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上海各区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汇编

2020上海各区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汇编

2020上海各区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汇编
2020上海各区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汇编

上海市各区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汇编

闵行区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一12题(12分)

盖公者,齐之胶西人也,明《老子》,师事乐臣公,汉之起,齐人争往于世主,唯盖公独遁居不仕。

及汉定天下,曹参为齐丞相,尽延问长老诸生以百数,何以治齐。人人各殊,参不知所从。闻盖公善治黄老,乃使人厚币聘之,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遂推此类,为参具言之.参悦,乃避正堂舍之,师事之,齐果大治.及参入相汉,导盖公之道,故天下歌之.盖公虽为参师,然未尝仕,以寿终。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参不知所从( ) (2)为参具言之( )

11.下列对画线句子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4分)

A. 曹参喜欢,于是让出自己的正堂让他住。

B. 曹参喜欢,竟然避开了正堂让他住。

C. 曹参高兴,于是让出自己的正堂让他住。

D. 曹参高兴,竟然避开了正堂让他住。

12. “齐果大治”在文中的体现是“”,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4分)

浦东新区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0一13题(12分)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注】①既望:农历每月十六.②属(zhǚ) :倾注,引申为劝酒。③斗牛,星座名.即斗宿(南斗) 、牛宿。④一苇:比喻极小的船。⑤冯(píng)虚御风:乘风腾空而邀游。

10.语段中的“苏子”是(人名),“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句话在我们学过的《》一文中也出现过。(2分)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清风徐来()((2)而不知其所止()

1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一句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地点。

B. “徘徊”二字描绘出月光柔和似对游人极为依恋且脉脉含情。

C.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写出渺小在旷大前的迷茫。

D.在浩瀚的江水上,作者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溢于言表。

13.选段中,作者借写“月”来抒发情怀,从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找出一个相同的例子,并作简要分析。(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

汤敦甫在京师,乘车过宣武门大街,有卖菜翁弛担坐,御者误触之,菜倾于地。翁捽①其御者,詈②且殴,索偿菜值。公启帘问曰:“值几何?我偿汝。”翁言钱一贯,公揣囊中已空,命同来家中取钱.翁不肯曰:“偿则此地偿耳。”公为之窘.适南城兵马司指挥至,起居③已,曰:“此小人,由某携回重惩可也.”翁始惶恐,叩首乞哀。公谓指挥曰:“无庸,假贯钱足矣.”指挥如数与之.翁叩谢去.公仍停辔,与指挥言良久,意翁行已远,乃别指挥,叱驭去。

注释:①捽(zu6):揪.②詈(lì)骂.③起居:问安。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乘车过宣武门大街()(2)假贯钱足矣()

11. 下列对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汤敦甫因为身上没钱无法赔偿老翁而感到困窘急迫。

B.汤敦甫因为卖菜翁咄咄逼人的态度而感到困窘急迫。

C.汤敦甫以为身上没钱无法赔偿老翁而感到困窘急迫。

D.汤敦甫被那个卖菜翁咄咄逼人的态度逼得困窘急迫。

12.卖菜翁对汤敦甫的态度经历了()一哀求一()的过程。(2分)

13.汤敦甫与指挥言谈良久方才离去,其用意是,可见他具有

的品性。(4分)

静安区

(三)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

焚券了债

隋李士谦有粟1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2,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士谦曰:“吾家余粟,本图赈赡3,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4,曰:“债了矣,勿为念也。” 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

或曰:“子多阴德5矣。”士谦曰:“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己独闻之,人无知者。今吾所为,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

(选自《隋书·隐逸传》有改动)【注释】1粟:一种粮食,俗称小米。2年谷不登:指荒年,下文“大熟”指丰年。

3赈赡:以财务救灾。4燔契:烧掉债券。5阴德:暗中做的有德于人的事。

10.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1)皆来致谢()(2)吾家余粟()

11.以下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于是李士谦邀请了所有的欠债人,为他们摆设酒宴

B.于是李士谦召集了所有的欠债人,为他摆设酒宴

C.于是李士谦邀请了所有的债主,为他们摆设酒宴

D.于是李士谦召集了所有的债主,为他摆设酒宴

12.“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的“争”写出了债家来偿的□□之情。李士谦“拒之,一无所受”是因为___________,表现出他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4分,每格1字)

13.以下对李士谦言行分析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大公无私

B.扶危济困

C.目光长远

D.虚怀若谷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一12题(12分)

晋献公欲伐虞,宫之奇①存焉,为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而不敢加兵焉。晋赂虞君以宝玉骏马,虞君甚喜。宫之奇谏而不听,言而不用,越疆②而去,荀息③伐之,兵不血刃,抱宝牵马而去。故守不待④渠⑤堑而園,攻不待冲降⑥而拔⑦,得贤之与失贤也。

(节选自《淮南子》,有删改) 【注】①宫之奇:春秋时虞国大臣。②越疆:越过(虞国)疆界。③荀息:春秋时晋国相国。④不待:用不着,不必。⑤渠:人工开的河道。堑:防御用的濠沟。⑥冲降:即“冲隆”,古时兵车名。⑦拔:高出,高大。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越疆而去()(2)荀息伐之()

11.下列对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宫之奇规劝(虞君)不听,进言(虞君)不采用。

B.宫之奇的告诚(虞君)不听,说了也没有用。

C.宫之奇不听劝谏,进言(虞君),但没有用。

D.宫之奇规劝(虞君)不听,不用再多说什么。

12.上文画曲线句与曾学过的《天时不如地利》中“,”句的意思相近。虞国之所以有这样的结局,和虞君的有关。(6分)

徐汇区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9一12题(12分)

解缙①应制题《虎顾众彪②图》,曰:“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文皇③见诗有感,即命夏原吉迎太子于南京。文皇与解缙同游。文皇登桥,问缙:“当做何语?”缙曰:“此谓‘一步高一步'。”及下桥,又问之,缙曰:“此谓‘后面更高似前面'。”【注释】①解缙:字大绅,明代著名才子。②应制:古时由皇帝指定大臣来作诗或者写文章。

③彪:此指小虎。④文皇:明成祖朱棣。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虎顾众彪(2)及下桥

10.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皇)于是命令夏原吉到南京接太子。

B. (文皇)于是任用夏原吉到南京接太子。

C.(文皇)于是命令夏原吉接太子去南京。

D. (文皇)于是任用夏原吉接太子去南京。

11.从文中看,文皇见诗有感,是因为诗中的“”三个字触动了他。(2分)

12.下列选项中对解缙的特点概括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有勇有谋

B.灵活睿智

C.谦虚谨慎

D.忠于职守

长宁区

(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第11-13(12分)

