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文学3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3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3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3复习资料

一、文学常识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六一词》,“六一风神”

梅尧臣:字圣俞,《宛陵先生集》

苏舜钦:字子美,《苏学士集》“苏梅”:苏舜钦,梅尧臣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集》,“半山体”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小山词》

晏殊:字同叔,诗属“西昆体”,《珠玉词》“二晏”:晏几道,晏殊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世称柳世,柳屯田,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人,《乐章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东坡集》《东坡乐府》,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山谷集》,“山谷体”

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淮海集》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片玉集》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漱玉词》

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于湖词》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简斋集》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诚斋集》

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石湖居士诗集》

陆游:字务观,字号放翁,《渭南文集》《剑南诗稿》,被称“小李白”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稼轩词》“二安”:李清照,辛弃疾

范仲淹:字希文,世称范文正公,《范文正公集》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白石道人词集》

文天祥:字履善,号文山,《文山诗集》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唐宋八大家:宋代的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和唐代的韩愈、柳宗元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元曲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纪君祥《赵氏孤儿》

元代四大爱情剧:关汉卿《拜月亭》、王实甫《西厢记》、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四大传奇:《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二、名词解释

西昆派:是指北宋初期的一个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有杨亿、刘筠、钱惟演等,因其诗作被编成《西昆酬唱集》而得名。西昆派作品大都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在艺术上模仿李商隐,但一味追求藻饰,堆砌典故,讲究对偶,风格雍容典雅,形式主义倾向较浓。

江西诗派:是指宋代的一个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吕本中,因其领袖人物黄庭坚是江西人,及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他们以杜甫为江西诗派之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一祖三宗),但是并没有很好地继承杜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精神,而片面强调在句法、用事等方面的艺术技巧,走向形式主义。

易安体:李清照的词婉约清新,前期词描写少妇少女生活,流露出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题材比较单调,情绪偏于感伤;后期词多悲叹世事,主要表达她个人的不幸遭遇,情绪比较消沉。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诚斋体:是指南宋诗人杨万里创立的一种诗歌风格。杨万里号诚斋,诗风自成一格,因此严羽《沧浪诗话》称之为“诚斋体”。杨万里擅长写山川景物和日常生活,其总体风格特点是“活”,想象丰富,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和变化,写得生动逼真,富有幽默诙谐的趣味,语言自然活泼。

荆公体:指王安石晚年的诗风,其诗风趋于含蓄深沉,虽然仍有寓悲壮于闲淡之中的情形,但已从

直截刻露变为深婉不迫。其晚年诗尤以写景抒情的绝句为佳,它们描写细致,修辞巧妙,韵味深永。辛派词人:是指南宋时期受辛弃疾影响而出现的一个豪放词派,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人。他们继承辛词的题材和风格,把词推向在内容上抚时感事、艺术上散文化、议论化的道路。他们的词多抒写抗金复国、反对投降的坚决态度,遭受排挤、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常直抒胸臆,多用长调,不拘格律,语言慷慨激昂,风格粗犷豪纵。

乌台诗案:是北宋年间的一场文字狱。苏轼改不了心直口快,敢于坦诚相言的习性,写诗对新法实施过程中暴露的弊端进行讽谏,遭新党小人陷害,引发此案,苏轼坐了4个月牢。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诸宫调:是指宋金时期的一种说唱文学形式。它采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首尾一韵的短套,再用不同宫调的短套联接成长篇进行演唱。它将歌唱与说白结合起来,采用歌唱与说白相间的方式演说故事。诸宫调的产生对元杂剧等戏剧艺术的发展有直接影响。宋金诸宫调最著名的作品是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

元杂剧:是指元代用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元杂剧每本四折,或加楔子;每折限用一种宫调;每本由一个角色演唱;剧本由曲词、宾白、科范组成;角色分为旦、末、净、杂四类。元杂剧大量采用口语和方言俗语,反映的内容十分广泛,出现了关汉卿、王实甫等杰出剧作家和大量优秀作品,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董西厢:元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的简称,是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据唐元稹的《会真记》改编而成。它描写了一个以大胆追求婚姻自由为基调,充满乐观进取精神的爱情故事。

王西厢: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作者王实甫,是在《董西厢》的基础上改编成的杂剧,‘《西厢记》突破传统杂剧,将四折扩展为五本二十折;几个角色都可以唱;使用多种宫调,用韵广泛多变。安排了以老夫人、郑恒等为一方与张生、莺莺、红娘为一方的矛盾和张生、莺莺、红娘内部的矛盾,构成复线结构,人物形象复杂丰满,语言风格清丽通畅。

三、简答题

1.简述秦观词的艺术特色。

(1)题材内容上,一是多表现恋情及离别伤时之情,一是多表现自己的漂泊失意之感。如《踏莎行》(雾失楼台)

(2)艺术风格上,①善于将外在幽迷之景与内在感伤之情作微妙的结合;②善于捕捉细节,对心绪物象作细腻的刻画;③善于运用精美而平易的语言及各种修辞手法来表达敏锐的感受和生动的联想。如《鹊桥仙》(纤云弄巧)

2.周邦彦词的艺术特色。

(1)章法:变柳永的直叙为曲叙,将顺叙、倒叙、插叙错综复杂结合,严密多变。

(2)句法:善于运用前人诗句入词,多句化入,意境翻新。

(3)音律:词作音律和谐,自创新地调50多首,数量不及柳永,以圆美高雅胜之。

3.易安体的艺术特色。

(1)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晓畅的音律声调作词。

(2)融入了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具有凄婉悲怆的格调。

(3)倜傥有丈夫气,柔中有刚,婉约而不绮靡。

4.陆游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思想内容:

(1)爱国诗。是陆游诗歌最有价值、最有特色的部分,其特点是:思想的明确性,题材的广泛性,表现的随意性,如《关山月》、《书愤》、《示儿》。

(2)农村诗。深刻反映了农村的生活、风光、风俗等状况,如《春晚即事》、《社日》、《游山西村》。(3)闲适诗。作者深深体味日常生活的情趣和感受,如《临安春雨初霁》。

(4)爱情诗。如《沈园二首》。

(1)诗风雄浑豪壮,气势奔放,境界壮阔,兼李白豪放飘逸和杜甫沉郁顿挫为一炉,又平易晓畅,章法严整。

(2)善于运用幻境、梦境来表达生活中无法实现的豪情。

(3)擅长七言诗,对仗工整,情韵深长。

5.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

(1)辛词中思想内容最集中、最进步的是爱国题材的词作。A、表现自我经历、自我形象、自我感触,如《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B、评议时局,议论世事,关心国家命运,陈述恢复大业,批判投降势力,如《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2)、辛词的其他题材:农村词、闲适词、爱情词,如《清平乐·茅檐低小》、《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6.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

