分,病历无记录一次扣罚1分;《危急值报告登记本》登记不及时、漏登或缺项过多,扣1分。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程序及流程图整理版.doc

XXXX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程序及流程图 文件编号: CJ-02-001 日期: 2015 年 05 月 05 日 XXXX医院 版本: I 共 7 页 1.目的: 加强检验科的质量管理和规范危急值报告制度。 2.适用范围: XXXX医院检验科。 3.职责: 检验过程中出现危急值的当班人员。 4.工作程序: 检验工作程序 检验科的方针是“及时与准确” 检验由各科临床医师根据急诊病情需要提出申请,在LIS系统开单项目中提出申请。 接到急诊检验申请后,检验人员迅速及时地采集或接收标本,及时进行检验,在规定时限内(具体见急诊报告单时间表)准确报告检验结果。如有危急值,按照危急值报告程序处理,如标本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按科室退单流程处理。 夜间急诊由夜班人员处理,白天急诊由当班检验人员按急诊程序处 理。

对相当紧急的急诊检验结果不能再规定时间内检测完成的,可以先电话告知送检医生,如急诊血凝报告某些项目未出,血常规报告未分类等情况,报告时作好电话沟通记录。先电话报告的检验结果于当日或次日早上将正式检验报告单审核签发。 检验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如需要短暂离岗时,应有明显标志指明去处。交接班时填好交接班记录,记录应完整清晰,交接班人员双方签名。 急诊检验的范围 门诊中的急、危、重病人。 全科门诊观察病人病情突然变化者 临床医生需要尽快了解某些实验室指标时。 急诊检验的基本项目 常规:血常规,超敏 CRP、大便常规、隐血、尿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白带常规等 生化:钾、钠、氯、血糖、淀粉酶、肝肾功能、心肌酶谱等。 遇到紧急情况、突发事件不能处理时,及时向组长、科主任和医院总 值班汇报。 危急值报告程序 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根据临床工作需要,医院建立危急值项目表,制定危急限值。本检验出具报告单平均事件(分钟):急诊血常规、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25399

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为加强临床检验“危急值”的管理,确保"危急值"及时反馈,保证医疗安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请各科室遵照执行。 “危急值”是指检验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偏离较大,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否则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时机,甚至危及生命。 各医技科室在确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患者所在临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填写《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详细记录检验日期、患者姓名、住院号、病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临床电话、临床联系人、报告人等项目,并将检查结果发出。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并填写详细《临床科室危急值接收登记本》,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抢救病人生命,保障医疗安全。 一、“危急值”报告程序 1、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检验标本是否有错,检验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需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并在《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 2、临床检验科必须在《检查(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并简要提示标本异常外观性状,如溶血、黄疸、乳糜状等。 3、记录应有以下内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临床诊断、申请医师、检验项目、检验结果、收到标本时间、报告时间、检验报告者、通知方式、接收医护人员姓名。

危急值报告制度定义、目的、范围

“危急值”报告制度 一、“危急值”的定义 “危急值”,(Critical Values)是指当这种检验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危急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人意外发生,出现严重后果。 2.“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增强医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医技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1 3.医技科室及时准确的检查、检验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三、“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1.心电检查 (1)心脏停搏。 (2)急性心肌缺血。

(3)急性心肌损伤。 (4)急性心肌梗死。 (5)致命性心律失常。 ①心室扑动、颤动。 ②室性心动过速。 ③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 ④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 ⑤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 ⑥心室率大于180次/分的心动过速。 ⑦二度Ⅱ型及二度Ⅱ型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 ⑧心室率小于40次/分的心动过缓。 ⑨大于2秒的心室停搏。 2.医学影像检查 (I)CT检查 ①严重的颅内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 ②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 ③脑疝、急性脑积水。 ④颅脑CT扫描诊断为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 ⑤脑出血或脑梗塞复查CT,出血或梗塞程度加重,与近期片对比超过15%以上。 ⑥肝内古位性病变。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范围

慈溪协与医院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范围 各临床科室,根据我科长期对医院危急值报告总结,结合医院临床科室医生意见及浙江省临床检验中心检查建议,现将我院检验危急值报告项目及报告范围进行个别调整,现报告给临床各科室及医院医教科。调整后得项目及范围参见上表。(如有异意,请联系检验科或医教科)。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流程:

