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制定分析与评价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制定分析与评价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制定分析与评价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制定分析与评价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制定分析与评价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2009]:制定、分析与评

发布时间:2010-6-11 5:52:13

来源:上海证券报作者:陈汉文

一、引言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 2002 USA)的颁布引发了全球对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管制热潮。我国中央五部委于2008年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2010年颁布了《配套指引》,以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上海证券交易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06年分别制定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及注册会计核实评价意见。随着一系列内控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企业内部控制强制披露成为趋势,内部控制相关议题的研究在我国蓬勃兴起。

不过,目前中国1671家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究竟如何?什么样的内部控制才是最佳实践?好的内部控制应当如何体现?企业应当如何建立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建设?目前尚无一致看法。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我们认为,建立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意义在于:观察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助益上市公司管控水平的整体评价与利益相关者的投资及信贷决策;便于政府监管,促进资本市场的完善与发展;指导企业完善内部控制措施,倡导良好内部控制文化;为学界提供内部控制实证数据,提升内部控制研究水平。

二、现有内部控制评价方法

目前研究中使用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主要分为三种形式:一是直接根据披露的内部控制评价信息作为指标,如管理层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审计师的审核意见等,现有研究大多采用这种方法。二是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来评价内部控制质量。三是通过构造指数来评价内部控制质量。目前看来,现有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均有不完善之处,这制约了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因此设计科学合理的内控控制评价体系为当务之急。

三、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据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实际情况,构建内部控制评价系统需坚持以下原则:1、全面性。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既要全面反映被测评对象的总体内部控制状况,又要具体反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等具体内控要素的基本情况;既要反映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也要反映企业内部控制变化趋势。2、系统性。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构建应当从整体上考虑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内部控制指数指标既不重复、也不遗漏;指数指标应当遵从一定的逻辑关系,对指标进行合理的分层设计。3、重要性。内部控制评价系统应当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关注被测评公司的重要业务单位、重大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4、可比性。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既要全面反映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情况,又要适合不同上市公司之间的对比;既要考虑到指标设计上的可比性,也要考虑到指标计算的可比性。

5、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内部控制评价系统中,涉及到企业的内部控制运行情况的各个方面,既要考虑到内部控制评价的主观性,又要使内部控制评价具有客观性,评价系统构建时要将定性与定量两类指标充分结合,最终形成量化指标。

(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逻辑框架

目前世界上最为权威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是《内部控制—整合框架》(Internal Control Integrated Framework,COSO1992),其中提出内部控制包括5个相互关联的构成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五要素论优化了内部控制的结构与体系,整合了对内部控制的不同理解,构造了一个共识性的概念平台和框架,因此得到了SEC和PCAOB及国际机构等的广泛认可和应用。2008年5月22日及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借鉴了COSO的内部控制五要素框架,并结合了中国国情进行了创新,提出了内部控制由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及内部监督构成。我们采用《基本规范》中确立的内部控制五要素作为整个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逻辑框架。

(三)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

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系统设计原则,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基本情况,我们以《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为指标设计主要依据,综合考虑《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指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国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及《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等法律法规及相应文件,同时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内部控制评价研究,确定了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5个一级评价指标,每一评价指标又由一系列细分的评价指标构成。最终我们的评价体系由四级指标构成,其中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24个、三级指标43个,四级指标144个。对于5项一级指标,内部环境包含公司治理、内部审计、人力资源、道德修养及胜任能力、社会责任、企业文化及法制观念等6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进一步细化为14个三级指标和52个四级指标;风险评估包含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等4个二级指标,该二级指标进一步细化为7个三级指标和24个四级指标。控制活动包含不相容职责分离及授权审批控制、会计控制、财产安全控制、预算控制、运行分析控制、绩效控制、突发事件控制等7个二级指标,该二级指标对应7个三级指标,进一步细化为18个四级指标;信息与沟通包含信息收集、信息沟通(内部沟通、外部沟通、信息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信息系统、反舞弊等4个二级指标,该二级指标进一步细化为9个三级指标和26个四级指标;内部监督包含内部监督检查、内控缺陷、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等3个二级指标,该指标进一步细化为6个三级指标和24个四级指标。

四、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总体状况评价

(一)、样本来源及选取

为了全面评价公司内部控制水平,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本研究主要通过手工收集的方式,收集截止于2009年4月30日的上市公司公开资料,包括公司年度报告、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等定期公告、临时公告、公司的规章制度以及处罚和重大事件等。依据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交易所网站、巨潮资讯网、中国证监会等监管部门网站以及公司主页。对于手工难以找到的

数据,辅助查看WIND数据库、CSMAR数据库和CCER数据库。课题组最终收集了1671家样本公司数据。

(二)、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总体状况

表1为内部控制评价指数的总体情况分布表,描述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总体状况。内部控制评价指数(■)表明,分别只有7家公司达到了III 级水平、28家公司达到了IV级水平,而处于VI级水平的公司有1493家,占总样本的89.35%。总样本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数平均数(中位数)也只有38.58分(38.49分),仍处于最低一级水平。这均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现今的内部控制仍比较薄弱。

