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2)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2)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2)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2)

小学数学《加减法关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减法内部各部分的关系。

【设问导读】

1、自主阅读教材27、28页的内容,独立思考完成问题预设。

(1)求两个数的和用()法,求两个数的差用()法。

(2)观察比较:

- 17 = 18

18 +

加数()(

35 - 18 = 17

比较上面3个算式,我发现了。

一个加数等于(),减法是加法的()。

(3)总结:

①在加法中:加数+()=和和-()=另一个加数

②在减法中:被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③减法和加法是()的,运用()可以验算加法计算对不对,运用()可以验算减法计

算对不对。

2、想一想,说一说。

(1)()-56=120 上题,求(),因为()加()等于(),所以,这个题应该这样

算:())=()

(2)330-()=150

上题,求(),因为()减()等于(),所以,这个题应该这样算

())=()

【自学检测】

1、根据算式,说出另外两个相关的算式

36+12=48 ()-()=();()-()=()

57-30=27 ()+()=();()-()=()

2、括号里填几?

()-25=34 330-()=150 ()+23=58 56+()=120

【巩固练习】

1、(1)根据 60+110=170,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170-60 =() 170-110 =()

(2)根据 150-80=70,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150-70 =() 70+80 =()

2、填一填。

()+420=600 ()-105=95 600+( )=800

120-()=80 ( )+ 180=300 ( )-24=68

()-2000=6000 ()+420=600 ()+452=1000

3、计算并验算。

256+78= 420-312= 189-27= 145+302=

【拓展练习】

1、两数相加和是340,甲数是162,乙数是()

2、一个数减去66得135,这个数是()

3、两个数相加,如果一个加数减少9,要使和增加16,另一个加数应有什么变化?

小学数学《加法运算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初步感受到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设问导读】

自学课本P30-31页例1,例2,思考并完成下面问题。

1、填空。

12+25=()+12 500+300=()+500

30+20=()+30 650+120=()+650

2、对比四个算式,我发现这些算式的共同特点是()。

3、()是加法交换律。

如果用 a 和 b 表示两个数,那么()+()=()+()

所以:387+425=()+() 525+()=137+()

4、学习了例2,对比算式,我发现:

3个数相加时,可以先把(),再加上();也可以先把(),再加上(),和()。这就是加法( )。

如果用 a,b,c 表示 3 个数,那么()

所以:137+28+72 =137+( + )

275+133+67=275+( + )

【自学检测】

1、填空

18+25=()+18 560+375=375+() a+()=25+()()+107=107+96 87+()=126+87 M+( )=( )+ M

295+132+68=295+( + ) 375+548+125=375+( )+548 【巩固练习】

1、在( )或□里填上合适的数,并说明运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律。

8+7=7+( ) 96+35=35+( ) 204+57=( )+24 ( )+68=68+102 (45+36)+64=45+(□+□)?? ?? ?560+(140+70)=(560+□)+70

?最后两个等式哪一边计算起来更简便?为什么?

2、比较每组算式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哪个算式计算起来更简便,运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律?

?????? ?38 + 76 + 24??????????? (88 +45)+ 12????

??????? 38 + (76 + 24)?????? ??? 45 + (88 + 12)

运用了加法();运用了加法()。

3、判断。

(1)109+(38+162)=109+38+62 ()

(2)470-25+75=470-(25+75)()

(3)74+39+26=39+(74+26)()

(4)?○+(△+☆)=○+△+☆???? (??? )

(5)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

【拓展练习】

1、有一天,小明爸爸对小明说:你从1数到100,小明刚数完,爸爸便说出了这l00个数的结果是5050,你能帮小明说明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吗?

l+2+3+4+5+…+99+100=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一)》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加法运算律,会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初步认识“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两个减数的和的运算规律,会应用这个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温故互查】

请同学们以二人小组完成下列内容:

1、填空:

720+280=()+720 250+()=378+()

147+275+53=147+()+275 89+136+()=89+(+ 64)

495+232+168=495+(+)

【设问导读】

自学课本P31页例3,思考并完成下面问题。

算法一:算法二:

113+96+87 113+96+87

=209+87 =113+87+96

=()(元) =200+96

=()(元)

比较两种算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它是运用什么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

【自学检测】

1、105+77+95

=105+95+77

=这是根据()律进行简便计算的;

2、439+233+67

=439+(233+67)

=这是根据()律进行简便计算的。

3、 139+38+61

=38+(139+61)

=这是根据()律和( )进行简便计算的。【巩固练习】

1、下面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87+41+19 616+45+55 108+213+92 154+77+223 276+37+23 89+26+411 589+26+274 450+34+66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425+14+186 75+168+25 67+25+33+75

135+39+65+11 5+137+45+63+50

【拓展练习】

245+174+15+155+11在这个题中怎样使用加法的运算定律简便计算?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二)》导学案

【学习目标】

进一步理解加法运算律,会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初步认识“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两个减数的和的运算规律,会应用这个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温故互查】

请同学们以二人小组完成下列内容:

1、连线:

87+22+78 498+(125+75)

(79+83)+17 87+(22+78)

498+125+75 (134+136)+162

134+162+136 79+(83+17)

【设问导读】

自学课本P33页例4,思考并完成下面问题。

1、比较算法:

算法一:算法二:

250-58-42 250-(58+42)

=192-42 =250-100

=()(套) =()(套)

比较两种算法的异同,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2、总结: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有时候会比较简便。

