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牛乳冰点(知识资料)

牛乳冰点(知识资料)

牛乳冰点(知识资料)
牛乳冰点(知识资料)

冰点法测定原料乳冰点及掺水量

周玉虎张雪林许国庆

(北京奶牛中心乳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100085)

摘要:原料乳中掺水已严重影响到乳品厂的收购乃至成品奶的质量。本文介绍了冰点检测法检测原料乳中的掺水问题。不仅能定性检测出原料乳中是否掺水,而且能计算出掺水量。试验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适合于原料乳收购过程中掺水的检测。

关键词: 冰点法原料乳掺水量

目前,原料乳中掺水现象已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掺假现象,这将严重影响到成品奶的质量。为此,笔者结合原料乳验收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重点介绍了目前原料乳掺水的主要检测方法-冰点检测法。

在我国,常用比重计检测牛乳的相对密度和全乳固体来检验是否掺水,国外很多国家为防鲜奶掺水而采用牛乳冰点检测。冰点检测的优点在于不仅能检测出是否掺水,还能根据冰点变化计算出掺水量。因此,本文主要介绍利用冰点检测牛乳中的掺水问题。

1 概念

纯水的冰点为0℃,而生鲜牛奶的冰点较纯水为低,国际公认平均值为-0.533℃,其变动范围-0.516~0.533℃。实际生产中,造成冰点下降原因是牛奶中含有一定浓度的可溶性乳糖和氯化物等盐类,其浓度能保持平衡,故原料乳中的冰点下降基本保持一致,只在很小范围内变化。当牛奶中掺水或其他杂质时,牛奶冰点即刻发生变化,牛乳掺水后,由于它的组分发生变化,脂肪、蛋白质等的含水量降低,致使其物理状况和化学性质发生变化。只要我们检测牛奶的冰点,即可查出牛奶中是掺入了水还是掺入了杂质,而且还能测出加水的数量。

2 检测原理

检测时在样品管中放入一定量(2.2mL)样品,置于冷井中,于冰点以下制冷。当样品制冷至某一固定温度时,进行引晶,结冰后放出热量,使样品温度回升至最高点,并在短时间内保持恒定,然后温度再继续下降。温度回升所达到的最高点,并在短时间内保持恒定,称为冰点温度平台,读取该温度即为样品的冰点下降值。测定冰点的仪器需要符合标准要求,并经过已知冰点下降值的标准盐溶液校准。

3 仪器和试剂

3.1仪器

3.1.1CryoStar Ⅰ型冰点测定仪(FOSS公司)

3.2 1~5mL移液枪(Thermo公司)

3.2试剂

3.2.1 A校准液

准确称取6.859g氯化钠(精确到0.0001g),溶于少量蒸馏水中,定容至1000mL 容量瓶中。其冰点值为-0.408℃。

3.2.2 B校准液

准确称取10.155g氯化钠(精确到0.0001g),溶于少量蒸馏水中,定容至1000mL 容量瓶中。其冰点值为-0.600℃。

3.2.3 冷却液

准确量取330mL乙二醇于1000mL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其体积比浓度为33%。

5.样品测定

5.1仪器预冷

开启冰点仪,等待冰点仪传感头升启后,打开冷阱盖,注入约30mL冷却液,盖上盖子,此时冷却液在冷阱内开始循环流动,冰点仪进行预冷。预冷30min 后,开始测量。

5.2 仪器校准

5.2.1 A校准

用移液枪吸取2.2mL校准液“A”,依次放入3个样品管中,在启动后的冷阱中插入装有“A”校准液的样品管,冰点仪将控制“A校准”是否成功。当重复测量值在±0.0020℃校准值时,校准值符合要求,校准成功。

5.2.2 B校准

用移液枪吸取2.2mL校准液“B”,依次放入3个样品管中,在启动后的冷阱中插入装有“B”校准液的样品管。冰点仪将控制“B校准”是否成功。当重复测量值在±0.0020℃校准值时,校准值符合要求,校准成功。

5.3样品测定

用移液枪将样品2.2mL转移到一个干燥清洁的样品管中,将样品管放到仪器上的测量孔中。冰点仪的显示器开始显示当前样品温度,温度呈下降趋势,当温度下降到-2.0000℃时,金属搅拌棒开始振动引晶,此时温度开始上升,当温度不再发生变化时,冰点仪停止测量,传感头升启,显示温度即为样品冰点值。

样品测定值见下表1:

表一:样品测定结果

样品名称测定值1(℃)测定值2(℃)平均值(℃)生奶1 -0.5138 -0.5136 -0.5137

生奶2 -0.5132 -0.5131 -0.5132

生奶3 -0.5207 -0.5219 -0.5213

生奶4 -0.5243 -0.5242 -0.5242

生奶5 -0.5261 -0.5261 -0.5261 每一样品应至少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偏差<±4m℃时,可取平均值作为结果。平行测定应重新取样,不允许样品管中样品重复测定。

6.掺水量测定

我国国家推荐标准的生鲜牛奶冰点范围在-0.546~-0.508℃, 高于-0.508℃或低于-0.546℃的判断为不合格。

正常生鲜牛奶的冰点是基本稳定的,如在挤下的生鲜牛奶中掺水,会明显影响牛奶的冰点,而加入不同水量的牛奶其冰点也会不同。通常认为添加10%的水,其冰点上升0.054℃,如果正常牛奶的冰点设定为-0.540℃,则加入10%的水后,该生鲜牛奶冰点上升至-0.486℃。掺水的数量或比例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W= (C1—C2)× (100— S)/C1

其中,W 为生鲜牛奶中的掺水百分数,C1为正常牛乳测得的冰点,C2则为可疑掺水生乳测得的冰点,S为可疑牛奶总固形物的百分数。

分别对样品进行掺水试验,测定其冰点,并计算其实际掺水量,结果见表2:

表二:掺水量测定结果

样品名称 测定值1(℃) 测定值2(℃)

平均值(℃)

全乳固体(%)

测定掺水量(%) 计算掺水量(%) 掺水5% -0.4996 -0.4990 -0.4993 12.42 3.03 4.22 掺水10%

-0.4751

-0.4760 -0.4756 11.85

7.66 8.23 掺水15% -0.0.4557 -0.4553 -0.4555 11.34 11.56 11.69 掺水20% -0.4312 -0.4301 -0.4306 10.87 16.3 16.0 掺水25% -0.4133 -0.4129 -0.4131 10.43 19.8 19.0 掺水30%

-0.3956

-0.3958 -0.3957 10.03

23.1

22.1

从上表可以看出,仪器测定结果和由公式计算出来的掺水量都比试验添加的量低,这说明在收奶过程中验收还是比较宽松的。下图为由仪器测定数据和由公式计算数据的比较:(系列1:仪器测定掺水量;系列2:公式计算掺水量)

0.00%

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

1

2

3

4

5

6

系列2系列1

图一:仪器测定掺水量和公式计算掺水量比较

由图一可以很直观的看出,仪器测定值较计算值偏低,这在原料奶收购过程中对奶农是有利的,但奶农也不能因此而进行掺假活动。 6.讨论

对待原料奶的检测,国内各企业的方法不尽统一,大多采用相对密度检测法。随着我国奶业的迅猛发展,原料奶的检测标准和方法越来越走向规范,作为冰点检测在世界范围内的通用,各奶业企业均应积极推行,从而保证收购生鲜牛奶质量能够符合标准,同时,也是能否在奶市场中占有重要席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409-1985附录B 牛乳冰点下降的测定

