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 读后感

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 读后感

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 读后感
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 读后感

《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读后感

要按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这是康德伦理学的最高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逻辑形式。绝对命令的演绎过程缜密周到,令人叹为观止,细细品来却又令人感到望而生畏。在通读完这本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之后,结合各家各派对其的批评,我来谈谈自己的感想。

首先对康德伦理学的批评来自后果论(功利主义):考虑后果有时候比只考虑动机更重要。比如在孤岛上当只有一人能得救时,选择一个即将开发出抗癌药物的科学家优于选择一个破乞丐。可以尝试将“考虑后果”也可以作为一个善良意志的动机被纳入康德的体系吗?只要“考虑后果”符合可普遍化原则?但这个似乎与善良意志冲突了。更关键的是,如果这个口子开了,又有什么不能符合该原则呢?当我决定为了复仇而杀人,我可以这么想:任何处于我这种境地的人,都会做出杀人的选择。而康德绝不会同意杀人是道德的行为。康德的道德准则似乎只能困住不太机灵的人,这是麦金泰尔对康德的决定性批评之一。但麦金泰尔似乎忽略了绝对命令的第二个形式。无论如何,杀人的行为不可能以被杀者为目的。

其次,麦金泰尔对康德的批评之二是针对康德对于道德原则的“先验理想”:康德视道德原则神圣不可侵犯,希冀能摆脱一切经验的玷污演绎出绝对有效的先天道德原则。但这是不可能的。第一个缺陷已如上文所示;第二个缺陷则是,可普遍化准则的生效,无可避免地要依附于某个具体的,可感的社会传统。这可能助长某些习以为常的恶习。比如在一个提倡裹脚的社会,某个女子希望免受摧残,但可普遍化原则却制止她这么做。康德认为,可普遍化规定了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那么,谁来规定可普遍化呢?一言以蔽之,“寻找完全独立于社会秩序的道德立场的企图,可能是对一种幻觉的探求”。

然后是情感论的批评。该观点认为,康德对出于责任和合乎责任的区分,对道德提出了太严苛的要求。道德一旦被提纯到一个极高的境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不少情感将被剥夺。比如,当我去探望一个生病的朋友时,我说我是仅出于我的责任,而不是对你的情感来看望你的。在某些情感论者看来,这就是康德伦理学对我们日常情感的破坏。问题是,出于日常情感去看望朋友,也许本来就不应该处在道德的范畴内。康德的出于责任,完全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高尚的情感而等同于义务,正如康德对耶稣“爱敌人”的解释。情感论的攻击似乎是不可靠的;它维护的很可能是一种低劣的情感而完全不符合任何意义上的道德。况且,康德没有完全否认幸福的价值,也未明确宣称两种情况的重合是不合法的。康德只是把道德抬到了很高的位置。真的很高吗?在我看来,道德本来就应该只属于少数人。经验告诉我们,多少自利借着道德的名义横行。

最后是德性论的批评。无论是义务论还是后果论,都奠基于对自我在本体上优越地位的否认上。二者都完全忽略了做出选择的人。伯纳德·威廉斯对这种“不偏不倚”大加挞伐。既然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康德伦理学是否歪曲了我们的真实伦理经验?这是情感论的一种精致的形式。不同之处在于,它只辩护自我在本体论上的优越性,而不是企图扩大道德的范围。威廉斯进一步指出,康德将伦理学问题从古希腊的“我应该如何生活”变成了“我应该做什么”。前者才是更为根本的提问,且只有出于我们的答案才会被我们认可。威廉斯对一切规范伦理学的批判提醒我们,必须审视道德价值在价值王国里的地位,而不是匆匆为其加冕。