四、“危急值”报告程序与登记制度 (一)门诊、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诊、急诊患者检查(验)出现“危急值”情况,应及时通知门诊、急诊医生,由门诊、急诊医生及时通知病人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及时向门诊部、医务科报告,值班期间应向总值班报告。必要时门诊部应帮助寻找该病人,并负责跟踪落实,做好相应记录。门诊、急诊医生须将诊治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二)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1、医技科室发现“危急值”情况时,在确认检查(验)过程中各个环节无异常后,将检查(验)结果发出,立即电话通知病区医护人员,并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中完整记录各项内容。 2、临床医生与护士在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应立即派人取回报告,并及时将报告交管床医生或值班医生。必要时立即报告上级医生或科主任,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接电人员认真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本》记录工作,并负责跟踪落实。 3、管床医生需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将所采取得相应诊治措施及时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三)体检中心“危急值”报告制度 医技科室发现“危急值”情况时,立即电话报告体检中心相关人员或主任。体检中心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复述确认后,立即通知病人速来医院接受紧急诊治,并帮助病人联系相关医生,给予该病人必要得诊治措施。体检中心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得记录。 五、登记制度 “危急值”报告与接收须遵循“谁报告、谁接收、谁记录”得原则。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应分别建立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得相关信息与处理做好详细登记。 六、督查制度

医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医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是指检验结果的极度异常,如不及时处理随时会危及病人生命的检验值。实验室应与临床医师商讨,确定重要指标的“危急值”范围。 检验中发现危急值,必要时可按以下程序进行处理: a)立即检查室内质控是否在控,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确认标本采集是否符合要求; b)询问医生该结果是否与病情相符; c)察看历史结果; d)必要时重新采集标本进行检测。 确认危急值后,应立即通知申请者取结果,并将危急值病人的姓名、科室及床号,日期、时间、报告人及检验结果等记录在《危急值报告登记表》上。各专业点对临床危急值病人标本的检验,应本着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原则,尽快发报告,并电话通知临床。在此过程中如遇困难,如无法联系上临床工作人员,应在备注栏中注明,并报告科主任。

危急值报告登记表 部门:年份:年

危急值报告流程 1.检验科在发现检验“危急值”情况后,应确认检验过程是否正常,必要时立即复检。当检验“危急值”情况得到确认后,检验人员应立即将检验“危急值”电话通知病区并要求病区派员到检验科取报告。 2.病区接到检验科电话通知后,接听电话人员应立即报告管床医师或值班医师,并迅速派员去检验科取检验报告,及时将检验报告交管床医师或值班医师。 3.管床医师或值班医师得到检验结果后,应及时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干预措施。病区医师在采取干预措施前,应与护理部门一起确认标本采集与送检等环节是否正常,必要时应重新采集标本送检确认。 4.建立登记制度。⑴检验科应做好“危急值”相关登记工作。登记内容除检验结果外,还需登记电话通知时间,病区接电话人员姓名与身份,病区派人取检验报告时间,取报告人员要签全名。⑵病区应设专门登记本,由护理部门记录接到检验科通知的时间,通知管床医师或值班医师的时间,派员取检验报告的时间,检验报告交给临床医师的时间,相关人员均应签全名备查,如重新采集标本复检,也应做好相关记录。⑶临床医师在确认属

某医院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

XX医院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 一、为提高科室工作质量,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使临床能及时掌握病人情况,并提出处理意见,特制订危急值报告制度。 1、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检验标本是否有错,检验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需立即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并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 2、临床科室人员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在临床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做好记录,同时及时通知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 3、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应进一步对病人进行检查;如认为检验结果不符,应关注标本留取情况。必要时,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若该结果与临床相符,应在30分钟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同时及时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 4、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需6小时在病程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所采取的相关诊疗措施。

三、各临床、医技科室在实际诊疗工作,如发现所拟定“危急值”项目及“危急值”围需要更改或增减,请及时与医务科联系,以便逐步和规“危急值”报告制度。 四、检验科危急值报告流程: 检验科将过程中出现的危急值,严格按照危急值报告流程执行: 1) 重复检测标本,有必要时须重新采样。 2) 对于首次出现危急值的病人,操作者应及时与临床联系并告知检验结果,及检验人员,并询问接受报告人员的。 3) 检验科按危急值登记要求详细记录患者、门诊号(或住院号.科室.床号)、收样时间、出报告时间、检验结果(包括记录重复检测结果)、向临床报告时间、报告接收人员和检验人员等。 4) 必要时检验科应保留标本备查。 五、如病人检验结果进入危急值提醒围,计算机系统将提示。 1) 医生工作站,病人列表界面的病人床号前、以及化验报告的条目、以及报告单的异常指标前都显示一个红色的“危”字。 2) 前两处红色“危”字在报告后16小时自动消失。 3) 异常指标前的危字永久保留。 六、危急值的定义进行不定期的维护:

危急值报告范围

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附件1) 一、检验科 警戒低值警戒高值血清肌酐(Cr)654umol/L 血尿素(BUN)28mmol/L 血尿酸(UA)750umol/L 血淀粉酶(AMS)300U/L 尿淀粉酶(UAMY)800U/L 总胆红素(TBIL)(新生儿)340umol/L 乳酸脱氢酶(LDH)1000U/L 磷酸肌酸激酶(CK) 1000U/L 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200U/L 脂肪酶700U/L 血葡萄糖(GLu)女性及婴儿 2. 2mmol/L 22.2mmol/L 男性 2.7mmo/L 22.2mmol/L 新生儿 1.7mmol/L 16.6mmol/L 血清钾(K) 2. 5mmol/L 6.0mmol/L 血清钠(Na) 120mmol/L 160mmol/L 血清氯(CL) 75mmol/L 120mmol/L 血清钙(Ca) 1.5mmol/L 3. 5mmol/L

血清磷(P) 0. 3mmol/L 2.5mmol/L 血清镁(Mg) 0.5mmol/L 3.0mmol/L 血红蛋白(HGB)成人50g/L 200g/L 新生儿95g/L 223g/L 白细胞(WBC)血液病、放化疗患者0.5*10?/L 40*10?/L 其他患者 2.5*10?/L 40*10?/L 血小板(PLT)血液病、放化疗患者10*10?/L 1000*10?/L 其他患者50*10?/L 1000*10?/L 凝血酶原时间(PT)20秒 INR(抗凝治疗者) 3.5秒 部分凝血酶原活动时间(APTT)48秒 二、心电图室 1、心脏停搏; 2、急性心肌梗死; 3、致命性心律失常: ①心室扑动、颤动; ②室性心动过速; ③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室性期前收缩的R波落在前一心搏的T波上); ④频发室性早搏并Q-T 间期延长; ⑤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 ⑥心室率大于180次/分的心动过速;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范围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范围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流程: 四、“危急值”报告程序和登记制度 (一)门诊、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诊、急诊患者检查(验)出现“危急值”情况,应及时通知门诊、急诊医生,由门诊、急诊医生及时通知病人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及时向门诊部、医务 科报告,值班期间应向总值班报告。必要时门诊部应帮助寻找该病人,并负责跟踪落实,做好相应记录。门诊、急诊医生须将诊治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二)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1、医技科室发现“危急值”情况时,在确认检查(验)过程中各个环节无异常后,将检查(验)结果发出,立即电话通知病区医护人员,并在《 “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中完整记录各项内容。 2、临床医生和护士在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应立即派人取回报告,并及时将报告交管床医生或值班医生。必要时立即报告上级医生或科主任,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接电人员认真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本》记录工作,并负责跟踪落实。 3、管床医生需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将所采取的相应诊治措施及时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三)体检中心“危急值”报告制度 医技科室发现“危急值”情况时,立即电话报告体检中心相关人员或主任。体检中心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复述确认后,立即通知病人速来医院接受紧急诊治,并帮助病人联系相关医生,给予该病人必要 的诊治措施。体检中心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五、登记制度

“危急值”报告与接收须遵循“谁报告、谁接收、谁记录”的原则。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应分别建立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的相关信息和处理做好详细登记。 六、督查制度 (一)临床、医技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从而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与“危急值”范围和报告程序。各科室要有专人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的督察,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二)本制度自文件下发之日起,“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将纳入科室医疗质量考核内容。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将不定期对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危急值”制度的执行情况特别对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等危重病人集中科室进行监查。对违反上述规定的科室和医护人员将按严重违反医疗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处理。