[2]郭本恒.乳品化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乳品基础知识

乳品基础知识 1、牛乳:是母牛分娩以后,为给犊牛提供生长所需营养,而从其乳腺分泌出来的物质。 ?牛乳中含水分约88%左右,总乳固体约12%左右。 ?牛乳的成分根据其组成分为水分和乳固体两大部分,而乳固体又分为脂质和非脂乳固体 2、牛乳组成:包括水分和总乳固体,总乳固体包括脂质和非脂乳固体。非脂乳固体; 3、非脂乳固体包括:蛋白质、糖类:乳糖、葡萄糖;矿物质:主要含钙、磷、钾、氯;脂溶性维生素:A、D、E、K、胡萝卜素;少量含钠、镁、硫、铁;微量含锌、铝、铜、硅、碘;痕量含锰、钼、锂、锶、硼、氟;色素:胡萝卜素、叶黄素 ;水溶性维生素:B1、B2、B6、B12、C、烟酸、泛酸、生物素、叶酸 4、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人体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蛋白质;在生物体内营养物运输; ?生物的运动离不开蛋白质抵抗致病微生物及病毒。 5、乳中会出现蒸煮味的来源? ?原料乳中去除了在PH4.6等电点处沉淀的酪蛋白之外,留下的蛋白质统称为乳清蛋白,约占乳蛋白质的18-20%.可分为对热稳定和对热不两大部分。 ?对热不稳定的有乳白蛋白、乳球蛋白。乳白蛋白的特点是加热时会产生H2S而使乳或乳制品出现蒸煮味。对热稳定的为乳清蛋白。 6、脂肪的营养价值 是动植物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源之一。 ?氧化后给人体提供热量;提供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脂肪酸;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分; ?帮助维生素A、D、E、K的吸收。乳糖的构成及对加工的影响。乳糖经高温加热可生成异构乳糖、半乳糖、塔格糖类,可生成蚁酸、乳酸等有机酸。乳糖是还原糖,其本身及分解产物与乳中的蛋白质会发生美拉德反应,是乳制品褐变的主要原因。 7、乳糖的营养价值 ?牛乳中的总热量的1/4来自乳糖。除供给人体能源外,乳糖还具有与其他糖类所不同的意义。 ?乳糖在人体胃中不被消化吸收,可直达肠道。在人体肠道内乳糖易被乳糖酶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以被吸收。半乳糖是构成脑及神经组织的糖脂质的一种成分,对婴儿的智力发育十分重要,它能促进脑苷和粘多糖类的生成。乳糖能促进人体肠道内某些乳酸菌的生成,能抑制腐败菌的生长,有助于肠的蠕动作用。 ?有些人由于体内没有乳糖酶,所以喝牛奶时会引起乳糖不耐症。 8、维生素 ?V A:缺乏时引起夜盲症;使上皮组织发生角质化以及抵抗病菌能力降低,因而易于感染疾病。 ?VD:缺乏时婴幼儿会得佝偻病。主要调节钙、磷代谢,维持血液中钙磷浓度正常使骨骼正常发育。 ?VE:维持生殖机能;如抗衰老延长红细胞的寿命,保持某些酶的活性。 ?VK:促进合成凝血酶原;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维生素A、B2、D、尼克酸及生物素对热是稳定的,在一般加热处理中不会受到多少损失。维生素B1、B12、C在热处理中会受到损失,但是在无氧条件下加热能减少损失。 ? 乳品知识初级培训(第二期) ?1、乳液中溶质的状态有哪几种?真溶液如乳糖。高分子溶液,如乳白蛋白及蛋白。胶体悬浮液,如酪蛋白酸钙-磷酸钙。乳浊液如乳脂肪球。 ?2、乳的颜色为什么是白色或略带黄色?乳白色是乳中酪蛋白胶料及脂肪球对光不规则反射的结果。 ?黄色是乳中的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及水溶性的核黄素使乳清呈萤光性黄绿色。 ?3、牛乳的冰点为-0.53--0.55,在0度时为什么不结冻?这主要是乳中的乳糖与盐类的存在导致的。由于这些物质的存在使乳中的渗透压升高而造成的。 ?4、乳的沸点是100℃吗?乳的沸点同样是由于乳中的乳糖与盐类等溶质的存在而与水的点不相同。 ?5、在一个大气压下约为100.55 ℃, ?6、牛乳中酸度的来源?刚挤出的新鲜牛乳的酸度称为固有酸度或自然酸度。固有酸度来源于乳中固有的各种酸性物质。如,酪蛋白、白蛋白、二氧化碳、柠檬酸盐、磷酸盐。非脂乳固体越多,固有酸度就越高。 ?7、挤出后的乳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乳酸发酵,导致乳的酸逐渐升高,这部分酸

(完整word版)牛奶的检验

鲜奶的卫生检验(消毒灭菌乳) 一、感官检查 1.色泽:呈乳白色或稍带微黄色。 2.滋味和气味:具有新鲜牛乳固有的香味,无其他异味。 3.组织状态:呈均匀的胶态流体。无沉淀、无凝块、无杂质和无异物等。 二、理化及微生物指标 理化检测的项目较多包括:相对密度、脂肪、全乳固体、酸度及六六六、滴滴涕、汞、黄曲霉毒素B1、掺假检验等。 1.相对密度与比重: 牛奶的比重,是指牛奶在15度时,一定容积牛奶的重量与同容积同温度的水的重量之比。牛奶的密度是指在20℃时的牛奶与同体积的4℃水的质量之比。相同温度下牛奶的密度与比重绝对值差异不大,但因为制作比重计时的温度标准不同,使得密度较比重小0.002,正常牛奶的密度平均为 1.030,比重平均为1.032,奶中无脂干物质越多密度越高。一般初奶的密度为1.038-1.040。测比重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鲜奶是否掺了水,鲜奶掺水后比重会降低。在奶中掺水后,每增加10%的水,密度降0.003。牛奶的比重或密度,是检验奶质量的常用指标。正常牛乳的比重应为1.028~1.032,因此对于比重低于1.028的牛乳即可视为异常乳。测定奶的密度和含脂率,便可以计算出牛奶总干物质的近似值。计算公式是: T=0.25L+1.2F+0.14 T:总干物质含量 L:奶密度计读数 F:乳脂率 例如:以知牛奶密度30.5,乳脂率为3.5%,该奶总干物质含量是 T=0.25×30.5+1.2×3.5+0.14=11.965% [仪器] 1.乳稠计:牛乳密度常用乳稠计测定,乳稠计有20℃/4℃(密度乳稠计)和15℃/15℃(比重乳稠计) 两种,前者较后者测得的结果低2℃ 2.玻璃量筒(200~250ml)高度要大于乳稠计的高度,直径大小应使乳稠计沉入后,量筒内壁与乳稠计的 周边距离不小于5mm。 [操作] 混匀病调节乳温为10~25℃的牛乳样品小心地倒入250ml 量筒中,加到量筒容积地3/4,勿产生泡沫,用手拿住乳稠计地上部,小心地将它沉乳到相当标尺30℃处,放手让它在乳中自由浮动,但不能与量筒壁接触。静止2~3分钟后,读取乳稠计读数,以牛乳液面与乳稠计接触点为准。在10~25℃范围内,牛奶温度每比20℃低1℃,要从乳稠计读数中减去0.0002;相反,每比20℃高1℃,要给乳稠计读数加上0.0002。 根据牛乳温度与乳稠计度数,查牛乳温度换算表将乳稠计度数换算成20℃地度数。 相对密度 20 4 ρ 与乳稠计度数的关系式: 乳稠计度数X1=( 20 4 ρ -1.000)×1000 X1—乳稠计读数; 20 4 ρ—样品相对密度。 例:牛乳温度为16℃,用20℃/4℃的乳稠计测得得度数为30.5换算成20℃时的度数查乳稠计读数变为温度20℃时的度数换算表,同16℃,30.5度数对应的乳稠计度数为29.50。 即20℃时牛乳的相对密度为1.0295.