赵一丁2010010164

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 读后感

《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读后感 要按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这是康德伦理学的最高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逻辑形式。绝对命令的演绎过程缜密周到,令人叹为观止,细细品来却又令人感到望而生畏。在通读完这本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之后,结合各家各派对其的批评,我来谈谈自己的感想。 首先对康德伦理学的批评来自后果论(功利主义):考虑后果有时候比只考虑动机更重要。比如在孤岛上当只有一人能得救时,选择一个即将开发出抗癌药物的科学家优于选择一个破乞丐。可以尝试将“考虑后果”也可以作为一个善良意志的动机被纳入康德的体系吗?只要“考虑后果”符合可普遍化原则?但这个似乎与善良意志冲突了。更关键的是,如果这个口子开了,又有什么不能符合该原则呢?当我决定为了复仇而杀人,我可以这么想:任何处于我这种境地的人,都会做出杀人的选择。而康德绝不会同意杀人是道德的行为。康德的道德准则似乎只能困住不太机灵的人,这是麦金泰尔对康德的决定性批评之一。但麦金泰尔似乎忽略了绝对命令的第二个形式。无论如何,杀人的行为不可能以被杀者为目的。 其次,麦金泰尔对康德的批评之二是针对康德对于道德原则的“先验理想”:康德视道德原则神圣不可侵犯,希冀能摆脱一切经验的玷污演绎出绝对有效的先天道德原则。但这是不可能的。第一个缺陷已如上文所示;第二个缺陷则是,可普遍化准则的生效,无可避免地要依附于某个具体的,可感的社会传统。这可能助长某些习以为常的恶习。比如在一个提倡裹脚的社会,某个女子希望免受摧残,但可普遍化原则却制止她这么做。康德认为,可普遍化规定了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那么,谁来规定可普遍化呢?一言以蔽之,“寻找完全独立于社会秩序的道德立场的企图,可能是对一种幻觉的探求”。 然后是情感论的批评。该观点认为,康德对出于责任和合乎责任的区分,对道德提出了太严苛的要求。道德一旦被提纯到一个极高的境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不少情感将被剥夺。比如,当我去探望一个生病的朋友时,我说我是仅出于我的责任,而不是对你的情感来看望你的。在某些情感论者看来,这就是康德伦理学对我们日常情感的破坏。问题是,出于日常情感去看望朋友,也许本来就不应该处在道德的范畴内。康德的出于责任,完全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高尚的情感而等同于义务,正如康德对耶稣“爱敌人”的解释。情感论的攻击似乎是不可靠的;它维护的很可能是一种低劣的情感而完全不符合任何意义上的道德。况且,康德没有完全否认幸福的价值,也未明确宣称两种情况的重合是不合法的。康德只是把道德抬到了很高的位置。真的很高吗?在我看来,道德本来就应该只属于少数人。经验告诉我们,多少自利借着道德的名义横行。 最后是德性论的批评。无论是义务论还是后果论,都奠基于对自我在本体上优越地位的否认上。二者都完全忽略了做出选择的人。伯纳德·威廉斯对这种“不偏不倚”大加挞伐。既然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康德伦理学是否歪曲了我们的真实伦理经验?这是情感论的一种精致的形式。不同之处在于,它只辩护自我在本体论上的优越性,而不是企图扩大道德的范围。威廉斯进一步指出,康德将伦理学问题从古希腊的“我应该如何生活”变成了“我应该做什么”。前者才是更为根本的提问,且只有出于我们的答案才会被我们认可。威廉斯对一切规范伦理学的批判提醒我们,必须审视道德价值在价值王国里的地位,而不是匆匆为其加冕。 赵一丁2010010164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一)已完成 1 “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出自: ?A、季羡林 ?B、王国维 ?C、郭沫若 ?D、鲁迅 我的答案:B 2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作者是谁? ?A、康德 ?B、尼采 ?C、叔本华 ?D、黑格尔 我的答案:C 3 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是: ?A、费尔巴哈 ?B、黑格尔 ?C、费希特 ?D、康德 我的答案:D 4 拉普拉斯星云学说是由谁提出的? ?A、哥白尼 ?B、康德 ?C、伽利略 ?D、叔本华 我的答案:B 5 王国维主要采用哪位西方哲学家的思想来研究《红楼梦》的??A、康德 ?B、克罗齐 ?C、叔本华 ?D、尼采 我的答案:C 6

以下关于康德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人。 ?B、他的学说对早年的马克思产生了影响。 ?C、他是一个生活作息极其规律的人。 ?D、他是现代哲学的创始人。 我的答案:D 7 牛顿和卢梭对康德有很大影响。 我的答案:√ 8 康德曾经去过巴黎求学。 我的答案:× 9 “哲学之说,大多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是王国维说的?我的答案:√ 10 王国维没有任何怀疑地接受了康德的学说? 我的答案:× 11 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通常会作为政策制定的依据。 我的答案:√ 12 康德在自然科学上很有成就。 我的答案:√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二)已完成 1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可以看作是哪本书的改写本? ?A、《辩证理性批判》 ?B、《纯粹理性批判》 ?C、《实践理性批判》 ?D、《判断力批判》 我的答案:C 2 主要讨论审美和崇高两个范畴问题的是: ?A、《辩证理性批判》 ?B、《纯粹理性批判》 ?C、《实践理性批判》 ?D、《判断力批判》 我的答案:D 3 康德的三大批判作品不包括哪一项? ?A、《辩证理性批判》 ?B、《纯粹理性批判》 ?C、《实践理性批判》 ?D、《判断力批判》 我的答案:A 4 以下关于对“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充满敬畏说法错误的是?()?A、它由康德所提出 ?B、海德格尔也讨论过畏和怕 ?C、现代人不会遇到类似问题 ?D、“头上的星空”具有一种自然界的必然性 我的答案:C 5 三大批判中哪一部主要探讨的是美学问题? ?A、《实践理性批判》 ?B、《纯粹理性批判》 ?C、《批判哲学的批判》 ?D、《判断力批判》 我的答案:D 6 以下哪项不属于康德的三大批判? ?A、《实践理性批判》 ?B、《纯粹理性批判》 ?C、《批判哲学的批判》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重点

