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平行四边形期末专题培优复习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平行四边形期末专题培优复习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平行四边形期末专题培优复习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平行四边形期末专题培优复习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平行四边形》

期末专题培优复习

2018年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期末专题培优复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D.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2、下列说法:

①四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菱形;②顺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形成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③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④经过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交点的直线,一定能把平行四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其中正确的有()

A.4个

B.3个c.2个D.1个

3、如图,为测量池塘边A、B两点的距离,小明在池塘的一侧选取一点o,测得oA、oB的中点分别是点D、E,且DE=14米,则A、B间的距离是()

A.18米

B.24米c.28米D.30米

4、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延长AB到点E,使AE=Ac,则∠BcE的度数是()

A.22.5°

B.25°c.23°D.20°

5、在△ABc中,点D、E、F分别在Bc、AB、cA上,且DE ∥cA,DF∥BA,则下列三种说法:

①如果∠BAc=90°,那么四边形AEDF是矩形

②如果AD平分∠BAc,那么四边形AEDF是菱形

③如果AD⊥Bc且AB=Ac,那么四边形AEDF是菱形

其中正确的有()

A.3个

B.2个c.1个D.0个

6、如图,正方形ABcD中,AE=AB,直线DE交Bc于点F,则∠BEF=()

A.45°

B.30°c.60°D.55°

7、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n),B(﹣2,1),c(﹣,﹣n),则点D 的坐标是()

A.(2,﹣1)

B.(﹣2,﹣1)c.(﹣1,2)D.(﹣1,﹣2)

8、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若增加一个条件,使?ABcD成为菱形,下列给出的条件不正确的是

()

A.AB=AD

B.Ac⊥BDc.Ac=BDD.∠BAc=∠DAc

9、如图,四边形ABcD四边的中点分别为E、F、G、H,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若四边形EFGH的面积是3,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

A.3

B.6c.9D.12

10、如图,把边长为3的正方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45°得到正方形AB′c′D′,边Bc与D′c′交于点o,则四边形ABoD′的周长是()

A.B.6c.D.

11、如图,将n个边长都为2的正方形按如图所示摆放,点A1,A2,…An分别是正方形的中心,则这n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之和是()

A.n

B.n﹣1c.()n﹣1D.n

12、如图,分别以直角△ABc的斜边AB,直角边Ac为边向△ABc外作等边△ABD和等边△AcE,F为AB的中点,DE 与AB交于点G,EF与Ac交于点H,∠AcB=90°,∠BAc=30°.

给出如下结论:

①EF⊥Ac;②四边形ADFE为菱形;③AD=4AG;④4FH=BD;

其中正确结论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二、填空题:

13、如图,在□ABcD中,cE⊥AB,E为垂足,若∠A=122°,则∠BcE=°.

14、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2c,3c,则它的面积是c2.

15、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F 分别是线段Ao,Bo的中点,若Ac+BD=24c,△oAB的周长是18c,则EF=______c.

16、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o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过o点的三条直线将菱形分成阴影和空白部分.当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6和8时,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17、如图,已知△ABc的周长为1,分别连接AB,Bc,cA 各边的中点得△A1B1c1,再连接A1B1,B1c1,c1A1的中点得△A2B2c2,……,这样延续下去,最后得△AnBncn.那么

△AnBncn的周长等于.

18、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Ac,BD是对角线.将△DcB绕着点D顺时针旋转45°得到△DGH,HG交AB于点E,连接DE交Ac于点F,连接FG.

则下列结论:①四边形AEGF是菱形②△AED≌△GED③∠DFG=112.5°④Bc+FG=1.5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三、解答题:

1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BF=DE,AE⊥BD,cF⊥BD,垂足分别为E,F.

(1)求证:△ABE≌△cDF;

(2)若Ac与BD交于点o,求证:Ao=co.

20、如图,在?ABcD中,Bc=2AB=4,点E、F分别是Bc、AD的中点.

(1)求证:△ABE≌△cDF;

(2)当四边形AEcF为菱形时,求出该菱形的面积.

21、如图,△ABc的中线AD、BE、cF相交于点G,H、I 分别是BG、cG的中点.

(1)求证:四边形EFHI是平行四边形;

(2)①当AD与Bc满足条件时,四边形EFHI是矩形;

②当AD与Bc满足条件时,四边形EFHI是菱形.

22、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且,、分别是、的中点,分别交、于点、.你能说出与的大小关系并加以证明吗?

23、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点E为线段Ac上一点,连接DE,过点E作EF⊥DE,交射线Bc于点F,以DE、EF 为邻边作矩形DEFG,连接cG.

(1)如图1,求证:矩形DEFG是正方形;

(2)若AB=2,cE=,求cG的长度;

(3)当线段DE与正方形ABcD的某条边的夹角是30°时,直接写出∠EFc的度数.

参考答案

1、A

2、c

3、c

4、A.

5、A

6、A

7、A.

8、c

9、B

10、A

11、B

12、c

13、32;

14、答案为:3.

15、答案为:3.

16、12

17、

18、①②③;

19、证明:(1)∵BF=DE,∴BF﹣EF=DE﹣EF,即BE=DF,

∵AE⊥BD,cF⊥BD,∴∠AEB=∠cFD=90°,∵AB=cD,∴Rt△ABE≌Rt△cDF(HL);

(2)连接Ac,交BD于点o,∵△ABE≌△cDF,∴∠ABE=∠cDF,∴AB∥cD,

∵AB=c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o=co.

