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宪法论文

宪法论文

宪法论文
宪法论文

法学1111010409 王紫硕

摘要:

2011年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学校领导在校中强制实行为差等生佩戴绿领巾的规定,在校园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一半孩子戴着红领巾而另一半孩子戴着绿领巾,老师要求上学、放学都不能解开,不然就在班上点名批评,校方这种做法是孩子们的心理产生了阴影,变得很自卑,也引起了家长们的不满,认为学校此举欠妥当,没有征得他们的同意,并且认为这是在歧视他们的孩子。这起绿领巾事件,很快被反映到陕西省委那里,不久就作出指示,要求学校立即停止这一做法。

关键词:

绿领巾平等权人格尊严教育制度未成年人

正文:

2011年10月18日中午时分随着下课铃响起,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的小学生们在老师引领下排队回家。最先走出校门的是一年级学生,队伍自然地被他们佩戴的领巾颜色分成了两类:一半孩子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另一部分孩子则戴着绿领巾。据该校教师解释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为教育其上进,该校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这引起了家长和部分孩子的不满,认为这是一种歧视。但学校进一步解释这一做法是为了“激励上进,并非歧视”,他们也是借鉴的外地学校的做法。而在上海、北京、武汉等地,确曾出现过“绿领巾”,作为少先队员预备期的教育形式。但红领巾有其特定含义,两者本来不是同一事物,这些做法已经被叫停。那显然,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的校长这一做法肯定是要被制止的。

可以看出,该校校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也是为了激励同学们,积极上进。但是,这严重伤害了孩子们的幼小的心灵。一名一年级学生告诉记者,“调皮、学习不好的学生就得戴绿领巾,老师要求上学、放学都不能解开,不然就在班上点名批评。”但记者看到不少绿领巾孩子一出校门就赶紧摘下领巾装进书包里。

根据《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宪法》第5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很显然,校

方这一做法违反了法律规定,侵害了孩子们的平等权,绿领巾虽不是差生的标识,客观上已变相给孩子划分了三六九等,则无疑会成为孩子心中的一块阴影。学校以红领巾、绿领巾对学生进行区隔,对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是极不公平和人道的。根据《宪法》第33条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的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校方给差等生佩戴绿领巾这一做法就是变相羞辱差等生,严重伤害了孩子们的自尊心,会让他们产生自卑心理,不利于孩子们今后身心健康发展。

绿领巾折射出的是义务教育的一大死结,不能激发学生上进,只能“戴出”应试教育之丑。《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公民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按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说到底,就是按考试成绩将小学生分为好生和差生。这所学校急功近利的做法,实质就是对教育公平理念的颠覆。绿领巾使“差生”有了一种低人一等的标识,容易让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自卑感,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虽然学校有些委屈地说,他们的本意只是为了“激励”那些还不够入队条件的学生,但如此“激励”手段显然,缺少对于孩子自尊心、平等意识的理解与关注,难以达到激发上进心的目标。从实质上讲,这种做法不仅仅是教育手段不够人性化的问题,而且已经涉嫌歧视后进生和侮辱人格尊严,该行为已严重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第五条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第十八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第六十三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第二款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教职员工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行为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处分。”

学校老师没有对差等生进行耐心教导,反而以让差等生佩戴绿领巾这一手段,从而达到校领导所说的激励差等生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戴上红领巾这种期望,这怎么可能,这是不可取的,“绿领巾”阻碍了学生积极向上、追求进取、改正错误的通道。使孩子从小就形成了一种自卑心理。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教育,显然不是吧,给差生戴绿领巾这一做法带有鲜明特征的惩戒型教育,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宋江的面上刺字,宋江还不忘洗去刺字之辱,何况一群小学生。好的教育让每位学生在学校都有尊严。让学生们得到老师的人文关怀,而不是变相歧视。

包头“红校服”事件、无锡“测智商”事件、山东枣庄“三色作业本”事件、南昌市“走廊考试”事件等涉嫌教育歧视事件不断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的关注。究其原因,就是校方法律意识淡薄,他们制定的一些校规经常侵害学生们的平等权和人格权。变了色的仅仅是红领巾的颜色吗。这显然反映出了目前中小学教育体制管理上的一些弊病。追溯源头,根子在现行教育评价考核体制出现了扭曲。尽管教育部已在制定《教师教育标准》,其中的一项内容就是教师要尊重孩子的学习权,与学生平等地对话;教师必须要研究教育对象,杜绝“目中无人”的教育方式,但是,不彻底摒弃应试教育模式,学校和教师的利益考量将一直拿成绩说事,所谓“差生”难以咸鱼翻身,绿领巾还会迎风飘扬。

最后我想说,请关注一下弱势群体—未成年人的权利也是不容践踏的,社会各方要依法自觉保护未成年人的权利,让他们在充满关怀与爱心的环境下茁壮成长。参考文献:

