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燃油蒸发控制系统的原理与检修

燃油蒸发控制系统的原理与检修

燃油蒸发控制系统的原理与检修
燃油蒸发控制系统的原理与检修

燃油蒸发控制系统的原理与检修

摘要燃油蒸发(EV AP)控制系统是利用活性炭罐作为燃油蒸汽的存储器来吸收油箱中的汽油蒸汽,防止蒸汽进入大气中。在发动机运行时,活性炭罐中被活性炭吸附的汽油蒸汽重新被吸入进气系统中,进入气缸进行燃烧。

关键词燃油蒸发;控制;工作原理;检修

采用燃油蒸发控制可以有效地减少未燃的燃油蒸发排放,达到减少污染和提高发动机经济性的目的。

1 燃油蒸发(EV AP)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1 高压油箱盖

其作用是为防止因油箱内燃油压力波动而引起燃油溅出和燃油蒸汽逸出,对环境造成污染。

1.2 过满限制装置

该装置安装在油箱内侧上表面,为占油箱容积1/10的膨胀箱。膨胀箱上加工有一系列的节流孔,节流孔使加油时约需15分钟,燃油才能充满膨胀箱。当燃油表显示加满时,膨胀箱还留有一定空间,以补偿燃油箱置于阳光暴晒时燃油膨胀,该空间还能用做燃油蒸汽的收集区。

1.3 油气分离器

其作用是防止液态燃油进入活性炭罐。液态燃油会使活性炭罐中的活性炭失效。

1.4倾翻漏油保护装置

该装置安装在从油箱到活性炭罐的燃油蒸汽管路上,此装置可保证车辆倾翻后没有液态燃油从油箱漏出。该装置是一个气体流动单向阀,允许燃油蒸汽从油箱流向活性炭罐而不允许反向流动。

1.5 活性炭罐

活性炭罐安装在发动机罩下或前轮翼子板内,里面装有活性炭粒,能吸附燃油蒸气,并可将吸附的燃油蒸汽导入节气门后的进气歧管内。

活性炭罐壳体上接有三根管子。第一根管子从油箱来,它把油箱里经油气分离出来的燃油蒸汽导入活性炭罐;第二根管子与大气相通。当发动机运行时,新鲜空气由此进入活性炭罐;第三根管子与活性炭罐的电磁阀相连。当发动机工作时,ECU控制电磁阀的开闭。当电磁阀开启时,进气真空度把活性炭罐内存储的燃油蒸汽吸入进气歧管,随新鲜混合气体一起进入气缸燃烧。

1.6活性炭罐电磁阀

活性炭罐电磁阀在ECU控制下,接通或断开燃油蒸汽进入发动机进气歧管的通道。

2 燃油蒸发(EV AP)控制系统的检修

取下活性炭罐(EV AP)上的真空软管,检查该真空软管内有无真空吸力。起动发动机并处于怠速工况下,如果EV AP控制系统工作正常,此时电磁阀应处于关闭状态,真空软管内应无真空吸力。如果此时真空软管内有真空吸力,则使用万用表检测电磁阀接线器端子上的电压值。若有电压,说明ECM存在故障;若无电压,则说明电磁阀卡滞在开启的位置。

踩下油门踏板,使发动机转速上升到2 000r/min以上,再次检查真空软管内有无真空吸力。若有真空吸力,说明EV AP控制系统工作正常;若无真空吸力,

蒸发器的原理以及分类

除湿机蒸发器又称冷却器,它是制冷循环中直接制冷的器件,一般装在室内机组中。 蒸发器的种类很多,很大一部分蒸发器主要用来冷却空气,即表面冷却式蒸发器;还有少部分是用来冷却水的蒸发器,即冷水机组。 1.冷却空气的蒸发器(表面冷却式蒸发器) 1)表面冷却式蒸发器的工作原理。表面冷却式蒸发器的工作过程是一个汽化吸热过程。制冷剂经节流过程后,成为气液混合体,但其中液体占大部分。降压后的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中流动时,激烈的进行吸热汽化,称为沸腾,这一步才是获得制冷效应的热力过程,是制冷系统的最终目的,这一过程在蒸发器内进行,此后制冷剂变为气态再经过压缩进入空气冷凝过程。 蒸发器吸收的热量来自于两部分:一是冷却空气所放出的显热;二是空气中水蒸气冷凝时放出的潜热。换句话说,空调器的制冷量一部分用于降低被冷却空气的温度,另一部分用于空气中水蒸气的冷凝(除湿)。2)表面冷却式蒸发器的结构。表面冷却式蒸发器的结构与空气冷凝器一样,只是外观造型不一样,它也是用风机鼓动空气强迫对流式的蒸发器。 2.冷水机组蒸发器 3.冷水机组过去是大。中型的机组,一般用于中央空调中,以水作为介质,把冷源送往各个房间。目前 已发展至制冷量为23250W左右的小型制冷装置,甚至更小的冷水机组,作为一种称为模块式的冷水机组。这种机组体积小,搬运灵活,安装场地小,可以几台并列安装,组合使用,较适宜于户式中央空调器。 冷水机组的制冷剂都是水,用于空调中以冷却水为介质的蒸发器,最常用的有以下两种类型。1)干式壳管式蒸发器 干式壳管式蒸发器的实物外形及其结构。一个细长的筒体两端有圆板,用焊接形式与筒体结合,并有一定的密闭性。管板上有许多管孔,将蒸发管插入管孔,并露出管板外,用管密封或焊接密封。管板外再盖以端盖,端盖与管板接触面有垫片充填密封,并用螺旋紧固。端盖上有分隔肋,把端盖内腔分为几个部分,一般是一分为四,这样就分成四个流程。筒体上的两端各焊接一段钢管,管口装有法兰,一遍与水管连接,铜管内装有十多块者流板,一只端盖上有进出口接管,进口小,出口大,并装有法兰,一遍与系统连接。这就是干式壳管式蒸发器的结构。