名词解释 1.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 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被称为大文化。(广义的文化从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上立论,认为正是文化的出现将动物的人变为创造的人、组织的人、思想的人、说话的人以及计划的人,因而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入文化的定义域)。 2.狭义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为小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本义是以文教化。 3.嫡长子继承制:(课本)古代统治者实行一夫多妻制,多妻中有一个是正妻,即“嫡”,其子为嫡子,按照周制,继承王位的必须是嫡妻长子。至于这位嫡长子贤与不肖,不在考虑之内。如果嫡妻无子,就只能立庶妻中级别最高的贵妾之子,至于被立者是否为庶子最年长者,也不在考虑之内。 (百度百科)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西周天子的王位由其嫡长子继承,而其他的庶子为别子,他们被分封到全国各重要的战略要地。其目的在于解决劝慰与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社会的统治秩序。 4.封邦建国制:简称封建,即分封制,是由宗法制度直接衍发出来的一种巩固政权的制度,由周人创立。,其主要旨意为将同姓子弟亲属封为地方邦国,以血缘纽带联系起来,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主要内容为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二宗。 5.一体石经:东汉灵帝时,为了正定五经文字,在熹平四年,由蔡邕等以隶书书写《易》、《书》、《诗》、《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刻于碑石上,作为官方教材,立于太学,史称“熹平石经”,又称“一字石经”。 6.自然神崇拜:把诸如日月星辰、风云雪雨乃至名山大川等自然现象神化,进而把它作为一种超自然力量加以崇拜,祈求它的保护和赐福。在世界宗教史上的各种自然崇拜中,当推日神崇拜为最盛。 7.六七家宗:魏晋时期,玄学与佛学合流,形成“六家七宗”。“六家”指魏晋时期传扬般若学的六个佛学派别,它们是本无、心无、即色、识含、幻化、缘会。“本无”一家后又分出“本无异”一宗,合称“七宗”。从思想内容说,“六家七宗”都在谈论、宣扬佛教“空”的道理,但具体说法却各不相同。从立论角度、思想旨趣说,“六家七宗”又可概括为三个主要派别,即心无、即色、本无。 8.宋明理学:是儒道释三大资源与传统在宋元明时期的新的结合。它以儒学为主干,融摄佛道的智慧,建立了以理气论、心性论为中心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宋明理学把汉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一变而为讲求四书义理,讨论身心性命修养问题的传统,并以民间自由讲学之书院为依托,把传统精英文化进一步世俗化了。理学是整个东亚文明的体现。其主要派别有:气本论、理本论、心本论。 9.以人为本: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用中国传统方式来说,就是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 10.中西体用:是鸦片战争之后就出现的一种观点,流行于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时期。这种理论一面主张引进西方的物质文化,一面又要捍卫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而二者的关系,前者为“用”,后者为“体”,“用”是为“体”服务的。 简答 1.文化结构的四个层次: (1)由人类加工自然创造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2)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层。(3)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 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4)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

师大读书笔记考核方式

师大读书笔记考核方式

陕西师范大学大学生必读书目成绩考核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为积极贯彻落实学校“2+2”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我校决定颁布《陕西师范大学大学生必读书目考核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办法》提供了143种学生应该阅读的经典名著目录,分为文学、哲学、历史学、艺术类和教师教育类五部分,其中文学部分38种,哲学部分34种,历史学部分31种,艺术类部分10种,教师教育类部分30种。 第三条我校本科生应在学好所修课程的同时,有选择地认真阅读《办法》所规定的书籍,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能力和素质。 二、成绩考核 第四条学生必读书目成绩考核采用平时考查和毕业前考查两种方式,具体由本科生导师负责。平时考查由学生所在院(部)组织实施,一般应安排在每学期期末进行;毕业前考查由院(部)统一组织实施,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期中进行。同时,学校将组织校督导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于平时和毕业前进行随机考查。

第五条学生应在《办法》中认真选择所学专业以外的书籍进行阅读。每读完一种书,要认真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笔记或小论文。 第六条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至少从《办法》所规定的书籍中选读10种书籍,其中从文学、哲学、历史学和艺术类、教师教育类各部分中选读的书籍均不得少于2种。汉语言文学、历史学、音乐学和美术学专业的学生须在所学专业以外的书目中选读,完成读书任务,经考查合格,可取得2学分。 第七条学生每学期选读的书籍不得少于2本,其中一本为精读书目。学生在学期初应向本科生导师提交个人学期读书计划,并定期向本科生导师汇报读书进度。 第八条本科生导师应做好学生读书的指导工作,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阅读建议,定期检查学生读书进展情况,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读书计划,在学期末审阅学生读书笔记或小论文并组织学生开展一次读书讨论会。 第九条各院(部)应组织本科生导师做好学生阅读必读书目的年度考核工作。考核内容为学生撰写的读书笔记或小论文,考核成绩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等。 第十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如果能读完20种《办法》所规定的书籍并通过有关学院指定教师的检查,学校发给“文化名著阅读证明书”;如果能读完50种《办法》所规定的书籍,参加文学院、

