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孔子美学思想的悲壮美

论孔子美学思想的悲壮美

论孔子美学思想的悲壮美
论孔子美学思想的悲壮美

论孔子美学思想的悲壮美

悲壮美是悲剧美和崇高美的有机融合,悲壮美以雄伟的气势和震撼人心的力量,能给人们以强烈的精神鼓舞和情感超越。在孔子美学思想体系中,由于孔子“仁者爱人”的崇高理想与“天下无道”的强烈冲突,以及“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剧宿命等因素,构成了孔子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悲壮美。悲壮美丰富了孔子的美学思想,而且对于中华文化品格的形成也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标签:悲壮美崇高理想悲剧意识

孔子虽无专门的美学著述,但其美学思想博大精深,提出了许多富有创建性的观点,如“美善统一”、“中和美”、“仁之美”等等,在我国古代美学史上具有奠基性意义。在孔子美学思想体系中,由于孔子“仁者爱人”的崇高理想与“天下无道”的强烈冲突,以及“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剧宿命等因素,构成了孔子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悲壮美。

悲壮美是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悲剧美和崇高美的有机融合。《新编美学词典》是这样解释悲壮的:悲壮是艺术风格之一,以刚健遒劲的艺术形式,表现正义遭到挫折的情景,抒发受压抑的深沉忧愤,从而形成悲痛壮烈的情调,它源自现实中可歌可泣的斗争和惊天动地的事迹,并与作者的审美态度紧密相联,悲壮的作品,具有憾人心灵的艺术力量,发人深思,激人奋斗,充分体现出悲壮的风格。[1]跳出艺术作品的局限,悲壮美可以概括为正义力量面对无可挽回的失败命运,所展现出的强劲精神力量而带给人的震撼、鼓舞和敬仰的超越性情感。

孔子美学思想的悲壮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仁者爱人”的崇高社会理想

孔子所处的春秋末年正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变革、大动荡的乱世,“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出自《论语·八佾》),“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诸侯国相互攻伐,役使屠戮人民,民不聊生。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孔子提出“仁”的思想,“泛爱众而亲仁”(出自《论语·学而》)、“仁者爱人”(出自《孟子·离娄下》)等等。“仁”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中出现达109次之多,以至于孔子的学说又被后人称为“仁学”。在孔子“仁”的价值内涵中,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基层民众的关注,体现出“仁”之思想的崇高。朗基努斯在《论崇高》中指出,“崇高可以说就是灵魂伟大的反映。因此,一个毫无装饰的,简单朴素的崇高思想,即使没有明说出来,也每每会单凭它那崇高的力量而使人叹服的。”[2]在“天下无道”、“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背景下,孔子能跳出阶级局限,在教育上有教无类,在思想上提出“仁者爱人”,则孔子的理想显得尤其崇高,构成了孔子美学思想中悲壮美的一个方面。

二、“进取不忘其初”的奋进精神

孔子美学

论孔子的美学思想 摘要 孔子的美学思想是中国古代美学史上具有开端意义的美学思想,对于后世影响深远。孔子美学思想的基本美学原则是礼乐相亲、善美相成。其中核心的美学范畴是“仁”以及“仁”的形式“礼”。本论文着重探讨孔子美学范畴的几个方面:“仁”“礼”和孔颜乐处的人生境界,孔子的生命美学意识,“兴观群怨”观五个大的方面。同时考察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仁”;“礼”;生命美学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成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核心思想。其思想的核心部分已经成为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的一部分,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孔子代表的儒家美学思想对中国古代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文化有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源头之一,在中国美学的发展历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孔子的美学思想最早追溯到先秦时代的经典著作,如《左传》二十九年载季札观周乐:盛赞《颂》乐“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用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要求各种情感恰到好处的和谐观,对后来的儒家中和美学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儒家所强调的中和之美的思想,要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温柔敦厚的诗教思想成为中国封建正统思想的根基。不仅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成为中国人行为处事的准则同时也在文学、美学、历史学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美学思想属于先秦美学的范畴,这一时期美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艺术审美和哲学没有完全脱离,属于文、史、哲相互融合的阶段。因此人们对于美学和艺术的考虑还是建立在历史、哲学的基础之上,没有用单纯的文学角度来考察,美学思想和美学体系的建立有着更为广阔的思想和文化背景。同时,这一时期的美学思想以及美学体系对于后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哲学美学观念和基本的审美理想及思维方式的确立上。张岱年认为:“中国哲学的创始者孔子、及继起者墨子,都是谈论人生问题,而未尝成立宇宙论系统。”①黑格尔认为孔子的哲学是一种道德的哲学,“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史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老练的道德教训。”②而侯外庐的《中国思想通史》中则认为:“孔子在宇宙观方面无重大成就,有关宇宙观的重要范畴,如道器、理欲、理气、有无、天地、坚白、心物、动静、虚实、一多等,在孔子思想中均未出现。”孔子的美学思想是一种深刻体现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美学思想,有非常浓厚的教化和伦理特色,究其原因则是因为孔子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创立者,而中国文化从建立之初就有着非常明显的实用性和伦常性,重视理性的节制反对感情的大肆宣泄,整个中国文化既是一种理性文化,明显区别于西方重视感情抒发的传统。 孔子以“天人合一”为最高理想,在艺术标准上强调温柔敦厚的中和原则,重视比兴德思维方式,开创了自然美欣赏的比德理论,以尽善尽美、文质彬彬为具体的艺术标准。其核心在于成就人生的最高境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与日月合其明,与天地合其德”的圣人境界,从中体现了智与德德高度完备,并通过个体的修养推广到整个社会,具有身体力行的实践性品格。同时孔子的美学思想较多的吸收了西周的文化,主要是周公所建立的礼制,但是孔子在周公礼制的基