燃油蒸发控制系统的原理与检修

燃油蒸发控制系统的原理与检修 摘要燃油蒸发(EV AP)控制系统是利用活性炭罐作为燃油蒸汽的存储器来吸收油箱中的汽油蒸汽,防止蒸汽进入大气中。在发动机运行时,活性炭罐中被活性炭吸附的汽油蒸汽重新被吸入进气系统中,进入气缸进行燃烧。 关键词燃油蒸发;控制;工作原理;检修 采用燃油蒸发控制可以有效地减少未燃的燃油蒸发排放,达到减少污染和提高发动机经济性的目的。 1 燃油蒸发(EV AP)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1 高压油箱盖 其作用是为防止因油箱内燃油压力波动而引起燃油溅出和燃油蒸汽逸出,对环境造成污染。 1.2 过满限制装置 该装置安装在油箱内侧上表面,为占油箱容积1/10的膨胀箱。膨胀箱上加工有一系列的节流孔,节流孔使加油时约需15分钟,燃油才能充满膨胀箱。当燃油表显示加满时,膨胀箱还留有一定空间,以补偿燃油箱置于阳光暴晒时燃油膨胀,该空间还能用做燃油蒸汽的收集区。 1.3 油气分离器 其作用是防止液态燃油进入活性炭罐。液态燃油会使活性炭罐中的活性炭失效。 1.4倾翻漏油保护装置 该装置安装在从油箱到活性炭罐的燃油蒸汽管路上,此装置可保证车辆倾翻后没有液态燃油从油箱漏出。该装置是一个气体流动单向阀,允许燃油蒸汽从油箱流向活性炭罐而不允许反向流动。 1.5 活性炭罐 活性炭罐安装在发动机罩下或前轮翼子板内,里面装有活性炭粒,能吸附燃油蒸气,并可将吸附的燃油蒸汽导入节气门后的进气歧管内。 活性炭罐壳体上接有三根管子。第一根管子从油箱来,它把油箱里经油气分离出来的燃油蒸汽导入活性炭罐;第二根管子与大气相通。当发动机运行时,新鲜空气由此进入活性炭罐;第三根管子与活性炭罐的电磁阀相连。当发动机工作时,ECU控制电磁阀的开闭。当电磁阀开启时,进气真空度把活性炭罐内存储的燃油蒸汽吸入进气歧管,随新鲜混合气体一起进入气缸燃烧。 1.6活性炭罐电磁阀 活性炭罐电磁阀在ECU控制下,接通或断开燃油蒸汽进入发动机进气歧管的通道。 2 燃油蒸发(EV AP)控制系统的检修 取下活性炭罐(EV AP)上的真空软管,检查该真空软管内有无真空吸力。起动发动机并处于怠速工况下,如果EV AP控制系统工作正常,此时电磁阀应处于关闭状态,真空软管内应无真空吸力。如果此时真空软管内有真空吸力,则使用万用表检测电磁阀接线器端子上的电压值。若有电压,说明ECM存在故障;若无电压,则说明电磁阀卡滞在开启的位置。 踩下油门踏板,使发动机转速上升到2 000r/min以上,再次检查真空软管内有无真空吸力。若有真空吸力,说明EV AP控制系统工作正常;若无真空吸力,

多效蒸发法

蒸发操作的一种。 特点是几个蒸发器连接起来操作,前一蒸发器内蒸发时所产生的二次蒸汽用作后一蒸发器的加热蒸汽。 可以节约加热蒸汽。每一蒸发器称作一效。 常用的有双效蒸发、三效蒸发、四效蒸发等。 蒸发是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中部分溶剂气化并除去,从而提高溶液的浓度,促进溶质析出的工艺操作。 蒸发过程进行的必要条件是不断地向溶液供给热能和不断地去除所产生的溶剂蒸气。 连续的蒸发操作可视为恒温传热;间歇操作时,加热蒸气的温度一般是恒定的。 在蒸发过程中溶液的沸点,随着其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 自蒸发器所产生的用于次一蒸发器加热的蒸气统称二次蒸气。 通常第一效在一定的表压下进行操作,第二效的压强较低,从而造成适宜的温度差,使第二效蒸发器中的液体得以蒸发。 同理,多个蒸发器中的温度经过一定时间后,温度差及压力差自行调整而达到稳定,使蒸气能连续进行。 依据二次蒸汽和溶液的流向,多效蒸发的流程可分为:①并流流程。溶液和二次蒸汽同向依次通过各效。由于前效压力高于后效,料液可借压差流动。但末效溶液浓度高而温度低,溶液粘度大,因此传热系数低。②逆流流程。溶液与二次蒸汽流动方向相反。需用泵将溶液送至压力较高的前一效,各效溶液的浓度和温度对粘度的影响大致抵消,各效传热条件基本相同。③错流流程。二次蒸汽依次通过各效,但料液则每效单独进出,这种流程适用于有晶体析出的料液。 由于多次重复利用了热能,显著地降低了热能耗用量,所以多效蒸发有利于大量连续生产流浸膏或浸膏等以及浓缩中草药制剂,另外,采用多效蒸发也可以制备注射用水。 高盐废水低温多效蒸发板式浓缩结晶技术介绍 一、低温多效蒸发浓缩结晶技术原理 低温多效蒸发浓缩结晶系统,是由相互串联的多个蒸发器组成,低温(90℃左右)加热蒸汽被引入第一效,加热其中的料液,使料液产生比蒸汽温度低的几乎等量蒸发。产生的蒸汽被引入第二效作为加热蒸汽,使第二效的料液以比第一效更低的温度蒸发。这个过程一直重复到最后一效。第一效凝水返回热源处,其它各效凝水汇集后作为淡化水输出,一份的蒸汽投入,可以蒸发出多倍的水出来。同时,料液经过由第一效到最末效的依次浓缩,在最末效达到过饱和而结晶析出。由此实现料液的固液分离。 低温多效蒸发浓缩结晶系统不仅可以应用于化工生产的浓缩过程和结晶过程,还可以应用于工业含盐废水的蒸发浓缩结晶处理过程中。 在工业含盐废水的处理过程中,工业含盐废水进入低温多效浓缩结晶装置,经过5-8效蒸发冷凝的浓缩结晶过程,分离为淡化水(淡化水可能含有微量低沸点有机物)和浓缩晶浆废液;无机盐和部分有机物可结晶分离出来,焚烧处理为无机盐废渣;不能结晶的有机物浓缩废液可采用滚筒蒸发器,形成固态废渣,焚烧处理;淡化水可返回生产系统替代软化水加以利用。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①淡化水含盐量(TDS)<10ppm(可能含有微量随蒸汽出来的低沸点有机物) ②吨淡化水蒸汽耗量=(1/效数)/90% t/t