(1)雄奇阔大的意境创造。对军事化意象生动夸张的描绘想象,使辛词具有英雄豪气。如《永遇乐》“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善用比兴寄托的艺术手法。作者把自己的爱国情思、身世之感寄托在香草美人、儿女之情上,复杂的感情被表现得曲折委婉。如《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3)“稼轩体”的风格特色。辛词以豪放为主调,又兼具清丽、飘逸,创造出一种豪放而不失温婉的独特风格。

(4)“以文为词”,使词的语言雅俗并收,骈散兼融。

7.苏轼诗歌的内容。

(1)表现自我。尤其是塑造了自己的“坡仙”形象,如《纵笔》

(2)反映现实,把诗当作直接干政的工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如《吴中田妇叹》

(3)歌咏自然。数量既多,风格亦多种多样,如《游金山寺》、《饮湖上初晴后雨》

(4)品评艺术。用诗来论画、论书法、论音乐,如《惠崇春江小景》

(5)描写风俗。如《新城道中二首》

8.苏轼诗歌的艺术成就。

(1)讲究才学。表现为想象丰富新奇,观察细致和表达细腻,布局波澜起伏,善于使事用典,如《百步洪》、《荔枝叹》

(2)善于议论。苏诗很少空发议论,而是借助于形象的描绘,或与叙事咏古紧密结合起来,如《荔枝叹》。苏诗议论的本身也新奇警策,并写出了许多哲理诗,如《题西林壁》

(3)善于雅谑。苏诗时杂滑稽之语,颇具幽默感,如《戏子曲》

(4)善于修辞,尤善于比喻,如《百步洪》

9.苏辛比较。

同:都是至情至性之人,有豪放之作,意境阔大,感情豪爽。

异:(1)风格上:苏词主旷达洒脱,豪中带旷,是生性使然;辛词更多的是悲壮苍凉,有英雄之气,将词的豪放发展到极致。

(2)写人:苏多写疏狂异趣,如游仙,隐者,酒徒;辛多写英雄人物。

(3)写景:苏多写古淡幽远之景,辛多写磅礴悲壮之景。怀古中,苏赞“古之达者”,表达人生如梦的旷达与解脱;辛以“古之英雄”自比,抒发身世之悲。

(4)生活态度上:对待隐逸,苏真心向往,辛更多地表达无奈与不甘;写饮酒,苏喜欢沉醉在酒香之中,辛表现醉酒后的痛苦。

10.关汉卿杂剧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

思想内容:

(1)公案剧:凶狠的压迫者和善良的被压迫者间的对立。如《窦娥冤》《搜神记》

(2)妇女剧:突出她们在社会险恶势力面前的勇敢机智。如《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

(3)历史剧:歌颂历史英雄人物的同时,表现了他英雄史观的历史局限性。如《单刀会》

(1)善于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尤其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窦娥冤》刻画窦娥孝顺、善良,在与恶棍和官府的对抗中,表现出她的反抗性格和复仇意识。

(2)矛盾集中,主干突出,情节富有变化。如窦娥从被卖到守寡的辛酸经历只是一笔带过,笔墨主要集中在与张驴儿、太守的对抗上。

(3)语言真切自然,切合剧情又富有个性。作者善于从生活中汲取素材,同时又向古典文学名著学习,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

11.《窦娥冤》的主题思想和审美价值。

(1)主题思想:该剧通过一系列戏剧冲突,塑造了一个富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伟大女性窦娥。这个形象的灵魂,就是一个弱者的抗争精神。通过这个形象,作品控诉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残暴,歌颂了人民的反抗精神。

(2)审美价值:集中体现在剧作的悲剧美之中。窦娥的形象,极有特色。一方面,她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善良的女性,另一方面,其性格又具有明显的发展节奏,由一个善良的弱女子,一步步发展为以生命控诉封建社会的壮烈的女性,真实感人,成为不朽的舞台形象。

12.王实甫《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西厢记》的戏剧冲突有两条发展线索。一是以老夫人为一方同崔莺莺、张生、红娘为另一方之间的冲突线;二是崔莺莺、张生、红娘之间的冲突线。两条冲突线,互相制约,交错展开,形成《西厢记》特有的戏剧性。

13.王实甫《西厢记》的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反对封建礼教、藐视门阀观念,追求婚姻自主,歌颂了青年男女对爱情幸福的追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王实甫提出的“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只是一个美好的理想,他只能以冲突的妥协来实现这个理想。

艺术特色:

(1)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又具有多重性。如莺莺的沉稳谨慎、张生的痴情迂阔、红娘的聪明伶俐。(2)结构匠心独运,体制富于创新。作者从两条线索安排剧情,一条是主线,即张生、莺莺和红娘与老夫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另一条是副线,即莺莺、张生、红娘之间的性格冲突。剧本还突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的体制,形成了五本二十一折的长篇巨制。

(3)把典雅的文学语言与白描的白话口语巧妙地结合,形成了一种既文采华美,又朴实淡雅的风格。

14.白朴《梧桐雨》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思想内容:元代白朴的杂剧《梧桐雨》与唐代白居易的诗歌《长恨歌》有很大不同,白朴将李杨故事放在“安史之乱”急剧变化的历史背景上来表现,抒写了人世沧桑之感,融进了作者对战乱不幸生活的切身感受,寄寓了往日欢乐越多,失落后的痛苦越多的深刻哲理寓意。

艺术特色:

(1)结构紧密,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2)通过人物的内心活动、语言、动作、神态等刻画人物形象。

