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大纲(初级)8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大纲(初级)8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大纲(初级)8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大纲(初级)8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大

纲(初级)

2005年11月

目录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大纲(初级) (1)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1)

一、考试大纲编制与使用说明 (1)

二、考试性质 (1)

三、考核目标 (1)

第二部分考试内容 (2)

一、理论热身 (2)

1. 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2)

2. 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及方法 (2)

环节1 教学规划 (3)

一、教学设计流程 (3)

1. 前端分析 (3)

2. 教学方案设计 (3)

二、在计算机中处理教学方案 (4)

1. 电子教案的特点及制作工具 (4)

2. 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制作电子教案 (4)

环节2 资源准备 (5)

一、理论热身 (5)

1. 教学资源基本概念 (5)

2. 教学资源的类型 (5)

3. 常见信息化教学资源格式 (5)

4. 教学资源的选择原则 (5)

二、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存放 (6)

1. 教学资源获取的途径及方法 (6)

2. 教学资源的存放 (6)

三、教学资源的整合 (7)

1. 教学课件的分类 (7)

2. 主要用于演示的教学课件的制作 (7)

环节3 教学实施 (7)

一、理论热身 (7)

1. 教学设施的作用 (8)

2. 教学实施过程基本概念 (8)

二、教学设施 (8)

1. 硬件设施 (8)

2. 软件环境 (9)

三、教学过程 (9)

1. 教学信息呈现 (9)

2. 教学过程组织形式 (9)

3. 信息交流与反馈 (9)

环节4 教学评价 (10)

一、理论热身 (10)

1. 教学评价的功能和类型 (10)

2. 教学评价的理念 (10)

二、对学生评价数据的处理 (11)

1.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11)

2. 数据的解释与呈现 (11)

三、对教师评价数据的处理 (12)

1. 从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中获取数据 (12)

2. 教学反思 (12)

第三部分试卷结构 (12)

1.试卷类型 (12)

2.试卷题型 (13)

3.试卷内容比例 (13)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大纲编制与使用说明

1.本考试大纲是依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教师[2004]9号)中对教学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要求而编制的,目的是为了考查中小学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初级能力水平。

2.本考试大纲是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注重继承我国优良的传统考核思想,借鉴国外先进的考核理念,参考了国外开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和我国研制适应国情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过程中的有益经验。

3.考试大纲的编制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以“任务驱动”为指导原则,把基于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教学设计、开发、应用与管理作为主要任务,按照完整的教学环节(教学规划、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组织大纲。每个环节都包括考试范围、考试要求和相应标准三个部分。“考试范围”是指在该环节所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要求;“考试要求”是对具体考试范围中教师所应掌握的初级能力的界定,“相应标准”是涉及到的考试范围对应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条目。

4.以“任务驱动”方式组织的考试,是教师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通过完成教学过程中的各个任务,体现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过程。

5.考试时间约为2.0个小时(120分钟),采用上机考试方式,试卷满分为100分。

二、考试性质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NTST)是由教育部统一组织的全国性考试,对象为全国在职的中小学教师。考试合格者将获得由教育部签发考试合格证书。

三、考核目标

达到初级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的中小学教师,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应达到如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与方法

3.了解教学媒体的特点,恰当选择和使用教学媒体

4.会运用网络工具搜集教学资源,并能简单整合教学资源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在给定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条件下,有效选择教学策略、教学媒体,补充完整教学设计方案,并利用文字处理软件来处理教学文档

2.能选择和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形成用于演示目的的教学课件

3.能处理教学实施中遇到的一般性硬件故障问题

4.能尝试使用技术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会使用成熟的评价量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正确认识到信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有使用教育技术的切身体验,积极参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活动2.能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应用教育技术,促进学生的学习

第二部分考试内容

本考试内容按照完整的教学环节(教学规划、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进行组织(如图1),大纲由考试范围、考试要求和相应标准三大部分组成。

图1教学流程中的四个环节

一、理论热身

1. 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1)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2)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意义

2. 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及方法

(1)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

?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评价

(2)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与方法

1.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恰当地解释“教育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并能指出它们之间的

区别和联系

2. 能够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3.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恰当地描述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

1. 意识与态度/重要性认识/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推进教育信息化、促

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

2. 意识与态度/应用意识/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3. 知识与技能/基本知识/了解教育技术基本概念

4. 知识与技能/基本知识/理解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

5. 知识与技能/基本技能/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

环节1 教学规划

一、教学设计流程

1. 前端分析

(1)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知识水平、年龄特征、认知特点

(2)教学环境分析

?硬件设施、软件平台与工具

2. 教学方案设计

(1)教学目标阐明

?教学目标的描述(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情感性目标)

(2)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范围的确定

?教学重点的提炼

?教学序列的组织

(3)教学组织策略

?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的组织顺序)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法、示范模仿法)

?教学组织形式(集体授课、协作学习、自主学习)

(4)教学媒体选择

?教学媒体的分类及特点(按作用于人的感官不同分类)

?教学媒体选择的基本原则(目标实现原则、内容符合原则、对象适合原则)(5)教学评价

1. 能够根据自己所处的学科、学段分析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

2. 能够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现状制定教学目标

3. 能够对给定的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和重点提取

4. 能够根据特定的教学环境下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

1. 意识与态度/应用意识/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2.

知识与技能/基本知识/掌握教育技术理论的基本内容

3. 知识与技能/

基本技能/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 4. 知识与技能/基本技能/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

5.