曹玮用兵

①曹玮知镇戎①日,尝出战小捷,虏②引兵退去。玮侦虏去已远,乃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行阵,众将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羁縻③军耳。不若弃之,整师而归。”玮

不应,但使人候之者三,虏去玮数十里,闻其利牛革而师不整,遽还袭之。韦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整师待之,向暮,虏至,玮使人谓之曰;“大军远来必甚疲,吾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兵马,明日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

②旦日,玮鼓军而进,一战克敌,遂弃牛羊而班师。

③既克、玮曰:“吾知虏伺机必还,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精已疲,力已尽,投其所好而安之,则气衰而难鼓矣。吾以此取之。”

(选自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有删改) 【注释】①镇戎:地名,宋时边地重镇。知镇戎日:主镇镇戎的时候,②虏:古时对外族的

蔑称。③縻(ml):束缚。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①玮侦虏去已远()(2) 整师而归()

12.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玮不应,但使人候之者三。

A.曹玮不予理睬,但是派人侦察了三次。

B.曹玮不予理睬,但是派人多次侦察。

C.曹玮不予理睬,只是派人侦察了三次。

D.曹玮不予理睬,只是派人多次侦察。

13.从全文来看,曹玮能够一战克敌的原因是什么? (6分)

(1)

(2)

(3)

奉贤区

(三)文言文阅读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0一12题(11分)

指南针

方家①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②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其法,取新纩③中独茧缕④,以芥子⑤回许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⑥其理。

(选自《梦溪笔谈》) 【注释】①方家:行家。②碗唇:碗边。③纩(kuang) :丝绵。④独茧缕:单根的蚕丝。③芥子:中药名,呈微小球形。⑥原:推究。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但坚滑易坠( ) (2)不若缕悬为最善( )

11.下列选项中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指南针使用时,可以放在水中、指爪上、碗唇上或者用丝悬挂。

B.缕悬法的步骤是先取丝,再用一点点蜡把丝粘在针上,最后在无风处悬挂。

C.只要采用悬挂的方法,磁针一定指南。

D.作者写作此文时,交代了当时还无法推究磁石指南的原理。

12.文中作者对指南针的研究有哪些发现?(4分)

(1)

(2)

嘉定区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1一13题(12分)

平湖陆稼书

平湖陆稼书龙其,改名陇其。初为嘉定令,以小舟载纺具抵任,内子①躬自辟垆,易日用蔬菜,而慈惠子民,强毅任事,一时有神君之颂。忽有瞽者③诣案自陈曰:“聪明正直谓之神,公即神也。我不幸两目无见,特乞公一字批断批断,来生作有目人,地下冥王必不违公言耳。”稼书笑而允之。

不二载,被劾去,嘉定士民数千泣留不得,因刻《公归集》为赠。山右山右魏总宪上疏,称以天下第一清官,复其职,仍补灵寿县,内擢监察御史。罢官归朱泾,著书自娱,卒于康熙乙亥年。

【注释】①内子:指妻子。②辟:绩麻练麻。绩麻为辟,练麻为垆。③瞽者:失明的人。

④批断:原指算命先生对命主吉凶祸福命运趋向的推断。⑤山右:山西省旧时别称。

1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初为嘉定令()(2)易日用蔬菜( )

12.以下对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不到两年,陆稼书被人弹劾离任,嘉定几千个士人百姓哭着挽留也没能有办法(留下他)。

B.过了两年,陆稼书被人弹劾离任,嘉定几千个上人百姓哭着,以为他留不得了。

C.不到两年,陆稼书被人弹劾离任,嘉定几千个士人百姓哭着,以为他留不得了。

D.过了两年,陆稼书被人弹劾离任,嘉定几千个士人百姓哭着挽留也没能有办法(留下他)。

13.选文中表现陆稼书“清廉”的事情是;表现他“爱民”的事情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陆稼书恢复官职的根本原因是“”。(6分)

杨浦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

鷧鸟①中计

人有鱼池,苦群鷧窃啄食之,乃束草为人,披蓑戴笠持竿,植之池中以慑之。群鸬鹚初回翔不敢即下,已渐审视,下啄。久之,时飞止笠上,恬不为惊。人有见者,窃去刍人②,自披蓑、戴笠,而立池中。仍下啄,飞止如故。人随手执其足,鷧不能脱,奋翼声假假③°。人曰:”先故假,今亦假耶?”

【注释】①鷧(yì) 鸟:即鸬鹚,俗称鱼鹰,喜欢吃鱼,善于潜水捕鱼。②刍(chu) 人:草人。③假假:拟声词。

10.解释加点字。(4分)

(1)恬不为惊为( ) (2)飞止如故故(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乃束草为人,披蓑戴笠持竿,植之池中以慑之。

12.文中鵡鸟中的“计”,具体是指:(3分)

13.以下从本文中得出的启示,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B.我们既要看事物表象,更要认清事物本质。

C.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

D.我们要杜绝用经验主义来看待、处理事物。

普陀区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

崇①奏捕蝗开元四年,山东大蝗,民祭且拜,坐视食苗不敢捕。崇奏捕蝗:“请夜设火,坎其旁,且焚且瘗②,蝗乃可尽。古有讨除不胜者,特人不用命③耳。”乃出御史为捕蝗使,分道杀蝗。汴州刺史倪若水上言:“除天灾者当以德,昔刘聪除蝗不克而害愈甚。”拒御史不应命。崇移书诮④之曰:“聪伪主,德不胜妖,今妖不胜德。公众号:语文教与学。古者良守,蝗避其境,谓修德可免,彼将无德致然乎?今坐视食苗,忍而不教,因以无年⑤,刺史其谓何?”若水惧,乃纵捕,得蝗十四万石。

【注释】①崇:宰相姚崇。②瘗:yì,埋。③特人不用命:只因为人们没有尽力。④移书:传递文书。诮:qiào,讥讽。⑤无年:荒年。

10.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蝗乃可尽()(2)分道杀蝗()

11.文中画线句子“除天灾者当以德”的翻译,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消除天灾的人应当是品德高尚的人

B.消除天灾能够使自己功德高尚

C.消除天灾应当凭借德行

D.消除天灾是因为有德行

12.概括故事情节,在空格处填入恰当的内容:(4分)

崇奏捕蝗→__________→__________→倪若水纵捕13.故事结尾倪若水“惧”是因为_。(2分)

松江区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一12题(12分,)

松江某相国①之孙某,贫乏不能自存,其故仆富于财者,往而乞怜。适舂米,以五斗令佣负之以随。佣不能胜,息于衢③。其问佣曰:“何无力至此?”佣叹息曰;“吾非佣工者,先祖为某相国。”某惊目:“如此,则亲戚矣!”然两人俱弗克负荷,遂为之相抱而泣。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市人聚观,一长者予以竹梢,共举以归。两人祖皆崇祯间相也。时人为之语曰:“五斗米,两公子,扛不起,枉读《诗经》怨‘劬劳’,乃祖贻某岂料此!”