【自学检测】

1、用简便方法计算。

350-175-25 3600-1100-900 175-38-62

3600-1800-1200 350-160-140 368-189-111

【巩固练习】

1、下面的算式都能简便计算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76+84+16 79+145+21 470-155-45

768-258-42 282+53+37+18 365-157-43 212-36-57 148-79-21 82+673+18

【拓展练习】

小组内讨论解决:482-159+18怎样计算比较简便?146-87+54呢?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三)》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多加要减、多减要加的道理。

2、初步掌握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百数的简便算法。

【温故互查】

请同学们以二人小组完成下列内容:

1、填空:

98=100-() 101=100+() 197=200-() 203=200+()

小结:接近整百的数,可以写成整百数加几或整百数减几。

【设问导读】

1、自学课本P34页例5,思考并完成下面问题。

867+98

=867+100-2 这里把加98看做加( ),多加了(),所以要()。

=967-2

=965(元)

2、试一试:怎样减便计算475-97 ?

475-97

= 475-()+()这里要把减97看做减(),多减了(),所以要()=

=

3、总结,理清简算的步骤:

(1)先观察,找()的数;

(2)把接近整百、整千的数,化成();

(3)计算时数字还原,多加几就要(),多减几就要();

(4)算出最后结果。

【自学检测】

1、先用竖式计算,再用简便方法计算,比一比哪种方法你更喜欢。

228+103 228+103 456-99 456-99

2、用简便方法计算。

127+98 302-98 396+102 511-103

3、我记住了:

加法的简便算法:多加就(),少加就()。

减法的简便计算:多减就(),少减就()。

【巩固练习】

1、用简便方法计算。

45699 297-105 32097 233-101

怎样简便怎样算。

398+617 325-97 475-202

197+68 159+103 535+149

350-290-10 43+75+57 2567一355

思考:为什么最后两题不能用本课的简便方法算?

【拓展练习】

请你用简便方法计算。

1999+199+99+9 1999-199一99一9

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第二单元)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回顾和整理本单元知识,加深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促进知识的掌握。

【设问导读】

1、回忆、看书整理本单元知识,完成下面的内容

加法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96=100

减法的关系:被减数-()=差 3000-1000=()

减数()=被减数()-600=1700

()-差=减数 34万-()=14万

减法是( )的逆运算。加法运算律有()和(),用运算律可进行简便计算。

加法运算律:交换律a+b=b+a 26+76=()+()

加法结合律:a+b+c=a+(b+c)如: 386+129+171=386+( + )

减法的性质: a-b-c=a-(b+c)如:386-129-171=386-( + )

加法的简便算法:多加就()如: 299+657=300+657-()

少加就()如: 354+204=354+200+()

减法的简便算法:多减就()如: 520-198=520-200+()

少减就()如: 672-303=672-300-()

【自学检测】

1、420()=750 1400-()=800 ()-160=340

2、根据6351-1536=4815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

(,)

3、下面的做法对吗?将有错的改正过来。

385-85+15 540-299 202+99

=385-(8515)=540-300-1 =200+99-2

=385-100 =240-1 =299-2 =285 =239 =297

【巩固练习】

1、用简便方法计算。

287-13913 399+253 332-198

176+435+124 631-75-331 103+97

375+148+125 247+199 538-499

436-128-72 450-148-52 303+298

2、学校买来1500张白纸,第一次用去375张,第二次用去346张,三次用去125张,三次共

用多少张?

3、轻轨列车有 5 节车厢,前两节车厢共载乘客 168 人,第 3 节车厢载乘客 67 人,最后两节车厢共载乘客 133 人。这列车共载乘客多少人?

【拓展练习】

简便计算。

1001-99+1002-98+1003-97+1004-96+1005-95

第三单元 第2教时 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_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第2教时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33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理解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经历对比、估计等针对性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有关混合运算的顺序。 2、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多样性的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出下面每道算式计算的第一步。 6×3+370-20×346-28+4 提问: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什么?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3、创设情境 1、谈话:出示情境图 2、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二)新授 1、提问(1)买1枝钢笔和1个订书机,一共应付多少元? 学生独立尝试列综合算式解答

(2)你怎样列式的?为什么这样列式? 划出先算部分,独立计算 交流计算过程,书写格式 表述算式 2、提问(1)1盒水彩笔比1枝钢笔贵多少元? 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解答 (2)你是怎样列式的?表示什么意思? (3)解答时先算什么? 划出先算部分,独立计算 交流计算过程,书写格式 表述算式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样的混合运算?运算顺序有什么特点?(四)练习巩固 1、出示。 同桌交流,尝试表述 指名交流 独立计算,3生板演,全班评改。 2、出示第33页想想做作第2题 同桌交流,尝试表述 指名交流 3、出示第33页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交流,突出对比“同级运算”与“不同级运算” 4、出示第33页想想做做第4题 独立判断,提问:你是怎样估计的? 突出:运算顺序 5、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 独立计算,2生板演 6、出示出示想想做做第6题 独立解答第(1)(2)题,指名板演;交流评改 指名提问,全班列式 (五)布置作业 第33页第2题。 课前思考: 1:教学例题时,先要让学生说说场景图中有那些商品,哪些商品的标价是知道的,再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图中营业员所说的话,思考从这句话中能知道什么。学生列出不同的综合算式后,让学生联系现实问题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和列式时的想法,交流两道算式都要先算什么,然后进行计算,从而理解相应的运算顺序。 2:“试一试”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列式计算后组织交流,在交流中明确运算的顺序。 3:对于运算顺序的总结方法可以同上一教时,尽量让学生来表达。练习中也尽量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说说运算的顺序。 4;第6题图中提供的信息较多,要指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

