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PS期末考试试卷(2套)备课讲稿

GPS期末考试试卷(2套)备课讲稿

GPS期末考试试卷(2套)备课讲稿
GPS期末考试试卷(2套)备课讲稿

GPS测量试卷A卷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GPS系统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部分—GPS接收机。

2、GPS系统的空间部分由21颗工作卫星及3颗备用卫星组成,它们均匀分布在6个近似圆形轨道上。

3、GPS工作卫星的地面监控系统包括一个主控站、三个注入站和五个监测站。

4、GPS卫星位置采用WGS-84大地坐标系。

5、GPS系统中卫星钟和接收机钟均采用稳定而连续的GPS时间系统。

6、GPS卫星星历分为预报星历(广播星历)和后处理星历(精密星历)。

7、GPS接收机依据其用途可分为:导航型接收机、测地(量)型接收机和授时型接收机。

8、在GPS定位工作中,由于某种原因,如卫星信号被暂时阻挡,或受到外界干扰影响,引起卫星跟踪的暂时中断,使计数器无法累积计数,这种现象称为整周跳变(周跳)。

9、根据不同的用途,GPS网的图形布设通常有:点连式、边连式、网连式和边点混合连接四种基本方式。选择什么样的组网,取决于工程所要求的精度、野外条件及GPS接收机台数等因素。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伪距:就是由卫星发射的测距码信号到达GPS接收机的传播时间乘以光速所得出的量侧距离。由于卫星钟、接收机钟的误差以及信号经过电离层和对流层的延迟,量侧距离的距离与卫星到接收机的几何距离有一定的差值,因此,称量侧距离的伪距。

2、GPS相对定位:是至少用两台GPS接收机,同步观测相同的GPS 卫星,确定两台接收机天线之间的相对位置。

3、观测时段: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观测停止,连续工作的时间段称为观测时段,简称时段。

4、同步观测环:三台或三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获得的基线向量所构成的闭合环。

5、后处理星历:一些国家某些部门,根据各自建立的卫星跟踪占所获得的对GPS卫星的精密观测资料,应用与确定广播星历相似的方法而计算的卫星星历。由于这种星历是在事后向用户提供的在其观测

时间内的精密轨道信息,因此称为后处理星历。

6、静态定位:如果在定位时,接收机的天线在跟踪GPS 卫星过程中,位置处于固定不动的静止状态,这种定位方式称为静态定位。

三 、简答(每题6分,共36分)

1、简述GPS 系统的特点。

答:①定位精度高;(1分)②观测时间短;(1分)③测站间无需通视;(1分)④可提供三维坐标;(1分)⑤操作简便;(0.5分)⑥全天候作业;(1分)⑦功能多,应用广;(0.5分)(回答:全能性、全球性、连续性和实时性的也各1分。)

2、简述接收机的主要任务。

答:当GPS 卫星在用户视界升起时,接收机能够捕获到按一定卫星高度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并能够跟踪这些卫星的运行(2分);对所接收到的GPS 信号,具有变换、放大和处理的功能(2分);测量出GPS 信号从卫星到接收天线的传播时间,解译出GPS 卫星所发送的导航电文,实时地计算出测站的三维位置,甚至三维速度和时间(2分)。

3、简述无摄运动中开普勒轨道参数。

答:轨道椭圆的长半径;(1分)轨道椭圆偏心率(或轨道椭圆的短半径);(1分)卫星的真近点角;(1分)升交点赤经;(1分)轨道面倾角;(1分)近地点角距。(1分)

4、简述伪距定位观测方程中划横线参数的含义。

()()()12222j j 'k 12c t j

j j j j

S S S X X Y Y Z Z c t δρδρδρδ??-+-+--=++-???? 式中,j 为卫星数,j = 1 ,

2 ,

3 ,…

答:k t δ:接收机钟差(1分); 'j ρ:(对j 号卫星的)伪距观测值(2

分); 1j

δρ、2j δρ:分别为电离层延迟和对流层延迟的改正数(2分);

j t δ:为卫星钟差(1分)。

5、减弱电离层影响的措施。

答:利用双频观测;(2分)利用电离层改正模型加以改正;(2分)利用同步观测值求差。 (2分)

6、简述快速静态定位的作业方式。

答:在测区中部选择一个基准站,并安置一台接收设备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3分);另一台接收机依次到各点流动设站,每点观测数分钟(3分)。

四、论述(共23分)

1、什么是伪距单点定位?说明用户在使用GPS接收机进行伪距单点定位时,为何需要同时观测至少4颗GPS卫星?(13分)

答:根据GPS卫星星历和一台GPS接收机的伪距测量观测值来直接独立确定用户接收机天线在WGS-84坐标系中的绝对坐标的方法叫单点定位,也叫绝对定位。(5分)由于进行伪距单点定位时,每颗卫星的伪距测量观测值中都包含有接收机钟差这一误差,造成距离测量观测值很不准确。(4分)需要将接收机钟差作为一个未知数加入到伪距单点定位的计算中,再加上坐标三个未知数,所以至少需要4个伪距观测值,即需要同时观测至少4颗GPS卫星。(4分)

2、什么是多路径误差?试述消弱多路径误差的方法。(10分)

答:在GPS测量中,如果测站周围的反射物所反射的卫星信号进入接收机天线,这就和直接来自卫星的信号产生干涉,从而使观测值偏离真值,产生多路径误差。(5分)

消弱多路径误差的方法:

(1)选择合适的站址

a、测站应远离大面积平静地水面; (1分)

b、测站不宜选择在山坡、山谷和盆地中; (1分)

c、测站应离开高层建筑物. (1分)

(2)对接收机天线的要求

a、在天线中设置抑径板(1分)

b、接收天线对于极化特性不同的反射信号应该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分)

五、综合分析(共13分)

根据下列控制网的图形,用三台天宝4800双频接收机作业,相邻点的距离约1 km,仪器迁移时间约20-30分钟,已知接收机的使用序号和机号如下表,要求最少有三个同步观测环,同步观测时间为1小时。

(1)编写定位的先后次序(6分)

(2)写出三个同步观测环和一个独立

环。(4分)

(3)根据下图PDOP值选择每一个同步观测环最佳的观测时段。(3分)

答:(1)观测时段1:A点(接收机1)、B点(接收机2)、D点(接收机3)(2分)

观测时段2:A点(接收机1)、B点(接收机2)、C点(接收机3)(2分)

观测时段3:B点(接收机2)、C点(接收机3)、D点(接收机1)(2分)

(2)同步观测环:

观测时段1的AB、BD、AD三边所组成的闭合环;(1分)