蒸发基本原理

蒸发的基本原理 前言 使含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沸腾汽化并移出蒸汽,从而使溶液中溶质浓度提高的单元操作称为蒸发,所采用的设备称为蒸发器。蒸发操作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化工、制药、制糖、造纸、深冷、海水淡化及原子能等工业中。 蒸发操作中的热源厂采用新鲜的饱和水蒸汽,又称生蒸汽。从溶液中蒸出的蒸汽称为二次蒸汽,以区别于生蒸汽。在操作中一般用冷凝方法将二次蒸汽直接冷凝,而不利用其冷凝热的操作称为单效蒸发。若将二次蒸汽引到下一效蒸发器作为加热蒸汽,以利用其冷凝热,这种串联蒸发操作称为多效蒸发。 蒸发操作可以在加压、常压或减压下进行,工业上的蒸发操作经常在减压下进行,这种操作称为真空蒸发。真空蒸发的特点在于:1. 减压下溶液的沸点下降,有利于处理热敏性物料,且可利用低压强的蒸汽或废蒸汽作为热源。2. 溶液的沸点随所处的压强减小而降低,故对相同压强的加热蒸汽而言,当溶液处于减压时可以提高传热总温度差;但与此同时,溶液的粘度加大,使总传热系数下降。3. 真空蒸发系统要求有造成减压的装置,使系统的投资费用和操作费用提高。 一般情况下,经浓缩后的液体为产品,二次蒸汽冷凝液则被排除;蒸发过程的实质是传热壁面一侧的蒸汽冷凝与另一侧的溶液沸腾间的传热过程,溶剂的汽化速率由传热速率控制,故蒸发属于热量传递过程,但又有别于一般传热过程,因为蒸发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1)传热性质传热壁面一侧为加热蒸汽进行冷凝,另一侧为溶液进行沸腾,故属于避免两侧流体均有相变的恒温传热过程。 2)溶液性质有些溶液在蒸发过程中有晶体析出、易结垢和生泡沫、高温下易分解和聚合;溶液的粘度在蒸发过程中逐渐增大,腐蚀性逐渐增强。 3)溶液沸点的改变含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其蒸汽压较同温度下溶剂(即纯水)的为低,换言之,在相同压强下,溶液的沸点高于纯水的沸点,故当加热蒸汽一定时,蒸发溶液的传热温度差要小于蒸发水的温度差。溶液浓度越高这种现象越显著。 4)泡沫夹带二次蒸汽中常夹带大量液沫,冷凝前必须设法除去,否则不但损

A8-14蒸发排放控制系统(EVAP)

第 14 单 元
A8
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及检修 蒸发排放控制系统(EVAP)
1

单元 目标
2
? 熟悉蒸发排放控制系统
的作用及类型
? 掌握普通型蒸发排放控
制系统组成
? 熟悉普通型蒸发排放控
制系统工作和监测原理
? 熟悉增强型蒸发排放控
制系统组成
? 熟悉蒸发排放系统的诊
断方法

单元 目录
3
? 系统作用 ? 系统类型 ? 系统工作原理 ? 系统监测 ? 故障诊断 ? 单元总结

系统作用
现代汽车都配置了蒸发排放控制系统(EVAP),以此 来收集并储存汽油蒸气,然后引入发动机气缸内燃烧掉。 ? 将汽油蒸气从燃油箱导入碳罐 ? 储存汽油蒸汽 ? 控制汽油蒸汽进入燃烧室 ? 保证汽油蒸气不会排放到大气中
4

系统类型
蒸发排放控制系统包括普通型和增强型两种类型 ? 普通型蒸发排放系统——不能够监测燃油箱的压力及系统泄漏 ? 组成
普通型蒸发排放控制系统主要由燃油箱盖、翻滚阀、蒸发排放碳罐(简称活性 碳罐)、碳罐吹洗电磁阀和管路组成。
? 燃油箱盖 它内部有一个压力和真空阀,
当燃油箱内的压力或真空超过一定 值时,阀门打开,释放压力或真空; 当压力或真空释放平衡以后,阀门 关闭。
5

普通型蒸发排放系统
? 组成 ? 翻滚阀
翻滚阀位于蒸发排放蒸气管入口,其作用 是将汽油蒸气导出燃油箱并防止液态汽油进入 活性碳罐。 ? 避免汽油发生泄漏 ? 空气进入燃油箱的通道,以释放燃油箱内
的真空 ? 活性碳罐
活性碳罐一般位于发动机舱下部或者靠近 燃油箱,其内部填充活性碳,用来吸收并储存 来自燃油箱的汽油蒸气。
6
系统类型

燃油蒸发控制系统的检测

燃油蒸发控制系统的检测 燃油蒸发控制系统的检测 一、微机控制燃油蒸发控制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燃油蒸发控制系统的作用是防止汽车油箱内蒸发的汽油蒸气排入大气。它由蒸气回收罐(称活性炭罐)、控制电磁阀、蒸气分离阀及相应的蒸气管道和真空软管等组成(图1)。蒸气分离安装在油箱的顶部,油箱内的汽油蒸气从该阀出口经管道进入蒸气回收罐(图2)。该阀的作用是 止汽车翻倾时油箱内的燃油从蒸气管道中漏出。蒸气回收罐内充满了活性炭颗粒,故又称为活性炭活性炭可以吸附汽油蒸气中的汽油分子。当油箱内的汽油蒸气经蒸气管道进入蒸气回收罐时,蒸气的汽油分子被活性炭吸附。 蒸气回收罐上方的另一个出口经真空软管与发动机进气歧管相通。软管中部有一个电磁阀制管路的通断。当发动机运转时,如果电磁阀开启,则在进气歧管真空吸力的作用下,新鲜空气将蒸气回收罐下方进入,经过活性炭后再从蒸气回收罐的出口进入软管的发动机进气歧管,把吸附在性炭上的汽油分子(重新蒸发的)送入发动机燃烧,使之得到充分利用;蒸气回收罐内的活性炭则之恢复吸附能力,不会因使用太久而失效。 进入进气歧管的回收燃油蒸气量必须加以控制,以防破坏正常的混合气成分。这一控制过由微机根据发动机的水温、转速、节气门开度等运行参数,通过操纵控制电磁阀的开、闭来实现。发动机停机或怠速运转时,微机使电磁阀关闭,从油箱中逸出的燃油蒸气被蒸气回收罐中的活性炭收。当发动机以中、高速运转时,微机使电磁阀开启,储存在蒸气回收罐内的汽油蒸气经过真空软后被吸入发动机。此时,因为发动机的进气量较大,少量的燃油蒸气不会影响混合气的成分。 二、燃油蒸发控制系统的检测 对燃油蒸发控制系统的故障,微机一般不能自行诊断,只能采用就车检测和单件检测方法查找。 1、就车检测 就车检测可按下述顺序进行:

蒸发器原理结构简介

蒸发器主要由加热室及分离室组成。按加热室的结构和操作时溶液的流动情况,可将工业中常用的间接加热蒸发器分为循环型(非膜式)和单程型(膜式)两大类。 一、循环型(非膜式)蒸发器 这类蒸发器的特点是溶液在蒸发器内作连续的循环运动,以提高传热效果、缓和溶液结垢情况。由于引起循环运动的原因不同,可分为自然循环和强制循环两种类型。前者是由于溶液在加热室不同位置上的受热程度不同,产生了密度差而引起的循环运动;后者是依靠外加动力迫使溶液沿一个方向作循环流动。 (一)中央循环管式(或标准式)蒸发器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加热室由垂直管束组成,管束中央有一根直径较粗的管子。细管内单位体积溶液受热面大于粗管的,即前者受热好,溶液汽化得多,因此细管内汽液混合物的密度比粗管内的小,这种密度差促使溶液作沿粗管下降而沿细管上升的连续规则的自然循环运动。粗管称为降液管或中央循环管,细管称为沸腾管或加热管。为了促使溶液有良好的循环,中央循环管截面积一般为加热管总截面积的40%一100%。管束高度为1—2m;加热管直径在25~75mm之间、长径之比为20~40。 中央循环管蒸发器是从水平加热室、蛇管加热室等蒸发器发展而来的,相对于这些老式蒸发器而言,中央循环管蒸发器具有溶液循环好、传热效率高等优点;同时由于结构紧凑、制造方便、操作可靠,故应用十分广泛,有“标准蒸发器”之称。但实际上由于结构的限制,循环速度一般在~/s以下;且由于溶液的不断循环,使加·热管内的溶液始终接近完成液的浓度,故有溶液粘度大、沸点高等缺点;此外,这种蒸发器的加热室不易清洗。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适用于处理结垢不严重、腐蚀性较小的溶液。 (二)悬筐式蒸发器

汽车燃油蒸发控制系统

汽车燃油蒸发控制系统 1,汽车燃油蒸发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汽车燃油蒸发控制系统主要由活性碳罐,双通阀,脱附控制阀,空气滤清器或者吸气除尘器,水截止阀,集液器{液汽分离器},快速插接头,管路及支架等组成,如果装有车载诊断系统OBD(OnBoardDiagnosticsystem)就还包括气泵,电磁阀,压力传感器等。美国克莱斯勒公司300C轿车最新燃油系统OBD装置为ESIM(EvaporSystemIntegratyMonitor)代替了气泵、电磁阀、压力传感器。ESIM的功能是检测系统是否有泄露、脱附流量是否满足要求、ORVR(OnBoardRefuelingRecovery)系统加油阻力是否过大。 燃油蒸发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发动机不工作时防止汽油蒸汽排放到大气,由活性碳罐吸附,保护环境;发动机工作时又把罐中的汽油蒸汽吸到发动机中燃烧掉,节约能源。上海大众汽车公司1998年初,对桑塔纳汽车作过对比实验。不装碳罐时,一个燃油蒸发排放测试循环,汽油蒸汽HC排放量为28克;装华安公司碳罐时,一个燃油蒸发排放测试循环,汽油蒸汽HC排放量仅为0.14克。有资料表明,一般汽油车在良好状况下运行一天排放出约560余克污染物(HC,CO,NOx,少量SO2和铅化物)。其中60%来自尾气,20%来自油箱,20%来自曲轴箱。所以国家有3个相关环保法规加以限制。不限制将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即造成能源浪费又危害人体健康。例如,北京现在汽车保有量约350万辆左右,如果不限制一天将排放1960吨污染物。光油箱排放(燃油蒸发排放),一天就是392吨左右。所以,如果北京的汽车都不装碳罐,等于一天向北京市洒392吨左右汽油。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汽油蒸汽含有多种HC化合物,其中有醛类和多环芳香烃,前者引起结膜炎、鼻炎和支气管炎,后者是强致癌物质。由此可见燃油蒸发控制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大了。1—1,活性碳罐:形状各异的罐体内装有,对汽油蒸汽吸附和脱附能力很强的汽车专用活性碳。对汽油蒸汽起吸附和脱附作用。碳罐的结构分为或单腔或双腔甚至三腔式。单腔结构简单但长细比较低,工作能力较小;双腔或三腔长细比较大,结构较复杂,活性碳相同容积情况下,工作能力提高20%至40%。或有集液器或无集液器。一般有三个通气口,一个接双通阀通油箱,一个接脱附控制阀通发动机,一个通大气。大气口或分为两口,一口碳罐吸

多效蒸发过程分析(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多效蒸发过程分析(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多效蒸发过程分析(新版) 根据加料方式的不同,多效蒸发操作的流程可分为3种,即并流、逆流和平流。下面以三效蒸发为例,分别介绍这3种流程。 (1)并流(顺流)加料蒸发流程如图13—3所示,这是工业上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原料液和加热蒸汽都加入第1效蒸发,溶液顺序流过第1、Ⅱ、Ⅲ效,从第Ⅲ效取出完成液。加热蒸汽在第1效加热室中被冷凝后,经冷凝水排除器排出。从第1效出来的二次蒸汽进入第Ⅱ效加热室供加热用;第Ⅱ效的二次蒸汽进入第Ⅲ效加热室;第Ⅲ效的二次蒸汽进入冷凝器中冷凝后排出。 顺流加料流程的优点是:各效的压力依次降低,溶液可以自动地从前一效流人后一效不需用泵输送;各效溶液的沸点依次降低,前一效蒸发的溶液进入后一效蒸发时将发生自蒸发而蒸发出更多的二次蒸汽。缺点是:随着溶液的逐效增浓,温度逐效降低,溶液的

黏度则逐效增高,使传热系数逐效降低。因此,顺流加料不宜处理黏度随浓度的增加而迅速加大的溶液。 (2)逆流加料蒸发流程图13—4是逆流加料的蒸发流程。原料液从末效蒸发加入,然后用泵送人前一效,最后从第1效取出完成液。蒸汽的流向则顺序流过第Ⅰ、Ⅱ、Ⅲ效,料液的流向与蒸汽的流向相反。 逆流加料的优点是:浓的溶液在最高的温度下蒸发,各效溶液的黏度相差不致太大,传热系数不致太小,有利于提高整个系统的生产能力;末效的蒸发量比顺流加料时少,减少了冷凝器的负荷。缺点是效与效之间必须用泵输送溶液,增加了电能消耗,使装置复杂化。 (3)平流加料蒸发流程图13—5是平流加料的蒸发流程。每一效蒸发时都送入原料液,放出完成液。这种加料主要用在蒸发过程中有晶体析出的场合。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汽车燃油蒸发控制系统设计指南