【注释】①相国:宰相。②舂(chong) 米:把米放在石白里打碎。③衢:道路。为之语曰:④劬(qu)劳:劳苦。⑤贻:遗留。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以五斗令佣负之以随(2)佣不能胜

11.下列对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个人)轮流挑着米一起回家。

B.(两个人)一起抬着米回家。

C (长者)挑着米和他们一起回家。D(两人)一起扛着竹梢回家。

12.选文通过相国后代和其故仆的先后对比,启示我们,

(5分)

宝山区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12分)

逸马杀犬于道

欧阳公在翰林时,常与同院出游,有奔马毙犬,公曰:“试书其一事。”一曰:“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一曰:“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公曰:“使子修史,万卷未已也。”曰:“内翰云何?”公曰:“逸马杀犬于道。”相与一笑。

9.对选段中通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如果让你们撰写史书,再多卷册也写不完。

B.这样使得你们撰写史书,很多卷册都写不完。

C.即使让你们翻阅史书,再多卷册也看不完。

D.如果让你们翻阅史书,很多卷册都看不完。

10.下列三句句子都在写相同的“一事”,即“奔马毙犬”,但是。A句和B句的不同处在于:

;B句和C句的不同处在于(4分)

A.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

B.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

C.逸马杀犬于道。

11.这则故事启示我们,在写作时要(4分)

金山区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

王安石与游客

王安石退居金陵。一日,头幅巾手拄杖,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辩说纷纭。公坐其下,人莫之顾。良久,有一客徐问公,曰:“亦知书否?”公颔之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俯而去。

【注释】①盛谈:大谈。

10.解释文中带点字的意思。(4分)

(1)有一客徐问公()(2)俯而去()

11.下列对文中划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安石坐在那人的旁边,没有人来拜访他。

B.王安石坐在他们的旁边,没有人来拜访他。

C.王安石坐在那人的旁边,没有人注意到他。

D.王安石坐在他们的旁边,没有人注意到他。

12.对众人“俯而去”的原因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众人怕遭到王安石这一大学者的嘲笑。

B.为在王安石面前班门弄斧而觉得羞愧。

C.因为众人盛谈文史,辩说纷纭无结果。

D.众人为他们怠慢了王安石而感到害怕。

13.“颔”、“拱手”的描写表现出王安石的品质。(2分)

青浦区

(三)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12分)

①大中①中,王式为晋州刺史。会河曲大歉,民流徙,他州不纳,独式劳恤之,活数千人。时特峨胡②亦饥,将入侵,闻式严备,不敢道境,曰:“晋州刺史当避之!”以善最③称。

②徙安南④都护,蛮兵入掠,式使译者开谕。一昔去,谢曰:“我自缚叛者,非为寇也。”初,安南数有变,相率夜围城。式徐被甲,引家僮乘城责让,矢旝⑤交发,叛者走。翌日,尽捕斩之。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①大中:年号②特峨胡:少数民族③善最:指优异的政绩④安南:古代地名⑤旝(ku ai):作战时用的一种发石器械。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会河曲大歉()(2) 谢曰()

11.对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王式逐渐被盔甲(所累),于是拉着家僮登上城墙要求让步。

B.王式逐渐被盔甲(所累),于是率领家僮背靠城墙斥责反叛者。

C.王式慢慢披上盔甲,率领家僮登上城墙斥责反叛者。

D.王式慢慢披上盔甲,拉着家僮凭借城墙地势要求让步。

12.从第①段看,王式“以善最称”表现为和从第②段王式对蛮兵和叛者的不同态度中,可以看出他的特点。(6分)

虹口区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2分)

杜黄裳

李师古跋扈,惮杜黄裳为相,未敢失礼。乃命一干吏,寄钱数千绳,并车子一乘,亦近直千缗。使者未敢入,乃于宅门伺候累日。有舆自宅出,从婢二人,皆青衣褴褛。问何人,曰:“相公夫人。”使者遽归,以白师古。师古乃止,终身不敢失节。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惮杜黄裳为相( ) (2)使者未敢入( )

11.翻译下列句子。(3分)

使者遽归,以白师古。

12.李师古“未敢失礼”的原因是

,后来“终身不敢失节”的原因是。(用

自己的话回答)(5分)

参考答案

闵行区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一12题(12分)

10.(各2分)(1)听从,顺从(2)详细地

11.(4分)C

12.(2分)天下歌之(2分)听从了盖公“治道贵清净”的建议。如果写只采纳了盖公的建议给1分。

浦东新区

(三)古诗文(课外)(12分)

10. (2分)苏轼(写苏轼的字、号也可) 核舟记

11. (4分)(1)缓慢、缓缓、慢慢(2)停止

12.(3分)C

13.(3分)【说明】列举例子1分,分析2分。

【示例】

(1)《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将明月比喻成“璧”,突出月下洞庭湖的沉静美丽,表现迁客骚人沉醉其中忘记一切的“览物之情”,引出下文作者关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议论

(2)《山居秋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写明月照松林的秋山晚景,突出其幽静之美,令人向往,含蓄地表达诗人归隐自然、怡然自适的心境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有阴晴圆缺……千里共婵娟”——诗人围绕中秋明月,通过对月的追问、赞美与向往,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他复杂又矛盾的心理,以及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崇明区

(三)课外文言文(12分)

10.(1)坐(车)(2分) (2)借(2分)

11.A(2分)

12.愤怒(1分)感谢(1分)

13.担心指挥事后再去找买菜翁的麻烦(2分) 宽容厚道(2分)

静安区

(三)课外文言文(12分)

10. ⑴道歉(2分)⑵剰下/多余的(2分)

11.A(2 分)C(1 分)

12. 迫切/急切(2分)他已经当众焚券了债/他已经当众说过“债了矣”(1分)说话算话/一言九鼎/信守承诺(1分)

13.B(2 分)

黄浦区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2分)

10.(4分,每个2分)(1)离开(2)攻打,讨伐

11.(2分)A

12.(6分,每空2分)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贪图小利、目光短浅、不听劝谏、留不住贤人(写出一点即可)

徐汇区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9一12题(12分)

9.(4分)(1)回头看(2)等到,到了

10.(3分)A 11.(2分)父子情12.(3分)B

长宁区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11. (各2分) (1)离开(2)军队

12. (2分)D(2分) C(1分)