观测时段2的AB、BC、AC三边所组成的闭合环;(1分)

观测时段3的BC、CD、BD三边所组成的闭合环;(1分)

独立环:

观测时段1的独立边AB、AD和观测时段3的独立边BD三边所组成的闭合环;(1分);(没有明确写明是独立边的酌情处理)

(3)在这三个时间段内选择较好:

观测时段1:5:00 - 6:00(1分)

观测时段2:13:30:- 14:30(1分)

观测时段3:18:00 - 19:00(1分)

GPS测量试卷B卷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卫星定位中常采用空间直角坐标系及其相应的大地坐标系,一般取地球质心为坐标系原点。

2、我国目前常采用的两个国家坐标系是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3、GPS接收机的天线类型主要有:单板天线、四螺旋形天线、微带天线和锥形天线。

4、GPS接收机主要由GPS接收机天线单元、GPS接收机主机单元和电源三部分组成。

5、单站差分按基准站发送信息的方式来分,可分为位置差分、伪距差分和载波相位差分。

6、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有电离层折射误差、对流层折射误差及多路径效应误差。

7、GPS的数据处理基本流程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预处理、基线解算、GPS网平差。

8、GPS卫星的地面监控系统包括一个主控站、三个注入站和五个监测站。

9、对于N台GPS接收机构成的同步观测环,有J条同步观测基线,其中独立基线数为N-1。

10、双频接收机可以同时接收L1和L2信号,利用双频技术可以消除或减弱对流层折射对观测量的影响,所以定位精度较高,基线长度不受限制,所以作业效率较高。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WGS-84 大地坐标系:原点位于地球质心,Z轴指向BIH1984.0定义的协议地球极(CTP)方向,X轴指向BIH1984.0定义的零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点,Y轴与Z、X轴构成右手坐标系。

2、GPS绝对定位:也叫单点定位,即利用GPS卫星和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观测值直接确定用户接收机天线在WGS-84坐标系中相对坐标系原点的决对位置.

3、广域差分:基本思想是对GPS观测量的误差源加以区分,并单独

对每一种误差源分别加以“模型化”,然后将计算的每一种误差源的数值,通过数据链传输给用户,以对用户GPS定位误差加以改正,达到削弱这些误差源,改善用户GPS定位精度的目的。

4、同步观测:同步观测:同步观测是指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同时对一组卫星进行的观测.

5、异步观测环:在构成多边形环路的所有基线向量中,只要有非同步观测基线向量,则该改多边形环路叫异步观测环。

6、整周跳变:在定位过程中,卫星信号可能被暂时阻挡,或受外界干扰影响,引起卫星跟踪的暂时中断,使计数器无法累计计数,出现信号失锁,使其后的相位观测值均含有同样的整周误差,这种现象叫整周跳变,简称周跳。

三、简答(每题6分,共36分)

1、简述美国GPS卫星的主要参数。

答:GPS系统的空间部分由21颗工作卫星及3颗备用卫星组成(2分),它们均匀分布在6相对与赤道的倾角为55°的近似圆形轨道上,它们距地面的平均高度为20200Km,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2分)。载波频率为1575.42MHz和1227.60MHz(2分)。

2、简述卫星的受摄运动及其主要摄动力。

答:考虑了摄动力作用的卫星运动称为卫星的受摄运动(2分)。主要的摄动力有:日月引力(1分);地球潮汐作用力(1分);太阳辐射压力(1分);大气阻力(1分)。

3、简述动态定位的作业方法。

答:建立一个基准站安置接收机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2分);流动站接收机先在出发点上静态观测数分钟,然后流动站接收机从出发点开始连续运动(2分);按指定的时间和间隔自动测定运动载体的实体位置(2分)。

4、如何减弱GPS接收机钟差。

答:把每个观测时刻的接收机钟差当作一个独立的未知数,在数据处理中与观测站的位置参数一并求解。(2分)认为各观测时刻的接收机钟差间是相关的,像卫星钟那样,将接收机钟差表示为时间多项式,并在观测量的平差计算中求解多项式的系数。此法可大大减少未知数,其成功与否关键在与钟误差模型的有效程度。(2分)通过在卫星间求一次差来消除接收机的钟差。(2分)

5、试说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组成部分。

答:完整的载波相位观测值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即载波相位在起始时刻沿传播路径延迟的整周数0N(2分),和从某一起始时刻至观测时刻

之间载波相位变化的整周数()Int φ(2分),以及接收机所能测定的载波相位差非整周的小数部分()Fr φ(2分)。

6、简述GPS 卫星的主要作用。

答:接收地面注入站发送的导航电文和其它信号;(2分)

接收地面主控站的命令,修正其在轨运行偏差及启用备件等;(2分)连续地向广大用户发送GPS 导航定位信号,并用电文的形式提供卫星自身的现势位置与其它在轨卫星的概略位置,以便用户接收使用。(2分)

四 、论述(每题10分,共20分)

1、如何重建载波?其方法和作用如何?(10分)

答:在GPS 信号中由于已用相位调整的方法在载波上调制了测距码和导航电文,因而接收到的载波的相位已不在连续,所以在进行载波相位测量之前,首先要进行解调工作,设法将调制在载波上的测距码和卫星电文去掉,重新获取载波 (3分) 。重建载波一般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码相关法,另一种是平方法 (3分) 。采用前

者,用户可同时提取测距信号和卫星电文,但用户必须知道测距码的结构;采用后者,用户无须掌握测距码的结构,但只能获得载波信号而无法获得测距码和卫星电文 (4分) 。

2、GPS 网的布网原则。(10分) 答:为了用户的利益,GPS 网图形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GPS 网的布设应视其目的,作业时卫星状况,预期达到的精度,

成果的可靠性以及工作效率,按照优化设计原则进行。(2分)

(2)GPS 网一般应通过独立观测边构成闭合图形,例如一个或若干

个独立观测环,或者附合路线形式,以增加检核条件,提高网的可靠

性。(2分)

(3)GPS 网内点与点之间虽不要求通视,但应有利于按常规测量方法进行加密控制时应用。(2分)

(4)可能条件下,新布设的GPS 网应与附近已有的GPS 点进行联测;新布设的GPS 网点应尽量与地面原有控制网点相联接,联接处的重合点数不应少于三个,且分布均匀,以便可靠地确定GPS 网与原有网之间的转换参数。(2分)

(5)GPS 网点,应利用已有水准点联测高程。(2 分)

五 、综合分析(共16分)

