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1采区水仓掘进作业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321.96 KB
- 文档页数:58
掘进工作面施工作业规程审批意见规程、措施名称规程贯彻记录贯彻时间主持人贯彻人规程贯彻记录贯彻时间主持人贯彻人二、概况1、工作面基本概况巷道名称:主井井筒。
巷道用途:为矿井煤炭及人员运输。
服务年限:约50年。
巷道工程量:348m。
掘进范围内已有的采掘情况:该工作面与副斜井之间平行间距40m,受地质构造影响,局部段须加强支护。
2、主斜井工程概况青龙煤矿主斜井井筒基岩段按井筒方位NW460继续延伸直至井底车场,井筒断面仍为半圆拱形,主井里程现已到896m处,本次施工仍按3‰坡度施工104m,从里程1000m~1230m处按120施工230m后,坡度变为00直至落底。
主井井筒围岩按IV类考虑,该井筒基岩部分设计2个立式井底煤仓(其一为1100mm水平胶带输送机大巷服务,另一为整个井筒服务)。
三、地质及水文情况青龙井田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主要表现为北东向褶皱和断裂带;全区褶皱主要是宽阔的不对称背、向斜;区内出露的地层除井田边界格老寨背斜核部有基性喷发岩外,其佘均为沉积岩,在本矿区内出露的地层由老到新有:二叠系下统茅口组、峨眉山玄武岩组,二叠系上统龙潭组、长兴组,三叠系下统夜朗组、茅草铺组,二叠系上统缺失大隆组地层;按岩性组合,龙潭组划分为第一段和第二段;夜郎组划分为沙堡湾段玉龙山段、九级滩段。
主斜井井筒锚喷段穿过地层为二叠系龙潭组,该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多旋的沉积物组成,主要岩性为从M9煤层到M18煤层底板一套由粉细砂岩、泥岩、碳质泥岩、灰岩、粘土岩及煤层为主,岩层具水平层理及小型交错层理,在井筒里程约240m处发育F4逆断层,沿北东~南西之方向延伸,倾向北西,倾角39~4 80,地层垂直断距25~48m,断层两盘破碎带及擦痕面普遍发育,地层倾角发生大角度的变异及伴生断层角砾岩,断层两侧发育较多次级断层和褶皱,岩石坚固性系数碳质泥岩及煤层1~2,砂岩及石灰岩为4~6,呈软硬岩互层状。
龙潭组裂隙含水层为矿床主要直接充水含水层,岩性主要为泥岩、粉砂岩、灰岩及煤层等。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本《作业规程》掘进的巷道为井底水仓。
二、掘进目的及巷道用途:该巷道掘进的目的:担负隰东井田储存水任务。
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水仓设计总长度为:131米。
服务年限:服务至隰东井田面积内煤采完结束。
四、预计开、竣工时间:经矿有关领导研究决定,本掘进工作面自2011年8月15日开工,预计2011年11月15日竣工。
第二节编写依据一、《山西省临汾市煤炭设计院》的施工设计图纸。
二、《山西潞安集团蒲县隰东煤业有限公司运输巷掘进面地质说明书》。
三、《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
四、《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90》。
五、《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09-94》。
六、《技术操作规程》。
七、《煤矿建设安全规定》。
八、国家及地方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
第二章井上下相对位臵及水文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臵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第二节(煤)岩层赋存情况一、煤(岩)层产状、厚度、结构、坚固性系数:煤层结构比较简单,煤厚1.0米-1.5米,平均厚度1.3米,煤层西南高东北低,倾角1度-3度。
地温为13℃左右。
地压影响不明显。
煤层普氏硬度系数为2,夹矸普氏硬度系数为2.5,直接底普氏硬度系数为3.0,直接顶普氏硬度系数为3.5。