13. (6分)(1)故为贪利以诱之(伪装贪利之举诱使敌方长途奔袭) (2)行得地利处以待之(占据有利地形以逸待劳) (3)投其所好面安之(投其所好令敌军隔一夜再战,泄其锐气) (一小题2分,用原文语句或自己概括均可,顺序不论,酌情给分)

奉贤区

10.(1)容易(2分)(2)比得上(2分)

11.C(3分)

12. (1)磁针指向不是正南方,而是略偏东

(2) 磁针有四种装置方法,缕悬法最好。

(3)磁针有指南、指北之分。(3选2)(4分)

嘉定区

11.(4分)(1)担任、做(2分) (2)交换(2分)

12.(2分)A

13. 慈惠子民:强毅任事(1

(6分)

“清廉”:他用小船带着纺具到任,妻子亲自绩麻练麻,换口常蔬菜等。

“爱民”:他笑着答应一位盲人百姓“一字批断”的请求。(2分)(意对即2分)(意对即可

(山右魏总宪上疏)称以天下第一清官(2分)

杨浦区

(三)课外语段阅读(12分)

(4分)

10、(1)被(2分) 过去(2分)(2)原来

11、(养鱼人)就绑慕做了个假人,(3分)

(稻草人)披蓑衣戴斗笠手持竹竿,立在鱼池中用来吓唬鵡鸟们。

12、养鱼人见鵡鸟会时常飞落到草人的斗笠上站着不被惊吓,于是偷偷撤去草人,自己披上蓑衣,戴上斗笠站在池子中间扮作草人,伺机抓鵡鸟。

普陀区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

崇①奏捕蝗开元四年,山东大蝗,民祭且拜,坐视食苗不敢捕。崇奏捕蝗:“请夜设火,坎其旁,且焚且瘗②,蝗乃可尽。古有讨除不胜者,特人不用命③耳。”乃出御史为捕蝗使,分道杀蝗。汴州刺史倪若水上言:“除天灾者当以德,昔刘聪除蝗不克而害愈甚。”拒御史不应命。崇移书诮④之曰:“聪伪主,德不胜妖,今妖不胜德。公众号:语文教与学。古者良守,蝗避其境,谓修德可免,彼将无德致然乎?今坐视食苗,忍而不教,因以无年⑤,刺史其谓何?”若水惧,乃纵捕,得蝗十四万石。

【注释】①崇:宰相姚崇。②瘗:yì,埋。③特人不用命:只因为人们没有尽力。④移书:传递文书。诮:qiào,讥讽。⑤无年:荒年。

10.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蝗乃可尽(完,没有了)(2)分道杀蝗(路)

11.文中画线句子“除天灾者当以德”的翻译,恰当的一项是(C)(2分)

A.消除天灾的人应当是品德高尚的人

B.消除天灾能够使自己功德高尚

C.消除天灾应当凭借德行

D.消除天灾是因为有德行

12.概括故事情节,在空格处填入恰当的内容:(4分)

崇奏捕蝗→____倪若水上言拒御史______→_____崇移书诮倪_____→倪若水纵捕13.故事结尾倪若水“惧”是因为害怕被扣上“无德”的帽子;更担心因为自己的失职造成荒年,自己难辞其咎_。(2分)

松江区

(三) (12分)

10.(2+2分) (1)背(2)承受

11.(3分)B

12.(2+3分)身份(或经济条件、生活状况)要学会自强培养自我生存能力

宝山区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12分)

9.(4分)A

10.(4分)(叙述)A、B句的主语各不相同B句相对啰嗦(或者说C句更加简洁)(或者从

语序角度、过错方角度回答,也可以)

11.(4分)语言表达力求简洁(同一件事,可以从不同角度叙述)

金山区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1一13题。(12分)

10.(1)慢,此指慢悠悠地(2分)(2)离开(2分)

11.D(3分)

12.B(3分)

13.谦逊,低调(2分)

青浦区

10.(1)恰好,正遇上(2分) (2)道歉(2分)

11.C(2分)

12.体恤灾民(2分)

虹口区

9.B(4分)

(2+2分)

(2)进入(2+2分)

10.(1

11.使者,把这件事告诉了李师古。(3分)(关键词:速、以、白)

12.他忌惮师古担任宰相

被李师古的节俭品德所感染(2+3分)

2016年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课内文言文汇编

2016年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课内文言文汇编 宝山&嘉定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日:?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1.与本文不是出自同一本书的篇目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A.《天时不如地利》B.《公输》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为学》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 3.(1)孟子的三个问句的共同点,是都用了_______句式。(1分) (2)孟子的三个问句不能换序,其理由是。(3分) 宝山&嘉定 1.B(1分)D(1分) 2.等他回来的时候,他的妻子儿女却在受冻挨饿(2分) 3.疑问(1分);从生活事件入手,推到中层官吏行为,再推到国家治理,体现孟子对齐宣王却反治国之责的批评(2分) 崇明县 曹刿论战(删选)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1.按要求完成下列二题(4分) (1)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时的语音停顿(2分)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2)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2.下列句子“之”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公与之乘 B.公将鼓之 C.公将驰之 D.登轼而望之

3.在选段中曹刿的军事才能主要表现为。(2分) 崇明县 1.(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每标识1分,共2分) (2)鲁庄公与曹刿共坐一辆战车。(齐鲁两军)在长勺交战。(2分) 2.B(2 分) 3.善于把握战机(2分) 奉贤区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1.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5分) 2.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叙述了作者与先帝患难与共的经历。 B.交代了作者劝说刘婵“开张圣听”的原因。 C.表达了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真挚感情。 D.表达了作者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奉贤区 1.(1)诸葛亮(1分)(2)奔走效劳(2分)(3)三顾茅庐(2分) 2.B(3 分) 虹口区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

2014年 上海市闸北区初三中考英语二模试卷(附答案)

2014年上海市闸北区初三中考英语二模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Part 1 Listening (第一部分听力) 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听力理解) (共30分) A. Listen and choose the right picture (根据你听到的内容,选出相应的图片) (6分) 1._________ 2._________ 3 ._________ 4._________ 5._________ 6._________ B. Listen to the dialogue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hear(根据你听到的对话和问题,选择最恰当的答案)(8分) 7.A)Rainy B)Sunny C) Cloudy D)Windy 8.A)By car B) By bus C) By underground D)By bike 9.A)Australia B)Japan C) Britain D)New York 10.A) 5:10 p. m. B) 5:40 p. m. C) 6:10 p. m. D) 6:40 p. m. 11.A)Cathy B)Helen C)Linda D)Davy 12.A)Excited B)Frightened C)Worried D)Surprised 13.A)At the supermarket B) At the restaurant C)At the library D)At the post office 14.A) He wanted to have a meal. B) He made a film there. C) He took photos of the restaurant. D) He did something for the art festival. C. Listen to the passage and tell whether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or false.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符合你听到的内容,符合的用“T”表示,不符合的用“F”表还。(6分) 15.The postman lived a poor life before he found the stone.