根据下列控制网的图形,用三台天宝4800双频GPS 接收机作业,相临点之间的距离约1 km ,仪器迁移时间约20~30分钟,同步观测时1 2 3 4 6 5

间为1小时,已知接收机的使用序号和天线编号如下表,试编写GPS 序 号 机 号

1 2919

2 2930

3 5306

②根据下图PDOP 值选择最佳的观测时段,填入GPS 作业调度表中。 ③根据控制网的图形的观测顺序和观测时间填写GPS 作业调度表。

答:(1)根据右图编写定位的

先后次序。(4分)

0时段,接收机分别架设在1、

2、6点;(1分)

1时段,将1点处的接收机迁

至3点,其余两台接收机继

续观测;(1分)

2时段,将2点处的接收机迁

至4点,其余两台接收机继

续观测;(1分)

3时段,将3点处的接收机迁时段 编号 观测时间 测站号/名 测站号/名 测站号/名 机号 机号 机号 0 5:00~6:00 1 2 6 29191671 29301671 53061671 1 6:30~7:30 3 2 6 29191672 29301672 53061672 2 13:30~14:30 3 4 6 29191673 29301673 53061673 3 18:00~19:00 5 4 6 29191674 29301674 53061674 GPS 作业调度表

至5点,其余两台接收机继续观测。(1分)

(2)根据下图PDOP值选择最佳的观测时段,填入GPS作业调度表中. 每个正确观测时段1分,共4分。

(3)根据控制网的图形的观测顺序和观测时间填写GPS作业调度表。每个正确观测时段2分,共8分。

photoshop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新建职中 2013年第二学期专业课期末考试题 Photoshop CS3 (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姓名:班级: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30分) 1.渐变填充的主要方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PHOTOSHOP默认的保存格式是PSD。 3.前景色和背景色默认的是前黑和后白。 4.在打开对话框中,选择多个连续文件时按键盘上的SHIFT。5.将鼠标光标放置在标题栏的蓝色区域上双击,即可将窗口在最 大化和还原状态之间切换。 6.当我们选择任意的一个选区工具时,在其工具属性栏的左侧 有四个按钮,分别表示的意思为:“”表示_____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_,“”表示___ __________。 7.在RGB【颜色】面板中【R】是红颜色、【G】是绿颜色、【B】是蓝颜色。 8.按键盘中的X键,可以将当前工具箱中的前景色与背景色互换。 9.全选的快捷键是______;取消选区的快捷键是______;反选 的快捷键是_________使用______命令可以对图像进行变形,快 捷键是________;填充前景色的快捷键是_________;填充背景 色的快捷键是________; 10.图层样式主要包括:投影、描边_、斜面和浮雕、渐变叠加、颜色叠 加和_图案叠加。 11.蒙版包括、、和矢量蒙版四种 类型。 12.CMYK模式图像的通道由青、洋红、黄、和黑色4个通道组成。 二、单选题

(每题2分,共30分) 1.不是CMYK 模式图像的通道()。 A.青色 B.洋红 C.白色 D.黑色 2.如何才能以100%的比例显示图像:() A. 在图像上按住Alt的同时单击鼠标 B. 选择“视图”→“满画面显示”命令 C. 双击“抓手工具” D. 双击“缩放工具” 3.不是文字工具组输入文字的工具是()。A.横排文字工具 B. 直排文字工具 C.钢笔工具 D. 直排文字蒙版工具 4.不属于通道用途的是()。 A.制作复杂选区 B.辅助制作一些特殊效果 C.辅助印刷 D. 专色通道 5.下面命令不正确的是()。 A.“图像”>“调整”>“自动色阶” B. “图像”>“调整”>“黑白” C.“图像”>“调整”>“曲线” D. “图像”>“调整”>“填充” 6.不属于渐变填充方式的是()。 A.直线渐变 B.角度渐变 C.对称渐变 D.径向渐变 7.下面可以将动画文件存储的格式是()。 A.PSD格式文件 B.GIF格式文件 C.HTML格式文件 D.DOCX格式文件 8.在默认情况下,对于一组图层,如果上方图层的图层模式为 “滤色”,下方图层的图层模式为“强光”,通过合并上下图层 得到的新图层的图层模式是下列哪一种()。 A.滤色 B.强光 C.正常 D.不确定 9、在按住alt键的同时,使用什么工具将路径选择后,拖拉该路径将会将该路径复制:() A.钢笔工具 B.自由钢笔工具 C.选择工具 D.移动工具

集体备课发言稿

集体备课发言稿 尊敬的教办专家、兄弟学校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下面,我代表我们中心小学六级语文备课组六位老师向大家做个汇报,谈谈我们对六级上册二单元教材的整体理解,对学情的分析,以及对六课《怀念母亲》这篇课文的解读和教学设想。 一板块我们对六级上册二单元教材的整体理解 本单元教材围绕着“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安排了四篇文章、一次习作和口语交际、一次回顾与拓展、一次综合性学习。四篇文章中,前两篇是讲读课文,《詹天佑》描写了詹天佑为我国铁路建设事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歌颂了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杰出的创造才能。《怀念母亲》表现了著名学者季羡林在德国留学时对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无限眷恋的感情。后两篇是略读课文,《彩色的翅膀》则从普通的海岛战士扎根海岛、建设海岛平凡事迹中,歌颂了边防战士对祖国的一片窒和热爱的感情。《中华少》以诗歌的形式热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的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学习汇报会和写演讲稿或读后感的活动,“回顾·拓展”也是紧紧围绕“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安排了相关的内容。另外,本组还安排了一次围绕本专题的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搜集、采访、参观等方式,进一步深化“祖国在我心中”的认识。 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二是为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到骄傲、自豪,立志报国;三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三个教学目的,前两个侧重内容的理解,强调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也就是侧重人文熏陶;三个则侧重对表达形式的感悟,强调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侧重工具掌握。就这二者而言,我们认为不能割裂开来、分成两张皮,而应该巧妙地将二者融合在一起。怎样融合呢?简单说,就是抓住语言文字这个根本,通过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入体会、感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让学生与作者、与文中主人公产生情感的鸣,回头再品味词句,看看作者是使用哪些词句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并打动我们的。这样,我们就带着学生在文本中走了一个来回,全面达成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用书建议,我们可以安排课时。其中,精读课文课时,略读课文课时,口语交际课时,习作课时,“回顾·拓展”课时。另外,学生还必须在课外利用部分时间完成综合性学习。 二板块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已经迈入六级了,接受各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少说也有六七了,学生对祖国的历史、文化、人民、地理等有了初步的浅显的认识。尤其是今·汶川大地震中,学生对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有了直接的感受;在今刚刚闭幕的北京奥运会上,