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表表二二、煤层瓦斯涌出量、瓦斯等级、发火期:瓦斯含量较低,煤具有自燃性。
要做好防止防治煤层自燃发火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第三节地质构造本掘进面位于紫荆山大断裂带,其派生的小构造较为发肓,对煤层形态影响不大。
没有发现较大断层。
第四节水文地质水文情况:该工作面老顶为细砂岩,派生断层和裂隙较发育。
掘进过程中局部地区有淋水出现,水量为每小时0.1-0.4立方米。
该掘进工作面北邻现运输大巷,南是本采区实煤区。
西边是回风大巷,。
从以上情况可以判定:我矿井底水仓掘进面不存在水害威胁,。
第三章巷道布臵情况第一节巷道简述井底水仓布臵在2#煤层底板,施工中按地测科给定的中腰线施工。
煤矿井下水仓掘进作业规程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及相应位置该水仓开口处位于10#煤换装硐室17.5米处,按方位为175°59′14″的方向掘进。
设计长度:238.87m工程量:2161.77m3坡度:20°下坡服务年限:矿井服务年限预计开、竣工时间:该水仓自2011年2月底开工,2011年5月竣工二、掘进巷道的用途该掘进巷道为主副水仓。
该巷道要用锚、网、喷支护,巷道净断面为:宽3300mm,高3100mm,掘进断面为9.05 m3的半圆拱断面。
主要担负矿井生产时期的排水任务。
第二节编写依据一、编写依据(1)根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11月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02009111220041617。
(2)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规发[2010]663号文关于山西吕梁离石贾家沟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及《山西吕梁离石贾家沟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目地质报告》。
(3))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办基发[2010]1026号文关于山西吕梁离石贾家沟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及《山西吕梁离石贾家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4)《煤矿安全规程》(5)《质量标准化标准和考核评级办法》(6)《山西煤炭规划设计院设计施工图》(7)《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山西吕梁离石贾家沟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吕梁市离石区南12km 红眼川乡冯家焉村一带。
行政区划属离石区红眼川乡。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1°10′08″~111°13′16″,北纬37°27′18 ″~37°29′53″。
井田距离石区约12km,有柏油公路相通,离石区西距209国道直距约7km;距临-离-柳-石扶贫公路直距约7km;离石区东距307国道直距约8km;经离石出入口可与太(原)-军(渡)高速公路相接,交通较为便利。
修文县六广镇丁家寨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施工单位:施工队施工地点:井底水仓二○一一年四月八日编制编制:年月日施工负责人:年月日会审单位:生产科:年月日安全科:年月日机电科:年月日通风科:年月日安全副矿长:年月日机电副矿长:年月日生产副矿长:年月日矿长:年月日批准:矿总工程师:年月日一、存在主要问题:二、处理意见: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本《作业规程》掘进的巷道为井底水仓。
二、掘进目的及用途技改建设矿井,满足矿井建设和生产期间排水需要。
三、巷道设计长度和服务年限巷道设计长度:井底水仓115m。
服务年限:10年。