上海市2019届中考二模课外文言文汇编(16区全)

2019年二模课外文言文阅读汇编 浦东 方山子传(节选) 苏轼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晚乃遁②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③之遗象④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zào)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⑤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注】①光、黄:光州、黄州,两州连界。②遁:遁世隐居。③方山冠:唐宋时隐士戴的帽子。④遗象:犹遗制。⑤“环堵”一句:谓室内空无所有。 11、解释文中加点词。(4分) (1)谪居于黄居() (2)余告之故故() 12、文中“余既耸然异之”的原因是(1)(2)(用自己的话表述) (4分) 1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方山子,本名陈慥,因佩戴古代的方山冠,人们则叫他方山子。 B、“方山子亦矍然”写出了方山子遇到作者时惊讶的样子。 C、“俯而不答,仰而笑”,含蓄地表现了他对作者境遇的理解。 D、选文中的方山子,一身侠气,威武豪放,隐居山中,淡泊名利。 静安区 李泰伯改字 范文正公守桐庐,始于钓台建严先生祠堂,自为记,其歌词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既成,以示李泰伯。泰伯读之三,叹味不已,起而言曰“公之文一出,必将名世。某妄意易一字,以成盛美。“公瞿然,握手扣之。答曰:“云山江水之语,于义甚大,于词甚溥,而‘德’字承之似局促,拟换作‘风字如何?公凝坐颌首,殆欲下拜。【注释】①歌词:指记文后的赞词。②瞿然:惊讶的样子。③握手,拱手。扣:询问④溥(pǔ)大。⑤凝:注意力集中 7. 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1)必将名.世()(2)某妄意易.一字() 8.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李泰伯把记和赞词读了三遍,不停地感叹其韵味。

2017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二模试卷(含答案)

2016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初三模拟考 英语试卷 2017.4 Part 2 Phonetics, Vocabulary and Grammar (第二部分语音、词汇和语法) II. Choose the best answer(选择最恰当的答案):(共20分) 2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matches the sound /nju:/? A. now B. nor C. new D. near 27. Brooklyn Beckham, ______ eldest child of the Beckhams, will sell his photo book in May, 2017. A. a B. an C. the D. / 28. Nobody can stop a person with a strong will _______ realizing his dreams. A. of B. from C. with D. by 29. If they don’t prepare _______ well for the interview, they may fail to get the offer. A. they B. them C. theirs D. themselves 30. When Frank complained about the cold winter, Jane ________ the sunny summer days in Australia. A. enjoys B. was enjoying C. has enjoyed D. will enjoy 31. Joe can only take two of his family members into the studio and leave ______ waiting outside. A. the others B. others C. other D. the other 32. _______ the end of yesterday, there had been more than 10 car accidents because of the typhoon. A. By B. From C. At D. To 33. The old ______ enjoy the convenience of technologies because they don’t accept new things quickly. A. mustn’t B. needn’t C. can’t D. sh ouldn’t 34. The panda _____ to get used to the new environment since he returned from America. A. learns B. is learning C. learned D. has learnt 35. The audience were attracted by ________ the stories and the reading at the new program “Readers” . A. both B. neither C. either D. none 36. After the operation on Grandma’s heart, she becomes much ______ at present. A. good B. well C. better D. best 37. Every picture in the coloring book Secret Garden was not drawn by computer ______ all by hand. A. and B. so C. but D. or 38. The year’s best picture was wrongly awarded to La La Land, which ______ never ______ before. A. would…happen B. was…happening C. has…happened D. had…happened 39. A:________can we get the chance to join the party? B:To join this party, you have to dress up like a Superhero. A. Why B. What C. How D. Where 40. Jenny is an independent girl and she is considering ______ a boarding school(寄宿学校). A. enter B. entering C. to enter D. entered 41. Every Monday morning all the staff members have a meeting to report their recent work, _____? A. haven’t they B. don’t they C. aren’t they D. won’t they 42. Alex had no interest in painting _______ he met a creative and patient art teacher one day.

上海市初三英语二模考试作文汇总

上海市初三英语二模考试作文汇总 1.杨浦 VII. Writing (作文) (共20分) 94. In 60 to 120 words, write about the topic “things we can do make our city a better (以“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让我们的城市更美好”为题,写一篇60-120个词的短文,place”. 标点符号不占格) (注意:短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真实的姓名、校名及其他信息,否则不予评分。) The following is for reference only (下列单词仅供参考) 2.奉贤 Ⅶ.Writing(作文) (共20分) 94. Writing at least 60 words on the topic“______ make me a better person” (以“_____ 成就更好的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个词的短文,标点符号 不占格) (注意:短文中不得出现任何人名、校名及其它相关信息,否则不予评分) 3.黄浦 Ⅶ. Writing(作文)(共20分) (以“……是好习惯”为 94. In 60 to 120 words, write about the topic “… is a good habit”.

题,写一篇60-120个词的短文,标点符号不占格) 一个好的习惯会让我们终身受益。什么是好习惯?请分享你的一个好习惯,说说你 是怎么养成的?它给你带来哪些好处。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体验或想法。 (注意:短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真实的姓名、校名及其他相关信息,否则不予评分。) Saving Money Is a Good Habit Speaking of good habits, saving money is undoubtedly one of them. Instead of spending tomorrow’s money, I prefer to save money. In order to learn to cut down unnecessary cost, I will think twice before spending money on those clothes that may not suit myself, which benefits me a lot. First of all, the sense of saving money helps me arrange my daily life properly. What’s more, saving money, to a certain extent, means I can handle emergency quickly.In addition, saving money is not only a traditional virtue but a useful strategy in life. Just as the old saying, a penny saved is a penny earned, so saving money makes me feel safe about tomorrow. 4.崇明 VII. Writing (作文)(共20 分) (以“我是个独立的 94. Write at least 60 words on the topic “ I am an independent boy (girl) ” 男 (女)生”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个词的短文,标点符号不占格)