实验报告GPS静态测量

实验四GPS静态测量 一、实验目的 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采用GPS定位技术建立工程控制网的过程,使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应达到如下要求: 1、熟练掌握GPS接收机的使用方法,外业观测的记录要求。选点、埋石的要求。 2、合理分配时段、掌握星历预报对时段的要求。PDOP值的大小对观测精度的影响,图形结构的设计及外业工作。外业观测时手机或对讲机的合理应用。 3、掌握GPS控制测量数据处理处理的流程,能独立完成基线解算及网平差 二、实验地点: 城市学院校区内,实验学时:4小时 三、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1、实验内容介绍:对实验的任务和意义作好充分了解。 2、使用的仪器及物品:GPS接收机(含电池)、基座、脚架若干台,作业调度表,外业观测手簿,小钢尺,铅笔,安装有传输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的计算机,数据传输线若干根,便携式存储器。 3、搜集资料 ①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资料 a.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果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度评定。 b.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主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成图质量等。 c.如果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一致,则应收集、整理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注:本实验采用地科系2013年5月建立的校园控制网资料) ②收集有关GPS测量定位的技术要求 通过参考测量规范,收集有关的测量技术要求。GPS测量规范包括: a.《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 b.《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2007

图像期末试卷

焦煤技校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期末考试试卷1 适用班级:08办公自动化版本:劳动版 一、填空题:(1*15) 1、打开多个图像文件时,如果选择连续的多个文件,应按_____键。 2、打开多个图像文件时,如果选择不连续的多个文件,应按_____键。 3、图像分辨率的单位是:_______。 4、索引颜色模式的图像包含多少种颜色________ 。 5、当RGB 模式转换为CMYK 模式时,下列哪个模式可以作为中间过渡模式_________。 6、保存图像文件的快捷键是____________。 7、关闭图像文件的快捷键是____________。 8.常见的Photoshop文件格式有PSD格式、BMP格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TIFF格式。 二、选择题:(3*15) 1、下列哪个是Photoshop图像最基本的组成单元() A、节点 B、色彩空间 C、像素 D、路径2、图像分辨率的单位是() A、dpi B、 ppi C、 lpi D、 pixel 3、图像必须是何种模式,才可以转换为索引模式() A、RGB B、灰度 C、多通道 D、索引颜色 4、下面哪种色彩模式色域最大() A、 HSB模式 B、RGB模式 C、 CMYK模式 D、Lab模式 5、索引颜色模式的图像包含多少种颜色() A、2 B、256 C、约65,000 D、1670万 6、使用下面哪几个快捷键能够调用“新建”对话框?() A、按Ctrl+O键 B、按Ctrl键双击Photoshop的空白区域 C、按Ctrl+Alt+Shift+N键 D、按Ctrl+N键 7、下面用于创建规则形选区的快捷方式是:() A、M B、L C、P D、W 8、下面哪些选项属于不规则选择工具( ) A、矩形工具 B、椭圆形工具 C、魔术棒工具 D、矩形选框工具 9、要再次载入刚刚取消的选区,可以按哪个快捷键:() A、Ctrl+D B、Ctrl+Alt+D C、Ctrl+Shift+D D、Ctrl+C 10、如何才能以100%的比例显示图像() A、在图像上按住Alt键的同时单击鼠标 B、选择视图->满画布显示命令 C、双击手形工具

集体备课总结发言稿

集体备课中成长教学反思中超越 随着教育的发展,集体备课已成为我们校本教研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解放教师的有效途径,是学校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主要平台,是开展校本培训活动的重要载体,更是培养青年教师成长的主要机制。今天的集体备课,我是尝到了集体备课的甜头。在此,我作为一个参与者,现将今天集体备课活动感悟和反思与大家共同交流: 首先是我的感悟: 第一、集体备课为我们一线的老师提供了难得的“教学蓝本”。在集体备课中,我们每位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钻研,根据教材特点,书写出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案,并在教研活动中通过个人说课、集体研讨、再次修改,集各人教案优点于一体,集体的智慧产生出了较为圆满的教学设计。集体备课引发了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既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更有利于教师拓展思路,通过集体备课,互利互惠,相得益彰,使教学过程真正达到最优化,既发展了学生,又成长了教师,带给自己的是永久的”营养”。可以说,这次集体备课,我认为收获多多,受益匪浅。

第二、集体备课为老师们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以往自己备课,有时会思路狭窄或出现知识错误。通过集体备课活动中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了解他人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取长补短,推陈出新,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我们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 第三、集体备课帮我弥补了专业知识的不足,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知识含量,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不断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课备精了,学生学起来就感觉轻松了,教学效果就提高了。 第四、集体备课使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协作、分享。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集体智慧的力量却是可以无限放大的。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多与同学科、同班级教师探讨学生的教育、教学问题是很有必要的。以下三点是我对今天会议的反思和今后工作需要努力的方向: 1.加强思想认识,端正教研心态。首先我自己要充分认识集体备课的重要性,把握集体备课的各个环节,组织好全乡教师的常识集体备课活动,对于老师方面,其实每一位老师在内心中都期待着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能给自己个人带来益处,使自己在业务上得到提高,可又往往或多或少地抱着“自卑”或“偷懒”

GPS单点定位实验报告

GPS原理与应用实验题目:GPS单点定位 专业:测绘工程 班级:12-01 学号:2012212600 姓名:王威 指导教师:陶庭叶 时间:2014.11

目录 一、实验目的 (3) 二、实验原理 (3) 三、实验内容 (3) 四、实验效果图 (9) 五、实验总结 (9)

一.实验目的 1.深入了解单点定位的计算过程; 2.加强单点定位基本公式和误差方程式,法线方程式的记忆; 3.通过上机调试程序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实验原理 一个接收机接受三个火三个以上卫星信号,得出卫星坐标和伪距,利用间接平差计算接收机的坐标。 三.实验内容 1.程序流程图 2、实验数据

3、实验程序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CommonDialog1.Filter = "TXT files|*.txt|" CommonDialog1.FilterIndex = 1 CommonDialog1.ShowOpen Open https://www.doczj.com/doc/0f699478.html,monDialog1.FileName For Input As #1 Do While Not EOF(1) Line Input #1, Text textbuff = textbuff + Text + vbCrLf Loop Close #1 kk = MSFlexGrid1.Rows - 1 Dim a ReDim a(kk - 1) a = Split(textbuff, vbCrLf) For j = 1 To kk For i = 1 To 5 MSFlexGrid1.TextMatrix(j, i) = a(j - 1 + 5 * (i - 1)) Next i Next j For k = 1 To kk MSFlexGrid1.TextMatrix(k, 0) = "第" & k & "个点" Next k MSFlexGrid1.TextMatrix(0, 1) = "X" MSFlexGrid1.TextMatrix(0, 2) = "Y" MSFlexGrid1.TextMatrix(0, 3) = "Z" MSFlexGrid1.TextMatrix(0, 4) = "伪距" MSFlexGrid1.TextMatrix(0, 5) = "钟差" End Sub