从内部控制结构五要素进一步分析,控制活动和信息与沟通两个处于V级水平,相对其他三个要素质量高。上市公司风险评估最为薄弱,该指数平均值只有18.61分,这反映出我国公司整体的风险评估、防范意识还非常薄弱。内部环境和内部监督水平也较低,而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监督也是内部控制建立健全以及持续有效实施的必要保证条件,因此这方面也需要得到各个企业的重视。

(三)、我国各省份内部控制整体状况

我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区和台湾省)的经济社会环境存在较大差异,上市公司在各地的分布不均衡,大多数集中在经济发达的省份,如表2所示,北京(120家)、广东(222家)、浙江(136家)、江苏(125家),经济欠发达省份的上市公司接近个位数,如宁夏(11家)、青海(10家)、西藏(9家)。表2反映出内部控制水平在各省份之间的差异。北京以44.63的平均分数位于省份内部控制水平排行榜首,西藏自治区以29.45分位列榜末。从全样本排名来看,在排名前十的省份中,东部省份占7个,而在排名末十位的省份中,西部有7个,由此东部省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明显优于西部,中部省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居于东西部之间。

(四)、我国各行业内部控制整体状况

按照中国证监会(CSRC)(1999版)《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我国上市公司分为13个行业。内部控制水平在不同行业上市公司表现出了较大差异。

如表3所示,目前金融、保险业上市公司共有32家,该行业内部控制质量最高,达到了IV级水平,各个指标均远高于其他行业平均水平。这主要因为金融、保险业由于其自身的高风险的特点,较早受到政府部门的监管。除金融保险业外,其他行业内部控制水平均处于第VI水平,风险评估和内部监督尤为薄弱。采掘业和建筑业的内部控制水平位于二、三位,社会服务业、农、林、牧、渔业以及综合类位于后三位。

(五)、不同控股方性质公司内部控制整体状况

根据CCER数据库,按照上市公司的最终实际控制人性质,上市公司分为7种类型,即国有控股、民营控股、外资控股、集体控股、社会团体控股、职工持股会控股、无实际控制人。如表4所示,我国目前外资控股公司内部控制水平高于国有控股公司,国有控股公司内部控制水平高于民营控股公司。具体来看,国有控股公司在风险评估和内部监督方面有待加强;外资控股公司的内部控制各要素指标均高于国有控股和民营控股;民营控股公司在信息沟通与内部监督方面高于国有控股公司。

五、分类数据分析

(一)、交叉上市与内部控制分析

此处交叉上市是指公司除在境内上市之外,还在境外上市(比如香港、美国,未包括B股)。交叉上市的公司既要遵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也要遵守上市地相关内控法律法规,如在美上市公司遵守SOX法案,因此,相对于仅在境内上市,交叉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会存在差异。统计结果表明,交叉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水平、内部环境水平、风险评估水平、控制活动水平、信息与沟通水平以及内部监督水平方面均高于仅在境内上市的公司。

(二)、风险管理部门设置与内部控制分析

在我们的样本中,有146家公司设置了风险管理部门,占总样本的

8.74%,其风险评估指数均值(中位数)为42.20分(39.28分),未设置风险管理部门的公司风险评估指数均值(中位数)为16.36分(14.78分),仅为前者的1/3。可见,公司设置风险管理部门能够提高风险评估水平。

(三)、社会责任与内部控制分析

2009年,有506家上市公司披露了社会责任报告,占到总样本的30.28%。我们比较了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与未披露的公司之间内部控制的差异,结果表明,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的所有内部控制指数均高于未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

(四)、处罚与内部控制分析

我们收集了2009年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受到证监会、交易所、司法部门以及政府部门处罚的公司,共计72家。受到处罚的公司内部控制指数比未受处罚的公司略低9分,差异主要来自于内部环境、控制活动以及信息与沟通等三个要素,分别相差13.92分、10.70分和5.45分。这反映出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有效执行有重要影响作用。

(五)、审计意见与内部控制分析

在全部样本中,有117家公司的财务报告被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意见(含保留、否定、无法表示和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约占总样本的7%。研究发现,非标意见公司在内部控制五要素方面均劣于标准意见公司,其中内部环境和控制活动的差异占总差异的55.9%。这表明,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公司在以上两个方面亟待加强。

(六)、财务报表重述与内部控制分析

财务报表重述是指企业在发现并纠正前期财务报告的差错时,重新表述以前公布的财务报告。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重述可能导致财务信息传递的扭曲,因此成为监管部门关注焦点之一。从全部样本看,约有11.9%的公司在2009年中发生了财务重述,从内部控制总体状况看,非财务重述样本整体优于财务重述样本,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信息沟通方面,这反映出了财务重述公司的信息沟通是其内部控制的整改重点。

(七)、自我评价报告与内部控制分析

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是企业结合内部监督情况,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的报告。因此,是否出具内控自评报告反映了企业对于自身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认定以及企业内部监督情况的好坏。从全样本来看,出具了自

