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坑突涌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基坑突涌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基坑突涌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基坑突涌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突涌的危害

近年来,深基坑工程开挖施工的地质条件和环境日益复杂,其工程事故也日益

增多,由此带来的损失也越来越大,而在深基坑工程中,一项事关全局的工作

就是地下水的防治,特别是在沿海地区,地下水是深基坑工程的天敌,是导致

基坑工程事故的最直接原因之一。地下水对基坑造成的事故中,由于底部承压

水而产生的事故占很大一部分,承压水处理难度大,并且处理不当造成的后果

严重,是基坑设计的重点、难点之一。同时,随着基坑开挖深度越来越大,基

底下部不透水层厚度越来越薄,承压水更有可能顶破坑底而发生突涌、隆起,

造成基坑围护结构失稳等,最终酿成工程中的危险事故。

处理方法

三种技术手段:隔水;降压;封底

隔水

承压含水层水埋藏深度较浅的工程,设置较深的地下连续墙等隔水帷幕,穿越

承压含水层,进入不透水层一定的深度,隔断基坑内外承压水的水力联系。造

价高,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降压

基坑底部承压含水层以上覆土不足以抵抗承压水头,而又不适合隔断承压水的

工程,可采用降压降水的方法。方案应通过计算并结合周边环境条件等因素综

合确定。降压井运行应使基底以下承压含水层的水头压力低于含水层上部保留

的覆盖层土压力。过量抽取基坑下部承压水,极易造成基坑周边建筑沉降开裂。封底

一般用于开挖至基底标高时,上覆土重略小于承压水的浮托力,不能满足抗承

压水稳定性的局部电梯井等落深区,以及有明显空间效应的小型或窄长形基坑

等情况。可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或高压旋喷桩等加固体,利用加固后土体重度、

抗剪强度的提高,以及基坑内部密集工程桩的加筋作用,来达到抵抗承压水头

的目的。需考虑加固深度的选择。

五种处理方法

明排水法;注浆法;井点降水法;冻结法;地下连续墙法

明排水法

在基坑中,常在其开挖过程中,沿坑底周围或者中央挖一定坡度的排水沟,并

隔一定的距离设置一个集水坑,地下水通过沟流入坑中,然后用水泵抽走。这

种方法适用于面积较小、降水深度不大的基坑开挖工程,对软土或者土中有细砂、粉砂或淤泥层时,不宜采用这种方法。在坡中主要有坡面排水和坡体排水,坡面排水主要是通过设置坡顶截水沟、平台截水沟、边沟、排水沟及跌水与急

流槽来实现。坡体排水设施主要有渗沟、盲沟及斜孔等。

注浆法

注浆法是将胶结材料配制成浆液并注入松散含砂或含水地层、含裂隙的岩层、溶洞、破碎带使其固化的施工方法。浆液凝结硬化后,起到胶结、堵塞作用,使地层稳固并隔断水源,减小岩土的渗透性,增加工程的强度及稳定性,达到岩土加固和堵水的目的。注浆技术既可应用于减少井筒涌水,加快凿井速度、并对井筒全深范围内所有含水层除表土层外进行预注浆的打干井施工,也可以对裂隙含水岩层、松散沙土层进行堵水、加固。注浆法作为一种对所有地下工程有效的施工技术,它治水的主要原理在于浆液在土体中的填充、扩散、凝固成有一定强度的基本不透水的注浆帷幕。

井点降水法

井点降水法就是在巨大基坑开挖之前,在基坑周围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井,利用抽水设备抽水,使地下水降落至基坑以下,并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不断抽水,使要开挖的土保持干燥。井点降水法采用的井点类型有轻型井点、电渗井点、喷射井点、管井井点等。

冻结法

冻结法是在岩土工程开挖之前,用人工制冷的方法将开挖工程周围的岩土层冻结成封闭的冻结圈(壁),以临时加固地层,抵抗地压,隔绝地下水与地下工程的联系,然后在冻结壁的保护下进行正常施工的一种特殊施工法。它不仅是一种特殊的施工方法,而且能够有效的起到了隔水的作用,冻结法在施工中有效的阻隔了土体中的水向开挖土体中迁移,保证了施工的安全。冻结法广泛的应用于矿井建设、地基基础、水利工程、地下铁道以及河底隧道等工程中,于地下土体中含有不稳定的地层或者含水极丰富的的裂隙层的施工,冻结法更加有效安全。

地下连续墙法

地下连续墙就是用专用设备沿着深基础或地下构筑周边采用泥浆护壁开挖出一条具有一定宽度与深度的沟槽,在槽内设置钢筋笼,采用导管法在泥浆中浇筑混凝土,筑成一单元墙段,依次顺序施工,以某种接头方法连接成的一道连续的地下钢筋混凝土墙,以便基坑开挖时防渗、挡土,作为邻近建筑物基础的支护以及直接成为承受直接荷载的基础结构的一部分。地下连续墙对地下工程的防渗以及水利水电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基坑突泥、涌水事故应急预案

基坑突泥涌水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针对在明挖结构土方开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泥、涌水情况,对潜在的基坑突泥、涌水事故做出应急准备,并对发生的基坑突泥、涌水事故进行控制,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的损失程度和不利影响,根据《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中有关应急预案的要求,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 1、《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 2、相关方的期望及要求; 3、集团公司颁布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的文件以及《中铁隧道集团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中铁隧道集团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 三、编制原则 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等,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四、应急响应等级 一级紧急情况:项目上的应急资源能够处理的紧急情况。 二级紧急情况:项目上的应急资源无法处理,需集团公司介入的紧急情况。 三级紧急情况:项目上的应急资源无法处理,需集团公司和地方政府介入的紧急情况。 四、应急响应程序 应急响应程序为:接警→响应等级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结

束(恢复生产) 五、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责及分工 1、应急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王坤 副组长:陈洪武、梁奎生 组员:王小红、吴传林、李新伟、杜闯东、李凤远、张惠军、杨道玉、陈广江、鲜双忠 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1)督促、检查本项目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事故/事件(或险情)应急救援预案的管理和落实工作。 2)结合本项目特点组织制定基坑主体结构土方开挖方案,认真部署,贯彻落实应急领导小组各项决议; 3)组织训练本项目的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对员工进行应急救援知识培训;配备必要的防护、救援物资、设备、器材,并指定专人管理,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性能完好。 4)落实施工现场必备的抢救器材和设施: 救援配臵物品一览表 5)事故/事件(或险情)发生时,立即启动事故/事件(或险情)应急救