论孔子的音乐美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论孔子的音乐美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论文摘要孔子的音乐美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承古代乐教传统的基础上,孔子主张以“仁”为精神核心,以“和”为审美追求,通过音乐的美感教育推动“德”的教育和强化“礼”的规范,注重以“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等方式推动音乐美育实践活动。在当前,深入探析孔子的音乐美育思想,对于音乐美育思想的发展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孔子音乐美育启示意义 一、孔子音乐美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一)以“仁”为精神核心 孔子主张音乐美育要以“仁”为精神核心,在《论语·学而》提出:“泛爱众,而亲仁”。“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观点,既指一种道德情感,又指一种博爱精神,具有伦理学的意义。《论语·八佾》记载“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将“仁”的精神视为“礼”、“乐”的实现前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动荡造成礼崩乐坏的局面,周代原有适应血缘制与宗法制的礼乐文化被现世的价值观念冷落,孔子力图重建理想的社会制度,但他认识到仅靠“礼”的外在规定,无法使人完全遵循礼法。因此,孔子创造性地提出了“仁”的文化精神,以“泛爱众”作为“仁”的情感依托,在继承古代乐教传统的基础上,把“乐”作为陶冶人情、陶冶人性和培养人格的最佳方式,通过“乐”的活动推行“仁”的精神,使孔子的音乐美育思想超越西周礼乐思想具有新的人文意义。 在音乐美育中,孔子以“仁”的精神为核心,强调音乐要具有美的形式和善的内容,提出“尽善尽美”的审美标准。“仁”是“乐”的意义所在,通过“美”呈现为音乐有意味的表现形式,同时又是“礼”的道德基础,通过“善”呈现为音乐内容的精神意义。《论语·八佾》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矣。’”孔子赞赏《韶》乐、《武》乐有优美的旋律,都具有美的形式;但在内容上,《韶》乐歌颂舜的德治,禅让转位,选贤举能,以表现仁爱美德为内容符合孔子的社会政治主张,所以《韶》乐“尽善”。而《武》乐唱颂周武王伐商的战功之乐,以高扬杀伐征讨为内容,故《武》乐“未尽善”。就“善”和“美”比较而言,孔子认为“善”是根本,也是审美的基本价值标准。孔子对《韶》乐、《武》乐的不同评价,强调音乐应以“仁”的精神为核心,追求内容善和形式美的和谐统一,对于当前的音乐美育在结合音乐形式和音乐内容的学习等方面,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二)以“和”为审美追求 孔子以“和”作为音乐美育的审美追求,体现了其“中庸”的哲学观,即“中立而不倚”,并与其倡导“仁”的精神是相互融通的。徐复观指出:“仁是道德,乐是艺术。孔子把艺术的尽美,和道德的尽善(仁),融合在一起,这又如何可能呢?这是因为乐的正常的本质,与仁的本质,本有其自然相通之处。乐的正常的本质,可以用一个‘和’字作总括。” 在音乐美育中,孔子肯定音乐能够抒发和激动人的情感,但他强调这种情感表现要有理性的自律和调节,从而保持内在情感体验和外在形式表现处于恰到好处的和谐状态,使人获得感性和理性相互融合的审美愉悦,实现性情的陶冶和心性的净化。孔子称赞礼乐作品《关雎》,认为其符合“和”的情感表现尺度,具

墨子的美学思想

墨子的美学思想 先秦是中国美学的奠定时期,儒道两家美学对立又互补,影响中国美学几千年。在这美学空前繁荣的舞台上,生于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墨子,以“求天下之利”为目标,提出了“非乐”的审美主张,代表了小生产者利益。这是先秦音乐美学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观点,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 “美”这个概念在墨子那里有着复杂的内涵,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审美意识。 (一)美的本质 墨子是在他所谓“非以其名,以其取因为”的“取实予名”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来看待“美”的本质问题的。他认为客观上存在着“美”之实,然后才有所谓“美”之名。如说:“有文实也,而后谓自;无文实也,则无谓也。不若敷与美,谓是,则是固美也;谓也(他),则是非美,无谓则报也。”(《墨子·经说下》)这是说,譬如花,我们称花为美,因为花固美,即实有其美,如果花本身就无有其美,我们就不能称花为美,而应该称它为别的什么。这也就是取事物的美之实,予以“美”之名。无“美”的客观存在,也就没有“美”的概念。由此可见,墨子是把“美”看作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从审美客体的角度来把握美,这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美学观点。同时,墨子认为人是具有审美能力的,能够认识美与不美,能通过自身的感官对审美对象做出美与不美的判断,“身知其安也,口知其甘也,目知其美也,耳知其乐也”(《墨子·非乐上》)。如果我们不过于苛求我

们两千多年前的古人的话,那么,墨子对美的这种认识无疑是深刻的。(二)美的含义 关于美的具体内容和含义,《墨子》文本中并没有做具体的规定和说明。但通过对《墨子》文本的考察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墨子的“美”是从伦理学和美学意义上使用的。从伦理学意义上,墨子认为“美”即是“善”,所以,我们称墨子伦理学意义上的“美”为“善美”。例如《墨子·尚贤上》:“美章而恶不生”。《墨子·经上》称:“誉,明美也,??诽,明恶也。”这里所谓“美恶”也就是“善恶”。从美学意义上,墨子认为,“美”指事物的外在形式或事物形象的美丽、美观、漂亮。例如《墨子·亲士》说:“西施之沉,其美也”。“君子服美则益敬,小人服美则益骄”(孙诒让《墨子闲话·墨子佚文》)“衣服不美,身体从容丑赢,不足观也。”(《墨子·非乐上》)“面目佼好者,此非可学(而)能者也。”(《墨子·尚贤中》)这里的“美”都是指事物形貌或形式的美观,它与“青黄刻镂之饰”(《墨子·亲士》)的“饰”具有直接相关的意义和作用。 可见,在墨子那里,善“美”是伦理学范畴,饰“美”则属于美学范畴。墨子是如何处理饰“美”与善“美”的关系的呢?如果说孔子能够把二者联系起来看待,那么,墨子在很大程度上有把二者对立起来看待的倾向。由于墨子主张尚“用”而不尚“文”,同时又提倡“节用”,他自然会比较看中作为“善”的“美”,而相对轻视作为“饰”的“美”。墨子认为“美”的文饰对于社会生活没有什么好处,并加以否定和反对。墨子认为人们生活所需要的东西,如宫室、衣服、