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处理规范 一、危急值报告制度: (一)危急值报告涉及临床及医技各科。 (二)建立本院的危急值报告项目及报告范围。 (三)建立本院的危急值报告程序。 (四)医技科室发现危急值情况时,必须按报告程序第一时间通知临床科室,并作好相关记录。 (五)临床科室在接获危急值报告时,必须立即按规定给予相应处置,并作好记录。 (六)医院必须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制度。各科室根据制度须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 (七)医教部、护理部、质管办应加大危急值报告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 (八)医教部应每年组织一次危急值报告工作的评估,不断完善危急值项目,进一步确定危急值项目的界限值。 二、危急值报告程序: (一)门、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1、门、急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如疑有可能存在危急值时,应详细记录患者的联系方式。 2、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急诊患者检查(验)出现危急值情况,应及时通知门、急诊医生,由门、急诊医生及时通知病人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 3、门、急诊医生在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前,应结合临床情况,并向上级医生或科主任报告,必要时与有关人员一起确认标本采取、送检等环节是否正常,以确定是否要重新复检。 4、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及时向医教部报告,值班期间应向总值班报告。必要时医教部应帮助寻找该病人,并负责跟踪落实,做好相应记录。门、急诊医生须将诊治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二)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1、医技科:(1)医技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检查仪器、设备和检验过程是否正常,核查标本是否有错,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临床及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2)立即电话通知病区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3)及时出具检查(验)报告并发出;(4)同时报告本科室负责人或相关人员,并做好本科室危急值详细登记。 2、临床科室:(1)临床护士在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须立即通知主管医生(主管医生不在,就通知当班医生);(2)临床医生接到通知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时,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3)如结果与上次一致或误差在许可范围内,应在报告单上注明“已复查”,医技科应重新向临床科室报告危急值;(4)管床医生或当班医生接报告后,应立即报告上级医生或科主任,并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并根据病情及时跟踪治疗效果。 3、主管医生或当班医生需在6小时内在病程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治疗效果。 (三)体检科危急值报告程序 1、医技科室检出危急值后,立即打电话向体检科工作人员或主任报告。 2、体检科接到危急值报告后,需立即通知病人速来医院接受紧急诊治,并帮助病人联系合适的医生。 3、医生在了解情况后应先行给予该病人必要的诊治。 4、体检科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记录。 三、危急值报告登记制度: (一)各临床、医技科室必须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 (二)各临床、医技科室在报告或接获危急值信息时,均要对危急值的相关信息和处理的过程做详细记录。 (三)危急值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谁记录”、“谁接收、谁记录”的原则。 (四)临床科室在接获电话通知的危急值结果时,必须进行复述确认后方可提

危急值报告项目及范围

2018年二季度 危急值报告项目及范围培训(一)检验科“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二)心电图“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1、急性心梗(超急性期、急性发展期); 2、急性心肌缺血; 首次发现的ST段呈弓背形抬高且伴有对应改变者,T波呈对称高尖或深倒置(倒置>1m“。 3、致命心律失常: (1)心室扑动、颤动; (2)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时间〉30秒的室速); (3)心肌梗死后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 (4)QT间期〉0.47伴频发室性早搏; (5)预激综合症伴快速心室率房颤;(心室率〉180次/分); (6)心室率〉180次/分的心动过速或心室率V 40次/分的心动

过缓; (7)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8)短暂的心室停搏/全心停搏(大于3秒长RR间期)或大于2秒逐渐加重的停搏。 4、起搏器严重起搏/感知不良。 (三)超声科“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1、急诊外伤见腹腔积液,疑似肝脏、脾脏或肾脏等内脏器官破裂或大血管破裂出血的危重病人; 2、大量心包积液,前壁前厚度大于等于3cm合并心包填塞; 3、急性心肌梗塞或外伤致心脏破裂合并心包填塞; 4、宫外孕破裂并腹腔内出血; 5、晚期妊娠出现羊水过少,羊水指数小于3cm,胎儿心率大于160 次/分或小于120次/分。 (四)病理科“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1、快速检查为恶性肿瘤,需切除器官者。 2、快速检查与临床诊断不符者。 3、快速检查与石蜡结果不相符者。 4、标本病变与临床描述不相符者。 (五)医学影像中心“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1、严重的颅内血肿、脑挫裂伤急性期; 注:严重的颅内血肿是指脑实质内幕上出血》30ml(半径1.9cm), 幕下出血》 10ml (半径1.3cm)。 2、脑疝;