应用与创新/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够正确地描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并能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6. 社会责任/有效应用教育技术,努力使不同背景、不同性格和能力的学生均能利

用学习资源得到良好发展

二、 在计算机中处理教学方案

1. 电子教案的特点及制作工具

(1) 电子教案的特点

? 方便修改、利于共享、形式多样化(如可以加入文字、图片、表格)

(2) 电子教案的制作工具

? 文字处理软件、演示文稿制作软件、多媒体软件的使用

2. 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制作电子教案

(1) 输入教学方案内容 (2) 美化电子教案

? 根据要求设置教学方案的文字格式(字体、字型、字号、颜色) ? 根据指定要求插入图像,包括插入剪切画和从文档和网站中插入图像 ? 根据指定要求设置单一序列的页码及页码位置

? 根据要求插入指定行数和列数的表格,并在表格中正确输入教学内容

1. 能够列举出2至3种制作电子教案的工具

2. 能够使用软件对已有的电子教案进行修改

1. 知识与技能/基本技能/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处理的方法

2. 应用与创新/教学设计与实施/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索信息技术与

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

3. 应用与创新/科研与发展/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习业务知识,发展自身的业务能

环节2 资源准备

一、理论热身

1. 教学资源基本概念

(1)教学资源的定义

(2)教学资源的范围

?各种教育媒体

?可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社会条件、自然条件

2. 教学资源的类型

?挂图、标本、模型

?素材(文本类、图形/图像类、音频类、视频类、动画类)

?课件

?文献资料

?教育网站

3. 常见信息化教学资源格式

?可执行文件( *.exe *.com)

?教学文档(*.txt *.doc *.ppt *.xls *.wps )

?音频格式(*.wav *.mp3 *.rm )

?视频格式(*.mpeg *.avi *.ram *.wmv *.mov)

?图像格式(*.bmp *.gif *.jpeg)

4. 教学资源的选择原则

?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

1. 了解常用的教学资源类型

2. 熟悉常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格式

3. 能够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地选择教学资源

1. 意识与态度/应用意识/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2. 意识与态度/应用意识/具有运用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

3. 应用与创新/教学设计与实施/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索信息技术与

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

4. 应用与创新/科研与发展/能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教育技术应用的研究

二、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存放

1. 教学资源获取的途径及方法

(1)教学资源获取途径

?数码相机、扫描仪、录音机在获取教学素材中的应用

?软盘、硬盘、光盘、移动存储设备

?局域网、互联网

(2)教学资源获取方法

①利用键盘上的Print Screen及其组合键截取屏幕上的图像

②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提供的“录音机”录制教学音频素材

③IE浏览器应用于查询、收集与保存教学资源

?利用搜索引擎搜索、查询与选择适用的教学资源网站

?使用浏览器“收藏夹”和“历史”对常用的教学浏览信息进行保存

④网络教学资源的下载与保存

(3)在获取教学资源时树立版权意识

2. 教学资源的存放

(1)教学资源的存放形式

?本地磁盘

?移动存储设备

(2)本地教学资源的组织与管理

?利用文件夹对教学资源进行分级与分类管理(创建、移动、复制、更名)

1. 了解常用的多媒体硬件设备

2. 能够使用各种资源存储设备

3. 能够对教学资源进行分类管理

4. 能够利用IE浏览器浏览指定的教学网页,包括地址的输入、链接信息的查询

5. 能够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搜索指定的教学信息

6. 能够下载并保存指定的教学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充实教学资源

1. 知识与技能/基本技能/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

2. 知识与技能/基本技能/掌握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

3. 应用与创新/教学支持与管理/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管理

4. 应用与创新/教学支持与管理/能够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

源以优化教学环境

三、 教学资源的整合

1. 教学课件的分类

? 按使用对象分类(助教型和助学型) ?

按教学环境分类(单机型和网络型) ? 按表现形式分类(演示型和交互型)

2. 主要用于演示的教学课件的制作

? 创建演示文稿

? 在教学演示文档中输入和编辑标题、项目清单与文字 ? 插入教学相关图像 ? 插入教学音频与视频

? 根据教学需要对幻灯片中的对象进行自定义动画 ?

根据教学需要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方式

1. 了解教学资源的类型

2. 能够根据教学要求制作简单的教学课件

1. 意识与态度/重要性认识/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

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2. 意识与态度/应用意识/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3. 意识与态度/应用意识/具有运用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

4. 应用与创新/教学支持与管理/能够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

源以优化教学环境

环节3 教学实施

一、 理论热身

1. 教学设施的作用

(1)支撑教学的主要硬件设备及其功能

(2)通用教学软件应用的范围及方法

2. 教学实施过程基本概念

(1)教学过程的阶段

(2)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及意义

?教学组织形式的分类和各自的特点

(3)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要素

?教学策略的选择原则

1. 能够说出教学中可用的硬件设备

2. 了解在教学中使用软件的意义

3. 明确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的若干要素

1. 意识与态度/应用意识/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2. 意识与态度/应用意识/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

究的意识

3. 应用与创新/教学设计与实施/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索信息技术与

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

二、教学设施

1. 硬件设施

(1)因特网、校园网

?因特网的常用信息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校园网(或局域网)对教学的支持作用

(2)计算机网络教室

?计算机网络教室的基本组成

?计算机网络教室对教学的支持作用

(3)多功能教室

?多功能教室的基本组成

?投影仪(如胶片投影仪、实物投影仪、视频投影仪)的一般操作

?录音机、录像机、DVD/CD播放机、电视机的使用方法

2. 软件环境

(1) 教学课件

? 教学课件正常运行所需的软件环境 (2) 教学软件

? 常用软件的教学应用(多媒体教学广播软件)

1. 能够根据教学需要和实际条件合理选用设施支撑教学

2. 能够阅读“说明书”和“帮助”信息了解教学设施的基本使用方式

3.