目录 一、总成说明 1.1主题 本指南制订了与汽车发动机相匹配的附件轮系各部件的设计开发流程; 1.2适用范围 适用于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 二、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设计 2.1 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功用 汽车燃油蒸发污染占汽车HC总排放的20%,燃油蒸发控制系统就是控制由汽车供油系统中油箱产生的燃油蒸汽对环境的污染.,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碳罐、碳罐控制阀、管路等零部件组成,碳罐控制阀在发动机电控相关章节论述,在此不加论述。 2.2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当环境温度升高时,油箱的压力阀被燃油蒸汽的压力顶开,燃油蒸汽通过管路进入活性炭罐,活性炭罐中的活性炭将燃油蒸汽中的燃油吸附到活性炭颗粒上,当发动机在适当的工况工作时,炭罐脱附阀打开,在发动机进气管真空度的作用下,新鲜空气从炭罐的通大气孔进入炭罐,将吸附到活性炭颗粒上燃油冲刷掉,并以油气的形式被吸

到汽缸中燃烧,从而,避免燃油蒸汽流到大气中污染环境,同时也起到了节油的作用。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图如下: 2.3国内蒸发排放法规限值情况 近年来,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加强,汽车行业越来越重视排放污染问题,我国于1993年发布采用活性炭罐收集器,收集汽油车燃油蒸发污染物的测试方法和标准限值,1999年发布密闭室测试方法和标准限值。 国内蒸发排放法规限值情况(1995年7月1日生产的新车): ①(收集法)轻型车2g/试;重型车4g/试验 ②(密闭室法)规定在2003年7月1日前限值为:6g/试验 ③目前蒸发排放新法规(试运行)规定的限值是:2g/天。 2.4炭罐在整车上的布置:

多效蒸发器操作手册

文档编号:多效蒸发器操作手册.DOC 多效蒸发仿真培训系统 操作说明书 北京东方仿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二零零七年八月

一.工艺流程说明 1、多效蒸发工作原理简述 通常,无论在常压、加压或真空下进行蒸发,在单效蒸发器中每蒸发1kg的水要消耗比1kg多一些的加热蒸汽。因此在大规模工业生产过程中,蒸发大量的水分必需消耗大量的加热蒸汽。为了减少加热蒸汽消耗量,可采用多效蒸发操作。 将加热蒸汽通入一蒸发器,则液体受热而沸腾,所产生的二次蒸汽,其压力和温度必较原加热蒸汽(为了易于区别,在多效蒸发中常将第一效的加热蒸汽称为生蒸气)的为低。因此可引入前效的二次蒸汽作为后效的加热介质,即后效的加热室成为前效二次蒸汽的冷凝器,仅第一效需要消耗生蒸汽,这就是多效蒸发的操作原理,一般多效蒸发装置的末效或后几效总是在真空下操作。将多个蒸发器这样连接起来一同操作,即组成一个多效蒸发器。每一蒸发器称为一效,通入生蒸汽的蒸发器称为第一效,利用第一效的二次蒸汽以加热的,称为第二效,以此类推。由于各效(末效除外)的二次蒸汽都作为下一效蒸发器的加热蒸汽,故提高了生蒸汽的利用率(又称为经济程度),即单效蒸发或多效蒸发装置中所蒸发的水量相等.则前者需要的生蒸汽量远大于后者。例如,若第一效为沸点进料,并忽略热损失、各种温度差损失以及不同压力下蒸发潜热的差别,则理论上在双效蒸发中,1kg的加热蒸汽在第一效中可以产生1kg的二次蒸汽,后者在第二效中又可蒸发1kg的水,因此,1kg的加热蒸汽在双效中可以蒸发2kg的水,则D/W=0.5。同理,在三效蒸发器中,1kg的加热蒸汽可蒸发3kg的水,则D/W=0.333。但实际上由于热损失,温度差损失等原因,单位蒸汽消耗量并不能达到如此经济的数值。 多效蒸发操作的加料,可有四种不同的方法:并流法、逆流法、错流法和平流法。工业中最常用的为并流加料法,溶液流向与蒸汽相同,既由第一效顺序流至末效。因为后一效蒸发室的压力较前一效为低,故各效之间可毋需用泵输送溶液,此为并流法的优点之一。其另一优点为前一效的溶液沸点较后一效的为高,因此当溶液自前一效进入后一效内,即成过热状态而自行蒸发,可以发生更多的二次蒸汽,使能在次一效蒸发更多的溶液。 2、工艺流程简介 本仿真培训系统以NaOH水溶液三效并流蒸发的工艺作为仿真对象。 仿真范围内主要设备为蒸发器、换热器、真空泵、简单罐和阀门等。

双效降膜蒸发器工作原理及其在制药行业的运用

做客专家:南京金日制药装备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陈晓东 本期议题:双效浓缩器具有节能优势 浓缩工段对于制药企业来说是能耗的重头。在很多企业,其能耗要占到企业蒸气总消耗的60%以上。目前,有不少制药企业在浓缩工段仍使用单效浓缩器, 这是很不经济的。据估算,双效浓缩器比单效浓缩器节省蒸气消耗45%以上,节 约冷却用水47%以上,而且也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单效浓缩设备能耗大探因 单效外循环浓缩器装置主要是由加热器、蒸发器、冷凝器、冷却器和受液罐组成。需要浓缩的料液通过加热器的管程受蒸气加热达到沸点温度,经上升管由切线方向进入蒸发室迅速蒸发。其中未经汽化、比重较大的液滴受离心力的作用而被甩到器壁上,从而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到蒸发器下部,由于蒸发器与加热器是通过下降管互相连接的装置,故未能蒸发的液体又通过下降管回到加热器中再被加热,如此循环加热蒸发,使得溶液中的溶媒不断汽化被带出,使溶液中的溶质浓度不断升高,最终达到所需要的浓度。而已经汽化的溶媒蒸气则从蒸发器上口通过捕沫器进入冷凝器被冷凝成液体再进入下方的接收器中,根据需要可以回收利用。 这里的能源消耗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在加热器内用于加热稀溶液使溶液中溶媒蒸发所消耗的生蒸气;另一个就是使已经汽化的溶媒蒸气再冷凝成溶媒液体时,在冷凝器中所需要的冷却水。前者需要供给热量,而后者需要带走热量。被加热的溶液所产生的溶媒蒸气含有大量的热能,在这里不但没有得到利用,相反还要消耗大量的冷却水来冷却它。产量越大,即蒸发量越大,供给的热量越多,所需的蒸气就越多,而同时所消耗的冷却水也越多。这就是单效浓缩器能耗大的原因所在。 ■双效浓缩器节能原因探究 如果能将溶媒蒸气继续利用,将其作为热源,用来加热或蒸发溶液,不就可以节约一部分蒸气消耗了吗?将这部分溶液里蒸发出来的溶媒蒸气导入另一个加热器来用作热源,以继续加热所需加热的溶液,即增加一套加热器和蒸发器装置,这就是双效浓缩器。 一般来说,在蒸发装置中,为了降低溶液的蒸发温度,通常在一定的真空状态下进行。这不仅可以保持物料中的热敏性物质不被破坏,还可以增大传热温度