《宪法》《民法通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北京晨报

2020宪法论文格式标准

2020宪法论文格式标准 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2020宪法论文格式标准,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的选定不是一下子就能够确定的.若选择的毕业题目范围较大,则写出来的毕业内容比较空洞,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各位同学准备的宪法论文格式标准。 目录内容提要正文参考文献写作过程情况表指导教师评议表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 1、纸张型号:A4纸。A4210297毫米 论文份数:一式三份。 其他(、):一律要求打印。 2、论文的封面由学校统一提供。(或听老师的安排) 3、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NewRoman字体。 4、字体要求: (1)论文标题2号黑体加粗、居中。 (2)论文副标题小2号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3)填写姓名、专业、学号等项目时用3号楷体。 4)内容提要3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内容为小4号楷

体。 (5)关键词4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黑体。 (6)目录另起页,3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仿宋,并列出页码。 (7)正文文字另起页,论文标题用3号黑体,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号宋体,每段首起空两个格,单倍行距。 (8)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①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9)注释: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0)附录: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1)参考文献:另起页,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2)页眉用小五号字体打印上海复旦大学XX学院2007级XX 专业学年论文字样,并左对齐。 5、纸型及页边距:A4纸(297mm210mm)。 6、页边距:天头(上)20mm,地角(下)15mm,订口(左)25mm,翻口(右)20mm。 7、装订要求:先将目录、内容摘要、正文、参考文献、写作过程情况表、指导教师评议表等装订好,然后套装在学校统一印制的论文封面之内(用胶水粘贴,订书钉不能露在封面外)。

宪法论文

法学1111010409 王紫硕 摘要: 2011年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学校领导在校中强制实行为差等生佩戴绿领巾的规定,在校园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一半孩子戴着红领巾而另一半孩子戴着绿领巾,老师要求上学、放学都不能解开,不然就在班上点名批评,校方这种做法是孩子们的心理产生了阴影,变得很自卑,也引起了家长们的不满,认为学校此举欠妥当,没有征得他们的同意,并且认为这是在歧视他们的孩子。这起绿领巾事件,很快被反映到陕西省委那里,不久就作出指示,要求学校立即停止这一做法。 关键词: 绿领巾平等权人格尊严教育制度未成年人 正文: 2011年10月18日中午时分随着下课铃响起,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的小学生们在老师引领下排队回家。最先走出校门的是一年级学生,队伍自然地被他们佩戴的领巾颜色分成了两类:一半孩子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另一部分孩子则戴着绿领巾。据该校教师解释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为教育其上进,该校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这引起了家长和部分孩子的不满,认为这是一种歧视。但学校进一步解释这一做法是为了“激励上进,并非歧视”,他们也是借鉴的外地学校的做法。而在上海、北京、武汉等地,确曾出现过“绿领巾”,作为少先队员预备期的教育形式。但红领巾有其特定含义,两者本来不是同一事物,这些做法已经被叫停。那显然,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的校长这一做法肯定是要被制止的。 可以看出,该校校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也是为了激励同学们,积极上进。但是,这严重伤害了孩子们的幼小的心灵。一名一年级学生告诉记者,“调皮、学习不好的学生就得戴绿领巾,老师要求上学、放学都不能解开,不然就在班上点名批评。”但记者看到不少绿领巾孩子一出校门就赶紧摘下领巾装进书包里。 根据《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宪法》第5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很显然,校

宪法论文.doc

论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 ——从网络民主参与的角度分析 董蕾 (管理科学系行政管理专业学号:091424026 指导教师:朱丹) 摘要:通过对网络民主参与的影响及网络中民主参与存在的问题的探讨,分析了网络民主在保障公民权利,监督国家权力的作用。也指出了在面对网络民主参与出现的种种问题,政府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去促进和加强公民的网络民主参与,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监督国家权力的实施。而我们从政府应对网络民主参与的对策中也不难看出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力的关系。 关键词:网络民主;公民权利; 政府;对策 公民民主权利是公民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人身权,财产权以及其他权利构成了公民权利。为了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特别是监督权,国家建立了多层次的监督体系,比如党内监督制度,党外监督制度,信访制度,传统媒体舆论监督,法律监督等等。但是这些监督体系都存在自身不可避免的问题,以信访制度为例,这一监督办法是在被监督体内部进行的,传统的信访耗时耗力耗财,由于其本身的相对封闭性,使得信访效果大打折扣,网络的使用使得这些权利变得愈来愈快捷,简便,触手可及。 一、网络民主的兴起背景及其发展 网络民主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政治参与手段和模式,主要指人们通过互联网实现价值观和政治立场的交流,集中和反映,以及政治意愿的表达等,常见的形式有电子投票、电子论坛和电子竞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信息网络技术不再只是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活,这一改变也已经渗入政治领域,引起政治体制和政治环境

