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马铃薯

第六章 马铃薯

第六章 马铃薯
第六章 马铃薯

第六章马铃薯

第一节概述

一、马铃薯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1.马铃薯是宜饲宜做工业原料的粮食作物,

2.淀粉含12%~22%,丰富的蛋白质、糖类、矿物质盐类和维生素B、C等。

3.块根单位重量干物质所提供的事物热量高于所有的木谷类作物。

4.可以制作淀粉、糖精、葡萄糖、酒精等工业产品,加工成薯片、薯条、全粉等。

5.还是多种家禽和家禽的优质饲料。

二、马铃薯的起源、分布与栽培区划

(一)马铃薯的分布与起源

马铃薯栽培种的起源中心为秘鲁和玻利维亚交界处的“的的喀喀湖”盆地中心地区。南美洲是马铃薯的故乡。野生种的起源中心是中美洲及墨西哥,

马铃薯是第四大农作物。分布世界五大洲148个国家和地区。主产过为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印度、波兰,占世界的60%。

我国主产区为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占全国的90%以上,面积最大的是内蒙古,种植面积64.64万hm2黑龙江省种植面积为24万hm2,占全国6.2%。

(二)马铃薯的栽培区划

三、北方一作区黑龙江、吉林、辽宁省除辽东半岛以外的大部分,内蒙古、河北

北部、山西北部、宁夏、甘肃陕西北部,青海东部和新疆天山以北地区。

2.中原二作区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四川省的南部、湖北、湖南两省的东部、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实行春、秋二季栽培。春季多为商品薯生产,秋季主要是生产种薯。与其他作物间套作。

3.南方二作区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和台湾等省。秋播后冬播,栽培的集约化程度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薯出口基地。

4.西南一、二季混作区云、贵、川、西藏等省及湖南、湖北的西部山区。本区多为山地和高原,区域广阔,地势复杂,海拔高度变化很大。马铃薯在本区有一季作和二季作栽培类型。

三、我国马铃薯生产发展概况

1950年全国马铃薯栽培面积155.9万hm2,总产8701kt,平均单产5.58t/hm2,1982年全国栽培面积245万hm2,平均单产9.7t/hm2,1995年以来,发展很快,2000年全国栽培面积472.3万hm2,总产66282kt,平均单产14t/hm2。

第二节马铃薯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一、马铃薯形态特征

马铃薯是茄科(Solanaceae)茄属(Solanum)的草本植物。

(一)根

马铃薯由块茎繁殖发生的根系为须根系。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初生芽的基部3~4节上发生的不定根,芽眼根后节根,分枝能力强,宽度30cm左右,深度可达150~200cm,是主体根系,一类是在地下茎的上部各节上陆续发展的不定根,分布在表土层。(图10-1) 马铃薯根系分布

马铃薯由种子繁殖的实生苗根系,属于直根系。

(二)茎

1.地上茎块茎芽眼萌发的幼芽发育形成的地上枝条称地上茎,大多直立,节处为圆形,节间部分为三棱、四棱或多棱。在茎上由于组织增生而形成突起的翼,茎呈绿色也有紫色或其他颜色的品种。

茎分枝,早熟品种,分枝晚,中茎为高30~100cm。

2.地下茎主茎地下结薯部位。表层为木栓化的皮所代替,皮孔大而稀,无色素层。长度一般10cm左右。节数多为8节,通常发生匍匐茎1~3个。

3.匍匐茎是由地下茎节上的液芽发育而成,顶端膨大形成块茎,一般为白色,每个地下茎节上发生4~8条,每株可形成20~30条,正常情况下有50%~70%的匍匐茎形成。大部集中在底表0~10cm土层内;

4.块茎马铃薯块茎是一缩短而肥大的变态茎,既是经济产品器官,又是繁殖器官。匍匐茎顶端停止极性生长后,由于皮层、髓部及韧部的薄壁细胞的分生和扩大,并积累大量淀粉,从而使匍匐茎顶端膨大形成块茎。块茎最顶端的一个芽眼较大,内含芽较多,称为顶芽。一般每块重50~250g以上。块茎皮色有白、黄、红、紫、淡红、深红、淡蓝等色。

马铃薯块茎的解剖结构自外向里包括周皮、皮层、维管束环、外髓和内髓。

(三)叶

马铃薯最初为单叶,以后羽状复叶。

(四)花

马铃薯为自花授粉作物。每个花絮有2~5个分枝,每个分枝上有4~8朵花。花柄的中、上部有一突起的离层环,称为花柄节。花冠合瓣,雄蕊5枚,抱和中央的雄蕊。

(五)果实与种子

马铃薯的果实为浆果,圆形或椭圆形。果皮为绿色,褐色或紫绿色。果实内含种子100~250粒。千粒重0.5~0.6g,刚收获的种子,一般有6个月左右的休眠期。贮藏一年的种子发芽率较高,一般可达85%~90%。通常在干燥低温下贮藏7~8年,仍具有发芽能力。

二、马铃薯的生长发育

马铃薯全生育过程划分为六个生育时期。

(一)芽条生长期

种薯播种后芽眼开始萌芽,至幼苗出土,为芽条生长期。块根萌发时,首先幼芽发生,其顶端着生一些鳞片状小叶,即“胚叶”,随后在幼芽基部的几节上发生幼根。该时期是以根系形成和压条生长为中心,是马铃薯发苗扎根、结薯和壮株的基础。该时期的长短差异较大,短者20~30d,长者可达数月之久。关键措施是促进早发芽、多发根、快出苗、出壮苗。(二)幼苗期

幼苗出土到现蕾为幼苗期改期以茎叶生长和根系发育为主,是决定匍匐茎数量和根系发达程度的关键时期。出苗后7~10d匍匐茎伸长,再经10~15d顶端开始膨大。植株顶端第一花序开始孕育花蕾,侧枝开始发芽,标志着幼苗期的结束。一般历经15~20d。农艺措施的主要目标,在于促根、壮苗、保证根系、茎叶和块根的协调分化与生长。

(三)块茎形成期

现蕾至第一花序开始开花为块茎形成期。块茎直径达3~4cm,地上部茎叶干物重和块茎干物重达到平衡。生长特点是由地上部茎芽生长为中心,转向地上部茎芽生长与地下部块茎形成并进阶段,决定单株结薯数的关键时期。该期经历30d左右。关键措施以水肥促进茎叶生长,同时进行中耕培土,促进生长中心由茎叶速度转向块茎。

(四)块茎增长期

盛花至茎叶衰老为块茎增长期。是一生中增长最快、生长量最大的时期。是决定块茎体积打下的关键时期,也是一生中需水、肥最多的时期,经历15~25d。

(五)淀粉积累期

茎叶开始衰老带植株基部2/3左右茎叶枯黄为淀粉积累期,经历20~30d。茎叶停止生长,块茎体积不再增大,但重量仍在增加,是淀粉积累的只要时期,技术措施是尽量延长根、茎、叶的寿命,减缓其衰亡,加速同化物向块茎转移和积累,使块茎充分成熟。

(六)成熟期

在生产实践中,马铃薯无绝对的成熟期。收获期决定生产目的和轮作中的要求,一般当植株地上部茎叶枯黄,块茎内淀粉积累达到最高值,即为成熟收获期。

三、马铃薯块茎的休眠

新收获的块茎,即使给以发芽的适宜条件,不能很快发芽,必须经过一段时期才能发芽,这种现象叫做休眠。休眠分自然(生理)休眠和被迫休眠两种。

休眠期的长短因品种和贮藏条件而不同高温、高湿条件下能缩短休眠期,低温干燥则延长休眠期。

块茎休眠与脱落酸和赤要素的比例有关。

生产上人为打破休眠最常用的方法是0.5~1mg/kgGA3溶液浸泡10~15min或0.1%高锰酸钾浸泡10min等。脱毒种薯生产中,用0.33ml/kg的兰地特气熏蒸3h脱毒小薯,可打破休眠,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

四、马铃薯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一)温度

1.马铃薯性喜冷粮,期间一平均气温17~21℃为适宜。生育期需有效积温1000~2500℃(以10cm土层5℃以上温度计算)。多数品种为1500~2000℃,

2.块茎萌发的最低温度为4~5℃,芽条生长最适温度13~18℃,

3.茎叶生长的最低温度为7℃,最适温度为15~21℃,土温再29℃以上时,茎叶即停止生长。

4.对花器官的影响主要是夜温,12℃形成花芽,但不开花,18℃时大量开花。

5.块根相成的最适应的温度是20℃,低温块茎形成较早,27~32℃高温则引起块茎发生生长,形成畸形小薯。

块茎增长的最适温度15~18℃,30℃左右时,块茎完全停止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块茎膨大,