多效蒸发过程分析示范文本

多效蒸发过程分析示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多效蒸发过程分析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根据加料方式的不同,多效蒸发操作的流程可分为3 种,即并流、逆流和平流。下面以三效蒸发为例,分别介 绍这3种流程。 (1)并流(顺流)加料蒸发流程如图13—3所示,这是 工业上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原料液和加热蒸汽都加入第1 效蒸发,溶液顺序流过第1、Ⅱ、Ⅲ效,从第Ⅲ效取出完成 液。加热蒸汽在第1效加热室中被冷凝后,经冷凝水排除 器排出。从第1效出来的二次蒸汽进入第Ⅱ效加热室供加 热用;第Ⅱ效的二次蒸汽进入第Ⅲ效加热室;第Ⅲ效的二 次蒸汽进入冷凝器中冷凝后排出。 顺流加料流程的优点是:各效的压力依次降低,溶液 可以自动地从前一效流人后一效不需用泵输送;各效溶液

的沸点依次降低,前一效蒸发的溶液进入后一效蒸发时将发生自蒸发而蒸发出更多的二次蒸汽。缺点是:随着溶液的逐效增浓,温度逐效降低,溶液的黏度则逐效增高,使传热系数逐效降低。因此,顺流加料不宜处理黏度随浓度的增加而迅速加大的溶液。(2)逆流加料蒸发流程图13—4是逆流加料的蒸发流程。原料液从末效蒸发加入,然后用泵送人前一效,最后从第1效取出完成液。蒸汽的流向则顺序流过第Ⅰ、Ⅱ、Ⅲ效,料液的流向与蒸汽的流向相反。 逆流加料的优点是:浓的溶液在最高的温度下蒸发,各效溶液的黏度相差不致太大,传热系数不致太小,有利于提高整个系统的生产能力;末效的蒸发量比顺流加料时少,减少了冷凝器的负荷。缺点是效与效之间必须用泵输送溶液,增加了电能消耗,使装置复杂化。

几种蒸发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几种蒸发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蒸发器主要由加热室及分离室组成。按加热室的结构和操作时溶液的流动情况,可将工业中常用的间接加热蒸发器分为循环型(非膜式)和单程型(膜式)两大类。 一、循环型(非膜式)蒸发器 这类蒸发器的特点是溶液在蒸发器内作连续的循环运动,以提高传热效果、缓和溶液结垢情况。由于引起循环运动的原因不同,可分为自然循环和强制循环两种类型。前者是由于溶液在加热室不同位置上的受热程度不同,产生了密度差而引起的循环运动;后者是依靠外加动力迫使溶液沿一个方向作循环流动。 (一)中央循环管式(或标准式)蒸发器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加热室由垂直管束组成,管束中央有一根直径较粗的管子。细管内单位体积溶液受热面大于粗管的,即前者受热好,溶液汽化得多,因此细管内汽液混合物的密度比粗管内的小,这种密度差促使溶液作沿粗管下降而沿细管上升的连续规则的自然 循环运动。粗管称为降液管或中央循环管,细管称为沸腾管或加热管。为了促使溶液有良好的循环,中央循环管截面积一般为加热管总截面积的40%一100%。管束高度为1—2m;加热管直径在25~75mm之间、长径之比为20~40。

中央循环管蒸发器是从水平加热室、蛇管加热室等蒸发器发展而来的,相对于这些老式蒸发器而言,中央循环管蒸发器具有溶液循环好、传热效率高等优点;同时由于结构紧凑、制造方便、操作可靠,故应用十分广泛,有“标准蒸发器”之称。但实际上由于结构的限制,循环速度一般在0.4~0.5m/s以下;且由于溶液的不断循环,使加·热管内的溶液始终接近完成液的浓度,故有溶液粘度大、沸点高等缺点;此外,这种蒸发器的加热室不易清洗。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适用于处理结垢不严重、腐蚀性较小的溶液。

《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和曲轴箱通风控制系统检修》学习手册

《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和曲轴箱通风控制系统故障检修》学习手册

知识要求 5.1.1 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 5.1.1.1 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作用 发动机在运转的过程中,燃油箱中的燃油会受热蒸发,这些蒸发出来的燃油蒸气(HC)如果排入大气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能源。燃油蒸发控制(Evaporative Emission Control,即EVAP)系统能够将燃油系统产生的燃油蒸气(HC)储存起来,并适时地送入进气歧管,与正常混合气混合后进入发动机燃烧,使汽油得到充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5.1.1.2 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类型 燃油蒸发控制(EVAP)系统的控制方法有利用发动机的真空度来控制和利用电控单元来控制两种。早期的燃油蒸发控制(EVAP)系统多利用真空控制,现在大都直接由发动机ECU控制。 5.1.1.3 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燃油蒸发控制(EVAP)系统的控制的原理是先利用活性炭罐内的活性炭把燃油蒸气吸附在活性炭罐内,当发动机进入小负荷到中负荷的工况范围时,通过发动机的真空吸力把活性炭罐内的燃油蒸气脱附后吸入汽缸内燃烧掉。在发动机怠速工况和全负荷工况,活性炭罐中的燃油蒸气不应进入发动机汽缸,以免造成怠速时可燃混合气过浓而熄火,全负荷时引起混合气过稀影响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所以活性炭罐内的燃油蒸气进入发动机进气歧管的时机和流量必须受到控制。 1.真空控制 早期的LS400发动机EVAP控制系统即为真空控制,其系统组成和原理如图5-1-1所示。该系统主要由燃油箱、活性炭罐、双金属EVAP控制阀和橡胶管路组成。 当燃油箱内由于燃油蒸发而压力增大时,燃油蒸气将由燃油回收管经止回阀2 送到活性碳罐。如果(由于外部温度低等原因)燃油箱内有负压,大气经过止回阀3和燃油箱盖止回阀,使外部大气进入燃油箱,平衡压力。当发动机运转,水温高于54℃时,双金属EVAP控制阀自动打开真空管路,活性碳罐内的燃油蒸气就通过止回阀1和真空管路被吸进发动机燃烧室燃烧。但要注意,当节气门开度过小时,真空管路在进气道的开口还不处于节气门后方,也就不会产生负压作用于活性碳罐,当节气门全开时,真空管路内的负压过低不足以将止回阀1打开,这就是说,发动机在怠速运转或低负荷、以及大负荷时,燃油蒸发控制系统都不工作。