法学导论与宪法学论文

浅析我国人权保障与宪法救济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人权意识的增强,国家和公民都越来越重视通过法律形式来保障和实施人权,因此我认为以我国人权保障与法律救济的发展现状为此篇法学科目的结业论文要更加有意义。反思了我国现今人权保障问题的实际情况,经过查阅相关资料,粗浅的总结了有关方面的一些基本问题,并提出了我个人视野范围内,完善我国法律体制的对策和建议。 权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丰富,对人权的保障也在历史的进步中发生、发展和逐步完善的。在一定意义上,宪法就是一国人权保障和发展水平的标尺。我国现行宪法的第四次修改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标志着以宪法为基础的、有中国特色的人权保障制度已初步形成,但是还存在这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给政府的实施和公民权利的保障都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研究我国人权保障与宪法救济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国人权保障概念形成及与宪法救济的关系分析 从1991 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政府每年至少发表一份有关中国人权的白皮书,介绍中国人权发展的历史、现实状况以及保护措施等内容,并阐明中国政府在人权和人权保护方面的立场与观点,这表明我国政府肯定了和开始重视人权方面的问题。我国宪法于2004 年进行了第四次修正,其中明确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我国第一次把人权写入宪法。我国人权保障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与强大的生命力。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国家公民权力始终不偏离保障人权的轨道,有必要通过一系列的法律设计与制度安排来对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可能侵害予以事先的预防与事后的救济。 我国人权保障与宪法救济的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人权意识的逐步强烈,国家对人权保障的逐步重视,我国法律在这些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权保障宪法救济的观念障碍 公民宪法意识是宪法制度与宪法实践在公民心理上的如实反映,因此,一个国家的公民宪法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宪法制度和宪法规范的运行情况。现行宪法实施20 多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对宪法的宣传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宪法意识逐步增强,遵守执行宪法总的来说是好的。但是,我国宪法实施保障体制确实也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其中之一就是公民的宪法救济意识不强。这就需要加强普及宪法的宣传和学习,使宪法意识深入人心。各级国家领导工作人员要重视和执行宪法,全国人民和一般国家工作人员也应当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第二、人权保障宪法救济的立法缺失 宪法是公民的“权利保障书”,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中,将宪法第13 条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修宪的意图就是在于,切实保障公民的私有财产权。但是如何将应然意义上的权利理念转变成现实中的具体权利,我国的法制建设目前还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案。同时,尽管我国宪法列举的公民权利救济权有很多,比如批评权、建议权、控告权、申诉权等等,但却没有规定公民对来自国家机关之外的侵害的救济权,这也说明了我国制宪的不成熟性。 此外,我国没有建立宪法诉讼制度,它是解决宪法争议的一种诉讼形态,即依据宪法的最高价值,由特定机关依照司法程序审查法律的违宪与否,并使违宪的法律失去效力的一种制度。从法理上看,建立这种制度是非常重要的。该救济方式可以使公民宪法权利在受到法律的侵害时得到保障,从而使权利救济体系逐步完整。 第三、人权保障宪法救济的理论不足 我国目前已建立比较健全的法律救济制度,即司法诉讼制度、行政复议制度、国家赔偿制度、民事调解与仲裁制度等,但现有宪法救济制度仍存在不少空白与缺陷。我国现行宪政制度尽管预计到法律、法规和规章可能违反宪法,因而主要从保障国家宪法秩序的层面,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的监督和审查问题做出了规定,但是还没有从正面为公民权直接提供宪法救济的角

宪法学小论文

论宪法的主要作用。 1982年宪法即现行宪法经过1988年、1993年、1999年的三次修正,宪法内容进一步完善,在我国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概括起来,现行宪法有以下四大特点与作用: 第一,宪法保障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宪法明确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为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第二,现行宪法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表现在: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废除了事实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保证人民政协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作用;坚持民族区域自治,维护国家统一;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第三,宪法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宪法强调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宪法第五条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21年来,我国宪法的实施状况不断改善,依照宪法和法律办事正在成为社会普遍的行为准则。第四,宪法促进了我国人权事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宪法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作了全面的规定,为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有民主权利,在国家生活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现行宪法强调对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和住宅不受侵犯权的保护,并增加了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权,以及对残废军人、烈属、军属、盲聋哑及其他残疾公民和老人的保护。 论我国设立特别行政区的理论根据和法律根据 特别行政区是指在我国行政区域内,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专门设立具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特殊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行政区域。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但又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我国现行《宪法》第3l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宪法是根本法,它巩固并确认了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现在,宪法在行政区域划分中提出特别行政区,无疑说明允许特殊情况下可以有另一种制度的存在。这些制度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有关保障居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制度,行政管理、立法和司法方面的制度。特别行政区体现了?一国两制?的理论。?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所谓一个国家,就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即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凡是属于我国领土范围内的一切地方行政区域,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都不能分割或分离出去,也不能变成任何独立的政治实体。所谓的两种制度,是指在我国一般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可以继续保持资本主义制度。按照传统的理论和模式,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里,只能允许一种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存在和发展。实行?一国两制?后,突破了原有模式,形成了在一个国家里,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并存,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是我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在国家制度上的一大创新和发展,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结合。 论宪法的人权保障。 摘要:保障人权是宪法的终极价值。本文讨论了宪法保障人权的机制,认为宪法通过宏观上控制国家权力和微观上规定基本权利的内容,形成有机的宪法人权保障机制。历史地看,宪法对人权的保障突出宏观上的国家权力的控制到微观上的正面规定基本权利的转变。我国宪法与现代宪法有暗合之处,但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宪法,人权保障机制,人权保障条款 引言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简称为?人权保障条款?)作为宪法的修正案被正式写进了宪法。王兆国