(3)使用大量古典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

(4)善于运用对比、比喻、排比,使文章更具魅力。

(5)史实上的适当选择,刻意淡化,让文章在戏剧性更强的基础上,又不失历史真实。

四、论述题

(四选二)1.苏辛 2.陆游 3.关汉卿 4.《西厢记》

五、赏析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整理

填空: 1.诗经是西周至春秋的诗歌总集。 2.现今所见《诗经》共305篇 3.诗经的流传:(三家诗)汉代鲁人申培所传的《鲁诗》,齐人辕固生所传的《齐诗》和燕人韩婴所传的《韩诗》古文学派毛亨传的《毛诗》,流传至今的为《毛诗》。 4.《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5.西周前期的作品最值得重视的是五篇歌咏周族始祖和先公先王的诗:《大雅》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6.《国语》以记言为主。 7.《孟子》为语录体散文。其文学成分表现在叙事和抒情两个方面。 8.《赋篇》的作者是荀子. 宋玉有《九辩》一篇 9.屈原的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 10.九歌的篇目和祭祀的对象:《东皇太一》(天神)、《云中君》(云神)、《湘君》、《湘夫人》(湘水之神)、《东君》(日神)、《大司命》(掌管寿命的神)、《少司命》(掌握子嗣的神)、《河伯》(河神)、《山鬼》(山中之鬼)、《国殇》(阵亡将士之魂)和《礼魂》(送神总曲)。 11.五四运动以后的研究者常称这些西周以前的诗为周族的史诗. 12.《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统称“春秋三传” 13.汉代文学领域得到了大规模拓展,最引人注目的是赋。赋分为抒情小赋和体物大赋两类 14.司马相如《上林赋》《子虚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 15.汉代文学在诗歌上的进展最重要的是五言诗的兴起和叙事诗的产生、发展 16.现存汉代最早的抒情赋是贾谊的《吊屈原赋》 17.汉武帝的《秋风辞》是第一篇中国文学史上抒写人生的本然情绪 18.枚乘《七发》大赋的开始 19.西汉中期的体物大赋作家除了司马相如外,最值得注意的是王褒。他的《洞箫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专写音乐的作品 20.贾谊最著名的是《过秦论》和《论治安策》 21.晁乘的政论文《论贵粟疏》 2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到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期,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总共一百三十篇。本纪是全书的大纲。指导思想是黄老思想《史记》的写作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第一编辅导 第一节先秦文学的发展轨迹和主要特征 一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 1史前传说时期 上古歌谣的特点:一是内容多与人们的劳动生活和宗教活动有关;二是形式上篇幅、句式短小,节奏、韵律简单。此外,学习时还须注意:1、记住教材所举的几首作品的基本内容,如《弹歌》、《女承筐》、《返其宅》等;2同时记住记载这些歌谣的古籍。 2夏商时期 这一时期留存下来的有文学意味的文献主要有甲骨卜辞、《周易》中部分爻辞和《尚书》中的《盘庚》篇。 甲骨卜辞中的某些比较完整记录占卜活动过程的文辞,可以看作是我国词散文的萌芽和原始形态。 《周易》中产生于商代的爻辞,多为合辙协韵的歌谣,可视为我国诗歌的源头。 《尚书》中《盘庚》一篇可信为商代作品,已具有了一定的文学性。 3西周春秋时期 这一时期的文学形式有诗歌和散文两种。《诗经》是这时期诗歌创作的结晶;散文有《尚书》中的《周书》、编年体史书《春秋》和说理性散文《论语》、《墨子》、《老子》。 4战国时期 这一时期历史散文有《左传》、《国语》、《战国策》;诸子散文有《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 这时期诗歌创作的成就也是巨大的,其标志是南方楚国大诗人屈原的产生。 二上古诗歌诗乐舞一体的特点 中国最初的诗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这在我国古籍中有明确的记载。《吕氏春秋·古乐》云: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 孔子:“《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孔颖达疏云:“乐之为乐,有歌有舞,歌以咏其辞,而声以播之,舞则动其容,而以曲随之。” 《礼记·乐记》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 约在春秋以后,诗歌从乐舞中逐步分化独立出来,专向文学意义和节奏韵律方向发展。 三先秦文学文史哲不分的基本形态 伴随着文字的产生而出现的先秦文学,并非纯文学。先秦时期,文化呈现一种综合的形态。先秦有些文学作品是史学或哲学著作。史学和哲学著作也富有文学意味。 在我国上古时代,巫史是难以分开的,巫实为当时文化工作者,即是当时的思想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这直接导致了当时文史哲不分的文学存在形态。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些史学和哲学散文具备相当强的文学性。 先秦诗歌与巫史活动也有着明显的联系。它经历了这样一个明显的发展过程:由宗教颂赞祷祝诗演进到政治叙事诗,再演进到言志抒情诗。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先秦有些文学作品,并非一时一人所作,它们或由集体创作,或经过后人加工修改,原始作者和创作年代都难以指实。 四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 先秦经历了一个由原始文化向理性文化嬗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化主要承担者的身份、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文学作者也因之而不断变化。这个过程大致经由巫到史,到贵族再到士。 第二节作品选讲 这一节课我们来重点解读几篇先秦文学的代表作品。 (一)诗经·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二)诗经·秦风蒹葭(1) 蒹葭(2)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3),在水一方。溯洄(4)从之,道阻且长(5)。溯游(6)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7),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8)。溯洄从之,道阻且跻(9)。溯游从之,宛(10)在水中坻(11)。 蒹葭采采(12),白露未已(13)。所谓伊人,在水之涘(14)。溯洄从之,道阻且右(15)。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6)。 [注释] (1)这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可得的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见到意中人的深切感情。秦:指春秋时的秦国,故址在今陕西、甘肃一带。 (2)蒹葭(jiān jiá):泛指芦苇。苍苍:茂盛的样子。 (3)伊人:这人。一方:另一边。方:旁。 (4)溯(sù)洄:沿着弯曲的河道向上游走。从:追,寻求的意思。阻:险阻,道路难走。 (5)道阻且长:道路有许多阻难而且漫长。 (6)游:指直流的水道。宛:仿佛,好像。说好像在水的中央,言近而不至。 (7)凄凄:同“萋萋”,茂盛的样子。(晞)(xī):干。(8)湄(mé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9)跻(jī):升,高起,指道路越走越高。(10)宛:宛然,宛如,好像的意思。 (11)坻(chí):水中小洲或高地。(12)采采:众多的样子。已:止。 (13)未已:未止,也是未干的意思。(14)涘(sì):水边。(15)右:迂回曲折。 (16)沚(zhǐ):水中小沙滩,比坻稍大。 [译文] 浩荡的芦苇,莽莽苍苍,晶莹的露珠,化为白霜。我所心爱的人,在河水的那一方。若要逆流而上去寻她,道路险阻而且漫长;若要顺流而下去找她,飘然宛如在水中央。 摇曳起伏的芦苇,青而未黄,芦苇上的露珠呀,还闪着银光。我所心爱的人,在水边那高高的崖上。若要逆流而上去寻她,十里山川千尺岗;若要顺流而下去找她,飘然宛在水中央。 变幻不定的芦苇,苍苍莽莽,岸边的露水尚未干爽。我所心爱的人,在河水遥远彼方。若要逆流而上去寻她,迂回曲折,道路漫长;若要顺流而下去找她,飘然宛在水中央。 (三)九歌·湘夫人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茝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网薜荔兮为帷,擗蕙x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出自曹操的诗____ C ___。 A.《短歌行》B.《篱里行》C.《龟虽寿》D.《观沧海》2.《洛神赋》的作者是(B )。