二年级上册100以内加减法竖式计算题

1 9 3 7 3 6 8 2 4 3 5 8 +7 1 +5 7 + 4 7 -7 6 -1 4 _z2_9 5 7 7 1 1 1 9 5 2 9 9 6 -1 8 -5 4 +8 9 -4 9 +4 9 -4 7 5 8 5 2 2 9 1 7 3 3 6 2 -2 9 +2 9 +4 5 +5 6 +5 8 +2 8 7 2 6 9 7 1 2 6 4 7 4 3 -6 5 +2 7 +1 9 -1 9 -3 8 -1 8 5 8 1 3 6 8 9 7 5 9 9 8 -3 9 +6 7 -3 9 -5 8 +15 -4 9 5 6 1 8 6 1 6 3 1 3 9 4 -3 9 +7 4 -2 2 -2 8 +3 8 -39_ 4 2 2 7 9 7 9 3 6 1 4 6 -2 3 -1 8 -5 8 -2 8 -28 +1 5

3 2 3 8 9 4 6 1 1 1 2 7 -1 8 + 5 1 - 6 6 +2 9 +6 9 +6 6 5 7 4 4 6 1 9 7 7 8 3 2 -2 8 -2 9 +1 9 -1 8 -6 9 +4 9 1 9 5 7 7 7 6 9 7 7 2 2 +5 9 -2 8 -1 9 +1 7 -6 8 +4 6 5 8 4 2 2 5 6 3 6 6 9 8 +2 9 +2 9 +6 8 +1 9 +2 6 -6 9 4 4 3 3 7 1 7 3 3 9 2 9 +2 9 +3 9 -6 4 -5 4 +3 3 +57 4 3 4 8 8 7 8 3 1 9 9 4 -1 5 +2 2 -3 8 -3 5 + 6 3 -2 7 2 6 4 6 2 1 7 5 5 5 5 7 +6 4 -2 7 -1 2 -3 9 --3 8 +33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加法运算律教案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加法运算律教案 青神县实验小学四年级数学组祝尉霖 教学内容:课本第46页至第47页中的例1、例2;第47页中课堂活动中的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意义。 2.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初步学会应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含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教学关键:充分利用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在观察、对比、交流中把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 设计理念: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四基四能三思想”。“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四能”:《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思想”:最核心的三种数学思想是抽象、推理、模型思想。体现高效课堂,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创设情境,提问有梯度,提问有开放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称水杯 师:这黑水杯的质量是多少? 生:称出是320g。 师:黑水杯和透明水杯一共多少克? 生:740g. 师:透明水杯是多少克? 生:口算出是420g. 师:观察左边是黑水杯,右边是透明水杯,我现在交换两个水杯的位置,它们的总质量有什么变化? 生:没变。 师:板书。(320+420=420+320) 师:你从刚才的观察中猜想到了什么?或发现了什么? 生:加法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设计理念](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一个小实验可以让学生作出大胆猜想,然后从生活经验中让学生感受加法交换律的客观性。这一环节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新授 1.验证猜想 师:是不是所有的加法都这样的呢?我们来验证一下。观察一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

四年级上册数学运算律

运算律教学设计 一背景分析: (1)课标分析:本单元教学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在学生掌握了四则计算和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运算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算,掌握运算技巧,提高计算能力。 (2)教材分析:本课是四年级上第3单元,属于小学中年级的内容。在之前已经学习过加法,但是还没有接触过运算律,使用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便,这对今后的学习有重要影响。所以说本课内容是一个过渡,既要用到以前的知识,又是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课主要解决学生学会使用运算律,明白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学会应用,使用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便。运算律对学生来说可能比较抽象,列举例子,再举例子中运用,使用各种方法计算答案。 运算律首先告诉学生学习原因,帮助学生探索运算律获得的原因,其次告诉学生运算律的好处,最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使用运算律,从生活实际出发,把生活中的问题运用运算律来解决。运算律有很多种,本节课只学习加法的交换律a+b =b+c, 加法的结合律(a+b)+c=a+(b+c),课本上举男生女生跳绳踢毽子的例子,由学生熟悉的出发,通过不同的提问方法,最后得到相同的答案。让学生明白加法的结合律是难点,让学生学会使用又是一重点,难点。在检查一道加法题是,可以使用加法交换律验证是否算的准确 (3)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四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中年级,已经学习加法了,掌握了简单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但是还没接触过运算律,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东西,新概念。运算律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有些抽象,他们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时期,要帮助他们完成好这个转化。既要向他们呈现具体的失事例,也要帮他们形成抽象思维的方法。 小学生对具体的事例,可爱的图片感兴趣,可以以此为切入点,一起他们的兴趣。 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他们可能比较容易接受,而对于之前加法学的不好的学生,这是难上加难,必须要注重这类学生的需求,从最简单的开始,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 知识技能: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加法的结合律,学会在做题中使用加法的交换律,加法的结合律。在计算的过程中要细心仔细,尽量会的题目都做对。 过程方法:学生自己能够推出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并且举一反三。数学学习的过程比方法更为重要,只有掌握过程才有可能算出结果,才算是真正掌握了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在探索中体验发现的乐趣,引导学生养成自己探索发现的精神,树立科学的思维习惯,具有科学的精神。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四 运算律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四运算律 单元学习目标 1、认识中括号,知道中括号的作用。 2、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最基本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理解并掌握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如: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4、能正确,灵活的运用运算律简便计算一些算式,合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单元学习重点 1、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最基本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理解并掌握加法,乘法的运算律。 3、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运算律来解决问题。 单元学习难点 能正确,灵活的运用运算律简便计算一些算式,合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课时数: 10课时。