我评估报告的企业的内部控制总体情况优于未出具自我评估报告的企业。是否出具自评报告的公司的内部控制差异主要集中在控制活动和内部监督方面。

(八)、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与内部控制分析

内部控制鉴证反映了注册会计师对于企业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认定的审核意见。从全样本看,约有34.4%的上市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总体来看,出具了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优于未出具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公司,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内部环境、控制活动和内部监督方面。

(九)、内部控制百强企业分析

根据内部控制综合指数,对1671家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排名,得出内部控制百强企业(见附录)。如表5所示,百强企业内部控制综合指数平均分为59.87分,处于V级水平,其中内部环境达到了IV水平,控制活动和信息沟通均达到了III级水平。对于非百强企业,内部控制综合指数平均分为37.23分。由此可见,百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明显优于非百强企业。

六、研究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整体水平尚不高,处于VI级水平,并且存在省份地区、行业和股权性质差异。从省份来看,东部地区明显优于西部地区,北京、福建、云南、浙江和广东位于前五,而内蒙古、甘肃、海南、黑龙江和西藏居于后五位。从行业来看,金融业内部控制质量居于首位,采掘业和建筑业分列二、三位,而社会服务业、农、林、牧、渔业以及综合类位于后三位。从股权性质来看,社会团体控制企业、无实际控制人和外资控股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位于前三,而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职工持股会控制的企业居后。不同特点的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也有差异,表现在:交叉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整体优于仅在境内上市的公司;设置风险管理部门的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高于未成立风险管理部门的公司;披露社会责任的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高未披露的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受处罚的公司整体内部控制水平较低;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公司内部控制水平低于标准意见公司;出具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高于未出具的公司;出现财

务报告修订、重述的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低于未修订、重述的公司;内部控制百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高于非百强企业。

(厦门大学内控指数课题组主持人陈汉文)

附录:内部控制百强企业

2017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2017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规定和其他内部控制监管要求(以下简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结合深圳市证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我们对公司2017年12月31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一、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 公司董事会授权内部审计机构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实施工作,对纳入评价范围的高风险领域和单位进行评价。 二、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 本报告旨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要求,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对公司截至2017年12月31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三、内部控制评价范围 公司按照风险导向原则确定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业务和事项。纳入评价范围的单位包括:深圳市证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及其15家子公司。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本年度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100%,营业收入合计占公司本年度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总额的100%; 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业务和事项包括: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财务报告、募集资金管理、全面预算、关联交易、合同管理、信息与沟通、信息系统、内部监督、风险评估。上述纳入评价范围的单位、业务和事项涵盖了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方面,不存在重大遗漏。 同时通过风险检查、内部审计、监事巡查等方式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设计及运行的效率、效果进行独立评价,具体评价结果阐述如下: 1.组织架构 (1)治理结构 公司根据《公司法》、《证券法》、《深圳市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要求,建立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监事会、经理层构成的法人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制定分析与评价(DOC 9页)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制定分析与评价(DOC 9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2009]:制定、分析与评价 发布时间:2010-6-11 5:52:13 来源:上海证券报作者:陈汉文 一、引言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 2002 USA)的颁布引发了全球对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管制热潮。我国中央五部委于2008年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2010年颁布了《配套指引》,以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上海证券交易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06年分别制定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及注册会计核实评价意见。随着一系列内控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企业内部控制强制披露成为趋势,内部控制相关议题的研究在我国蓬勃兴起。 不过,目前中国1671家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究竟如何?什么样的内部控制才是最佳实践?好的内部控制应当如何体现?企业应当如何建立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建设?目前尚无一致看法。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我们认为,建立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意义在于:观察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助益上市公司管控水平的整体评价与利益相关者的投资及信贷决策;便于政府监管,促进资本市场的完善与发展;指导企业完善内部控制措施,倡导良好内部控制文化;为学界提供内部控制实证数据,提升内部控制研究水平。 二、现有内部控制评价方法 目前研究中使用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主要分为三种形式:一是直接根据披露的内部控制评价信息作为指标,如管理层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审计师的审核意见等,现有研究大多采用这种方法。二是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来评价内部控制质量。三是通过构造指数来评价内部控制质量。目前看来,现有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均有不完善之处,这制约了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因此设计科学合理的内控控制评价体系为当务之急。 三、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据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实际情况,构建内部控制评价系统需坚持以下原则:1、全面性。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既要全面反映被测评对象的总体内部控制状况,又要具体反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等具体内控要素的基本情况;既要反映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也要反映企业内部控制变化趋势。2、系统性。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构建应当从整体上考虑指标之间的相互关

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报告

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报告 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的有关精神,按照《财政部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要求,依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有关规定,我们对本单位(部门)的内部控制基础情况进行了评价。 一、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结果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指标评分表》中列明的评价指标和评价要点,本单位(部门)单位层面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得分为分,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得分为分,共计分。因存在不适用指标,换算后的得分为分。 本部门在部门本级及所属单位各评价指标得分的基础上,计算各评价指标的平均分,加总得出以上综合性评价得分。本部门纳入本次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范围的单位共计家。(本段仅适用于各中央部门) 本单位(部门)各指标具体得分情况如下表:

在本单位(部门)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过程中,存在扣分情况的指标汇总如下:〔逐项列示存在扣分情况的评价指标、评价要点、扣分分值及扣分原因〕 二、特别说明项 (一)特别说明情况 本单位(部门/部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出现问题,导致单位在经济活动中〔发生重大经济损失/引起社会重大反响/出现经济犯罪〕,特将相关情况说明如下:〔具体描述发生的相关事件、影响及处理结果〕 〔如本单位(部门)未发生相关事件,填写“未发生相关情况”〕 (二)补充评价指标及其评价结果 本单位(部门/部门所属单位)根据自身评价需求,自愿将〔填写补充评价指标名称〕等补充评价指标纳入本次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范围。现将补充评价指标及评价结果说明如下: 〔具体描述各个补充评价指标的所属类别、名称、评价要点及评价结果等内容〕三、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下一步工作 基于以上评价结果,本单位(部门)将〔描述与存在扣分情况的评价指标及评价要点相关的管理领域〕等管理领域作为2016年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的重点工作和改进方向,并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和效果: 〔逐项描述拟采取的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的工作内容、具体措施、工作责任人、牵头部门、预计完成时间等〕 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名〕 〔单位签章〕 XX单位

内部控制测试与评价(doc 9)

内部控制测试与评价(doc 9)

内部控制及其测试与评价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内容在近年的考试中各种题型均有涉及。2002年为2.5分(未包括综合题中涉及的内容);2003年1分;2004年未单独命题,在简答题中涉及到本章内容。客观题的主要考点包括:控制测试的种类;注册会计师执行了解内部控制的程序;小规模企业涉及的特殊考虑等。简答题主要是将本章内部控制的理论与各业务循环的内部控制结合起来,要求考生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分析,指出控制测试的程序,和内部控制的缺陷。综合题也是将内部控制的理论与实务结合,指出内部控制的缺陷,影响的认定,和提出改进意见。 2005年的教材在本章无变化。根据近年的命题规律,考生应将重点放在对内部控制理论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与实务融会贯通,对企业具体内部控制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缺陷及改进建议;进而能够确定对内部控制进行测试的基本程序。对此不仅应掌握好客观题,还应能够处理简答题或综合题。 第一节内部控制的目标与要素 一、内部控制定义和目标 (一)内部控制定义 (二)内部控制目标 (三)内部控制的一般考虑 1.管理当局的责任。 2.合理保证,内部控制只能做到合理保证。 3.固有限制。 (1)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受制于成本与效益原则; (2)内部控制一般仅针对常规业务活动而设计; (3)即使是设计完整的内部控制,也可能因执行人员的粗心大意、精力分散、判断失误以及对指令的误解而失效; (4)内部控制可能因执行人员相互勾结、内外串通而失效; (5)内部控制可能因执行人员滥用职权或屈从于外部压力而失效; (6)内部控制可能因环境、业务性质的改变而削弱或失效。 所以内部控制设计的再好、执行的再好,也永远存在控制风险。也永远存在有错舞弊而不被发现的可能性。 (四)内部控制与审计的关系 二、内部控制要素(重点) 内部控制要素: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 (一)控制环境: 所谓控制环境是对企业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的统称。主要有:管理哲学与经营方式、组织结构、内部审计等等。 1.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 比如说管理当局和企业的领导对内控的重视程度、经营的风格等,如果企业的领导非常粗犷,不会关注内控,这时环境不好,企业很难设计合理的健全的内部控制;如果环境不好,既便有了健全的内控,也很难得到好的运行。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模版)范文

XXX股份有限公司 201X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司内部控制、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促进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公司依照《公司法》、《证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及公司自身经营特点与所处环境,不断完善公司治理,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保障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执行,确保了公司的稳定经营,现就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实施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一、公司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目标、遵循的原则和包括的要素 内部控制是指由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 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一)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 1、合理保证公司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 实完整; 2、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公司实现发展战略。 (二)公司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遵循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 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2、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 和高风险领域。 3、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 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4、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 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5、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 本实现有效控制。 (三)公司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包括的要素 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公司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包括治理结构、机 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公司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 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公司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 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4、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公司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 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5、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公司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二、内部控制建设情况的认定 (一)控制环境 公司已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和有关 监管部门的要求及《XXX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

内部控制评价的报告(最新)

