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学校

中药教研室

2010. 3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文):仪器分析(Instrumental Analysis)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学时:72

适用对象:中药专业,中药制药技术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仪器分析》是中药专业、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任务是主要讲授仪器分析光学分析法、色谱法、质谱法等方法的基本理论、仪器原理、使用技术。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运用所学理论和技术制定实验研究方案,解决中药生产质量检测、监控、中药新药研发等领域的问题。

该课程应在完成学习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课程基础上开设,为以后的中药化学,制剂分析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技能:

1、了解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发展趋势;

2、基本掌握主要仪器分析法的基本理论、仪器原理、实验技术

3、掌握仪器结构、原理和应用

4、基本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法的样品处理技术

5、能把仪器分析技术运用到科学研究,中成药生产检测、监控,及新药开

发中去。

三、学时分配(参考)

四、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教学要求]

1.了解现代仪器分析发展的现状。

2.熟悉现代仪器分析的特点。

[教学内容]

1、仪器分析法的分类。

2、仪器分析法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3、仪器分析法的应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仪器分析法的分类

难点: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法的比较

[教学方法]

多媒体或理论讲授。

第二章光学分析法导论

[教学要求]

1.了解光学导论的分类及特点

2.掌握电磁辐射的概念和各种光谱的区别

[教学内容]

1、电磁辐射与电磁波。

2、光学分析法分类(光谱法与非光谱法,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发射光谱与吸收光谱)

[重点与难点]

重点: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吸收光谱与发射光谱的区别和联系

难点: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吸收光谱与发射光谱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方法]

多媒体或理论讲授。

第三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教学要求]

1.熟悉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Lamber-Beer 定律及影响因素。

3.熟悉紫外分光光度计各部件的流程和作用

4.掌握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教学内容]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2、Lamber-Beer 定律

3、显色反应与显色条件的选择

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性与定量方法及其应用实例

[重点与难点]

重点: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条件、 Lamber-Beer 的影响因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在有机定性及结构分析中的应用、定量分析方法。

难点:Lamber-Beer 的影响因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在有机定性中的应用,及定量分析的方法。

[教学方法]

多媒体或理论讲授,配合实验教学。

第四章荧光分析法

[教学要求]

掌握:荧光产生的基本原理;分子结构与荧光的关系。

熟悉:荧光光谱与激发光谱;荧光定量分析原理及分析方法。

了解:荧光法的特点;影响荧光的外界因素;荧光仪的主要部件; 磷光分析法。

[教学内容]

1、荧光光谱的产生及特点

2、定量分析方法及应用

3、荧光光谱仪及新技术

[重点与难点]

重点:荧光产生的基本原理;分子结构与荧光的关系;影响荧光的外界因素

难点:荧光产生的基本原理;分子结构与荧光的关系

[教学方法]

多媒体或理论讲授。

第五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教学要求]

掌握:原子吸收光谱的形成原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

熟悉:谱线轮廓及变宽类型;原子吸收值的测量原理。

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特点;原子吸收值与原子浓度的关系。

[教学内容]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实验技术及应用示例

[重点与难点]

重点:原子吸收光谱的形成原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组成;测量条件难点:原子吸收光谱的形成原理;

[教学方法]

多媒体或理论讲授。

第六章红外分光光度法

[教学要求]

1.了解红外分光光度法的概念、特点及应用,红外分光光度仪的类型及主要部件

2、熟悉红外分析操作技术及样品的制备

3.掌握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产生红外光谱的两个基本条件;红外吸收与分子结构的关系;红外光谱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教学内容]

1、红外光谱区的划分、红外吸收光谱的表示方法及于紫外吸收光谱的比较

2、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3、典型的红外吸收光谱

4、红外分光光度计及制样

5、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应用示例

[重点与难点]

重点: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分子振动类型,基团的特征吸收峰与相关峰、红外分光光度仪的主要部件

难点:分子的振动类型;基团的特征吸收峰与相关峰

[教学方法]

多媒体或理论讲授。

第七章核磁共振波谱法

[教学要求]

1.掌握核磁共振基本原理、核磁共振波谱主要参数、核磁共振波谱仪、核

磁共振波谱法的应用

2、掌握解析化合物的一般步骤

3.了解核磁共振碳谱

[教学内容]

1、核磁共振光谱仪

2、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3、化学位移

4、自选耦合与自旋系统

5、核磁共振的应用示例

6、核磁共振碳谱的简介

[重点与难点]

重点: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核磁共振波谱仪的基本部件和构造原理,核磁共振波谱图解析

难点: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核磁共振波谱图解析

[教学方法]

多媒体或理论讲授。

第八章质谱法

[教学要求]

1.掌握质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仪器的基本结构、工作流程及性能指标

3.在较深入掌握单、双聚焦质量分析器的基础上,比较其它质量分析器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4.掌握简单图谱的解析,进行较简单化合物分子量、分子式及结构式的分析

[教学内容]

1、质谱仪及其工作原理

2、质谱的离子类型

3、阳离子的裂解

4、分子式的测定

5、基本有机化合物的质谱

6、质谱法综合其他光谱法的应用示例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各种离子源的基本原理、特点及适应性