【学习内容】:课本47-49页上的内容及数学配套上的相关练习题。 【学习目标】: 1、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认识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 3、在计算中增强自己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学习重点】: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了解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 【自学指导】: 1、我会读(2颗红星等你摘★★) 阅读课本第47页至第49页,把你认为重要的语句用直线划下来,多读几遍看看是否理解,把不懂得地方做上标记,把自己的理解、体会或独到的见解写下来。 2、比一比,谁最爱问(2颗红星等你摘★★) 想一想教材内容的要点,学习新知识要运用哪些旧知识,除了了解书中的知识外,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你有什么问题考考同学们吗? 3、练一练(2颗红星等你摘★★) 在做预习时你哪道题做起来有困难,请你将它指出来。 4、自学检测(4颗红星等你摘★★★★) 首先,祝贺你以最短的时间完成了以上三个自学任务!那么,接下来我们来做个检测。请完成数学配套练习上的第______________题。哪道题做起来有困难请你提出来? 【课时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 了,我在 方面表现好,在 方面表现的不够好。我得了______颗星。

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修改后)

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两步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按顺序正确地计算。 一、复习导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混合运算。(板书:混合运算) 师:上新课之前,先来考考大家对上节课所学的混合运算知识掌握如何。 课件出示练习 6×4+7 90-12×5 师:独立完成。 师:在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算式中,你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 生: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小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课件出示) (同时板书:有乘法和加、减法→乘法) 这是我们上节课所学的内容,现在老师把这句话中的一个字改了,大家注意看大屏幕(出示课件):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什么?齐读。同时板书:有除法和加、减法→ 师:到底应先算什么?大家大胆猜测一下。 生:除法。 生:加法、减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添加板书“→除法”、“加法”或“减法”) 师:接下来我们就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验证到底先算什么吧。 二、自主探索

(一)出示情境图: 师:观察情境图,图中有哪些商品?把你看到的数学信息全部都说出来吧。生:。。。。。。 师: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问题是什么:买1支钢笔和1个订书机,一共应付多少元? 师:要求一共应付多少元?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说。 生同桌交流,汇报: 生1:用一支钢笔的价钱加上一个订书机的价钱。 生2:用一个订书机的价钱加上一支钢笔的价钱。 师:怎样求一支钢笔的价钱?怎样列综合算式? 学生独立列式,教师巡视,并请两个同学板演。 生1: 40÷5+12 生2:12+40÷5 两生对话进行: 师:观察这两位同学的列式及计算过程,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如果学生没有问题) 师问生1:假如现在你就是老师,我想问你为什么先算40÷5? 生1:40÷5是一支钢笔的价钱,要先算钢笔的价钱,最后把它们的价钱加起来。生1:我这样讲解你们明白了吗? 师:有什么想问生2 的吗? 生:12+40÷5这个列式代表什么意思?为什么先算40÷5? …… 师:我想问这两个同学,你们的列式不同,为什么计算结果却一样? 师:(对比两个算式说)这两位小老师表现非常不错。不管是一支钢笔的价钱加上一个订书机的价钱,还是一个订书机的价钱加上一支钢笔的价钱,都要先求一支钢笔的价钱,也就是要先算40÷5的商,所以,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都应先算除法。也就是说,不管除号在前还是在后,都要先算什么?(除法)师:从他们的对话中你有一点点感悟了吗?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2)

小学数学《加减法关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减法内部各部分的关系。 【设问导读】 1、自主阅读教材27、28页的内容,独立思考完成问题预设。 (1)求两个数的和用()法,求两个数的差用()法。 (2)观察比较: - 17 = 18 18 + 加数()( 35 - 18 = 17 比较上面3个算式,我发现了。 一个加数等于(),减法是加法的()。 (3)总结: ①在加法中:加数+()=和和-()=另一个加数 ②在减法中:被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③减法和加法是()的,运用()可以验算加法计算对不对,运用()可以验算减法计 算对不对。 2、想一想,说一说。 (1)()-56=120 上题,求(),因为()加()等于(),所以,这个题应该这样 算:())=() (2)330-()=150 上题,求(),因为()减()等于(),所以,这个题应该这样算 ())=() 【自学检测】 1、根据算式,说出另外两个相关的算式 36+12=48 ()-()=();()-()=() 57-30=27 ()+()=();()-()=() 2、括号里填几? ()-25=34 330-()=150 ()+23=58 56+()=120 【巩固练习】 1、(1)根据 60+110=170,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170-60 =() 170-110 =() (2)根据 150-80=70,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150-70 =() 70+80 =()