四、预计开、竣工时间本掘进工作面自2011年4月份开工,预计2011年5月份完工。
第二节依据一、采区设计说明书及批准时间设计说明书名称为《修文县六广镇丁家寨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说明书》,批准时间为2010年3月30日。
二、地质说明书及批准时间地质说明书名称为《修文县六广镇丁家寨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三、矿压观测资料断层附近围岩应力集中。
第二章地面位臵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臵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表1:井上下对照关系情况表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该工作面M1煤层层位属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从现有巷道揭露的煤层资料分析,该面煤层赋存较稳定。
煤层产状走向东西,倾向北北西,倾角15°~22°,平均18°。
煤厚1.50~1.70m,均厚1.60m。
无夹矸,结构简单,煤层以亮型块煤为主。
表2:煤层特征情况表表3:煤层顶底板情况表本面地质构造较简单,基本为一北倾单斜构造,煤岩层产状,走向东西,倾向北北西,倾角15°~22°。
在掘进过程中能遇见落差较小的断层,掘进时应引起重视。
第四节水文地质该面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在老井巷道掘进中,发现局部地段有顶板滴淋水现象,水量大小不均。
预计正常涌水量0.05m3/h,最大涌水量0.1m3/h第三章巷道布臵及支护说明第一节巷道布臵井底水仓在副斜井落脚点向前38m(标高+1041m)处以220°开门掘进10m 变坡(倾角为18°),方位角按生产科现场给定,在M1煤层底板中掘进,总工程量115m。
黄陵县店头宏兴煤业有限公司水仓及泵房掘进作业规程审批:矿长:编制:总工:审核: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机电矿长:施工队长:宏兴煤矿二0一一年三月二十七日水仓及泵房掘进作业规程一、工作面概况1.宏兴煤矿井下水仓泵房布置在3#煤层内,沿3#号煤层顶板掘进。
水仓布置在3#号煤层底板内.2.该巷道位于运输大巷和辅助运输大巷之间,其地面为荒山沟谷,无村庄农田和永久设施。
3.该巷道为本矿井下主排水系统,承担全矿井的排水任务,具体布置见附图:(附后)二.地质概况1.煤层赋存特征,。
2#号煤层属于侏罗纪延安组陆相沉积成煤,共含四层煤,本矿主采煤层为2#号煤,煤层厚度0.9-5.5m。
平均厚度3.1m,煤层内有0-4层夹矸,为泥岩和炭质泥岩,单层厚度20-200mm,煤层顶板局部有伪顶,厚度50-300mm,直接顶,老顶均为泥岩,粉砂质泥岩及长石,石英砂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遇水易底鼓。
2.本矿井属低瓦斯矿井,瓦斯涌出量小于0.25m3/min,煤尘有爆炸险性,煤有自然发火倾向。
3.地质构造情况:本井田地质构造简单,整体呈一宽缓的单斜构造,岩层倾角1°-4°,在井田北部边缘有一平缓的向斜,该向斜轴北40°东,井田内未发现断层等其它构造。
巷道围岩特征见综合柱状图:(附后)4.水文地质情况:本井田有四个含水层,其依次为第四系黄土潜水含水层中侏罗直组,砂岩裂隙潜水含水层,中下侏罗延安组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各含水层含水性微弱,一般均有隔水层与含煤地层相隔涌水量为6 m3/min。
但本井田内有历史老空,其有不同程度积水,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探放水,坚持“有凝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同时因老空有积水,将来涌水量可能会增大。
三.巷道断面规格及布置。
1.巷道简述:泵房布置在3#煤层内,沿煤层顶板掘进,方位角约233°,巷道总长约16m。
水仓布置在3#煤层底板内,主副水仓长度均为30米。
2.巷道断面:泵房通道采用梯形断面,金属棚支护,帮顶铺设尼龙网,并用塘材背严刹实。