对《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序言的解读

2012020005马克思主义哲学 对《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前言的解读 摘要:由于休谟的怀疑论导致了关于知识确定性的危机,于是康德开始了他的认识哥白尼革命,并于1781年写出了巨著《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知识的客观有效性问题,但是,关于道德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在《纯粹理性批判》的最后部分已经有了向道德的过渡,康德不打算直接就写《道德形而上学》(1797年写出),还需要作相应的准备。于是有了1785年的《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和1788年的《实践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奠基》是康德最基础和通俗的道德哲学的著作,由于其通俗性,多受重视,适合初学者入手康德的道德哲学。本人初学康德,于是从这本书来进入康德的道德哲学。此文是对《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的前言一个浅显解读, 关键字:《道德形而上学奠基》,道德哲学,前言,解读,康德 一、《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的写作目的 康德受卢梭的影响,要做有利于普通人类的哲学。于是在他完成了认识论的哥白尼革命,一定程度解决了认识论的问题后,开始转向他最关心的道德问题。康德认为,未来的形而上学主要就只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一个是道德形而上学。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康德认为《纯粹理性批判》和《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就基本解决了。康德更关心道德问题,因此关于自然科学的问题没有写一本《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而是马上准备写《道德形而上学》。《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就是在为此做准备,康德说《实践理性批判》和《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差不多,但是有一个重大区别,那就是《实践理性批判》是写实践理性,实践理性和理论理性是同一个理性,重于将两个理性合一。因而单独写《道德形而上学奠基》来讨论实践理性,建立道德的最高原则,为完整的道德形而上学奠定基础。 二、《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的框架结构 这本书的基本框架是前言加三章正文。第一章:从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过渡到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第二章:从通俗的道德哲学过渡到道德形而上学;第三章:从道德形而上学过渡到纯粹实践理性批判。【1】(P1) 在第一章,康德首先从他所认为的那种对于道德性的日常的、前哲学的理解(这反映在那种唯一的、无条件的善的意志的观念之中)入手,进而分析性地推出责任的概念和为责任思想所推动的行为的概念,并以此作为道德价值的居所。 然后,在第二章中,他又从这哲学式的理性行为能力概念出发,同样分析性地推出了绝对命令(定言命令),把它作为合乎责任之行为的规则,并且由此推出意志自律,作为这种行为的最终的可能性条件。 第三章是“康德著作中最为难解的谜之一。其主要目标显然是为前两章所阐明的“道德性的最高原则”建立根据或作出辩护,看来康德也认为这要求一种演绎。。。。。。但对于康德提出的论证的真正结构,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事实上,我们不清楚这个演绎是否是对道德律、绝对命令和自由这三者的演绎,甚或它是否可以恰当地被刻画为一个“演绎”,这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读书笔记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读书笔记 很早就知道康德的名言:“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的道德法则。”对于康德的认识也仅限于此。直到读完《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我才真正理解道德法则在康德心中的地位。 读完这本书后,令我印象最深刻、感触最深的就是康德的道德最高原则:“要只按照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这的确应该成为每个人的行为法则。做一件事情之前,做出选择之前,先想一想你是否希望别人也像你这样做,你是否希望你的做法变成普遍规律。如果不希望,那么就永远不要去做,因为这绝对是不道德的。如果每个人都能遵守这项原则,都能如此考虑,那么就不会出现那么多食品安全问题,不会出现那么多环境污染问题,不会出现那么多虐待老人的问题······这跟我们的古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很相似,却又将它提升了一个高度。但这个原则有时却不容易践行,因为有很多决定并不那么显而易见,你并不知道哪个决定更好,也就不知道是否应该成为普遍规律。可能一点意识偏差就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虽然认为这做法能成为普遍规律但实际却是错误的。但不管怎样,这都是每个人应该遵从的。 然后,康德又明确指出:“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当做工具,而应该永远看作自身就是目的。”这在康德的时代应该是振聋发聩的一句呐喊,人是目的而非工具。因此,个人是不可侵犯的。我们不能像功利主义那样为了某些人的利益而侵犯其他人的利益,因为每个人本身都是目的,不能作为服务整个社会的手段。 我们每个人都是目的王国的首脑,是立法者,但同时也是其中的普通成员,也需要服从这些法律。因为人是自在目的,所以他只服从自己的意志,他自身的意志也就应当成为法则,这也就回到了康德最高的原则。人之所以是目的,就在于人的理性,人也就需要承担责任。 在这里,康德批判了利己主义。他指出,理性对幸福的作用并不大,但人类不是为了幸福而存在,而是为了另外更高的理想而生存。理性的使命就是实现理想,而不是幸福。理性也因此远在个人意图之上。不得不说,康德的话在今天依然很有意义。如今大家都在寻求幸福,互相询问“你幸福吗?”,似乎幸福就是人生最高的追求。而理想只是幼稚的表现,是童年的梦,被人嘲笑。多少人在长大的过程中一点点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只为了追求幸福。也正因此,理性得不到重视。人们只是浑浑噩噩地生活着,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满足于柴米油盐的幸福。不能说这样的生活就不好,但如果整个民族、整个国家、整个人类都这样,那么是没有未来的。总要有些人不满足于现实的幸福,去追求更高的理想。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遭遇磨难,但理性的光辉由此绽放。康德是其中的一员,希望会有更多这样的人出现。 康德还强调了行为的动机。他认为同一个行为可能有很多动机,有些是出于自己的利益,或者说爱好,这种行为即使合乎责任,也绝不是道德。只有纯粹出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参考资料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参考资料 西藏民族学院教育学院魏兆锋(tibetwzhf@https://www.doczj.com/doc/0b5509305.html,) 1.唐凯麟、刘铁芳主编.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教育的关键问题是教师。对于教育,兴之抑或亡之,在于教师。……根本问题是,是教师精神,是全人教养,是教师之道,是根性,是灵魂。教师之道尤其需要锻炼。(小原国芳.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下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46-47)(1)

3.师德是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规范,也是作为道德实践主体的教师的一种品性。师德表现为德性与规范两个方面。德性是教师对自我生命道德意义的蕴含与表达,规范是教师对社会存在和社会规则的适应和认同。教师德性和师德规范又是两个紧密联系的范畴。教师德性乃是乃在于教师个体的品性,具有个体性,师德规范则是特定的时代与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整体规定,具有普遍性与整体性。(3-4) 4.真正的教育建立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真正的教育存在于心灵距离最

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中。(5-6) 5.促进人生的幸福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这里的“人”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即指共处教育“场”中的人。(7) 6.教师的职业生活过程既育人也育己、既成人也成己。教师要想成就学生,首先要成就自己 (8) 7.伴随着科学的发达、物质的丰富,人们在为现代文明带来的物质富足欢欣雀跃的同时,又陷入了沉重的精神迷惘和意义危机之中,生命变得越来越单薄和窘迫,变得毫无意义和美感,甚至成了“不可承受”

(昆德拉语)的负累。(10) 8.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使人在其纯粹自然状态的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他在美的王国所设的领域中成为审美的人。因为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出来,不能由自然状态中产生。(席勒.美育书简.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118)(16) 9.以教师为业也应当有两种基本模式:“为”教育而生存;“靠”教育而生存。(19) 10.康德认为,人作为有限理性存在,都自在地作为目的本身存在着,他不单纯是这个或那个意志所随意使