20、1)证明:∵在?ABcD中,AB=cD,∴Bc=AD,∠ABc=∠cDA.

又∵BE=Ec=Bc,AF=DF=AD,∴BE=DF.∴△ABE≌△cDF.

(2)解:∵四边形AEcF为菱形时,∴AE=Ec.

又∵点E是边Bc的中点,∴BE=Ec,即BE=AE.又Bc=2AB=4,∴AB=Bc=BE,

∴AB=BE=AE,即△ABE为等边三角形,?ABcD的Bc边上的高为2×sin60°=,

∴菱形AEcF的面积为2.

21、(1)证明:∵BE,cF是△ABc的中线,∴EF是△ABc 的中位线,∴EF∥Bc且EF=Bc.

∵H、I分别是BG、cG的中点,∴HI是△BcG的中位线,∴HI∥Bc且HI=Bc,

∴EF∥HI且EF=HI.∴四边形EFHI是平行四边形.

(2)解:①当AD与Bc满足条件AD⊥Bc时,四边形EFHI 是矩形;理由如下:

同(1)得:FH是△ABG的中位线,∴FH∥AG,FH=AG,∴FH∥AD,

∵EF∥Bc,AD⊥Bc,∴EF⊥FH,∴∠EFH=90°,

∵四边形EFHI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EFHI是矩形;故答案为:AD⊥Bc;

②当AD与Bc满足条件Bc=AD时,四边形EFHI是菱形;理由如下:

∵△ABc的中线AD、BE、cF相交于点G,∴AG=AD,

∵Bc=AD,∴AG=Bc,∵FH=AG,EF=Bc,∴FH=EF,

又∵四边形EFHI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EFHI是菱形;故答案为:Bc=AD.

22、oE=oF;

23、(1)证明(略);(2)cG=;(3)120°或30°.

八年级数学培优练习题及答案大全

八年级数学培优练习题及答案大全 1.如图所示,在△ABC中,M是BC的中点,AN平分∠BAC,BN⊥AN.若AB=?14,?AC=19,则MN的长为. A. B.2.C.D.3.2.如图,在周长为20cm的□ABCD 中,AB≠AD,AC、BD相交于点O,OE⊥BD交AD于E,则△ABE 的周长为 4cm 6cm8cm 10cm AE O B C A F M DQ 3题 o B C N 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中,AE⊥BC于E,AF⊥CD于F,∠EAF=45,且

AE+AF=ABCD的周长是 4、如图,已知正方形纸片ABCD,M,N分别是AD,BC 的中点,把BC向上翻折,使点C恰好落在MN上的F点处,BQ为折痕,则∠FBQ= A 0° B 5° C 0° D 15° 5、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中,点E、F、G、H均在其内部,且DE=EF=FG=GH=HB=2,∠E=∠F=∠G=∠H=60°,则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 A. B.2 C. D.32 6、如图是一块长、宽、高分别是6cm、4cm和3cm的长方体木块,一只蚂蚁要从顶点A出发,沿长方体的表面爬到和A相对的顶点B处吃食物,那么它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 7、已知一组数据10,10,x,8的众数与它的平均数相等,则这组数的中位数是. 8、如图OA、AB分别表示甲、乙两名同学运动的一次函数图象,图中s和t分别表示运动 路程和时间,已知甲的速度比乙快,下列说法:①射线BA表示甲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关系;②甲的速度比乙快1.5米/秒;③甲让乙先跑12米;④秒钟后,甲超过了乙,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平行四边形培优讲义新打印版

平行四边形培优讲义新 打印版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平边四边形知识点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平行四边的定义:两线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两顶点连成的线段叫做它的对角线。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矩形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根据定义)。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菱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四条边都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的判别方法: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S菱形=1/2×ab(a、b为两条对角线)或底×高 正方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四条对称轴) 正方形常用的判定: 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最新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的培优专题训练

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的培优专题训练

一、基础归纳 1.性质:按边、角、对角线三方面分类记忆.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 ????? ??? ????? 对边平行;边对边相等对角相等;角邻角互补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平分 另外,由“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性质,可推出下面的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2.判定方法:同样按边、角、对角线三方面分类记忆. 边 ?? ???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角: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平分 3.注意的问题: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有的是相应性质定理的逆定理. 学习时注意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对照记忆. 4.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二、基本思想方法 研究平行四边形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是转化法,即把平行四边形的问题转化为三角形及平移、旋转和对称图形的问题来研究. 【典例分析】 的四边形是 平行四边形

例1.已知:如图1,在ABCD 中,AB =4cm ,AD =7cm ,∠ABC 的平分线 交AD 于点E ,交CD 的延长线于点F ,则DF = cm . 解析: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知,AD ∥BC ,得∠AEB =∠EBC , 又BF 是∠ABC 的平分线, 即∠ABE =∠EBC ,所以∠AEB =∠ABE .则AB = AE = 4cm .所以DE = AD -AE = 7-4 =3(cm ). 又由AB ∥CD ,则∠F =∠ABE ,所以∠F =∠AEB . 因为∠AEB=∠FED ,所以∠F =∠FED ,故DF = DE = 3cm . 例2.已知:如图2,在平形四边形ABCD 中,E ,F 是对角线AC 上的两点,且AF =CE . 求证:DE =BF . 例3.已知:如图3,在△ABC 中,AB =AC ,E 是AB 的中点,D 在BC 上,延长ED 到F ,使 ED = DF = EB ,连接FC .求证:四边形AEFC 是平行四边形. A D C B F E (图1) (图2) A D C B F E C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平行四边形》期末专题培优复习有答案