[宪法学,宪法,课程]宪法论文:宪法学应作为高等教育的通识课程

宪法论文:宪法学应作为高等教育的通识课程 在强调依法治国的今天,应把宪法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通识课程。让更多的天之骄子接受宪政、法治的洗礼,这里是一篇宪法学应作为高等教育的通识课程,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摘要:党的十八大刚刚召开,依法治国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高等教育目标与高等教育内容等方面分别论述了宪法对于高等教育的意义,提出要建设法治国家应当把宪法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通识课程,让学生在大学阶段除了学习专业技能知识之外也应树立起良好的法治信念,这对于建立法治国家、实现宪政和民主必将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宪法高等教育通识课程 12月4号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的日子,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宣传日”。每年12月初全国各地就会展开形式各异的法制宣传活动,向民众宣传法治、宪政、民主、共和的理念。高等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手段,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是否具备法治意识,是否理解宪政、共和等理念会关系到社会主义目标能否实现。故而,笔者主张宪法不仅应作为法科学生的必修科目,在高等教育领域,宪法也应作为通识课程让所有的学生都接受。 宪法是一国的根本大法,它主要规定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各种制度与公民基本权利,它调整的就是权力与权利的关系。而一个“高度富强、文明、民主、法治的社会”应是怎样的社会,起码应该是权利得到尊重、权力得到制约、法律是制定良好、实行良好的社会。我国自1954年颁布第一部宪法以来,一直强调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围绕这一主题,先后颁布了400多部法律,上万个规范性文件。虽然在文革期间发生了政策的断层,但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法制建设一直是我国政府工作目标的重中之重。从一五普法到现今的六五普法,国家向普通民众宣传法律的脚步一直都没有停止。但作为执法者的机关干部们,对于法律的理解并不都如想象中那么到位。我作为绵阳市四五普法、五五普法、六五普法讲师团成员,也屡次面对不同的受众作过各种类型的法律讲座,在宣传法律的过程中不得不看到,很多人甚至执法者本身对于法律的理解是有偏差的。为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在高等教育体系之内,把宪法作为一门通识课程确立下来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 一、从当代大学生特点来看,大学阶段开设宪法课程是最明智的 梁启超早在1900年的中即已写明“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少年崇尚法治和宪政则中国崇尚法治和宪政。法治和宪政并不是一个摆件。作为中学生的少年,因为缺乏社会常识和相应人文知识的积淀,也受到高考升学的压力,他们并不具备完全理解法治之于国家的意义。而大学生作为接受高中以上学历教育的人,在经过高等教育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后,就将进入到工作岗位,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任务。如果他们不懂得宪法,那宪政将无从谈起;如果他们不懂得宪法,那法治也只是一个笑话。大学生在大学进行专业技能知识学习的同时,其心智与体能的发展也到达人生的巅峰状态,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在大学期间关于人性、社会的认知会直接影响该生漫长人生路上的价值取向。这个时候如果引导他们对社会客

宪法论文

论人权的宪法保障 摘要: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民主宪政的一项基本原则。将人权原则写入宪法, 是中国寻求实行宪政以来的第一次,是当代中国民主宪政和政治文明的最新发展。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第一次明确写入我国宪法,对我国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带来深刻变化和深远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将宪法原则变为实际行动,在现实中切实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切实遵行宪法的人权原则,就要将尊重和保障人权贯穿于立法、执法、司法和执政、行政各个环节之中。当然还应清醒地看到在人权保障的问题上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关键词:宪法,人权,保障 引言 人权、通俗来说,是指人作为“人”所享有和应当享有的权利。根据法律学的一般解释,“权利”是指人民享有和应当享有的利益。人权的范围非常广泛。哪里有人存在,哪里就有人权问题。哪里有权利问题,哪里就必然存在一个平等权利的问题,即人权问题。既然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人基于其本质应该享有的权利也就必然涉及一切社会领域。人权是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广泛、全面、有机的权利体系,是人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方面权利的总称。它既是个人的权利,也是集体的权利。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一个国家宪法对人权的保障程度,体现了这个国家实行民主宪政制度的真实水平“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宪法的修正案被正式写进了宪法。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①]更为明显的是1791年的法国宪法干脆把人权宣言作为宪法的序言,也充分体现了人权在宪法中的地位和作用。宪法的核心价值,就在于规范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而人类社会政治文明所反映的,也正是这种关系中进步、合理成分的历史积聚过程和状态。人权的实现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保障人权是宪法价值的起点和归宿,l而人权的实现,又必须以民主的实现为基础。宪法作为民主政治的产物,在确认人民主权作为国家最高权力存在的同时,将人民主权外化和个体化为公民权利,并通过保障和发展公民的广泛民主权利来不断扩大和深化人民主权。 一、宪法与人权的关系 (一) 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 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法律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近代宪法的产生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普遍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和以普选制、议会制为核心的民主制度的形成,为近代宪法的产生提供了政治条件,而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和法治等理论,为近代宪法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宪法和人权的关系主要有 1、虽然人的权利是天生所有的,但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它明确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宪法是应有人权向法定人权转化的必要和中心环节。美国宪法修正案1-10条有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说明、中国现行宪法在在总纲之后专门有一章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宪法作为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最根本的问题:规范权力运作的形式和方式。它作为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可以保障国家权力的运行的正确性,避免公权力对基本人权的侵犯。

