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种植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种植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种植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种植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种植现状与发展对策

[摘要]马铃薯种植业在乌兰察布市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其经济发展支柱之一。在马铃薯种植的发展过程中,既取得了成就,也呈现出了一系列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种植现状之后,发现了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种植效率低,收益小,积极性低;马铃薯种植科学技术推广力度低;基础设施配套不力,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市场不稳定,政府引导能力不强;种薯储窖建设标准不高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发展马铃薯种植业,要加强政府扶持力度,积极实施惠农政策;加强设施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建立健全政府引导机制,稳定市场;提高马铃薯储藏能力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马铃薯种植,产业化,政府扶持

Potato planting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wulanchabu city

ABSTRACT:Potato planting in wulanchabu city occupies an important plac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one of the pillars.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potato planting, has had success, also presented a series of problems. This paper introduced in simple wulanchabu city after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potato planting, and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found, such as production material prices, low efficiency of planting, the return of small, enthusiasm low; Potato planting technology promotion slow; Lack of infrastructure and public facilities, cause unnecessary waste; The market is not stable, the government guidance ability is not strong; Kind of potato cellar construction standard is not high reservoir. And puts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such as policy support,

increasing its policie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facilities agriculture, improving the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production capacity; Increa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ion efficiency, improv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ent;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mechanism of government guidance, stabilize the market; Improve the potatoes storage capabilities, etc.

KEY WORDS: The city of Wulanchabu, industrialization,Government support

目录

引言 (1)

一、乌兰察布市农业环境概况 (1)

二、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现状 (1)

(一)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1)

(二)良种繁育体系 (2)

(三)基地建设水平 (2)

(四)产业链形成 (3)

(五)仓储与加工 (3)

(六)产品销售网点 (4)

三、存在的几点问题 (4)

(一)成本高、效益低 (4)

(二)马铃薯种植科技技术推广慢 (5)

(三)基础设施配套不足 (5)

(四)市场不稳定 (5)

(五)仓储设施落后 (6)

四、几点建议 (6)

(一)加强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实施惠农政策 (6)

(二)加强设施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6)

(三)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7)

(四)建立健全政府引导机制,稳定市场 (7)

(五)建设仓储设施,提高储藏能力 (7)

结语 (8)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种植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引言

马铃薯种植业是乌兰察布市的支柱产业。作为全国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400多万亩,总产50亿公斤左右。马铃薯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产经济作物,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在发展现代化农业的进程中,乌兰察布市充分发挥了地区比较优势,培育和壮大了以马铃薯生产、加工、销售的支柱产业,近年来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模式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迅速提升。乌兰察布市紧紧围绕打造“中国薯都”这一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要求,以市场为主导,以资源为依托,发挥优势,加大投入,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培育龙头、壮大基地,打造品牌,增强了马铃薯的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化经营能力。

一、乌兰察布市农业环境概况

乌兰察布市海拔高、气候冷凉,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气候特点与马铃薯生长发育规律相吻合,具有得天独厚的生产优势, 马铃薯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马铃薯生产发展迅速,已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格局。2003年—2008年,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年均400万亩,在全国马铃薯主产省区中名列第一。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400多万亩,占乌兰察布市农作物总播面积的50%左右,总产40亿公斤,占粮食总产的60%,马铃薯年生产总值20多亿元,农民人均来自马铃薯产业的纯收入达到571元,约占农民纯收入的20%,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主导产业。

现在,乌兰察布市拥有大型喷灌机600套,可浇灌30万亩土地;已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马铃薯脱毒苗组培室、全国最大的种薯繁育和专用薯生产基地;拥有国内领先的马铃薯综合加工企业集群。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与此同时,马铃薯产业科技优势突出,一批科研成果居国内先进水平,曾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其中设施种植、膜下滴灌、旱地覆膜等技术已得到大面积推广使用。①

二、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现状

(一)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①乌兰察布市农业局2011年全市种植业十一项工作重点《农牧业信息》2012年3月

乌兰察布市市马铃薯产业化工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为核心,以调整品种结构为重点,以加工转化为依托,以市场和储窖建设为桥梁,在“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效益”原则指导下,马铃薯产业稳步发展,全市马铃薯播种面积目前稳定在400万亩。从区域布局上看,马铃薯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后山的四子王旗、察右中旗、察右后旗、商都县、化德县,这五个旗县约占全市马铃薯总播种面积的60%。马铃薯种植已经形成规模化、集约化格局,如四子王旗乌兰花、东八号、大黑河,察右中旗铁沙盖、义发泉、土城子,察右后旗红格尔图、乌兰哈达、白音察干,商都县西井子、大拉子等马铃薯产业带和产业区。2009年,四子王旗、商都县、察右后旗、化德县、察右中旗和兴和县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区,卓资县、察右前旗被列为自治区高产创建示范区。马铃薯基地建设的目标是从现在开始,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到2020年种植面积保持至450万亩的规模,通过集成技术的应用,力争平均单产达到1800公斤/亩,总产量稳定在800万吨。种薯基地稳定在150万亩,种薯产量达到250万吨以上;商品薯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产量达到550万吨。②(二)良种繁育体系

乌兰察布市以组培脱毒、温网室快繁的规模化、工厂化生产为目标,按照原种薯、专业加工薯和鲜食商品薯的需求,对夏波蒂、大西洋、脱毒紫花白等十几个优良品种进行科研攻关、改良推广,促进了产业整体升级。全市现有马铃薯脱毒组培室6处,面积11800平方米;标准化温室22亩;网室1250亩;一级种薯田15万亩,二级种薯田60万亩。良种繁育已形成从组培快繁、温室扦插、网室栽培、原种繁育到一、二级种薯生产的完整体系,达到马铃薯田每四年更换一次良种。生产基地主栽品种主要以克新一号、紫花白、大西洋、夏波蒂、费乌瑞它、底西芮为主。③

(三)基地建设水平

近几年乌兰察布市马铃薯基地建设主要以加工专用薯生产基地建设为主,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采取集中连片,配备大型指针式喷灌和机械化作业,在种植技术上采用高垄栽培、平衡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使产量和效益明显增加。为解决加工企业原料不足的问题,各旗县市区想方设法建设加工专用薯基地。重点是依托龙头企业,配套先进的种植技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原料保障率。先后引进推广了一系列节水灌溉设施和技术,如喷灌、微灌、膜下滴灌等。从2006年开始,我市充分发挥地势平坦,地域广阔的优势,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加快大型指针式喷灌机的装备步伐,以喷灌机为龙头,实现了马铃薯种植由过去传统耕作向现代化种植的转变。目前,全市各类喷灌机累计达到1881台(其中大型927台),喷灌机覆盖面积62万亩。针对我市严重缺水的实际,去年开始在四子王旗、商都县等地对更为节水的滴灌技术进行了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节水增产效果,从2009年秋季开始,全市大规模

②贺铮土豆铺就小康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薯业发展纪实》

③张建廷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种植与收获机械化的问题与对策《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实施了滴灌工程,通过秋、冬、春三季紧张施工,建设完成滴灌工程30万亩全部投入使用,大约65%的滴灌田种植了马铃薯。以节水为核心的技术集成运用,既节地节能,又增产增收,应用水地集成技术的专用薯基地亩产都在3吨以上。旱地模式主要是以覆膜技术为龙头,实行坐水点种,将良种、测土配方施肥、合理密植、包衣拌种等技术组装配套,主要种植优质鲜食商品薯。全市旱地覆膜马铃薯面积稳定到100万亩,占马铃薯总播面积的四分之一;正常年份单产水平1.5—2吨,平均亩增产15—20%。④马铃薯基地建设的目标是从现在开始,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到2020年种植面积保持至450万亩的规模,通过集成技术的应用,力争平均单产达到1800公斤/亩,总产量稳定在800万吨。种薯基地稳定在150万亩,种薯产量达到250万吨以上;商品薯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产量达到550万吨。⑤