深基坑底板涌水原因分析及监理控制措施

深基坑底板涌水原因分析及监理控制措施 发表时间:2016-08-06T15:04:15.3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1期作者:马楚耿 [导读] 本文主要针对深基坑底板的涌水原因及监理控制措施展开了分析。 珠海市卓越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深基坑底板的涌水原因及监理控制措施展开了分析,通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系统探讨了涌水的原因及不利后果,并给出了一系列相应的监理控制措施,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深基坑;底板;涌水;监理控制 随着如今我国建筑施工的不断发展,深基坑的施工已成为了建筑施工中的必备环节。但是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深基坑底板的施工却存在着涌水的故障,严重影响着施工的进行。因此,我们需要对涌水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监理控制,以保障整体深基坑工程的施工质量。 1 工程概况 某工程开挖深度从-15.0m~-18.0m不等,局部达到-22.0m。降水井底标高-20.0m,降水井有效长度18.0m,下部2.0m为沉淀管。底板顶标高-14.60m,塔楼区域底板厚3000mm,采用C35(P8)防水抗渗混凝土;垫层设计厚度10cm,C15普通混凝土,其上空铺单层 1.2mm厚格雷斯防水卷材;塔楼基础配筋上筋为4层双向C32@150,下筋为4层双向C32@150,核心筒部位为双向4层C32@150+双向2层C40@150,塔楼基础底板面积为2800m2,单次浇筑方量约为8000m3。 2 底板涌水原因分析 在浇筑塔楼底板混凝土时,突然发现在底板核心筒附近及西南角有三处涌水现象,为查明涌水原因,监理组织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结构顾问、基坑支护设计顾问等相关人员召开专题会议,通过现场踏勘,判断为地下承压水通过勘探孔上涌引起。 3 涌水的不利后果 地下室底板由于承压水上涌形成了大范围的孔洞,造成底板和地基脱离,存在不利后果。 (1)由于地下室底板直接和地下水接触,长期浸泡,对地下室底板的自防水不利。 (2)由于地基土的反力和水浮力发生变化,对地下室底板的受力不利。 (3)桩基顶面一定范围内无基础覆盖,降低桩基承载力,对桩基水平承载能力产生较大影响。 (4)地下水对底板长期浸泡,增加了对底板混凝土和钢筋的腐蚀,可能会降低底板的使用年限。 为避免产生上述严重后果,监理必须要求施工单位重视涌水问题处理,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有效地控制并完善处理此次事件。 4 监理控制要点 出现涌水险情后,监理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暂停涌水处的混凝土浇筑并进行积极处理,避免涌出的地下水影响底板混凝土质量;使用钢板网(1.5m×1.5m范围)将漏水部位隔离,隔离部位的混凝土浇筑至距离板顶0.7m,并用1台1m3/h自吸泵抽水,抽水能力应大于渗水量,在中间位置用钢管引流。 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结构顾问、基坑支护设计顾问等召开专题例会,现场查看渗漏部位,并共同研讨处理方案。要求施工单位对目前涌水区域加强观测与巡查,关注涌出的水量是否增大,涌水是否变浑浊,涌水情况是否发生质变。若发生此情况,立即通知各参建单位,按照抢险处理,并对底板混凝土进行全部排查,若发现新的渗水点,须立即标记并通报。 4.1 督促施工单位在混凝土浇筑完成7d后对涌水点附近的混凝土进行取芯 (1)监理在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涌水处理方案中,应查看施工单位是否根据图纸,选取受力较小的部位、强度质量具有代表性的部位及便于安放钻芯机和操作的部位,同时避开主筋、预埋件和管线。 (2)要求施工单位根据监理、结构设计顾问审批通过的方案中的取芯部位取芯。 (3)要求施工单位取芯前通知监理、建设单位、结构设计顾问等单位进行共同见证。 (4)芯样的加工和试件的技术要求应符合CECS03—2007《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的要求,有效芯样试件的数量每个部位不应少于3个。 (5)要求施工单位对芯样的钻取和封存保留照片记录。 4.2 雷达法检测底板混凝土 4.2.1 检测方法的选择 为确切保证底板混凝土质量,需要对混凝土进行进一步的检测,根据目前建筑行业的技术水平对混凝土密实度检测的方法有两种,即声波法和雷达法,两者对比如下。 (1)声波法是一种有损检测,在混凝土检测时,检测区域内的混凝土整个遭破坏,同时对周围混凝土产生微裂缝,即声波孔本身影响大底板的整体受力。 (2)在声波孔开孔时势必会造成涌水部位附近的底板成为最薄弱处,考虑到地下水压力较大,为防止地下水从开孔处(或开孔处的微裂缝)涌出,监理不建议开孔。 (3)雷达法是一种无损检测,可直接在混凝土表面进行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工作。 综合上述比较分析,雷达检测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无损检测技术,与目前各种混凝土检测技术相比较,适用范围广、探测精度高、检测效率高,对被探测表面要求相对较低,故监理向建设单位建议选择此方法进行检测。 4.2.2 对涌水点附近的混凝土进行雷达法检测 (1)要求施工单位编制雷达法检测方案,报监理、建设单位、结构设计顾问审批。 (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方案中划定检测范围,并清理混凝土表面以达到检测要求,如以现场渗水点为中心,每2m往外以方格网