2000字宪法论文TRIPS

古典文学中常见论文这个词,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为论文。以下就是由编为您提供的2000字宪法论文。近年来,美国及欧盟等发达国家利用TRIPS协议的弹性条款,以市场准入及跨国投资为诱惑,使发展中国家与之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s,以下简称FTAs),在这些FTAs中加入一些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标准的条款。由于这些条款超过了TRIPS所规定的保护标准,被称作TRIPS-plus条款。随着FTAs的盛行,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签订了含有TRIPS-plus条款的FTAs,特别是在药品的专利保护领域,TRIPS-plus的扩张显得尤其突出。TRIPS-plus条款的强势扩张在影响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秩序、侵蚀知识产权保护多边体制的同时,对发展中国家药品的可及性(即可获得性)不可避免地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深入研究TRIPS-plus条款并及早制定出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TRIPS-plus条款的缘起与发展早在19世纪末,国际社会就开始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主要有国际条约和国内法两条途径,其中国际条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TRIPS协议产生之前,国际上已经有一系列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如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保护版权的《伯尔尼公约》、保护邻接权的《罗马公约》以及《关于集成电路的知识产权条约》等等。但是,由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较高,这些公约不能满足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提供高标准保护的需求。比如,《巴黎公约》没有规定专利的最低保护期限,对于商业秘密也无专门公约予以保护,此外也无一个有效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争端解决机制。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之初,美国以退出谈判相威胁,要求将知识产权纳入多边谈判。考虑到乌拉圭回合协议作为一揽子协议,包括了发展中国家所希望得到的一些东西,例如纺织品协议回归、服务贸易协议、更强化的争端解决机制等,发展中国家最终做出了妥协和让步。1991年,关贸总协定总干事提出了乌拉圭回合最后草案的框架,其中《与贸易(包括假冒商品贸易在内)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简称TRIPS协议)基本获得通过。1994年4月5日,125个参加谈判的成员方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签署了包括TRIPS在内的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最后法律文件。可以说,TRIPS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胜利,为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统一化和协调化的最低标准,即各成员对知识产权所提供的保护可以高于但不能低于TRIPS所制定的保护标准和要求。与其他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条约相比,TRIPS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扩大,保护期限普遍延长。此外,TRIPS协议还规定了详细而完善的知识产权执法措施,包括行政和司法程序,并且将有关知识产权的争端纳入GATT/WTO争端解决机制,强化了各成员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保护知识产权的义务。

宪法论文

浅议选举权平等原则 现代民主制度以选举制度为核心,选举成为民主政治的保证。而选举权平等原则是现代选举制度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其他权利平等的前提,是衡量现代民主制度发展的重要尺度。 2010年3月14日,在《选举法》修正案中,农村和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和选举组织机构等进行了修改并获得通过,致使我国城乡居民选举首次实现“同票同权”,这是选举权平等原则的体现。但是选举权的平等性仅仅通过规定城乡代表每一代表代表相同的人口数并不能得以全面实现,仍需立法不断地完善。 一、选举权平等原则的基本内容 (一)选举权平等原则的内涵 1.资格平等 选举权的资格平等是相对于选举权的主体限制而言的,这一原则意味着选举权不能因性别、种族、职业、宗教信仰、文化水平、社会地位、政治地位、财产状况、道德素质或党派等因素的不同而任意践踏公民的选举权,实行差别待遇,除非年龄未达到一定标准而未被授予选举权或者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从而丧失选举权。这一原则的实质是反对歧视。选举制度应当尽可能扩大到每一个有资格参与选举的公民,取消与选举无关的限制标准。18世纪法国著名政治思想家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Lakeside Tocqueville)曾说:“每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候,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只是到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这是支配社会发展的不变规律之一。选举权的范围越扩大,人们就越想把它扩大,因为在每得到一次新的让步之后,民主的力量便有所增加,而民主的要求又随其力量的增加而增加。没有选举权的人奋起争取选举资格,其争取的劲头与有选举资格的人多寡成正比。最后例外终于成了常规,即接连让步,直到实现普选制为止。” 事实上自选举制度诞生以来,选举权都曾因为各种标准而对主体进行了限制。在美国,种族歧视使黑人必须交纳赋税和通过挑剔的智力测验才能获得选举权,直到

宪法学论文

公共管理学院 宪法学课程论文 题目人权,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姓名罗延广 所在学院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08级公共事业管理 学号 00631094 任课教师董宏老师