(四)产业链形成

为了进一步伸延马铃薯产业链条,提升加工转化能力,全市各地通过各种形式兴建马铃薯加工企业,目前,全市大中小型马铃薯加工企业目前已发展到70多家,年销售收入超百万元的企业达到18家,年生产能力均在3000吨以上企业达到15家,其中有内蒙古富广食品有限公司、内蒙古集宁奈伦淀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农神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卓资县龙的马铃薯有限公司、四子王旗润凯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乌兰察布市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初具规模的加工群体。加工产品主要有:马铃薯全粉、精淀粉、薯蛋白、变性淀粉、薯条、薯片、粉条、粉皮等。产品外销十多个国家和国内二十多个省市和地区。内蒙古富广食品有限公司年是亚洲最大的马铃薯全粉生产企业;内蒙古集宁奈伦淀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马铃薯淀粉综合加工企业;内蒙古卓资县龙的马铃薯有限公司薯蛋白生产填补了国内空白,国家专利局已受理其专利申请。由乌兰察布市和氏马铃薯食品公司研发的马铃薯咀嚼片也已投入生产销售。目前,利用马铃薯加工废渣开发保健醋、人用薯蛋白保健品等研究,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马铃薯加工以及涉足高附加值、高科技领域。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市马铃薯的加工转化能力,为促进马铃薯的转化增值、增加当地财政收入、解决闲散劳动力就业、推动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仓储与加工

由于乌兰察布市特定的气候条件,马铃薯收获到封冻仅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销售时段非常有限,大量鲜薯需要通过储藏后第二年销售。为了进一步加强马铃薯的销售工作,变一季销售为四季销售,使马铃薯销售旺季不乱、淡季不淡,保证全年均衡上市,因此建设储窖势在必行。近年来各地把建设储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全力抓好,全市投入大量人力、大搞马铃薯储窖建设,全市马铃薯储藏主要有三种方式:农户井筒式储窖储藏、马道式储窖储藏和恒温库储藏。全市目前建成贮存能力在200吨以上的储窖2700座,加上农户土窖总储存能力达20亿公斤,

④王晓龙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繁育体系发展情况分析《现代农业》2011年第6期

⑤贺铮土豆铺就小康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薯业发展纪实》

销售价格稳中求升,销售收入明显增加。2008年农业部农副产品加工研究所立项推广宁夏大学“马铃薯保鲜贮藏技术”,我市商都县为全国4个试点地区之一,这一项目是通过对马铃薯传统贮窖进行技术改造,建成新型强制气调贮藏窖,可有效解决传统贮窖普遍存在的出芽料薯严重、保鲜功能差、损失率高的问题,示范效果明显,正在全面推广。⑥

(六)产品销售网点

近几年全市马铃薯总产量在40亿千克左右。每年外销马铃薯20多亿千克,本地转化20多亿千克。转化方式为:加工转化7.5亿千克左右。留种6亿千克左右,食用、饲用7.5亿千克。全市成立马铃薯营销协会20多家,贩运大户200多家,参与马铃薯营销人员高峰期达到10多万人。我市马铃薯销往俄罗斯、蒙古、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在国内销往山东、山西、江苏、云南、湖南、北京、天津、广东、东北等省市。每年为上海百事(中国)食品有限公司、北京辛普劳马铃薯食品公司、上好佳食品公司、百宜食品公司等企业提供加工专用薯8万吨。

我市在全国各地设立了购销网点,建立了10多个直销窗口,并建立了马铃

薯价格信息平台、物流配载平台和交易平台,建立了马铃薯信息网站,通过举办大规模的马铃薯经贸洽谈会,极大地提高了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的知名度,产品销售半径不断扩大。

三、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成本高、效益低

由于农资价格持续上涨,增加了种粮成本,虽然国家实施粮食直补、良种

补贴、农机具购机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但很大程度上被农资价格上涨所抵消,种植业比较效益低下的局面未得到根本改变,严重挫伤农民种植积极性。以2007年到201年的对比举例。以下是马铃薯需要化肥,运输能源的涨幅,07年到11年,价格逐步变高,生产马铃薯所需的成本增加,而种植效率没有明显变化,所以收益变小。

表1 马铃薯生产所需生产资料平均价格年次对比 单位:元/吨、元/升 资料来源: 中国农业网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2011年主要农资价格状态

⑥乌兰察布市农业局 2011年全市种植业十一项工作重点 《农牧业信息》2012年3月17日

种类

年份

尿素 碳铵 复合肥 柴油 2007

1980 720 1500 5.20 2008

2000 780 1670 6.5 2009

2012 820 2390 6.98 2010

2016 825 2500 7.00 2011 2025

873 2650 7.03

(二)科学技术推广慢

品种更新慢,已经有了好的新品种和替代品种,但由于各方面原因没有人

去引进、评价和栽培。特别是加工专用品种种植面积小,满足不了加工企业的需求。单产水平低,影响了增产增收潜力的发挥。1961-2004年的44年间,我国马

铃薯的单产平均仅为0.78吨/亩,低于世界单产平均水平0.98吨/亩和亚洲单产

0.87吨的水平,相当于单产较高国家荷兰的约1/3。2004年,我国马铃薯单产为

1.1吨/亩,乌兰察布市仅为1吨,是单产最高的国家新西兰的33.54%,为荷兰

的36.44%。造成产量低的原因主要是种薯推广应用少。目前,我国的脱毒种薯

应用面积每年约占全国马铃薯面积的30%左右,乌兰察布市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种薯推广应用过慢,既有农民嫌种子太贵,不积极采用的问题,也有未

检种薯增产不明显的影响,导致大多数马铃薯栽培仍采用原始的传统留种方式,

这严重影响了马铃薯产量潜力的正常发挥;其次是投入不足。我市地处内陆,地

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低,随之相伴

的在土地上的投入不足,影响了农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

一种恶性循环;第三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科研进展缓慢。由于地方财政紧张,

导致科技投入不足,育种和引种工作没能及时跟上,造成马铃薯品种更新慢,适

宜加工和外销的优质品种应用比率低,加工专用品种种植面积小,效益增加缓慢。

(三)基础设施配套不足

马铃薯种薯繁育要经过茎尖脱毒-组织培养试管苗-温室繁育-原种生产-一级种薯-二级种薯多个环节,操作规程严,基地设施建设投资大,生产成本高,对环境条件要求高。近年来,虽在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建起了组培室、标准温室、网室、喷灌圈等,一些良种繁育基础设施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还不够健全,还有相当部分种薯生产条件和脱毒设施依然比较简陋和缺乏,如必须的病毒检测、种薯气调库等还没有配套。虽然脱毒马铃薯综合技术推广速度较快,但生产脱毒种薯相应的配套设施和规范操作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农民种植户在缺乏配套基础设施的情况下,种植马铃薯的成活率和合格率偏低,造成大量的浪费和产品滞销情况.

(四)市场不稳定

一不能有效地组织农户进入市场。二是缺乏附加值高的产地龙头企业带动

和转化。三是缺乏交易市场,客商不愿意上门收购,只能就地销售,造成价格缩水。例如2011年乌兰察布马铃薯出现严重的滞销问题。2011年乌兰察布市马

铃薯种植面积达1140多万亩,比2010年增加110万亩左右;产量1100多万吨,

比上一年增加260万吨,加之交通不便,其他地区马铃薯种植大丰收和销售信息

缺乏等方面因素造成马铃薯大量滞销,给当地农民带来极大的损失。原因是一是

马铃薯产量增加因而价格下挫。二是企业化种植户发展的喷灌圈,这些新进入的

生产者对投资马铃薯生产具有盲目性,甚至很多对马铃薯生产和市场了解甚少,

加之其资金使用成本和马铃薯生产成本都远远高于一般种植户,他们在马铃薯收

货后急于出售、回笼资金的欲望非常强。企业化种植户马铃薯收获时间普遍比一

般农户要早,马铃薯收货后市场价格不理想,于是自己跑终端市场销售,一定程度上造成市场混乱,导致中间收购商不敢收购。马铃薯滞销问题宣传有些过度,直接给销售市场尤其是中间商以今年马铃薯过剩严重的印象,担心价格还会进一步下跌,从而不敢正常收储。三是替代品和加工品价格下降,其他大宗蔬菜价格下降,淀粉价格大幅下跌。