2.各种重量分析器的基本结构、分析原理、特点及适用性3.各类离子的碎裂机理及规律

4.质谱法的基本应用(分子量、分子式、结构式的确定)难点:各类离子的碎裂机理及规律

[教学方法]

多媒体或理论讲授。

第九章色谱法概论

[教学要求]

1.了解色谱法的起源、历程及分类

2.掌握色谱过程及相关术语

[教学内容]

1.色谱法的起源、历程及分类

2.色谱过程及相关术语

[重点与难点]

重点:

重点:色谱过程及常用色谱术语

难点:色谱过程

[教学方法]

多媒体或理论讲授。

第十章经典液相色谱法

[教学要求]

⑴掌握液固吸附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的分离原理;

⑵掌握平面色谱参数及其计算;

⑶熟悉平面色谱法常用的固定相及其选择;

⑷熟悉TLC的展开剂的选择及其操作方法;

⑸掌握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⑹了解离子交换色谱法和薄层扫描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

1、液-固吸附柱色谱法

2、液-液分配柱色谱法

3、离子交换色谱法

4、空间排阻柱色谱法

5、薄层色谱法

6、纸色谱法

[重点与难点]

1.液固吸附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的分离原理

2. Rf值的计算。

3.常用吸附剂的选择

4.薄层色谱法和纸色谱法的定性定量方法

难点:各类经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教学方法]

多媒体或理论讲授,结合实验教学。

第十一章气相色谱法

[教学要求]

1. 熟悉气相色谱仪器的流路、各组成部分的详细结构和工作原理

2. 在色谱实验条件优化中灵活应用Van Deemter方程

3.掌握常用检测器的特点

[教学内容]

1.气相色谱法的分类、一般流程及特点和应用

2.塔板理论及速率理论

3.固定相

4.气相色谱仪

5.分离条件的选择

6.气相色谱法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示例

[重点与难点]

1. 常用检测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和性能比较

2. Van Deemter方程在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与选择中的具体应用

[教学方法]

多媒体或理论讲授,结合实验教学。

第十二章高效液相色谱法

[教学要求]

1. 了解高效液相色谱法与经典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的区别

2. 掌握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及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药物进行分离与分析的操作技术

3.掌握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离原理、条件

4.熟悉主要类型特别是化学键合相色谱法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内容]

1.高效液相色谱仪

2.高效液相色谱的塔板理论及速率理论

3.各类高效液相色谱法

4.改善分离度的方法

5.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6.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发展趋势

[重点与难点]

重点: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组成,常用的各类高效液相色谱法,改善分离度的方法,定量分析方法

难点:速率理论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的应用,改善分离度的方法,定量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

多媒体或理论讲授,结合实验教学。

第十三章毛细管电泳法

[教学要求]

1. 掌握毛细管电泳法的基本原理

2. 熟悉毛细管电泳仪的构造

3. 熟悉毛细管电泳法的分离模式,及分离条件的选择

[教学内容]

1.毛细管电泳法的基本原理

2.毛细管电泳仪

3.分离模式及分离条件的选择

4.毛细管电泳法的应用示例

[重点与难点]

1. 毛细管电泳法的基本原理

2. 毛细管电泳法的分离模式,及分离条件的选择

[教学方法]

多媒体或理论讲授,结合实验教学。

五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

实验教学在实验室内进行,要求3-4人一组,实验前写出实验预习报告,人人动手操作,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实验结束每人提交一份实验报告。实验内容包括:

仪器分析实验(12学时)

实验一、吸收曲线的绘制

仪器:752型分光光度计

实验二、维生素B12注射液的定性鉴别及定量分析

仪器:752型分光光度计

实验三、银黄口服液中黄芩苷和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仪器:752型分光光度计

实验四、薄层板的制备

实验五、薄层定性鉴别

实验六、气相色谱法测定

仪器:气相色谱仪

要求: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掌握一般仪器分析技术、方法,加深对仪器分析方法原理的理解,巩固课堂教学内容,能够把仪器分析技术应用到中药的生产检测及研发中去,培养学生严格的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材及参考文献

1 仪器分析. 曾元儿科学出版社。2007

2 仪器分析. 刘蜜新,罗国安等.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3 仪器分析原理. 何金兰,杨可让等. 科学出版社. 2002