多效蒸发工作原理简述

多效蒸发工作原理简述 通常,无论在常压、加压或真空下进行蒸发的,在单效蒸发器中每蒸发一千克的水需要消耗比一千克多一些的加热蒸汽。因此在大规模工业生产过程中,蒸发大量的水分必须消耗大量的加热蒸汽。为了减少加热蒸汽消耗量,可采用多效蒸发操作。 将加热蒸汽通入一效蒸发器,则液体受热而沸腾,所产生的二次蒸汽,气压力和温度比较原加热蒸汽(为了易于区别,在多效蒸发中常将第一效的加热蒸汽称为生蒸汽)。因此可引入前效的二次蒸汽作为后效的加热介质,即后效的加热室成为前效二次蒸汽的冷凝器,仅第一效需要消耗生蒸汽,这就是多效蒸发的操作原理,一般多效蒸发装置的末效或后几效总是在真空下操作。将多个蒸发器这样连接起来一同操作,即组成一个多效蒸发器。每一蒸发器称为一效,通入生蒸汽的蒸发器称为第一效,利用第一效的二次蒸汽以加热的,称为第二效,依此类推。由于各效(末效除外)的二次蒸汽都作为下一效蒸发器的加热蒸汽,故提高了生蒸汽的利用率,即单效蒸发或多效蒸发装置中所蒸发的水量相等,则前者需要的生蒸汽量远大于后者,博特环保133六384零665。若第一效为沸点进料,并忽略热损失、各种温度差损失以及不同压力下蒸发潜热的差别,则理论上在双效蒸发中,一千克的加热蒸汽在第一效中可以产生一千克的二次蒸汽,后者在第二效忠又可蒸发一千克的水,因此一千克的加热蒸汽在双效中可以蒸发2千克的水,则D/W=0.5.同理,在三效蒸发器中,1千克的加热蒸汽可蒸发3千克的水,则D/W=0.333。但实际上由于热损失,温度差

损失等原因,单位蒸汽消耗量并不能达到如此经济的数值。 多效蒸发操作的加料,可有四种不同的方法:并流法、逆流法、错流法和平流法。最常用的为并流加料法,溶液流向与蒸汽相同,既由第一效顺序流至末效。因为后一效蒸发室的压力较前一效的低,故各效之间可毋须用泵输送溶液,此为并流法的优点之一。其另一优点为前一效的溶液费电较后一效的为高,因此当溶液自前一效进入后一效内,即成过热状态而自行蒸发,可以发生更多的二次蒸汽,使能在次一效蒸发更多的溶液。

《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和曲轴箱通风控制系统检修》测试习题.

《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和曲轴箱通风控制 系统检修》测试习题 一、填空题 1.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工作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件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 4.桑塔纳2000活性炭罐电磁阀(N80),的阻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电磁阀的供电电压是_________V的电压信号;当正常工作时,驱动它的是_________信号。 6. PCV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缩写。 7.发动机曲轴箱强制通风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 8.PCV阀是曲轴箱强制通风(PCV)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PCV阀内一个锥形阀,PCV阀有控制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作用。 二、判断题 1.活性碳罐暂时吸收燃油蒸汽,然后将其导回发动机燃烧。() 2.活性碳罐电磁阀泄露时会导致混合气过稀,不会导致混合气过浓。()3.活性碳罐电磁阀在点火接通时电压持续高电平(约12V)。() 4.活性碳罐电磁阀控制信号的占空比与冷却液温度无关。() 5.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与发动机节气门开度无关。() 6.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可以有效的避免机油被废气污染。() 7.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单向阀主要是为了防止发动机回火。() 8.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软管泄露会导致发动机转速增加。() 9.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堵塞会使发动机转速增加。() 10.熄灭发动机,取下PCV阀,摇动PCV阀听到“喀喀”声,表明该阀损坏。() 三、选择题 1.活性碳罐收取的燃油蒸汽来自( )。 A.曲轴箱 B.燃油箱 C.排气管 D.加油口

薄膜蒸发器的工作原理

薄膜蒸发器的工作原理 物料从加热区的上方径向进入薄膜蒸发器;经布料器分布到蒸发器加热壁面,然后,旋转的刮膜器将物料连续均匀地加热面上刮成厚薄均匀的液膜,并以螺旋状向下推进。在此过程中,旋转的刮膜器保证连续和均匀的液膜产生高速湍流,并阻止液膜在加热面结焦、结垢,从而提高传总系数。轻组份被蒸发形成蒸汽流上升,经汽液分离器到达和蒸发器直接相连的外置冷凝器;重组份从蒸发器底部的锥体排出。 一个独特的布料器不仅仅具有将物料均匀地泼向蒸发器内壁,防止物料溅到蒸发器内部喷入蒸汽流,还具有防止刚进入的物料在此处闪蒸,有利于泡沫的消除,物料只能沿着加热面蒸发。 在薄膜蒸发器的上部配有一个依据物料特性设计的离心式分离器,将上升蒸汽流中的液滴分离出来并返回布料器。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优缺点 1、优点:螺旋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单位体积提供的传热面很大,如直径¢1500mm高1200mm的螺旋板换热器的传热面可达130m2。流体在螺旋板内允许流速较高,并且流体沿螺旋方向流动,滞流层薄,故传热系数大,传热效率高。此外还因流速大,脏物不易滞留。 2、缺点:螺旋板式换热器要求焊接质量高,检修比较困难。重量大,刚性差,螺旋板式换热器运输和安装时应特别注意。 生产实践证明,螺旋板式换热器与一般列管式换热器相比是不容易堵塞的,尤其是泥沙、小贝壳等悬浮颗粒杂质不易在螺旋通道内沉积,分析其原因;一是因为它是单通道杂质在通道内的沉积一形成周转的流还就会提高至把它冲掉,二事故因为螺旋通道内没有死角,杂质容易被冲出。 二、搪瓷反应釜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 1)搪瓷反应釜加入物料不应超过公称容量,也不允许加入少量物料或空罐加热。物料加 入设备内应严防夹带块状金属或杂物,对于大块硬质物料粉碎后加入。尽量减小物料与罐壁之间的温差,避免冷罐加热或热罐加冷料。; 2)使用带夹套的搪瓷反应釜时,加热或冷却要缓慢进行,采用蒸汽加热时,夹套内先通入0.1Mpa的蒸汽保持15分钟后再升压,直至升到操作压力,但不得超过设计压力。 3)搪瓷反应釜在设计压力下的工作温度范围为0~200°。 4)搪瓷设备一定要避免使用铁棒、铁铲在设备内搅拌,如确实需要,可用木棒、竹条进行操作。 5)机械密封腔内的润滑液(密封液)应保证清洁,不得夹带固体颗粒。 6)应该建立搪瓷设备使用与维护制度,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7)定期经常检查搪瓷衬里、传动部件、密封情况是否正常,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8)搪瓷表面粘附的物料若需清理,应用木、竹、塑料等非金属器具进行清楚,严禁使用金属器具。 9)经常加注传动部件、放料阀丝杆润滑液,保证其良好运行。 10)设备应保持清洁,夹套中的污物和氧化铁影响传热效果,最好每月清洗一次。 11)夹套内若使用除垢剂时,应在短时间内完成,然后用清水对夹套内反复冲洗。