能够处理教学设施应用过程中的简单问题

1. 意识与态度/应用意识/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2. 意识与态度/应用意识/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

究的意识

3. 知识与技能/基本技能/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

4. 知识与技能/基本技能/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

5. 应用与创新/合作与交流/能利用技术与技术人员在教学资源的设计、选择与开发

等方面进行合作与交流

三、 教学过程

1. 教学信息呈现

(1) 控制教学信息的呈现节奏 (2) 把握教学信息的呈现时机

(3) 借助教学媒体呈现教学信息的方式

? 教学媒体使用方式(先播放后讲解、边播放边讲解、先讲解后播放)

2. 教学过程组织形式

(1) 集中授课 (2) 自主学习 (3) 协作学习

3. 信息交流与反馈

(1) 交流的内容 ? 讨论学习内容 ? 指导学习方法

? 教会学生使用学习工具

(2) 交流工具的使用

? 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注和修订 ? 利用电子邮件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1. 能够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恰当、有效地呈现及传递教学信息

2. 能够通过使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地完成教学内容

3.

能够选用合适的教学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

4.

能够在与学生交流中帮助他们使用信息技术工具

1. 意识与态度/应用意识/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2. 应用与创新/教学设计与实施/能为学生提供各种运用技术进行实践的机会,并进

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 应用与创新/教学设计与实施/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索信息技术与

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

4. 应用与创新/教学支持与管理/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

5. 应用与创新/合作与交流/能利用技术与学生就学习进行交流

环节4 教学评价

一、 理论热身

1. 教学评价的功能和类型

(1) 教学评价的功能

? 诊断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控制功能 (2) 教学评价的类型

? 按评价功能分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 按评价分析方法分类(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2. 教学评价的理念

? 评价指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注重过程性评价

1. 能够区别各种类型的教学评价方式

2. 能够在教学评价中有意识地贯彻教学评价的理念

1. 意识与态度/应用意识/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2.

意识与态度/评价与反思/具有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 意识与态度/

评价与反思/具有对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

应用与创新/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应用技术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二、 对学生评价数据的处理

1.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1) 利用各种形式收集数据 ? 平时作业、测验题、考试

(2) 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如Excel )对数据进行简单处理 ? 每个学生的总成绩、平均成绩、成绩排序 ? 某门课的优秀/及格率

2. 数据的解释与呈现

(1) 能够根据数据的处理结果(成绩分布)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测验题作出合理的解释 (2) 能够以电子邮件方式将评价结果(成绩、排名)反馈给学生,会使用附件

1. 能够选择合适的形式来收集学生的评价数据

2. 能够对评价数据作简单地处理

3. 能够初步分析评价数据

4.

能够选择恰当的方式将评价结果告诉学生

1. 意识与态度/评价与反思/具有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2. 意识与态度/评价与反思/具有对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 知识与技能/基本技能/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

4. 应用与创新/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应用技术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学过程的评

三、对教师评价数据的处理

1. 从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中获取数据

学生用教师评价表

2. 教学反思

(1)教学反思的内容(教学行为、教学策略、学生学习的过程)

(2)教学反思的主要方法(撰写教学日记、利用教学录像进行反思、教师间的交流讨论)

1. 能够从学生用教学评价表中发现教师自身待改进的方向

2. 能够认识到反思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性

3. 能够写出教学中的几个优点和有待改进的方向,与同事进行交流、讨论

1. 意识与态度/评价与反思/具有对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2. 知识与技能/基本技能/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

3. 应用与创新/科研与发展/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习业务知识,发展自身的业务能

第三部分试卷结构

以“任务驱动式”为指导思想,考查教师在完成各个任务中所体现出来的对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为使试题更贴近教师的实际工作,试题中涉及到的教学情境、素材等都按照不同学科和学段分别设置。

为了考查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要求教师在2.0小时(120分钟)内完成四个教学环节中的一系列任务(使用计算机,即采用上机考试方式)。下面对其进行详细解释。

1.试卷类型

试卷共有十二类,分为小学、中学两个学段。每个学段的试卷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理科综合、文科综合、素质课程六大类,每一类针对的具体学科教师见下表1。

2.试卷题型

整个试卷是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下,以“任务驱动”方式展开。为各个子任务设计了一系列的表现形式,如视频分析、问题解决方案选择、内容填充、模拟情境、软件操作等形式,让教师在完成一个任务中去体现他们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3.试卷内容比例

试卷包括教学规划、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四部分,其中教学规划约占35%,资源准备约占35%,教学实施约占15%,教学评价约占15%。

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研究

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 1.前言 本文采用文献法,对国内近几年有关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定义和内容进行了回顾,然后比较得出了评论,并总结得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在教育改革这一大的趋势下,国家开始重视教师综合素养的培养,特别是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然而笔者在检索相关信息时,发现2001 年至今这类文章只有28 篇而且都不是权威人士所写,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更少,而且对教育技术素养的定义和内容没有统一的界定,所以笔者通过文献法,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学者们对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定义以及相关内容。 2.主题 2.1对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回顾 (一)顾富民的观点 教师教育技术素养,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情境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思想、方法和手段辅助教育、教学时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情意、美学等各方面素质的综合。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养由理论素养、技能素养、情意素养和美学素养等四个基本要素组成。 第一,理论素养是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认识总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知识要求教师理清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脉络,从理性上认识各种常用媒体的功能和特点,以及使用的步骤、程式和运用的原则,如有关投影片制作的知识等。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理论主要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视听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等。 第二,技能素养是指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实践技能、教学实施技能。就技能素养而言,教师应了解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现代教育技术教材的制作以及在此基础上组成的教学设施,诸如电化教室、视听教室、语言实验室、微格教室、微机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闭路电视系统、有线(无线)广播系统以及投影、幻灯教材制作室、电视教材制作室、多媒体软件开发室、教学备课室等等的使用。实施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性、优越性得以体现的关键所在。教师应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掌握各种教学媒体的功能特性和使用技巧,学会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媒体进行选择与组合。掌握教学的原则、模式与组织形式,学会编写教学教案,实施教学,以期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学效果,实现教育最优化。