4 仪器分析.吴谋成科学出版社 2003

5 仪器分析教程. 北京大学化学系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6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技术.陈培榕,邓勃.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四年制本科·试行) 一、教学目的 仪器分析实验是实验化学和仪器分析课的重要内容。其要紧目的是:通过仪器分析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有关仪器分析方法差不多原理的明白得,把握仪器分析实验的差不多知识和技能;学会正确地使用分析仪器;合理地选择实验条件;正确处理数据和表达实验结果;培养学生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科技创新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二、教学差不多要求 1、课前认真预习,认真阅读仪器分析实验教材,了解分析方法和分析仪器工作的差不多原理、仪器要紧部件的功能、操作程序和应注意的事项。 2、学会正确使用仪器。未经老师承诺不得随意开动或关闭仪器,更不得随意旋转仪器旋钮、改变仪器的工作参数等。详细了解仪器的性能,防止损坏仪器或发生安全事故。实验室应始终保持整洁和安静。 3、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地学习有关分析方法的差不多技术。要细心观看实验现象和认真记录实验条件和分析测试的原始数据;学会选择最佳的实验条件;主动摸索、勤于动手,培养良好的实验适应和科学作风。 4、爱护实验的仪器设备。实验中如发觉仪器工作不正常,应及时报告老师处理,每次实验终止后,应将使用仪器复原,清洗好使用过的器皿,整理好实验室。 5、认真写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简明,图表清晰。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题目、日期、原理、仪器名称及型号、要紧仪器的工作参数、简要步骤、实验数据或图谱、实验中的现象、实验数据分析和结果处理、咨询题讨论等。 实验一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差不多条件实验及试样中微量铁的测定)(4学时) 实验二食品中NO2-含量的测定(4学时)

实验三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取光谱及溶剂性质对吸取光谱的阻碍(4学时) 实验四荧光分析法测定铝的含量(4学时) 实验五原子吸取光谱法测定痕量镉(4学时) 实验六玻璃电极响应斜率和溶液PH的测定(4学时) 实验七自来水中含氟量的测定-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4学时)实验八极谱催化波测定自来水中微量钼(4学时) 实验九硫酸铜电解液中氯离子的电位滴定(4学时) 实验十气相色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4学时) 实验十一果汁(苹果汁)中有机酸的分析(4学时) 三、教材及参考书 1、华中师范大学等校编.分析化学实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 001.7) 2、万益群、倪永年主编.仪器分析实验(第三版).江西高校出版社(2 003.8) 3、谢能泳、陆为林、陈玄杰编.分析化学实验.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四、其它讲明 五、实验项目一览表 课程名称:仪器分析实验使用专业:环境科学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90142110 课程类型:必修课 英文名称:Instrumental Analysis 课程类型:基础方向课 学时:64学时讲课学时:60学时 学分:4学分 适用对象:环境科学专业、化学专业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高等数学、计算机 执笔人:刁春鹏审定人:张金萍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以及对先开课要求 仪器分析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利用较特殊的仪器,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形态分析及结构分析。它具有测定快速、灵敏、准确和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它是分析化学的发展方向。 仪器分析是化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仪器分析的主要任务是介绍常用的主要仪器分析方法,介绍这些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典型仪器的结构与性质,利用这些仪器完成定性、定量、定结构的分析任务,为今后开展科学研究和更好的指导工农业生产打下牢固的基础。 仪器分析是建立在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高等数学、物理学及计算机基础上的后续课程,它为后续课和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它是许多学科进行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测试手段,并在提高人才素质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重点介绍光谱、电化学和色谱三大块和质谱法的内容。 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红外吸收光谱法,分子发光分析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位分析法,极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和质谱分析法等。 了解仪器的结构及常用仪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学会使用一些仪器。 要求学生初步具有根据分析的目的、要求和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应用范围,选择适宜的分析方法以解决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了解一些仪器分析方法和技能在实际中的应用,为后续课的学习及今后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与其他课程关系 仪器分析是建立在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高等数学、物理学及计算机基础上的后续课程,用到先修课的一些基础知识。 四、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基本要求 第1章绪论 学时:2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本课程是为化学系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化学主干基础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化学与相关学科研究中所必需的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的基础原理和分析方法,理解各种分析与检测技术的特征与技术要点,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学科学研究的技能并具备科学研究的综合素质。 本课程的要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掌握原子和分子光谱产生的原理,了解原子吸收、原子发射、原子荧光以及分子吸收、分子荧光与磷光、拉曼光谱分析方法以及仪器的原理及应用; 2.掌握核磁共振与质谱分析的原理、了解仪器的原理与应用、学会图谱解析的一般方法; 3.掌握混合物中各种分子分离的方法、原理与仪器。了解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与毛细管电动色谱的仪器原理及应用; 4.掌握电化学分析方法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 5.了解分析化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如表面分析技术,原子力显微技术)以及在相关学科的分析测试中的应用。 课程的内容、结构、知识点、课时等方面的组织安排: 一、课程的内容、结构和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仪器分析的内容和分类,仪器分析的方法特点,仪器分析在科研和生产中的应用,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原子吸收光谱 1、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概述; 2、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 3、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结构(锐线光源;原子化器-火焰原子化、石墨炉原子化、低温原子化;单色器、检测器); 4、干扰及其消除(化学干扰、物理干扰、电离干扰、光谱干扰;背景干扰及其消除-氘灯扣背景、塞曼扣背景、自吸扣背景); 5、原子荧光分析法(原子荧光类型、分析原理、仪器、应用); 6、原子吸收限制及发展前景。 第三章原子发射光谱 1、原子发射光谱概述; 2、原子发射光谱理论基础(原子发射光谱的定性基础、原子发射光谱的定量基础); 3、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仪器(光源-火焰、电弧、火花、ICP;分光器;检测器-感光板、PMT、CCD); 4、分析方法(定性分析、半定量分析、定量分析); 5、原子发射光谱的干扰及其消除。 第四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1、分子光谱分析方法概论; 2、分子光谱,分子结构与吸收光谱特征的关系; 3、吸收定律朗伯-比尔定律的内容,比耳定律的要求,比耳定律的适用性; 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光源,分光器,吸收池,检测器,工作过程,仪器校正; 5、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应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其它应用; 6、分光光度测定方法介绍差示分光光度法,导数分光光度法,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动力学分光光度法,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反射光谱法,光声光谱法。 第五章分子荧光、磷光和化学发光分析法 1、光致发光的光物理过程电子自旋,单线态和三线态,光致发光的光物理过程; 2、发光参数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寿命,发光量子产率; 3、发光与物质结构的关系分子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学校 中药教研室 2010. 3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文):仪器分析(Instrumental Analysis)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学时:72 适用对象:中药专业,中药制药技术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仪器分析》是中药专业、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任务是主要讲授仪器分析光学分析法、色谱法、质谱法等方法的基本理论、仪器原理、使用技术。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运用所学理论和技术制定实验研究方案,解决中药生产质量检测、监控、中药新药研发等领域的问题。 该课程应在完成学习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课程基础上开设,为以后的中药化学,制剂分析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技能: 1、了解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发展趋势; 2、基本掌握主要仪器分析法的基本理论、仪器原理、实验技术 3、掌握仪器结构、原理和应用 4、基本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法的样品处理技术 5、能把仪器分析技术运用到科学研究,中成药生产检测、监控,及新药开 发中去。 三、学时分配(参考)