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危急值表示危及生命的检验、检查结果。为了临床医生能及时、准确得到危急值的检验、检查信息,争取最佳抢救时机,挽救患者生命,特制定本制度。 一、危急值报告项目及标准:医院检验科、放射科、特检科建立危急值项目及标准(见附件:医技科室危急值目录)。 二、临床科室及相关医技检查科室,应当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簿》,内容包括:检验或检查时间、病人姓名、病案号、临床科室、项目危急值、复查结果(必要时)、通知时间、通知人、接听人、备注。 三、检验、检查人员发现病人的危急信息后,必须紧急电话通知当班护士,双方应复述核对、确认后登记。 四、接获危急值报告的护士应规范、完整、准确地记录患者识别信息、危急值内容和报告者的信息,按流程复核确认无误后,立即向经治或值班医生报告,并做好记录。医师接获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追踪、处置并记录。 五、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六、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 发现检查、检验危急值

危急值登记本 电话和网络通知临床,双方核对结果 危急值登记本 经治或值班医生,评估病情,医护及时处理 观察病情,复查危急值,病程记录 七、医务科、门诊部、护理部负责对本制度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发现违规人员罚款50元,由此发生的医疗差错或引发的医疗纠纷,按相关规定处理。 附件:医技科室危急值目录 (一) 检验科危急值项目和范围 项目参考值单位低值高值 成人血K 3.35-5.55 mmol/L <3.0 >6.0 新生儿血K mmol/L <2.5 >8.0 血钠Na 135-145 mmol/L <120 >160 血氯Cl 96-110 mmol/L <80 >115 血钙Ca 2.1-2.55 mmol/L <1.75 >3.5 成人GLU 3.95-6.11 mmol/L <2.5 >30 新生儿GLU mmol/L <1.7 >16.7 WBC 4-10 ×109<1.0 >30.0 HGB 113-151 g/L <50 >200 PLT 100-300 ×109 <30 >1000

2018年修订的危急值制度及参考值

危急值报告制度 (一)定义 指对提示患者处于生命危急状态的检查、检验结果建立复核、报告、记录等管理机制,以保障患者安全的制度。 (二)基本要求 1.医疗机构应当分别建立住院和门急诊患者危急值报告具体管理流程和记录规范,确保危急值信息准确,传递及时,信息传递各环节无缝衔接且可追溯。 2.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各项检查、检验结果危急值清单并定期调整。 3.出现危急值时,出具检查、检验结果报告的部门报出前,应当双人核对并签字确认,夜间或紧急情况下可单人双次核对。对于需要立即重复检查、检验的项目,应当及时复检并核对。 4.外送的检验标本或检查项目存在危急值项目的,医院应当和相关机构协商危急值的通知方式,并建立可追溯的危急值报告流程,确保临床科室或患方能够及时接收危急值。 5.临床科室任何接收到危急值信息的人员应当准确记录、复读、确认危急值结果,并立即通知相关医师。 6.医疗机构应当统一制定临床危急值信息登记专册和模板,确保危急值信息报告全流程的人员、时间、内容等关键要素可追溯。 (三)具体内容及要求 1.各医技科室全体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危急值项目的“危

急值”范围及其临床意义,检查出的结果为“危急值”,在确认仪器设备正常,经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复核后,立即电话报告临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在《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中详细做好相关记录。 2.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抢救病人生命,确保医疗安全。 3.具体操作程序: (1)当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时,检查者首先要确认仪器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在确认仪器及检查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立即复查,复查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吻合无误后,检查者立即电话通知患者所在临床科室值班医护人员,并在《检查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记录检查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检查项目、检查结果、复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报告人、备注等项目,并将检查结果发出。检验科对原标本妥善处理后冷藏保存一天以上,以便复查。 (2)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须紧急通知主管医师、值班医师或科主任,临床医师需立即对患者采取相应诊治措施,并于6小时内在病程记录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检查报告结果和采取的诊治措施。 (3)临床医师和护士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如复查结果与上次一致或误差在许可范围内,检查科室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流程