6.马铃薯抵抗低温能力较差,气温降低-1~-2℃时,地上茎叶将受冻害,-4℃时植株死亡,块茎亦受冻害。

(二)光照

1.薯光饱和点为3~4万lx。光照强度大,叶片光合强度高,块茎产量和淀粉含量均高。

2.光周期对马铃薯植株生育和块茎形成及增长都有很大影响。

(1)每天日照时数超过15h,茎野生产繁茂,匍匐茎大量发生,但块茎延迟形成,产量下降;

(2)每天日照10h以下,块茎形成早,但茎叶生长不良,产量下降。

(3)一般日照时数为11~13h时植株发育正常,块茎形成早,同化产物向块茎运转快,块茎产量高。

(4)早熟品种对日照反映不敏感,晚熟品种则必须在短日照条件下才能形成块茎。

3. 长、光照和温度三者有互作效应。

(1)高温、短日照下块茎的产量往往比高温、长日照下高,

(2)高温、弱光和长日照,则使块茎徒长,块茎几乎不能形成,匍匐茎形成枝条。

(3)开花则需要强光、长日照和适当高温。

(三)水分

马铃薯的蒸腾系数为400~600。

整个生育期间,土壤湿度保持水量的60%~80%为最适量

1.幼苗期占一生总需水量的10%~15%,土壤保持田间持水量的65%左右为宜。

2.块茎形成期需水量约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30%左右,保持田间持水量的70%~75%为宜。

3.块茎增长期,需水量大,是马铃薯需水临界期保持田间持水量的75%~80%为宜。要保证水分均匀供给。

4.淀粉积累期需水量减少,占全生育总需水量的10%左右,保持田间最大水量的60%~65%。

5.后期水分过多,易造成烂薯和降低耐贮性,影响产量和品质。

(四)土壤

马铃薯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禁格,但以表土深厚,结构疏松和福含有机质的土壤为最适宜。冷凉地方沙土和砂质土壤最好,温度地方砂质土壤和土壤最好。

马铃薯要求微酸性土壤,以ph5.5~6.5为最适宜。土壤含盐量达到0.01%时,植株表现敏感,产量随土壤中氯离子含量的增高而降低。

(五)营养

马铃薯是高产喜肥物,对肥料反映非常敏感。生产500kg块茎需吸收纯氮.33kg、纯磷3.23 kg、纯钾4.15 kg。需要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幼苗需肥较少。块茎形成至块茎增长期吸收养分速度快,数量多,是马铃薯一生需要养分的关键时期。淀粉积累期吸收养分速度减慢,吸收数量也减少。

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对氮、磷、钾的吸收情况

(内蒙古农业大学,1992)

第三节马铃薯的产量形成与品质

一、马铃薯的产量形成

(一)马铃薯的产量形成特点

1.产品器官是无性器官

2.产量形成时间长出苗后7~10d匍匐茎伸长,再经10~15d顶端开始膨大形成块茎,知道成熟,经历60~100d的时间。产量形成时间长,而产量高而稳定。

3.马铃薯的库容潜力大理论上块茎具备无限膨大的生理基础。

4.经济系数高马铃薯地上茎叶通过光合作用所同化合物,像谷类作物那样要经过生殖器官分化、开花、授粉、受精、结实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这样在形成产品的过程中,可以节约大量的能量。马铃薯块茎干物质的83%左右是碳水化合物。

(二)马铃薯的淀粉积累与分配

1.马铃薯块茎积累淀粉规律

一般栽培品种,淀粉含量为12%~22%,占块茎干物质的70%~80%,由72%~82%的支链淀粉和18%~28%的直链淀粉组成。

(1)块茎淀粉含量自块茎形成之日起就逐渐增加,直到茎叶全部枯死之前达到最大值。

(2)单株淀粉积累速度在块茎形成期缓慢,块茎增长至淀粉积累期逐渐加快,淀粉积累期呈直线增加,平均每株增长2.5~3g。

(3)各时期块茎淀粉含量始终高于叶片和茎秆淀粉含量,

(4)块茎淀粉粒直径呈上升趋势,且与块茎淀粉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5)块茎淀粉含量因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及栽培条件而异。晚熟品种淀粉含量高于早熟品种,长日照条件和将雨量少时、块茎淀粉含量提高。氮肥多则块茎淀粉含量低,但可以提高块茎产量。钾肥多能促进淀粉形成,并促进淀粉从叶片流向块茎。

2.干物质积累分配与淀粉积累

(1)出苗至块茎形成期干物质积累量占干物质总量的54%以上。

(2)块茎形成期至淀粉积累期干物质积累量大,干物质积累占干物质总量的55%以上。

(3)淀粉积累后期至成熟期,块茎干物质量占干物质总量的75%~82%。

二、马铃薯的品质

1.食用马铃薯

(2)鲜薯食用的块茎,要薯形整齐、表皮光滑、芽眼少而浅,块茎大小适中、无变绿;

(3)出口鲜薯要黄皮黄肉后红皮黄肉,食味品质好、不麻口,蛋白质含量高,淀粉适中等。食用品质用适用价来表示。食用价=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100。

2.食品加工马铃薯有炸薯条、炸薯片,脱水制品等,

(1)块茎外观炸薯片要求块茎圆球形,大小40~60mm为宜。炸薯条要求薯形长而厚,薯块大而宽肩者大小在50 mm以上或200 g以上。

(2)块茎内部结构薯肉为白色或乳白色,炸薯条也可用淡黄色和黄色的块茎。无空心、黑心等。

(3)干物质含量一般炸油食品要求22%~25%的干物质含量。炸片要求比重高于1.080,炸条要求比重高于1.085。

(4)还原糖含量原糖含量的高低是炸油食品加工对块茎品质要求最为严格的指标。还原糖含量高,在加工过程中,还原糖和氨基酸进行所谓的“美拉反映”(Maillard Reaciton)薯片、薯条表面颜色加深为受消费欢迎的棕褐色,并使成品变味,质量严重下降。理想的还原糖含量应约为鲜重的0.10%,上限不超过0.30%或0.50%。

1.淀粉加工用马铃薯淀粉含量的高低是淀粉加工时首要考虑的品质指标。因为淀粉含量每相差1%,生产同样多的淀粉,原料相差6%。淀粉加工品种淀粉应在16%或以上。块茎大小以50 ~100g为宜。

2.种用块茎的质量要求

(1)种薯健康

(2)种薯下型化块茎大小以25~50g为宜。

第四节马铃薯的栽培技术

一、轮作换茬

马铃薯应实行3年以上轮作。应与谷类作物轮作,忌与茄科作物、块根、块茎类作物轮作。

二、整地与施肥

喜砂壤或壤土,实行秋深翻、耙耢。

结合整地施足基肥,基肥应以腐熟堆肥为主,施用量按纯厩肥计为15~30t。肥用量少时,集中施入播种沟内。

播种时沟施化肥作种肥,每公顷用尿素75~150kg,过磷酸钙450~600kg,草木灰375~750 kg,或硫酸钾375~450 kg。应拌施防治地下害虫的农药,每公顷施入2%甲胺磷粉22.5~

37.5 kg。

三、选用优良品种和脱毒种薯

选用优良品种

(1)以当地无霜期长短、栽培方法、栽培目的为依据。

(2)根据当地生产水平选用耐旱、耐瘠或喜水肥、抗倒伏的品种。

(3)根据当地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选用抗病性强、稳产性好的品种。

四、播种

(一)播前种薯准备

1.种暑出窖与挑选

(1)种暑出窖的时间,应根据当时种暑贮藏情况,预定的种薯处理方法以及播种期等三方面结合考虑。

(2)种薯出窖后,必须精选种薯。选择具有品种特征、表皮光滑、柔嫩、皮色鲜艳、无病虫、无冻伤的块茎作种。出窖时块茎以萌芽则应选择芽粗而短壮的块茎。

2.催芽

(1)出窖时种薯已萌芽至1cm左右时,将种薯取出窖外,平铺与光亮室内,使之均匀见光,当白芽变成绿芽,即可切块播种。

(2)种薯与湿砂或湿锯屑等物互相层积于温床、火炕或木箱中。先铺砂3~6cm,上放一层种薯,盖砂没过种薯,如此3~4层后,表面盖5cm左右的砂,并适当浇水至湿润状况。保持10~15℃,选室外向阳背风地方挖坑作床,进行催芽。当芽长1~3cm,并出现根系,即可切块播种。

(3)将种薯置于明亮室内或室外背风向阳处,平铺2~3层,并经常翻动,使之均匀见光,经过40~45d,幼芽长达1~1.5cm时,即可切块播种。

3.种薯切块切块种植能节约种薯并有打破休眠、促进发芽出苗的作用

(1)切块大小以20~30g为宜。切块时应采取自薯顶至脐部纵切法,每一块都尽可能带有顶部芽眼。

(2)切到病薯时应用75%酒精反复擦洗切刀或用沸水加少许盐浸泡切刀8~10min进行消毒。切好的薯块应用草木灰拌种。

(3)若种薯小,可采用整薯播种,一般以20~50g健壮小整薯为宜。

(二)播种期

春播时,在10cm土层地温稳定在6~7℃时即可播种。北方一作区,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