(五)仓储设施落后

一是储藏方式落后。农户在在马铃薯储藏过程中,主要采用原始落后的地下式窖藏方式,绝大多数无强制性调节温湿度设施。尽管我市马铃薯储窖具有一定数量,但建设标准不高,在储贮过程中由于温室湿度控制不好,导致烂窖率较高(10—15%),造成很大损失。特别是对种薯影响更大,由于储存条件不好,导致种薯内部结构发生变化,造成出苗率低、产量下降、品质下降。二是入窖质量差。入窖质量要求入窖薯块完整、薯皮干燥、无病烂及其它杂质等。秋收季节,马铃薯收获期相对比较集中,由于农户劳力不足,时间紧迫,同时农户图省事、不愿多投入等原因,不经预贮、挑选,直接将带土的块茎包括病烂、伤薯一起入窖,降低了入窖质量。三是管理不科学。许多农户在马铃薯贮藏期间对窖内温湿度既不进行检查调节也不通风换气,由于马铃薯块茎的呼吸作用比较旺盛,因而入窖初期,窖内升温快,加上湿度大,二氧化碳积聚多,常常形成无氧呼吸而产生有毒物质,如果通风不良,往往造成热害,并导致多种窖藏病害侵染,很容易造成病伤、发芽等损失。例如由窖藏的不适宜温湿度条件而引起受若干弱性寄生菌的侵染而发生的干腐病、软腐病以及冻害、马铃薯黑心病等非侵染性病害。

四、几点建议

(一)加强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实施惠农政策

要加大种植补贴力度,保障农民权益。把强农惠农政策作为一项重要职责,精心组织,精心实施,强化责任,强化监督,确保各项政策落实不走样,给农民的实惠不缩水.要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重点,以推广高效节水设施农业为手段,以全面落实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为保障,推动农业生产逐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信息化,为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稳定价格总水平提供重要支撑,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在乌兰察布市实施种薯繁育的“千村万户一亩田工程”,计划在全市安排一万农户,每户扶持种植一亩马铃薯原种田,良种由政府补贴一半,通过千家万户自繁自育,提高种薯普及率和马铃薯产量。

(二)加强设施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始终把优质种薯的繁育推广作为首要的基础工程来抓,逐年增加投入,进行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推广体系建设。要下决心,花大力气狠抓马铃薯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要加大科研投入,财政部门每年要将一定的研究经费列入预算,作为马铃薯育种、引种、栽培试验的科技支撑经费,以科技带动产业的迅速发展。发展设施农业和推广旱作覆膜马铃薯技术,是乌兰察布市顺应自然规律和经济规

律的必然选择,喷灌机装备的马铃薯和温室、大棚蔬菜是我市今后一个时期发展设施农业的重中之重。依照全市“坚持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不动摇,集中精力主攻设施农业”的发展战略,按照总体发展目标和生产现状,市委、市政府提出了2012年全市设施农业和旱作覆膜马铃薯发展任务目标:新增喷灌面积20万亩,新增设施蔬菜面积3万亩,旱作覆膜马铃薯种植面积继续稳定达到100万亩左右。打造“中国薯都”,核心是以科技装备为支撑,以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为重点,加快马铃薯大市向马铃薯强市的转变步伐。重点实施好“双百万”工程,全力建设好种薯、加工专用薯、商品薯三大基地。一要继续发挥地势较为平坦和耕地集中连片的优势,大力发展节水喷灌设施。⑦

(三)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一是大力发展以滴灌为主的高效节水农业。要新增以滴灌为主的高效节水农业,增加全市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同时要减少大水漫灌的农产品面积。二是继续抓好旱作地膜覆盖。顺应十年九旱的自然规律,仍要大力发展旱作地膜覆盖。通过推动旱作覆膜技术快速应用,提高水资源匮乏地区抗旱能力,实现增产、增效。要依托市农科所马铃薯研究中心,成立马铃薯课题科研小组,重点加强各种专用马铃薯新品种引进、选育工作,特别是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专用马铃薯新品种。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全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后劲,所以要集中财力、人力进行公关研究。同时要研究推广高水平的栽培技术,以大幅度提高产品的产量、品质和合格率,创造最大的效益。为保证科研的顺利进行。要加强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对种薯生产企业要予以资金补贴,不断扩大生产能力,提高种薯质量。对于应用脱毒薯原种的农民实行良种补贴,鼓励农民自觉应用优质专用品种,促进种薯的推广普及。要重用科技人员,发挥专家和中高级知识分子的作用。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增加科研经费,提高经济、政治待遇等优惠政策,使他们留得住,用的上,不断加强科研力量,逐步培养和扩大从事马铃薯研究与开发的专家队伍,为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建立健全政府引导机制,稳定市场

一是稳定市场,注意舆论宣传。加快完善地方马铃薯发展规划,强化规划引导,避免马铃薯盲目扩张。合理安排马铃薯生产,降低种植风险。二是强化市场监测,完善营销策略。加强马铃薯及蔬菜等相关产品市场行情监测,重点搞好主产区市场预测预警工作,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渠道发布马铃薯市场信息。研究完善区域营销策略,积极发展订单生产,逐步建立相对稳定的产销区域对接关系,组织马铃薯定向定时均衡上市。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要继续狠抓招商引资和扶持龙头企业的工作,特别是通过项目引进建设一批马铃薯精深加工企业,如商都县旭美薯业等,在乌兰察布市形成一个企业间良性竞争的环境,提高加工专用薯的转化能力。

(五)建设仓储设施,提高储藏能力

⑦乌兰察布市农牧局 2012年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种植工作重点

一是引导农户对农村传统贮藏窖进行改进。二是逐步利用强制通风换气设备。对贮藏量较大的贮藏窖,配备移动式风机,根据窖内温湿度情况,进行不定期强制通风来控制和调节窖内温湿度。三是在种植相对集中,贮藏能力缺口大的地区,扶持一批专业贮藏户或者企业与贮藏户共同投资建立500吨以上、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大、中型贮藏窖。这种形式便于管理,贮藏效果好,可逐步向现代化贮藏窖过渡,提高产区贮藏技术水平,减少贮藏损失,保证贮藏质量,推动我市马铃薯产业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发展。

结语

通过这次对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种植业的实践调查,对此分析了其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发展迅速,产业现状良好,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马铃薯种植科技推广慢,基础设施配套不力,政府不能有力引导等。面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将来要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稳定粮食面积、主攻单产、提质增效为中心,以突出抓好设施农业、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全力打造“中国薯都”为重点,全面落实党中央强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确保农业生产又好又快发展。要以发挥优势、政策扶持、加大投入、加速发展;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效益;培育龙头、壮大基地、强化外销、创造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为总体思路,真正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加工专用薯、食用薯基地。

参考文献

[1] 乌兰察布市农业局 2011年全市种植业十一项工作重点[J]农牧业信息

2012(3)

[2] 贺铮土豆铺就小康路[J]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薯业发展纪实

[3] 张建廷.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种植与收获机械化的问题与对策 [DB] 中文科技

期刊数据库

[4] 王晓龙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繁育体系发展情况分析[J]现代农业 2011(6)

[5] 2011年主要农资价格状态[R]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中国农业网

[6] 高明杰罗其友陶陶三原因导致今年马铃薯滞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

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7] wlcb 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乌兰察布市农牧业局 2005(9)

致谢

本论文是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大学经济学院韩柱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韩老师作为一名优秀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具有丰富的学术知识和理论经验,在

整个论文实验和论文写作过程中,对我进行了耐心的指导和帮助,提出严格要求,引导我不断开阔思路,为我答疑解惑,鼓励我大胆创新,使我在这一段宝贵的时光中,既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锻炼了心态,又培养了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研精神。在此,我向我的指导老师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麻栗坡县三七种植业发展现状与对策_李发珍