嵇康《声无哀乐论》中的音乐美学思想

兰台世界2012·9月下旬 嵇康为我国魏晋时期非常有名的音乐家和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同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一道被世人称作“竹林七贤”,其中嵇康和阮籍的成就最高。嵇康所处的社会动荡不安,司马集团和曹氏集团争夺政权而进行异常激烈的斗争,民不聊生。文士们不但不能施展自身的才华,而且担忧自己的观点影响性命安全。因此他们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嵇康更是推崇老庄哲学尤其是老庄崇尚自然的论点,以此表明自己不愿出仕,同时也表达自己不愿与司马集团合作的政治态度。他从虚无缥缈的境界中寻找精神寄托,用饮酒、佯狂等方式来排遣苦闷的心情。作为魏晋名士,嵇康酷爱音乐,擅长弹奏古琴,尤其以弹《广陵散》这首绝唱而著名。同时,他还擅长创作。其作品《长清》、《短清》、《长侧》、《短侧》被称为“嵇氏四弄”,与蔡邕创作的“蔡氏五弄”被一起称为“九弄”,是我国古代音乐史上的一组著名的琴曲。在音乐美学方面,嵇康及其作品也是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除了《琴赋》,他还著有《声无哀乐论》,该文集中体现了其音乐美学方面的思想。 一、《声无哀乐论》产生的背景 在嵇康所处的魏晋时期,虽然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比较混乱的时代,但是这一时期的思想却是异常活跃。这一时期无论是对我国的思想史还是对美学史以及艺术史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在这一时代,很多具有美学意义的作品被创作出来,比如刘勰的《文心雕龙》以及本文谈到的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它们不仅在当时具有美学价值,在中国的整个美学发展史上都占据重要的地位。当时道教和佛教、老庄和刑名的学说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并改变了儒家学说独统天下的情况,形成了不同的观点争鸣。在这些不同思想的碰撞中,玄学慢慢演变成了一种主流。作为一种新的思想,它是在当时特殊的时期运用复古的理论形式将先秦道家表现出来。和之前的儒家学派所强调的中庸和稳定不同的是它更加注重强调思想的变化和运动。在这一时期的文士们从对儒家学派的尊崇转变为对道家思想的推崇。这不仅仅是一种学术上的回归,而是在各种思想的碰撞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学术思想———玄学。这也使得魏晋时期的美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回到了老庄所提倡的美学。至正始时期,士族清谈的局面已转入玄学义理的研究[1]。嵇康相关的音乐美学思想也是孕育并成长于这种玄学思想中,其重要理论代表作品《声无哀乐论》也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之一。长期以来,《乐记》就被视为传统音乐美学的经典,它在音乐美学理论方面占据统治地位。但当他发现司马集团利用《乐记》作为其政治工具来教化百姓,就公开对“立六经以为准“进行否定和批判,在《声无哀乐论》中表达了自己主要的音乐美学观点,并将其作为对抗《乐记》的旗帜。 二、《声无哀乐论》美学思想探源 总体上说,魏晋时期士人的人格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们在官场上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维护对封建统治的忠诚,在清谈场上他们则是高扬道家的自由和自然人性论的雅士。他们将政治哲学与人生哲学区别得至为明显[2]。 而嵇康所追求的是各方面的超凡脱俗,不愿意向世俗低头。因此,在《声无哀乐论》中他提出了“心之与声,明为二物”的观点,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音乐是没有被赋予社会相关的内容,特别是没有融入人的情感。他认为音乐在美学方面的主要 特点是“和谐”二字,其本源也是来自天地间的“阴”和“阳”二气。对于嵇康所提出的“声无哀乐”这一观点是出自什么地方,在学术界也有各种不同的说法。 国学大师汤用彤说:“阮嗣宗《乐论》曰:‘夫乐者,天地之体,万物之性也。’‘昔者圣人之作乐也,将以顺天地之性,体万物之生也。’ 中散之义根本与步兵同。综上言之,嵇氏盖托始于名学而终归于道家,其论证本亦用忘言得意之义也。”[3] 由此可见,汤用彤认为嵇康的 《声无哀乐论》完全出自道家。在音乐理论家杨荫浏看来,嵇康这一 论点是来源于儒家学派而非来自于道家思想。他在自己的巨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从《乐记》里面找出“大乐与天地同和”等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而古代音乐研究专家吴毓清则认为,杨荫浏先生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要想探究“声无哀乐”这一思想的历史源头,应该是比儒家学派的创立和《乐记》在时间上都要早很多。《吕氏春秋》、《左传》、《国语》等几部古籍都是保存了我国上古时期的音乐思想记载。在这一类古籍的众多记录中可以看出,在我国的上古时期,先民们最早开始对音乐的了解和认识就是在于它的自然属性,而不会去了解和探究它的社会属性。先民们在当时就是把音乐的自然属性叫做“风”和“气”。当然,上古时期的很多音乐往往和神话故事、宗教性的仪式等相联系,形成了音乐和宗教紧密联系起来的自然和谐音乐观[4], 这就是早期的礼乐思想,后面《吕氏春秋》等作品将其部分吸纳并结合当时背景做了一定的加工润饰。因此就有了《吕氏春秋·大乐》中的“声出于和,和生于适,先王定乐,由此而生。……凡乐,天地之和,阴阳之调也”以及“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里面没有关于音乐的社会属性,也没有人的情感成分,有的只是“天”和“地”,“阴”和“阳”。因此如果真的要探究嵇康“声无哀乐”的历史渊源,应该说可以追溯到这一时期。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所表达的音乐美学思想,可以说是他对上古时期音乐观点的一种回归。 三、《声无哀乐论》美学思想的历史意义 从先秦时期到汉朝,儒家学派的音乐观念就在音乐美学思想方面占据了统治地位。尤其是到了汉朝,董仲舒更是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长期以来,在音乐方面,《乐记》作为先秦儒学的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强调音乐与政治、音乐与社会的密切联系,被统治阶级用来为文治武功服务。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提出的观点 嵇康为我国魏晋时期著名音乐家和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同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一道被世人称作“竹林七贤”,其中嵇康和阮籍的成就最高。其所著《声无哀乐论》集中体现了其音乐美学方面的思想。 嵇康《声无哀乐论》音乐美学思想 嵇康《声无哀乐论》中的音乐美学思想 □ 湖北师范学院张骥 摘要关键词文博考古 WENBOKAOGU 92