古书的标点与翻译

第三节古书的标点 关于标点,有许多笑话流传于世。如:一个秀才帮人做谋,写了一张介绍新娘情况的条子: 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 但结婚那天,新娘并不好看,原来秀才写的是: 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 一、什么是句读 古书是没有标点的。古人读书的时候,需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完了的地方,在字的旁边加一个点或一个圆圈,这就叫“句”。在一句话没有完,但是在读的时候需要有一个停顿的地方,就在字的下边加一个点,这就叫“读”。合起来就叫“句读”。 但古人所说的句读和我们今天所说的标点还不完全一样。首先,古人所说的“句”,不等于今天的句号。例如《庖丁解牛》中的“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这两句后面,如果用古代断句的办法,就都是加圆圈(就是“句”)。“技经肯綮之未尝”算一句,“而况大軱乎”也算一句。而按现代的语法,“技经肯綮之来尝”和“而况大孤乎”都只是一个分句,两个分句合起来才算一句。在两个分句后面,应该用逗号(,)和问号(?)。而且,古代没有引号(“”)、冒号(:),破折号(——)等标点符号。 一个完整的句子,在句读中反映不出来。我们今天给古书标点,要做两件事情:第一是要断句,即弄清楚句子的起迄。如果把不该断开的地方断开了,就叫把句子点破了。不要把句子点破,这是标点古书的

基本要求。第二是要弄清楚句子本身的语气,弄清楚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要在弄清楚文意的基础上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如果断句断对了,但标点符号使用得不对,就说明对文意的理解还有问题。 怎样才能正确地标点古书呢?这个问题不是在一堂课里能够解决的。这堂课的目的是讲几个在标点古书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供大家在标点古书时参考。 二、标点古书的要求 (一)标点后的字句必须能讲通 这个问题实质上就是要弄清楚句子的起讫,不要把句子点破,如果把句子点破了,把这一个句子的“头”安到了上一个句子的“脚”上,或者把这一个句子的“脚”安到了下一个句子的“头”上,那样,句子必然就讲不通了。例如: 今往仆少小所着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曹植:《与杨修书》) 这样标点,第一句是讲得通的,但是第二句就讲不通了。原来,“相与”两字是上一个句子的“脚”,给安到第二个句子的“头”上来了。“相与”的“相”,就是贾谊《论积贮疏》“国胡以相恤”的“相”,是表示单方面的动作的。“与”是“给予”,“相与”等于说“给你”,标点者对于“相与”的意义不清楚,所以误把它和下一句连在一起,使得下一句讲不通了。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韩愈: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近现代西方哲学专题作业 学号;S1******* 姓名;郭立峰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学习心得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这本著作于1785年出版,正如我们本学期集中学习中使用的苗力田所翻译的后记中所指出的“这是一本真正伟大的小书,它对人类思想所发生的影响,和它的篇幅是远不成比例的(H.J.帕通)”。通过本学期的阅读学习,我试从以下几点来谈谈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一,论善的意志 康德认为在世界之中甚至世界之外,只有善的意志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无条件的,绝对善的东西。我们一般意义上认为善的东西都不具备这一属性,例如勇敢、机智、荣誉这些大众认为善的东西都是有条件的,如果没有一个善的意志或者善的品质,以上我们认为美好的事物随时可以被别有用心的人用来去干坏事,例如一个人十分乐善好施,我们觉得此人应该被誉为一个善良的人,我们只从一个人的行为和取得的结果去进行是非善恶评价,但是假若此人正是利用乐善好施为手段而去博得别人的拥戴,然后再去变本加厉的干坏事,那么乐善好施在他那里就成为了一个作恶的工具,例如历史上的田成子就是通过乐善好施来收买人心而谋反篡权的。康德认为其他大众认为善的东西充其量只能作为履行善的意志的一种工具,它们具有工具价值,更重要的是那些貌似构成人的内在价值和内在品质的苦乐适度、不骄不躁、深思熟虑等在我们看来和一个人的美德相关的东西也不具备绝对

的善,它们是服务于善的意志的。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个核心问题——善的意志,唯有善的意志,其自身就是善的,而且是种无条件的善。它如同一颗宝石一样,本身就具有无上的价值。善的意志才是一种纯粹的,不夹杂任何其他爱好和主观客观条件的崇高的东西。 康德认为理性的作用并不是我们平时认为的那样,应用理性去达到我们的目的,以理性作为实现自我功利的手段,正如他指出的那样“在一个有机物,一个与生活目的相适应的东西的自然结构中,我们发现这样一个基本原则,没有一个用于一定目的的器官不是于这一目的最相适应的、最为便利的,自然的真正目的就是保存它使它生活的舒适,一句话就是幸福”这句话也就是在说这样一个道理——幸福就是感官和欲望的某种满足,也就是像老子《道德经》里“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所揭示的一样,真正的幸福就是这么自然而然。千万别认为上天赐予人理性,理性也是为了为人类追求感官和自身的幸福而服务,理性的运用于追求幸福是背道而驰的。事实上也如此,一个人越是应用理性去追求幸福,越是处心积虑的想获得生活上的舒适和幸福,他离开幸福就越远,幸福只是一种感觉,错误的把理性运用在追求这个目的上,人永远会得不到满足。那么人之为人的理性是用来干什么的?上帝赐予万物灵长的人类以理性,让我们和其他动物区别看来,我们应该把理性运用到哪里去呢? 人类是具有实践能力的,人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即为实践,意识可以影响人的实践能力。理性的真正使命就是——去产生在其自身就是善良的意志,这样才可以追求到更高的善,