检验科危急值处理流程 在医疗实践过程中,当检验结果出现危急值时,必须按以下流程处理后报告: 1、检验科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验者首先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检验标本是否有错,检验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检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立即取原标本或者重取标本进行复查。复查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吻合无误后,需立即(10分钟内)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并在《检验科危急值结果报告记录》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 2、检验科必须在《检验科危急值结果报告记录》上详细记录,并简要提示标本异常外观性状,如溶血、黄疸、乳糜状等。报告应遵循“谁报告,谁记录”原则。 3、记录应有以下内容:检验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项目名称及危急值、危急值复查结果、复述内容处理方式、临床联系人、联系时间(具体到分钟)、报告人等项目。 4、对原标本妥善处理之后保存待查。

5、检验科要在瑞美管理系统上标注“上报危急值”,门诊医生见到“危急值”提示的检验报告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处理。临床科室人员在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应在临床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做好记录,同时及时通知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应在30分钟内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同时及时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需6小时内在病程记录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所采取的相关诊疗措施。 6.相关文件 7、检验科危急值处理流程图(见下图)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危急值”是指检验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偏离较大,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否则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时机,甚至危及生命。 各医技科室在确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患者所在临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填写《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详细记录检验日期、患者姓名、住院号、病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临床电话、临床联系人、报告人等项目,并将检查结果发出。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并填写详细《临床科室危急值接收登记本》,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抢救病人生命,保障医疗安全。 一、“危急值”报告程序 1、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检验标本是否有错,检验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需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并在《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

2、临床检验科必须在《检查(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并简要提示标本异常外观性状,如溶血、黄疸、乳糜状等。 3、记录应有以下内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临床诊断、申请医师、检验项目、检验结果、收到标本时间、报告时间、检验报告者、通知方式、接收医护人员姓名。 4、对原标本妥善处理之后保存待查。 5、各医技科室要在检查(验)报告“危急值”项目处加盖“危急值”提示章。临床检验科凡打印报告除加盖“危急值”提示章外,在项目结果后还有“HH”或“LL”的提示。 6、各医技科室在对病人检查过程中发现急、危、重病人出现危急症状应立即启动急诊急救应急预案,并与临床医生、护士联系,采取紧急抢救措施。 7、门诊检验报告“危急值”项目处加盖“危急值”提示章,门诊医生见到盖有“危急值”提示章的检验报告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处理。 8、临床科室人员在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应在临床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做好记录,同时及时通知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做好下一步的救治工作。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一、"危急值"的定义∶ 所谓检验"危急值"即∶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这说明患者可能正处于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即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所以,"危急值"是表示危及生命的检验结果,故把这种检验数据称为危急值。 二、"危急值"的报告途径∶ 当出现上述危急值时,由临床检验医师在确认仪器设备正常的情况下,立即复查,复查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吻合无误后,立即电话通知临床,并在《检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记录上检验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min)、报告人、备注等项目。临床医生接到电话后首先考虑两点∶一是该结果是否与临床症状相符;二是如果临床症状不符,样本的留取是否有问题?如需要,马上重留标本进行复查。 三、"危急值"报告的重点对象∶ "危急值"报告的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重症监护病房及各门诊、病房的急危重症患者。四、"危急值"报告的检验项目∶"危急值"报告的检验项目包括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INR、

纤维蛋白原、血气分析酸碱度、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血氧饱和度、碳酸氢根、生化检验血钾、血钠、血氯、二氧化碳结合力、血钙、血镁、尿素氮、肌酐、新生儿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葡萄糖、肌钙蛋白I等。具体项目及数值见附件。 五、"危急值"报告检验项目的质量控制∶ 临床实验室对"危急值"报告检验项目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定标本采集、储存、运送、交处理等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完善室内质控,按上级要求参加卫健委、室间质量评价活动。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图-(15543)