一、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 2016年,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在按照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及相关具体规范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建立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上,重点按照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内部控制建设总体方案》,并完成了第一阶段内控诊断评价工作,同时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要求,提前组织改善提升中国远洋内部控制评价机制,并有计划地逐步按照新的要求组织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为2016年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要求实施内部控制建设打下基矗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要求,本公司在已有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完善内控评价机制,制定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2016模版》,并在公司总部和下属公司开展了内控评价、缺陷整改等工作;下一步还将依据内控评价和整改结果,结合公司治理理论,以《企业内部制评价指引》为基础,以本公司战略目标为导向,通过协调总部与下属公司及各外部相关干系人的权利、利益与责任,同步实现公司总部与下属公司、公司整体与外部相关干系人之间内控要素的对接和整合,逐步建立全面高效的内部控制框架,提升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能力。为保证此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司于2016年12月9日在总部和参与评价的下属公司召开了内部控制建设启动会,在总部成立了内控领导小组,指导内控评价的开展,并对最终评价结果进行审核,在领导小组下设立了内控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实施过程,同时参与评价的各下属公司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小组,总部各部门都指定了内控评价工作联络员,配合内控评价主管部门开展工作。在内控评价工作开展过程中,本公司分别在总部及下属公司开展了内部控制研讨和培训,下发了内控评价调问卷,全面梳理了内部控制制度和程序,针对重要职能部门和重点业务流程开展了访谈和穿行测试,形成了内部控制评价诊断工作底稿、内部控制缺陷汇总表、内 部控制改进计划等基础资料。各下属公司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分别编制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公司总部在分析汇总各下属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新要求,集成编制了本公司全面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系统反映了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整体情况,并摘要形成本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对外披露稿,以供市场监督和利益相关者作为决策参考。 三、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 为了规范内部控制评价程序和评价报告,揭示和防范风险,2016年度本公司按照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及相关具体规范和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制定分析与评价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制定分析与评价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2009]:制定、分析与评 价 发布时间:2010-6-11 5:52:13 来源:上海证券报作者:陈汉文 一、引言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 2002 USA)的颁布引发了全球对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管制热潮。我国中央五部委于2008年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2010年颁布了《配套指引》,以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上海证券交易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06年分别制定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及注册会计核实评价意见。随着一系列内控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企业内部控制强制披露成为趋势,内部控制相关议题的研究在我国蓬勃兴起。 不过,目前中国1671家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究竟如何?什么样的内部控制才是最佳实践?好的内部控制应当如何体现?企业应当如何建立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建设?目前尚无一致看法。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我们认为,建立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意义在于:观察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助益上市公司管控水平的整体评价与利益相关者的投资及信贷决策;便于政府监管,促进资本市场的完善与发展;指导企业完善内部控制措施,倡导良好内部控制文化;为学界提供内部控制实证数据,提升内部控制研究水平。 二、现有内部控制评价方法 目前研究中使用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主要分为三种形式:一是直接根据披露的内部控制评价信息作为指标,如管理层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审计师的审核意见等,现有研究大多采用这种方法。二是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来评价内部控制质量。三是通过构造指数来评价内部控制质量。目前看来,现有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均有不完善之处,这制约了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因此设计科学合理的内控控制评价体系为当务之急。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切实做好内部控制评价,不断实现内部控制自我提升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周易》:“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是说君子能整天整日显示出自强不息的行为状态,是因为到晚间,也要保持戒慎,即检查自己在白天的所作所为,不要把过错带进第二天。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进行评价,是优化内部控制自我监督机制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共同构成有机循环。《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四十六条:“企业应当结合内部监督情况,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因此,为促进企业全面评价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情况,规范内部控制评价程序和评价报告,揭示和防范风险,专门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下称“《评价指引》”)。 《评价指引》第二条规定,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是指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 一、内部控制评价概述 (一)内部控制评价的作用。 第一,内部控制评价有助于企业自我完善内控体系。内部控制评价是通过评价、反馈、再评价,报告企业在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持续地进行自我完善的过程。通过内部控制评价查找、分析内部控制缺陷并有针对性地督促落实整改,可以及时堵塞管理漏洞,防范偏离目标的各种风险,并举一反三,从设计和执行等全方位健全优化管控制度,从而促进企业内控体系的不断完善。 第二,内部控制评价有助于提升企业市场形象和公众认可度。企业开展内部控制评价,需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通过自我评价报告,将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内部控制状况以及与此相关的发展战略、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公布于众,树立诚信、透明、负责任的企业形象,有利于增强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度和认可度,为自己创造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促进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第三,内部控制评价有助于实现与政府监管的协调互动。政府监管部门有权对企业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事实上,在有关政府部门,比如审计机关开展的国有企业负责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中,已将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及企业负责人组织领导内控体系建立与实施情况纳入审计范围,并日益成为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尽管政府部门实施企业内控监督检查有其自身的做法和特点,但监督检查的重点部位是基本一致的,比如大多涉及重大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合规性以及重要业务事项管控的有效性等。实施企业内控自我评价,能够通过自查及早排查风险、发现问题,并积极整改,有利于在配合政府监管中赢得主动,并借助政府监管成果进一步改进企业内控实施和评价工作,促进自我评价与政府监管的协调互动。 (二)内部控制评价的对象内部控制评价是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意见。 所谓内部控制有效性,是指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对实现控制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程度,包括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和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其中,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是指为实现控制目标所必需的内部控制要素都存在并且设计恰当;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是指现有内部控制按照规定程序得到了正确执行。评价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应当着重考