一矿井巷掘进作业规程编号:PJ 201307工作面名称:中央水仓编制人: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时间:年月日执行日期:年月日中央水仓施工作业规程会审签字表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本作业规程掘进的工程名称为中央水仓,该巷道于7煤辅运大巷K97.9m处开口。
二、巷道设计长度井下中央水仓设计工程量433.21m,其中1-1断面工程量为358.840m、2-2断面工程量为69.77m、3-3断面工程量为4.6m。
开口施工方位角为90°00′00″。
三、预计开、竣工时间本掘进工作面自2013年7月1日开工,预计2014年2月10日竣工,工期约为220天。
(考虑巷道岩性和涌水量)四、巷道用途矿井生产时满足井下存放各巷道排出的积水。
五、平、断面图第二节编写依据1.本规程依据煤炭工业石家庄设计研究院施工设计图纸编制1)中央水仓施工平面图;2)中央水仓施工剖面图;3)中央水仓施工断面图;图纸编号S1279—110(7煤)—01(G)2.国投哈密一矿提供的中央水仓掘进地质、水文资料;3.工业场地总平面布臵图4.《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GB50511-2010)5.《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0)6.《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7.《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8.《混凝土外加剂应用规范》(GB50119-2003)9.《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8-89)1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1.《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12.有关安全管理制度;第二章地面相对位臵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臵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1)该水平含煤层为西山窑组段7煤,为可采煤层。
(2)本次施工段顶板自上而下依次为:粗砂岩,灰黑色泥岩,砾岩,炭质泥岩,3煤煤层,砾岩,炭质泥岩,2煤煤层,砾岩,炭质泥岩,3煤煤层,以炭质泥岩为主、泥岩灰黑色,滑面较发育,裂隙发育,岩芯破碎,局部含煤屑、弧形状层理,本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无积水、无涌水水源和涌水通道。
水仓施工掘进作业规程前言XXXX水仓施工作业规程编写以《煤矿安全规程》、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赫章县XXXX(新设)开采方案设计》、《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试行)》以及本巷道地质资料为依据,其服务范围为水仓全长约90m巷道。
在体现施工作业规程的严肃性的基础上,充分体现规程的可操作性、指导性和全面性。
规程贯彻必须坚持经常性,使规程能在工人中深入贯彻,达到工人在施工中能严格按作业规程进行,严格遵守规程中的安全规定、工艺要求.当作业规程与实际施工有差异时,及时修改补充,并且每月至少进行一次作业规程的复审工作,复审中明确指出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的修改意见,并报建设单位。
本规程只叙述了水仓施工的其中同一种地质情况的处理方法,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增补必要的安全措施和规定。
施工队需要对本规程进行会审,签字确认后方能使用。
第一章工程概况1。