论孔子美学思想的悲壮美

论孔子美学思想的悲壮美 悲壮美是悲剧美和崇高美的有机融合,悲壮美以雄伟的气势和震撼人心的力量,能给人们以强烈的精神鼓舞和情感超越。在孔子美学思想体系中,由于孔子“仁者爱人”的崇高理想与“天下无道”的强烈冲突,以及“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剧宿命等因素,构成了孔子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悲壮美。悲壮美丰富了孔子的美学思想,而且对于中华文化品格的形成也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标签:悲壮美崇高理想悲剧意识 孔子虽无专门的美学著述,但其美学思想博大精深,提出了许多富有创建性的观点,如“美善统一”、“中和美”、“仁之美”等等,在我国古代美学史上具有奠基性意义。在孔子美学思想体系中,由于孔子“仁者爱人”的崇高理想与“天下无道”的强烈冲突,以及“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剧宿命等因素,构成了孔子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悲壮美。 悲壮美是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悲剧美和崇高美的有机融合。《新编美学词典》是这样解释悲壮的:悲壮是艺术风格之一,以刚健遒劲的艺术形式,表现正义遭到挫折的情景,抒发受压抑的深沉忧愤,从而形成悲痛壮烈的情调,它源自现实中可歌可泣的斗争和惊天动地的事迹,并与作者的审美态度紧密相联,悲壮的作品,具有憾人心灵的艺术力量,发人深思,激人奋斗,充分体现出悲壮的风格。[1]跳出艺术作品的局限,悲壮美可以概括为正义力量面对无可挽回的失败命运,所展现出的强劲精神力量而带给人的震撼、鼓舞和敬仰的超越性情感。 孔子美学思想的悲壮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仁者爱人”的崇高社会理想 孔子所处的春秋末年正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变革、大动荡的乱世,“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出自《论语·八佾》),“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诸侯国相互攻伐,役使屠戮人民,民不聊生。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孔子提出“仁”的思想,“泛爱众而亲仁”(出自《论语·学而》)、“仁者爱人”(出自《孟子·离娄下》)等等。“仁”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中出现达109次之多,以至于孔子的学说又被后人称为“仁学”。在孔子“仁”的价值内涵中,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基层民众的关注,体现出“仁”之思想的崇高。朗基努斯在《论崇高》中指出,“崇高可以说就是灵魂伟大的反映。因此,一个毫无装饰的,简单朴素的崇高思想,即使没有明说出来,也每每会单凭它那崇高的力量而使人叹服的。”[2]在“天下无道”、“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背景下,孔子能跳出阶级局限,在教育上有教无类,在思想上提出“仁者爱人”,则孔子的理想显得尤其崇高,构成了孔子美学思想中悲壮美的一个方面。 二、“进取不忘其初”的奋进精神

儒家、道家、法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儒家、道家、法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本文作者:发论文找360期刊网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115320246.html,/ 摘要: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其美学思想博大丰富。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对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体系在与西方所谓专业音乐体系的对照与比较中,呈现出了鲜明而特有的审美特征。纵观整部美学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音乐发展其问出现过入、道、墨、法、佛、阴阳等诸多美学流派,但大体都被儒道两家所包融、吸收而失却独立存在的价值,儒道两家美学思想从先秦产生至今,始终贯穿音乐发展中。 关键词:传统美学思想儒家道家墨家 一、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善、和 儒家的音乐理论对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给予充分的肯定。孔子认为思想的审美朴素之美,简朴之美,含蓄之美,是自然与人心的交融,主张在音乐审美中保持一种“和”的情感态度。孔子曾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他认为,音乐审美中的情感态度及其表现是中正平和的,也应当是适度的,有节制的,这同他的“中庸”哲学思想是一致的。荀子认为音乐在动荡年代可以鼓舞前方将士英勇善战,而在和平环境中又能使人们以礼相代。在音乐内容与艺术形式上,儒家的音乐理论把内容的“善”“和”放在第一位,而艺术形式的美,则放在第二位。中国传统的音乐审美以“和”为中心,对我国的音乐家发展有着极深远的影响。儒家的音乐理论还把音乐家艺术看成是一种认识真理的途径。 《乐记》是儒家的音乐家美学思想的代表着作。《乐记》论述了音乐的本源:“凡间之起,由人心也:人心之动,物之使用使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音乐是由间组成,其根源是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受到外界事物的激动,“物动心态”,是原始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乐记》提出了自己的音乐美学思想,如书中写道:“是故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乐情篇》)。就是说,作品的思想内容是主要的,技艺是次要的,品德的修养是首要的,事情的完成是次要的这就给我们一启示:在当代的音乐教学中,专业的音乐人才固然需要但通过音乐教育培养、扩展音乐素质,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更为重要。 孔子认为音乐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善”和“美”。凡合于所谓仁德者为善,表现平和中庸者为美,形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音乐审美标准之一。推崇以歌颂舜的文德为内容的《韶》乐为尽善尽美的艺术,把表现武王伐纣的《大武》评为尽善未尽美的艺术。孔子认为音乐家反映人们的痛苦和欢乐情感要有节制,不应该超越中庸之道的论理准则。强调形式与内容要统一,推崇“乐而不淫,衰而不伤”的雅乐,不喜热情奔放或具有反抗精神的民间俗乐“郑卫之声”,“恶郑声之乱雅也”,带有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偏见。 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238年)荀子在哲学上主张性恶论“,认为人的生性的恶习的必须教育才能变善,因为更加强调礼乐教育的重要性,是人的必然需要。他主张音乐从实际出发,并随着时代前进而发展变化,但在音乐思想上仍有崇雅贬俗倾向。 二、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自然、天人合一 道家音乐美学思想自诞生之日起,就与中国的音乐文化揉合到了一起,它的核心是自然、虚静,渴望达到”大音希声“的境界。道家倡导”天地之和“的思想。老子崇尚朴素自然,追求平和;庄子认为主客体和谐产生美感,以内心纯朴自然性情的复归作为乐的实现,用乐调调和阶级矛盾,追求人类平衡,认为合乎