(三)播种方法

马铃薯适于垄作形式。在高寒阴湿、土壤黏重、地势低洼、生育期间降水较多的地区,采用垄作,行距65cm。垄作一般覆盖土7~8 cm厚,若春旱严重,可酌情增加厚度并结合镇压。

我国华北、西北大部分地区,生育期间气温较高、雨量少、蒸发量大,又缺乏灌溉条件多采用平作形式。播种时,先开10~15cm深的播种沟,点种施肥后覆土。一般行距50cm 左右,播后耱平保墒。

五、合理密植

马铃薯的产量是由单位面积上的株数与单株结薯重量构成。

每公顷产量=每公顷株数×单株结薯重(单株结薯重=单株结薯数×平均薯块重;单株结薯数=单株主茎数×平均每主茎结薯数)。

合理密植应依品种、气候、土壤及栽培方式等条件而定。

(1)晚熟或单株结薯数多的品种、整薯或切大块作种。

(2)土壤肥沃或施肥水平高、高温高湿地区等,种植密度宜稍稀;北方一作区以每公顷5.7万~7.0万株为宜;

六、田间管理

(一)苗前管理

马铃薯从播种到幼苗出土约30 d。

东北垄作地区,在幼苗尚未出土时,进行苗前耢地,以减薄覆土,提高地温,减少水分蒸发,促使出苗迅速整齐,兼有除草作用。出苗前,若土壤异常干旱,有条件的地区应进行苗前灌水。

(二)查苗补苗

田间缺苗对马铃薯产量影响甚大。因此,当幼苗基本出齐后,即应进行查苗补苗。采取相应对策补苗,保证补苗成活。

补苗的方法是在缺苗附近的垄上找出一穴多茎的植株,将其中的1个茎苗带土挖出移栽。

(三)中耕除草和培土

齐苗后及早进行第一次中耕,深度8~10cm,并结合除草。10~15 d后进行第二次中耕,宜稍浅。现蕾开花初,进行第三次中耕,宜较第二次更浅。后两次中耕结合培土进行。第一次培土宜浅,第二次稍厚,并培成“宽肩垄”,总厚度不超过15cm,避免薯块外露而降低品质。

(四)追肥

一般在旱区,只要施足底肥,生长期间可以不追肥。如需追肥时,应于块茎形成期结合培土追施一次结薯肥。开花以后一般不再追肥。

(五)灌溉和排水

(1)马铃薯苗期耗水不多,但若干旱时仍需灌水。

(2)块茎形成至块茎增长期,需水量最多,如土层干燥,应及时灌溉。

(3)生育后期,需水量逐渐减少,但若过度干燥旱,也需适当轻灌。

(4)收获前10~15d应停止灌水,促使薯皮老化,有利于收获和贮藏。

(5)各生育阶段,如雨水过多,都要清沟排水,防止涝害。

(六)防治病虫害

常见的有病毒病、晚疫病、青枯病、环腐病、疮痂病等、

(1)晚疫病多在雨水较多时节和植株开花期大量发生,喷洒瑞毒霉锰锌、甲霜灵锰锌、代森锰锌等。

(2)青枯病除选用抗病品种外,可采用合理轮作,小整薯作种或从无病地区调种等措施,减轻为害。

(3)环腐病主要通过切刀消毒或小整薯作种等措施来减轻发病。

(4)疮痂病可用0.1%升汞水浸种1.5h或用0.2%福尔马林浸种1~2h进行防治。

也可通过施用酸性肥料,保持土壤湿润来减轻该病发生。

常见的虫害有蛴螬、蝼蛄,地老虎、金针虫、二十八星瓢虫、蚜虫等,一般采用药剂防治。

七、收获与贮藏

(一)收获

大部分茎叶枯黄,块茎易与匍匐茎分离,周皮变厚,块茎干物质含量达到最大值,为食用和加工块茎的最适收获期。种用块茎应提前5~7d收获,以避免低温霜冻危害,提高种性。

收前1~2d割掉茎叶和清除田间残留的枝叶,以免病菌侵染块茎。收获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机械损伤,并要避免块茎在烈日下长时间暴晒而降低种用和食用品质。

(二)贮藏

1.块茎在贮藏期间的生理生化变化刚收获的块茎,在5~15℃下块茎约损失重量6.5%~11%。块茎内淀粉含量在10~15℃下较稳定,10℃以下淀粉含量开始下降,糖分含量逐渐增加,如在0℃下长期贮藏,会引起糖分大量积累,使块茎变甜,降低食用和加工用品质。

2.贮藏的基本条件和方法

(1)贮藏地点和贮藏窖要具有通风、防水湿、防冻和防病虫传播的条件。

(2)贮藏前将块茎分级摊晾7~15d,进行“预贮”使伤口愈合。适宜温度为15~20℃,相对湿度为90%左右。

(3)预贮后,剔除愈合不良的伤薯、病薯、畸形薯等,再行贮藏。

(4)种薯贮藏以2~4℃为宜;食用薯以1~4℃为宜;加工用商品短期贮藏以10℃左右为宜,不能见阳光,以免积累龙葵素。

一季作地区,进行冬季贮藏,一般采用窖藏,有井窖、棚窖、窖洞窖、土沟窖等。贮藏量不超过窖体的2/3。当温度降到0℃时,应在窖堆上加覆盖物或薰烟增温。

第五节马铃薯地膜覆盖与间套作栽培技术要点

一、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一)马铃薯地膜覆盖的应用效果

1.提高了土壤温度

2.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

3.提高了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覆盖栽培在马铃薯发芽出苗期间(4月25日至5月25日)0~20cm土层内温度提高3.3~4.0℃,土壤水分增加6.2%~24%,速效氮增加40%~46%,速效磷增加1.3%,提早出苗10~15d。

(二)栽培技术要点

1.选地和整地

2.施足基肥每公顷施入30~45t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300kg磷酸二铵。

3.选用脱毒种薯播前20d左右催芽晒种。

4.覆膜方法播前10d左右,在整地作业完成后应立即盖膜,防止水分蒸发。

(1)平作覆膜多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距65~70cm,窄行距30~35 cm,地膜顺行覆在窄行上。

(2)垄作覆膜须先起好垄,垄高10~15 cm,垄底宽50~75 cm,垄上种两行,一膜盖双行。将膜拉紧、铺平、紧贴地面、膜边入土10 cm左右,用土压实。膜上每隔1.5~2m压一条土带,覆膜7~10d,待地温升高后,便可播种。

5.播种一般比当地露地栽培提前10d左右。交错打孔点籽,孔深10~12cm,然后回填湿土,并将膜裂口用土封严。如果土壤墒情不足,播种时应在播种孔内浇水0.5kg左右。

6.田间管理

二、马铃薯间作套种技术

(一)薯粮间作套种

薯粮间套应用最普遍的是马铃薯和玉米间套作,间套形式按行比有1:1、1:2、2:2、2:4等。在170 cm带宽内按行株距65cm×20cm播种2行马铃薯,每公顷58500株。玉米按行株距40 cm×24 cm条播2行,每公顷种48000株。马铃薯应选择早熟、株矮、直立的品种,适时早播,力争早出苗早收获。玉米选用中晚熟高产品种。马铃薯收获后,就地开沟将茎叶埋入土中,给玉米压青培肥。

(二)薯豆间作套种

马铃薯与蚕豆间套作时,马铃薯用宽窄行种植,宽行行距60 cm,窄行行距20 cm,株距35 cm,每公顷种61500株。在马铃薯宽行内间作一行株距为10 cm的蚕豆,每公顷10万~12万株。其带间比为50:50cm,各种2行。豌豆播量150~180kg/hm2,保苗78万~90万株/ hm2。马铃薯株距35 cm,保苗61500株/ hm2。

(三)薯菜间作套种

在北方高寒地区,采用早熟马铃薯复种油豆角、白菜、萝卜等,马铃薯采用催大芽覆膜栽培,6月下旬收获,下茬复种(移栽)油豆角、白菜、萝卜等。

第六章马铃薯病毒病害及防治途径

一、病毒病害的种类及发病条件

目前已知侵染马铃薯的病毒有18种,其中国内已发现的有7种,即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S病毒(PVS)、马铃薯M病毒(PVM)、马铃薯奥古巴花叶病毒(PAMV)、马铃薯A病毒(PV A)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这些病毒通过机械摩擦、蚜虫、叶蝉和土壤线虫等媒介传播侵染,分别引起马铃薯普通花叶病、条斑花叶病、潜隐花叶病、副皱缩花叶病、黄斑花叶病、轻花叶病和卷叶病。