产 业 开 发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7期 摘要:三七种植业是麻栗坡县三七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是三七加工业发展的第一车间。三七种植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三七加工、流通等其它环节的协调发展。在当前三七原料价格一直高位运行,三七种植面积过快放大的情况下,如何全面有效推进麻栗坡县三七种植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目前三七产业开发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关键词:三七种植业;发展状况;问题;发展对策 1 当前三七种植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种植规划失调,宏观调控不到位 近年的三七种植业发展过猛,种植风险不断加大,三七种植业在2005年跌入低谷以后,三七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在低位徘徊。特别是自2009年以来,麻栗坡县和全省一样,连续4年遭受了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麻栗坡三七产量仅12.8万kg,全州年均三七产量仅445.5万kg左右,三七原料供应只能达到正常年景需求量的一半,供需严重失衡导致三七价格开始持续上扬。到2013年已超过了1988年高峰时期的历史最高价位,三七种植利润成倍增加,七农种植积极性不断高涨,吸引了众多的种植户和机关单位干部职工以及社会闲散资金加入到三七种植行业中,引发了新一轮的三七种植热潮,使得三七种植业发展迅猛,三七在地面积大幅增加。 2013年,三七种植在地面积508hm2,比上年(184hm2)增176%,一年生三七面积152hm2,比上年(29hm2)增424%;二年生三七261hm2,比上年(89hm2)增193%;三年以上三七95hm2,比上年(66hm2)增44%。预计2014年采挖4.6hm2,三七产量19.6万kg,全年实现总收入8811万元,比上年(5376万元)增64%。各项指标都呈现迅猛增长,三七种植业供过于求的风险正不断增加聚积。 1.2 三七种植业风险储备制度尚未建立 三七产业作为麻栗坡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产业,近30年来,三七种植业经历了三次大的起起落落,但由于麻栗坡地处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地方财力十分有限,面对三七价格的大涨大跌,政府一直没有一个好的调控手段,使得三七种植业的发展依然步履艰难。缺乏有实力的龙头加工企业带动,麻栗坡县目前还没有加工三七产品的企业,仅仅是销售三七种植原料,从长远来看,尚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加工企业来带动三七种植业发展。原料品牌打造力度不够,主要是宣传缺乏投入,“文山三七”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文山三七》国家标准等政府公共知识产权的推广、实施力度不够,使得三七在州外的认知度和影响力还不高。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麻栗坡县财力困难,在三七产业发展上没投入的专项资金,由于缺乏资金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三七产业的健康发展。 2 推进三七种植业发展的对策 2.1 近期针对种植业发展过快的对策 为进一步规避风险,防止三七产业发展出现“大起大落”和“七贱伤农”现象发生,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应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引导和指导作用,积极做好七农的引导工作,认真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最大限度减少三七种植,降低投资风险;积极探索有效途径,以市场化的手段,配合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提出新保险类型“三七种植保险”的方式,借以让七农规避风险和减少损失;积极引导七农注册专业合作社、协会,通过与文山州内企业、协会、合作社签署相关合同,使大部分七农的根本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2.2 远期推进三七种植业稳步发展的措施 以三七种植科技攻关、标准化基地建设和基地龙头企业培育为重点,以推进三七多元化经营发展为首要,积极开展三七科技培训,整合三七资源,打造原料品牌,强化组织体系建设,不断推进三七种植业健康、稳步、有序发展。积极开展三七种植环境研究,要在现有三七种植适宜区的基础上,对三七种植最适宜区和适宜区地块进行系统研究,作好三七种植适宜区土地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搞好三七种植;积极培育三七种植龙头企业,引导建立三七种植风险储备制度。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等有效措施,积极培育三七种植龙头企业,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规模和实力的三七企业群体,实现三七种植基地龙头企业带动全县三七种植健康稳步、有序发展的目标。为了确保这些三七种植龙头企业的长远利益,政府要引导、参与和组织龙头企业积极建立三七种植业的“蓄水池”,也就是建立三七种植风险储备制度,利用三七价格杠杆维护好三七原料市场供求关系的稳定,确保三七种植业健康顺利发展。积极实施三七资源整合,要依托文山三七资源和种植技术优势,做好项目研究,引进有实力和诚意的企业集团到麻栗坡参与三七标准化基地建设,通过有效实施三七资源整合,逐步实现对三七原料的掌控,使全县三七种植与企业集团有机结合,互为促进,实现共赢,从而使三七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积极实施三七种植组织体系建设,积极引导七农大户创办专业合作社,形成合力,切实提高三七种植组织化程度,提升三七种植行业自律能力和水平,推进三七种植多元化经营和发展,实现全县三七种植有序发展。 积极打造三七原料品牌,要充分利用“文山三七”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文山三七》国家标准和文山三七发展条例等政府公共知识产权,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在流通企业、经销商、个体户及七农中广泛推广使用“文山三七”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两个标识,营造浓厚的原产地氛围,提高文山三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要切实贯彻实施《文山三七》国家标准,规范三七流通市场,力争打造具有广泛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山三七原料原产地品牌。 麻栗坡县三七种植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李发珍,胡刚琼 (麻栗坡县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云南麻栗坡 663600) 作者简介:李发珍(1974—),女,学历本科,农业经济师,主要从 事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胡刚琼(1976—),女,本科 学历,农艺师,主要从事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 ?8?

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马铃薯在我国已经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继小麦、水稻和玉米之后的第四大栽培作物。由于马铃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巨大的增产潜力和广阔的产业发展前景,近年来,我国马铃薯产业迅猛发展,正在从数量扩张阶段转向稳定规模、提升质量、持续创新的繁荣发展阶段。政策和科技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力发动机,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也得益于政策支持和科技支撑。一方面,从国家到地方,我国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农业部2006年出台了《农业部关于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意见》,2008年又进一步把马铃薯纳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各地政府纷纷采取措施,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另一方面,马铃薯脱毒技术的推广应用、专用品种的开发、马铃薯加工技术的创新和推广,从科技层面有效支撑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1马铃薯面积和产量实现双增长 近年来,由于受到马铃薯食用消费需求和工业加工需求强劲增长势头的激励,以及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我国马铃薯生产形势喜人,面积和产量增长迅速(图1略)。1990-2006年,我国马铃薯总产量从3455万t增长到7435.50万t,增加了一倍;播种面积从286万hm2扩大到443万hm2,增加了54%。 2007年,我国马铃薯总产量8000多万吨,种植面积超过566.67万hm2,产量和面积均占到世界的22%,我国成为世界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根据目前各地马铃薯收获情况看,2008年我国马铃薯产量较2007年增产已成定局,2008年9月农业部全国秋冬种视频会议公布,2008年南方冬种马铃薯比2007年扩大20万hm2。 我国马铃薯生产得到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措施是政府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发展规划,马铃薯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马铃薯作为重要的旱作农作物,生产主要集中于具有生产优势的西部地区,马铃薯产量和种植面积最大的十个省份中,九个均为西部省份。其中,甘肃、内蒙古、贵州三省(区)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高居三甲。马铃薯产量和面积最大的十个省份,其马铃薯总产量占全国的82%,种植面积占全国的85%。 2马铃薯加工业发展成效显著 自2001年温家宝总理对马铃薯产业批示以来,我国马铃薯加工产业发展迅速。一方面,我国膳食结构变化以及快餐业的迅猛发展对马铃薯加工业提出了发展要求;另一方面,马铃薯加工技术的创新与传播对加工业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目前,我国马铃薯加工业正处于迅速开拓和提升的时期,小土豆正在成长为大产业。 第一,适用于加工的马铃薯专用品种得到了开发和推广。目前,我国已培育、引种和选育出具有较大市场前景的四大系列约20余个专用品种,主要包括高产型、早熟型、油炸型和高淀粉型品种。一批适合淀粉、全粉、油炸食品加工需要的新品种正在按专用化要求批量生产和供应市场。 第二,生产加工逐步向规模化发展。我国的马铃薯薯条加工企业从无到有,现已发展到数十家,企业生产规模由过去的百吨级发展为现在的万吨级。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马铃薯淀粉厂由过去的几家发展至30多家,企业生产规模由过去的千吨级发展为现在的万吨级。全国马铃薯加工企业总数已经达到4500多家,其中规模化企业已经达到100多家冈。 第三,产业化模式取得进展。具备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项目带动优势的马铃薯产区,马铃薯加工业均不同程度地按“龙头企业+基地十农户”等产业化模式发展,在甘肃、内蒙古、宁夏及云南等马铃薯产区基本建立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产业化体系,大多以龙头企业带动,采用集生产、加工及销售于一体的系统化运作和管理。目前,全国具有产业化特色的马铃薯加工企业已有一百家以上。其中,内蒙古华欧、云南润凯、宁夏北方及四川光友等一批大型马铃薯加工企业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性的马铃薯加工骨干企业。