人权,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08级公共事业管理罗延广任课教师董宏内容摘要:从人权的概念产生开始,历史就确定了人权的普遍性,人权是所有人仅仅由于是人而拥有的一些权利,是生来就具有的,人权属于任何时代任何地区所有的人,不管这些权利是否得到承认,这就决定了人权的普遍性;同时人权的普遍性又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在人权普遍性的基础上,在社会进化论和文化多元论的影响下,人权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人权的特殊性主要被是通过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不同时期、不同的文化传统等因素表现并实践出来的。人权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是二者的矛盾统一体。 关键词:人权普遍性特殊性 所谓人权是指人依其自然属性和社会本质所享有和应当享有的权利。人权的形成与发展伴随着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是一个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权也从一个国内的问题发展到一个国际的、区域的问题。从17、18世纪第一代人权的产生到现在,人权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权的特点和性质,即人权的普遍性和人权的特殊性同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大的争论。 一.人权具有普遍性 1948年的《世界人权宣言》向世界宣布了人权和基本自由的普遍性,并明确指出,这个宣言是“作为所有人民和所有国家努力实现的共同标准,以期每一个人和社会机构经常铭念本宣言,努力通过教诲和教育促进对权利和自由的尊重,并通过国家的和国际的渐进措施,使这些权利和自由在各会员国本身人民及在其管辖下领土的人民中得到普遍和有效的承认和遵行。”1966年生效的联合国两个最重要的国际人权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也规定并宣告了与《世界人权宣言》同样的内容。 人权的普遍性是指人权和基本自由是一种应当被普遍尊重和遵行的价值,这种价值的存在和实现对于任何国家、种族和民族的任何人是没有区别的,因而它具有普遍的属性。人权属于任何时代任何地区所有的人,不管这些权利是否得到承认。人权是所有人仅仅由于是人而拥有的一些权利,不涉及民族、宗教、性别、

宪法论文选题

1. 论人大在民主政治中的地位 2. 论宪法实施的保障 3. 谈如何健全人大制度 4.论宪法的权威性 5.我国公民受教育权及其宪法救济 6.论宪法基本权利的直接效力 7.论宪法监督体制的完善 8.宪法法院监督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9.民族自治地方制定单行条例问题研究 10.建设法治政府路径研究 11.论公民财产权的宪法保障 12.农村土地流转法律规制的宪法学思考 13.论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14.社会保障权与宪法保护 15.论公民基本权利与权力制约——宪法学视野下的法理学思考 16.论香港特别行政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17.宪法视角下的公民迁徙自由 18.论宪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19.论宪法是宪政制度的核心 20.论宪法监督制度对于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21.旧中国宪政运动的历史经验 22.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及其优越性 23.宪法关于特别行政区建立的基本精神与实践 24.论中央和地方的立法权力划分 25.论中国公民基本权利的现实性 26.论选民与代表的权利义务关系 27.论宪法对妇女权利的保障 28.论表达自由的宪政意义 29.中国宪政体制下的司法独立 30.论人大的个案监督 31.论公民宪法意识的培养 32.代表机关代表资格限制比较 33.民主集中制与三权分立机制比较研究

34.论宪法至上与依法治国 35.论宪法司法化的出现及对中国法治的影响 36.论宪法解释 37.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38.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平等权宪法保障 39.进城务工人员的选举权保障研究 40.农地征用补偿与公共利益 41.基层政权建设的宪法保障 42.中国农民政治权利的宪法保障分析 43.村民自治中的宪法问题分析 44.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45.论公民集会游行示威权的法律规制 46.结社自由的宪政意义 47.试论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完善 48.论公民隐私权的宪法保护 49.论我国公民的监督权 50.论网络言论自由权 51.言论自由的宪法界限 52.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53.论人民代表言论免责权 54.论人民代表的人身特别受保护权 55.流动人口权益保障现状的社会调查——以广州为例 56.论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 57.“一国两制”实施中的若干宪法问题浅析 58.论紧急状态下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与保障 59.公民基本权利与科技发展 60.国家权力体制与科技发展

宪法论文

人大代表和人民沟通的重要性 (一)人大代表的代表性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广大人民选举代表表达自己的意见,解决自己的问题,人大代表要体现民意。要具有代表性,必须经过专用程序和方式表达人民的意愿和利益,代表功能对于人民代表机关的重要性有以下三个表现,第一,它本身就是人民代表机关的一项基本功能,第二,它是人民代表机关的特有功能,他是人民代表机关履行其他功能的前提条件。人大代表和选民的双向沟通是选举的必然要求,人大代表代表人民才能是选举的进行更加公平,公正,民主。 在西方,议会代表全国人名的利益是通过议员代表各自选区及选民的利益而间接实现的,发达国家的选民不会推选只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而不代表选民利益的人当议员,美国国会两院议员通利都把代表选民当做首要工作,即使在那些用宪法规定议员代表全国人民的国家,选民也要求议员代表他们。法国宪法规定议员代表全国人民,然而议员们在重要关头却同样坚定的维护选区利益。西方国家的议员与选民能够较好的双向沟通,议员在选举时会向选民讲说今后任职的承诺,议员上任后工作的怎么样?选民在与政府的交往中遇到哪些问题需要议员出面解决?或者他们对国事有什么看法需要议员知道?这些既是议员与选民沟通的三大内容,又是议员必须保持这种沟通的原因所在。议员上任后是否在兑