2、填一填。 ()+420=600 ()-105=95 600+( )=800 120-()=80 ( )+ 180=300 ( )-24=68 ()-2000=6000 ()+420=600 ()+452=1000 3、计算并验算。 256+78= 420-312= 189-27= 145+302= 【拓展练习】 1、两数相加和是340,甲数是162,乙数是() 2、一个数减去66得135,这个数是() 3、两个数相加,如果一个加数减少9,要使和增加16,另一个加数应有什么变化? 小学数学《加法运算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初步感受到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设问导读】 自学课本P30-31页例1,例2,思考并完成下面问题。 1、填空。 12+25=()+12 500+300=()+500 30+20=()+30 650+120=()+650 2、对比四个算式,我发现这些算式的共同特点是()。 3、()是加法交换律。 如果用 a 和 b 表示两个数,那么()+()=()+() 所以:387+425=()+() 525+()=137+() 4、学习了例2,对比算式,我发现: 3个数相加时,可以先把(),再加上();也可以先把(),再加上(),和()。这就是加法( )。 如果用 a,b,c 表示 3 个数,那么() 所以:137+28+72 =137+( + ) 275+133+67=275+( + ) 【自学检测】 1、填空 18+25=()+18 560+375=375+() a+()=25+()()+107=107+96 87+()=126+87 M+( )=( )+ M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运算律》测试

四年级数学上册运算律测试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写。 1、如果用a、b表示两个乘数,那么乘法交换律可以表示成()。 如果用a、b、c表示三个加数,那么加法结合律可以表示成()。 2、根据运算率填空。 ① 85×a = a×□② 49+□ = 73+49 ③ 56+b+44 = b+(□+□) ④□×52 = □×17 ⑤ (45+37)+63 = 45+(□○□) ⑥ 25×18×4 = (□○□)○18 ⑦ 351+102 = 351+100+□ = □ 3、在计算32+45+55时,可以用加法结合律,先算() 4.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6厘米,宽是10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可以列式为(),还可以列式为(),面积都等于()平方厘米。 5.根据运算律在下面的上填上合适的数。 25+=38+×35 =×96 118+159+182=(+)+ 46×25×4 =×(×) 6.450比105多(),比680少()。 7、把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铁丝框沿着一条边剪开,拉成一条线段,那么这条线段长是()。 要把这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是8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宽应该是(),它的面积是()。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 1、102×98=(100+2)×98这里运用了乘法的分配律。……() 2、36×25=(9×4)×25=9+4×25……………………………() 3、125×17×8=125×8×17这里只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4、179+204=179+200+4…………………………………………() 三、选择题。 1、400+250 250+400 ①>②<③= 2、37+295+63=(37+63)+295这是运用了加法的() ①交换律②结合律③交换律和结合律 3、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是() ①a×b=b×a ②(a+b)+c=a+(b+c) ③(a×b)×c=a×(b×c) 4、计算125×24时比较简便的方法是() ①125×8×3 ②125×6×4 ③125×20×4 5、小红在计算52×38后,又用38×52来验算,小红在这里运用了() ①乘法交换律②乘法结合律③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法混合竖式计算大全.doc

(2)55 + 32 –40 = (7)78 –28 + 20 = (3)60 + 32 - 48 = (8)60 + 20 –35 = (4)35 + 40 –22 = (9)89 –77 + 11 = (5)40 + 38 –61 = (10)55 –35 + 26 =

(2)54 + 27 –39 = (7)39 –28 + 31 = (3)16 + 25 - 36 = (8)55 + 27 –25 = (4)31 + 14 –27 = (9)58 –27 –11 = (5)25 + 26 –35 = (10)36 –25 + 21 =

(2)68 + 23 –39 = (7)87 –21 –16 = (3)26 + 75 - 36 = (8)35 + 16 –25 = (4)33 + 26 –27 = (9)58 –17 –10 = (5)35 + 36 –55 = (10)96 –45 + 22 =

(2)78 + 11 –39 = (7)99 –25 –36 = (3)56 + 25 - 46 = (8)45 + 17 –25 = (4)51 + 46 –27 = (9)98 –57 –31 = (5)75 + 16 –45 = (10)76 –55 + 29 =

(2)36 + 21 –39 = (7)89 –28 –46 = (3)46 + 15 - 26 = (8) 75 + 17 –15 = (4)41 + 46 –57 = (9)98 –67 –16 = (5)75 + 16 –65 = (10)86 –15 + 21 =

四年级数学上册运算律专题训练

潘小四年级上册运算律专题训练姓名 得分 1、两个数相加,交换他们的位置, 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 a+b=b+a 例:计算并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357+218= 195+367= 2、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叫做加法结合律。 (a+b)+c=a+(b+c) 例:47+58+42 18+(159+82)175+201 204+417 3、两个数相乘,交换他们的位置,积不变。叫做乘法交换律。 a×b=b×a 例:计算并用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46×78= 65×9= 4、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

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叫做乘法结合律。 (a×b)×c=a×(b×c) 例:25×32×125 39×5×4 18×35 32×25 5、多加要减 6、少加要加例:387+98 例:387+102 7、多减要加8、少减要减例:387﹣98 例:387﹣102 9、减法的规律:课本第35页 (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例:387﹣78﹣22 180﹣36﹣44 (2)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连续减去和里每个加数。 例:159﹣(59+37)268﹣(35+68)10、除法的规律:课本第37页

(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每次都能除尽)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例:280÷5÷2 2800÷25÷4 (2)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等于这个数连续除以积里每个乘数。 例:160÷(4×8)720÷45 11、加减的规律: (1)先加后减等于先减后加 例:268+45﹣68 325+41﹣25 (2)先减后加等于先加后减 例:268﹣45+32 325﹣41+75 12、乘除的规律: 先乘后除等于先除后乘 例:45×12÷972×12÷8