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欧普康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规定和其他内部控制监管要求(以下简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结合欧普康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欧普康视”)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我们对公司20×× 年 12 月 31 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一、重要声明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规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其有效性,并如实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是公司董事会的责任。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公司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法律责任。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由于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性,故仅能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此外,由于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或对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推测未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风险。 二、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根据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董事会认为,公司已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根据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未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数体系的构建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数体系的构建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频繁出现财务舞弊、会计造假、经营失败、巨额资产损失甚至破产倒闭等现象,这些现象使得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为此,我国关于内部控制领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08年6月,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相继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等等,它们联合构建了中国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全面提升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本论文以内部控制理论、业绩评价理论以及风险管理理论为理论依据,按照全面性原则、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等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该体系以内部控制评价指数为核心,以此量化了内部控制运行质量,结果显示内部控制评价指数越高,证明企业内部控制越有效;本文还对31家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运行质量与其公司业绩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揭示我国目前煤炭行业内部控制的状况,发掘内部控制的缺陷,采取相应的措施,最终能够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促进内部控制五大目标的实现。本论文的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创新。第二部分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数的基本理论;这部分界定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概念和内部控制评价指数的功能,然后介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数体系的整体框

架。第三部分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数体系的构建,首先说明构建内部控制评价指数体系要遵循的原则,其次简单介绍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数体系的理论依据,最后介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数的计算方法和流程,本部分主要介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数的设计思路,以所构建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数体系为基础,以内部控制的五个目标为出发点,设计战略指数、报告指数、合法合规指数、经营指数和资产安全指数为内部控制评价的基本指数,以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设计了修正指数,综合确定内部控制评价指数。第四部分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数的应用检验,以煤炭行业的31家上市公司为例,依据第三部分提出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数的计算方法和流程,计算煤炭行业31家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数,同时确定其内部控制的运行质量等级,此部分主要用来证明本论文所构建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数体系的可操作性。第五部分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运行质量和公司业绩的相关性检验,以煤炭行业3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SPSS软件分别检验内部控制评价指数与经济增加值(EV APS)及每股收益(EPS)的相关性,从而证明本论文所构建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数体系的科学性,最后分析了检验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第六部分为结束语,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同时概括性的描述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数的发展。【关键词】: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内部控制评价指数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三)内部控制考核评价细则方案

内部控制考核评价细则方案 为顺利开展内部控制考核评价工作,结合我院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评价指标 医院内部控制考核评价采用量化评价的方式,设置评价指标,分别为单位层面评价指标分为6类21项指标,业务层面评价指标分为6类15项指标。 二、考核考核评价操作细则 (一)单位层面指标 1.内部控制建设启动情况指标 1.1 成立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制定、启动相关的工作机制。 本单位应启动内部控制建设,成立内部控制领导小组,由医院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建立内部控制联席工作机制并开展工作,明确内部控制牵头部门(或岗位)。 1.2 开展内部控制专题培训。 本单位应针对国家相关政策,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本单位内部控制拟实现的目标和采取的措施、各部门及其人员在内部

控制实施过程中的责任等内容进行专题培训。 1.3 开展内部控制风险评估。 应基于本单位的内部控制目标并结合本单位的业务特点开展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并建立定期进行风险评估的机制。 2.医院主要负责人承担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责任情况指标。 2.1医院主要负责人主持召开会议讨论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相关的议题。 医院主要负责人应主持召开会议讨论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的议题。 2.2医院主要负责人主持制定内部控制工作方案,健全工作机制。 医院主要负责人应主持本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方案的制定、修改、审批工作,负责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工作机制。 2.3医院主要负责人主持开展内部控制工作分工及人员配备等工作。 医院主要负责人应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统一领导和统一协调,主持开展工作分工及人员配备工作,发挥领导作用、承担领导责任。

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 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是XX最新发布的《公司内部控制 自我评价报告》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 欧普康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体 股东: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规定和其他内部控制 监管要求(以下简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结合欧普康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欧

普康视”)内部控文档Word . 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我们对公司 20××年12 月31 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一、重要声明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规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其有效性,并如实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是公司董事会的责任。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进 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公司内

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文档Word . 漏,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法律责任。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 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由于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性,故仅能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此外,由于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或对控制政策

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推测未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风险。 二、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根据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心得体会缺陷的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文档Word . 价报告基准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董事会认为,公司已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根据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

2018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2018年度部控制评价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2018年部控制体系建设总体概况 (3) 第二部分2018年部控制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4) 一、部控制评价工作组织 (4) 二、部控制评价依据 (4) 三、2018年度部控制评价围 (4) 四、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5) 五、部控制体系评价 (6) 六、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9) 七、部控制缺陷及整改情况 (10) 八、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 (10) 九、对集团推动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1)