【课外阅读】从“五美”看孔子美学思想的特点

【课外阅读】从“五美”看孔子美学思想的特点 孔子美学思想的实质与特点,诸如它的狭隘的阶级性和政治功利性,它的先验论性质和政治道德化倾向一样,集中而鲜明地体现在他关于抽象的内在美的观念中。在伐国,关于抽象的内在美的观念早在孔子之前就已产生了。昊季扎至鲁观乐,评论“二南”时说:“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他根据古代流行的“乐象其德”的见解,把“二南”所体现的“王化之基”肯为美,这种美就是一种油象的内在美。孔子继承了关于这美的观念并作了一定的发展,从而使它成为他的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对于事物的一种审美评价,孔子所说的抽象的内在美由于受着他的奴隶主阶级立场的制约,而有其特殊的质的规定性。它并非包括所有客观事物,而主要集中在意识形态领域,如政治、思想、道德、修养等等,是对于这些特定事物的审美评价。其具体表现形态则主要是品德修养的美,为人处世的美等。这些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以一种特定的政治思想为基础,并且与从政的实践密不可分。 孔子说:“遵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论语·尧曰》),他把“遵五美”“屏四恶”作为从政的必要条件,这就从美与政治的关系上向我们揭示了抽象的内在美的本质。特别是“五美”与“四恶”对举,一反一正,鲜明对立,从这里入手或许能够比较清楚地看出孔子美学思想本质的不同侧面。 “五美”是指“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同上)从内容看,最重要的是“欲而不贪”。孔子对它的解释是“欲仁得仁,又焉贪?”这是说君子从政要努力追求仁义,即要爱人重义,不贪图财利。君子有“九思”,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见得思义”。(《季氏》)“见得思义”是完善道德的开始,而“克己复礼”,讲求仁义,乐道好施,不为财利所动,是君子道德的最高表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小人所以缺乏这种抽象的内在美,原因也在于此。这就是说,这种美只能为君子独占而与小人根本无关。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孔子关于抽象的内在美的思想只能是关于君子的美学思想。孔子美学思想的阶级实质在这里表现得十分鲜明。 “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是“欲而不贪”在从政中的具体表现,是体现仁义的具体措施。“惠而不费”即“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尧曰》),是说做一个统治者,在不妨碍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可以对人民略施恩惠。“劳而不怨”即“择可劳而劳之”(同上),这是说一个统治者不可无限制地滥用民力,而应当适可而止,给人民以喘息的机会。孔子从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出发,主张减轻对于人民的剥削,以缓和矛盾。他认为实行仁政,才会有统治阶级

孔子的教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

一、孔子的教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 教育学思想: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教育方式。孔子所处春秋时期,在春秋之前,在当时平民百姓是没有资格去读书,获得教育的权利的,“学在官府”、“官师合一”、“政教合一”、“不官则无所授书”,教育、学术皆由“官府”世守,那时候的教育是“有类”的。到了春秋时代,“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文化下移,下层平民希望获得受教育的权利。孔子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创办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无论学生是怎样的身份、地位、民族都愿意去教他们,所以在孔子三千学生之中,来自当时各个国家地区的不同身份的人,绝大多数出身贫贱。孔子对自己弟子的教育方法不是那种一味的灌输式教育,不管学生是否接受只管老师我说。孔子对每一位弟子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弟子可以根据自身发展去接受教育,在因材施教的同时结合启发式教学方法,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要求学生达到“愤”和“悱”的心理状态,然后再施以“启发”的方法,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所以他的弟子当中各种各样的人才都有,七十二贤士。他的这些思想在《侍坐》当中得以体现。 美学思想:孔子的学说中最重要的就是“仁”,所以的孔子的美学思想以“仁”为中心,孔子强调善与美相联系。他认为美与善是密切联系而不可分的,甚至是善的同义词,如“里仁为美”(和有仁德的人在一起,这样才算是善的、好的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帮助和赞成别人做好事,不帮助和不赞同别人做坏事)等。这里所谓的“美”是和善、德一个意思,二者可以混同使用。在中国孔子是最早提出美育思想的人,孔子的美学思想以“诗”为基础,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在《侍坐》篇中可以看出他关注的是具体社会中的人。文质彬彬,是孔子典型的美学思想,它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文与质的关系体现孔子所推崇的君子的的理想人格。这文与质的关系,礼与仁的关系都是孔子美育思想的体现。 二、苏格拉底的教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 教育学思想:苏格拉底终身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并且有着自己的理论。苏格拉底一些教育思想与孔子极为相似。他没有建立自己的学校,他的课堂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对于学生如同孔子一样有教无类。无论是乞丐、农民、有钱人、贵族等等,都可以是他的学生。无论是谁只要去请教他,他都施教。当时智者施教是需要收取费用的,苏格拉底是不收取任何费用。苏格拉底教育目的是培育人才,这一点与孔子的目的相似,孔子提倡“学而优则仕”。苏格拉底倡导圣贤治国,认为群众缺乏理智和政治能力,治理国家只能依靠那些少数优秀人物。苏格拉底以培养造就有知识的治国人才为己任,把全部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哲学和教育事业上。他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一大批治国人才。在教学方法上,苏格拉底采用“产婆术”,包括讽刺、助产、归纳和定义。这个方法在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中得以体现。他认为真理是潜在地存在于人的内心之中的,教师的任务不是灌输既成的知识,而是通过师生之间的交谈和讨论,消除错误的见解,形成正确的认识。,他在教学中,常用设问方式提出问题,让学生运用已有的认识加以回答。如果回答错了,他就用暗示性的提问适时引导,使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他认为这样可以检验青年人的心灵。 美学思想:在《大希庇阿斯》篇中,通过希庇阿斯和苏格拉底的对话,对美本质的讨论,区分美本身和具体美的事物,提出美本身是“一切美的事物有了它就成其为美的那个品质”,最后得出结论:美是难的。在西方哲学史上,苏格拉底被称为是道德哲学的创始人,他号召人们把目光从自然界转向人自身。苏格拉底从目的论和美德论出发,提出了他的美学思想,其核心观念就是美善同一说,是西方美学史上美善同一说的开拓者。在苏格拉底看来,美就是善,美与善是同一的。接着,他还谈及是美善同一的基础就是功用。“凡是我们用的东西如果被认为是美的和善的那就都是从同一个观点——它们的功用去看的”也就是说,美的和