中国古代文学期末考试先秦文学试题1

一、文学史名词解释(20分) 赋比兴春秋笔法楚辞《山海经》 二、填空题(5分) 1.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 2.《论语》一书属于————体散文。 3.“揠苗助长”的寓言出自————。(书名) 4.“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诗经·小雅·采薇》) 5.“——,——。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卫风·氓》) 三、词语解释(5分) 1.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经·卫风·氓》)爽:过错,差错 2.穹窒熏鼠,塞向墐户。(《诗经·豳风·七月》)向:朝北的窗户 3.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老:士气不旺盛 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左传·僖公三十年》)鄙:边境 5.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孟子·梁惠王上》)赡:充足,足够 四、简答题(30分) 1.简述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过程。 1、甲骨文、金文为萌芽时期。《尚书》是第一部散文集子,政府文告性质,具有文学色彩。《春秋》是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国语》为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左传》《战国策》标志着历史散文达到了新的阶段,写人、叙事均有独特的成就。 2.《庄子》在艺术上有哪些成就? 2、《庄子》的艺术成就有:大量用寓言说理;夸张想象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境界奇异;善于用比喻;语言如行云流水。 3.中国古代神话有哪些主要特征? 3、内容方面:具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思维方面:以己观物、以己感物、具体形象、隐喻象征;形式方面:零散片段、浪漫主义。 五、分析作品题(20分) 分析《离骚》的艺术特点。 要点:坚贞高洁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独特的艺术结构(两条线索、抒情诗中有故事情节等);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夸张想象等);香草美人为代表的比兴象征手法;诗歌体制的新发展(变四言为六、七言)。 六、论述题(20分) 试论《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 要点:反映阶级剥削与压迫,反映生产劳动,反映婚姻爱情,反映战争徭役,贵族宴飨,揭露弊政,还有周族的发展历史等。

古代文学史考试重点

儒:《论语》、《孟子》、《荀子》 墨:《墨子》 道:《老子》《庄子》 法:《韩非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打破了贵族对文化教育 的垄断,把奴隶主阶级垄断的古代文化普及于平民,开创了私家著述和私人讲学的风气。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义》《春秋》 《论语》:20篇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及孔门后学辑录而成,成书在春秋之际,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汉代有《古论语》 《齐论语》《鲁论语》。其所记载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礼乐,把“仁”作 为最高道德标准,孔子重视文学的政治和教化作用,主X“言之无文,行 而不远” 孟子:“亚圣”,他主X“王道”“仁政”统一天下,使人民安居乐业,反对“杀人盈野”的 兼并战争。提出“民贵君轻”、“性善论”。主X诛灭残民以逞的暴君,对君主绝对权威表示否定。“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但是他重视人民,却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 《孟子》:七篇记载孟子的言行和学说,是孟子及其门徒共同完成的,在体制上仍属于语录体。 其散文具有如下特点:1.长于辩论,其文观点鲜明,感情强烈,气势磅礴,辞锋犀利, 富于战斗性、鼓动性,有纵横家和雄辩家的气概,《孟子》中 巧妙灵活地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 诘难,迂回曲折地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 2.在论辩中常用巧妙的比喻和幽默的小故事阐明事理 3.气势浩然,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加强文章的 气势 4.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它形成了一种精炼简约、深入浅 出的语言风格 《诗经》:1.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汉代始称《诗经》。共有诗305篇,另有 6篇笙诗,有目无辞。公元前6世纪中叶编订成书。 2.《诗经》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即为音乐曲调,包括 十五国风。来自十五个地区采集的歌谣;雅即正,指朝廷正乐,是周王朝直接 统治地区的音乐,分为大雅(31篇,西周)、小雅(74篇,东周),大多是宫廷 宴飨的乐歌;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分为周颂(31)、鲁颂(4)、商颂(5)三 个部分 3.《诗经》包括了公卿列士所献之诗,采集于各地的民间之诗,以及周王朝乐官 保存下来的XX和宴飨中的乐歌等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2_期末复习重点

1建安风骨:是人们对建安大时期美学风格的概括。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指作品内在的“雅好慷慨”的品格,和语言表达上简练刚健的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艺术风貌。代表人物“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2建安七子: 指东汉末建安时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诗人。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其中以王粲陈旧最高 3宫体诗: 盛行于南朝梁陈时期的诗体,宫体之称始于梁简文帝萧纲时,作为永明新体诗的“新变”,内容,内容上不独以“止乎衽席之间”“恩极闺房之内”为主。形式上也有“清辞巧制”“雕琢蔓藻”代表人物萧氏父子,庾信等 4初唐四杰:初唐时期诗坛上出现的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四位杰出诗人,他们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又称“王杨卢骆”。他们在诗歌创作上,大大扩大了诗歌创作领域与题材,并把诗歌从宫廷引向市井,从京都引向边塞荒漠。在艺术上有博大之象。对唐诗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他们有着相同的审美追求,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他们的诗文各有特点,王杨擅于五言律诗,卢骆长于七言歌行 5竹林七贤:识见于世说新语。任诞。魏晋之际的文学七个代表作家,常集于竹林之下,故名竹林七贤。以阮籍嵇康文学成就最高,七人分别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6大历十才子:十才子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的极玄集。其中包括十才子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审。其主要创作诗风相像,他们或寄情山水景物或写羁旅之情。 7元和体:是指元、白在元和年间写的次韵相酬的,穷极声韵的长篇排律,以及杯酒光景间感叹自身遭遇的小碎篇章,再加之艳体诗在内统称为元和体。形成诗到元和体是体裁变新的局面。 8象外之象: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提出的文论诗主张。诗歌创作具有象外之象。其中第一象是诗歌中具体,鲜明所感可言的形象画面。第二象指形象画面中所蕴含的无穷韵味,是无象之象。 9玄言诗:东晋时期出现的一种诗风,代表人物有孙卓,许洵等。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 10骈文:齐梁时期,骈文是文章的代表。骈偶平整,声韵谐美,用典繁复,辞藻华美,四六句型是其最基本的文体要素。骈文在两汉时期孕育而出。在齐梁时期确立体势,并进入鼎盛期。 11永明体: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发现诗歌韵律,以晋宋以来诗歌中对偶形式相结合出现的新诗体,注重对偶,讲求音律,守护四声八病之说,对篇短小,是我国诗歌由古体向近体的过渡诗体,反映了诗歌创作由较为自由发展到讲求格律的必然趋势,代表人物有沈约,谢朓,王融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袁行霈版) 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 一.熟读 《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 1、神话 2、神话的历史化 三.填空 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就是? 《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就是 :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与嫦娥奔月 ,它保存在《淮南子》中。 四.简答 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就是什么? 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五.论述 根据您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第二章《诗经》 一.背诵与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二.解释:1、风雅颂 2、赋比兴 3、四家诗 三.填空 1。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 年间的 305 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诗》 ,或连其诗篇数称“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就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就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与 ,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与篇作品,共40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就是与。现在流传下来的就是 ,这就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就是《毛诗正义》与《诗集传》。《毛诗正义》就是西汉毛亨传,东汉笺,唐疏。《诗集传》就是南宋注的。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就是与。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与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它们与、、合称为诗之“六义”。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就是“” ,“” ,“”。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与 5篇。 四.简答 1、《诗经》就是怎样编定成书的?《诗经》中作品的年代与作者情况如何? 2、您同意“孔子删诗”的说法不?为什么? 3、《诗经》主要包括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就是举代表作品进行说明。 4、《诗经》反映周民族发祥、发展的史诗有哪几篇作品?请简述它们的内容。 5、《七月》一就是诗怎样描写奴隶的痛苦生活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神魔(怪)小说:出现于明代后期的白话章回小说。它以神魔怪异为主要题材,参照现实生活中政治、伦理、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和斗争,比附性的编织了神怪形象系列,将一些零散片段的故事系统化、完整化。风格上尚“奇”贵“幻”。它是在“三教合一”思想主导下,接受了古代神话、六朝志怪、唐传奇、宋元话本的影响和道教仙话、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养料产生的。代表作品有《西游记》《封神演义》等。 历史演义: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战争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这种独特的文字样式受到了素重历史传统的中国人民的喜爱,所以明代“罗贯中氏《三国志》一书,以国史演为通俗演义,汪洋百馀回,为世所尚,嗣是效颦日众,因而有《夏书》《商书》《列国》《两汉》《唐书》《残唐》《南北宋》诸刻,其浩瀚几与正史分签并架”形成了一个创作历史演义的传统。而《三国志演义》是我国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 前七子:也叫弘正七子。它是明代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一个复古主义文学流派,其成员有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借助复古手段而欲达到变革的目的,这是前七子文学复古的实质所在。