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国内外)

国内外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国内外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马铃薯是继玉米、水稻、小麦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适应性强、栽培模式多、经济效益好,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被广泛种植,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谷物类食品。马铃薯产业发展对于保障食物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区域经济等意义重大。 1.1国外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马铃薯品质的好坏和产量高低关键在种 薯。因此,马铃薯种薯产业在马铃薯产业链中占有重要地位。 1.1.1国外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现状中国、印度、俄罗斯、乌克兰、美国、德国、孟加拉国、波兰、法国和白俄罗斯是世界上十大马铃薯生产国。其中,荷兰是全球第 一马铃薯种薯出口大国,出口量超过了其他国家出口量的总和,种薯出口到60多个国家,其种薯生 产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21%,种薯单产达到30?35t/hm2,所种植种薯的75%用于出口,是农作物中产量、种植面积及经济效益最大的一种作物。 1 、马铃薯种薯生产体系 英国、荷兰主要以田间无性系筛选的方法获得脱毒快繁的基础材料和扩繁生产 种薯,而法国、德国、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种薯生产国家都采用茎尖脱毒、分生 组织培养的方法来获得脱毒快繁的基础材料和扩繁生产种薯。 2、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 成熟和先进的种薯生产技术为生产优质、高产的种薯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有效的质量保证。在荷兰,利用无性系选择、无性系快速繁殖、种薯催芽播种、种薯生产合理密植、测土精准施肥、GPS精细播种、GPS引导机械中耕 和除草、全自动灌溉系统及卫星图像分析应用、晚疫病防治专家预警系统、适时灭 秧等多种生产技术提高了马铃薯种薯的产量及品质,使其成为全球第一马铃薯种薯 出口大国。美国的爱达荷州被誉为“马铃薯之州”,驰名世界,该州马铃薯年种 植面积约15万hm2,平均产量达30t/hm2以上,面积和产量都占全美国的四分之一左右。爱达荷州马铃薯普遍丰产的原因也与其成熟、先进的生产技术密不可分。 3、马铃薯种薯检测和检验监督制度 完善的种薯检测和检验监督制度为种薯生产和质量定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机制。 荷兰发达的种薯产业与其健全的马铃薯种薯检测、认证体系关系密切。在荷兰,承担种薯检测和认证工作的是荷兰农业种子和马铃薯种薯服务公司(NAK )。该组织是荷兰农业部指定的荷兰农业种子和马铃薯种薯检测及定级的唯一权威组织。任何在荷兰生产经营马铃薯种薯和申请种薯合格证的个人和组织,必须得到NAK的批准。生产者和经销商必须服从NAK委员会为其制定的检测标准和规则,该检测标准应能符合任何国家的最严格的质量要求。在荷兰,每批出售的种薯的所有相关信息均被列在

浅谈园艺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浅谈园艺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摘要园艺业是农业种植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丰富人类营养和美化、改造人类生存环境有重要意义。园艺业历史悠久,分步较少,最初仅作为农业的附属部门,具有自给性生长的性质。19世纪后半期起,随着农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加强,园艺业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种植业部门而得到迅速发展。除经济发达国家外,第三世界的一些国家也纷纷兴建以园艺业为对象的种植园。20世纪中期以来,园艺业成为创汇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园艺产业现状趋势对策 1、园艺产业发展现状与成效 园艺产品不仅是人体主要食物来源,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园艺产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从2001年开始,蔬菜产值超过粮食成为种植业第一产业,此后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的态势(蔬菜播种面积由1992年的571122万hm2 发展到2005年的1772107万hm2、2006年的1 821169万hm2 ) 。如果计算上果品(2005年果园面积1 003152 万hm2、2006 年1 004123 万hm2 ) 和花卉( 2006 年种植面积7212 万hm2 ),则园艺产业在种植业中的比重更大,园艺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日益稳固。 我国园艺产业经过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并在近年来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加速发展势头。在园艺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的关键时刻,为更加科学地指导设施园艺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对现阶段所取得的成就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和研究。从园艺产业基础建设、经济效益、技术创新和产业支撑体系等7个方面,研究总结出我国设施园艺产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些成就不仅从更全面的角度和更深层次上反映出我国设施园艺的发展脉络,也揭示出产业进步对"三农"工作与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对于更科学地总结我国设施园艺产业的发展经验、更准确地把握产业发展现状、更清醒地认识产业发展方向,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抓住发展机遇、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提供良好的指导和借鉴。 2、园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规模效益有待提高,集约化生产能力较低。受农民种植观念和资金周转的因

马铃薯调研报告

1、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生产情况: (1)、2008年快繁脱毒苗80万株,其中陇薯3号70万株,爱德华国等国外引品种10万株,在坪庄繁育基地原原种网棚田进行无土栽培6.1亩;2007年培育脱毒苗60万株,收获微型薯105万粒。 (2)、2007年栽培原种网棚田90亩,亩产1750公斤,收获原种12.3万公斤。2008年栽培原种网棚田130亩。 (3)、2007年栽培一级良种田209亩,平均亩产为2768公斤,总产量57.85万公斤。2008年栽培一级种薯繁育田750亩。 (4)、2007年在基地周围示范推广脱毒种薯2000亩,平均亩产2750公斤。 2、全县脱毒种薯推广情况:经过几年的脱毒种薯的应用推广,使广大农民普遍认识到脱毒种薯抗病性强、品质好、丰产稳产的特点,加之近年来老品种退化严重,产量很低,农民种植观念有了很大转变,积极选用脱毒良种。通过基地繁育、外地调运、群众互兑互换等方式相结合,2007年全县统供脱毒良种XX吨,其中基地供种479.5吨,从外地调入1095.5吨,免费发放到全县XX个山区乡镇的14000多户农户中,加上农户自行调剂兑换的良种,2007年全县脱毒马铃薯良种种植面积达到19.6万亩,其中一级种田1.5万亩。经秋季测产,脱毒薯平均亩产达2100公斤,其中陇薯3号平均亩产2256公斤;陇薯6号平均亩产1930公斤;而传统品种渭薯1号平均亩产为1570公斤,脱毒薯比渭薯1号平均亩增产530公斤,增产率为33.4,按每公斤0.6元计,亩增收318元。 3、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情况 XX县马铃薯主产区没有工业“三废”污染,群众在生产中很少施用农药,尤其不施剧毒和高残留 的农药。2006年12月,XX县21个乡镇的20万亩马铃薯生产基地被省农牧厅监测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007年2月,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定,我县XX个马铃薯主要生产乡镇的XX万吨马铃薯产品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日常生产中,由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指导群众,严格按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进行生产。由于经费紧缺及缺乏有关标准依据等原因,东乡县还没有制定出正式的“东乡马铃薯”产品标准,计划在今后逐步制定完善,并注册“XX”商标。 四、马铃薯加工、营销情况 随着马铃薯种植面积的扩大,全县40多万吨马铃薯产量中,外销量在20-25万吨之间,马铃薯产品的运销,带动了一大批当地农户,依靠贩运马铃薯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收购网点遍布全县山区21个乡镇,全县有200多户农户长期贩运马铃薯,其中以XX乡农民张兵创办的“XX省XX马铃薯运销公司”规模最大,年销售马铃薯5万吨,销售收入3500万元,将马铃薯运销到青海、新疆、广州、上海等地,为XX马铃薯打出了品牌,树立了形象。 另外,在本县的达板镇和东塬乡各建立了一家马铃薯淀粉加工厂,年设计加工精淀粉8000吨左右,年可消化吸收马铃薯6万吨左右,除此之外,附近再无马铃薯产品加工企业。但是近两年,由于缺乏周转资金,XX的精淀粉厂处于停产状态,XX乡的精淀粉厂也因缺乏周转资金,无鲜薯贮藏设备,正常年份只生产4个月左右,而2007年仅生产了一个月,今年还没有生产,基本处于半停产状态。可喜的是,通过招商引资,一座年可加工15000吨精淀粉的马铃薯加工企业已在XX镇开工建设。 据调查,马铃薯精淀粉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印刷等行业,国内外市场十分紧销,价格也长期居高不下,上述两家企业的淀粉产品曾主要销往北京、天津等地,还出口日本、韩国等。因此,鉴于目前这种状况,本县马铃薯加工企业还明显较少,加工转化能力明显不足。 XX县马铃薯播种面积实际有30-35万亩的规模,还可有5-10万亩的发展潜力,总面积可达40万亩以上。因此,实现XX县马铃薯的产业化发展,具有十分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以通过建立马铃薯龙头企业,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强品种改良,推广种植淀粉型专用商品薯,开展订单农业等方式,增加种植效益,促进马铃薯的产业化发展。 五、存在的问题 1、生产方面 主要存在单产不高,尤其是精品薯产量不高,没有淀粉或蔬菜专用薯生产,群众的商品意识不强,