防涌水涌砂应急措施

防涌水涌砂应急措施 隧道涌砂涌水处理应采取“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一、施工概况 1#风道竖井结构内净空尺寸6.1×14.1m,矩形断面,开挖深度35.375m,围护体系采用钻孔灌注桩+钢管支撑的支护型式,竖井基坑采用1000mm@1500mm钻孔灌注桩,桩间采用100mm厚C20钢筋网喷混凝土挡土,沿基坑竖向布7道609mm钢管内支撑。 二、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双井地形西高东低,自然地面标高在37-37.8m之间。竖井开挖深度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土层:粉细砂④3层、中粗砂④4层、圆砾乱石⑤层、中粗砂⑤1层、粉细砂⑤2层、粉质粘土⑥层、中粗砂⑦1 层及粉细砂⑦2层。 三、地下水类型 本段线赋存三层地下水,地下水类型分别为上层滞水(一)、潜水(二)和层间潜水(三), 上层滞水(一):水位标高为30.75m,水位埋深为6.43m,,含水层为粉细砂层、粉质粘土层、粉土层、杂填土层。 潜水(二):水位标高为25.05m,水位埋深为12.13m,含水层为中粗砂层、粉质粘土层、圆砾卵石层。 层间潜水(三):水位标高为19.98,水头埋深为17.2m,含水层主要为中粗层、粉质粘土层、圆砾卵石层。

四、涌水涌砂发生情况与原因分析 基坑开挖深度至29.8m时,局部围护桩之间出现漏水涌砂现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基坑围护设计等进行分析,造成涌水涌砂发生 的原因: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现况地下水情况,竖井开挖深度29.8m (标高8.10m)已进入承压水(三)水头线以下,由于此段地层为粉细砂、中粗砂层,地下水较丰富,补给充足,略具有承压性,开挖深度较深,为地下水汇集之地,同时竖井周边降水效果不明显,砂层自身稳定性很差,小股水流造成竖井西北侧围护桩桩间出现流沙现象,流沙越来越严重,最终造成涌水涌砂。 五、应急抢险处理措施 竖井出现涌水涌砂险情后,应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应急抢险处理措施,其具体措施如下: 1、回填反压。当竖井土方开挖时围护桩桩间出现涌水涌砂,并且流动速度比较大,应立即停止开挖,对该处采用砂袋进行回填反压,回填高度至保证桩间涌砂流动,达到只流水不流沙为止,然后再考虑固砂止水方案,这样可避免事故的发生。 2、双液浆堵水。应本标段施工工期紧张,未设置止水帷幕,只采用竖井周边井管降水降低承压水头,根据现况反映,降水井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降水减压效果未达到设计要求,应立即采用补救措施。对漏水量大,漏水点较深的情况,可采用双液浆堵水方案。采用水泥浆和水玻璃的混合浆液注浆加固处理,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止水帷幕,

基坑涌水、涌砂应急救援-演练实施方案

基坑涌水、涌砂应急救援-演练方案

————————————————————————————————作者:————————————————————————————————日期:

深基坑涌水、涌沙演练计划 一、演练目的 通过本次演练提高项目部全员安全意识,增强应急救援能力。 二、演练时间及内容 演练时间:2012年6月29日晚19:30分开始 演练内容:深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地下连续墙接缝出现涌水及涌沙 三、演练地点 心圩江站施工现场 四、参加演练人员 项目部全体员工 五、演练组织机构 组长:杨宏刚(总体) 副组长:孙天增(媒体、舆论)、汪东(生产)、杨磊(资源配置)、贺琪(技术)组员:周颖、苟昌建、张建华、韦秀友、石萌、杨少隆、姬仲鹏、潘彬涛 六、参演小组分工 参演人员按照各自角色进行服装配置,其他人员统一装工装。 技术支持组:周颖、杨少隆、郭祺、魏勇 警戒防护组:苟昌建、黄建、屈涛、 物资供应组:张建华、张文超、段祖全(电工) 信息发布组:石萌、于婧 抢险抢修组:姬仲鹏、潘彬涛、王占伟、彭恩虎、田伟抢险班组 医疗救护组:韦秀友、杜黎、刘金良、李俊林(司机)

后勤保障组:王林、汪莲莲、张伍、马阿丽、张海军(司机) 通讯联络组:李程、任荣荣、尹文静 监测组:郭培、杨展望、王亮 七、演练程序 19:30分在项目部会议室集合 19:40项目经理杨宏刚宣布演练开始 八、物资及设备资源配置 序号物资及设备清单数量单位责任人备注 1 编制袋5000 个潘彬涛 2 中砂200 m 3 潘彬涛 3 水泥10 T 潘彬涛 4 水玻璃 5 桶张建华 5 双快水泥200 箱张建华 6 钢板 6 m2 张建华 7 铁锨40 把张建华 8 彩条布300 m2 姬仲鹏 9 方木40 根姬仲鹏 10 Φ48钢管40 m 姬仲鹏 11 大锤 5 个姬仲鹏 12 木楔若干根姬仲鹏 13 棉纱50 套姬仲鹏 14 电锯 1 套张建华 15 对讲机10 部周颖 16 汽车吊 1 辆张建华 17 救护车 1 辆石萌 18 担架 1 套于婧 19 急救箱 1 套于婧 20 气体检测仪 1 套苟昌建 21 注浆机 1 套张建华

基坑涌水处理及覆盖层基础换填施工技术措施

目录 一、概况 (2) 二、涌水处理措施 (2) 三、截水措施 (2) 四、覆盖层基础换填措施 (3) 五、总体施工程序 (4) 六、施工进度安排 (4) 七、施工资源配置 (4) 八、施工增加投资估算 (5)