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工作流程 一、“危急值”的定义 “危急值”(Critical Values)是指当这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 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 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 (一)“危急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人意外发生,出现严重后果。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增强医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医技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三)医技科室及时准确的检查、检验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三、“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一)放射科“危急值” 1、一侧肺不张; 2、气管、支气管异物; 3、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大于50%以上); 4、急性肺水肿; 5、心包填塞、纵膈摆动; 6、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7、食道异物; 8、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包括肠套叠); 9、外伤性膈疝; 10、严重骨关节创伤:⑴脊柱骨折伴脊柱长轴成角畸形;⑵多发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及或液 气胸;⑶骨盆环骨折。 (二) CT室“危急值” 1、CT发现脑内出血,出血量大于30ml,或脑干、丘脑出血,和/或出现脑疝者; 2、CT发现脑内新发大面积梗死,和/或出现脑疝者; 3、CT发现肺动脉内栓子; 4、CT发现冠状动脉狭窄率大于70%者; 5、CT发现主动脉夹层或胸腹主动脉瘤; 6、CT发现脏器多发挫裂伤、多发骨折、胸腹腔积血,脑疝; 7、CT发现气胸,肺组织压缩70%以上; 8、CT发现膈下游离气体; 9、肠梗阻、套叠、扭转; 10、发现血管明显狭窄或闭塞者; 11、患者突然出现大汗淋漓、脉搏细数,肢体湿冷,血压下降。 (三)磁共振“危急值” 1、急性大面积脑梗塞,并发昏迷的颅内病变,急性脑干梗塞,巨大脑动脉瘤(2.5cm以上),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出血倾向的动脉瘤,急性脑出血(30ml以上),急性脑干出血,急 性重症脑炎,急性一氧化碳及药物中毒性脑病,硬膜下血肿并脑疝,弥漫性轴索损伤; 2、急性肺动脉、主干动脉栓塞,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等量以上心包积液、急性心包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范围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流程: 四、“危急值”报告程序和登记制度 (一)门诊、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诊、急诊患者检查(验)出现“危急值”情况,应及时通知门诊、急诊医生,由门诊、急诊医生及时通知病人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及时向门诊部、医务科报告,值班期间应向总值班报告。必要时门诊部应帮助寻找该病人,并负责跟踪落实,做好相应记录。门诊、急诊医生须将诊治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二)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1、医技科室发现“危急值”情况时,在确认检查(验)过程中各个环节无异常后,将检查(验)结果发出,立即电话通知病区医护人员,并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中完整记录各项内容。 2、临床医生和护士在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应立即派人取回报告,并及时将报告交管床医生或值班医生。必要时立即报告上级医生或科主任,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接电人员认真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本》记录工作,并负责跟踪落实。 3、管床医生需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将所采取的相应诊治措施及时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三)体检中心“危急值”报告制度 医技科室发现“危急值”情况时,立即电话报告体检中心相关人员或主任。体检中心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复述确认后,立即通知病人速来医院接受紧急诊治,并帮助病人联系相关医生,给予该病人必要的诊治措施。体检中心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五、登记制度 “危急值”报告与接收须遵循“谁报告、谁接收、谁记录”的原则。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应分别建

立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的相关信息和处理做好详细登记。 六、督查制度 (一)临床、医技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从而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与“危急值”范围和报告程序。各科室要有专人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的督察,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二)本制度自文件下发之日起,“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将纳入科室医疗质量考核内容。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将不定期对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危急值”制度的执行情况特别对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等危重病人集中科室进行监查。对违反上述规定的科室和医护人员将按严重违反医疗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处理。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数值范围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数值范围

————————————————————————————————作者:————————————————————————————————日期:

临床检验(查)“危急值”报告制度2015年版临床检验(查)“危急值”,是以正常值做为标靶而制定的临床紧急救治数据,是指检验(查)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偏离较大,当这种试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师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避免严重后果的出现。因此把这种有可能危及患者安全或生命的临床检验数值称为“危急值”。鉴于临床检验(查)“危急值”对于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意义,特制定本制度。 一、临床检验科室处置流程 ㈠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检验标本采集、运送是否有误,检验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 ㈡在确认检验(查)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需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并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填写以下内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科室、床号、申请医师、检验项目、检验结果、收样时间、出报告时间、临床接收人员和检验者姓名等;并由临床接受人员即时复述确认检验结果。(见附一) ㈢临床检验科室对原标本留取标本备查。 ㈣危急值报告由临床检验科室当值检测工作人员负责执行,临床检验科室科室负责人予以监督和每月审核。 二、临床科室处置流程 ㈠临床科室医务人员接获有关“危急值”报告的电话,并按要求复述一遍结果后,应在临床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认真记录报告时间、检查结果、报告者。 ㈡临床科室医务人员接获“危急值”时,除按要求记录外,应立即将检查结果报告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同时记录汇报时间、汇报医师姓名; ㈢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应根据病情,结合“危急值”报告结果,对该患者的病情做进一步了解,必要时予以重新抽样检查,对“危急值”报告进行分析和评估,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同时及时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必要时报医院总值班或者医务部;(见附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