2018年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期末专题培优复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D.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2、下列说法: ①四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菱形;②顺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形成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③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④经过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交点的直线,一定能把平行四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其中正确的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3、如图,为测量池塘边A、B两点的距离,小明在池塘的一侧选取一点O,测得OA、OB的中点分别是点D、E,且DE=14米,则A、B间的距离是() A.18米 B.24米 C.28米 D.30米 4、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延长AB到点E,使AE=AC,则∠BCE的度数是() A.22.5° B.25° C.23° D.20° △5、在ABC中,点D、E、F分别在BC、AB、CA上,且DE∥CA,DF∥BA,则下列三种说法: ①如果∠BAC=90°,那么四边形AEDF是矩形 ②如果AD平分∠BAC,那么四边形AEDF是菱形 ③如果AD⊥BC且AB=AC,那么四边形AEDF是菱形 其中正确的有()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6、如图,正方形ABCD中,AE=AB,直线DE交BC于点F,则∠BEF=() A.45° B.30° C.60° D.55° 7、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m,n),B(﹣2,1),C(﹣m,﹣n),则点D的坐标是() A.(2,﹣1) B.(﹣2,﹣1) C.(﹣1,2) D.(﹣1,﹣2) 8、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若增加一个条件,使?ABCD成为菱形,下列给出的条件不正确的是()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期末试卷培优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培优测试卷 一、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解答题压轴题(难) 1.(1)如图1,在Rt△ABC 中,AB AC =,D、E是斜边BC上两动点,且 ∠DAE=45°,将△ABE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AFC,连接DF . (1)试说明:△AED≌△AFD; (2)当BE=3,CE=9时,求∠BCF的度数和DE 的长; (3)如图2,△ABC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DAE=90°,D 是斜边BC所在直线上一点,BD=3,BC=8,求DE2的长. 【答案】(1)略(2)∠BCF=90° DE=5 (3)34或130 【解析】 试题分析:()1由ABE AFC ≌,得到AE AF =,BAE CAF ∠=∠, 45, EAD ∠=45, BAE CAD ∴∠+∠=45, CAF CAD ∴∠+∠=即 45. DAF ∠=EAD DAF ∠=∠,从而得到. AED AFD ≌ ()2由△AED AFD ≌得到ED FD =,再证明90 DCF ∠=?,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3过点A 作AH BC ⊥于H,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得, 1 4. 2 AH BH BC === 1 DH BH BD =-=或7, DH BH BD =+=求出AD的长,即可求得2 DE. 试题解析:()1ABE AFC ≌, AE AF =,BAE CAF ∠=∠, 45, EAD ∠=90, BAC ∠= 45, BAE CAD ∴∠+∠= 45, CAF CAD ∴∠+∠= 即45. DAF ∠= 在AED和AFD中,{ AF AE EAF DAE AD AD, = ∠=∠ = . AED AFD ∴≌ ()2AED AFD ≌, ED FD ∴=,

初中八年级数学竞赛培优讲义全套专题25 配方法-精编

专题 25 配方法 阅读与思考 把一个式子或一个式子的部分写成完全平方式或者几个完全平方式的和的形式,这种方法叫配方法,配方法是代数变形的重要手段,是研究相等关系,讨论不等关系的常用技巧. 配方法的作用在于改变式子的原有结构,是变形求解的一种手段;配方法的实质在于揭示式子的非负性,是挖掘隐含条件的有力工具. 配方法解题的关键在于“配方”,恰当的“拆”与“添”是配方常用的技巧,常见的等式有: 1、222 2()a ab b a b ±+=± 2、2 a b ±= 3、2222 222()a b c ab bc ca a b c +++++=++ 4、2 2 2 2221 [()()()]2 a b c ab bc ac a b b c a c ++---= -+-+- 配方法在代数式的求值,解方程、求最值等方面有较广泛的应用,运用配方解题的关键在于: (1) 具有较强的配方意识,即由题设条件的平方特征或隐含的平方关系,如2 a = 能 联想起配方法. (2) 具有整体把握题设条件的能力,即善于将某项拆开又重新分配组合,得到完全平方式. 例题与求解 【例1】 已知实数x ,y ,z 满足2 5,z 9x y xy y +==+- ,那么23x y z ++=_____ (“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 解题思路:对题设条件实施变形,设法确定x , y 的值. 【例2】 若实数a ,b , c 满足222 9a b c ++= ,则代数式2 2 2 ()()()a b b c c a -+-+- 的 最大值是 ( ) A 、27 B 、18 C 、15 D 、12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 解题思路:运用乘法公式 ,将原式变形为含常数项及完全平方式的形式.

