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鲜牛乳检验作业指导书讲解学习

生鲜牛乳检验作业指导书讲解学习

生鲜牛乳检验作业指导书讲解学习
生鲜牛乳检验作业指导书讲解学习

生鲜牛奶检验作业指导书

1.技术要求:

1) 生鲜牛乳及其外包装均需符合相应之国家、行业标准的规定,均不得有外来杂质存在。

2) 收购的生鲜牛乳系指从正常饲养、无传染病和乳房炎的健康母牛乳房内挤出的常乳。即收购的生鲜牛乳不能包含产前15日内的胎乳或产后7日内的初乳;收购的生鲜牛乳必须是无抗奶,对于打过激素类、抗生素类和其他各种针剂的奶牛产的牛奶在7天以内不得掺入正常牛奶中。

2.感官:

生鲜牛乳原料中除蛋白质、脂肪、非脂乳固体、到货温度指标外,所有指标均合格的条件下,如果蛋白质、脂肪、非脂乳固体低于可接受水平的情况下,才可以采用让步接收。可以采用让步接收的水平为:蛋白质≥2.6g/100g,脂肪≥2.78g/100g,非脂乳固体≥7.3g/100g,否则判定为不合格。

如果到货温度稍高于可接受温度水平,其他指标均合格的情况下可以让步接收,可以让步接收的水平为到货温度为15℃,如果再高于15℃则判为不合格。

4. 鲜奶的取样及留样:

1)每个奶槽(奶缸)均需抽样,并做好标记。每个奶槽(奶缸)的样品一式两份,一份用于留样(500ml),一份用于检测。留样需现场封样,瓶口外贴封签,注明取样时间、供应商名称及奶槽(奶缸)标记号,并署上取样人和供应商的签名。同时做好留样记录,并由供应商签字认可。留样鲜奶需4℃左右保存,待该批鲜奶生产的成品检验合格后方可处理。并于18h内送到试验室进行检验;如无冷藏设备,必须于采样后2h内进行检验。

2)鲜奶的验收:对标记好的奶样必须分别进行感官测试和营养快线口味检测试验,经检测均正常后可以取等量样品混合后进行理化指标比如酸度、酒精试验、煮沸试验等指标的检测。

3)检验前,无论是理化质量检验或卫生质量检验,所有生奶及消毒奶样品由冷藏处取出后均须升温至40℃,剧烈颠覆上下摇荡,使内部脂肪完全融化并混合均匀后,再降温至20℃,用吸管取样进行检验。

5.检测方法及操作步骤

5.1感官:

1)色泽和组织状态:取适量试样于50 mL烧杯中,在自然光下观察色泽和组织状态。

用搅拌棒搅匀牛乳时,观察下列异常点:

a.色泽是否带红色、绿色或明显的黄色;

b.是否有大量杂质,如煤屑、豆渣、牛粪、尘埃和昆虫等;

c.牛乳是否发粘或呈凝块。

2)滋味和气味:称取搅拌均匀的鲜奶100g,先闻气味,是否有异常气味,如酸味、牛粪味、腥味和煮熟乳气味等。然后将鲜奶煮沸1-2分钟,放冷,用温开水漱口后品尝样品的滋味。

5.2 掺碱

1)试剂和仪器

溴麝香草酚蓝-乙醇溶液(0.4g/L)

2)测定方法

量取5ml试样,置试管中,将试管保持倾斜位置,沿管壁小心加入5滴溴麝香草酚蓝-乙醇溶液。将试管轻轻倾斜转2-3回,使其更好地相互接触,切勿使液体相互混合,然后将试管垂直放置,2分钟后根据环层指示剂颜色的特征确定结果,同时用未掺碱的鲜乳做空白对照试验。

表1按环层颜色变化界限判定结果

5.3掺盐

取5毫升0.01mol/L的AgNO3溶液中滴加2滴10%K2CrO4溶液,混匀,与1毫升鲜奶混匀。要求呈红色,呈黄色则为掺盐乳。

5.4乳汁脂肪含量的测定:采用FOSS FT120或其他牛乳快速分析仪测定。

手工比对:哥特里-罗紫法

1)试剂

a.氨水

b.乙醇

c.乙醚

d.石油醚:沸程30-60℃

2)仪器:抽脂瓶,内径2.0-2.5cm,容积100ml

3)分析步骤:

称取1.5g样品(称准至0.0002g),用温水溶解,转移至100ml具塞量筒中(约10ml),加入1.25ml 氨水,充分混匀,置60℃水浴中加热5min,再振摇2min,加入10ml乙醇,充分摇匀,于冷水中冷却后,加入25ml乙醚,振摇0.5min,加入25ml石油醚,再振摇0.5min,静置30min,待上层澄清时,读取醚层体积。放出醚层至一已恒重的抽脂瓶中,记录体积,蒸馏回收乙醚,将抽脂瓶在100-104℃干燥1小时后称量,再置100-104℃干燥0.5h后称量,至前后两次质量相差不超过0.5mg。

4)计算:

m0-m1

X1= ──────×100

m2×V1/V0

式中:X1-样品中脂肪含量,g/100g m0-抽脂瓶加脂肪重,g

m1-抽脂瓶重,g m2-样品质量,g

V0-读取醚层总体积,ml V1-放出醚层体积,ml

5.5乳汁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采用FOSS FT120或其他牛乳快速分析仪测定。

手工比对用:

1)试剂

a.混合催化剂:1份硫酸铜与15份硫酸钾研磨混匀。

b.浓硫酸;分析纯

c.2g/100g硼酸溶液

d.混合指示剂:1份0.1g/100g甲基红乙醇溶液与5份0.1g/100g溴甲酚绿乙醇溶液临用时混合。也可用2份0.1g/100g甲基红乙醇溶液与1份0.1g/100g次甲基蓝乙醇溶液临用时混合

e. 40g/100g氢氧化化钠溶液

f.硫酸标准溶液 C(1/2H2SO4)=0.05mol/L,按附录I制备与标定。

2)操作方法

第一法:半微量法

a.样品处理:精密称取5g样品(称准至0.0001g),移入干燥的500ml定氮瓶中,加入6.5g混合催化剂及20ml硫酸(如消化后定氮瓶中有黑色杂质,可适当增加硫酸量),稍摇匀后于瓶口放一小漏斗,将瓶以45°角斜支于有小孔的石棉网上,小心加热,待内容物全部炭化,泡沫完全停止后,加强火力,并保持瓶内液体沸腾,至液体呈蓝绿色澄清透明后,再继续加热0.5-1h,取下放冷,小心加20ml水,放冷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并用少量水洗定氮瓶,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

b.装好定氮装置,于水蒸汽发生瓶内装水至约2/3处,加甲基红指示液数滴及数毫升硫酸,以保持水呈酸性,加数粒玻璃珠以防爆沸。

c.向接收瓶内加入10ml2g/100g硼酸溶液及混合指示液1滴,并使冷凝管的下端插入液面下,吸取10.0ml 样品消化稀释液由小烧杯流入反应室,并以10ml水洗涤小烧杯使流入反应室,塞紧小玻杯的棒状玻塞,将10ml40g/100g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玻杯,提起玻塞使其缓缓流入反应室,立即将玻塞盖紧,并加水于小玻杯以防漏气,夹紧螺旋夹,开始蒸馏。蒸气通入反应室使氨通过冷凝管进入接收瓶,蒸馏5min,移动接受瓶,使冷凝管下端离开液面,再蒸馏1min,然后用少量水冲洗冷凝管下端外部,取下接收瓶,以硫酸标准溶液[C(1/2H2SO4)=0.05mol/L]滴定至灰色或蓝紫色为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

d.计算及结果表示:

(V1-V2)×C×0.014

X2= ─────────×F×100

M×10÷100

式中:X2-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g/100g

V1-样品消耗硫酸标准液的体积,ml

V2-空白消耗硫酸标准液的体积,ml

C-硫酸标准液之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际浓度,mol/L

0.014-硫酸标准溶液1ml相当于氮克数

M-样品的质量,g

F-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6.38

第二法:常量法

精密称取2-3g样品(称准至0.0001g),移入干燥的500ml定氮瓶中,加入6.5g混合催化剂及20ml 硫酸,稍摇匀后于瓶口放一小漏斗,将瓶以45°角斜支于有小孔的石棉网上,小心加热,待内容物全部炭化,泡沫完全停止后,加强火力,并保持瓶内液体沸腾,至液体呈蓝绿色澄清透明后,再继续加热0.5-1h,取下放冷。向接收瓶内加入20ml2g/100g硼酸溶液及混合指示液5滴,并使冷凝管的下端插入液面下,在已消化好的定氮瓶中加水150mL、75mL左右NaOH,加入2颗锌粒,迅速连接到蒸馏装置上,蒸馏30min,离开液面,然后用少量水冲洗冷凝管下端外部,取下接收瓶,以硫酸标准溶液[C(1/2H2SO4)=0.05mol/L]滴定至灰色或蓝紫色为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

计算及结果表示:

(V1-V2)×C×0.014

X2= ─────────×F×100

M

式中:X2-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g/100g

V1-样品消耗硫酸标准液的体积,ml

V2-空白消耗硫酸标准液的体积,ml

C-硫酸标准液之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际浓度,mol/L

0.014-硫酸标准溶液1ml相当于氮克数

M-样品的质量,g

F-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6.38

5.6乳汁总固体含量的测定:采用FOSS FT120或其他牛乳快速分析仪测定。

手工比对用:

1)取直径5—7cm的铝皿或玻璃皿,加20g精致海砂,在95—105℃干燥2h,于干燥器冷却0.5h,称量,并反复干燥至恒量,称取5.0ml样品于恒量的皿内,称量,置于水浴上蒸干,擦去皿外水渍,于95—105℃干燥3h,取出放干燥器中冷却0.5h,称量,再于95—105℃干燥1h,取出冷却后称量,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1mg。

2)计算:

M1-M2

X3 = ————×100

M3-M2

式中:X3——样品中总固体的含量,g/100g;

M1——皿和海砂加样品干燥后质量,g;

M2——皿和海砂质量,g;

M3——皿和海砂加样品质量,g。

5.7乳汁非脂乳固体含量的测定: 采用FOSS FT120或其他牛乳快速分析仪测定。

手工比对用:

1)取直径5—7cm的铝皿或玻璃皿,加20g精致海砂,在95—105℃干燥2h,于干燥器冷却0.5h,称量,并反复干燥至恒量,称取5.0ml样品于恒量的皿内,称量,置于水浴上蒸干,擦去皿外水渍,于95—105℃干燥3h,取出放干燥器中冷却0.5h,称量,再于95—105℃干燥1h,取出冷却后称量,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1mg。

生鲜乳掺假检验方法

生鲜乳掺假检验方法——还原糖及油脂类试验 1.掺假目的;牛乳中加入葡萄糖粉、糖稀、糊精、植脂末等,改善乳比重。 2.操作方法; 将试纸条浸入奶样中2S取出,在2min内观察。 3.结果判定; (1)如果颜色在1S内发生变化,则说明掺入了植脂末、油脂粉等,掺入量增大、颜色由深蓝色→淡黄色→黄绿色→黄色。 (2)若在2min内缓慢发生变化则说明加入了糊精等。 4.试纸条为尿糖试纸。 生鲜乳掺假检验法——淀粉类试验 1.掺假目的;改变牛乳比重。 2.操作方法;取奶样2ml于洁净试管中,加入2滴淀粉试剂,摇匀后观察颜色变化。 3.判定;正常乳呈棕黄色、异常乳深褐色或蓝色。 4.试剂配制; 淀粉试剂;碘2g、碘化钾4g、溶于100ml水中。

生鲜乳掺假检验方法——豆浆类试验 1.掺假目的;改变牛乳比重。 2.操作;取奶样2ml于试管中,加豆浆试剂3——5滴,摇匀后观察颜色变化。 3.判定;正常乳呈橙黄色、异常乳呈浅绿色。 4.试剂配制;碘5g,碘化钾20g,溶于100ml水中。 生鲜乳掺假检验方法——防腐剂试验 1.掺假目的;对掺碱、糊精、淀粉、豆浆、面汤等的检验有较大的干扰作用。 2.操作;取3ml奶样于试管中,滴加防腐1号试剂1滴,振荡摇匀3——5S后再加2滴防腐2号试剂,摇匀后观察。 3.判定; 奶样颜色掺假结果判定最低检出率 蓝色不含防腐剂合格 白色含防腐剂异常0.01% 4.试剂配制; (1)防腐1号试剂;10g碘、20g碘化钾溶于500ml水中。 (2)防腐2号试剂;1g淀粉,溶于100ml水中。

生鲜乳掺假检验方法——碱试验 1.方法一; (1)操作;取奶样3ml于洁净试管中,将试管倾斜,沿管壁小心加入溴百里香酚兰试剂0.6ml(约12滴),然后缓慢转动3—5次,静置2min,观察界面环层颜色变化。 (2)结果判定 环层颜色含碱量结果判定黄色无合格 黄绿色0.03% 异常 淡绿色0.05% 异常 绿色≥0.1% 严重异常(3)试剂配制; 称取0.04g溴百里香酚兰溶于100ml乙醇溶液中。 (4)目的; 改变牛奶PH值掩盖牛奶酸败现象。 2.方法; (1)操作;取奶样1ml于洁净试管中,加入玫瑰红酸试剂1ml,摇匀,观察颜色及组织状态变化。 (2)结果判定; 不含碱牛奶为棕黄色,有均匀的中等絮片,含碱牛乳呈玫瑰红色,含碱量越大越鲜艳,絮片越小。 (3)试剂配制; 0.05%玫瑰红酸乙醇溶液。