1、工程概况XXXX水仓开门于XXXX1476联络巷内,距离副斜井、主斜井15米岩柱,以真方位角191゜29'54"、水平开门小断面掘进5米后以—25゜倾角改大断面往前掘进7米落平,再往前掘进17.4米到位转向,按101゜29'54"方位+5‰坡度掘进32.8米再转向按11゜29'54"方位掘进16.8米,之后再按照+25゜坡度掘进7.7米,再按水平小断面掘进5米与1476联络巷贯通(见XXXX水仓设计图).该巷掘进位于煤层底板的岩层中,巷道断面为半圆拱形,属全岩巷道,小断面直墙高为:1.4米,净宽:2.8米,净高:2。
8米。
大断面直墙高为:2.1米,净宽2.8米,净高3。
5米,喷浆厚度0.2米,锚杆施工规格为:Ф18mmL=2500mm,间排距:800mm×800mm,补打锚索规格为:Ф15。
24mmL=5300mm,间排距:2000mm×3000mm,大断面为S掘=10.74m2,S净=8。
96m2;小断面段:S掘=8。
50m2,S净=7.0m2永久支护形式为锚网喷,临时支护采用3米长铁道加工的前探支护紧跟迎头。
9煤采区水仓清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一、施工概述9煤采区水仓经过长时间的储水沉积,水仓内淤积严重,影响到水仓的安全使用。
现对水仓进行清挖。
9煤采区水仓位于9#煤层,采区1号水仓长49m,采区2号水仓长51m,水仓断面为半圆拱,宽3.8m高2.7m。
9煤水仓清理斜巷坡度为15°下坡,1号、2号水仓均为2‰°上坡。
二、重大危险源及有害因素辨识1、清淤前未事先将水仓放水口堵牢,易造成水患和人员伤害。
2、有计划和无计划停风,易造成瓦斯超限及缺氧窒息伤人事故。
3、清淤过程中作业人员配合不当,易造成铁锹伤人事故。
4、在清淤过程中发生溃煤事故,易造成人员伤害。
5、清淤作业时人员站位不当,易造成滑倒伤人事故。
6、风筒敷设不完好,风筒滑脱,易造成水仓瓦斯超限及缺氧窒息伤人事故。
7、水仓清挖期间,人员行走地面湿滑,易造成人员摔伤事故。
三、准备工作1、施工作业前,在9煤南翼皮带大巷与水泵房交叉联巷口安装两台FBDZ-6.3(22kw)局部通风机,风机吊挂在巷道顶板上,吊挂风机必须打设专用吊装锚索或锚杆。
局扇距离地板1.8m,距离水仓口35m。
(锚索选用18.9L6300mm,采用一支MSK2335和两支MSZ2360树脂锚固剂锚固,锚杆选用20L2200mm采用一支规格为MSK2335和一支规格为MSZ2360树脂锚固剂锚固。
)2、运输线路:9煤采区水仓→9煤南翼回风巷→9煤南翼轨道巷→9煤井底车场→副斜井→地面3、风机实行专人看护、挂牌管理。
通风方式:采用压入式通风,将风筒延伸至水仓内,配套柔性阻燃风筒。
风筒φ800mm,风筒跟随清淤进度进行延伸。
(1)新鲜风流:地面→副斜井→9煤井底车场→9煤南翼轨道大巷→局部通风机→风筒→清淤地点。
(2)乏风流:清淤地点→9煤南翼回风大巷→9煤总回风巷→回风斜井→地面。
4、在水仓口、水仓内距清挖於煤地点5米位置分别安装瓦斯传感器、风机位置安装开停传感器,风筒上安装风筒传感器,水仓清淤期间安装电话一部,便于井上、下联系。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位置及相邻关系本巷道为西翼轨道下山内、外水仓,井下开口于西翼轨道下山底车场,两水仓均在西翼轨道下山底车场南侧,平行间隔分别为31m、55m。
二、巷道用途为西翼采区储水服务。
三、巷道性质本面所掘巷道为开拓巷道。
四、联络巷布置本巷道与西翼轨道下山底车场、西翼轨道下山变电所均有一个安全出口。
五、设计施工长度、服务年限本巷道长250m。
开工时间:2008年10月服务年限:30年。
六、巷道平面布置(图附后)巷道起点座标:X:4171913 Y:19734471终点座标: X:4171897 Y:19734513第二节编制依据一、经过审批的设计及批准时间:本面所掘巷道施工的依据是《乐安煤业公司08年度采掘计划》。
批准时间为2008年1月。
二、地质说明书本面所掘巷道地质资料的依据是《矿井地质报告》。
批准时间为2005年9月。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表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见表1。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煤(岩)层赋存特征见表2、表3。
附图1:煤岩层综合柱状图(1:200)第三节地质构造该工作面所在煤层属东北高西南低,呈单斜构造,无断层及陷落柱。