基坑涌水处理及覆盖层基础换填施工技术措施 一、概况 根据开挖揭露的地质条件,3#机尾闸及2#机尾闸基础约8~12m宽度范围内位于覆盖层上,根据补充地质钻孔揭示,厂(纵)0+40桩号位置覆盖层深度约 5.8~6.3m,按相关会议要求,必须将覆盖层挖除,采用混凝土换填。因3#机组尾水闸墩外侧厂(纵)0+66.7m桩号、厂(横)0+32.0m~厂(横)0+62.0m桩号范围,开挖揭露出强透水层,涌水较大。涌水点孔口处高程约为1288.0m,距离尾水渠建基面约2m,该区域总涌水量超过1000m3/h。大量涌水均往基坑底部汇集。因涌水较大,制约3#、2#机尾闸覆盖层基础换填施工,因此,必须首先对涌水进行处理。本措施针对3#机、2#尾闸外侧涌水处理及覆盖层基础开挖施工编制。 二、涌水处理措施 经会议讨论,采取封堵与引排相结合的措施。将渗水部位进行深挖,开挖深度以超过尾水渠建基面1~1.5m控制,采用C20混凝土进行压水、堵水。为避免强行封堵导致邻近部位覆盖层被渗水击穿,在封堵的同时采用引排的措施,即集中渗水部位埋设φ200mm钢管,钢管管口采用土工布包裹,设置弯管引排至集水坑或截水墙部位。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拟采用由高至低、分部开挖分部进行堵水的措施。首先完成现有施工道路涌水部位的开挖与换填施工,再进行道路外侧涌水部位的开挖与混凝土压重施工。 涌水部位覆盖层因涌水浸泡,已成泥浆状,采用1.2m3反铲开挖,20t自卸车半车运输。混凝土采用6m3搅拌运输车运输,直接入仓或溜槽入仓,局部采用反铲配合入仓。对于渗水较大部位,在仓面掺入速凝剂避免混凝土浆液过多流失。施工道路位置压水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再回填石渣恢复施工道路。 三、截水措施 基坑渗水部位较多,即使对集中涌水部位采取封堵措施,也只能减少渗水量,控制涌水通道不再扩大,其他部位的渗水仍会向3#机基坑汇集,因此,要确保3#机尾闸覆盖层基础的开挖与换填施工顺利进行,必

基坑漏水处理措施

杭州地铁富春路站基坑漏水处理措施 中铁七局集团杭州地铁富春路站项目经理部 二0一一年六月十六日 中 国 中 铁

目录 1、工程概况 (2) 2、工程地质、水文状况 (2) 2.1、工程地质 (2) 2.2、水文地质 (3) 3、基坑开挖中渗漏水处理 (3) 3.1、1号线W1-2与S1-31连续墙接缝漏水处理 (3) 3.1.1、情况概要 (3) 3.1.2、原因分析 (4) 3.1.3、处理措施 (4) 3.2、1号线E1-6和N1-33连续墙接缝漏水处理 (6) 3.2.1、情况概要 (6) 3.2.2、漏水原因分析 (6) 3.2.3、监测情况 (7) 3.2.4、处理方案一 (7) 3.2.4、处理方案二 (9) 3.2.5、方案比选 (11) 4、基坑开挖渗漏水预防措施 (11)

杭州地铁富春路站基坑漏水处理措施 1、工程概况 富春路站是杭州地铁1、4号线工程的换乘站,即是盾构始发站又是吊出站,在婺江路和富春路下呈“丁”字形布置。 1号线车站位于婺江路下,为地下三层三跨岛式车站,车站主体长为247.4m,标准段宽度为21.3m,标准段挖深约23.43m,端头井挖深约25.13m。围护结构采用1m厚地下连续墙,连续墙采用锁口管接头形式。标准段设6道支撑,第5道为双拼,端头井设7道支撑,第6道为双拼。1、4道为钢筋砼支撑,其它支撑采用φ609mm壁厚16mm的钢管支撑。 4号线车站位于富春路下,为地下两层三跨岛式车站,车站主体长为370.1m,标准段宽度为19.3m,标准段挖深约16.4m,端头井挖深约18.2m,围护结构采用0.8m厚地下连续墙,墙深约29m,连续墙采用锁口管接头形式。标准段设4道支撑,端头井设5道支撑,1道为钢筋砼支撑,其它支撑采用φ609mm壁厚16mm的钢管支撑。 2、工程地质、水文状况 2.1、工程地质 车站拟建场地处于杭州市南面,临近钱塘江,属钱塘江冲海积平原地貌单元。本工程所处地质情况至上而下为:①杂填土:层厚1~6m。②全新统上中段冲海相沉积层,下分5个亚层:②-3砂质粉土:层厚0~6.2m。②-4砂质粉土夹粉砂:层厚2.2~7.8m。②-5粉砂夹砂质粉土:层厚1.3~8.7m。②-6砂质粉土:层厚1~5.7m。②-7砂质粉土夹粉细砂:层厚0~3.5m。⑤全新统下段浅海、滨海相沉积层,下分2个亚层:⑤-1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厚1.7~5.3m。⑤-2粉质粘土:层厚0~1.3m。⑥晚更新统上段河、湖相沉积,下分2个亚层:⑥-2粉质粘土:层厚1.5~4.7m。⑥-夹砾砂:层厚1~4.9m。⑧晚更新统上段古钱塘江河流冲洪积相沉积层,下分2个亚层:⑧-1中粗砂:层厚0~1.5m。⑧-4卵石:钻孔揭露最 13 13白垩纪下统粉砂岩、含砾粉砂岩,本次勘探仅揭露强风化层。○大厚度26.65m。○

深基坑防涌水涌砂事故应急预案

****************工程 深基坑防涌水涌砂事故应急预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项目经理部 2010年9月14日

目录 1.编制目的 (1) 2.编制依据 (1) 3.工程概况 (1) 4. 成立应急抢险领导小组 (1) 4.1应急抢险领导小组 (1) 4.2应急抢险领导小组职责 (2) 4.3 小组下设部门 (2) 4.4各专业职责 (2) 5.防涌水(透水)涌砂事故的组织措施 (4) 6.防涌水(透水)涌砂事故的技术措施 (4) 7.应急响应 (5) 7.1应急响应分级 (5) 7.2 响应流程 (6) 7.3应急内容 (7) 7.3.1暗挖隧道开挖涌水涌砂 (7) 7.3.2基坑开挖涌水涌砂 (8) 7.4事故报告原则 (8) 7.5紧急通讯联络 (8) 7.6事故报告程序 (8) 7.7事故报告内容 (9) 8.资料整理 (9) 9.演练 (9) 10.附图、附表 (10)