奶粉基础知识

奶粉基础知识 1、母乳与牛奶中乳清蛋白的比列? 奶类中的蛋白质主要是由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组成,乳清较容易被消化,母乳中的70%乳清蛋白,30%酪蛋白:牛奶中含20%乳清蛋白,80%酪蛋白。 2、a-乳清蛋白的作用? 在母乳中a-乳清蛋白的浓度是2-3克/升,占总蛋白含量的25-35%。相比较,在牛乳中a-乳清蛋白只占总蛋白的2-5%。 (1)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利用度,从而降低蛋白质的总量,有效降低宝宝肾脏的负担。更容易让宝宝消化吸收。 (2)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有免疫刺激作用从而提高免疫力。 (3)含有丰富的色氨酸(快乐因子),有助于促进宝宝的神经发育,调节睡眠情绪,增进食欲。 (4)可以在宝宝体内转化成牛磺酸,保证视力、心脏、大脑的正常发育,并有抗疲劳作用。 (5)是唯一能结合钙的乳蛋白成分,可紧密结合2个ca2+,有利于骨骼发育和维持骨骼健康。 (6)婴儿期重要的器官及神经系统的发育都是在高质量的睡眠中完成的,缺少a-乳清蛋白的摄入可能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宝宝睡眠不好可能会使宝宝烦躁哭闹、消化吸收减弱奶量降低、生长发育迟缓。 3、牛磺酸 牛磺酸又称牛胆酸最初是从雄牛的胆汁中发现的,是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是婴幼儿生

长发育的必需氨基酸,牛磺酸对促进大脑生长发育,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对心血管系统有较强的保护作用,有增强心肌细胞功能等作用;可以促进脂肪乳化和视网膜的发育,帮助神经传导和视觉机能的完善。成人可以通过肝合成牛磺酸,由于婴幼儿的身体内酶类的合成的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好,还不能通过自身合成,婴幼儿体内所需要的牛磺酸只能依靠食物来提供。 各种食物的包含的牛磺酸的数量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植物性的食物中是不会包含牛磺酸的,动物性的食物中含有的牛磺酸却是相当的丰富,比如平均一百克的食物中含有的牛磺酸的数量是这样的:牛奶四毫克,人初乳七十毫克,人成熟乳五十四毫克,猪肉五十毫克,牛肉三十毫克,羊肉四十七毫克以及鸡肉三十四毫克等。 母乳中含有的牛磺酸要比牛奶中多十几倍,人的初乳中的牛磺酸的含量要比成熟乳的来的更加多,母乳是婴儿体内的牛磺酸的主要来源,牛乳、鸡蛋等食品中几乎不含牛磺酸。 所以喂养的时候建议尽量母乳喂养,在母乳不足的情况下,要给宝宝适量添加婴幼儿配方奶粉。以保证体内各种营养素的供给。 4、OPO结构脂 OPO目前是一种比较珍贵的成分,它的结构与母乳中脂肪非常相近,因此放在奶粉里更亲和人体,促进宝宝营养的吸收。 (1)帮助DHA、AA的有效利用,促进智力发育,使宝宝头脑更加聪明。 (2)与可溶性膳食纤维组合,帮助增加肠道双歧杆菌的数量,改善胃肠道,激活免疫

数据通信基本知识

数据通信基本知识 -------------------------------------------------------------------------- 所有计算机之间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的通信都涉及由传输介质传输某种形式的数据编码信号。传输介质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设备间起互连和通信作用,为数据信号提供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另一个节点的物理通路。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中采用的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传输介质两大类。 一、有线传输介质(Wired Transmission Media) 有线传输介质在数据传输中只作为传输介质,而非信号载体。计算机网络中流行使用的有线传输介质(Wired Transmission Media)为:铜线和玻璃纤维。 1. 铜线 铜线(Copper Wire)由于具有较低的电阻率、价廉和容易安装等优点因而成为最早用于计算机网络中的传输介质,它以介质中传输的电流作为数据信号的载体。为了尽可能减小铜线所传输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涉(Interference),我们使用两种基本的铜线类型:双绞线和同轴电缆。 (1)双绞线 双绞线(Twisted Pair)是把两条互相绝缘的铜导线纽绞起来组成一条通信线路,它既可减小流过电流所辐射的能量,也可防止来自其他通信线路上信号的干涉。双绞线分屏蔽和无屏蔽两种,其形状结构如图1.1所示。双绞线的线路损耗较大,传输速率低,但价格便宜,容易安装,常用于对通信速率要求不高的网络连接中。 (2)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由一对同轴导线组成。同轴电缆频带宽,损耗小,具有比双绞线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更好的传输性能。按特性阻抗值不同,同轴电缆可分为基带(用于传输单路信号)和宽带(用于同时传输多路信号)两种。同轴电缆是目前LAN局域网与有线电视网中普遍采用的比较理想的传输介质。 2.玻璃纤维 目前,在计算机网络中十分流行使用易弯曲的石英玻璃纤维来作为传输介质,它以介质中传输的光波(光脉冲信号)作为信息载体,因此我们又将之称为光导纤维,简称光纤(Optical Fiber)或光缆(Optical Cable)。 光缆由能传导光波的石英玻璃纤维(纤芯),外加包层(硅橡胶)和保护层构成。在光缆一头的发射器使用LED光发射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或激光(Laser)来发射光脉冲,在光缆另一头的接收器使用光敏半导体管探测光脉冲。 模拟数据通信与数字数据通信 一、通信信道与信道容量(Communication Channel & Channel Capacity) 通信信道(Communication Channel)是数据传输的通路,在计算机网络中信道分为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物理信道指用于传输数据信号的物理通路,它由传输介质与有关通信设备组成;逻辑信道指在物理信道的基础上,发送与接收数据信号的双方通过中间结点所实现的逻?quot;联系",由此为传输数据信号形成的逻辑通路。逻辑信道可以是有连接的,也可以是无连接的。物理信道还可根据传输介质的不同而分为有线信道和