(完整word版)牛奶的检验

鲜奶的卫生检验(消毒灭菌乳) 一、感官检查 1.色泽:呈乳白色或稍带微黄色。 2.滋味和气味:具有新鲜牛乳固有的香味,无其他异味。 3.组织状态:呈均匀的胶态流体。无沉淀、无凝块、无杂质和无异物等。 二、理化及微生物指标 理化检测的项目较多包括:相对密度、脂肪、全乳固体、酸度及六六六、滴滴涕、汞、黄曲霉毒素B1、掺假检验等。 1.相对密度与比重: 牛奶的比重,是指牛奶在15度时,一定容积牛奶的重量与同容积同温度的水的重量之比。牛奶的密度是指在20℃时的牛奶与同体积的4℃水的质量之比。相同温度下牛奶的密度与比重绝对值差异不大,但因为制作比重计时的温度标准不同,使得密度较比重小0.002,正常牛奶的密度平均为 1.030,比重平均为1.032,奶中无脂干物质越多密度越高。一般初奶的密度为1.038-1.040。测比重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鲜奶是否掺了水,鲜奶掺水后比重会降低。在奶中掺水后,每增加10%的水,密度降0.003。牛奶的比重或密度,是检验奶质量的常用指标。正常牛乳的比重应为1.028~1.032,因此对于比重低于1.028的牛乳即可视为异常乳。测定奶的密度和含脂率,便可以计算出牛奶总干物质的近似值。计算公式是: T=0.25L+1.2F+0.14 T:总干物质含量 L:奶密度计读数 F:乳脂率 例如:以知牛奶密度30.5,乳脂率为3.5%,该奶总干物质含量是 T=0.25×30.5+1.2×3.5+0.14=11.965% [仪器] 1.乳稠计:牛乳密度常用乳稠计测定,乳稠计有20℃/4℃(密度乳稠计)和15℃/15℃(比重乳稠计) 两种,前者较后者测得的结果低2℃ 2.玻璃量筒(200~250ml)高度要大于乳稠计的高度,直径大小应使乳稠计沉入后,量筒内壁与乳稠计的 周边距离不小于5mm。 [操作] 混匀病调节乳温为10~25℃的牛乳样品小心地倒入250ml 量筒中,加到量筒容积地3/4,勿产生泡沫,用手拿住乳稠计地上部,小心地将它沉乳到相当标尺30℃处,放手让它在乳中自由浮动,但不能与量筒壁接触。静止2~3分钟后,读取乳稠计读数,以牛乳液面与乳稠计接触点为准。在10~25℃范围内,牛奶温度每比20℃低1℃,要从乳稠计读数中减去0.0002;相反,每比20℃高1℃,要给乳稠计读数加上0.0002。 根据牛乳温度与乳稠计度数,查牛乳温度换算表将乳稠计度数换算成20℃地度数。 相对密度 20 4 ρ 与乳稠计度数的关系式: 乳稠计度数X1=( 20 4 ρ -1.000)×1000 X1—乳稠计读数; 20 4 ρ—样品相对密度。 例:牛乳温度为16℃,用20℃/4℃的乳稠计测得得度数为30.5换算成20℃时的度数查乳稠计读数变为温度20℃时的度数换算表,同16℃,30.5度数对应的乳稠计度数为29.50。 即20℃时牛乳的相对密度为1.0295.

生鲜牛奶检验标准

生鲜牛奶检验标准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生鲜牛奶检验标准 1.0鲜奶的感官理化指标 1.1感官指标 正常生鲜牛奶为乳白色或略带微黄色的均匀胶体,无粘稠、浓厚、分层现象;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机械杂质;具备乳的正常滋气味,不得有苦、咸、涩、臭等异味。 2.0鲜奶的理化指标

3.0鲜奶的微生物指标 4.0常规检验方法 4.1相对密度的测定 ℃/4℃或15℃/15℃;玻璃圆桶:200~250ml ℃的牛乳样品小心的注入容积为250ml的量桶中,加至量桶容积的3/4,不要产生泡沫。用手拿住乳稠计上部小心的将它沉入到相当标尺刻度30处,放手让它在乳中自由浮动,但不能接触筒壁。待静止1~2min后。读取乳稠计刻度,以牛乳表面层与乳稠计的接触点

(即新月形表面的顶点)为准。根据牛乳温度和乳稠计读数,查牛乳温度换算表,将乳稠 与乳稠计读数的关系如式所示: 计读数换算成20℃或15℃时的读数。相对密度D20 4 -1..000)×1000 乳稠计读数=(D20 4

4.2脂肪的测定 ℃水浴中5min取出,以1200 r/min 的转速离心10min,取出后(瓶口仍向下)再置于65-70℃水浴中5min。应注意水浴中的水面必须高于乳脂计的脂肪层。最后按照刻度读出脂肪的百分比。 4.3蛋白质的测定(凯氏定氮法) ml三角烧瓶、电炉、凯氏定氮瓶、100ml容量瓶 .05N硫酸、蒸馏水、混合指示剂(0.1%的甲基红和0.1%的溴甲酚绿以1:5的比例混合) °角斜支在电炉上,微火加热,小心瓶内泡沫冲出影响结果。当样品炭化变黑产生泡沫时要减小火力,勿使黑色物质上升到凯氏定氮瓶颈部,当泡沫完全停止、消化液均匀沸腾后,加大火力,直至瓶内容物的颜色逐渐成透明的淡绿色后继续消化0.5-1hr,若凯氏烧瓶壁上粘有炭化粒时应进行摇动,或待瓶内容物冷却数分钟后,用少量、多次过氧化氢溶液冲下,继续消化0.5hr直至完全透明为止,稍冷,沿瓶壁吹入少许水,混合,再沿瓶壁吹入少许水(防止剧烈沸腾,水冲出烧瓶),至烧瓶内溶液体积达到约60ml,将其定量

牛奶检测

原料奶中“二合一”掺假的检测方法 1、方法原理: 生鲜牛乳中若掺有二合一,二合一中的碳酰胺类物质能与亚硝酸钠在酸性溶液中反应生成CO 2、N 2;若无碳酰胺类物质存在,亚硝酸盐可与格里斯试剂发生偶氮反应生成淡紫红色染料,根据颜色的变化判断鲜乳中有无二合一的存在。 2、试剂: 2.1格里斯千试剂:称取89g 酒石酸,10g 无水对氨基苯磺酸及1g α—萘胺,混匀,小心放入在研磨仪中研成质地均匀的白色粉末(无可见颗粒物),密封干燥保存在棕色瓶中,每次配制之后在48小时内使用,如药品变色立即停止使用。 2.2 1%亚硝酸钠溶液:取1g 亚硝酸钠,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后,定容到100mL 容量瓶中。 2.3浓硫酸(密度为1.84)。 3、仪器设施: 3.1设备:研磨仪、天平。 3.2器皿物品:容量瓶、试剂瓶、玻璃棒、烧杯、刻度吸管、称量勺、滤纸、封口膜等。 4、方法步骤: 4.1取生鲜牛乳样3mL,加入到试管中,准确加入NaNO 2溶液1mL、边加边充分摇匀,再加入浓硫酸1mL,边加边充分摇匀,静止5min,待气泡稍落。

4.2用统一的专用药勺(见附图)取两平勺约0.5g 的格里斯千试剂,加入试管中,避免试剂挂壁,充分混匀后计时,在反应10分钟后立即摇匀并观察试管中乳样的颜色变化。 4.3在每批样品检测时,必须同时做阴性对照。如果阴性样品检测的乳样颜色为紫红色时,其它样品对照比色版出具结果;如果阴性样品检测的乳样颜色不为紫红色或颜色异常,此次检测失败,需要重新检测。 5、结果判定: 乳样颜色 二合一量 结果判定 紫红色 <0.5% 无 橙红色 0.5-1% 微量 橙黄色 2-3% 中量 黄色 4-5% 大量 二合一掺假判定比色版