第一部分*****2018年部控制体系建设总体概况*****医药有限公司根据*****及风险合规部的要求开展控体系建设, 根据《*****有限公司部控制评价制度》,于2018年11月9 日下发了《关于2018年控评价工作的通知》,搭建了*****控管理的组织架构,明确了工作职责,将*****2018年控工作划分为三个工作阶段,第一阶段培训及准备、第二阶段实施(含样本抽取、底稿填写、缺陷表上报等)己完成,第三阶段对缺陷项进行整改。现在2018年*****控评价工作己基本完成。 *****在已有风险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部控制体系建设,完善控评价机制。2018年在公司本部开展了控评价培训会两场,组织***** 医药有限公司各部门进行控底稿填报及缺陷收集工作。根据《2018年度控评价工作方案》,*****应于2019年元月完成缺陷的整改跟踪,*****在分析控底稿及缺陷汇总表的基础上,并形成《*****医药有限公司 2018年度部控制评价报告》(即本报告)。

第二部分*****2018年部控制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部控制评价工作组织: *****医药有限公司于2018年11月9日下发通知成立*****控领导小组并下设工作小组,11月13日通过*****第三十三期总经理办公会议并于2018年11月13日形成会议纪要,对控评价工作进行底稿填写要求及实际操作练习等培训工作。*****总经理办公会对*****整体工作情况、缺陷整改进行审议。*****控领导小组为控评价工作的领导机构,由*****任控领导小组组长,*任副组长,由*********任组员。控领导小组负责审议*****控评价工作方案,整理控工作组填报的底稿,评价过程中的总体把控、质量监控、进行重要决策、协调工作等,并将《*****医药有限公司2018年度部控制评价报告》(即本报告)提交*****有限公司审议。*****控工作组负责具体评价工作、资料收集、样本收取、底稿填报。 公司在2018年度未聘请专业机构协助开展部控制评价工作;未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部控制进行独立审计并出具部控制审计报告。 二、*****部控制评价依据 *****医药有限公司根据*******企业部控制规体系有关规定,结合*****的实际,按照“全面性、重要性、客观性、风险导向、一致性”等原则,制定部控制评价工作方案,并统一部署在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对*****截至2018年12月31日(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的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全面、有序地评价。 三、2018年度部控制评价围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录 写作提纲 (1) 内容摘要 (3) 关键词 (3) 正文 (3) 一、绪论 (3) 二、本论: (3) (一)内部控制的理论阐述 (3) (二)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 (4) (三)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6) (四)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对策 (9) 三、结论 (11) 参考文献 (11)

写作提纲 一、绪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已经成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和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成败和持续发展,是衡量现代企业发展业绩的重要标志,也是上市公司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本论 (一)内部控制的理论阐述 1、内部控制的定义 2、内部控制的组成 (二)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 1、内部环境现状 2、风险评估现状 3、控制活动现状 4、信息沟通现状 5、内部监督现状 (三)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部环境脆弱 2、风险评估环境薄弱 3、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不足 4、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不规范 5、内部监督还不完善 (四)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对策

1、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2、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 3、实施有效的控制活动 4、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与沟通系统 5、完善企业内部监督 三、结论 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是上市公司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我国证券市场规范运行的基础。因此要结合上市公司实际,从公司内外尽快完善我国内部控制的相关建设,建立符合我国上市公司特点的内部控制体系,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为贯彻执行财政部、证监会等部门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要求,加强公司内部控制,促进公司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保证公司业务活动的正常进行,确保公司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公司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实际状况,在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及沟通、监督等方面制定并完善了适应现行管理需要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公司内部控制综述 1、公司的控制环境 本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和中国证监会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断完善和规范公司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确保了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的操作规范、运作有效,维护了投资者和公司的利益。 目前,公司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为: 1)公司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能够确保所有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享有平等地位,确保所有股东能够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力。 2)公司董事会是公司的常设决策机构,向股东大会负责,对公司经营活动中的重大决策问题进行审议并做出决定,或提交股东大会

审议。公司董事会对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监督负责,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政策和方案,监督内部控制的执行。董事会下设董事会秘书负责处理董事会日常事务。 3)公司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负责对董事会、总经理及其他高管人员的行为及公司财务状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向股东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4)公司总经理由董事会聘任,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有效执行负责,通过指挥、协调、管理、监督各控股子公司和职能部门行使经营管理权力,保证公司的正常经营运转。各控股子公司和职能部门实施具体生产经营业务,管理公司日常事务。 2、公司的组织机构 公司根据职责划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设立了人事部、财务部、经理部、企业发展部、科技质量部、审计室、证券部、党群办、物业服务部、系统集成部及进出口部等职能部门,同时还投资了多家全资企业、控股企业及参股企业,制定了相应的岗位职责、业务管理程序、管理办法和有关说明,各职能部门之间职责明确,相互牵制,分工合作,各行其责,人员配置合理,形成了有效的分层级管理机制。 3、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公司作为上市公司,建立全面、规范、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既是资本市场监管的需要,也是保证公司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需要。公司从成立之日起,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正常进行,确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物产中拓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物产中拓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规定和要求,结合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我们对物产中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2012年度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了自我评价。 一、董事会声明 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董事会负责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并评价其有效性任;监事会负责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公司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发展战略。由于内部控制存在固有局限性,故仅能对达到上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 公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等五部委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以下简称“《基本规范》”)、《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自身特点和管理需要,在报告期内建立和完善了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确保了公司股东大会、董事