乳品基础知识

乳品基础知识 乳的概念: 牛乳是母牛产犊后由乳腺分泌的一种具有胶体特性、均匀的生物学液体、其色泽呈乳白色或稍带有微黄色、不透明、味微甜并具有特有香气。 乳糖的合成 乳糖是双糖,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的半乳糖合成 泌乳期:乳牛自分娩后产乳起直至泌乳终止,这中间称为泌乳期。 根据乳的不同分为初乳、常乳、末乳。 1、初乳:乳牛分娩后一周以内所产的乳。 2、常乳:母牛产犊一周后,所产乳的成分及性质趋向稳定。 3、末乳:母牛停止产乳前一周左右所分泌的乳称为末乳。牛乳的主要成分及化学性质 主要成分:水分、脂肪、蛋白质、乳糖、无机盐、无机盐、维生素、酶类、少量气体 水分:水是牛乳的主要成分之一,一般含87-89%。 牛乳中水分分为三种: 1.游离水:是牛乳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分散介质。 2.结合水:是和乳中蛋白质、乳糖以及某些盐类结合存在。 3.结晶水: 蛋白质

乳蛋白质是牛乳的主要成分,其含量约为3.3-3.5%,乳蛋白质不是单一的蛋白质,种类很多。 (一)分类: 1.酪蛋白83%(α-酪蛋白β-酪蛋白k-酪蛋白γ-酪蛋白) 2.乳清蛋白17%(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其他眎,胨)。 酪蛋白的沉淀 1.酸凝固:在PH值为6.4以上时,酪蛋白以碱性状态存在,在正常牛乳中,以酪蛋白酸钙、磷酸钙的形式存在。当PH 值降至5.2时,磷酸钙中的钙分离,当PH值降至4.6时,酪蛋白酸钙中的钙分离,分离后的酪蛋白极不稳定,易沉淀析出。 (一)脂溶性的维生素: 1.维生素A(视黄醇) 2.维生素D(钙化醇) 3.维生素E(生育酚) (二)水溶性维生素 1.维生素B 分类: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 B12 2.维生素C(抗坏血酸)

培训资料-印刷制版基础知识

印刷、制版基础知识 第一节印刷基本知识 一、印刷的五大要素 1.原稿:原稿是整个制版、印刷工艺中的依据,直接关系到印刷品的艺术效果和复制还原效果。凹印制版常见原稿有:黑稿、彩稿、印刷品原稿、摄影原稿、设计光盘原稿等。 2.印版:印版即提供印刷用的模版,它是由原稿到印刷品的印刷过程中重要的媒介物。印版因着墨和不着墨部分的结构形式不同而分为凸版、凹版、平版和孔版四类。其功能是根据原稿,区分出图文部分与非图文部分,使非图文部分形成空白不接受油墨,而图文部分则接受油墨,在印刷时,使附着油墨的图文转移到承印物的表面,从而完成一色的印刷。 3.油墨:油墨是获得印刷图文的主要材料之一,是体现原稿色彩的重要因素。油墨的种类很多,主要根据印版种类、印刷形式、承印材料的不同而区分,凹版包装印刷油墨主要有里印油墨、表印油墨两大类,其中里印油墨又可分为PVC用油墨、OPP用油墨、PET用油墨等。 4.承印材料:承印材料指印刷过程中承载图文墨色的材料。凹版包装印刷的承印材料主要有纸张、薄膜、铝箔等。薄膜又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脂(PET)等。 5.印刷设备:印刷设备主要指印刷、复合等机械,是实现印刷品生产的关键。 二、印刷种类 1.凸版印刷:凸版印刷简称凸印,俗称铅印,历史最久。目前我国印刷行业采用较多的活字版和铜锌版印刷。 2.凹版印刷:凹版印刷简称凹印,其图 文部分低于印版表面的空白部分。我国 的软包装印刷主要是采用凹版印刷。右 图为凹版印刷方式图解。 3.平版印刷:其印版上的图文和空白两 部分几乎处在同一平面上,故称为平版 印刷。胶印是常见的平版印刷方式。平 版印刷不是直接印刷,而间接印刷。 4.孔版印刷:孔版属于透过性印刷,利用细金属网透空的特性,将图文部分镂空而非图文部分以抗墨性胶质体保护,油墨置于版面上以刮版刮压,油墨透过镂空的图文部分转移到承印物上。常见的孔版印刷方式是丝网印刷,现在仍然应用广泛。 第二节凹版印刷的特点及国内凹印的发展 一、凹版印刷的特点 1.墨层厚实,墨色均匀。凹印能真实再现原稿效果,层次丰富、清晰,墨层厚实,墨色饱和度高,色泽鲜艳明亮,这是由凹印的特点所决定的。凹版印刷采用的是网穴结构,依靠墨量体积不同来表现层次。 2.印刷速度快?。现代凹版印刷机均采用圆压圆形式,特别是卷筒式凹版印刷机,印版滚筒和压印滚筒上没有空档,机器运转平稳,采用微机自动控制,印刷速度最高可达250米/分钟。 3.适应介质广泛。凹印适用的介质非常广,PVC、PET、PE、NY、CPP、OPP、BOPP、组合膜以及其它与以上材料有相同性质的薄膜类、纸张,甚至铝箔等。 4.产品适应范围广。通过选用不同的油墨,可以在纸张、塑料薄膜、纺织品、铝箔、玻璃纸等各种材料上印刷。凹版印刷机可以和柔印、丝印、烫印、凹凸压印、分切等多种工序组成自动化

通信原理基础知识整理

通信常识:波特率、数据传输速率与带宽的相互关系 【带宽W】 带宽,又叫频宽,是数据的传输能力,指单位时间能够传输的比特数。高带宽意味着高能力。数字设备中带宽用bps(b/s)表示,即每秒最高可以传输的位数。模拟设备中带宽用Hz表示,即每秒传送的信号周期数。通常描述带宽时省略单位,如10M实质是10M b/s。带宽计算公式为:带宽=时钟频率*总线位数/8。电子学上的带宽则指电路可以保持稳定工作的频率围。 【数据传输速率Rb】 数据传输速率,又称比特率,指每秒钟实际传输的比特数,是信息传输速率(传信率)的度量。单位为“比特每秒(bps)”。其计算公式为S=1/T。T为传输1比特数据所花的时间。 【波特率RB】 波特率,又称调制速率、传符号率(符号又称单位码元),指单位时间载波参数变化的次数,可以以波形每秒的振荡数来衡量,是信号传输速率的度量。单位为“波特每秒(Bps)”,不同的调制方法可以在一个码元上负载多个比特信息,所以它与比特率是不同的概念。 【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的关系】 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的关系式为:Rb=RB*log2 N。其中,N为进制数。对于二进制的信号,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奈奎斯特定律】 奈奎斯特定律描述了无噪声信道的极限速率与信道带宽的关系。 1924年,奈奎斯特(Nyquist)推导出理想低通信道下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公式:理想低通信道下的最高RB = 2W Baud。其中,W为理想低通信道的带宽,单位是赫兹(Hz),即每赫兹带宽的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是每秒2个码元。对于理想带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则是:理想带通信道的最高RB= W Baud,即每赫兹带宽的理想带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是每秒1个码元。 符号率与信道带宽的确切关系为: RB=W(1+α)。 其中,1/1+α为频道利用率,α为低通滤波器的滚降系数,α取值为0时,频带利用率最高,但此时因波形“拖尾”而易造成码间干扰。它的取值一般不小于0.15,以调解频带利用率和波形“拖尾”之间的矛盾。 奈奎斯特定律描述的是无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或码元速率)与信道带宽之间的关系。 【香农定理】 香农定理是在研究信号经过一段距离后如何衰减以及一个给定信号能加载多少数据后得到了一个著名的公式,它描述有限带宽、有随机热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或码元速率)与信道带宽、信噪比(信号噪声功率比)之间的关系,以比特每秒(bps)的形式给出一个链路速度的上限。