二、防治马铃薯病毒病害的途径

(一)选育抗病毒的优良品种

(二)对已感病的优良品种进行茎尖脱毒,生产脱毒种薯

1.建立健全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

网室生产原原种→原种场生产原种→种薯生产基地生产一级种薯和二级种薯。

2.加强脱毒种薯生产田的栽培管理,防治病毒再侵染

(1)选地隔离周围至少500~600m内不能有马铃薯一般生产田其他马铃薯病毒的寄主,如苜蓿、烟草等。

(2)种薯催芽与播种催芽方法同一般大田。春播播期尽量提前,

(3)合理施肥

(4)喷药防蚜与拔除病株从蚜虫出现开始,每隔7~10d喷施一次灭蚜药,在苗高10~20 cm、现蕾期、开花期各进行一次。

(5)提前收获和割蔓

马铃薯的深加工

马铃薯的深加工 现在马铃薯的深加工大都集中在附加值较低的淀粉、全粉等产品上,只有附加值高且可保留马铃薯营养成分同时市场容量巨大的加工食品如:各种糕点、面包及其他食品才是马铃薯深加工产业的出路。国家实施马铃薯主食化战略,最主要的意义就是,鲜薯通过转化后作为国家储备粮使用,加工成为全粉、生粉可储备10年以上,较大米、玉米和小麦等传统粮食3年储备期,更耐储藏。所以,大力推进设备化深加工是马铃薯产业主粮化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马铃薯加工产品如下: (1)马铃薯食品: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干制品,如马铃薯泥、干制马铃薯;第二类是冷冻制品,如马铃薯丸子、马铃薯饼和马铃薯条等;第三类是油炸制品,如油炸马铃薯片、酥脆马铃薯等;第四类是马铃薯配料,如利用粉状马铃薯制品作馅的填充料。 (2)马铃薯淀粉:马铃薯淀粉已普遍应用于医药、化工、造纸等重要工业领域。马铃薯淀粉广泛应用在食品工业中,如挂面、干粉调制剂、各种小吃、饼干、面食、肉食制品等。马铃薯变性淀粉是以淀粉为原料,经理化方法或酶制剂作用,改变其溶解度、黏度等理化性质,产生一系列具有不同性能的变性淀粉或淀粉衍生物。国际上变性淀粉已发展到300余种,并广泛地应用于纺织、造纸等行业,尤其是食品工业上,变性淀粉可用作糕点馅的稠化剂、浇注糖果时的凝胶剂等,

它还是快餐食品中不可缺少的原料。 (3)马铃薯全粉:马铃薯全粉加工没有破坏植物细胞,营养全面,虽然干燥脱水,但一经用适当比例复水,即可重新获得新鲜的马铃薯泥,制品仍然保持了马铃薯天然的风味及固有的营养价值。马铃薯全粉主要用于两方面:一是作为添加剂使用,如焙烤面食中添加5%左右,可改善产品的品质,在某些食品中添加马铃薯粉可增加黏度等;另一方面,马铃薯全粉可作冲调马铃薯泥、马铃薯脆片等食品原料。马铃薯全粉可加工出许多方便食品,它的可加工性远远优于鲜马铃薯原料,可制成各种形状,可添加各种调味和营养成分,制成各种休闲食品。

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马铃薯在我国已经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继小麦、水稻和玉米之后的第四大栽培作物。由于马铃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巨大的增产潜力和广阔的产业发展前景,近年来,我国马铃薯产业迅猛发展,正在从数量扩张阶段转向稳定规模、提升质量、持续创新的繁荣发展阶段。政策和科技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力发动机,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也得益于政策支持和科技支撑。一方面,从国家到地方,我国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农业部2006年出台了《农业部关于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意见》,2008年又进一步把马铃薯纳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各地政府纷纷采取措施,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另一方面,马铃薯脱毒技术的推广应用、专用品种的开发、马铃薯加工技术的创新和推广,从科技层面有效支撑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1马铃薯面积和产量实现双增长 近年来,由于受到马铃薯食用消费需求和工业加工需求强劲增长势头的激励,以及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我国马铃薯生产形势喜人,面积和产量增长迅速(图1略)。1990-2006年,我国马铃薯总产量从3455万t增长到7435.50万t,增加了一倍;播种面积从286万hm2扩大到443万hm2,增加了54%。 2007年,我国马铃薯总产量8000多万吨,种植面积超过566.67万hm2,产量和面积均占到世界的22%,我国成为世界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根据目前各地马铃薯收获情况看,2008年我国马铃薯产量较2007年增产已成定局,2008年9月农业部全国秋冬种视频会议公布,2008年南方冬种马铃薯比2007年扩大20万hm2。 我国马铃薯生产得到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措施是政府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发展规划,马铃薯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马铃薯作为重要的旱作农作物,生产主要集中于具有生产优势的西部地区,马铃薯产量和种植面积最大的十个省份中,九个均为西部省份。其中,甘肃、内蒙古、贵州三省(区)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高居三甲。马铃薯产量和面积最大的十个省份,其马铃薯总产量占全国的82%,种植面积占全国的85%。 2马铃薯加工业发展成效显著 自2001年温家宝总理对马铃薯产业批示以来,我国马铃薯加工产业发展迅速。一方面,我国膳食结构变化以及快餐业的迅猛发展对马铃薯加工业提出了发展要求;另一方面,马铃薯加工技术的创新与传播对加工业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目前,我国马铃薯加工业正处于迅速开拓和提升的时期,小土豆正在成长为大产业。 第一,适用于加工的马铃薯专用品种得到了开发和推广。目前,我国已培育、引种和选育出具有较大市场前景的四大系列约20余个专用品种,主要包括高产型、早熟型、油炸型和高淀粉型品种。一批适合淀粉、全粉、油炸食品加工需要的新品种正在按专用化要求批量生产和供应市场。 第二,生产加工逐步向规模化发展。我国的马铃薯薯条加工企业从无到有,现已发展到数十家,企业生产规模由过去的百吨级发展为现在的万吨级。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马铃薯淀粉厂由过去的几家发展至30多家,企业生产规模由过去的千吨级发展为现在的万吨级。全国马铃薯加工企业总数已经达到4500多家,其中规模化企业已经达到100多家冈。 第三,产业化模式取得进展。具备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项目带动优势的马铃薯产区,马铃薯加工业均不同程度地按“龙头企业+基地十农户”等产业化模式发展,在甘肃、内蒙古、宁夏及云南等马铃薯产区基本建立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产业化体系,大多以龙头企业带动,采用集生产、加工及销售于一体的系统化运作和管理。目前,全国具有产业化特色的马铃薯加工企业已有一百家以上。其中,内蒙古华欧、云南润凯、宁夏北方及四川光友等一批大型马铃薯加工企业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性的马铃薯加工骨干企业。

云南马铃薯种植区域以及产业发展分析

云南马铃薯种植区域以及产业发展分析 ? 云南省马铃薯种植面积24.7万公顷,鲜薯产量350万t,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6.8%和5.1%。由于海拔高度差异巨大和生态垂直变化的立体农业特点,在全省马铃薯可以多季栽培,周年生产,因此,对云省如何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将马铃薯发展成为优势产业,本文分析了种植区域并提出产业发展的建议。 1生态区域特点及栽培品种 ????云南省20世纪80年代将马铃薯划分四个种植区。9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适宜品种的选出,技术的普及,交通运输业的改善,马铃薯种植区域和面积不断扩大,栽作制度和种植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全省各地都根据自然生态条件,在适宜的季节种植马铃薯。尤其是在滇南地区冬季农业开发中,将冬、春季马铃薯作为主要作物之一,栽培面积发展较快,全省形成了春、夏、秋、冬周年生产的模式。因此,本文根据目前云南省马铃薯栽培的耕作制度、自然生态条件、地理区域和产业发展趋势,建议将云南省马铃薯划为三个区: 1.1?滇北马铃薯大春一季作种植区 ????本区位于滇东北、滇西北高原,海拨高度1900-3000 m。主要包括曲靖市、昭通地区、丽江地区、迪庆州、怒江州以及大理州、昆明市的部分县。常年播种面积18.667万ha,占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的80%以上。其中以昭通、曲靖两地面积最大,占全省总产量的81.78%。本区种植马铃薯的自然条件优越,农民历史上一直作为主要作物栽培,并用做粮食和饲料,产量对于农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农民种植经验丰富,单广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生产水平。在滇东北,滇西北高原,乌蒙山脉,横断山脉贯穿境内。种植海拔高度从1900~3000 m。高寒山区面积大,夏季凉爽,日照充足,雨水调匀或土壤湿润,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高山土壤主要是棕壤,一般山区和坝区为红壤和黄壤。光热条件很适合种植大春一季马铃薯,整个生长季节马铃薯生长健壮,病毒侵染率低,退化程度低,常可获得高额产量。该区也存在全年阴雨日数多、湿度大、日照略少,地区气候寒冷,如中甸等地,霜期长达150d。农业生产常常受到寒潮、霜冻、低温等不利气候因素的影响。 ????云南大春一季作种植区一般在3月份播种,8-9月份可收获。在高寒山区,不种小春的地块,农民可将马铃薯块茎留在地里,随用随收,可留至翌年初,这种方法对于贮存马铃薯,调节市场的供应起到较好效果。有的地块收获后,撒播一茬萝卜、芜菁或耐寒蔬菜。在该区由于低温影响,会出现大、小春耕作的矛盾,为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常把马铃薯作为套种的主要作物之一。采用小麦套马铃薯,马铃薯套玉米,马铃薯套豆类等栽培方式。栽培过程中发生的马铃薯病害主要是晚疫病。通过抗病品种能较好地控制癌肿病。该区种植品种一般为中晚熟品种,栽培历史较长的有米拉、马尔科、河坝洋芋、大乌洋芋、大白花洋芋、克疫、红皮洋芋等鲜食品种,品质好,薯型差。随着种植年代长久,品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退化,出现许多变异和同种异名的混淆,以及对晚疫病抗性丧夫,使生产受到很大影响。80年代以来,各地已选育出一批适宜性好、产量高的品种。如会-2、CFK69.1、中甸红、合作88号、工1085、会顺23、90单薯选、85克疫红皮、会152、会126、威芋3号等等。 1.2?滇中马铃薯多季作种植区 ????本区位于云南中部,海拔高度1600~2000m。主要包括楚雄、玉溪、大理、保山、昆明等地市。常年播种面积2.8万hm:,占全省总面积的12.39%。该区由于光、热条件好,成为以大春一季作为主,秋作、小春作兼有的多季混作种植的马铃薯耕作生态类型区。其特点是:北部和2000 m以上山区,多以一季大春作为主,这类生态区面积较大,除种植大春一季外,