二年级上册加减法口算练习

创 作编号: 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 作者: 别如克* 二年级加减 法口算题 80 + 20 = 12 + 30 = 25 + 50 = 52 + 30 = 34 + 40 = 34 + 60 = 70 + 30 = 59 + 10 = 12 + 20 = 21 + 70 = 85 + 10 = 29 + 70 = 46 + 50 = 84 + 10 = 67 + 20 = 61 + 10 = 62 + 30 = 16 + 60 = 66 + 20 = 37 + 10 = 45 + 20 = 20 + 60 = 17 + 60 = 34 + 30 = 88 + 10 = 28 + 30 = 12 + 50 = 54 + 40 = 80 + 10 = 66 + 30 = 14 + 10 = 69 + 10 = 51 + 40 = 34 + 20 = 61 + 10 = 64 + 30 = 22 + 60 = 39 + 50 = 41 + 20 = 48 + 10 = 48 + 50 = 11 + 60 = 67 + 20 = 33 + 50 = 88 + 10 = 86 + 10 = 63 + 10 = 66 + 20 = 85 + 10 = 32 + 10 = 87 + 10 = 80 + 20 = 31 + 60 = 74 + 10 = 21 + 10 = 83 + 10 = 作编号: BG7531400019813488897SX 作者: 别如克* 22 + 10 = 44 + 10 = 39 + 40 = 21 + 30 =

四年级数学上册四运算律教案北师大版.doc

四运算律 单元学习目标 1、认识中括号,知道中括号的作用。 2、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最基本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理解并掌握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如: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4、能正确,灵活的运用运算律简便计算一些算式,合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单元学习重点 1、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最基本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理解并掌握加法,乘法的运算律。 3、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运算律来解决问题。 单元学习难点 能正确,灵活的运用运算律简便计算一些算式,合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课时数: 10课时。

【学习内容】:课本47-49页上的内容及数学配套上的相关练习题。 【学习目标】: 1、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认识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 3、在计算中增强自己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学习重点】: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了解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 【自学指导】: 1、我会读(2颗红星等你摘★★) 阅读课本第47页至第49页,把你认为重要的语句用直线划下来,多读几遍看看是否理解,把不懂得地方做上标记,把自己的理解、体会或独到的见解写下来。 2、比一比,谁最爱问(2颗红星等你摘★★) 想一想教材内容的要点,学习新知识要运用哪些旧知识,除了了解书中的知识外,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你有什么问题考考同学们吗? 3、练一练(2颗红星等你摘★★) 在做预习时你哪道题做起来有困难,请你将它指出来。 4、自学检测(4颗红星等你摘★★★★) 首先,祝贺你以最短的时间完成了以上三个自学任务!那么,接下来我们来做个检测。请完成数学配套练习上的第______________题。哪道题做起来有困难请你提出来? 【课时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 了,我在 方面表现好,在 方面表现的不够好。我得了______颗星。

二年级上册加减法竖式计算题

二年级上册加减法竖式 计算题

3 2 3 8 9 4 6 1 1 1 2 7 -1 8 +5 1 -6 6 +2 9 +6 9 +6 6 5 7 4 4 6 1 9 7 7 8 3 2 -2 8 -2 9 +1 9 -1 8 -6 9 +4 9 1 9 5 7 7 7 6 9 7 7 2 2 +5 9 -2 8 -1 9 +1 7 -6 8 +4 6 5 8 4 2 2 5 6 3 6 6 9 8 +2 9 +2 9 +6 8 +1 9 +2 6 -6 9 4 4 3 3 7 1 7 3 3 9 2 9 +2 9 +3 9 -6 4 -5 4 +3 3 +5 7 4 3 4 8 8 7 8 3 1 9 9 4 -1 5 +2 2 -3 8 - 3 5 +6 3 -2 7 2 6 4 6 2 1 7 5 5 5 5 7 +6 4 -2 7 -1 2 - 3 9 --3 8 +3 3

5 3 3 8 6 5 4 7 9 1 4 8 -2 7 -2 9 -2 7 -1 8 --4 7 +1 2 4 8 8 4 8 3 2 3 6 2 9 4 +4 3 -7 5 -3 9 +2 8 -5 9 -3 5 9 3 7 3 2 1 6 2 5 2 4 2 -3 8 +1 8 -1 4 --2 4 +1 9 +2 8 1 2 4 8 7 1 3 4 4 2 3 4 +3 8 -1 9 +1 9 +5 9 +1 9 -2 5 7 7 8 2 9 5 5 4 3 6 5 5 +1 9 -4 8 -3 7 --2 9 -1 7 -2 6 7 3 3 8 5 1 3 1 6 9 2 2 -6 5 --1 9 -2 4 +5 9 +1 9 +2 9 7 4 3 9 2 4 2 2 1 8 4 9 +1 8 +1 1 -1 8 +3 9 +2 5 +1 1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加法运算律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加法运算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结论的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2、使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自己发现的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符号感,初步培养归纳、推理的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水平。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用观察、猜想、验证的方法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正确地用字母来表示。 教学难点:用语言表述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1、同学们,喜欢体育活动吗?都喜欢哪些体育活动呀? 2、经常体育活动可以强身健体,这些小朋友也在开展活动,看,从图中你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二、教学例题,验证规律。