四、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教学要求] 1.了解现代仪器分析发展的现状。 2.熟悉现代仪器分析的特点。 [教学内容] 1、仪器分析法的分类。 2、仪器分析法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3、仪器分析法的应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仪器分析法的分类

难点: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法的比较 [教学方法] 多媒体或理论讲授。 第二章光学分析法导论 [教学要求] 1.了解光学导论的分类及特点 2.掌握电磁辐射的概念和各种光谱的区别 [教学内容] 1、电磁辐射与电磁波。 2、光学分析法分类(光谱法与非光谱法,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发射光谱与吸收光谱) [重点与难点] 重点: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吸收光谱与发射光谱的区别和联系 难点: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吸收光谱与发射光谱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方法] 多媒体或理论讲授。 第三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教学要求] 1.熟悉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Lamber-Beer 定律及影响因素。 3.熟悉紫外分光光度计各部件的流程和作用 4.掌握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教学内容]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2、Lamber-Beer 定律 3、显色反应与显色条件的选择 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性与定量方法及其应用实例 [重点与难点]

《现代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现代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现代分析/ Modern Instrumental Analysis 学时/学分:40 /2.5 先修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开课学院(部)、系(教研室):化学工程学院制药工程系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仪器分析与光谱解析是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熟悉各种典型光谱的解析及色谱法的分离条件的选择。了解各种仪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各种仪器分析方法在药学中的应用。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教学内容 1.电位法及永停滴定法 电化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分类、基本原理);直接电位法、电位滴定法和永停滴定法的测定方法、应用及示例。 2.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塔板理论、Van Deemter方程式简介),色谱柱(固定液、载体、气-液色谱填充柱的制备),气-固色谱填充柱、毛细管色谱柱简介,检测器(热导、氢焰)分离条件的选择,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应用与示例等。 3.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Van Deemter); 方程式在HPLC与GC中表现形式、Giddings方程式简介),各类高效液相色谱法:液-固吸附色谱法、液-液分配色谱法、化学键合相色谱法(反相键合相色谱法、正相键合相色谱法、离子抑制色谱法、离子对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与离子色谱法、空间排斥色谱法,其他色谱法简介(胶束色谱法、手性色谱法、亲合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流动相、仪器装置、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及毛细电泳法简介。 4.紫外—可见光度法 紫外—可见光谱的跃迁机理;Lambert-beer定律;精细结构;溶剂效应;wood-word吸收定则及应用。 5.红外光谱法 红外光谱的跃迁机理;判别定则;拉曼光谱;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试样的制备和仪器等。 6.核磁共振 核自旋能级跃迁的基本原理;Zeeman能级;Boltzman分布;核的进动与弛豫;化学位移及其影响因素;13C—1H自旋—自旋偶合;偶合常数及其影响因素;NMR光谱的改进;奥氏核效应;二维谱。 7.质谱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Instrumental Analysis) 【课程代码】024601102【课程修习类型】必修(平台课程) 【开课学院】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适用专业】化学 【学分数】3 【学时数】总学时48学时 【建议修读学期】二秋【先修课程】无机化学、物理、高等数学、 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一、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中、英文) 仪器分析是化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应化及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之一。它是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和状态的分析测试方法,也是其它学科取得化学信息的研究手段,在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且综合性强,包括各种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的物理和化学的原理、特点、仪器的结构原理、定性定量分析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范围。本课程主要讲解原子发射光谱、原子吸收光谱、分子发光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电解库仑分析法、伏安与极谱法、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及毛细管电泳等分析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主要仪器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应用领域,掌握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实际样品分析,并解决相应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 仪器分析在工业、农业、环境、医药、健康、食品及科学研究等方方面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而且能更快更好地与社会接轨,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因此,仪器分析课程在化学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Brief Introduction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Instrumental analysis is one of core courses in chemical majors. It is not only an analytical test method for studying chemical composition, state and structure of matter, but also a research method of obtaining chemical information in other science. Instrumental