牛乳冰点(知识资料)

冰点法测定原料乳冰点及掺水量 周玉虎张雪林许国庆 (北京奶牛中心乳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100085) 摘要:原料乳中掺水已严重影响到乳品厂的收购乃至成品奶的质量。本文介绍了冰点检测法检测原料乳中的掺水问题。不仅能定性检测出原料乳中是否掺水,而且能计算出掺水量。试验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适合于原料乳收购过程中掺水的检测。 关键词: 冰点法原料乳掺水量 目前,原料乳中掺水现象已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掺假现象,这将严重影响到成品奶的质量。为此,笔者结合原料乳验收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重点介绍了目前原料乳掺水的主要检测方法-冰点检测法。 在我国,常用比重计检测牛乳的相对密度和全乳固体来检验是否掺水,国外很多国家为防鲜奶掺水而采用牛乳冰点检测。冰点检测的优点在于不仅能检测出是否掺水,还能根据冰点变化计算出掺水量。因此,本文主要介绍利用冰点检测牛乳中的掺水问题。 1 概念 纯水的冰点为0℃,而生鲜牛奶的冰点较纯水为低,国际公认平均值为-0.533℃,其变动范围-0.516~0.533℃。实际生产中,造成冰点下降原因是牛奶中含有一定浓度的可溶性乳糖和氯化物等盐类,其浓度能保持平衡,故原料乳中的冰点下降基本保持一致,只在很小范围内变化。当牛奶中掺水或其他杂质时,牛奶冰点即刻发生变化,牛乳掺水后,由于它的组分发生变化,脂肪、蛋白质等的含水量降低,致使其物理状况和化学性质发生变化。只要我们检测牛奶的冰点,即可查出牛奶中是掺入了水还是掺入了杂质,而且还能测出加水的数量。 2 检测原理 检测时在样品管中放入一定量(2.2mL)样品,置于冷井中,于冰点以下制冷。当样品制冷至某一固定温度时,进行引晶,结冰后放出热量,使样品温度回升至最高点,并在短时间内保持恒定,然后温度再继续下降。温度回升所达到的最高点,并在短时间内保持恒定,称为冰点温度平台,读取该温度即为样品的冰点下降值。测定冰点的仪器需要符合标准要求,并经过已知冰点下降值的标准盐溶液校准。

牛奶检测

原料奶中“二合一”掺假的检测方法 1、方法原理: 生鲜牛乳中若掺有二合一,二合一中的碳酰胺类物质能与亚硝酸钠在酸性溶液中反应生成CO 2、N 2;若无碳酰胺类物质存在,亚硝酸盐可与格里斯试剂发生偶氮反应生成淡紫红色染料,根据颜色的变化判断鲜乳中有无二合一的存在。 2、试剂: 2.1格里斯千试剂:称取89g 酒石酸,10g 无水对氨基苯磺酸及1g α—萘胺,混匀,小心放入在研磨仪中研成质地均匀的白色粉末(无可见颗粒物),密封干燥保存在棕色瓶中,每次配制之后在48小时内使用,如药品变色立即停止使用。 2.2 1%亚硝酸钠溶液:取1g 亚硝酸钠,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后,定容到100mL 容量瓶中。 2.3浓硫酸(密度为1.84)。 3、仪器设施: 3.1设备:研磨仪、天平。 3.2器皿物品:容量瓶、试剂瓶、玻璃棒、烧杯、刻度吸管、称量勺、滤纸、封口膜等。 4、方法步骤: 4.1取生鲜牛乳样3mL,加入到试管中,准确加入NaNO 2溶液1mL、边加边充分摇匀,再加入浓硫酸1mL,边加边充分摇匀,静止5min,待气泡稍落。

4.2用统一的专用药勺(见附图)取两平勺约0.5g 的格里斯千试剂,加入试管中,避免试剂挂壁,充分混匀后计时,在反应10分钟后立即摇匀并观察试管中乳样的颜色变化。 4.3在每批样品检测时,必须同时做阴性对照。如果阴性样品检测的乳样颜色为紫红色时,其它样品对照比色版出具结果;如果阴性样品检测的乳样颜色不为紫红色或颜色异常,此次检测失败,需要重新检测。 5、结果判定: 乳样颜色 二合一量 结果判定 紫红色 <0.5% 无 橙红色 0.5-1% 微量 橙黄色 2-3% 中量 黄色 4-5% 大量 二合一掺假判定比色版

生鲜牛乳法律法规解读

过培训并有健康证明、卫生和质量安全保障制度,其中培训应是一般知识,健康证明是一般体检(20)。奶站对挤奶设施、储存运输设施清洗消毒(21)。奶站对收购的生鲜乳进行 常规检验(21):感官、酸度、密度、含碱。奶站建立收购、销售和检测记录(22),签 订书面合同(23),禁止收购规定(24、14)健康、初乳、用药期,容器要求(25)2小 时0~4℃,禁止任何添加(7)。 (六)强化管理手段:制定站规划(19)(1村2站);开展监督抽查(27)区别于检测;赋予强制措施权:现场检查、调查了解、查阅资料、查封扣押生鲜乳、生产经营场所、违法工具设备(47);建立违法生产经营记录(50);公布监督管理信息(51);处罚违 法行为(54、55、59、60)。 (七)扶持奶业发展:扶持补贴奶站(20),检测抽查费用由同级财政列支(27)。三、贯彻条例需要做的主要工作 (一)要有责任意识。第一责任:奶畜养殖者、生鲜乳收购者。负总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监管责任: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求:及时报告处理,严重或恶劣的追究领导责任。 (二)着力做好以下工作:做好养殖档案管理(13);省级制定奶站布局规划(19);清理整顿奶站13536个减1/3发证95%;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13129批,调查违规1380起,移送9起。金桥、乐康留好证据非常重要:档案、交接单、记录、检测回单,报告等;提振消费和生产信心。 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 一.重要意义: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门制定;只因为奶业:意见、条例、纲要责任;市场主体责任、地方政府责任、部门监管责任;考核具 体方案,监督检查;半年自查,形成专报;监察监督,进行考核。 二.目标: 2008年底前,全面整改,基本恢复正常。 2009年10月底前,奶站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奶牛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GB/T20014.8)停业整顿或取缔。 2011年10月底前,标准化规模养殖。60%,5.5吨,20%-30%《奶牛场卫生规范(GB16568)》停产整顿。(目前,23.1%,5吨) 三.任务与监管。1、共有22项涉及农业职能。其中,有13项由农业部牵头,其余9项为主要参加单位。饲料中三聚氰胺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检出值标准的制定。2、质检、农业等系统的检测能力建设。3、三聚氰胺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抽查或检测。4、建立