土豆种植技术 土豆怎么种

土豆种植技术(土豆怎么种) 土豆是民众喜食的大宗蔬菜之一,由于其产量高、易管理、市场价格稳定、效益好,种植脱毒马铃薯已成为河北平原地区最大的脱毒马铃薯良繁基地,致力于生产开发优质种薯和商品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为您提供丰收的基础保证。推荐品种金8号:引自荷兰,原名Favorita。出苗后60-65天收获。植株直立,生长势强。薯块长椭圆形,芽眼浅平。皮肉淡黄色,表皮光滑,大薯率高,商品性好。适合高肥水管理,产量潜力大。一般亩产2000公斤,高产可达3000公斤以上。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是目前首选的菜用薯品种。 简明种植技术 1、深耕地:暄松的土壤有利于薯块膨大,地块最好在冬前多施粪肥,尽机械能力深耕。 2、多施肥:土豆生长期短,产量潜力大,除多施粪肥外,开沟后应在沟内施用化肥,一般亩施三元复合肥50-100公斤,再加硫酸钾30-50公斤做底肥。出苗后追施碳铵50-100公斤/亩或尿素30-40公斤促苗。 3、早播种:春季土壤化冻后尽早整地,浇水造墒,惊蛰节前后播种。播前1-2天切块,单块重半两左右。点播时芽眼向上,以利出苗。

4、厚培土:按行距要求开大沟深约10厘米,沟底播种以保证培土厚度,防止薯块露头变绿。可单行种植分次培土,也可双行种植一次性培土不低于12厘米做成大垄。垄面刮平盖膜前喷施乙草胺或施田补防治杂草。 5、不缺水:播前洇地,确保足墒播种以利出苗。出苗后整个生育期不能缺水,但浇水时注意不能漫上垄背。收刨前停水促进薯皮老熟,可提高商品质量。 6、稀植大块:根据市场调查大薯价格高,故提倡稀植以提高大薯率。一般单行种植行距60-70厘米,株距20-25厘米;大垄双行种植大行距60-70厘米,小行距20厘米,株距30-35厘米,每亩保苗4000-4500株(每穴留苗1株)。 7、及时化控:植株生长旺盛,可在现蕾后至开花前喷施多效唑30克/亩控秧。 8、除治病虫:播种时或结薯前施辛硫磷3-4瓶/亩,除治地下害虫;五月上旬喷施吡虫啉30克/亩防治蚜虫;连阴天喷甲霜灵等杀菌剂防止晚疫病发生。 二、秋马铃薯种植技术 一、选择良种 选择生育期较短的马铃薯品种,如川芋4号、川芋5号、川芋56等。为了减轻播后烂种,宜选用20~30克的小马铃薯整薯作为种薯。

腐烂茎线虫侵染马铃薯块茎与甘薯块茎危害症状比较

广西农学报2014年马铃薯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uctor )是国际公认的检疫性线虫,也是严重危害马铃薯的重要病原之一 [1]。Kuhn 首次观察并描述此线虫危害马铃薯块茎,引起马铃薯干腐病。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病是植物侵染性病害,被我国列入植物线虫检疫对象名录。在我国仅有局部分布,主要分布于河北、山东、北京等地,主要危腐烂茎线虫侵染马铃薯块茎与甘薯块茎危害症状比较 王宏宝1,2赵桂东1李茹1熊战之1吴险平1 (1.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淮安223001; 2.南京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摘要:利用室内打孔法接种腐烂茎线虫至马铃薯与甘薯块茎上观察比较发病症状及线虫定植情况。研究显示: 马铃薯受线虫危害后,周皮变褐变黑,皱裂,切开病组织内部症状腐烂变色,同时由于马铃薯内部含水量大,有部分坏死组织发软,病变组织部位的表皮容易脱落;而甘薯受线虫危害后薯块失水重量减轻,组织内部变褐呈褐白相间干腐状,周皮部位呈现一圈坏死组织,与马铃薯周皮不尽相同;镜检马铃薯坏死组织线虫发生量不大,原因可能与坏死组织营养严重流失,生存环境恶化,不利于线虫生存有关;镜检马铃薯表皮层组织显示,有大量成虫和卵聚集在表皮层下的薄皮细胞里以及皮孔处,这对解释腐烂茎线虫对环境的适生性有一定意义;而在甘薯中线虫主要集中发生在髓部的干腐部位,发生量较大。 关键词:马铃薯;甘薯;腐烂茎线虫;危害症状 中图分类号:S5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2014)01-0026-03 收稿日期:2013-12-21修回日期:2013-12-30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资助cx (10)454;淮安市科技局项目资助(编号:SN12060);淮安市农科院院长基金资助(2012)。第一作者简介:王宏宝,硕士,助理研究员,从事植物保护工作。 Vol.29,No.1February ,2014第29卷第1期 2014年2月广西农学报Journal of Guangxi Agriculture The symptom compare study of rot stem nematode to damage sweet potato and potato tubers WangHong-baoetal (HuaiyinInstituteofAgriculturalSciencesofXuhuaiDistrict,Huai’an,Jiangsu223001,China) Abstract:Indoorinoculationofrotstemnematodetopotatotuberswasconductedtocomparetheirsymptomandplantingcondition.Theresearchshowsthatdamagedbythenematode,thepotato'speridermwillbecomebrownandblack,ruffling,cuttingdiseasedtissues,thesymptomsofinnerdiscolorationandrotcanbeseen,meanwhile,becauseoftheinnerwatercontentofthepotatoisbigandpartofnecrotictissuesaresoftening,andskinisfalloffeasily.Indamagedsweetpotato'stubers,ithaswaterandweightloss,internaltissuesarebecomingbrownish,whiteanddryrot,andnecrotictissuesarepresentsinperiderm,whichisvaryingwithpotatoperiderm;microscopicexaminationshowsthatpotatonematodesoccurrenceisnotbigamountinnecrotictissue,whichmaybeduetoaseriouslossofnutrients,thedeteriorationofthelivingenvironmentsothatitisnotconducivetosurvivalofnematodes.Microscopicexaminationofpotatoepidermistissueshowsthatalargenumberofadultsandeggsgatheredunderthethinskincellsintheepidermisandstomata,whichcanexplaintherotstemnematode'sadaptabilitytoenvironment,whilesweetpotatonematodesmainlyoc-curredinthepithofdryrotpartwithlargeamount. Keywords:Potatoes;sweetpotato;rotstemnematode;damagesymptoms

马铃薯纤维

马铃薯纤维 描述 VITACEL ? 马铃薯纤维是不溶性纤维所具有的优良特性与天然淀粉的完美结合。膳食纤维的一个重要技术特性就是能够形成三维纤维网状结构,并明显地改变最终产品的质地和稳定性。另外,马铃薯中的纤维素的吸水和保水的性能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温度、PH 值和储藏时间,而淀粉的保水性能随温度升高而增强的特性,可作为一种协同和补充。这也就是马铃薯纤维具有极高保水性的原因。 因为含有超过72%的膳食纤维,VITACEL ? 马铃薯纤维所具有的不同寻常的营养概念注定它能有助于开发功能性食品。所以它不仅仅能单纯地丰富膳食纤维的含量,同时它能够使降低能量密度或减少食品中某一种成分的含量(例如,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想法得以实现。 不溶性膳食纤维的高价值和它对人类机体的积极作用,在许多临床研究中得到了科学认证。另外,马铃薯纤维中含有超过12%的有益菌生作用的抗性淀粉。马铃薯纤维具有的特别的应用优势,这些可标注在标签上,同时可以标注出不含麸质,GMO 以及致敏物质。 基于VITACEL ? 马铃薯纤维的特性,它可以在食品加工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新型的马铃薯纤维的品质将是生产肉制品,烘焙食品和保健品的厂家们获取最大利益的保障。 VITACEL ? 马铃薯纤维所带来的多重利益