平行四边形培优

F E D C B A 平行四边形综合提高 一 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角度、线段的计算 1、如图,在 ABCD 中,AE ⊥BC 于E ,AF ⊥CD 于F ,若∠EAF =60o ,则∠B =_______;若BC =4cm ,AB =3cm ,则AF =___________,□ABCD 的面积为_________. 2、已知ABCD 的周长为32cm,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AOB 的周长比△BOC 的周长多4cm ,求这个四边形的各边长。 二、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线段相等 3、如图,在 ABCD 中,O 是对角线AC 、BD 的交点,BE ⊥AC ,DF ⊥AC ,垂足分别为E 、F .那么OE 与OF 是否相等?为什么? 三 直接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 4、如图在ABCD 中,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AF 与EB 交于点G ,CE 与DF 交于点H ,试说明四边形EGFH 的形状。 5、如图,BD 是ABCD 的对角线,AE ⊥BD 于E ,CF ⊥BD 于点F ,求证:四边形AECF 为平行四边形。 B D B D

四 构造平行四边形解题 6、如图2-33所示.Rt △ABC 中,∠BAC=90°,AD ⊥BC 于D ,BG 平分∠ABC ,EF ∥BC 且交AC 于F . 求证:AE=CF . 7、已知,如图,AD 为△ABC 的中线,E 为AC 上一点,连结BE 交AD 于点F ,且AE=FE ,求证:BF=AC [能力提高] 1、如图2-39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E 和△BCF 都是等边三角形. 求证:△DEF 是等边三角形. 2、如图2-32所示.在ABCD 中,AE ⊥BC ,CF ⊥AD ,DN=BM .求证:EF 与MN 互相平分. B C D

数学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数学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培优篇)(Word版含解析) 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平面内有五个点,以其中任意三个点为顶点画三角形,最多可以画_____个三角形. 【答案】10 【解析】 【分析】 以平面内的五个点为顶点画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定义,我们在平面中依次选取三个点画出图形即可解答. 【详解】 解:如图所示,以其中任意三个点为顶点画三角形,最多可以画10个三角形, 故答案为:10.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几何图形的个数,我们根据三角形的定义,在画图的时候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保证不重复不遗漏. 2.如图,△AEF是直角三角形,∠AEF=900,B为AE上一点,BG⊥AE于点B,GF∥BE,且AD=BD=BF,∠BFG=600,则∠AFG的度数是___________。 【答案】20° 【解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知∠A=∠AFG,∠EBF=∠BFG=600,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BDF=2∠A,∠A+∠AFB=3∠A=∠EBF,因此可得∠AFG=20°. 故答案为:20°.

3.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等于另一个锐角的2倍,则较小的锐角是_______. 【答案】30° 【解析】 【分析】 设较小的锐角是x,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设较小的锐角是x,则另一个锐角是2x, 由题意得,x+2x=90°, 解得x=30°, 即此三角形中最小的角是30°. 故答案为:30°.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该知识点是本题解题的关键. 4.如图是小李绘制的某大桥断裂的现场草图,若∠1=38°,∠2=23°,则桥面断裂处夹角∠BCD=__________. 【答案】119° 【解析】 【分析】 连接BD,构△BCD根据对顶角相等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BCD的度数. 【详解】 如图所示,连接BD, ∵∠4=∠1=38°,∠3=∠2=23°, ∴∠BCD=180°-∠4-∠3=180°-38°-23°=119°. 故答案为:119°. 【点睛】 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的性质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连接BD,构△BCD是解题的关键. 5.如图,Rt△ABC中,∠ACB=90°,∠A=50°,将其折叠,使点A落在边CB上A′处,折痕为CD,则∠A′DB的度数为_____.

八年级数学竞赛培优专题及答案 09 二次根式的概念与性质

专题09 二次根式的概念与性质 阅读与思考 0) a≥叫做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性质是二次根式运算、化简求值的基础,主要有: 1 ≥ a、a2一样都是非负数. 2 . 2 =a(a≥0).解二次根式问题的基本途径——通过平方,去掉根号有理化. 3 () () a a a a a ≥ ?? ==? -≤ ?? 揭示了与绝对值的内在一致性. 4 a b =(a≥0,b≥0). 5 =(a≥0,b>0).给出了二次根式乘除法运算的法则. 6.若a>b>0 >0,反之亦然,这是比较二次根式大小的基础. 运用二次根式性质解题应注意: (1)每一性质成立的条件,即等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2)要学会性质的“正用”与“逆用”,既能够从等式的左边变形到等式的右边,也能够从等式的右边变形到等式的左边. 例题与求解 【例1】设x,y都是有理数,且满足方程 11 40 2332 x y ππ π ???? +++--= ? ? ???? ,那么x y -的值是 ____________.(“希望杯”邀请赛试题)解题思路:将等式整理成有理数、无理数两部分,运用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性质解题. 【例2】当1≤x≤2 ___________. 解题思路: a≥0的隐含制约.

【例3】若a>0,b>0=+ 的值. (天津市竞赛试题)解题思路:对已知条件变形,求a,b的值或探求a,b的关系. 【例4】若实数x,y,m满足关系式: 199 y x =--m的值. (北京市竞赛试题)解题思路:观察发现(x-199+y)与(199-x-y)互为相反数,由二次根式的定义、性质探索解题的突破口. 【例5】已知 1 5 2 a b c +-=-,求a+b+c的值. (山东省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题设条件是一个含三个未知量的等式,三个未知量,一个等式才能确定未知量的值呢?考虑从配方的角度试一试. 【例6】在△ABC中,AB,BC,AC 学在解答这道题时,先建立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再在网格中画出格点△ABC (即△ABC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处),如图1所示.这样不需求△ABC的高,而借用网格就能计算出它的面积. (1)请你将△ABC的面积直接填写在横线上:_________. (2)我们把上述求△ABC面积的方法叫作构图法.若△ABC, (a>0),请利用图2中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画出相应的△ABC,并求出它的面积. (3)若△ABC(m>0,n>0,且m≠n) 试运用构图法求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咸宁市中考试题)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等知识,不规则三角形的面积,可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正方形等特殊图形求得.