牛奶掺假检验

牛奶中掺假掺杂物的检验与处理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牛奶的供给量和供应范围不断扩大。但有些不法经营者,为牟取暴利,不择手段地向牛奶中掺假掺杂,从最初向牛奶中掺水、掺米汤和豆浆,到后来掺入一切在加水后可提高牛奶比重的物质,如食盐、芒硝、石灰水、白矾、苏打、碳酸铵、洗衣粉、牛尿、白土、尿素、白鞋粉,以及各种防腐剂如硼酸、硼砂、水杨酸、苯甲酸、甲醛、过氧化氢、次氯酸盐、氯胺等。所掺入的这些物质,极大地损害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也严重地威胁着消费者的健康。因此,对牛奶中掺假掺杂物的检验,已成为牛奶质量检验的重要内容。不但食品卫生检验机构、生产厂家要对牛奶中掺假掺杂物进行检验,广大消费者也要对牛奶中掺假掺杂行为进行广泛的监督,并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这里对掺假作伪者经常向牛奶中掺入的物质及其检验方法作一简要的介绍,供实践中参考。 (一)牛奶中掺假掺杂物的检验方法 1.牛奶中掺水的检验 常用比重法进行检测。正常牛奶的比重(20℃/4℃)在1.028~1.032之间,牛奶掺水后使比重降低,每加10%的水可使牛奶比重降低0.003。测定牛奶比重时,取牛奶150~200ml左右,沿壁注入玻璃圆筒或200~250ml的量筒中(圆筒高度应大于乳稠计的长度,其直径大小应使在沉入乳稠计时其周边和圆筒内壁的距离不小于5mm),把乳稠计放入,静置2~3分钟,读取比重值。同时测定牛奶的温度(℃)。 测比重时牛奶的标准温度为20℃。在10~25℃范围内,牛奶温度每比20℃低1℃,要从乳稠计读数中减去0.0002;相反,每比20℃高1℃,要给乳稠计读数加上0.0002。例如,在牛奶温度为16℃时,测得牛奶的比重为1.030,则校正为20℃时的比重应为1.030-4×0.0002= 1.0292。 2.新鲜牛奶中掺陈奶的检验 用酒精试验可检出,方法与上述牛奶新鲜度检验方法相同。如给牛奶中加 68°酒精后有絮片,则表明掺入了陈奶或牛奶本身已变质。 3.牛奶中掺淀粉、米汤的检验 米汤中含有淀粉,其中直链淀粉可与碘生成稳定的蓝色络合物,藉此对奶中加入的淀粉或米汤进行检测。其方法是事先配制好碘溶液,即2g碘和4g碘化钾在水中溶解,并用水定容至100ml。检测时,取5ml奶样注入试管中,稍稍煮沸,待冷却后,加入3~5滴碘溶液,如有淀粉或米汤掺入,则出现蓝色或蓝青色。 4.牛奶中掺豆浆的检验 豆浆中含有皂素,可溶于热水或酒精中,并可与氢氧化钠(钾)反应生成黄色物质,据此进行检测。取2ml被检

生鲜牛奶检验标准

生鲜牛奶检验标准 1.0鲜奶的感官理化指标 1.1感官指标 正常生鲜牛奶为乳白色或略带微黄色的均匀胶体,无粘稠、浓厚、分层现象;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机械杂质;具备乳的正常滋气味,不得有苦、咸、涩、臭等异味。 2.0鲜奶的理化指标

3.0鲜奶的微生物指标 4.0常规检验方法 4.1相对密度的测定 4.1.1仪器:乳稠计:20℃/4℃或15℃/15℃;玻璃圆桶:200~250ml 4.1.2测定方法步骤:将10~25℃的牛乳样品小心的注入容积为250ml的量桶中,加至量桶容积的3/4,不要产生泡沫。用手拿住乳稠计上部小心的将它沉入到相当标尺刻度30处,放手让它在乳中自由浮动,但不能接触筒壁。待静止1~2min后。读取乳稠计刻度,以牛

乳表面层与乳稠计的接触点(即新月形表面的顶点)为准。根据牛乳温度和乳稠计读数, 与乳稠计读查牛乳温度换算表,将乳稠计读数换算成20℃或15℃时的读数。相对密度D20 4 数的关系如式所示: 乳稠计读数=(D20 -1..000)×1000 4 4.1.3牛乳温度与相对密度换算表

4.2脂肪的测定 4.2.1试剂:异戊醇、浓硫酸 4.2.2仪器:盖勃氏离心机、乳脂计、11ml移液管 4.2.3操作方法:在乳脂计中加入浓硫酸10ml,沿壁小心加入新鲜牛乳11ml,不要使其混合,然后加入异戊醇1ml,塞上橡胶塞,用力摇动(瓶口向下向外,避免冲出腐蚀衣服和皮肤)使其成为均匀棕色液体,静止数分钟(瓶口向下),置于65-70℃水浴中5min取出,以1200 r/min 的转速离心10min,取出后(瓶口仍向下)再置于65-70℃水浴中5min。应注意水浴中的水面必须高于乳脂计的脂肪层。最后按照刻度读出脂肪的百分比。 4.3蛋白质的测定(凯氏定氮法) 4.3.1、原理: 4.3.2、仪器:凯氏定氮仪、移液管、250ml三角烧瓶、电炉、凯氏定氮瓶、100ml容量瓶

牛奶中掺假检验

牛奶中掺碱的检验 1.原理 生鲜牛乳中如掺有碱性物质,可使指示剂溴麝香草酚蓝变蓝色。溴麝香草酚蓝(亦称为溴百里香酚蓝)是一种酸碱指示剂,PH值变化范围在6.0~7.6。颜色由黄变蓝,加碱的生鲜牛乳氢离子浓度发生了变化,因而使溴麝香草酚蓝显示出与正常牛乳不同的颜色,同时根据颜色的不同,还可判断其加碱量的多少。 2. 试剂:0.04%溴麝香草酚蓝 [ C27H28O5Br2S ] 乙醇(95%)溶液:称取0.04g溴麝香草酚蓝溶于少量95%乙醇溶液,然后将溶液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再用95%乙醇溶液稀释至刻度。 3. 仪器:试管、吸管、洗瓶(内装蒸馏水)。 4. 操作:先用洗瓶冲洗试管,然后取生鲜牛乳样5mL于试管中,将试管保持倾斜位置,沿管壁小心向试管中加入0.04%溴麝香草酚蓝乙醇溶液5滴,而后将试管轻轻斜转2—3回,使其更好地相互接触,但且勿使阴天相混合,然后把试管垂直放置,2min后根据环层指示剂的颜色特征判定检验结果。同时用未掺碱的正常生鲜牛乳作空白对照。 5. 掺碱量的判定:根据环层颜色的变化判定结果如下表,对照试管中指示剂无颜色变化,生鲜牛乳中含碱量折算成NaHCO3的量。见下表:

6. 注:掺水的生牛乳、掺石灰水、洗衣粉以及乳房炎牛乳均可呈现出黄绿色至深青色的颜色变化。 牛奶中掺尿素的检测 1.原理:尿素在温热的尿酶作用下生成铵离子溶于其中,并与纳氏 液反应生成黄色或橙黄色沉淀物。 2.试剂:尿酶的制备——取黄豆粉5克,放入30%的酒精100ml的三 角瓶中,充分的振摇溶解15分钟。离心取上清液或过滤,置于有盖玻璃瓶中,放入冰箱内保存。 纳氏液制备——称取75g氢氧化钾加蒸馏水250ml充分溶解,称取碘化钾20.63g、碘化汞27.5g加蒸馏水充分溶解后加入上述碱液中混合均匀后定容至500ml。试剂应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置暗处。 3.操作:吸取被检乳2ml于试管中,加尿酶液1ml,置于30—50度 水浴中5—10分钟,混合均匀加2ml水,再加10滴纳氏液充分混合。如牛奶颜色棕黄色为阳性,表明牛奶中掺入尿素。颜色深浅与加入的尿素成正相关。以尿素标准液作对照可粗略定量。最低