古书的标点问题

古书的标点问题 【教学目的】本节讲授怎样标点文言文。让学生学习标点文言文的一些基本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给古文标点断句的能力。 【基本理论】何为“句读”?古人是怎样做句读的? 【重点难点】培养学生标点古文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与实践相结合 【所用课时】 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古文不标点断句的原因 1、与书面语产生之初的特点有关:①简略;②和口语一致 2、与早期古籍的成书与流传方式有关:①口头流传成书《易经》;②口耳相授流传《诗经》 3、与文言语言的特点有关: ①对称性——“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烂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②多虚词——“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孟子?滕文公上》 ③节奏鲜明——“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易经?系辞上》 ④押韵——“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4、与古时的学术风气有关: ①训诂之风——“此季世也吾弗知齐其为陈氏矣。”《左传?昭公三年》——晋?杜预《春秋左氏传集解》:“不知其他,唯知齐将为陈氏。”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吾弗知绝句。”②崇古之风 二、古人的句读实践 1、古代称给文章断句为“句读”: 古人很早就重视断句的训练,认为正确断句是读书的基本要求。《礼记·学记》云:“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郑玄注:“离经,断句绝也;辨志,谓别其心意所趋向也。”唐孔引达疏曰:“离经,谓离析经理,使章句断绝也。”韩愈在《师说》中也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训练学生正确断句,是老师传授知识的一项基本内容。古人研读经书要自己断句,一句话读完,常在字的旁边加圆圈或打勾,这种地方叫做“句”;一句话没完但需要停顿一下,就在字的下面打个亅(钩),或点个丶(读zhù),叫钩识,或“读”(dòu)。读,暂时停顿一下。元代黄公绍编篡、熊忠举要的《古今韵会举要》:“凡经书成文语绝处,谓之句;语未绝而点分之,以便诵咏,谓之读。” 2、句读符号: ヽ——一般用于句子中间的停顿。《说文》:“有所绝止而识之也。”(卷五下) し——用于段末或句未的停顿《说文》:“钩识也。”(卷十二下) 〇——用于句未的停顿。亅:钩逆者谓之亅。象形。(卷十二下) 据《说文》的解释,这几个符号其实是当时的人读书时所做的记号,并不是真正的文字。许慎把它们作为文字来解释,这是欠妥的。 3、古人在给古书作注解时常会涉及到断句。 *且列国有凶,称孤礼也。言惧而名礼,其庶乎?《左传·庄公十一年》 陆德明《经典释文》:“言惧而名礼,绝句。或以名绝句者,非。”这句话应在“名礼”之后断句,而不应在“名”之后断句。“绝句”,就是此处该断句。 *(重耳)及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裸。《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经典释文》:“闻其骈胁,绝句。欲观,

论康德道德哲学中的意志概念

论康德道德哲学中的意志概念 内容摘要:意志是康德道德哲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和康德伦理学说的方方面面牵连深广;同时它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性的概念。本文展示了康德意志观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康德意志概念的起源、性质、层次、划界以及区分等方面进行了认真地剖析。意志概念不仅在康德道德哲学体系的建构中发挥了作用,而且,它根本关涉康德道德学的核心内容,只有细致入微地检视康德的意志观,我们对康德的道德哲学才能既作出全景式的总体把握又有对局部问题的透彻理解,从而避免对康德道德哲学的种种误读。 关键词:意志;普遍意志;个人意志;纯粹意志;任意 在传统西方哲学中,对道德的归口无外乎有三种方式,一是将道德与知识关联起来,主张“美德即知识”;一是将道德与情感关联起来,主张“伦理是一种情感语言”;再就是将道德与生命力关联起来,主张“道德是生命力的扩张”。而明确地将道德与意志内在地贯通起来,成就一种新型的理智论的意志伦理学,这可谓康德之首创;从宏观上看,此乃康德道德学至为显要的一大特色。就康德伦理思想演进的实际情形而论,意志概念原本是促成道德学体系显现最初草样的一个重要契机;就意志是康德道德哲学要处置的对象而论,它是康德伦理学中一个基础性概念;而就意志在道德价值生成机制中的作用而论,它既是康德整个道德哲学的出发点又是其落脚点。因此,探究康德的意志概念对理解康德的道德哲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把道德和意志内在贯通起来,对于康德来说有一个过程,在康德对伦理思考的伊始,并没有抓住“意志”这个概念。康德的前批判伦理学中,不论是1759年的《试对乐观主义作若干考察》、还是60年代早期的《证明上帝存在的唯一可能的根据》、《对自然神论和道德原则的明晰性的研究》及《对于美好和崇高的感情的观察》,康德在论述道德时都没有关涉到意志问题。倒是在康德