2017届上海市各区县初三二模汇总——课外文言文

2017届初三二模汇总——课外文言文 松江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朱文公有足疾①,曾有道人为施针熨之术,旋觉轻安。公大喜,厚谢之,且赠以诗云:“几载相扶藉瘦筇②,一针还觉有奇功。出门放杖儿童笑,不是以前勃窣翁③”。道人得诗径去。未数日,足疾大作,甚于未针时。亟令人寻逐道人,已莫知其所往矣。公叹息曰:“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诗,恐其持此诗误他人尔。” 【注释】①朱文公:朱熹,宋代著名理学家。②筇:竹名。③勃窣:匍匐而行。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道人得诗径去.() (2)足疾大作.() 12.朱文公的神态经历了由“”到“”的变化,他“亟令人寻逐道人”的目的是 □□□□(用文中词句回答)。(4分) 13. “得诗径去”表现了道人的内心状态;朱熹的可贵之处在于(4分) 11.(2+2分)(1)离开(2)发,发作12.(1+1+2分)大喜叹息追索其诗 13.(2+2分)心虚心地善良,为他人着想 黄浦区 明帝说日 晋明帝①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②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③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④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注释】①晋明帝:晋元帝长子司马绍,长大继位后为明帝。②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此时的洛阳被匈奴占领。③东渡意:即晋王朝东迁的原委。据记载,匈奴攻占洛阳后,又攻占长安并灭掉西晋。元帝不得不在健康(今南京)重建晋朝,史称东晋。因此不管是洛阳还是长安,对于元帝而言都是伤心难返之地。④居然:此处解释为明白清楚,显然。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具以东渡意告之()(2)元帝异之()1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你觉得长安和太阳比一样远吗? B.你认为长安与太阳比,哪一个更远? C.你觉得长安怎么会像太阳那样远呢? D.你认为从长安远看太阳,像什么呢?13.明帝虽只“数岁”却不同凡响。结合选文,明帝的聪明表现在元帝两次提问他能 ___________;明帝的善解人意表现在元帝“潸然流涕”时他能__________。结合注释③可以悟出,明帝在群臣宴会上所说的“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意味深长,表达了_______之情,再次印证了他的聪颖和善解人意。(5分) 11.(4分,每个2分)(1)全部,详细(2)对……感到诧异12.(3分)B 13.(共5分)从不同角度思考判断长安与太阳的远近(2分,强调“多角度”或“不同角度”)及时询问(2分,写“及时宽慰、安慰”也可)故地难返的伤感(1分) 普陀区 陶侃母

上海市长宁区2017年中考数学二模试卷(Word版,带答案)

2017年上海市长宁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 1.已知=,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 B. =3 C. =D. = 2.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可表示为() A.B. C.D. 3.在正方形网格中,△ABC的位置如图所示,则cos∠B的值为() A.B.C.D. 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动点P从点A开始沿A→B→C→D的路径匀速前进到D为止.在这个过程中,△APD的面积S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A.B. C.D. 5.已知P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且AP<PB,则()

A.AP2=AB?PB B.AB2=AP?PB C.PB2=AP?AB D.AP2+BP2=AB2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组数据﹣2,﹣1,0,1,1,2的中位数是0 B.质检部门要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应当采用普查的调查方式 C.购买一张福利彩票中奖是一个确定事件 D.分别写有三个数字﹣1,﹣2,4的三张卡片(卡片的大小形状都相同),从中任意抽取两张,则卡片上的两数之积为正数的概率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7.计算:(a b)3= . 8.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x2﹣3= . 9.已知函数f(x)=,那么f(﹣1)= . 10.已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一、三象限,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11.抛物线y=﹣x2+2x+a的对称轴是. 12.方程=1的解为. 13.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kx+k=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那么实数k= . 14.某物流仓储公司用A、B两种型号的机器人搬运物品,已知A型机器人比B型机器人每小时多搬运20千克物品,A型机器人搬运1000千克物品所用时间与B型机器人搬运800千克物品所用时间相等,设A型机器人每小时搬运物品x千克,列出关于x的方程为. 15.化简:2﹣3(﹣)= . 16.如图,在菱形ABCD中,EF∥BC, =,EF=3,则CD的长为. 17.在△ABC中,已知BC=4cm,以边AC的中点P为圆心1cm为半径画⊙P,以边AB的中点Q为圆心x cm长为半径画⊙Q,如果⊙P与⊙Q相切,那么x= cm. 18.如图,在Rt△ABC中,AB=AC,D、E是斜边BC上的两点,且∠DAE=45°.设BE=a,DC=b,那么AB= (用含a、b的式子表示AB).

2013上海市静安区初三语文二模卷(含答案)

静安区2012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 初三年级语文试卷 (完成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2013.4 1.注意: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用黑墨水钢笔或水笔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90分) 一、 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河汉清且浅,。(《迢迢牵牛星》) 2.,若出其里。(《观沧海》) 3.衣沾不足惜,。(《归园田居》) 4.山光悦鸟性,。(《题破山寺后禅院》) 5.,故克之。(《曹刿论战》) 6.苔痕上阶绿,。(《陋室铭》)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7—8题(4分)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7.(每格一字)(2分) 8.下列对作品内容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衣正单”和“人饥”呼应了“身上衣裳口中食”。 B.从“晓驾炭车”到“日已高”写出运炭历时之久。 C.“翩翩”一词形容太监及其爪牙得意忘形的模样。 D.“惜不得”表现出卖炭翁的心如刀割,意欲抗争。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为学 彭端淑 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⑵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⑶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⑷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⑸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⑹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⑺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9. 以下人物和彭端淑不在同一朝代 ......的是(2分) A.郑燮 B.姚鼐 C.周敦颐 D.袁枚

2019上海市徐汇区中考英语二模(含参考答案)

徐汇区中考英语质量抽查试卷 (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00分钟). 1.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听力理解): (共30分) A. Listen and choose the right picture (根据你听到的内容,选出相应的图片): (6分) 1. _____ 2. _______ 3. _______ 4. _______ 5. ______ B. Listen to the dialogue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hear (根据你听到的对话和问题,选出最恰当的答案): (8分) ( ) 7. A. One pound. B. Two pounds. C. Three pounds. D. Four pounds. ( ) 8. A. In the sitting room B. In the bedroom. C. In the kitchen. t D. In the balcony. ( ) 9. A. Half a year old B. One year old C. One and a half years old. D. Two and a half years old. ( ) 10. A. Make dinner together at home. B. Have dinner together in a restaurant C. Discuss about the office work. D. Have a meeting in the office. ( )11. A. A secretary. B. A shop assistant. C. A nurse. D. A bank clerk. ( )12. A. By bus. B. By underground. C. By car. D. By taxi. ( )13. A. Candles. B. Soaps. C. Magazines. D. Paintings.