生鲜牛奶检验标准

生鲜牛奶检验标准 1.0鲜奶的感官理化指标 1.1感官指标 正常生鲜牛奶为乳白色或略带微黄色的均匀胶体,无粘稠、浓厚、分层现象;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机械杂质;具备乳的正常滋气味,不得有苦、咸、涩、臭等异味。 2.0鲜奶的理化指标 3.0鲜奶的微生物指标 4.0常规检验方法 4.1相对密度的测定 4.1.1仪器:乳稠计:20℃/4℃或15℃/15℃;玻璃圆桶:200~250ml 4.1.2测定方法步骤:将10~25℃的牛乳样品小心的注入容积为250ml的量桶中,加至量桶容积的3/4,不要产生泡沫。用手拿住乳稠计上部小心的将它沉入到相当标尺刻度30处,放手让它在乳中自由浮动,但不能接触筒壁。待静止1~2min后。读取乳稠计刻度,以牛乳表面层与乳稠计的接触点(即新月形表面的顶点)为准。根据牛乳温度和乳稠计读数,查牛乳温度换算表,将乳稠计读数换算成20℃或15℃时的读数。相对密度D204与乳稠计读数的关系如式所示: 乳稠计读数=(D204-1..000)31000 4.1.3牛乳温度与相对密度换算表

4.2脂肪的测定 4.2.1试剂:异戊醇、浓硫酸 4.2.2仪器:盖勃氏离心机、乳脂计、11ml移液管 4.2.3操作方法:在乳脂计中加入浓硫酸10ml,沿壁小心加入新鲜牛乳11ml,不要使其混合,然后加入异戊醇1ml,塞上橡胶塞,用力摇动(瓶口向下向外,避免冲出腐蚀衣服和皮肤)使其成为均匀棕色液体,静止数分钟(瓶口向下),置于65-70℃水浴中5min取出,以1200 r/min 的转速离心10min,取出后(瓶口仍向下)再置于65-70℃水浴中5min。应注意水浴中的水面必须高于乳脂计的脂肪层。最后按照刻度读出脂肪的百分比。 4.3蛋白质的测定(凯氏定氮法) 4.3.1、原理: 4.3.2、仪器:凯氏定氮仪、移液管、250ml三角烧瓶、电炉、凯氏定氮瓶、100ml容量瓶4.3.3、试剂:硫酸铜、硫酸钾、硫酸、过氧化氢溶液、40%氢氧化钠、2%硼酸、0.05N硫酸、蒸馏水、混合指示剂(0.1%的甲基红和0.1%的溴甲酚绿以1:5的比例混合) 4.3.4、消化:用移液管吸取10ml液体样品,移入干燥的500ml定氮瓶中,加入3g硫酸钾和0.2g硫酸铜混合催化剂及20ml硫酸使样品全部浸泡在消化液中,防止样品粘附瓶颈上部,摇匀后将瓶以45°角斜支在电炉上,微火加热,小心瓶内泡沫冲出影响结果。当样品炭化变黑产生泡沫时要减小火力,勿使黑色物质上升到凯氏定氮瓶颈部,当泡沫完全停止、消化液均匀沸腾后,加大火力,直至瓶内容物的颜色逐渐成透明的淡绿色后继续消化0.5-1hr,若凯氏烧瓶壁上粘有炭化粒时应进行摇动,或待瓶内容物冷却数分钟后,用少量、多次过氧化氢溶液冲下,继续消化0.5hr直至完全透明为止,稍冷,沿瓶壁吹入少许水,混合,再沿瓶壁吹入少许水(防止剧烈沸腾,水冲出烧瓶),至烧瓶内溶液体积达到约60ml,将其定量转移入100ml容量瓶中,冷却,定容,混匀备用,同时作空白试验(除不加样品外其余与消化步骤一致)。 4.3.5、蒸馏:检查定氮装置各连接部分不漏气,在水蒸汽发生瓶内装水约2/3,加数粒玻

常用方法检验牛奶掺假物总结

常用方法检验牛奶掺假 物总结

常用方法检验牛奶掺假物总结 1、掺水 常用比重法进行检测。正常牛奶的比重(20℃/4℃)在~之间,牛奶掺水后使比重降低,每加10%的水可使牛奶比重降低。测定牛奶比重时,取牛奶150~200ml左右,沿壁注入玻璃圆筒或200~250ml的量筒中(圆筒高度应大于乳稠计的长度,其直径大小应使在沉入乳稠计时其周边和圆筒内壁的距离不小于5mm),把乳稠计放入,静置2~3分钟,读取比重值。同时测定牛奶的温度(℃)。 测比重时牛奶的标准温度为20℃。在10~25℃范围内,牛奶温度每比20℃低1℃,要从乳稠计读数中减去;相反,每比20℃高1℃,要给乳稠计读数加上。例如,在牛奶温度为16℃时,测得牛奶的比重为,则校正为20℃时的比重应为×=。 2、掺食盐 取乳样10ml于试管中,加入5毫升摩尔/升硝酸银溶液,滴入2滴10%铬酸钾溶液混匀,充分摇匀。若红色消失,变为黄色,说明有食盐加入。 食盐为氯化钠,当食盐掺进奶中,则牛奶的氯离子(Cl-)含量增多,可与硝酸银作用,生成氯化银沉淀,并与铬酸钾作用呈黄色。检验时,取5ml L硝酸银溶液于试管中,加入2滴10%铬酸钾溶液,混匀,加被检牛奶1ml,充分混匀。同时用纯牛奶做空白对照试验。如果被检奶样呈黄色,说明掺入了食盐,而对照管呈原乳色 3、掺芒硝 在5ml牛乳中加等量的水,滴入25%硝酸汞。如有黄色沉淀生成,说明掺有芒硝。在lml乳清中逐渐滴人20%BaCl2溶液l0滴。如生成白色沉淀且不溶于酸溶液则表明掺有硫酸盐。 掺入芒硝(Na2SO4?10H2O)的牛奶中含有较多的SO42-离子,可与氯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并与玫瑰红酸钠作用呈色。检验时,取被检奶样5ml于试管中,加1~2滴20%乙酸、4~5滴1%氯化钡液、2滴1%玫瑰红酸钠乙醇溶液,混匀,静置。同时用纯牛奶做空白对照试验。如果牛奶中掺有芒硝,则呈玫瑰红色;纯牛奶呈淡褐黄色。

凹印版辊的基本知识综述

上世纪90年代初,受国内包装市场飞速发展和国际 制版先进设备迅速更新的影响,制版设备与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制版企业遍地开花,版材市场供不应求。90年代中后期,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性能提高,制版质量大幅提高,制版周期不断缩短。经历了近2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软包装制版行业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俗话说,印刷品质量“三分在印刷,七分靠制版”。那么,当前我国塑料软包装行业制版技术如何?其市场状况怎 样?印刷制版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本期技术专题,编辑部将和您一起关注制版的相关技术。 凹版印刷作为印刷工艺的一种,以其印制品墨层厚实,颜色鲜艳、饱和度高、印版耐印率高、印品质量稳定、印刷速度快等优点在印刷包装及图文出版领域内占据极其重要 的地位。从应用情况来看,在国外,凹印主要用于杂志、产品目录等精细出版物,包装印刷和钞票、邮票等有价证券的印刷,而且也应用于装饰材料等特殊领域;在国内,凹印则主要用于软包装印刷,随着国内凹印技术的发展,也已经在纸张包装、木纹装饰、皮革材料、药品包装上得到广泛应用,