会、监事会等机构的规范运作,维护了投资者和公司利益。 公司成立了内控自我评价小组(以下简称“内控自评小组”),并决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由本公司审计委员会组织指导实施。公司风险管控部负责本次内控评价过程的沟通和协调,内控自评小组负责本次内控现场测试工作,对纳入2012年度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进行评价,总结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情况,根据内部控制职能划分,对发现的控制缺陷经相关部门确认,确定缺陷原因、类型、等级及改进方案,并向公司审计委员会、经理层、董事会汇报。 公司聘请了专业机构北京华鼎方略国际咨询有限公司提供 内部控制咨询服务;公司聘请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独立审计。 三、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 本评价报告旨在根据《基本规范》的要求,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对公司截至2012年12月31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四、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和内容 本公司根据《基本规范》,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梳理和确认了2012年度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要流程和关键控制点。此次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涵盖了公司及所属单位的主要业务和事项,重点测试评价了2012年度内部控制建设的样本单位及重要推广单位,包括公司总部及下属14家分子公司的主要业务和事项。 重点测试评价范围如下表所述: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设计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设计 【摘要】本文以信息评价指标为主框架,以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的相关内容为分支,构建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选取的2012年至2014 年符合要求的有效样本求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当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整体状况,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指数设计上市公司 一、引言 一直以来,内部控制都是学术界广为关注的话题。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各界也在高度关注上市公司的内部管理状况,进入21世纪以来上市公司一系列财务丑闻,暴露出证券交 易市场中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弊病。内部控制薄弱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不透明,已在上市公司中产生一系列财务问题,使其陷入经营困境,更使众多投资者面临巨额损失。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管理者及广大股东的切身利益(罗雪琴、李连华,2009)。如何衡量上市公司披露内 部控制信息,只有了解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程度和质量,才能对其产生的业绩影响进行准确分析。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计量方法 有学者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通过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提高对外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性,为外部投资者提供利于其决策的有益信息,向资本市场传递公司管理者切实履行受托责任的信号(王文杰,2011)。目前学术界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衡量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定性方法,主要以信息披露文字多少判断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优劣(张晓岚,2012);第二种方法是以某事项是否发生作为评判标准,于忠泊和田高良(2011)曾以公司是否披露经审计的内部控制报告为标准,将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设计为虚拟变量;第三种是建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评价体系,即通过对能够体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或者原则的指标进行赋权,建立多维度标准来综合考察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情况,这种赋权方法又可分为客观赋权的熵值法和带有主观赋权色彩 的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AHP法)等。 本文认为,在第一种方法中,因为信息披露的价值并不能凭借语言文字的多少来评判,而是通过真实的表达,所以这种方法不能真实地反映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本质,进而该方法的结论也不能令人信服;对于同样对外公布了由外审机构出具的内部控制报告的公司而言,第二种方法仅采用虚拟变量来进行衡量,并不能正确、充分地表现出这些公司之间的具体差别。第三种方法即自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

年内控自我评价报告

2008年内控自我评价报告 济南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自1996年上市以来,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中国证监会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有关规定及国家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已建立较完善的内部组织结构,并制定了相应的内部控制体系,保证了经营业务的正常开展和风险的有效控制,并随着国家监管机关管理要求的加强和公司业务的拓展及时补充、修改和完善。根据深交所《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8年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深证上【2008】168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披露要求,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做出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如下: 一、 综述 公司已设立较为完善的组织控制架构,并制定了各层级之间的控制程序,保证董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下达的指令能够被严格执行。明确界定各部门、岗位的目标、职责和权限,建立了相应的制衡和监督机制,确保其在授权范围内履行职能。 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公司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三会”法人治理结构,三会各司其职、规范运作。

公司董事会由 5 名董事组成,其中 2 名独立董事。监事会由 5 名监事组成,其中2 名职工代表。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考核与薪酬三个专门委员会,各施其责。 战略委员会主要负责对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和重大投资决策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战略委员会成员由五名董事组成,设主任委员一名,由公司董事长担任。 审计委员会主要负责公司内、外部审计的沟通、监督和核查工作。审计委员会成员由三名董事组成,设主任委员一名,由独立董事委员担任。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考核标准并进行考核;负责制定、审查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政策与方案。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成员由三名董事组成,设主任委员一名,由独立董事委员担任。 根据实际情况按职责分工,设立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办公室、办公室(保密办)、规划计划处(战略发展处)、财务处、经营管理处(证券办)、人事劳资处、生产处、安全环保处、质量管理处、技术管理处、资产处、审计处等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之间职责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法人治理结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与经理层之间权责分明、各司其职、相互制衡需要科学合理有效的制度来保证协调运作,目前,公司已建立了包括:经营管理,经济核算与财务管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