平行四边形培优训练题

1、在四边形ABCD中,AB=CD,BF=DE,AE⊥BD,CF⊥BD,垂足分别为E,F. (1)求证:△ABE≌△CDF; (2)若AC与BD交于点O,求证:AO=CO. 2、如图,已知,□ABCD中,AE=CF,M、N分别是DE、BF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MFNE是平行四边形. 3、在□ABCD中,分别以AD、BC为边向内作等边△ADE和等边△BCF,连接BE、DF. 求证: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 4、已知: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经过点O并且分别和AB,CD相交于点E,F,点G,H分别为OA,OC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HFG是平行四边形. 5、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F分别在线段BC、AB上,∠EFB=60°,DC=EF.

(1)求证:四边形EFCD是平行四边形; (2)若BF=EF,求证:AE=AD. 6、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E⊥BD于E,CF⊥BD于F. (1)求证:BE=DF; (2)若 M、N分别为边AD、BC上的点,且DM=BN,试判断四边形 MENF的形状(不必说明理由). 7.已知: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交BD于点O,四边形AODE是平行四边形.求证:四边形ABOE、四边形DCOE都是平行四边形.

8.如图,已知在?ABCD中,E、F是对角线BD上的两点,BE=DF,点G、H分别在BA和DC 的延长线上,且AG=CH,连接GE、EH、HF、FG. (1)求证:四边形GEHF是平行四边形; (2)若点G、H分别在线段BA和DC上,其余条件不变,则(1)中 的结论是否成立 9、如图所示.?ABCD中,AF平分∠BAD交BC于F,DE⊥AF交CB于E.求证:BE=CF. 10.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36cm,过D作AB,BC边上的高DE、DF,且cm,,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 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O为原点,四边形ABCD为平 行四边形,A、B、C的坐标分别是A(﹣3,),B(﹣2,3),C (2,3),点D在第一象限. (1)求D点的坐标; (2)将平行四边形ABCD先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 个单位长度所得的四边形A1B1C1D1四个顶点的坐标是多少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平行四边形》期末专题培优复习含答案 (2).docx

2018 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平行四边形》期末专题培优复习含答案 平行四边形培优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D.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2、下列说法: ①四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菱形;②顺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形成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③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④经过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交点的直线,一定能把平行四边形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其中正确的有() A.4 个 B.3个 C.2个 D.1个 3、如图,为测量池塘边A、 B 两点的距离,小明在池塘的一侧选取一点O,测得 OA、 OB的中点分别是点 D、 E,且 DE=14米,则 A、 B 间的距离是() A.18 米 B.24米 C.28米 D.30米 4、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延长AB到点 E,使 AE=AC,则∠ BCE的度数是() A.22.5 ° B.25° C.23° D.20° 5、在△ ABC中,点 D、E、 F 分别在 BC、AB、 CA上,且 DE∥CA,DF∥BA,则下列三种说法: ①如果∠ BAC=90°,那么四边形AEDF是矩形 ②如果 AD平分∠ BAC,那么四边形AEDF是菱形 ③如果 AD⊥BC 且 AB=AC,那么四边形AEDF是菱形 其中正确的有()

A.3 个 B.2个 C.1个 D.0个 6、如图,正方形ABCD中, AE=AB,直线 DE交 BC于点 F,则∠ BEF=() A.45° B.30° C.60° D.55° 7、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 m, n), B(﹣ 2, 1),C(﹣ m,﹣ n),则点 D 的坐标是() A. (2,﹣ 1) B.(﹣2,﹣1) C.(﹣1,2) D.(﹣1,﹣2) 8、如图,在 ?ABCD中,对角线AC与 BD交于点 O,若增加一个条件,使?ABCD成为菱形,下列给出的条件不正确的是() A.AB= AD B.AC⊥BD C.AC=BD D.∠BAC=∠ DAC 9、如图,四边形 ABCD四边的中点分别为 E、 F、 G、 H,对角线 AC与 BD相交于点 O,若四边形EFGH的面积是 3,则四边形 ABCD的面积是 ( ) A.3 B.6 C.9 D.12 10、如图,把边长为 3 的正方形ABCD绕点 A 顺时针旋转45°得到正方形AB′C′D′,边 BC与D′C′交于点O,则四边形ABOD′的周长是()

(完整word)初二上数学培优题(一)答案

初二数学培优题(一) 1.如图所示,已知△ABC中,点D为BC边上一点,∠1=∠2=∠3,AC=AE,(1)求证:△ABC≌△ADE; (2)若AE∥BC,且∠E=∠CAD,求∠C的度数. 【分析】(1)由∠1=∠2=∠3,可得∠1+∠DAC=∠DAC+∠2,即∠BAC=∠DAE,又∠1+∠B=∠ADE+∠3,则可得∠B=∠ADE,已知AC=AE,即可证得:△ABC≌△ADE; (2)由题意可得,∠ADB=∠ABD=4x,在△ABD中,可得x+4x+4x=180°,解答处即可; 【解答】解:(1)∵∠1=∠2=∠3, ∴∠1+∠DAC=∠DAC+∠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即∠BAC=∠DAE, 又∵∠1+∠B=∠ADE+∠3,则可得∠B=∠ADE, 在△ABC和△ADE中, ∴△ABC≌△ADE(AAS); (2)∵AE∥BC, ∴∠E=∠3,∠DAE=∠ADB,∠2=∠C, 又∵∠3=∠2=∠1,令∠E=x, 则有:∠DAE=3x+x=4x=∠ADB, 又∵由(1)得AD=AB,∠E=∠C, ∴∠ABD=4x,