analysis is an important analytical detection means tha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 lot of field. The course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involves a wide range of knowledge with strong comprehensive, including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inciple, the characteristics, structure principl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principle and its application scope of all kinds of modern instrumental analysis methods. The course explains basic principle ,instrumental operation and application principle of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molecular luminescence analysis, potentiometric analysis, electrolytic analysis, coulometry, voltammetry and polarography, gas chromatography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 etc. The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to help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various instrumental analysis methods and know where they can be applied. Help the students to gain the abilities of choosing an appropriate method to analyze actual sample as well as solving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analysis.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仪器分析及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s) 总学时:96 学分:2+1.5 一、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2、开课学期:第4学期 3、适用专业:化学(师范)、应用化学 4、课程修读条件:学习本课程前应先学习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和普通物理等课程。 5、课程教学目的: 仪器分析是通过测量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来确定某些化学组成、含量及化学结构的一类分析方法。它具有实验性强和应用性强的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应用日益广泛,它在化学学科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通过教学,应使学生: (1)掌握有关的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方法特点; (2)掌握有关的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构造; (3)掌握有关节仪器分析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或建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特点,掌握一些简单分析仪器的操 作方法,了解并初步掌握一些大型分析仪器的操作方法,并初步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内容纲目及标准: (一)理论部分 学时数(42) 绪论 [教学目的] 通过绪论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仪器分析方法特点、方法分类和发展概况,并使学生对仪器分 析感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各种仪器分析方法 第一节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 1、化学分析 2、仪器分析 第二节仪器分析方法 1、光分析法 2、电化学分析法 3、色谱分析法 4、其它仪器分析法 第三节仪器发展概况 第一章电磁辐射基础

[教学目的] 初步了解电磁辐射,电磁波谱的基本概念,正确理解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熟悉射光谱、吸光谱、荧光光谱和曼散射,并对上述概念加以对比和区分。 [教学重点与难点]电磁辐射的基本性质,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发射光谱与吸收光谱。 第一节电磁辐射的基本性质 1、电磁辐射 2、光的二象性 3、辐射能参数 4、辐射能的特性 第二节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 1、原子光谱 2、分子光谱 第三节光分析法的分类 1、光谱法 2、非光谱法 第二章原子发射光谱 [教学目的] 掌握发射光谱法(AES)基本原理,影响谱线强度的因素;谱线强度与组分浓度的关系、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理解内标法原理,了解AES仪器的组成及各部伯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AES方法原理,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仪器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第一节方法原理 1、原子光谱的产生 2、谱线强度 3、谱线的自吸和自蚀 第二节仪器装置 1、光源 2、分光原件 3、检测器 第三节分析方法 1、光谱定性分析 2、光谱半定量分析 3、光谱定量分析 第三章原子吸收光谱法与原子荧光光谱法 [教学目的] 掌握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基本原理AAS分析中的干扰及消除,定量分析方法。理解发积分吸收与峰值吸收,仪器构造及各部分的功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AAS、AFS方法原理,AAS定量分析方法,AAS光度计的构造及各部件的功能。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1、基态原子与激发态原子的关系 2、原子吸收线的宽度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一、课程及教师基本信息 2:平时考核应占总成绩的40-70%。

二、任课教师简介 曾凡刚,教授,对仪器分析教学已有20多年的教学经验,能跟上现代各种仪器发展的步伐。 三、课程简介 课程梗概: 仪器分析课程适合于我校环境学院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是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无机化学、化学分析理论知识基础上开设的一门专业技术核心课。其任务是依据物质的物理及物理化学性质,采用精密仪器设备得到分析数据,鉴定物质体系的化学组成、测 定其中有关成分的含量和确定体系中物质的结构和形态,即要解决物质定性和定量问题。 教学目标: 1.掌握各类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仪器的各重要组成部分。 2.了解各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对象及分析的基本过程。 3.初步了解当今世界各类分析仪器、分析方法及发展趋势,为今后的工作及更深一步地学习作必要的铺垫。 课程特点: 仪器分析需要一定的大学分析化学,大学物理等课程的基础。 四、学习要求与建议 包括预习、复习、课堂讨论(或实验(实践)操作)、课外交流、作业和文献阅读等自主学习、课堂(或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纪律、课程考核等方面的要求与建议。 五、教学进度、内容和要求 教学进度及基本内容