浅析孔子思想中的美学思想是如何体现的

浅析孔子思想中的美学思想是如何体现的 浅析孔子思想中得美学思想是如何体现得 在与大伙儿谈论孔子美学思想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美学: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esthesis.最初得意义是“对感观得感受”.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加登《美学(aesthetica)》一书得出版标志了美学作为一论文联盟门独立学科得产生.它是从人对现实得审美关系动身,以艺术作为要紧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得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得制造、进展及其规律得科学. 是以对美得本质及其意义得研究为主题得学科.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中国春秋末期得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得创始人.他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同时被后世人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一生得要紧思想我们能够归为四个部分:政治方面其核心是“礼”与“仁”;经济思想最要紧得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得义利观和"富民"思想.个性差异要紧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妨碍得教育思想,和核心为“美”和“善”得统一得美学思想.这也是形式与内容得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得手段,陶冶情操得重要方式.wC 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方面修身成性.他得美学思想对后世得文艺理论妨碍巨大.下面,我将结合孔子得要紧名言来谈一下他得美学思想: (一)文质彬彬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中,“文”和“质”是相对得,“文”是指外在得.文采;“质”是内在得,朴实得自然得无修饰得;“野”是指粗鲁;“史”是指言辞华丽但虚伪.从表面上看是指人没有文化,就会像原始人一样粗野落后.文化过于发达后人类就失去了原来朴素得本质,显得虚浮而没有根基,因此文化得进展要与人类得本质相习惯,相协调.确实是孔子所要求得“文质彬彬”.这是从大得方面来看.从个人方面来看是讲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显得非常粗俗,一个人假如过于文雅了就会像个酸秀才、书呆子,注重繁文得节而不切合实际.因此要求要“文质彬彬”,确实是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如此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意义得君子.这个地方得“文”和“质”上升为美学得思想范畴确实是审美、艺术得内容和形式.“文质彬彬”确实是孔子所讲得“文”和“质”得统一,“美”与“善”得统一,内在与外在得统一,简而言之确实是要求内容与形式得统一. (二)尽善尽美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八佾》)韶:古代得一种乐舞;尽美:乐舞得音调、形式得完美;尽善:要紧指其所涵蕴得思想意义之雅正;《武》:周武王时乐舞名;这句话得意思是在孔子谈到《韶》得时候,觉得“音调形式美极了,思想意义好得了极点”.在谈论《武》时,“美到了极点,但善还不够好”.这则语录中提出了“尽善尽美”讲,就要求文艺作品能够尽美尽善,这也是孔子文艺思想得审美特征.这个地方孔子看到了美与善得矛盾性.他认为:美不同于善.从善得观点看是完满得东西,从美得观点却可能是不完整得.美具有独立存在得价值.“尽善”并不等于“尽美”.然而孔子又认为:美与善相比,善更是全然得.美尽管能给人以感官上好得冲击,但美要符合“仁”得要求,确实是要具有善得内涵,才有社会存在得意义和价值.因此他主张既要“尽美”,也要“尽善”,美与善要实现完满得统一.如此既相对又统一得观点,在矛盾中不断进展上升,就形成了孔子得 “尽善尽美”得思想.孔子这一思想对后世得华与实、情与理等咨询题讨论都产生了深远得妨碍. (三)中声以为节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淫:过分.意思是讲:“《关雎》这首诗,欢乐却不是没有克制,悲伤却不至于过于悲伤.”这就讲明了情感应该是有秩序有克制得恰到