中国马铃薯淀粉加工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马铃薯淀粉加工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一、 马铃薯淀粉、变性淀粉及其衍生物的消费价值 马铃薯淀粉颗粒大,直链淀粉聚合度大,具有糊化温度较低、糊黏度高、弹性好、蛋白质含量低,无刺激,颜色较白,不易凝胶和不易退化等特性,用途广泛,在一些行业中具有其它淀粉不可替代的作用。马铃薯淀粉即可作为食品加工原料或添加剂用于粉丝、凉粉、雪糕、方便面等食品加工,也可作为工业生产辅料用于印染、浆纱、造纸、铸造、医药、化工、轻工、皮革等多种工业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原淀粉为原料,经物理、化学方法及酶制剂的处理,可改变原淀粉的溶解度、黏度、渗透性、凝胶性、吸水性等理化性能,产生一系列不同性能的变性淀粉和淀粉衍生物。变性淀粉和淀粉衍生物的产品种类很多,用途更加广泛,不但提高了淀粉的经济价值,而且各种新产品的性质更适于工业生产的需要。 主要变性淀粉有:氧化淀粉、酯类淀粉、醚类淀粉、阳性淀粉、接枝共聚淀粉等。 主要淀粉衍生物 淀粉发酵产品:如醇、多元醇、酮、有机酸、氨基酸、微生物多糖、酶制剂、生物体抗菌索、维生素、激素等有 糖品:如葡萄糖、糖浆、果葡糖浆、麦芽糊精、糊精、酒精等 。 二、 马铃薯精制淀粉的市场分析 1、 国际市场分析 目前,国际马铃薯淀粉年产量约600多万吨,欧共体国家的产量占85%,其中,荷兰阿韦贝公司年产马铃薯淀粉80多万吨,行销全世界,年收入达8亿美元。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马铃薯淀粉的生产和应用在不断增加,如德国1982--1983年马铃薯淀粉产量为15万吨,1993--1994年达50万吨,增加了2.3倍,年平均递增11.6%。亚洲是马铃薯淀粉国际市场的重要销售地区,据有关方面分析,中国目前进口马铃薯淀粉20多万吨,日本需要进口15--20万吨,韩国12--16万吨,台湾地区8--10万吨,东盟国家20--30万吨,合计70--100万吨。1996年以前,欧共体国家每出口1吨马铃薯淀粉,补贴50美元;从1998年起,欧共体国家随着一体化进程的深入,逐步取消了补贴政策,导致马铃薯种植面积的减少,国际市场上的供应将趋紧。 2、 国内市场分析 据有关资料,目前国内马铃薯淀粉年需求量为70多万吨,我国现有淀粉生产5000吨以上规模的厂家只有10家,达到一极品的产量仅5万多吨, 约占国内需求总量的7%。通过各种渠道进口20多万吨,国内市场尚缺口40多万吨。目前,缺口部分主要由低挡产品或其它产品替代。 3、 发展趋势分析 从人均消费淀粉量上看,目前我国只有2.5千克,而欧洲、日本为10千克以上,我国人均水平还比较低,增长潜力较大。需求总量将进一步增加。 从国产马铃薯淀粉的市场竞争力分析。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马铃薯淀粉的进口税率降低到17%,目前马铃薯淀粉的到岸价为500美元,而国产的价格仅4000--4500元/吨。因此,国产马铃薯淀粉产品,只要保证质量,适销对路,在国内不仅有市场,也是具有竞争力的。从国际市场上看,我国与日、韩及东南亚国家相邻,具有地缘优势,只要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打入这些国家的市场是有可能的。 目前,马铃薯种植面积的减少,国际市场的供应趋紧,是我国马铃薯淀粉行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较好的时机。 从行业利用上看,发达国家80%的马铃薯淀粉用于医药、纺织、造纸及石油工业等领域,而我国目前90%的马铃薯淀粉是用于食品工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的推进,食品工业以外的行业对马铃薯淀粉的使用将不断增加。我国未来马铃薯淀粉市场将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马铃薯淀粉民用空间较大 从调查情况来看,宾馆、饭店、小型火腿肠生产厂、罐头厂、粉丝厂等,均需要质量好,黏度大的马铃薯淀粉。据有关典型调查资料,东北省会城市每年需求量在100吨以上,年平均在1200吨以上,考虑到南北方消费习惯问题,全国200多大众城市每年民用马铃薯淀粉的需要量也将在10万吨以上。 三、马铃薯变性淀粉的市场分析 ①、用于纸制品 国外变性淀粉用于造纸和纸制品工业量非常大,美国用于此行业的变性淀粉占总量的60%左右,我国目前使用较少,变性淀粉以其黏度高,成膜性较好,无毒等特性,将在纸制品行业中逐步扩大使用,并将完全替代现在使用的原料。据分析,变性淀粉在纸制品行业中将有1万吨以上

九集镇2018年种植业产业发展汇报

九集镇2018年种植业产业发展 情况调查汇总 2018年4月16日以来,九集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对全镇种植业各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将全镇农业种植业分为九大产业,分别是:粮食规模种植、稻虾共作、食用菌生产、乡村旅游、药材种植、油茶种植、林果生产、蔬菜瓜果生产和苗木花卉生产。各产业目前实际发展情况汇总如下: 一、粮食规模种植情况: 全镇50亩以上规模经营户145户,经营面积10671亩。主要种植农作物为水稻、小麦、玉米等大宗粮食作物。 二、稻虾共作: 全镇有稻虾共作或池塘养虾面积的26个村,67户,已投苗面积852.7亩;虾池已建好待投苗面积500亩,位于沈家湾村、泗堵河村;计划发展面积150亩。其中,养殖面积10—99亩的有15户;养殖面积100亩以上的有4户,分别位于沈家湾村、泗堵河村、石门集村、九仙观村,其他面积均以农户分散养殖为主。 三、食用菌生产: 全镇有食用菌种植面积的13个村,19户,今年已种植总规模100.2万袋,计划发展1.5万袋。具有10万袋以上种植规模的基地位于泗堵河村、沈家湾村、曾家畈村、双泉村、

汤家咀村。其他面积为农户分散种植。 四、乡村旅游发展情况: 全镇目前有乡村旅游经营主体6家,年接待能力18万人,年产值800余万元,带动贫困户10户。 五、药材种植情况: 全镇共有药材种植经营主体24家,药材种植面积554.2亩,主要药材种类有元胡、丹参、薄荷、艾草等。种植面积较大基地位于邓家集村、施家沟村。 六、油茶种植情况: 全镇目前有油茶种植经营主体9家,已栽植油茶面积2416亩,主要面积位于双泉村、彭家营村、尤家岗村;计划栽植面积1000亩,位于吴家集村。 七、林果业生产情况: 全镇有林果产业经营主体32家,种植面积5398亩。主要种植品种为桃、梨、葡萄、猕猴桃、核桃等,种植面积较大的基地位于九仙观村、方家庙村、王花园村、尤家岗村、古林坪村和邓家集村。其他小宗林果如甜柿子、山楂、桑葚等由各户分散种植,未形成规模。 八、蔬菜、瓜果生产情况: 全镇有蔬菜、瓜果生产经营主体57户,种植面积640亩,主要品种有草莓、黄瓜、辣椒、莴笋等,生产面积较大的位于九仙观村、泉水堰村、良种场村和方家庙村,其他面积由