VITACEL? KF 200 营养生理利益 强化膳食纤维 ?降低热量 ?减少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促进消化 ?降低血糖指数 ?具有益菌生的功效 * 膳食纤维的高营养生理价值和它对人类机体的积极作用,在世界范围内许多临床研究中得到了科学认证。另外,马铃薯纤维中含有超过12%的具有益菌生作用的抗性淀粉。 技术利益 ?形成不溶性三维纤维网状结构 ?通过毛细作用传送液体 ?高保水、保油性 ?改善组织结构 ?与乳化剂和增稠剂协同作用 经济利益

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国内外)

国内外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国内外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马铃薯是继玉米、水稻、小麦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适应性强、栽培模式多、经济效益好,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被广泛种植,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谷物类食品。马铃薯产业发展对于保障食物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区域经济等意义重大。 1.1国外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马铃薯品质的好坏和产量高低关键在种 薯。因此,马铃薯种薯产业在马铃薯产业链中占有重要地位。 1.1.1国外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现状中国、印度、俄罗斯、乌克兰、美国、德国、孟加拉国、波兰、法国和白俄罗斯是世界上十大马铃薯生产国。其中,荷兰是全球第 一马铃薯种薯出口大国,出口量超过了其他国家出口量的总和,种薯出口到60多个国家,其种薯生 产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21%,种薯单产达到30?35t/hm2,所种植种薯的75%用于出口,是农作物中产量、种植面积及经济效益最大的一种作物。 1 、马铃薯种薯生产体系 英国、荷兰主要以田间无性系筛选的方法获得脱毒快繁的基础材料和扩繁生产 种薯,而法国、德国、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种薯生产国家都采用茎尖脱毒、分生 组织培养的方法来获得脱毒快繁的基础材料和扩繁生产种薯。 2、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 成熟和先进的种薯生产技术为生产优质、高产的种薯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有效的质量保证。在荷兰,利用无性系选择、无性系快速繁殖、种薯催芽播种、种薯生产合理密植、测土精准施肥、GPS精细播种、GPS引导机械中耕 和除草、全自动灌溉系统及卫星图像分析应用、晚疫病防治专家预警系统、适时灭 秧等多种生产技术提高了马铃薯种薯的产量及品质,使其成为全球第一马铃薯种薯 出口大国。美国的爱达荷州被誉为“马铃薯之州”,驰名世界,该州马铃薯年种 植面积约15万hm2,平均产量达30t/hm2以上,面积和产量都占全美国的四分之一左右。爱达荷州马铃薯普遍丰产的原因也与其成熟、先进的生产技术密不可分。 3、马铃薯种薯检测和检验监督制度 完善的种薯检测和检验监督制度为种薯生产和质量定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机制。 荷兰发达的种薯产业与其健全的马铃薯种薯检测、认证体系关系密切。在荷兰,承担种薯检测和认证工作的是荷兰农业种子和马铃薯种薯服务公司(NAK )。该组织是荷兰农业部指定的荷兰农业种子和马铃薯种薯检测及定级的唯一权威组织。任何在荷兰生产经营马铃薯种薯和申请种薯合格证的个人和组织,必须得到NAK的批准。生产者和经销商必须服从NAK委员会为其制定的检测标准和规则,该检测标准应能符合任何国家的最严格的质量要求。在荷兰,每批出售的种薯的所有相关信息均被列在

马铃薯栽培知识整理

马铃薯栽培重点知识 一、马铃薯栽培区划(北方一作区、中原二作区、南方二作区和西南混作区) ◆本区包括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两省和辽宁省除辽东半岛以外的大部,华北地区的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及西北 地区宁夏、甘肃、陕西北部、青海东部和新疆天山以北地区。 ◆本区气象特点是无霜期短,一般在110~170d,年平均温度在-4~10℃,大于5℃积温在2000~3500℃,年降水量为50~1000mm。 本地区气候凉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于马铃薯生长发育,因而栽培面积较大,占全国马铃薯总栽培面积的50%以上,是我国马铃薯主要产区,如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因所产块茎的种性好,成为我国重要的种薯生产基地。 ◆本地区种植马铃薯一般是一年只栽培一季,为春播秋收的夏作类型,每年的4~5月份播种,9~10月收获。本区晚疫病、早 疫病、黑胫病发病比较严重。适于本区的品种类型应以中晚熟为主,宜选休眠期长,耐贮性好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品种。本区拥有“中国马玲薯之乡”称号的有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黑龙江省讷河市、宁夏的西吉县、河北省围场县、内蒙古自治区的武川县,陕西省定边县。 二、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时期 ◆芽条生长期种薯播种后,从萌发开始,经历芽条生长,根系形成,至幼苗出土,马玲薯的生长从块茎上的芽萌发开 始,从芽萌生至出苗是芽条生长期,此期进行主茎的第一段生长。 ◆幼苗期(团棵期)从幼苗出土,经历根系发育,主茎孕育花蕾,匍匐茎伸长及顶端膨大块茎具雏形,,为幼苗期,从 出苗到早熟品种的第六叶或中晚熟品种的第八片叶展到第平,即完成了第一个叶序的生长,称团颗,是主茎的第二段生长。 ◆块茎形成期(发棵期)从马铃薯的幼苗期到第十二片叶或第16片叶展平,早熟品种以第一花絮开花,并发生第一对顶 生侧枝,晚熟品种于第二花絮开花并从花絮下发生第二对侧枝,以及主茎上也发生部分侧枝为第三段生长结束的标志,为期30天左右,称为马铃薯的块茎形成期。 ◆块茎增长期(结薯期)发棵期主茎生长完成并开始侧生茎叶生长后,从地上部茎叶与地下部块茎的干物质量达到 平衡时,便进入以块茎生长为主的块茎增长期(结薯期)此期叶面积已经达到最大值,茎叶生长逐渐缓慢并停止,地上部制造的养分不断向块茎输送,块茎的体积和重量不断增长,尤其开花期的十多天膨大最快,是决定块茎体积大小的关键时期。 ◆淀粉积累期茎叶开始逐渐衰老,到块茎体积和重量继续增加,这段时间主要是块茎积累淀粉的时期。 ◆成熟期在生产实践中,马铃薯没有绝对的成熟期,收获时期决定于生产目的和轮作中的要求,一般当植株地上部茎叶

马铃薯品种及生长特性

马铃薯的种类及特性 2009-12-1 13:55:00 中国食品科技网 一、概述 马铃薯别名又叫山芋、土豆、洋芋、地蛋、荷兰薯等,原产南美安第斯山脉的秘鲁、玻利维亚等地,明朝末年传入我国。我国各地均有种植,每年大约有6000 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却每年需花l 亿多美元从国外进口马铃薯和马铃薯制品。表l 列举了我国马铃薯每年的生产概况。表 2 列举了全球马铃薯鲜薯(potatoes) 的贸易概况(1999) 。 二、生物学特性 1、根 要栽培好马铃薯,就要知道它与栽培有关的形态特征,以及形态建成过程中生长发育的规律。 马铃薯根茎叶花等的形态特征是鉴定品种、判断植株生长好坏和采取合理技术措施的重要标志。 马铃薯用块茎种植和种子种植时,根的形态不相同。用块茎种植,块茎萌芽后,当芽长了3--4 厘米时,从芽的基部发出根来,构成主要吸收根系,称初生根。以后随着芽的伸长,围绕着匍匐茎发生了3-5 条根,长20 厘米左右,称匍匐根。初生根先水平生长,约到30 厘米,然后垂直向下生长。大部分品种的根系分布在土壤表层下40 厘米,一般不超过70 厘米,在砂质土壤中根深可达1 米以上。匍匐根主要是水平生长。