临川派:以临川剧作家汤显祖为首的戏曲流派,又叫“玉茗堂派”。此派创作主才情,不拘音律,常以男女至情反对封建礼教,以奇幻情节承载浪漫风格,以绮词丽语体体现优美文采。成员有吴炳、阮大铖、孟称舜等人。 清初古文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三人。魏禧以观点卓越、析理透辟见长,汪琬写人状物笔墨生动,侯方域的影响最大,继承韩、欧传统,融入小说笔法,流畅恣肆,委屈详尽。 “四声猿”:“四声猿”语出郦道元《水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是一组杂剧,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1折)《玉禅师翠乡一梦》(2折)《雌木兰替父从军》(2折)《女状元辞凰得凤》(5折)四本短戏。创作活泼畅快、汪洋恣肆,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价值的世俗观念和相对进步的市民精神,带有甚为浓厚的民间文学色彩。徐渭欲借此剧,呼喊久积于胸的牢骚,张扬狂放不羁的个性,表现愤世嫉俗的精神。 公安派:中国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今属湖北),故世称公安派。其重要成员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雷思霈等人。文学主张主要有以下3点:①反对剿袭,主张通变。他们猛烈抨击前后七子的句拟字摹、食古不化的倾向,主张文学应随时代而发展变化,应冲破一切束缚文学创作的藩篱。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所谓“性灵”就是作家的个性表现和真情发露。他们认为“出自性灵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

一、传统神话对我们民族共同心理的作用与思维特征 (一)、共同心理作用 1、深沉的忧患意识 2、厚生爱民意识 3、先民的反抗精神 (二)、思维特征:象征性、隐喻性 1、以己观物,以己感物 2、具体而形象 3、浓厚的情感体验 二、采诗的目的 “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三、赋诗言志 “赋诗言志”是春秋外交仪式上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当时真正的职业性外交专家是行人,在传统上是由史官充任的,并有采集诗歌的职责。行人采集诗歌的目的是用于朝廷或其他正式场合的礼仪中。诗歌为巫史行人的职业性修养,“赋诗言志”正反映了这一文化背景。诗歌可用于仪式和谣占,被认为具有神秘启示性,所以,可以通过赋诗来观察个人的意志或命运。 四、断章取义 只截取《诗经》中的某一篇章的诗句来表带自己的意见,而不顾及所引诗篇的原意,或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后来比喻征引别人的文章,言论时,只取与自己意见相合的部分。 五、流传:四家诗 齐之辕固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苌 六、变风变雅 诗经学名词。原出自《诗·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盖指《风》、《雅》中周政衰乱时期的作品,以与“正风”、“正雅”相对。“正”、“变”的划分,不是以时间为界,而是以“政教得失”来分的。凡讥刺时政者皆属“变风”、“变雅”。 七、《诗经》的艺术成就 1、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2、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3、复沓的章法和以四言为主的句式 4、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

八、春秋笔法 《春秋》语言之凝练含蓄,历来为人叹赏。所谓“一字见义”的语言特点,其叙事之“微显瘅幽,婉而成章”(《史通·叙事》)也主要得力于此。较之《尚书》,《春秋》已明显地由“佶屈聱牙”一变而为简明含蓄,意味着历史散文的发展和进步。“不虚美,不隐恶,以一字寓褒贬”的语言特点,后世誉之为“《春秋》笔法”。 九、《左传》的文学成就 (1)善于写矛盾冲突,文章有不少富于故事性、戏剧性的情节。 (2)《左传》最突出的成就是长于叙事。其叙事虽尚简,但“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 《左传》记事精妙优美,达到了微而显、婉而辩、简而奥的辩证统一。刘熙所指出:“《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为大备。”(《艺概·文概》)。 (3)善于写战事。《左传》之写战争,结构完整,情节精采,运笔灵活,并不局限于正面的战斗场面描写,而能着眼于战争的前后左右;重在描述战争的来龙去脉和胜败的内外因素,以历史家的卓越识见,揭示其前因后果、经验教训,因而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并且还以简练形象之笔,描写战争中的人物和事件,绘声绘色。 (4)、善于写人。古之史官,有所谓记言、记事之分。其实往往言中见事,事中有言,机械区分很难,而记言记事皆必记人。《左传》虽以年为经,以事为纬,并非自觉描写人物,但毕竟涉及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 (5)工于记言,尤长于出色的外交辞令。如《烛之武退秦师》、《齐伐楚鉴于召陵》(末段)、《齐晋鞍之战》等。 十、《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1、善于选取典型而生动的故事情节,开始有意识地刻画人物,从而使其中的许多篇章具有颇为浓厚的小说色彩。 2、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 3、辩丽横肆的语言艺术。 (1)敷张扬厉,善用铺陈,长于夸张渲染,在散体中包容着大量的骈辞俪句,具有“辩丽姿肆”,纵横驰骋,沉而快,雄而隽;气势充沛,如江河直下;词锋逼人,似高屋建瓴的特点。这也是战国时期一代文风的重要标志之一。