生鲜食品验收标准

原材料及供应商商品质量验收基本要求 原辅料类 一、原料肉类 1、鲜猪肉质量验收标准 肌肉红色均匀,有光泽,脂肪洁白。外表微干或微湿润,不粘手。弹性良好,压后凹陷立即恢复。具有鲜猪肉正常气味,无泥污、血污、肉边整齐、无碎肉、碎骨,按标准 部位分割、精肉无多余脂肪。 2、鲜牛、羊、兔肉质量验收标准 肌肉红色均匀,有光泽,脂肪洁白(羊、兔)或淡黄色(牛)。外表微干或有风干 膜,触摸不粘手,弹性好,指压后凹陷立即恢复。新鲜牛、羊、免正常的气味无泥污、血污、肉边整齐、无碎肉、碎骨、按标准部位分割、无多余脂肪及血管。 3、冻畜肉质量验收标准 外表颜色比冷却肉鲜明,在表面切开处为浅玫瑰色至灰色,用手或热刀触之,立显示鲜红色。肉坚硬,象冰一样,敲击有响声。化冻时,有肉的正常味,略潮,没有熟肉味。脂肪猪、羊为白色,牛为淡黄色。肌腱为白色,石灰色。无杂质,无肌肉风干现象,无白、黄、绿斑、紫斑、污血、过多冰衣无白霜、按标准部位分割外包装无破损有生产日期。 4、鲜鸡肉质量验收标准 眼球饱满,皮肤有光泽,淡黄或灰白色,肌肉切而发亮。外表微干或微湿,不粘手,弹性良好,指压后凹陷立即恢复,正常气味。无长毛及毛、毛根、口腔及宰杀刀口无血污 杂质,无紫斑瘀血净腔禽腹内无过多脂肪,腹下刀口,不过长刀口整齐重量在0.85KG鲜 鸡最好当天杀当天送。 5、鲜鸭、鹅质量验收标准 眼球平坦。皮肤有光泽,乳白或淡红色,肌肉切而有光泽。外表稍湿润,不粘手,指压后凹陷立即恢复。鸭、鹅固有的正常气味,无长毛及绒毛,毛根口腔及宰杀刀口失血污、无紫斑瘀血、净膛、腹内无过多脂肪、腹下刀口,不过长,刀口齐整,北京鸭重1.5-1.7KG左右。 6、冻禽质量验收标准 外观滋润,呈乳白或微黄色。基本无血脉、风干现象,无白、黄绿、紫斑、无冰衣,解冻后与鲜禽特征相同,外包装上有生产日期,外包装无踊损无不封口现象。 二、脏器及副产品类 1、肠的质量验收标准 乳白色,稍软,略带坚韧,外形、完整、无变质异味,无炎症溃疡、淤血、充血、出血、水肿及其它病理现象,无肠头毛圈,脂肪内容物。 2、肚的质量验收标准 乳白色,组织结实,无异味,外形完整无溃疡而及其它病变现象,无内容物,粘膜,脂肪。无瘀血肠头毛圈。 3、肾的质量验收标准

实验二 掺假乳的检验

实验二掺假乳的检验 一、目的要求: 通过本次实验,了解牛乳常见的掺假类型,掌握几种常见掺假乳的检测方法。 二、仪器和试剂 量筒、吸管、乳稠计、试管 %溴麝香草酚蓝酒精溶液碘溶液醇醚混合液 25%的氢氧化钠溶液/L硝酸银溶液 10%铬酸钾溶液 三、实验项目 (一)、掺水乳的检测 1.原理:乳的比重与乳中所含的乳固体含量有关。当乳中掺水后,乳中非脂固体含量降低,比重也随之变小。故测定乳的比重可作为判定原料乳是否掺假的质量指标。 2.方法:乳样摇匀沿桶壁缓慢倒入量桶,防止产生泡沫,将乳密度计放入乳中使其沉到处放手,使其自由浮动(桶壁与密度计不要接触)静置1~2min后读取与弯液面上缘读数,同时测量并记录乳的温度,计算密度和比重。 3.结果判定 正常牛乳的相对密度≥,低于此值为掺水可疑: 掺水量(%)=(正常比重的度数-实测比重的度数)×100/正常比重的度数 (二)、掺碱乳的检测 1.原理:牛乳在正常情况下显示酸性特质,当掺入碱类物质时,pH值即发生改变,溴麝香草酚蓝可在~之间溶液中,颜色由黄色—黄绿—绿—蓝色,可根据颜色的变化进行概约的定量。 2.操作方法:取被检乳样5mL注入试管中,然后用滴管吸取%溴麝香草酚蓝酒精溶液,小心地沿管壁滴加5滴,使两液面轻轻地相互接触,切勿使两溶液混合,放置在试管架上,静置3min,根据接触面出现的色环特征进行判定,同时以正常乳作对照。 3.判定: 乳中掺碱量与颜色反应的对应关系

(三)掺淀粉的检测 1. 原理:一般淀粉中都存在着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2种结构,其中直链淀粉可与碘生成稳定的络合物,呈现深蓝色,藉此对乳中加入的淀粉或米汁进行检测。 2. 操作方法 取5ml乳样入试管中,稍煮沸,待冷却后,加入3-5滴碘溶液,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 3.结果判定:如果牛奶中掺有淀粉、米汁,则出现蓝色或蓝青色;如掺入糊精类,则为紫红色。 (四)掺食盐的检验 1.原理:在一定量牛乳样品中,硝酸银与铬酸钾发生红色反应。如牛乳中氯离子含量超过了天然乳,全部生成氯化银沉淀,呈现黄色反应。 2.操作方法:取5毫升/L硝酸银溶液和2滴 10%铬酸钾溶液,于试管中混匀;加入待检乳样1毫升,充分混匀。 3.结果判定:如果牛乳呈黄色,说明其中CL-的含量大于%(正常乳中CL—含量%~%)。 四、实验要求: 完成本次实验各乳样的检测,提交检测结果及分析报告。 实验三乳与乳制品成分检验 一、目的要求: 了解乳样的采集、保存及预处理,掌握生鲜牛乳及乳制品成分的快速检测方法。 二、仪器和试剂 乳样瓶、吸管、三角瓶、水浴锅、乳成分分析仪 三、操作方法 1、样品处理:

实验十二、牛乳中掺假的检验

综合训练实验三、牛乳中掺假的检验 牛乳中掺假的检验 在食品中掺入与原产品相比价值低、质量劣的物质的行为称为掺假。掺假不仅是一种经济上的欺诈行为,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而且有些掺假活动,由于加入的是不能食用或者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还会造成损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我国于1995年颁布的《卫生法》第九条第七、第八款明确规定,“禁止生产经营”“掺假、掺杂、伪造,影响营养、卫生的”食品和“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加入非食品用化学物质的或者将非食品当作食品的”食品。 牛乳是一种大众化食品饮料,掺假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掺假通过感官检查就可以判断出来,但不少的掺假则应通过物理的和化学的方法才能做出判断。 一.牛乳的感官指标 鲜牛乳为白色或稍带微黄色;呈均匀的胶态流体,无沉淀、凝块及机械杂质,无黏稠和浓厚的现象;有鲜乳特有的乳香味,无其他任何异味;滋味可口而稍甜,有鲜乳特有的醇香味,无其他任何异滋味。 二.乳中掺水 往牛乳中掺水是一种简便易行,因而十分普遍的掺假行为,其后果是导致牛乳的浓度降低,重量增加而谋利。 1.全乳相对密度检测 正常牛乳的相对密度值(20℃/20℃)为1.028~1.032。可通过测定牛乳的相对密度值来判断牛乳是否加水。如测出的相对密度值低于1.028(20℃/20℃),则该牛乳有掺假的可能。相对密度值的测定方法见实验二。 2.乳清相对密度检测 由于牛乳的相对密度值受乳脂含量的影响,如果牛乳既掺水又脱脂,则可能全乳的相对密度值不发生太大的变化。所以检测牛乳的密度变化,最好是检测乳清的相对密度值,正常乳清的相对密度为1.027~1.030。 试验方法:取牛乳样品200mL置三角瓶内,加20%醋酸溶液4mL,于40℃水浴中加热至出现酪蛋白凝固,置室温冷却后,用两层纱布夹一层滤纸抽滤,滤液(即乳清)按上述方法用乳稠计测量相对密度(乳稠度)。 三.乳中掺淀粉或米汁 为了提高牛乳的稠度和非脂固体的含量,往往在牛乳中加入淀粉或糊精,也有的直接加