小学数学教研集体备课发言稿

数学教研集体备课发言稿 吴老师在设计《角》这节课时,充分体现数学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的数学活动。在师生之见间、学生之间的积极交往和互动中,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建构知识并内化学习内容,从而完成学习内容,实现共同发展。 设计过程主要体现在: 1、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新的内容 在教学认识射线时,结合生活情境开展活动。通过观察灯光、作图与想象,建立射线的概.念,并举例说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在生活中的运用。 2、以学生原有的认识为基础,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建构新的认识 在认识线段的基础上,通过一端或两端无限延长认识射线和直线,有利于学生借助“有限”建立“无限”的概念。 3、重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和掌握新的内容 让学生动手画一画,从中体会通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通过量一量,明确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从而突出重点。 4、教学环节安排合理 有利于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在“做”数学的过程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在教具的准备中,没有很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练习的设计不够有针对性。 朱延文主任参加教研活动 “小学数学课堂高效”的思考发言稿

“老师叫苦,学生喊累,但学生并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这是久久横亘在我们大部分老师心中的一个结。问题在哪里?究其原因之一在于“我们的课堂效率低,课内损失课外补,造成学生课业负担重,形成恶性循环。”“怎样才能解放我们自己,减轻学生的负担,向40分钟而不是向24小时要质量?我想这是每个教师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 “高效的课堂”是小学数学教师永恒的追求。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虽然没有一成不变的定律,但还是有一些基本的规律可循。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吃透教材”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正如一位特级教师所说的:“这法、那法,不吃透教材就没法”。教师的教对于学生来说居于主导地位,教师只有掌握了教材各部分知识间的来龙去脉,以及教材里每一道例题和练习题的编写意图,才能做到胸中有书,游刃有余。因此,教师“吃透教材”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其中最为关键的是: 1、吃透教材——理清知识链。 数学是一门知识系统性非常强的学科,知识之间联系非常紧密,任何新知识都是在已学过的旧知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教师只有全面通读小学数学的各册教材,理清教材的知识链,教学时才能做到瞻前而顾后,能够以全局观点来驾驭,分析自己所教的教材。如果教师没有掌握教材的系统性,教学中就可能把完整的内容零敲碎打,分成许多独立地部分去教学。这样不仅教起来费劲,费时间,学生学

AI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 (B)1.以下关于滤镜和效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A.滤镜与效果仅仅是分类上的不同,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B.使用命令“滤镜>扭曲>玻璃”和命令“滤镜>扭曲>玻璃”可以获得同样的视觉效果 C.滤镜只针对矢量图,而效果只针对像素图 D.使用命令“效果>栅格化”可以将矢量图永久栅格化 (C)2.以下链接或嵌入文件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只能在导入文件时选择链接或嵌入文件,一旦导入便无法更改 B.链接图片会使得文件尺寸变大 C.Illustrator文件中链接的文件一旦被更改或删除,则此文件亦被损坏,无法打开 D.对于链接的Illustrator文件中的各个元素可以进行单独编辑 (D)3.以下关于切片工具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切片工具可以将一个路径切割为多个独立的路径,也可以将闭合路径变为开放路径 B.切片工具可以将一个闭合路径切割为多个闭合路径 C.切片工具可以将置入的位图图像切割为多个独立的部分

D.切片工具可以在绘制网页时,用来定义不同元素的边界 (C)4.通过混合(Object>Blend>Make)命令创建混合体后,如果要使生成的混合体沿着另外绘制的路径排列,可通过下列哪个命令? A.Object>Blend>Make(图形>混合>制作) B.Object>Blend>Expand(图形>混合>展开) C.Object>Blend>Replace Spine(图形>混合>替换路径)D.Object>Blend>Reverse Spine(图形>混合>反转路径) (B)5.两个填充有不同图案(Pattern)的封闭路径之间执行混合(Object>Blend>Make)命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它们不能执行混合命令 B.混合体的填充图案和原来位于前面的图形相同 C.混合体的填充图案和原来位于后面的图形相同 D.混合体的填充图案是两种图案的混合 (D)6.你最多可对多少个图形通过混合工具(Blend Tool)和混合(Object>Blend>Make)命令来执行混合操作? A.2个 B.3个 C.6个

集体备课中心发言稿.docx

集体备课中心发言稿 教材分析 : 这个单元的核心内容是" 辨认形状 " 。圆形、星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菱形、这六种形状,其中前三种形状的单词要求能听说读写,并初步运用what shape is it? 将形状与日常生活用品结合起来进行交际。 教学内容: part b c 设计思路 : 本课的课题是shapes 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鉴于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和自主思维能力,我在这堂课中设置了不少同桌协作和动手操作的环节,以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尽量使所学知识与实际靠拢,尽可能多的利用实 物进行单词和句型的操练。 教学目标 : 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角度的有机结合,本着这样的认识,我对本课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生能听说读写四个单词(shape, circle, square, star,);能听说读三个单 词(diamond, rectangle, tr-ia-ng-le); 2. 能运用 what shape is it?或what shape is the...? it's a/an...进行口语 交际。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以上单词及句型 2. 注意单词shape, rectangle, tr-ia-ng-le的正确发音 教学准备:

六种形的若干、卡片、一糖、剪刀、一白,事先在黑板上画好一个打开的盒子。 教学程: step1.greetings and free talk a:t: good ?, boys and girls. s:good ?, mi ? b:t: hello,girl,do you like singing?/what do you like? s1: ? t: hello,boy,can you dance?/what can you do?. s2: ? t:what can i do?i can draw.now i am drawing.i am drawing some shapes.( 在黑板上画形、菱形、三角形,画) step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teach: “shape”出示卡片,用 she tape 帮助音,开火,拼写 。揭示: today,we ’ll learn unit 9 shapes.(加s) 2. t:if you learn well, i’ll give you a star. teach“star”,用car 来 帮助音,开火,拼写。 3. t: look,this is a magic box.(指板好的盒子)if you say the order: “what shape ,what shape?”(板)it’ll give you many nice things. 用不同的奏把what shape 个口令熟。