13春古代文学复习题 (1) 2

1.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是花间集 2.第一个专门写词的晚唐词人是温庭筠 3. 词史上第一个大力用白描手法的作家是韦庄 4.《花间集》的编辑者是赵崇祚 5. 在宋初“三体”诗中,王禹偁应属白体 6.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欧阳修 7.在慢词体制形成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的作家是柳永 8. “山谷体”是指黄庭坚的诗歌。 9.周邦彦的词以知音律、备法度和风格醇雅著称,以其为代表的词派是大晟词派 10.《江西诗社宗派图》的作者是吕本中 11.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是江西诗派 12. 杨万里创作的诗歌被称为诚斋体 13. 辛弃疾在宋代词坛创立了风格独特的稼轩体 14. 南宋中后期,崛起的一个以姜夔为代表的新词派是骚雅词派 15. 《西厢记诸宫调》的作者是董解元 16. 金代文坛最杰出的大家是元好问 17. 白朴所写的著名历史剧是《梧桐雨》 18. 马致远的代表作是《汉宫秋》 19.关汉卿历史剧的代表作是《单刀会》 20.郑光祖表现才子佳人缠绵情爱的代表作是《倩女离魂》 21.明代戏曲舞台上居于主导地位的形式是传奇 22.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为剧作家树碑立传的戏曲史著作《录鬼薄》的作者是钟嗣成 23.《琵琶记》的作者是高明 24.杨维桢诗被称为铁崖体 25. 奠定汤显祖在中国古代戏曲史上大家地位的作品是其“临川四梦”中的《牡丹亭还魂记》 26. 王士祯提出了性灵说 27.格调说的代表人物是沈德潜 28.肌理说的提出者是翁方纲 29. 清代浙西词派的代表人物是朱彝尊 30.代表清词最高成就的作家是纳兰性德 31. 常州词派的代表人物是张惠言 32. 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是桐城派 33.描写文人自身生活,借此反思整个封建文化的价值体系,这类小说的代表作是《儒林外史》 34.把清代文言小说创作推向高潮的著作是《聊斋志异》 35. 中国古代文学的压卷之作是《红楼梦》 36.《救风尘》、《谢天香》、《金线池》三剧的主角都是妓女 37.明代长篇小说《西游记》是神魔小说 38.晚明思想和文学革新的旗手是李贽

中国古代文学史Ⅰ期末复习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卷) 绪论 1.文学自身发展变化的九个因素: 创作主体、思想内容、艺术表现、接收对象、文学体裁、文学语言、文学流派、文学思潮、文学传媒。 2.“三古”、“七段”: (1)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2)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3)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 3.上古文学的内容及文体: 远在文字发明创造以前,文字艺术就已经产生。由此可以推测:上古文学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得非常紧密。其中有同自然作斗争的神话,有和生产密切结合的诗歌,也有表示愿望趋吉避凶的咒语式的祷祝辞。 4.上古文学的特点:集体性、口头性、综合性。 5.中国诗歌(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的特点: (1)先秦诗歌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发展过程,由宗教颂赞祷祝诗演进到言志抒情诗。这些诗歌奠定了中国诗歌发展的发展方向。 (2)诗、乐、舞三者紧密结合。 (3)在楚地、民俗及民间曲调基础上,屈原“依《诗》取兴,引类譬喻”,借鉴了《诗经》的艺术精神和手法,创作出奇伟瑰丽的诗篇,与《诗经》一起,奠定了以风、骚为基础的传统诗歌的创作规范。 6.先秦诗歌的概况: 在北方文化中产生了《诗经》,在南方楚文化中孕育了《楚辞》,多见于神话,富有浪漫气息。 《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和朴素的艺术手法显示出巨大的艺术魅力,并以“经学”的地位和传播方式深远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与文学。 《楚辞》是文人的个体创作,并出现了以屈原为代表的南楚作家群,揭开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篇章。《楚辞》的浪漫精神、自由的形式、华美的词彩以及艺术表现技巧,对后世文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国传统文学精神的源头之一。 第一章——先秦文学 1.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 2.《山海经》的文学常识: 在所有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具有神话学价值。《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应是由巫师、方士根据各地的自然神灵传说及祭祀状况汇编而成。《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内容及其驳杂。《山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016重点整理-考试必过

1、先秦历史散文发展分三个时期:初期以《尚书》、《春秋》为代表;第二时期以《左传》、《国语》为代表;第三时期代表作为《战国策》。 2、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三个时期:第一期以《论语》、《老子》、《墨子》为代表;第二期以《庄子》。《孟子》为代表;第三期以《韩非子》、《荀子》为代表。 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包括十五国风,160篇;雅分大雅、小雅,105篇;颂(王室宗庙祭祀舞曲)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总305篇,创作的时代跨越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时间 4《诗经》的艺术成就赋(记叙、描写)、比(比喻、比拟)、兴手法的普遍采用;现实主义精神;重章复沓的章法;词汇丰富,韵律和谐。 5.《诗经》根据音乐曲调的不同可以分为风雅颂,主要运用的艺术手法是赋比兴。 一、《诗经.蒹葭》中心思想:这是一首爱情诗,诗中主人公对意中人即伊人痴情追求,却求之不行。 5.简析重章叠句结构形式及其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此诗三章运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后两章是第一章的重章反复,只是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更换了个别的词。这样全诗重章叠句,回环复沓,一唱三叹,一意三叠,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强化了抒情效果。各章字句略有变化,有层层递进之妙。蒹葭从苍苍到凄凄到采采,声情转向低沉,凄婉之意自然流露。白露从为霜到未晞到未已,表示时间的推移,说明主人公始终徘徊追索。道阻且长到且跻到且右,表示路途遥远崎岖迂曲,而主人公不避艰险,深情求之。伊人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到宛在水中沚,似乎愈来愈清晰,但却是可望 1.《氓》选自《诗经。卫风》,属弃妇诗,即弃妇的怨诗。也可视为叙事诗。它通过一位弃妇的自述,激昂,生动描写了她和氓恋爱、结婚、受虐、被弃的过程,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 2.氓:民。诗中指弃妇过去的丈夫:“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中的“淇”指淇水,在今河南省。全诗叙事清晰,层次分明。 3.理解识记下列诗句: (1)反映当时的婚姻习俗:“尔卜尔筮(是),体无咎言”。(根据卜筮的卦象,没有不吉利的言辞) (2)具有告诚意味的诗句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表现女主人公婚后辛勤操劳的诗句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早起晚睡,没有一日不如此) (4)表现女主人公被弃后绝决之情的诗句是“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5)“总角之宴”含有未成年女子的欢乐。 4.《氓》的思想:反映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与损害。 5.分析《氓》的比兴手法及其喻意:本诗成功运用了比兴的艺术手法,增强了诗意的表达效果;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两人之间感情的前后变化;用“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比喻女子不可沉湎于爱情;用“淇则有岸,隰(习)则有泮”反喻自己的痛苦没有边际,这些比喻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切合人物所在环境,富有生活气息。 6.《氓》以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 (1)对比的焦点一是双方对对方不同的态度,二是两个人物本身思想行为的前后变化。 (2)通过前后对比、相互映衬,显出两个人的善恶美丑及彼此间的强烈反差。 (3)以被弃为界,分析《氓》的女主人公形象:以结婚为界,分析氓的形象: 首先是淳朴热情,女主人公阅世未深,天真单纯,未能识破氓忠厚的假象,错误的把他的虚假情意当作真心实意,把他的急躁暴怒当成是求婚心切,因而竟不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约束,放弃了明媒正娶的要求,勇敢的许下了秋以为期的诺言,轻率地把自己的宝贵爱情投资在了一个骗子身上。其次是勤劳善良,勤劳善良,是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诗中的女主人公在成家以后就陶醉在自己的幸福之中。再次诗歌还体现了女主人公坚强刚毅敢于反抗的精神,这是女主人公的一个突出的性格特征,他深深的爱着她的忙,可一旦看透,忙的是新闻系,就深深地追悔自己当初的选择,用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吁嗟女兮无与士耽,对同命运的姐妹们提出警告。 男主人公的形象:自从女子嫁给了他,每天都是早起晚睡,把家里的所有劳苦活都干完了,但是还常年过着贫困的生活,这样的一个女子堪称贤妻,但是男子的行为却前后反差太大了,男子不仅开始三心二意,在外面沾花惹草,还对女子非常凶恶起来,他早已不念少年时的旧情了,曾经真诚诚恳的誓言也早已被他抛在脑后,从男子的感情变化来看,这样的一个冷酷无情,奸诈虚伪,变化无常的形象就非常的明显。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大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大题 简答题 1、简述欧阳修文章风格方面的特点。P31 2、简述柳永词中的女性形象特点。P54 3、简述柳永对慢词发展的贡献。P55 4、简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P62