1.掌握各类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仪器的各重要组成部分。 2.了解各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对象及分析的基本过程。 3.初步了解当今世界各类分析仪器、分析方法及发展趋势,为今后的工作及更深一步地学习作必要的铺垫。 【课外学习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仪器分析概论 必读文献:《仪器分析》,北京大学仪器分析编写组,北京大学出版社《环境仪器分析》,环境科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仪器分析》,朱明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仪器分析》,方慧群等编,科学出版社 第二章光学分析法导论 必读文献:《仪器分析》,北京大学仪器分析编写组,北京大学出版社《环境仪器分析》,环境科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仪器分析》,朱明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仪器分析》,方慧群等编,科学出版社 第三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必读文献:《仪器分析》,北京大学仪器分析编写组,北京大学出版社《环境仪器分析》,环境科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仪器分析》,朱明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仪器分析》,方慧群等编,科学出版社 第四章红外吸收光谱法 必读文献:《仪器分析》,北京大学仪器分析编写组,北京大学出版社《环境仪器分析》,环境科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仪器分析》,朱明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仪器分析》,方慧群等编,科学出版社 第五章分子发光分析法

《仪器分析》课程标准

《仪器分析》课程标准 (供2009级药物分析技术专业用)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背景 药学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药学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为了适应新形势下高职药学专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在学院领导和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我系根据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建设必须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加快课程改革和强化特色的要求,于2006年12月开始组织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包括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药物制剂技术、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草稿)和课程标准的编制工作,为了进一步完善教学计划,编写好课程标准,我们在岗位调研和深入部分校企合作单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先后召开了药学专业的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和组织系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成员进行了多次专题讨论,为了了解和学习国内同类专业的课程建设情况和经验,我系先后派出8名教师参加卫生部教材办组织的新一轮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工作。通过学习、调研和讨论,我们在总结多年药学专业教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突破以学科设置专业课程的传统模式,初步形成“针对专业岗位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构建体现‘四化’特色的复合型药学应用性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共识。 1.教育理念职业化人才培养方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贯穿“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以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药学应用性人才”为目标。 2.培养方向动态化课程体系应体现“以宽口径平台支撑多个就业方向”特色,充分体现在统一基础知识平台上进行分流培养的原则;体现“以人为本”,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的原则。为学生发现自己兴趣与潜能,及时调整学习方向,适应社会需求动态变化提供可能。 3.课程体系模块化突破传统“三段式”课程模式,设计适合复合型药学应用性人才培养特点的六个课程模块,从分析学生专业岗位能力入手,在确定岗位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岗位能力的确定和分解,明确岗位课程。 4.知识体系综合化课程目标和课程标准应根据高职教育规律、特点和多个岗位需求,体现对专业相关知识的综合性要求,在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原理方面、前沿技术了解和掌握程度方面,复合型人才的知识和能力体现方面都要有明确的要求,以便及时适应药学行业技术不断升级和高新技术转化迅速的特点。 二、课程性质 1.仪器分析法包括物理分析法和物理化学分析法,具有灵敏、快速、准确的特点,应用非常广泛。按照测量过程中所观测的性质分类,仪器分析法可分为电化学分析法、一般光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等。近几年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激光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仪器分析方法的快

现代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现代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仪器分析 英文名称:Instrumental Analysis 课程编号:11011001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32/2;理论学时:32 开设学期:1 (化学),2(应用化学) 开设单位:化学化工学院 适用专业:化学、应用化学 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说明 1.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2. 课程说明 仪器分析是一门采用比较复杂和特殊的仪器设备,通过测量表示物质的某些物理量如:光、电、热、声、磁等或物理化学性质来确定其化学组成、含量以及化学结构的一种分析方法,是目前化学学科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已渗透到科学研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检验的各环节和领域,在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中都有极为广泛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并初步具有应用此类方法解决生产与科学研究相应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通过仪器分析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 (1)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方法特点; (2)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构造; (3)仪器分析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及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学时分配表

四、教学教法建议 课堂以理论讲授为主,实验教学加强学生的操作、动手、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考核及要求 1.考核方式:考查(√) 2.成绩评定: 计分制:百分制(√) 成绩构成:总成绩=平时考核(20)%+期末考核(80)%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1.朱明华、胡坪编,仪器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刘约权主编,现代仪器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李继睿,杨讯,静宝元主编,仪器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4.张华,刘志广编著,仪器分析简明教程,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5.朱为宏,杨雪艳,李晶等编,有机波普及性能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现代仪器分析》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220 英文名称:Modern Instrumental Analysis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类别 学位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非学位选修课 2.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 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无机化学专业、环境工程(理)专业,必修 环境工程专业,选修 3. 课程目的 《现代仪器分析》是分析化学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化学和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分析化学的发展方向。本课程涉及的分析方法是根据物质的光、电、声、磁、热等物理和化学特性对物质的组成、结构、信息进行表征和测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现代分析技术。它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牢固掌握各类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仪器的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对象及分析过程要有基本的了解。此外,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及应用,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分与学时 学分1.5,学时30 5. 建议先修课程 无机化学、化学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 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1)仪器分析(第二版). 刘志广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本书是教育部普通高等教 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参考书目: (1)现代仪器分析(第二版). 刘约权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 (2)仪器分析(第三版). 朱明华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 (3)分析化学(第五版)(下册). 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 (4)分析化学教程. 李克安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 (5)仪器分析.方惠群等编.科学出版社. 2002年 (6)仪器分析学习指导. 方惠群等编.科学出版社. 2004年 (7) Skoog D A. principles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4ed. B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1992 7.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重点讲授、指导自学与阅读的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灵活运用启发式、分析式、讨论式和演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既要系统而透彻地阐述各类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又要较好地反映该方法的发展历程和近年来研究的新成就。同时,注意建立好本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处理好其重点与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 8. 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考试课(1)平时成绩占30%,形式有:考勤、课堂回答问题、作业等 (2)考试成绩占70%,形式有:期末考试 9. 课外自学要求