防涌水涌砂事故应急预案 1.编制目的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涌水(透水)涌砂事故发生,降低项目部伤亡事故的发生率,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1)**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手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4)《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知识》 3.工程概况 ****** 4. 成立应急抢险领导小组 4.1应急抢险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4.2应急抢险领导小组职责 应急抢险领导小组是项目部的非常设机构。负责本标段施工范围内的涌水(透水)涌砂事故应急救援的指挥、布置、实施和监督。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上级的指示精神,及时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指挥、协调应急抢险工作及善后处理。按照国家、行业和上级有关规定参与对事故的调查处理。 4.3 小组下设部门 应急抢险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抢险办公室、安全保卫组、事故救援组、医疗救援组、后勤保障组、专家技术组、善后处理组、事故调查处理组等八个专业处置组。 4.4各专业职责 (1)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人:) 主要职责:负责“预案”日常的管理工作,负责重大事故的报告,通知领导小组全体成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在实施应急救援任务时与其他处置组协调工作,按照组长的命令调动抢险队伍,机械物资及时到位,实施抢险救援工作。 (2)安全保卫组(负责人:) 主要职责:组织力量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道路进行警戒、控制,组织人员有序疏散。 (3)事故救援组(负责人:)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基坑施工中的地下水处理措施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基坑施工中的地下水处理措施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日益增多。现代的建筑在高 度上越来越高,而地基深度却越来越深,对地下水的处理要求也比以往传统建筑 的要求高出许多。众所周知,一旦地下水位高于地基深度时,极易出现建筑工程 基坑坍塌、沉降的现象,最为严重的是,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项 目建设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地下水处理的重要性并制定出有效的处理方式。基 于此,文章主要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基坑施工中的地下水处理方法进行了深度 的分析。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基坑施工;地下水处理措施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追求更加舒 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和质量成为追求。现阶段,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建设规模和数 量不断增多,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日益重要。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经 常遇到深基坑的情况,而深基坑常常会带来地下水渗漏的情况。所以,基坑地下 水的处理采取的方法和施工技术至关重要,它决定着基坑的施工安全和整个工程 建设的工期和工程质量,必须给予重视。 1、基坑施工中的地下水的来源和危害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建筑工程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的地下水主要有2个来源: 第一、地下水渗透。工程设计人员根据地质勘察资料进行设计,并为了让基础有 足够的承载力,设计时一般采取开挖更深度的基坑来提高其承载力,而基坑的深 度和地下水的水量和渗漏速度通常成正比例关系,地下水的渗漏量事渗漏速度与 安全性密切相关,如果降水不及时或措施不妥当,通常造成基坑涌水、涌泥、涌 沙渗漏,甚至引起基坑崩塌。第二、积累水量。基坑施工过程中,上层地表的渗 水或雨水会不断的积累到基坑,积少成多,如果排水不及时,积水会浸泡基坑, 使土体变软,严重的会导致基坑塌陷。 2、基坑施工中对地下水的处理方法 在基坑施工过程中针对地下水的问题,人工降水法应用最广泛。在基坑开挖 之前,用真空(轻型)井点、喷射井点或管井深入含水层内,用不断抽水的方法使 地下水位下降至坑底以下;同时,使土体产生固结,以方便土方开挖。以下分别介 绍降水法中的轻型井点、管井井点、深井井点降水方法。 2.1降水法(1)真空(轻型)井点降水法。此法是在基坑的四周或一边埋设井点管 深入到含水层内,井点管的上端安装输送弯管和集水管,最后水管与真空泵和离 心水泵连接,启动抽水设备后,地下水通过一系列环节最后从排水管排出,使地 下水降至基坑底下。这种方法特点是:机具简单、使用灵活、拆装方便、降水效果好、可防止流沙现象发生、提高基坑边坡稳定、费用较低等。适用于渗透系数为0.1—20.0m/d的土以及土层中含有大量的细砂和粉砂的土或明沟排水易引起流沙、坍方等情况使用。 (2)喷射井点降水法。此法是在井点内部装设特制的喷射器,用高压水泵或空 气压缩机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将地下水经井点外管与内管之间的间隙抽出地下水 并排走。本法设备较简单、排水深度可达6—20米,基坑土方开挖量少,施工快,费用低等。适用于渗透系数为0.1—20.0m/d的填土、粉土、黏性土、砂土中使用。 (3)管井井点降水法。此法的降水设备由滤水井管、吸水管和抽水机械等组成,用吸水机通过吸水管将水吸出排走。此法使用设备较为简单,排水量大,降水较深,水泵设在地面,易于维护。此法适用于渗透水量大,地下水丰富的土层、砂

涌水,突水处理方案

大量渗水、涌水隧道施工工艺 一、大量涌水隧道施工 1.施工方法 运用新奥法原理,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含底部)按轴向辐射状布孔(开挖面中心也布孔),进行全断面全封闭深孔注浆固结止水,使隧道周边及开挖面形成一个堵水帷幕(加固区),切断地下水流通路,保持围岩稳定,增强施工安全。 2.施工工艺 (1)施工程序(见施工程序图) (2)超前地质预报 对于构造复杂、水量丰富的地层,必须准确预报工作面前方20~25M范围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以便为制定施工方案和确定注浆参数提供依据。 ①钻孔方法:利用液压钻孔台车或YQ-100A施钻深孔,在拱顶、起拱线和隧道中下部位各钻φ76mm孔,孔深超出注浆段5m左右。 ②预报内容:预测工作面前方注浆段长度范围的地质构造和 岩性、地下水出露位置和水量大小,以及围岩变化情况。 ③预报方法:采用钻眼排碴取样分析,记录钻速、水质水量变化情况以及开挖后的岩面观测素描,综合判断预报前方水文、地质条件。 (3)钻孔作业 ①封堵墙(止浆墙)施工:首先按照注浆设计施工封堵墙,封堵墙设于开挖面后端,封堵墙厚0.8~1.0m,用C20砼灌注一次成型。 ②布孔:由测工站在工作平台上,用红油漆在掌子面上按设计准确画出钻孔位置,标注编号。 ③钻孔: A.钻孔时台车大臂必须顶紧在掌子面上,以防止过大颤动而影响施钻精度。 B.钻机开孔时钻速宜低,钻深20cm后转入正常钻速。 C.第一根钻杆钻完后,凿岩机与钻杆脱离,使用联接套接第二根,依次接杆直至钻到设计深度。 D.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凿岩机后退带出钻杆,人工用卡或大扳手卡紧前杆,凿岩机反转,松开连接套卸下钻杆,按同样方法依次拆卸钻杆退出孔外。