标点古籍应该注意事项

我们在标点古籍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句读与标点 古书是没有标点的。古人读书的时候,需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完了的地方,在字的旁边加一个点或一个圆圈,这就叫“句”。在一句话没有完,但是在读的时候需要有一个停顿的地方,就在字的下边加一个点,这就叫“读”。合起来就叫“句读”。 1、句读只是起到断句作用,与现代通行的标点符号性质不同。古人关于句子的概念也和我们现在不同,现代汉语有单句复句的区别,如果是复句,就是由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而古人是把分句也说成句子。古人的“句读”在分句之间或一个完整的句子后面都是加圆圈,我们现代的标点则要分别情况使用不同的标点符号。其次,古代也没有引号,冒号,破折号,问号,感叹号等等符号。因此,“句读”实际上只标明了一篇文章中各个句子的起讫。 2、句读无法表达句子是分句还是复句,也无法表达出来句子的感情。 二、古文标点的原则 1、弄清句子的起讫。 如果该断的地方没有断开,不该断的地方却断开了,或者错误的把这个句子的一部分和另外一个句子的一部分连在一起了,这就叫把句子点破了。能正确的断句,不把句子点破,这是给古书做标点的起码要求。 2、在弄清文意的基础上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 有时断句虽然正确,但由于标点符号用得不对,也可以看出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理解文章的意思,例如: (误):兴元中,有僧曰发钦,以其道高,居径山。时人谓之径山长者。(《唐语林》卷一)(正):兴元中,有僧曰发钦。以其道高,居径山,时人谓之径山长者。(《唐语林》卷一)前两句话是一个层次,说有一个僧人叫发钦。后面三句是另外一个层次,因为他的道高,所以称之为“长者”;因为他“居径山”,所以称他为“径山长者”。介词“以”是一直管到“居径山”的,“以其……径山”是表原因的分句,“时人谓之……”是表结果的分句,这两个分句之间不能用句号隔开。因此,要正确的断句标点,必须对古汉语的词汇,语法以及古代文化有比较丰富的知识,有时还需要一些古音韵的知识。 三、古文标点的基本要求 1、字句必须能讲得通 2、内容必须符合情理 3、必须符合古代语法和音韵 四、古文标点的方法 1、反复钻研,弄通文意 第一步: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第二步:抓住关键,把握中心。 第三步:理清脉络,点断句子。 第四步:点断句子后,再行通读,要求字句必须讲得通,内容必须符合情理,标点出来的东西,还要符合古代的语法和音韵,仔细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语气,正确标点。 2、利用古汉语词汇、词序和句式的特点 古人行文有一个重要特点,常常使用骈偶句式、对衬、对比、排比等句式,掌握这一特点,只须把古文吟诵几遍,就能够自然地把句子断开。 3、利用文言虚词帮助断句标点 4、借助表言动词“问、云、曰”断句标点 5、要利用参考旧注断句

道德形而上学基础读书报告

《道德形而上学基础》读书报告 ——为什么要做有道德的人? 提到康德和《道德形而上学基础》这本书,我只对他哲学中语言的晦涩难懂印象尤为深刻,不禁有点望文生畏。我们都知道哲学是高度抽象的,但仔细看过之后,我们其实可以发现它并不是凭空抽象的,而是有一定的层次和体系的。因此,我仅以我有限的知识,谈谈一些对这本书的看法。 首先,要谈谈这本书的作者——伊曼努尔·康德,一位德国哲学家、思想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其一生深居简出,终身未娶,过着单调刻板的学者生活,直到1804年去世为止,从未踏出过出生地半步。他的主要著作有《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未来形而上学导论》《道德形而上学基础》等,其中《纯粹理性批判》,仅凭这一部著作,康德奠定了他在哲学史上的不朽地位。 《道德形而上学基础》这本书依我理解,就是超越感性经验去研究道德的一种学问,透过感性认识的表象去研究本质的一种学问。因此康德要做的只不过是把这些日常理性中已经包含着的道德法则单纯地提取出来,加以论证,以便在哲学的层次上对任何一件行动的纯粹道德内涵的判断进行指导。出于这一目的,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中将全部正文的内容分为三章:a.从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过渡到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b.从大众道德学过渡到道德形而上学; c.从道德形而上学过渡到纯粹实践理性批判。在这里面,康德的道德哲学明显表现出有三个不同的、从低级到高级的层次,即“通俗的道德哲学”、“道德形而上学”和“实践理性批判”。 回归到“为什么要做有道德的人?”这个问题,我想引出的是康德伦理中“责任”这个概念。 责任概念在康德伦理学中可以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康德认为责任是一切道德价值的源泉。责任就是人必要做的事情,在这个程度上说,可以认为在生活中,责任就是相当于法律领域中的义务,生活领域中的责任与法律领域中的义务没有

师大读书笔记考核方式

陕西师范大学大学生必读书目成绩考核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为积极贯彻落实学校“2+2”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我校决定颁布《陕西师范大学大学生必读书目考核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办法》提供了143种学生应该阅读的经典名著目录,分为文学、哲学、历史学、艺术类和教师教育类五部分,其中文学部分38种,哲学部分34种,历史学部分31种,艺术类部分10种,教师教育类部分30种。 第三条我校本科生应在学好所修课程的同时,有选择地认真阅读《办法》所规定的书籍,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能力和素质。 二、成绩考核 第四条学生必读书目成绩考核采用平时考查和毕业前考查 两种方式,具体由本科生导师负责。平时考查由学生所在院(部)组织实施,一般应安排在每学期期末进行;毕业前考查由院(部)统一组织实施,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期中进行。同时,学校将组织校督导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于平时和毕业前进行随机考查。

第五条学生应在《办法》中认真选择所学专业以外的书籍进行阅读。每读完一种书,要认真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笔记或小论文。 第六条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至少从《办法》所规定的书籍中选读10种书籍,其中从文学、哲学、历史学和艺术类、教师教育类各部分中选读的书籍均不得少于2种。汉语言文学、历史学、音乐学和美术学专业的学生须在所学专业以外的书目中选读,完成读书任务,经考查合格,可取得2学分。 第七条学生每学期选读的书籍不得少于2本,其中一本为精读书目。学生在学期初应向本科生导师提交个人学期读书计划,并定期向本科生导师汇报读书进度。 第八条本科生导师应做好学生读书的指导工作,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阅读建议,定期检查学生读书进展情况,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读书计划,在学期末审阅学生读书笔记或小论文并组织学生开展一次读书讨论会。 第九条各院(部)应组织本科生导师做好学生阅读必读书目的年度考核工作。考核内容为学生撰写的读书笔记或小论文,考核成绩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等。 第十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如果能读完20种《办法》所规定的书籍并通过有关学院指定教师的检查,学校发给“文化名著阅读证明书”;如果能读完50种《办法》所规定的书籍,参加文学院、