运城制版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在各个领域均有水准的专业制 版公司,其使用的设备均从德国或瑞士进口,其生产的各种凹印版辊质量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其生产的凹印版辊已有部分向国外出口。近年来,凹印版辊印刷大量采用醇溶性油墨和水性油墨、UV油墨,既符合了国家绿色环保印刷的要求,又能适应薄膜、复合材料、纸张等多种介质,因而在包装印刷领域保持了常胜不衰的局面,成为国内印刷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 凹印版辊的制作工艺,从其发展的过程来看,有多种工艺选择,分别是碳素纸照相法、直接加网法、胶凹印转换电子雕刻、数字电子雕刻、激光雕刻后腐蚀、激光直接雕刻等等。在此,我主要谈谈其中目前最重要也是应用最广泛的电子雕刻凹印版辊的制作。 从凹印版辊的制作流程来看,主要有以下步骤:印版基体制作、印版辊筒镀铜处理、原稿(或设计)图像文件制作、印版图像电子雕刻制作、印版辊筒镀铬。其中,印版基体制作及印版镀铜辊筒处理是与原稿(或设计)图像文件制作是同步进行的,当印版镀铜辊筒处理与原稿(或设计)图像文件制作完成后,才可进行印版图像电子雕刻制作,最后印版镀铬,至此完成印版的全部制作过程。

奶粉基础知识

1、母乳与牛奶中乳清蛋白的比列?奶类中的蛋白质主要是由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组成,乳清较容易被消化,母乳中的70%乳清蛋白,30%酪蛋白:牛奶中含20%乳清蛋白,80%酪蛋白。 2、a-乳清蛋白的作用? 在母乳中a-乳清蛋白的浓度是2-3克/升,占总蛋白含量的25-35%。相比较,在牛乳中a-乳清蛋白只占总蛋白的2-5%。 1)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利用度,从而降低蛋白质的总量,有效降低宝宝肾脏的负担。更容易让宝宝消化吸收。 2)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有免疫刺激作用从而提高免疫力。 3)含有丰富的色氨酸(快乐因子),有助于促进宝宝的神经发育,调节睡眠 情绪,增进食欲。 4)可以在宝宝体内转化成牛磺酸,保证视力、心脏、大脑的正常发育,并有 抗疲劳作用。 5)是唯一能结合钙的乳蛋白成分,可紧密结合2个ca2+,有利于骨骼发育 和维持骨骼健康。 6)婴儿期重要的器官及神经系统的发育都是在高质量的睡眠中完成的,缺少a寻L清蛋白的摄入可能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宝宝睡眠不好可能会使宝宝烦躁哭闹、消化吸收减弱奶量降低、生长发育迟缓。 3、牛磺酸 牛磺酸又称牛胆酸最初是从雄牛的胆汁中发现的,是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是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必需氨基酸,牛磺酸对促进大脑生长发育,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对心血管系统有较强的保护作用,有增强心肌细胞功能等作用;可以促进脂肪乳化和视网膜的发育,帮助神经传导和视觉机能的完善。成人可以通过肝合成牛磺酸,由于婴幼儿的身体内酶类的合成的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好,还不能通过自身合成,婴幼儿体内所需要的牛磺酸只能依靠食物来提供。

各种食物的包含的牛磺酸的数量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植物性的食物中是不会包含牛磺酸的,动物性的食物中含有的牛磺酸却是相当的丰富,比如平均一百克的食物中含有的牛磺酸的数量是这样的:牛奶四毫克,人初乳七十毫克,人成熟乳五十四毫克,猪肉五十毫克,牛肉三十毫克,羊肉四十七毫克以及鸡肉三十四毫克等。 母乳中含有的牛磺酸要比牛奶中多十几倍,人的初乳中的牛磺酸的含量要比成熟乳的来的更加多,母乳是婴儿体内的牛磺酸的主要来源,牛乳、鸡蛋等食品中几乎不含牛磺酸。 所以喂养的时候建议尽量母乳喂养,在母乳不足的情况下,要给宝宝适量添加婴幼儿配方奶粉。以保证体内各种营养素的供给。 4、OPO结构脂 OPO目前是一种比较珍贵的成分,它的结构与母乳中脂肪非常相近,因此放在奶粉里更亲和人体,促进宝宝营养的吸收。 (1)帮助DHA AA的有效利用,促进智力发育,使宝宝头脑更加聪明。 2)与可溶性膳食纤维组合,帮助增加肠道双歧杆菌的数量,改善胃肠道,激活免疫细胞,降低胃肠道疾病发生率。 3)促进钙喝能力吸收,促进体格发育。 4)改善吸收,亲和肠道,傍边“便便”软化约20%,解决便秘上火老问题。 目前经营的品牌产品均有添加。 5、CPP酪蛋白磷酸肽是以牛乳酪蛋白为原料,通过生物技术制得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可用于各种营养、保健食品中,能有效促进人体对钙、铁、锌等二价矿物营养的吸收和利用。 6、4A 配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DHA、ARA ALA(a-亚麻酸)、LA (亚油酸);a-亚麻酸与亚油酸是DHA&ARA 的前提物质,可在婴儿体内分别转化为DHA和ARA 4A的配方让宝宝聪明好视力。 7、五中核苷酸的作用是什么?按照母乳中核苷酸的配比,目前经营品牌强化了五中核苷酸的添加: 1)提高机体免疫系统功能 2)有利于肠道生长发育,刺激双歧杆菌生长,抑制其他有害菌的生长,从而减少婴儿腹泻的发生。

数据通信基本知识03794

数据通信基本知识 所有计算机之间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的通信都涉及由传输介质传输某种形式的数据编码信号。传输介质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设备间起互连和通信作用,为数据信号提供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另一个节点的物理通路。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中采用的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传输介质两大类。 一、有线传输介质(Wired Transmission Media) 有线传输介质在数据传输中只作为传输介质,而非信号载体。计算机网络中流行使用的有线传输介质(Wired Transmission Media) 为:铜线和玻璃纤维。 1. 铜线 铜线(Copper Wire)由于具有较低的电阻率、价廉和容易安装等优点因而成为最早用于计算机网络中的传输介质,它以介质中传输的电流作为数据信号的载体。为了尽可能减小铜线所传输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涉(Interference) ,我们使用两种基本的铜线类型:双绞线和同轴电缆。 (1) 双绞线 双绞线(Twisted Pair) 是把两条互相绝缘的铜导线纽绞起来组成一条通信线路,它既可减小流过电流所辐射的能量,也可防止来自其他通信线路上信号的干涉。双绞线分屏蔽和无屏蔽两种,其形状结构如图 1.1 所示。双绞线的线路损耗较大,传输速率低,但价格便宜,容易安装,常用于对通信速率要求不高的网络连接中。 (2) 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 由一对同轴导线组成。同轴电缆频带宽,损耗小,具有比双绞线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更好的传输性能。按特性阻抗值不同,同轴电缆可分为基带(用于传输单路信号)和宽带(用于同时传输多路信号)两种。同轴电缆是目前LAN局域网与有线电视网中普遍采用的比较理想的传输介质。 2. 玻璃纤维目前,在计算机网络中十分流行使用易弯曲的石英玻璃纤维来作为传输介质,它以介质中传输的光波(光脉冲信号)作为信息载体,因此我们又将之称为光导纤维, 简称光纤(Optical Fiber) 或光缆(Optical Cable) 。 光缆由能传导光波的石英玻璃纤维(纤芯),外加包层(硅橡胶)和保护层构成。在光缆一头的发射器使用LED光发射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或激光(Laser)来发射光脉冲,在光缆另一头的接收器使用光敏半导体管探测光脉冲。 模拟数据通信与数字数据通信 一、通信信道与信道容量(Communication Channel & Channel Capacity) 通信信道(Communication Channel) 是数据传输的通路,在计算机网络中信道分为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物理信道指用于传输数据信号的物理通路,它由传输介质与有关通信设备组成;逻辑信道指在物理信道的基础上,发送与接收数据信号的双方通过中间结点所实现的逻?quot; 联系",由此为传输数据信号形成的逻辑通路。逻辑信道可以是有连接的,也可以是无连接的。物理信道还可根据传输介质的不同而分为有线信道和 无线信道,也可按传输数据类型的不同分为数字信道和模拟信道。信道容量(Channel