基坑地下水处理施工措施

基坑地下水处理施工措施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当基坑开挖深度大于地下水高度时常会出现地下水渗入坑内的情况,若未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则会造成基坑塌方等工程事故。下面整理了有关基坑地下水处理以及其施工过程的要点。 地下水处理方法 地下水处理有多种可行的方法,而从降水方式来说,大体可分为止水法和排水法两大类。实际应用时,应综合考虑降水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施工环境、技术条件、基坑开挖深度、含水层透水性等条件,合理选择不同降水方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多种方法相结合。(1)止水法 止水法主要是通过有效手段在基坑周围形成止水帷幕,从而将地下水止于基坑之外。实际施工时,止水法成本较高,施工难度较大。常用的止水法主要有回灌法、地下连续墙等。其中,回灌法常用于回灌井与降水井的距离不宜小于6m的情况;地下连续墙常用于基坑深度大于10m.的软土地基或砂土地基等。 (2)排水法 排水法主要是通过将基坑范围内地表水与地下水排除的方式来处理。实际施工时,排水法大多施工简便,操作技术易掌握。常用的排水法主要有井点降水、集水明排法等。其中,井点降水法是最常用的控制地下水方法,而集水明排法主要适用于基坑地下水位超过基础底板标高不大于2.0m,且降水深度小于2.0m的粘性土、砂土及碎石土地基等。

地下水处理施工要点 (1)采用回灌法时,对于回灌井的设置应因地制宜地考虑基坑情况,以免出现局部反漏斗的情况,而导致基坑壁外侧的水头高度增加。 (2)若为地下连续墙,则在槽段开挖前应沿连续墙纵向轴线位置构筑导墙,并利用现浇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进行浇筑,同时导墙底部不可设在松散的土层或地下水位波动的部位。 (3)施工时,槽段接头处不允许出现夹泥砂,且须用接头刷上下多次刷至接头处无泥。若发现接头箱位置可能出现坍方现象,应先清淤,再吊放钢筋笼,并在十字钢板外侧用碎石充填,以防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绕流现象,影响后续施工。 (4)对于井点平面布置,若基坑或沟槽宽度小于6m,且降水深度不超过6m,应采用单排线状井点;若宽度大于6m或土质不良,则应采用双排线状井点;若基坑面积较大,则应采用环状井点。 (5)井点使用时应连续不断进行抽水,并配用双电源以防断电,且通常抽水3~d后水位降落基本趋于稳定。同时,应在管道和地下构筑物完工并回填后,方可拆除井点系统。 (6)若选用集水明排法,则排水沟可挖成土沟,也可用砖砌;集水井壁可砌干砖或用木板、竹片、混凝土管支撑加固。此外,基坑挖至设计标高时,应在集水井底部铺设约0.3m厚的碎石滤层。

基坑降排水方案

张家界武陵源清心园酒店工程 编制人: 吕启海 审核人:赵季平 基坑降排水方案

张家界辉宏建筑安装有限公司二O一六年六月二十八日

基坑降排水方案 武陵源清心园酒店工程位于武陵源区武陵大道旁,地下一层、地上五层,总建筑面积为,地下室建筑面积5752m2。目前我方已将基坑土方全部开挖,已达到设计承载力土层砂卵石层,地下水量丰富,必须采用降水措施才能保证后续施工。 一、工程现状 我方已将基坑土方全部开挖,已达到设计承载力土层砂卵石层,因近段降水量大,地下水量丰富,采用多台大口径水泵抽水排水,仍无法进行独立柱基础施工。2016年自3月份来至目前为止,本地区降水量大,且连续降雨时间长,而且基坑地下水量丰富,多台水泵不间断抽水仍无法满足要求,故必须采用降水措施以满足施工需要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二、降排水目的与原则 1、降排水目的 考虑本工程地下室面积较大,工期较长,地下室施工计划需要90天时间才能完成,故必须制定一个较完善的施工方案满足施工需要。地下土层为砂卵石层,透水性好,地下水最宜涌入施工工作面上,本工程的最低处工作面为独立柱基础施工,最低处为,故必须保证该处位置处于无地下水,即排水必须低于该处位置,既满足独立柱基施

工工作面需要又不影响独立柱基及基础梁的施工。 2、降排水原则 在基坑四周设置排水管道,考虑该基底的砂卵石层滤水性强,在排水管四壁扎孔,四周填充碎石滤水层,保证砂不流入管堵塞管道,不至于影响排水畅通,排水管道沿基坑纵向每隔两根柱跨设置一道,共计10道,因剪力墙外边独立柱基需施工工作面,此处也需保持基坑无地下水,故排水管道需伸出剪力墙外边超过2m,超出地下室四周的各个独立柱面。 横向沿基坑横向最东边设一道,最西边设一道,共两道排水管,纵向十道排水管与横向两道排水管开形成一个地下室水过水通道,交叉处设置集水井,东、西面在集水井处,集中采用水泵抽水,降低水位,水泵抽水必须不间断,以保证地下水不至浸入独立柱的工作面,以免基底土层的受水浸泡,无法施工。 三、降排水措施 1、排水管道布设 排水管道在基坑形成一个“井”式排水管网,纵向十道,横向两道,排水管采用DN300的双壁玻纹管,管壁四周扎孔洞滤水,管壁外包一层钢丝网,防水砂泥冲进管道内。 降排水管道设置在位置,即独立柱基础下10CM,保证不影响独立柱基础施工工作面。

污水处理厂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内容)

1.工程概 3况............................................................ 1.1工程简介 (3) 1.2施工平面布置 (3) 1.2.1施工场地布置 (3) 1.2.2施工道路 (3) 1.2.3水电安装 (3) 1.3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3) 2、进度计 4 划 ........................................................... 3、材料及设备配置计划 (4) 3.1材料计 (4) 4 基坑降水 (4) 4.1基坑降水方案比选 (4) 4.2地下水 (5) 4.3降水井结构设计 (6) 4.4降水井施工工艺 (6) 4.5降水试运行 (8) 4.5.1前期准备 (8) 4.5.2降水运行 (8) 4.5.3降水运行注意事项 (8) 4.5.4降水井后期处理 (8) 5、基坑监测及沉降监测方案 (9) 5.1监测目的 (9) 5.2监控量测管理体系 (9) 5.3管理措施 (11) 5.4监控的项目、方法及频率 (12) 5.5监控的项目、方法、频率及点位布置 (12)