我国马铃薯生产及国内外贸易现状分析教学内容

我国马铃薯生产及国内外贸易现状分析

我国马铃薯生产及国内外贸易现状分析 学院:园艺学院 班级:园艺092 姓名:马克 学号:2009010507

摘要: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生产消费大国近期马铃薯产业 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生产规模迅速扩大,消费旺盛,对外贸易活跃。其发展都朝着有利于发挥中国比较优势的方向转化。 关键词:我国马铃薯生产现状销售情况生产与销售特点 马铃薯在我国已经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继小麦、水稻和玉米之后的第四大栽培作物。由于马铃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巨大的增产潜力和广阔的产业发展前景,近年来,我国马铃薯产业迅猛发展,正在从数量扩张阶段转向稳定规模、提升质量、持续创新的繁荣发展阶段。政策和科技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力发动机,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也得益于政策支持和科技支撑。一方面,从国家到地方,我国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农业部2006年出台了《农业部关于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意见》,2008年又进一步把马铃薯纳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各地政府纷纷采取措施,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另一方面,马铃薯脱毒技术的推广应用、专用品种的开发、马铃薯加工技术的创新和推广,从科技层面有效支撑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一、我国马铃薯生产现状 1.面积规模和产量 近年来,由于受到马铃薯使用消费需求和工业加工需求强劲增长势头的激励,以及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我国马铃薯生产形势喜人,面积和产量增长迅速。1990-2006年,我国马铃薯总产量从

3455万t增长到7435.50万t,增加了一倍;播种面积从286万hm2扩大到443万hm2,增加了54%。2007年,我国马铃薯总产量8000多万吨,种植面积超过566.67万hm2,产量和面积均占到世界的22%,我国成为世界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2008年播种面积为466.34 hm2 ,折粮(马铃薯产量按5kg折1kg粮食计算)总产量为1415.60万吨。2009年播种面积达到508.8万hm2,折粮总产量有1464.6万吨。而2010年,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了7808万亩和8154万吨,较前几年大幅度增加。 2.主要产地及其所占比例 我国马铃薯栽培区可分为4个具有特点的类型:北方一作区、中原二作区、南方二作区、西南单双季混作区。主产区为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其中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1/3。山东滕州是中国农业部命名的“中国马铃薯之乡”。黑龙江省则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而近年我国马铃薯生产中心总体呈现西移南移趋势,区域比较优势呈现东部下降西部增强的趋势。目前生产主要集中于具有生产优势的西部地区,马铃薯产量和种植面积最大的十个省份中,九个均为西部省份。其中,甘肃、内蒙古、贵州三省的马铃薯种植面积产量高居三甲。马铃薯产量和面积最大的十个省份,其马铃薯总产量占全国的82%,种植面积占

中国种植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中国种植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资讯来源:中华名优特产网在2007农业产业年会上的发言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胡元坤 (2007年12月11日) 很高兴有机会参加中国农业行业国际论坛。按照论坛的安排,我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种植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中国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近年来,中国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出台了一系列直接、有力的支农惠农政策,包括取消农业税、特产税和牧业税,对农民实行种粮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这些方针政策的指导和带动下,中国种植业发展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好形势。概括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的成就: 第一,粮食生产实现恢复性发展。从2004年开始粮食保持连续增产的良好势头,扭转了前5年持续下滑的局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增加。2006年达到15.82亿亩,2004到2006年三年累计增加9119万亩。二是单产连创历史新高。2006年亩产达到314.4公斤,三年累计提高25.6公斤。三是总产增加较快。2006年达到9950亿斤,三年共增产1337亿斤。今年有望实现连续四年增产,粮食产量有望 超过1万亿斤。 第二,经济作物持续稳定增长。2006年棉花产量达到675万吨,糖料产量达到1.1亿吨,均为历史最高水平。油料单产连续三年突破历史。与此同时,蔬菜、水果、茶叶、蚕茧等经济作物单产提高、总产增加、品质优化、出口稳定增长。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保持协调发展,这 在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第三,区域化生产格局初步形成。优势产品生产在空间上日益集聚,出现了一批独具特色、优势明显的专业化生产区域。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作物九大优势产业带初步形成,面积分别占全国的86%、92%、62%和53%;棉花已形成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三大棉区,面积占全国的98%;长江流域油菜产业带面积占全国的85%;桂中南、滇西南、粤西三个甘蔗产业带面积占全国的89%;渤海湾和西北黄土高原两大苹果产业带面积占全国的88%;长江上中游加工甜橙、赣南-湘南-桂北鲜食脐橙和浙南-闽西-粤东宽皮柑橘三个柑橘产业带占全国 的面积达到49%。 第四,园艺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国园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

种植业发展情况汇报

**县种植业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县农委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联系我县经济建设发展大局,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体系网络的优势,努力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全面推进我县种植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将我县种植业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种植业主要以小麦、水稻、玉米等大宗粮食作物为主,花生、油菜等油料作物为辅。全县耕地面积约105万亩,常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32万亩以上(统计局口径),其中,小麦 70万亩,水稻49万亩,玉米12万亩,大豆2.5万亩,山芋1.5万亩。实际种植面积约150万亩左右。其中水稻约50万亩,小 麦79万亩,玉米18万亩。全县粮食总产2007突破10亿斤大关,达51万吨,2012年突破12亿斤大关,达60.59万吨。粮食单 产水平不断提升,目前,水稻、玉米、小麦单产水平分别达到600公斤、410公斤和400公斤以上。近年来,除2013年发生重大旱涝和病虫灾害情况下略有减产外,呈持续增长态势。2014 年全县粮食实现面积、单产、总产超历,分别达到154万亩、

479.22公斤和73.8万吨。2007年、2013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 粮食生产先进县,2005年被省农林厅授予2004年度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2012年被授予江苏省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集聚资源要素,加强两大园区建设 1.成功创建省级成子湖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一是加强基础配套,扩大园区承载力。整合各类涉农资金2860万元,新建水泥 路21.2公里,桥19座、泵站3座、渠涵闸165座,架设电力线路4千米,栽植绿化苗木1.2万株,基本建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的优质高效产业园区。二是坚持产业定位,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其中在优质稻米区,建成1.2万亩高标准农田,并以南粳9108为主推品种,稳步推进优质稻米基地规模化建设。 2.创新建设生态家庭农场集群示范区。一是制定《**县家庭农场集群建设规划》。集群内已建成粮食种植类家庭农场16个,经营面积约7300亩,集群南紧邻北窑沟以南还有3个规模较大 的家庭农场,经营面积约4300亩。二是建设卜湖家庭农场集群 服务中心。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于惠丰家庭农场现有条件基础上,投资600多万元,开工建设占地约15亩的服务中心,建成 后可为周边15-20个粮食种植家庭农场的粮食烘干及粮食、农资、农机存放等提供服务,服务面积约1万亩,解决园区内水稻不能

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基本特点

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基本特点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基本特点;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一、世界马铃薯的面积分布;世界马铃薯面积分布的最大特点是以欧、亚两洲种植为;近几十年来,世界马铃薯的面积一直保持在2000万;近年世界马铃薯的总面积波动不大,但各大洲种植面积;从国家看,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中国,2003;二、世界马铃薯产量与单产水平;在总产上,欧、亚两洲 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基本特点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原产于南美的安第斯山脉,目前已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统计,2003年全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为1890万公顷(约2.8亿亩),总产为3.1亿吨,种植马铃薯的国家和地区有150个。 一、世界马铃薯的面积分布 世界马铃薯面积分布的最大特点是以欧、亚两洲种植为主,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印度四大生产国占世界种植面积的一半。 近几十年来,世界马铃薯的面积一直保持在2000万公顷(3亿亩)上下,在近年略有下降。面积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其中,欧洲2003年马铃薯面积为820万公顷(1.23亿亩),占40%;亚洲为780万公顷(1.17亿亩),占38%;两者合计占世界马铃薯面积的78%,而马铃薯的发祥地南美洲种植面积仅94万公顷(约1400万亩),只占世界马铃薯面积的5%。 近年世界马铃薯的总面积波动不大,但各大洲种植面积却有较大变化,除整个美洲大陆保持相对稳定外,欧洲的种植面积在持续减少,而亚洲、非洲的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欧洲马铃薯种植面积由1042万公顷(1.56亿亩,1992年数字),下降到了目前的820万公顷(1.23亿亩),下降了21%。其中,主要种植国俄罗斯、波兰、白俄罗斯、德国均有下降,面积分别减少20万、104万、50万和23万公顷,减幅分别为6%、58%、49%和45%。亚洲种植面积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417万公顷(6255万亩)增加到780万公