【原创】道德形而上学读后感

读《道德形而上学基础》有感 道德的根据是什么?为什么要追求道德?这些问题早在几百年前的康德,就进行过深入地探求,并留下了其思想流芳千古。而我仅以我有限的认识,谈一谈我对道德的认知与感受。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人,拥有极强的责任感是国家和社会对我们的殷切期盼。康德认为责任是一切道德价值的源泉。就当今社会而言,责任已成为道德中的组成部分。责任,它给人们的第一印象非常遥远、不可侵犯,但细想它又存在于我们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责任让人感觉到一种强制,似有一种无形之物在约束和鞭笞着人们,让人们去顺应它。通俗而言责任就是人们所必须要做的事情,就相当于法律中所规定的义务。每个人做事都有着自己的判断标准,一则为出于自己私人的目的,另一则为责任。就一件事而言,当私人偏好与责任无关甚至矛盾时,那么就很好进行判断。但是,如若两者交相融合、相辅相成,那么分辨它就十分困难了。相信每个人都曾思索过:活着为了谁?也许老师会告诉我们人活着更多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有着满意的生活,有精彩的一生。大学中的我们每日都有着丰富的活动,每天都在接触新鲜的事物,甚至每天都忙得以至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毫无疑问的是,我们每天最起码过得很充实,真正地为自己而活。但是事实呢?我们的父母呢?他们如今的奋斗难道最主要还是为了自己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他们的奋斗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来自家庭、社会的责任。他们要为自己的父母儿女奋斗,为了他们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正如文中所说,维持一个人的生命是一种责任。当你在困难面前、心灰意冷之时,也许你觉得世界已毫无色彩、生命已毫无意义,但是你仍然活着,这时正是责任在支撑着你,你的家庭、朋友甚至国家都还需要你,这时的你所持有的信念和准则便具有了它的道德价值。我们对于道德价值的考量,不应带有个人的主观情感色彩,而应该站在客观的角度去判断,去辩证的进行分析。正如面对困难、迎难而上根本上是一种责任的体现。也许有的人会说,他之所以挺身而出是为了做英雄、为了将来拥有更好的社会评价和光明的未来。但是,一个人在紧急关头做一件事的时候真的会有着如此长远的打算吗?难道他不会考虑到失败的情形吗?如果客观辩证来言,这种行为实则与个人利益关系不大,完全出自责任,因而具有其道德价值。 我们现实生活中所认为的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总和。而道德的判断则需因事而异,道德的意义存在于行为的道德价值中。一件事的道德价值并不体现在它的结果,而在于他最终所选择时的判断准则,这才是其价值的体现。而当我们最终对一件事情进行辩证分析和理性思索,那些最终被我们所选择的判断准则也就演变成了今日之道德。道德的发展也并非一成不变,它是一种现实生活中社会经济的体现,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因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也在不断地被完善、被赋予新的内涵。道德对于社会的发展也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具有认识、规范和调节三种功能。道德是一种社会关系的体现,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去认识这个社会,了解自己的义务与责任,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约束着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维系正常的社会秩序。道德在结合了中国实际后便演变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而它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诚信、友爱、负责、认真,我们现在所具有的任何优秀的品质无一不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身影。而我们也有义务和责任去弘扬他、维护他、发展他,让它不断地发挥其作用。我们也应积极发扬其精神,重视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重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追求和谐融洽的人际交往关系,建设一个温暖的国家,讲求谦敬礼让,强调恪守诚信…… 道德,有着其极其丰富的内涵,具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不可替代性。我们应该不断遵守道德并追求高尚的道德,不断丰富自己,让自己拥有充实的自我,成长为一个合格的青年人。

浅析古籍句读课件资料

摘要:句读之学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读书的基本方法之学。《礼记?学记》中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 关键词:摘要:句读文学含义 句读的含义 据考证,我国早在汉以前就已经有了这种符号。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第五篇中有言“:|[zh俪]有所绝止。|而识之也。”清人段玉裁注称“:凡物有分别,事有可不,意所存主,心识其处者皆是,非专谓读书止,辄乙其处也。”|音主,古音与豆同部,即句读[dòu]之读,也就是今天的逗号。段玉裁所称“非专谓读书止,辄乙其处也”的意思是说明|的用途不仅只作逗号,还有其他作用。但这说明汉时至少已用|作读书时的符号了。《说文解字》第十二篇下部说“:[ju佴]钩识也。”段玉裁对此注释说“:钩识者,用钩表识其处也。褚先生补滑稽传:东方朔上

书,凡用三千奏牍,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二月乃尽。此非甲乙字,乃正字也。今人读书有所钩勒即此。”清人王筠在其《说文句读》中认为是分章的标识。音厥,即句读之句,也就是今天的句号。关于句读在不同时期人们赋予不同的称谓。清人梁同书在《日贯斋涂说》中说“:句读,法华经作句逗。马融长笛赋:观法于节奏,察度于句投,音如逗。亦作句度,《唐摭言?切磋》一条:书字未识偏旁,高谈稷契;读书未知句度,下视服郑。又支同诗:驱联以大语,句度实奔放。于此可知度曲度字之义,即俗所谓板眼是也。”古时对文献的标点工作,称为“章句”。所谓章,《说文解字》第三篇音部说:“乐竟为一章”,意思是凡陈义已终,说事已具者皆能称为章。所以章句之义,便是分析古书章节句读的工作,亦即后世的画段分句工作。这种工作,古代是用文字来表明的。如《诗?关雎》篇后题云“:关雎五章,章四句。故言三章,一章章四句,二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