∴在△ABD中有:x+4x+4x=180°, ∴x=20°, ∴∠E=∠C=2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判定三角形全等是证明线段或角相等的重要方式,在判定三角形全等时,关键是选择恰当的判定条件. 2.如图,∠BAD=∠CAE=90°,AB=AD,AE=AC. (1)证明:BC=DE; (2)若AC=12,CE经过点D,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分析】(1)求出∠BAC=∠EAD,根据SAS推出△ABC≌△ADE,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即可; (2)由△ABC≌△ADE,推出四边形ABCD的面积=三角形ACE的面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1)解:∵∠BAD=∠CAE=90°, ∴∠BAC+∠CAD=∠EAD+∠CAD, ∴∠BAC=∠EAD. 在△ABC和△ADE中,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期中专题培优复习

期中复习专题 期中专题(一) 二次根式 1.计算: (1) (9) (10) 202π-+( (12)+ (13) 2 2.已知,a =b = (1)22a b -; (2)11a b +; (3)22a ab b -+ . 3.已知22446100x y x y +--+=,求(5y - 的值.

期中专题(二) 勾股定理 1.在△ABC 中,∠C =90°,∠A =60°,BC =3+,BD 平分∠ABC 交AC 于D .求AD 的长. 2.如图,在△ABC 中,AB =AC =10,BC =16,AD ⊥AC 交BC 于D ,求DB 的长. 3.如图,在△ABC 中,AB =AC ,BD ⊥AC 于D ,BD =4,CB =5,求AB 的长.

4.如图,在△ABC 中,∠B =45°,∠ A =15°,BC 1,求AC ,A B 的长. 5.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 =60°,∠B =∠D =90°,AB =2,CD =1,求BC 和AD 的长. 6.如图,点E ,F 分别为正方形ABCD 的边BC ,CD 上一点,且AE 平分∠BEF ,连AF . (1)求证:∠EAF =45°; (2)若点E 为BC 的中点,AB =6,求AEF S .

期中专题(三)特殊四边形的简单证明 1.如图,在ABCD中,点E,F在AC上,且AE=CF. (1)求证:四边形BEDF为平行四边形; (2)若需四边形BEDF为菱形,则原四边形对角线之间需添加什么条件? 2.如图,AD为△ABC的平分线,DE∥AB交AC于E,DF∥AC交AB于F,判断四边形AEDF 的形状并证明. 3. (2013乌鲁木齐)如图,在△ABC中,∠ACB=90°,CD⊥AB于点D,AE平分∠BAC,分别与BC,CD交于点E,F,EH⊥AB于点H,连接FH.求证:四边形CFHE是菱形.

《平行四边形》培优专题训练1

平行四边形培优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A 1、A 2、A 3、A 4和C 1、C 2、C 3、C 4分别是AB 和CD 的五等分点,点B 1、B 2和D 1、D 2分别是BC 和DA 的三等分点,已知四边形A 4 B 2 C 4 D 2的面积为1,则平行四边形ABCD 面积为( ) A.2 B. C. D.15 2、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3,AD=4,P 是AD 上一动点,PE ⊥AC 于E,PF ⊥BD 于F,则PE+PF 的值为( ) A 、125 B 、135 C 、5 2 D 、2 二.填空题: 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已知AB 、BC 、CD 三条边的长度分别为(x+3),(x-4)和16,则这个四边形的周长是 。 2.以不共线的三点A 、B 、C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共有 个。 3. □ABCD 的对角线交于点O ,S △AOB =2cm 2,则S □ABCD =__________. 4. □ABCD 中,对角线AC 和BD 交于点O ,若AC =8,AB =6,BD =m ,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5.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P 是其内任意一点,PD ∥AB ,PE ∥BC ,DE ∥AC ,若△ABC 周长为12,则PD +PE +PF = 。 三.解答题: 1.□ABCD 中,E 在边AD 上,以BE 为折痕,将△ABE 向上翻折,点A 正好落在CD 上的点F ,若△FDE 的周长为8,△FCB 的周长为22,求CF 的长. F E D C B A P F E D C B A

数学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培优测试卷

数学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培优测试卷 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C 在直线BE 上,∠=?,∠A m ABC 与ACE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1A ,则 1A =_____?;若再作11A BE A CE ∠∠、的平分线,交于点2A ;再作22A BE A CE ∠∠、的 平分线,交于点3A ;依此类推,10A ∠= _________?. 【答案】(2m ) (1024 m ) 【解析】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和“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求出规律,直接利用规律解题. 【详解】 解:∵∠A 1=∠A 1CE-∠A 1BC=12∠ACE-12∠ABC=12(∠ACE-∠ABC )=12∠A=2 m ° . 依此类推∠A 2=224m m ??=,∠A 3=328m m ??=,…,∠A 10=1021024 m m ?? =. 故答案为:()2m ;()1024 m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之间的关系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2.如图,在△ABC 中,∠B=50°,三角形的外角∠DAC 和∠ACF 的平分线交于点E ,则∠AEC =_______°. 【答案】65 【解析】 如图,∵AE 平分∠DAC ,CE 平分∠ACF ,