孔子的美学思想要点

美学思想的定义 美学思想是一种抽象的带有很强主观性的对美的思想认识,是人对事物的美的认识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的凝聚,融入了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审美偏好。一般充分体现了时代的审美理想和社会的审美气质。 孔子的美学思想 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 关键词:孔子;审美理想;审美准则;审美情趣 摘要:达到“仁”的境界,是孔子的最高审美理想;“仁”、尽善尽美、“中和之美”构成了孔子的审美准则;而心灵充实之谓美,“人的自然化”之谓美,心灵的“自由”之谓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美当是孔子的审美情趣。 孔子的美学思想比较丰富,涉及到审美理想、审美准则、审美情趣等问题,在中国的美学史上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影响至为深远。 1、孔子的审美理想 达到“仁”的境界,是孔子的最高审美理想。它具有非概念所能确定的多义性、活泼性和不可穷尽性,这个概念本身就是审美。从另一角度来看,它也暗示了孔子的人生最高境界将是审美。 从以血缘关系为主的亲子关系到“泛爱众”,甚至到泛爱物,这不仅把一种自然生物的亲子关系予以社会化,而且还要求把体现这种社会关系的具体制度(“礼乐”)予以内在的情感化、心理化,并把它当作人的最后实在和最高本体。 孔子认为在他的学生中,颜回是最好的。他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仁”是一种完美的人格,也是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天地境界,颜回可以保持这种境界达三个月之久,其余的学生,不过是偶尔能达到这种境界。 孔子自谦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可见达到“仁”这种精神境界的人是很少的。如果达到这种境界,就会达到“仁者与物浑然一体”,天下无美而无不美。 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 孟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孔子的审美准则 2.1 “仁”是孔子的最高审美准则。 “仁人”、“圣人”就是具有完全人格的人,是完人,完人就是至善的。 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每个人都有好恶,都有他所喜欢的人,也都有他所厌恶的人。为什么只有仁人能好人、能恶人呢?因为一般人的好恶未必是他的真性情的流露,只有仁人的好恶才是他的真性情的流露。所以他的好是真好,他的恶是真恶,他所喜欢的人是他真喜欢的人,他所厌恶的人是他真厌恶的人。可见,“仁”是孔子评价人物好坏的标准。 “仁”也是孔子评价礼、欣赏乐的一个重要审美标准。孔子讲:“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这是说,如果没有“仁”的内在情感,再清越热喧的钟鼓,再温润绚丽的玉帛也是无价值的。可见,“仁”在孔子那里成为评价人物、欣赏音乐、评价礼的一个重要的审美标准。 2.2“尽善尽美”的审美准则 孔子曾对《韶》乐和《武》乐加以对比,做出评价: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照这段记载所说的,孔子评论文艺,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善”,一个是“美”; 或者讲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或者讲一个是内容,一个是形式。 他认为相传舜所作的《韶》这个乐舞,按两个标准说,都达到最高的水平。周武王所作的《武》这个乐舞,按“美”这个标准说,也达到最高的水平,可是按“善”这个标准说,就有所欠缺。从孔子的

墨家美学思想

前言 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其美学思想博大丰富。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对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体系在与西方所谓专业音乐体系的对照与比较中,呈现出了鲜明而特有的审美特征。纵观整部美学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音乐发展其问出现过入、道、墨、法、佛、阴阳等诸多美学流派,但大体都被儒道两家所包融、吸收而失却独立存在的价值,儒道两家美学思想从先秦产生至今,始终贯穿音乐发展中。 在先秦诸子中,墨家是一个有巨大影响的学派。 名词解释“ 天志明鬼 宣扬天志鬼神是墨子思想的一大特点。墨子认为天之有志——兼爱天下之百姓。因“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天之爱民之厚",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墨子不仅坚信鬼神其有,而且尤其认为它们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会赏善罚暴。墨子宗教哲学中的天赋人权与制约君主的思想,是墨子哲学中的一大亮点。T-T 尚同尚贤 尚同是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尚贤则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墨子认为,国君必须选举国中贤者,而百姓理应在公共行政上对国君有所服从。墨子要求上面了解下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墨子要求君上能尚贤使能,即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墨子把尚贤看得很重,以为是政事之本。他特别反对君主用骨肉之亲,对于贤者则不拘出身,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 节用节葬 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久丧厚葬无益于社会。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象古代三代圣王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墨子要求墨者在这方面也能身体力行。

佛教音乐美学思想初探

佛教音乐美学思想初探 作者: 苗建华 中国中央音乐学院苗建华 佛教东传,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佛教音乐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渗透也颇为深巨,既表现在各种佛事中运用的呗攒、佛曲丰富了传统音乐的内容,又体现在吸收传统音乐基础上产生了诸如变文等多种新音乐形式。晋代之后,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佛教经文的翻译与编纂之风非常盛行,出现了众多的汉译佛经和佛学著作,也产生了成实、三论、地论、毗昙、楞伽等多家佛教学派。佛教历来重视用音乐“宣唱法理,开导众心”,提倡音乐在服务佛教教义中的作用,所以佛经与佛学文献大多涉及音乐,阐述了佛教对音乐的诸种看法。 对现存佛经与佛学著作中的音乐文献史料进行分析研究,[1]可发现佛教音乐美学思想具备如下特征。 一、视因缘生法,音声虚空,肯定无声之乐 《中论》所云:“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此文有两义:认为一切世间万物皆待缘而生而起,没有独立的实体存在,即“诸法从缘生,是法缘及尽,我师大圣王,是义如是说”(《大智度论》卷18);倡导法空,视有为无,视生为灭,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卷12)。既然如此,要追求无声无形、不生不灭,要看破名色关,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佛教的这些思想在音乐美学领域的体现,表现在认为音乐和万物一样,也因缘所生;音乐的真实即虚无,所以音乐无所谓真实与否。大量的佛经对此有所记载,如《宗镜录》卷3云: 见性无由得发,五根亦然,皆仗缘起。斯则缘会而生,缘散而灭。无自 主宰,毕竟性空。如《楞伽经》偈云:“心为工技儿,意如和技者。五识为伴 侣,妄想观技众。”如歌舞立技之人,随他拍转。拍缓则步缓,拍急则步急。 五根亦如是。但随意转……取诸乐器,于戏场地作种种戏。心之技儿亦复 如是,种种业化,以为衣服。戏场地者,谓五道地,种种装饰,种种因缘,种 种乐器。谓自境界技儿戏者,生死戏也。心为技儿种种戏者,无始无终,长 生死也。 《杂阿含经》卷43云: 如此之琴,有众多种具,谓有柄、有槽、有丽、有弦、有皮。巧方便人弹 之,得众具因缘乃成音声,非不得众具而有音声。前所闻声,久已过去,转 亦尽灭,不可持来……若色受想思欲,知此诸法无常有为,心因缘生而便说 言。 《父子合集经》卷10有诗对此形象地描述: 又如箜篌出妙声,彼声本无有自性。 智者观蕴理如然,知蕴自性不可得。 又如吹贝发大声,推其响自何所得。 彼声自性本来空,佛了诸法亦如是。 又如击鼓所出声,能令闻者生忻悦。 彼之音响本来空,如来证法亦如是。 “佛种从缘起”,《道行般若经》卷10举箜篌、吹箫两则实例,说明音乐乃因缘而生:箜篌不以一事成,有木、有柱、有弦不能生音,需要有人摇手鼓之;吹箫亦然,箫者以竹为