常用方法检验牛奶掺假物总结

常用方法检验牛奶掺假 物总结

常用方法检验牛奶掺假物总结 1、掺水 常用比重法进行检测。正常牛奶的比重(20℃/4℃)在~之间,牛奶掺水后使比重降低,每加10%的水可使牛奶比重降低。测定牛奶比重时,取牛奶150~200ml左右,沿壁注入玻璃圆筒或200~250ml的量筒中(圆筒高度应大于乳稠计的长度,其直径大小应使在沉入乳稠计时其周边和圆筒内壁的距离不小于5mm),把乳稠计放入,静置2~3分钟,读取比重值。同时测定牛奶的温度(℃)。 测比重时牛奶的标准温度为20℃。在10~25℃范围内,牛奶温度每比20℃低1℃,要从乳稠计读数中减去;相反,每比20℃高1℃,要给乳稠计读数加上。例如,在牛奶温度为16℃时,测得牛奶的比重为,则校正为20℃时的比重应为×=。 2、掺食盐 取乳样10ml于试管中,加入5毫升摩尔/升硝酸银溶液,滴入2滴10%铬酸钾溶液混匀,充分摇匀。若红色消失,变为黄色,说明有食盐加入。 食盐为氯化钠,当食盐掺进奶中,则牛奶的氯离子(Cl-)含量增多,可与硝酸银作用,生成氯化银沉淀,并与铬酸钾作用呈黄色。检验时,取5ml L硝酸银溶液于试管中,加入2滴10%铬酸钾溶液,混匀,加被检牛奶1ml,充分混匀。同时用纯牛奶做空白对照试验。如果被检奶样呈黄色,说明掺入了食盐,而对照管呈原乳色 3、掺芒硝 在5ml牛乳中加等量的水,滴入25%硝酸汞。如有黄色沉淀生成,说明掺有芒硝。在lml乳清中逐渐滴人20%BaCl2溶液l0滴。如生成白色沉淀且不溶于酸溶液则表明掺有硫酸盐。 掺入芒硝(Na2SO4?10H2O)的牛奶中含有较多的SO42-离子,可与氯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并与玫瑰红酸钠作用呈色。检验时,取被检奶样5ml于试管中,加1~2滴20%乙酸、4~5滴1%氯化钡液、2滴1%玫瑰红酸钠乙醇溶液,混匀,静置。同时用纯牛奶做空白对照试验。如果牛奶中掺有芒硝,则呈玫瑰红色;纯牛奶呈淡褐黄色。

牛奶掺杂检验方法

牛奶掺杂检验方法 第一章鲜奶掺杂系统分析第一节掺杂物质的分类按掺杂物质的理化性质可以分为: 1、电解质物质 ⑴ 向牛奶中添加电解质物质,可以提高牛奶的比重,以便掺水。以食盐为代表的中性盐类如:食盐、土盐、芒硝、硫酸铅、化肥(硫酸氨、碳酸氨)、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等。 ⑵ 向牛乳中添加各种碱类物质如:NaHC03、Na2CO3、石灰水等。 ⑶ 增加奶质混浊度物质如:洗衣粉等。 2、非电解质类物质 加入这类物质的目的也是增加比重,便于掺水,此类物质包括:尿素、蔗糖、牛尿等。 3、胶体类物质 这类物质能增加牛奶的黏度,检质时没有稀薄感,同时又可掩盖各种能增加比重的各类掺杂物质。 4、防腐类物质 这类物质能不同程度地起到杀菌和抑菌作用,但加入量往往很少,不易引起牛奶各种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常用的防腐剂类物质如下: ⑴ 防腐剂类物质:甲醛、苯甲酸、水扬酸、硼酸及其盐类双氧 水、亚硝酸钠等。 ⑵ 抗菌素类物质: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氨卡霉素等。 ⑶ 农药:敌敌畏等

第二节可掺杂物质的系统检验 1、系统检验方法的应用 1)、对电解质类: 食盐、芒硝、硫酸铅、和某些化肥,NaHC03、Na2CO3、石灰水、 洗衣粉等物质的检验。应以检验电导率为主,结合滴定酸度,牛奶比重和脂肪含量三项指标检测结果综合分析。 2)、对非电解质物质: 如尿素、牛尿、蔗糖等物质掺杂检验,以测定乳样的冰点为主。结合观察滴定酸度、比重和脂肪含量的测定结果综合判定,如确有掺杂,再进行单一定性检验。 3)、掺胶体类物质的检验 如米汤、豆浆、豆饼水、稀薄的动物胶及水的掺杂等,此类物质检出应以乳样的乳清比重测定为主,再结合冰点,滴定酸度、脂肪含量的测定结果进行综合判定,如怀疑有胶体物质,再进行掺杂物质的定性检验。 4)、对加有防腐剂,抗菌素及农药的牛乳,先队牛乳进行活性试验,如果活性试验不合格,牛乳应进行防腐剂,抗菌素和农药的定性试验。 5)、向牛奶中掺有白陶土、白鞋粉等物质,由于这类物质是不溶解的,所以可以采用静置或离心沉淀的方法观察试管底部和壁上的沉淀物,而后再检查掺了哪种物质。

常用方法检验牛奶掺假物(总结)

常用方法检验牛奶掺假物(总结) 鲜牛奶掺假的快速检测方法 2009年09月28日16:41 阅读次数: 近几年来,我国乳品工业得到飞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优质奶源的争夺成为各乳品企业竞争的焦点之一。个别奶农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常常会在交售的鲜奶中掺假,这必然会影响乳品加工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这里介绍几种切实可行的快速检测鲜奶掺假的方法,供乳品加工企业参考。• 水的检测鲜牛奶掺水后密度会降低,可通过测牛奶密度的方法判断是否掺水。正常牛乳的密度应为 1.028 ㎏ /L ~1.032 ㎏/L ,对于密度低于1.028 ㎏/L 的牛乳即可视为异常乳。测定方法是,将鲜牛奶充分搅拌均匀,取奶样400ml ~500ml ,沿量筒壁缓慢倒入,然后将密度计轻轻插入量筒内,待静止后读数。同时测定牛奶的温度,最后算出密度值。用测密度法来确定牛奶是否掺水,实际上没有测冰点法准确,但是其操作简单,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普遍应用。• 碱性物质的检测 由于牛奶营养丰富,微生物易于繁殖,特别是在夏季很容易发生酸败。另外,在牛奶中掺了羊奶也易发生酸败现象。奶

农为了掩盖酸败,常常会加入一些碱性物质,如苏打、碱面等。测碱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出这部分异常乳。检测方法一(溴百里香酚蓝显色反应):取奶样 2 ml 于试管中,使试管倾斜,沿管壁小心地加入质量分数为0.04% 的溴百里香酚蓝乙醇溶液0.6 ml ,然后缓慢转动 3 ~ 5 次,静置2min 后,观察界面环层颜色变化。环层颜色变化与判定结果对照见表1 。表 1 环层颜色变化与判定结果对照环层颜色含碱质量分数/% 判定结论 黄色无碱合格乳 黄绿色含碱003 异常乳 淡绿色含碱005 异常乳 绿色含碱≥ 010 严重异常乳 检测方法二(玫瑰红酸显色反应):取被检乳、正常乳各 1 ml 分别注入 2 个试管中,然后各滴加质量分数为02% 的玫瑰红酸酒精溶液 1 ml ,摇匀后观察其变化。若乳中含碱,奶样会呈玫瑰红色,含碱量越大,其颜色也越鲜艳;而不含碱的牛奶则呈棕黄色(肉桂色)。另外,还可采用以下的快速检测法:在白瓷滴定板的坑内滴入被检乳及上述指示剂各1 滴,混合均匀,如呈现玫瑰红色,则说明乳中掺有碱性物质。• 葡萄糖类物质的检测常见含葡萄糖的物质有葡萄糖粉、糖稀、糊精、脂肪粉、植脂末等。奶农为了提高鲜奶的密度和脂肪、蛋白质等理化指标,常在