mvr蒸发器 运行原理

mvr蒸发器运行原理 MVR是蒸汽机械再压缩技术 (mechanical bapor recompression )的简称。mvr是重新利用它自身产生的二次蒸汽的能量,从而减少对外界能源的需求的一项节能技术。早在60年代,德国和法国已成功的将该技术用于化工、食品、造纸、医药、海水淡化及污水处理等领域。 多效蒸发过程中,蒸发器某一效的二次蒸汽不能直接作为本效热源,只能作为次效或次几效的热源。如作为本效热源必须额外给其能量,使其温度(压力)提高。蒸汽喷射泵只能压缩部分二次蒸汽,而mvr蒸发器则可压缩蒸发器中所有的二次蒸汽。 溶液在一个降膜蒸发器里,通过物料循环泵在加热管内循环。初始蒸汽用新鲜蒸汽在管外给热,将溶液加热沸腾产生二次汽,产生的二次汽由涡轮增压风机吸入,经增压后,二次汽温度提高,作为加热热源进入加热室循环蒸发。正常启动后,涡轮压缩机将二次蒸汽吸入,经增压后变为加热蒸汽,就这样源源不断进行循环蒸发。蒸发出的水分最终变成冷凝水排出。 蒸发器其工作过程是将低温位的蒸汽经压缩机压缩,温度、压力提高,热焓增加,然后进入换热器冷凝,以充分利用蒸汽的潜热。除开车启动外,整个蒸发过程中无需生蒸汽从蒸发器出来的二次蒸汽,经压缩机压缩,压力、温度升高,热焓增加,然后送到蒸发器的加热室当作加热蒸汽使用,使料液维持沸腾状态,而加热蒸汽本身则冷凝 成水。这样,原来要废弃的蒸汽就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回收了潜热,又提高了热效率,生蒸汽的经济性相当于多效蒸发的30效。为使蒸发装置的制造尽可能简单和操作方便,经常使用单效离心再压缩器,也可以是高压风机或透平压缩器。这

些机器在1:1.2到1:2压缩比范围内其体积流量较高。对于低的蒸发速率,也可用活塞式压缩机、滑片压缩机或是螺杆压缩机。蒸发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所需空间也小。又可省去冷却系统。对于需要扩建蒸发设备而供汽,供水能力不足,场地不够的现有工厂,特别是低温蒸发需要冷冻水冷凝的场合,可以收到既节省投资又取得较好的节能效果。机械蒸汽再压缩的原理 由于成本原因,单级离心压缩机和高压风机被普遍用于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因此下述说明是针对此类设计。离心压缩机是体积控制机器,即无论吸入压力多大,体积流率几乎保持恒定。而质量流量的变化与绝对吸入压力成比例。 能量变化图 单级离心压缩机的压缩循环描绘在焓熵图中。单级离心压缩机需要的动力:。 例如:将来自蒸发器的饱和水蒸汽从吸入状态p1=1.9 bar, t1=119 ?压缩到p2= 2.7 bar, t2=161?(压缩比Π= 1.4)。压缩循环沿着多变曲线1,2,蒸汽的比焓增加量Δhp。对于蒸汽的比焓h2,通过压缩机内效率(等熵效率)的等式:在此温度下,它进入到蒸发器的加热器。基于被吸入蒸汽的量, kg/hr。hp 单位多变(有效)压 缩功,kJ/kg。hs 单位等熵压缩功,kJ/kg。 压缩机的等熵效率(内效率)除其他因素之外,单位多变压缩功 hp取决于 mvr 能流图能流图

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结构与原理

核心提示:1.电子燃油蒸发排放控制原理炭罐通气量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与控制原理如图12-8所示。EUC根据有关传感器的信号判断发动机工况与状态,并输出相应的控制脉冲,通过控制炭罐通气电磁阀的开关占空比来调节炭罐通气阀 1.电子燃油蒸发排放控制原理 炭罐通气量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与控制原理如图12-8所示。 EUC根据有关传感器的信号判断发动机工况与状态,并输出相应的控制脉冲,通过控制炭罐通气电磁阀的开关占空比来调节炭罐通气阀的开度,使流经炭罐进入进气管的空气流量适应发动机工况、状态变化的需要。炭罐通气电子控制系统具体的控制过程如下: (1)发动机转速变化时的炭罐通气量控制 ECU根据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获得发动机转速信号。当发动机在高转速时,ECU输出控制脉冲使炭罐通气阀开度加大,以增加炭罐通气量,使炭罐中的燃油蒸气能及时净化掉。当发动机不工作(无转速信号)时,ECU使炭罐通气阀关闭,炭罐无空气流通。 (2)发动机负荷变化时的炭罐通气量控制 ECU根据进气管压力(或空气流量)传感器获得发动机负荷信号。当发动机负荷大时,ECU输出控制脉冲使炭罐通气阀开度加大,用较大的通气量将炭罐中的燃油蒸气及时净化掉。当发动机处于怠速工况(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提供发动机怠速信号)时,ECU输出的控制脉冲使炭罐通气量减少,以免造成混合气过稀而使发动机怠速不稳。 (3)发动机温度低时的炭罐通气量控制 ECU根据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获得发动机温度信号。当发动机温度低于60℃时,炭罐通气阀完全关闭,使炭罐无空气流通,以避免影响发动机的工作。 (4)空燃比反馈炭罐通气量控制 ECU根据氧传感器信号判断混合气空燃比状态。当氧传感器输出混合气过浓或过稀的电信号时,ECU输出控制脉冲,及时调整炭罐通气阀的开度,以避免混合气过浓或过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