早熟品种的根系一般不如晚熟品种发达,而且早熟品种根系分布较浅,晚熟品种根系分布广而较深。所以种植时要根据马铃薯不同品种的属性和根系的分布情况来确定株、行距,才能获得高产。 用种子种植时植株有主根和侧根,根的分枝随植株的生长而增多。主根为圆锥形伸入土中,若生长条件好,用种子种植的植株(实生苗)的根系也很发达。 根起源于茎内,由靠近维管系统外围的初生韧皮部薄壁细胞的分裂活动发生,若芽组织老化则更深入到较内部的维管形成层附近才发生。由于马铃薯根的这种内生性,所以它的发芽期占时很长,春播一般在播后30 天左右出土;秋播即使用3-4 厘米长的大芽播种,也要10 天左右。发芽期对土壤的温、湿、气要求也较严格。播种后若遇雨或浇水造成土壤板结、憋气,则根系发生和生长缓慢,常成为影响栽培成败的关键。 2、茎 马铃薯的茎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茎绿色或附有紫色素,主茎以花芽封顶而结束,代之而起的为花下两个侧枝,形成双叉式分枝。茎上有棱3-4 条,棱角突出呈翼状。茎上节部膨大,节间分明。节处着生复叶,复叶基部有小型托叶。多数品种节处坚实,节间中空。马铃薯每个叶腋中都能发生侧芽,形成枝条。早熟品种分枝力弱,一般从主茎中部发生1-4 枝;晚熟品种分枝多而长,一般从主茎基部发生。株势的强弱反映种薯质量、栽培条件、技术合理程度等。 马铃薯的再生能力很强,在适宜的条件下,每个茎节都可发生不定根,每节的腋芽都可形成新的枝条。在生产中,利用这一特点,采用剪秧扒豆、育苗掰芽、剪枝扦

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基本特点

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基本特点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基本特点;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一、世界马铃薯的面积分布;世界马铃薯面积分布的最大特点是以欧、亚两洲种植为;近几十年来,世界马铃薯的面积一直保持在2000万;近年世界马铃薯的总面积波动不大,但各大洲种植面积;从国家看,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中国,2003;二、世界马铃薯产量与单产水平;在总产上,欧、亚两洲 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基本特点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原产于南美的安第斯山脉,目前已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统计,2003年全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为1890万公顷(约2.8亿亩),总产为3.1亿吨,种植马铃薯的国家和地区有150个。 一、世界马铃薯的面积分布 世界马铃薯面积分布的最大特点是以欧、亚两洲种植为主,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印度四大生产国占世界种植面积的一半。 近几十年来,世界马铃薯的面积一直保持在2000万公顷(3亿亩)上下,在近年略有下降。面积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其中,欧洲2003年马铃薯面积为820万公顷(1.23亿亩),占40%;亚洲为780万公顷(1.17亿亩),占38%;两者合计占世界马铃薯面积的78%,而马铃薯的发祥地南美洲种植面积仅94万公顷(约1400万亩),只占世界马铃薯面积的5%。 近年世界马铃薯的总面积波动不大,但各大洲种植面积却有较大变化,除整个美洲大陆保持相对稳定外,欧洲的种植面积在持续减少,而亚洲、非洲的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欧洲马铃薯种植面积由1042万公顷(1.56亿亩,1992年数字),下降到了目前的820万公顷(1.23亿亩),下降了21%。其中,主要种植国俄罗斯、波兰、白俄罗斯、德国均有下降,面积分别减少20万、104万、50万和23万公顷,减幅分别为6%、58%、49%和45%。亚洲种植面积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417万公顷(6255万亩)增加到780万公

马铃薯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

遵义市凤冈县年产750吨脱毒马铃薯种薯 扩繁基地建设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建设单位:凤冈县清强胜种植专业合作社 建设地点:遵义市凤冈县永和永华社区斑竹园组 单位法人:赵清天 编制时间:二0一七年四月二十八日

目录 第一章总论 (4) 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4) 1.2项目建设方案 (4) 1.3投资结构及资金筹措 (5) 1.4项目效益 (6) 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6) 1.6综合评价 (6) 第二章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8) 2.1项目建设背景 (8)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0) 第三章建设条件 (12) 3.1 项目区概况 (12) 3.2 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14)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15) 4.1 市场分析 (15) 4.2营销策略、方案、模式和进度 (17) 4.3市场风险分析 (17) 第五章建设方案 (20) 5.1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20) 5.2建设规划和布局 (20) 5.3建设标准 (20) 5.4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21) 5.5设备方案 (22) 5.6 建筑方案 (23) 5.7节能减排措施 (24) 5.8实施进度安排 (25)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27) 6.1环境影响 (27) 6.2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28) 6.3评价与审批 (29) 第七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30) 7.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30) 7.2 经营管理措施 (31) 7.3技术培训 (31) 7.4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32) 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33) 8.1 投资估算依据 (33) 8.2 投资估算 (33) 8.3 资金来源 (35) 8.4 资金使用和管理 (35) 第九章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36) 9.1经济效益分析依据 (36) 9.2销售收入估算 (36) 9.3总成本及经营成本分析 (36) 9.4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37) 9.5不确定性分析 (37) 9.6财务评价结论 (38) 第十章社会效益分析 (58) 10.1社会评价基本结论 (58) 10.2农业产业化经营 (58) 10.3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评价 (60) 10.4新增就业岗位、助推脱贫 (60)

马铃薯腐烂茎线虫28SrDNA_D2_D3区序列分析

植物病理学报 A CTA PHY TO PA THO LOG ICA SI N ICA 39(3):254 261(2009) 收稿日期:2008 03 21;修回日期:2009 04 15 基金项目: 973 项目(2009CB119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71627);国家 十一五 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8A14)通讯作者:彭德良,研究员,主要从事植物线虫分子生物学研究;E m ai:l dlpeng @caas .n et .cn 第一作者:于海英(1981-),女,吉林白城人,云南农业大学200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植物线虫学研究;E m ai:l yuhai y i ng1981@ 163.co m 。 马铃薯腐烂茎线虫28S rDNA D2/D3区序列分析 于海英1,2,彭德良1,胡先奇2,黄文坤 1 (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2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01) 摘要:我国危害甘薯的马铃薯腐烂茎线虫rDNA IT S 基因片段长度存在A 型(900bp)和B 型(1100bp)2个类型,A 型腐烂茎线虫群体的IT S 片段比B 型群体少200bp 。为了进一步研究这2种类型群体的发育关系,本文用线虫通用引物D 2A 和D 3B 对来自国内的21个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群体和1个韩国的马铃薯腐烂茎线虫28S rDNA D 2/D 3区进行了PCR 扩增,均产生大小一致的片段,长度约为780bp ,克隆、测序后用DN AM AN 5.2软件和M EG A 4软件进行分析比对,结果表明我国21个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群体28S rDNA D 2/D 3区只有20余个碱基的差异,相似率达97.2%。基于U PGM A 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很好地区分了马铃薯腐烂茎线虫A 型和B 型群体,展现出了群体的来源及发育关系。关键词:马铃薯腐烂茎线虫;D 2/D 3区片段;序列分析 M o lecu la r c lo n ing a nd sequ en ce s an a l y s is o f 28S rDNA D2/D3reg i o ns o f D ity len chus d es tru cto r o n sw ee t po ta to in Ch ina YU H a i y i n g 1,2,PENG D e liang 1,HU X i a n qi 2, HUANG W en kun 1 (1The S t a te K ey L abora t o ry fo r B i o l o gy o f D isease and Insect Pe sts ,In stitute o f P lan t P ro tec tion ,Ch i nese A cade m y o f A gr i cult ural Sc i ences ,Be iji ng 100193,Ch i na ; 2 K ey L abo ra t o ry o f A g ricultura l B iodive rsit y and Pe sts Con tro ,l M i n istry of Educa tion ,Y unnan A g r i cultural U n i v ersit y,K un m ing 650201,Ch i na) Ab stra ct :Tw o types of r D NA I TS (Type A,900bp and Type B,1100bp)w ere de m onstrated to ex ist in D ity lenchu s destructor populations on s w eet po tato i n Ch i n a .The D 2/D 3reg i o ns o f 28S r D NA fro m 22popu lation s ofD.destructo r w ere a m p lifi e d w it h un iversal pri m er pairsD 2A and D 3B .A ll 22populations y ie l d ed one sing l e frag m ent about 780bp .Sequence ana l y sis and align m ent w ere conduc ted by usi n g the so ft w are M EGA 4and DNAM AN5.2and a ll22sequencesw ere sub m itted at t h e G enB ank .The results show ed t h at se quence d ifference s of D 2/D3reg i o n w ere only in a fe w sites ,and t h at t h e si m ilarity w a s 97.2%.Tw o types cou l d be disti n g uished i n t h e phy l o g enetic tree by usi n g UPGM A m ethod .The evo l u tionary re lationship be t w een t w o types and t h e o rig i n o fD ity lenc hu s spec i e sw ere d iscussed .Key w o rd s:D ityle nchus destructo r;D 2/D3expan si o n segm en ts ;sequences analy sis 中图分类号: S43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412 0914(2009)03 0254 08 马铃薯腐烂茎线虫(D ity lenchu s destructo r )是我国重要的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1]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河北、山东、北京等地,主要危害甘薯,是甘薯生产上重要的病害之一。线虫形态特征的重叠交错和形态的多样性使得传统的形态学鉴定 变得困难,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分子诊断成为植物线虫研究的新途径[2] 。 物种的多样性最本质的体现在核酸的结构差异上,对核酸的分析可使我们了解物种进化历史的精确信息。在真核生物中核糖体RNA 包括大小