牛奶类检验标准

牛奶类标准 为保证中心餐饮食品的卫生安全、提高原材料的采购、原料和产品的储存及产品出厂的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中心的实际情况现就蔬菜类的质量保障说明如下: 产品到厂抽检化验标准 1、产品进厂及入库的化验流程 扣留 ↑ 不合格 ↗↖ 原料进厂→过程检验 ↘↓↙ 合格 2、产品入厂后产品包装应该符合《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的要求,其他检验内容如下: 《GB/T5009.3 水分》 《GB/T5009.6 粗脂肪》 《GB/T 5009.11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2 食品中总铅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5 食品中镉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7 食品中总汞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9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地测定方法》 《GB/T 14962 食品中铬的测定方法》 《GB 4789.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确定》 《GB 4789.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 《GB 478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4789.1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GB/T 22983-2008 牛奶和奶粉中六种聚醚类抗生素残留量的测定》 《GB 5009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化验合格后入厂入库,并且由化验员填写相应的抽验、化验报告及工作日志存档保存。 产品的包装 产品包装的设计依据《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的相关规定制定。 产品入库储藏 1、产品不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挥发或有异味的物品同库贮存。 2、产品贮存在4℃干燥的库房中;不得露天堆放,日晒、雨淋或靠近热源;有防蝇、防鼠措施。 3、产品堆放应放垫板,与地面距离不低于10cm,距墙面15cm以上。 产品出厂检验标准 每批产品出厂前,由检验部门逐批检验合格后,出具合格证书,并在包装内(外)附有格证方可出厂。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指标、粗脂肪、蛋白质、大肠菌群测定、菌落总数等且全部依据国家标准。

牛乳中掺假的检验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真假牛奶的鉴定 实验日期 实验人员 (注:使用本实验报告时请勿完全抄袭 )

在食品中掺入与原产品相比价值低、质量劣的物质的行为称为掺假。掺假不仅是一种经济上的欺诈行为,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而且有些掺假活动,由于加入的是不能食用或者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还会造成损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牛乳是一种大众化食品饮料,掺假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掺假通过感官检查就可以判断出来,但不少的掺假则应通过物理的和化学的方法才能做出判断。 【关键字】 鲜牛乳掺假鉴定 【实验目的】 (1)了解鲜牛乳的主要营养成分以及正常感官特点; (2)了解牛乳中掺假的主要手段以及主要的掺假物质; (3)学会采用化学方法进行物质检测; (4)进一步学会各种试剂的配制和使用以及加深对某些显色反应的理解; 【实验药品及仪器】 某市售鲜牛奶(作为样品),鲜牛奶(作为正常乳),20%醋酸,2%碘液,乙醇-乙醚(体积比1:1)混合液,25%KOH,0.1%甲基橙(实验前配制),0.1000ml/LHCl(实验前配制),1%AgNO3,K2CrO4,HNO3溶液,蒽酮,75%H2SO4 试管,烧杯(或锥形瓶),酒精灯,瓷坩埚,电炉,100ml容量瓶 【实验原理】 一.鲜牛乳的感官指标 鲜牛乳为白色或稍带微黄色;呈均匀的胶态流体,无沉淀、凝块及机械杂质,无黏稠和浓厚的现象;有鲜乳特有的乳香味,无其他任何异味;滋味可口而稍甜,有鲜乳特有的醇香味,无其他任何异滋味。二.掺淀粉或米汁 为了提高牛乳的稠度和非脂固体的含量,往往在牛乳中加入淀粉或糊精,也有的直接加入米汁,对这类掺假可用碘—淀粉反应检出。 反应方程式: nI2+6n(C6H10O5)→2n(C18H30O15I) 当碘液与淀粉接触时,碘分子能进入淀粉分子的螺旋内部,平均每六个葡萄糖单位(每圈螺旋)可以束缚一个碘分子,整个直链淀粉分子可以束缚大量的碘分子,这就形成了淀粉-碘的复合物显蓝色。对于支链淀粉(如糊精)则呈红紫色。

常用方法检验牛奶掺假物

一、掺假牛奶的感官检验 (一)掺水 如果牛奶颜色过淡,闻不到特殊的香味或加热后香味不浓郁,口感无微甜味,则表明已掺水。(二)掺米汤 掺米汤的牛乳尽管稠度降低不明显,但其密度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一般小于1.025,并含有细小的淀粉粒。 (三)掺豆饼水 掺豆饼水的牛乳密度和正常奶不同,外观为淡黄色,有明显的豆味,搅拌时乳白色较淡。(四)掺电解质溶液 掺食盐及芒硝溶液的牛乳的密度与正常牛乳相同,但稠度稀,搅拌不挂手,放置几小时后上浮脂肪层少,非放置的掺盐乳呈青白色,和正常乳明显不同。口感上掺食盐牛乳为咸味,而掺芒硝牛乳为苦涩味。 (五)掺牛尿 这种掺杂乳呈淡黄色,密度正常,而乳稠度较低,用手搅拌时有异味,口感刺激性大,略带苦味。 (六)掺糖 牛乳掺糖后,密度与稠度不象正常乳那样平衡地变化。如28度的正常乳,其挂手时间为1.5秒钟左右,而加糖乳只有0.7秒钟,有的甚至更短,颜色微黄且发亮,清晰度较好,用嘴品尝,有与正常乳差异较大的甜味。 (七)掺尿素 牛乳掺入尿素后,乳稠度明显下降,呈清白状,倒人铁筒后,四周有较明显的水波纹,用嘴品尝,舌头有发麻发辣的感觉,并带有苦味且持续时间较长。 二、掺假牛奶的化学检验 (一)掺食盐 取5毫升0.01摩尔/升硝酸银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入2滴10%铬酸钾溶液混匀,再加入l 毫升被检乳,充分摇匀。若呈黄白色,说明有食盐加入。 (二)掺芒硝 在5ml牛乳中加等量的水,滴入25%硝酸汞。如有黄色沉淀生成,说明掺有芒硝。在lml 乳清中逐渐滴人20%BaCl2溶液l0滴。如生成白色沉淀且不溶于酸溶液则表明掺有硫酸盐。(三)掺硝土 1.马钱子碱法:取约0.1g马钱子碱晶体置于点滴板上,加入浓硫酸2~3滴,再加被检乳清2~3滴搅匀。如立即出现血红色,逐渐变为橙色,证明有硝酸根离子存在。 2.铜屑法:取被检乳清2ml,加入铜屑或铜丝2~4粒,再加入浓硫酸lml并加热。如存在硝酸根离子即产生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四)掺化肥 掺入牛奶的化肥以铵盐为主,如碳铵、硝铵、硫铵、过磷酸钙、二倍磷肥。因此只要检验牛奶中有无铵离子即可证明有无化肥。游离氨或铵离子与纳氏试剂反应生成黄色沉淀(碘化二亚汞铵),其沉淀物多少与氨或铵离子的含量成正比。此反应非常灵敏.特异性很强。如进一步确诊是哪一种化肥可再进行阴离子鉴定,如CL-、NO3-、S042-、C032-等。 (五)掺石灰水 石灰水掺入牛奶中可增加牛奶重量和中和乳酸。由于加入Ca(OH)2溶液使乳呈碱性,用酸碱指示剂可检出。 (六)掺碱 1.显色法:溴麝香草酚兰溶液在pH6.0~7.6时,颜色由黄一兰逐渐变化。牛乳加碱后氢离

超市生鲜部商品收货质量检验标准(doc 9页)

超市生鲜部商品收货质量检验标准(doc 9页)