孔子的美学思想

孔子的美学思想 美学的概念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他认为需要在哲学体系中给艺术一个恰当的位置,于是他建立了一门学科研究感性的认识,并称其为“Aesthetic”(感性学)。 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与文艺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等都有着紧密联系。 美学思想是一种抽象的带有很强主观性的对美的思想认识,是人对事物的美的认识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的凝聚,融入了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审美偏好。一般充分体现了时代的审美理想和社会的审美气质。 在人类的早期意识中,美于善是混沌未分的。以后,美感作为一种特殊的快感,逐渐同善区分开来了。但在理论上第一次明确地区分了美与善,从中国美学史来说是从孔子开始的…… 孔子在美学方面虽然没有专门的著作,但是其观点散见于《论语》及其他相关的文献中。从中我们可以梳理出其美学脉络。 《论语·八佾》说:“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朱熹注说:“《韶》,舜乐。《武》,武王乐。美者,声容之声。善者,美之实也。”美是从艺术形式说的,善则是指艺术作品的内容而言。 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

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 孔子在易学中明确提出了“美在其中”、“见仁见智”等著名美学命题。《童子问易》在易宗基础上提出了美宗,道:“阴阳之美、生命之美、自由之美、中和之美可谓是美学之宗”。 美是处处存在的,世界没有美是万万不行的。美影响着我们,教育着我们,提高生活的境界和意趣。 孔子整理《诗经》,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和精神财富。孔子在《论语·泰伯》中提到"兴于《诗》",也就是说诗篇能使一个人振奋精神。《诗经》中的作品,既包含着许多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感悟,体现出一定的道德原则,又充分抒发情感,形象生动,起到感染和熏陶的作用。《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阅读的同时,人们在头脑中浮现的是河中沙洲上站着的美丽姑娘,这本身已是一种美的享受,同时又使人产生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孔子不仅自身重视诗的学习,还经常督促他的儿子孔鲤和弟子学习诗。《论语·季氏》中提到,一天孔子站在院子里,鲤趋而过庭。孔子问儿子:"学诗乎?"孔鲤说:"未也。""不学诗,无以言。"孔鲤退而学诗。对于儿子的教导,孔子认为应该好好学诗,这样才能善于辞令,出席各种场合,不管是议论政事,还是聚会宾宴,都时兴以诗句相互对答。 "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诗言志"是中国古代已有的关于诗的本质特征的解读。在《礼记·经解》孔子曾谈到:"温柔敦厚,诗教也",体现出孔子将审美艺术活动与政治、道德教化相融合。 其次,"立于礼".孔子对于当时礼崩乐坏的局面感到痛心疾首,并认为"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认为礼可以使人"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因此,他推崇周礼,认为礼的运用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对礼文化的把握可以从礼仪和礼义两个方面进行。从礼仪层

中国音乐史,超齐全

古代史 (远古夏商) 1、中国音乐的起源 模仿说感情说劳动说信号说 摹仿自然说异性求爱说语言扬抑说巫术起源说 2、1986年至1987年,河南舞阳县贾湖村先后出土25支骨笛,由鹤骨制成,距今约8600年至9000年、七孔笛 (周秦时期) 3、佾(yi)指古代乐舞的行列。关于乐队的使用: 周时盛行“金石之声”,编钟等悬挂乐器就是身份与权力的象征!《周礼·春官宗伯》:“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县,士特县,辩其声”县通悬,悬挂之意!王享用的乐器就是四面悬挂,然后依等级顺次为三面、两面、一面。 4、周代得宫廷乐舞包括六代乐舞、小舞、颂乐、雅乐、房中乐、四夷之乐等 六代乐舞简称六乐,从黄帝时期沿袭下来带有史诗性的乐舞:(1)黄帝时的《云门大卷》,简称《云门》云就是黄帝时的图腾;(2)唐尧时的《咸池》,天上的星宿名;(3)虞舜时的《韶》,又名《箫韶》;(4)夏禹时的《大夏》又称《夏籥yue》(5)商汤时的《大濩huo》(6)周朝当代的《大武》。这些乐舞主要用于祭祀天地、山川、祖宗。 5、《诗经》就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6、八音分类法:依乐器制作材料不同把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1)金类乐器:钟、铜铃、铜鼓、镈钟、甬钟、钮钟 (2)石类乐器:磬、排箫 (3)土类乐器:陶铃、陶鼓、陶响、陶角、陶镛yong、陶埙 (4)木类乐器:柷zhu、敔yu、木鼓 (5)丝类乐器:有柱:瑟、筝、筑 无柱:琴 (6)革类乐器:贲鼓、应、县鼓、鼍tuo鼓、鼗tao鼓、鞉tao (7)匏类乐器:“匏”即“瓠hu”,主要构成材料,一种葫芦。笙、竽、巢 (8)竹类乐器:箫、篴即笛、篪chi、籥yue、管 7、曾侯乙墓乐器1978年出土,符合“诸侯轩县”的周代等级制度规定。编钟共65件分三层、八组悬于钟架上。 意义: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反映了我国先秦音乐文化的高度发展,其卓绝的铸造工艺、良好的声学性能,显示出先秦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这些乐器的出土,为我们研究先秦的乐器、乐队编制、乐律、音乐审美提供了珍贵实物。 8、十二律: 十二律名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rui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9、音乐思想 一、儒家音乐美学思想 孔子(1)她确立了音乐审美标准就是“尽善尽美” (2)崇雅贬郑 (3)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