5、简述苏轼诗歌以理趣见长的特点。P67 6、简述黄庭坚的诗歌理论主张。P78 7、简述黄庭坚诗歌的艺术特色。P80 8、简述周邦彦词集大成的艺术特色。P90 9、简述李清照对婉约词风的发展。/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P99 10、简述诚斋体的艺术特色。P112

11、简述陆游诗的思想内容。P123 12、简述辛弃疾词排遣苦闷的方式。P137 13、简述辛弃疾对词风的开拓。P139 14、简述元杂剧衰落的原因。P193 15、简述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P205

16、简述《西厢记》戏剧矛盾设置的特点。P212 17、简述《梧桐雨》的思想倾向。P216 18、简述马致远杂剧的艺术风格特征。P220 19、简述元杂剧中历史剧前后期的不同思想倾向。P227 20、简述元散曲的艺术表现力。P234

21、简述《琵琶记》戏剧结构的艺术特征。P248 22、宋元话本小说中爱情小说的思想艺术成就。P270 23、简述《三国演义》三虚七实的艺术特点。P17 24、简述《水浒传》的主要思想倾向。P25 25、简述《水浒传》在情结结构上的艺术特征。P33 26、简述宋濂散文艺术成就。P36

27、徐渭《四声猿》的艺术特色。P54 28、简述汤显祖的戏曲思想。P67 29、简述《金瓶梅》在小说发展史上的意义。P89 30、简述归有光散文的艺术特色。P108 31、简述公安派的文学主张及意义。P110

古代文学3复习资料

一、文学常识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六一词》,“六一风神” 梅尧臣:字圣俞,《宛陵先生集》 苏舜钦:字子美,《苏学士集》“苏梅”:苏舜钦,梅尧臣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集》,“半山体”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小山词》 晏殊:字同叔,诗属“西昆体”,《珠玉词》“二晏”:晏几道,晏殊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世称柳世,柳屯田,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人,《乐章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东坡集》《东坡乐府》,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山谷集》,“山谷体” 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淮海集》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片玉集》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漱玉词》 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于湖词》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简斋集》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诚斋集》 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石湖居士诗集》 陆游:字务观,字号放翁,《渭南文集》《剑南诗稿》,被称“小李白”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稼轩词》“二安”:李清照,辛弃疾 范仲淹:字希文,世称范文正公,《范文正公集》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白石道人词集》 文天祥:字履善,号文山,《文山诗集》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唐宋八大家:宋代的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和唐代的韩愈、柳宗元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元曲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纪君祥《赵氏孤儿》 元代四大爱情剧:关汉卿《拜月亭》、王实甫《西厢记》、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四大传奇:《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二、名词解释 西昆派:是指北宋初期的一个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有杨亿、刘筠、钱惟演等,因其诗作被编成《西昆酬唱集》而得名。西昆派作品大都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在艺术上模仿李商隐,但一味追求藻饰,堆砌典故,讲究对偶,风格雍容典雅,形式主义倾向较浓。 江西诗派:是指宋代的一个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吕本中,因其领袖人物黄庭坚是江西人,及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他们以杜甫为江西诗派之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一祖三宗),但是并没有很好地继承杜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精神,而片面强调在句法、用事等方面的艺术技巧,走向形式主义。 易安体:李清照的词婉约清新,前期词描写少妇少女生活,流露出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题材比较单调,情绪偏于感伤;后期词多悲叹世事,主要表达她个人的不幸遭遇,情绪比较消沉。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诚斋体:是指南宋诗人杨万里创立的一种诗歌风格。杨万里号诚斋,诗风自成一格,因此严羽《沧浪诗话》称之为“诚斋体”。杨万里擅长写山川景物和日常生活,其总体风格特点是“活”,想象丰富,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和变化,写得生动逼真,富有幽默诙谐的趣味,语言自然活泼。 荆公体:指王安石晚年的诗风,其诗风趋于含蓄深沉,虽然仍有寓悲壮于闲淡之中的情形,但已从