5.5.1 监测点的布置 (12) 6 基坑开挖工序 (12) 6.1基坑开挖施工组织保障 (12) 6.2基坑开挖前的施工准备 (13) 6.3基坑开挖施工工艺 (14) 6.3.1施工方法 (14) 6.3.2基坑开挖关键工序 (14) 6.3.3设置坑内外排水系统 (15) 6.4基坑开挖安全保证措施 (17) 6.5基坑大幅度变形应急措施 (18) 6.6基坑涌水事故应急措施 (18) 6.7基坑开挖工程的其他安全规定 (19) 6.8危险源辨识 (20) 7 施工应急预案 (20) 7.1基坑开挖施工应急预案 (20) 7.2意外停电应急预案 (22) 7.3备用发电机应急预案 (22)

深基坑透水处理措施技术总结

深基坑透水处理措施技术总结 【摘要】水影响深基坑施工安全,并且对工程质量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地表水、地下水、各种管沟渗流水是影响深基坑安全的重要危险源。在填海片区施工深基坑,地质条件复杂,人工回填和处理多用抛填片石和强夯石墩处理,止水帷幕效果不佳,受潮汐水的影响大。地表排水和封堵废弃管沟配合强排水,围护结构补强等技术措施成功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关键词】深基坑透水险情技术 一、工程概况: xx市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且降雨集中5~9月份,也是暴雨、大暴雨较为集中的季节。水影响深基坑施工安全,并且对工程质量可能造成重大影响。xx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xx站,在土方开挖和结构施工过程,历经基坑透水、地表涌水,基坑水淹没到第三道钢支撑,深约8米,一度发生险情,由于应对措施得当,处理及时,成功地避免了基坑安全、质量重大事故的发生。 1、设计情况 xx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xx站是一个“十字”交叉换乘站,双层岛式站台车站,交叉换乘节点为地下三层结构。全长209.35m,标准段宽21.1m,深约17m,交叉节点段宽24.1m,深约24m。围护结构采用“Φ1200@12000钻孔砼灌注桩+Φ600旋喷桩” 形式,基坑使用钢支撑;施工工法为明挖顺筑法,采用基坑内降水。 2、施工环境 xx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xx站位于宝安区新湖路和创业一路的交叉口,沿新湖路布置,该地区属于典型的填海片区,人工素填土较厚,路基经过抛石挤淤和强夯片石处理,地质条件极其复杂。管网密布,给水、排水、电力、通信、路灯等,因为地铁施工,前期管线进行了迁改,但地铁施工阶段,仍有2根Φ1800的雨水管、1根Φ800污水管、一组110kv电力电缆悬吊通过主体施工的基坑。基坑外侧为交通疏解路。 二、发生险情的原因分析 1、降雨较为集中,下游排水管网排水不畅,尤其海水面抬升情况下,不是强排,根本无法排水行洪。根据xx市气象服务中心提供的《2008年6月份xx 宝安降水资料》深气服咨【2009】03181号,6月小雨7天,中雨4天,大雨2天,暴雨5天,大暴雨5天。暴雨和大暴雨降水时间断,再加上该片区地势较低,造成路面积水,积水深度达600mm,涌向基坑内。

桩间涌水处理施工方案

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二号线TJSG-11标北大街车站 二号线桩间涌水处理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西安市轨道交通二号线TJSG-11标项目经理部 2008年8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一)施工概况 (3) (二)方案编制依据 (3) 二、施工方案 (4) (一)降水施工方案 (5) (二)注浆施工方案 (6) 三、质量保证措施 (9) 四、安全保证措施 (10)

一、工程概况 (一)施工概况 北大街车站位于北大街与莲湖路相交十字路口,一号线与二号线在此换乘,二号线沿北大街南北向布臵,一号线沿莲湖路东西向敷设。一号线在上,二号线在下,北大街站北接北关站,南接钟楼站。 二号线车站基坑开挖深度为24.1米,基坑采用围护桩加钢支撑支护体系。围护桩直径为1米,桩长30.7米,嵌固深度为7米。采用四层钢支撑进行支护。 受地理环境影响,本车站采用坑内降水,在桩间设臵双重管旋喷桩作为止水帷幕,旋喷桩径为φ800,与两围护桩咬合,并嵌固于坑底隔水层内。为满足主体结构施工条件,坑内水位须降至结构底板下1米。 2008年8月11日北大街车站二号线北端头2-4-43~2-4-44及西北角桩间位臵出现涌水,其涌水标高在地面以下21.6米,距基坑底2.5米处出水量较大。涌水量约8m3/h。根据地勘报告显示该层为渗透性较强的中粗砂薄层,并根据现场取芯情况,砂层厚度约为400~600mm。坑内监测井水位在地面下23米,坑外水位监测井为13米,内外水头差较大。 (二)方案编制依据 1北大街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和北大街车站围护结构施工图

纸; 2现场实测基坑内外的水位资料及地质取芯资料;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 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二、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一)涌水原因分析 根据设计要求二号线北大街车站,采用钻孔灌注桩+旋喷桩形成止水帷幕隔绝外来水体,坑内采用深井降水方案进行降水。根据地勘报告以及现场开挖的实际情况二号线北端地下22.0m位臵存在一层中粗砂夹层,层厚约400~600mm,厚度不等。在进行旋喷桩施工时,由于地下砂层流动水的作用离析旋喷桩体外侧浆液,影响桩径及土体加固密实度,造成在砂层位臵的旋喷桩与钻孔灌注桩相割不佳、啮合不良,从而导致地下水从缝隙中渗流,导致基坑内涌水现象的发生。同时由于基坑内降水井不间断的抽水,造成基坑内外水头差较大,形成水头压力。