现其对选民的任职承诺?如果根本没有兑现(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闻所未闻),或没有完全兑现,是由于什么原因,议员要随时主动向选民汇报工作。 (二),人大代表和选民沟通情况现状 全国人民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国家的一切权利都属于人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人民解放军选出的代表组成。人大代表的选举分为直接,间接两种选举方式,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代表组成,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以及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出的代表组成。宪法第二十五条修改为:“本行政区域内各选区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应当大体相等。”我国的选区可以按居住状况划分,也可按生产单位,工作单位,事业单位划分,每一选区选举1—3名代表,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以及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出产生,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间接选举产生,全国人大代表共近3000名,地方各级人大代表近320万名。 可以肯定我国的人大代表确实是代表人民的,从1954年宪法到1982年宪法,每一部宪法都坚决肯定了我国的一切

宪法论文

从平等权的角度看宪法中对少数民族权利的保护 摘要:二战以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了世界共同的主题。目前,全世界共有大约2000多个民族分布在224个国家和地区,除了少数几个国家民族成分比较单一外(如日本,以色列),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为多民族国家。在近几年世界上发生的冲突之中,大部分是与民族问题相关的,如:科索沃战争,巴以冲突,南北韩问题,车臣战争。我国目前共有56个民族生活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其中除了汉族以外占人口总数不到10%的55个少数民族大部分分布在我国的广阔的边疆地区,因此,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对于我国的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在保护少数民族权益方面,发挥着首要作用。 关键词:民族权益、合理差别对待、善意选择、补偿、公平正义,实质性平等一、运用宪法保护少数民族权益的必要性 第一,实质意义的平等权必然要求宪法保护少数民族权利。现代宪政的基本价值是以个体、民族、种族的平等为前提假设的,因此,民族平等权是民主国家和权利政治的应有之义。目前国内有部分反对对少数民族权益进行特别保护的呼声,其中以“善意的忽略理论为代表”1,这这部分学者认为,宪法的精髓在于保护全体公民的平等权。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的生存不需要国家的资助,人们可以提出,如果一种社会文化是值得挽救的,那么,这种文化的成员就会通过自己的选择来维持它。如果这种文化正在衰败,那么,一定是有人不再认为这种文化之的追随。按照这种看法,宪法是不应该对少数民族进行特别保护的。或许这部分学者自身并未意识到中国几千年以来形成的民族分布格局(少数民族多生活在偏远的边疆地区),这种格局是2极不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的。长此 1参见威尔.金里卡:《多元文化公民权—一种有关少数族权权利的自由主义理论》杨立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137—138

宪法学课程论文

违宪审查制度之我见 「摘要」:法律监督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而宪法监督制度又是法律监督制度的核心。如何监督和保障宪法的实施?这也是世界各国宪政建设实践中十分重要的问题。自从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产生以来,世界上很多国家相继以不同的方式,建立了审查立法和司法是否符合宪法的制度,通常称为违宪审查或合宪性审查,以保证公民权利得以正确实现,以保证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和地位。对世界各国违宪审查制度加以研究,对于完善中国的相应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违宪审查宪法法院宪法委员会人大及其常委会 一、中国的违宪审查之路 违宪审查制度是指由有关国家机构对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其他行政行为等进行审查,以就其是否违宪作出裁决的法律制度。事实上,我国的违宪审查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曲折发展过程。近30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华民族的法律意识的增强。我国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处理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时,常常会引用宪法中的有关规定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以及一系列违宪案件的发生。可以看出,整个社会对建立违宪审查制度的要求非常迫切。例如: 2001年8月,山东青岛3名高中毕业生状告国家教育部的有关规定造成高考录取分数线不平等一案。令人遗憾的是,该案因最高人民法院认为不属受案范围而被驳回。这是我国违宪审查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结果。同时,法律学界对建立何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违宪审查制度也存在着广泛的争议。 现阶段,我国的违宪审查主要采取事先审查与事后审查相结合的方式。那就是;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州、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批准后生效。较大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须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批准后实施等都属于事先审查.而事后审查主要是指,全国人大有权改变和撤消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决定和命令、有权撤消省、自治州、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地方各级人大有权撤消常委会的不适当决定、撤消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以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撤消下一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不适当的决议和撤消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从以上的相关规定可知道;我国属于立法机关实施违宪审查的模式。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往往是由代表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并将其中的立法权授予自己,因此,既可称之为立法机关实施宪法监督模式,也可称之为代表机关或权力机关实施宪法监督模式。该模式由1954年宪法确定。但从文章开头的案例分析会发现;立法机关、代表机关或权力机关有权实施违宪审查,但在遇到违宪诉讼时,该机关有司法审判权吗?有的话,司法程序如何?那我们的人民法院此时又承担什么角色呢? 2003年,中国法律学界关于《宪法》进入诉讼由最初的讨论,后被凝结为"宪法司法化"的术语,并进而将"宪法司法化"等同于"违宪审查".然而,在现行政治体制与权力配置框架下,我国法院不可能拥有违宪审查的权力,因此让《宪法》进入诉讼的路径暂时是行不通的,但这并不意味我国宪法在司法实践中真的"无路可走".相反,根据《宪法》的规定,我国法院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只要我们能够走出"违宪审查"的迷思, 《宪法》进入诉讼的路径不但存在,而且还很宽阔.借鉴域外的相关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当前中国违宪审查到底路在何方呢?. 这就是我想探讨的问题。 二、违宪审查制度的两种模式 目前国外的违宪审查制度模式主要有奥地利模式(专门机关审查制)、美国模式(普通法院审查制或司法审查制)和议会审查制。奥地利模式也称凯尔森模式,这一模式的