第四节水文地质本面地表基本为山地,盖山厚度(150-200m),预计地表水对工作面正常掘进影响不大,只是在雨季时由于地表水的积聚下渗,使15#煤层上部的含水层充水性增强,可能会出现局部淋头水或少量涌水现象。
应加强工作面顶、帮管理,做好巷道排水准备工作。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巷道布置因该工作面为开拓巷道,在西翼轨道下山底车场B12号测点处(底板标高为+601.1m)按176°方位角开门掘进30m,然后按约86°方位角调向掘进250m止,巷道为直墙半圆拱。
第二节矿压监测1、观测内容:巷道顶板离层量,底板相对移近量,两帮相对移近量。
2、观测方法:每50m设一观测点,每一测站设置一个观测断面,用检测断面处底板相对移近量、两帮相对移近量,直到巷道施工完毕。
金沙县禹谟镇大沟煤矿井底水仓掘进作业规程编号:新建矿井016号工作地点:井底车场标 高:+1070m编 制 人:孙立国金沙县禹谟镇大沟煤矿2010年9月25日金沙县禹谟镇大沟煤矿新建矿井井底水仓《掘进作业规程》施工说明:金沙县禹谟镇大沟煤矿为整合矿井,已按整合要求取得了相关证照,2009年6月1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同意大沟煤矿新井开工建设,目前新井主井、副井、风井已施工到位,达到落底标高:+1070m。
根据《开采方案设计》要求,现进入井底主、副水仓施工阶段。
为确保工程安全及质量,特编制此《掘进作业规程》,以保证施工人员按此规程正确合理地进行施工。
该工程由重庆煤炭第一建筑安装工程公司资质单位承建。
该承建单位必须严格按大沟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及《安全专篇》进行施工,该承建单位必须负责工程规格质量及施工组织、生产安全等诸多事宜。
第一章 概 况第一节 概 述一、巷道名称:井底主副水仓二、位置与煤(岩)层、相邻巷道的关系:主斜井、副斜井、回风井分别布置在老矿区东翼边界附近的岩脚案西北面250m处的缓坡地带,其位于新建矿区东翼中部。
井底主、副水仓布置在15井煤层底板中,分别与井底车场、水泵房和管子道相贯通。
三、巷道的用途:主要担任矿井通往地面的排水任务。
四、设计长度:240m五、工程量:240 m六、坡度:3‰七、服务年限:28.6年八、开工时间:2010年10月2日九、竣工时间:2010年12月2日十、施工中严格执行探放水原则及加强瓦斯方面的管理。
第二节 编写依据一、开采方案设计由贵州冠中矿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编制,会审日期:2008年10月8日。
二、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对《金沙县禹谟镇大沟煤矿(整合)开发利用方案》批复日期:2008年9月24日。
三、贵州省煤炭管理局对《金沙县禹谟镇大沟煤矿(整合)开采方案设计》的批复日期:2008年10月20日。
四、《煤矿安全规程》五、《安全专篇》六、《煤矿操作规程》七、其它煤矿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91采区水仓掘进作业规程第一章工作面基本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井上下及煤层对应关系91采区水仓位于91采区,所采煤层属3#煤层。
第二节工作面上下左右四邻关系、采掘情况及影响91采区水仓井下位置东为未采区域,南为8110风巷,西为未采区域,北为回风大巷2。
附:91采区水仓平面布置图1第二章地质情况第一节煤层赋存特征91采区水仓,赋存于二叠系山西组地层中下部,为陆相湖泊型沉积。
顶底板岩性顶底板岩性老底老顶直接顶伪顶岩石名称细粒砂岩泥岩细粒砂岩细粒砂岩平均厚度(m) 4.60 8.40 9.80 0.77附:91采区水仓综合柱状图2第二节地质构造情况该工作面根据现有地质资料分析,巷道掘进中无地质构造情况,具体情况有待今后进一步做工作查实。
第三节预测或实测瓦斯、火、煤层情况根据地测科提供资料,属高瓦斯矿井,煤尘具有爆炸性,属不易自燃煤层,地温、地压正常。
低磷,低硫,中灰,具粘性,高发热量,为优质动力用煤。
第四节水文地质情况工作面主要充水因素为3号煤层上部顶板含水层和K8、K10号砂岩含水层水,正常涌水量为2~3m3/d,最大涌水量5m3/d;该工作面处于奥灰水承压区域,而3#煤底板与奥灰水之间有 130m左右的隔水层,在没有构造导通的情况下,一般不会构成底板突水危险;该工作面位于水库禁采区西面,回采前应进行顶板水探放。