2014-2015美术图案期末试题

2014-2015年度第二学期 美术理论期末考试卷 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符号填在题首的空格内,每小题3分,共30分) 是( ) A.条理与反复 B.神韵与韵律 C.对比与调和 D.变化与统一。 2.图案的造型,分图案的抽象造型和图案的具象造型两种类型。以下属于具象造型的是( ) A.三角形 B.圆形 C. 正方形 D.简化的人头像 3.以下不是图案的设计原则的是( ) A.实用 B.美观 C.经济 D. 简化 4.以下不是几何图案的构成要素的是( ) A.点 B .线 C.面 D.形 5. 以下选项不属于图案变化中的几何法的是把变化的物像处理成( ) . A.树影简化 B.弧形 C.折线 D. 三角形 6. 中国传统图案由三大部分构成,以下哪项不是中国传统图案构成的是( ) A.民间工艺美术品图案 B .欧洲图案 C .宗教艺术图案 D.宫廷上层社会的用品及建陈设实筑物图案 7.一下哪个选项不属于中国名绣的四大名绣( ) A. 苏绣 B .湘绣 C .蜀绣 D. 黔绣 8.在图案的形式美法则中,以下正确的黄金分割比是:( ) A. 1:1.414 B. 1:1.618 C . 1:1.732 D.1:2:5:8 9.以下哪种表述与宋代的图案风格相吻合。( ) A.古朴而浑厚 B. 富丽而华贵 C .清秀而淡雅 D.精细而繁琐 10.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采用鲤鱼作为连年有余图案装饰的主体的方法是( )。 A 借物 B 神似 C 形似 D 音似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2分) 1.图案的造型方法、( )、( )是图案设计的基础。 2.根据题材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图案分为( )、( )、( )、( )四大类。 3.图案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 )、( )。 4.对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 )的形式,另一种是中心对称的形式。 5.三原色是指( )( )( )三种颜色。 6.明度是指色彩的( )又称光度。 7.简单的说图案的图是指( )案即是( )。 8.基础图案的构成形式主要( )和( )两大类型,其中连续图案的构成形式有( )、( )两种类型。 9. 饕餮纹又称( ) 10.中国传统图案历来就有( )、( )的特点。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二方连续图案类型中直立式连续纹样给人以和谐、安定和平稳整齐的感觉。( ) 2.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实用美术设计人才,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非常重要,基本功的训练不重要。( ) 3.边缘纹样又称为边饰纹样,它是组织安排在一定形体周边的装饰纹样。( ) 4.我国传统图案善于将抽象的事物加以理想化、具体化、形象化。( ) 5我国传统图案中注重强调对形象特征的表现通过对比联想、夸张与变形,对各种形象进行艺术处理,使图案形象达到神似豪放、形简意赅的艺术效果。 四、简答题(每题9分,共18分) 1、简述文艺复新时期三杰并列举其至少一副代表作. 2、色彩三要素 五、论述题:(20分) 你怎样看待我国悠久历史的传统图案 学校: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学号: 姓名:_______________

集体备课展示的发言稿

篇一:集体备课总结发言稿 集体备课中成长教学反思中超越随着教育的发展,集体备课已成为我们校本教研 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解放教师的有效途径,是学校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主要平台,是开展校本培训活动的重要载体,更是培养青年教师成长的主要机制。今天的集体备课,我是尝到了集体备课的甜头。在此,我作为一个参与者,现将今天集体备课活动感悟和反思与大家共同交流: 首先是我的感悟: 第一、集体备课为我们一线的老师提供了难得的 “教学蓝本”。在集体备课中,我们每位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钻研,根据教材特点,书写出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案,并在教研活动中通过个人说课、集体研讨、再次修改,集各人教案优点于一体,集体的智慧产生出了较为圆满的教学设计。集体备课引发了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既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更有利于教师拓展思路,通过集体备课,互利互惠,相得益彰,使教学过程真正达到最优化,既发展了学生,又成长了教师,带给自己的是永久的”营养”。可以说,这次集体备课,我认为收获多多,受益匪浅。 第二、集体备课为老师们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以往自己备课,有时会思路狭窄或出现知识错误。通过集体备课活动中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了解他人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取长补短,推陈出新,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我们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 第三、集体备课帮我弥补了专业知识的不足,增 加了课堂教学的知识含量,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不断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课备精了,学生学起来就感觉轻松了,教学效果就提高了。 第四、集体备课使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协作、分 享。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集体智慧的力量却是可以无限放大的。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多与同学科、同班级教师探讨学生的教育、教学问题是很有必要的。以下三点是我对今天会议的反思和今后工作需要努力的方向: 1.加强思想认识,端正教研心态。首先我自己要充分认识集体备课的重要性,把握集体备课的各个环节,组织好全乡教师的常识集体备课活动,对于老师方面,其实每一位老师在内心中都期待着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能给自己个人带来益处,使自己在业务上得到提高,可又往往或多或少地抱着“自卑”或“偷懒” 的心理。前者深怕自己的东西太幼稚太肤浅,所以常常与会静听,不发言,少表态;后者总想“偷工减料”,能不沾就甩手。这两种心态都缺少奉献精神,前者少思想交流,后者缺通力协作。因此,我们需要我们教师有一种可贵的心态,那就是学术交流的自由和平等。 2.加强课堂听课是检验集体备课效果的重要途 径。集体备课,主

GPS实验报告

实验一 GPS静态定位数据采集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练习GPS天线的整平、对中、安装; 2. 练习GPS接收机静态系统配置与连接; 3. 了解GPS接收机静态系统参数设置; 4. 掌握GPS接收机测站信息采集与设置; 5. 熟悉GPS接收机静态数据采集观测信息评价方法 6.通过课程实验,加深对卫星导航定位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综合创新能力。熟练 掌握GPS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并且能独立完成GPS数据后处理工作,得到可靠的点位坐 标 二.实验仪器 1.华测X90接收机一台 2.脚架一个 3.电池一个 4.基座一个 5.2米钢尺一把 三.实验内容 1.认识华测X90 GPS接收机的各个部件。 2.掌握GPS接收机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方法。 3. 熟悉GPS接收机前面板各个按键的功能。 4. 熟悉GPS接收机后面板各个接口的作用。 5.学会使用GPS接收机查看天空GPS卫星的分布状况、PDOP值以及测站经纬度。 6.学会使用GPS接收机采集数据,并给采集的数据编辑文件名;学会GPS接收机天线 高的输入方法。 四.实验步骤 1、GPS接收机安置 a). 作业员到测站后应先安置好接收机使其处于静置状态,然后再安置天线; b).天线用脚架直接安置在测量标志中心的垂线方向上,对中误差应≤3mm。 天线应整平,天线基座上的圆气泡应居中; c).天线定向标志应指向正北,定向误差不宜超过±5°。对于定向标志不明 显的接收机天线,可预先设置标记。每次应按此标记安置仪器。 d)每时段开机前,作业员应先量取天线高,结束后再量一次天线高,取平均值作为该观测时段的天线高 2.华测GPS X90的使用 a)按下电源键开始观测 b)常按切换键直至切换到静态观测 c)各接受机同时开始观测,观测45分钟左右,关机结束观测任务,整理仪 器