∴∠1= 12∠DAC ,∠2=1 2 ∠ACF , ∴∠1+∠2=1 2 (∠DAC+∠ACF ), 又∵∠DAC+∠ACF=(180°-∠BAC )+(180°-∠ACB )=360°-(∠BAC+∠ACB ),且 ∠BAC+∠ACB=180°-∠ABC=180°-50°=130°, ∴∠1+∠2= 1 2 (360°-130°)=115°, ∴在△ACE 中,∠E=180°-(∠1+∠2)=180°-115°=65°. 3.如图,1BA 和1CA 分别是ABC ?的内角平分线和外角平分线,2BA 是1A BD ∠的角平分线, 2CA 是1A CD ∠的角平分线,3BA 是2A BD ∠的角平分线,3CA 是2A CD ∠的角平分线,若1A α∠=,则2018A ∠=_____________ 【答案】2017 2α 【解析】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 1BC= 12∠ABC ,∠A 1CD=1 2 ∠ACD ,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得∠ACD=∠A+∠ABC ,∠A 1CD=∠A 1BC+∠A 1,整理即可得解,同理求出∠A 2,可以发现后一个角等于前一个角的1 2 ,根据此规律即可得解. 【详解】 ∵A 1B 是∠ABC 的平分线,A 1C 是∠ACD 的平分线, ∴∠A 1BC= 12∠ABC ,∠A 1CD=1 2 ∠ACD , 又∵∠ACD=∠A+∠ABC,∠A 1CD=∠A 1BC+∠A 1,

平行四边形经典题型(培优提高)

中心对称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知识归纳 1.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 原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分析:一个图形;围绕一点旋转1800;重合. 2.思考: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1)区别: 中心对称是指两个全等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其中一个图形上所有点关于对称中心的对称点都在另一个图形上,反之,另一个图形上所有点关于对称中心的对称点都在这;而中心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本身成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上所有点关于对称中心的对称点都在这个图形本身上. 2)联系: 如果将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一个图形),那么这个图形就是中心对称图形;一个中心对称图形也可以看成是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 3.中心对称图性质 1)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 2)中心对称图形的两个部分是全等的. 注:常见的中心对称图形有:矩形,菱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边数为偶数的正多边形,某些规则图形等. 正偶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正奇边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如:正三角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等腰梯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4.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①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角相等。 ③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分平分。 5.平行四边形判定: 定理1、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定理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7.逆定理1:在三角形内,与三角形的两边相交,平行且等于三角形第三边一半的线段是 三角形的中位线。 逆定理2:在三角形内,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且与另一边平行的线段,是三角形的中位线。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试卷培优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试卷培优测试卷 一、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解答题压轴题(难) 1.已知,如图A 在x 轴负半轴上,B (0,-4),点E (-6,4)在射线BA 上, (1) 求证:点A 为BE 的中点 (2) 在y 轴正半轴上有一点F, 使 ∠FEA=45°,求点F 的坐标. (3) 如图,点M 、N 分别在x 轴正半轴、y 轴正半轴上,MN=NB=MA ,点I 为△MON 的内角平分线的交点,AI 、BI 分别交y 轴正半轴、x 轴正半轴于P 、Q 两点, IH⊥ON 于H, 记△POQ 的周长为C△POQ.求证:C△POQ=2 HI. 【答案】(1)证明见解析;(2)22 (0,)7 F ;(3)证明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过E 点作EG ⊥x 轴于G ,根据B 、E 点的坐标,可证明△AEG ≌△ABO ,从而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证; (2)过A 作AD⊥AE 交EF 延长线于D ,过D 作DK ⊥x 轴于K ,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得到△AEG ≌△DAK ,进而求出D 点的坐标,然后设F 坐标为(0,y ),根据S 梯形EGKD =S 梯形 EGOF +S 梯形FOKD 可求出F 的坐标; (3)连接MI 、NI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 证得△MIN ≌△MIA ,从而得到∠MIN=∠MIA 和∠MIN=∠NIB ,由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得∠AIB=135°×3-360°=45°再连接OI ,作IS⊥OM 于S, 再次证明△HIP ≌△SIC 和△QIP ≌△QIC ,得到C △POQ 周长. 试题解析:(1)过E 点作EG⊥x 轴于G , ∵B (0,-4),E (-6,4),∴OB=EG=4, 在△AEG 和△ABO 中,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数学培优提高习题

八年级下“勇攀高峰”第1期(2015年3月)命题人:张志欣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如果关于x的不等式(a+2)x>a+2的解集为x<1,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A.a>0 B.a<0 C.a>﹣2 D.a<﹣2 2.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B.C.D. 3.已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5,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5 B.m≥5 C.m<5 D.m≤5 4.已知点M(1﹣2m,m﹣1)关于x轴的对称点在第二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B. C.D. 5.阅读理解:我们把称作二阶行列式,规定它的运算法则为=ad﹣bc,例如 =1×4﹣2×3=﹣2,如果>0,则x的解集是() A.x>1 B.x<﹣1 C.x>3 D.x<﹣3 6.如图,直线y=﹣x+2与y=ax+b(a≠0且a,b为常数) 的交点坐标为(3,﹣1),则关于x的不等式 ﹣x+2≥ax+b的解集为() A.x≥﹣1 B.x≥3 C.x≤﹣1 D.x≤3 7.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有且只有1个整数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A.a>0 B.0≤a<1 C.0<a≤1 D.a≤1 二.填空题(共5小题) 8.不等式组的最小整数解是. 9.已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3,则a的取值范围是.