掘进过程中,应在巷道安设排水设施,同时随时注意观测,发现突水征兆应停止掘进,及时汇报并采取相关措施。
资料来源1、91采区水仓工作面地质说明书2、《王庄煤矿91采区水仓工作面锚杆支护初始设计》第三章巷道布置情况第一节巷道简述本队负责对91采区水仓的掘进作业,巷道开口在540/3#皮带巷距8110风巷以北260米,采用炮掘方式施工,按设计施工91采区水仓。
91采区水仓采用锚网索喷加混凝土砌碹支护本队主要负责91采区水仓的掘进,总施工量约1013m。
第二节施工顺序一、施工顺序91采区水仓巷道开口在540/3#皮带巷距8110风巷以北260m沿煤层顶板掘进煤泥转载巷长度为70m;然后再回风大巷2内沿煤层顶板掘进水处理站巷长度为125m;然后在水处理站拐点出掘进内外水仓,内水仓开口后以15°下山掘进35m后,以2‰坡度施工内水仓长度为252m;再掘进外水仓,外水仓开口后以15°下山掘进11m后,而后以2‰坡度施工外水仓长度为336m;然后施工排水泵房变电所及排水泵房长度分别为50m和35m;而后在水泵房内掘进3个泵房通道,长度均为33m。
附:91采区水仓平面图91采区水仓采用炮掘掘进,施工采用扒渣机配合80型皮带出碴。
80型皮带搭接在540皮带大巷皮带机上,形成出煤系统。
第三节巷道中腰线布置施工过程中请地测科在前进右帮送一组1m以下的中腰线。
巷道施工前必须由地测科给线定位,严格按照中腰线掘进。
第四章巷道支护第一节支护设计结论说明通过对91采区水仓的分析决定,91采区水仓的顶板采用锚网索喷支护,树脂药卷加长锚固高强度螺纹钢锚杆设计,铺设金属网和双筋双梁钢筋梯子梁,并打设8.3m长的锚索加强支护顶板;两帮采用树脂药卷加长锚固高强度螺纹钢锚杆设计,铺设金属网和钢筋梯子梁。
91采区水仓的锚杆间间排距为800*800mm(注:巷道在特殊地质条件下,若遇到顶板破碎、帮顶管理难度增加情况,必须适当缩小棚距及打设联锁锚索和联锁锚杆的方法加强顶板支护)第二节临时支护的方式1、临时支护护顶装置规格:采用两根4.5m长的3寸钢管作前探梁,使用用专用前探梁卡(四个)固定于巷道第二和第三锚杆上,用一块2500³150³50mm的优质松木板进行临时护顶,用大木楔(规格为500³200³150mm)绞顶。
2、临时支护护帮装置规格:构件一:使用长4500mm的3寸钢管作为前探梁。
构件二:使用长1.5m的槽钢,在距端头700mm、1400 mm处用直径10 mm的圆钢焊制挂钩,距端头40 mm处打一直径16 mm的联接孔。
构件三:使用长2000mm、高1200mm的护网悬挂在特制的圆钢焊制挂钩上。
3、临时支护架设方法:1、敲帮问顶:放炮完毕后,在专人(安全员和跟班队干共同)监护下,由班组长(或有经验的工人)站在永久支护、退路畅通的安全地点使用敲帮问顶工具由外向里进行敲帮问顶,敲掉帮顶及迎头活矸,使帮顶为实体。
2、前移前探梁卡:敲帮问顶无问题后,作业人员在永久支护下,站矸堆堆或梯子上,将前探梁靠后的两支梁卡逐个向前挪移,并拧紧(不少于50mm)在靠近窝头居中的顶锚杆上。
3、铺顶网:作业人员站在永久支护下的工作台或矸堆上,将顶网与永久支护顶网在左、中、右各联3孔以上,加快临时支护的速度,减少空顶时间,最后再孔孔相联。
4、前串前探梁:作业人员站在永久支护下工作台堆上将顶托梁横放在前探梁上后,两帮人员将顶网托起交工作台作业人员,同时后面两人将前探梁推至窝头,前探梁推移到指定位置后,上好防退销,防退销距前探梁卡间距不大于100mm。
作业人员配合将绞顶大板与梯子梁位置摆放合适。
5、临时护顶、护帮:使用前探梁专用护帮装置吊挂在前探梁端头并将护帮板安放完好,在空顶处使用护顶大板配合前探梁护顶,临时支护完成后再进行打锚杆(索)、联网工作。
附:91采区水仓临时支护图5第三节永久支护一、91采区水仓永久支护91采区水仓断面参数为,煤泥转载巷和水处理站巷毛宽6700mm,毛高5750mm;内水仓和外水仓毛宽4800mm,毛高3800mm;排水泵房毛宽5900mm,毛高6450mm;排水泵房变电所毛宽6000mm,毛高4950mm;泵房通道毛宽3700mm,毛高3550mm。
支护形式为锚网索喷支护。
91采区水仓锚杆采用Φ22*2400mm,间间排距为800*800mm;锚索为Φ18.9*8300mm,间间排距为1600*1600mm;金属网片采用Φ6.5钢筋加工,网孔100*100mm。