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016重点整理-考试必过

先秦文学 1、先秦历史散文发展分三个时期:初期以《尚书》、《春秋》为代表;第二时期以《左传》、《国语》为代表;第三时期代表作为《战国策》。 2、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三个时期:第一期以《论语》、《老子》、《墨子》为代表;第二期以《庄子》。《孟子》为代表;第三期以《韩非子》、《荀子》为代表。 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包括十五国风,160 篇;雅分大雅、小雅,105 篇;颂(王室宗庙祭祀舞曲)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总305篇,创作的时代跨越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时间 4《诗经》的艺术成就赋(记叙、描写)、比(比喻、比拟)、兴手法的普遍采用;现实主义精神;重章复沓的章法;词汇丰富,韵律和谐。 5.《诗经》根据音乐曲调的不同可以分为风雅颂,主要运用的艺术手法是赋比兴。 一、《诗经.蒹葭》中心思想:这是一首爱情诗,诗中主人公对意中人即伊人痴情追求,却求之不行。 5.简析重章叠句结构形式及其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此诗三章运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后两章是第一章的重章反复,只是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更换了个别的词。这样全诗重章叠句,回环复沓,一唱三叹,一意三叠,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强化了抒情效果。各章字句略有变化,有层层递进之妙。蒹葭从苍苍到凄凄到采采,声情转向低沉,凄婉之意自然流露。白露从为霜到未晞到未已,表示时间的推移,说明主人公始终徘徊追索。道阻且长到且跻到且右,表示路途遥远崎岖迂曲,而主人公不避艰险,深情求之。伊人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到宛在水中沚,似乎愈来愈清晰,但却是可望而不可即。 二、《氓》 1.《氓》选自《诗经。卫风》,属弃妇诗,即弃妇的怨诗。也可视为叙事诗。它通过一位弃妇的自述,激昂,生动描写了她和氓恋爱、结婚、受虐、被弃的过程,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 2.氓:民。诗中指弃妇过去的丈夫:“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中的“淇”指淇水,在今河南省。全诗叙事清晰,层次分明。 3. 理解识记下列诗句: (1)反映当时的婚姻习俗:“尔卜尔筮(是),体无咎言”。(根据卜筮的卦象,没有不吉利的言辞) (2)具有告诚意味的诗句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表现女主人公婚后辛勤操劳的诗句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早起晚睡,没有一日不如此) (4)表现女主人公被弃后绝决之情的诗句是“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5)“总角之宴”含有未成年女子的欢乐。 4.《氓》的思想:反映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与损害。 5.分析《氓》的比兴手法及其喻意:本诗成功运用了比兴的艺术手法,增强了诗意的表达效果;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两人之间感情的前后变化;用“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比喻女子不可沉湎于爱情;用“淇则有岸,隰(习)则有泮”反喻自己的痛苦没有边际,这些比喻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切合人物所在环境,富有生活气息。 6.《氓》以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 (1)对比的焦点一是双方对对方不同的态度,二是两个人物本身思想行为的前后变化。 (2)通过前后对比、相互映衬,显出两个人的善恶美丑及彼此间的强烈反差。 (3)以被弃为界,分析《氓》的女主人公形象:以结婚为界,分析氓的形象: 首先是淳朴热情,女主人公阅世未深,天真单纯,未能识破氓忠厚的假象,错误的把他的虚假情意当作真心实意,把他的急躁暴怒当成是求婚心切,因而竟不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约束,放弃了明媒正娶的要求,勇敢的许下了秋以为期的诺言,轻率地把自己的宝贵爱情投资在了一个骗子身上。其次是勤劳善良,勤劳善良,是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诗中的女主人公在成家以后就陶醉在自己的幸福之中。再次诗歌还体现了女主人公坚强刚毅敢于反抗的精神,这是女主人公的一个突出的性格特征,他深深的爱着她的忙,可一旦看透,忙的是新闻系,就深深地追悔自己当初的选择,用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吁嗟女兮无与士耽,对同命运的姐妹们提出警告。 男主人公的形象:自从女子嫁给了他,每天都是早起晚睡,把家里的所有劳苦活都干完了,但是还常年过着贫困的生活,这样的一个女子堪称贤妻,但是男子的行为却前后反差太大了,男子不仅开始三心二意,在外面沾花惹草,还对女子非常凶恶起来,他早已不念少年时的旧情了,曾经真诚诚恳的誓言也早已被他抛在脑后,从男子的感情变化来看,这样的一个冷酷无情,奸诈虚伪,变化无常的形象就非常的明显。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 1.中国学者所写的文学史著作,是20世纪受了外国的影响才出现的, 一般认为林传甲在京师大学堂编写的讲义《中国文学史》为具有代表 性的滥觞之作。 2.甲骨文和金文的产生为口耳相传的文学发展成为书面文学提供了条 件,标志着中国书面文学的萌芽。西周末至春秋时期,出现了一些较 长的钟鼎铭文,这表明具有文学因素的文本出现了。 3.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诗、乐、舞三者结合,是中国诗歌发 生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 4.先秦诗歌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发展过程,由宗教颂赞祝诗演进到政治叙 事诗,再演进到言志抒情诗。 5.先秦经历了一个由原始文化向理性文化嬗变的过程。夏商时代和西周 时期,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文化的主要承担者是巫觋。 6.《商书》中的《盘庚》、《高宗肜月》、《西伯戡黎》、《微子》诸 篇,是史家最早的散文创作。 7.先秦文学作者的身份,经历了由巫到史,到贵族,再到士的演变过程。 8.夏商文化以巫文化最有代表性。自周公“制礼作乐”到孔子“克己复礼”, 礼乐文化成了主流。自西周开始中国进入了以礼乐为标志的理性文化 阶段。

9.现存鲁之《春秋》是经孔子修订的,它的基本精神是“道名分”。 10.乐府是西汉长期设置的机关,它的职能是搜集各地的歌谣乐曲,同时 也组织文人创作诗歌。后汉的洛阳东观是文人荟萃之处。鸿都门学是灵帝光和元年在洛阳设立的皇家学校,专门学习辞赋书画。 11.歌功颂德、润色鸿业成为西汉盛世文学的主要使命,大赋是这种使命 的得力承担者。从东汉开始,文学界的批判潮流再度涌动。批判对象包括神学目的论、谶纬宿命论、鬼神迷信、社会的黑暗腐朽,以及传统的价值观、人生观。 12.和汉代文学所走过的批判——赞颂——批判的发展道路相一致,汉代 文人的地位也经历了一个从独立到依附、再到独立的演变过程。13.五言歌谣大量采入乐府,成为乐府歌辞,影响了文人五言诗的出现。 《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14.汉代神秘化的经学为浪漫文学提供素材和动力,而神秘化的经学也借 鉴浪漫文学的精神和手法。汉文学重描摹,缺少创造性。 15.《毛诗序》阐述的基本观点,成为汉代文学思潮的灵魂和主调。《毛 诗序》主张诗歌要“发乎情,止乎礼义”。司马迁继承屈原的“发愤以抒情”而提出“发愤著书”说。 16.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司马相如的作品代表新体 赋的最高成就。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是东汉新体赋的两篇力作。张衡的《归田赋》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