英语教研组集体备课计划-模板

英语教研组集体备课计划 英语教研组集体备课计划 为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认真实施《英语新课程标准》,快速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通过集体备课活动带动英语教学质量的均衡发展,促进英语教学成绩的提高,我校于20XX年秋季在全镇范围内进行了英语学科集体备课的尝试。一年来,从教学质量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随着小学英语课的全面开设,出现了教师课务量大、兼代课程多的新情况,急需进一步优化集体备课过程。为切实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根据市教研室《关于开展连云港市小学英语教研组集体备课创优达标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镇小学实际,现制定初步计划书如下: 一、加强工作领导 为进一步加强对英语教研组集体备课工作的领导,我们成立了以分管教学校长为组长的集体备课领导小组,成立了以中心校教导主任为组长、片级英语教研员为副组长的业务指导小组,成立了以责任心强、工作认真并有组长能力的骨干教师为组长的年级备课小组。各小组责任明确,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集体备课的管理工作,督促检查集体备课;业务指导小组,指导教师备好课,确保实效,不走过场,同时对教师的备课进行审核;备课组长具体负责本备课小组集体备课的组织实施工作。通过健全集体备课工作络,教干、教师共同参与,指导、管理同步进行,为有效开展集体备课提供管理保证。 我们要制定切合实际、可操作的集体备课实施方案,并召开专题会议,全面安排集体备课工作,使教师明确集体备课的程序,统一思想。使广大教师清醒地认识到:搞集体备课,要把原来书写的时间用在进一步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上;搞集体备课绝不是走过场,搞形式主义,必须真正提高备课质量,集体备课丝毫不能马虎,要更加自觉地根据要求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真正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只有认识到位了,才能使集体备课真正收到实效。 二、备课操作程序 我镇小学集体备课,实行“三稿”“四环节”的做法,具体为: 1、个人钻研。主要是指本组教师在集体备课前根据指定的备课内容,钻研大纲、教材、教参,在各自了解学生现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确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主要教法与学法、教具准备以及每一课时的主要教学思路等。在过程要

青科成人教育《图形创意》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图形创意课程考试试题(C)卷 类别成教 适用专业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一:填空题,8小题,每小题一空,每空2分,共16分。 1、( )、文字是平面设计中进行视觉传达时所运用的主要媒质。 2.图形创意的三元素是( )、正方形、三角形。 3.图案变化的方法有( )省略法、添加法等。 4.形象思维具有形象性、( )、创造性和运动性等四个特征。 5.根据思维的不同特点,我们将联想分为( )、相关联想、相反联想、以及关系联想。 6.创意思维的基本模式是( )。 7.图形主要分为( )、比喻图形、象征图形、幽默图形、浪漫图形。 8.图形创意的思维模式主要包括( )与想象两个方面。 二: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用自然中客观存在形象图形要素加以提炼设计,使之具有自然生态之美,具有感性色彩 A.偶然形态B.有机形态 C.无机形态D.自然形态 2.()带有联想因素的符号,即借景生情。 A.具象性符 号B.抽象性符号C.比拟性符号D.象征性符号 3.()意大利的巴洛克风格占领图形设计领域。 A.16世 纪B.17世纪C.18世纪D.19世纪 4.在色环直径两端的色为()。 A.复色B.原色C.间色D.补色 5.图形创意的特点是图形简洁、信息明确、形象易 读、()。A.视觉视觉冲击力强烈B.传播快捷C.创意独特D.语言生动 6.图形语言的元素包括道具要素、色彩要素、()。 A.文字要 素B.符号要素C.装饰要素D.创意要素

7.()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象共享同一空间、同一边缘轮廓线,构成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 A、同构图形B.变异图 形C.共生图形D.矛盾图形 8.招贴的功能,最主要也是首要的功能是利用()传达个性化的信息。A.文字B.图形C.语言D.色彩 9.()是用精湛的写实技法,把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和隐喻性的逼真形象细致的描绘出来。A.达达主义B.现实主义C.超现实主义D.后现代主义 10()创造了一千多幅招贴作品,被誉为“现代招贴之父”。A.福田繁雄B.罗庇乌斯C.靳埭强D.谢雷特 三:名词解释,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什么是图形? 2.显异同构的概念? 3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4.超现实主义的含义? 四:操作题:(共1题,40分) 考试题目书包的视觉联想 试题内容及要求 1、以书包为造型元素进行视觉联想。 2、在8开的纸上画出6个图形(尺寸规格自定,表现手法不限)。

集体备课活动发言稿

尊敬的省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下面,我谈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的整体理解,以及对第5课《灰雀》这篇课文的解读和教学设想。 第一板块,我们对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的整体理解。 本单元教材是讲述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这些名人的故事。这四篇课文所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革命家、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正是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第二板块,对第5课《灰雀》这篇课文教材的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是通过语言和行为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事件的发展进程。 第三板块,说说我对《灰雀》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的设计。

一、备教学目标 一、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二、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二、备教法 “教师为学服务的”,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主要采用自主自悟,合作交流的方法、师生、生生互动,创设实践语言的场景,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备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联系上下文读懂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从人物的言语和神态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GPS_GLONASS单点定位的数据处理