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答案

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1.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设计学习过程时,着重利用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 )答案:系统方法 2. 下面对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教育技术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 3. 对于教育技术相关术语的认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答案:教育技术就是媒体技术 二教学设计过程 1. “最优化”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最优化即是( )答案:给定条件下努力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2. 下面关于教学设计的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教学设计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不用总结性评价3.下面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信息化教学设计一定要运用信息技术,结合网络资源开展教学 三演示文稿的制作 1. 可以使用()下拉菜单中的“背景”命令改变幻灯片的背景答案: 格式 2. PowerPoint中,应用设计模板时,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答案:模板的内容要到导入之后才能看见 3. 幻灯片间的动画效果,通过“幻灯片放映”菜单的()命令设置. 答案:幻灯片切换 模块2后测 1. 美国AECT’94定义明确指出了教学技术研究的对象是( ) 答案: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 2. 根据你对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下列不正确的选项是() 答案: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涵义是一样的,只是用不同的名词来表述而已 3. 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列不恰当的说法是()答案: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基本上都是正面的二教学设计过程 1.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对学生的期望值与学生实际状况之间的差异的分析通常称为() 答案:学习需要分析 2.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目的是( ) 答案: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3. 科拉克的教学设计模式的五个环节是() 答案: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 三演示文稿的制作 1. 在PowerPoint中, 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需要用哪个菜单中的命令?( ) 答案:“幻灯片放映”菜单 2. 在PowerPoint中的哪种视图方式下,可以将所有制作的演示幻灯片以页的形式显示() 答案: 幻灯片浏览视图 3. 如果要在当前的幻灯片中插入声音文件,应该使用菜单中的( )命令 答案:【插入】→【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声音】 模块3前测 1. 对于媒体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答案:教学媒体又可称为教学资源 2. 对于教学媒体,一般不需具备下列哪个要素() 3. 教学游戏机属于( ) 答案:交互媒体 二媒体素材加工方法 1. 对图像进行处理时,经常使用的工具软件是( ) 答案:PHOTOSHOP 2. 关于矢量图与位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放大位图格式图像时会产生失真,缩放矢量图格式图像时不会引起失真 3. 下列图像文件格式中,可能有动画效果的图像格式是()答案:.gif 三信息资源的获取 1. 你在网上查询《锄禾》的相关教学资源后,想将名为“锄禾”的网页保存,以便再次浏览,下面哪一种做法行不通?() 答案:用“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把它以txt格式存在在硬盘中 2. Yahoo网站属于()答案:目录搜索引擎 3. 在搜索文件时,你需要将相关资料下载保存到电脑,下面的下载方法不正确的是() 答案:利用Google输入关键字 四教育信息资源的评价及合理利用 1. 对于教育信息资源的评价,下列哪个说法是不正确的()答案:评价教学资源是否应用了先进的数字化技术 2. 教学时会遇到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答案:网上发表的文章不属于文献资料,可以做一定的修改,为自己所使用 3.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网络信息资源() 答案:电子邮件系统 模块3后测 1. 教学媒体具有表现事物的空间、时间和运动特征的能力,这体现了它的什么特性?( ) 答案:呈现力 2. 下面的教学媒体中,( )常用于个别指导教学 答案:计算机教学系统 3. 下列有关教学资源与教学媒体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答案:教学资源与教学媒体的概念有交叉,有时候可以互换 二媒体素材加工方法 1. 关于媒体使用与其它辅助教学手段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答案: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大量的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媒体素材,并能实现虚拟实验的各种操作,使得挂图、实物、实验等传统的教学手段没有了用处 2. 在你收集到的资源中有下列四个文件,不属于音频的是( ) 答案:教育技术.bmp 3. HyperSnap-DX软件中,捕捉选定矩形区域的命令是() 答案:Region 三信息资源的获取 1. 在你收集到的资源中有下列四个文件,哪一个文件既可呈现音频也可呈现视频( ) 答案:.avi 2. 搜集教学资源应遵循一些原则,你认为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答案:教学资源需要是数字格式 3. 在将某视频材料下载到硬盘后,发现所下载的材料无法播放,下面哪个选项不可能是原因( ) 答案:可能网络断开,可以检查网络连接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制定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的有关要求,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教育部于年前下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要求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是指导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与考核的基本依据,适用于中小学教学人员、中小学管理人员和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与考核。教育部还将依据这一《标准》研究建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考试和认证体系,以促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与考核的健康发展。 为让广大读者了解,本刊特将《标准》全文刊登于此。 为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有关精神,特制定《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本标准适用于中小学教学人员、中小学管理人员、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与考核。 第一部分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一、意识与态度 (一)重要性的认识 1.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 2.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3.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二)应用意识 1.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2.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 3.具有运用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 4.具有关注新技术发展并尝试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意识。