生物化学仪器分析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仪器分析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2601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仪器分析与检测技术 英文名称:Equipment Analysis and Technology of Biochemistr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63学时,其中理论讲授24学时,实验39学时,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学分:3 适用对象: 生物技术类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先修课程: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系统学习生化相关技术与技能,本课程教学内容涵盖了农业院校生物技术专业最广泛应用的分析与检测技术手段:分光光度法,离心技术,层析技术,气液相色谱分析,电泳技术和PCR技术。该课程的讲授部分主要以讲解各种分析与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仪器的主要结构部件及其工作原理为主要内容;该课程的实验部分则主要使学生掌握各种技术的实际操作步骤及各步的注意事项。 The course emphasizes at systematic biochemistry techniques. The content broadly covers the most of the agriculture biotechnology: spectrophotometer, centrifugal, chromatography, HPLC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electrophoresis and 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The theoretical part of the course includes basic theories of different techniques and the main components of related instruments; The practical part of the course will pay attention to the approach and the key operational steps of different experiment.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生物化学仪器分析与检测技术是4年制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一门实验技术性较强的课程,起到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桥梁作用。要求学生掌握高速冷冻离心技术,薄层层析技术,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电泳技术和PCR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相关操作技能。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Instrumental Analytical Chemistry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02200110 课程总学时:48 周学时: 4 学分:3 开课学期:4 1.课程性质: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2.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 适用于化学、应用化学专业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3.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化学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各种科学分析仪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实验技能,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色谱分析法,液相色谱分析法,电位分析法,伏安分析法,库仑分析法,原子光谱法(原子发射,原子吸收),分子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谱法,

红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和质谱的基本原理及各种仪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基本操作。 掌握各种分析方法的定性或定量的全过程,并且每一方法掌握1、2个实际测试实验。 教师在使用本大纲时,在必须完成规定的基本内容基础上,对讲授次序、课时分配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可根据教学计划灵活掌握。 4.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先修课程为无机化学原理、元素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是高等分析化学课程的基础。 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推荐教材:《仪器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朱明华编,2008年,第四版。 参考书: (1)《仪器分析》,科学出版社,方惠群等编,2002年,第一版。 (2)《仪器分析习题精解》,科学出版社,胡胜等编,2006年,第二版。 (3)《仪器分析学习指导》,科学出版社,方惠群等编,2004年,第一版。 6.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所有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 7.课程考试方法与要求: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评分标准:考试方式总成绩=平时成绩(出勤+作业)×10% +期末考试×90% 二、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引言(2学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主要讲明仪器分析的任务,内容,范围,让学生了解仪器分析发展的概况。 2.主要内容 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仪器分析的特点、仪器分析的发展以及仪器分析的应用。 第二章气相色谱分析(6学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1)介绍色谱法有关的名词术语,色谱流出曲线。 (2)介绍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提出评价柱效能的三项指标,即柱效率(n),相对保留值(r)

检验仪器分析技术和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检验仪器分析技术和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一、课程简介 本大纲适用于成人教育学院专升本的学生使用。 本课程是在专科学习阶段掌握了常用医学检验仪器基础上,对一些新开发的临床检验自动化仪器和具有通用医学实验平台技术意义的相关实验设备,做进一步的学习。学习过程还是以理论授课与实验见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更注重医学实验仪器的技术原理、操作使用要点和在医学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上的意义和前景。让学生学会综合利用新的实验检验技术和方法,为临床检验科学研究服务。 二、总体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 1.掌握常用医学实验和医学检验仪器技术和应用。 2.了解常用医学实验和医学检验仪器的使用维护。 3.熟悉常用医学实验和医学检验仪器的结果分析,能够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4.能够利用所学的仪器技术开展相关实验研究。 三、时数分配 四、考核要求 按照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记忆、解释和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考核。 理论考核占80%,题型为:1.选择题, 2.简答题, 3.问答题。 实验考核占20%。