GPS G LO NASS单点定位的数据处理 高星伟 葛茂荣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100039)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100084) 【摘 要】 本文讨论了GPS、GLONA SS及GPS GLONA SS伪距单点定位的数学模型和数据处理方法,分析了定位结果的精度。 GPS和GLONA SS分别是美国和前苏联(现由 俄罗斯负责)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两个系统的 构成、定位原理很相似。目前GPS系统已进入正常 工作阶段,而GLONA SS系统的可用性则有待于进 一步完善。但是GPS的SA和A S措施,使民用用户 的实时定位精度降低到100m,同时GPS系统的21 个卫星覆盖并不能保证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用户定位 的自主完备性监测RA I M。因此,基于GPS和 GLONA SS两个卫星定位系统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GN SS是现代定位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与单独的 GPS或GLONA SS系统相比,双卫星定位系统的可 用性、自主完备性和精度都有明显地提高。不管将 GLONA SS作为一个单独的卫星定位系统,还是与 GPS联合构成双卫星定位系统,研究GLONA SS定 位方法,开发GLONA SS或GPS GLONA SS数据 处理软件都是必要的。本文主要讨论GLONA SS及 GPS GLONA SS伪距单点定位问题。通过实际观测 数据的处理,分析和比较了GPS和GLONA SS及 GPS GLONA SS定位的精度。 一、数学模型 尽管GLONA SS与GPS的系统构成、定位原 理相类似,但在具体实现和数据处理上存在一定的 区别。就联合定位的数据处理而言,应考虑两个系统 的坐标系统和时间系统差异,卫星星历表示的差异 和两个系统伪距观测值的精度差异。 GPS系统中使用的是W GS284坐标系统, GLONA SS系统使用的是PZ290坐标系统,进行联 合数据处理时,必须进行坐标转换。坐标转换公式 为[1] x y z W GS284= 1.0-1.9×10-60. 1.9×10-61.00.0 0.00. 01.0 ? x y z PZ290 + 0.0 2.5 0.0 (1) GPS系统采用的是GPS时间(GPST), GLONA SS系统采用的是GLONA SS时间 (GLONA SST)。GPST与U TC相差为整数跳秒, GLONA SST与U TC相差3h。联合数据处理时,除 了要做上述时间系统转换外,还要考虑两个时间系 统可能存在的同步误差。 GPS星历给出的是卫星轨道的Kep ler根数及 其变化参数,GLONA SS星历给出的是卫星在PZ2 90坐标系中给定时刻的位置和速度及日月引力摄 动加速度。GLONA SS卫星坐标要根据卫星运动方 程用数值积分方法得出[2]。 由于在单点定位中一般把SA的影响作为观测 噪声,所以GPS观测模型的精度远远低于 GLONA SS的观测模型,必须考虑两个观测值随机 模型的差异。 根据以上讨论,GPS和GLONA SS单点定位的 观测方程为 v g i=[(x-X g i)2+(y-Y g i)2+(z-Z g i)2]1 2+ c?T g r-O g i,p g i(2) 式中,上标g表示GPS或GLONA SS,下标i为观 测值序号;(x,y,z)为测站的W GS284坐标;(X g, Y g,Z g)为卫星在W GS284坐标系中的坐标, GLONA SS卫星的坐标要用公式(1)转换到W GS2 84坐标系中;?3gp s r为接收机钟差,?3g lonass r为接收机 钟差加GPST与GLONA SST的同步误差;O g i为加 上卫星钟差、大气折射、相对论效应和地球自转改正 的伪距观测值;v g i为观测值噪声;p g i为观测值的权。 将观测方程(2)线性化,得出用于参数估计的线 性观测方程。观测方程中包括测站坐标和接收机钟 差及两个时间系统同步误差五个未知参数,用最小 二乘或滤波方法进行参数估计。 二、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在清华大学主楼的已知点上用A ST ECH公司 的GG24型单频接收机记录了1.5h的观测数据, 采样率设为1s。GG24接收机有24个通道,可同时 8 测 绘 通 报 1999年 第4期

ps期末试题

2013 级秋季技工(中职)班计算机专业 PS 试题 教材: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PS CS3、项目1-6 一、选择题:(每题2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 1、我们在计算机屏幕上瞧到得图像,其实就是由许多细微得小方块组成 得,这些小方块称为什么?() A、像素 B、马赛克 C、色彩方格 2、图像得分辨率惯用得表达方式就是ppi,而ppi代表什么意思?() A、每一公寸所包含得像素量 B、每一公分所包含得像素量 C、每一英寸所包含得像素量 3、下列何种图像格式就是Photoshop本身专用得图像格式?() A、TIFF格式 B、PSD格式 C、JPEG格式 4、下列哪种图像格式最多只能储存256色得颜色?() A、GIF格式 B、PNG格式 C、JPEG格式 5、下列哪种图像格式具有高破坏性得压缩功能?() A、GIF格式 B、PNG格式 C、JPEG格式 6、Photoshop会将最近打开得图像名称显示在下列哪一项功能表下?() A、文件—>最近打开文件 B、文件—>打开为 C、文件—>置入 7、执行下列哪项命令,可以将图像置入到图像视窗上?() A、文件—>最近打开文件 B、文件—>置入 C、文件—>导入 8、执行下列哪一个快捷键,可以新建一个图像文档?() A、Ctrl+O B、Ctrl+N C、Ctrl+S 9、使用下列哪一项工具可以缩放图像大小?() A、备注工具 B、手形工具 C、放大镜工具 10、使用下列哪项工具可以快速建立矩形选区?() A、矩形选框工具 B、套索工具 C、魔棒工具 11、使用“多边形套索工具”创建选区得时候,如果中途发生错误而想取消上一个描绘动作,此时按下哪个键就可以退回一步?() A、BackSpace键 B、Esc键 C、Delete键 12、使用下列哪一项工具可以选取某一颜色相近得图像区域?() A、磁性套索工具 B、套索工具 C、魔棒工具 13、使用“魔棒工具”选取图像时,其容差值最大可设定为多少?() A、100 B、255 C、256 14、想使选区产生边框效果,应使用下列哪种方法?() A、执行【选择—>修改—>扩展】 B、执行【选择—>修改—>边界】 C、执行【选择—>变换选区】 15、如果要将复制得图像粘贴到选区内,必须执行下列哪一个指令?() A、执行【编辑—>粘贴】 B、执行【编辑—>贴入】 C、执行【编辑—>清除】 16、执行【编辑—>变换】命令子菜单中得哪一个命令,可以自行设定整张图像要旋转得方向与角度?() A、水平翻转 B、垂直翻转 C、旋转 17、执行【编辑—>变换】命令子菜单中得哪一个命令,可以将整张图像水平翻转?() A、水平翻转 B、垂直翻转 C、旋转 18、执行【编辑—>变换】命令子菜单中得哪一个命令,可以将选定得图像倾斜变形?() A、斜切 B、扭曲 C、缩放 19、执行【编辑—>变换】命令子菜单中得哪一个命令,可以将选定得图像产生透视效果?() A、旋转 B、倾斜 C、透视 20、执行下列哪项指令,可以改变图像尺寸得大小?() A、【图像—>图像大小】 B、【图像—>裁切】 C、【图像—>裁剪】 21、使用下列哪一项工具,可以让我们在选区内填入渐变颜色?() A、渐变工具 B、油漆桶工具 C、魔棒工具 22、下列哪种色彩模式得图像,就是由纯黑与纯白两种颜色构成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