1、根据学生的问题,随机选择主要的两个来研究。 (1)跳绳的有多少人?(2)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2、师生研究第一个问题,得出加法交换律。 (1)学生读题,弄清题意。 (2)学生说算式和结果,教师出示28+17=45 人和17+28=45人 (3)请观察这两道算式,它们都是求什么?结果相同吗?我们可以用=把它们连起来 (4)教师板书:28+17=17+28) (5)学生读算式并观察思考。得出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了位置,和不变。 3、抛出问题,得出猜想。 (1)教师问:是不是任意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和都不变呢? (2)小结:看来经过一个算式得到的结论,只能是一个猜想,要验证这个猜想,就要举更多的例子。 4、验证猜想,体会方法。 (1)同桌两人合作,选好两个数,比如一人算6+8,另一人算8+6,比比结果,如果相同就可以写出一个等式,坐在左边的同学负责记下这个等式。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教师小结:照这样下去,能写完吗?加省略号。这些例子

二年级上册加减乘法混合运算题

36+35+25= 98-58+23= 45-26+64= 78-49+61= 56+26-35= 73-35+13= 82-45+27= 23+58-56= 84+7×2= 41-4×7=9×7+45= 87-2×8= 3×6+79=9+6×9= 57-6×5= 11+8×2= 23+58-66= 28+65-67= 41-2×9= 24+5×2= 89-64+28= 38+45-67= 97-59+38= 86-67+31= 78-69+56= 25+56-67= 89-34+17= 86-69+49= 58+2×4= 3×9+41= 89-2×7= 41-3×3= 8×7+33= 4×6+36=24+4×6= 22+6×3= 76-29+45= 54-29+36= 94-5×7= 74+6×3= 29+54-66= 71-62+45= 66-58+78= 96-77+52= 85-26+35= 36+24-15= 99-45-27= 87-34-27= 43+5×3= 3×9+61= 6×7+10= 20-6×3= 4×2+78= 36-4×6= 8×8+42= 41-2×7= 76-29+12= 45-32+25= 71-6×3= 9×9+78= 76-68+39= 23+58-66= 28+65-67= 94-75+22=

45-26+49= 78-69+63= 89-64+28= 100-66-33= 6+2×3= 59-3×9= 9×6+30= 60+5×7= 8×6+39= 48-3×9=8×8+28=52+6×4= 76-55+32= 67-34+37= 8×9+7= 8×9+71= 96-67+32= 77-46+28= 96-87+22= 88-35-13= 100-68-32= 99-65+32= 77-29+32= 28+66-77= 6×5+23= 43-5×8= 91-5×6= 62-4×3= 50-2×3=85+4×2= 5×4+88= 50-6×6= 87-62+35= 78-49+61= 3×3+65= 66+2×3= 46+34+25= 98-59+23= 35-27+54= 87-62+45= 79-65+18= 38+25-47= 69-44+28= 45-27+54= 2×5+41= 39-8×3= 9×7+10= 43-4×9= 4+3×4= 6-5×2= 6×2+79=9×7+14= 87-69+5 67-34+28= 96-3×8= 7×6+28= 59+24-25= 78-75+13= 99-45+17= 43+38-66= 78-69+66= 45+36-67= 79-34+37= 78-54+63=

四年级上册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四年级上册加减法的关系 和加法运算律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小学数学《加减法关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减法内部各部分的关系。 【设问导读】 1、自主阅读教材27、28页的内容,独立思考完成问题预设。 (1)求两个数的和用()法,求两个数的差用()法。 (2)观察比较: - 17 = 18 18 + 加数( 35 - 18 = 17 比较上面3个算式,我发现了。 一个加数等于(),减法是加法的 ()。 (3)总结: ①在加法中:加数+()=和和-()=另一个加数 ②在减法中:被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③减法和加法是()的,运用()可以验算加法计算对不对,运用 ()可以验算减法计算对不对。 2、想一想,说一说。 (1)()-56=120 上题,求(),因为()加()等于(),所 )()=() (2)330-( 上题,求(),因为()减()等于(),所以, )()=() 【自学检测】 1、根据算式,说出另外两个相关的算式 36+12=48 ()-()=();()-()=() 57-30=27 ()+()=();()-()=() 2、括号里填几 ()-25=34 330-()=150 ()+23=58 56+()=120 【巩固练习】 1、(1)根据 60+110=170,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170-60 =() 170-110 =()

(2)根据 150-80=70,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150-70 =() 70+80 =()

2、填一填。 ()+420=600 ()-105=95 600+ ( )=800 120-()=80 ( )+ 180=300 ( )-24=68 ()-2000=6000 ()+420=600 ()+452=1000 3、计算并验算。 256+78= 420-312= 189-27= 145+302= 【拓展练习】 1、两数相加和是340,甲数是162,乙数是() 2、一个数减去66得135,这个数是() 3、两个数相加,如果一个加数减少9,要使和增加16,另一个加数应有什么变化

《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公开课教案.doc

第二课时 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P48页例2。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师:同学们在昨天的数学课里还知道我们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吗? 生1:我学到了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课件出示) 生2:我学会了怎样写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 生3:计算混合运算时,要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2、算一算 12+4+3=46 15+10-8=17 2×4×7=56 6÷3×2=4÷ 这些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的? 二、讲授新课 师: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那么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又如何计算呢? 课件出示课题: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 2、齐读课题 3、教学例2: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游乐园里面有很多玩的项目,你们还想去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再次来到游乐园,看看哪里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解决,请打开48页看看。 课件出示:教材28页主题图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1:在跷跷板乐园里,有3组小朋友正在玩跷跷板,每组有4人。 生2:还有7位小朋友在周围观看。 师:根据这些信息,我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3: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二年级上乘法加减法计算题