生鲜部商品收货质量检验标准 一、鲜猪(牛、羊、兔类同)肉感官检验标准 1、色泽:具有其固有的正常颜色,肌肉红色均匀,有光泽, 脂肪洁白 2、外表:无泥污,无血污,放血状况良好,肉边整齐,无破 碎肉,无粘液渗出或很干的表皮,无点状,虫状等小颗粒灰白色寄生虫 3、全味:具有其固有的正常气味(猪肉微腥,牛肉微膻,羊 肉重膻)无臭味,腊味等异味 4、弹性:指压后凹陷,能恢复原状 二、鲜猪(牛、羊)内脏,蹄等标准 1、心、肝、腰类,品质新鲜,外形完整,无异味,无病变, 无凝血,无血污,无泥污,颜色正常 2、肚:品质新鲜,外形完整,无溃疡面及其他病变现象,无 内容物,无粘膜,无边油 3、大肠、肥肠类:品质新鲜,无破损,无病变组织,无肠头, 细毛,无内容物,去净粘膜 4、舌:品质新鲜,外形完整,无病变,无异物,无舌苔,附

7、及溃烂、无炎病,允许有少数红斑,外形美观如琵琶 8、鸡脯肉:品质新鲜,无残羽、无血水血污、无残骨、无伤 斑及溃烂、无炎病,允许有少许红斑 9、鸡肝:品质新鲜,外形完整,去胆,无寄生虫、无炎症及 水泡、无胆汁污染,无血渍 10、鸡心:品质新鲜,外形完整,无伤斑、无溃烂、去血渍 11、鸡脖:品质新鲜,去颈部皮,无羽毛、无血污 三、冷冻水产品检验标准 1、冻虾仁 1.包装正确,厂名,厂址,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齐全 2.冻虾仁冰衣表面完整,清洁 3.肉质呈淡黄色或乳白色,无异味,组织紧密有弹性,有适当光泽,虾体基本完整,清洁无杂质 2、冻鱼(包括利用冷冻方法进行保鲜的海水鱼和淡水鱼) 1、鱼外表:鱼鳞完整,色泽清亮,肌体无残缺 2、鱼眼:凸起,清亮且黑白分明,洁净无污物 3、鱼肛门:完整无裂,外口紧缩,无黄红浑浊颜色 4、虾类:虾体完整,外壳有光泽,半透明,体壳头连一

牛乳参假检验大全

牛奶掺假检验 一、牛乳的概述 牛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等,是人们,尤其是婴幼儿的良好营养物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乳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2008年9月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出现,对中国奶业造成了致命的打击,生鲜乳及乳制品的掺假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如何快速准确地检测生鲜乳及乳制品中的掺假物质,保证乳品的安全、优质生产,重新树立起消费者的信心,已成为限制中国奶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二、牛乳掺假的概念以及常见掺假物质 人为向天然牛乳中添加廉价或没有营养价值的物质,或为了掩盖生鲜牛乳真实的质量而加入防腐物质,或是为了提高牛乳品质而加入非食用物质或有毒有害物质等行为,均可称为“掺杂使假”。表现在:为了增加重量而掺水,为了降低乳的酸度而向乳中加碱,为达防腐 目的向乳中加入过氧化氢、甲醛等防腐剂,为增加乳汁的稠度向乳中加入米(面)汤、淀粉、糊精或豆浆,为提高乳蛋白含量而加入三聚氰胺或其他含氮物质(如尿素)、糖类物质等。所有上述物质,对天然乳来讲,均属异物,都是为了掩盖乳的真实质量。 三、牛乳的药理作用 1、降血糖作用 牛初乳制剂(bovine colostrum,BC)有降血糖作用。给II型糖尿病人服用BC 后,空腹和餐后Zh的血糖(PG),糖化血红蛋白(HbA)和糖化血浆蛋白(FMN 值和GPP值)均较服BC前明显降低,血清铬含量明显增加,胰岛素分泌量明显减少。降糖机制可能与牛乳中所含牛乳铬复合体(M-LMCr)有关,M-LMCr具有促进葡萄糖氧化和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的作用。 2、降血胆固醇作用 从牛乳中分离出的乳清酸(orotic acid,OA)和胸腺嘧啶(thmpine)能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酶,有降血胆固醇作用。在大鼠肝胞液的酶液中加入加入1.0 mmol/L 的OA,乙酸基乙酸辅酶A硫解酶(AcAdethiolase,I)的活性被抑制73%,而I 为参与胆固醇合成的重要酶。胸腺嘧啶也有相似的作用。 3、抗感染作用 口服高效价免疫牛初乳(hyperimmum bevine colostrum,HBC)能缓解隐孢子虫病人的临床症状,并可使实验动物产生一定的抗隐抱子虫感染的抵抗力。隐抱子虫是人类,尤其是婴幼儿和免疫缺陷患者腹泻的病原体之一。用HBC喂养小牛,可使其产生一定的保护性免疫力,其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明显增加,并能明显 缩短腹泻的持续时间和卵囊排放时间。HBC也可使小鼠产生部分免疫力,使受感染小鼠肠粘膜上皮的隐抱子虫数明显减少。牛初乳免疫球蛋白浓缩物能诱导抗各种肠病原体的被动免疫,如用轮状病毒免疫的牛初乳浓缩物具有抗轮状病毒作用。 四、牛奶中各种掺假物质检验 1、牛乳中掺水 (1)感官检验 将牛乳倒入烧杯中观察其倾注过程,若牛乳有稀薄感,颜色也不如优质牛乳白,容器边缘与牛乳接触的部位有水样感,煮沸时香味较淡,煮开所需时间较长,则说明乳中掺水。 (2)牛乳相对密度测定法(乳稠计检验)

试验实验牛奶的感官鉴定

实验目的 掌握牛奶感官鉴定的具体方法与操作步骤并了解牛奶感官鉴定原理。 牛奶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人类的食品或食品加工原料,牛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牛奶的感官鉴定是牛奶质量检测中最直接、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 实验原理 牛奶的感官鉴定是以牛奶的理化特性为基础的。正常牛奶具有特定的感官特性,如色泽、气味、滋味等。如果被检验奶样的感官特性偏离了正常牛奶的感官特性,说明牛奶存在问题,根据偏离的具体情况,可初步判断存在问题的种类、性质、程度及原因。 (1)色泽 正常鲜奶的色泽由乳白色到淡黄色不等,其黄色的深浅取决于牛奶的脂肪含量和色素含量。(2)组织状态 正常鲜奶的组织状态是液体,均匀一致,不粘滑,不胶粘,无絮状物。 (3)气味与滋味 正常牛奶含有一种天然的乳香味,来源于乳脂肪中的挥发性脂肪酸,并具有纯净的甜味,来源于乳糖,和微弱的咸味。牛奶的气味和滋味会由于各种原因而发生改变,如贮存时间与贮存条件、容器材料、牛舍与挤奶厅的环境状况、饲料种类与质量等等。 仪器与器材:小烧杯、奶样托皿、奶样、煮沸装置等。 鉴定方法 (1)颜色 将混合均匀的奶样倒入白瓷皿内,观察颜色。正常牛奶为白色,略带黄色,脱脂乳是白带蓝色。初乳的黄色较深。 (2)组织状态 将混合均匀的奶样倒入烧杯中,静置15min后将其倒入另一烧杯中,观察牛奶有无过黏、絮状物或其他杂质。 (3)奶的气味 用鼻子嗅闻烧杯内的奶样,检查是否有奶的正常香味,或有无其他气味如饲料味、酸味、腥味、烟味、腐败味等。然后将奶样煮沸,再嗅闻奶样的气味,并与煮沸前的气味进行对比。一般加热后的气味会变强。 (4)牛奶的滋味 待煮沸的奶样微微冷却后,用口品尝奶样,体会正常奶样的香味,并检查是否有其他异常味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