基坑涌水、涌砂应急救援 演练方案

深基坑涌水、涌沙演练计划 一、演练目的 通过本次演练提高项目部全员安全意识,增强应急救援能力。 二、演练时间及内容 演练时间:2012年6月29日晚19:30分开始 演练内容:深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地下连续墙接缝出现涌水及涌沙 三、演练地点 心圩江站施工现场 四、参加演练人员 项目部全体员工 五、演练组织机构 组长:杨宏刚(总体) 副组长:孙天增(媒体、舆论)、汪东(生产)、杨磊(资源配置)、贺琪(技术)组员:周颖、苟昌建、张建华、韦秀友、石萌、杨少隆、姬仲鹏、潘彬涛 六、参演小组分工 参演人员按照各自角色进行服装配置,其他人员统一装工装。 技术支持组:周颖、杨少隆、郭祺、魏勇 警戒防护组:苟昌建、黄建、屈涛、 物资供应组:张建华、张文超、段祖全(电工) 信息发布组:石萌、于婧 抢险抢修组:姬仲鹏、潘彬涛、王占伟、彭恩虎、田伟抢险班组 医疗救护组:韦秀友、杜黎、刘金良、李俊林(司机)

后勤保障组:王林、汪莲莲、张伍、马阿丽、张海军(司机)通讯联络组:李程、任荣荣、尹文静 监测组:郭培、杨展望、王亮 七、演练程序 19:30分在项目部会议室集合 19:40项目经理杨宏刚宣布演练开始 八、物资及设备资源配置

九、演练实施 1、事故情节及剧情演练 时间:2012年9月15日 03点45分:深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开挖至5轴,基坑下15米位置时,挖机司机发现地下连续墙接缝处有一渗漏点,渗漏点直径约20cm,涌沙。 03点45分:挖机司机立即报告(对讲机)现场值班领工员彭恩虎:彭领工,挖掘作业面地下连续墙接缝出现直径约20cm的渗漏点,有涌沙,特报告。 03点45分:正跑步赶往现场...彭恩虎(对讲机):收到,我已赶到现场,请密切注意渗漏情况。 03点47分:在事故现场...彭恩虎(对讲机)立即报告现场值班工程师姬仲鹏:姬部长,挖掘作业面地下连续墙接缝出现直径约20cm的渗漏点,有涌沙,请指示。 03点47分:在事故现场...彭恩虎、姬仲鹏(对讲机)立即报告生产副经理汪东、副总工程师贺琪:领导,挖掘作业面地下连续墙接缝出现直径约20cm的渗漏点,有涌沙,请指示。 03点50分:汪东、贺琪赶往事故现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由副经理汪东向项目经理杨宏刚汇报事故情况。 03点50分:贺琪:请彭领工带领挖机司机,立即对涌沙点进行回填土方反压。 03点51分:通讯联络组通知各专业小组赶赴现场。 03点55分:项目经理杨宏刚组织各抢险小组到位,抢险抢修开始。

(整理)基坑漏水处理措施

杭州地铁富春路站基坑漏水处理措施 中国中铁 中铁七局集团杭州地铁富春路站项目经理部 二0一一年六月十六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2) 2、工程地质、水文状况 (2) 2.1、工程地质 (2) 2.2、水文地质 (3) 3、基坑开挖中渗漏水处理 (3) 3.1、1号线W1-2与S1-31连续墙接缝漏水处理 (3) 3.1.1、情况概要 (3) 3.1.2、原因分析 (4) 3.1.3、处理措施 (4) 3.2、1号线E1-6和N1-33连续墙接缝漏水处理 (6) 3.2.1、情况概要 (6) 3.2.2、漏水原因分析 (6) 3.2.3、监测情况 (7) 3.2.4、处理方案一 (7) 3.2.4、处理方案二 (9) 3.2.5、方案比选 (12) 4、基坑开挖渗漏水预防措施 (13)

杭州地铁富春路站基坑漏水处理措施 1、工程概况 富春路站是杭州地铁1、4号线工程的换乘站,即是盾构始发站又是吊出站,在婺江路和富春路下呈“丁”字形布置。 1号线车站位于婺江路下,为地下三层三跨岛式车站,车站主体长为247.4m,标准段宽度为21.3m,标准段挖深约23.43m,端头井挖深约25.13m。围护结构采用1m厚地下连续墙,连续墙采用锁口管接头形式。标准段设6道支撑,第5道为双拼,端头井设7道支撑,第6道为双拼。1、4道为钢筋砼支撑,其它支撑采用φ609mm壁厚16mm的钢管支撑。 4号线车站位于富春路下,为地下两层三跨岛式车站,车站主体长为370.1m,标准段宽度为19.3m,标准段挖深约16.4m,端头井挖深约18.2m,围护结构采用0.8m厚地下连续墙,墙深约29m,连续墙采用锁口管接头形式。标准段设4道支撑,端头井设5道支撑,1道为钢筋砼支撑,其它支撑采用φ609mm壁厚16mm的钢管支撑。 2、工程地质、水文状况 2.1、工程地质 车站拟建场地处于杭州市南面,临近钱塘江,属钱塘江冲海积平原地貌单元。本工程所处地质情况至上而下为:①杂填土:层厚1~6m。②全新统上中段冲海相沉积层,下分5个亚层:②-3砂质粉土:层厚0~6.2m。②-4砂质粉土夹粉砂:层厚2.2~7.8m。②-5粉砂夹砂质粉土:层厚1.3~8.7m。②-6砂质粉土:层厚1~5.7m。②-7砂质粉土夹粉细砂:层厚0~3.5m。⑤全新统下段浅海、滨海相沉积层,下分2个亚层:⑤-1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厚1.7~5.3m。⑤-2粉质粘土:层厚0~1.3m。⑥晚更新统上段河、湖相沉积,下分2个亚层:⑥-2粉质粘土:层厚1.5~4.7m。⑥-夹砾砂:层厚1~4.9m。⑧晚更新统上段古钱塘江河流冲洪积相沉积层,下分2个亚层:⑧-1中粗砂:层厚0~1.5m。⑧-4卵石:钻孔揭露最 13大厚度26.65m。○13白垩纪下统粉砂岩、含砾粉砂岩,本次勘探仅揭露强风化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