第一章显微镜技术 第一节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特点,了解其实际应用和进展。 课程内容 一、荧光成像基础 1.荧光分子的激发与发射 2.活细胞荧光成像的特点 3.活细胞荧光图象的特征 4.活细胞荧光成像的步骤 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1.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概述 定义;发展;种类 2.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原理 3.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组成 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与普通荧光显微镜的区别 四、影响显微镜成像质量的因素 五、ZEISS510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系统的简介 六、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功能 组织光学切片“细胞CT”;三维图像重建;细胞结构和细胞器测定;荧光的定量定位分析;细胞内离子和膜电位的实时定量测定 七、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在医学中应用 八、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进展 考核知识点 一、荧光成像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活细胞荧光图像的特征,活细胞荧光成像的过程。 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概念、种类、原理、组成、功能和发展,对物镜的要求,球差色差的概念。显微镜成像质量的因素。 三、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普通荧光显微镜 考核要求 一、荧光成像基础知识 掌握荧光成像的基本概念,掌握活细胞荧光图像的特征,熟悉活细胞荧光成像的过程。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供卫生检验专业使用)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仪器分析(Instrumental Analysis)是卫生检验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仪器分析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对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进行鉴别和剖析。仪器分析技术已成为现代检测部门的重要支柱,成为产品质量保证的必不可少环节,成为环境卫生、工业卫生、食品卫生监测的主要手段,也是人群防病、治病、诊断、进行生物材料组织检测的重要手段,已在医院、工厂、检测部门广泛使用。中国加入WTO后,面对与世界各国更频繁的交流,面对各国所设立的技术壁垒,以及为保卫我国人民的健康和权益,仪器分析检测更有了比以往显著重要的地位。 二、课程基本要求 本课程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仪器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各种各类仪器分析方法的测定原理、特点和应用,熟悉使用各种分析仪器;树立量与误差的概念,正确处理分析数据和表示分析结果;通过严格的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作风,为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考试内容中掌握的内容约占70%,熟悉、了解的内容约占25%,5%左右的大纲外内容。 本大纲的参考教材是卫生部规划教材《分析化学》(邹学贤主编,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3月)。 三、课程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仪器分析教学总时数为108学时,其中理论为63学时,实验为45学时。共17章。本课程有4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章绪论,主要内容为仪器分析的任务、作用和发展趋势;第二部分从2章到9章,为光化学分析部分,主要内容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子发光光谱法,此外还有原子发射光谱、原子荧光、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的一般介绍;第三部分从10章到12章,为电化学分析部分,主要内容为电位分析法、电导分析法和库仑分析法、伏安法和电位溶出法;第四部分从13章到17章,为色谱分析部分,主要内容为色谱分析概论、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 第一章绪论(1学时) 掌握: 1、仪器分析的性质、任务及其在卫生检验中的作用; 2、分析方法的分类; 3、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的异同。 熟悉: 1、仪器分析的内容 了解: 1、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 2、仪器分析的应用前景。 第二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7学时) 掌握: 1、电磁辐射及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2、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及分子吸收光谱; 3、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主要类型; 4、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5、光的吸收定律及影响光吸收定律的因素;

《仪器分析》(双语)课程教学大纲_2007修订

《仪器分析》(双语)课程教学大纲 (中文)仪器分析(双语) 课程 编号 11445003 课程名称(英文)Instrumental Analysis (Double Language) 课程基本情况 1.学分credit :5 学时class hour :50 hr (课内学时:45hr 实验学时: 5hr) 2.课程性质: 学科基础课 Fundamental course of the subject 3.适用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 (Environmental or Chemical Engineering) 适用对象:本科生 (Undergraduate student) 4.先修课程:分析化学Chemical Analysis 、物理化学Physical Chemistry 5.首选教材:Instrumental Analysis (原版,摘编) 二选教材:朱明华,《仪器分析》,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 参考书目:1、Skoog,.A., Principles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Saunders College Publishing, 5th Ed., 1998。2、Willard,H.H., et al., Instrumental Methods of Analysis, Wa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6th Ed. 1981; 6.考核形式:考试(笔试,开卷,英语试卷) Examination (Written, English test paper, Open book) 7.教学环境:以多媒体课堂教学为主 (Primarily consist of lecture in-class with multimedia form) 课程教学 目 的 及 要求 教学目的: 仪器分析是环境与化工学院各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讲授用于化学分析的各种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包括:光谱,色谱和电化学等方法)的原理和应用技术。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以及分析仪器的工作原理。使学生具备选择和应用恰当的仪器分析方法解决相关问题的初步能力。仪器分析是一门国际广泛开设的课程,为使教学质量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接轨,采用中英双语教学。其中,书面文字(如阅读材料,多媒体显示内容,板书,作业和试卷等)以英文为主,以汉语普通话为课堂教学用语。因此,除应具备相关专业基础外,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 Course objectives: The goal of this course is to survey the theor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odern instrumental techniques used in chemical analysis. The course covers some spectroscopic, electrochemical analytical and chromatographic methods of analysis. Students will have an understanding of what each technique can measure, how the measurements are made. By the end of the semester,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solve analytical problems by choosing the most suitable methods. The students to take this course also should be skilled in reading English for English will be used as one of course languages, especially in all reading material, and Chinese as main oral language in this cours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