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素养

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是全方位、诸方面的综合素养,只有不断学习、接受新知识、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方能成为跨世纪所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的信息技术教师。 一、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道德生活的重要行为准则。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对于一代新人的成长、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对于转变社会风气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个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 1.热爱教育,甘作铺垫的奉献精神。 教师工作的动力来源于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目前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和角色尚处在转型的过程中,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对于立志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来说,更要有甘作铺垫、乐于奉献的思想准备,能心甘情愿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事业. 2.严格要求,真诚关爱学生的师德情感。 尊重、热爱学生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是教育学生的先导,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能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赖,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有利于教师“言传身教”力量的发挥和“亲其师、信其道”目标的实现,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奠定基础。当然,信息技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爱应是公正、

适度、合理、科学的,要遵循“热爱、尊重及严格要求相结合”的教育原则,做到爱而有“格”、严而有“度”。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师德风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能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学生道德的启蒙者、塑造者和引导者,首先要在道德意识上严格要求自己,在道德行为上做“人之楷模”,要遵守信息时代的伦理道德规范,并努力成为学生健康、安全、合法地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典范. 4.团结协作,敢于竞争的时代精神。 教育活动不是某一个教育工作者或某一个教育小团体所能完成的,也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集体的事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为此,信息技术教师应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同时,信息技术教师还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居安思危、苦练“内功”,追求卓越、勇于争先,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在竞争中要做到公平、公正,不弄虚作假,并具有一定的谦让美德。 二、渊博的知识结构 现代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扎实的教育理论素养。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心得体会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备受关注,它作为教育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制高点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并且与素质教育、教育信息化、创新人才培养、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等重大问题紧密相关。转眼之间学习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已告一段落,可是我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学习远远没有结束,现在我就把我自己在学习期间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通过学习,我深入地了解到: 1、网络教学的优势所在:(1)能满足多主题、分层次的教学任务;(2)可以预设和提供学习支持功能;(3)或以支持全员成果展示或全参与式的互评;(4)具有动态信息发布功能,使教师搜集过程性评价信息成为可能。还有就是网站的持续存在性和交互支持功能可以延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2、以课程为本位的信息技术整合的目标定位,即“三促进”:(1)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业成绩,促进学科/领域的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2)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技术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3)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和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3、通过讨论练习进一步明确了“授导型教学设计”、“探究性教学设计”的特征。

4、认清了“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教学设计”等概念。教育技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教学设计:指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5、整合的技术选择原则,应该是“量课程之体,裁技术之衣”。不应该是课程顺应信息技术,而应该是课程同化信息技术,应该是“课程本位”,而不能是“科技本位”。在整合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到三方面的要求:(1)课程内容的适用性,必须适合利用信息技术教和学的内容;(2)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应用,学生的个别差异与多样化需求;(3)学科/领域的不同特点,不同学科培养目标与认知规律的不同应该是技术选择的一个重要方面。 6、“老师引导——-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的学习形式,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知识,而且是一个以符合教学、学生和学生学习发展需求的教学方式。还有以下知识点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有三个基本属性: (1)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是应用系统方法来分析和解决人类学习问题的过程,其宗旨是追求教育的最优化;

信息技术与教师素养

信息技术与教师素养 信息技术与教师素养 1。信息技术是用于信息获取、存储、处理和传输的手段和方法的系统 2,信息技术的基本内涵:包括手段和方法手段:各种信息媒体(电视、电脑、网络等)。)方法:信息媒体应用方法信息系统优化方法 3,信息技术表达形式:物化形式(现代)和智能形式(传统)4、信息技术的物化形式(通常称为信息技术的物化形式):信息技术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集成技术(网络多媒体) 5,信息技术的教育功能:优化教育优化教学和管理2.1当代教师必须具备的两个核心素质是 ①文化道德素质(学科和专业知识与技能、一般文化知识、教育科学知识与技能、教师职业道德)。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是爱国守法、专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做教师(2)信息技术素养(信息技术意识、信息技术知识、信息技术能力、信息技术伦理)信息技术素养的内涵: 信息技术意识:关心和关注信息技术;认识到它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想要学会使用 信息技术知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方法和发展历史;了解其在教学和科研中的应用信息技术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

处理信息的能力;发送信息的能力;信息豁免 信息技术伦理:自觉遵守网络伦理和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隐私;信守诺言;抵制不良信息3.1如何提高教师素质?(1)教师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深入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验,打造精品课程 。第二,积极参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 3.1.1,什么是集成?整合不是混合它是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整合不仅仅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还必须伴随着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变革 2,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它是指将信息技术引入课程教学,并将其与课程教学相结合以促进学习。它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体系的要素,使其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式和主要的教学媒体。或者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要素;课堂教学、小组学习和自主学习已经成为学习方法和学习对象。整合后,教学的功能是传授科学知识和培养发展信息的能力。3.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将 现代教育思想(素质教育观、终身教育观、双主体教育观、创新教育观、情商教育观、四支柱教育观)与现代教育思想的基本精神相结合: (1)消除旧教育的六大弊端(忘记学生、忘记能力培养、忽视现代教育媒体的应用、忽视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教学与谋生的分离、和灌输遗忘硬背的教学方法) (2)实现教学的三个重点转移和三个最佳组合(逐步从教学重点转移