2016上海初三二模文言文总汇编

晋人好利 晋人有好利者,入市区焉。遇物即攫①之,攫已,即去。市伯随而索其直,晋人曰:“吾利火炽时,双目晕热,四海之物,皆若己所固有,不知为尔物也。尔幸予我,我若富贵当尔偿。”市伯怒,鞭之,夺其物以去。旁有哂之者,晋人戟手骂曰:“世人好利甚于我,且往往百计而阴夺之,吾犹取之白昼,岂不又贤于彼哉?何哂②之有?” 【注】①攫:夺取②哂:讥笑。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入市区焉()(2)我若富贵当尔偿() 12、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管理市场的官员跟随晋人并索要那些被拿走的东西所值的钱。 B、管理市场的官员跟随晋人去索要那些被拿走的东西所值的钱 C、管理市场的官员跟随晋人并向他索要钱财。 D、管理市场的官员跟随晋人去索要他的钱财。 13、文中具体表现晋人好利行为的句 是:(2分) 14、晋人认为自己与世人的区别在于: (1);(2)。(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3分) 11. (4分)(1)进人(2分)(2)抵充,当作(2分) 12. (3分)A 13. (2分)遇物即攫之,攫已,即去。 14. (3分)(1)贪图利益的程度不同,世人比自己更甚;(2)夺取利益的方式不同,世人千方百计暗中争夺利益,自己则在光天化日下拿东西。(答对一点得2分,共3分)刘子玄①,名知几,以玄宗讳嫌,故以字行。年十二,其父为授《古文尚书》,业不进,父怒,楚②督之。及闻为诸兄讲《春秋左氏》,冒往听,退辄辨析所疑,叹曰:“书如是,儿何怠!”父奇其意,许授《左氏》。逾年,遂通览群史。以善文词知名,擢③进士第。 【注】①刘子玄:唐朝史学家。②楚:古代用来拷打责罚的小杖。③擢:提拔,提升。 10.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1)业不进()(2)许授《左氏》()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及闻为诸兄讲《春秋左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刘子玄的父亲“怒”的是______________,“奇”的是______________(2分)。 13.下列概括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讲的是刘子玄在父亲指导下认真读书的故事。 B.写出了刘子玄小时候读书从慵懒到勤奋的变化。 C.介绍了刘子玄“以字行”的原因、读书轶事及成就。 D.揭示了只有读合适的书才能成就事业的道理。 【答案】10.(1)学业(2)答应,同意 11.刘子玄等到听说父亲给其他诸多兄弟讲授《春秋左氏》时 12.教授他《古文尚书》没有长进教授他《春秋左氏》回来后辨析问题13.C

2017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二模试卷(含答案)

2016学年第二学期闵行区初三模拟考 英语试卷2017.4 Part 2 Phonetics, Vocabulary and Grammar (第二部分语音、词汇和语法) 2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underlined parts is different in pronunciation from others ? A. Smoking is harmful to our health. B. There is a warning a sign on the wall . C. Tom is a big fan of cartoon films D. My mother bought some fish in the market . 27. Kitty is _______honest girl . She never tells lies and we like her very much . A. a B. an C. the D. / 28. Some Chinese tourists lost _________lives in Malasin?s boat accident. A. them B. themselves C. their D. theirs 29. Many young people enjoy drinking coffee while _________prefer to drink tea. A. others B.other C. another D. the others 30. Look , there are so many ________on the farm in the countryside . A. duck B. sheep C. horse D. pig 31. All students must wear summer uniforms ________September , early October , late April , May and June . A. in B. by C. at D. of 32. Sam?s father travels to Toky o , the capital of Japan , ________business once a month . A. from B. about C. to D. on 33. ---_________is fifteen minus five ? ----Fifteen minus five is ten . A. How long B. How soon C. How much D. How often 34. _________interesting it is to welcome the first snow in the Year of the Rooster! A. What B. How C.What a D. What an 35. The young dancer from France looks ________in the long skirt . A. happily B. gently C. beautifully D. lovely 36. The two men used to argue with each other to prove who is ________. A. strong B. stronger C. strongest D. the strongest 37. The plan ________be discussed any more . We have made our decision . A. musn?t B. can?t C. needn?t D. oughtn?t 38. Beijing has made history in winning the bids to host both the summer ________winter Olympic games. A. but B. or C. so D. and 39. ___________the training in the wilderness is not easy , I still want to have a try . A. If B. Although C. When D. Until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C卷(含答案)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 C 卷(含答案) 上海市三级语言素质测试(C) (满分150 分测试时间100分) 考生备注: 1。这张试卷有27 道题 2。请将所有答案放在答题纸上指定的位置,不要在试卷上打分。1,文言文(40 分) (1)默写(15分) 1。我们挥手道别,(李白的《送朋友》)2。人们渴望伊拉克(刘勇的《梁祝》) 3。迎一水剑,(匿名“一路牵牛星”)。4 如果所有的旅行都是空的,那就没有根据了。(柳宗元的《小石塘的故事》) 5。所以要有耐心。(《孟子》生在忧患中,死在幸福中) (2)读下面的《元曲》并完成问题6-7 (4 分) [A] 古村的日落,轻烟和老树西寒鸦,在小小的洪飞阴影下青山绿水,白草如茵,红叶黄花[ ·B]枯萎的藤蔓、老树、昏暗的乌鸦、小桥流水、古道、西风和瘦马夕阳西下,心碎的人在世界的尽头。6.这两首元曲的题目是,元曲的作者是[(2 分)7。以下两首元曲被正确理解为(2 分)。 A。两者都用对比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 b。所有这些都通过各种场景组合创造出深刻的意境C.所有人都通过

欢快的场景表达他们的悲伤。D.这首歌结尾的所有句子都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3)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8-10 (9 分) (1)当森林缺水时,就会有一座山。这座山有小开口,好像有光。他放弃了船,从入口进入。在极度狭窄的开始,只有通过人十步之后,豁然开朗土地平坦开阔,房屋看起来像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路上的交通和鸡犬的气味其中,男人和女人穿的衣服和外人一样。黄头发耷拉着,很开心。 (2)见渔人,大惊,问绝有一个答案我们必须回家,摆酒杀鸡吃。听说村子里有这个人,咸就过来打听。自从秦朝第一次避乱的时候,带领妻子城的人到了这种绝望的境地,没有回来;因此在外人看来我不知道谁是汉人,不管在魏晋时期。这个人是一个接一个地说了又听了,个个慨叹其余的人各自延伸到自己的家里,全都没有酒和食物停几天,辞职中国有句谚语,“光是局外人是不够的。”“。8以上作者是东晋时期一位伟大的诗人。(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 分)森林耗尽水源,然后得到一座山。 10。总结第1 段的内容:文章指出了源汉语“走到这种绝境”的时间和原因,并指出句子是“绝望的”(4分) C 论文1 (4)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11-13 (12分)李的家庭很穷。他和李生在同一条街上工作,每次都赚了很多钱。 公感其意,拜为兄弟先寻为进士,李生