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马铃薯是乌兰察布市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其生长发育规律与当地的自然气候特点相吻合,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 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几年,乌兰察布市市委、政府顺应自然和经济规律,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把马铃薯作为全市农村牧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来培育,使我市马铃薯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全市马铃薯播种面积由1995年150万亩增加到目前的400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比重由1995年的10%提高到目前的50%左右。总产量40多亿公斤,占全市粮食总产的60%左右。马铃薯生产年可实现总产值20多亿元,折合增加值达到12亿元,占种植业总收入的52.8%,已成为乌兰察布市的一项主导产业,是我市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之一。 一、马铃薯产业化发展情况 1、马铃薯生产稳步发展,已经形成规模化、集约化格局 在“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效益”原则指导下,我市马铃薯产业稳步发展,全市马铃薯播种面积目前稳定在400万亩。我市马铃薯主栽品种目前主要有紫花白、克新一号、大西洋、夏波蒂、费乌瑞它、底西芮等优良品种,马铃薯良种普及率显著提高。从区域布局上看,马铃薯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后山的四子王旗、察右中旗、察右后旗、商都县、化德县,这五个旗县约占全市马铃薯总播种面积的60%。马铃薯种植已经形成规模化、集约化格局,如四子王旗乌兰花、东八号、大黑河,察右中旗铁沙盖、义发泉、土城子,察右后旗红格尔图、乌兰哈达、白音察干,商都县西井子、大拉子等马铃薯产业带和产业区。 2、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进一步完善,种薯生产水平逐步提高 全市现有马铃薯脱毒组培室5处(市种子公司、市农科所、福瑞特薯业公司、察右后旗种子公司、兴和县扶贫办),面积1800平方米,标准化温室22亩,网室1250亩,原种田1.5万亩,具备了年生产脱毒瓶苗1000多万株,扦插苗1000多万株,脱毒小薯1500多万粒,原原种189万公斤,原种2250万公斤的生产能力,同时建设一级种薯田15万亩,二级种薯田60万亩。马铃薯良种繁育已形成从组培快繁、温室扦插、网室栽培、原种繁育到一、二级种薯生产的完整体系,达到马铃薯田每四年更换一次良种。 3、马铃薯加工业蓬勃发展,进一步伸延了产业链条 为了进一步伸延马铃薯产业链条,提升加工转化能力,全市各地通过各种形式兴建马铃薯加工企业,近几年全市先后引进建设了察右前旗富广、集宁奈伦、兴和飞马、卓资龙的、商都旭美等大中型马铃薯加工企业十多家,其中富广公司是亚洲最大的全粉生产企业,奈伦是国内最大的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再加上遍布全市城乡的粉皮、粉条、粗淀粉加工点1.2万多个,全市年加工转化鲜薯可达10亿公斤。生产的马铃薯全粉、膨化食品、薯条、精淀粉、变性淀粉、脱水性膳食纤维等加工产品市场十分看好。 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市马铃薯的加工转化能力,为促进马铃薯的

我国中药材种植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我国中药材种植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中药材是中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健康有序的中药材种植业,对于发展持续健康的中医药事业和大健康产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三农”问题解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家已经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年)》、《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纲领性文件,尤其是《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发布,更是为未来几年我国中药材种植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必将对中药材种植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本文对我国中药材种植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进行了简要概述,旨在抛砖引玉,期望引起国家、行业、企业对中药材种植业发展事宜的关注与重视,以共同推动中药农业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1 我国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现状 1-1发展现状 历史上我国的中药材商品供应主要依靠野生资源。从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大力发展中药材的栽培和养殖。虽然目前仍有70%左右的中药材品种来自野生资源,但30%来自栽培和养殖的药材品种,其生产量却占到了中药材供应量的70%以上。截至2012年,全国药材种植总面积约140万hm2(不含林下种植面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药材品种达616个,种植养殖品种近在300个,其中生产供应以栽培(养殖)为主的近200种,占常规使用品种的40%以上,基本满足了中医药临床用药、中药产业和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在中药材种植业高速稳步发展的进程中,国家、行业、企业都给予了极大地关注,在各层面均成效显著。 (1)国家层面,国家对中药材种植业越来越重视 于4月27日发布的《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是我国建国以来的第一部整体关于中药材的专题规划。规划中明确了中药材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任务措施,为未来几年我国中药材种植业指明了方向。此外,国家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资金从“十一五”的2100万元/年提高至“十二五”2-5亿元/年,“十二五”开始至今共扶持了105个品种260个基地,大大推进了中药材种植业向“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2)行业层面,中药材种植基地认证的推行,有效地提升了中药材种植的规范化水平。 截止2014年底,141家企业66个品种152个中药材种植基地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GAP认证。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也积极在会员内部开展“优质道地药材示范基地”评选活动,截至目前共评出38个品种40个优质道地药材示范基地(见图1)。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药农业企业对提高药材质量的积极性,大大提升了中药材种植业的规范化程度。 (3)企业层面,中药工业企业反哺中药农业的积极性愈来愈高 从通过国家GAP认证和“优质道地药材示范基地”的情况来看,中药工业企业通过自建、入股合建、协议共建等方式积极投身于反哺中药农业的进程中,对“两保一稳定”(保证产量和质量,稳定价格)药源基地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同时,中药材种植业的建设也越来越规范,在基地的组织模式、过程管理、质量意识、溯源应用与品牌打造等方面都已经有了显著提高。 1-2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随着全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食品药品安全特别是原料质量保障问题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中药材在中医药事业和健康服务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

马铃薯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马铃薯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世界马铃薯生产现状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原产于南美洲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安第斯山区及乌拉圭以及墨西哥等地,16世纪从南美的哥伦比亚向世界各地传播,17世纪初由荷兰人带到我国台湾。马铃薯是重要的粮菜饲果和工业原料作物,由于它耐旱、耐瘠薄、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营养成分全和产业链长而受到全世界的重视。 在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方面,目前全世界主要种植马铃薯的国家有148个,总面积2.8亿亩,总产量达3亿吨。世界马铃薯面积分布的最大特点是以欧、亚两洲种植为主,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印度四大生产国占世界种植面积的一半。近几十年来,世界马铃薯的面积一直保持在3亿亩上下,面积主要分布在欧洲和亚洲,分别占世界马铃薯面积的40%和38%,二者合计占世界马铃薯面积的78%,而马铃薯的发祥地南美洲马铃薯种植面积只占世界马铃薯面积的5%。近年世界马铃薯面积波动不大,但各大洲种植面积却有较大变化,除整个美洲大陆保持相对稳定外,欧洲发达国家因栽培技术水平提高、机械化程度高、单产增加而种植面积在持续减少,而亚洲、非洲的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欧洲马铃薯面积由1.56亿亩下降到了目前的1.23亿亩,下降了21%。其中,主要种植国俄罗斯、波兰、白俄罗斯、德国均有下降,减幅分别为6%、58%、49%和45%。亚洲种植面积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6255万亩增加到1.17万亩,增加了87%。其中,中国的种植面积增幅达60%,印度和孟加拉增幅分别达到43%和52%,朝鲜面积增加了2倍。非洲的面积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1083万亩增加到目前的1683万亩,增加了55%。其中,尼日利亚由12万亩增加到目前的263万亩,卢旺达、肯尼亚、马拉维的面积增长幅度也分别达到190%、140%和80%。世界马铃薯平均单产为1167公斤/亩,单产最高的国家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和大洋洲,单产水平最高的国家是新西兰,达到2950公斤/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