《宪法论文》

宪法论文 ——关于中国选举制度的发展及其现状 法学院司法班2012级 学生:毛开伟 指导教师:杨贵生 摘要:选举是民主的基础,选举制度主制度的核心部分。中国的民主政治时代开始的时间相比西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要晚了不少,而民主政治的核心即民主选举制度的是否,则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程度的重要标准。中国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在体制上和国情上要求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式的选举方式,也不能照搬前苏联的选举模式。那么中国当今的选举制度是怎么样的,中国自古以来的选举制度如何发展,而如何评价中国当代的选举制度,中国现如今的选举制度应该向一个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促进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新。这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和认真总结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发展历程现状优劣发展方向 正文: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以前,同样,中国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发展,从国家出现之初的夏朝一直到辛亥革命推翻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长达近五千年的时间内,中国始终保持权利的集中化,根本谈不上实质上的民主选举。但是为了选举人才参与到国家的建设,更根本的是维护自己的统治,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不断总结和探索着适合自己

的选举制度,虽然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但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还是在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了和并且具有一定的进步的时代意义。总体来说,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包括以下五个历史阶段。 一.世官制。又称世卿世禄制,主要存在于夏、商、周时期。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产生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二. 察举制。汉武帝时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用来选拔人才,即察举制,其内容包括地方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其中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官的最主要途径之一。两汉的察举,主要是以“德、才”作为选拔人才的依据,以孝廉为重要考察科目,所以人们也常说“举孝廉”。 东汉时期继续实行察举制,但随着豪强地主势力开始恶性膨胀,门第望族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出现“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局面。 三. 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选官制度。三国时开始实行,隋朝时被废除。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区别高下列为九等。“中正”所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依据。曹魏后期,尤其到了晋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论文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论文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论文》的内容,具体内容: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点建设应当从学科培养目标出发,关注现实,注重基本训练,并着眼于独立研究能力与批判学术意识的养成。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篇一《宪法学应作...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点建设应当从学科培养目标出发,关注现实,注 重基本训练,并着眼于独立研究能力与批判学术意识的养成。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篇一 《宪法学应作为高等教育的通识课程》 摘要:党的刚刚召开,依法治国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高等教育目标与高等教育内容等方面分别论述了宪法对于高等教育的意义,提出要建设法治国家应当把宪法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通识课程,让学生在大学阶段除了学习专业技能知识之外也应树立起良好的法治信念,这对于建立法治国家、实现宪政和民主必将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宪法高等教育通识课程 12月4号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的日子,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宣传日"。每年12月初全国各地就会展开形式各异的法制宣传活动,向民众宣传法治、宪政、民主、共和的理念。高等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手段,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是否具备法治意识,是否理解宪政、共和等理念会关系到社会主义目标能否实现。故而,笔者主张宪法不仅应

作为法科学生的必修科目,在高等教育领域,宪法也应作为通识课程让所有的学生都接受。 宪法是一国的根本大法,它主要规定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各种制度与公民基本权利,它调整的就是权力与权利的关系。而一个"高度富强、文明、民主、法治的社会"应是怎样的社会,起码应该是权利得到尊重、权力得到制约、法律是制定良好、实行良好的社会。我国自1954年颁布第一部宪法以来,一直强调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围绕这一主题,先后颁布了400多部法律,上万个规范性文件。虽然在文革期间发生了政策的断层,但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法制建设一直是我国政府工作目标的重中之重。从一五普法到现今的六五普法,国家向普通民众宣传法律的脚步一直都没有停止。但作为执法者的机关干部们,对于法律的理解并不都如想象中那么到位。我作为绵阳市四五普法、五五普法、六五普法讲师团成员,也屡次面对不同的受众作过各种类型的法律讲座,在宣传法律的过程中不得不看到,很多人甚至执法者本身对于法律的理解是有偏差的。为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在高等教育体系之内,把宪法作为一门通识课程确立下来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 一、从当代大学生特点来看,大学阶段开设宪法课程是最明智的 梁启超早在1900年的中即已写明"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少年崇尚法治和宪政则中国崇尚法治和宪政。法治和宪政并不是一个摆件。作为中学生的少年,因为缺乏社会常识和相应人文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