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总结

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总结 2009年8月10日我有幸参与了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学习。八天的紧张学习,无论在教育理论水平还是教学技能方面,都收获很大,受益匪浅,对现在和今后的教育教学有较大的指导和协助。现总结如下: 一、自身素质的意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开学典礼上,教育局刘局长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生动地论述了教育大业,人才为本;科教兴国,关键在人。当前国内外教育发展形势使得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一所学校加快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因而刘局长在开班仪式上特别强调:“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干有资格为人师表,才干更好地教育和影响学生。一位好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将是一生的。”教师要想给予学生知识,那自身要有丰富的知识。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我们利用现代教育资源,摆正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形象,教师不再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还是新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发明者,是课程实施中问题的协商者、解决者,改变保守的授解惑的角色,以适应新时代的挑战。正如刘局长说的“在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的今天,假如不和时补充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拓展新视野,势必丧失竞争优势。”所以,教师有着重任,要肩负起这些重任,必需去努力探索。因此,我们要对学生负责,用平等的目光去看待我们的学生,应给予他们同等的发挥发明的机会,让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生长。 刘局长在会上还特别表彰了以余阳老师为代表的市骨干教师,使我深受感触。我以后将以这些老师为典范,向他们学习,兢兢业业,尊重学生,积极、主动地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做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 二、加深了对“有效课堂教学”的理解。 听了何子山教研员«有效,教学有永恒追求»精辟的讲座后,我才真正明白了什么是有效教学,真正体会到“有效的,才是最好的!”实质。何教研员在讲座中指出了语文教学要善于创设一种新的教学情境,营造一种相对宽松、新鲜、愉悦、充溢激情的教学氛围,只有学生真正从内心“爱”上了语文课,我们的教学才会有收获,也就是“有效的”。这对我今后的语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方向性。 此外,在这短短的8天,我还有幸听了聂世旺、彭飞等几位老师对五、六年级教材的分析,让我对教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培训将结束了,我将把此次培训作为新的起点,勤于学习、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在不懈的进取中实现自身的专业生长。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 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语文课程教学必须实施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媒体不再是充当灌输的工具,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讨论交流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的工具。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能生搬硬套大纲和教材目标,而应根据学校现有的计算机设备情况和学生的水平来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更好地达到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从而达到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目的。 如何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了解教育新动态 信息技术理念发展迅速,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主要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教学设计理论等,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借助资源进行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强调教学必须从学习者的需求出发,强调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的重要性。在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必须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就要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方式,认真学习和掌握相关理论并使之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当今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不再只是一种手段,而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是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教育的制高点。创新地运用电教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目的是为了丰富教学组织形式,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教学媒体普遍运用于语文教学将成为新世纪语文教育最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它不仅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变抽象的说教为形象的演示,而且能有效地唤醒学生的兴趣、情绪和思维,营造美的气氛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从而最大限度地作用于人。教学课件是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学课件不但包含文字和图形图象,还能呈现音频、动画、视频等。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为个性化、自主化、交互式的学习提供了实施的舞台,使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得以进行,使终生教育、持续发展的构想得以实现。利用信息技术,语文教师通过制作课件,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语文教师应多从课堂上师生的互动考虑,根据需要把一部分教学内容制成课件。也可以利用身边的所有信息资料,如录像、图片等进行整理传输到计算机上转化为数字信息。 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要掌握一些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方法,会使用视频展示台进行教学。同时,还应懂得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平台的用途,能设计课件脚本,具备一定的制作多媒体教材软件的能力,并积极开发符合新课程新教材要求的教育教学软件等。 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不能只为了追求形式,不能仅在“公开课”、“优质课”上使用,而是应该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根据文本需要合理选择、采用适合教学内容的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佳的教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笔记整理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初级) 笔记整理 《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一、意识与态度 1、重要性的认识 1.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 2.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3.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2、应用意识 1、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2.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 3.具有运用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 4.具有关注新技术发展并尝试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意识。 3、评价与反思 1、具有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2.具有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具有对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终身学习 1.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完善自身素质结构的意识与态度。 2.具有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以实现专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意识与态度。 二、知识与技能 基本知识 1、了解教育技术基本概念。 2.理解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 3.掌握教育技术理论的基本内容。 4.了解基本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基本技能 1.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 2.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 3.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 4.掌握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 5.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三、应用与创新 教学设计与实施 1、能够正确地描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并能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2. 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 3.能为学生提供各种运用技术进行实践的机会,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4.能应用技术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教学支持与管理 1.能够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优化教学环境。 2.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管理。 3.能在教学中对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管理。 4.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摘要】以信息技术为主要依托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的信息素养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因素。我们教师应该转变教育理念,主动适应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需要、重视培训与自我培养,提高信息技术与教学应用整合的教师信息素养,以适应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信息素养;能力培养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及应用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全面应用已成为现实;学校教育教学的模式、方法、环境、评价等也在发生改变。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条件下,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和手段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对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素养已成为合格教师的必备素质,成为评价教师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的重要指标。笔者认为,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条件下,对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实践与探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素养 1.1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AECT04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笔者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教育技术。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信息的产生、选择、存储、传输、转换和分配的过程,而信息技术正是指用于上述一系列过程的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包括计算机技术、数字音像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卫星广播技术、远程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仿真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等方面。把这些技术引入到教育、教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可以大大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1.2对信息素养的认识: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指出:“要想成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应该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拥有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笔者认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应当具备如下能力:知道何时需要信息;知道解决特定的问题需要什么样的信息;知道如何获取所需要的信息;知道如何组织、分析处理、管理和评价信息;掌握运用信息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技能。所以,在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和发展的今天,信息素养已成为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 2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发表的教育报告中指出“在传授人类积累的关于自身的自然知识方面以及在开发人类创造力方面教师始终是主要责任者,始终起主导作用”。所以,在广泛推广和普及现代教育技术的今天,虽然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