第一天 54+23= 76-43= 85+23= 67-15= 68+45= 87-38= 57+23= 66-19= 59+26= 75-46= 3X4= 5X6= 4X9= 6X8= 7X9= 3X8= 4X5= 5X7= 8X3= 1×4= 96-6×8= 43+26-17= 36+48-25= 25+4X6= 45-6X4= 6X7+28= 9X7-45= 30-10X2= 95-7X8= 23+6X8= 32+()=71 ()-3X5=15 3×8-()=12 () -43=28 52+8-()=20 4×7+()=64 67-4×()=51 3×4+()=37 78+2×()=84 ()+25=78 第二天 1、90-68= 44+35= 33+59= 52+28= 81-69= 29+64= 49+29= 42-38= 67-32= 83-51= 2、2×3= 5×7= 9×2= 3×5= 4×7= 9×3= 2×7= 1×1= 5×8= 8×3= 3、98-32+40= 46+5-20= 50-10×3= 9×8+8= 6×7-12= 87-7×8= 55+5×6= 65-24+25= 34-4×5= 49-7×7= 4、()-26=55 ()+4×5=47 46-()=23 8×2+()=42

3×7-()=11 55+()=99 6×7-()=15 ()+28=96 5×5+()=44 38+7×()=94 第三天 1、两位数加减法 (1)47+15= (2)34-13= (3)26-14= (4)57+36 = (5)28+69= (6)27-20= (7)50-30= (8)38+17= (9)44+47= (10)34-17= 2乘法计算 8X4= 7X6= 5X9= 7X8= 5X9= 3X6= 2X8= 3X9= 8X4= 6×4= 3填()计算 72+()×7=100 54-()×3=36 3×8-()=12 ()×4+22=30 52+8-()=20 4×7+()=64 67-3×()=51 8×4+()=37 68-2×()=56 6×()+25=49 4两步计算 6×6-32=38-3×7=59+74-70=100-2×1= 8×5+45=9×2-10=51-19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运算律单元测试卷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运算律测试卷 姓名学号 一. 填空(20%) 1.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是( )。 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是( )。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6厘米,宽是10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可以列式为( ),还可以列式为( ),面积都等于( )平方厘米。 3.在计算32+45+55时,可以用加法结合律,先算( )。 4.根据运算律填上合适的数。 118+159+182=( + )+159 46×25×4 = 46×( × ) 5.450比105多( ),比680少( )。 6.学校一节课是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早晨8:00上课钟声响,上第一节课。照这样计算,第三节上课的钟声应该在( : )响起。 7.把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铁丝框沿着一条边剪开,拉成一条线段,那么这条线段长是( )。要把这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是8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宽应该是( ),它的面积是( )。 二. 小判官(8%) 1. m+n=n+m 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 ) 2. 78+43+22 = (78+22)+43 ( ) 3. 146-98 = 146-100+2 ( ) 4. 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扩大4倍,另一个乘数缩小4倍,它们的积不变。 ( ) 三.择优录取(8%) 1. 125×7×8 = 7×(125×8) 这是运用了(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 与451-51-49相等的算式是( )。 A、451-(51+49) B、(451+49)-51 C、451-49+51

3.在公园停车场停车,前两小时共需付款3元,以后每小时2元。王叔叔停了4小时,他应该付款( )。 A、9元 B、8元 C、7元 4.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的面积( )。 A、长方形较大 B、正方形较大 C、不能确定 四.计算(37%) 1.直接写出得数。(5%) 75+35= 98-79= 100÷4= 35×3= 130÷5= 180÷20= 490÷70=9×5×8= 4×6×5= 87÷3= 2.竖式计算,并用运算律进行验算。(6%) 289+476= 28×64= 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8%) 893+594+107 105+298 5×(17×24) 125×16 35×9×2 329+(471+86) 4.列式计算。(8%) 1.120加84除以7的商,结果是多少? 2.703与295的差除以51,商是多少? 五.解决实际问题。(27%)

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精选3篇)

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精选3篇) 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2020-08-27 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精选3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 本节课由于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作基础,所以学生在学习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时相对比较简单点,接受能力也更强一些。整堂课我还是采取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启发式教学为主。教学例题时,首先我出示挂图以情景导入,让学生说说场景图中有那些商品,哪些商品的标价是知道的,再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图中营业员所说的话,思考从这句话中能知道什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就这样连着解决两个实际问题后,我就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我们这节课的重点,学生列出不同的综合算式后,让学生联系现实问题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和列式时的想法,交流两道算式都要先算什么,然后进行计算,从而理解相应的运算顺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在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中我们应先算除法,之后通过“想想做做”上的题目进行巩固。“试一试”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列式计算后组织交流,在交流中明确运算的顺序。对于运算顺序的总结方法可以同上一教时,尽量让学生来表达。练习中也尽量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说说运算的顺序。不足点:本节课内容看似简单,但却是最容易出错的.题,而我却过高估计了学生的做题能力,特别是在学生解答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用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显得不够熟练,还停留在分步解答的基础上,而我由于时间的伧促,对“想想做做”第六题解答实际问题的题目只是稍微讲了一下,许多同学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