10.已知不等式3x﹣a≤0的解集为x≤5,则a的值为. 11.如果1<x<2,则(x﹣1)(x﹣2)0.(填写“>”、“<”或“=”)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2.代数式的值不大于的值,求x的取值范围. 13.解不等式组:14.解不等式组,并求其整数解.15. 某电器商场销售A、B两种型号计算器,两种计算器的进货价格分别为每台30元,40元,商 场销售5台A型号和1台B型号计算器,可获利润76元;销售6台A型号和3台B型号计算器,可获利润120元. (1)求商场销售A、B两种型号计算器的销售价格分别是多少元?(利润=销售价格﹣进货价格)(2)商场准备用不多于2500元的资金购进A、B两种型号计算器共70台,问最少需要购进A型号的计算器多少台?

平行四边形经典题型(培优提高)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①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角相等。 ③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分平分。 2.平行四边形判定: 定理1、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定理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4.逆定理1:在三角形内,与三角形的两边相交,平行且等于三角形第三边一半的线段是 三角形的中位线。 逆定理2:在三角形内,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且与另一边平行的线段,是三角形的中位线。

第四节:中心对称图形 课堂练习 1.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正三角形B.平行四边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正六边形 2.下列图形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3.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4.下三图是由三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请你再添加一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 使所得的新图形分别为下列A,B,C题要求的图形,请画出示意图. (1)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 (2)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3)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 第五节: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例题讲解 例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如果错误请画出反例图 ①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②一组对边相等,另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③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④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⑤两组邻角互补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八年级数学培优平行四边形

20第讲平行四边形考点?方法?破译.1?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并运用它们进行计算与证明.2.理解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并会应用. 3?了解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经典?考题?赏析的延长作直线EF分别交中:如图 在ABCD,过对角线BD的中点O【例1】已知口N、F?、DC、3C的延长线于点E、M、线AB 竺△,请加以证明;⑴观察图形并找出?对全等三角形:△ ⑵在⑴中你所找出的?对全等三角形,其中?个三角形可由另?个三角形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 【变式题组】 01?如图,在ABCD中,ZBAD=32O?分别以3C、CD为边向外作△ BCE和厶DCF, 口使3E = BC, DF = DC, ZEBC=ZCDF,延长AB交边EC于点上,点H在E、C两点之间.连接至E、AF. (1)求证: A ABE^A FDA; ⑵当AE丄AF时,求ZEBH的度 数. 02?如图,已知在ABCD中,Ex F是对角线BD上的两点,BE = DF,点G、H分别在口BA和DC的延长线上,且AG = CH,连接GE、EH、HF. 是平行四边形.求证:四边形GEHF

、CD 上,以?点E 在边AC,延长BC 至D,使CD = BC 中,03?如图,在厶ABCAB=AC ?,连 接BG 、DE 作CG 〃AB 交EF 于点GCE 为邻边作CDFE.过点C/7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DZ ACB 与Z DCG ?⑵求证:A BCG ^A DCE 丄,BFBE 的周长为20,丄AD 【例2】如图,ABCD£7 60° =2, ZMBN = BM 的中点,N 是 DC 的中点,=1,BN 是 ABCD02.在中,MAD 口 求BC 的长. ABCD 贝lj 的面积为 BECD, =2, BF = 3.£7 变式题组】【的长.2.求EC,AE = 3,DF=°八 如图,01ABCD 中,3E 丄ADBF 丄CD, D ZEBF = 60

最新八年级上数学培优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八年级上数学培优试题及答案解析 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专题一三角形个数的确定 1.如图,图中三角形的个数为() A.2 B.18 C.19 D.20 2.如图所示,第1个图中有1个三角形,第2个图中共有5个三角形,第3个图中共有9个三角形,依此类 推,则第6个图中共有三角形__________个. 3.阅读材料,并填表: 在△ABC中,有一点P1,当P1、A、B、C没有任何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可构成三个不重叠的小三角形(如图).当△ABC内的点的个数增加时,若其他条件不变,三角形内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的个数情况怎样? 完成下表: △ABC内点的个数 1 2 3 (1007) 构成不重叠的小三角形的个数 3 5 … 专题二根据三角形的三边不等关系确定未知字母的范围 4.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3,1-2a,8,则a的取值范围是() A.-6<a<-3 B.-5<a<-2 C.2<a<5 D.a<-5或a>-2 5. 在△ABC中,三边长分别为正整数a、b、c,且c≥b≥a>0,如果b=4,则这样的三角形共有______个. 6.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2、x、8,且x是不等式 2 2 x+ > 12 3 x - -的正整数解,试求第三边x的长. 状元笔记 【知识要点】 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三条重要线段 (1)高:从三角形的顶点向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2)中线:连接三角形的顶点与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3)角平分线:三角形内角的平分线与对边相交,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3.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