牛奶掺杂检验方法

牛奶掺杂检验方法 第一章鲜奶掺杂系统分析第一节掺杂物质的分类按掺杂物质的理化性质可以分为: 1、电解质物质 ⑴ 向牛奶中添加电解质物质,可以提高牛奶的比重,以便掺水。以食盐为代表的中性盐类如:食盐、土盐、芒硝、硫酸铅、化肥(硫酸氨、碳酸氨)、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等。 ⑵ 向牛乳中添加各种碱类物质如:NaHC03、Na2CO3、石灰水等。 ⑶ 增加奶质混浊度物质如:洗衣粉等。 2、非电解质类物质 加入这类物质的目的也是增加比重,便于掺水,此类物质包括:尿素、蔗糖、牛尿等。 3、胶体类物质 这类物质能增加牛奶的黏度,检质时没有稀薄感,同时又可掩盖各种能增加比重的各类掺杂物质。 4、防腐类物质 这类物质能不同程度地起到杀菌和抑菌作用,但加入量往往很少,不易引起牛奶各种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常用的防腐剂类物质如下: ⑴ 防腐剂类物质:甲醛、苯甲酸、水扬酸、硼酸及其盐类双氧 水、亚硝酸钠等。 ⑵ 抗菌素类物质: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氨卡霉素等。 ⑶ 农药:敌敌畏等

第二节可掺杂物质的系统检验 1、系统检验方法的应用 1)、对电解质类: 食盐、芒硝、硫酸铅、和某些化肥,NaHC03、Na2CO3、石灰水、 洗衣粉等物质的检验。应以检验电导率为主,结合滴定酸度,牛奶比重和脂肪含量三项指标检测结果综合分析。 2)、对非电解质物质: 如尿素、牛尿、蔗糖等物质掺杂检验,以测定乳样的冰点为主。结合观察滴定酸度、比重和脂肪含量的测定结果综合判定,如确有掺杂,再进行单一定性检验。 3)、掺胶体类物质的检验 如米汤、豆浆、豆饼水、稀薄的动物胶及水的掺杂等,此类物质检出应以乳样的乳清比重测定为主,再结合冰点,滴定酸度、脂肪含量的测定结果进行综合判定,如怀疑有胶体物质,再进行掺杂物质的定性检验。 4)、对加有防腐剂,抗菌素及农药的牛乳,先队牛乳进行活性试验,如果活性试验不合格,牛乳应进行防腐剂,抗菌素和农药的定性试验。 5)、向牛奶中掺有白陶土、白鞋粉等物质,由于这类物质是不溶解的,所以可以采用静置或离心沉淀的方法观察试管底部和壁上的沉淀物,而后再检查掺了哪种物质。

凹版印刷知识考试题库

凹版印刷知识考试题库 一、填空题: 1.油墨的主要成分包含{颜料}、{树脂{连接料}}、{助剂}、{溶剂}。 2.员工更换或研磨刮刀时,要{戴防割手套},更换下来的废弃刀片要放入{废刮刀专用桶}内,不得{随意丢入垃圾箱},以免割伤他人。 3.电眼间距的检测必须在每一卷的自检中进行,用{钢尺}测出一个版周的实际数值,,目测预估到小数点后一位,除以一个版周里的{版数},得到的数值即为电眼间距值。该数值必须控制在工作标准书所示Pitch值的允差范围之内。如有超出,须{及时调整相关生产参数)。 4.压胴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由机台人员及时提出异常现象,用{油性笔}做好标示并提供{印刷异常样品},并填写{废压胴单}交带班主管签字后交版库,以便及时研磨修缮。 5.印刷过程中出现较严重品质异常,领机应首先{处理异常},然后{夹条标示}并{在流程单及MES 系统上注明},且应送{检品}复卷确认,视情况{整版不良去除或注明哪几条单条报废}。 6.在自检中油墨附着性用{24mm}宽的透明胶带粘在印刷面的油墨上,再以{1m/秒}的速度匀速撕下胶带,膜上的油墨{90%}未被粘下为合格,否则作异常提报。 7.常说的“5S”包含{整理}、{整顿}、{清洁}、{清扫}、{教养}五项。 8.印刷时色差有个标准范围,在标准范围内可以正常出货,而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则就有可能报废。我们所说的这个范围是:dH{≤1.0}、dE{≤3.0}以内。 9.版胴不良的确认必须由领机提报给{带班主管}确认,提供{异常留样}并填写{版胴异常提报单},由{带班主管}签名,同时必须知会{版库人员},便于分析、判别、处理、改善版胴存在的问题。 10.诺克尔粘度仪控制面板上有两行显示粘度的数值,其中上面一行数字代表{油墨的实际粘度}。 11.我们常用色差仪检测在制品与标准样品之间的颜色差别程度,美能达CR-10色差仪上的dH、dC、dL、dE都代表不同的含义。其中dH数值后会跟有一个字母,此字母表明的是:与基准色相比较被测色在哪个方面发生了改变:“R”代表{偏红}、“B”代表{偏兰}、“Y”代表{偏黄}、“P”代表{偏紫}、“G”代表{偏绿}。 12.首自检取样数量要求{≥2版周},取样频次要求{每卷}取样1次。 13.为保证生产顺畅,交接班时,交班方至少给接班方准备{2H}生产的原物料;如果是换单交班的,则须完成{新订单的领料}。 14.半制品所用纸管应与原膜宽度相同,最长不能长出半成品{2cm}。 15.现场人员设备保养项目包括{清洁}、{检查}、{给油}三项。 16.版胴在上机前,应根据{排程}、{送版单}、{版套标示}、{版顶版号}进行确认。 17.上版时必须根据《工作指示单》要求,先确认印刷半成品{出卷方向},进而确定装版方向。 18.异常原因细部分析中的5M1E是指:{人}、{机器}、{材料}、{方法}、{环境}、{测量}。 19.《印刷制程检验标准》上规定,双向拉伸类薄膜:主要图案套色偏差{≤0.20mm},次要图案{≤0.35mm}。 20.印刷机的张力系统包含{印前张力}、{印后张力}、{收卷张力}、{放卷张力}、{收卷牵引辊张力}、{放卷牵引辊张力}六部分。 21.印刷时所用的单元机组都要打开加热开关,以便油墨及时干燥。那么设定温度时需要考虑{印刷面积的大小}、{印刷速度的快慢}、{印刷材质的不同}三个因素。 22.蒸煮油墨中添加固化剂的作用是{增加油墨的附着力}。 23.印刷机正常停机时,应先降速至{50 }m/min以下,再按停机按钮。 24.印刷首检的八项管制重点是:{外观}、{颜色准确性}、{条码正确性}、{图案文字正确性}、{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