2020上海各区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汇编

上海市各区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汇编 闵行区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一12题(12分) 盖公者,齐之胶西人也,明《老子》,师事乐臣公,汉之起,齐人争往于世主,唯盖公独遁居不仕。 及汉定天下,曹参为齐丞相,尽延问长老诸生以百数,何以治齐。人人各殊,参不知所从。闻盖公善治黄老,乃使人厚币聘之,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遂推此类,为参具言之.参悦,乃避正堂舍之,师事之,齐果大治.及参入相汉,导盖公之道,故天下歌之.盖公虽为参师,然未尝仕,以寿终。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参不知所从( ) (2)为参具言之( ) 11.下列对画线句子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4分) A. 曹参喜欢,于是让出自己的正堂让他住。 B. 曹参喜欢,竟然避开了正堂让他住。 C. 曹参高兴,于是让出自己的正堂让他住。 D. 曹参高兴,竟然避开了正堂让他住。 12. “齐果大治”在文中的体现是“”,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4分) 浦东新区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0一13题(12分)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注】①既望:农历每月十六.②属(zhǚ) :倾注,引申为劝酒。③斗牛,星座名.即斗宿(南斗) 、牛宿。④一苇:比喻极小的船。⑤冯(píng)虚御风:乘风腾空而邀游。 10.语段中的“苏子”是(人名),“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句话在我们学过的《》一文中也出现过。(2分)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清风徐来()((2)而不知其所止() 1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一句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地点。 B. “徘徊”二字描绘出月光柔和似对游人极为依恋且脉脉含情。 C.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写出渺小在旷大前的迷茫。 D.在浩瀚的江水上,作者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溢于言表。 13.选段中,作者借写“月”来抒发情怀,从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找出一个相同的例子,并作简要分析。(3分)

2017年上海各区中考二模说明文汇编

2017年上海各区二模说明文汇编 【徐汇区】 青花瓷之美 李清舫 ①中国青花瓷除了众所周知的流光溢彩的外观造型美之外,还有二美可以一说。 ②其一是兼收并蓄的绘画意境美。青花瓷画继承沿袭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表现技法,但又不拘泥于它的绘画程式,相反地善于灵活自如地运用多种笔法,形成刚柔相济、动静相结、疏密相间的艺术效果,因而能在瓷器的器型上,表现出完全不同于宣纸上的那种色调明快、蓝白相映的鲜明风格,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魅力蕴藉的审美感受。 ③从形式上来看,青花瓷画突破了宣纸等介质的束缚,在光滑有弧度的瓷胎上作画虽然增加了难度,但也赋予了青花瓷器独特的艺术mèi()力,表现出具有灵动率真的审美内涵。青花瓷器上的水墨画画法精细、墨色层次鲜明,立体感强,达到“墨分五色”的高超境界,给人以疏朗清新、幽静雅致的艺术美感,令人倾心迷恋。 ④从内容上来看,青花瓷画丰富并提升了中国水墨画反映生活的广度,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如传世民窑中最常见的青花“双喜纹罐”,图案简练活泼,风格清丽洒脱,那粗犷的“双喜”大字与茂密的缠枝花纹有机地融汇一体,不仅能给民间的婚嫁喜事增添喜庆吉祥的色彩,而且也反映了普通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无限憧憬和质朴淳厚的审美情趣。 ⑤青花瓷画还拓展了中国水墨画在揭示民族特性上的深度,表现出了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审美内涵,呈现出不同的意境。“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但是,“龙”的形象在中国水墨画中刻划得较为少见,而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龙”的矫健身姿与丰满形象却在青花瓷画中屡见不鲜。其中既有纹饰繁缛、工艺豪华精美,刻画出一种神秘威严狞厉美的官窑青花龙纹瓷器;也有线条简朴,手法夸张奔放,刻划出一种随和亲切平易美的民窑青花龙纹瓷器。 ⑥青花瓷画注重______________,突出____________,挖掘_____________,因此青花瓷千百年来长盛不衰,具有独特审美价值。 ⑦其二为秀外慧中的人文精神美。和我国传统诗词、书画等许多艺术一样,青花瓷器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历代能工巧匠将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性格和民族感情,自觉地溶入青花瓷器的外观造型与图案绘画中,寄寓了中华民族最传统的审美观念与审美情怀。因此青花瓷器除了实用、欣赏之功能外,还浸透了中国人的精、气、神以及淳厚的人文理想。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C卷(含答案)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C卷(含答案) 上海市三级语言素质测试(C) (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00分) 考生备注: 1。这张试卷有27道题 2。请将所有答案放在答题纸上指定的位置,不要在试卷上打分。1,文言文(40分) (1)默写(15分) 1。我们挥手道别,(李白的《送朋友》)2。人们渴望伊拉克(刘勇的《梁祝》) 3。迎一水剑,(匿名“一路牵牛星”)4。如果所有的旅行都是空的,那就没有根据了。(柳宗元的《小石塘的故事》) 5。所以要有耐心。(《孟子》生在忧患中,死在幸福中) (2)读下面的《元曲》并完成问题6-7 (4分) [A]古村的日落,轻烟和老树西寒鸦,在小小的洪飞阴影下青山绿水,白草如茵,红叶黄花[·B]枯萎的藤蔓、老树、昏暗的乌鸦、小桥流水、古道、西风和瘦马夕阳西下,心碎的人在世界的尽头。6.这两首元曲的题目是,元曲的作者是[(2分)7。以下两首元曲被正确理解为(2分)。 A。两者都用对比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 b。所有这些都通过各种场景组合创造出深刻的意境C.所有人都通过

欢快的场景表达他们的悲伤。D.这首歌结尾的所有句子都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3)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8-10 (9分) (1)当森林缺水时,就会有一座山。这座山有小开口,好像有光。他放弃了船,从入口进入。在极度狭窄的开始,只有通过人十步之后,豁然开朗土地平坦开阔,房屋看起来像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路上的交通和鸡犬的气味其中,男人和女人穿的衣服和外人一样。黄头发耷拉着,很开心。 (2)见渔人,大惊,问绝有一个答案我们必须回家,摆酒杀鸡吃。听说村子里有这个人,咸就过来打听。自从秦朝第一次避乱的时候,带领妻子城的人到了这种绝望的境地,没有回来;因此在外人看来我不知道谁是汉人,不管在魏晋时期。这个人是一个接一个地说了又听了,个个慨叹其余的人各自延伸到自己的家里,全都没有酒和食物停几天,辞职中国有句谚语,“光是局外人是不够的。”“8。以上作者是东晋时期一位伟大的诗人。(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森林耗尽水源,然后得到一座山。 10。总结第1段的内容:文章指出了源汉语“走到这种绝境”的时间和原因,并指出句子是“绝望的”(4分) C论文1 (4)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11-13 (12分) 李的家庭很穷。他和李生在同一条街上工作,每次都赚了很多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