教育技术水平考试题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教学人员初级(小学语文)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 基本知识 第1题(单选题)下列有关信息化教育的叙述中,阐述合理的是( )。 A.信息化教育中对教学资源的搜集只通过网络来实现 B.信息化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具有相同的内涵 C.信息化教育是指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形态 D.信息化教育中教学设计的主要教学模式为讲授/辅导型 答案:C 第2题(单选题)学习需要分析是前端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学习需要”指的是( )。 A.教师的差距与需要 B.学生的学习需要 C.教学过程的需要 D.教学手段的需要 答案:B 第一部分教案设计 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方案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你对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然后由你来补充完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化教学方案。 [前端分析] 第3题(单选题)学习者分析是前端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下有关学习者分析的叙述中,阐述合理的是:( )。 A.学习者分析的目的在于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格 B.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者具有相同的学习者一般特征 C.学习者分析对教学媒体的选择没有任何影响 D.分析学习着急初始能力之后将学习起点确定为高端的水平 答案:A 第4题(单选题)在前端分析阶段,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掌握学生的知识技能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学生目前的知识能力水平尚未达到本课时学习的基本要求时,从教育技术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预防措施是( )。 A.跳过知识点和技能学习,直接进入本课时的教学

B.先强化知识点和技能学习,然后进入本课时的教学 C.在黑板上列出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然后对照着进入本课时的教学 D.利用多媒体软件制作课件,上课期间展示,然后进入本课时的教学 答案:B 第5题(单选题)确定学习目标,根据教学重点、难点,为教学活动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回答下表所提出的问题。 教学方案设计 课题名称 《秋天的雨》第二课时 科目 语文 年级 小学三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体会秋天的美好 2.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文中带有艺术化的语言 2.发挥想象力,描述自己对课文语言理解的意境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心得体会及总结

教育资料:_________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心得体会及总结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5 页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心得体会及总结 为期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我有幸参加了河南省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学习。经过学习后,无论在教学和学习的理论水平、计算机操作水平、教育教学的理念、教学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及评价等方面都有了重要的转变,收获很大,受益匪浅,对现在和今后的教育教学有较大的指导和帮助。现总结如下: 、提高了信息技术的素养,教育信息技术也是一门科学,更要研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与教育信息技术的整合,同时,我也认识到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信息技,信息技术使老师面临着如何成长,如何应对新的问题。通过此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学会把信息技术应用在学科教学中能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条理清晰,直观形象,学生明白易懂,特别是教学流程图让教学过程更加明朗化,为我的教学增添了光彩,使我对课程发展、教育信息技术有了新的认识。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掌握了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知识、研究方法,教学媒体选择和使用方法,学习媒体素材的加工和获取方法,掌握了信息检索加工利用方法、授导型和探究型教学设计的模式、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前期分析、确定目标、制定策略、选择资源、确立步骤、分析评价),教学资源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基本概念,教学设计的实施与评价反思等。 3、具备了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及教学条件有效的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具备了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 第 2 页共 5 页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NTET)” 信息技术试卷(教学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NTET)” 信息技术试卷 第1题(单选题)根据您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结合您的教学实践,以下关于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说法,正确的是()(3分) A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中小学中并没有开展信息技术课,我们发展中国家开展信息技术课成本太大,可以考虑取消 B 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是可以融入到其他课程中,比如文字处理可以和语文课结合,电脑绘画也可以和美术课整合,因此没有必要在中小学中开展单独开信息技术课 C 信息技术课程与课程整合其实是两个相互补充的方面,前者是以学习信息技术为主,后者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的工具来学习其他的课程 D 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任务是帮助其他学科的老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目标就是教会学生使用一些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以便于其他学科开展信息技术整合 第2题(多选题)经过系统学习教育技术的相关知识之后,您准备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您认为下面这些建议中可以采纳的是()(3分) A 可以考虑如何将图像、视频以及可供学生使用的教学课件等资源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从而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 B 可以考虑如何根据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征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C 可以考虑如何有效的进行课堂管理,使得课堂活动既生动活泼又井然有序 D 可以考虑如何设计切实有效的教学评价,尽量避免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以体现评价体系的公平性 E 可以考虑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深入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第一部分教案设计(31分) 在进行“插入表格“一课的教案设计时,应进行学习者和教学环境分析、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并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3题(单选题)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学习理论,目前学习理论中对于教学设计影响很大的理论体系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根据您对于这三种学习理论的理解,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3分) A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是近期提出的,有许多学者都支持这种理论学说,因此在教学中要全面贯彻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课程网络培训测验考试及全部答案

模块一 Question 1 分数: 8 (多选题)根据AECT 的94 定义,教育技术包括设计,开发,(b ),(d)和评价五大部分。 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 实施 b. 利用 c. 培训 d. 管理 Question 2 分数: 8 (多选题)教育技术属于教育学科,关注教育中的技术,其研究对象是:(a、c) 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 教学过程 b. 学生 c. 教学资源 d. 教师 Question 3 分数: 8 (单选题)关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恰当作用,你认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 选择一个答案 a. 信息技术有助于丰富学习资源、改善学习环境、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 b. 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一定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作用 c. 信息技术的功能强大,将代替黑板、图片、实物、演示实验仪器等传统媒体 d. 信息技术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和工具,应当争取在每节课的教学中使用 Question 4 分数: 8 (单选题)下列关于教育技术的各种理解中,错误的是(d )。 选择一个答案 a. 教育技术是教育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b. 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包含有形的物化技术和无形的智能技术 c. 教育技术的最终目的是利用技术影响并促进学习 d. 教育技术的本质是使用最先进的技术去优化教学过程以提高教学的效果 Question 5 分数: 8 (多选题)信息技术属于技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与信息相关的技术,研究范畴是对信息的获取、(B)、(D )、传输与呈现。 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 分析 b. 加工 c. 研究 d. 存储 [attachment=117] 模块2:教学目标学习者分析 阅读测验 Question 1 分数: 2 ( 单选题) 教师了解到本班同学都很喜欢音乐, 因此, 打算用音乐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这一分析过程主要考虑了学习者特征中的(a )。 选择一个答案 a. 兴趣偏好 b. 学习习惯 c. 学习风格 d. 知识基础 e. 学习动机 Question 2 分数: 2 ( 单选题) 教学目标描述:“ 初中二年级学生能够在中国行政区划图上,标出主要煤炭产地。” 这里的“行政区划图上”属于教学目标描述中的(c )。 选择一个答案 a. 学习情境b. 范围c. 行为条件d. 知识基础 Question 3 分数: 2 ( 多选题) 建构主义教学策略强调真实情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对知识的自我建构。下面选项中哪些不是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b.d ) 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 抛锚式 b. 讲授法 c. 支架式 d. 操练—反馈式 e. 探究式 Question 4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心得体会文档4篇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心得体会文档4篇 Experience document of teachers' educational technolo gy ability training 编订:JinTai College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心得体会文档4 篇 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本文档根据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和针对主题是教育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心得体会文档 2、篇章2: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心得体会文档 3、篇章3: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心得体会文档 4、篇章4: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国家级远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文档 通过此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使我真正领会到了新的教育技术理念,我们一定会在日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真让教育技术为提高教育教学服务的心得体会。下