种植马铃薯的技术

种植马铃薯的技术 土壤备播 应选择土壤肥沃的沙壤土和两合土种植,在前茬收获后,及时灭茬耕翻,耕深30em左右,并结合整地,一般每亩施有机肥5000公斤左右,磷肥25--50 公斤或磷酸二氨50 公斤,播种前,应起宽70—80em.的垄待播。 播前切块催芽切块 每公斤种薯切50 块为宜。切块时,首先纵切,然后横切,要求切块大小均匀一致,每块都有1--2 个芽。切好的薯块应先用井水冲洗几次,再用50%的多菌灵500倍溶液加入1000倍农用链霉素浸种15 分钟,然后捞出凉干(最好在2 个小时内)催芽。 催芽:春季催芽时由于土豆休眠期已过,只需提高温度即可,在播种前20天左右,将切好浸过的薯块埋入湿润的沙土内催芽,温度保持在15°左右,待芽长到2em时,即可播种。 适时播种,合理栽植 春季种植,2月底到3 月上旬播种,5 月底到6 月中旬收获,播种时实行地膜覆盖,采取行距60cm株距25cm的方式,或行距70cm株距20em的方式种植,每亩保持密度在4000--4500株为宜 春季田间管理 春季播种后,田间管理的原则是“先蹲后促”,即:显蕾前,尽量不浇水,以防地上部疯长,显蕾以后,浇水施肥,促进地下部分生长。一般4 月上中旬进行中耕追肥:每亩可追碳氨40--50 公斤(或尿素15公斤)施入沟内,4月下旬至5月初进行培土、浇水,5 月中旬进行第二次培土和浇水,以后根据墒情进行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地皮见干、见湿为宜,收获前l0 天不浇水,以防田间烂薯,如果发现植株有疯长趋势,可在显蕾期(4 月下旬5 月初)每亩喷50- -t00 克15%的多效唑进行控制。 土豆的病虫害防治 土豆的病害主要是晚疫病,防治措施,首先,严格检疫,不从病区调种; 第

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评价

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评价 近年来,随着科技投入的加大、市场的开拓和加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内蒙古马铃薯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已成为具有地区经济特色的重要产业。 1、马铃薯生产稳步发展,产品市场逐年拓展 内蒙古是我国主要的马铃薯生产省区之一。八十年代前,全区马铃薯历年总播种面积约360万亩,变动在300~405万亩之间,约占全区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八十年代以后,由于国内市场的拉动、经济利益的驱使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脱毒种薯的大面积推广、国内外市场的进一步开发和区内加工能力的提高,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03年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展到795.8万亩,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10%以上,鲜薯总产量达到865.3万吨(折粮173.1万吨),占全国马铃薯鲜薯总产量的12%,播种面积、总产量均居全国之首,已成为我区仅次于玉米、大豆的主栽作物。单产由九十年代初的746.7公斤增加到1087.3公斤(见附表2)。作为食用鲜薯、种薯和加工原料薯的马铃薯产品远销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部分优质商品薯直销东南亚各国,获得了极其显著的经济效益。 2、种薯生产繁育体系建设初步形成,推广网络逐步完善 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在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已初步形成了基础脱毒种(基础脱毒苗、微型薯、原原种)繁育、原种生产及一、二、三级脱毒种薯生产繁育模式,即以技术优良、装备先进的科研院所、大中型集团公司为技术依托,采用快速繁育等高新技术生产基础脱毒种;以自然条件优越、适宜繁种的山区旗县为基础,建立可监控原种繁育基地,生产优质脱毒种薯;以乡镇农技推广部门和种薯生产专业户为主体,生产一、二、三级脱毒种薯的繁育推广体系,并形成了较为有效的种薯辐射推广网络。 3、马铃薯加工业开始起步,产业化进程加快 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马铃薯市场的拉动和马铃薯生产的发展,我区马铃薯加工业逐步兴起且发展迅猛。目前,境内已建成大型马铃薯加工企业呼和浩特华欧淀粉有限公司、集宁富广食品公司、海拉尔麦福劳公司、包头海德公司、呼和浩特奈伦农科公司等46家大中型马铃薯加工企业(附表3.1),产品主要有精淀粉、全粉及薯条薯片等。2003年全区加工马铃薯(鲜薯)35万吨,占当年鲜薯总产量的4%,企业销售收入近5亿元。2004 年全区大中企业将加工鲜薯达80多万吨,占总产量的8.6%。 随着新品种的引进、推广,马铃薯淀粉含量由过去的12%提高到15-19%,个别品种淀粉含量高达20%,为淀粉加工提供了极好条件,加工薯增值率逐步提升,企业加工能力逐步扩大。如内蒙古正丰马铃薯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现已选育成高产、早熟、高淀粉、油炸加工等四大系列20多个品种,其中高淀粉品种内薯七号淀粉含量达20.03%,蒙薯九号18.7%,高原七号18.3%,底西芮17%,为适应企业多样性需求、推动内蒙古马铃薯加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4、市场培育与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 在马铃薯产业发展过程中,各地注重对市场的培育,一手抓生产,一手抓订单销售,大力推进产贮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同时,充分发挥内蒙古地区资源优势,大力培育推广优质专、特用马铃薯品种,适应市场多元化需要。围绕市场培育和销售,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由社会投资,巩固和新建了一大批产地批发市场,进一步完善了贮藏设施,不断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在组织化程度上基本形成了贮藏加基地、产地批发市场加基地、营销组织加基地、公司加基地、经纪人(农民经营大户)加基地等不同模式的产业化雏形。各类营销协会、专业协会、经纪人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全区有年交易额500万元以上的流通企业10个(附表3.2),各类协会、专业经营马铃薯的公司与个体民营组织已达200余个,营销队伍(包括农民经纪人)超过10万人。

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马铃薯是乌兰察布市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其生长发育规律与当地的自然气候特点相吻合,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 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几年,乌兰察布市市委、政府顺应自然和经济规律,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把马铃薯作为全市农村牧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来培育,使我市马铃薯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全市马铃薯播种面积由1995年150万亩增加到目前的400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比重由1995年的10%提高到目前的50%左右。总产量40多亿公斤,占全市粮食总产的60%左右。马铃薯生产年可实现总产值20多亿元,折合增加值达到12亿元,占种植业总收入的52.8%,已成为乌兰察布市的一项主导产业,是我市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之一。 一、马铃薯产业化发展情况 1、马铃薯生产稳步发展,已经形成规模化、集约化格局 在“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效益”原则指导下,我市马铃薯产业稳步发展,全市马铃薯播种面积目前稳定在400万亩。我市马铃薯主栽品种目前主要有紫花白、克新一号、大西洋、夏波蒂、费乌瑞它、底西芮等优良品种,马铃薯良种普及率显著提高。从区域布局上看,马铃薯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后山的四子王旗、察右中旗、察右后旗、商都县、化德县,这五个旗县约占全市马铃薯总播种面积的60%。马铃薯种植已经形成规模化、集约化格局,如四子王旗乌兰花、东八号、大黑河,察右中旗铁沙盖、义发泉、土城子,察右后旗红格尔图、乌兰哈达、白音察干,商都县西井子、大拉子等马铃薯产业带和产业区。 2、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进一步完善,种薯生产水平逐步提高 全市现有马铃薯脱毒组培室5处(市种子公司、市农科所、福瑞特薯业公司、察右后旗种子公司、兴和县扶贫办),面积1800平方米,标准化温室22亩,网室1250亩,原种田1.5万亩,具备了年生产脱毒瓶苗1000多万株,扦插苗1000多万株,脱毒小薯1500多万粒,原原种189万公斤,原种2250万公斤的生产能力,同时建设一级种薯田15万亩,二级种薯田60万亩。马铃薯良种繁育已形成从组培快繁、温室扦插、网室栽培、原种繁育到一、二级种薯生产的完整体系,达到马铃薯田每四年更换一次良种。 3、马铃薯加工业蓬勃发展,进一步伸延了产业链条 为了进一步伸延马铃薯产业链条,提升加工转化能力,全市各地通过各种形式兴建马铃薯加工企业,近几年全市先后引进建设了察右前旗富广、集宁奈伦、兴和飞马、卓资龙的、商都旭美等大中型马铃薯加工企业十多家,其中富广公司是亚洲最大的全粉生产企业,奈伦是国内最大的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再加上遍布全市城乡的粉皮、粉条、粗淀粉加工点1.2万多个,全市年加工转化鲜薯可达10亿公斤。生产的马铃薯全粉、膨化食品、薯条、精淀粉、变性淀粉、脱水性膳食纤维等加工产品市场十分看好。 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市马铃薯的加工转化能力,为促进马铃薯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