1、顶板支护每排打设HRB335Φ22L2400mm高强度螺纹钢锚杆,锚杆间间排距为800*800mm。
树脂药卷加长锚固,每根锚杆采用(CK+Z)2360、Z2360型药卷各一支,铺设金属网和Φ14mm³2800³80mm圆钢焊制的双筋双梁钢筋梯子梁,采用150³150³10mm的锚杆托板。
锚索加强支护采用Φ18.9*8300mm的大孔径预应力锚索,锚索孔深度为8.0m,锚索长度为8.3m,每根锚索采用的树脂药卷型号为(CK+Z)2360一支,Z2360二支,每根锚索配套使用一块规格为300³300³16mm,锚索托板一块,锁具一套。
2、两帮支护两帮支护打设HRB335Φ22*2200mm高强螺纹钢锚杆,锚杆间排距为800*800mm。
树脂药卷加长锚固,每根锚杆采用Z2335、Z2360型药卷各一支,采用150³150³10mm的锚杆托板。
3、帮、顶网铺设联网用Φ6.5点焊钢筋网,规格为1000*2000mm,采用梳辫方式,双丝双扣,不小于3圈,孔孔相联,压接100mm。
附:91采区水仓巷道支护断面图二、巷道隐蔽工程质量控制和记录管理严格按照集团公司掘进质量标准化要求进行支护材料参数表杆体锚垫紧固装置锚固力锚固剂网片钢带(双筋双梁)网丝材质规格材质规格规格型号支/孔材质规格材质规格顶板支护高强度螺纹钢锚杆HRB335Φ22L2400钢板150×150³12mmHYB型快速安装器127KN以上(CK+Z)23601Φ6.5钢筋网1000*2000mmΦ14圆钢16#铅丝Z2360 1预应力锚索Φ18.9L8300300×300×16mm锁具210KN以上(CK+Z)23601 1000*2000mmZ2360 2两帮支护高强度螺纹钢锚杆HRB335Φ22L2400150×150³12mmM22127KN以上Z2335 1Φ6.5钢筋网1000*2000mmZ2360 1第五章矿压监测第一节观测对象1、巷道开口处顶板变形情况。
2、正巷正常施工时顶板变形情况。
3、半煤岩交叉处巷道变形情况。
第二节观测内容1、锚杆、锚索锚固力抽检。
2、锚杆、锚索预紧力抽检。
3、顶板离层仪监测:观测顶板离层仪深基点和浅基点的变化,通过分析确定巷道变形程度,并报掘进科确定是否需要加固。
第三节观测方法一、顶板离层采用顶板离层指示仪测试锚固范围内顶板岩层位移值,巷道掘进过程中在巷道中间位置每掘进30m打设一个顶板离层仪(允许误差±5m),深基点8.0m,浅基点2.4m。
变坡点和支护变更点打设一个顶板离层仪。
1、离层仪的安装方法和步骤:(1)钻孔:采用Φ30 mm钻头,使用锚杆机在巷道中线处打设垂直钻孔,钻孔深度大于8m;(2)深部基点:用安装杆将深部基点锚固器推入孔中,直至孔底,抽出安装杆后,用手拉一下钢绳,确认锚固器已固定住。
(3)浅部基点:用安装杆推入浅部基点锚固器至 2.4m处,抽出安装杆后,用手拉一下钢绳,确认锚固器已固定住。
(4)调整离层仪的观测圈使初始读数为零。
(5)初读数:记录初读数。
2、安装注意事项:(1)离层指示仪安装位置距迎头不得超过3m,否则无法捕捉顶板离层的全过程。
(2)离层指示仪安装时尽量使深、浅部读数为零,正负误差不应大于5mm。
(3)离层指示仪孔必须保证垂直顶板打设,以保证离层仪安装后测绳自然下垂。
(4)离层指示仪深部、浅部测筒不得被网片绊住,影响测绳自然下垂。
(5)钢绳应事先盘好,推入锚固器时逐圈展开,以防纠缠打结。
(6)推入锚固器时,安装杆不能回拉,否则锚固器双爪会从安装杆上端的槽中脱出。
(7)浅部基点锚固器一定要准确定位,为此可提前在安装杆上做好标记。
(8)安装后两个观测圈均应属于自由滑动状态,不得有任何卡阻现象。
(9)相邻的两个离层仪距离不得超过设计值的±5m,离层仪实行挂牌管理。
3、观测频度:离层仪安设后连续观测不少于5天,每天由值班队干负责落实。
距掘进工作面50m内的离层仪,观测其离层值,每班1次;50m以外,除非离层仍有明显增长的趋势,一般可停止测读具体数据,改为观测两个刻度坠的颜色,频度为每周1次。
由验收员或跟班队干负责观察,其他人员也应随时注意观察,以便尽早发现异常现象,确保安全。
离层指示仪以红、黄、蓝三种颜色表示顶板离层松动的严重程度,蓝色表示顶部松动离层值较小,处于较稳定状态;黄色表示离层松动已达到警界值;红色则表示顶板离层松动值较大,已进入危险状态。
第四节数据处理观测数据的处理由本队技术员进行及时整理,并按照《王庄煤矿91采区水仓工作面锚杆支护初始设计》及时调整支护参数,遇特殊情况要汇报掘进科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