面是小泰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篇章1: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心得体会文档 纵观此次培训,整个培训课程内容安排充实有效,培训 形式新颖有趣,我个人在整个培训期间学习的很投入,很用心,收获也很多,全面提升了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和水平,对我以后的教育教学活动极大的帮助。现将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主要体会有以下几方面: 一、提高了搜索信息和各类软件应用的能力,从而更好 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本次培训我学会了frontpage网页制作的相关知识,对 于搜索整合教学资料更有条理,学会了freemind思维导图的 制作,掌握了迅雷、网际快车等一些下载工具的使用,同时也体会到了利用互联网网上学习的便利,与其他学员进行讨论,也紧随时代的步伐,开始使用博客与学生进行交流,回复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所给我的留言,我成了学生最知心的、可以信赖的人。可以说,网络让我很幸福。同时,我也在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获取更多有益的知识而不是网络游戏,颓废、消沉的思想。

如何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

如何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教育方式正向现代教育技术方式转化,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还要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本文从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的要求出发,谈谈如何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素质 how to better the quality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for teachers lan zhenshi,wei rong (talent international college guangxi,qinzhou535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advent of knowledge econom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t,the traditional way of education forward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way into a higher demand for teachers,it requires not only the teachers should have good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ies,but also has a strong business quality and innovative ability.departure from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for teachers,talk about how to improve teachers’ quality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全国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题

全国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英语课程标准(二级)中的内容标准分为()部分。 A、语言技能、听说技能、情感态度、学习方法和文化意识 B、语言技能、读写能力、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历史文化 C、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D、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2.新内容与学生的原有观念之间存在三种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其中,新内容包含原有观念属于()。 A、上位关系 B、下位关系 C、组合关系 D、并列关系 3.WebQuest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 A、杜威 B、布鲁纳 C、斯金纳 D、伯尼.道奇 4.在交流与讨论中,()的目的是小组学生解决共同的问题。 A、头脑风暴 B、同步讨论 C、辩论 D、合作性讨论

5.教学目标的结构或分类并不是唯一的,不同的教学理论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但最有影响的是布卢目姆的分类,他把教学目标分为 ()三大领域。 A、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B、了解、理解和应用 C、生理、心理和情感 D、认知、情感和学习策略 6.课程整合中的教师评价可简化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的评价,第二阶段是对教学实施的评价,第三阶段是总结经验,形成模式。 A、教学管理 B、教学行为 C、教学科研 D、教学设计 7.为了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程,学校必须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师培训。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教师的培训的组织工作存在 ()两种方式。 A、由点及面,逐层推进;全员、全程培训 B、由面到点,分层推进;全员培训 C、由上到下,全程培训 D、由点及面,分层推进;全体培训 8.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以及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促使传统教育发生彻底的变革,国外称这种变革为()。 A、第二次教育革命 B、第三次教育革命 C、第四次教育革命 D、第五次教育革命

2008年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

2008年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 报名通知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及省教育考试院关于2008年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市参考教师网上报名及考试工作即将开始。具体安排如下: 一、报名时间: 报名工作于2008年10月12日开始。各辖市区学校具体报名时间安排如下: 请在指定时间报名及缴费,逾期不予补报。 二、考试时间和开考科目 (一)考试时间:2008年11月15日至19日,每天三场,每场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各场次具体时间是: 第一场:上午:8:30-10:30;

第二场:下午:13:00-15:00; 第三场:下午16:00-18:00。 考生实际考试时间以准考证为准,错过时间不得补考。 (二)开考科目:2008年考试开考的科目为初级教学人员考试科目,共19个科目。具体为: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小学科学(自然)、小学品德生活与社会、小学音乐、小学美术、中学语文、中学数学、中学英语、中学物理、中学化学、中学生物、中学地理、中学思想品德、中学历史、中学音乐、中学美术、信息技术。报考的教师可按任教情况选择相应或相近的学科报考。考试方式为计算机上机考试。 三、报考对象:凡我市未取得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 合》合格证书或未获《Intel未来教育》项目证书 的教师。 四、报名方式:采用考生个人网上报名和集体组织上 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报名流程见《2008年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报名流程图》。 考生个人网上报名,具体工作要求如下: 1.考生在规定时间自行登陆网上报名网站(网址为https://www.doczj.com/doc/0915265982.html,),填报个人身份及报考信息,上传电子证件照片(照片拍摄要求见附件,照片尺寸文件大小可用Acdse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